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讲座培训范例

专题讲座培训

专题讲座培训范文1

【关键词】旅游管理;物业管理;课程优势;知识体系;教学方法

一、旅游管理专业开设物业管理课程的优势

旅游管理专业培养复合型旅游管理人才是专业发展方向之一,其中课程设置是关键。我系根据就业市场的需求,于2004年在旅游管理专业开设物业管理理论与实务课程,拓宽学生们的知识面和就业面。事实上国外旅游酒店物业管理专业院校非常重视物业管理,如全球服务业管理领域的最顶尖学院——美国康奈尔大学酒店管理学院已将物业设施运行课程(HospitalityFacilitiesOperations)列入了核心课程的首位。我们认为旅游管理专业开设物业管理课程具有以下三方面优势:1.同属于管理类专业。物业管理与旅游管理均属于是管理类专业,两者的课程设置虽然有所不同,但管理的核心理念是相通的,把旅游管理与物业管理融合会有较强的协同效果,通过提高物业管理意识、丰富物业管理教学内容、加强物业服务学习,令学生们的管理知识更加丰富和扎实,在物业管理工作中的对客服务工作更具优势。2.对客服务是物管客服核心。本校旅游管理专业开设有导游业务、旅行社管理、酒店管理、餐饮管理、公共关系学等课程,学生在课程学习中有许多都涉及到对客服务理论知识与实训内容,部分同学更是有做兼职导游员的工作经验,通过带团工作磨练对客沟通与服务更加得心应手,在物业管理企业做客服工作有较大优势,而客服工作正是现代物业发展重要方向之一。3.有利于拓宽就业面。随着我国高考制度的改革,学生对专业选择更加人性化,但部分学生在学习旅游专业相关课程,对专业发展有了较全面的了解之后,会认为自己不适合从事旅游行业。在此情况下,通过物业管理这门课程的学习,为学生毕业后从事物业管理服务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从而拓宽了旅游专业学生的就业面。

二、物业管理课程教学知识体系

1.物业管理教材名称各有不同

“美好前程”是高等教育出版社产品信息检索系统,负责我校所有专业教材的征订工作,以“物业管理”作为关键词在美好前程搜索的结果为例:共有54本与物业管理相关的教材,还有一些是案例类、法律法规类、培训类、分部门系列教材等。不同作者而教材名称完全相同的只有三本教材,其中《物业管理概论》、《物业管理理论与实务》各有五本不同作者同名教材并列第一,排第二位的是《物业管理实务》有四本不同作者同名教材。可见,物业管理类教材名称五花八门,也反映不同教材关注教学重点内容不一样。

2.物业管理传统教学内容

正如上述所言,不同教材其内容有所不同,象《物业管理概论》这类教材的内容比较注重专业理论知识的讲解,《物业管理理论与实务》这类教材则能够关注物业管理操作(实务)内容,并做到以上岗的职业适应性为导向,教材内容包括物业管理导论(物业产权、物业管理内涵)、物业管理主体与物业管理市场(物业业主、业主自治、物业服务企业、物业管理市场)、物业管理的基本内容(前期物业管理、物业日常管理、物业服务质量、物业财务、物业管理纠纷)、经营性物业管理、物业智能化管理等内容,即多数教材内容包括物业管理的基础理论知识、物业管理实务的基本专项业务管理知识、物业管理实务知识的综合运用三大模块内容。

3.物业管理创新教学内容探索

随着物业管理理论的不断发展,业内涌现了一些物业管理新概念、新技术和新模式,同时产生了众多传统学科无法解释的管理类问题。而由于教材编写的滞后性和更新的周期性,即使不断改版教材内容也往往无法紧跟时代步伐,这就需要任课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有敏锐眼光,及时捕捉行业发展的相关信息,不断探索物业管理新理论、新观念和新体系。例如,目前物业管理教材中都强调业主委员会对物业管理企业的监督作用,但在没有固定经济来源、没有固定专职人员、没有固定办公场所的“三无”情况下,业委员许多工作是无法正常开展,再加上小区业主来源多样性,许多小区的业主委员会是难以成立,在此背景下许多小区的物业管理实质上是由社区来代管,这就是物业管理新业态;广州海珠区祈乐小区苑小区业委会自行管理小区物业,并创造了降低物业管理费同时还有较多利润的“业界神话”,这些实践中的新业态,必然要求教师对现代物业管理理论知识进行系统的研究,从而对业界新理念作出客观的评价,指导学生正确认识物业管理发展新方向。可见,无论是社区代管物业、业委会管理物业,还是互联网+物业管理的新思维、新营销等内容,在传统教材中根本无法接触得到这些业界发展的前瞻内容,很需要任课教师及时搜集整理带进课堂,使课堂教学内容更适合社会发展需要。

三、物业管理教学方法探讨

物业管理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课程,如何让学生们既掌握扎实的基本理论知识,又可以掌握操作业务的实务能力,这是物业管理课堂教学必须面对的问题,笔者认为在传统课堂教学基础上,加强以下教学方法的运用,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1.案例分析法教学

案例分析法又称个案研究法,是指以案例作为教授的手段和方式,深入分析和解读其内容,通过共同讨论和实践来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过程。案例分析法最初被哈佛商学院用作培养高级经理人和管理精英的教育实践中,并一直沿用至今。案例分析法教学的优点:一是就是坚持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把课堂上的专业理论知识通过现实案例的方式呈现给学生并开展讨论,通过活生生的案例提高学生们的课程学习兴趣,并提升学生们理性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工作能力,把知识融会贯通于实践工作中。二是在物业管理课程的教学中,从第三者角度介绍物业管理企业所遇到的成功或失败案例,通过理性思考、全面分析和讨论,深刻理解和总结管理类案例内容,使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联系更加紧密,使课堂教学内容更具有针对性、启发性、应用性和实践性。三是搜集案例的途径多样且便捷,无论是物业管理企业编写的培训案例,还是日常生活当中新闻广播电视、网络媒体等,教师都可以把身边的、最近发生的、最引人关注、最典型相关事例作为教学案例呈现给学生,从而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也提高教师创新意识和课堂教学效果。

2.专题讲座法教学

所谓专题讲座教学法就是首先将教学内容进行优化,设定为若干个学术专题,然后老师以学术报告的形式将相关专题的基本知识点和最新国内外研究成果与今后发展趋势引入课堂。笔者认为在物业管理课程中开展专题讲座,特别是通过引入物业管理企业高级管理人员或企业培训师,有针对性地开展一些课本外专题知识讲座,或者是物业管理经验分享专题讲座,有利于加强学校与物业管理企业的联系与沟通,通过学生与企业管理者直接对话交流,可以弥补任课教师缺乏在物业实践经验的问题,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3.项目导向法教学

项目导向法是以实践为前提,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项目为媒介、以职业能力为目标的系统的教学方法。该教学方法的优点是注重在课堂教学中的师生互动,通过向同学们提供一个自组项目团队并演示相关内容的教学环境,通过分工协作完成团队角色扮演,不断探索与创新项目的教育意义与教学内容,以此培养同学们理解和解决物业管理工作实际问题的技能。项目导向法缺点是教学内容体系不完整,教学内容的理解必须依赖项目成员对教材内容的理解及演绎,还取决于观摩同学们对项目演绎的理解程度,从教材内容到教学过程信息损漏及不确定性比较大,所以本人认为只适合一些简单工作岗位教学使用。教要有法但无定法,物业管理课堂教学同样不是一种单一的教学方法,应当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和学生情况,设计其不同的教学方法灵活运用,包括案例分析法、角色扮演法、情境教学法、专题讲座法、分组讨论法等。

【参考文献】

[1]王艳双.案例分析法在企业管理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电大理工,2018(3)68-69+75.

