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开发论文范例

生态开发论文

生态开发论文范文1

1.煤炭生态环境演化机理。

生态系统的演化过程可以用图1来表示,根据生态系统演化规律,生态系统在一定的外部干扰范围内具备自我恢复的功能,但是当外部干扰超过一定限度时,则需要人工干预进行恢复,帮助其达到新的平衡态,当外部干扰持续增强,生态系统则会出现崩溃甚至不可逆的情况。对于具体的煤炭生态系统而言,山西省煤炭矿区大量开采煤炭资源,对矿区的生态系统施加了极大的外力作用,以促使煤炭开采地区的生态系统在外力干扰作用下演化。在可恢复阶段,煤炭开采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未超过生态系统的承载力,生态系统完全可以依靠自身的能力来保持煤炭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在新平衡阶段,对煤炭资源的大量开采导致生态环境损失加剧,需要人类进行干预补偿,以使煤炭生态系统演化为新的平衡状态;对于熵增超过生态阈值的崩溃阶段,此时由于煤炭开采而带来的生态环境破坏相当严重,加之人类未能对其进行有效的补偿,致使生态系统走向崩溃,补偿的效果微乎其微且补偿成本巨大,生态系统很难恢复平衡。

2.煤炭动态补偿机理。

由于煤炭资源开发的特殊性,其对生态环境的污染伴随着整个开矿、开采和闭矿的全过程,矿区生态环境的恢复和治理也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一个比较长的时间过程。煤炭动态补偿机理就是针对煤炭开发过程中不同的开采阶段和对环境的破坏程度,通过预先规划和多时点动态补偿,以期减少生态服务功能的损失,缩短恢复生态功能的时间,降低生态补偿的成本。

二、山西省煤炭资源开发生态补偿的实证研究

依据煤炭生态环境演化机理,对于山西省煤炭开采区而言,当煤炭开采造成的生态环境损失的时间序列从有到无显著上升时,即是生态系统的外部干扰致使熵增超过触发点的时刻。当这一环境损失的时间序列显著上升,并和煤炭产量的时间序列存在某种协整关系时,就处于上文所述的新平衡阶段,在这一阶段,因为二者存在协整关系,说明煤炭矿区生态系统还存在着能够将其拉回平衡状态的调节机制。若二者不存在协整关系,则反映了煤炭开采对于生态环境的干扰过于强烈,以至于无法将各项环境损失拉回到均衡状态,致使生态环境系统走向崩溃,生态补偿效果不显著。基于以上的煤炭生态环境演化机理,本文要对煤炭开发生态环境损失和煤炭产量进行实证研究,来验证山西省煤炭生态系统的演化是否处于生态补偿的有效阶段,由于宏观数据的不完备,因此本文只对水污染、废气污染和重金属污染进行时间序列分析,通过这三个方面的数据结合煤炭产量来进行验证。本文依据山西省统计年鉴和中国环境统计年鉴的数据进行分析,选取选取1975-2013年原煤产量和工业废水排放量、工业废气排放量和工业固体废弃物产生量,并做对数化处理,分别用LNY、LNW、LNG和LNM表示。首先利用ADF检验法检验山西省煤炭生态环境各项损失和煤炭产量的时间序列的平稳性。利用Eviews软件,对山西省煤炭产量和各项环境损失进行ADF单位根检验。可判定煤炭产量和各项生态环境损失时间序列是非平稳的,在一阶差分后,煤炭产量在5%的检验水平上是平稳的,各项环境损失在10%的检验水平上是平稳的。接下来通过EG检验煤炭产量和各项生态环境损失之间的两两协整关系,以判断这些变量是否存在长期均衡关系,我们分别以各项环境损失量作为因变量,以煤炭产量作为自变量,对其残差序列进行单位根检验,如果残差序列是平稳的,就能够说明二者之间是协整的,得到的检验结果如下:可以得出山西省煤炭产量和各项环境损失的残差序列是平稳的,因此,山西省煤炭产量时间序列和各项环境损失时间序列均是(1,1)阶协整关系,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然而两两协整仅表示存在长期均衡关系,还需要分别构建误差修正模型,以判断在短期内出现偏离时,是否能够得到修正。B0表示煤炭产量的短期变动对某项环境损失产生的影响,表示短期调整系数,它的大小反映了对均衡偏差的修正力度。通过以上的实证分析,能够证明山西省煤炭开发对于生态环境的破坏符合生态系统的演化规律且处于生态系统演化的新平衡阶段,即生态补偿有效阶段,可以通过各种补偿措施帮助生态系统恢复平衡。

三、相应的生态补偿措施

根据煤炭生态演化规律和动态补偿机理,可以将山西省煤炭资源开发的生态补偿分为产前、产中、产后三个阶段进行。产前的预防性补偿阶段主要是指在矿山建立之初,通过构建煤炭循环生产体系和对矿山企业的资质评估及宣传教育以改变大众观点来对煤炭开采过程中可能产生的生态环境破坏起到预防作用,其补偿的重点在于降低能源消耗,提高资源利用率。产中的即时性补偿阶段是针对在预防性补偿阶段仍然不可避免的环境污染和破坏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理,采取建立矿山企业生态补偿监管制度,对煤炭矿区边开采边治理,通过人工干预改善生态环境,使生态系统达到新的平衡状态。产后的修复性补偿主要针对闭坑后的矿山进行修复治理和对资源枯竭的废弃矿山进行生态重建或异地补偿。对于新建和在建矿山,由于前两个阶段的补偿,此时的生态破坏已经很小,只需进行尾矿处理及废料场及堆渍场等生产区域的土地复原和矿区设施拆除的基本恢复即可。对于废弃矿山,由于其生态破坏严重,则需要采取异地生态重建和矿区产业转型及生态移民等方式。

四、结论

生态开发论文范文2

矿山生态化开发实践

采矿区排土场的生态恢复工程首云矿业共有三处排土场,用于废石的堆放,其中1号、3号排土场已经停止使用,目前正在使用的是2号排土场,该排土场位于采坑西北方向,设计排放总高度60m,排土容量为2353.19万t。此区域的生态修复采取了以生物措施为主,辅以工程措施,采取地形整理、客土及土壤改良、抗旱节水造林等技术措施,将生态与景观融合于一体,人工促进自然恢复。截至2010年,生态恢复治理总面积已达80万m2,极大地改善了排土场及周边生态环境和安全状况。尾矿库是矿山企业工艺流程及安全生产的重要环节。对尾矿库进行生态恢复是提高尾矿库安全系数、改善库区生态环境的重要措施。尾矿库生态恢复方式是主坝体坝面采用客土栽植+播草、灌+覆生态植被毯的方式,选择植物品种为金银木、胡枝子、碱茅、千头春、新疆杨、金丝柳及当地原生态的酸枣、栗树、臭椿以及山杏等树种,形成长期保持水土不流失的功能。截至2010年,生态恢复治理总面积达19.6万m2,有效地提高了尾矿库的安全系数,使库区的生态环境状况得到了明显改善。

在生态开发理念的指导下,首云矿业加大了环境治理和美化工作力度。为营造清洁的生产环境,全面促进文明生产治理工作,对选矿生产区的道路进行了治理,彻底改变了多年来坑洼泥泞、尘土飞扬的脏乱景象;对选矿车间、球团车间的厂房进行装修粉刷,彻底改变了厂房几十年破旧不堪的面貌;对办公区环境进行了重新规划与彻底治理,经过全新的设计和改造,办公区已与矿园林景观融为一体。区内层叠的梯田景观,典雅的亭榭、水系,凝重古朴的山石喷泉,种类繁多的树木,竞相开放的鲜花,营造出了一个绝佳的矿区环境。首云国家矿山公园建设依照部级矿山公园标准设计规划,为企业生态化矿山建设的重点工程。此项工程建设的出发点一方面是为了提高生态化矿山的建设水平;另一方面是为企业创办工业旅游、实现产业结构转变创造条件。为切实搞好矿山公园建设,企业将此项工程列为“十一五”规划的三大工程项目之一,融入到矿山整体经营建设的大框架之中。此项工程采用环境更新、生态恢复和文化重现等手段,努力做到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一方面,以水土保持为核心,因地制宜地采取综合防治措施,加大植被破坏区生态恢复,促进生态环境向绿化、净化、美化的山水园林生态景观发展;另一方面,将矿山公园的设计规划与生态化矿山建设整合为一体,切实做到经济、高效、避免了重复建设。在矿山公园建设中,本着在保护好矿业遗迹的前提下进行旅游开发。对矿区重要矿业遗迹、典型的自然景观、人文景观的挖掘和保护工作进行了系统规划,将矿业遗迹作为具有重要价值的历史文化遗产加以保护;对仍处在生产之中的区域,有计划有目标地把今后关闭时将形成的矿业遗迹纳入保护范畴。同时,将有价值的矿业开发史籍、矿山沿革的重要记载和文献史料进行了全面收集整理,放入矿山博物馆存档。通过对各方面旅游资源的开发和优化整合,矿山主题公园在生态化矿山建设的大背景下迅速建立起来。北京铁矿博物馆、尾矿坝、观景平台、陶艺馆、拓展培训基地等具有矿山特色的旅游景点和设施项目陆续成型。同时,成功地塑造出了一个“特色矿山文化、人类工业奇观、生态恢复典范、区域发展模式”的新形象,基本形成了一个集餐饮、住宿、休闲、健身、娱乐、培训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接待体系,为工业旅游开发创造了良好的基础平台。随着矿山公园的开发和建设,园区内的空气、水和声环境的质量进一步优化,环境的承载力逐步加强,生态化矿山建设水准得到有力提升。

