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设计与研究范例

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专题设计与研究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专题设计与研究

谈课程产品专题设计社会实践教学改革

摘要:国家一流课程产品专题设计的社会实践教学改革路径探析立足于理论实践一体化的课程体系,将专业课程以社会实践体系为主导,将学生的基础知识、核心素养、技能技术、专业能力等教学内容组成多个教学模块,形成一种开放式的社会实践教学模式,实现国家一流专业新形势下建设的创新教学改革与实践。

关键词:产品专题设计;社会实践;模块;教学设计

专业教育中,社会实践教学承载着专业价值、知识技能的内化使命,只有通过社会实践教学,学生才能对专业价值和知识技能产生感性认知,进而获得专业认同和能力内蕴。在社会实践教学实践中,我们逐渐发现,传统课程教学在教学活动与社会实践的衔接上存在明显不足,社会实践教学活动缺乏高质量的实践教学资源支撑,同时也体会到了师资背景单一、人才多样性不足所带来的制约。为此,我们以“接地气”的观念重新审视设计专业教育,努力在与社会、产业的密切对接中还原设计的本质,以培养“专业能力”与“创新能力”为核心目标,从社会现实需求切入,通过设计介入社会实践,培养学生从社会实践课程中认识社会、研究社会、理解社会和服务社会的意识和能力,还有作为设计师所应具有的社会责任感和设计道德观。目前我校产品设计专业已通过国家一流专业评定,通过深化专业教学改革,提高专业培养质量是产品设计专业目前的核心任务。推动专业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正是实现国家一流专业建设这一目标的重要抓手和推手。产品专题设计课程是产品设计专业不可或缺的专业必修课程,是培养新时代创新产品设计高级人才的重要教学内容。国家一流课程产品专题设计社会实践教学改革路径探析,必将对我校产品设计专业学科的进一步发展建设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

1课程研究意义

国家一流课程产品专题设计社会实践教学改革路径探析通过在实践教学中总结经验,具有较强的理论与实践价值。产品设计专业课程立足于理论实践一体化的课程体系,将产品专题设计课程社会实践教学以模块化知识体系为主导,将学生的基础知识、核心素养、技能技术、专业能力等内容分为多个单元组成教学模块,实现新形势下社会实践教学的创新与改革,形成一种开放式的先进教学模式。具体研究意义如下。首先,通过教学改革促进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有效融合。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以设计服务社会为导向,以创新设计能力培养为主线,积极构建专业知识、德育素质相互融通的课程思政协同育人体系,通过“走入田间地头、深入基层一线”的学习体验和价值塑造,引导高校师生团队参与到基层一线、欠发达地区和革命老区的实际建设,使得思想政治教育有了具体依托,让课堂真正成为“传道、授业、解惑”的育人阵地。其次,有益于推动专业发展、学生学习与教师成长。从课程知识内容、教学组织形式和学习成果评价三个方面研究产品专题设计课程社会实践教学的建设策略与路径,是对设计教育内涵式发展的一种有益探索。研究和成果不但丰富了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理念、模式、方法和机制的相关研究理论,还有利于促进设计类专业课程体系的科学化、规范化,有利于提升专业教师的教学、科研创新水平,全面提高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和综合素质。

2课程研究现状分析

目前高校致力于推行高校社会实践教学模式和运行机制的改革与创新工作,对高校社会实践教学的组织实施、奖励评价和体制机制等有着较为深入的研究。一些学者对社会实践教学,从需求评定、方案规划、工作分析、招募面谈、训练督导、激励表扬、绩效评估等方面,详细分析了社会实践教学的计划组织和管理规划。从国内研究可以看出,关于社会实践教学建设的研究已逐渐成为热点,但仍存在对教学过程关注不足、教学内容缺乏系统性、成果评价体系缺乏科学性等问题。同时,现有研究注重社会实践教学体系与制度、教学模式,关于社会实践教学建设具体路径与举措的研究较少。国外专家普遍认为社会实践教学的功能主要包括价值、理解、提高、职业、社会和保护六个方面,对学生、学校、社会和政府等参与方有着积极作用。综合研究现状,本科高校转型发展中社会实践教学建设的问题突出表现在:地方本科高校社会实践教学课程育人效果不佳,相关实施机构缺失,育人能力不强,制度规范有限;企业社会实践教学基地育人动力发挥不足,校企间利益关系失衡且企业参与积极性不高;此外,政府的社会实践教学制度保障有待完善、经济保障有待加强、组织保障有待构建;行业组织社会实践教学指导能力不足等。

