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探究式教学范例

自主探究式教学

自主探究式教学范文1

一、教学原则

1.合理性原则。高中数学知识点繁多复杂,学生的学习压力也就相对增大,教学效果有时候不甚理想。其实数学教材中的内容有些可以使用探究式教学方法,可以很轻松地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因此,教师需要先对教学内容进行适当筛选,选择难度适中的数学课题展开探究。因为难度过高会导致学生丧失探究的信心,难度过低则会令学生失去自主探究的兴趣,因此,教师在选择数学课题时一定要遵循合理性的教学原则。

2.主体性原则。该原则在实际教学活动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二是教师是开展教学工作的主体,三是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很多教师也逐渐适应了在课堂中突出学生们主体地位的教学模式,这样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创造性和主动性。从这个层面上来看,教师在进行探究式教学时,一定要遵循主体性原则。

3.民主性原则。在传统数学课堂上,教师具有足够的权威性,学生只能被动接受知识,很少提出质疑。这样教学严重阻碍了学生自主思考能力的提升,而探究式教学则可以有效改善这一教学难题。在该教学模式下,教师通常会创设出轻松的课堂环境,并且给予学生们更多的发言权,让学生能够充分地展现自己,敢于挑战权威,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这也是民主性原则在探究式教学中的重要体现。

二、教学策略

1.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首先教师需要对学生的质疑行为及时进行鼓励,通过这些方式来有效地增强学生们的自信心。以“函数的概念”这一内容的教学为例,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课前做好充分的预习工作。由于该部分内容所涉及到的知识点非常琐碎,且数量繁多,因此,在课堂上,教师与学生之间可以相互提问,再相互解答。通过这种方式不仅可以有效地活跃课堂气氛,同时还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实现探究教学的目标;其次,给予学生踊跃发表自己观点的时间。数学教师可以以本节课的内容为基础,努力活跃课堂气氛,给予学生们更多发言的权利,从而增强教学效果,实现教学质量显著提升。

2.小组合作探究。为了提升学生们的探究效率,教师还可以将学生们划分为不同的小组,让他们通过小组合作和讨论来解决一些数学问题。例如,在讲解“数列求和”这一内容时,便可以采取小组合作探究的方法来进行。从理论上来讲,数列求和可以使用的方法非常多,常见的求和方法有错位相减法、分组法、数学归纳法、并项求和法、公式法、倒序相加法、裂项法、通项化归法等等,不同的学生在考虑同一数学问题时也会使用不同的方法。因此,通过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可以令学生相互交流自己的解题思路和思考问题的角度,使得学生之间可以产生强烈的思想碰撞和交流,而且通过对比别人看待问题的角度,可以更好地扩展自己的解题思路,同时还可以培养学生之间的情谊,有利于学生全面、健康地成长。

自主探究式教学范文2

众所周知,自主探究式教学策略,作为锻炼和培养高中生良好动手能力、分析能力的有效手段和方式之一,要实施好,开展好此项教学策略,其前提就是要在“自主”一词上做好文章,通过行之有效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将高中生“自主”学习解答数学问题特性展现出来。这就要求,高中数学教师在开展“自主探究式”问题教学策略时,要发挥和凸显学生学习活动的主体特性,将学生的主体能动性和积极性激发出来,借助教学情境、教学内容、教学语言等情感因素,让学生能动的参与问探究、解答活动。

如在“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问题教学活动中,教师抓住学生对现实问题的“亲切感”,利用数学知识的显示应用性特征,创设出“从盛有盐的质量分数为20%的盐水2kg的容器中倒出1kg盐水,然后加入1kg水,以后每次都倒出1kg盐水,然后再加入1kg水,问:1)第5次倒出的的1kg盐水中含盐多少g?2)经6次倒出后,一共倒出多少kg盐?此时加1kg水后容器内盐水的盐的质量分数为多少?”生活性教学情境,引发起高中生探知解答的“共鸣”,引导进行独立自主开展探究分析活动。

又如在“不等式的表示和应用”问题教学活动中,教师为激发学生自主探究意识,先向学生提出“在解答不等式的表示和应用类问题案例时,一般采用的方法和策略是什么”问题,使学生能够带着一定的目的性,此时,教师向学生提供“甲乙两人在同一家米店买米两次,两次来的价格不同,甲每次购买m千克,乙每次购买n元钱的,则甲乙两个人谁的买法更便宜些?”问题情境,这样,就能更加引导学生深入开展探究学习活动。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实施此项策略时,要遵循学生认知规律,尊重学生学习情感。

二、教授学生有效探究活动的方法“路数”

自主探究式教学策略活动的有效实施,其目标和要求就是高中生逐步养成和形成自主探究问题的方法和策略。同时,问题解答总是遵循一定的方法和策略,存在一定的方法性和规律性。这就需要高中数学教师在问题教学时,要善于归纳和总结问题解答的方法和策略,发挥教师主导地位,凸显教学活动中的指导和引导作用,将学生自主探究和教师有效指导有机融合,实现学生在自主探究活动中,掌握和运用科学、高效的解题方法和思路。在上述问题案例教学中,教师采用自主探究式教学策略,要求学生结合该节课教学要求,开展自主探究问题的学习活动,引导学生根据问题条件,找寻探知解题的方法,学生进行解题过程。最后,教师引导学生,结合该问题案例的解题过程,对上述问题进行总结归纳解题方法的活动,总而是学生在自主解题活动中,既锻炼了实践探知的能力,又掌握解析问题的策略。