为进一步提高矿业生态化开发的水平,近年来首云矿业在做强主业的同时,提出了开展循环经济,实现无废化生产的奋斗目标,制定了《生态开发、科学利用、循环经济发展规划》等相关方案,并针对企业最为突出的“三废”———废石、尾矿、废水的开发利用进行了深入的探索和实践,取得了显著效果。废石的开发利用首云矿业在多年的开采过程中剥离出大量废石,三个排土场共堆放废石约4000万t,土地压占问题严重。2001年11月,北京市政府转发了市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市水利局联合的《关于关停本市范围内砂石场的实施方案》,天然砂石料的生产受到了限制,同时也为矿山废石的开发利用创造了条件。为了抓住这难得的机遇,首云矿业开始着手利用采矿废石加工建筑用砂石料的可行性研究。2002年5月,委托北京市建设机械与材料质量监督检查站,对采矿废石加工的碎石进行检验。同年6月,北京市建设机械与材料质量监督检查站出具检验报告,检验的结论是:符合标准Ⅱ类技术要求。2003年4月,企业组建了北京水源新石建材技术开发有限公司,利用采矿废弃岩石加工建筑用砂石料,同时回收废石中的铁矿石,年处理废石达到200万t,使当期剥离的废石得到处理,实现了废石不外排。尾矿的处理与利用问题一直是制约企业发展的一大难题。为切实实现生态化开发的目标,2011年首云矿业建成了提砂厂,从尾矿中提取建筑用砂。主要内容包括:选矿排出的尾砂排放到一级浓缩池内进行沉淀,沉淀后的尾矿浆进入振动筛和螺旋分级机进行分级,筛上物(粒度大于1.5mm)由皮带运输至堆放场地后外运;分级溢流水排至二级浓缩池进行二次沉淀,沉淀出的尾矿浆进入压滤机进行压滤脱水,由皮带运输至场地外运,压滤出的清水返至三段浓缩池。三个浓缩池的溢流水(清水)排至尾矿库,由尾矿库排水系统返回选矿厂再利用。这样,尾矿将不再进入尾矿库,而是直接进入尾矿车间,使尾矿100%得到利用。这样,既避免了因再建尾矿库对环境的破坏,又提高了资源利用率,消除了尾矿库高位运行存在的安全隐患,实现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废水的处理与利用矿山在生产和生活过程中排放的废水,会造成矿区水体水质及底泥的物理化学性质或生物群落组成发生变化[2]。为解决生产废水和生活污水的回收、处理和利用,首云矿业于2006年建成了日处理污水1500t,年处理污水55万t的污水处理厂,采用生物接触氧化法为主的处理工艺,并从根本上杜绝了污水外排问题,处理后达到中水标准,经管道入1000m3水池,用于补充选矿用水及景观工程、绿化灌溉、道路降尘等,每年可节省一次性水50余万t,既减少了新水消耗,同时确保了废水零排放,实现了水资源的循环利用,节能增效,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p#分页标题#e#

生态化开发的分析

我国矿业的发展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了贡献,但同时也对环境造成了破坏[3]。矿山企业要实现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的和谐统一,就必须努力探求生态化开发的有效途径与方法。首云矿业在近年的生态化开发实践中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回顾发展过程,主要有以下几点体会:矿山企业要实现生态化开发,理念创新是关键。首云矿业把企业的发展置于区域的背景和历史的潮流中,在同行业中率先提出“生态、循环、科学、持续”的企业发展方针,积极倡导“生态化开发”理念。在全新的发展理念引领下,企业才可能将“建设技术先进、管理科学、环境优美的生态型矿山企业”确立为企业的奋斗目标,才可能认真制定《生态开发、科学利用、循环经济发展规划》等相关方案,才可能大规模地开展生态修复、环境治理、矿山公园建设和工业旅游,也才可能围绕资源的循环利用,不断延长产业链,推进企业的经济发展,扩展企业的经营收入来源。矿山企业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发挥文化的支撑作用。近年来,首云矿业开展了以“彰显生态文明、追求持续发展”为主要内涵的企业生态文化创建活动。创建活动是企业全体员工共同参与的活动,全公司员工从上至下,纷纷以“建设生态矿山”为中心提出建议。公司充分利用橱窗、矿山通讯等宣传阵地普及生态、环保知识,宣讲建设生态化矿山的价值与意义。公司还通过征文、知识问卷等多种形式灌输生态文明理念;通过召开各层次的座谈会、专题会,以互动的方式研讨、交流。企业领导带头参加,造出了声势,使全公司广大干部职工统一了思想,提高了认识,推动了生态化矿山建设的开展。文化的全方位融入,使首云矿业的生态化开发迸发出新的活力,同时,也使企业形象显著提升,企业先后被评为“全国绿色矿山”、“全国环境保护先进单位”、“清洁工厂”、“绿色矿山”、“节约用水先进单位”、“环境友好型企业”、“首都全民义务植树先进单位”、“首都绿化美化花园式单位”、“全国工业旅游示范点”、“全国生态文化示范企业”等多项荣誉称号,并通过了“三标一体化”体系认证和“清洁生产”等认证。矿山企业在开采目标矿藏的同时,必定要产生一部分“废料”———废水、尾矿、废石等。事实上,这些所谓的“废料”若能得到合理的开发与处置,也将会成为有用武之地的“资源”。国务院在《关于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若干意见》中指出,发展循环经济的重点工作和重点环节之一是“资源开采要大力推进尾矿、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大力提高资源综合回收利用率。”

生态开发论文范文3

 