[2]王贵成.专题讲座研讨式教学法及其应用[J].机械工业高教研究,1998(02):41-43.

专题讲座培训范文2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明确指出:“高等教育要重视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要“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的意识”,“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习惯”。创新教育是指以培养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创造力或创新人格等创新素质以及创新人才为目的的教育活动[1]。杨金田等人[2,3]探讨了创新教育体系的构建。目前,高等院校加强了卫生检验的办学模式、课程体系、教材建设[4]、实践教学[5]、毕业论文教学[6]等方面的改革探索,强化了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但未见报道实习方面的改革探讨,尤其是创新教育在实习中的探索与实践。本文分析了创新教育在卫生检验本科生实习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构建了实习中的创新教育体系;经过近十年的探索与实践,取得了一定成效。

1卫生检验本科生实习中实施创新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1•1卫生检验需要创新型人才:随着我国公共卫生事业的发展,特别是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如SARS、禽流感等)的增多,国家对公共卫生和预防医学极为重视。公共卫生体制改革后,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卫生检验专业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对卫生检验专业人才的专业技能和创新能力的要求也日益提高。卫生检验专业人才需要创造性地研究新的检验方法,解决新的检测问题,才能满足解决公共卫生问题的需要。因此,卫生检验需要创新型人才,需要在高等教育阶段对卫生检验本科生加强创新教育。

1•2实习有利于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培养:实习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日益受到高等院校的重视,各高等院校均加强了与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等教学实习基地的交流与合作。实习贴近实际工作,可以较多地了解到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有条件创造性地探索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因此,实习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2构建卫生检验本科生实习中的创新教育体系

2•1树立适应创新教育的思想观念:首先,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领导和教师要充分认识到实施创新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创新教育是培养高素质卫生检验人才的重要环节,实习教学基地应该承担起这一重要的历史使命。其次,要改变传统的“帮、带”的带习观念,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新观念。传统的“帮、带”的带习观念就是各业务科室有什么工作,带习老师就带着学生做什么工作,锻炼和提高学生的操作技能;如果没有工作,也就没什么事做。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新观念就是要围绕实习培养目标,以学生为中心,结合科室工作,设置学生的实践学习内容,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并注重个性发展,培养有个性特色的卫生检验人才。

2•2确立创新教育的目标:通过实习阶段的创新教育,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出高素质、综合性的卫生检验创新人才。

2•3构建有利创新教育的培养模式:创新教育的培养模式由专题讲座、学术报告、一对一指导和参与指导教师的科研项目等四方面构成。

2•3•1专题讲座:针对学生掌握的知识结构、技能水平、职业需要和创新教育的要求,邀请本单位的专家为学生作系列专题讲座,如“卫生检验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作用及如何满足其需要”、“卫生检验领域科学研究如何选题”、“如何撰写及发表科研论文”等。由于国家重视,近年来疾控中心大型精密仪器装备提速,不少省市级疾控中心装备了ICP-MS、GC-MS、LC-MS等大型精密仪器,现代分析测试技术已快速地更新了传统分析技术,但在学校上课时可能对其只作了简单介绍,学生对其知之甚少。所以,定期安排各类专题讲座,讲述现代分析测试技术在卫生检验中的应用及相关问题。

2•3•2学术报告:疾控中心经常性的学术活动,要求实习学生参与,通过学习和讨论,学生可以了解公共卫生领域的发展现状和研究热点,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科研热情。

2•3•3一对一指导:学生到教学实习基地实习一般实行科室轮转,每到一个科室都会安排一位指导教师。老师指导学生熟悉各种仪器设备、掌握各种操作技能、做一些日常工作、讨论实际问题。学生就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可以与各科室的指导教师交流探讨。对于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指导老师不宜武断地作出“这个问题很简单,没有什么研究价值”、“这个问题太难了,不适合你去探索”等结论,而是与学生探讨深入了解这个问题的方法、如何查找相关的文献、如何从文献中找到所关注的问题、如何写出综述文章,让学生自己总结出研究现状、值得探索的研究点。然后指导学生设计出有创新性、科学性和可行性的研究课题。老师在整个过程中只是指导可以采用的方法,不对学生所关注的问题随意下结论。在学生遇到各种困难时,老师总是鼓励学生多想办法克服困难,用积极赏识的眼光看待学生的每一点进步,让学生逐渐建立起勇敢探索问题的自信心。老师要认识到赞赏的动力一定大于斥责的动力,任何无端的指责都会从根本上动摇学生科学探索的信心,扼杀学生追求新知的兴趣。这样一对一的指导模式有利于激励教师-学生互动,形成教与学过程中创新意识的良性循环。

2•3•4参与指导教师的科研项目:学生可以参与指导教师的科研项目。指导教师以一个项目为范例,让学生学习科学研究的思路、方法和程序,培养学生一丝不苟的科研精神;让学生养成仔细做好实验记录的良好习惯,锻炼学生撰写论文的能力。同时,学生可以了解到科研立题、组织、实施等科学研究各方面的问题。

2•4构建促进创新教育的管理体制:构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科教科—各业务科室—指导教师三级管理模式。科教科全面负责组织和管理实习学生的各项工作,如组织参加专题讲座、参加学术报告、创新教育基金的管理、实习考核等。各业务科室和指导教师负责设置和实施实践内容,指导学生。科教科负责建立各项管理制度,如《创新教育实习手册》、《业务科室实习指导职责及考核办法》、《指导教师职责及考核办法》、《学生实习考核办法》、《创新教育基金管理办法》等。这些管理制度的制定和实施要有利于调动各业务科室、指导教师和学生实施创新教育的积极性。例如,指导创新教育的老师在年终业务考核中会获得加分;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设计的科研项目可申请获得创新教育基金的资助。#p#分页标题#e#

