网络新媒体学科研究

网络新媒体学科研究

 

一、网络新媒体学科研究背景   2011年是“十二五”规划开局之年,网络新媒体研究适逢可贵的战略机遇,国家“十二五”规划建议指出:“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重视互联网等新兴媒体建设、运用、管理;创新文化生产和传播方式,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增强文化发展活力”。十七届六中全会,党中央要求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政策的有力支持给予网络新媒体研究注入了生机勃发的推动力。   这一年中,媒介融合成为产业主旋律:技术与产业的融合,“三网融合”的推进,“物联互联”网络融合,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步伐加快,增强了产业链之间的协作和新兴营销模式的开创。如何占据新媒体领地,展开新一轮竞争,取得市场化模式的开拓创新,成为行业和研究领域中的一大主题。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11年的《第2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1年6月底,中国网民规模达到4.85亿,虽增幅较2010年底仅为6.1%,但仍达到了增加2770万人的规模。其中,最引人注目的现象是,大部分娱乐类应用使用率有所下滑,商务类应用呈平缓上升,微博用户数量以高达208.9%的增幅,从2010年底的6311万爆发增长到1.95亿,成为用户增长最快的互联网应用模式。   作为最给力的新媒体形态,微博以其即时性、交互性、开放性和低成本的内容生产、传播方式,征服了更多的人,去领略“自媒体”的传播价值。让他们更充分地享受到创造与传通、需要与满足、关注与交往的快乐。被喻为“病毒式传播”的微博传播,在公共事件中的信息干预,更突显出人人播报、人人参与的社会化特征。相应地,本年度中,互联网作为思想文化信息的集散地和社会舆论的放大器,其“舆情表”和“风向标”作用进一步显现,现实和研究的进展提醒管理者增强网络舆情管理监督意识,提高突发事件的危机应对能力。如何遵循舆论传播规律、充分认识和发挥网络新媒体传播特点,拓展信息渠道,创新传播方式,引发着学界和业界的深入思考。   伴随着社交媒体在本年度的高速发展,其社会影响力与日俱增。在“日本海啸、地震、核辐射危机”、默多克“窃听门”事件、“英国骚乱”等等引人注目的国际事件中,互联网、手机、社交媒体的作用令人刮目相看。站在全球角度,学者布莱恩•索利斯(BrianSolis)乐观地指出:社交媒体的初级发展阶段已经结束,如何在未来提升社交媒体在人类社会生活中的参与度和领导力需要探索。①在此过程中,对于社交媒体的研究与关注也不断冲击着学者们研究思考的领地。此外,新兴产业所带来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伦理问题等,持续吸引着人们的视线,新媒体出版发行、版权管理、文化传媒、广告传播等研究保持着既往的热度。视频制作、动漫游戏、文化创意产业的研究有所跟进,也不时呈现出研究的亮点和新意。   二、四类热点主题:研究内容及视角   (一)媒介融合:产业发展和对策研究   媒介融合是近年来业界最显著的趋势之一。狭义上看,媒介融合内涵所包括的“相互渗透和合作”,涉及各类媒介、传播技术和经营管理等方面。广义上也涵盖了媒介行业与其他行业之间的整合。媒介融合趋势对传统媒体带来了传播方式、接受群体认同等方面的挑战,其理念更新与技术创新,也为传统媒体提供了发展契机。本年度,从对比角度研究报纸、广播、电视媒体的创新发展策略,以期认识和开发多媒体平台,在内容生产、技术应用等方面推进全方位的创新,成为媒介融合研究的重中之重。   新旧媒介比较研究成果主要凸现了这样几个议题:1.竞争互动、整合议题和传播特色的相互借鉴。2.媒介融合中的业务流程、内容建设和产业升级。3.融合媒介核心竞争力的建立、专业队伍的建设、人才的培养。这些研究联系业界实践探索新媒体生存法则和发展战略。一些研究对中国大陆、香港等地媒介的融合升级之路做出经验总结、归纳整理。