三、开展学生探究活动过程的多元评价

高中生在自主探究问题过程中,受自身探究能力、思维水平及学习素养等方面因素的制约,容易在个体自主探究分析问题过程中出现瑕疵和不足。此时,就需要教师借助于教学评价手段,对学生的分析过程、解题思路以及解析过程进行客观、及时的评析,既肯定学生自主探究的“长处”,又指导学生独立解题的“短处”,使高中生在师生评析、生生互评、生生点评中,掌握更加科学、高效的自主探究问题方法,实现自主探究习惯的有效养成。如在“简单的线性规划问题”问题教学时,教师针对学生在解答对于整点问题,在找整点的时候经常把最优解当成离两边界点最近的整点而导致解题错误的现象,设置“设变量x,y满足条件如图1,求s=5x+4y的最大值”问题,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基础上,结合某学生解题过程,进行生生评析活动,学生在共通评价过程中,认识到解题过程中解答该类问题应注意的“地方”,及其正确的解题过程,有助于学生良好探究习惯的培养。

四、总结

自主探究式教学范文3

历史在学生的眼中可能是老古董,陈旧而死板,缺乏时代感。其实不然,历史是鲜活的,是与时俱进的,而造成学生形成这一印象的原因是我们的教学方式。基于此,我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积极探索自主探究教学模式,形成了“提问—质疑—讨论—总结—拓展”的授课思路,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让学生大展拳脚,正所谓不拘一格,妙解课题。

关键词:

高中历史;自主探究;教学实践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探索和探究精神是人类社会进步的基石。高中生已经具备了很强的独立思考和行动能力,在高中历史学习中,我们要激发他们的潜能,鼓励他们针对特定的课题,主动探究,大胆质疑,通力合作,并分享探究成果,升华个体情感。学生在这一过程中收获快乐,懂得团队精神,领悟了求真务实的内涵,历史学习兴趣更加浓厚,师生之间的关系更为和谐。

一、提问,创设探究情境

探究式学习是一种自主学习方式,是学生主动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是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过程,是对历史知识、观念的实际应用,富有趣味性和操作性。探究式学习能有效促进学生历史综合能力和思维能力的提高,让他们享受研究、钻研的乐趣,从而激发历史学习的热情,让学生从“学会”逐步过渡到“会学”,增强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而这一切都是从提问开始的。在《新文化运动》一课的教学中,我利用大屏幕展现了的场景,将学生带进那个风起云涌的时代。新文化运动是在何种背景下发生的?新文化运动的发生是偶然的还是必然的?学生们开始积极思考,不时互相商量。第一小组的学生说:洋务运动、相继失败,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也被袁世凯窃取,中国人民依然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如果还找不到一条出路,中国何去何从?于是,爱国知识分子掀起一场生机勃勃的新文化运动。第二个小组的学生说:正如鲁迅先生所说,光是从身体上拯救国民是行不通的,一定要从思想上改造国民。这次运动的发生是必然的,是中国人民探索出来的新的自救之路。就这样,他们自发地整理新文化运动内容,包括主要内容、成果、意义等,并分条记录在任务表中,一目了然。“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问是历史教学中的助燃剂和推动剂,亦是让学生燃起探究欲望的动力。在巧问妙引下,高中生透过历史现象看到更多深刻的道理。

二、质疑,鼓励个性发言

传统历史教学过于沉闷,教学过程总是一成不变,采用灌输式或填鸭式,剥夺学生的发言权,导致课堂缺少波澜。“尽信书不如无书”,高中生思维敏捷,有自己的认识,希望找到一个表达的平台。在探究式学习中,我将这个权利交到学生手中,让他们畅所欲言,甚至会包容他们的“奇思怪谈”。这样一来,学生学会了从多角度思考问题,并在质疑中提高认知水平。在《经济全球化的世界》一课的教学中,学生们了解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科技迅速发展,全球经济发展速度倍增,朝着共同体的趋势迈进。大屏幕上,海尔集团北美总部在纽约成立,这意味着什么?有的说,这说明中国制造已经开始迈进世界商圈,中国企业正在与世界接轨。就在这时,一个学生说:中国企业能与国外的企业抗衡吗?另一个学生随声附和道:中国敞开国门,会不会“引狼入室”,将大蛋糕分给那些世界企业吃,中国自己吃什么呢?面对学生的种种思想,我鼓励大家继续深入探讨,经济全球化面前,有了困难,我们就知难而退吗?我们应该如何应对机遇和挑战呢?高中生喜欢挑战,喜欢“鸡蛋里头挑骨头”,敢于向权威发起挑战,敢于表达个性见解,激发潜能,提高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三、讨论,碰撞思维火花

“独木难成林”,探究式学习模式有利于学生之间的通力合作,有利于学生之间就某个知识点展开讨论。交流的机会增加了,他们分享彼此的探究成果,将自己的感悟告诉大家,碰撞出思维的火花,最后达成共识。这种团队的氛围和分享的乐趣是其他教学形式无法比拟的,学生们在这一过程中体会到了努力、坚持、分享、成功等,收获颇丰。在《罗斯福新政》一课的教学中,内容主要涉及三个层面:罗斯福新政的内容、罗斯福新政的作用及罗斯福新政的意义。本着“史论结合,史从证出”的原则,学生们思维非常活跃,从归纳、演绎到交流、讨论,课堂上绽放思维之花。“他推翻的先例比其他任何人都多,他打碎的古老结构比其他任何人都多,他对美国整个面貌的改变比其他任何人都要迅猛而激烈”,怎样评价罗斯福呢?一个同学读了搜集到的罗斯福身残志坚的故事,让大家认识到罗斯福是一个意志坚定的伟人。一个同学拿出了1929~1933年间经济危机的数据,说明美国金融危机的严重性,指出罗斯福力挽狂澜。大家从不同角度,展开论述,各有亮点。讨论让历史教学向纵深发展,让学生的思维得到锤炼。课堂上越是有不同的声音,越能证明他们在思考,教学效果自然大大提升。