2•5建设胜任创新教育的教师队伍:教师队伍是实施创新教育最关键的因素之一,因此要努力提高教师队伍的综合素质。首先,要做好指导教师的遴选工作。设置较高的遴选标准,如要求副高级职称、最近五年的科研项目、在核心期刊发表的研究论文数等。此外,还要考察教师的综合素质,包括创新意识、科学文化、道德观念和业务能力等方面的素质。其次,要加强教师综合素质的培养。创新型教师不仅要具有开放性的人格,而且要具有宽容理解的良好心境,从而可以营造出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发现和开发蕴藏在学生身上潜在的创造性品质。通过专题讲座和学术交流等多种活动,鼓励教师进行科学研究,进行科学创新,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鼓励教师树立“重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教学观;促进教师掌握讨论式、启发式等多种教育教学方法;促使教师要以身作则,用自己良好的人格感染和影响学生,使学生的道德理性不断成熟。

2•6构筑支撑创新教育的条件保障体系: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从以下多方面保障创新教育的顺利进行:①所有仪器设备都对实习学生开放使用,学生可在教师的指导下利用各种仪器设备进行创新性实验研究;②图书馆图书、纸质期刊和购买的电子期刊全部为实习学生开放,方便实习学生查阅文献;③设立创新教育基金,资助实习学生申请的科研项目;④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定期和不定期举行学术报告和专题讲座,创造良好的学术氛围,营造良好的创新教育环境。

2•7建立创新教育的考核评价体系:考核评价体系包括两个部分:创新教育学分、业务科室和指导教师的考核意见。依据多点量化评价机制[7],设立创新教育学分:学生参加1次专题讲座或学术报告,获得1个学分;撰写1篇综述,获得1个学分;申请创新教育基金,获得1个学分;获得创新教育基金资助,获得1个学分;创新教育基金结题,获得1个学分;在一般期刊上获得1个学分,在中文核心期刊上获得2个学分,在Medline收录期刊上获得3个学分,在SCI收录期刊上获得4个学分。学生获得总学分为5分及以下者为不合格,6-7分为合格,8-9分为良好,10分及以上为优秀。业务科室和指导教师根据实习学生创新意识、创新思维、专业知识基础、实验技能和道德素养等方面表现写出考核意见,评定为不合格、合格、良好或优秀。

3创新教育的成效

经过近十年的不断探索与实践,取得了一定成效。据统计,80%的实习学生的考核成绩为合格及以上,10%的实习学生达到优秀。在正式期刊上发表二十余篇研究论文。有的学生在实习时设计的研究课题在最后一学期继续实验研究,作为本科毕业论文。实习学生创新意识、创新思维、专业知识基础、实验技能等方面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

4尚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专题讲座培训范文3

教学内容和形式探索

1临床技能模拟训练充分利用我院临床技能中心的硬件设备,通过引入临床真实病例,展示气管插管、硬膜外穿刺、腰穿等与穿刺有关的操作流程,同时采用网络和多媒体进行教学互动,增强学生的理解能力,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将传统教学与现代教学手段相结合,使实验规范化,从而提高教学效率。模拟教学具有较高的安全性,融知识性、趣味性、场景性于一体,有利于学生多方面能力的培养;具有可重复性和可标准化性,可作为考评的方法[2]。将气管插管、复苏等内容及技能操作,在模拟人身上进行实际操作训练,学生逐一演练,教师和学生共同分析、点评成功或失误原因,为学生提供最真实的临床教学环境,促进学生掌握临床实践技能,减少实际操作中的错误,提高对病人的人文关怀程度,为培养合格的麻醉医生奠定基础。

2引导学生从理论学习向实践学习过渡,重点培养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由于理论课程学习与临床实习之间跨度大,而麻醉学注重实际动手能力和应急处理能力,实践所需的医学知识较为庞杂,学生在实习开始阶段容易出现操作失败或失误,面对问题时手足无措等情况[3]。为此,我科采取循序渐进、由易到难的教学模式,让学生逐步掌握一些麻醉工作中较常用的操作技术。如培养学生的无菌意识,让学生反复观看带教教师的正规基本操作,然后由专人带教指导学生穿脱隔离衣等,增强无菌意识。经过分阶段培训,使麻醉学专业实习生逐渐掌握实践技能,学以致用。我们在工作中预设一些问题让学生回答,然后通过临床实际操作进行深刻的讲解,使学生能灵活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并加深印象。通过采用预设问题、实际操作、理论联系实际等逐层深入的方法,使实习生在实践中思考,在实践中学习。

3理论结合实际,认真带教麻醉学专业实习阶段是让实习生将课堂上学习的理论运用到临床实践中,掌握常用麻醉方法,如椎管内麻醉、气管内全麻及神经阻滞麻醉的操作技术,尽快熟悉和掌握术中麻醉管理和并发症的预防处理等,使学生毕业时达到低年资住院医师水平。为促使学生对病人负责,要求其认真掌握病情,对每位拟施手术病人做到术前访视,并及时向带教教师汇报病情,在带教教师指导下写好麻醉实施方案。带教教师注重结合实际,培养实习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有利于实习生在临床实际操作中不断巩固已经掌握的麻醉学理论,提高麻醉质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4]。经过坚持不懈的勤奋苦练,学生一般能单独处理ASAⅠ—Ⅱ级手术病人的各类麻醉。实习后期可根据学生的水平,安排其参加一些危重症、疑难症病人的麻醉,特别是心胸外科、神经外科危重症病人以及老年病人的麻醉,增强实习生的实践能力。

4实习期间注重小讲课教学及专题讲座内容经所有带教教师的集体讨论,根据实习生理论知识掌握情况,分析其实践重点,发挥学生的能动性。注重小讲课教学及专题讲座,讲课中以学生为主体,即不由教师决定讲什么,而是取决于学生的需要,根据学生麻醉学基础理论及麻醉实践中常常遇到的问题拟定专题进行讲解。由带教教师进行小讲课,副教授及以上职称教师进行专题讲座。实习阶段小讲课是理论课内容的延伸和补充,要求有一定综合性,并能紧密结合临床,这样才能起到较好的作用;专题讲座主要针对专业培训中的重点、难点做集中训练,加强培养学生临床思维,同时适当增强对医学英语的学习。

多阶段、多形式考核

1多阶段考核在临床麻醉实习阶段,每两个月进行一次考核(包括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根据考核成绩找出薄弱环节进行再学习,注重形成性考核,弱化终结性考核。

2互动式病例报告和讨论要求每个学生实习期间选择自己参加的麻醉病例写出一份分析报告,包括术前访视、麻醉风险评估、麻醉方法选择、麻醉计划、手术中麻醉管理要点、麻醉恢复期管理,并以幻灯片形式报告,学生之间互相提问、解答,最后由带教教师、教学秘书、教研室主任作点评和进一步讲解。具体步骤可归纳为:回忆相关知识—加深理解—分析具体问题—综合概括—作出评价和判断,增强学生的系统化麻醉管理能力。

