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成人教育转型分析

农村成人教育转型分析

 

一、农村成人教育存在的主要困难   何为农村成人教育?笔者查找了大量资料。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一些国家在不同时期对成人教育分别给出大体相近但又不尽一致的表述。这些释义中,有的强调成人教育是使不再进入正规和全日制学校的人们有目的、自觉地获得相关知识和能力的持续教育;有的强调成人教育是要满足不同成人具有个性化需要的一种教育;有的则既肯定了成人教育的目的在于满足成人需要,又强调了成人教育是满足社会需要的教育。尽管在成人教育内涵的概括上各有一些侧重,但基本的共同点是对不再拥有全日制学校教育机会的成人给予再学习,以继续获得所需知识和能力的教育。因而笔者认为,对农村成人教育的涵义可以做这样的表述,即是指对居住在除城市以外的广大区域中被所属社会确认为成人的人进行的其目的是促进上述成人的身心发展,提高其思想道德、文化水平、技术技能、处事生存能力等综合素质,促进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一切教育活动,包括形式上正规和非正规,活动前有计划和无计划,实施中有组织和无组织的为成人和社会发展所需要的所有教育学习活动。可见,农村成人教育的内涵是比较丰富的,农村成人教育真正实现这一内涵的那天,就是进入了面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面向社区教育发展的转型“升级版”的农村成人教育新时代。   随着经济社会和教育事业的发展,农村成人教育从无到有,逐步成为农村社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和促进农村社会发展中做出了应有努力。但相对发达国家而言,中国的农村成人教育尚处于起步阶段。总体来看,由于我国农村幅员辽阔,资源与人口间矛盾突出,因而农村成人教育事业明显滞后于30年来经济建设成就和基础教育发展,这也是农民素质难以协调进步之源所在。笔者通过广泛的调查分析后认为,苏中地区农村成人教育转型升级存在的困难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第一,政府层面上成人教育席位虚拟。调查发现,苏中次发达地区的成人教育处在一个两难的尴尬境地,既因为没有苏南那样雄厚的经济基础而难以顾及农村成人教育的投入;又因为比苏北较容易发展经济,从中更能出成效、创特色,因而缓一缓农村成人教育。据了解,一个经济发展明显落后于苏中、人口也明显少的县,农村成教工作人员达100多人,居然是苏中一些县(市)的2.5倍强,成人教育经费达100多万,是苏中一些县(市)的近2倍。可能因原有基础等历史原因,苏中次发达地区有些乡镇的成校,阵地十分弱小,设施基本空白,有的甚至连一个独立阵地也没有,人员上含专干仅有1到2人,由于苏中地区历史欠账太多,处于积重难返的比较尴尬的情形,地方党政主要领导索性把关注教育的目光聚焦到竞争激烈的基础教育上。这种背景下,农村成人教育的困境可想而知,教育转型升级自然比较艰难。   第二,教育层面上成人教育能力疲软。由于缺乏统筹协调机制,对农村成人教育的管理,至今一直沿用着传统的普教式管理模式,即由教育部门对成校下任务,并进行指导、考核等系列管理,成校也相应地套用近似普教的办学模式。事实上,农村成人教育有其特殊性,组织实施过程中的开放性大,与外界的关联度强,教育部门关门独干成人教育和有关部门意气用事搞一些相关培训,已不适应农村社区教育发展和新农村建设要求。农村成教普遍硬件设施较差,办学资金不足,教师结构不合理,导致办学能力低下。同时,教育部门对于社区成人教育缺乏应有的指导、协调和管理权限,与相邻部门“姻缘难结”、“鹊桥难会”,形不成联动机制和集约化优势。   第三,社会层面上成人教育地位薄弱。众所周知,农村成人教育对社会的影响力、吸引力严重缺乏。一是农民学习没有内驱力。因为在农民自己看来不存在像中小学生那样的学习必然性、必要性,因而较难形成继续教育和终身学习的氛围。如果说普通教育是“计划教育”的话,那么成人教育就是“市场教育”,农民一般都比较现实,认为学与不学似乎构不成他们人生中的重要转折点;二是农民教育缺乏凝聚力。因为农村成人教育目前能够进行的教育培训很有限,且农民众多、众口难调,较难步入教育培训的良性循环轨道。