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古代乐器研究综述,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乐器》期刊40年研究技术文献汇编里汇集了古代乐器研究领域的200多篇文章,本文基于对这些文章的分析,总结概括了古代乐器研究的基本状况,指出了既有研究可能存在的需要加强或不足之处,并适当展望古代乐器研究的进路。
关键词:古代乐器文献述评研究进路
一、引言
北京乐器研究所下设国家轻工业乐器信息中心,专门承担全国乐器行业信息网络工作,开展乐器及相关行业的信息与技术交流等,同时出版发行乐器科技类月刊——《乐器》杂志,杂志里一个重要的内容是古代乐器研究。本文基于研究古代乐器的200余篇文章的解读,初步对此类研究做进一步论述。古代乐器研究主要有四部分内容,即乐器研究、古代乐器综述拾零、古代打击乐器和古代吹奏乐器研究。这200余篇文章研究内容丰富全面,几乎覆盖了古代乐器研究的所有领域,包括乐器定义、乐器分类法、乐器学、乐器考古、乐器声学等重要内容。具体分类详见列表1:在这217篇文章中,多出自专门研究者或资深艺人,研究形式多样化。有基于文献的乐器学理论研究;有利用乐器测音的实证研究;有乐器考古以及复制的成果叙述;同时也有对未来乐器发展的展望;以及对比研究也有综合评述。不同的研究视角,使得这些文章总体显示出视角多元化的特征。在古乐器的文章里,研究视角广阔,有关于壁画、石刻上结合古文献记载的乐器考证;有关于乐器考古和乐器复制及保护与应用的文章;有关于古乐器制作工艺的研究。与此相应,这些研究所涉及的学科领域众多。运用文献学、考古学、音乐学、声学(音乐声学、建筑声学)、化学(材料处理、琴漆发音的关系)、文化人类学、社会学、美学等多种学科理论对古代乐器进行研究。
二、《乐器》期刊关于古代乐器的主体研究内容
1.关于乐器定义、乐器学、分类法、原理的研究。对于乐器的定义,众说纷纭,中外迄今没有一个官方的统一划分标准。在关肇元《乐器,人类的宝贵文明财富——谈有关乐器的若干问题》一文中提到了乐器的定义,表述了“乐器学”的定义,它的范围涵盖较广,主要研究乐器的起源、发展、演变、流传、派生及其结构、特性、制造工艺和材料等。乐器学作为一门学科,关联考古学、音乐学、声学等多门学科,有其研究的范围、方法和分类。在杉田佳千、山口修[日]所著,应有勤译,罗传开校《日本<音乐大事典>词条乐器学》中认为,乐器学是研究一切发音的器具的一门学科。研究内容主要集中于两大方面:一是乐器本身;二是有关乐器的解释、表达的内容。杉田佳千、山口修[日]所著,罗传开译《乐器的机构与能量》一文中,通过乐器的功能将其分为具有一定构造的静止状态的物体(机构),以及诱导它产生振动的运动(能量)。机构分为主要和次要,主要机构指的是可以振动发声的乐器实物以及使它发声的诱引物,次要机构指扩大或者美化主要机构的共鸣物。文中的能量指操作乐器的力量,比如用手指按或者用嘴吹等。
2.关于文献和文物中乐器考证的文章。韩府在《钟鼓喤喤磬筦将将——浅谈<诗经>中的乐器》一文中基于《诗经》中提到的乐器进行研究,其中确考无疑的乐器不下几十种,从材料分类来看,金、石、土、革、丝、木、匏、竹八音俱全,文中也摘录了关于打击乐器、管乐器、弦乐器的记载,透过《诗经》可以看出当时的乐器的发展水平以及音乐的繁荣程度。同时,文中还论述了当时礼乐制度对于不同乐器的选取、用途以及规模的影响。关鼎[日]著、梁今知译《<法华经>所见乐器》一文中,将《法华经》中记载的乐器列举出来,并加以介绍。其中有弦乐器、管乐器、鼓乐器、打击乐器,记载中常见的是鼓乐器敦毒比,管乐器象库,即法螺贝。刘正在《<周易>古代乐器考——释缶第一》——文中是将《易经》中的打击乐器“缶”进行考证。作者认为作为“音乐之始也”的缶、磬实际上是从古人在烧制器皿和打制石制工具中逐渐产生出来的。