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人才管理困境与出路

科技人才管理困境与出路

摘要:在我国全面推行“互联网+”战略背景下,加强互联网和科技人才管理的深度融合,不仅能够提高科技人才的管理水平,创立人性化的科技人才管理模式,实现人才管理的全面信息化,对于发挥科技人才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也具有重要作用。文章以“互联网+”为切入点,以河南省的科技人才管理为研究对象,在分析河南省科技人才队伍现状及管理问题的基础上,从树立科技人才管理理念、创立科技人才管理模式、营造科技人才管理环境等方面提出了“互联网+”背景下完善河南科技人才队伍管理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互联网+”;河南省;科技人才管理;对策

1.“互联网+”背景下河南科技人才的管理困境

1.1加强科技人才制度建设,但管理理念不先进

人才管理,制度先行。只有建立合理有效的制度,才能做到物尽其用,人尽其才。河南在对科技人才管理过程中,虽然先后出台了《河南省科技创新人才计划管理办法》等文件,为推动良好的人才管理机制构建提供了契机,但没有认识到互联网在人才管理中的重大作用,仍然强调绝对人才所有权的传统用人观,缺乏人才开放新思维。一方面,资金投入不足,重视程度不够。要想做到“互联网+”与人才管理联系起来,离不开一定的资金、人力和物力的投入。但现实情况是,无论是管理部门,还是各管理机构,都不愿意在硬件设备和软件系统方面投入资金对现有条件进行升级换代,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互联网技术和人才管理的融合。另一方面,在积极加强科技人才制度建设的同时,仍然沿用单一人才获取渠道的传统思维方式,注重规划、激励、评估等一系列传统管理行为,忽视了人才的使用效率。互联网时代是一个基于大数据的知识经济时代,在信息技术条件下,人才流动频率加快,在很大程度上摆脱了传统金字塔式的组织层级模式,人与人之间的互动低成本、零距离、无障碍,部门和岗位职责界限也受到很大冲击。只有秉持“不为所有,但为所用”的新理念,才能实现从人才所有权到使用权的转变。第三方面,缺乏人性化管理,刚性意识浓厚。在互联网时代,移动互联可以使企业对员工的价值创造、价值评价与价值分配做到更及时、更全面,员工的需求和价值诉求的表达也更快捷、更全面、更丰富,只有更人性化的管理,才能提高员工对企业的满意度,给企业带来更多利润和收益。但是,实际情况是,河南在对科技人才管理过程中,注重硬性管理,强调用法律法规来规范约束人的行为,忽略了以“人”为中心的人性化管理,忽视了人才所具有的主观能动性和可激励性,结果要么是人不能尽其才,要么是“人在曹营心在汉”,留不住人才。

1.2重视科技人才的培养与开发,但管理模式不科学

总体而言,河南省委、省政府比较重视科技人才的培养与开发,制定了《河南省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彻底改变了以往“轻视知识、轻视人才”的陈旧观念,初步形成了“发现人才、培养人才、尊重人才”的人才管理模式。但在人才管理内容、方式、方法等方面还存在着一定问题,究其原因,一方面,对科技人才的管理仍旧沿袭传统的行政化、“官本位”倾向的人才管理模式,使得互联网技术在科技人才管理过程中无法形成完整的管理链条。这种管理模式的突出特点是各自为政,行政监督而非因势利导、物质奖励而非全面激励。管理部门往往忽略被管理者的主观意愿,只关心命令的下达与执行,缺乏主动意识和远景规划,更多的是短期观点和行为,其结果必然会导致效率低下,压抑人才的成长空间和能力,挫伤科研人员的工作积极主动性。另一方面,缺乏正确的用人导向,忽视互联网技术条件下人才管理的开放性,存在论资排辈的形式主义用人观。自古就有“英雄不问出处”之说。但在实际的科技人才管理中,不是通过互联网技术实现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良性互动,采用“实绩论”“才能论”的人才管理模式,相反却存在形形色色的“身份论”“文凭论”“资历论”等论资排辈的形式主义用人观,不仅信息不透明,导致用人上的不正之风盛行,还极大地挫伤了人才的进取心和积极性,使那些真正有才能的科技人才失去工作信心和工作动力。