这方面大多文章分析角度比较宏观,但也有研究②较有新意地融入了西方融合理论的成果,批判性地提醒人们注意媒介融合潮流中信息泛滥、媒介垄断经营、媒介社会形成和文化霸权加剧所带来的新问题。   进一步透视融合媒介的传播效果,一些研究联系融合文化等理论,从传统受众心理变化探讨融合媒介带来的社会影响,认为融合下传播格局和社会结构的重塑,拓展了话语权的新领地,也提升了全民媒介素养的重要性。③研究同时渗透到媒介鸿沟和国家安全等问题领域。有观点认为,④由于网络、博客和手机媒体的放大和二次传播的功能,媒介融合传播拥有了几何级数的传播动力,媒介集团的国际化发展受到媒介融合的影响,通过交叉共享、整合资源,使信息传播产业可以集中优势,节省成本,扬长避短,扩张整个传媒集团的优势竞争力。这加速了国际媒介集团对国家文化安全的影响。使得相关国家具备了更大的文化扩张能力。依仗技术和资本优势的传媒大国拥有更多掌握传播工具的公民,使世界范围内的媒介“鸿沟”不断扩大。   在技术层面,媒介融合研究更关注原本技术封闭体系问题的解决,同时强调新技术显示出的几种优势:带动平台整合与终端互动、形成电子阅读习惯、带来全媒体数字报道形式的创新。在媒介融合研究中,对策性特点比较突出,不少文章以较大篇幅开展了融合时代传媒行业政府规制的探索。这些文章①落脚点可归纳为三个方面:1.政府规制要体现以人为本、为民服务的根本原则。让人们更快更好地通过多媒体终端获得有用信息,实现信息的快速流动,缩小知识沟差距。2.政府规制的关键点是引导与管控的“平衡”。希冀借鉴美国、英国、法国、德国、加拿大、荷兰、日本等国经验,通过严格行业制度和法律来规制媒体行为及融合产业的发展。3.探讨建立传媒业专门化管理部门,解决多头、交叉管理规制弊端。从而化解和协调部门分歧,更快实现产业融合,积极推进国家发展文化产业大政方针的落实。#p#分页标题#e#   (二)微博传播:现状、影响与趋势   “微博”作为Web2.0新兴开放互联网社交服务,建立了新的传播理念:随时随地,无处不在的沟通。在过去的一年多时间里,微博经历了由小众玩家使用到大众流行传播的过程,也有了“杀伤力最强的舆论载体”之称,其一大特点是“强烈关注时事”,使用者可以随时通过手机、即时通讯工具或者第三方网站更新、浏览、回复、评论、参与信息活动。信息传播在微博的引领下进入到读秒时代,关于微博的研究也围绕着传播特性功能、公共事件中的影响、自媒体应用和技术发展趋势等几个方面展开。   探悉微博传播特性,有研究认为,微博是一种集“4A”元素为一体的媒介新形式。“4A”即Anyone,Anywhere,Anytime,Anything。作为开放式平台,它具有无限延展的可能性,扩大了社会成员间共通的意义空间,用户借此对海量的信息兼收并蓄,彼此影响,建立起一种特殊的社会网络关系。②有研究进一步提出,这种网络关系,表现出与社交网站的很大不同———它是通过单向的跟随关系简化了的社交关系。跟随关系的不对称使信息发出者与接收者之间既亲密无间又存在一定距离感。③在这样一种意义空间和关系之下,微博产生了它信息构筑、文本内容、传播参与等方面的特点,并形成为传统媒体设置议程的局面。有研究提出,微博进入传统媒体平台和公共视野并得以常规化,与“微博事件”密不可分。因此认为,新媒体事件的意义不仅在于现象本身,更在于其在新旧媒体关系的范式订立上具有典范意义:新媒体事件不仅作为报道的话题,而且改变了新闻生产的常规。④   2011年新闻事件不断,公共事件、突发事件成为微博研究的主要着力点。从领导人出访到两会召开,从日本海啸到玉树地震,从威廉王子大婚到俄罗斯明斯克地铁爆炸,从故宫十重门丑闻到京沪高铁开通,从“郭美美”事件到默多克“窃听门”,从国家大事到百姓民生,从国内到国际,每有大事发生,总有微博传播活跃其中,研究者透视这类事件,所进行的探讨呈现出两种趋势:一是关于微博在公众事件的信息影响力;二是探讨微博干预社会生活领域的广度和深度。尤其是围绕同一、同类话题做出不同向度的思考较为常见。如关于“微博问政”话题,有研究从官员微博事件看民意的焦渴;有研究分析网民表达意见的方式;有研究探索政府微博传播对传统媒体的影响;有研究透视微博信息在突发事件中的组织和管理。也有研究对微博传播中的传闻、谣言、侵权等负面影响给予了关注。对于微博这种新科技下的自媒体传播形态,学界逐渐形成了一种值得关注的代表性观点:微博传播自媒体特性突出,社会化程度高,更显平民化和草根性,面对全体公民开放,表达的个人化与私语化更明显。