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与校园思政教导探索

传统文化与校园思政教导探索

传统文化是一种政治伦理型文化,不信鬼神,也不贪求物欲,有很强的现实性和人文性。传统文化背景下,教育不是单纯追求知识、技能的教育,而是以讲求情感修养为前提,全面培养受教育者人文素质的教育,其目的是提升个体的道德精神和人文品格。不少的大学生表现出了明显的人格缺陷和道德缺失,他们讲求实惠而轻视理想,追逐功利而忽视奉献,有的虽则才高八斗、学富五车,但是缺乏起码的社会公德。对于这些学生,尤其要重视传统文化的熏陶。可以提升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境界。中华民族崇尚气节,重视品位,讲究为人要有浩然正气,保持人格尊严。传统文化中高质量的文化产品,如诸子百家的哲学思潮、老庄孔孟的道德理想、韩柳欧苏姿态万千的文章、左班司马的秉笔直书和程朱陆王的心性义理、境界圆融的唐诗、平易近人的元曲、结构严谨的明清小说,都能使我们在潜移默化中净化心灵、提升我们的精神境界,增添我们的骨气和人格。在目前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培植崇高的道德情感,抵制庸俗、低俗、媚俗之风,显得尤为紧迫。

加强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必须遵循的原则

传统文化过度强调群体本位和强调主体的顺应性,往往忽视了主体对自然、社会的能动改造,致使人的主体性在与自然、社会的协调融合中逐渐消失,导致一些大学生缺乏主动进取精神,在学习和生活中缺乏能动性。这些倾向在一定程度上对大学生主体性的发展有不可低估的消极影响。现时的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在对传统文化继承的基础之上有所批判和创新,必须要适应时代潮流,更新观念,并且要因势利导。因此,我们在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既要有效利用优秀传统文化中富含的爱国主义等资源,又要注意克服传统文化的消极影响,注重鼓励、培养他们的主动性和能动性以及批判意识和创新思维。遵循开放性原则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一个长期的、系统的工程,高校要注意家庭的陶冶和社会的影响,应该建立一个以家庭教育为基础、以学校教育为主体、社会教育作为校园教育的延伸的教育体系,从而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系统化和社会化。对大学生进行有效地思想政治教育,学校要有开放意识,紧密联系学生家庭、当地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相关的企业事业单位和社区,使大学生始终保持教育目标和方向的一致性。现在的世界是开放、多元的世界,没有一种传统可以故步自封而不作任何改变。在经济全球化进程日益加快的今天,外来文化以更加迅猛的态势汹涌而至,使一部分大学生的精神状况和思想道德发生了新的变化。冷静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国际形势,广泛参与世界文化的对话,促进各国文化的相互借鉴,保持和维护文化的多样性,从而培养大学生的辨别能力,激发他们深厚的爱国热情和民族感情,是高校的历史使命。高校必须在弘扬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勇敢地敞开胸怀,博采各国各民族文化之所长,学习和接受外来的文化,使我国的文化事业融入世界文化大家庭,成为世界文化的领先者。

加强优秀传统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的途径

把优秀传统文化全方位渗透于校园文化建设在校园文化建设中,保持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和导向功能。积极开展健康有益的传统文化教育活动,可以使学生了解和学习优秀传统文化兼容并包、博大精深的特质。有条件的高校应该建立文化研究机构,对传统文化进行剖析与解读,有助于师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开设有关传统文化理论知识的选修课,增加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性认识。支持赞助师生出版发行传统文化研究著作,经常开展传统文化读书会和各种学术研究活动。建立传统知识走廊,教室内悬挂、张贴传统文化名言警句;开展传统文化艺术节。通过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途径,把校园文化建设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对学生产生直接或潜移默化的导向作用,深刻影响着莘莘学子的思想品德、行为规范和生活方式的选择,也可以促进学校和谐发展。高校在结合二者的过程中,应该做好科学规划,合理布局,还要引导大学生对传统文化进行综合创新,以期形成独特风格。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相距甚远,两者存在诸多隔阂,这就要求高校潜心研究,认真解读,通过有效合理的途径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引导大学生最大限度地去阅读、接纳、并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只有这样,才能够让大学生品尝意蕴深厚的精神食粮,树立崇高的人生理想,把民族的振兴与祖国的强盛作为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让大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理解、接受根据大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可以采用社会实践活动作为主要的方式。祖国大地散布着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有效地利用当地丰富的传统文化资源,让高校学子们走入基层,开展各种社会实践活动,能使大学生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使他们在实践中体验和丰富理论,进一步加深对理论的深刻认识,还可以思考传统文化的弊端和未来发展方向。高校要重视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将社会实践作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接受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载体。大学生参观殷墟遗址等文化古迹,可以体会古代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与现代传承;参观潍坊风筝、木版年画的发展历史,观看风筝、年画的制作过程,可以零距离接触传统文化,接受爱国主义教育,同时培育民族精神。高校要把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作为首要任务,不要舍本逐末,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从组织实施、管理机制和考察考核等几个方面认真落实,保证每一个大学生都能参加社会实践,大力提高社会实践的针对性、实效性、吸引力,真正让传统文化陶冶大学生的情操,培养他们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最终取得理想的德育效果。

作者:帖伟芝 单位: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信息工程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