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问题论文范例

生态问题论文

生态问题论文范文1

一、马克思、恩格斯自然生态观的基本思想观点

1、自然界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前提和基础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其著作中明确指出:人是自然界发展的产物,作为自然界的组成部分,人的一切都是属于自然界的,人类生活在环境中,并且和环境共同发展。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依赖于自然界,而人比动物具有更多的普遍性,就是因为人依靠更广阔的无机界。

2、环境造人,人也创造环境马克思和恩格斯提出了“人创造环境”的思想。人类要想持续生存和发展,就必须进行劳动,人类通过劳动改造着自然界,马克思主张依靠实践来实现环境和人相适应。在他看来,我们居住的自然环境应该是健康的、合平人性的。人类的创造必须把改造自然、建设自然、美化自然有机地结合起来,这样才是合乎人性的行为。

3、自然生产力是社会生产力的基础自然生产力是不需要代价就可以获得,或者是没有经过加工就已经存在的东西;社会生产力是由人在自然生产力的基础上通过劳动制造出来的能力或劳动产品。自然生产力是社会生产力的基础,它制约着社会生产力的产生和发展,包括生活资料和劳动资料的的双重影响。

4、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早在生态危机初露端倪、还未引起人们普遍重视的时候,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其理论中提出了关于人与自然和谐一致的思想。比如:“美索不达米亚、希腊和小亚细亚”的例子,以及“阿尔卑斯山意大利人”的例子都是因为破坏了森林等植被,使得原本富庶的耕地或平原变成了不毛之地。人类社会和自然界和一体的,所以必须重视二者的和谐发展。

5、改革不合理的社会制度自然界与人类社会是不可分割的,人与自然之间的不协调实质上是人与人、人与社会两个方面的问题。不解决社会环境的问题就不能解决生态环境问题,人与自然界的协调发展就要改变不合理的社会制度。

二、我国生态环境面临的主要问题

生态危机是由于人类盲目的不合理活动使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导致生存和发展受到威胁的现象,是生态失调后期的恶性结果。一旦生态危机发生,会在一定规模上或在局部地区内引起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的变化,维持生命的系统可能出现瓦解的情况,从而威胁人类生存和发展,我国生态环境面临的主要问题和挑战有:

1、大气污染严重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报告,在全球空气污染最严重的排行榜中,中国有7个城市在前十名里面。当前,中国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居高不下,二氧化硫、烟尘和工业粉尘等的排放量都居世界前列,是世界上大气污染最严重国家之一。

2、森林面积锐减根据《全国第六次森林资源调查报告》,我国现有森林总面积1.75亿公顷、森林植被覆盖率为18.21%,森林蓄积量124.56亿立方米,但是由于乱砍滥伐、森林大火、病虫害等因素,使森林生态遭到严重的破坏,我国现有森林生态系统退化十分严重,导致其他生态环境恶化每年都有大量的森林消失。

3、水土流失加重由于土地开发利用的不合理,导致土地退化和破坏,加重了水土流失的情况,建国伊始,全国水土流失面积为150万平方公里,后增至179.4万平方公里,接近国土面积的20%,并且以每年500万-600万亩的速度在增加,我国有33.3%的耕地遭受水土流失的危害。

4、土地荒漠化加快由于气候变化或者人类活动等原因造成的干旱、半干旱地区,或者受到干旱影响的半湿润地区出现的土地退化现象称为土地荒漠化。目前,我国土地荒漠化总面积为262.2万平方公里,已超过到国土面积的四分之一,土地荒漠化情况比较严重。

5、水资源污染严重中国的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世界人均的1/4,是世界上13个贫水国之一。很多工业污水、生活废水都未经适当处理,随意排放进自然水体中,使得全国的75%的内陆湖泊和部分地下水受到严重污染,水污染还可能引发癌症和其他疾病。海洋污染方面,人类无节制的生产和生活,造成我国近海地区化学物质含量迅速增加,海水出现“富营养化”的现象。

6、其他方面近年来我国也遭受了例如:气候变暖、臭氧层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和固体废弃物污染等生态问题的困扰,直接对我国人民健康、动植物环境、农作物产量造成严重的威胁。

三、马克思主义自然生态观是解决中国生态问题原则

1、坚持以科学发展观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应该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把“绿色GDP”的观念引入对考核的指标,把资源的利用和环境的保护纳入到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中,改变地方政府的传统观念,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放弃高消耗、高污染的经济发展方式,推广低污染、低消耗的经济发展方式。努力降低环境污染,实现经济健康快速的发展,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生态问题论文范文2

关键词:生态系统理论;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

布朗芬布朗纳提出了人与生活环境相互作用的行为生态系统理论模型。该模型将人生活于其中并与之相互作用的不断变化的环境称为行为系统。该系统分为四个层次,由小到大分别是微系统、中系统、外系统、宏系统。这四个层次是从微观到宏观,对个体的影响是从直接到间接。生态系统理论的开放性和动态性为探索影响贫困生心理问题因素提供了系统的指导方向。

1贫困生常见的心理问题

1.1自尊水平较低。自尊水平会直接影响人们的心理健康水平,高自尊的人往往会有更多的幸福感,能够更加积极地看待事物,不会过分烦恼压力和挫折。我国学者对贫困大学生进行研究,发现贫困大学生自尊水平显著低于非贫困生,特别是在自我接纳水平上。贫困生常有自卑、自尊心强的特点,他们在面对生活的困难和挫折时不能接纳自我,会更加自我怀疑和排斥,否定自身价值。

1.2情绪困扰更多。贫困大学生的情绪健康水平明显低于一般大学生。文献研究表明,贫困会导致人产生紧张、消极的情感状态。张建卫在研究中发现,家庭贫困往往会导致大学生产生焦虑。问卷调查的63种应激事件中,贫困生在17种应激事件上的压力值均显著高于非贫困大学生。张兰君等人用状态-特质焦虑量表(STAT)得出了贫困大学生在状态焦虑水平上要显著高于非贫困大学生的结论,但在特质焦虑水平上则得到了相反的结果。贫困生物质条件基础较差,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处于弱势地位,再加上内心的自卑心理,更容易产生消极情绪。

1.3人际交往困难艾利克森认为大学阶段的核心问题是建立自我同一性、寻求情感归属和建立友谊,从而避免孤独感,贫困生也不例外。成琪等人的研究表明,贫困生有着强烈的人际交往需求,但又困于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缺乏。基于自己是贫困生这一特殊且较为弱势的群体,贫困生会因为自己的身份特殊而觉得与其他学生有隔阂,在很多方面都聊不来,也有很多贫困生趋于内向、不善言谈。谢其利等人的研究发现,贫困生自己会感知到来自他人的偏见和歧视,觉得受到了不公正的对待。贫困生的歧视直觉越强,孤独感越强。

2贫困大学生常见心理问题的成因分析———基于生态系统理论视角

2.1微观系统。微观系统是指个体活动和交往的直接环境,这个环境是不断变化和发展的。同时,布朗芬布朗纳还强调,必须看到所有关系是双向的,即环境影响着个体的反应,个体也能塑造环境。对大多数贫困生来说,能够直接影响其心理发展的系统主要包括家庭养育和学校环境。从家庭养育环境来看,家庭的教养方式会直接影响孩子的个人发展。贫困生的家庭经济基础薄弱,父母可能无法提供优良的养育环境。从学校环境来看,支持性的校园关系、学校认可及公平的学习机会等都会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产生积极影响。张旭等人发现,加强师生间的和睦相处、积极开设学生团体活动、规律作息是学校首选的心理健康促进项目。贫困生进入学校后,会面对不同成长背景的同学。贫困生与非贫困生在校消费对比显示,家庭经济原因导致贫困生与非贫困生生活质量存在很大差距。面对比较,有部分非贫困生感到优越,而非贫困生面对这样的生活落差会有低人一等的感受,感觉到自己被排斥。

2.2中观系统。中观系统是指各微系统之间的联系或相互关系。布朗芬布朗纳认为,如果微观系统之间有较强的积极联系,发展可能实现最优化,相反,微观系统间的非积极联系会产生消极的后果。如果贫困生在家庭成长过程中形成了敏感、多疑、自我否定的个性特征,在学校环境下,贫困生更倾向通过学习成绩、社团活动等来获得学校认可,找到自信。由此可见,子系统可以形成互补作用。如果教师和其他同学能了解贫困生的成长背景,营造包容、接纳、互帮互助的氛围,那么贫困生就会更愿意敞开心扉。因此,在帮助贫困生实现心理脱贫的过程中,不仅要对各影响因素进行逐个击破,还要注意影响因素之间的联系。

2.3外观系统。外观系统是指那些贫困生并未直接参与但却对他们的发展产生影响的系统。贫困生较为典型的外观系统是父母的工作状态。研究表明,贫困生父母的工作状况会影响贫困生心理发展。贫困生父母通常为城市农民工,他们背井离乡,将孩子留在家乡。这些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堪忧,主要表现为抑郁水平和孤独感较高。此外,学校的制度、教育资源的配置也会影响贫困生发展,比如学校的勤工助学岗位、社会实践机会有限,获得这样的资源常需要竞争。有些贫困生由于性格内向,羞于与其他同学竞争或争取自己想要的机会,不愿参与其中,这往往就导致了马太效应,恶性循环。

2.4宏观系统。宏观系统指的是存在于以上三个系统中的文化、亚文化和社会环境。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在这样的宏观背景下,人们的社会价值观念和社会心态也在发生变化。贫困生是这个社会群体的一部分,他们所处的社会环境、家庭环境都必然会受到这类问题的影响。贫困生身处这种浮躁的社会环境中,内心虽有想要改变和成功的渴望,但必然也有更多的焦虑和担忧。

