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监控论文范例

质量监控论文

质量监控论文范文1

网络教育教与学的时空分离,造就了教学过程的相对松散性,同时,网络技术支持和网络资源质量等硬件技术能力同样影响着教学质量的好坏。尽管我国网络教育在质量监控体系建设方面取得了不少成绩,但由于办学经验不足,在现阶段运作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这充分说明了现行的教学管理存在一定的漏洞,监控措施有很多不足之处。

1.网络教学资源缺乏监控。

教学资源是网络教学开展的前提所在。由于我国目前对教学资源的监控比较缺乏,办学高校也承受着资源建设的经济压力,致使教学资源质量参差不齐,影响了网络学生的学习质量。目前的网络课件主要存在制作质量不高、使用效果不佳、内容陈旧,缺乏定期更新等问题上。

2.忽视自主学习的过程监控。

网络学习以个人学习为主,具有很大的自由度,同时也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知识基础和自学能力,若不对学习过程适当加以指引、监控,容易引起网络学习障碍,降低学习效率。人机对话的学习过程,不利于师生的情感交流,封闭的环境加剧了学习枯燥感,学习热情大打折扣;再者,学生学习过程缺乏监督,自主学习能力不强,学与不学无人问津,容易滋生混文凭的念头。

3.教师对教学过程的监控力度不足。

现代网络教育中,教师的角色发生了重大的转变,由“教学”变为“导学”,从“面授”变为“远距离”教学。“师生分离”降低了教师对教学活动的直接参与和控制程度,淡化了教师角色,难以及时获知学生情况并指导教学。因此,教师在“导”学上下的功夫深与浅以及对教学过程的积极程度,直接影响着教育质量。

二、质量监控的原则和内容

网络教育开放性和师生分离的特点,决定了教学过程可能存在管理不到位的漏洞,如难以直面观察学生学习状态、学习进度、学习效果,难以及时解决学生问题等,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学效果和质量,因此有必要对教学过程实施监控和督促。教学质量监控必须贯穿于教学全过程,坚持动态管理与定期检查的原则,做到目标监控、过程监控和结果监控的三结合。通过对各个教学环节进行全程监控,及时检测和纠正与教学质量目标的偏差,确保人才培养质量达到预期的效果。目标监控是根本,指办学机构对人才培养目标、发展定位、专业建设等方面进行的监控管理。过程监控是重点,指从教学行为、学习行为以及影响教学效果的学习支持服务等有关因素进行监控管理。结果监控是关键,应从学习考核、毕业论文(设计)、毕业生质量、社会满意度等方面进行监控管理。

三、完善网络教育质量监控的措施

1.建立校内两级质量监控组织体系。

网络远程教育是高校高等教育的一部分,其资源分配与使用、师资聘任、考核制度等,都应列入学校整体发展规划当中,建立起从学校到院系的双重监管体系:一是建立校级宏观监控机构,如设立教学指导委员会及各专业主任等,负责完成主要教学环节的监控工作,包括研讨教学改革制度,审议制订人才培养方案等;二是院级教学过程监控,对教学工作实行全方位、具体的监控与督促,包括教师的教学行为与态度,学生参与学习的程度,以及学生学习效果的综合评议等。

2.实施教学环节的过程监控措施。

开展监控工作的措施包括:(1)督导监控,聘请一些有丰富教学经验和管理经验的教师组成督导组,对各专业的培养方案、培养目标、课程标准等提出建议,参与面授课听课或实时视频答疑,抽查学生作业,参与论坛讨论,检查和了解学生学习情况和教师教学工作,收集教师和学生有关教学工作的意见和建议,使学院能进一步了解实际办学情况;(2)校外专家监控,聘请其他高校有经验的教师和企事业单位相同行业的高级职称人员组成社会评审组,对专业课课程设置和人才培养质量进行研究和评价,开展毕业生跟踪调查和社会需求调研,以获取社会人才需求的最新动态,使专业学习更贴近社会工作需要;(3)建立学生评教制度,每学期末通过教学平台开展教师评教活动,制定教师奖励制度,鼓励教师提高教学热情和重视程度;(4)建立检查制度,每学期由学院派出相关管理人员和督导员前往各校外学习中心进行教学检查和考试巡考,学期中主要检查教学运行和学生服务情况,学期末主要检查考场的考风考纪情况,定期检查有利于规范和督促校外中心的办学行为,及时解决办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3.落实学习过程自控和外控相结合的教学思路。

为达到远程学习的预期目标,学习过程需要自控和外控的有机结合。自控来自学习者明确的学习目的和积极的学习态度,外控则是通过一定方式或手段达到激发和促进学习的目的。戈登(T.Gordon)在和谐沟通理论中曾提出,真正有效的课堂教学监控来源于学习者个人内心的自制,如果教师能积极参与到学习者的和谐沟通中,就能培养他们的自制力和责任感,使他们自己寻求答案来解决问题。首先,要激发网络学生的学习热情和主动性,培养自觉上网学习的习惯。根据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合理调整教学计划,加强对实际运用的能力培养,使理论知识与职业实践相联系,以满足成人学习的需求,使其感受到学习的动力和快乐。其次,优化网络课件设计,嵌入外部监控功能,完善教学平台和课件模块功能。建立个人学习档案功能,记录网上学习时长,监控学习进度及状态。实行学习支持服务人员课程责任制,以便教师全程及时跟踪和掌握每个学生的学习动态。再次,适当增加面授辅助教学,增进师生情感交流,美国远距离教育专家More认为,“网络教育已与面授教育并称为‘教育活动的两个家庭’,两者的优势和问题决定了二者的整合”。传统面授教学仍是我国被广泛认可和期待的教学方式,网络教育可采取课堂集中上课或网络视频同步教学形式进行,面授教学应集中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以重点讲解方式进行辅导。

4.建立网络教育科学的评价体系。

质量监控论文范文2

(一)基础教育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是学校发展与教学改革的必然诉求

教学质量的形成与发展并非是单因素作用而形成的,是一个复杂的运动过程,是一个由若干环节与阶段所组成的相互制约与联系的完整过程。在这样一个过程中每个环节与阶段都对教学质量产生直接影响,所以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建立是学校教学质量发展的要求,是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多环节、多因素综合管理的需求。这样的监控体系对于不断提高学校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作用。这样的体系是对教学工作为中心的进一步明确,是在基于教学质量提高而实现教育观念与教育思想转变的过程,是学校教学质量管理不断向规范化、科学化与现代化方向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教学改革不断深化的必然要求。

