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与农村教育装备差异分析

城市与农村教育装备差异分析

本文作者:王立荣 殷晓斌 单位:河北省教育技术装备管理中心 河北省石家庄市教育装备管理中心

现代化教育技术方面

显示城市小学13.67人一台计算机,农村小学15.04人一台计算机;城市初中9.575人一台计算机,农村初中11.13人一台计算机。2010年本市教育督导的数据表明,市内6区共升级更新1641台计算机,而18个县(市)区共更新了5934台。随着现代化教育装备工作的开展和推进,城市和农村在义务教育阶段计算机的数量已相近。这说明了教育主管部门对此项工作的重视。但是经过多次检查发现很关键也很值得重视的一个问题:城市学校的计算机,配置较高,设备较新,更新很快,计算速度较快,应用软件很丰富,相应的课程都能开足。而农村学校的计算机则十分陈旧,大部分机器还都是“大块头”的显示器,开机速度很慢,甚至还有很多近10年的老机器仍在应用,更新较慢。

在城市1.19名教师配备一台计算机,而在农村2.637名教师配备一台计算机,城市教师计算机配备数几乎是农村的两倍还多。加上农村学校的计算机设备陈旧运行速度等因素,这势必会影响授课质量和效果。(3)新技术、新产品的应用经考察,交互式电子白板在市内5区已经有不少学校在用了,可是由于价格等因素,农村无法广泛使用这类设备。

实验仪器、音体美器材和图书

我们发现在仪器的总数上,城市和农村因为样本量的不同我们不方便比较。我们考察了每位学生能使用仪器的种类,城市每人0.482种,而农村是0.195种,城市是农村的两倍多。音体美器材的使用上城市每位学生为0.4种,而农村为0.04种,整整差了10倍。在仪器的配备上农村因为后续投入不够,缺乏专业人才管理,虽然建立了实验室,可是由于不按照配备标准去装备实验室,导致仪器种类不全,学生学习的内容有限,甚至实验课无法正常开展。音体美等器材在农村被视为“奢侈品”,不论从量上还是种类上,农村的孩子都无法和城市的孩子去比较。

在生均图书这个问题上较为广泛的共识是农村的生均拥有的图书册数远远不如城市学生生均图书册数,但在实际考察中结果很出乎我们的意料。农村的生均图书册数不仅不比城市的数量少,甚至有的县还超出了城市的50%。可是通过更深层次了解,我们发现了不容忽视的问题。农村很多学校都建立了图书馆,可是通过检查、验收和仔细考察,我们发现一些普遍的现象:图书的副本量非常大,一册书有将近20册的副本,图书不按《中图法》分类,图书的适用性、可读性差。图书的单价较低,有盗版现象,有的甚至为了应付检查,按重量去采购大量图书。

图书馆没有配备借阅系统。不考虑流通量,虽然有了图书馆,可是不考虑质量,学生使用率低。根据考量标准的不同,如果考虑流通量,农村的管理将远远落后于城市的水平。此外,值得一提的是,关于图书配备及管理水平在我市各区、县之间是不太均衡的,这方面有的市区学校并不一定就比农村学校好。例如我市井陉县就将图书管理工作落到了实处。经过不断调查和探讨发现还有另一方面的问题:适合小学1~3年级的课外读物比较缺乏。其实这方面的资料在市场中早已很多,内容丰富多彩。但是由于单价较为昂贵,各学校普遍比较缺乏。另外低年级的自然科学读物也普遍缺乏。如果将先进和适用性强的现代化教育资源有关产品,例如教学资源库的使用等,能优先考虑农村市场,势必会大大改变现在这种状况。

总之,我们经过一系列的调研,看到了农村和城市之间在教育装备方面存在的差距。在资源配备的质量和数量上都不均衡。我们装备工作不仅仅应该注重配备的数量,还应该考量配备产品,包括图书的质量及使用率。还需要加大对农村中小学的投入,来缩小和城市的差距。摆在我们面前的主要任务就是解放思想,从长远考虑如何把现有设备用好、管好,如何减少城乡之间的差异,实现均衡发展,把精力放在如何为教学服务,提高教学水平和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