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设计与研究范例

专题设计与研究

专题设计与研究范文1

[关键词]模具;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共建共享;效益

职业教育是一种前瞻教育,是为企业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主要阵地[1],随着我国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调整不断加快,各行各业对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越来越紧迫,职业教育所面临的任务也越来越艰巨[2]。职业教育要完成对学生的技术技能的培养,就必须开展以企业具体岗位工作过程为内容的实习实训,同时必须建设相应的实习实训基地以支撑相关教学任务的开展。这在一些技术密集型、要求动手实践能力比较强的专业尤其如此,譬如模具专业,由于模具是一个技术密集型的强基产业,对人才的技术技能熟练度要求更高,所以探讨高职模具专业的实训基地建设变得更有意义。

一、当前模具专业实训基地建设主要存在的问题

模具属于技术密集型产品,模具生产设备种类多,价格贵,靠学校自建生产实训基地往往心有余而力不足。为此,大多数学校采取的措施是积极争取与企业合作共建,但是吸引企业参与,目前发现存在诸多障碍,具体有以下两点。一是企业投资效益问题。目前由于产教融合在制度设计、细则落实方面不健全,也少有可以借鉴的成功经验,造成无论是国有企业、三资企业还是私人企业都对校企共建实训基地效益前景不看好,所以合作积极性不高[3-4],这点对于模具企业来讲尤其如此,模具生产投资大,效益不明显,所以造成学校积极主动,企业消极被动的局面。二是校企合作实训基地运行难,产教不协调问题[4-5]。生产与教学目的存在差别,生产以质量、效益为追求目标,教学则以培训人才为目标。模具属于高精密加工,对质量要求高,而模具实训教学的生产难以保证质量,同时在技术上、安全上、时间效率上也难以适应生产要求。所以二者本身有一定不兼容性,这也造成模具企业对校企合作共建实训基地的生产前景不看好,但是企业重在生产,培训人才普遍没有纳入企业价值体系的情况下,愿意合作的企业少之又少。

二、模具生产实训基地建设思路

从以上校企共建模具生产实训基地出现的障碍分析来看,最为关键的问题是必须让企业看到投入后的效益。因此,生产实训基地的建设应重点围绕企业效益来制定措施,但同时又不能忘记建生产实训基地的初衷是为了更好的教学。所以模具生产实训基地的建设思路就是在建设和效益分配上坚持“校企共建共享”[6],在实训基地工作目标上做到“产出效益,教出成绩”,让所建设的实训基地的工作真正落实到产教两字中。

三、校企共建共享模具生产实训基地建设方案设计

2019年2月,国务院印发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中,要求发挥企业重要办学主体作用,支持和规范社会力量兴办职业教育培训,鼓励发展股份制、混合所有制等职业院校和各类职业培训机构,培育数以万计的产教融合型企业,建设高水平专业化产教融合实训基地[2]。因此,为实现以上模具生产实训基地的建设思路,破除机制体制障碍,应积极引进企业与学校合作,成立以产教为目的合资产教融合实训基地。模具产教融合基地由模具企业与职业院校共同出资建设。要使模具产教融合基地真正做到“校企共建共享”以及“产出效益,教出成绩”还必须厘清以下问题。

(一)校企共建模具产教融合基地资源与运作管理

1.模具产教融合基地成立的目的。首先要明确设立模具产教融合基地的目的是为模具生产实训教育教学服务,因此在基地章程中要规定,公司首先要满足模具的真实生产实训教学,其次才是模具的生产,学校有权对合资基地的实训教学质量加以监管。这在引进企业洽谈时要作为首要条件予以说明。2.模具产教融合基地的资源组织。根据校企共建理念,校企双方各自提供擅长的资源,共同组建模具产教融合基地。模具企业主要以资本、技术、人力、设备设施、生产管理、经营渠道入股,职业院校主要以场地、资本、技术、教学师资、实训课程入股。3.模具产教融合基地日常运作与管理。校企双方根据所提供资源,协商确定股份多少,并以此为依据确定基地效益分成并确定设立基地董事会校企双方人员人数组成。董事会下设常务机构,负责产教融合基地的具体管理,一般负责人要求既懂模具的实训教学,又懂模具的生产运营管理。基地作为独立法人存在,独立核算,独立管理。产教融合基地下设办公室、教学培训部、生产制造部、产教市场部。根据产教融合基地发展情况适当增加部门。办公室主要负责人力资源、基地财务、材料购买等事务。人力资源主要分模具教学师资和模具生产技术人员。根据校企共建的理念,产教融合基地的人员应来自于企业和学校,企业主要提供模具生产运作技术人员,学校主要提供模具生产实训教师。教学培训部,主要负责模具生产实训教学,开发完成以生产模具为载体的实训课程、实训项目以及具体教学等任务。生产制造部,主要负责产教融合基地在教学之余的模具生产。这两个部门的人员可以交叉,在能保证模具质量的前提下,尽量将生产任务与教学任务统一。产教市场部主要为产教融合基地承接本地区的模具企业员工培训、社会人员的培训以及社会模具订单,以提高产教融合基地的资源利用率和经济效益。

(二)校企共享基地成果

1.基地培养人才使用。模具产教融合基地人才的使用,首先在培训的学生自愿的情况下,合作方企业有优先择人权。这对于合作方企业而言,吸引力在于有了一个后备人才储备库。2.基地收益分配与使用。基地产教所产生的效益,校企双方应按照协定股权比例进行分配。这样来保证校企双方建设收益。收益也可以在投资双方同意的情况下,作为基地拓展发展的资金。3.基地设备的使用。基地设备优先保证企业生产、学生的模具生产实训教学以及教师的工程实践锻炼。对于企业而言,多了一个可以满足自身生产的一个基地;对于学校而言,构建起了一个可以满足教学要求的模具生产实训基地和教师的工程实践锻炼基地。

(三)模具产教融合基地产出效益实现途径

首先,模具产教融合基地本身有固定的教学任务和生产任务,能够保证部分收益。模具产教融合基地本身作为独立核算单位,无论共建方企业自身部分模具生产任务放到产教融合基地中生产,还是共建方职业院校学生的模具生产实训教学都要进行单独购买。其次,设立产教市场部的目的就是为产教融合基地开发模具培训市场和模具生产市场。模具培训业务主要是:为有需要员工培训的模具企业、有模具生产实训需要的其他职业院校和大量社会人员的模具职业培训提供服务。模具生产业务主要是为其他企业提供模具设计、模具零件制造和模具使用维护服务。

(四)产教融合基地教出成绩保障机制

产教融合基地的设立目的是为了打造高水平模具生产实训基地,教出成绩才是公司的核心任务,要完成任务主要从以下三方面考量。一是资源组建。资源主要包括师资、教学课程资源、基地硬件设备。实训基地师资主要来自于职业院校、模具企业,特别是要将模具企业德技双高的工程师、技师纳入到师资团队中来,以保证学员在品德上、技术上都能得到师傅们的言传身教。教学课程资源由校企共同研究制定,并及时将模具新技术、模具新工艺、模具新规范纳入教学标准和教学内容。教学培训部可以以实训基地模具真实生产任务开发实训课程、实训教材。从模具设计、模具零件制造工艺编制、模具零件的制造、模具使用维护再到模具生产管理,全流程按照模具生产过程开发实训生产任务。并参照模具职业标准、企业实际岗位确定各岗位核心能力。基地硬件资源,主要来自于企业,基地硬件配置设计标准不仅要满足教学,还要满足生产,可以承接其他企业模具设计与制造的订单。二是过程执行。强调模具实训教学过程要与模具生产过程统一,同时应按照实训教学的客观规律、合理安排实训教学任务,做到实训与生产完美统一。三是质量管控。实训教学质量管控,首先,由合作方学校自身的教学质量部门对基地进行严把教学标准和生产实训课程结课标准。虽然产教融合基地是独立经营、核算,但是在设立之初,就已说明在教学质量上,合作方学校有教学质量管理权。其次,可以引入权威的第三方评估机构对实训基地教学质量进行不定期评估。再次,考核实训基地教学质量好坏,可以以学生考取国家考证机构颁发的模具设计员、模具制造工程师、电切削工等证书的通过率作为依据。质量的好坏本身也关系到基地的培训业务的拓展,直接关系到基地经营效益,所以在培训质量上,基地本身有动力主动做好。

四、模具产教融合基地运行结果展望

第一,通过将社会模具职业培训作为基地主要经营效益产生点,激发基地教学质量的自我提升,从而有力保障学校自身模具生产实训教学,实现基地的设立初衷。第二,通过以校企共同组建模具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将真正实现校企双方利益一体化,形成命运共同体。保障了企业投资效益,从而解决了企业投资积极性不高的问题。第三,通过基地校企共建共管,按照公司架构模式治理,有效解决了产教合作运行不协调的问题。第四,通过模具产教融合基地的运行,锻炼了学校模具师资队伍,加强了模具企业和学校的人才交流,推动模具企业工程技术人员、高技能人才和职业院校模具教师双向流动,促进学校模具师资建设良性发展。第五,模具产教融合基地按照公司化模式运行,其自身有了造血功能,学校就有余力从事其他建设,有利于职业教育的发展,第六,模具产教融合基地的社会企业属性,其“教”的属性能辐射区域内学校和企业的模具职业培训,其“产”的属性也将激活高校部分知识、技术资源,促进企业的发展,因此无论“教”还是“产”都有利于促进区域社会经济的繁荣。

参考文献

[1]李文平.新型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机制的建立[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5(30):22-24.