阅读全文

数据库建设文化研究论文

1大禹文化资料库概述

为了传承和弘扬大禹文化,受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院委托,单位成立了大禹文化研究中心,并召开了多次国内学术会议。目前,在海峡两岸研究人员的支持下,研究所已经收集了大量有关大禹的书籍、考古资料。这些资料即包括已经收集到的视频、照片、古籍原件等多种实体内容,也包括被“历代石刻史料汇编”、“公元集成图片库”、“中国基本古籍库”、“中国历代典籍总目系统”、“中国数字方志库”、“瀚堂典藏古籍数据库”等专题数据库所搜录的文献,还包括以大禹文化为主题新闻与资料。纵观历史,大禹文化在发展中进步,许多事实新闻,如“五水共治”等就是大禹文化建设的补充。因此,大禹文化资料库的建设也是一个长期的与时俱进的过程。

2资料库建设相关技术

2.1大数据技术

进入大数据时代,人们开始发现很多主题都开始变成了大数据。目前,大禹文化研究数据虽然不多,但由于大禹的历史悠久,随着考古技术的提升、大禹的历史文化资料会变得越来越丰富,以大禹为主题的传奇故事会以动漫、历史剧等形式传播出去。随着水文化得到人们的重视,融合大禹元素的水文化传播的信息也会大量增长。此外,大禹文化相关的电子商务以及无线传感、虚拟空间技术在大禹主题旅游行业的应用也会带来大数据。因此,针对大禹主题的大数据研究也会成为一个重要研究方向,可以在这些大数据中获得新的研究点。

2.2云计算

目前由于大禹文化研究资料分布在许多不同专题数据库中,需要人工进行整合。这会耗费了大量的人力,造成的研究的瓶颈。为此,如果有必要通过商业和技术协议将其各库中拥有的大禹文化资料共享出来,用云服务的方式为研究者提供统一的检索平台,以产生更大的社会效益。事实上,在教育领域,CALIS等图书馆共享平台已经在提供一个通用的文献资料云,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大禹研究者需要更为专业的数据库,如果能够将大禹主题信息较为精确地从各大数据库中抽取出来再作整理,必然能够降低研究者检索文献的难度,增加其搜索内容的广度。因此,开展基于云服务的大禹专题数据库构建方法研究就显得十分必要。

阅读全文

高中语文专题教学评价问题与改进

摘要:专题教学是当下高中语文教学的一个热点,但当前无论在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中,专题教学评价常处于不被关注的状态。在新课标实施的背景下,专题教学评价作为专题教学课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有其独特而重要的功能。应对照新课标的要求,对专题教学评价存在的问题进行纠偏与改进。

