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政教育结合障碍分析

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政教育结合障碍分析

一、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

1.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区别

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是通过思政课教学、典型报告、讲座、参观和个别谈话等形式进行,遵循以理服人和以情感人结合,主要表现为普遍教育和个别教育相结合的方法;而心理健康教育更注重双方的互动,重视倾听学生,与学生进行平等交流,帮助分析其自身感受,并站在学生角度比较不同方案的利弊并尊重学生的自主性。三是表现在任务与功能的差异上。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是进行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道德教育,帮助大学生树立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理想信念,养成符合我国传统文化要求和现阶段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的道德信念,不仅对学生个人的思想、心理和行为产生积极影响,还会影响社会文化和社会心理,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人才;而心理健康教育的任务是有目的、有计划地影响学生的心理素质,帮助学生培养自我调控能力,形成正确的自我观念和健全的意志,从而更好地适应学习、交际和职业发展的要求,保证学生个性的充分发展、潜能的充分发挥,不仅使学生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的竞争需要,更好地学习知识、培养技能、参与社会生产,而且促进了高等教育事业尤其是人才培养工作的良性发展。

2.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联系

作为高校育人工作相辅相成的两个部分,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面向共同的教育对象,在教育任务和工作目标上有很高的一致性。其一,教育对象的同一性。思想政治教育旨在增强大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主体精神,开发主体能力,实现全面发展;心理健康教育旨在维护和增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帮助他们树立心理健康意识,提高自我心理保健水平,培养健康的心理素质。可见,无论是心理健康教育还是思想政治教育,都是以大学生为对象的,都是要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其二,根本任务的一致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塑造具备健全人格的学生,通过全面认识大学生的思想状态,有针对性地采取教育措施,使其形成崇高的精神境界,具备良好的心理品质;而心理健康教育的根本任务是根据大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应用心理健康教育方法,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其全面发展。可见,二者的根本任务都是以大学生为主体,培养其健康的人格、良好的心理,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其三,工作目标的一致性。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是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大学生,用正确的思想教育大学生,帮助他们正确认识主客观世界,提高思想政治水平,加强道德修养,增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促进个人的全面发展;而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是使大学生正确认识和评价自我,培养健康上进的心态,养成健康的人格和优秀的心理品质,实现自由全面发展。综上所述,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二者在对象、目标和任务上的一致性使其相互结合有了可能性,二者的差异性又使其相互结合有了必要性。通过协调两种教育方式,发挥各自优势,可以更好地实现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这一共同目标。

二、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的障碍

1.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力量薄弱

一是思想政治教育队伍欠缺心理健康教育知识。高校中,思想政治教育队伍主要由“两课”教师和辅导员构成。辅导员多数从应届毕业生中遴选而来,他们对心理健康的认识一般比较肤浅,且大多没有经过心理学专业的训练,对心理健康教育知识掌握较少,从而导致在实际工作中无法以科学的心理健康理论为指导开展工作。二是专职心理健康教育队伍力量薄弱。部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数量不足,水平不高,培训缺乏,发展受限。有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专业背景较繁杂,且人员培训不足、发展空间受限。在一些高校内的机构设置上,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工作还处于边缘地位,并且定位不清。

2.心理健康教育内容与方法存在偏差

第一,思政课教师授课脱离学生的心理实际。目前,思政课教学中存在教法单一、单纯灌输、脱离学生心理实际等突出问题。特别是许多学校的思政课是大班上课,师生难以有效互动,教师无法了解学生的精神需求。师生之间无法形成相同的情感体验,自然也就不能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内化于学生的心灵。第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理论研究滞后。一些高校对新形势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任务、特点和规律等缺乏足够认识,教学理论研究相对滞后,课程体系建设尚需加强,危机处理能力有待提高。各地各高校发展不平衡,存在差异性。

3.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管理不够科学

首先,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制机制有待完善,部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机构不健全、编制不落实、分工不明确、管理不到位、合力未形成等问题依然存在,现有的工作力度和师资规模尚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其次,部分工作流程还不够标准,心理健康教育服务资源利用率不高。囿于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水平,目前国内尚未形成统一的心理健康问题分级指南,难以通过分级分类方式对学生的心理问题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此外,虽然一些高校建立了心理健康教育服务体系,但是对于一些资源的利用还不够(甚至流于形式),限制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也就无法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现有效对接。