3贫困生心理帮扶的建议与思考

3.1增强自身主动性,注重自身能力的提升。在面对生活上的经济压力和负性事件时,贫困生往往会更容易怀疑自我。贫困生和非贫困生一样,都有人际交往的渴望,甚至更为强烈。因此,对贫困生的帮扶不能只关注经济物质,还要从正确的自我认知着手,引导贫困生把关注点放在自身优势上,让贫困生认识到原生家庭对自己的影响,同时调动自身内部的积极性,学会悦纳自己。应增加贫困生积极的情绪体验,可以利用班级、社团等团体让贫困生感受到开放、接纳和包容等正向情绪。学校可以根据贫困生需求来开展人际交往技巧辅导和心理辅导等课程,以帮助贫困生树立人际关系上的自尊和自信。

3.2增强家校联系,共同促进贫困生健康成长。生态系统理论强调在中观系统中各子系统之间的互动和联系能够影响个体发展。佘春梅通过问卷法进行研究,发现弹性特质、教养方式、学校体验、同伴关系均会对心理弹性产生显著影响。在影响贫困生心理健康的各个子系统间的相关和互动应该被高度重视。对于贫困生来说,家庭和学校是两大重要影响因素,贫困生的心理问题都会平移和再现到两个情境中。因此,对贫困生心理问题的干预,家庭和学校要形成合力。学校可以利用专业和教育资源对家长进行培训,提高家长对贫困生心理问题的认识。家庭也应该积极配合学校,及时反馈学生在家的情况。

3.3拓宽贫困生帮扶途径,健全帮扶体系。贫困生心理问题不是个案,而是一类社会问题。除了个体自身特质外,环境对其发展的影响极为显著。这里的环境不仅指贫困生直接参与的环境,还包括所有能对贫困生产生影响的间接环境。这就要求在帮扶贫困生时,应拓宽思路,注重细节,整合各方资源。学校教育者和管理者应注重优化教学资源配置,让贫困生公平享受教育机会,丰富贫困生帮扶平台,为贫困生提供更多的获助渠道。家长应关注家庭关系的维护,为孩子提供情感支持,陪伴孩子。社区及其他社会团体应完善贫困帮扶机制,为贫困生做好服务工作。

生态问题论文范文3

(一)我国发展森林生态旅游项目的优势分析

最初,我国发展森林生态旅游项目的社会价值与社会效益都较高,这与森林地质环境的特殊性有关。人们在满足基本的温饱消费需求以后,对自身精神层面以及身体健康的关注度较以往有所提高,因此,森林生态旅游项目的开发就迎合了人们的此类需求。与此同时,我们不得不看到的是,在一段时期以来,由于森林生态旅游管理不善,参与生态旅游项目的人数与日俱增,这就给原本寂静的森林环境带来了较大的负担,如果保护好环境则利大于弊。

1.发展森林生态旅游项目的社会价值较高。

随着我国各地方旅游项目建设的开展,地方旅游事业蓬勃发展。总体来看,发展地方旅游事业是带动我国区域经济向好的重要策略之一,更是吸引外部资金注入,促进森林产业以及相关城市、村镇快速发展的重要手段。由此看来,发展森林生态旅游项目的社会价值极为明显,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何当前我国森林生态旅游进行得如火如荼了。

2.发展森林生态旅游项目的经济效益明显。

在种植了大片森林植被的地质环境中,人们能够体验到平时城市氛围中所体会不到的畅快感觉,来此地游玩的游客们不仅可以呼吸到含有高浓度的负氧离子的清新空气,还可以欣赏到生机盎然的秀美景色,尽情地享受森林生态旅游所带来的块乐,释放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所造成的身心压力。当感受到大自然的熏陶之后,游客还可以品尝到自然对人类的馈赠佳品——用来自森林环境中的食材所制作的饭点等,这是我国在开发森林生态旅游项目时所考虑的重点环节。从现实的情况来看,若想要更好地发展我国地方森林生态旅游事业以及林业经济,则要从重点旅游项目进行突破,突出森林生态旅游的特点,将绿色旅游、绿色健康食品等卖点与森林生态旅游项目结合起来。与此同时,要在旅游事业的带动下以及政府政策的指引下,积极促进地方林业产业发展转型,从而改善该地区整体的社会环境及经济发展状况,用森林生态旅游项目的发展来吸引更多的旅游者来此观光洽谈。

(二)我国现阶段发展森林生态旅游项目的实际状况

从我国现阶段的旅游产业项目的发展与管理情况来看,森林生态旅游正在迅速占据旅游产业发展市场的核心,同时,森林生态旅游项目的管理也是当前旅游界的一个热门话题。

1.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发展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

现实中我们可以看到,在森林资源配置的领域当中,森林物种提供木材的功能逐步消退,随之而来的是,森林环境改善及为公众提供休憩的功能正在逐步被加强,人们乐于在森林负氧离子的环境中呼吸新鲜空气。森林生态旅游越来越为人们所关注,已成为世界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现代林业发展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我们看到,在大量的森林资源被消耗与破坏的状况下,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成为了一个难题。森林生态环境每况愈下,一次次的自然灾害的发生给世人敲响了警钟,是时候采取措施来强化森林生态旅游管理了。以我国东北某地区的森林生态保护区的日常管理为例来看森林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情况。在该地区,由于每天都有大量的游客来到森林环境中,偶尔会出现林地中滥砍滥伐的现象,同时,人们非法买卖“山货”的情况也时有发生,这就给森林资源的科学化管理造成影响,也给当地人们赖以生存的林业资源的维护带来负担。在国家有关部门明确了森林资源保护的相关政策以后,此种情况得到了有效遏制。由此可见,森林生态旅游还需当地政府以及旅游项目管理者加强管理。

2.森林生态环境每况愈下。

由于森林资源的过度开发以及森林环境中生物种群数量的下降,给我们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造成了较大的破坏,给森林地质环境中的整个生态环境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巨大。这种后果的产生,引发人们对森林生态环境保护管理的反思——这是由于人类对旅游与环境之间的关系理解不够清晰所造成的,其中也不乏人类贪婪的本性所致。我国某些地区进行的森林生态旅游项目开发过程中,在缺乏科学化指导的前提下,滥用森林资源,甚至造成了诸多不可再生资源的绝迹,给森林生态环境带来无法弥补的损失。相对而言,对森林生态旅游环境造成最大伤害的参与主体是旅游群体。在我国,每年都有大批游客来到森林中享受绿色的生态环境,但他们没有注意到,他们离开时留下大量的生活垃圾,对于森林生态环境是一种严重的污染和破坏。可以说,一个旅游者就代表着一个“污染源”,再加上森林生态旅游项目的开发不可能没有旅店、餐馆的建设,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原本良性的森林生态环境被改建得面目全非,这种情况在实际生活中屡见不鲜。森林旅游景区自然资源破坏、环境污染程度也日趋严重。森林动植物生存空间受到严重侵扰,一些珍贵的、稀少的森林动植物数量不断减少,甚至濒临灭绝的边缘。因此,加强森林旅游资源环境的保护,开展森林生态旅游己成为大势所趋。生态旅游,特别是森林生态旅游在我国开展的时间较短,森林生态旅游管理在理论上和实践中都存在着很多不足和问题。

二、基于参与主体的森林生态旅游管理分析

在我国,对于地区旅游项目发展建设而言,首先需要国家以及省级有关部门加大对区域化旅游开发项目的投入力度,允许各方主体参与项目的实际运作,并且,要出台与之配套的指导意见与政策文件,以便于基层执行者以及各参与主体遵照并严格实施。从总体情况来看,我国各地方的森林生态旅游管理需得到加强。在实践过程中,需要社会林业种植管理、旅游项目开发管理以及地方生态环境保护管理等部门的协作与配合,强化森林生态旅游管理的实际效能,还给人们一个健康的森林环境。

(一)参与主体

社会林业项目开发、森林利益主体、生态旅游管理层、游客等等都可以被认定为森林生态旅游管理的参与主体,因其中各方与森林生态环境管理都是息息相关的。

(二)参与主体影响下的森林生态旅游管理的实际状况

对于森林生态旅游项目的开发及其发展而言,创新旅游发展体制建设、解决项目资金投入问题是我国地方森林生态保护部门及政府机构一直以来都十分重视的问题。从我国森林生态旅游管理的执行状况来看,各环节的推动不仅依赖政府政策的支持以及大批旅游建设投入资金的支撑,而且,还需要科学合理的开发策略来推进森林生态旅游项目的运作。随着国家经济的转暖,森林生态旅游项目迅速发展起来,我们可以看到,很多从事旅游项目运作的机构都打着“森林生态旅游”的旗号来招揽游客。从实践来看,强化参与主体影响下的森林生态旅游管理极其必要,国家有关部门需要采取相关措施来提高管理效能。

(三)应更好地完善参与主体的森林生态旅游管理

近几年来,我国各地区所开发的森林生态旅游项目的发展态势较为迅猛,为地方经济的腾飞起到了积极的助推作用。在实践过程中,旅游项目的经营不仅依赖当地文化及特色建设以及森林资源的利用状况,而且还要看政府对其发展的投入力度是否足以支撑森林生态旅游项目的运作。由此可见,对于森林生态旅游综合管理而言,仅凭社会当中任何一方的努力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各参与主体来共同配合。从具体的情况来看,首先,我国当前急需构建一整套相对完善的基于国家政府机关、旅游项目管理部门、社会利益机构等参与主体的森林生态旅游管理制度;其次,各参与主体要履行各自的权责与义务,明确各自的管理目标;最后,需要在全社会宣传森林生态保护的重要性以及具体的操作模式,借助舆论来强化人民群众对于森林生态环境保护的意识,促使其在参与森林生态旅游项目时能够严以律己,从不丢垃圾,不攀折树木、花草,不猎杀森林保护动物等细节做起,积极参与到森林生态环境保护的队伍中来。