1.3注重科技环境的优化改善,但管理体制机制不完善

科技人才的成长和发展离不开一定的环境。从目前情况来看,河南省委、省政府不仅重视科技人才成长的法制环境,而且还大力营造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人文环境。但是,在管理体制机制方面,由于管理层不重视硬件设施的换代升级,再加上缺乏既懂网络技术又懂人才管理的复合型管理人才,导致在选人、用人、考评等各个环节不能利用互联网技术对科技人才进行系统管理,直接影响了人才管理效率的提高。在选聘科技人才时,不是从实际出发,往往片面追求高学历,只注重专业技术水平,忽视人才的道德因素和社会责任心,导致科技人才的浪费和畸形的人才消费;在使用科技人才时,仍然沿用传统的用人机制,或者重学历,或者重资历,或者重身份,论资排辈,缺乏良好的用人环境,使科技人才的才能难以充分发挥。许多人才感到心情压抑、前途无望,没有施展才华的机会,相当一部分素质良好、基础扎实、有发展潜力但尚未能充分崭露头角的潜在人才不被重视;在科技人才的培养方面,科技人才开发投入不足,科研经费短缺。在管理方面,科技人才激励评价机制不完善。考评有时没有将人才的绩效与薪酬待遇挂钩,大多采用工资加奖金这种单一的物质激励方式,而且平均主义现象比较普遍,缺乏激发人的内部潜能的精神鼓励,从而造成有激励无效果的局面,最终不能充分调动和发挥科技人才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2.“互联网+”背景下完善河南科技人才管理的对策建议

针对河南科技人才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探索“互联网+人才管理”模式是施治河南科技人才管理问题的一个有效良方,也是充分发挥科技人才优势、实现科技兴豫和人才强省的关键所在。

2.1树立正确的科技人才管理理念,实现科技人才管理与互联网的跨界融合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理念是实践的指南。管理者的理念是否科学合理,不仅关系到人心的向背和团队的凝聚力,也直接关系到管理的成效。河南作为我国人力资源大省,只有实现“互联网+”与人才管理的深度融合,不断提高人力资源的开发与管理水平,才能充分调动广大科技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实现人力资源的精干和高效。一方面,要处理好人才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关系。根据经济学家唐纳德•博格人口转移“推-拉”理论可知,人才结构与产业结构之间存在着较强的正相关关系。一般而言,产业结构调整拉动人才结构调整,人才结构调整推动产业结构调整,二者的协调发展能够很大程度上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从目前河南经济发展现状来看,河南作为我国传统的重要工业基地,以能源、原材料为主的重化工业产业结构在加快调整,但人才结构与产业结构并没有呈现良性互动,人才的支撑力度不强,尤其在我国推动“互联网+”的战略背景下,河南省政府印发了《河南省重点产业2016年度行动计划》,使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项目在河南经济结构中的比例得到进一步提高。但是,由于管理体制和地域因素限制,河南人才大量流失,优秀拔尖人才缺乏,人才结构并没有及时随着经济结构的转型而调整,尤其是科技人才跟不上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因此,作为科技人才的管理机构,河南省政府必须加强人才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协调发展,既要看到科技人才对产业结构优化的支撑作用,也要看到产业结构的升级对人才尤其是科技人才的需求拉动作用。另一方面,处理好政府宏观调控与市场导向配置的关系。“互联网+”中的“+”是多部门、多层次的跨界融合,需要打破各部门的各自为政和各行业的利益界限,实现科技人才管理的协调统一。首先是发挥好政府的调控监督作用,避免政府在人才管理上干预过多和监管不到位的问题。对于河南而言,应根据社会经济发展形势对人才需求作出预测,制定人才发展规划,或者根据经济产业结构的变化,加强市场监管,对人才结构进行战略调整,弥补市场失灵,努力使经济发展和人才需求相协调。尤其重要的是,优化科技人才发展环境,着眼于经济结构调整和供给侧改革,紧紧围绕河南主导产业和重大项目建设的实际需要进行干预调控。其次要突出市场的导向地位,使市场在人才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针对河南科技人才管理的行政化、“官本位”倾向,消除政府有关部门对各个用人主体的过度干预,充分让权,使用人单位的编制管理、人员聘用、职称评定、绩效工资分配以及激励等都自行管理,这样才能进一步激发科技人员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第三,应摒弃“物质资源决定论”的消极思想。不可否认,资源禀赋好,地理位置优越,是有利于抢占发展先机的。但是,必须看到,经过改革开放几十年的发展,河南的自然资源消耗巨大,区位优势也不突出,如果仅仅依靠传统的拼资源、拼人力是不能维持经济持续发展的。因此,应始终坚持“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重视科技人才对于河南经济发展的重大作用。