全球气候变化和人类对环境的不断开发利用,以及人口的急剧增加和资源的不合理利用,使生态系统自身的调节能力不断下降,人类生存的环境呈现出越来越脆弱的趋势。脆弱生态环境研究因而成为资源环境学科研究的热点,因而生态环境的脆弱性评估、驱动机制研究及生态恢复重建工作成为该领域研究的核心课题。本文在分析国际国内生态脆弱性研究的基础上,从重要文献主导原则、数量、区域、内容和研究方法上对我国生态脆弱性研究现状进行了分析,对加强环境脆弱性的评价研究,促进地区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一国际生态脆弱性研究动态   随着全球变化影响的深入,特别是对人类活动及人地关系影响的深入,“生态脆弱性”、“脆弱生态区”、“脆弱性评估”等问题已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1-3]。脆弱生态环境是由群落交错带演变而来。1905年,Elements将Ecotone这一术语引入生态学研究[4]。1987年1月,M.M.Holland对Ecotone提出生态环境过渡带的概念,并将其定义为相邻生态系统之间的过渡带,且具有一组为空间和时间尺度以及相邻生态系统之间相互作用力所确定的特征,即抗干扰能力弱、界面变化速度快、可被代替的概率大、恢复原状的机会小等。在地学领域,Timmerman于1981年首先提出脆弱性的概念。脆弱性可分为人文系统的脆弱性和自然系统的脆弱性[5]1-125。脆弱性最早是由脆弱带而引出的,但罗承平指出生态过渡带并非都是脆弱生态环境,它仅是敏感性环境的一个类型,只有具有退化趋势的敏感环境才称为脆弱生态环境。也就是说,脆弱性是敏感性和环境退化趋势的统一[6]。敏感性反映扰动,环境退化趋势反映脆弱生态环境受到外界扰动后变化的方向和可能性大小。脆弱性的研究内容是自然生态系统、社会系统或者其子系统在面对压力或冲击时的潜在损失和敏感状态[7]。   国外对脆弱生态环境的研究,最早作为生态学研究的一个内容,可以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之后,随着对全球脆弱生态区范围的明显扩大和程度的明显加重,生态环境的脆弱性问题开始引起了普遍关注。随着对全球环境变化影响研究的深入,特别是对人类活动以及人地关系研究的深入,有关生态脆弱性及其脆弱性评估等研究日趋成为全球性研究热点[8]。20世纪60年代的国际生物学计划(IBP)、70年代的人与生物圈计划(MAB)以及80年代开始的地圈、生物圈计划(IGBP)都把生态脆弱性作为重要的研究领域[9]。1992年,美国生态学会指出:脆弱生态环境的可持续性管理、已受损害的生态环境的恢复重建等应是生态学研究优先考虑的重点领域[10]。除了有关脆弱性概念等基础理论研究不断深化之外,目前国外脆弱性评估开始由单一的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生态环境系统和人类社会系统的脆弱性和适应性评估及区域内简单关系的研究逐渐趋向于跨区域的脆弱性评估和多变量多数据的系统研究。同时,随着研究的进展,脆弱性评估的方法不断改进,脆弱性评估的模型化和GIS等技术在脆弱性评估中的运用日趋广泛。至今,国外的生态脆弱性研究已较为成熟,不仅借助遥感、GIS、GPS技术进行生态脆弱性评估研究,而且出现了与景观学相结合或针对特殊条件的生态脆弱性评价体系,其相关研究朝着更具针对性的方向发展。美国环保署正在实施的基于GIS的各种数据库和管理决策系统,其宗旨是通过对中大西洋地区生态脆弱性综合评估,为政府决策提供依据。作为国际区域脆弱性评估项目,它反映了国际脆弱性评估研究的趋势。   二我国生态脆弱性研究现状   (一)文献来源与研究方法   我国对脆弱生态环境的研究起步较晚,中科院在“八五”期间开展的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和恢复技术研究拉开了大规模研究脆弱生态环境及其整治的序幕,取得了一系列有关理论与方法上的初步研究成果。随着研究的进展,有关脆弱性的研究开始朝多元化的方向发展,以脆弱生态环境概念、特征及区域评价体系及脆弱性评价方法和内容为研究对象,展开了一系列生态脆弱性评估及其人地关系实证研究。本文以中国知识资源总库电子版为基础,通过www.cnki.net检索,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以生态脆弱性为题名进行初次检索,在此结果中再以GIS为题名进行二次检索,从重要文献主导原则分析、数量、区域、内容、方法五个方面对我国生态脆弱性进行研究,检索期间限定为1980~2010年。   以生态脆弱性为题最早的一篇核心期刊论文是1994年苏维词发表的《贵州岩溶区生态环境脆弱性类型的初步划分》,2003年以后发表在核心期刊上的论文数量开始增加,当年发表7篇,2007年发表18篇,2010年达到25篇。核心期刊总共有114篇,期刊总论文有259篇,核心期刊论文占总论文数的44%。   (二)从数量上分析研究   以生态脆弱性为题名,检索国内的期刊,有关生态脆弱性的论文有309篇,初期研究评价单元常局限于县市单元或其他行政单元。最早发表的有关生态脆弱性的论文是1993年苏维词写的《喀斯特地区生态环境脆弱性现状区划初探》,该文以县市为单元对贵州省乌江流域生态脆弱性进行了评价。之后,罗承平对北方农牧交错带进行的生态环境脆弱性成因分析,民对太湖生态脆弱性的研究都集中在指标体系概念方面。1996年出现了第二篇生态脆弱性实证研究的论文,对黄土高原生态脆弱度进行了评价,1998年中国科学院新疆分院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对塔里木河流域进行了生态脆弱性评价研究,1999年吉林西部也开展了生态脆弱性的实证研究。以GIS和生态脆弱性为题名,检索到基于GIS的生态脆弱性的论文有26篇,张佳华发表的《景观信息流及GIS对脆弱生态异质性制图的分析》是第一篇利用GIS技术进行分析的论文,主要是利用GIS进行制图。2004年,胡宝清发表的《基于GIS技术的广西喀斯特生态环境脆弱性综合评价》是首篇利用GIS强大的输入、空间分析及制图功能进行生态脆弱性评价的论文,以县市为单元进行评价。2005年陈焕珍的《GIS支持下的山东大汶河流域生态脆弱性评价及对策》和覃小群的《基于GIS的广西岩溶生态环境脆弱性评价》是国内首次以影像为基础利用GIS技术进行评价的论文,突破了以往以行政单元进行评价的界限。之后,福州市、南极无冰区、江西省、青海湖环湖区也利用GIS技术进行了生态脆弱性评价。生态脆弱性方面的博士论文有7篇,2004年1篇、2007年2篇、2010年4篇,集中在岷江上游、北方农牧交错带、新疆艾比湖湖泊湿地等。#p#分页标题#e#   由图1得知,我国从1993年开始生态脆弱性的研究,期刊论文和硕博论文总体上呈逐渐上升趋势。期刊论文总共有259篇,硕博论文总共有38篇。2000年以前期刊论文比较少,2005年急剧上升,2009年为45篇。2003年以前没有硕博论文,从2004年开始有硕博论文,总体呈上升趋势,2010年达到顶峰,为8篇。   (三)从区域上分析研究   贵州是我国进行脆弱性评价最早的地域,之后,福建、塔里木、闽江、太湖、吉林西部、黄土高原、江汉平原、广州市、江西省、大别山、衡阳市、汶川、黄河流域也开展了脆弱性的实证研究,研究较多的实证区域主要是我国北方的黄土高原和农牧交错地带以及南方的西南岩溶地区等典型脆弱地区。近年来,我国脆弱度评估研究发展较快,实证研究的区域范围扩大,并且将区域脆弱性评估与区域生态安全调控对策相结合,取得了一系列的研究成果,表明基于GIS的各种数据库和管理决策系统能直接为区域生态恢复建设提供政府决策服务。由图2得知,南方丘陵生态脆弱区最多,为84篇;西南石灰岩山地生态脆弱区次之,为65篇;再次是华北平原生态脆弱区,为53篇;北方半干旱-干旱生态脆弱区和西北半干旱生态脆弱区第四,分别为39篇、40篇;青藏高原生态脆弱区最少,只有11篇。由图3得知,北方总共143篇,南方总共151篇,1998年以前南方和北方数量相当,1999年后南方研究数量超过北方,2005年后南北方研究数量急剧增加。   (四)从内容上分析研究   在研究初期,有关生态脆弱性的研究,概念模型和定性分析仍占很大比例。随着“3S”技术的广泛应用,以及地理信息系统软件的不断开发,我国有关脆弱性评估的研究从定性和定量研究向基于GIS技术和模型化方法的脆弱度评估方法发展。概念方面的研究有《塔里木内陆河流域生态环境脆弱性分析》、《黑河流域生态环境脆弱性研究》、《山地生态系统的脆弱性与荒漠化》、《生态系统的脆弱性与退化生态系统》、《太湖生态脆弱性特征及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太湖生态脆弱性特征与消除对策的初步探讨》、《塔里木内陆河流域生态环境脆弱性分析》、《贵州喀斯特山区农业生态环境的脆弱性及可持续发展对策》、《西南岩溶山地生态脆弱性研究》、《祁连山生态系统脆弱性与恢复重建措施初探》、《贵州省喀斯特山区生态环境脆弱性研究》、《福建山地生态系统的脆弱性及其生态重建探讨》、《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带生态环境脆弱性及其成因分析》。实证方面的研究有《干旱区内陆河流域生态脆弱性评价》、《塔里木河流域生态脆弱性评价研究》、《基于RS/GIS的生态脆弱区土地利用适宜性评价》、《基于GIS技术的广西喀斯特生态环境脆弱性综合评价》。从内容上分析,实证研究多于理论研究:理论研究有109篇,实证研究有184篇。2003年以前,理论研究多于实证研究;2004年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相等,2005年后,实证研究多于理论研究。如图4所示。   (五)从方法上分析研究   目前国内外生态环境评价单元主要分为两类:一是基于面状的矢量评价单元,包括行政单元、流域和景观单元等;二是基于点状的栅格评价单元。评价单元的选择主要根据所需要达到的目标来确定。由图5得知,以县为研究单元的有135篇,以栅格为研究单元的有49篇。2000年没有以栅格作为研究单元的,从2005年起数量渐渐增多。2010年以县为单元和以栅格为单元的几乎相等,分别是19篇和18篇。   遥感可以为矢量面状评价方法提供丰富的数据源,GIS起到数据的管理和制图的作用。以下是以矢量面状单元进行研究的文献:《主成分分析及MAPINFO在生态环境脆弱性评价中的应用》、《重庆市岩溶地区生态环境脆弱性评价研究》、《洞庭湖湿地生态脆弱性评价及其恢复与重建研究》、《长江黄河源区生态环境脆弱性评价初探》、《呼和浩特市生态环境脆弱性评价》、《干旱区资源与环境》。遥感、GIS技术可以为生态环境脆弱性提供丰富的数据源、建模基础和技术支持,实现数据的分析和表达。对比分析国内的文献,生态脆弱性的评估差异主要在于指标体系、单元选取和评价方法。生态环境脆弱性评价是对生态环境各因子系统内部的不稳定性以及人类活动和外界环境胁迫对生态环境的可能影响及其敏感程度的评价。生态系统本身是一个多元的复杂体系,影响生态脆弱性评价的诸多因素具有很多不确定性和模糊性,评价因子与脆弱性等级间存在着复杂的非线性关系,因此至今仍然没有统一的生态脆弱性评价模型。   基于栅格的有《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带生态脆弱性评价》、《汶川地震灾区生态脆弱性评价研究》、《3S技术支持下的扎龙湿地生态脆弱性评价研究》、《多源数据支持下的生态环境脆弱性定量遥感研究》、《黄河三角洲生态环境脆弱性及其土地利用效应》、《遥感与GIS技术在区域生态环境脆弱性监测与评价中的应用研究》、《喀斯特地区生态环境脆弱性现状区划初探》、《基于GIS的广西岩溶生态环境脆弱性评价》、《GIS支持下的山东大汶河流域生态脆弱性评价及对策》。   三结论与讨论   遥感与GIS技术能满足生态环境脆弱性评价的众多需求,可在模型建立、技术支持、数据源提供和展示平台构建等方面为生态环境脆弱性评价提供技术支撑。在遥感和GIS技术日益广泛应用到生态学领域的情况下,如何发挥遥感、GIS的技术优势,将其方法融入到生态环境脆弱性评价中,开发区域尺度上兼备评价、预测与预警功能的生态环境脆弱性评价模型,将是生态环境脆弱性评价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对1980~2010年的学术论文进行检索与统计分析,得出如下结论:   1.从景观的角度探讨生态脆弱性的论文比较少,还没有实现脆弱性的三维可视化表达。   2.从重要文献主导原则上分析,核心期刊论文总共有114篇,期刊总论文有259篇,核心期刊论文占44%。   3.从数量上分析,我国从1993年开始生态脆弱性的研究,期刊论文和硕博论文总体上呈逐渐上升趋势,2000年之后,我国生态脆弱性研究成为研究热点,2003年以前没有硕博论文,从2004年开始有硕博论文,总体呈上升趋势,2010年达到顶峰。#p#分页标题#e#   4.从区域上分析,早期西南石灰岩山地生态脆弱区和华北平原生态脆弱区,北方半干旱-干旱生态脆弱区和西北半干旱生态脆弱区研究较多,后期南方丘陵生态脆弱区研究发展较快;1998年以前南方和北方研究数量相当,1999年后南方研究数量多于北方,2005年后南北方研究数量急剧增加。   5.从内容上分析,实证研究多于理论研究,理论研究论文数量有109篇,实证研究有184篇。2003年以前,理论研究多于实证研究,2004年理论研究数量和实证研究相等,2005后实证研究多于理论研究。   6.从方法上分析,在基于GIS技术的定量研究方法上,早期多以县为数据单元,2000年之后开始出现栅格法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的运用,2005年起数量逐年增多。