(四)应强化森林生态旅游管理所带来的经济效益与社会价值

目前,人们逐渐意识到森林生态旅游项目发展的背景及其存在的必要性,但却未能明确生态旅游项目与自然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这就造成了我国某些地区森林生态旅游管理缺失,进而影响该项目的经济效益及社会价值的提升。从根本上来看,森林生态旅游项目的开发初衷良好,是人与自然界最佳的交流方式。一段时期以来,森林生态旅游吸引了绝大多数爱好旅游的群众参与其中,获得愉悦的感受,森林生态旅游甚至是全世界人民所关心的一个共同话题,拉近了人与人、人与自然界之间的距离。但我们不得不承认,森林生态环境本应有其独立的发展空间,但由于人类对它的索求,造成了森林生态功能的紊乱,最终受到牵连的终归是人类乃至生物界本身。

三、结束语

生态问题论文范文4

环境体验的特点在于综合性与非具体性。对于设计创作而言,环境体验不是直接因素,但是创意产生的基本环境。世界各地的人们的环境体验不尽相同,创意的设计也就具有了地域文化特色。地中海充足的阳光以及蜿蜒漫长的海岸线,带给了意大利人得天独厚的自然风光和气候条件,也塑造了意大利人热情奔放的性格。正如意大利的汽车设计一样,富于变化的线条与形体,充满活力和想象力。如兰博基尼旗舰型跑车Aventador,其六边形的造型元素,锋利的线条,极具未来科幻感的战斗机似的车身,都将这个地中海国家的性格特点表现得淋漓尽致。相比之下,德国则有着截然不同的性格。由于德国地理位置处于西欧中部要塞,自然资源较少,历史上一直受到来自周边国家的威胁,逐渐培养了德国人顽强团结、严谨细心的性格。因此,大众和奥迪的车型设计一直中规中矩,充满理性主义。一位奥迪汽车的造型设计师在访谈中曾说道,他们在引擎盖的造型设计上,因为一个凹面细微改变会引起内部结构安全性的变化,导致设计方案在与结构设计师做了一个月的测试之后才确定下来。在这样严谨的思维下,车身造型设计会相对收敛许多。同为欧洲国家,因为环境的差异,导致整个国民设计风格的差异,可见,环境体验带给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也是广泛深刻的。

二、体验生态系统的子环境——情境体验

不同的环境下有许多不同的情境,某一个环境下在不同的时间也会产生不同的情境。心理学中将其定义为“对人有直接刺激作用、有一定的生物学意义和社会意义的具体环境。情境在激发人的某种情感方面有特定的作用”。人在具体环境中接受刺激而得到了体验,本文称之为情境体验(ContextExperience)。其不同于环境体验之处在于:环境体验是综合的,非具体性的体验总和;而情境体验却是对人有直接刺激作用的具体环境。从这一角度不难看出,情境体验包含在环境体验中。环境体验总体趋于平淡,而在平淡整体下,情境体验可以视为某些有特定作用、特定刺激的子集。这种特殊性,能够激发人的某种情感,从而让人在记忆中留下“此情此境”。情境就是主观与客观相互作用的产物,设计中的情境因素就在于从客观的外在“境”这一端引到主观的内在“情”那一端。情境体验为设计者在思考设计时,提供了故事性的回忆。而这种有故事画面的回忆,是创意灵感展现的关键舞台。目前,许多设计方法便是围绕讲述故事的理念提出,如美国贝尔维学院教授BruceWolcott在2005年出版的《StorytellingandDesign》中,提出并强调了当前设计趋势下叙述故事对于设计的启发性和重要性。好的设计,往往是受到了某一情境体验的启发,或者是某些情境体验的交叉启发,从而通过设计又营造出相类似的情境体验的产品。美国设计公司IDEO的许多设计,便是设计师亲自去问题产生的具体环境中,搜集不同情境,进而获得了设计创意。IDEO在2010年为Steelcase公司设计的Node座椅,其任务是寻找并设计有助于改善教室体验的方案。团队在调查中发现,学生使用的带写字板的椅子没有放书包的空间,于是经常将书包放在地上。在这样的情况下,书包不仅占据地面空间,椅子移动也受其影响。于是,IDEO团队设计了底部带夹层的滚轮式写字板椅。这项名为Node座椅的最终产品赢得了广泛赞誉。德国红点奖(RedDotAward)作为设计界的“奥斯卡奖”,一直以关注细节为人所推崇。获得2010年红点概念奖的“Ring-Shaver”剃须刀,其示意图能够让人直观地联想起男人用剃须刀刮胡须时,喜欢用手去摸脸和自我欣赏这样一种情境,设计创意于是被心领神会。可以推测,设计师也是有过相同的情境体验,受到启发最后设计了这样的作品。

三、体验生态系统生命因子——灵感

人类每天的脑部活动非常频繁,会突然产生大量的想法和念头,有一些则成为了创造性的想法或者念头,通常称之为灵感(Inspiration)。在体验生态系统中,灵感为生命因子组成部分。灵感具有一定的偶然性和瞬时性。灵感的偶然性与瞬时性将其自身塑造成一个具有不确定性的变量因子,虽然重要却不能轻易获取。在设计领域,许多设计师也将其作品归因于灵感的闪现。法国设计师PhilippeStarck为意大利设计品牌Alessi设计的JuicySalif榨汁机,便是从电影《火星人入侵地球》中外星飞船的造型获得灵感。其极富想象力的造型,与橙汁顺流而下的功能自然结合,用户能够直观感受产品设计语意,也为设计师的造型灵感所折服。灵感虽然是一个不确定性的变量因子,但也不是纯属偶然得来。其首先源于我们日常所接触到的事物,进而被我们感知认识,加以贮存。在一定环境、时间,适合人需要的情况下,被提取或映射出来,与人的思维契合。因此,灵感同样需要付出努力,需要积累。作为设计师,尤其要培养观察生活、体验生活、思考生活的习惯,将自己的思维触角不断扩展延伸,让其变得丰富而敏感,为不确定的灵感储备确定性的资料,营造灵感产生的良好环境。

四、三位一体构筑体验生态系统

在生态学中,生物和环境之间形成一个不可分割的相互关联和相互影响的整体,称为生态系统(Ecosystem)。对于设计创意而言,环境体验和情境体验是体验生态系统的环境,灵感则作为生态系统的生命因子,与环境一起,相互影响、相辅相成,共同构筑体验生态系统,为设计创意提供源源不断的养分。环境体验作为生态系统的基础,为设计师提供了最广泛基本的认知和体验。情境体验作为生态系统的子环境,其是对人有直接刺激作用的具体环境。情境体验能够为设计师提供更多的有刺激性的故事回忆,进而让设计思路有了“上下文”。灵感作为生态系统生命因子,让系统充满活力,不断迭代更新。在环境体验中,灵感的活动具有不确定性。当某一瞬间,灵感与某一情境体验结合,便成为了创意。换言之,只有当创造性的念头找到了符合它的情境,才能成为创意,否则,灵感只是一个稍纵即逝的意念而已,没有实际意义。在前面提到的“Ring—Shaver”剃须刀的设计为例,这个创意的成功,不仅仅是“戴在手指上的剃须刀”这一灵感的成功,而是,当这样一个剃须刀在“在剃须中抚摸欣赏自己的脸颊”这样的情境下,才变得有意义。设计师的生活环境,一定是对生活品质、对自我关怀有着深入的体验。因此,环境——情境——灵感三位一体,就自然、有机地统一起来。

五、结语

生态问题论文范文5

 