三、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结合的途径

1.教育内容的结合

要实现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结合,需要建立新的课程体系,容纳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两部分内容,改变心理健康教育主要是“知识讲座”“教育选修课”的现状,改变思想政治理论课单独支撑高校德育体系的局面。在教学管理上,采取“必修+选修”的方式进行,应要求每个大学生在校期间必修一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在内容设置上,要立足学生实际,选择一些针对性、实用性强的内容。同时,还应针对不同年级各有侧重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例如,对大一新生,主要帮助他们认识和调适升学和大学生活带来的心理障碍;对大二、大三学生,主要从学习、交际方面开展教育;对大四学生,应开设就业心理课程,帮助他们以积极的心态去面对择业就业问题。

2.教育方法的整合

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两种教育形式,在教育方法上不尽相同。应充分发挥不同教育方法的优势,提高教育效果,促进二者的有机结合。其一,用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指导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为了尊重对象的隐私,一般都是以隐蔽、个别的方式开展;但是由于大学生群体的同质性,处于相同的年龄阶段,面对类似的问题,一些心理问题也具有普遍性。因此,应改变以往心理健康教育的被动工作方式,借鉴思想政治教育主动、公开的教育方法,利用课堂教学方式将心理健康基本知识传授给学生,探讨具有共性的心理健康问题。其二,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应用心理健康教育方法。心理健康教育大多采用隐形教育方法,注重“移情”“共情”的运用。教育者以平等身份与受教育者进行交流,较多地从对方的角度出发思考问题,更加注重相互之间的真诚、尊重及保护隐私。比较而言,思想政治教育的灌输式教育方法,其教育效果则要差一些。因此,在整合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也应积极采用心理健康教育的“暗示”“倾听”“陶冶”等教育方法,与学生进行有效沟通和良性互动,了解学生的心理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其三,探索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共同方法。一是情感教育法的运用。心理科学认为,情感是人们在认知基础上形成的一种稳定的态度体验,有积极和消极两面,是行为具有持续性的重要动力源。因此,在整合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仍要重视发挥情感教育法的作用,尊重学生的自主性,通过倾听、交流来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根据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展教育。二是个性差异教育法的应用。心理学认为,个体间是存在差异的,在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中应充分认识学生的差异性,了解学生个性心理特点,尊重他们的个性倾向,采取不同的教育教学方法,将个性化发展与社会发展需要结合起来,提高教育实效。

3.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建立一支具有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知识和技能的教师队伍,是有效开展这两项工作并实现二者有机结合的关键。应从改善教师知识结构、完善教育考核两方面做好师资队伍建设工作。首先,要改善教师的知识结构。教师的知识是指教师对科学文化知识及其掌握程度,包括各种文化科学的基础知识、专业学科知识、教育科学和心理科学知识。随着社会的进步,对教师的知识结构也有了新的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师要在提升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同时,重视学习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同样,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也要学习思想政治教育相关知识。可以说,未来高校德育教师既要掌握思想政治教育知识,熟悉学生成长规律,也要具有一定的心理健康教育专业知识和技巧,才能更好地了解学生心理发展态势,遵循学生心理特征和成长规律,更好地教书育人。为了达到这一目标,除了教师自身要积极学习,学校也要重视对教师的培训,为他们创造学习和提升的机会。其次,要完善对教育工作的考核。构建科学、完备的考核体系,是改进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知识结构的有效办法。一是严把“进口关”,在引进教师时,就要重视考察其知识结构,保证新进的教师同时具备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和技能;二是掌握“考核关”,重视对教师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制度性、规范性考核,引导教师自觉提升综合素质;三是敞开“出口关”,对于在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上不想干事、不能干事、干不成事的教师,应对其进行转岗、辞退处理。第三,要重视两种教育结合效果的反馈。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结合,是一项有组织、有计划的教育活动。要保证该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就应及时掌握两者结合的信息,依照一定的指导思想、目标和价值准则,并遵循严格的程序,通过系统的收集信息,有组织有计划地对“双教育”结合的客观效果进行判断检测及时反馈检测结果,并据此对相关工作进行调整。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结合,是针对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心理变化的一项必要举措,应认真分析两者的优势和劣势,采取切实有效的整合措施,提高教育效果,提升大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与心理健康素质,实现全面发展。

本文作者:刘秀荣 单位:佳木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