生态开发论文范文4

1论文数量变化分析

的数量直接体现了学者对土地整理绩效评价的关注程度。从2002年1月1日至2011年11月30日将近10年的时间公开发表的有效论文为227篇,平均每年227篇,论文数量较多,表明农业、土地等方面的学者很重视土地整理绩效评价的研究。2002—2007年以及2009年每年数量都低于平均值,2008年、2010年和2011年数量都高于平均值,表明从2008年开始土地整理绩效评价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研究成果日益丰富。根据数量,分为3个阶段。第1阶段为2002—2003年,是论文初产期,2年共12篇,占全部论文数量的53%,平均每年6篇,数量偏少,与这一阶段土地整理项目较少有关。第2阶段为2004—2007年,是论文数量上升期,每年16~20篇,本阶段的论文总数占全部论文数量的313%,是前一阶段的59倍,论文数量明显增加。第3阶段为2008—2011年,是论文高产期,共144篇,占全部论文数量的634%。2008年数量猛增至58篇,是近10年中数量最多的一年(图1),2008年之后的3年,论文数量略有下降,但每年都不少于20篇。2008年以后土地整理绩效评价研究成果显著增加,与国家及地方政府支持土地整理项目密切相关,土地整理项目带动了绩效评价研究。

2论文来源期刊

论文来源期刊可以反映土地整理绩效评价在专业期刊中的地位及专业期刊对土地整理绩效评价研究的贡献。根据检索结果,227篇论文分别来源于农业、土地、环境、经济等领域的73种期刊,包括《农业工程学报》、《中国土地科学》、《安徽农业科学》、《地理学报》、《资源与产业》、《经济地理》、《水土保持通报》、《自然资源学报》、《资源科学》等(表1),表明很多专业期刊都重视土地整理绩效评价研究成果的发表。近10年来《农业工程学报》刊用的土地整理绩效评价的论文数量最多,占总论文数量的176%。由于土地整理项目属于农业工程项目,而且《农业工程学报》为美国工程索引(EI)收录的期刊,影响力大,质量高,颇受学者的青睐,故论文数量多。《安徽农业科学》虽然影响力不如《农业工程学报》,但为旬刊,期刊发行量大,发表周期较快,因此论文数量也较多,达到37篇,占论文总量的163%。《中国土地科学》刊用的土地整理绩效评价的论文数量也较多,为15篇。土地整理绩效评价论文主要集中在上述3种期刊,其论文数量占总论文数量的405%。

3论文影响力分析

下载频次和被引频次是反映论文影响力的2个指标。下载频次反映了论文受其他学者的关注程度,而被引频次则反映了论文受其他学者的认可程度,是衡量论文影响力的主要指标。由论文检索结果可知,227篇论文共被下载61208次,被引用2767次。各期刊的土地整理绩效评价论文的下载频次和引用频次不同,表2、表3分别列出了下载频次和引用频次最高的10种期刊。无论是下载频次还是被引频次,《农业工程学报》都遥遥领先于其他期刊,位居第1位,属于第1等级。这表明《农业工程学报》刊用的土地整理绩效评价论文质量高,影响力大。《资源科学》、《中国土地科学》、《自然资源学报》、《经济地理》、《安徽农业科学》的论文被引频次与下载频次也很高,属于第2等级;《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中国土地》、《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中国软科学》的论文被引频次为50~100,属于第3等级;其他期刊属于第4等级。虽然有73种期刊刊用土地整理绩效评价论文,但被引频次高的论文主要集中在《农业工程学报》等10种期刊。

论文研究方法与研究主题

1研究理论及方法

研究理论是学者进行研究的依据,研究方法体现了学者研究问题的角度与手段。通过论文检索发现,土地整理绩效评价的论文中应用的理论主要来源于经济学、生态学和数学。经济学中的投入-产出理论,生态学中的景观格局理论、生态足迹理论、生态补偿理论以及数学中的可拓理论、粗糙集理论应用较多。研究方法有层次分析法、模糊数学评价法、综合指数法、数据包络分析法(DEA)、优先度评价法、成功度评价法、物元可拓模型等数十种,其中层次分析法运用得最多。模糊数学评价法一直是学者深入研究的主要方法,成功度评价法、数据包络分析法、物元可拓模型等近年来广泛应用,进一步拓宽了土地整理绩效评价的研究视角。

2研究主题

论文统计分析发现,已有的土地整理绩效评价论文的研究主题有土地整理效益(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综合效益)、土地质量、土地整理潜力、土地整理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等。其中效益评价的论文最多,共107篇(生态效益评价50篇、综合效益评价43篇、经济效益评价10篇、社会效益4篇),占全部论文数量的471%。由此可见,土地整理效益评价是最主要的研究主题,土地整理项目带来的经济、社会、环境效益是社会及学者关注的核心内容。土地整理潜力评价是另一个研究热点,此项研究为提高经济、生态效益服务,故关注较多,共有论文42篇,占全部论文数量的1850%,位居第二。土地整理项目方案及风险评价、评价指标体系、土地质量评价的论文为15~22篇,所占比例小于10%。其他研究主题的论文数量较少,这里从略。

研究资助基金项目分析

论文受国家及部委基金项目资助的情况能够反映我国政府对该项研究的重视程度,折射出该研究的意义大小。通过检索得知227篇论文中标明受国家及部委基金支持的有80篇(表4)。如果2篇及2篇以上论文受同一基金项目资助,只按一项基金项目统计,因此80篇论文一共有66项基金项目资助。论文中标明受地方政府基金项目资助的暂未统计。

此外还有1篇受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基金项目资助,这表明我国土地整理项目虽然受到联合国关注,但关注程度不高,还需要争取更多的国际资助。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资助论文数量最多,但是只占到全部227篇论文的176%,表明80%以上的论文没有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支持,也从另一方面表明土地整理绩效评价的论文体现的基础研究创新能力不足,因此必须结合土地整理项目提升基础研究水平,提高创新能力。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资助的土地整理项目与论文仅次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因此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是推动土地整理项目研究的又一重要力量。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等其他基金资助的土地整理项目与论文较少,均在5项(篇)以下,这些基金还未成为土地整理项目研究的主要力量,今后应当努力争取这些基金的支持。#p#分页标题#e#

结论

生态开发论文范文5

环境工程专业源于土木工程中的市政工程,作为一门边缘交叉性学科,其发展目标是解决不断涌现的各种实际环境问题。经过20多年的发展,其所涉及的领域越来越广泛,已成为一门集自然、社会和技术科学为一体的综合性学科。环境工程学科不仅研究水、气、固废、噪声等主要环境污染和公害的防治技术和措施,还研究自然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探讨废物资源化技术,以及对区域环境进行系统规划和科学管理,以获得最优的环境、经济和社会效益。目前,我国设置有环境工程专业的高校已超过300所。由于各高校的基础和重点学科存在明显差别,其环境工程专业发展的侧重点也有所不同。大多数理工科类院校的环境工程专业都源于土木工程中的市政工程,其本科生培养方案注重于对学生工程思维和设计能力的培养。

我校的资源环境学院准备新设环境工程专业,在环境工程的人才培养方案上不能照搬理工科类大学,一定要突出农业院校的特色并发挥现有优势,找准适合自己的立足点。安排在第七学期末开始的毕业设计(论文)是环境工程专业实现培养目标的一个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是对学生所学理论和技能的综合运用和检验,也是保证本科教学质量的最后一道防线。毕业设计(论文)辅导环节对学生的要求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1.巩固与扩展所学的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培养提高学生综合应用所学知识、独立分析、解决本学科领域的实际问题和初步进行科学研究的能力;2.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设计和研究观念,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工作传统;3.使学生在方案设计、材料调查与搜集、工程绘图、理论计算、实验研究、数据处理、外文阅读、使用计算机、查阅文献、经济分析、工具书的使用、文字表达等基本技能方面得到进一步的训练和提高。鉴于毕业设计阶段对于本科生培养的特殊重要性,本文就农业院校环境工程专业本科毕业设计设置安排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的途径提出一些个人的看法,希望能为我校环境工程新专业的建设提供一些可供参考的建议。

和理工科类院校不同,农业院校的环境类专业一般都源于土壤学、生物化学、生态学等学科,其本科课程设置主要是帮助学生形成以土壤、农业化学和农业生态资源等专业的知识体系。因此,农业院校环境工程专业在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书的安排上,也应与一般的工科院校有所不同。从目前来看,农业院校环境工程专业的毕业论文(设计)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本科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书的设置比较单一,重实验轻设计。很多农业院校的环境专业本科生毕业只有毕业论文可做,而无毕业设计的内容供学生选择。由于农业院校环境工程专业一般建设较晚,在师资、课程体系、实践环节方面和工科院校相比都有一定差距。在工程设计及应用的教学、科研方面,农业院校环境类专业的基础显得更加薄弱。因此,目前很多农业院校的环境工程专业的师资力量尚难以开展对学生进行毕业工程设计的指导;同时,由于学生们受专业课程设置所限,他们的工程思维和设计能力与工科学生相比都有较大差距,因此很多学生也不愿意选择他们感觉更为吃力的毕业设计工作。然而,目前环境工程本科生就业的去向主要还是与环保工程设计、施工、运行等相关的公司和企业,而诸如环境管理部门、环境监测站等事业单位现在大多都呈人才饱和状态,可接受的本科毕业生非常有限。由于农业院校环境工程专业毕业生在工程设计能力方面的弱势,在就业时与工科院校同类专业的毕业生竞争时就处于明显的劣势。因此,有必要通过毕业设计来加强农业院校环境工程专业学生的工程思维和设计能力,使他们能够具有环境工程专业毕业生所需要的基本工程设计基础和能力,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扭转我校该专业毕业生就业时面临的不利局面。