(二)基础教育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框架构成

“以人为本”是我国基础教育所必须秉持的教育思想,在推动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具有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高素质人才的进程中,基础教育教学中的质量监控体系是其不可忽视的重要构成。所谓教学质量监控是指为了实现教学质量目标的提升,有效履行学校的人才培养职责对影响学校教学质量的教师、教材、学生、设备以及环境等进行结构化、体制化、持续化的调控与评价,从而使之达到最为优化状态的程序、组织及方法的总和。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是各级教育主管部门科学、有效地对学校进行监管的基础和前提,其有效的建立也有利于相关部门高效和直接对教育教学质量进行监控,从而推动学校对教学质量的重视。学校教学质量监控的目的在于通过对教学质量的了解与诊断,推进教与学双方的发展与提高,也是学校教学与课程管理水平的重要体现。基础教育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一般由目标决策系统、信息系统、评估系统、保障系统、激励系统与反馈系统构成,他们紧密联系于一体并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了基础教育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推动教学质量的提升。这样的体系中涵盖了目标的设定以及教学环节质量标准确立和信息的分析、整理、反馈与调控等各个环节。

(三)建立基础教育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基本原则

基础教育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建立需要秉持科学性、系统性、可操作性、全员性与可持续性的基本原则。科学性是基础教育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建立的重要原则,教学质量监控是一项科学行为,其内在规律的探究需要运用科学的态度与理论方法进行研究。在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形成过程中要实现对全过程的监控,做到事前、事中、事后监控等各个过程,所以要保证其系统性的监控过程。具备较强的可操作性是基础教育教学质量监控的要求,监控体系需要删繁就简、主干清晰、程序简单易实施,并满足实际监控需要。另外全员性与可持续性也是其重要构成,整个监控体系要使学校教师、学生等参与其中,并且这样的监控体系是不断探索与总结的逐步积累与完善的过程。所以,在基础教育教学质量监控中要秉持上述原则,从而在整个质量监控过程中起到引领和指导的作用。

二、基础教育教学质量监控的问题表征与误区走向

教学是教师与学生互动交流的过程,也是人类文化传承和可持续发展的一项社会系统工程。在这个工程中需要教学质量监控的介入,通过教与学质量水平的信息资料来判断教学水平与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从而促进教学双方的提高与发展。建立与实行教学质量监控必须注意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中的多环节与多因素管理,重视全过程监控,使其达到整体优化的最佳状态。

(一)教学质量监控的观念落后,教学监控主体单一

教学质量监控是一个系统性活动,其目的是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所以其整个过程中会涉及到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其中包括学生的学习过程、教师的教学过程、学校的教学管理过程等方面的质量监控,这就需要通过各部门的分工与合作来共同实现。但是,现今在教育质量监控中仍然存在着观念性落后的问题,其中主要体现在对评价工作的重视程度较低,通常只进行常规性的教学评价工作,并且评价的方式过于单一,评价过程的规范性还较为欠缺。另外,除了评价中的问题外,往往还一定程度上存在着评价多而监控少的现状,在整个过程中缺乏有效的监控措施和监控意识。监控与评价相辅相成,监控观念的落手直接导致了收集评价信息的难度无形中增大,从而延长了对信息分析与处理的周期,使得整个工作间断、被动和繁琐,经常化与制度化的工作难以展开。另外,在整个教学质量监控的过程中应该是学校内多部门协同进行的,并应该要求学校内部全员参与的,但是从目前基础教育的现状来看真正参与到教学质量监控中来的部门较少,即使是日常教学监督主要部门的教务处也在教学质量监控的方法与内容上存在着制约因素。整个教学质量监控的主体极为单一,这样的单一性教学监控严重影响了质量监控的质量,制约了学校教学质量的提升。

(二)教学质量监控往往重约束轻激励,评价反馈机制不健全

建立和完善教学质量约束机制是保障学校和教师教学质量监控的关键,是学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在整个教学质量监控的过程中,除了约束机制外还应该切实发挥激励机制的作用。现今学校中往往在教学质量监控中通过规章制度进行约束,这种以规章制度为主要措施的教学质量监控往往忽视了激励机制的作用,激励在整个教学质量监控活动中往往只是出于从属的次要地位。在教学质量监控中教与学的双方往往被限制在禁止做什么与必须做什么以及教与学的标准之上,严重忽视了教学质量的内适性,教学目标与教学过程的契合度没有真正得到体现。另外在教学质量监控过程中欠缺评价反馈机制,工作中往往只重视评价标准的研究而忽视了对反馈信息的跟踪和解决。在整个教学质量监控工作中不能准确地处理反馈信息,难以实现跨主体、跨部门反馈信息的跟踪,整个信息的反馈链难以建立,更是难以建立完整的质量监控体系。

(三)教学质量监控中的信息处理、教学督导以及教学评估系统均需要进一步厘清

信息(其实就是教学过程中收集到的各类“情报”)是监控的基础,在教学质量监控中尤为重要,缺乏有效的信息就难以实现有效的教学质量监控。所以,教学等信息的收集构成了基础教育教学质量监控的重要环节与基础。在现今基础教育教学质量监控的实践中往往会出现信息收集不完全、方法单一等问题。所以对于收集哪些方面的信息、信息收集的方法与途径、信息的处理与利用等都是需要进一步探索与解决的问题。另外,在学校中如何有效地进行督导并发挥教学指导组的作用也是需要基础教育进一步探究的问题。在日常教学中如何发挥与体现教学督导的作用以及在督导中如何体现教学的各个环节和学生的发展提高并将二者紧密结合仍需要进一步的深化探索。学校的评估体系对提高学校教学质量和教学质量监控的有效进行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学校教育中如何对教师与学生进行评价,如何对教学管理工作进行评价等都需要制定科学的评估指标,这样才能弥补现实中评估指标缺失的问题。

(四)教学质量监控狭隘化,逐渐走向测验考试的实践误区

现今很多学校通常会把大规模测验考试和教学质量监控混淆到一起来认识,这种错误认识使得“教学质量监控”变得狭隘化。教学质量监控的内容包括管、教、学三大方面,其不仅是量化和外部意义上的监控,也实现了对教师个人、学校内部的监控,利用量化的数据与质性的材料在总体上把握教学全局。管理方面主要体现在对学校执行规范程度、学校的管理制度等;教学方面则更多关注于教师在教学中的工作态度、教师自身的修养、教师的学科专业知识水平和教学能力等;监控的核心内容除了检验、检测学生的学习认知效果,还包括监管学生的学习过程、学习方式,学习的环境和条件等,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以期更好地监督指导学生的学习。所以相对于教学质量监控来说,大规模测验考试只是把焦点聚集在如何了解学生的学业水平上,它虽然是教学质量监控的重要方面,却不是它的全部内容。