四、总结,评价学生表现

总结环节是师生合作的时机。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对所学知识进行归纳与概括,梳理出一条脉络。同时,对于各个小组的表现,我也会给予中肯的评价,由我和学生一起评出本堂课的最佳表现小组和个人,为他们点赞。学生的努力获得了大家的认可,自信心增强了,对历史学习的投入更多了。在《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一课的教学中,学生们探究了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特点,从促进因素、农业技术、土地制度、劳动能力等,找到了中国农业经济的发展轨迹。对于他们的表现,我给予了中肯的评价。第二小组的学生说:中国水利工程的发展对于中国农业的发展具有极大推动作用,从大禹治水、都江堰的修建到王景治理黄河……思路清晰,事例丰富。第三小组的学生说,如果没有繁重的赋税,古代农业发展水平可能会更高。不得不说,他们从反面做了思考。总结,是为了下一次更好的开始。在总结中,学生夯实了基础,同时也会提出新的疑问,这样探究就会继续下去,没有止境。

五、拓展,做到学以致用

在有了一定的知识功底后,我们会开展各种拓展训练,有时是习题训练,有时是历史材料实证,有时还会为他们预留课下实践课题,让他们将探究的触角延伸到社会中、生活中,锻炼搜集、鉴别、整理、运用史料的能力,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做到学以致用。在《百家争鸣》一课的教学中,学生们有了时空观念,全面了解了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文化状况,重点探讨了儒家思想。我组织学生开展阅读《论语》《孟子》等儒家作品的读书活动,举办了读后交流活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说:21世纪,孔子的思想必将更加璀璨。这是对中国文化的肯定,更是对儒家思想的肯定。那么,你怎么看呢?学生们畅所欲言,有的说,孔子主张仁者爱人。我特别喜欢这句话,仁是基础,这样才能做到爱人。正所谓天下归心是也。有的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这是典型的民本思想,是先进的执政理念。还有的说孔子有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这说明孔子的教育思想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等很科学,值得我们学习。“我们都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这是我经常对学生说的一句话。学古知今,历史的魅力正是如此。

总之,高中历史教学应该不拘一格,应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以“探究”为武器,参与到课堂的每一个环节。有思考,有合作,有发言,有争论……我相信,高中历史教学一定会迈上新的台阶,在那里迎接我们的是旭日东升,是朝霞满天。

作者:邓金龙 单位:江苏省扬州市宝应县曹甸高级中学

参考文献:

自主探究式教学范文4

所谓自主探究教学模式,就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以学生作为主体,采取合适的教学对策来帮助学生解决相关问题,并引导学生逐步形成自己的认知,最终促进课程教学效率与效果的不断提升。应该来说,自主探究教学模式是教学观念由传统向现代转变的一个重要标志,是教师对于教学方法与教学经验的总结与归纳,能够更好的适应现代课堂教学需要,是一种能够切实提升教与学效率的方法。那么,自主探究教学模式,顾名思义,它的基本特征就是强调学生的主体学习地位,要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中的主人翁,教师只是他们的指导者与辅助者,教师与学生之间是一种平等互助的关系。教师重视引导学生对相关问题进行调查与研究,并通过教学实践来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二、自主探究教学模式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重要价值

1.它可以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采取了自主探究教学模式,可以让学生们投入到积极主动的思考与讨论当中去。这样,不仅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活跃课堂氛围,同时还可以激发出学生的探究热情,并通过问题探究来锻炼相关的思维与意识,有利于引导学生更好的掌握相关地理知识,还可以让学生用地理知识来指导地理实践。

2.它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能力。初中地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恰当的运用自主探究教学模式,可以不断拓展学生的地理思维意识与能力,让他们的地理知识变得更为开阔,还可以激发出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为将来的地理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3.它可以有效改善初中地理教学效果。传统的初中地理教学基本上都是那种填鸭式教学方法,严重制约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因此,自主探究教学模式可以从根本上转变这种局限性的教学方法,转而以学生作为教学主体,教师只是为学生提供辅导和帮助。这样,可以让学生充分体会到学习的动力所在,积极主动的探究地理知识,从而切实提升初中地理课堂教学效率与效果。

三、自主探究教学模式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具体运用

1.从生活中选择教学素材。这就是说,初中地理教学中,地理教师应该选取一些与我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内容作为教学素材,这样,学生才可以真正感受到亲切,有利于调动起学生的探究热情,也才能够为学生提供探究的可能性。这是因为只有地理教学内容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学生才可以真正有效参与到学习实践当中去,才可以直接解决与地理学科相关的问题。

2.选择难易适中的教学材料。初中地理教学中采取自主探究教学模式,就必须满足这样一个条件,即教学材料具有一定的深度与难度。那么,地理教师就要综合考虑到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充分结合学生实际的学习情况,为学生在地理课堂上设置一些合适的教学情境,不仅可以让学生体会到地理学习的快乐,同时还可以让他们在经过一定程度的努力之后取得成果,这样有利于提高他们的学习与探究积极性,培养他们的探究精神,获得学习成功的快感。