2.本科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书的设置未能充分突出农业院校的特色,尚未充分体现农业院校学生现有知识体系的优势。与工科院校相比,农业院校的环境工程专业在专业的历史沿革、学科组成和行业特性上都有自身的特殊性。因此,为了提高农业院校环境工程专业人才的竞争力,需要在毕业论文(设计)这一人才培养的关键环节上充分体现农业院校的特色与优势。农业院校的环境工程人才培养模式不能照搬工科大学的方法,而应走有生态特色的办学之路,培养出可投身于农村环境污染防护的人才。农业院校一般都具有生物、生态学科的优势地位,毕业生相对于工科院校的学生具有更扎实的生态学知识。此外,当前环境工程毕业生就业的一个重要方向是环境影响评价咨询工作,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又在其中占据主要地位。因此,可以考虑让一部分学生在完成毕业论文(设计)时从事生态环境评价的工作。这样一来可以发挥农业院校学生生态学基础扎实、生态知识结构较全面的优势,提高毕业论文(设计)的质量,二来可以提高学生的社会竞争力并适应市场需要,为从事生态环境评价特别是农村地区环境评价的单位输送可用人才。

3.毕业论文(设计)立题与实际联系还不够紧密,约束性题目难以调动学生的创新热情。由于教师设计的毕业论文(设计)题目未能全部追逐科技前沿或来自于实际的工程项目,部分题目陈旧甚至经年不变,摆在学生面前的是一些旧知识旧问题,使得设计成果没有实用价值和科学意义。这在一方面打击了某些学生在完成毕业论文(设计)的热情和积极性,也使得某些本来就对毕业设计(论文)重要性认识不足的同学更加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对工作应付了事。

为提高农业院校环境工程专业本科生的毕业论文(设计)的完成质量,进一步加强农业环境类专业学生的市场竞争力,在毕业论文(设计)的设置和指导上可以考虑以下的一些改进措施:

1.加入一些和农村环境保护治理相关的设计类题目。由于目前工科院校的环境工程大多是在给水排水专业的基础上发展而来,因此,工科院校的环境工程专业在毕业设计的内容上受给水排水专业的影响较大。在水污染控制方面主要为排水管网和城市污水处理厂的设计。农业院校如果照搬工科院校的设计内容,由于专业基础所限,无法与之进行有力的竞争。因此,应在设计内容上着眼于和农村地区和农业环境相关的工程。如目前农村受污染地下水的治理和农村污水的处理都是国家十二五规划的重要内容,相关的工程也建设了不少。可以设定一些如农村小型给水站或分散性生活污水处理站的课题。在处理工艺选择上,由于农村地区的特殊条件,一般应选择操作较简单且成本较低的常规处理工艺,这样更符合农村地区的实际需要。比如用吸附工艺处理污染地下水,或用人工湿地处理畜禽类废水,都是可行的设计题目。学生经过这些设计工作的锻炼,将有助于他们在毕业后从事农村环保治理的相关工作,不仅提高学生的就业率,也可为农村环境的治理培养可用人才。为达到这一培养目标,学校在青年教师的引进和培养上也要考虑有工程背景的环境工程专业人才,同时可以通过帮助青年教师去设计类单位进行工程实践等措施,提高他们的工程素养和设计能力,从而达到辅导学生的要求。#p#分页标题#e#

2.在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工作中体现资源与环境的紧密结合,设置适量的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的题目。工科院校的环境专业一般更侧重于各种污染治理技术工艺的开发与研究,对环境与资源的重视不足。农业院校则注重于从宏观侧面上分析环境与资源的关系,将自身对土壤学、气象学和生态学等学科的研究优势体现在资源和环境管理方面。为进一步体现农业环境院校学生在这方面的特点,有必要在毕业设计时通过设置合适的环境影响评价的课题来提高学生的相关能力。另一方面,环境影响评价咨询工作在当前对环境工程本科毕业生来说是一个重要的就业方向,其中主要的一个部分就是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和做工作设计不同,由于农业院校学生在生态学方面有较扎实的基础,因此和工科院校学生相比并不逊色,甚至某些方面他们做的比工科院校的学生要更加深入,相关的知识结构也更加全面。为本科生毕业设计设置适当的环境影响评价课题,不仅发挥了农业院校学生在生态环境评价方面的一些优势,也可为学生的就业提供有效的帮助。当然,这同样也对学校的师资力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在课程设置上需要加入环境影响评价的课程,对青年教师的引进和培养,也要做好相关的准备工作。一个可取的方法是鼓励青年教师考取国家的环境影响评价注册工程师,通过提高教师队伍的素质来保障本科生培养的质量。

生态开发论文范文6

关键词:学术生态;科技期刊;科研诚信;出版伦理

科技期刊是科研工作者获取最新学术成果的主要平台,是我国科研成果面向国际的主要窗口,同时也是科研诚信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我国科技期刊数量与质量快速发展,出版内容的可见度大幅提升;同时,相关的伦理道德问题不断出现。因此,重视科技期刊出版伦理制度建设和学术失信惩戒制度建设,加强期刊队伍的价值体系建设,对提升科研诚信水平、净化学术生态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对于科技期刊编辑而言,一方面应做好学术不端行为的守门员和防火线,主动探测、防范科研诚信相关问题;另一方面也应自身过硬,恪守出版伦理与职业规范,认真履行科技出版的责任与使命。同时,科技期刊编辑也应积极参与科研诚信与出版伦理体系建设,建言献策,共同打造良好的学术生态环境。

1科技期刊应对科研诚信问题进行有效规范与监督

一篇科技论文的发表包括投稿、评审、编辑、出版等环节,其中每一步都涉及对科研诚信问题的核查与监督。科技期刊在处理稿件的过程中,应对常见问题高度敏感,尽量主动发现,提前排除。

1.1对常见的科研诚信与出版伦理问题进行规范说明。在实践中,绝大多数科研人员都做不到熟知诚信伦理相关的所有知识,而且不同研究领域往往还存在具有自身特色的学科习惯。因此,科技期刊可在投稿指南、稿件处理流程等公开信息中提炼出本刊常见的科研诚信与出版伦理问题与规范,供作者比对、参考。这是科技期刊参与诚信体系建设的最基本途径,也是我国部分科技期刊,尤其是中文科技期刊较为薄弱的环节[1]。以生命科学领域经典期刊《JournalofBiologicalChemistry》(中文名为《生物化学学报》,创刊于1905年)为例,在投稿指南中,除了期刊特有的出版政策,还包括编审流程、科研成果共享原则、医学伦理政策、数据可获取性要求、版权要求、撤稿要求、图片处理要求、利益冲突说明、署名标准等等[2]。可以看出,这些往往是科研工作者最困惑、最容易出现问题的地方,如果作者能够理解并遵守,期刊能够有效监督,通常可以满足科研诚信与出版伦理方面的基本要求。具体而言,期刊可要求作者必须按照要求提供相关的原始数据;科研图片必须反映原始的结果,不得过度处理;图文版权转移、再使用需要遵守相关规定;作者必须申明论文所涉及的学术工作没有利益冲突,著作权人需要从书面上对科研诚信做出保证;论文中涉及的实验方法与材料、软件数据等要与所有科研人员共享;科研工作必须符合相关的学术伦理规定;涉及人体的研究需要提供相关的审查文件;作者署名和排序要符合相关标准,通信作者要承担相应责任与享受应有权利;等等。

1.2对科研诚信相关问题高度警惕并主动核查。在论文编辑过程中,科技期刊编辑应关注出版全流程,主动探测、挖掘潜在的科研诚信与伦理规范问题,并充分利用各种工具、信息进行排查。同时,学术不端行为也呈现出越来越隐蔽的趋势[3],期刊编辑应积极学习交流,不断提升职业素养,对新老问题都能保持熟知与警惕。在出版过程中,需要集中核查的问题包括重复发表、抄袭与剽窃、不合理引用、非正当署名、违反出版法律相关法规、未完成实验伦理审查、政治问题等。对于每篇投稿,重点问题都应至少排查1次,且力争早发现、早处理,避免后期的无效投入。目前,已有多种软件和支撑数据库来帮助期刊完成这一过程,如中国知网的学术不端检测系统AMLC以及国外检测系统CrossCheck、eTBLAST、PaperFree等。国内外大多数主流期刊已将软件核查作为文章处理的必需流程,在施普林格·自然集团旗下投审稿系统EditorialManager的标准流程中,甚至包含了对每篇投稿进行科研诚信方面的人工核查,只有核查通过的稿件才能送达编辑部手中。对于存疑的稿件,期刊编辑部应及时通过多种方法确认,如对于稿件,可参考业内专家总结的方法进行识别和防范[4-5]。确认存在疑似学术不端行为以后,期刊编辑部应尽量进行退稿而非退修,退修往往会使初次发现的学术不端行为变得更加隐蔽,为编辑部带来更多隐患[6]。