2.2创立人性化的科技人才管理模式,利用互联网进行管理创新

反复强调,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关键在人才,应着力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向用人主体放权,为人才松绑,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优势。为应对河南科技人才管理体制问题,有必要利用互联网创新完善科技人才管理模式。一方面,树立“以人为本”的人才管理模式。以人为本是一种对人在社会经济发展中主体作用的肯定,即强调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的价值取向。长期以来,无论是福利待遇还是基础设施,河南省与其他省份,尤其是东南沿海发达地区相差较大,再加上河南在对科技人才管理上存在偏差,要么偏重于微观,要么刚性管理意识浓厚,偏离了以人为本的管理取向,很大程度上挫伤了科技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导致众多年富力强的高级人才、尤其是掌握高、新、尖技术及实用型技术的科技人才严重流失。调查显示,在流失人员中,优秀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占7.5%,拥有高、中级职称的科技人才占到47.5%①。人才大量外流导致科技人才紧缺,已成为影响河南省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潜在因素。因此,在对科技人才管理工作中,应充分发挥河南作为人力资源大省的优势,认真贯彻“以人为本”的人才管理理念,以人为中心,尊重知识、留住人才、鼓励创新,充分发挥科技人才的主导作用。另一方面,破除“去行政化”的人才管理壁垒,创造条件为人才发展松绑。国务院总理强调指出:“政府对科研的管理严重束缚了广大科研人员和科研机构的手脚,影响了创新创造的积极性。我们不能用管理行政人员的办法管理教学科研人员,要通过体制机制改革来激发科技创新活力。”②河南作为我国的人力资源大省,科技人才的行政化管理倾向首先表现为政府部门按照行政化方式管理事业单位人员。调查显示,现有的体制框架下,河南省超过九成的事业单位是政府部门的从属机构,负责人都是省、市政府机关直接任命的,具有极强的行政属性。这种倾向直接导致一些高校、科研单位学术科研淡化,行政之风盛行。因此,利用互联网创新科技人才管理模式,就需要利用互联网平台,打破传统管理模式在时间、空间上的限制,实现对科技人才的全方位管理,就要减少政府对事业单位的行政干预,由直接管理向间接管理转变,扩大事业单位管理和用人的自主权,建立符合事业单位实际的人才选拔任用制度。

2.3营造良好的科技人才管理环境,使人才管理公开化、透明化

古人云:“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只有营造良好的环境氛围,才有利于科技人才的成长和发展。尤其重要的是,在开放的互联网环境下,要营造重视科技人才的社会舆论氛围,打破各自为政的思想,让人才管理变得更加公开透明和客观公正。从某种意义上说,人才资源才是决定一个国家或地区发展命脉的重大变量。河南要想挤进全国第一方阵,在中原崛起中突围,就必须重视人才的引进和培养,特别是科技人才的发现和使用。尤其是在我国加快推进“互联网+”战略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背景下,发挥人才的作用,尤其是加强科技人才的使用和管理,对于新兴产业的发展至关重要。此外,还要针对河南高端科技人才缺乏和分布不平衡的现状,重视优化科技人才管理的体制机制,完善人才成长环境,从而调动人才的积极性,避免优秀科技人才的大量流失和闲置浪费。科技人才管理是一项复杂系统的工程,需要多方主体的积极参与和密切配合。当前,河南省正处于国家重大战略在豫全面推进的重要时期,也是河南蓄势崛起、攻坚转型的关键时期,对科技人才的需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迫切。在“互联网+”引领中国发展的当下,科技人才是影响创新提高的重要因素。只有树立先进的科技人才管理理念,实现人才管理与“互联网+”的深度融合,提高科技人才的管理水平,创立人性化的科技人才管理模式,营造“以人为本”的科技人才管理环境,才能凝聚、吸引众多科技人才来豫发展,为促进河南经济崛起、河南振兴提供动力支持和智力保障。

参考文献:

[1]孙婕.科技人才管理影响因素与促进机制研究[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5(22).

[2]胡洪明.科技人才管理研究[D].武汉:武汉理工大学,2007.

[3]王明英,张润浩.河南省人力资源开发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焦作大学学报,2014(2).

[4]金素梅.河南省科技人才培养与开发机制创新研究[J].天中学刊,2011(2).

[5]高洪涛,徐文洪.河南科技人才现状分析及对策建议[J].创新科技,2016(5).

[6]刘芳.河南人才现状及问题研究[D].郑州:郑州大学,2007.

作者:王明英 李磊 单位:焦作大学法政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