3.引入时事热点作为探究素材。初中地理教师还应该引导学生放眼世界,关注时事热点问题,从而激发出学生自主探究的兴趣,拓展学生的地理思维。比如说,初中地理教师可以把一些自然地质灾害作为教学素材,让学生深入其中进行自主探究,找到问题的症结并提出自己的独到见解。这样,初中地理教学就可以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自主探究式教学范文5

【关键词】高中数学;自主探究;教学策略;课堂效率

一、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的意义

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即实现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自我引导,实现自我激励及自我控制,实现与其他学生的合作性、探究性学习。这是一种主动性的学习活动,区别于被动性、机械性的学习活动,更有利于学生明确现阶段的学习目标,从而制定适合自己的学习计划。在学生自主性学习过程中,学生会投入相应的感情,能够在积极的学习活动中获得相应的情感体验,从而灵活性的制定学习策略。在这种探究式学习活动中,学生的学习任务比较明确,学生之间展开互助性学习,这提高了学生间的学习竞争力,有利于学生合作意识的培养。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间进行相关知识的探究及学习,实现了自身学习领域的拓宽性发展。

二、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策略

1.创设情境,设计悬念

在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过程中,教师要灵活性的创设数学课堂的教学情景,以激发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疑惑,使学生产生较强的学习求知欲。在这个环节中,教师需要认真分析学生的心理特点及认知特点,实现问题探究氛围的营造,激发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学习中互动,在互动中收获知识的乐趣。如在“垂直于弦的直径”知识点教学中,教师可以提问学生比较感兴趣的问题,如将一个圆纸片沿着直径对折,你会发现什么数学知识?如果一条直线与弦垂直,那么该直线平分弦所对的两条弧吗?引导学生积极展开探究,实现学生学习兴趣的增强。在问题的探究过程中,学生获得自主学习的乐趣,实现自身创造性思维地培养。

2.学习小组的组建

为了获得最大的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效益,教师必须针对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状况、认知需求等,进行学习小组的创设,每一个合作学习小组的成员应能力不同且互补。为了使学生获得合作上的乐趣,教师必须要给予学生合作成功的体验。这需要教师熟悉班内学生的个性、能力及人际关系状况,要满足学生的这种学习需求,从而提升组内的合作效益。在学习学习过程中,每个学生都应该用积极的心态解决问题,获得新的知识,实现自身知识体系的完善性发展。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给予学生一定的自主探究时间及控制,要相信学生,引导学生自主的发现相关规律及结论,使学生学会倾听及表达。在小组合作之前,教师要保证学生充分了解相关的资料。在每个学生学习任务的分配过程中,要保证每个小组及学生都能参与到课程知识的互动过程,每个小组的学习结论必须与其他小组共享。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也可以让几个小组同时完成相应的课题,最后对比不同小组的学习结论,进行不同小组学习结论的比较,从中得到最佳的结论。在学生在合作竞争氛围中获得相应的知识。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教师要严格控制合作学习的力度及尺度,该合作时就合作,该反思时就反思,实现师生合作效率、学生合作效率的增强。

3.张扬个性,帮助学生探究学习

在自主探究学习过程中,教师要充分挖掘学生的学习需求,并且尊重学生的这种学习个性,在这个过程中,引导学生树立良好的学习习惯,展开相关知识点的探究,这需要教师充分尊重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引导学生进行相关知识点的探究,实现学生学习思维的创新性发展。教师需要给予学生自主性的学习空间。学生自主探究习惯的养成,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教师引导学生进行相关知识点的学习。如在“概率”知识点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提问学生:你们玩过抛硬币的游戏吗?学生们会争先恐后的回答问题,说出与概率相关的知识。在知识问题的解决过程中,又会不断产生新的问题,如抛10次硬币,出现正面朝上及正面朝下的几率各是多少?抛20次硬币呢?你会得出什么样的规律?学生会说出自己的讲解,这些见解与概率概念存在关系,从而引出概率知识点的相关概念。让问题在动态中生成,在动态中得到解答,以提升数学课堂的开放性及趣味性。在动态性问题的不断推进过程中,要引导学生树立持续性的探究学习习惯,从而实现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给予学生充足的学习时间及空间,引导学生自主展开探究。这需要教师充分尊重学生的学习习惯及个性。教师要教给学生良好的思考及学习方法,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学习过程中的乐趣,这是增强学生学习探索能力及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在合作式学习活动的组织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先独立思考,再进行合作式学习,高中生是独立的个体,其学习思维存在较大的差异性,每个学生都具备极强的发展潜能,凡是学生能够独立思考及解决的,不需要学生展开合作学习,若在独立学习过程中,碰到难题解决不了,再通过合作学习,解决自己的疑问,充分发挥集体学习的智慧,实现每个学生的长远性发展。在合作探究教学中,教师要避免教学引导的盲目性,要强化教师的引导及组织过程,教师要引导学生主动提出问题,并且要敢于质疑疑难问题。做好学生疑难问题的指导工作,使学生带着问题去合作及学习,充分激发学生的探究及合作意识,引导学生进行相关知识点的探索,在问题的对比及分析过程中,解决问题,加深对相关知识点的理解。

