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教学模式转变分析

大学教学模式转变分析

一、教育的方向

所谓教育,就是用知识和道德去培养人,也即“传道、授业、解惑”的活动。一般来说,学校教育有两大目的:一是教学生做人、向善,二是教学生成才、求真。现代意义上的教育,其内涵相对丰富了许多,指综合科学知识、文化修养、实践技能、创新能力、个性品格、思想道德、身心健康以及社会适应性等全面的教育,其中,科学文化知识的传授是基础,实践技能、创新能力的培养是重点,良好思想道德品质的养成和健康身心与个性的锻造是关键。教育的首要任务是教人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所谓真正意义上的“人”,就是能够遵守社会公德、国家法律,懂得人伦规范,按照良俗、公理行事的社会人。用时下的话语表述,就是要养成现代公民。爱因斯坦在他的《自传注释》中指出:“只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很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他们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是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要使学生对人生价值有所了解,并且产生热烈的感情,获得对美和道德上的鲜明辨别力。否则,他运用专业知识只能像一条受过很好训练的狗,而不是一个和谐发展的人。”应该说,爱因斯坦对教育性质、功能的认识和评论是极为深刻的。教育的第二大任务就是使人成为“人才”。“人才”必须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和能力水平。仅有前者,没有后者,这样的教育是无力的、“宗教式”的。

在现代社会中,没有科学知识的传授、缺少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的教育是蹩脚的。但是,只强调智育、过分淡化德育的教育也是不健全的、必定要失败的。教育具有双重属性,其外在表现就是教学生“成人”和“成才”。教育的第一个属性是方向性。中国古代四书之一《大学》的开篇之语“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善”,开宗明义地点出了中国古代的教育观念和旨归。在当代中国,教育的方向性问题显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要。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指出:必须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努力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据此,会议强调“思想政治教育,在各级各类学校都要摆在重要地位,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和削弱。思想政治素质是最重要的素质。不断增强学生和群众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是素质教育的灵魂。”在《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中,同志指出:“正确引导和帮助青少年学生健康成才,使他们能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是一个关系我们教育发展方向的重大问题”。实际上,教育方向问题包括两个层面:一是发展什么性质的教育,二是发展什么样的教育。尽管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党对教育方针的表述及其内涵有所不同,但是,党和国家的教育宗旨始终没有改变,都把德育放在了教育的首位,都强调学生的全面发展,都非常重视教育的方向性问题。

二、新教学方向探索

1.基于学生视角的新教学方向。所谓新教学方向是以新的教学方式为基础而推定出来,它要求摆脱传统教学思想的束缚,重新定位教育培养人才的目的,优化人力资源配置,站在学生的角度合理安排教学计划和教学目标,在充分发挥教师这一教学客体这一基础上,利用个人魅力引导学生主动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实践能力,摆脱“读死书”和“死读书”的困境。基于高校中穿在的这些实际情况,笔者在校园内做了500份基于学生视角的大学教学方向改革的调查问卷,包括不同学院、不同专业、不同年级的学生的调查,其中对填鸭式教学的认可程度站14%,对独立探讨式教学方式的认可度是21.3%,实践式教学方式的认可度占31.4%,师生共研式占19.7%,其他占13.6%,从问卷结果看,认可度最高的是实践式,学生更注重实践的收获,分析原因,主要是以下几点:首先高等教育应摆脱了应试教育的传统观点。其次是高等教育与初中等教育的教育目的有着本质的区别:前者是培养适合当前经济发展需要的各种人才.而后者则着重强调的是提高升学率,促进普及教育思想。再次,当前高校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过分注重理论知识的学习,忽视实践的指导意义,造成中国当前的“人才敏感性缺口”现象严重,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制约了中国经济的良性可持续协调发展。最后,“中国式学分制”的弊端日益显现:素质教育的意义不在于培养一批又一批的“书呆子”,而是培养适合社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具有较强实践与动手能力和实操能力,学分制一方面利于研究性人才的储备,但是忽略了经济发展的同步需求。

2.基于理性化思路的教改方案。基于理性化思路的教改方案,是笔者就目前高等教育中存在的普遍弊端现象的总结的基础上,结合国外优秀培育形式提出的。具体实施方案如下:首先,要尊重客观社会发展规律,变更教学思想。作为高等教育更应该站在广大学生的角度,培养出适合不同类型的人才,而不是仅仅将自己的知识传授给学生。社会在发展,人才竞争日趋激烈,我们需要的是真正的实战本领而不仅仅是书本上的纯理论。鉴于此.高等教育应该更注重实践的环节。多组织学生参加校内外实践.提高实操能力。其次,满足不同教育阶段学生的迫切需要。参加高等教育之后更多的择业,所以学校不应该以“中国式”的学分制来束缚学生.学生都有自己的发展空间和人生目标,学校是提供成才的平台而不是强制学生接受某种思想的工具,所以我们应该围绕学生发展方向,实施因材施教。再次,建立合理的激励机制。目前,广大高校普遍存在的现象就是摆脱不了“学习”的束缚,举个简单例子。学生参加社会工作本应该界定为能力锻炼,是发展综合素质的变现.而当前的现象确是高校评优过程中。把参加各类学科性质类竞赛也作为素质分。这显然是不合趋的,首先就是思想上的误区.其次便是机制本身不健全,这样的激励机制只会培养出适合高校的所谓人才,却无法培养出社会需要的栋梁。

三、结语

总之,大学教育改革的方向应是培养社会实用的人才,未来社会是竞争的社会,面对联系现代社会经济政治日益密切的大学教育,搞好我国高校改革是十分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