“击缶而歌”实则是利用击打乐器的节奏感与内在的情感产生共鸣,从而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上述举例文章是对于文献中乐器考证的研究,还有部分文章是对古代文物遗迹中乐器的考证。赵昆雨在《北魏司马金龙墓乐器雕刻考索》一文中介绍了司马金龙墓出土乐器雕刻的情况,通过对这些雕刻的研究,体现了北魏时期乐器的样貌、演奏方式,同时通过这些雕刻体现出了西凉乐的思维(如图1~4,例图来自原文)。赵昆雨在《云冈吹指、弹指及抃雕刻考略》一文中通过对雕刻的研究,体现出乐器演奏的形式,并分析了弹指及抃传播至云冈的原因及媒介。高德祥《敦煌壁画中的不鼓自鸣乐》一文中论证了不鼓自鸣乐在敦煌壁画中出现的年代、表现特点以及壁画中所涉及的乐器。《敦煌壁画乐器仿制研究初探——与郑汝中先生商榷》一文的作者沈正国参与“敦煌壁画乐器”项目,仿制出了壁画中的乐器如花边阮、十二弦箜篌、十二弦琴等,加深了人们对敦煌历史文化的理解以及壁画中所呈现的千百款乐器的认识,有助于阐明中国传统乐器的历史演变,对未来乐器的走向也有积极的作用。除了壁画中的乐器,还有一些出土的乐伎佣,通过乐舞的艺术形象,侧面反映出乐伎演奏乐器的状态。余德章在《四川东汉墓出土的乐伎形象》一文中介绍了东汉墓出土的胡乐“骑吹”画像砖和乐俑,体现出了汉代乐舞的艺术造诣之高。高至喜在《唐代青瓷伎乐佣》一文中,介绍了初唐时期属于“坐部伎”的5件青瓷伎乐佣:竖箜篌、筚篥、腰鼓、钹和拍板伎乐佣,它们在西凉乐和龟兹乐中均出现,出土的文物充分体现了唐代小型管弦乐队的风貌。
3.关于古代打击乐器的研究。古代打击乐器一般分为编钟、编磬、鼓等几类,关于打击乐的文献有的是对出土乐器的介绍,有的是对于乐器的测音和声学分析,还有的是对乐器的仿制、制作工艺进行研究等。曾遂今在《中国钟文化》一文中以曾侯乙编钟的影响为引子,展开介绍了中国古钟概览。在这些古钟 上,记载着统治者的兴趣、信仰、迷信和愚昧,也显示着人民的聪明、才华。王子初在《纽钟》一文中介绍的纽钟是一种新式钟类乐器,利用西周甬钟的钟体和铜铃的纽相结合。文中介绍的时代集中于春秋中、晚期,以河南为中心,山东、山西、湖北、安徽、江苏一带出土的纽编钟的出土遗址、件数、形制尺寸等,意义重大。金海鸥在《古代编钟及其仿制》一文中介绍了我国古代编钟的历史文化背景以及双音钟代表的春秋战国时期音律学发展的较高水平,从而对双音钟从造型、音位排列和音域、钟槌均进行仿制,充分体现出上古时期的艺术造诣水平之高。在乐器声学研究方面,对于打击乐的研究也有许多。如李加宁在《浅议曾侯乙编钟的频率与尺度间的关系》一文中利用数学模型的实验数据同《考工记》记载的比值间的差异,从而证明曾侯乙编钟的频率与形状尺度的数学关系;通过一元线性回归数学模型得出曾侯乙编钟的尺度、音响及造型比《考工记》所载更精细奥妙。再如《双音钟音乐性能之检测》的作者韩宝强参与一套由108件编钟组成的“中华和钟”的音乐性能的检测,检测的方法以听觉为主,辅以声学测量仪器进行,主要对编钟的音准、音色、音量、延时等几个方面进行检测。对于编钟的音乐性能不仅有主观听觉的认知,还有客观仪器的检测,检测出的结果更加真实、有说服力。方建军在《吴越乐器句鑃及其相关问题》一文中对东周至汉代吴越乐器句鑃进行研究,介绍了它的功能和礼乐适用范围,指出句鑃为吴越音乐文化所独有乐器,并沿用至今。