三、课后延伸,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意识

课前学习的目的是做好新课学习的准备,这是创造高效率学习活动的关键。通过对课前自学的开展,可以一定程度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及独立思考能力,能够启发学生对新课程知识的兴趣。为了完善学生的数学知识体系,教师需要实现课前自学与课后延伸的结合,从而实现学生学习过程的巩固及创新,帮助学生理解相关的知识点,使学生系统掌握相应的知识,将数学知识应用到实践。为了提升学生知识点的巩固水平,教师要把握好数学知识及时复习的节奏,引导学生做好相关知识的巩固工作,使学生在合作中学习,在学习中不断巩固所学知识。数学知识概念比较抽象,为了增强学生的数学应用素质,教师要引导学生多动手做数学,要向学生展示数学世界的魅力,引导学生自觉的学习、探究及复习。在课后延伸教学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学习需求及学习习惯,可以让一些优秀的学生分享自己的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学生掌握课堂知识学习的技巧,从而实现学生潜能的挖掘,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探究意识,实现学生数学素质的综合性发展。在课后知识延伸式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布置相应的练习题,辅助学生展开相关知识点的学习。在习题的布置过程中,教师要保证所设计习题的针对性,要具体到学生知识复习的薄弱之处,需要根据学生的数学学习特点及身心发展要求,积极展开探究性的复习及知识联系活动。在这个过程中,所设计习题要激发学生的主动探究精神及进取精神,引导学生展开自主性的探究活动。为了适应现阶段高中数学的教学要求,教师必须增强高中生的综合数学素质,提升学生的理论知识能力及应用能力。这需要教师优化自主探究性教学体系,实现自身教学理念的优化,进行多样性教学手段的应用,培养学生良好的自主、合作、探究的习惯,充分发挥学生的独立探究能力及思考能力。

参考文献:

[1]张卫.通过变式教学培养学生的能力[J].中学教学参考,2018,(23).

自主探究式教学范文6

[关键词]小学数学;生活化引导;自主探研

一、生活化教学的意义

(一)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传统教学观念中,小学数学教学单方面注重基础知识的培养,对学生创新意识及能力培养的限制抑制了学生兴趣的培养。而教学生活化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近于实际生活,老师进行指导性的观察与思考可以有效促进学生创新意识能力的培养。

(二)学生实践能力提高的效果

前提是学习与生活密切地联系起来。运用课堂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小学生的思维主要是形象思维。所以教师应充分结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来考虑教学方案,生活化的运用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也可以充分地得到生活的体验。教学生活化运用可以使学生对数学产生更加浓烈的兴趣,并且生活化教学方式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可以解决实际问题。

二、探究研究存在的问题

(一)盲目性

事实上,并非每块内容都适合运用探究性学习方法,对于低年级、运动技能差的学生而言,有介绍性的知识、简单易掌握的内容就完全可以了,运动技术教学前期无须安排什么探究性教学,因为这样工程较大的学习技能容易花费学生太多的时间和精力,盲目探究只会得不偿失。探究性教学是课改的主要特征,所以教师都在积极尝试探究教学。提倡新课程的学习方式有更新又有淘汰是很正常的规律,新课题虽然倡导合作自立探究式的学习方法,并不意味着全盘否定传统讲授式的学习原本的价值。

(二)预设性

探究性教学固然应该有一个统一的结论,但是结论的统一与否绝非最关键的问题,当探究小组的结论都达不到一致的时候,甚至出现完全相反的现象的时候,老师们应当免去激烈辩论的形式,免去寻求一致的结果的可能。一个研究结果的目的不只是为了得到准确的结论,而是要让学生们通过这样那样的学习的行为来深刻感受理解事物探究发展的过程和步骤,从而掌握和领悟到此类事物习得的方法。每一个探究小组或者每名学生都对所探究的项目都会总结出来一个最终的结论。案例:师:4人小组,讨论办法求出两种物体体积。讨论结果,探究橡皮泥的体积怎么求?生:运用转化思想,改变橡皮泥形态捏压成规则的长方体,或正方体计算体积。师:把什么转化成了什么计算?生:把橡皮泥的体积转化成正方体或长方体来计算。师:什么变了不变?方法是什么?生:形状变体积不变,用变形法。(板书:变形法)师:转化方法很好奖励。策略二:生:将橡皮泥放入长方体盒子里压平,再倒出来量出长宽高,算体积。师:方法也很巧妙,不错。

(三)肤浅性

问题应当是发生在周边的,而不是停留在表面那些并没有引起关注的问题。好比体育课上的技术问题,比如实心球课要求学生探究实心球运动的路线形成发展的情况,对学生而言是陌生的,于是教师可以组织学生探究学习,学会去设计和提问学生会感兴趣的问题。这些问题可以引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从而使他们形成主动探求的心态和学习方式。

三、生活化教学在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创建生活情境

数学书本上的问题可以转变为生活里的情境,将学生引入这种原生态的情境可以有效促进学生更加容易地解析数学问题,从而产生更浓烈的兴趣。教师在教学中理应将内容和实际联系起来,将可能遇到的问题讲解给学生并进行精心的研究。同时教师应当向学生进行演练,这样在现实生活里,这些生涩的概念就能得到充分的体会。经过创建的生活情境,学生也就可以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了所学的知识,促进了他们的理解。