关键词:高中语文;专题教学;评价

一、国内高中语文专题教学评价的实践与研究现状

专题教学是当下高中语文教学的一个热点。在2017年版的新课标中,“专题”已成高频词,一共出现了88次。[1]近年,关于专题教学的研究也不少,但梳理后发现,这些探讨大部分关注点在专题教学课程内容及教学方式的设计上,关于专题教学课程评价的涉及较少。在专题教学实践中,目前对专题教学评价关注较多的如浙江的褚树荣老师、深圳的吴泓老师、北京的李煜晖老师,大部分一线教师对专题教学的关注大多集中教学内容的设计上,专题教学设计案例少有关于本专题教学评价的设计。教学实践和学术研究对专题教学评价的忽视,由此可见一斑。中学教师对专题教学评价群体性忽视,一方面与我国课程评价研究较晚有关,[2]国内学者对这方面的研究较少关注;另一方面,与长期以来我国“教”“考”“评”分离有关。本来指导考试的考试说明最后成了指导教学的大纲,最终演变为“考什么,教什么”,教学沦为应试的被动活动;“评”不被重视,其标准也简单粗暴——“分数论英雄,考场见真章”。但此次新课标指引下的课程改革,很大一个改变就是评价方式的变化。实施新课标、建设新课程,教学设计必然要关注课程评价,专题教学由于其特性,更应该重视评价这一环节。

二、专题型教学应重视评价体系建设

课程评价是课程设计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它可以对课程实施过程及其结果进行价值判断,帮助教育者制定决策及提高教育质量。新课标视域下的专题型学习,是一个新的教学实践活动,教师所习惯的固有测评方式,应当顺应新形势新要求转变提升。教师在关注专题型教学的课程内容设计时,要更多地关注课程评价,使课程实施成为一个完整的过程。

(一)新课标赋予“专题教学”的新内涵和新要求

阅读全文

教师培训课程设计探讨

【摘要】当代国内外教育培训理论为教师培训课程设计提供了重要参照。县域教科研骨干专题式研修班以“教师专业发展连续性”为思路,变革培训运作方式;以“双路径”理论为导向,突破培训目标单一的技能关注;以“专业重构理论”为支撑,重视培训课程的适应导向;网络化教师培训理论催生对培训课程设计中角色相互关系的关注。

【关键词】教师培训理论;教师培训课程;课程设计

教师培训课程设计是教师培训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培训理念、培训目标、培训需求、培训实施的集中反映和具体体现。当前,国内外已形成较为丰富的教师培训理论。增强教师培训课程设计的理论意识,有助于促进教师培训课程设计的不断合理化、最优化。笔者试以所在县域的教科研骨干专题式研修班为例,谈谈对教师培训课程设计的理论认识与实践探寻。

一、连续发展:规划培训运作方式

美国教师教育研究专家克雷格(HelenCraig)在世纪之交提出了“教师专业发展连续性”理论,成为21世纪美国教师培训活动的重要理论框架之一。克雷格提出了教师专业发展的6个重要观点:教师教育能够影响学生成绩;教师需要参与包括学校、教学、课程、课堂在内的变革过程;教师专业发展是持续的成长与支持;教师发展是伴随连续学习的过程;教师教育要考虑大学以外的其他路径;教师持续发展需要相应条件的支持。有效的教师培训需要系列、长期的规划,需要阶段性、连环性的实施,不仅因为教师专业发展具有持续性,还因为教师面临的教育世界在不断更新。不同的研究阶段、研究经验、研究任务,都将催生相应的培训需求,这些需求既相对独立又构成整体。自2017年上半年开始,江苏省江阴市教科研骨干专题式研修班将培训课程设计为全年4个班、每学期各两个班、每班集中学习时间为3天的专题课程连续运作模式,菜单式提供“教育科研规范与管理”“科研成果形成与推广”“教育文献学习与转化”“课堂观察设计与实施”等培训专题。文献学习是研究之始,课堂观察是研究之法,规范管理保障研究有效推进,成果形成与推广落实研究的意义和价值,4个专题反映了研究过程的连续性和周期性。设置动态、多样可选的专题,促进了科研骨干教师的持续发展。参培教师每年可根据研究需求自主申报培训专题,并拥有多次申报的资格。