[2]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国发〔2019〕4号[A].

[3]赵海婷.企业参与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动因、障碍及促进政策研究[J].职教论坛,2016(9):46-50.

[4]汪婷婷,师帆.制药类专业“产教一体化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机制的探索与实践:以上海市医药学校为例[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5(2):93-96.

[5]韩春燕.职业教育产教对接制度的困境及建设路径[J].教育探索,2018(4):28-30.

专题设计与研究范文2

关键词:服装CAD;服装工程;教学体系;教学改革

我国服装设计专业高等教育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起步较晚,受艺术教育影响较大,重艺术、轻技术,学生普遍动手能力不强,市场意识淡薄。随着专业发展和人才市场的需求变化,不同高校专业侧重有所不同,有的以设计为重点,有的以营销为重点,有的偏重技术,因而服装有了不同的专业方向,其中一个就是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近年来,各个高校开始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尤其是服装工程技术,从教学理念到体系建设再到课程设置上,都逐渐向技术倾斜,并加强与企业之间的合作。但服装专业的改革速度远远跟不上服装产业的发展速度,即便是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培养的学生与服装产业对工程技术人才的实际需求也有较大差距[1]。这是一个不得不令人深思的问题:怎样才能培养出企业需要的服装技术人才?

1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课程体系

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是艺术和生产共存的交叉型学科,既有艺术类教育特点,也兼具工科类教育特点。以四川师范大学服装与设计艺术学院为例,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课程开设一般包含几个大的板块,一是绘画基础课程,二是设计类课程,三是结构类课程,四是工艺制作类课程,五是专业延展课(见图1)。这种课程设置比较均衡,相较艺术类的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没有体现出专业的特色与优势(见图2)。由于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一般招收理科生,学生的手绘设计能力往往赶不上艺术生,但课程设置上又没有特别突出工程技术,造成这个专业的毕业生越来越尴尬。西南大学等学校相继取缔了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很多服装企业的反馈意见是需要服装技术人才,尤其是上岗后能立马上手的技术人才。中国的服装产业正在从“中国制造”向“中国设计”转型,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更多的实用型技术人才。

2构建以服装CAD系统为平台的教学体系

进入21世纪后,服装CAD随着计算机图形图像处理技术升级,其发展更加迅速,二维到三维,数据库,云储存,虚拟试衣……由于在降低生产成本,减少工作负荷,提高设计质量,缩短生产周期等方面的卓越成效,已经广泛用于服装企业生产的各个环节和领域。经过多年的发展,服装CAD系统已经比较全面,功能强大,有款式设计功能、面料设计功能、试衣功能、结构制板功能、放码功能、排料功能、辅助生产功能等,并向三维化、智能化、集成化、网络化、人性化持续发展。虽然服装CAD系统已经覆盖从构思到生产的整个过程,但不少企业技术人员对服装CAD的掌握并不全面,通常只熟悉其中某个模块,从而导致CAD平台的利用率降低,使用环节没有融会贯通,与国外同行差距较大[2]。为了缩短这种差距,贯通服装CAD在各个环节的使用,从培训专业人才抓起成为了必要手段。而作为培养服装工程专业人才主力军的各大服装院校,改革服装CAD在教学中的应用方式成为了必经之路。作为一名在高校多年从事服装工程专业教学的教师,结合四川师范大学服装与设计艺术学院的情况,通过走访与交流,了解到目前在大部分服装院校里,服装CAD系统仅仅用于服装CAD课程学习,偶尔用于服装结构类课程演示,可以说使用率较低,并没有贯穿服装工程专业的各个环节。而现实是,服装CAD系统已经可以完全涵盖设计、结构、工艺———服装专业的三大重要板块。培养服装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综合实践技能是核心,而服装CAD系统对应了服装工程专业需要培养的主要技能,因此以服装CAD系统为平台,以工程技术为核心,改革服装工程教学体系,贯穿专业的教学内容和实践环节,具有可行性和创新性。

2.1设计类课程板块改革

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的学生往往是理科生,有些学院也文、理科兼收,通常都不是艺术生,因此没有绘画基础,在效果图手绘能力上肯定不及艺术类招生的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3]。有的学校在大学低年级时开设绘画课程,从素描、色彩、平面构成等课程入手开始训练。但这种进度既无法赶上专业对手绘能力的需求,也体现不出任何优势。服装CAD的设计模块可以解决这一问题。学生只需要运用CAD在海量的局部款式数据库中,搭配出新的款式即可。因此完全不需要绘画基础课程,像东华大学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就没有开设绘画课程,手绘能力的不足可以通过计算机辅助程序来弥补。据不完全统计,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的学生毕业后从事设计类工作的较少,与其花大量精力培养手绘能力,不如把时间放在如何培养审美情趣和运用计算机建立数据库及软件的应用上。

2.2结构类课程板块改革

服装结构类课程运用CAD是最为广泛的。因为CAD最早解决的也是关于制板推板的瓶颈问题。大部分中青年教师讲授结构制图知识,都是运用CAD进行操作。而服装企业制板,也基本采用CAD完成,以便保存、修改和调取再利用,这方面高校与企业的步调是基本一致的。即便学校与单位的CAD品牌有所不同,但原理是一致的,不同的只是软件界面和局部操作方法。运用CAD制板,效率高,节约的时间可以让学生去接触更多不同款式的服装结构。

2.3工艺类课程板块改革

目前很多高校的工艺类课程就是动手制作服装,通常是制作半截裙、裤子、衬衣、西服等经典款式,运用的设备多是工业平缝机、包缝机、锁眼机、钉扣机、粘合机等。但现在很多中大型服装企业早已引入模具生产,例如口袋的模具、衣片的模具等,这不仅可以提高生产效率,也可以保证生产品质。模具的制作也可以通过CAD来实现和完成。也就是说,工艺类课程不仅应该学习怎么样做衣服,还应该学习制作辅助的生产模具,如果学校有条件,还应该让学生了解并掌握计算机辅助生产系统CAM的流程。

3重组以服装CAD系统为导向的实验平台

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是强调动手能力的一门技术性专业,因此大部分专业课程都包含了实验内容[4]。但课程与课程之间的实验是分散的,没有连贯性,如果以服装CAD系统为导向,重组实验平台,将各门课程的实验内容连贯起来,相当于模拟现代服装企业的工作环境,有助于缩短学生的就业适应期。

3.1CAD系统模块

服装CAD平台涵盖服装设计到制作整个流程,是一个完整的既满足生产又满足教学的成熟体系。整合了多种硬件,包含的七大系统模块实现了服装从构思到生产的过程,更涵盖了行业所需的各种流程。

3.2以模块为导向构建实验平台,模拟现代服装企业工作环境

基于服装CAD平台的实验内容分为四大板块,分别是服装设计板块、服装结构板块、服装工艺板块和综合项目。服装设计板块主要进行款式设计系统的实验,如果有条件可加入量身定制系统实验,为高级定制技术服务;服装结构板块在学习结构理论的基础上,用打板系统和放码系统完成各类服装制板实验;服装工艺板块可以采用排料系统排料、裁片,并在工艺设计系统中生成工艺单和制作流程,然后按流程进行服装制作。如果有条件,最终的成衣可以通过试衣系统反馈效果,检验设计的合理性,并加以修改。以上三个板块刚好对应课程体系的三大板块。最后的综合项目即要求学生将每个模块融会贯通,发挥综合运用能力和创新能力。这一实验平台,实际上是模拟现代服装企业的工作流程,将核心技术与教学实验紧密联系,对接服装行业,建立立体化的教学实验体系。