(二)选取生活实例

教师理应结合实际来设计问题,比如向学生提出疑问:周末某某同学要过生日了,想请同学们去他家庆祝,所以想问问大家都喜欢吃些什么水果?为了方便统计选一种都不爱吃的水果好吗?那么如何了解大多同学喜欢吃什么,这时就可以要求学生分组,各分发一张单子让学生自行选择爱吃的水果。等学生填好单子之后汇总起来,选派各组代表上台演示,学生学习的知识就完全可以在此基础上得到巩固,同时也使问题有了恰当的解决办法,所有过程又由学生来进行信息的索求分析和加工,在这种极度真实的课堂体验学习下,用统计的方法把生活中细碎的琐事结合在所学的知识里并运用起来,如此的教学效果是显而易见的,同时也促成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充分的理解和接纳。案例如下:师:探究鸡蛋的体积?形状不能改变,哪个小组有办法?生:运用转化的思想,完全浸没在有水的量杯中,鸡蛋和水一共的体积,减去原有水的体积就是鸡蛋的体积。师:把什么转化成了什么计算?生:鸡蛋转化成水的体积来计算。(板书:水的体积)师:什么变了不变?什么方法?生:形状变,体积不变,排水法。(板书:排水法)师:掌声奖励。

(三)把握教学生活化尺度

老师需要很注重教学尺寸的把握,随意照搬生活中的实例,或者照本宣科地借用一些太过平淡的案例,都难以激起学生学习的热情。因此,应根据学生实际接受能力,根据实际教学的需求等,把那些与小学数学教学课本和生活实例相关的生活话题联系起来,由此提升学生的数学意识,从而积极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健康地发展。所以,教师在教授中要妥善处理好生活实例,让数学问题贴近生活,这样,生活化教学运用起来才是根本上的素质教育。

(四)工具化教学

在数学教学中常运用生活化语言来教学的教师往往可以取得更良好的教学效果,风趣幽默的语言自然激起学生学习的热情。注重语言的生动性是一门工具性较强的学科的侧重点,具体表达出来抽象的数学知识并描述给学生理解,把生活实物以形象趣味的形式体现,有助于学生的理解。儿歌就是有助学生快速地理解数学概念的的形式,比如创新地背诵乘法口诀的内容等。数学是抽象的学科,思维逻辑的难度使小学生很是费解。而通过乐趣来识别数学具体的概念,减轻了学生对知识背诵的反感,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热情。

四、结论

探究性学习需要科学规范地施行,这需要多方力量参与师生之间,教师与辅导教师间、教师与领导间,包括家长和社会人员间都要密切交流合作。而数学与其它学科或实际生活间的整体联系又是在开发探究性学习活动的过程中产生的,这就更需要学科、年级之间的合作交流。总之,教学过程中必须培养起师生的团结合作意识,以从根本上转变学科独立的教学模式以及陈旧的思想观念。

参考文献:

[1]冷晓慧.小学数学问题解决教学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6.

[2]陈晨.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误区及对策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6.

自主探究式教学范文7

关键词:高中物理;实验教学;自主探究

新课改下的物理实验教学已经完全不同于以往的传统教学,将教学的方向集中在学生自主探究、实践思考的环节,对学生的物理学习效果提出新的规划,对教师的教学模式有更高层次的要求。因此,教师应该适时地转变物理实验教学的观念,借助先进科学的实验教学方式对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进行培养,只有如此学生才能体会到物理实验教学带来的核心素养熏陶。

1当下物理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

高中物理教师在实验教学课上没有优质的课堂设计,没有足够的课堂实验时间,导致学生在快速紧张的流程操作后草草熟悉整个物理实验过程。在这种被动、粗糙的实验教学模式下学生没有主动参与实验的机会,没有自主探究学习的环境,久而久之,学生还会对物理实验教学失去兴趣,严重影响物理教学的质量提升。另一方面,在物理试验教学中很多教师都没有意识到实验学习的重要性,将实验课与理论课混淆一体,将所有知识接受压力全都输送给学生,学生没有办法靠想象明白物理原理,自然就不会主动探究物理现象,这也是导致教学效率低下的一个原因。

2高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方法

2.1生活场景激发自主探究欲望

生活中到处都是和物理原理相关的现象,将教学方式变得生活化是激起学生自主探究欲望的第一步。学生每天感受到的物理现象不胜枚举。出门乘车公交车刹车时乘客纷纷向前倾倒,煮鸡蛋泡在冷水里容易剥壳等都在学生周围发生。所以,对于物理实验的教学教师也要以此作为学生进入学习状态的关键点,要充分考虑学生的生活内容,按照学生的生活实际开展物理实验教学。学生在熟悉的生活场景中看到丰富的物理知识素材会产生浓厚的研究欲望和兴趣,从而激发学生的自主探究欲望,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物理实验的过程中。比如,在进行“摩擦力”的教学时教师可以利用车轮胎进行现场教学,让学生观察轮胎的花纹,思考这些花纹的作用,进而延伸到自己的鞋底,让学生看到自己鞋底的花纹,再联系摩擦力的作用,就会了解这些设计的意义,就会寻找类似的物理现象进行研究。

2.2兴趣导向,提升自主探究意识

物理实验教学需要教师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点才能刺激学生的探究欲望,只有按照学生的喜好设计实验教学物理教学的成效才会有质的提升。但是让人遗憾的是目前的高中物理实验教学中教师根本不重视学生兴趣的开发,也不重视学生情况的研究,只一味地将教学任务被动地传授给学生,学生在完全的形式主义下进行物理学习,自然没有探究的欲望。针对这么严峻的教学形式物理教师应该深刻认识到兴趣培养的重要性,应该将学生的喜好作为物理教学的主心骨,让学生带着兴趣感受物理原理、探索物理问题,让学生在快乐轻松的环境中获得物理知识,提升探究能力。比如,在学“重力加速度”知识点时教师可以将实验做好展示在学生面前,让学生先利用学过的知识进行细致的观察和记录,然后教师再进一步启发学生,猜想单摆和重力加速度之间的关系。当学生有一点眉目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自发将实验过程操作一遍,学生带着问题进行实验,自然兴趣和探究的欲望更高。