二、文化化人:突破培训技能关注

为了增强培训的有效性,我们向全市147所学校发放问卷,了解学校、教师对培训相关问题的看法与需求。调研结果显示,对科研方法的掌握占研究需求首位。教师对方法的追求反映的立场是实用主义。那么,方法能不能解决所有问题呢?答案显然是否定的。以“课堂观察法”为例,观察点没有得到深入理解和探索,观察点与工具之间不配套,缺少观察后的深入分析,这些问题十分常见。究其原因,与研究者对相关理论问题缺少深入思考或有意无意的回避远离有关。“过度实用主义的驱使会挤占理性的空间,最终沦为功利主义,培训也随之演变为唯效用至上的技术性培训。”南京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院博士研究生宋岭老师的这一观点反映了文化在培训中极其重要又容易被忽视的现象。“走向美学的教科研”是江阴市教育科研逐步形成并提出的县域文化主旨。如何形成文化的共识并进一步丰富其内涵?《江阴市教科研骨干专题式研修班学员手册》除了对培训班具体安排做出必要的说明之外,通过制订“研修共识”表达对科研文化、培训文化的追求:①班级建设:成为学习共同体。全班努力形成好于学习、敏于思考、乐于表达、长于研究、敢于创新、善于生活的研修之风。②课程思路:问题解决与科研美学。研修班课程从研究需求出发,强调问题解决和审美取向,遵循“引领—体验—提升”的设计思路。③研修要旨:做自由的思想者。积极发表自己的见解,多主体、多通道互动,展开学习过程,分享学习体验。④管理规约:我们彼此相关。具有契约精神,按时上课;具有公众意识,进入现场时能尊重学校规章;具有人文情怀,重视精神形象,保持环境美观。文字规约反映了培训的文化追求,但只是表现形式之一,更重要的是,学员们要有可能从培训课程设计中感受到文化的要义,有可能在培训活动中以行动作为文化的体现,从而获得精神上的内在提升。“从根本上看,教师培训具有两条路径:专业化路径与文化路径,教师培训必须与两个关键概念———迈向教学的专业化与文化路径相一致。”加拿大学者所倡导的教师培训“双路径”理论阐明了文化路径在教师培训中的重要地位。文化活动涉及人与世界、与他人、与自己建立关联的过程,教师是“文化化了的教师”,同时又是文化的创造者。

阅读全文

初中数学教育专题研究现状

专题是基于数学教育关注的话题而设置的一个栏目,是对数学教育领域内一些重要现象和核心问题进行研究而形成的成果汇总.《复印报刊资料•初中数学教与学》(以下简称《初中数学教与学》)杂志设置的专题栏就是由若干篇有共同特质的论文对某一个核心问题进行研究.对这些文章进行探析发现,2017年12期杂志的专题论文主要研究初中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中考试题评析、数学实验教学、中小学衔接、课堂情境设计及深度学习和数学文化,每个主题中都蕴含着数学教育原理、思想和方法,给读者提供一个学习与分享的窗口.

一、2017年度《初中数学教与学》专题栏目论文梳理

《初中数学教与学》是精选众多期刊中关于初中数学教学的精良之作,为读者提供初中数学教育中最热门的论点和话题、最新颖的数学思想和教学方法、最独特的学习技巧和数学文化等.2017年《初中数学教与学》专题栏共涉及12个主题,具体情况见表1.表1中表明每一个专题下转载论文数量为4篇或5篇,约占每期论文容量的观点摘录2篇,与相关题录一起占本期杂志的一个页面.专题栏转载的51篇论文中,有29篇独立撰写,其中14篇是中学教师所写,11篇是教研部门的人员所写,4篇是高校教师所写;有22篇是合作撰写,其中16篇有中学教师参与,可见中学教师是数学教育核心问题研究的主体力量.所转论文的原发刊有22种,转发量最多的是《数学通报》《中学数学教学参考》《中国数学教育》《中学数学》《中学数学杂志》《数学教育学报》,占总量的58.82%.24个观点摘编来源于16种期刊,来源最多的是《中学数学》,有5篇,其次有《中学数学研究》《教育研究与评论》《中国数学教育》等等.