4更新以服装CAD系统为载体的课程内容

建立以服装CAD为平台的教学体系,并不是推翻现有的教学内容,而是更新以服装CAD系统为载体的课程内容。例如设计类课程,包含款式设计、色彩设计、面料设计、综合运用方法等知识点。教师教学用CAD来演示,学生在学习这些知识点的基础上,用服装CAD实现各种实训练习,大大降低了对学生的手绘要求,也提高了出图质量。

5结语

专题设计与研究范文3

关键词:高中语文;专题教学;评价

一、国内高中语文专题教学评价的实践与研究现状

专题教学是当下高中语文教学的一个热点。在2017年版的新课标中,“专题”已成高频词,一共出现了88次。[1]近年,关于专题教学的研究也不少,但梳理后发现,这些探讨大部分关注点在专题教学课程内容及教学方式的设计上,关于专题教学课程评价的涉及较少。在专题教学实践中,目前对专题教学评价关注较多的如浙江的褚树荣老师、深圳的吴泓老师、北京的李煜晖老师,大部分一线教师对专题教学的关注大多集中教学内容的设计上,专题教学设计案例少有关于本专题教学评价的设计。教学实践和学术研究对专题教学评价的忽视,由此可见一斑。中学教师对专题教学评价群体性忽视,一方面与我国课程评价研究较晚有关,[2]国内学者对这方面的研究较少关注;另一方面,与长期以来我国“教”“考”“评”分离有关。本来指导考试的考试说明最后成了指导教学的大纲,最终演变为“考什么,教什么”,教学沦为应试的被动活动;“评”不被重视,其标准也简单粗暴——“分数论英雄,考场见真章”。但此次新课标指引下的课程改革,很大一个改变就是评价方式的变化。实施新课标、建设新课程,教学设计必然要关注课程评价,专题教学由于其特性,更应该重视评价这一环节。

二、专题型教学应重视评价体系建设

课程评价是课程设计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它可以对课程实施过程及其结果进行价值判断,帮助教育者制定决策及提高教育质量。新课标视域下的专题型学习,是一个新的教学实践活动,教师所习惯的固有测评方式,应当顺应新形势新要求转变提升。教师在关注专题型教学的课程内容设计时,要更多地关注课程评价,使课程实施成为一个完整的过程。

(一)新课标赋予“专题教学”的新内涵和新要求

据徐萌研究,关于语文专题教学的探讨上世纪80年代已出现,但对这种教学法一直缺乏定称,一直到了2011年11月底,在合川召开的名为“高中语文模块课程•专题教学”的全国性研讨会上,专题教学这个名称才基本成为一个定称。徐萌在梳理了不同学者对“专题教学”的概念阐释后,认为专题教学是对教材和课程设计传统样态的突破,它主要体现为对现有及潜在的课程资源的整合、调整和拓展,在课程教学过程强调学生的主体性。[3]这一看法与张秋玲老师看法较为相似,张秋玲老师在解读2017年版新课标关键词的文章中诠释什么是“专题学习”时,提出:“专题学习语境中的‘题’是问题、话题、课题、主题”,认为这个“题”应当是指向教学过程中,学生肯定会经历与面临之问题;指向的必须是“学习中的个体的人”。[1]虽然新课标对专题教学的概念未有明显界定,但综合上述看法,对照新课标,我们可以认为,新课标理念下的专题教学具有如下特点:(1)教学的出发点是基于学生的真实的问题情境。专题教学是针对学生的身心发展过程中必然经历和面临的典型问题而设计的,是解决问题模式,带有项目式学习特点。(2)专题教学强调学生的主动性,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建构。(3)专题教学最终的落脚点是人的发展。

(二)新课标中语文课程评价体系的新变化

2017年版新课标特意设置了“学业质量”一节。“教学与评价建议”部分,在评价方式上强调了诊断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提出“不宜片面强调评价的甄别和选拔功能”,这显然是对之前一个矫正。强调评价应当关注过程、注重激励作用。专题教学,作为体现新课标课程理念的重要课程形态,在课程评价上也应当予以转变。倘若教学中实行的是体现新课标要求的“专题教学形态”,采用的却是旧的评价体系,就会出现脱节或者缺乏实质性意义的突破。专题教学也就背离新课标理念,教学追求也难以落到实处。

(三)专题教学应充分重视诊断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

新课标课程评价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这些评价方式应对的正是新课标课程形态的变革。其中,诊断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对专题教学有着重要作用。

1.诊断性评价可以更好了解学情诊断问题

(1)专题教学自身特点决定了应当特别重视运用诊断性评价。学情了解是教学的重要出发点。以往从文本出发来组元的单元教学也有授课前的学情了解,但这种学情了解不改变课程内容基本方向。甚至往往在开学之前,一整个学期的课程内容基本确定,教师知道“我”就是教这些课文,学生也知道“我”就是学这些课文。这是“文本主义”出发的课程形态。正如张秋玲老师所提出的,现行的教科书也采用很多形式来组合单元,但课堂教学形态并不会因此而改变,其原因就在于编者、教师都把“教”与“学”的着力点指向了文本。[1]但新课标理念下,专题教学显然不能这样。专题教学课程设计的出发点是基于学生真实的或者拟真的问题情境。同时,它要求教师有较高的顶层设计能力,能事先做好每一步的规划。并且,正是因为专题教学是从学生问题出发的,而学情是变化的,学生的问题也是随着教学进程不断解决,又不断再产生的,所以,动态型的诊断性的评价意义就凸显了,这也是专题教学应当特别强调诊断性评价的原因。(2)运用诊断性评价可以更好地设计课程内容。在教学中,能否恰当运用诊断性评价,是教师教育智慧的重要体现。诊断性评价需要教师具备发现关键特征和正确解读诊断分数的能力。汪大昌老师在《“汉字汉语专题研讨”学习任务群选修课的几点建议》一文中把教师“发现的问题要难度适中”“发现的问题要切合学生需求”放在五点建议中的前两条。[4]而发现问题、判断问题就可以通过诊断性评价来帮助达成。笔者在校本课程“庄子的审美境界”专题教学实践过程中,设计了一个教学环节是关于庄子的出世与儒家的入世的演讲。在这一阶段专题学习开始之前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演讲、辩论等综合实践活动是学生最不喜欢的语文实践活动之一,这与之前对学生的预判完全不同。通过问卷数据的分析及与学生交流,发现两个原因。一个是学生旧有的学习模式尚未转变,学生尚未从“教师说、学生听”这种模式中脱离出来,思想有惰性,过于依赖教师;另外一个是儒家的入世思想,学生虽然平时经常听说,但没经过学习,理解是很肤浅的。了解清楚原因后,教师调整辩论、演讲的时间,重新整合课程内容,避免了因不了解学生情况而造成的课程内容设计过于拔高的现象。

2.形成性评价是专题教学评价最重要的一环

(1)形成性评价更能关注学生内在的学习品质提升课程育人功能。终结性评价往往难以评判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行为表现和内在品质。新课标提出,评价的过程即学生学习的过程。学生在不断自评与他评的过程中,对自己的思想、行为、品质进行自我观照,发现问题,加以改进,促进自我成长。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观察、记录、分析学生的学习表现,借助学习表现分析改进学习行为,逐步提升学生内在的素养。(2)运用形成性评价可以对专题推进过程中学生学习进行全方位监控。评价要具有及时性、延时性,这样才能给教师提供有用的信息,从而对课程进行有针对性改进;若非如此,更多的就只是起到甄别的功能而已。这就需要重视过程性评价的合理运用。另外,过程性评价在专题教学推进过程中,可以对学生学习的表现和学习成效进行动态监控。一个专题课程,是教师在一个时间段里持续推进的过程;对于学生而言,对此专题所需要掌握的知识与技能同样也是个渐进的积累过程。所以要达成教学目标,就应当把评价活动贯穿于教与学的全流程,并且对于每一环节、每一个细节都有量化的评价指标并切实实施,使之成为教学中的一个基本的反馈环节。

三、新课标背景下专题教学评价的改进

专题教学评价在价值取向上,应当淡化评价的甄别功能,重视诊断、激励的功能。同时,在评价内容、评价主体和评价的方式方法三个方面都应当有所改进。

(一)价值取向:重改进重激励

专题教学的出发点是“人”,终点也是“人”。所以,教学评价要改变以往那种只是为了评判学生的学习优劣的情况,要突出新课标强调的诊断功能、激励的功能,明确评价最重要的意义是在于帮助学生发现自己在目标达成过程中的差距。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发现问题、对问题进行判断不是评价这一环节的终结,教师更要分析问题背后的原因,帮助受教育者改进自己。真正的教育智慧,正如苏霍姆林斯基说的,“在于教师从来不给学生打‘2’分”,而是“经常激发他要做一个好学生的愿望”“永远不堵塞他争取好成绩的道路”。[5]