全球气候变化和人类对环境的不断开发利用,以及人口的急剧增加和资源的不合理利用,使生态系统自身的调节能力不断下降,人类生存的环境呈现出越来越脆弱的趋势。脆弱生态环境研究因而成为资源环境学科研究的热点,因而生态环境的脆弱性评估、驱动机制研究及生态恢复重建工作成为该领域研究的核心课题。本文在分析国际国内生态脆弱性研究的基础上,从重要文献主导原则、数量、区域、内容和研究方法上对我国生态脆弱性研究现状进行了分析,对加强环境脆弱性的评价研究,促进地区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一国际生态脆弱性研究动态   随着全球变化影响的深入,特别是对人类活动及人地关系影响的深入,“生态脆弱性”、“脆弱生态区”、“脆弱性评估”等问题已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1-3]。脆弱生态环境是由群落交错带演变而来。1905年,Elements将Ecotone这一术语引入生态学研究[4]。1987年1月,M.M.Holland对Ecotone提出生态环境过渡带的概念,并将其定义为相邻生态系统之间的过渡带,且具有一组为空间和时间尺度以及相邻生态系统之间相互作用力所确定的特征,即抗干扰能力弱、界面变化速度快、可被代替的概率大、恢复原状的机会小等。在地学领域,Timmerman于1981年首先提出脆弱性的概念。脆弱性可分为人文系统的脆弱性和自然系统的脆弱性[5]1-125。脆弱性最早是由脆弱带而引出的,但罗承平指出生态过渡带并非都是脆弱生态环境,它仅是敏感性环境的一个类型,只有具有退化趋势的敏感环境才称为脆弱生态环境。也就是说,脆弱性是敏感性和环境退化趋势的统一[6]。敏感性反映扰动,环境退化趋势反映脆弱生态环境受到外界扰动后变化的方向和可能性大小。脆弱性的研究内容是自然生态系统、社会系统或者其子系统在面对压力或冲击时的潜在损失和敏感状态[7]。   国外对脆弱生态环境的研究,最早作为生态学研究的一个内容,可以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之后,随着对全球脆弱生态区范围的明显扩大和程度的明显加重,生态环境的脆弱性问题开始引起了普遍关注。随着对全球环境变化影响研究的深入,特别是对人类活动以及人地关系研究的深入,有关生态脆弱性及其脆弱性评估等研究日趋成为全球性研究热点[8]。20世纪60年代的国际生物学计划(IBP)、70年代的人与生物圈计划(MAB)以及80年代开始的地圈、生物圈计划(IGBP)都把生态脆弱性作为重要的研究领域[9]。1992年,美国生态学会指出:脆弱生态环境的可持续性管理、已受损害的生态环境的恢复重建等应是生态学研究优先考虑的重点领域[10]。除了有关脆弱性概念等基础理论研究不断深化之外,目前国外脆弱性评估开始由单一的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生态环境系统和人类社会系统的脆弱性和适应性评估及区域内简单关系的研究逐渐趋向于跨区域的脆弱性评估和多变量多数据的系统研究。同时,随着研究的进展,脆弱性评估的方法不断改进,脆弱性评估的模型化和GIS等技术在脆弱性评估中的运用日趋广泛。至今,国外的生态脆弱性研究已较为成熟,不仅借助遥感、GIS、GPS技术进行生态脆弱性评估研究,而且出现了与景观学相结合或针对特殊条件的生态脆弱性评价体系,其相关研究朝着更具针对性的方向发展。美国环保署正在实施的基于GIS的各种数据库和管理决策系统,其宗旨是通过对中大西洋地区生态脆弱性综合评估,为政府决策提供依据。作为国际区域脆弱性评估项目,它反映了国际脆弱性评估研究的趋势。   二我国生态脆弱性研究现状   (一)文献来源与研究方法   我国对脆弱生态环境的研究起步较晚,中科院在“八五”期间开展的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和恢复技术研究拉开了大规模研究脆弱生态环境及其整治的序幕,取得了一系列有关理论与方法上的初步研究成果。随着研究的进展,有关脆弱性的研究开始朝多元化的方向发展,以脆弱生态环境概念、特征及区域评价体系及脆弱性评价方法和内容为研究对象,展开了一系列生态脆弱性评估及其人地关系实证研究。本文以中国知识资源总库电子版为基础,通过www.cnki.net检索,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以生态脆弱性为题名进行初次检索,在此结果中再以GIS为题名进行二次检索,从重要文献主导原则分析、数量、区域、内容、方法五个方面对我国生态脆弱性进行研究,检索期间限定为1980~2010年。   以生态脆弱性为题最早的一篇核心期刊论文是1994年苏维词发表的《贵州岩溶区生态环境脆弱性类型的初步划分》,2003年以后发表在核心期刊上的论文数量开始增加,当年发表7篇,2007年发表18篇,2010年达到25篇。核心期刊总共有114篇,期刊总论文有259篇,核心期刊论文占总论文数的44%。   (二)从数量上分析研究   以生态脆弱性为题名,检索国内的期刊,有关生态脆弱性的论文有309篇,初期研究评价单元常局限于县市单元或其他行政单元。最早发表的有关生态脆弱性的论文是1993年苏维词写的《喀斯特地区生态环境脆弱性现状区划初探》,该文以县市为单元对贵州省乌江流域生态脆弱性进行了评价。之后,罗承平对北方农牧交错带进行的生态环境脆弱性成因分析,民对太湖生态脆弱性的研究都集中在指标体系概念方面。1996年出现了第二篇生态脆弱性实证研究的论文,对黄土高原生态脆弱度进行了评价,1998年中国科学院新疆分院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对塔里木河流域进行了生态脆弱性评价研究,1999年吉林西部也开展了生态脆弱性的实证研究。以GIS和生态脆弱性为题名,检索到基于GIS的生态脆弱性的论文有26篇,张佳华发表的《景观信息流及GIS对脆弱生态异质性制图的分析》是第一篇利用GIS技术进行分析的论文,主要是利用GIS进行制图。2004年,胡宝清发表的《基于GIS技术的广西喀斯特生态环境脆弱性综合评价》是首篇利用GIS强大的输入、空间分析及制图功能进行生态脆弱性评价的论文,以县市为单元进行评价。2005年陈焕珍的《GIS支持下的山东大汶河流域生态脆弱性评价及对策》和覃小群的《基于GIS的广西岩溶生态环境脆弱性评价》是国内首次以影像为基础利用GIS技术进行评价的论文,突破了以往以行政单元进行评价的界限。之后,福州市、南极无冰区、江西省、青海湖环湖区也利用GIS技术进行了生态脆弱性评价。生态脆弱性方面的博士论文有7篇,2004年1篇、2007年2篇、2010年4篇,集中在岷江上游、北方农牧交错带、新疆艾比湖湖泊湿地等。#p#分页标题#e#   由图1得知,我国从1993年开始生态脆弱性的研究,期刊论文和硕博论文总体上呈逐渐上升趋势。期刊论文总共有259篇,硕博论文总共有38篇。2000年以前期刊论文比较少,2005年急剧上升,2009年为45篇。2003年以前没有硕博论文,从2004年开始有硕博论文,总体呈上升趋势,2010年达到顶峰,为8篇。   (三)从区域上分析研究   贵州是我国进行脆弱性评价最早的地域,之后,福建、塔里木、闽江、太湖、吉林西部、黄土高原、江汉平原、广州市、江西省、大别山、衡阳市、汶川、黄河流域也开展了脆弱性的实证研究,研究较多的实证区域主要是我国北方的黄土高原和农牧交错地带以及南方的西南岩溶地区等典型脆弱地区。近年来,我国脆弱度评估研究发展较快,实证研究的区域范围扩大,并且将区域脆弱性评估与区域生态安全调控对策相结合,取得了一系列的研究成果,表明基于GIS的各种数据库和管理决策系统能直接为区域生态恢复建设提供政府决策服务。由图2得知,南方丘陵生态脆弱区最多,为84篇;西南石灰岩山地生态脆弱区次之,为65篇;再次是华北平原生态脆弱区,为53篇;北方半干旱-干旱生态脆弱区和西北半干旱生态脆弱区第四,分别为39篇、40篇;青藏高原生态脆弱区最少,只有11篇。由图3得知,北方总共143篇,南方总共151篇,1998年以前南方和北方数量相当,1999年后南方研究数量超过北方,2005年后南北方研究数量急剧增加。   (四)从内容上分析研究   在研究初期,有关生态脆弱性的研究,概念模型和定性分析仍占很大比例。随着“3S”技术的广泛应用,以及地理信息系统软件的不断开发,我国有关脆弱性评估的研究从定性和定量研究向基于GIS技术和模型化方法的脆弱度评估方法发展。概念方面的研究有《塔里木内陆河流域生态环境脆弱性分析》、《黑河流域生态环境脆弱性研究》、《山地生态系统的脆弱性与荒漠化》、《生态系统的脆弱性与退化生态系统》、《太湖生态脆弱性特征及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太湖生态脆弱性特征与消除对策的初步探讨》、《塔里木内陆河流域生态环境脆弱性分析》、《贵州喀斯特山区农业生态环境的脆弱性及可持续发展对策》、《西南岩溶山地生态脆弱性研究》、《祁连山生态系统脆弱性与恢复重建措施初探》、《贵州省喀斯特山区生态环境脆弱性研究》、《福建山地生态系统的脆弱性及其生态重建探讨》、《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带生态环境脆弱性及其成因分析》。实证方面的研究有《干旱区内陆河流域生态脆弱性评价》、《塔里木河流域生态脆弱性评价研究》、《基于RS/GIS的生态脆弱区土地利用适宜性评价》、《基于GIS技术的广西喀斯特生态环境脆弱性综合评价》。从内容上分析,实证研究多于理论研究:理论研究有109篇,实证研究有184篇。2003年以前,理论研究多于实证研究;2004年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相等,2005年后,实证研究多于理论研究。如图4所示。   (五)从方法上分析研究   目前国内外生态环境评价单元主要分为两类:一是基于面状的矢量评价单元,包括行政单元、流域和景观单元等;二是基于点状的栅格评价单元。评价单元的选择主要根据所需要达到的目标来确定。由图5得知,以县为研究单元的有135篇,以栅格为研究单元的有49篇。2000年没有以栅格作为研究单元的,从2005年起数量渐渐增多。2010年以县为单元和以栅格为单元的几乎相等,分别是19篇和18篇。   遥感可以为矢量面状评价方法提供丰富的数据源,GIS起到数据的管理和制图的作用。以下是以矢量面状单元进行研究的文献:《主成分分析及MAPINFO在生态环境脆弱性评价中的应用》、《重庆市岩溶地区生态环境脆弱性评价研究》、《洞庭湖湿地生态脆弱性评价及其恢复与重建研究》、《长江黄河源区生态环境脆弱性评价初探》、《呼和浩特市生态环境脆弱性评价》、《干旱区资源与环境》。遥感、GIS技术可以为生态环境脆弱性提供丰富的数据源、建模基础和技术支持,实现数据的分析和表达。对比分析国内的文献,生态脆弱性的评估差异主要在于指标体系、单元选取和评价方法。生态环境脆弱性评价是对生态环境各因子系统内部的不稳定性以及人类活动和外界环境胁迫对生态环境的可能影响及其敏感程度的评价。生态系统本身是一个多元的复杂体系,影响生态脆弱性评价的诸多因素具有很多不确定性和模糊性,评价因子与脆弱性等级间存在着复杂的非线性关系,因此至今仍然没有统一的生态脆弱性评价模型。   基于栅格的有《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带生态脆弱性评价》、《汶川地震灾区生态脆弱性评价研究》、《3S技术支持下的扎龙湿地生态脆弱性评价研究》、《多源数据支持下的生态环境脆弱性定量遥感研究》、《黄河三角洲生态环境脆弱性及其土地利用效应》、《遥感与GIS技术在区域生态环境脆弱性监测与评价中的应用研究》、《喀斯特地区生态环境脆弱性现状区划初探》、《基于GIS的广西岩溶生态环境脆弱性评价》、《GIS支持下的山东大汶河流域生态脆弱性评价及对策》。   三结论与讨论   遥感与GIS技术能满足生态环境脆弱性评价的众多需求,可在模型建立、技术支持、数据源提供和展示平台构建等方面为生态环境脆弱性评价提供技术支撑。在遥感和GIS技术日益广泛应用到生态学领域的情况下,如何发挥遥感、GIS的技术优势,将其方法融入到生态环境脆弱性评价中,开发区域尺度上兼备评价、预测与预警功能的生态环境脆弱性评价模型,将是生态环境脆弱性评价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对1980~2010年的学术论文进行检索与统计分析,得出如下结论:   1.从景观的角度探讨生态脆弱性的论文比较少,还没有实现脆弱性的三维可视化表达。   2.从重要文献主导原则上分析,核心期刊论文总共有114篇,期刊总论文有259篇,核心期刊论文占44%。   3.从数量上分析,我国从1993年开始生态脆弱性的研究,期刊论文和硕博论文总体上呈逐渐上升趋势,2000年之后,我国生态脆弱性研究成为研究热点,2003年以前没有硕博论文,从2004年开始有硕博论文,总体呈上升趋势,2010年达到顶峰。#p#分页标题#e#   4.从区域上分析,早期西南石灰岩山地生态脆弱区和华北平原生态脆弱区,北方半干旱-干旱生态脆弱区和西北半干旱生态脆弱区研究较多,后期南方丘陵生态脆弱区研究发展较快;1998年以前南方和北方研究数量相当,1999年后南方研究数量多于北方,2005年后南北方研究数量急剧增加。   5.从内容上分析,实证研究多于理论研究,理论研究论文数量有109篇,实证研究有184篇。2003年以前,理论研究多于实证研究,2004年理论研究数量和实证研究相等,2005后实证研究多于理论研究。   6.从方法上分析,在基于GIS技术的定量研究方法上,早期多以县为数据单元,2000年之后开始出现栅格法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的运用,2005年起数量逐年增多。