二、初中数学教育专题研究现状

1.围绕一个热门主题:初中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与发展

2017年度《初中数学教与学》12期杂志中有5期专题栏的内容都是围绕核心素养这个热门话题展开研究.研读5期杂志中的20篇论文,以挖掘所研究的问题、方法、结论.数学核心素养包括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建模、数学运算、直观想象、数据分析等.透过数学核心素养方面的20篇论文,发现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围绕课堂教学开展研究,可见,课堂是培养和发展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主阵地.研究者黄玉华以苏科版七年级下的证明为例,从课堂教学的维度提出通过数学课程改革、数学教学活动、数学教育评价这3条培养途径落实核心素养.研究者杨慧娟、柴晓龙、马勇军从一线教学实践出发,以一节数学课中的三个细节为例,具体说明在教学中发展学生的数学模型思想的教学策略.李树臣以青岛版《数学》八年级上册第5章的“几何证明初步”为例,引导学生在探索活动中感受推理和演绎推理的区别及联系,并掌握演绎推理的基本模式.研究者牟天伟、张燕以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平均数”为例,具体说明发展学生数据分析的观念的教学策略,让学生经历数据处理的过程、掌握数据分析的知识和技能、对数据形成积极的情感与态度.研究者楚秉晶以反比例函数的教学为例,提出“数学抽象”须着眼于概念的分离与构建、概念的概括与普适化、概念的定义与符号化、概念的系统化.

2.聚焦于两个核心问题:教师教和学生学

阅读全文

专题式教学法在室内设计课程中的应用

摘要:充分利用专题式教学法的教学理念,灵活的安排教学计划,由任课教师掌握教学计划,有效的克服教材的逻辑性不足的问题。通过专题式教学法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操作能力,更重视的是通过团队合作完成项目,培养出复合型高技能的室内设计人才。

关键词:室内设计;专题式;教学法

室内设计课程是普通高校艺术设计专业本科教育课程体系的重要课程之一,是实践性极强的一门课程。涉及的知识点主要有色彩基础、空间材料、设计方法、人体工程学、风格流派等,由于课程内容覆盖面广、综合性强,在授课过程中主要是以理论课程和拟定实践课题进行练习。不同学校对教学内容上各有侧重,但基本教学任务还是锻炼学生从事室内设计的能力,让学生用自己的思考和创造,设计出有创新性的空间。室内设计是一个大类课程,不同院校根据自身的知识体系和实际需求将其分为居住空间设计、商业空间设计、办公空间设计、展示空间设计等小的专题进行集中性教学和授课。

一、传统教学模式分析

1.传统的室内设计课程教学一般都采用“理论课+实践课”的形式进行教学,分别在不同的学期,不同的实验室进行教学。2.传统的室内设计专业课程教学以教师传授为主,以老师为中心,学生是被动的接受者。3.传统的室内设计专业教学模式培养出来的学生毕业后,实践动手能力与设计单位实际项目严重脱节。结合我校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实践的经验,近几年笔者对我校艺术设计专业学生进行专题设计的实践教学,将专题教学法引入到室内设计课程中,将室内设计课程分成居住空间设计、商业空间设计、办公空间设计、展示空间设计等小专题进行集中训练,既培养了学生的多学科知识的综合发展,也提高了老师的教学水平。

二、专题教学法设计理念

专题教学法是指由任课教师在遵守课程教学计划的前提下,把整个教学阶段的教学内容按照一定的标准分成若干部分,将每个部分视为一个独立的专题来备课和授课的方法;对于专题教学要立足于学科特点,服务于教学计划。室内设计课程中的专题教学关注学科前沿问题和室内空间特点,任何一个专题都是不同方向的室内空间设计,又可以自成体系,独立存在。一般在48-64学时完成。

阅读全文

城乡规划专业人文地理学课程教改探讨

[摘要]城乡规划学科具有公共性、综合性、跨学科的特点,其相关内容涵盖了经济、社会、地理、历史、政治、生态、文化等相关学科。其中,人文地理学系列课程(城市地理学、城市经济学、城市社会学等)是城乡规划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通过介绍城市地理学、城市经济学、城市社会学课程的主要内容以及这些课程对城乡规划专业的意义,梳理了部分高校城乡规划专业人文地理学系列课程的开课现状,并以广东工业大学为例,从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及教学考核三方面提出了改革建议。

