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德育论文:学校师德价值观研究

学校德育论文:学校师德价值观研究

本文作者:石长地 郭玲 单位:首都师范大学信息工程学院党委书记 首都师范大学信息工程学院学生工作办公室干事

师德在德育中的启动价值

学校的德育工作从师德开始,结合鲜活的社会生活与德育实践,以引导帮助学生塑造美好生命和培养健全人格,进而形成强大的道德合力,推动社会的发展与人类进步。在学校德育工作过程中,内在地包含着一个重要环节———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接受活动。教育接受是受教育者出于自身需要,而对教育者传递的教育信息进行理解、择取、整合与内化以及外化践行的过程。学生的“接受”意味着他对于教师传授内容的认同和确信。在这一活动中,德育的特别之处在于思想品德教育与其他一般知识教授不同,它是对人类价值认识成果的接受,它受制于接受主体———学生的价值倾向性,这种价值倾向性决定了学生在多大程度上接受道德教育。这不仅要求学生能够自觉有效地接受思想道德教育,更要求教师对学生实施的道德教育具有可接受性。从这个意义上讲,教师在德育工作中主导作用的发挥是品德教育能够有效进行的起始点。

师德在德育中的示范价值

在学校德育工作中,衡量德育工作效果的关键是看德育目标转化为个体品质的程度。道德素质的构成是复杂多样的,它是知、情、意、行等多种品质的综合。道德素养的形成并非是从认识活动、情感交往、意志培养、道德行为等单一道德交往形式中一一对应实现,它们是交互融合发挥影响的。教师劳动与其他劳动的重要区别之一就在于教师主要是用其思想、学识和言行,通过示范方式去直接影响教育对象。在校园生活中,师生交往是教育教学中最基本、最重要的交往形式,一切宏观水平上的社会关系都要通过师生之间的直接交往来表现。因此,师生之间的交往关系比单纯的人际交往更为复杂,因为这种交往关系不仅仅是主体间知识、信息的传达,而且包含着精神世界的相互作用。在师生长期的接触和交往中,师生彼此从观察、理解对方之中学习其思维方式、情感体验方式、处事态度、价值取向、审美情趣等。从这个角度讲,师德对学生的道德品质具有感染效果。同时,在教师与学生的交往中,相互间具有较强的渗透力和感染力,而学生作为发展中的主体,是一种受激发、诱导和帮助的主体,即非独立性发展的主体,一般都具有向师性。因此,师生交往关系中,特别是道德交往中,学生更需要教师的示范、引导和帮助。教师的政治立场、思想观念、治学态度、价值取向、品德修养对学生的道德行为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在师生互动中,学生把对教师的崇拜之情升华到“像老师那样做人”的神圣目标,这便是成功的道德教育过程。如果教师的良好德行能够内化为学生的品质,外化为学生的实践,那么,在这“润物细无声”中,德育的效果便得到了强化。

当前强化师德价值呈现的路径选择

对高尚师德的追求由来已久,而在每个时期又有其鲜明的历史背景和时代特色。信息社会的高速发展、多元文化的交流碰撞、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的转变,改变着我们的生活,也改变着我们的教育,迫使我们认真思考师德建设的要求和内容、方式和方法,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以期最大化地发挥师德在学校德育工作中的价值。在多元文化交融的大背景下,一方面要坚持弘扬主旋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统领师德建设和学校德育工作;另一方面要注重师德建设的内容多元化,设置不同层次的师德目标。随着社会多元化发展,作为师德的要素,教师的价值取向将对学生人格、思想道德品质的养成产生越来越深远的影响。我们必须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细化到教师日常思想行为准则当中,使教师能经受多元文化冲击的考验,抵御市场经济发展带来的诱惑,坚定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以学生为本的道德观,坚持德才兼备的教师培养方向,注重教师的业务能力和思想道德水平的双提高。多元化的社会现实也提示我们,在师德建设的具体工作中,还应把握师德结构的层次性,实现先进性和广泛性的有机结合。教师也是社会人,其业务水平、思想境界各有不同,如果用一个标准、一种规范去要求所有人不仅不符合实际,而且也容易诱发各种矛盾。因此,师德建设要针对时代特点和教师实际设置不同层次的师德目标,确立“上有目标、下有底线”的师德标准,把最低要求和最高理想结合起来,把先进性要求和广泛性要求结合起来,发挥其鼓励先进、肯定正当、带动后进的作用。