生态问题论文范文6

1.研究主题的选择

对研究文献的关键词进行频次统计显示,在前15位高频使用的关键词中,“教育生态”(19次)、“生态系统”(16次)和“可持续发展”(15次)遥遥领先。这表明高等教育生态研究主要是借鉴生态学的核心概念、研究框架和研究方法,聚焦于高等教育生态系统的特有问题,而问题的呈现更多的是宏大叙事型的而非微观细致型的。此外,“生态位”、“生态环境”和“生态承载力”等关键词的出现,表明有学者开始借助生态学的核心观点探讨高等教育领域的现实问题,其研究的旨向已开始着眼于某一具体问题的分析,如对高等教育质量进行生态管理、高校科研系统的生态化资源配置、高校分类和分型的生态位机理、高校人才培养动态、平衡、共生、协调的生态环境构建等,显示出高等教育生态研究开始从单纯的理论建构转向到现实问题的研究。

2.论文的机构分布

在研究的样本中,只有5篇论文来自非高等院校,仅占论文总数的2%,可见高校是高等教育生态研究的主力军。从的数量上来看,广西师范大学以9篇论文居首,其次是华中科技大学(8篇)、燕山大学(6篇)、天津理工大学(4篇)和广西师范学院(4篇)。广西师范大学的贺祖斌先后11篇,对中国高等教育系统的生态环境、生态承载力、生态结构等进行了深入分析和探讨,并出版了国内高等教育生态研究领域的第一本专著《高等教育生态论》,是国内少数在这一领域进行持续研究并取得一系列成果的学者之一。总之,研究成果零散、研究作者缺乏稳定研究方向的状况依然存在。这表明国内高等教育生态研究还没有形成稳定的研究团队,还没有形成思路清晰的系统研究。从论文所属研究机构来看,华中科技大学、厦门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具有高等教育学博士学位授权点、学科优势明显的高校发表在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上的论文明显高于其他研究机构。这与其高等教育学的学科积累和博士研究生学科后备人才培养密不可分。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北京林业大学、东北林业大学、南京林业大学、浙江农林大学等农林类高校在高等教育生态研究上也进行了积极探索。这与农林类高校在学科分布中生态学占据的优势地位和其他相关学科的支撑是分不开的。同时,研究成果也反映出一定的地域分布和高校类型差异,如西北地区高校在这一领域的研究成果寥寥无几,学科门类较为齐全的综合类高校在这一研究领域的成果也并不多。

3.基金课题产出论文动态

从所依托的科研项目来看,获得基金项目支持的论文为34篇,占论文总量的14.2%。其中获得部级基金项目支持的论文有10篇,占科研项目支持总量的29.4%;获得省部级项目支持的有21篇,占61.8%;获得学校级别科研项目支持的只有3篇,占支持总量的8.8%。由此可见,高等教育生态研究目前更多处于自发自主研究状态,在学术体制内获得各类项目资助和支持的研究并不多。这表明该研究领域尚未得到主流学术认可机制足够的关注和重视。此外,获得的各类课题支持以省部级科研项目为主,从一个侧面表明区域高等教育生态研究逐渐受到关注,针对具体地域、以解决具体问题为主的相关实践研究开始得到认可。

二、研究的主要方向与内容

在检索文献中,研究的方向与内容主要包括高等教育生态理论、高等教育一般生态问题、高等教育区域生态、远程高等教育生态、国外高等教育生态五个方面。其中高等教育生态理论研究是当前研究的重点关注所在,占全部研究的68%,而高等教育一般生态问题研究和高等教育区域生态研究分别占全部研究的13%和12%。相对而言,远程高等教育生态及国外高等教育生态研究分别为4%和3%。

1.高等教育生态理论研究

高等教育生态理论研究主要集中在高等教育生态系统、高等教育生态位、高等教育生态环境、高等教育生态平衡和对高等教育生态已有研究的梳理五个方面。如有学者阐述了高等教育生态环境的构成,分析了高等教育与其生态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并且对高等教育生态环境进行了详细探讨;有学者在剖析高等教育生态系统的构成要素后,指出高等教育生态系统像人类社会一样面临着生态危机,需要用一种平衡的观念来引领高等教育系统的发展;还有学者对高等教育中的生态位现象进行分析后,提出错开生态位应是高校竞争最主要的策略。高等教育生态理论研究成为该研究领域的重点和这一学科目前还处于起步阶段是分不开的。一个学科要想在学术领地占有一席地位并获得学术共同体的承认,首要的是进行“分门划界”的活动,而“分门划界”必须发展清晰的论据,用以合理化知识的划分和适用于学科界限内的社会策略。概念的澄明、理论的梳理、理论框架的建构是每一个学科定义自身、与其他学科建立学科界限极为重要的方式,而对于交叉学科而言这种重要性更是涉及自身能否在源学科中的边界地带争取到合适的学术领地,确证自身的知识合法性。

2.高等教育一般生态问题研究

生态学是一门研究有机体或有机群体与其周围环境关系的科学。运用生态学的思维方法研究高等教育规律已经成为一种新的视角和有效的工具。如果说“分门划界”首先需要构建理论体系,那么在社会科学中这种理论体系一般应包含两个层面,一是“以发展理论为目的”的理论探索;二是“在理论指导下”的应用研究。用生态学的思维方法剖析高等教育相关问题就是一种典型的理论指导下的应用研究。这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基于生态学视角分析高等教育生态系统的运行状况,分析高等教育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以及高等教育管理和评价。如有学者在剖析高等教育运行机制时,指出高等教育生态系统有其特定的运行原则和运行机制,在运行规则上以系统整体性为核心,在运行范畴上以生态环境为制约,在运行宗旨上以生态质量为标准;有学者在检视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时,指出高校必须要通过对其所处生态环境进行再审视,对其人才培养目标生态位进行再界定,使不同层次和类型的高校找到自身在高等教育生态系统中的生态位,以适应复杂多变的教育生态环境;而在高校管理中,有学者提出要探索高校人本管理的教育生态位,构建符合生态发展要求和高等教育规律的新的高校人本管理体系。

3.高等教育区域生态研究

人类居住的地理环境是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必备条件。在同一地理区域内,长期生活在一起的人们会形成某些相同或相似的行为或秉性。同样地,地理环境也影响着不同区域内高等教育的发生与发展。关于区域高等教育生态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某地理区域内社会环境与高等教育生态系统关系的研究和对某区域内高等教育生态系统内部运行机制的研究两个方面。如有学者以生态学视角审视江西高校发展现状,指出江西各高校应适应生态法则的多样发展、协调共生和整体推进原则,做到因地定位、因校定位;有学者从学科精英、重点学科、研究力量、科技成果、信息交流、生态环境与学术声誉等七个方面对北京高等教育学科的生态特征进行了分析概括。