其传播速度快、覆盖面广,可以带动现实社会行动,产生全民参与的社会影响。   (三)新视角下的手机移动新媒体   在融合媒介大趋势之下,学界对于手机移动新媒体的研究势头兴盛,“手机是最重要的新媒体”①。学者们在研究中对手机传播的价值归属、所蕴含的技术潜能、所导致的传播格局变化、社会文化变更等赋予关注,对手机报、手机电视等新媒体形态的运营、作用和监管问题也进行了更多有意义的探讨。其中,三方面的争议或讨论较有新意:第一,手机可划归何种媒体?这个问题近年来一直为学界和业界所关注。一种观点认为,手机是与报纸、广播、电视、互联网并驾齐驱的“第五媒体”。一种观点认为,手机已成为主流媒体的重要组成。2011年度,学界延续这一归属问题的争议。有研究者再次从用户数和可信度方面,结合局部调查,试图做出主流媒体的定论。有研究者认为,作为互联网之后兴起的手机无线网络技术,在成熟的无线技术和网络平台的双重支撑下获得了较快的发展,特别是,依托于3G技术平台的手机传输技术,把交互式无线手机网络推向了前台。因此在未来媒体发展的过程中,手机媒体将以其独有特性,成为媒体的“主流形式”,并将手机重新划定为报纸、广播、电视、杂志、互联网之后的“第六媒体”。②   另一个视角源自于对移动智能终端的重视。有观点推介认为,智能终端将人类手机使用从“拇指时代”带入“食指时代”。③宽带移动互联网正进入各个领域,在三个方面深刻改变生活和思维方式。首先,即时分享改变传播方式与社会结构。其次,图像识别搜索开启物联网新应用。第三,新旧媒体跨界互动,技术与设计走向融合。移动互联网不仅是一种新工具,更是一种思维方式和生存法则。在宽带移动互联网时代,真正的创新就是利用技术满足媒介与生活的融合,进一步延伸人的感觉空间、掌控空间,无限伸展人的各种能力。类似观点在抒发技术情怀的同时,也带给人们麦克卢汉般的畅想。第三是关于“手机信息社会”④的思索。研究观点普遍强调,手机是世界范围内重构日常生活、青少年社会交往、与他人获得并保持联系、愉悦以及商业活动、社会行动、爱与战争乃至政治干预的有力力量。并认为,手机的政治影响力如同互联网一样,能够给社会生活带来巨大震撼力。两者联手,将进一步影响传播政治图景,手机传播作为社会行为的重要部分,挑战现实,对未来堪称关键。这类观点对于手机社会作用的认识主要基于几方面理由:1.弥补“数字鸿沟”;2.手机信息瞬间穿过多重社会网络并使社会动员即时产生。3.对时间和空间的压缩延伸到缺席在场的领域;4.手机亲近性强;5.网络监管和审查的不便利。由此而关联出信息自由与公共安全、个人隐私、舆论引导、信息策略和建议等多方面社会问题的概括性研究。   (四)活跃而务实的网络社区、社交媒体、虚拟社会   人口流动繁剧、社会矛盾突显、舆论活跃、多元化观点频现,网络社区、社交媒体成为人们构建社群、信息、交往互动、维权倾诉、舆论监督的重要平台,尤其是占据网民主要力量的80、90后一代,网络社区和社交网站更是他们了解和参与社会、维系和拓展关系的重要途径。有调查显示:青少年已成为社交网站的主力,且多元化的使用倾向逐渐明显。2008~2010年间,社交网站用户中年龄在55~64岁之间的人群增长迅猛。2008年以前,这个年龄段的人只有9%使用社交网络,而到2010年底,这个数字已经飙升至43%①网络社区应用的增长导引了兴趣,延展Web2.0时代人们开始关注的网络内部运作机制、建构以及社会子系统与派生系统、虚拟社会与现实社会的互动关系等问题的研究。有研究者从社区传播和认同的建立切入,细微区分认同的差异性,并认为网络迷社区的拒斥性认同也是存在的,并且可能通过间接性的拒斥性话语和内容体现出来。②一些研究关注亚文化传播权和传播群体的形成,注意到了人际交往和口头传播模式在社区中的价值,通过网民层面的案例研究揭示网络社会属性,继续探索网络社区中的权威和意见领袖特征,推动Web社区规范和管理规则的建立。对于网络社区作用的评估,有研究者提出③社区的出现虽得益于技术推动,但强大社会影响的形成依然有赖于其媒体属性和现有传媒布局。认为网络社区门槛低、互动性和公共性强且匿名发言的特点促进了网络社区的繁荣。同时在“兴趣”和“地域性”两大类型的社区之中,“议程设置全民化”也容易夸大矛盾,导致谣言泛滥或形成网络暴力。对于社交网站营销模式的探讨构成了研究中一大上升性主题。