2.3情景创设,实践自主探究过程

情景创设用到物理实验教学的过程中非常有效,教师设置一定的情景,学生进入到情境中模拟演示,达到理论和实践的完全统一。众所周知,物理实验教学如果只是单纯地讲理论,学生刚开始只是不解,但时间久了便是厌烦。这样的物理实验教学并没有任何意义。因此,教师在进行物理实验教学时要给学生创造合适的教学情景,在情景中物理实验和学生的思维容易碰撞,非常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而且身临其境的模拟也让学生对物理实验和物理现象的理解更加深刻,这样的话学生自主探究心理就会更加强烈。比如,在进行《电流表改装到电压表》的教学时教师要借助多媒体技术为学生播放电流表和电压表在工作时的视频,学生直观感受后教师再引导学生尝试电力工人,将电流表顺利改装成电压表。学生在体会电力工人职业的同时也完成了改装实验,极大地满足学生心中的探究欲望。

2.4问题启发,强化自主探究能力

实验教学最关键的就是教师设计问题的启发。通过启发性的问题学生的思维和思考都得到全面的拓展,学生的探究能力也得到强化提升。所以,教师在物理实验的教学中可以充分提出有建设性的问题,但是这个问题的提出一定要联系物理实验的内容,要考虑学生对物理实验知识的掌握情况,然后进行出提问。在这个过程中应注意提问一定要层层递进,以免超出学生的接受度,起到反作用。比如,在“力的合成与分解”相关知识点的实验教学中教师可以先提出一个最具启发性的问题,将学生引入物理试验中,然后根据实验的进度层层深入,将学生内心的探究意识全面打开。

2.5自由环境,营造自主探究氛围

自由的实验环境可以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在宽松的环境中锻炼独立思考的能力,以更加准确、专业的物理知识自主探究物理难题。所以,教师要针对教学实际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在实验环境上多费工夫,营造出能够满足学生思维的实验课堂环境,让学生在自由中学习知识,通过自由探索知识。要想创建自由的实验环境教师首先要做好师生关系的建设,根据学生物理实验学习的现实需求做好教学方案的设计,让学生在良好的师生关系下学习知识。不仅如此,教师还要尊重学生,减少课堂上的各种限制,以组织者的身份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以此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比如,“平抛运动”的实验教学就可以利用自由的实验环境。教师在教学前可以先设计教学方案,要搞清楚学生对该节课知识点的预习和大致了解的程度,要充分总结评析,将教学设计围绕学生的发展展开,这样才能保证自主课堂的实现。接着教师再将该节课的知识点插入其中,用问题引导学生,一旦学生被问题吸引教师就要留给学生足够的课堂思考和实践时间,让学生通过自己发现问题所在,研究问题的实质,最后找到问题的解决方法。这样学生的兴趣和学习感受都会有大幅度转变,学生自然就会更加深入地探究问题,达到自主探究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李沈.新课程下高中物理实验教学自主探究模式的构想与实施[J].技术物理教学,2013,21(3):126-127.

[2]范铁东.探究高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策略[J].学周刊,2018,378(30):33-34.

[3]李婧.新课程高中物理实验教学自主探究模式的构想与实施[J].理科考试研究,2016(15):61.

自主探究式教学范文8

关键词:初中历史;自主学习;有效指导;教学策略

一、初中历史教中学生自主学习模式的现状分析

当下,自主学习模式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依然存在着一些不足,影响了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

(一)自主学习模式的概念。自主学习模式不同于过去的“填鸭式”教学,更注重学生在课堂上积极主动的发挥,不再倡导传统的由教师对学生进行硬性灌输的方式,改变过去学生只能被动记录和接受知识的方法。教师在课堂上发挥的主要是引导和辅助作用,学生才是主导作用。在新课改的要求下,教师需要通过学习和自身研究对教学模式进行科学创新完善,从而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通过主动观察、自主思考、合作探讨和主动探究等方式获取知识,并进行交流,然后由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科学合理的总结和研究,对学生获取的知识成果进行优化改善,从而实现教学目标。

(二)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模式的现状。自主学习模式下,教师不再像从前那样照本宣科地进行教学,而是在正式上课前做好备课工作,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探讨交流。教师会为学生准备相应的学习题目和主题,并提出相应的教学要求,让学生通过自主探讨和合作分析收集所需要的资料,并对其进行探讨和分析,最后在课堂上展示,与大家一起分享。通过自主学习模式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提高学习效率,进而使其深刻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点。但就目前来看,还有一些初中历史教师的教学方法相对老套,未能按照要求落实自主学习模式,这主要是由于教师没有很好地将教学规划和具体内容相结合,更没有将教学任务和自主学习完美衔接。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一些教师担心创新的学习模式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质量,因此很难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给学生充分的自主学习空间。一些教师片面认为自主学习效率低,不如教师讲解效果好,因此忽略了自主学习模式的优势。通过自主学习模式进行学习,一方面能够很好地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学习态度,另一方面能够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这样能让学生们打好更扎实的基础,最终让学生们养成科学合理的学习习惯。