4.远程高等教育生态研究

网络改变了人们的生存环境,创设适用于网络时代生存方式的教育环境已经成为摆在教育科研工作者面前的一个现实的研究课题。2002年,陈肖生的论文《让网络载着信息和人一块健康生长——网络高等教育生态环境之创设》开启了这一领域的理论研究,文章系统探讨了网络、信息与高等教育的关系,并提出网络技术可以为高等教育生态环境的创设提供支持。目前,远程高等教育生态研究虽然还没有引起国内学者足够的重视,论文也只有6篇,仅占3%的比重,但可喜的是,中山大学曾祥跃已经出版了网络远程教育领域的第一本生态学研究专著《网络远程教育生态学》,建构了网络远程教育生态系统模型。

5.国外高等教育生态研究

国外关于教育生态的研究起源于20世纪40年代,尤其是以克雷明的教育生态学思想为代表形成了一系列学派。中国主要是通过翻译介绍国外相关研究成果、代表人物的主要思想和观点、国外高等教育生态范例对国外教育生态进行研究。如有学者对克雷明教育生态思想进行介绍,还有学者探讨了加州公立高等教育系统的多项生态效能,为创建中国区域高等教育共生范式提供了可借鉴的思路。对国外高等教育生态相关研究进行及时追踪和梳理,有利于中国高等教育生态研究的不断持续开展,建立良性互动的国际学术生态环境。

三、研究的主要缺失与展望

1986—2014年,国内学者在高等教育生态领域进行了不懈探索,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为后续相关研究的顺利开展打下了基础,但研究也存在诸多问题和不足,亟需引起重视。

1.研究成果质量有待提高

从样本文献刊发期刊的情况来看,期刊多达160种,但教育学类的核心期刊较少,绝大多数为一般性的学术期刊。其中,《黑龙江高教研究》在2002—2013年间以刊发13篇论文的数量位居所有期刊之首,并对一些学者的研究进行了持续关注,对高等教育生态领域的研究成果进行了长期而系统的梳理。不过,该期刊与进入CSSCI来源期刊的一些重要期刊相比,其影响力相对有限。此外,从研究内容上来看,重复现象严重,观点普遍雷同,还停留在如何将生态学与教育学联系与嫁接这一浅层次上,研究方法以思辨研究为主,缺乏相关的实证研究。这反映出高等教育生态整体研究层次和学术影响力还远远不够,成果涉及领域也比较分散,对高等教育生态研究的学科化和科学化有建设作用的成果不多。学术成果是一门学科话语权的重要表达,它既需要知识的累积又需要学术社会建制的支撑。因而,高等教育生态研究一方面需要建立完整而融贯的理论传统和严格的方法学训练,另一方面又需与专业组织、专业期刊、出版社、基金管理机构以及学术同行等建立共荣共生的学术联系。

2.研究问题有待进一步清晰

样本文献的关键词未表现出明显的聚集性,表明国内学者关于高等教育生态领域研究的专业针对性不强。高等教育生态理论的研究主要是借用生态学的一些原理和规律来对高等教育领域的一些问题进行原因探究,但对于如何解决这些高等教育领域的生态问题,目前的研究成果更多地停留在宏观层面上的指导性策略,可执行性不强。还有一部分学者主要是借助生态学的学科视角,来剖析自己原有研究领域的相关问题,并试图从生态学学科中找到解决途径。总的来说,高等教育生态系统的理论构建研究还远远不够。如高等教育生态系统的组分是什么?高等教育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是怎样的?高等教育生态系统是如何进行功能运转的?这些问题都需要进一步的深入思考。

3.理论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

生态问题论文范文7

环境工程专业源于土木工程中的市政工程,作为一门边缘交叉性学科,其发展目标是解决不断涌现的各种实际环境问题。经过20多年的发展,其所涉及的领域越来越广泛,已成为一门集自然、社会和技术科学为一体的综合性学科。环境工程学科不仅研究水、气、固废、噪声等主要环境污染和公害的防治技术和措施,还研究自然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探讨废物资源化技术,以及对区域环境进行系统规划和科学管理,以获得最优的环境、经济和社会效益。目前,我国设置有环境工程专业的高校已超过300所。由于各高校的基础和重点学科存在明显差别,其环境工程专业发展的侧重点也有所不同。大多数理工科类院校的环境工程专业都源于土木工程中的市政工程,其本科生培养方案注重于对学生工程思维和设计能力的培养。

我校的资源环境学院准备新设环境工程专业,在环境工程的人才培养方案上不能照搬理工科类大学,一定要突出农业院校的特色并发挥现有优势,找准适合自己的立足点。安排在第七学期末开始的毕业设计(论文)是环境工程专业实现培养目标的一个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是对学生所学理论和技能的综合运用和检验,也是保证本科教学质量的最后一道防线。毕业设计(论文)辅导环节对学生的要求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1.巩固与扩展所学的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培养提高学生综合应用所学知识、独立分析、解决本学科领域的实际问题和初步进行科学研究的能力;2.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设计和研究观念,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工作传统;3.使学生在方案设计、材料调查与搜集、工程绘图、理论计算、实验研究、数据处理、外文阅读、使用计算机、查阅文献、经济分析、工具书的使用、文字表达等基本技能方面得到进一步的训练和提高。鉴于毕业设计阶段对于本科生培养的特殊重要性,本文就农业院校环境工程专业本科毕业设计设置安排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的途径提出一些个人的看法,希望能为我校环境工程新专业的建设提供一些可供参考的建议。

和理工科类院校不同,农业院校的环境类专业一般都源于土壤学、生物化学、生态学等学科,其本科课程设置主要是帮助学生形成以土壤、农业化学和农业生态资源等专业的知识体系。因此,农业院校环境工程专业在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书的安排上,也应与一般的工科院校有所不同。从目前来看,农业院校环境工程专业的毕业论文(设计)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本科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书的设置比较单一,重实验轻设计。很多农业院校的环境专业本科生毕业只有毕业论文可做,而无毕业设计的内容供学生选择。由于农业院校环境工程专业一般建设较晚,在师资、课程体系、实践环节方面和工科院校相比都有一定差距。在工程设计及应用的教学、科研方面,农业院校环境类专业的基础显得更加薄弱。因此,目前很多农业院校的环境工程专业的师资力量尚难以开展对学生进行毕业工程设计的指导;同时,由于学生们受专业课程设置所限,他们的工程思维和设计能力与工科学生相比都有较大差距,因此很多学生也不愿意选择他们感觉更为吃力的毕业设计工作。然而,目前环境工程本科生就业的去向主要还是与环保工程设计、施工、运行等相关的公司和企业,而诸如环境管理部门、环境监测站等事业单位现在大多都呈人才饱和状态,可接受的本科毕业生非常有限。由于农业院校环境工程专业毕业生在工程设计能力方面的弱势,在就业时与工科院校同类专业的毕业生竞争时就处于明显的劣势。因此,有必要通过毕业设计来加强农业院校环境工程专业学生的工程思维和设计能力,使他们能够具有环境工程专业毕业生所需要的基本工程设计基础和能力,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扭转我校该专业毕业生就业时面临的不利局面。

2.本科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书的设置未能充分突出农业院校的特色,尚未充分体现农业院校学生现有知识体系的优势。与工科院校相比,农业院校的环境工程专业在专业的历史沿革、学科组成和行业特性上都有自身的特殊性。因此,为了提高农业院校环境工程专业人才的竞争力,需要在毕业论文(设计)这一人才培养的关键环节上充分体现农业院校的特色与优势。农业院校的环境工程人才培养模式不能照搬工科大学的方法,而应走有生态特色的办学之路,培养出可投身于农村环境污染防护的人才。农业院校一般都具有生物、生态学科的优势地位,毕业生相对于工科院校的学生具有更扎实的生态学知识。此外,当前环境工程毕业生就业的一个重要方向是环境影响评价咨询工作,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又在其中占据主要地位。因此,可以考虑让一部分学生在完成毕业论文(设计)时从事生态环境评价的工作。这样一来可以发挥农业院校学生生态学基础扎实、生态知识结构较全面的优势,提高毕业论文(设计)的质量,二来可以提高学生的社会竞争力并适应市场需要,为从事生态环境评价特别是农村地区环境评价的单位输送可用人才。

3.毕业论文(设计)立题与实际联系还不够紧密,约束性题目难以调动学生的创新热情。由于教师设计的毕业论文(设计)题目未能全部追逐科技前沿或来自于实际的工程项目,部分题目陈旧甚至经年不变,摆在学生面前的是一些旧知识旧问题,使得设计成果没有实用价值和科学意义。这在一方面打击了某些学生在完成毕业论文(设计)的热情和积极性,也使得某些本来就对毕业设计(论文)重要性认识不足的同学更加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对工作应付了事。

为提高农业院校环境工程专业本科生的毕业论文(设计)的完成质量,进一步加强农业环境类专业学生的市场竞争力,在毕业论文(设计)的设置和指导上可以考虑以下的一些改进措施:

1.加入一些和农村环境保护治理相关的设计类题目。由于目前工科院校的环境工程大多是在给水排水专业的基础上发展而来,因此,工科院校的环境工程专业在毕业设计的内容上受给水排水专业的影响较大。在水污染控制方面主要为排水管网和城市污水处理厂的设计。农业院校如果照搬工科院校的设计内容,由于专业基础所限,无法与之进行有力的竞争。因此,应在设计内容上着眼于和农村地区和农业环境相关的工程。如目前农村受污染地下水的治理和农村污水的处理都是国家十二五规划的重要内容,相关的工程也建设了不少。可以设定一些如农村小型给水站或分散性生活污水处理站的课题。在处理工艺选择上,由于农村地区的特殊条件,一般应选择操作较简单且成本较低的常规处理工艺,这样更符合农村地区的实际需要。比如用吸附工艺处理污染地下水,或用人工湿地处理畜禽类废水,都是可行的设计题目。学生经过这些设计工作的锻炼,将有助于他们在毕业后从事农村环保治理的相关工作,不仅提高学生的就业率,也可为农村环境的治理培养可用人才。为达到这一培养目标,学校在青年教师的引进和培养上也要考虑有工程背景的环境工程专业人才,同时可以通过帮助青年教师去设计类单位进行工程实践等措施,提高他们的工程素养和设计能力,从而达到辅导学生的要求。#p#分页标题#e#