[关键词]城乡规划专业;课程;人文地理;教学改革

一、引言

2011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颁布新版《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城乡规划学正式由建筑学下的分支学科升级为一级学科[1],这是城乡规划学学科发展的一个大转折。2011年以前,城市规划专业为建筑学一级学科下的二级学科,通常被看作依托建筑学专业平台的外围延伸学科,采取3年通识式建筑学教育和两年城市规划专业的教育模式,注重形体空间设计与物质功能规划。2011年后,由于城乡规划学科研究范围的扩大、学科理论深度的加深,越来越多的学者认为,城乡规划学应当加大对人文社科相关知识的引入,增强城乡规划学学生对城乡发展特征、问题的把控,培养学生的社会道德感和责任感[2-3]。早在数十年前,西方的城市规划教育就已经从以纯技术性物质规划为主要内容的阶段发展到理论研究与规划实践并存的阶段,形成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门类齐全的城市规划教育体系,我国的城乡规划教育目前正处于西方城市规划教育的第一阶段后期[4]。张庭伟对西方城市规划理论梳理后认为,城市规划理论可分为城市理论和规划理论。城市理论是关注城市本身,从不同角度研究城市发展及城市问题产生的各种可见和不可见的动力的理论;规划理论则是关注作为人类干预城市发展、解决城市问题的一种努力,即规划工作的理论[5]。按照该分类依据,人文地理学系列课程都属于城市理论的一部分,城乡规划专业人文地理学系列课程的改革,是希望对现有人文地理学系列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调整与探索,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研究、探索城乡人文、社会、经济等方面的能力,以便更科学合理地进行城乡规划设计。

二、人文地理学系列课程介绍

(一)城市地理学

禹怀亮以许学强、周一星等编著的《城市地理学》(第二版)教材为例,指出城市地理学的教学重难点与创新点,城市形成发展条件研究、区域的城市空间组织研究、城市内部空间组织研究是城市地理学的重难点;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新方法与新技术应用和新领域的研究是该课程的创新点。以工科为背景的城市规划更多被当作建筑设计知识的拓展延伸,其研究视角远远不能满足城乡规划学学科及新时代城乡融合背景对城乡规划从业者的要求。人文地理的空间思维训练能够为城市规划专业学生提供系统、综合的思维方式和解决城市空间本质问题的方法[7]。可见,城市地理学课程的学习,有利于学生跨越城市边界,在更广的区域甚至跨国尺度研究城市生长的动力与发展的肌理、城市内部经济现象的区位分布规律与城市的形态空间结构。在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和国际化的背景下,城市地理学的理论知识研究非常重要。此外,在城市地理学课程中,新方法与新技术如城市地理信息系统等,也能够帮助城乡规划学生在从业时能够更游刃有余地综合地理、经济、社会、生态等多方信息,扎实地把握项目现状、剖析项目内在机制,更好地将规划设计与项目现实结合起来,提高规划设计的科学性、合理性,避免出现“纸上画画,墙上挂挂”的现象。

阅读全文

谈思想政治理论课问题导向专题化教学

摘要: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坚持贯彻以问题为核心导向实行专题化教学,是深入推进思政课堂教法改革的重要选择,是推动和改进思政课教学更具实效性的关键所在和重要路径,能整体提升教育教学效果和学生获得感,使学生受益终身。其具体实践路径有:以问题为导向合理设计专题,教学专题设计基于问题链,创建双主体课堂,新媒体融入教学全过程。实施专题化教学关键在于问题的选择,此外还要注意立足教育目标和教材,改进评价考核机制。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问题导向;专题化教学;教学创新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校培育德才兼备人才的主阵地。新形势下教法攻坚、提升实效是思政课教学改革创新的重点与难点。以问题切入构建思政课堂的专题化教学创新模式,是推进高校思政课良性发展与改革深化的重要探索和有益尝试,有助于丰富和拓展思政课教学研究,具有重要的实践及应用价值。