这一研究特色的显现得益于电子商务迅猛增长的现实。随着新一代网络的到来,网络用户追求更加真实、实用。渴望虚拟网络与现实社会有机结合,SNS热潮不仅建构起庞大有机的网络社会,也为其带来了无限商机。#p#分页标题#e#   目前我国社交SNS网站提供的服务主要有三大类:传统社区服务、新型互动应用服务和开放平台娱乐类游戏。互联网的盈利模式主要有:游戏、广告、电子商务和无线增值服务。人们看到,SNS营销在未来具有强大发展空间,将会改变用户沟通行为。而由真实好友关系网络放大形成的巨大营销价值,也越来越受到重视,盈利的模式已渐趋清晰:一是广告盈利,二是销售盈利,三是渠道盈利④。在此过程中,关系为王———社交网站如何影响消费者成为关键的东西,围绕这一点做文章,社交网站的盈利能力有望进入佳境。   社交媒体也称社会关系型网络媒体,主要以用户为中心,定向拓展社会关系,集成论坛、社区、即时通信、博客、播客、拍客等功能,具有信息与获取、游戏娱乐、交流互动以及建立人际圈等功能。本年度“社交媒体”影响研究异军突起,一方面同样关注接收群体、关注传播心理;一方面聚焦于全球化重大新闻事件,做媒介伦理、社会失范与管控维度的分析。有研究联系现实运用和社交媒体对公众的心理影响,总结梳理这种新媒体的突出特点,如从搜集信息、打造“意见领袖”、投送信息、提高心理战作用等效能方面探讨社交媒体在心理战运用等方面的思路和方法。⑤有研究针对推特、脸谱、黑莓手机等新媒体在英国骚乱、“窃听门”、“西亚北非动乱”等事件中的社会影响作政治经济学分析,透视社交媒体的危机效力和社会监管的博弈,并认为在危机事件传播中,社交媒体通过扮演议程设置者、情绪煽动者、组织发动者三种不同社会角色,对社会监管带来挑战。该研究进而提出新媒体“善治”途径,促进自由与秩序的共生。①学界结合实践案例,对于社交媒体和虚拟社会特征、文化传播机理和社会效果的分析,开始将对这一新兴传播形态研究引向深入。   三、学科研究总体评价与启示   2011年的网络新媒体研究,总体上呈现出几大特点,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两者都为今后的研究做出了有益的提示:   1.关注现实的思维导向下实务研究趋向细化。最为突出的特点表现为对社会重大问题的兴趣和多向度观察思索。研究更具有针对性和层次感。如在对社群、民意舆论的研究中,研究更广泛地指向管理者、社会机构、主流传媒和普通网络用户,研究往往从具体网站、网民或特定的传播媒体入手,进行传播意图、引导方式、接受心理等的具体分析论证。一些学术文章力避笼统、大而化之的表达,而呈现出深入细节、聚焦微观、对比论理的特色,增强了理论研究的说服力。   2.重视从交叉学科的研究思路之中推进对于新媒体传播问题的理解。跨学科的交融是近年来学科研究的一个明显倾向。较之于以往,这一特征在本年度的网络新媒体研究中更趋醒目。如对于网络广告、新媒体商业模式的研究借鉴经济学模式和理论体系;对于虚拟社群的研究借用社会学分析范式和理论工具,传播与通讯技术研究的结合,都显示出跨学科的味道,也呼应了新媒体作为融合媒介的特征。   3.结合实践力图多维视角多种方法推进网络新媒体的学术研究。理论缺失、分析流于表面化,一直是学科研究的缺憾。2011年研究虽然未能总体上扭转这一局面,但是一些研究者致力于对新媒体研究方法的探讨,从而希冀更理性地接近新媒体功能、使用和影响的分析;一些研究力求通过实证方法、量化分析考察网络社区、手机移动媒体;一些研究着重于中外融合媒体渠道、内容、运作机制、管理体系的比较分析,为媒介融合发展找寻切实通途。这反映出学科研究体现量化和质化研究相结合的诉求,提供了有价值的研究思路。   但是,也应该看到,研究中也表现出明显不足:对于微博等热点现象研究尚显浮躁,不少成果只是流于肤浅印象的应时之作,有的只是做发展流程的经验总结,趋势的展望多带有主观臆测的色彩。微博、手机媒体中一些概念提出也尚待科学界定。同时,问题意识和论证过程都有待于加强、深化。如对网络文化、新媒体社群使用现状等现实热点缺乏深刻的学理认识,一些想当然的论述掩盖了理性思考。也有一些文章虽然注意到了量化分析或细微的角度,但难以抽象出有价值的理论观点。中外横向对比的研究视野还需要进一步拓展。这些都留待今后的研究加以调整、校正和弥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