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人才培养方式

翻译人才培养方式

社会经济的发展催生了市场对翻译人才的更需求,对以培养高级人才为己任的高等学校的翻译教学和翻译学科建设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科翻译专业或方向的设立为翻译人才的培养带来了新的契机,但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挑战。翻译生态学理论的发展为翻译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探索提供了全新视角及理论支撑。   目前翻译人才培养模式的弊端   通过对河南省内十余所院校翻译教师和翻译培训机构的访谈,我们发现翻译人才培养仍困于“师徒相传”的模式,注重微观技巧分析,疏于自主翻译能力的培养,在一定程度上扼杀了学生学习翻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不利于培养符合现代社会需求的创新型翻译人才。这种人才培养模式,不符合翻译的本质特点。   翻译生态学观照下的人才培养模式探讨   翻译生态学观照下的翻译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将翻译教学置于翻译生态环境中,并立足于该环境,设计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所谓翻译生态环境是指原文、源语和译语所构成的世界,即语言、交际、文化、社会以及作者、读者、委托人等互联互动的整体。在这个环境中,教师既充当委托人的角色,也是学员译作的读者;学员既是译者,也是其他译者(学员)作品的读者。   在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中,教学过程包括教师、学生、教材、媒体四个要素。四个要素彼此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是一个有机整体,可被视为一个微观生态系统。这一系统的常态运行要求良好的生态环境,包括适宜的气候条件和良好的物质条件。所谓的气候条件,在课堂教学中,指和谐的课堂气氛、良好的师生关系;物质条件则指开展教学必须的基本条件,如多媒体演示仪等。   具体而言,翻译生态学观照下的翻译课堂教学设计应包括以下几点。   创设良好的内外生态环境。要充分调动学员学习翻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教师必须为其创设良好的生态环境。根据生态链法则,强化整体效应,创设良好的内外部环境。首先,要为翻译人才的培养创立良好的外部环境,即要明确翻译课程在整个外语教学体系中的性质、地位和作用,转变其边缘化的地位。根据王树槐、栗长江2008年就国内43所大学做的一项调查显示,平均课时为105.6节,我们的调查显示,河南省内高校翻译课时平均为70.2节,远远低于教学大纲规定课时。这一数据反映了目前高校外语专业普遍不重视翻译课程,翻译越来越趋于边缘化。作为翻译教师,应呼吁学院、系部根据院校定位、人才培养目标,认识到翻译课程在翻译人才培养上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努力为翻译课程的发展创立良好的外部环境。其次,要为学员创设和谐的学习环境。传统的翻译教学,以教师为中心,忽视学员的主动性,不利于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译者,易也。”翻译的本质要求译者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将翻译能力培养等同于技能培训,重结果,轻过程,导致翻译课枯燥乏味、收效不大。翻译生态学指导下的课堂教学中,学员被视作生态链上的一环,学员课堂活动的成败关系到整个人才培养的成败。因此,必须摒弃“师者为尊”的传统观念,形成平等的师生关系,为学员创设和谐的学习环境,鼓励每个学员积极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培养其对翻译的兴趣和责任感,激发学习兴趣,激活内部学习动机。   遵循翻译生态的基本规律。翻译培训是知识和能力的迁移过程,已有的基础至关重要,如心理、智力、能力因素。在翻译教学中,知识、能力既表现为迁移,也表现为潜移。因此,“好的翻译教师,在翻译教学中总是能运用各种直观的、辅助的手段和方式,实现这种迁移和潜移。”所谓迁移,如刚开始学习时的不会到会,所谓潜移,指从会到自动化,亦即熟能生巧。翻译技能的获得,除了强调一般的学习外,还应特别强调训练。翻译人才培养过程中,应优化教学内容,根据现代学员的思想、心理特征,选择深受学学员欢迎、丰富多彩、富有时代气息的文本作为翻译教学的资料;抛弃陈旧的教学方法,采用各种直观的、辅助的手段,通过大量训练,引导学员在准确理解原文的基础上,创造性地用目的语再现原文信息。从而使学员在学习翻译的过程中身心愉快,愿意自觉主动地投入学习中,同时翻译教学的实践性也将给学员带来更多的心理感受,对其人生观的培养也颇有裨益。   形成积极竞争的群体生态。翻译生态学理论指出,每个教学班级可被视为一个适度规范的群聚,一个正式群体。由于群体本身的特点,管理者应运用群体动力学来推进个人和群体的发展,关键要有共同的认识,培养强烈的归属感,重视群体规范;要保持生机和活力,需要有激励和刺激,使某些外在因素能够激活群体成员内心的心理需求。课堂教学中,翻译生态群体由教师和学生构成,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应交互感应,应是既友好合作,又积极竞争的。   合作翻译在国内外翻译史上都有许多成功的范例,目前翻译公司从事的实务翻译,都是多人合作进行的。实践证明,合作翻译在译文质量、译文效果等方面比个人产生的译文要高的多。在这一思想指导下,翻译人才培养中,可以将学员分成小组,对指定语篇进行集体合作翻译,小组内部可进行协商,共同完成译文,共享成绩,在小的群体中形成友好合作的生态关系;小组之间相互展示译文,为自己的译文进行辩护,最终得出整个群体认可的译文。   教学实践表明,小组合作模式打破了传统教学模式中以教师中心、以参考译文中心、以纠错为要点的弊端,形成开放、积极的翻译生态环境,为学生主动参与翻译过程提供了有利环境,使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够参与到翻译活动中,在整个班级中形成良性环境,优化学习行为。   设置合理的生态监测和评估。翻译生态的监测与评估是翻译生态学的有机组成部分,是重要的反馈调控环节。翻译生态学关照下的翻译人才培养模式中,应运用生态学和翻译学的观点和方法,对翻译活动和教学过程进行监测、评估,从而掌握动态过程,以便正确认识学员个体及群体的活动,做出科学合理的评价。 #p#分页标题#e#

  传统的翻译测试体系单一,测试题型以英汉段落互译为主,单一的题型与丰富的教学内容无法匹配;选材较为随意,且多以文学体裁为主。总之,这种测试无法全面反应学生的翻译能力,无法反馈学生对翻译教学的需求。   在翻译生态学指导下,教学过程强调学员的主观能动性,强调生态群体的竞争协作,在测试中具体应体现为:(1)测试体系多元化。改变以往“一考定终身”的弊端,将教学过程中学员小组活动、集体作业、期末考试等多种元素纳入评价指标,掌握翻译教学的动态过程,对偏离教学目标的行为随时纠正;(2)测试题型多样化。传统的翻译评价倾向于主观臆断式的感悟,对译文的评价充满主观性,不成系统。针对这一问题,适当增添不同题型,如判断正误、译文选择题、翻译填空多种译文评析和段落划线部分翻译等。翻译测试中设计这些题型能够丰富检测内容,增加客观题型比例,提高其可信度,也能够鼓励和开发学员在翻译学习中的创造性思维。   结束语   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对高层次、应用型高级翻译人才的需求日益扩大,这对翻译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生态学的发展和翻译学的跨学科研究趋向为翻译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研究提供了全新视角及理论支撑。作为一门新兴学科,翻译生态学将翻译教学从传统的教学思维中解放出来,将翻译人才培养中各个因素置于生态环境中加以综合考量,扩大了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范畴,丰富了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