而且,苏中次发达地区是一个比较特殊的区域,经济建设比苏北发展稍快又比苏南发展较慢,苏中农民又是比较勤劳智慧的人,这种状况决定了农民尤其是新生代农民要以最短平快的节奏步入挣钱创业行列,企业用工难、门槛低,外出创业成功人士多,牵引力大,这些都可以让农民边挣钱边学习和提高就业技能,所以他们普遍感到先培训再就业不如在挣钱过程中学习技能来得划算,这就省去了纯培训这个环节,导致了农村成校招生很难;三是农村成校难有附着力。成人校的力量、性质、地位、作为等都决定了其较难为社会所仰慕,普教上有政府、社会的方方面面所瞩目和支持,有社会名流相拥相求、相捧相助,而成教没有这样的福份,自然属社会上被遗忘的角落,这也是成人教育发展和转型升级艰难的一个重要原因。   二、农村成人教育难题的破解策略   面向农村社区教育发展和新农村建设,是农村成人教育的应有之义,也是时代对农村成人教育的呼唤。有效破解上述难题,是农村成人教育加快发展、实现转型的前提;而突破体制机制性障碍,创新农村成人教育运行体系,才是农村成人教育走出困境、实施转型、服务升级,向社区教育和新农村建设拓展的关键所在。   (一)实施教育管理协同化机制   1.落实政府统筹指挥功能。苏中较发达地区已经到了加快农村成人教育发展时期,完全有实力、有能力提升成人教育档次品位,促进成人教育转型升级。能否加快发展和升级,当地政府主导加快教育体制转变是关键。农村成人教育有别于基础教育,必须摆脱“普教式”、“纯学校”体制理念,“社区化”特色应是农村成人教育体制的本质属性。全民终身教育要求和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村成人教育体制社区化应体现为包涵教育管理机构、教育主体职能、协调运作机制等相关要素发挥应有功能,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在社区教育发展中担当重要“角色”的运行机体。鉴于各地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农村成人教育的条件、基础差异等实际情况,相应的体制可有所差异,如苏中地区,农村成人教育相对比较薄弱,则首先要强调强化政府行为,在办好各乡镇成人学校的基础上,创造条件向社区教育中心转型发展,以此带动和协调社区教育活动的开展,营造社区教育环境。当前一个阶段,主要是解决好三个问题:一是政府要统筹农村成人教育的运行,突破成人教育“单边化”;二是要力促协调服务功能的提高,拓展成人教育“多途化”;三是要激发社区成员单位共同搭台补台,齐谋成人教育“大众化”。#p#分页标题#e#   2.赋予教育部门协调职能。县、乡均应建立由政府领导及教育部门、各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组成的农村社区教育领导机构,主要任务是共同操办成人教育乃至社区教育发展规划、年度计划、有关政策、检查考核等各项事宜;经常研究工作,解决问题,组织部署、协调开展农村社区成人培训和相关教育活动;依法管理教育机构等行政工作。在目前国家还不具备成人教育立法条件的情况下,要保证这一“多边合作”机制的有效运行,可建立健全具有苏中地方特色的政策措施或相关工作制度。一方面,领导机构自身要有一套工作制度进行自我加压和规范。如政府统筹农村成人教育和社区教育的议事制度、办公例会制度、协调工作制度、农科教结合工作制度、调查研究制度等;另一方面,要赋予教育部门对社区教育的指导、协调职能和权限,并建立一套新的对下管理指导制度体系。如教育部门牵头指导农村社区成人教育工作制度,相关部门沟通联系制度,上级政府对下级政府及相关部门的目标责任考核制度等,变成人教育由教育部门向乡镇成人中心校交任务并单独考核成教的制度,为上级政府向下级政府下任务并进行相应考核的运作模式,形成协调、务实、高效的教育体制。   (二)推行教育资源集约化机制   1.打造农村社区成人教育一体化阵地。受几十年来传统观念的束缚,农村成人教育办学实力、工作力量比较单薄的状况或许在短时间内难有实质改观,如何满足农村社区成人教育所需,走集约化办学之路是解决当前办学条件与教育培训所需间矛盾的有效途径。农村社区成人教育集约化办学应包含两个方面。一是依托培训阵地与各部门及社区成员单位广泛合作,开展社区成人教育培训活动,形成培训师资的知识结构、专业结构互补,财力物力的有机配合,打造农村社区成人教育一体化培训中心和教育基地,提高综合培训能力和规模培训效应;二是淡化行政区划界限,按照就近方便原则组建由几个行政区划(乡镇)成人教育中心合成的联合“舰队”和利益共同体。