3规范出科考试形式出科考试是衡量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也是形成性考核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改革出科考试形式,加大考试力度,促进实习质量的提高。出科考试包括理论和操作两部分,以往理论考试均为问答题,学生只要熟记笔记内容就能得高分,这种考试形式不利于开拓型人才的培养。为此,我们将理论题全部改为以病例分析为主的选择题,内容涵盖各专业病种的麻醉,并突出实践性特点,考查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实践操作主要考查常用操作,如全麻、腰硬联合麻醉等。出科考试不及格者不予出科,要求在完成一定时间的补实习后参加补考,补考及格方可出科,达到以考促学、以考促教的目的。

完善实习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专题讲座培训范文4

(一)专业性、针对性不强

《特殊教育学校暂行规程》规定,“特殊教育学校的学制一般为九年一贯制”。然而,随着特殊教育事业的发展,许多特殊教育学校都在向两头延伸,教师岗位及层次也变得越来越复杂,这其中,有从事九年义务教育的,有从事学前教育的,还有从事普通高中教育或职业高中教育的,等等。面对师资队伍结构的明显变化,多数培训机构都未能根据目前特殊教育学校的发展现状来组织、设置相应的能满足不同专业、学科教师需求的培训内容,学校派出的参训教师也往往带有随意性和盲目性。由此带来的后果是,培训的组织者热情高涨,培训场面热闹非凡,可是参训教师却因培训内容和专业、学科不一致而无法进入角色,最终导致培训收效甚微。

(二)理论与实践脱节

在许多培训活动中,主办方都组织了较丰富的内容,如专题讲座、优秀学校代表交流、论坛沙龙等,还有半天或一天到基层学校参观、听课、评课。这些课程与活动的设计,跟过去单纯的专题讲座和讨论相比,确实来得更加科学合理,但同时我们也应看到,培训的专业性、针对性还有待进一步加强。

(三)后续跟踪不够培训的目的是要让每个受训者都学有所得,并将所学理论、经验自觉地应用于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否则培训就失去了意义。 然而,目前不少培训活动仅仅满足于发放一纸证书,没有跟踪服务,更没有后续考核,参训教师能否将学习所得应用于实践,则不得而知。

二、关于特殊教育师资培训工作的几点建议

(一)加强调查研究

“坚持终身学习才能跟上科技、文化和社会的发展,才能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和习惯”,这一观念已在普通学校教师中形成共识,而特殊教育教师对于终身学习理念的认识尚待进一步加强。因此,在政府层面上,需要为特殊教育教师开展终身学习提供必要的激励与支持机制;而作为各级培训机构,应多进行调查研究,了解和分析特殊教育教师的专业需求有哪些,并结合各地各校的实际,更加科学、合理地安排特殊教育师资培训的内容与形式。

(二)立足省情开展培训

进入新世纪,中国特殊教育迎来了一个发展的黄金期。但同时我们也要看到,目前全国各地特殊教育事业发展在质和量上都存在着较大差异,发展特点及模式也不尽相同———有的义务教育办得好,有的职业教育比较有特色等。为了更好地增强培训效果,笔者建议,特殊教育师资培训应立足本省,针对当地特殊教育发展的实际需要和特殊教育教师的特点,由省级培训机构负责培训内容的选择、时间的安排、方式的确定和教师与学员的组织等,以此来解决本省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推动区域特殊教育发展。笔者认为,与全国范围的培训相比,立足本省的特殊教育师资培训不仅可以节约成本,而且针对性更强,更富有实效。

(三)健全机制,规范要求

为了保证特殊教育师资培训取得预期的效果,有关培训机构要从管理上入手,科学地安排培训课程,加强过程管理,完善培训的形式和方法等,只有这样,参训教师才能真正在培训中受益。

1.参训教师所在学校要建立相应的奖励、评估制度,把培训成绩纳入教师个人的业绩档案,并和绩效考核挂钩,从而调动广大特殊教育教师参加培训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2.设计富有实效的培训内容和形式。在培训内容的设计方面,要有利于拓宽特殊教育教师的专业知识面,提高他们的教研能力,促进特殊教育教学改革;应以教育教学中的问题为核心,把基础知识、教材教法以及答疑解惑融合在一起,形成系列专题;以动手操作为基本手段,结合各学科教学、教研和教改设计相应的培训活动。此外,培训形式也应丰富多样,以提高参训教师兴趣,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比如,可以组织优秀教师作专题讲座、上公开课、评课;带青年教师团队送教下乡,开展示范教学;观摩各学科优质课,让全体参训教师参与评课,等等。在此基础上,还要倡导专家学者多了解一线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碰到的疑惑和困难,双方结合学科教学实际,进行平等而深入的讨论和交流,以此促进参训教师的专业化成长。

3.加强对师资培训工作的研究。广泛发动和组织师资培训机构、教育科研机构等相关人员,对师资培训工作进行评估考察、跟踪指导和专题研究,逐步形成一套“实验、培训、管理、研究”一体化的良性运行机制。各种行之有效的培训形式和培训手段的努力探索、研究和利用,是推动特殊教育师资培训工作不断提高质量和效益的有效路径。

专题讲座培训范文5

近两年来,我系邀请了一些知名IT企业人员来校进行课程设计指导,其中,先后两次邀请了长沙“蓝狐网络技术培训中心”人员来校协助指导2007级、2008级网络工程专业学生“计算机网络工程”课程设计,公司派来了项目经理和技术人员,与我系的任课教师一起进行为期2周的课程设计指导工作。课程设计以“CDIO”(Conceive构思、Design设计、Implement实施、Operate运作)工程教育理念为指导[2],主要包括以下三个环节:课程设计题目的确定、课程设计的教学过程和课程设计的成绩评定。课程设计题目的确定。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计算机网络工程课的内容不断更新和完善,内容很“泛”,且与其他课交叉的内容较多,不同的教材其内容大不一样[3-5]。我们目前使用的是石炎生主编、电子工业出版社出版的《计算机网络工程实用教程》(第2版)。