(五)不恰当监控产生的“负效应”使实践中教学质量监控的真正目的被掩盖

教学质量监控是为了考核与鉴定来进行选拔淘汰还是为了改进与推动来实现教育发展是当今教学质量监控实践中所突出表现出来的问题。前者主要注重对区分优劣、鉴定分等来排列名次,而后者则更加注重于问题的发现来推进教学,这才是教学质量监控的真正目的。正如美国著名教育专家斯塔费尔比姆所言:“监控其真正的目的不是为了证明,而是为了更好的改进。”然而在现实基础教育中,往往将考核与鉴定作为整个教学质量监控的中心,忽视了整个过程中的问题发现与改进。纵观国外教学质量监控的成功经验来看,其在教学质量监控中淡化评比性与鉴定性,而更加强调其过程性以及反馈性,这样才能不断发现问题来推进教学的改进和水平的提高。所以在教学质量监控过程中的错误性操作往往掩盖了其真正目的,制约了教学的进一步改进与发展。

三、基础教育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建构路径

建立科学、完善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是基础教育教学管理的一项基础性工作,也是确保教学质量不断提升的重要环节。要使学校内部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得以科学有效的运行就必须科学构建监控组织系统、信息反馈与奖励、督导与评估等方面,有效实现与推动教学质量的诊断与提升。

(一)创建全面、通畅的教学质量监控组织系统

学校在培养优质高质量人才的过程中,拥有一个健全的教学质量监控组织系统是至关重要的。教学工作是承载学校一切工作的主体,要以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为保障,使全员参与到教学工作和工作过程的质量管理中,提高教学质量,提升人才质量观念。在教学质量监控组织系统中,要通过教学工作信息网、学生代表座谈会的形式为教学质量提供反馈渠道,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其中。其次是教师的参与,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主体之一,是课程建设、学风建设的实施者,更是教学过程的执行者和管理者,教师在指导教学实践、参与教学建设、实施课堂教学中是最有发言权的人,所以教师这一群体必然是教学质量监控的核心力量。再者是学校的职能部门在质量监控体系中起到的作用,教务处是学校质量监控的主要实施者,其肩负着质量监控、研究、教学建设三大任务,遵守严格的人才培养计划和推广教改职能,制定和修改相应的规章并进行教学质量信息库的建设。学校各部门领导作为把握全局的工作者也要深入教学一线了解师资队伍和学生的情况,为教学提供更为有力的保障。

(二)建立一个适合基础教育新时期发展的特色教学质量监控制度

教学质量监控制度是基础教育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构成,也是基础教育阶段学校教学管理的根本和基础。所以建立和完善教学质量监控制度对保障教学质量和规范基础教育阶段教学管理的各个环节具有重要价值。教学质量监控制度的建立要围绕多方面的因素和诉求进行展开,其在构建的过程中应该既满足基础教育领域中教学管理的基本需要,也同时应该体现整个社会和家长对学生质量的根本需求,体现出一种教学质量的时代性。所以应该进一步加大力度建立和完善教学质量监控制度,实现对基础教育阶段教学管理中各个环节的进一步规范和教学质量的掌控。这些制度从整体视角来看应该对学校发展规划、培养目标、课程建设等各个方面都要进行科学的论证并通过制度来进行落实。从管理者的角度来看,应该明确对教学质量监控中各职能部门的岗位职责,并细化为规章制度;从教师角度来看,应该对教师的教材选用、备授课、命题、辅导、阅卷、复习等各个方面来进行规范;从学生的角度来看,应该包括在学习过程中的各种规范以及相关学籍管理规定等。在这些制度建设中更应该着重于课堂教学管理规定、教师教学规范、教学检查的规定、教学事故处理、教师年度考核等方面的建设,从而使涉及教学的各种行为都有章可循、有据可依,从而为科学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提供有力的保障。

(三)加强对教学质量监控中信息反馈机制的利用,强化奖励机制

信息在教学管理中至关重要,教学信息的收集构成了教学质量监控的重要基础。在学校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中要通过学生信息员、任课教师、各级教学管理人员、学生干部等收集教学过程中的信息与问题,并将信息及时反馈,从而制定问题解决的方案。这个过程中要注意参与主体的多元化,建立有效的学生参与评教体系,其中要注意的是要设计合理的指标设计,并做好信息处理工作。另外对于教学质量监控结果信息反馈的利用也至关重要,教学质量监控的目的是帮助教师提高教学质量,所以如果忽视了信息结果信息的反馈将会难以将教学效果不佳的问题顺利解决,优秀的教学经验也难以得到推广,使质量监控流于形式。所以在这个过程中一方面要及时将信息对教师进行反馈,另一方面也要对优秀教学成果进行宣传,通过评课、指导等形式来实现传、帮、带的作用,并做到“诊断、指导、交流”的三位一体。另外教学质量监控中需要进一步建立与完善激励机制,不断激励与强化教师积极投身教育教学工作,从而不断提升教学质量与水平。要鼓励教职员工以提高教学质量为工作重心,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工作原则,对于表现突出、工作负责的教职员工要加以奖励,设立“优秀教学成果奖”、“教书育人标兵”等奖励项目。尤其是在学校中要形成一个以校长为中心,教导主任、教研组长和各年级备课组长为主的教学指挥系统,确保各项教学命令得到彻底的贯彻与实施,并且要对优秀教学教师实施奖励的制度。

(四)切实发挥教学评估与教学督导的重要作用

教学在教育过程中的核心主体地位不言而喻,而教学评估则是检验教学效果和其过程的一种必要手段,是教学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在重视教学的今天,学校也格外重视教学评估。教学评估涉及的方面很广,如对教学活动的评估,对教师和学生的评估,对学校管理工作的评估,等等。无论是哪种评估都要讲求科学的评估方法和形式,在科学性原则的指导下按照内容和对象进行评估,来达到预期的效果。所以我们要建立一个针对教学需求的评估体系,并对该体系进行规范性的管理。通过评估促进学校的改革、管理和建设,提升教学水平,提高教学效果。同时在评估过程中充分考虑办学条件等各项指标,达到提高教学质量、形成完善人才培养体系的目的。教学督导的作用在基础教育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中是不可取代的,应聚集学校内部有经验的管理人员与教师组建教学督导组,充分发挥他们的监督作用。教学督导组要对教学的全过程进行监督和指导,并参与教师的聘任和考核、对教师的日常教学进行指导,还要参与到青年教师的培养中去。通过教学督导组的推动与促进来不断提高基础教育教学的质量。