一方面联合体内各成校发挥各自优势,加强师资力量、教育宣传、联合招生等资源协作,加快共同发展;另一方面,重点建好一所中心区域成人教育“大中心”,打造联合体内成人教育“航母”,在各成校的协调配合下,搞好比较大型的教育培训活动。   2.建设农村社区成人教育专业化队伍。农村成人教育既是开展社区教育的重要渠道,又是协调社区教育资源,促进社区教育发展的重要力量,其无论是教育对象、教育内容、教育手段,还是培养目标和服务范围,都远远超出普通学校常规教育范围,与社会生产和生活实践紧密关联。从这个意义上说,社区成人教育对师资要求也是很高的,一支训练有数的成人教育师资队伍是提高农村成人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加快转型的重要条件之一。成人教育专业化师资队伍建设,既要注重一定规模,更要注重结构配置,满足向社区教育转型的多样性师资需要。加强成教师资队伍建设,必须开拓用人视野,除聘请行业内懂技术、有专长的人员担任兼职教师外,还要打破行业界限,从外系统各行业调派专业技术人员到成教工作,从农、工、科等院校中吸收毕业生到成教系统工作,对成教现有的以文化型为显著特征的师资队伍加强专业培训,使之必须掌握一至几门专业技术。此外,要创设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好的师资建设环境,通过政治重视、福利保障、制度激励、价值评估等措施,使农村社区成人教育工作成为令人比较羡慕的岗位,有效增强教师的归属感、责任感和工作积极性。各相关职能部门也要通过多种途径,培养和提高工作人员关联专业知识水平及综合素质,以适应开展社区教育工作的需要。   (三)强化教育服务宽域化机制   无论从成人教育的概念界定看,还是从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综合国力显著增强以及苏中新农村建设要求和形势看,都已到了更新农村成人教育理念,拓宽农村成人教育服务功能,加快农村成人教育向社区教育转型的时候了。加快农村成人教育转型,必须变过去教育任务的单一化为教育功能的多元化,教育运作的单边性为办学协作的联动性,教育内容手段的单调性为教育活动方式的丰富性……以满足农村社区成人多样化学习、个性化发展的需求,为农村社区居民提供宽领域、多层次的教育培训服务。农村成人教育直接面向农村成人,而农村居民又是最底层、最弱势的社会一族,在致力缩小城乡差别的今天,尤其要强调端正办学思想,正确处理好教育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关系,以教育效益和社会效益为最大追求,全力融入社区建设和社区教育各项活动,既要加强社区从业人员的文化知识、实用技术和职业技能方面的培训,又要开展社区居民的思想道德教育、政策法律教育、健康生活教育、文体娱乐活动等全方位教育培训。   (四)落实教育投入常态化机制   农村社区成人教育是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关联最为紧密的最大的社会教育和公益事业,因而也是一项费神、费力、费钱的事业,其中经费投入是开展教育培训工作、加快事业发展的根本保障,如果没有相应的投入和办学活动经费做后盾,一切都将沦为一句空话。建立农村社区成人教育经费投入机制,应实行“政府投入、市场运作”两条腿走路的方针。   在苏中地区教育实体普遍比较薄弱的情况下,尤其要强化政府投入责任,认真贯彻《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和《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切实履行文件规定的对农村成人教育的政府投入责任,强建培训实体,配备相关设备,为拓展培训和市场化运作发展提供前提条件。此外,完善政府多途径投入体系,按照江苏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加强乡镇成人教育中心校建设的意见》,将文件规定统筹安排农村成人教育经费的要求落在实处,并做到逐步增加,将农村科技开发、技术推广、基础设施建设和扶贫资金等投入中属于农村社区成人教育设施建设和培训经费的份额落到实处。在此基础上,坚持多渠道筹措经费,建立政府、学校、社会和个人共同分担的经费筹措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