在选题时我们重点考虑了以下几方面:一是要体现“目标性”,从网络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上整体考虑该课程要培养学生哪些素质和能力;二是要体现“工程性”,计算机网络工程是名副其实的工程性质的课程,是需要在实验室动手操作的;三是要体现“可行性”,包括实验条件的可行性和学生知识能力的可行性;四是要体现“自主性”,对课程设计题目教师只划定一个大致框架,要求学生自主确定设计题目。最后,我们确定此次课程设计的主题是“XX公司/学校网络设计方案”,可以是一个校园网设计,也可以是一个企业网的设计。要完成该课题的设计任务需要综合运用所学的计算机网络原理知识和计算机网络工程知识,如网络需求分析、网络规划、设备选型、交换机/路由器的配置、网络安全、网络管理等。课程设计的教学过程。计算机网络工程课程设计教学过程包括选题、专题讲座、项目实验、规划方案撰写、答辩等几个环节。(在确定选题后,由公司人员进行5个专题讲座,每个讲座3~4课时,内容包括:①网络技术行业分析与企业网络规划,②企业远程接入网络解决方案,③企业分支本地网络解决方案,④企业总部本地网络解决方案,⑤广域网数据链路层协议HDLC与PPP。每一讲均有精致的PPT,图文并茂,站在企业的角度讲解,介绍大量工作经验和案例,传播企业文化。专题讲座并非理论课的重复,而是进一步扩展了教材内容,更加贴近社会实际,学生听了之后收获很大,初步了解了公司在做什么,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进而知道自己应该具备什么样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素质。

(每一专题讲座之后,要进行1~2个项目实验。蓝狐网络技术培训中心结合实际编写了较详细的网络工程实验指南,还开发了用于实验的模拟器。每一专题讲座之后,需要在模拟器上完成1~2个项目实验,如“小型企业局域网项目实验”、“企业分支局域网项目实验”、“企业总部局域网项目实验”、“小型企业广域网项目实验”、“小型企业网OSPF项目实验”、“企业网Internet接入与NAT项目实验”等[6]。所有实验(包括模拟实验和真实实验)全部安排在网络工程实验室进行。学生可以在实验室的电脑上做模拟实验,也可以用真实的网络设备来做实验。在实验时我们加强了实验指导力量,公司技术人员和任课教师、实验教师一起来指导实验,保证了实验效果。如果课堂上没有完成实验任务或者需要巩固实验内容,学生还可以回寝室在自己的电脑上安装模拟器,继续做实验。(学生完成专题项目实验后,基本上掌握了构建企业网的技术要领,可以进行网络方案设计了。教师给学生提供几个网络设计案例参考,并简述其基本框架,使学生明了设计方案从结构上应包含哪些模块。我们按学号顺序分组,每4人一组,按学号顺序分组可避免成绩优秀的学生集中在几个组而成绩差的集中在另几个组。

设计方案完成后,学生需要进行公开答辩,4位同学分别扮演不同的角色,以模拟网络公司的形式设计一个网络规划竞标方案,并设“总经理”、“售前工程师”、“项目经理/技术总监”和“售后工程师”4个角色,每个同学扮演一个角色在讲台上演讲,并现场回答提问。学生充当上述角色时感到兴奋且有压力。他们积极性非常高,小组人员既分工又合作;既发挥各自的聪明才智,又发挥集体的力量,共同攻克难关,认认真真讨论技术要点,加班加点写设计方案。(方案初稿形成后,指导教师进行审阅,经反复修改后打印成册,参加课程设计答辩。每个小组答辩时间在20分钟以内,均要做好答辩PPT,4个人分别扮演不同的角色陈述各自的内容,并现场回答答辩组的提问,评委根据答辩情况给出答辩成绩。课程设计的成绩评定。课程设计的成绩是根据出勤、实验和规划方案撰写及答辩情况综合评定的。其中出勤占30%,实验情况占30%,网络规划方案的撰写及答辩情况占40%。成绩评定客观合理,较好地反映了学生课程设计的情况。

基于校企联合的计算机网络工程课程

设计的特色上面是我校基于校企联合的计算机网络工程课程设计的一些做法,从两届课程设计的实施过程来看,它体现了一些特色——“二一一”特色,即“二合”、“一作”、“一演”。“二合”是指“校企联合”和“虚实结合”,“一作”是指“小组协作”,“一演”是指“角色扮演”。校企联合,互利多赢。我系已在多门课程中实施校企联合式的课程设计,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高校必须紧跟社会需求,请IT行业的公司来校指导课程设计,以达到校企双方多赢的目的。首先,它确保了课程设计的质量,切切实实使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得到提升,这是我们开展校企联合式课程设计的初衷。其次,学生足不出门就了解到IT行业的行情,了解项目开发的最新技术,从而能早一点看到自己存在的差距,明确该往哪些方面去努力。第三,高校教师有高学历高职称,但不一定有高技能。对于地方本科院校来说,需要一批“双师型”(“教师”和“工程师”)师资,像网络工程这样的工程型专业,需要教师具有工程能力,我们通过“走出去,请进来”提高这种能力。

#p#分页标题#e# 请企业人员协助指导课程设计也可以帮助我们的教师了解行情,改进教法,提高项目开发能力。第四,公司派人协助指导大学课程设计是一次宣传自己公司的好机会,公司可以物色优秀学生,也可以吸引学生去公司实习实训,带动经济效益。虚实结合,实验为本。计算机网络工程课程设计需要一个良好的实验环境。建一个中档次的网络工程实验室一般需要40~60万元,而且台件数受经费的限制不会太多。进行网络工程课程设计,需要用到大量的网络设备,建设多个网络工程实验室成本高。为此,我们通常采取“虚实结合”的办法来解决,“虚”是指用仿真软件来进行虚拟实验,“实”就是用真实设备来进行真实实验,两者结合可以构建出良好的实验环境。通过“虚”来解决台件数不够的问题,节约投资成本;通过“实”来解决一个真实可信的问题,使学生眼见为实。如Cisco公司的PacketTracer是一个很好仿真软件[7]。蓝狐网络技术培训中心也开发了一款很优秀的虚拟软件,在课程设计时我们用这款虚拟软件进行了专题项目实验,效果很好,由此构成的虚实结合的网络实验环境为课程设计的顺利开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小组协作,共同攻关。前面讲到,计算机网络工程课程设计是分组进行的,按学号顺序每4人一组,每组一个设计课题。小组同学之间共同探讨、取长补短,共同攻克难关。IT行业本身需要团队协作精神,而这种协作的机会在平时的学习中是不多的。课程设计的任务比较艰巨,要解决的问题比较多,需要小组成员一起协作,与个别化学习相比,协作学习有利于促进学生高级认知能力的发展,并有利于同学们健康情感的形成。从实施效果看,小组成员之间团结友爱,互相帮助,确实营造出了一种良好的协作学习的氛围。特别是平时学习积极性不高的同学,在课程设计中不甘示弱,热情高涨,以一种崭新的姿态参与课程设计。角色扮演,各显神通。课程设计结束时需要进行答辩,答辩时每个同学将扮演不同的角色,小组成员需要全程参与方案的形成过程,并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讲解。“总经理”、“售前工程师”、“项目经理/技术总监”和“售后工程师”4个角色,小组成员可以“因人择岗”,选择一个更适合自己的角色,以便充分发挥各自的潜能。实践表明,尽管各组成员素质参差不齐,但每位同学都表现得相当突出,尽情施展自己的才华,过了一把“总经理瘾”,尝了一次“工程师味”,也长一次见识。