(二)评价内容:体现学业质量水平

课标将课程内容设置成十八个学习任务群,它们分布在必修、选择性必修和选修这三个学段中。有些任务群贯串必修、选修和选择性必修三个学段,有些任务群贯串两个学段,有些任务群只在某个学段。不同任务群的学习目标有所不同,即使是同一任务群,在不同阶段的课程目标也是不一样的。这种课程设计与过去的教学模式完全不同——课程有文本,但不以文本为纲。在测评方式上,过去只要按部就班,依据文本来设计测评内容就可以。但现在,设计专题教学的测评内容时,不仅要考虑是属于哪一个任务群,还要考虑这个任务群是属于必修、选择性必修还是选修阶段。因为即使同一任务群,不同阶段的目标要求也有所不同。因此,教师在设计专题教学课程评价内容时,应当要明确这个任务群属于哪一个阶段的,这个阶段语文核心素养的要求是什么,学业质量应当达到怎样的水平。但是目前所看到的大部分专题教学设计课例,设计者只关注了本专题属于哪一个任务群,至于这个专题属于哪一个阶段的,设计者往往未予以说明。这是需要改进的。专题教学的评价,应当对标新课标,对照十八个任务群及其学业质量的具体要求,合理设计教学评价的目标,科学设定评价的内容。

(三)评价主体: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和全程参与

以往的评价也有学生自评、小组互评,但评价的主体基本是教师。确实,教师应该是评价的主体,但新课改理念下,学生也应该是学习评价的主体,甚至是学习评价最重要的主体。专题学习教学的出发点是基于学生的真实的问题情境,是解决问题模式,带有项目式学习特点。而“问题的情境”是动态的,也就是说专题性教学过程是一个问题产生、寻求解决办法、解决问题,再确定下一个问题……这样一个周而复始,不断循环递进的过程。在这过程中,学生不断发现自我、重塑自我,也不断发现他者,学习他者。同时,专题教学本身就强调学生的主动性,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建构;因此在专题教学的过程中,要让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的评价,进行自我评价或同学之间的互评,有利于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也要注意保护学生,激发学生的自信心。尤其是在某一教学阶段相对落后的学生,教师应努力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向认清问题,而不是对自我的批判,保护学生的进取心。

(四)评价方式:重视诊断性形成性评价

专题教学评价要根据学情,按照不同学段的课程目标,采用合适评价手段,提高评价效率。要突出评价的诊断和发展功能,就要建构符合专题课程自身特点的教学评价体系,评价手段要多元。在强调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的同时,相较于以往,应当更加重视诊断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诊断性评价可以采用问卷调查、访谈互动以及摸底测试的形式进行。诊断性评价的使用,就是要动态了解学情,及时揭示问题、及时反馈、及时改进教与学活动。同时在诊断性评价中,教师发现问题,不仅调整自己课程内容和教学策略,还应当帮助学生分析自己问题的原因,激励学生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形成性评价是专题教学评价中重要的一环。由于专题教学是根据学生具体情况来设计教学内容,内容不同,目标要求也不一样。教师要让学生充分理解学习目标,引导学生分析讨论实现学习目标的策略、方法,选择适合的学习过程。在每一个学习阶段的具体任务完成之后,教师应指导学生对照制定的学习目标和要求进行评价和自我评价,总结反思,提出改进方法。注意收集、积累能够反映学生语文学习与发展的资料,如把学生课堂、作业、活动等方面的表现纳入评价范围,并重视评价数据的统计、分析。要重视评价结果的运用,及时转化为改进措施,优化方案,有的放矢地对学生进行指导,更好地达成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刘志江,王忠亚,张秋玲.专题学习视域中2017年版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关键词研读(上)[J].语文教学通讯,2018(4A):18.

[2]王从华,王荣生.语文课程史研究十五年:回顾与反思[J].课程•教材•教法,2018(1):75.

[3]徐萌.高中语文专题教学研究综述[J].新西部(理论版),2015(15):153.

[4]汪大昌.“汉字汉语专题研讨”学习任务群选修课的几点建议[J].中学语文教学,2018(9):4.

专题设计与研究范文4

关键词:产品专题设计;社会实践;模块;教学设计

专业教育中,社会实践教学承载着专业价值、知识技能的内化使命,只有通过社会实践教学,学生才能对专业价值和知识技能产生感性认知,进而获得专业认同和能力内蕴。在社会实践教学实践中,我们逐渐发现,传统课程教学在教学活动与社会实践的衔接上存在明显不足,社会实践教学活动缺乏高质量的实践教学资源支撑,同时也体会到了师资背景单一、人才多样性不足所带来的制约。为此,我们以“接地气”的观念重新审视设计专业教育,努力在与社会、产业的密切对接中还原设计的本质,以培养“专业能力”与“创新能力”为核心目标,从社会现实需求切入,通过设计介入社会实践,培养学生从社会实践课程中认识社会、研究社会、理解社会和服务社会的意识和能力,还有作为设计师所应具有的社会责任感和设计道德观。目前我校产品设计专业已通过国家一流专业评定,通过深化专业教学改革,提高专业培养质量是产品设计专业目前的核心任务。推动专业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正是实现国家一流专业建设这一目标的重要抓手和推手。产品专题设计课程是产品设计专业不可或缺的专业必修课程,是培养新时代创新产品设计高级人才的重要教学内容。国家一流课程产品专题设计社会实践教学改革路径探析,必将对我校产品设计专业学科的进一步发展建设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

1课程研究意义

国家一流课程产品专题设计社会实践教学改革路径探析通过在实践教学中总结经验,具有较强的理论与实践价值。产品设计专业课程立足于理论实践一体化的课程体系,将产品专题设计课程社会实践教学以模块化知识体系为主导,将学生的基础知识、核心素养、技能技术、专业能力等内容分为多个单元组成教学模块,实现新形势下社会实践教学的创新与改革,形成一种开放式的先进教学模式。具体研究意义如下。首先,通过教学改革促进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有效融合。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以设计服务社会为导向,以创新设计能力培养为主线,积极构建专业知识、德育素质相互融通的课程思政协同育人体系,通过“走入田间地头、深入基层一线”的学习体验和价值塑造,引导高校师生团队参与到基层一线、欠发达地区和革命老区的实际建设,使得思想政治教育有了具体依托,让课堂真正成为“传道、授业、解惑”的育人阵地。其次,有益于推动专业发展、学生学习与教师成长。从课程知识内容、教学组织形式和学习成果评价三个方面研究产品专题设计课程社会实践教学的建设策略与路径,是对设计教育内涵式发展的一种有益探索。研究和成果不但丰富了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理念、模式、方法和机制的相关研究理论,还有利于促进设计类专业课程体系的科学化、规范化,有利于提升专业教师的教学、科研创新水平,全面提高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和综合素质。

2课程研究现状分析

目前高校致力于推行高校社会实践教学模式和运行机制的改革与创新工作,对高校社会实践教学的组织实施、奖励评价和体制机制等有着较为深入的研究。一些学者对社会实践教学,从需求评定、方案规划、工作分析、招募面谈、训练督导、激励表扬、绩效评估等方面,详细分析了社会实践教学的计划组织和管理规划。从国内研究可以看出,关于社会实践教学建设的研究已逐渐成为热点,但仍存在对教学过程关注不足、教学内容缺乏系统性、成果评价体系缺乏科学性等问题。同时,现有研究注重社会实践教学体系与制度、教学模式,关于社会实践教学建设具体路径与举措的研究较少。国外专家普遍认为社会实践教学的功能主要包括价值、理解、提高、职业、社会和保护六个方面,对学生、学校、社会和政府等参与方有着积极作用。综合研究现状,本科高校转型发展中社会实践教学建设的问题突出表现在:地方本科高校社会实践教学课程育人效果不佳,相关实施机构缺失,育人能力不强,制度规范有限;企业社会实践教学基地育人动力发挥不足,校企间利益关系失衡且企业参与积极性不高;此外,政府的社会实践教学制度保障有待完善、经济保障有待加强、组织保障有待构建;行业组织社会实践教学指导能力不足等。