一、问题导向的专题化教学是高校思政课改革创新的必然选择

问题导向下的思政课专题化教学,就是思政课教师从课程教学目标入手,在深入钻研教材内容的基础上,突破教材固有章节结构体系,以问题意识为教学基本导向重新对课程内容进行整体性、系统性取舍、整合、提炼,合理遴选和确定不同问题模块的系列专题组织展开思政课课堂教学活动。这种教学模式以增强教学效果为旨归,它的有效开展和应用,既可以帮助学生深入透彻掌握相关的思政理论知识,提升综合素养,又能够增强授课效果,促使传授知识与引领思想的有效融合,是高校思政课改进提升教育效果的积极探索。

1.思政课培养目标实现的现实需要。与既定知识、技能传授的知识性课程不同,思想政治课是对大学生进行价值引领和思想塑造的主渠道。单纯的教条式平铺直叙、依序讲授的传统注入式思政课授课模式,缺乏问题意识,一般都是教师自导自演唱独角戏,教学内容远离教学对象的思想与实际,教学实效低下,既不能吸引和说服学生,也不能对学生产生有效的影响和引导。问题与专题深度有效融合、在问题导向下推进的专题化教学模式,凸显问题意识,以聚焦学生关切和困惑的热点疑难问题为基本前提,以呼应和解决学生的疑惑和误区为根本旨归,统筹教学内容精心提炼课程教学专题,通过层层递进的问题设计启发学生用思政理论知识理性思考并得出正确结论,不仅有利于增强思政理论的信服力和亲和力,也有利于启迪学生智慧、激发思辨思维,学生不但掌握到思政理论的精髓精要,而且可以学以致用指导具体行动而外化于行,做到真信、真行,推进大学生群体的健康全面发展,真正实现思政课的教育宗旨与目标。

2.思政课程改革创新的迫切之需。高校思政课当下困境:一是教学内容多而课时紧张。思政理论抽象、说理性强、内容庞杂、涵盖面广、信息容量大,传统的拘泥于教材编排顺序、从头到尾完整讲授的方式,只会变成一言堂,照本宣科或浅尝辄止,不仅难以完成全部的教学任务,而且必然难以深入展开和讲通讲透,不利于学生完整把握教学内容和系统建构知识结构。二是时效性欠佳。思政课统编教材具有极强的综合性、逻辑性、规范性、思政性、理论性与权威性,但社会实践变化太快,尽管教材会定期修订,仍然无法改变时效不足的滞后现实,无法及时回应新情况、新形势。教材语言表达通常晦涩抽象,可读性差,削弱学生思政课学习兴趣,导致调动学生课堂有效参与的难度系数增大。三是内容交叉重叠。目前政治理论课在各大、中学校都有开设,彼此之间存在体系上的联系与内容上的交叉。如何避免重复授课、如何有效衔接、如何激发兴趣、如何突出重难点,都是必须解决的现实问题。四是教学教法单一简单,针对性不够强。常规的按教材编排顺序依次授课的理论灌输式教学模式,对学生的学与思重视不够,忽视学生的个性化要求和主体地位,教学形式单调僵化,教学内容枯燥空洞,课堂互动与实践缺乏。学生与课堂疏离,学习动力和参与度不高,容易倦怠和产生思维惰性,弱化思政育人的教育结果。贯彻问题导向,接“地气”,有的放矢地回应学生内心需求,不囿于教材章节体系限制对教学内容提炼整合,精心设置相应专题对重难点耐心分析、深度讲解,有利于真正达成教材体系向学生乐于接受的教学及价值信仰体系的转化,为思政课堂注入灵魂[1],提升课堂实效,助推思政课堂的改进创新。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