(五)进一步深化与完善学生学习质量检测与分析机制

质量监控论文范文3

建筑工程质量控制

要严格审核勘察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是否具备必须的符合国家规定的专业技术人员、技术装备等资质条件,是否具备与工程建设要求相应的资质等级和业绩,是否具备足够的技术管理能力和装备水平,并在资质等级许可的范围内,从事建筑施工活动,杜绝无证、越级承揽工程。参与建设人员的职业素质高低,直接影响工程质量的优劣,因此严格控制准入资格,不断提高从业人员职业素质,把素质教育落到实处,落到每一个上岗的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身上。以质量为纽带,监督建设、勘察、设计、监理、施工、检测单位以及材料供货商的责任行为,加强参建各方的质量控制,保证工程质量达到目标。

一项工程的施工图设计直接影响工程的整体质量。首先必须进行施工图审查,这也是政府主管部门对工程勘察设计质量监督管理的重要环节。否则会造成频繁的设计变更,影响工期,留下质量隐患。其次必须进行图纸会审和设计交底。许多工程质量问题,往往由施工和管理所造成。例如不熟悉图纸,盲目施工,图纸未经会审,仓促施工,不按图施工。在施工前组织这项工作,使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了解工程和设计意图、关键部位的质量要求,有助于发现图纸错误并加以改正,同时也真正利用相关人员的经验和技术对该工程项目进行质量控制。

工程材料是工程建设的物质条件,材料的质量是工程质量的基础。工程材料选用是否合理、产品是否合格、材质是否经过检验、保管使用是否得当等,都直接影响工程的结构、强度,影响工程外表及观感,影响工程的使用功能和结构安全。采购和使用的工程材料质量必须符合标准规定。要严格检验进场的材料和设备,需复试检测的建材必须经复试合格才能使用。现场主管和监理工程师必须亲自核验抽查,并进行见证取样送检,认真执行材料报验制度,对不符合要求的一律清退出场,否则源头没把好,怎会有后面的好质量。

工艺方法是指施工现场采用的施工方案,包括技术方案和组织方案。在工程施工中,施工方案是否合理,施工工艺是否先进,施工操作是否正确,都将对工程质量产生重大影响。大力推进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不断提高工艺技术水平,保证工程质量稳步提高。在施工质量控制过程中,必须采用事前、事中、事后质量控制相结合的模式。对参建的各方责任主体,以动态控制为主,事前预防为辅。主要抓住事先指导,事中检查,事后验收三个环节。事前控制能更好地发挥操作者的自控能力,达到施工质量控制的理想效果。事中控制越严格,质量合格率越高。事后控制采取措施保持质量受控状态。现场各职能部门对每一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有明确的目标,各部门紧密配合,认真执行落实工序操作,质量巡查、抽检及重要部分跟踪质量控制的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改进,力求消除质量隐患,对不能满足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的,立即组织相关人员评定,需要返工、返修、降低等级或加固补强,立即作出处理。确保工程基础、主体结构安全可靠。作为现场管理者,首先要熟读图纸,在进行工地检查前,自身必须掌握设计的意图及要求,掌握检查部位的验收依据及验收标准,在现场提出的意见有根有据,其次要勤于跑,关键部位、关键节点亲自现场检查,确认是否符合设计、符合规范,才能进行下一道工序,只有把握每个分部分项的质量,最终才能控制整个工程的质量。

竣工验收阶段,建设单位组织勘察、设计、监理、施工等有关单位对建筑工程质量进行最终的检验。竣工验收是基本建设的最后一道工序,是对工程到施工工程质量的最后检查总结。以考核质量目标是否符合设计阶段的质量要求。这一阶段是建筑工程建设向交付使用转移的必要环节,体现了建筑工程质量水平的最终结果,防止不合格工程流向社会。在验收时,要严格执行国家法律、法规及相关验收标准。工程质量验收采取查看、实测的方法。查看:重点查看管理资料和质量保证资料是否齐全,是否符合设计标准,特别是要符合国家强制性标准。例如:混凝土试块、砂浆试块是否符合强规要求;室内外装修是否达到标准;有无屋面漏水,厕所、厨房渗水等涉及使用功能和安全功能的分项。实测:主要是现场实测,对基础工程、主体工程结构有影响的部位进行实测。

质量监控论文范文4

在桥梁工程结构的施工过程中,会对桥梁结构的施工质量造成影响的因素有很多,包括自然天象的变化造成的桥梁结构施工质量受到影响、施工材料存储过程中的质量变化造成的桥梁结构施工质量受到影响、施工技术应用过程中相应的措施造成的桥梁结构施工质量受到影响等等。具体来讲,桥梁工程结构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难点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1桥梁结构施工过程中的人为因素

人体,是科学技术的第一生产力,无论何时何地,人在桥梁工程施工过程中发挥的作用力都是最大的,因此其造成的桥梁结构施工质量的影响也是最大的。在桥梁结构施工过程中会造成相关质量控制难点的人为因素包括施工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领导人员的管理水平、施工人员的工作态度细致与否、施工人员工作内容的责任划分清晰与否等等,这些都是对桥梁结构施工质量造成重要影响的因素,也是桥梁结构在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难点之一。

1.2桥梁结构施工过程中的材料因素

材料因素也属于桥梁结构施工工程中会给其质量控制造成相应影响的基本因素之一,如果桥梁结构选择的施工材料在质量、性能以及规格上出现了种种问题,那么桥梁工程结构的施工质量也必然受到相应的影响,严重者甚至直接威胁到桥梁工程的使用性能和使用寿命。桥梁结构施工过程中质量控制难点的施工材料因素主要包括施工材料的采购、存储以及使用等相关过程。

1.3桥梁结构施工过程中的设备因素

机械设备是在桥梁工程施工过程中保证和提升桥梁工程施工质量的重要介质,是提升桥梁工程施工质量和施工效率的重要凭借,事实上当前桥梁工程的施工已经不可能离开对优秀机械设备的有效应用,也正因此,如果机械设备在桥梁工程结构施工过程中没有做好相应的质量控制措施,没有机械设备的运行参数、施工操作以及维护保养工作,也必然讲给桥梁结构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造成一定的影响。

2桥梁结构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措施

将桥梁结构的施工过程根据结构的不同内容分为桥梁的上部结构以及桥梁的下部结构两个部分,则桥梁结构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措施应该包含以下内容:

2.1桥梁上部结构的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总体来说,桥梁上部结构的施工作业主要包括模板工程、后张法预应力空心板梁和张力施工工艺的应用以及桥面的铺装作业三个方面,针对桥梁上部结构的施工质量控制措施也应该根据其不同的施工作业内容分别完成。

(1)桥梁上部结构中模板工程的施工质量措施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控制好模板材料的相应尺寸、大小、厚度等,保证模板材料的型号规格能够有效的满足桥梁上部结构中预制梁的四级施工要求,同时有效的完成模板安装以及拆除的技术;