3课程教学建设与探索思路

产品专题设计课程社会实践教学立足“两性一度”教学建设标准,针对产品设计专业特色,以社会实践教学为研究内容,从分层模块化教学内容重构、交互式教学活动设计、三级制教学评价等方面探索社会实践教学建设路径,而且在实践中总结经验,通过采用文献研究、典型调查、系统分析、比较研究等方法,结合“两性一度”社会实践教学建设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度三个特点,根据产品专业知识结构特征,主要在社会实践课程教学目标、课程设计和教学效果评价模式三个方面促进教学模式建设。具体如下。

3.1分层模块化教学内容重构

产品专题设计课程为产品专业核心课程,要求学生具备产品专题设计思维、社会实践能力和资源整合观念,注重对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明确产品专题设计社会实践教学发展方向。在进行教学内容改革时,融合产品专题设计前沿知识,采用分层模块化方式对教学内容进行重构,以“设计社会服务”为核心,以“文化传承”和“智慧生活”为两大知识模块进行课程体系建设,且以此为主线,循序渐进地将两大知识模块进行四个教学内容和四个专业技能组合,在教学内容重构上这种分层模块呈现了注重培养学生解决复杂问题的综合能力和高级思维的社会实践教学“高阶性”(如表1所示)。

3.2项目参与式教学活动设计

通过社会实践教学改革将传统的教师“满堂灌”的教学形式变为以学生为中心的创新性课程教学形式。以学生为课程主导,不仅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而且能够将企业项目融入社会实践教学中,激发学生社会实践学习兴趣和潜能。产品专题设计课程社会实践教学针对专业课程特色,采用项目参与式教学活动设计的方法,建立企业参与项目办学机制,促进校企合作办学。通过深化课堂教学改革,优化教材建设,强化网络与信息化应用,改进教学效果。通过企业与专业教师团队合作,使企业作为社会实践教学建设的主体,在理论课程的基础上开设社会实践项目,通过设置不同难度等级的实践环节,增加教学课程创新性,让学生在项目参与实践中可以不断巩固专业知识,提高社会实践能力(如图1所示)。

3.3三级制教学评价体系构建

通过课程考核评价体系的构建检验课程是否达到教学标准,针对教师课程教学准备和学生课程学习还有考核而言具有一定挑战度。在专业培养计划的基础上,产品专题设计社会实践教学课程考核评价结合专业知识、专业能力和专业素质三个方面采取三级制教学考核改革,教师通过依托社会实践考核指标体系多层次多角度完善课程实践内容,使学生提升社会实践学习能力,强化社会实践教学课程质量,突出社会实践创新创业教育,将学生培养成复合式拔尖型人才。三级制教学考核体系构建体现了产品专题设计社会实践教学课程的挑战度,主要涉及专业知识考核、实践教学过程考核、综合项目应用考核3个层级9个层度的考核(如图2所示)。

4课程建设实施方案

专题设计与研究范文5

关键词:室内设计;专题式;教学法

室内设计课程是普通高校艺术设计专业本科教育课程体系的重要课程之一,是实践性极强的一门课程。涉及的知识点主要有色彩基础、空间材料、设计方法、人体工程学、风格流派等,由于课程内容覆盖面广、综合性强,在授课过程中主要是以理论课程和拟定实践课题进行练习。不同学校对教学内容上各有侧重,但基本教学任务还是锻炼学生从事室内设计的能力,让学生用自己的思考和创造,设计出有创新性的空间。室内设计是一个大类课程,不同院校根据自身的知识体系和实际需求将其分为居住空间设计、商业空间设计、办公空间设计、展示空间设计等小的专题进行集中性教学和授课。

一、传统教学模式分析

1.传统的室内设计课程教学一般都采用“理论课+实践课”的形式进行教学,分别在不同的学期,不同的实验室进行教学。2.传统的室内设计专业课程教学以教师传授为主,以老师为中心,学生是被动的接受者。3.传统的室内设计专业教学模式培养出来的学生毕业后,实践动手能力与设计单位实际项目严重脱节。结合我校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实践的经验,近几年笔者对我校艺术设计专业学生进行专题设计的实践教学,将专题教学法引入到室内设计课程中,将室内设计课程分成居住空间设计、商业空间设计、办公空间设计、展示空间设计等小专题进行集中训练,既培养了学生的多学科知识的综合发展,也提高了老师的教学水平。

二、专题教学法设计理念

专题教学法是指由任课教师在遵守课程教学计划的前提下,把整个教学阶段的教学内容按照一定的标准分成若干部分,将每个部分视为一个独立的专题来备课和授课的方法;对于专题教学要立足于学科特点,服务于教学计划。室内设计课程中的专题教学关注学科前沿问题和室内空间特点,任何一个专题都是不同方向的室内空间设计,又可以自成体系,独立存在。一般在48-64学时完成。

三、室内设计课程的教学实践

(一)专题教学的内容设计

专题教学的内容设置以艺术设计专业的岗位能力培养为导向来设置,教学计划、教学内容直接面向室内设计单位的需求,以设计单位能力需求为目标确定教学大纲和教学内容,教学培养的专题设计来源于现实的设计案例。

(二)专题教学内容实施过程

1.建立小组的单元组合,将班级同学以2-3人组建设计小组,班级学生根据自身特点自由搭配组合进行设计实践。对室内设计课程作业以小组为单位,将室内设计课程划分为居住空间设计、商业空间设计、办公空间设计、展示空间设计等专题,让设计小组共同完成一套作业或设计项目,学生根据自身的专业优势相互合作,以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2.组建设计工作室教学,班级学生根据自身的兴趣和优势,进入工作室进行学习,在工作室教学形式上采用以设计任务为主导的开放式教学,通过设计项目让学生全程参与,充分利用项目资源开展教学活动。

(三)专题教学法的评价

对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的考核是专题教学的重要内容,原有的评价方式主要是设计项目的效果图,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的评估考核并不是很完善,目的不仅仅是对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还应该使学生具备项目的前期沟通、设计构思、装修材料的选择、语言表达等各方面的要求,更应该重视学生的职业综合能力的提升。我校室内设计课程教学评价采用专题项目考核评价,见以下公式:评价成绩=项目过程考核(30%)+项目结课考核(70%)。

(四)预期效果

通过专题教学法的实施,以设计专题为导向,以实践操作为实现手段,将室内设计课程的理论知识予以表现,在设计任务完成过程中用实践反补理论,并且通过设计小组和工作室运行“理论—任务—设计实训”的课程教学模式,将传统的灌输式教学变为专题任务的方法。

四、专题教学的总结与反思

在教学中提高教学质量每位教师都有不同的方法和经验,教学方法是否运用得当对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起着关键性作用。在本科教学中如何提高教学质量,提升学生职业能力、激发学生潜能和培养满足企业对人才素质要求的需要,就需要我们在教学中不断改革、勇于探索、敢于创新。专题式教学法在室内设计课程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操作能力,更重视的是通过团队合作完成项目,在专题式教学模式下培养出能胜任的复合型高技能室内设计人才。

参考文献:

[1]苏丹.住宅室内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

[2]刘少帅.室内设计四年制本科专业基础教学研究[D]北京:中央美术学院,2013(5)

[3]中国高等学校设计学学科教程研究组.中国高等学校设计学学科教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3

专题设计与研究范文6

为了传承和弘扬大禹文化,受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院委托,单位成立了大禹文化研究中心,并召开了多次国内学术会议。目前,在海峡两岸研究人员的支持下,研究所已经收集了大量有关大禹的书籍、考古资料。这些资料即包括已经收集到的视频、照片、古籍原件等多种实体内容,也包括被“历代石刻史料汇编”、“公元集成图片库”、“中国基本古籍库”、“中国历代典籍总目系统”、“中国数字方志库”、“瀚堂典藏古籍数据库”等专题数据库所搜录的文献,还包括以大禹文化为主题新闻与资料。纵观历史,大禹文化在发展中进步,许多事实新闻,如“五水共治”等就是大禹文化建设的补充。因此,大禹文化资料库的建设也是一个长期的与时俱进的过程。

2资料库建设相关技术

2.1大数据技术

进入大数据时代,人们开始发现很多主题都开始变成了大数据。目前,大禹文化研究数据虽然不多,但由于大禹的历史悠久,随着考古技术的提升、大禹的历史文化资料会变得越来越丰富,以大禹为主题的传奇故事会以动漫、历史剧等形式传播出去。随着水文化得到人们的重视,融合大禹元素的水文化传播的信息也会大量增长。此外,大禹文化相关的电子商务以及无线传感、虚拟空间技术在大禹主题旅游行业的应用也会带来大数据。因此,针对大禹主题的大数据研究也会成为一个重要研究方向,可以在这些大数据中获得新的研究点。