2.在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工作中体现资源与环境的紧密结合,设置适量的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的题目。工科院校的环境专业一般更侧重于各种污染治理技术工艺的开发与研究,对环境与资源的重视不足。农业院校则注重于从宏观侧面上分析环境与资源的关系,将自身对土壤学、气象学和生态学等学科的研究优势体现在资源和环境管理方面。为进一步体现农业环境院校学生在这方面的特点,有必要在毕业设计时通过设置合适的环境影响评价的课题来提高学生的相关能力。另一方面,环境影响评价咨询工作在当前对环境工程本科毕业生来说是一个重要的就业方向,其中主要的一个部分就是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和做工作设计不同,由于农业院校学生在生态学方面有较扎实的基础,因此和工科院校学生相比并不逊色,甚至某些方面他们做的比工科院校的学生要更加深入,相关的知识结构也更加全面。为本科生毕业设计设置适当的环境影响评价课题,不仅发挥了农业院校学生在生态环境评价方面的一些优势,也可为学生的就业提供有效的帮助。当然,这同样也对学校的师资力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在课程设置上需要加入环境影响评价的课程,对青年教师的引进和培养,也要做好相关的准备工作。一个可取的方法是鼓励青年教师考取国家的环境影响评价注册工程师,通过提高教师队伍的素质来保障本科生培养的质量。

生态问题论文范文8

 