1.3严格遵循同行评议的原则与规范。同行评议是学术期刊出版过程中沿用数百年的核心规则。同行评议既是对科研诚信相关问题的监督,同时也是一个本身容易出问题的环节。例如,2017年4月,国际出版商施普林格·自然集团对旗下杂志《肿瘤生物学》所发表的107篇来自中国的文章进行一次性撤稿,其原因就是作者推荐了虚假的审稿人,得到了虚假的评审意见。然而,在此过程中,《肿瘤生物学》编辑部并没有对审稿人资质进行严格审查,也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7]。研究指出,对于高质量科技期刊来说,编辑部审稿制度结合同行评议制度可大幅提升期刊的运行效率[8]。期刊编辑部在组织同行评议的过程中,首先应该从制度上维护审稿的独立性,合理确定评审模式(单盲、双盲、单双盲结合、开放评审等),合理制定审稿的流程和审稿人规范,保证其他各方(包括主编、编委会等)不进行非正常的干涉。其次,期刊编辑应仔细评估审稿人资质与质量,慎重对待作者推荐和回避的审稿人。再者,期刊编辑对审稿过程中所出现的异常现象应高度敏感,比如过快过慢的速度,过好过差的质量,可能存在的偏见,等等[9]。最后,期刊应该尊重同行评议的结果,不随意删改评审意见,并帮助评审人与作者进行适度沟通,同时合理地处理申诉。当前,同行评议的公正与规范已经成为期刊质量的重要标志之一。

2科技期刊从业人员本身应恪守职业道德与伦理规范

在已公布的科研诚信案例中,涉事主体除了科研人员以外,有时还包含了期刊编辑,其中有些是期刊编辑有意为之,有些是工作中的粗心与失误。可见,科技期刊编辑不仅要对作者的学术不端行为进行有效监督,也应洁身自好,恪守职业道德与伦理规范。

2.1加强对编辑队伍的价值体系建设。期刊编辑的工作往往难以被读者、作者所直接了解,工作量和质量也难以进行量化和考核。对来稿的核查标准更多地依赖于编辑本身的精益求精,这也是期刊编辑职业素养和敬业态度的最直接反映。因此,应重视编辑队伍的价值体系建设,使其真正成为科研诚信的捍卫者和防火线。加强编辑队伍的价值体系建设,至少应包括以下几点。第一,牢记自身岗位在科研诚信共同体中的责任使命,充分利用自身专业知识,以科学公正的态度对投稿论文严格把关。第二,严格遵守期刊制度,崇尚道德自律,按照期刊标准处理稿件,拒绝利益稿、人情稿、关系稿等[10]。第三,严格遵守科技期刊出版在过程中的“第三方服务边界”[11],不与中介公司、等不合理、不合规的第三方服务公司合作。第四,编辑稿件严谨耐心,一丝不苟,严格遵循我国现有的编辑出版相关标准与规范,实现内容的标准化、精品化,切实为科学家提供优质服务。

2.2对涉及的失范行为谨慎而积极地处理。之后,将由广大读者监督并反馈科研诚信相关问题。对于此时暴露出来的潜在失范行为,期刊不应消极回避,而应该谨慎核实其真实性,积极面对,按正当程序及时严肃地处理,必要时可与作者所在机构沟通商讨解决方案。对于可能出现学术不端问题的稿件,最常见的处理方式是撤稿。撤稿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有明确证据显示文章内容不可靠(不论有意还是无意);内容在之前发表过;构成抄袭;研究过程不符合伦理道德规范;存在违反法律法规的行为;作者一致主动要求撤稿。撤稿的最终决定权在于编辑部而非作者,对于符合撤稿标准的稿件,期刊应按撤稿规范妥善处理,在所有版本上撤稿声明。撤稿声明应单独成文,免费开放,并在网络版本上与原文互为链接。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对于某些不符合撤稿标准的稿件,不应简单粗暴地进行撤稿,而应采用关注声明或更正声明[12]。其中,关注声明主要针对以下情况:存在疑似但无法确定的学术不端行为;作者的解释相互矛盾,短期内无法达成一致;对于疑似学术不端行为的调查需要时间较长,等。更正声明主要针对论文中存在的少量非主观性错误。对于科技期刊编辑出版相关的多种伦理问题,国际出版伦理委员会(CommitteeonPublicationEthics,简称COPE)提供了解决方案和建议,尤其是COPE流程图[13-14],是实际工作中期刊编辑的有益参考。

2.3积极主动地履行传播科技的责任与使命。除了保证内容真实和符合法规,科技期刊还应关注自身在科技传播方面所承担的责任与使命,在实践中促进研究内容在学术共同体内的分享。这不仅是出版伦理的延伸,也是科技期刊在学术生态建设方面的重要价值体现。首先,论文内容应按照既定模式保证文章内容的可获取性。获取模式主要包括订阅、开放获取和延迟开放获取。这由期刊所有者、出版机构等共同商讨决定,一旦确定就应遵守,无论是作者、期刊还是第三方,不得对订阅论文擅自进行免费传播,也不能对免费的论文进行收费售卖。其次,论文的获取模式也应尊重相关规定,促进科技论文的开放与共享。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要求,所资助的研究论文在学术期刊上发表6~12个月后应在国家平台上免费开放获取。我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也规定,所资助的研究论文在出版1年后,应进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基础研究知识库并免费开放获取。期刊应支持并监督这一投放过程。第三,期刊应监督文章支撑数据的妥善存储。国际上科研共同体建立了多个公益性开放数据库,专门存放期刊无法直接发表但对后续科研工作具有重要意义的数据,如蛋白质数据银行、核苷酸序列数据库等,期刊出版者应监督作者按照已有规定提供相关内容妥善存储。

3完善学术生态体系建设的对策与建议

对于科研诚信与出版伦理的重要意义,我国各界已经形成了一致的共识,相关研究成果增长明显[15]。但在实践过程中,还存在诸多困难与挑战,如科研数据真实性检测难度较大、学术不端相关问题反馈渠道尚不清晰、联防联控机制尚不完善等。这里针对科技期刊编辑人员面对的主要问题,提出以下对策与建议。

3.1利用大数据系统助力科研诚信问题的探测与审查。在科研诚信方面,除了较为熟知的比对系统之外,国内外还开发了多种大数据系统保障科研诚信的监督与管理,可成为科技期刊工作者的有益参考工具[16]。例如,开放研究者与贡献者身份识别码(ORCID)、全球科研人员交流的网络社交平台ResearchGate等。在这些数据库中包含的学者任职、论文、基金、审稿等信息,不仅全面、公开、透明,而且多为第三方导入,保证了学术名片内容的真实性。针对作者定义贡献不清的问题,国外科技期刊服务商开发了作者贡献度角色分类法(ContributorRolesTaxonomy,简称CRediT),将作者贡献分为较为清晰的14类。目前,ORCID、CRediT等已经得到了很多投审稿系统、出版系统的支持,并已加入Crossref元数据中。科技期刊从业人员应与时俱进,充分了解、利用这些大数据信息,协助探测和排查科研诚信问题。

3.2有效整合科研诚信与出版伦理相关法规信息。在实践中,无论是科研工作者还是出版工作者,往往都难以系统、详尽地了解所有科研诚信与出版伦理相关法规,而这些内容又有很强的学科特点;因此,将相关的法律法规进行有效整合,言简意赅、定向高效地传播给科研工作者,可对学术生态系统建设带来较大帮助。此外,对于目前已经出现的案例,尤其是常见的抄袭剽窃、一稿多投、撤稿信息等,可以建立相应的数据体系。美国已于2010年建立了国际撤稿监测网站(RetractionWatch),监测跟踪撤销学术不端的论文。我国期刊也进行了相应尝试[17-18],目前还应进一步推广,建立更为系统、全面、具有较强可见度和实用价值的撤稿数据库、学术不端案例数据库等[19],从而达成有效的信息共享,供科技期刊工作人员在实践中借鉴参考。

3.3加强科研诚信与出版伦理相关法制建设。当前,我国在科研诚信方面的法制体系尚不够健全,使科技期刊在反馈、核查、处理相关问题时低效且被动。如,根据对2007年1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中国知网与万方数据库的207篇撤销论文进行的统计,明确提出对作者进行处罚的仅16篇,其中仅有2篇提供了所有作者的姓名。责任认定、处罚依据等方面缺乏统一的标准[20]。这一数据与之前类似研究的结果相比,并未有所改善[21]。对于一稿多投、抄袭等其他常见的学术不端现象,同样也存在类似的问题[22]。此外,科研诚信相关法律尚存在较多真空地带,如对等行为如何定罪,对相关机构如何取缔等。在缺乏有力法律保障的情况下,期刊编辑部、科研院所相关机构等的职能和权限非常有限,实际承担主体职责时遇到大量困难。因此,加强法制建设,建立明确的反应机制和健全的问责制度,将是科技期刊工作者提升科研诚信与出版伦理相关问题处理水平的重要前提和有效保障。

生态开发论文范文7

 