专题讲座培训范文6

【关键词】创新;服务;品牌

多年来,XX学院图书馆以服务读者为宗旨,不断创新服务方式,依托多种服务载体,不断探索图书馆品牌营销路径,扩大图书馆知名度,取得一定效果。近年来,学校图书馆多次被评为湖北省高等学校图书馆先进集体;在教育部高等学校图书情报工作指导委员会高职高专分委员会年会上,学校图书馆选送的《(奔跑吧 同学)阅读闯关活动》案例,荣获中国高职图书馆发展研究案例优秀案例奖;图书馆多年开展送文化进“高墙”活动,九域新闻网、新视窗网等媒体进行了报道,学校图书馆美誉度不断提升。

一、举办读书节,扩大知名度

为了更好地服务读者,让更多的读者走进图书馆、了解图书馆、利用图书馆、亲近图书馆,学校图书馆以每年的世界读书日为契机,组织规模宏大的大学生读书节活动。读书节由图书馆主办,学校宣传部、教务处、学工处、校团委联合协办。每年的读书节根据不同情况,确立不同的主题,如2016年的主题是“梦想之路,阅读起步”,2017年的主题是“相约读书节 与经典同行”,2018年的主题是“回归书籍,阅读悦美”,清新亮眼的主题,吸引读者的关注,形成品牌效应。读书节一般历时两个月,从开幕式到总结表彰,其间安排众多与读书有关的活动,传统经典的活动包括:读书达人评选、学年大学生读书指数、阅读闯关活动《奔跑吧 同学》第N季,根据年度主题还推出相关特色活动,在2018年推出“寻找最美之声”朗读大赛、“书香校园”微书评征集及评选、湖北省高职院校首届“讴歌新时代,书香满校园”微视频创作大赛、湖北省高职院校第二届“最美读者”摄影作品大赛、湖北省高职院校第四届“阅读红色经典 建设书香校园”阅读竞赛以及系列专项培训活动。2017年推出《中国经典诗词》电子图书下载专题、《共享全民阅读 重拾古典诗词》阅读比赛、经典诗词书画现场比赛等。切合大学生读者阅读的相关活动,吸引众多的大学生参与,每年的大学生读书节都有6000余名同学参与其中,受表彰学生达400余人,十大读书达人成为校园小名人,读书排行榜靠前的院系成为学风优良院系评比的指标之一。系列活动进一步活跃校园文化氛围、激发师生读书热情,让读书成为一种习惯,让读书成为一种生活方式。大学生读书节成为学校最受学生喜爱的活动之一,同时在读书节期间还邀请相关专家来校讲座,邀请其他高校同学参与相关活动,如书法比赛、词诗朗诵等,扩大了学校图书馆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二、开展文化专题活动,提升美誉度

图书馆不仅是知识的宝库,还应该是文化的高地,要通过系列的文化专题活动来吸引读者、弘扬优秀人才文化,让读者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在文化的殿堂里成长。基于此,学校图书馆借助相关力量,开展系列文化活动,助力提高读者文化素养,提升图书馆育人功能,增强美誉度。经典文化活动之一:“最强大脑”郑才千走进高校。2017年5月,学校图书馆承办“湖北省新华书店全民阅读名家进校园”《最强大脑郑才千分享报告会》,学校有600余名学生参加了报告会。郑才千是世界上第一位在20岁之前就获得世界脑力锦标赛最高荣誉“世界记忆大师”终身荣誉称号的选手,也是首位获得人名头像、随机词汇项目奖牌的亚洲选手和三项亚洲纪录保持者,被誉为“文字信息记忆亚洲第一人”。郑才千老师分享报告中,他从人的认知感应出发,介绍了学习方法、记忆方法的训练和巩固要领及其神奇效果。报告会场面活跃热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激情。经典文化活动之二:《心中最爱那首诗》读诗分享会。学校图书馆不定期举办《心中最爱那首诗》读诗分享会。活动由学校大学生读书协会具体承办,大学生读书协会会员以及校内诗歌爱好者组队参加读诗分享会。每期约十位朗读者依次上台朗读完自己心中最爱那首诗后,与大家分享对诗歌的理解及体会。特约老师进行点评。通过读者充满激情的朗诵,不仅让在场的同学分享到了不同读者心目中最爱的那首诗歌的志趣情操以及诗歌之美,也加强了图书馆与读者之间的深入交流,对提升图书馆的服务水平,推进书香校园建设,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经典文化活动之三:开展文化专题讲座。为普及推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校图书馆积极组织文化专题讲座。2017年图书馆邀请中国作协老作家吴洪激老先生主讲《苏东坡禅宗理念与禅诗赏析》讲座,80高龄的吴老用充满激情的话语、渊博的东坡文化知识和深厚的禅学功底,向听众讲明了佛教与禅宗的关系,并用几首苏东坡不同时期的诗词代表作,深入阐明了苏东坡如何深受禅宗影响、又如何通过诗词来表达他的禅宗理念的进化脉络。学校40余名中国诗词爱好者共聚图书馆,聆听了专题。图书馆还邀请学校中文教授作《中国诗词中的药理知识》专题讲座,教授从几首中国诗词出发,讲解了古诗中的药理知识,让学生感受到作为中华民族两大优秀传统文化的中医和诗词的魅力,以及中医天人合一的思想,共600多名学生聆听了讲座。经典文化活动之四:举办书画爱好者沙龙。为弘扬中华优秀书画文化,图书馆利用场地和馆员资源,举办书画讲座、书画笔会等系列书画沙龙活动,吸引大批书画爱好者参加。为提高书画爱好者书画水平,图书馆在文科馆学生社团活动室举办书画培训讲座,每期有50-60名校书画社成员和学校书画爱好者参加。主讲嘉宾是湖北省书法协会会员。他系统简介了中国汉字源流和中国书法基础理论,随后进行楷书基本笔画示范讲解,并就大家关心的问题作了交流解答。 参与培训的同学热情高涨,认为通过培训,学习到许多书画知识和技法,将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创作。2017年5月,图书馆举办经典诗词书画现场比赛。在图书馆,来自学校各个学院的20多名书法、绘画爱好者参加了比赛。比赛要求围绕某一首或某一句经典诗词,参赛者现场创作书法绘画作品。为了让此次比赛活动成功举办,图书馆比赛组委会特地邀请了杨文斌(省市书协会员、市美协副秘书长)等三位艺术家担任评委,他们不仅全程观摩了比赛活动,还对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创作的作品,进行了逐幅点评,评出了一二三等奖项。期间,应参赛学生要求,杨文斌还就书画创作的用笔、用墨、临摹、结构等方面,结合现场作品,提笔进行了仔细讲解,其渊博的书画知识和丰富的书画创作经验,赢得了参赛学生的好评。为庆祝党的胜利召开,增强大学生文化自信,2017年10月28日重阳节,图书馆在社团活动室成功举行了“喜迎 重阳书画创作”笔会,近50名学校书画社会员以及书画爱好者参加了笔会。笔会在优扬悦耳的古典音乐背景下,与会者以酣畅的笔墨,用隶、楷、行、草诸体,抒发着各自对传统文化“孝道”的理解。同学们情绪高涨、书意甚浓、意犹未尽,活动从上午9点至下午14点结束,创作出了十多幅优秀书画作品,这些作品在图书馆走廊进行展示陈列。系列的以书画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沙龙活动,为学校书画爱好者提供了学习、交流、展示的平台,提高了学生的书画技艺,抒发了学生爱党爱国情怀,让图书馆成为学校书画文化的高地,拓展了图书馆的文化育人功能,活跃了校园文化。图书馆的书画文化沙龙也成为市书画文化活动中的品牌。