(2)桥梁上部结构中后张法预应力空心板梁和张力施工工艺的质量控制工作需要采取的措施是较多的,其包括做好空心板料材料品号规格的设计工作,做好钢筋材料的进场以及加工工作,做好预应力空心板梁的场地管理以及板梁的加工工作,加强对空心板梁在张力施工工艺应用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工作等等;

(3)桥梁上部结构中桥面铺装作业的质量控制措施则包括对桥面结构上各种交通安全设施的位置摆放要合理,保证桥面整体平面的平整度,保证桥面结构上安全设施的稳定性以及相应质量等等。

2.2桥梁下部结构的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具体来讲,桥梁下部结构的施工作业主要包括桥梁基础工程、桥梁基底作业、立摸、钢筋绑扎以及混凝土浇筑等等内容。因此桥梁下部结构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措施具体应该包含以下内容:

(1)桥梁工程的基础工程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措施主要是做好基础工程的测量信息采集工作,保证基础工程信息采集过程中的信息准确性、实时性以及精准性;同时应该注意做好基础工程的施工质量控制工作,包括对基础工程施工过程中基础工程的线轴以及地面标高的质量控制、基础工程的施工质量控制等等;

(2)桥梁工程的基底作业的质量控制措施主要是做好基地工程的挖掘质量控制措施,包括对周围强烈自然天气的预测和避免、对整体基底作业工程的精度控制、对基底作业工程中基础工程的浇筑质量控制等等;

(3)桥梁工程的立摸、钢筋绑扎以及混凝土浇筑等作业内容的质量控制措施从本质上来说是一样的,都是针对各项材料在桥梁工程中的具体作业以及技术应用过程中做好相应的技术质量控制措施,保证材料以及结构的施工质量不受到外在因素的影响。

3桥梁工程结构施工质量的监理措施

具体来讲,桥梁工程结构中施工单位应该采取的对结构施工质量进行监测、控制以及管理的质量监理措施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3.1做好对桥梁工程结构施工方案的监理工作

监理单位或者相关监理工作人员应该在桥梁工程结构的施工过程中做好施工方案的监督管理工作,确保施工方案中的施工工艺流程、施工材料类型、桥梁结构图纸、施工技术应用方案以及施工安全控制方案等等相关内容的完整性和准确性,例如桥梁工程结构施工方案中的施工测量技术方案、施工机械设备管理方案、施工混凝土结构应用和质量控制方案、桥梁支架设计方案以及桥梁支架预压方案等等。

3.2做好桥梁工程结构施工技术的应用监理工作

施工技术的应用是桥梁工程结构施工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施工内容,监理人员应该在认真了解桥梁工程结构施工方案,查找对照桥梁结构施工技术在应用过程中出现的种种问题,针对桥梁工程结构在施工过程中应用的施工技术类型、施工技术内容以及施工技术的应用效果进行清晰明确的查看和验证,保证施工技术的应用成果符合桥梁工程的预期设计,做好施工技术应用过程中的现场监督以及细节考核工作,务必保证桥梁工程结构施工技术的应用取得圆满的成果。

3.3加强对现代化监测技术的应用

质量监控论文范文5

1.1设计质量评价缺陷

当前企业实行的建筑工程质量评价方式主要有:由政府负责单位开展工程项目质量审查评定;由设计单位自行开展内部设计质量审查;由业主单位开展设计质量审查评定。根据不同角度分析可以发现,不同的设计质量评价方式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建筑工程设计评价质量,但这些方式也存在部分缺陷性问题,具体表现有:

(1)有限性,其主要体现在评价时点及评价主体两方面;在多种评价方式中,通常会存在两个评价主体,且多由专业技术人员组成,缺少相关利益主体,其评价结果难以反映出不同主体的目标需求和建议,评价形成的影响效果非常有限;同时部分评价是在阶段成果形成后进行的,而有的甚至是在工程竣工后进行的,设计的评价与控制力度明显不足,这就容易造成工程设计质量的评价作用难以发挥,工程整体质量难以保证;

(2)非常规性,因部分企业对于工程设计质量评价缺乏基本认识,且管理制度上存在缺陷,造成质量评价工作的随意性较高,设计单位内部评定缺少一定的常规性,且通常采用三级审查方式难以保证设计质量。

1.2优化设计管理意识不足

(1)业主因专业知识制约,很难从优化角度对设计方案提出疑义或可行性建议;部分业主经济实力较高,项目工程追求新颖,未考虑优化要求;

(2)设计单位选择不佳,部分项目设计虽通过招投标,但方案概算相对粗略,细化水平较低,难以开展综合评定;

(3)未深刻认识设计对工程投资的重要性,仅关注工程招投标环节,忽视设计方案优化对工程造价的节省;

(4)部分业主对于工程应具备的功能要求和设施配置不明确,且存在较大的随意性。

2建筑设计管理问题的解决对策

2.1完善设计界面管理协调机制

相关设计单位应不断完善设计界面管理协调机制,构建设计界面风险防范体系,以不断提升界面管理质量。具体采取的措施包括:

(1)业主控制的设计协调过程应建立高效的决策系统,不断改善机电设备招投标管理水平,以克服土建、设备设计与施工中存在的施工设计迟缓、设备安装图滞后难题;

(2)做好合同界面管理,确定各专业系统设计单位为界面实施工作的执行主体,各专业系统的设计单位应在设备、技术、人员和组织上提供基本界面管理条件;

(3)总体设计单位应重点开展技术管理,明确施工图设计及初步设计阶段、招投标阶段的工作要点,招投标文件中明确的条框应由投标单位严格执行;

(4)应加快建立界面管理机构,由业主开展直接领导管理,并编制工程、设计界面的具体管理办法与程序,促进界面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发展;

(5)加快设计界面管理的信息化发展,通过设计界面管理机构建立本机构的数据管理系统及系统管理软件,以利用结构完成对界面数据的访问,采用直观图方式反映不同界面的树状层次结构。

2.2加强建筑设计质量控制

(1)根据建筑工程项目具体要求及相关勘查数据资料进行深化研究分析,并以此为主要依据进行设计方案大纲制定;通常情况下设计大纲可由项目主管工程师安排各专业工程师调查资料分析为前提,进行综合讨论编制;随后将编好的大纲交由业主进行审核,最后按照审核通过的大纲开展具体方案设计;

(2)设计方案前期审查;对设计方案的前期审查主要是核查项目总体设计方案,通过与设计要求大纲的比较分析检查设计方案是否符合工程标准、概算设计是否在允许范围以内;