鉴于渤海湾在开放开发中海洋环境受污染的情况,在北部湾新一轮开放开发和建设中,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政府已从战略的高度和长远发展的角度,提出要建设“绿色”北部湾,促进经济、社会与环境协调发展的生态型次区域的战略目标[1]。这一目标的提出,对地方院校做好环境教育师资和生态保护人才的培养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赋予了更大责任。作为地方性高等师范院校,玉林师范学院主动适应北部湾地区快速发展的经济建设对环境教育师资和生态保护人才的需要,从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建设及人才培养的保障体系等方面进行改革,构建了“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重应用”的人才培养模式并付诸实践。为“绿色”北部湾的建设培养应用型生物学教师及生态保护人才。学校类型决定了人才培养目标,而培养目标的制订又是人才培养的基础和前提[2]。玉林师范学院是一所地方新建本科院校。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的《国际教育标准分类法》以及厦门大学潘懋元教授的分类系统来看,应将地方新建本科院校的功能定位为“发展应用型本科教育”[3]。玉林师范学院地处北部湾经济增长区一隅,在该经济区开放开发已经成为国家发展战略的大视野下,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环境教育师资和生态保护人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模式和保障体系的改革   1.1人才培养目标定位   20世纪50年代澳大利亚曾遭受过工业发展和人类活动对环境类似的毁坏,经过近半个世纪的努力,目前澳大利亚已成为世界上生态环境质量最高的国家之一。而这种高质量的生态环境是建立在该国持续不懈的环境教育的基础上,是全民环保意识提高的必然结果。澳大利亚的大学生在大学阶段对环境问题已经具备一定理论知识和用专业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初步能力,这值得我国大学生借鉴的关键[4]。玉林师范学院借鉴澳大利亚环境教育、生态保护成功经验,根据生物科学教育专业的特点和北部湾经济区经济快速发展对环境教育师资、生态保护人才的需求,构建了“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重应用”的人才培养模式,把生物科学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确定为: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知识面宽、基础知识扎实,具有强烈的历史使命感和环保意识以及良好的科学素养,掌握现代生物科学、环境科学、教育科学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生物学教师和生态保护人才。   1.2人才培养保障体系的改革   人才质量保障体系包括外部体系和内部体系两部分。外部体系主要是指政府对本科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的评估;内部体系主要是本科院校自身对人才培养质量的保障,主要包括评价体系和教师队伍的建设2个方面[5]。在内部体系的质量保障方面,玉林师范学院引入了社会评价机制,建立了由学校、实习单位、学生自评、用人单位、技能鉴定机构共同参与的人才质量监控体系,注重对学生运用知识、技能,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核。该保障体系的制订转变了学校、教师是评价学生的唯一主体、以考试分数作为衡量教育成果单一标准的局面。加强师资队伍建设:①鼓励青年教师进一步深造或者进修;②积极鼓励和组织教师申报科研课题;③在其他高校、研究机构和实习基地聘请一批教授或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家作为客座教授或指导毕业论文的导师。如玉林师范学院聘请了华中师范大学、广西大学、广西师范大学、贵港糖厂、玉林市环保局、玉林市无害化垃圾处理厂等12所大学6个企事业单位的教授、专家,丰富了专业教师队伍,利于促进实践教学,确保应用型人才的质量。   2课程体系创新和实践   课程体系建设是构成学生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素质结构的基础,课程设置状况直接反映了人才培养方向,在人才培养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6]。依托玉林师范学院师范教育专业的优势以及与贵港糖厂、玉林市无害化垃圾处理厂共建的特色,提出“两个加强”和“一个延展”,即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加强实践教学建设,延展教学时空的理念。按照“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重应用”的人才培养模式,建立了一套“立足基础、突出特色、强化应用”的课程体系。重点是在生物科学教育专业课程的基础上,增加了部分环境专业基础课程和环境生态方面研究的案例,训练学生对环境教育和生态保护的综合思维能力以及技术、技能,增强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本科4个教学年中,以“通识、基础课程+专业课程+专业特色课程、科研”作为课程模式。第1、2个学年为“通识、基础课程”教学年,学习的课程包括公共基础课程和专业基础课程。第3个学年为“专业课程”教学年,该阶段加强专业必修课程学习,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方式和创新意识,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第4个学年为“专业特色课程、科研”教学年,为专业强化和实践阶段。课程体系由4个模块组成:①通识教育课程模块;②教师教育课程模块;③专业课程模块,包括专业基础必修课程和专业选修课程,其中,增加的环境保护专业课程有:生态环境规划与建设(专业基础必修);环境影响评价、普通生态学(专业必修);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生态工程学、环境管理学(专业选修);④实践教学模块。   3以立体思维整合优化教学内容   了解课程之间的内在区别与联系,整合优化课程体系,既避免生物科学教育专业课程与增加的环境专业课程之间的重复,又能使各课程自成体系,使教学得以从较高的起点开始。优化各门课程的教学内容。在教学中,一方面要把学科最基本、最重要的知识和理论传授给学生;另一方面必须与生物科学和生态保护蓬勃发展的现状相适应,把教学内容与当前生物科学、生态保护的发展和应用相结合,使教学尽可能地与生产实际贴近,尤其是与学科发展趋势、科研成果相结合,使课程内容具有时代性和先进性。   4课堂教学方法的改革   4.1改革教学方法,增强教学效果#p#分页标题#e#   运用传统的系统讲授与专题分析以及开放式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增强教学效果。通常将教材中有关介绍深入的理论和实践问题以及学科前沿的内容分成若干专题,邀请在相应领域造诣较深的教师或客座教授进行专题讲授,以增加深度和广度。此外,讲授生态保护相关专题期间,实行开放式教学。如讲解红树林生态专题时,组织学生到广西山口部级红树林自然保护区及其附近的滩涂进行参观考察,然后指导学生撰写与红树林保护相关的论文,从而培养学生捕捉信息、发现和解决环境问题的能力。   4.2使用多媒体教学,延伸教学时空   通过运用多媒体、仿真和模拟等新兴技术方法进行教学,扩大教学信息量,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如,在讲解生态环境、种群动态、群落演替的复杂过程时,通过多媒体教学课件,把复杂、抽象的过程以优美逼真和清晰动感的画面及图表,直观地向学生展示,有助于学生直观了解动态变化的内涵;讲解环境工程设备的原理、安装、操作以及环境治理方法等难以理解的实践性较强的内容时,向学生展示一些动画、模型,强化学生对基本原理的理解以及对实际工程项目实施的认识和体会。   4.3环境教育网站的建设   结合生物学科和生态保护的特色,玉林师范学院于2003年依托校园网建立了“人与自然”环境教育网站,在时空上延伸课堂教学。通过网站为学生提供获取信息的快速渠道,使学生及时了解生物科学、环境科学发展的动向和有关研究领域的最新信息。   5实践教学的改革   5.1校内实践教学的改革   构建多途径的校内实践教学体系,通过校内实践教学与学生的认识实习相结合,以增强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如,在“固体废物处理处置”实践教学中增加了相应的实验设计内容,并安排学生到玉林市无害化垃圾处理厂进行参观和相关操作,参与包括固体废物的收集、转运、分类贮存,压实、破碎、分选、固化,发酵堆肥,热解、焚烧,填埋处置及资源化利用等技术过程。在加深学生理解固体废物的处理与处置的同时,对学生进行了实践技能训练和专业素质拓展训练。   5.2校外实践教学的改革   校外实习环节是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结合的最直接方式,是学生实现社会应用的最佳途径。玉林师范学院建立了北海海滨、广西山口部级红树林自然保护区、广西大明山部级自然保护区、大容山国家森林公园等8个环境生态实习基地,除了集中实践教学环节外,还与贵港糖厂污水处理厂、玉林市无害化垃圾处理厂、玉林市燕京啤酒厂污水处理厂、福绵管理区污水处理厂等签订了校企联合培养协议,学生可以利用课余时间不间断地到企业参与实际工作技能的训练。同时,还与玉林市燕京啤酒厂污水处理厂、福绵管理区污水处理厂合作成立了污水处理研究所,实现了教学与科研、社会实践的紧密结合,锻炼了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生产实践的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该环节在时间安排上,从一年级到四年级4年不断线,且逐年增加;内容上按照“基本技能—综合技能—创新技能”模式安排;在质量监控方面,该校成立了监控组织,实施包括教学信息监控,教学督导监控,专题评估监控,以确保教学质量。   6教学与科研相结合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6.1课堂教学与科研课题研究相结合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选择地把与课程有关的专题研究、科研课题的构建思路、国内外研究现状以及发展趋势融入课堂教学中,以保持教学内容的前沿性和时代性。该方法可拉近抽象理论和实践的距离,有利于学生了解专业的研究内容和发展方向,增强课程教学的科研活力,开拓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科研意识和创新意识。   6.2实验教学与科研课题研究相结合   教师利用科研课题中的部分实验作为学生实验课的教学内容,为学生提供更多进行探究性实验的机会,使学生掌握更深层次的实验技能,开阔眼界,拓宽科研思路,提高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   6.3毕业论文与科研链接   建立导师制,二年级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加入教师的研究小组。导师将自己的科研课题的部分子课题作为学生毕业论文课题,将学生的毕业论文与科研课题链接起来。学生加入导师的研究小组后,承担研究助理工作,接受导师“一对一”的指导,在导师承担的科研项目中开展文献检索、实验设计、论文撰写,完成诸如原料选配、试剂的配制、实验数据分析、讨论等探究性工作,以拓宽学生的实践创新空间,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科研能力。   6.4建立学生创新基地   学生自主设立“本科生创新性科研项目”,自主聘请导师。玉林师范学院每年定期组织专家召开学生创新性实验项目的中期检查汇报会议和结题验收会议,经过专家组验收合格的项目,教务处为其颁发成果鉴定证书。该校实施《学生创新基地管理办法》6年来,生命科学与教育专业已有122项学生创新性科研项目进行了申报,经有关专家组评议,其中被评审为院级的大学生创新性科研项目76项,系级51项。   7结语   在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大众化教育的今天,大部分一般本科院校尤其是地方新建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和培养方案的制订要体现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推进课程结构,体现“优化课内,强化课外”的教育理念,运用“互动式、网络化、开放性”的教学方法,构建校内和校外实践教学体系,克服理论与实践脱节,课程设计与社会应用脱节的现象,强化学生的实践应用技能和创新技能,培养出社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