二、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模式的策略

(一)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对于初中历史教学而言,如果想要更好发挥自主学习模式的作用,首先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历史学习中,从而实现新教学模式的目的。从心理学角度分析,兴趣有助于提升学生们主动学习的热情,让学生们更加主动地开展自主学习。因此,教师应意识到自主学习模式的重要性,通过采取符合教学需要的策略来提升学生们的求知欲。教师要注意通过学习研究等方式持续提升自己的专业技术水平,从而让学生们能够按照教师的要求持续提升自主学习能力,持续提升主动学习初中历史的兴趣,进而提高学习效率。教师可以根据教材内容引入有意义、有特点、有历史价值的历史故事,优化课堂气氛,通过对历史专业的仔细研究找寻更加合理的素材。在学生们进行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应注重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不解之处,并及时做出解答。当学生们自主学习阶段完成之后,教师要第一时间对学生们的自学状况展开科学研究总结,进而更好地优化教学方法,最终不断提升教学能力和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为了更好提升学生的学习自主性,采用科学的学习方法是关键。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有很多,首先要依据教材制定科学的教学方案,教师应对历史学科的重难点有着清楚的认识,历史属于文科,很多知识点都需要背诵和记忆,所以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理解和记忆能力。教师应设计多种学习方案来提高学生的记忆水平,包括插图法、年表法、简化学习法等。在历史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重视对时间、人物、事件发生的过程等内容进行讲解,引导学生不断分析和记忆,理清各个知识点之间的关系,建立知识学习网络。学生应结合自身的学习情况,选择合适的学习方法,积极主动地去学习新知识,从而形成自主学习习惯,不断提升对历史学习的兴趣,加强对历史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

(三)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和大胆质疑。为了更好地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和大胆质疑,教师需要创造一个轻松的学习氛围。历史教师应在课堂上让学生感到时间和空间上的自由,以便他们进行独立思考。例如可以运用问题教学法,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之前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引导学生通过学习教材中的内容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观点,让学生具有充分的思考空间和机会。与此同时,教师应该鼓励学生积极发言,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或者感悟,帮助学生打破传统思维,提出自己的创造性观点。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坚持以培养学生的思考和创造力为出发点,有助于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四)调整自主学习方式发展方向。在历史教学过程中,自主学习的方式很多,但伴随而来的问题也逐渐凸显,比较突出常见的问题是,学生的主导作用得不到充分发挥,究其根源是传统教学模式的长期影响。在传统的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讲解授课占据很多时间,学生没有时间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有的甚至没有时间进行独立思考。这些因素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学生学习效率的提升,甚至影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教师要不断结合课堂实际情况,时刻坚持发挥学生的主导作用,调整优化自主学习方式,为学生的高效学习提供重要条件。

(五)转变教学观念,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引导和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最为关键的一点就是历史教师要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与数学、物理、化学等学科不同,初中历史本身有着极强的故事性和趣味性,很容易让学生们主动学。在这样的背景下,教师更需要按照新课改的要求改变旧的教学理念,真正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落实到自己的各项工作之中。1.教师要不断学习成长作为整个教学的引导者和把控者,教师要通过参加集体培训、网络自学、与同行沟通交流等多种有效手段,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提升自己的能力,从而更好地将新的教学理念应用到具体的教学工作之中。2.教师在具体工作中要注意方式方法在具体教学工作中,教师要注意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习惯放在最重要的位置。在整个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们的实际情况制定科学高效的教学方案,让学生们主动参与到学习之中,并在自主学习中获得成就感,进而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3.教师要注意师生之间的沟通交流教师要通过多种途径主动与学生沟通,了解学生的所思所想,通过沟通发现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或给自己的教学带来的启发,并以此为依据对教学方法进行调整,这样能够持续优化教学手段,让学生们不断提升学习兴趣,逐渐培养出良好的学习习惯。

(六)创设教学情境,激发自主学习兴趣。创设科学高效的历史教学情境,是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措施之一。优秀的教学情境能够充分发挥设疑导学模式的作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初中历史教学只是按照中考的要求让学生死记硬背相关知识点,学生难以真正产生兴趣。而创设教学情境则将设疑导学贯彻到整个课堂之中,通过设置问题的方式逐步把学生带入课堂之中。在实际操作中,可以采用正向提问、逆向提问、多层次提问等方式,教师通过合理的提问引导学生主动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最终做到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持续提升自我学习能力。创设教学情境时要注意把握关键细节,教师要注意学生的接受能力、主动学习的兴趣等,不断调整教学情境,从而提升教学效率。比如教师要注意不要每一个学生都单独提问,可以将整个班级分为若干小组,形成比赛竞争的氛围,从而让学生更有团队精神和竞争压力,在互相帮助的过程中不断思考寻找问题的答案。这种方法不仅能够让学生掌握问题的答案,而且能够让学生在比赛竞争的过程中形成主动学习的意识。在兴趣不断加深的情况下,学生自学能力的提高就会水到渠成。需要特别注意的是,整个班级难免有部分学生学习能力有所不足,在整个情境教学中常常处于被动跟随的位置。教师要注意在课堂中对这些学生进行引导和帮助,尽可能让每一位学生都不掉队,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够持续提升自主学习能力。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新课改背景下,初中历史教师通过不断学习持续优化完善教学方式,特别是自主学习模式的广泛使用,对培养学生的整体能力起着重要作用,并已逐渐引入到初中历史课堂中,有效提升了课堂教学效率和学生的学习能力,进一步提升了初中历史教学的质量水平。

参考文献:

[1]高玉辉.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的有效指导分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9(21).

[2]彭升.新课改背景下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策略[J].中外企业家,2018(35).

[3]詹云华.自主学习模式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J].新课程,20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