2.2云计算

目前由于大禹文化研究资料分布在许多不同专题数据库中,需要人工进行整合。这会耗费了大量的人力,造成的研究的瓶颈。为此,如果有必要通过商业和技术协议将其各库中拥有的大禹文化资料共享出来,用云服务的方式为研究者提供统一的检索平台,以产生更大的社会效益。事实上,在教育领域,CALIS等图书馆共享平台已经在提供一个通用的文献资料云,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大禹研究者需要更为专业的数据库,如果能够将大禹主题信息较为精确地从各大数据库中抽取出来再作整理,必然能够降低研究者检索文献的难度,增加其搜索内容的广度。因此,开展基于云服务的大禹专题数据库构建方法研究就显得十分必要。

2.3垂直搜索引擎技术

由于收集资料的专业化和检索方式的专门化,使得垂直搜索引擎具有通用搜索引擎不可替代的功能。事实上,除专题数据库外,互联网是获取大禹专题信息的重要渠道。而建立专题数据库类似于建立一个垂直搜索引擎。有了大禹主题的垂直搜索引擎,许多最新的研究资料也可以从互联网中获取。由此要做的工作就是设计大禹主题的网络爬虫,用爬虫不断抓取互联网中的大禹文化研究资料,然后以搜索引擎的方式供研究者使用,并用统计方法对不断增长的资料进行分析。事实上,许多专题数据库(如国研网)就是含有专题文献摘要的搜索引擎。显然,构建大禹主题垂直搜索引擎会是专题数据库建设主要内容。

2.4多媒体信息检索技术

大禹文化研究资料包括了大量视频、照片等多媒体信息。但为这些多媒体信息建立标签需要花费大量人力,需要引入自动标引技术。目前手写体识别、截图搜索、智能问答、视频流中人脸识别等技术已得到广泛的应用。可以将这些多媒体技术用于对大禹文化资料的自动匹配和检索,以增强研究者获取资料的便捷性,进一步提升大禹文化专题数据库的建设水平。

3资料库设计思路

3.1设计目标

结合人工与计算机技术,建立能够对大禹文化主题相关信息的采集、加工和的平台,为研究者提供较搜索引擎更为精确的研究资料,较其他专题数据库更为完善的文献数据,较图书馆更为丰富的多媒体信息。

3.2信息采集功能设计

一般来讲,专题数据库的信息采集流程为:①确定专题信息的收集范围,实现专题信息的手工采集、自动采集;②按照数字文献格式标准体系对采集的专题信息进行存储,生成数字化文献;③以手工或自动的方式生成数字化文献的元数据对元数据进行自动标引,采用一定的标准进行组织;④对不同的数据库制作者赋予不同的权限,以手工或批量方式添加、修改、删除元数据,使元数据与数字对象建立对应,实现对元数据和数字对象的管理。按照数据的来源不同,需要设置不同采集形式,具体如下:已有资料电子化。即将已有的书籍和文献资料人工转换为扫描件,部分材料运用OCR技术转换为文字格式,并将实物拍摄成照片,运用多媒体技术做好各类资料的文本标注。这样就可以和已有的视频等电子资料整合成多媒体资料集。用深度搜索引擎技术,从各大数据库中自动提取出大禹文化主题相关的文献资料,直接引入其在原有数据库中的文献标识进行标注。设计好大禹文化主题网络爬虫,实时从互联网中抓取主题相关资料,保存在搜索引擎专用的数据库中。再应用自动推荐技术,向数据库管理员推荐有价值的文献资料,由管理员将互联网中的文献列入专题数据库中供研究者检索,即将文献标引为不同的标志,如果文献是从专题数据库中获取标明“引入”,搜索引擎直接获取标明“互联网”,数据库管理员人工确认的则标明“人工入库”。运用云技术,将资料库建在云端,与其他专题数据库建立合作关系,获得大禹专题文献的推送服务。可以从专业文献资料库、垂直搜索引擎和多媒体信息检索库的角度来开展资料的收集和整理。

3.3信息检索功能设计

为提升专题数据库的功能,实现更好的用户体验,具体设计如下:实现一般文献资料数据库应有的文本检索功能。该数据库提供主题、关键词、摘要、标题、内容等关键信息的全文检索,并以pdf文件形式提供文献资料。在大禹文献数据库中分析并整理出专业名词集,形成大禹文化语义本体,为检索者提供同义词识别、主题相关检索词推荐等功能,并能够按照访问量、下载量、文献引用量、发表时间等方式进行排序。对收集到的照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料作自动标注,建立多媒体检索库,实现文本到多媒体信息统一检索接口。这里主要参考的标准是Mpeg-7,实现对视频中帧、镜头、情节和节目的分离;同时用Sphinx来提取语音中的信息,实现语音向文本的自动转换。这样用户就可以用关键词、截图、语音等方式来搜索资料库中的多媒体资料。例如,用户给出大禹陵的照片,就可以检索到出现过该照片信息的视频文件。提供智能问答系统,让研究者可以与虚拟资料库管理员进行在线交流,由计算机自动提供文献资料情况的解释说明,从而提高专业数据库服务的质量。具体实现过程为:建立FAQ库;对用户的提问进行分析,将问题转换成查询关键词;在FAQ库中查到问题对应的答案;对于在库中查不到的问题,则给出提问要求,让用户进一步明确意图;对多次查询没有结果的问题则从互联网上获取答案,并推荐给用户;如果用户认可推荐的答案,则将这个问题和答案组合加入到FAQ中去。事实上,清华大学图书馆的智能聊天机器人已经实现了这样的功能,并大大改善了查询者的用户体验。运用大数据技术,提供数据分析接口,让研究者能够从不断增长的数据中快速分析出想要的统计信息。主要要实现流处理和批处理两种处理方式。流处理主要针对不需要永久化存储的过程信息,如相关旅游服务的实时信息和商品销售信息。批处理则是针对长期积累在数据库中的大数据进行分析。要通过检索功能的优化,实现具有大数据分析环境、面向新媒体的新型数据库检索平台。

3.4信息检索评估方法设计

在数据库建设完成后,可以用信息检索的传统方法对构建好的数据库要进行测试与评估,方法如下:

3.4.1双率检测

双率检测,即对数据库检索的查全率和查准率进行评估。先要设计一套测试用关键词和测试用资料,然后对关键词查询的结果进行统计,获取查询结果与测评用资料的实际匹配程度。同时统计出被查得文献资料个数与实际已经存储资料个数的比值。在查询时要考虑查询对象除文本资料外,还有多媒体资料,要设计多种样本进行评估。

3.4.2对大数据统计分析结果进行评估

对大数据统计分析结果进行评估。即用人工评价的方式来对统计结果的正确性以及推荐结果的合理性进行打分,从而为优化统计分析算法打下基础。

3.4.3响应时间测评

设计不同的关键词组合,记录查询的时间,评估出系统的响应速度,设定响应阈值,并分析响应缓慢的原因。

3.4.4语义本体合理性评估

设计专业术语中容易混淆的一组关键词进行检索,统计出同义词和专用词转换的成功率,以利于优化大禹主题本体的设计。信息检索评估的体系十分复杂,要抓住专题数据库针对强的特点来测试,测试的主要目的是提高用户体验。

4结束语

专题设计与研究范文7

【关键词】教师培训理论;教师培训课程;课程设计

教师培训课程设计是教师培训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培训理念、培训目标、培训需求、培训实施的集中反映和具体体现。当前,国内外已形成较为丰富的教师培训理论。增强教师培训课程设计的理论意识,有助于促进教师培训课程设计的不断合理化、最优化。笔者试以所在县域的教科研骨干专题式研修班为例,谈谈对教师培训课程设计的理论认识与实践探寻。

一、连续发展:规划培训运作方式

美国教师教育研究专家克雷格(HelenCraig)在世纪之交提出了“教师专业发展连续性”理论,成为21世纪美国教师培训活动的重要理论框架之一。克雷格提出了教师专业发展的6个重要观点:教师教育能够影响学生成绩;教师需要参与包括学校、教学、课程、课堂在内的变革过程;教师专业发展是持续的成长与支持;教师发展是伴随连续学习的过程;教师教育要考虑大学以外的其他路径;教师持续发展需要相应条件的支持。有效的教师培训需要系列、长期的规划,需要阶段性、连环性的实施,不仅因为教师专业发展具有持续性,还因为教师面临的教育世界在不断更新。不同的研究阶段、研究经验、研究任务,都将催生相应的培训需求,这些需求既相对独立又构成整体。自2017年上半年开始,江苏省江阴市教科研骨干专题式研修班将培训课程设计为全年4个班、每学期各两个班、每班集中学习时间为3天的专题课程连续运作模式,菜单式提供“教育科研规范与管理”“科研成果形成与推广”“教育文献学习与转化”“课堂观察设计与实施”等培训专题。文献学习是研究之始,课堂观察是研究之法,规范管理保障研究有效推进,成果形成与推广落实研究的意义和价值,4个专题反映了研究过程的连续性和周期性。设置动态、多样可选的专题,促进了科研骨干教师的持续发展。参培教师每年可根据研究需求自主申报培训专题,并拥有多次申报的资格。