(3)核查施工图:施工图审核检查是工程设计阶段质量控制的重要关键点,在具体审核中应加强使用功能及质量要求的标准检查,具体审查的内容应包含给排水施工图、建筑施工图、暖通空调系统施工图、电气安装施工图、结构施工图等;

(4)做好设计项目施工及竣工后的反馈:项目主管应安排各专业负责人参与技术交底工作,对技术交底过程提供意见和建议;对于施工会审过程中存在的疑问及修改意见等应组织设计人员进行核查,并考虑相应修复或补救措施,以确保工程质量;在工程竣工时,专业设计人员应共同参与质量验收。

2.3做好设计成本与进度控制

在项目投资决策完成后,项目投资控制的核心在于设计。设计概算便是只在项目获得可行性研究审核后,进入规划设计阶段时开展的概括性初始预算。其是一种综合考虑项目运行可能形成的成本费用及投资方投入资金量而具体编制的预算。通常项目前期设计阶段的工程造价要占到项目总投资成本的75%左右。所以设计概算是施工图预算的造价上限,施工图预算应控制在设计概算的前期工程造价范围内。工程设计管理中需对项目进度控制的要求有:对主设计单位同分包设计单位间的关系,主设计与特殊专业设计、装修设计等领域的关系进行协调,调整施工图进度以保证其符合材料、招投标、设备采购、施工进度等标准;对审计进度计划及出图计划进行核查,并监督执行,防止出现因设计单位进度延迟而导致施工单位需求索赔的问题;进行设计阶段进度计划编制并控制其具体执行;对设计单位提供的设计进度计划进行核查,并对进度计划值与实际值进行比较分析,制定各阶段进度控制报告及报表;制定设计阶段进度控制总结报表。

2.4实行系统化管理

采用由美国系统工程学专家霍尔提出的设计管理三维系统结构,从时间、组织、知识三方面开展建筑设计管理,克服管理中存在的集成问题。设计管路可具体分为设计准备、方案设计、扩初设计、施工图设计及施工配合等阶段过程,不同阶段按照先后顺序组成了设计管理的整体过程,不同过程间相互影响、相互关联。加强不同阶段关键节点和设计任务管理的基本质量目标、概预算成本目标的控制,是确保工程最终目标有效完成的基本手段。

3结束语

质量监控论文范文6

1.重视管路敷设作业以及电线穿管作业的施工质量控制。

在进行管路敷设施工时,要重视对材料的检查核实。确保各种材料必须有合格证。材料的品种型号、规格以及材质必须符合设计规范要求。管路在进行内外防腐后,还需要在其外壁另外刷两道沥青漆处理。同时,还需要注意穿管作业的施工控制。施工人员必须要确保电线护口位置以及管口的外观完整,要先进行检查,核实后再进行施工。此外,还需要确保配电柜内部导线线路整齐且规范性排列。进行安装插座施工时,尤其需要注意确保PE线与N线连接的正确性,并做好套管封堵处理工作。

2.重视施工审查工作。

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控制过程中需要特别重视施工审查工作。就以是否具备安全电气这一问题安排专人针对电缆竖井、电气设备基础等关键施工环节进行详细评估与审查。此外,还需要注意审查在开展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后期扫尾工作时是否会影响已经安装完毕的电气工程的运行质量,以此保证各专业在建筑工程施工现场中能够配合与交叉进行。

3.重视各类管线的预留与预埋作业的施工质量控制。

建筑电气工程施工中,提前需要预留一些暗敷线路以及一定的孔洞,这是为后期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各种导管管线的敷设做准备。因此,必须重视对这一作业环节的施工质量的控制。具体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控制:其一,在预埋预设管线过程中难免会涉及到硬塑料材质型的线管,针对这类型线管,必须确保线管接口位置的严密性。且需要选择锁扣的方式连接这一部分的线盒与线管;其二,针对需要埋设入楼板内部的线管来讲,埋设的有效深度需要控制在15毫米以上,且其埋设的位置要选取底筋与面筋的中间位置;其三,以上所述各项作业完成后,就需要进行验收工作了。在这一环节,需要待建筑工程的监理以及工程项目的业主方共同验收,且确保工程合格后才可以将此项目工程作为隐蔽工程进行处理,此外还需要做好这部分隐蔽工程后续管理工作,最好安排专业人员接管。

4.重视施工验收工作。

不仅工程竣工需要验收,工程施工过程中也需要验收。在建筑施工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必须做好对进入施工现场的施工设备以及材料的检查验收工作,对于那些外观存在明显损伤、工作性能明显低下的施工设备坚决不予以进入施工现场。要确保施工材料合格、施工设备三证齐全,即保修证、检验合格证以及出厂合格证。在这里需要特别注意,如果涉及到消防材料的检验入场问题,除了做好常规检查外,还需要向相关消防部门上报,予以专业检测,以确保施工质量。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的方式主要是施工验收。可以是分段工程,也可以是全部工程。在这一阶段,进行施工检验验收的主要方式便是通过对建筑工程已完工的电气施工工程进行试运行,评估电气工程的使用性能与安全性能等关键技术指标。如若在试运行中电气设备存在任何安全性以及技术性问题,必须及时采取措施加以解决,直至验收合格。

二、建筑电气工程施工中的安全管理

建筑电气工程施工中的安全管理的对象主要为工程项目的主要电气设备。建筑电气施工不仅要注重设备的安全,更重要的是要重视整个电气系统操作运行的可行性。电气施工的主要对象便是用电设备,对用电设备安全管理的控制需要从照明灯具、开关插座以及配电箱等三方面着手。

1.照明灯具。

照明灯具在进行安装施工时可能出现的施工安全问题有:位于螺口灯头的相线与端子错误连接,将端子与零线进行连接,一旦通电,就会造成人员电击伤害。因此,在进行安装灯具时,要准确掌握灯具线路连接的要求,并提前审核图纸中标注的位置,再进行施工,避免施工安全问题。

2.开关插座。

电能传输的总控制装置便是开关,而插座则是电路连接的中间介质。开关与插座二者共同存在于建筑电气系统中。安装开关也可能出现安全问题,比如因安装不当,电源开关线盒的埋设深度过大容易受到周边环境的影响,天气潮湿或者高温开关就会加快腐蚀。安装插座出现的主要问题就是线路连接不合理,最常见的便是地线、零线与相线连接错误。这些施工错误一旦形成,虽然可能只是极小的问题,但影响后果却非常严重,不仅会影响建筑的施工质量,还会造成施工人员伤亡。因此,在进行安装开关与插座时,要确保各项线路准确连接,同时注意建筑室内环境,比如温度、湿度等对插座、电源开关的影响,必要时可以使用保护盒进行防范。