1.生态女性主义在中国的引入和传播   我国对生态女性主义的接受最早是从对生态女性主义作品的译介开始的。《寂静的春天》是我国最早的一部与生态女性主义有关的译著,该书被视为是生态女性主义的奠基之作。书中描写了滥用农药、杀虫剂给生物及人类带来的严重危害,从环境污染的角度唤起人们对忽略的环境问题的关注。当时的美国总统肯尼迪也在一份报告中支持了卡森的见解。该书出版后,在美国和全世界产生了广泛和深远的影响,拉开了美国现代环境保护运动的序幕。尽管该书并不是真正以生态女性主义的身份在中国登台亮相的,但它在客观上为国内生态女性主义研究奠定了基础。之后,国内虽然陆续译介了《自然女性》、《自然之死》、《真实之复兴》、《女性主义与对自然的主宰》等一些与生态女性主义相关的著作,但总体而言,我国在对西方生态女性主义相关论著的译介方面成果较少。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中国学界开始集中关注生态女性主义文化思潮,拉开了生态女性主义研究的序幕。1996年,《国外社会科学》刊登了关春玲写的《西方生态女权主义研究综述》,这是国内最早的一篇关于西方生态女性主义研究的综述性文章。该文简要介绍了生态女性主义研究出现的新特点,论述了生态女性主义的主要流派及其观点(关春玲1996:25-30)。之后,国内许多专家学者纷纷撰文探讨妇女和环境的关系,从多个角度对生态女性主义进行介绍与研究。以中国学术期刊网数据库为数据来源,对近十五年来国内重要期刊发表的有关生态女性主义的论文进行整理分析后,笔者发现我国对生态女性主义的研究是从哲学、伦理学、宗教等方面开始的,前期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这些领域。1996年,曹南燕和刘兵二人合作发表了《生态女性主义及其意义》,论述了女性与生态运动相结合的原因,较为详细地评述了生态女性主义对传统哲学的批判,以及生态女性主义提出的新的价值观和伦理学,并对生态女性主义的意义做出分析和总结(曹南燕、刘兵1996:54-60)。之后,陈喜荣(2002:525)在《生态女性主义述评》中,把生态女性主义归为后现代主义的一个分支,指出生态女性主义与后现代主义在反对传统哲学中的二元论方面具有共性,又有区别。该文还详细陈述了生态女性主义本体论的建设性贡献,指出“非二元论是生态女性主义认识论根据”。台湾的李慧利(2004:93)在《儒学与生态女性主义》中指出,儒学“天人一体”的概念“并不制止人类对自然的干预行为”,“承认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并不等于支持了某一种环境伦理。”二元论究竟是不是对妇女和自然双重压迫的根源?这个问题仍将继续探讨下去。李建珊和赵媛媛(2008:1-6)在《生态女性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一文中提出,生态女性主义可以借鉴吸收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有机整体观、“天人合一”的思想和仁爱观念,这有助于生态女性主义思想的深化和发展。   2000年,肖巍在《妇女研究论丛》上发表了《生态女性主义及其伦理文化》一文,这是典型的从伦理学角度研究生态女性主义的论文(肖巍2000:37-41)。2007年,香港树仁大学王建元发表了《生态伦理与中国神话》一文,该文尝试从中国古代神话(特别是有关女神的)中发掘生态女性主义的论点,以期提炼出中国古典文化中的生态伦理(王建元2007:35-43)。   此外,四川大学陈霞(2000:37-40)的《道教贵柔守雌女性观与生态女权思想》一文是国内第一篇将生态女性主义与宗教研究结合起来的学术论文,该文以生态女性主义思想为参照,探讨了中国道教独特的女性观念及其对妇女、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问题的意义。作者指出,柔弱不是一种结果,而是一种策略,这是雌性反应的方式。如果我们尊重理解这种方式,在对待自然和社会时,不要盲目进取、以强力征服自然,也不要用暴力不公压制女性,反而能保全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和男人与女人之间的和谐,从而提高我们的生活质量。2010年,李瑞虹的《绿色神学:女性主义神学家鲁塞尔的生态思想探究》对美国女神学家鲁赛尔的生态女性主义思想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评述(李瑞虹2010:93-100)。   近些年来,生态女性主义作为一种理论概念已经正式进入文学研究领域。中国期刊网上的数据表明,从文学视角对生态女性主义的研究呈现多维度的局面,涉及批评理论研究、文本研究以及对生态女性主义文学研究的研究等。2002年韦清琦在《外国文学》上发表的《方兴未艾的绿色文学研究———生态批评》一文中提出,生态女性主义“是生态批评发展到第三阶段的产物,研究的前景相当乐观”(韦清琦2002:35-36)。同年,陈晓兰(2002:42-48)在《文艺理论与批评》上发表的《为人类“他者”的自然———当代西方生态批评》一文中把生态女性主义看作“生态批评”的一个重要类型,是最激进的非马克思主义批评,同时也是最具潜力的批评。从2004年开始,一批运用生态女性主义视角对作品加以阐析的论文涌现出来,例如左金梅的论文《〈千亩农庄〉的生态女权主义思想》,戴桂玉的论文《从〈丧钟为谁而鸣〉管窥海明威的生态女性主义意识》,王文惠的论文《从生态女权主义视角对〈简•爱〉的重新读解》,张燕的论文《寻归自然,呼唤和谐人性———艾丽斯•沃克小说的生态女性主义思想刍议》,吴琳的论文《解读“海洋三部曲”的生态女性主义思想》、《单乳女性家族回忆录———〈避风港〉的生态女性主义思想解读》等。笔者近些年来一直从事生态女性主义文学作品和批评理论的研究,力图将生态女性主义文学理论与文学批评实践研究相结合。2008年,笔者完成了以生态女性主义批评为研究对象的博士论文《美国生态女性主义批评研究》,论文对生态女性主义文化思潮和批判理论进行了深入而细致的研究,着重探讨了生态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理论,对生态女性主义代表作家的作品进行阐析和解读,试图为国内的生态女性主义文学研究提供可资借鉴的资源,为国内的生态女性主义批评研究提供理论和实践上的支持。   值得一提的是,在文学研究领域,国内一些学者开始尝试运用生态女性主义批评理论阐析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展现生态女性主义对中国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的借鉴作用。例如2006年,韦清琦在《江苏大学学报》上发表的《中国视角下的生态女性主义》一文中强调,生态女性主义和生态批评类似,在参与经典的重构中可以发挥重要的作用。在文章中,他采用生态女性主义视角阐析了中国当代作家的文学作品,文章中涉及的不仅有女性作家的作品,还有男性作家的作品,通过对比分析,文章指出了男性作家与女性作家的生态女性主义写作的差异。通过具体的文本批评实践,他向我们展现了生态女性主义批评对中国文学创作和批评的借鉴作用。他认为,生态女性主义批评在中国有着良好的前景(韦清琦2006:19-23)。之后,他采用生态女性主义视角解读了贾平凹的短篇小说,尝试为中国现当代文学提供一种绿色女性主义的解读范式(韦清琦2009:28-30)。王明丽(2010:107-112)把生态女性主义作为一种新的叙事方式,用以解读晚清女性小说,发掘作品的深刻内涵和重要价值。#p#分页标题#e#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国内对生态女性主义的研究视角日趋多元化,除了上述几种视角之外,还有语言学、经济学、社会学、政治学、学术思想发展等视角,由于从这些角度进行研究的成果所占比例极小,笔者在此就不再一一评述。此外,自2003年以来,出现了以生态女性主义为研究对象的硕士和博士学位论文,而且数量呈逐年上升的趋势。由此可以看出,生态女性主义已引起国内学者越来越密切的关注,生态女性主义在中国的研究呈现出日趋繁荣的局面。但是,生态女性主义是一种生成中的前沿性的理论思潮,其理论思想还远未成熟,在理论建构方面还很薄弱,需要不断改进和完善。在这一点上,无论是国外还是国内的学者,都还是刚刚起步。   2.生态女性主义在中国的接受和发展探因   生态女性主义进入中国不过十来年的时间,已获得了很大的发展,从理论传播和接受的特点来看,这主要与两个方面的因素有关:一是受“本土”实践需要的制约,二是受历史文化的制约。从生态女性主义在中国传播和发展的历史语境来看,它一方面是受到西方生态女性主义发展的影响,另一方面,也是中国当代现实语境压力所致,是改变当下人们生存状态这一现实需要的呼唤。当代中国在现代化进程中出现了一系列矛盾,具体表现为一方面现代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与科学技术的发展,极大地改善了人们的物质生活,提高了女性自身的素质,而另一方面,这种现代化进程又加剧了贫富分化,大多数人尤其是贫困妇女的生存状况日益恶化。与此同时,环境问题也成为中国在新世纪里面临的最大挑战。虽然环境保护作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在建国五十多年来取得了一定成效,然而,一些地区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还没有得到有效遏制,生态环境破坏的范围在扩大,程度在加剧,危害在加重,这不但影响国家生态环境安全,也影响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除了现实需要之外,生态女性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还有赖于中国本土的思想文化资源。从中国自身的思想资源来看,中国的传统文化思想中蕴含着丰富的生态女性主义思想资源,它是生态女性主义在中国传播和发展的哲学基础和理论支撑。道家阴阳和谐的关联性思维,化二元性为二级性,避免了本体上的二元对立;道生万物的哲学观体现了人与世界的连续性。著名汉学家安乐哲指出,在道家哲学中,关联性思维模式占据着主导地位。“阴”和“阳”作为关联关系的核心概念,并不是定义现象某个本质特征的普遍原则,而是表述具体差异之间的创造性张力的解释性概念范畴(安乐哲2002:257-259)。阴和阳不是构成事物的本质属性,而是在具体情境中相对而成的。“阴”和“阳”二者之间不是逻辑或因果的关系,而是一种美学秩序。它揭示了一种由不可取代的个别项所形成的特定同一性。“具体事物的这种执着的特殊性和这种特定统一性的和谐具有紧张的关系。”(安乐哲2002:80)也就是说,理解具体事物时,应承认其差异性和多样性,尊重整体性,把每一个具体事物都作为一个独立整体看待。生态女性主义思想认为,西方父权制的二元论思维模式导致了对女性和自然的双重统治,因此,它提出“彻底的非二元论”的主张,提倡多样性,尊重差异性,强调整体性,相信事物之间的相互关联性,而道家的这种非二元模式的整体性的思维正是生态女性主义所追求的。   汉学家本杰明•史华兹曾指出,老子“将女性作为无为和自然原则的象征而加以赞颂”(史华兹2004:209)。老子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强大处下,柔弱处上。”“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守柔曰强”(陈鼓应1984:89,342,237,265)。这里,老子明显表现出对与女性相关的品质“柔”的偏爱和推崇,强调女性的特性和价值,赞扬女性的智慧和品德的伟大作用。可以说,中国传统哲学与生态女性主义在主要观点上的契合是西方的生态女性主义在中国传播和发展的前提。   中国现实的妇女和环境问题证明了生态女性主义在中国传播和发展的必要性和合理性,中国传统文化中固有的“贵柔守雌”,“和而不同”的哲学思想是西方生态女性主义在中国传播和发展的契合点,我们可以此为基础,合理整合内外资源,构建和谐正义的世界。   3.生态女性主义对中国学界的影响   生态女性主义自引入中国以来,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对环境哲学、女性主义批评产生了越来越大的影响,颇为引人注目。生态女性主义以独特新颖的视角拓宽了生态批评和女性主义批评的视野。它从女性主义的视角分析环境问题,研究人类与自然的关系,理解生态环境问题及其他各种形式的压迫,揭示破坏自然、压迫女性以及其他各种压迫都源于同一种力量:父权制文化。在以父权制文化为基础的权力秩序中,女性、自然都受到男权意志的统治和剥削。在生态学家看来,造成目前生态危机的原因是以人类为宇宙中心的世界观,但是生态女性主义者认为,以男性为中心的世界观才是造成这一危机的真正根源,所以,她们不仅反对人类中心主义,而且还反对男性中心主义。生态女性主义批评对作为压迫妇女和自然的共同根源的父权制文化的揭示和批评,使我们能够避免把当代环境问题的根源简单归结为抽象的人类中心主义。   生态女性主义极大地丰富了女性主义和生态学理论,拓展了女性主义批评的内涵,为生态批评注入了新的内容,推动了生态批评和女性主义批评的发展。生态女性主义用生态学的观点补充完善女性主义,意识到男性对女性的压迫与人类对自然的压迫相互联系,理解这种联系对女性主义和生态保护意义重大。它促使女性主义把对性别压迫的挑战拓展并延伸至包括反抗压迫非人类自然在内的其他各种压迫形式。生态女性主义不仅反对人类对自然的破坏,而且反对男性对女性的压迫,白人对有色人种的歧视,异性恋对同性恋的歧视,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剥削等任何形式的压迫。它力图消灭建立在父权制基础上的二元论和统治逻辑,提倡尊重差异,主张和谐、正义的原则,呼吁恢复女性长期以来被压抑、扭曲的天性,重建和弘扬女性美德,诸如平等意识、宽容精神、对他人的关爱等。#p#分页标题#e#   生态女性主义既关注生态与性别的关联,又注重考察造成这些问题的深刻的历史根源,将其置于具体的权利关系和物质层面加以考究,并提出以本土知识体系为基础重建生态文明,这对于我们在这个方面的研究具有积极的启示作用。生态女性主义批评理论有助于我们避免孤立、片面地看待妇女问题,把性别与环境、性别与发展等有机地结合起来,用历史的、语境的方法对其加以研究,立足于我国的国情,整体地解决这些问题。“西方生态女性主义理论虽然不能直接解答我们中国妇女面对的问题,但是它开拓了我们的思路,使我们得以从不同的角度分析问题,甚至改变了我们的思维方式。”(王政、杜芳琴1998:2)   此外,生态女性主义在文学领域的运用,为文学批评引入了一个新的视角。生态女性主义批评家从“自然”和“女性”双重视角解读文本,重新审视女性与自然的关系,男性和女性的关系,揭露男性对女性和自然的剥削和掠夺,批判一切压迫形式和观念,使文学作品中一贯被作为背景和陪衬的、被读者忽略的自然和女性突显出来,从“缺席”转为在场,从无声变为有声,唤醒人们的生态保护意识和男女平等意识。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生态女性主义有助于人们改造内心世界,达到塑造人、教育人的目的,为树立正确的女性观和自然观提供精神资源,为缓解自然生态和社会生态的危机、实现自然世界和人类社会可持续性发展提供舆论导向作用,最终使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男性和女性和谐相处,协调发展。   生态女性主义批评理论将“女性美德”和“生态原则”作为衡量文学作品价值的新标准,使文学作品中隐藏的或者被人忽略的意义被重新发掘出来,并被赋予新的意义。它积极推崇关爱自然与女性的创作,从而将一些新的文本纳入批评的视野。凡体现出整体的、相互关联性的世界观和价值观,洋溢着关爱、同情、抚育温情的文学作品都受到生态女性主义批评家的推崇。生态女性主义批评在经典文本的重构、对男性作家自然写作进行生态女性主义视角的评定以及重写文学史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   生态女性主义确立了新的伦理价值观,改变了传统的审美价值观念、文学研究的思维模式和文学批评范式,为文学批评家们提供了新的文学批评尺度,为当代作家的文学创作提供了新的模式,为文学理论的发展和进步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使得文学理论的建构更具方向性,同时更具时代色彩。   从上述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近些年来,中国的生态女性主义研究有了较大的发展,出现了一批有价值的研究成果,但总体而言,中国的生态女性主义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需要在广度和深度上进一步拓展,拓宽研究视野,加强生态女性主义话语的多层次研究,发掘出有中国特色的生态女性主义思想资源。此外,国内的生态女性主义研究还需要加强跨文明比较研究,加强中西生态女性主义思想的交流,充分利用中国丰富的传统生态女性主义思想资源,为我国生态女性主义视角的文艺理论研究提供资源。   由于生态女性主义尚处于发展之中,理论还不完善,另一方面也由于国内一些学者对生态女性主义还了解得不多,而且在多数情况下,它是作为一种生态哲学或者环境伦理学被学术界引进和介绍的,研究者侧重于关注它对中国环境保护和科技哲学建设的意义,而对于生态女性主义思潮之于文学研究的意义则重视不够,所以,一些批评家指责生态女性主义过于偏激。笔者以为,生态女性主义在提升被压迫者的地位、宣扬被压迫者的价值、批判父权制给妇女和自然造成的后果方面,确实有些激进,但是非此不足以引起世人的关注,可以说正是这些偏激的特点才使生态女性主义日益成为人们重视的批评理论,这种“策略性的偏激”或许会有益于社会进步。生态女性主义批评家弘扬女性美德和生态原则,主张以此来抗拒、消除自然生态和文化生态的危机,对其中比较激进的观点,我们应该仔细辨析,区分出有价值的部分和主观、片面的观点。此外,生态女性主义对现实的反思与批评卓有成效,在解构和颠覆父权制意识的过程中,扮演了理论先锋的角色,但从理论建设方面来看,生态女性主义研究还亟待加强,需要不断改进和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