三、开设移动图书馆,增强服务力

经过一年多的试用和不断建设优化,学校订购了超星移动图书馆,开启移动服务新模式。超星移动图书馆不仅是一个具有丰富资源的数据库,更是一个强大的移动阅读平台,具有整合图书馆所有资源,并提供移动设备一站式检索、在线阅读、下载的强大功能。移动图书馆的启用,不仅迎合了师生移动阅读的需求,进一步发挥图书馆馆藏文献资源效用,也便于图书馆开展形式多样的阅读推广活动,更是标志着学校图书馆的服务工作,开始进入一个从依靠资源进行传统服务转型为依托技术进行无限智慧服务的新阶段。为了使广大师生更熟练地使用移动图书馆,更好地利用图书馆资源,图书馆邀请超星培训师为学校师生举办了两场移动图书馆培训讲座。培训师从智能手机改变人们的阅读方式开篇来吸引读者的关注。接着,分别从移动图书馆的机构账号登录、资源空间、首页域搜索、知识重构、交互分享空间、集成OPAC馆藏系统、分类订阅等方面进行了介绍。在每场最后的互动环节,师生们积极参与,和图书馆老师一起分享他们在使用图书馆时遇到的问题,并对图书馆今后的工作提出了很好的建议。通过培训,师生们对图书馆的数字资源的使用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增强了图书馆和读者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图书馆也将更好地创新服务方式,做好读者服务工作。为推广移动图书馆,学校图书馆组织技术骨干,利用自习时间,到学生自习室进行面对面的“移动图书馆”宣传推广活动。在推广活动中由图书馆技术老师主讲,介绍移动图书馆从扫描“移动图书馆”二维码,进行APP安装,输入学号、密码登录,输入“邀请码”,进入移动图书馆主界面,到绑定借阅证号,查询个人借阅记录等详细步骤。再配以发放的纸质“移动图书馆学生使用指南”,达到了手把手演示的好效果。图书馆移动服务不仅可以提供实时咨询和图书馆资讯,进行一站式免登陆电子资源阅读,还有“我的小组”“我的课程”等特色服务,绑定借阅证读者更可以进行馆藏查询,个人借阅记录查询等。宣传推广活动得到了学生的一致好评,达到了预期的宣传效果。通过培训、宣传、推广,移动图书馆在学校得到广泛应用,80%的学生登录移动图书馆进行图书检索和阅读,创新了读者服务方式,提高了图书馆的服务能力。

四、送文化进高墙,扩大影响力

为配合区域内强制戒毒所的帮教工作,服务戒毒人员,学校图书馆连年开展送文化进场所活动。每年学校图书馆精心挑选部分不同主题的书籍,送到戒毒所,供学员借阅。2017年选送201册中国传统文化类图书;2018年选送红色经典文学、革命人物故事和红色文化图书共计168册。与强制戒毒所的帮教活动已成常态,图书馆利用学校的师资、图书等资源优势,在强制戒毒所建立“图书流动站”,定期更换传统文化、励志、政教、文学、历史、名人传记等积极向上的书籍学员学习;同时,图书馆工作人员还利用各自的知识优势,为学员作专题讲座和报告,以帮教学员,在戒毒所高墙内建起“没有围墙的大学”。让学员通过读书来武装头脑,通过书香的温暖,克服吸毒心瘾,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从而回归社会。利用图书资源,帮扶吸毒人员,探索出一条独具特色的服务路径和服务品牌。当地日报专题报道了学校图书馆的帮教活动;九域新闻网以《XX职院送知识进高墙》为题进行了报道;新视窗网2016年11月25日头条《XX学院走进戒毒所讲“孝道”》,宣传了学校图书馆服务社会的事迹,扩大了学校图书馆的社会影响力。

【参考文献】

[1]宋秀梅.高校图书馆服务营销策略探讨[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12(9):185-187.

[2]温柔.高校图书馆服务营销存在问题及营销策略研究[J].河南图书馆学刊,2017(5):45-47.

专题讲座培训范文7

在综合实践活动中进行公共安全教育,在途径上一定要多样化且要落实到实处。首先,要充分利用学校的班、团、校学生会、升降旗仪式、墙报等形式来渗透公共安全教育,并以参观、专题讲座、演练等为辅助手段,加强公共安全教育。以道路交通安全教育为例,学校可邀请法制副校长到校进行专题讲座,在这个过程中,学校还可利用图片展览、校园广播、板报等形式来营造氛围,专题讲座后以交通安全问卷形式来促进学生系统掌握交通安全知识。这样,从意识上强化学生的安全意识,通过讲座来进行知识讲解,以问卷来强化安全行为,从而使安全教育更具有系统性。其次,注重通过游戏、活动等体验活动来开展公共安全教育。

一直以来,综合实践活动中的公共安全教育基本是以讲授方式进行,活动形式较为单调,学生较为反感,甚至一些学校将公共安全教育作为一种“指令性任务”,只是利用校会、节日等进行一些“讲话式”的教育,效果甚微。公共安全教育是一项系统的工作,不仅要让学生从意识上得到强化,还要在实践活动中让学生得到技能培养,这就需要以体验活动来进行。如用火安全教育,教学中可通过让学生观看视频、实地操作灭火器、进行主题班会等形式来进行,让学生在活动中获得体验,这样的安全教育效果才会更好。当然,要让公共安全教育取得更好的效果,在学校公共安全教育实践中还需加强和公安、消防等部门的合作,要把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结合起来。如“饮食卫生安全教育”过程中,引导家长带领学生通过调查食品的说明书来获得基本饮食卫生安全常识就是不错的方法。