4.关于古代吹奏乐器的研究。古代吹奏乐器不仅有笛,还有篪、萧、胡笳等。这一部分的文献有对于出土乐器的介绍和考证,还有涉及管口矫正的律学和声学问题。朱同编译的《原始笛类乐器》一文中,分别阐释了口哨类笛、无指孔笛(“男人”和“女人”、笛类乐队与排箫、泛音独奏笛)、指孔笛的流传地域、形制、演奏形式音域等。陈正生在《谈谈(竖)笛、尺八和洞箫》一文中提到了3种乐器有着继承关系,时间虽然相跨两千多年,但是乐器容易混淆,作者对每种乐器进行了介绍和分辨。朱同在《胡笳杂谈》一文中通过解读古今文献资料,描述了胡笳这一乐器的历史渊源。作者认为原始胡笳的灵感来源于“苇叶响”,直到秦代才形成文明类胡笳并运用推广;汉代为张骞自西域引入的三孔形制胡笳;六朝以后出现了先进的七孔筚篥;清代三孔胡笳又得以恢复光大,经过改进先后取消了簧片与两端的角,形成今日的阿尔泰胡笳。何昌林在《唐代的三十六簧半音转调笙——试谈民族乐器在历史中的“最佳状态”与“败落状态”》一文中研究唐代三十六簧笙的历史变迁,表明了唐代音律发展先进,到了解放前期我们留下来的十三簧笙实则是这件乐器在音律构造上的倒退。有一类文章是对古乐器进行改造并形成新的乐器,如宁保生在《新篪的研制报告》一文中对古篪作了简要述评,研究了其发音规律和不足之处,从而指出新篪开发的关键在于实现闭管与开管音的有效组合,阐述了新篪尾翘孔的定位及思路,最后介绍了新篪的性能、特点和实用价值。
三、不足之处与研究进路展望
通过阅读汇编里的200多篇的文章,对于古代乐器的概貌有了较为详细的了解,但是在研究的过程中也发现其略有不足或值得进一步探讨之处。首先,这些文章给人以五花八门、处处开花的景象,而同时也具有浮光掠影、有待深入之感。侧重实践性,理论性深入研究凤毛麟角。比如打击乐器曾侯乙编钟的出土代表了上古时期我国音乐水平发展之高,研究者对于乐器的测音、复制做了大量工作和研究,但对于乐器学科中乐器本身的理论以及其后的历史发展、演变脉络梳理不详,不够清晰。其次,乐器学这门学科的建立为研究者提供了良好的范式,定义了乐器的研究资料和研究方法。但在具体的研究文献中,多为百家争鸣、百花齐放,并没有按照其研究方法进行。在社会科学的方法里,乐器作为一个可视的实体,象征着某些社会意义,不仅是简单的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连接,还会产生人与自然的生态学主题,例如在研究笛子的制造材料竹子时就会产生竹文化与乐器的关系,同时在研究它们关系的同时,也会促进乐器制作的职业化、复杂化,乐器的演奏技巧也会改进,这样就可能形成社会学乃至人类学的命题。最后,对于乐器的制作工艺和声学律学原理的研究者并不多,他们的文章也不够专业系统。在这些领域形成短板,较难从本质上挖掘乐器本身,原因在于许多研究者并不懂理工学科,无法深入本质,因此这使得研究乐器理论具有很大的空间。中国古代乐器是中国传统音乐文化巨著中的一页,厘清乐器历史的发展脉络是有一定的难度的,部分现代乐器的构造和形制是如何演变的很难考证,但即使这样,通过研究者的努力也可以将散落在各个时代的乐器明珠穿成串,同时,阐明古乐器的历史沿革也对判定未来乐器走向具有积极的作用。
1.进一步拓展文献爬梳。中国古代文献浩若烟海,很多关于乐律与乐器的文字就淹没在其中,要深入、系统而全面地研究中国古代在这方面的文化与科技价值,就必须将文献爬梳工作进一步拓展。与此同时,要全面搜集整理其他已有的古乐器研究文献,拓宽研究领域,博采众长。
2.加强古乐器的地域性研究。地域性文化的差异会导致古乐器的多样性,例如敦煌壁画中的琵琶是琵琶史料中极其重要的一环,对于敦煌历史文化现象的理解有助于对西部华夏乐器的深层次研究。
3.调查、访谈民间古乐器制作研究专家。在我国民间散落着许多乐器工艺制作的匠人,他们默默无闻地从事着一代又一代传承的手艺,他们是乐器研究行动的宝贵资料,对于民间艺人的调查和研究是不可或缺的一步。
4.深入开展中西音乐文化对比研究。中西音乐文化的对比研究能够拓宽古乐器研究方向,加深对我国传统古乐器发展的思考,用更为开阔和深远的视野关注人类的音乐,将人类文化的多样性和统一性体现在古乐器理论的研究中。
作者:姜枫 单位:山西艺术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