二、文化化人:突破培训技能关注

为了增强培训的有效性,我们向全市147所学校发放问卷,了解学校、教师对培训相关问题的看法与需求。调研结果显示,对科研方法的掌握占研究需求首位。教师对方法的追求反映的立场是实用主义。那么,方法能不能解决所有问题呢?答案显然是否定的。以“课堂观察法”为例,观察点没有得到深入理解和探索,观察点与工具之间不配套,缺少观察后的深入分析,这些问题十分常见。究其原因,与研究者对相关理论问题缺少深入思考或有意无意的回避远离有关。“过度实用主义的驱使会挤占理性的空间,最终沦为功利主义,培训也随之演变为唯效用至上的技术性培训。”南京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院博士研究生宋岭老师的这一观点反映了文化在培训中极其重要又容易被忽视的现象。“走向美学的教科研”是江阴市教育科研逐步形成并提出的县域文化主旨。如何形成文化的共识并进一步丰富其内涵?《江阴市教科研骨干专题式研修班学员手册》除了对培训班具体安排做出必要的说明之外,通过制订“研修共识”表达对科研文化、培训文化的追求:①班级建设:成为学习共同体。全班努力形成好于学习、敏于思考、乐于表达、长于研究、敢于创新、善于生活的研修之风。②课程思路:问题解决与科研美学。研修班课程从研究需求出发,强调问题解决和审美取向,遵循“引领—体验—提升”的设计思路。③研修要旨:做自由的思想者。积极发表自己的见解,多主体、多通道互动,展开学习过程,分享学习体验。④管理规约:我们彼此相关。具有契约精神,按时上课;具有公众意识,进入现场时能尊重学校规章;具有人文情怀,重视精神形象,保持环境美观。文字规约反映了培训的文化追求,但只是表现形式之一,更重要的是,学员们要有可能从培训课程设计中感受到文化的要义,有可能在培训活动中以行动作为文化的体现,从而获得精神上的内在提升。“从根本上看,教师培训具有两条路径:专业化路径与文化路径,教师培训必须与两个关键概念———迈向教学的专业化与文化路径相一致。”加拿大学者所倡导的教师培训“双路径”理论阐明了文化路径在教师培训中的重要地位。文化活动涉及人与世界、与他人、与自己建立关联的过程,教师是“文化化了的教师”,同时又是文化的创造者。

三、问题解决:重视培训适应导向

在跨国调研基础上,国际领先教育学院联盟于2008年发表了一份具有世界影响力的教师教育报告———TransformingTeacherEducationRedefinedProfessionalsfor21stCenturySchools,为教师培训提供了又一重要改革理念支持———“专业重构理论”。该理论指出,面向21世纪的“教师专业性”包括5个关键要素:专业知识运用能力、问题探究意识、促进学生发展、坚守教育事业的社会性、持续专业学习。在这一全新专业性内涵基础上,教师培训课程应该引导教师提升自己的知识技能层次,更有力地应对教育教学实践问题。教师的培训需求往往基于现实中教育教学或自身专业发展的问题,而教师面临的这些问题往往是复杂的。有些问题是存在已知方法的问题,但有些问题是“面对明天的问题”,前者是“技术性挑战”,后者则是“适应性挑战”。因此,培训需要根据不同问题的类型制定不同的解决方案和培训策略,更需要教师明白自身面临的情景和所处的位置。基于此,江阴市教科研骨干专题式研修班将科研骨干教师“面临的情景和所处的位置”作为课程设计的起点。江阴市教科研骨干专题式研修班的学员主要由学校教科研管理人员和科研骨干构成。此前的“十二五”期间,全市倡导学校和教师开展实证研究,学会搜集并分析研究材料,并形成自己的研究结论,促进教育教学行为的改进。对于研究者而言,这是他们面临的研究环境,催生对研究方法的需求。“教育文献学习与转化”和“课堂观察设计与实施”两个专题适时满足了他们的需求,直接指向他们在新的研究环境下的适应能力。对于学校教科研管理人员来说,学校对他们提出的管理要求和成果期待更高,他们必须适应这个职责带来的挑战。“教育科研规范与管理”专题培训帮助他们分析并解决管理中可能面临的问题,“科研成果形成与推广”专题则满足了他们对提高成果提炼能力的需求。

四、协作孵化:转变培训角色定位

综览当代国外教师培训理论,构建网络化教师培训已成为主要的发展趋势之一。如欧洲教师培训基金会(EuropeanTrainingFounda-tion)2013年在支持黑山共和国教师培训项目中引入“行动学习的实践社团理论”,提出“实践社团”这一概念便是一例。培训课程的设计应将参训教师的角色关系作为要素之一予以考虑。每个教师自己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本身就是重要的培训资源,为实现相互学习提供可能性,更是合作完成项目的重要前提。每一位参训教师都是教师培训网络上的一个节点,每一位参训教师都扮演着不可忽视的角色,占据着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江阴市教科研骨干专题式研修班培训人员主要包括三类:外聘专家、县域讲师、学校助教。各专题班参训人数为30人左右。研修班以倾听、观察、体验、互动、阅读、写作为学习方式,开展讲座论坛、课堂观察、专题互动、成果评议等研修活动。2017年3月,“教育科研规范与管理”专题班第一次活动课程包括三个部分:第一,专题报告。江阴市教师发展中心教育科研室许建国主任做“规则之上的自由———精品课题建设背景下的教科研管理改进”专题讲座,引导学员从“谁的自由”“自由的时空在哪”“自由的背景是什么”“自由的路径是什么”思考教科研管理者的角色定位、教科研管理思维的规则、如何进行精品课题建设以及教科研管理方式的转型四大主题。第二,话题讨论。学员就“规则之上的自由”这一主题,结合科研管理中存在的困惑、思考的问题、遇到的难题发起提问,培训者组织大家展开讨论,学员们表达自己的理解。第三,课题评点。学员们参与月城中心小学“十二五”规划课题“‘水韵启秀’儿童发展方式研究———以‘水主题’综合实践活动为例”结题鉴定活动。不难发现,这一课程活动中的角色关系不是固定的,而是多变的;不是单向的,而是多向的。从参训学员角度来观察,他们在专题报告环节中主要是学习者,在话题讨论环节中是话题的发起者,在课题评点环节又成为学校研究的建议者。不同角色的代入,使学员展开批判性思维、具身思维等多种思维活动,有利于其深度思维的培养。同时,角色的转变、尊重、对话与理解打破了培训者与参训者之间的身份藩篱,满足了参训教师的情感需求,有利于形成良好的研修文化。“理论为我们认识实践、控制实践、创造实践提供了原理性和规律性的解释,以防止创新的盲目性和随意性。”江苏省教育学会副会长、国家督学、江苏省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原主任彭钢对理论价值的认识为一线培训工作者指出了变革路径。当理论照进实践,培训工作的改革和创新将更加稳健和坚定。

【参考文献】

[1]龙宝新.当代国外中小学教师培训理论的发展与走向[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17(1):1-8.

专题设计与研究范文8

一、2017年度《初中数学教与学》专题栏目论文梳理

《初中数学教与学》是精选众多期刊中关于初中数学教学的精良之作,为读者提供初中数学教育中最热门的论点和话题、最新颖的数学思想和教学方法、最独特的学习技巧和数学文化等.2017年《初中数学教与学》专题栏共涉及12个主题,具体情况见表1.表1中表明每一个专题下转载论文数量为4篇或5篇,约占每期论文容量的观点摘录2篇,与相关题录一起占本期杂志的一个页面.专题栏转载的51篇论文中,有29篇独立撰写,其中14篇是中学教师所写,11篇是教研部门的人员所写,4篇是高校教师所写;有22篇是合作撰写,其中16篇有中学教师参与,可见中学教师是数学教育核心问题研究的主体力量.所转论文的原发刊有22种,转发量最多的是《数学通报》《中学数学教学参考》《中国数学教育》《中学数学》《中学数学杂志》《数学教育学报》,占总量的58.82%.24个观点摘编来源于16种期刊,来源最多的是《中学数学》,有5篇,其次有《中学数学研究》《教育研究与评论》《中国数学教育》等等.