3.配电箱。

配电箱,顾名思义,就是为建筑正常使用分配电力,是影响建筑投入使用后供电的主要设备。在配电箱施工中,可能出现不按照图纸规定的方案进行安装,比如:防腐不彻底、标高不明确,而最为严重的便是施工人员安装完毕后,并未进行常规调试便开始正常供电,引发用电安全事故。配电箱的安装要以电气图纸为主,并根据箱体标高、坐标尺寸进行安装,确保施工安全。

三、结语

质量监控论文范文7

房屋建筑工程质量的重要性是不容置疑的,这一重要性也就在较大程度上导致了房建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必须要保障其施工质量,即针对施工质量做好管理和控制,本文就主要围绕着房建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和控制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和介绍,希望有助于提升今后房屋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质量的水平,确保后期使用人员的安全。

关键词:

房建工程 质量管理控制 影响因素 解决措施

引言

众所周知,房屋建筑是和我们日常生活关系最为密切的一个方面,其质量关系着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因为房屋质量问题导致的安全事故时有发生,因此,在房屋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加强对于工程质量的管理和控制就显得极为必要,针对于当前我国房屋建筑工程项目中存在的一些不足,切实提升其管理和控制的水平更是现在相关建设单位需要关注和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所在。

1、房建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及控制影响因素

做好房屋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质量管理和控制的一个基本前提就是要针对其当前存在的一些影响因素进行全面的分析和把握,进而在此基础上确定今后房屋建筑工程质量管理和控制的主要目标和方向,更好的有助于提升房屋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有效性。具体来说,当前我国房屋建筑施工中存在的质量管理影响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点:(1)首先,作为质量管理及控制的主要负责人员,相关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问题是影响最为直接的一个方面,也是需要控制的一个要点内容;(2)其次,必要的质量管理制度和体系不健全,存在较大的漏洞导致其质量管理无法贯彻执行也是一个重要影响因素;(3)再次,外部的一些监督力量缺失也不利于施工质量的保障;(4)最后,施工人员的施工水平存在问题也是一个需要关注的影响因素。

2、房建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及控制措施

2.1加强施工质量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针对当前存在的诸多房建工程项目质量管理影响和制约因素来说,其首要的改善措施就是针对其管理人员自身综合素质的不高进行提升,重点针对一线的房建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和控制人员进行有效地培训和教育,尤其是对于培训和教育的内容进行全面的把关,确保其培训的内容具备较强的实效性,避免出现流于形式的学习出现,要确保培训确实能够发挥应有的作用,施工质量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确实能够得到有效的提升,在教育和培训过程中最好是能够以理论联系实践的方式进行,进而在最大程度上提升这些施工质量管理人员处理实际事物的能力,能够针对房建工程施工过程中存在的一些质量问题做到早发现,避免不发现问题的出现,并且要根据发现的问题督促相关的施工单位进行及时的改正,在此过程中还应该进行跟踪查验,确保其实效性;此外,除了要加强这种理论和实践的培训教育之外,还应该加强施工质量管理人员的职业道德素质培训,确保其能够建立起坚定地履行职责的信念,避免出现疏忽大意或者是徇私枉法的现象,确保其自身管理控制工作能够得到高效的落实。

2.2完善质量管理体系

对于当前存在的缺陷较大的房建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体系来说,进行必要的完善和补充也是极为必要的,基于这种质量管理体系的完善来说,其最为首要的一个工作就是要促使整个房建工程施工管理人员以及施工人员都能够意识到质量管理的重要性,进而就能够提高对于质量管理的重视程度,最终能够花精力进行相应的质量管理体系建设。具体到质量管理体系的构建中来看,其最为重要的有两方面的完善和补充:(1)一方面是要针对当前质量管理体系中责任制度的不健全进行补充,确保其整个质量管理体系中的责任制度能够落实到每一个管理人员身上,进而就能够督促这些相应的管理人员切实的去履行自身的职责,避免了疏忽或者不尽责现象的出现;(2)另外一方面则是应该针对现在几乎不存在的奖惩机制进行完善,明确其具体的奖励和惩罚措施,针对相关施工质量问题通过明确每一个人的具体责任来确定最佳的奖励或者惩罚措施,一般的惩罚措施除了降低奖金额度之外就是降职处理,更为严重的可能会考虑开除,而对于奖励的措施却可以多种多样,比如升职、加薪、奖金、假期、旅行、学习等都可以作为奖励条件,这样多方面的奖励措施也有利于更大程度的调动管理人员的积极性,确保其自身工作的落实效果。

2.3应加大质量监管力度

对于房建工程施工质量的保障措施来看,仅仅通过管理人员的相关工作是很难做到不出现任何的质量问题的,因此,还需要在此过程中尽可能的引入一些其它的团体和单位来加强对于质量的监督控制,进而为质量的保障工作做出更深一步的保障,尤其是对于监督工作来说更是如此,越多的单位和人员参与到房建工程的施工质量监督中来就越能够保障其整个房建工程的质量,比如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就可以加大国家政府对于相关房建工程项目的监督力度,并且因为政府具备着一定的强制性和特权性,所以,这种监督的效果也是最为有效的,能够在更大程度上保障其整个房建工程的实施质量,尤其是能够针对于其中出现的一些违规行为进行严惩,进而督促相关管理单位做好自身的质量管理工作,确保其整个房屋建设工程的质量。

2.4切实提升施工人员的能力

最后,针对房屋建筑工程中质量问题出现的根本原因来看,加强对于施工人员的管理和控制也是极为必要的,尤其是有效的提升施工人员的技术能力,确实能够在较大程度上保障整个房屋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顺畅性,最为关键的是能够有效保障这些施工人员具备较强的施工技术能力,避免了施工错误的出现,进而减少了质量问题出现的可能性,针对这一点来说,在房建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中可以采取的主要措施有两点:(1)一方面是加强对于施工人员施工现场准入机制的控制,避免一些施工素质不高的人员进行施工建设,当然,对于最初的房屋建筑施工单位的选择也应该慎重进行,精挑细选,确保其施工单位的资质;(2)另一方面则是应该重点加强对于施工人员具体操作的监控,对于出现施工操作失误的人员给予及时的指正,并且追究其自身的责任,查验其是否能够继续进行相关的房屋建筑工程施工。

3、结束语

综上所述,对于房建工程施工项目来说,其自身的施工质量无疑是至关重要的,一旦质量出现问题的话也就标志着该房建工程项目的失败,甚至有可能会在使用后期酿成不可估量的损失,基于此,加强对于房建工程施工质量的管理和控制就成了极为必要的一个关键点所在,但是就当前我国房建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和控制现状来说,其中存在的影响因素是比较多的,很多因素的存在都会制约着质量管理和控制的有效性,最终导致其房建工程出现质量问题,这些问题不仅仅表现在具体的质量管理负责人的素质缺陷上,还在很大程度上表现在质量管理以及监督的制度建设上,当然,相关施工人员的问题也会造成质量病害的出现,因此,相应的房建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及控制手段也应该从以上几点入手,健全质量管理和监督的制度,提升其质量管理人员的素质和水平,对于整个的房建工程施工过程进行全方位的监控和管理,进而确保其施工的质量。

作者:刘运强 单位:广西建工集团第二安装建设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吴海峰.关于房建工程施工质量管理控制的相关问题分析[J].科技与企业,2014,07:45.