学校可结合创先争优活动,将提高教师个人师德魅力与争当优秀共产党员相结合,将完善师德建设的长效机制与创先争优活动的长期性相结合。党员教师是教育事业工作者,作为教师个体,他承担教学、科研和管理等工作,直接面对全体师生;作为教师群体,在学校教师队伍中处于领头地位,党员教师的特殊地位和作用决定了其形象和素质具有很强的示范效应。在实际工作中,学校可以把师德建设融入到争当优秀共产党员活动中来,引导广大教师自觉坚定理想信念,全面提升自身的思想道德素养,以渊博的学识征服学生,以高尚的师德感染学生。道德和制度是相辅相成、不可分离的。师德培育是一个长期渐进的过程,它不仅依靠舆论宣传和教师的自我修养,更要通过建立健全必要的制度保障来实现。我们应该用制度权威来规范、奖惩相应行为、弘扬正气;开展优秀基层党组织和教研队伍评选活动,树立典型,提高党组织建设的科学化水平;探索科学的宣传教育机制,加强对广大党员教师师德建设的宣传教育工作,使师德建设工作成为广大党员教师的自觉行为,以高尚的师德作为推进各项工作的内在动力。

教师专业发展是教师在整个专业生涯中,依托专业组织,通过终身专业训练,习得教育专业知识技能,实施专业自主,表现专业道德,逐步提高自身从教素质,成为一个优秀教育工作者的专业成长过程。美国教育学家舒尔曼(L..Shul-man)指出:“专业教育工作者内心要有为大众提供服务的倾向,有义务以道德理解为起点来运用复杂的知识与技能,并通过实际工作表现公正、责任感和美德。”[2]师德作为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机构成部分,也必然要与教师生涯发展相融合,我们搭建的师德教育体系也必须贯穿于教师职业发展各个阶段。过去,师德教育主要采取集中、统一的学习、讲座等方式,这种培训形式有利于在短时间里集中传递大量信息,却也忽视了处于职业发展不同阶段的教师对于师德教育的不同需求,使得教师成为抽象符号,成为师德建设的客体。目前,学界对教师成长发展的阶段有不同的研究结论。虽然学者对教师专业发展阶段的划分各异,但都认为不同阶段教师的需求不同,其思想道德发展水平和心理问题、道德冲突也各不相同。在入职初期,教师通常面临着教师角色转换与适应的问题,对于教师职业的特点与职业要求认识模糊,不能充分按照职业要求从事职业活动,由于职业理想与现实的距离产生各种心理冲突问题。#p#分页标题#e#

经过入职阶段的磨合调整后,教师的专业角色渐趋成熟,其在教育教学活动中逐渐找到了自己事业的成长点,渴望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追求专业形象。再经过一段时间,很多教师开始承担起更大的社会、家庭责任,工作和生活的压力增大。教师将面临职业理想动摇、成长动机低落等问题,职业倦怠现象在这一时期的教师群体中比较明显。而经历了这一阶段对教师职业和自我重新审视后,大部分教师的职业信念更加坚定,少部分教师出现职业发展停滞。当职业发展接近尾声时,教师开始反思自己的职业生涯,此时个体状态不尽相同,有的对待职业的热情逐渐消退,更多的则更加珍惜职业生涯的最后时光,保持着较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师德教育应根据不同发展阶段教师的不同问题和需求,有针对性地提供帮助。在入职教育阶段,师德教育可着眼于把好教师职业入口关,着力于职业伦理、职业信念和职业理想的教育和养成;在职中教育阶段,可施以不同的师德教育,进行定期、不定期的师德重温培训,举办师德讲座、开办师德论坛、师德风采大赛等形式多样的师德教育活动,通过集体培训和自我学习,使教师学会自我调适,坚定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教育观,明确师德标准,形成自律意识,使教师坚定立德树人、教书育人的德行意识,抵御职业倦怠感带来的消极影响以及由此产生的师德滑坡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