二、初中数学教育专题研究现状

1.围绕一个热门主题:初中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与发展

2017年度《初中数学教与学》12期杂志中有5期专题栏的内容都是围绕核心素养这个热门话题展开研究.研读5期杂志中的20篇论文,以挖掘所研究的问题、方法、结论.数学核心素养包括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建模、数学运算、直观想象、数据分析等.透过数学核心素养方面的20篇论文,发现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围绕课堂教学开展研究,可见,课堂是培养和发展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主阵地.研究者黄玉华以苏科版七年级下的证明为例,从课堂教学的维度提出通过数学课程改革、数学教学活动、数学教育评价这3条培养途径落实核心素养.研究者杨慧娟、柴晓龙、马勇军从一线教学实践出发,以一节数学课中的三个细节为例,具体说明在教学中发展学生的数学模型思想的教学策略.李树臣以青岛版《数学》八年级上册第5章的“几何证明初步”为例,引导学生在探索活动中感受推理和演绎推理的区别及联系,并掌握演绎推理的基本模式.研究者牟天伟、张燕以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平均数”为例,具体说明发展学生数据分析的观念的教学策略,让学生经历数据处理的过程、掌握数据分析的知识和技能、对数据形成积极的情感与态度.研究者楚秉晶以反比例函数的教学为例,提出“数学抽象”须着眼于概念的分离与构建、概念的概括与普适化、概念的定义与符号化、概念的系统化.

2.聚焦于两个核心问题:教师教和学生学

教师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是继承、传递和发展人类文化的优秀成果,促进人类个体的发展和完善,推动人类社会的发展.学校教育质量的好坏归根结底取决于教师,教师是学校全部教育工作的依靠者和真正的主人,是为社会培养人才的关键.而在教育过程中,学生既是教育的客体,又是学习的主体.所以,学生的主体作用与教师的主导作用相结合是教育活动顺利进行并取得成效的基本条件.这就要求教师了解学生,结合学生的实际进行课堂教学,使他们能积极思考,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在2017年度《初中数学教与学》杂志中,研究者从情景设计、实验教学及中小学衔接这三个方面阐述教师的教学方法;从数学交流方法及深度学习这两方面探索学生的学习方法.在品读案例的过程中,提出相应的教学设计,让学生体会真正的数学味道.研究者戴通过5个案例品读“情景引入”问题设计的“数学味”,并提出3点教学思考:切实吃透教材、充分领会学情、认真研究教法.研究者姜晓刚以制作容积尽可能大的长方形纸盒为题,设计实验教学,并从教学的起点、方法的渗透、教师的协调与学生的参与及经验的获取与积累四个方面提出相应的教学反思.对于初中与小学的数学衔接问题,徐小莉在探索的过程中提出了:上好“起始课”、准确解析教学内容的衔接点、加大小学教法和学法的研究、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为小学和初中数学老师在中小学衔接问题上提出了宝贵的建议.热爱数学的学生会找到适合自己学习数学的方法,会用数学语言交流数学问题,想法设法理解问题的本质,并且在今后的学习中遇到类似的问题能够类比解决.在当下大数据时代,要求初中生对数学进行深度学习.研究者吕亚军、顾正刚对初中数学深度学习的内涵及促进策略做了深层次的探析,提出了初中数学深度学习应该具备的特征和初中数学深度学习的促进策略,即创设情景、问题驱动、知识整合、合作探究.当前中学数学教学中存在数学交流较少、形式单一现象,对此研究者罗云、夏小刚提出了几点思考:注重学生参与数学交流的方式,为学生数学交流提供素材,为学生数学交流赢得时间.

3.着眼于两个重要问题:中考试题评析及数学文化

随着社会和人类文化水平的进步,中考变得越来越受重视,是每位学生、家长、老师共同关注的重要问题.林建军、蔡德清对于2016年福建省各区市中考数学卷亮点进行挖掘和思考,并对试卷命制提出一些相应的建议.专题栏中关于中考评析的4篇文章都提到数学试卷的特点是“稳中求变,变中求稳”,可见,中考数学试题命题水平、命题趋势相对一致,这对初中数学教学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随着数学对现实生活的作用越来越突出,相应的数学文化也变得重要起来.许多一线教师都绞尽脑汁想把数学文化带到数学课堂中来,给学生提供数学场景和学习氛围.研究者方均斌、赵丹慧以“用字母表示数”的教学设计为例,从数学与民族文化、数学与现实生活、数学与思维发展、数学与情感教育等方面讨论数学文化融入数学课堂中去的策略.

三、初中数学教育专题研究特色与亮点

《初中数学教与学》基于时代、现实、未来发展的需要构建每一个主题,有其独特之处,纵观这12个专题,其最为显著的特色与亮点有如下4点.

1.运用实证研究,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专题栏所涉及的文章,即有专家学者对理论的探析与研究,又有一线教师对教学实践的关注,还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佳作.在《初中数学教与学》12期专题栏所转文章中,有几位研究者针对江苏省基于质量检测的初中学生数学建模、数据分析、数学抽象、逻辑推理的发展状况进行了调查研究,得到结论,并提出一些相应的教学建议,有理论分析、有实践探索,是理论与实践完美结合的精品佳作.

2.基于教学设计,贴近学生、贴近现实

学校最核心任务就是学生的学习,而学生的学习最终还是要回归到课堂中来.所以说,一堂优秀的课需要教师的精心打磨,也需要学生的全力配合才可以做到.专题栏所转文章中,大部分文章都是从实际的课堂教学设计出发,对一系列问题提出建议和想法.如实验教学、情景创设、核心素养培养等栏目,设计的问题具有现实性、完整性和引导性.观点摘编中更是收录了许多研究者独特的观点.《基于核心素养的数学课堂教学》一文中,研究者以“全等三角形的复习”一课为例,对基于核心素养的数学课堂教学进行说明.数学既是感性的又是理性的,研究者杨丽娟以数学实验“数格点,算面积”的教学设计为例,从感性层面上升到理性层面设计数学实验教学,体现数学的实验味.

3.整合中外观点,全视角探析数学教育

无论是从大陆到台湾,还是从国内到国外,数学及数学教育总是教育界最热门的话题.专题栏所转文章中,既研究了两岸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标准中的数学文化,也对中美两国初中生的数学推理能力在历史、现状及差异方面进行了比较研究.虽然有所差异,但差异之中也渗透着许多共同点.王薇运用文献梳理的方法,对中国及美国数学推理能力进行了梳理和反思,并从认识角度、评价角度等方面对我国数学推理能力进行了反思.

4.数量和质量并重,着力提升研究质量

2017年度《初中数学教与学》专题栏文章无论从数量还是质量都有质的飞跃.每一期专题栏论文所转文章数量占总数量的13,是分量最重的一个栏目.并且专题栏的论文观点独特,角度新颖,能够跟随时代的发展发出自己的声音.从研究本身来看,研究的问题都是数学教育界讨论的热门话题.如从数学核心素养中挖掘课堂教学技能,从数学课堂中传承数学文化,从对话角度认识数学交流,从数学试卷中挖掘数学难题等.这些研究成为专题栏目的特色与亮点.

四、初中数学教育专题研究展望

专题栏为数学教育工作者系统认知某一主题开拓了思路,但专题栏也有其拓展空间.

1.研究问题的拓展

随着时代的发展,互联网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生存方式和思维方式,信息技术对数学教育产生了巨大的冲击,然而信息技术如何有效融入数学教育,是研究者应该深入讨论的话题.目前对信息技术在数学教学上的应用研究还不够深入,需要研究者认真思考如何将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完美融合在一起,引领教学方式变革,如何借助信息技术使得课堂生动、有趣、高效,如何利用信息技术让教师和学生更方便地获得数学知识、开发数学思维等.

2.研究方法的拓展

《初中数学教与学》影响深远,其读者有专家学者、教研员、数学教师和研究生,所以在阅读文章的过程中会给读者带来思路和想法.但纵观专题栏51篇论文,研究方法都比较单一,最多的是实证调查法和案例法.需要拓展研究方法,比如教育实验法,使得研究结果更具有真实性;对一线教师设计访谈提纲,了解他们在数学教学课堂上是如何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等.不断拓展研究方法,使文章更具有说服力,让众多读者学会用不同的方法研究数学教育的技能.

3.研究路径的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