生态开发论文范文8

一、科研传播功能

科技期刊是传播科技信息的媒介,是科技信息交流的平台,也是推动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提升科技期刊的传播功能,稿源是关键。在丰富的稿源中优中选优,提高办刊质量,才能扩大刊物的影响力,吸引更多读者。在扩大刊物受众面的同时,也能吸引更多优秀作者投稿,从而使刊物进入良性循环。期刊稿源的多少和读者受众面的大小直接影响期刊科研传播功能。

(一)多途径拓展稿源

科技期刊编辑要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主动向本刊稳定作者群和潜在作者群组稿约稿,为作者提供高质量的及时到位的服务,激发作者科研写作热情,为刊物赢得高质量论文。省级农业科技期刊多为本省科研院所主办,期刊编辑除向本单位的科研专家约稿外,还要调动编委与审稿专家的积极性,可以定期向本刊聘用的有较高学术素养的编委约稿,并充分调动编委的积极性,希望编委多向其同事、同学、校友等宣传刊物,并能积极给刊物荐稿,借助编委的影响力为期刊组稿。还可通过学术会议和学术讲座,向各地参加会议的专家约稿。或利用刊物的重大活动组稿约稿。约稿要注意约稿技巧,并长期坚持,保持约稿的连续性,与科研人员保持长期、有效、深入的联系[4]。编辑部可经常性地组织科研专家参加学术期刊质量提升座谈会,听取专家的办刊建议。由科研单位主办的科技期刊,建议主办单位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支持并鼓励本单位的科研人员为本刊撰写论文,从而为期刊质量提升提供保障。

(二)重视区域外同质同类稿件的刊登

农业生态系统具有地域性,决定了农业科技信息也具有地域性。农业科技信息必须符合相应的农业生态条件,否则,就失去了信息本身的价值[5]。作为刊登农业科技信息的省级农业科技期刊,必须重视本省区相应的生态、气候条件,但又不能局限于只刊登区域内稿源的传统思维定式,要重视区域外稿源收集与挖掘,特别要着眼于生态条件相似地区同质同类科研稿件的收集、刊载,为本省科研工作者了解区域外农业研究动态提供参考,从而提高刊物在本省的影响力与受众面。

(三)缩短时滞,重视网络优先出版

周期的长短,是影响科技期刊传播力的重要因素。提升科技期刊在科研创新中的传播功能,首先要提高刊物的时效性。缩短时滞,帮助作者及早确定科研论文的首发权至关重要,其关系到信息自身的价值,以及能否尽快得到开发利用,并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的问题。因此,编辑部应建立高效的出版流程,加快稿件送审、退修、校对、印刷等出版环节,缩短稿件出版同期。纸制刊物因其来源可靠、数据准确、论证充分、结论明确、查询方便等特点,是农业从业者获取目标知识信息的主要来源,得到受众的广泛认可,但也存在传播时效性不及网络的特点。期刊编辑部在注重纸制刊物出版的同时,也应注重在中国知网、万方数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等大的期刊网站上同时进行网络传播。对时效性强的创新性研究论文,组织专人进行优先审稿、校对,迅速、准确地完成网络优先出版,可以提高论文出版时效,加快论文上网速度和文献传播速度,提升科技信息的传播功能。

二、科研导向功能

要提升刊物的科研导向功能,一要在办刊过程中密切关注科研新动态,打造刊物特色栏目,及时报道科研新成果;二要提高编校质量,保证论文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先进性,不出技术性差错。科技期刊科研导向功能的强弱直接影响刊物的知名度和受众的认可度。

(一)加强与学科创新团队的联系,激发立题新思路

科技期刊上刊载的文章,如能为科研人员的科研工作提供在研参考,使其了解前人相关研究的成效、利弊、得失,可以使科研人员少走弯路,激发其立题新思路,在同领域研究中选立更新、更深、更好的课题。这是科技期刊导向功能的一个重要体现。编辑要通过多种方式建立与部级、省级科研创新团队联系渠道,定期与科研专家联系,了解其执行的重大科研项目的研究进展,并积极约稿。对学术水平高、有创新性的论文,制定“优稿优酬优先发表”等优惠政策。如能及时刊登发表最新科研成果,可提高刊物学术水平,进而提高刊物影响力,提升期刊科研导向功能。

(二)多渠道吸引优质稿件,打造期刊特色栏目

要提升期刊的科研导向功能,关键是多渠道约到优质稿件。优质稿件是指能够反映该研究领域发展方向、能代表该领域研究前沿、有创新性、内容真实的稿件。科技期刊的学术质量取决于来源质量,优质稿件是科技期刊学术质量的根本保证[8]。编辑要重视与重大及重点基金项目的主要研究人员建立长期联系,加强平时的交流和沟通,时刻关注其项目进展,力争在其科研成果产生的第一时间向其组稿。编辑应密切关注科研动态,挖掘热点和主题,多渠道设法吸引优质稿件[9]。根据稿件内容,结合农业科技期刊地域性、季节性的特点,结合农业生产中的热点、难点问题,打造特色栏目,或分专题出版专刊等。科技期刊编辑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全心全意并及时到位地为作者服务,以激发科研人员撰写科研论文的积极性,便刊物成为科技创新成果的交流平台。

三、科研提升功能

科技期刊主要为广大科研工作者服务,只有提高期刊的载文质量,才能提高期刊的学术质量,从而提高期刊被科研工作者的关注程度,提升科技期刊对科研工作的指导意义。

(一)选择优质的审稿专家,严格把关载文质量

科技期刊审稿过程包括编辑初审、审稿专家二审、主编三审的环节,其中,专家审稿是保证论文学术质量的重要环节,应予以高度重视。审稿专家可以从投稿作者中选择,从编委中选择,从作者推荐的审稿人中选择,从项目负责人中选择等。要选择活跃在科研一线、具有较高学术素养、精力充沛、乐于将部分时间奉献给期刊工作的科研专家作为审稿专家。将稿件送给研究方向相近的审稿专家二审,才能保证稿件送审后能及时获得准确高效的审稿结果。稿件送审期间,编辑要及时与审稿专家交流沟通,要尊重专家的意见,也要仔细倾听作者的申辩意见。如能将审稿专家对稿件提出的建设性的建议及时反馈给作者,则更有利于稿件学术质量的提高[10]。期刊在录用稿件时,可优先录用近3年内下达的基金项目论文,对非基金项目论文择优录用。无论是否为基金项目论文,都要严格执行制度,遏制学术不端行为,尤其要重视稿件先进性、科学性、创新性把关,确保载文的学术价值,提高刊物的学术影响力。

(二)增大研究论文比重,优化刊文研技比

农业科技期刊发表的论文包括研究类论文和技术类论文,提升期刊的科研功能,须强调刊文内容能紧跟目前农业科研大趋势,能充分反映当前研究的新成果、新技术。科技期刊要在载文量一定的情况下,提高研究性论文的比重,压缩技术类论文的刊载量,提高刊物的学术水平。判断稿件学术水平的高低,主要看其前沿性、创新性、科学性等方面。优化稿件学术水平主要途径就是向高水平科研人员约稿。

四、人才培养功能

优质的稿源来源于优秀的作者,优秀的作者需要科技期刊编辑用心发现与培养。科技期刊不仅是科技信息传播的载体,也是发现人才、培养人才的摇篮。科技期刊编辑应将培养作者科研能力作为自己的重点业务工作之一,依托期刊日常的编辑工作,做一位善于发现潜力作者的有心人,并尽己所能将其培养成优秀作者。建立一支责任心强、工作严谨、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的编辑队伍,不仅能保障刊物的学术价值,而且能对作者的成长起到良好的引领作用。

(一)通过培训提高作者科研能力

农业科技期刊作者群中,大多是来自农业生产一线的科研人员,他们工作经验丰富,研究内容实用性强,有推广应用价值,对生产的指导意义大,但研究水平和写作能力尚待提高。编辑可以就有关申报科研项目的内容组织培训班,对包括科研选题与设计、课题申报、论文检索、科技查新、数据统计与分析、论文结构与撰写等方面进行培训。在培训中,可以就作者在研究与写作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详细解答,对作者提交的科研课题进行评价与引导,对作者提交的科研论文进行点评与辅导,从而在提高作者科研能力的同时,提高刊物影响力,为刊物吸纳并培养作者,不断扩大本刊作者群。

(二)通过稿件处理培养优秀作者

作为科技期刊的编辑,在日常的编校工作中,要树立全心全意为作者服务的意识,尽己所能为本刊培养作者群。尤其对学术领悟能力强、思维活跃、有科研热情但写作能力有待提高的作者要进行重点培养。在稿件退修过程中,要耐心指导,经常沟通,关心作者成长,对作者的合理要求予满足,努力为作者提供高质量且舒心的服务,从而赢得作者对编辑的信任,建立良好的协同合作关系。退修的稿件经多次交流沟通并往返多次修改后,作者的写作水平会明显提高。

(三)通过样刊使作者掌握写作规范

编辑加工是保证期刊质量的重量环节,编辑要对稿件进行全面、细致的加工整理,做到内容准确、逻辑清晰。农业科技期刊的部分作者长期在基层工作,对科技论文写作要求和国家标准了解不够,加之写作水平有限,在论文内容、撰写格式方面可能会存在问题,需要编辑对论文摘要、讨论内容进行完善,对数据、参考文献进行核实,对图、表进行加工整理等等。通过编辑对稿件内容进行新的加工和整理及作者的配合性修改,使文章内容结构严谨,论点论据一致,参考文献著录标准。待样刊返回到作者手中后,及时与作者交流写作规范,也能为作者的再次投稿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