[2]邵筱顺.浅谈房建工程施工质量的管理与控制[J].低碳世界,2014,07:141-142.

[3]孙勇.房建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与控制对策[J].门窗,2014,05:346.

[4]任岩.浅析房建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及控制[J].中华民居(下旬刊),2014,07:399.

质量监控论文范文8

1.1设计质量评价缺陷

当前企业实行的建筑工程质量评价方式主要有:由政府负责单位开展工程项目质量审查评定;由设计单位自行开展内部设计质量审查;由业主单位开展设计质量审查评定。根据不同角度分析可以发现,不同的设计质量评价方式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建筑工程设计评价质量,但这些方式也存在部分缺陷性问题,具体表现有:

(1)有限性,其主要体现在评价时点及评价主体两方面;在多种评价方式中,通常会存在两个评价主体,且多由专业技术人员组成,缺少相关利益主体,其评价结果难以反映出不同主体的目标需求和建议,评价形成的影响效果非常有限;同时部分评价是在阶段成果形成后进行的,而有的甚至是在工程竣工后进行的,设计的评价与控制力度明显不足,这就容易造成工程设计质量的评价作用难以发挥,工程整体质量难以保证;

(2)非常规性,因部分企业对于工程设计质量评价缺乏基本认识,且管理制度上存在缺陷,造成质量评价工作的随意性较高,设计单位内部评定缺少一定的常规性,且通常采用三级审查方式难以保证设计质量。

1.2优化设计管理意识不足

(1)业主因专业知识制约,很难从优化角度对设计方案提出疑义或可行性建议;部分业主经济实力较高,项目工程追求新颖,未考虑优化要求;

(2)设计单位选择不佳,部分项目设计虽通过招投标,但方案概算相对粗略,细化水平较低,难以开展综合评定;

(3)未深刻认识设计对工程投资的重要性,仅关注工程招投标环节,忽视设计方案优化对工程造价的节省;

(4)部分业主对于工程应具备的功能要求和设施配置不明确,且存在较大的随意性。

2建筑设计管理问题的解决对策

2.1完善设计界面管理协调机制

相关设计单位应不断完善设计界面管理协调机制,构建设计界面风险防范体系,以不断提升界面管理质量。具体采取的措施包括:

(1)业主控制的设计协调过程应建立高效的决策系统,不断改善机电设备招投标管理水平,以克服土建、设备设计与施工中存在的施工设计迟缓、设备安装图滞后难题;

(2)做好合同界面管理,确定各专业系统设计单位为界面实施工作的执行主体,各专业系统的设计单位应在设备、技术、人员和组织上提供基本界面管理条件;

(3)总体设计单位应重点开展技术管理,明确施工图设计及初步设计阶段、招投标阶段的工作要点,招投标文件中明确的条框应由投标单位严格执行;

(4)应加快建立界面管理机构,由业主开展直接领导管理,并编制工程、设计界面的具体管理办法与程序,促进界面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发展;

(5)加快设计界面管理的信息化发展,通过设计界面管理机构建立本机构的数据管理系统及系统管理软件,以利用结构完成对界面数据的访问,采用直观图方式反映不同界面的树状层次结构。

2.2加强建筑设计质量控制

(1)根据建筑工程项目具体要求及相关勘查数据资料进行深化研究分析,并以此为主要依据进行设计方案大纲制定;通常情况下设计大纲可由项目主管工程师安排各专业工程师调查资料分析为前提,进行综合讨论编制;随后将编好的大纲交由业主进行审核,最后按照审核通过的大纲开展具体方案设计;

(2)设计方案前期审查;对设计方案的前期审查主要是核查项目总体设计方案,通过与设计要求大纲的比较分析检查设计方案是否符合工程标准、概算设计是否在允许范围以内;

(3)核查施工图:施工图审核检查是工程设计阶段质量控制的重要关键点,在具体审核中应加强使用功能及质量要求的标准检查,具体审查的内容应包含给排水施工图、建筑施工图、暖通空调系统施工图、电气安装施工图、结构施工图等;

(4)做好设计项目施工及竣工后的反馈:项目主管应安排各专业负责人参与技术交底工作,对技术交底过程提供意见和建议;对于施工会审过程中存在的疑问及修改意见等应组织设计人员进行核查,并考虑相应修复或补救措施,以确保工程质量;在工程竣工时,专业设计人员应共同参与质量验收。

2.3做好设计成本与进度控制

在项目投资决策完成后,项目投资控制的核心在于设计。设计概算便是只在项目获得可行性研究审核后,进入规划设计阶段时开展的概括性初始预算。其是一种综合考虑项目运行可能形成的成本费用及投资方投入资金量而具体编制的预算。通常项目前期设计阶段的工程造价要占到项目总投资成本的75%左右。所以设计概算是施工图预算的造价上限,施工图预算应控制在设计概算的前期工程造价范围内。工程设计管理中需对项目进度控制的要求有:对主设计单位同分包设计单位间的关系,主设计与特殊专业设计、装修设计等领域的关系进行协调,调整施工图进度以保证其符合材料、招投标、设备采购、施工进度等标准;对审计进度计划及出图计划进行核查,并监督执行,防止出现因设计单位进度延迟而导致施工单位需求索赔的问题;进行设计阶段进度计划编制并控制其具体执行;对设计单位提供的设计进度计划进行核查,并对进度计划值与实际值进行比较分析,制定各阶段进度控制报告及报表;制定设计阶段进度控制总结报表。

2.4实行系统化管理

采用由美国系统工程学专家霍尔提出的设计管理三维系统结构,从时间、组织、知识三方面开展建筑设计管理,克服管理中存在的集成问题。设计管路可具体分为设计准备、方案设计、扩初设计、施工图设计及施工配合等阶段过程,不同阶段按照先后顺序组成了设计管理的整体过程,不同过程间相互影响、相互关联。加强不同阶段关键节点和设计任务管理的基本质量目标、概预算成本目标的控制,是确保工程最终目标有效完成的基本手段。

3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