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学课堂教学法思索

古代文学课堂教学法思索

一、启发式教学法

启发式教学法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依据教学任务和学习过程的客观规律,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思维和学习积极性,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最终学会解决问题的能力,融会贯通地掌握知识的教学方式。可以让老师提出问题,以疑导读;学生带着问题自学教材,理解、讨论老师所提出的问题;老师鼓励学生发表不同见解,并根据讨论的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准确地引导学生解决问题。采用这种方法不仅能充分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拓展学生的想象思维,而且能够更好地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打个形象的比喻:启发式教学就是让学生学会自己拿着钥匙去开门;另一方面,老师也往往会在学生的讨论发言中发现学生的兴趣所在,从而进一步开拓自己的教学思路。比如对《诗经•王风•黍离》中“悠悠苍天,此何人哉”的解释,这里的“何人”是指悲伤故国覆亡的周士大夫?还是导致西周灭亡的罪魁祸首?抑或是指其他的什么人?历来有多种看法,而这个问题是理解《诗经•王风•黍离》一诗思想内容的关键。教师在讲解时可以首先在课堂上提出问题,鼓励学生自行解读诗歌,进行讨论,发表自己对问题的认识和理解,最终形成学生自己的观点。启发式教学法改变了教师“以讲为主,以讲居先”的格局,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学生横向交流,注重了学生自学能力和积极探索精神的培养和锻炼,提高了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和水平,从而达到教学的最优化。这种教学方法不仅可以促进学生共同提高,也容易让教师有意外的收获。

二、情境教学法

情境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1]它的本质特征是激发学生的情感,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身临其境之感。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写道:“一切知识都是从感官开始的。”创设身临其境的教学情境不仅能使学生容易掌握知识和技能,而且还可以让他们更好地体验教学内容中的情感,使原来枯燥抽象的知识变得生动形象、饶有兴趣,同时也陶冶了学生的审美情趣。中国古代文学的课程内容为情境教学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教师可以结合自已的研究方向和专业特长,通过有意识地穿插历史背景、作家活动场景等生活细节及民俗风情的描述,带动学生自觉地进入到文学发展的历程之中,让他们感受到古代文学作品的博大精深和深厚意蕴。这种方法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良好效果。情境教学法特别适用于抒情色彩较浓的作品。中国古代是诗歌的国度,泱泱诗国,浩浩诗海,别具魅力的诗歌不胜枚举。我们在讲授意境优美、感情丰富的唐代诗歌时,往往采用音乐渲染情境、图画再现情境等方式,带动学生进入历史语境。譬如,在讲初唐张若虚的诗歌时先播放中国古代名曲《春江花月夜》,让优美的旋律在教室里荡漾;接着鼓励学生随着乐曲尽情地展开想象,在头脑中勾画出一幅幅他们心目中的春江月夜图,身临其境耳闻其声地去体验、感受;然后再辅以抑扬顿挫、声情并茂的朗读,让学生的大脑皮层形成兴奋中心。实践证明,学生们往往会被优美动听的乐曲和充满感情的朗读所感染,从而更加容易理解思妇游子之间的离愁别恨。又如,我们在讲解先秦庄子的《逍遥游》时运用漫画制作课件,将作品内容以不同的漫画形式加以呈现,摒除了课堂上枯燥的纯粹讲解和单一理解的形式,使作品内容形象化,而这种视觉上的刺激使得学生的学习热情得到了很大提高。当然,情境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如问题情境、活动情境、故事情境、竞争情境等,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设置具体的教学情境,尽量使学生受到吸引。

三、演讲辩论法

演讲辩论法其实是问题讨论法的一种特殊形式,即在教师指导下,将某一中心问题分成正反不同的两种观点,然后把学生分成小组,围绕不同的观点进行辩论,通过发表各自的意见和看法,共同研讨、相互启发、集思广益地进行学习的一种方法。演讲辩论课的选题必须是学界有争议的命题,难易要适当。教师课前要认真备课,尽可能多地掌握对立双方的材料,并形成自己鲜明的倾向性。例如古诗十九首中的《行行重行行》一诗到底是游子诗还是思妇诗,各家见解不同。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把学生分成三大阵营,即“游子诗说”组、“思妇诗说”组、中立组,然后要求学生根据各自所持观点,紧密联系文本和已有的历史文化知识进行思考,分头准备辩论材料,展开自由辩论。课堂上可由部分持中立观点的学生分别组成评委和观众,教师或充当辩论赛主持人,或作为评委之一,充分听取学生的不同意见,最后对整场辩论赛作出评议总结。演讲辩论教学法使学生在辩论准备过程中接触到了大量的学习资料信息,课堂上的唇枪舌剑也很好地锻炼了他们的思维敏捷性和口头表达能力。教学实践过程中,学生各抒己见,课堂气氛极为活跃,效果非常好。实践证明,学生对辩论式的课堂兴趣逐渐高涨,有些原来较为内向的学生被活跃的课堂气氛感染,最后也积极参与到了辩论之中。这种教学法越来越受到了学生的欢迎。