二、综合实践活动中公共安全教育保障机制

公共安全教育是学校教育体系中的一个重要内容,而在学校教育体系中,公共安全教育又成为“可有可无”的,这就自然让公共安全教育无法实现预期的目的。而这不仅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在体制上也存在较大问题,毕竟我国的教育还没有完全摆脱应试教育观念的束缚。为此,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的公共安全教育需要从机制上得到保障。首先,在时间上一定要得到保障。虽然学校教育教学活动内容繁多,且以学科教育为主,但在活动实践中定要以《纲要》精神和内容为出发点,除了要在课程上保证综合实践活动的时间外,还要结合学校实践在班会、校会中渗透公共安全教育。其次,在资源上要不断丰富。

公共安全教育并不是简单的说服教育,而是一种体验式教育,更多的是要让学生深入其中,自主性地进行学习和实践。因此,在资源上就必须较为丰富。在学校公共安全教育体系中,要丰富公共安全教育资源,要坚持“立足当前,着眼未来”的思路,循序渐进地进行。以交通安全教育为例,学校原有的图片资料可不断补充,在图书方面也要不断补充,还要借助网络不断丰富网络资源,与此同时,可发挥学生在过程中的作用,将学生的一些作品收集起来作为资源进行整理。最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当前中学综合实践活动没有专业教师进行,多是由班主任或其他教师负责综合实践活动。从专业化角度讲,无论是班主任还是学科教师,在公共安全教育方面无论是知识还是方法都存在一定欠缺,这就需要教育行政部门加强教师专业化培训,学校也应加强校本研究,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三、学校综合实践课中公共安全需要注意的问题

专题讲座培训范文8

【关键词】企业健康教育;需求评价;健康干预;效果评价

近年来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的概念和理论,已成为新时期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健康企业建设的重要指导方针和政策[1]。皖西地区企业员工持有的职业与健康态度积极,职业卫生服务需求高,希望获取服务的途径多样化[2]。开展企业职业健康教育活动试点,是增强企业员工职业病防范能力和自我防护意识的重要举措[3]。研究表明,整合工作场所健康教育、职业安全与健康等干预措施,可能比单独提供的健康教育计划更有效,参与率更高[4];针对企业员工健康问题或健康危险因素而开展一系列干预活动,可以实现健康教育工作融入到管理体系和企业文化中,从而提高企业员工及其家庭、社区的整体健康与福祉[5]。2017年1月—2018年2月通过对某手套生产企业员工职业卫生和健康知识认知和服务需求评估,开展有针对性的职业健康教育干预活动,并对干预措施满意度和干预效果进行评价,积极探索开展企业员工职业健康教育方式和方法,为今后全面实施“健康城市”框架下的“健康企业”的创建工作打好基础。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以某足球竞赛手套生产企业全体员工为研究对象,包括该企业管理人员、生产人员和后勤保障人员。

1.2方法

1.2.1抽样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选取该企业所有员工作为调查对象。

1.2.2调查方法

调查问卷采用《职业健康促进技术导则》中的相关表格[6]。①干预前调查:2017年1月,对企业员工开展“工作场所职业健康教育(员工)需求评估调查问卷”调查,以评估企业员工对职业与健康知识的认知、态度和需求情况。②满意度及积极影响调查:2017年12月,在第3轮干预活动过后,对企业员工开展“职业健康教育(员工)满意度调查问卷”调查,以了解企业员工对职业健康教育干预活动的满意度及积极影响情况。③干预后调查:2018年2月,全部干预活动结束后,对企业员工开展“工作场所职业健康教育(员工)效果评价问卷”调查,以评价职业健康教育干预效果情况。

1.2.3干预方法

针对企业员工的需求调查情况[7],制定企业员工职业健康教育干预方案,实施周期为1年,共进行4轮次干预活动。通过对企业员工开展同伴教育、专题讲座,送健康宣传到企业,订阅微信公众账号等综合干预措施,开展职业健康教育工作。

1.2.4判定指标

①职业健康教育干预前后企业员工对职业卫生知识和健康知识知晓率、生活行为正确率作为干预效果评价指标。知晓率=正确知晓某知识人数/被调查人数×100%;行为正确率=某行为正确人数/被调查人数×100%。②企业员工对参加职业健康教育工作的满意度,职业健康教育对企业员工的积极影响率作为满意度及积极影响评价指标。满意度=满意和非常满意总人数/被调查人数×100%;积极影响率=非常积极的影响和积极的影响总人数/被调查人数×100%。

1.2.5统计分析

利用EpiData3.1软件建立数据库,并录入调查问卷数据信息,数据整理采用Ex?cel2016,统计分析采用SPSS22统计分析软件。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率或构成比表示。成组四格表或成组设计R×C表计数资料采用Pearson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基本情况

干预前共发放问卷387份,回收有效问卷375份,有效率96.90%,其中男性43人(11.47%),女性332人(88.53%);文化程度为小学及以下98人(26.13%),初中218人(58.13%),高中及以上59人(15.73%);管理人员66(17.60%),生产人员309人(82.40%)。干预后共发放问卷390份,回收有效问卷385份,有效率98.72%。干预前后调查的企业员工在岗位、性别、年龄、工龄、婚姻状况、户籍、文化程度、月均收入方面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职业健康教育干预效果

2.2.1干预前后企业员工的知识知晓改变情况

干预前企业员工职业卫生知识的平均知晓率为60.60%,健康知识的平均知晓率为64.53%;干预后企业员工职业卫生知识的平均知晓率为81.10%,健康知识的平均知晓率为73.42%。干预前后企业员工对“毒物进入人体途径”“吸烟对健康影响”“慢性病预防措施”的知晓率均较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企业员工对其他知识的知晓率在干预前后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2干预前后企业员工的生活行为改变情况

干预前企业员工生活行为平均正确持有率为52.75%,干预后平均正确持有率为55.43%。干预前后企业员工对“不吸烟”“每周吃早餐5次及以上”的生活行为正确持有率均较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企业员工对“饮食口味偏淡”“饮食偏好清淡”的生活行为正确持有率均较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企业员工对“每周体育锻炼4次及以上”的生活行为较干预前相比,正确持有率有较大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56,P=0.003),见表2。

2.2.3职业健康教育对企业员工的积极影响

发放满意度及积极影响调查问卷400份,回收有效问卷367份,有效率91.75%。企业员工对参与职业健康教育相关活动的平均满意度为60.22%,职业健康教育给企业员工带来的平均积极影响率为57.49%;积极影响率居于前3的项目是“职业危害防护意识提高”“防病知识的提高”“健康状况改变”,分别为74.66%、67.57%、55.59%,而“精神面貌”“工作满意度”积极影响率较低,分别是47.68%和47.41%。

3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