四、参与表演法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中,有些作品内容具有较为突出的故事性和戏剧性,特别适合用表演法来进行教学。戏剧最适合让学生进行组合性的表演,所以讲元曲时可以适当地提供一些表演机会,让学生带着自己的想象、情感和创意投入到具体作品的不同情境当中。由于有学生的直接参与,加上这种表演具有较强的观赏性,某种程度上也暗含了一定的竞争性,因而能大大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学生对此关注度也较高,上课时注意力也就特别集中。比如,可以在讲解王实甫《西厢记》的过程中让同学演张生、莺莺、红娘、老夫人等。有些同学非常投入,不仅自己制作或借用服饰、道具来增强表演效果,而且还能够在戏剧情节的处理上注意环环相扣,把风流俊雅的张生、敢于冲破封建礼教的莺莺、机智泼辣的红娘等表演得惟妙惟肖。表演法运用得当能促进学习过程中的师生互动,使学生学会创造性地学习,自主地建构知识和拓展思维,进一步准确地体味中国古代经典作品的魅力,深入理解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情节发展和社会环境以及作品中所蕴含的深刻的社会意义。在课堂上采用多种方式组织表演,将参与表演变成理解教材的重要手段,从而使学生增强对教学内容的体验和感受,这样的课堂自然会备受学生欢迎,教学效果自然也会比较好。表演教学法既能使学生的知识、能力及心理品质协同发展,又能保证古代文学教学任务的完成。需要指出的是,这种方法的运用对学生或教师的表演水平有一定的要求,但它却是凸现教师教学风格和独特魅力的重要手段。#p#分页标题#e#

五、研究性教学法

研究性教学法是指教师以文本内容为中心,把与文本相关的内容、知识收集起来,形成小课题,集小课题为专题,然后有目的、有计划地指导学生通过独立阅读教材和其他参考资料,查找相关的学术文章,掌握学界的研究现状,并据此加深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及获得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这种课题式的专题化教学方法有利于扩大课堂知识信息量,拓宽知识平台,培养创新思维,最终实现人文素质教育的目的。研究性教学法比较适合用在对中国古代诗学理论的理解和把握上。孔子提倡“诗言志”,汉代人在《毛诗序》中进一步指出:“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永歌之。”魏晋南北朝开始进入文学自觉的时代,人们对生命价值的思考进一步深化,诗学理论的探讨不断涌现。陆机提出了“诗缘情”说(“诗缘情而绮靡,赋体物而浏亮”),这是诗歌本体价值的回归。从此,中国诗歌理论就有了两种并行不悖的审美价值取向。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有计划地指导学生多阅读《毛诗序》、《诗品》等古典诗学的理论名著。中国古代文学时间跨度长、空间广,兼顾学科知识也非常多。要使学生在短暂的大学时代有较多的收获,教师不仅要向他们传授知识,还要向他们传授思考问题的方式及学习的方法,是“授之于渔”而不是“授之于鱼”。研究性教学的主体是学生,强调以学生的“学”为中心,其核心是研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不断地启发学生的思维,鼓励学生参与科学研究,提高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了做到这点,教师自己首先应积极地参加科研活动,深入到本学科的前沿地带,掌握本学科最新的研究动向和研究成果,尤其是文学史上那些重大的文学现象和重要的理论问题,包括对一些重要作家和作品的学术追踪等,将这些成果链接文本,引入课堂;在此基础上要求学生适时关注学术动态,使教学内容体现出一定的学术性,最终实现“以科研促教学”。比如,可以在讲解中国古代诗学理论的过程中向学生介绍相关的研究论文,如《近五年来我国古典接受诗学研究述要》、[2]《试比较〈孔子诗论〉与〈诗学〉的异同》[3]等,这样做可以增强专业教学的学术性。

六、分类教学法

中国古代文学内容丰富多彩、体裁变化多样、风格特色各异,几乎每个时代都有各自的文学。按照后人的评价,刘大杰的《中国文学发展史》是早期文学史写作中将西方文学理论与中国文学发展结合得最为成功的一部。文体上的此消彼长、兴衰代变,使他笔下的文学史几乎在每个时期都能高潮迭起,异彩纷呈:从殷商的巫术文学开端,经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戏直至清代小说,精彩内容纷至沓来,极富感染的力量。[4]这些文学作品时间跨度长,造成了教学内容的巨大差异;并且,不同时段的教学内容还涉及不同年级的学生,这些学生在学习方法的运用、学习内容的选择以及学习兴趣的指向等方面都存在着差异,这就决定了在古代文学的教学中,最好是实行分类教学,结合不同年级学生的不同特点来进行教学。比如大二的学生比较认真,但因为其知识底蕴不深厚,学习方法掌握得还不够,加上先秦古文深奥难懂,所以需要教师在课堂上逐字讲解,因此,教学方法应以讲授为主,辅之以启发式教学法、角色表演法或演讲辩论法等;而大三的学生文学功底相对较好,也比较有自己的个性和学习选择,对优秀的文学作品中的精华和内涵等更容易理解,也理解得更到位,在课堂上就可以更侧重情感教学或研究式教学,引导学生去欣赏、分析作品。教必有法,教必得法。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程实施,而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是课堂教学。我们在中国古代文学的教学中改变了陈旧低效的教学方式,充分利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把学、思、用结合为一个协调统一的完整过程,促进了师生之间的交流,使得课堂气氛更加活跃,学习效果也有了显著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