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概论范例

语言文学概论

语言文学概论范文1

高中化学实验数量多,题材广,生活中处处可见化学现象,但是如何既让学生动手操作实验,又让他们积极思考,主动探究,同时体现出实验的要求,又体现实验的趣味特色?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教学对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许多化学理论知识能通过实验,生动的展现给学生,教师实施实验教学时应有明确的授课思路。

1.要有明确的教学任务

在新课程的学习里,学生的学习目标一定要先落实,否则,学生就不知道要研究什么了,而且范围一定不要太大,不然会太空洞,重点不突出,会加大学生的负担。面对一项实验内容时,要对它从各个角度做深入的分析,如:为何在教材中要设置这个实验?它有什么价值?它体现了哪些方面的课程目标?侧重点在哪儿?通过该实验使学生对化学知识的认知达到怎样的水平。

2.实验教学前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创设一个让学生能积极投入到化学实验教学中的氛围,构建一个典型的“问题情境”展现在学生面前,如讲解二氧化硫的性质,我们教师可以通过结合实验把它的化学性质传授给学生,实验前,教师先构建一个二氧化硫对我们日常生活的影响,如每天天气预报时空气质量日报中涉及的二氧化硫,以及学习它的性质后如何处理和保护环境的问题情境,通过实物图片酸雨污染的展示来让学生获得具有真实背景的知识,这样能被学生主动够建﹑重组到自己原有的认识结构中,并能运用到类似实践活动中去解决实际环境中空气污染问题。

3.课堂中实验教学的进行。

实验教学过程中根据需要可分为教师的演示实验和学生的自主实验。教师的演示实验要规范化,标准化,为学生做好实验的示范作用。实验时,若需学生注意的操作则要在实验前强调指出。新课程标准下更注重学生的自主探究实验的进行。在明确的教学任务驱动下,学生通过同学间的合作学习,结合教师环环相扣的问题组合能够有效地达到预定目标,同时也能很好的符合新课程中的教学理念。同学间的合作学习是“在教学过程中,以学习小组为教学基本组织形式,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彼此通过协调的活动,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并以小组总体表现为主要奖励依据的一种学习方式和教学策略”,伴随教师提出的学习任务,同时教师应提出恰当的问题,引导学生自主实验或探究实验,拓宽学生实验的思路,使学生实验积极,主动,目的明确。

二、实验教学中教师应注意的方面

实验教学中对学生和教师以及学校的实验室设备和条件的要求更高了。但在去除了一些描述性的和基本的概括,减少了过于理论化和抽象化的内容后,不再把对科学知识的理解作为课程内容选择的核心,重新强调调查和实验室工作的重要性和科学的应用,是可以吸引大量的学生进入到化学这个领域中来的。所以在新课程标准下实验教学实施过程中,教师要注意:

1.在实验教学中要善于发现和关注学生提出的具有参考价值的各种问题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产生各种各样的问题,问题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要善于发现、关注学生提出的各种问题,并将这些问题进行适当的指导,帮助学生解决。与传统的“学生问,教师答”的学习方式相比,这种将以前教师直接回答问题转化为探究性实验教学学习,通过实验使学生的学习热情、探究意识、创新精神和通过自主学习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提高。

2.实验教学中对学生的探究实验要给予科学的评价

语言文学概论范文2

大学物理实验目前按教学类型分有公共必修实验,仿真实验,开放实验,远程网络实验等。公共必修的实验按教学内容分针对不同类别也有所不同。一般像我校类的综合性大学,专业较多,学生来自全国各地,物理基础不太相同,各专业对物理的要求也不一样。普遍实行物理实验开课分类进行。各专业针对不同的需求选择不同类别。我校的物理实验课共两个类别,分别称为A,B类。A类48学时,B类30学时。B类相应对物理要求较低的专业,比如农业养殖类一般选择B类,其他理工科类选择A类。A类B类教学分层次也不同,A类分为三个教学改革视域下大学物理实验管理现状初探张鑫,李金玉(浙江海洋学院,浙江舟山316000)层次:基础、提高、设计。B类分为两个层次:基础、提高。这样的分类既避免了一刀切的问题,也符合了学生课业的需求。A,B类基础层实验相同以达到基本实验能力的锻炼,提高层,设计层实验要求逐步提高,B类涉及的实验相应减少和没有。对于每个层次我们也有明确的要求和目标。基础层要求规范实验操作、撰写合格实验报告、定性分析实验误差,提交合格实验报告。提高层目标设定为培养独立实验操作能力,能简单分析和处理实验中出现的问题,并能完整地定性和定量的分析实验误差,撰写合格实验报告。设计层要求自主选做,在自己查资料基础上以论文形式提交科学报告或者实物和专利。教学分类和各层次目标明确,既有利于学生的能力的培养和积极性又有利于实验的考核。避免了以往统一标准不重视学生创新性培养的状况。

2.实验预习内容和方式

每位同学进入实验室前,必须做好实验内容的预习,这一点毋庸质疑。有别于其他学科带上书本就可以去学习的模式,实验课是不同的。预习作为实验前的准备是对实验的必要的了解。只有做好预习才能保证实验的顺利进行。我们学校实验前要对预习检查,预习内容必须写在实验报告册上。预习不要求重复累赘的抄写书本上的内容,重点解决3个问题:做什么;根据什么去做;怎么做。基本内容包括:目的、原理、步骤、表格设计。也就是简要的反映实验前的准备。我校的预习报告可以参考书本和挂在网上的预习提纲。目前国内有些学校提出无纸化实验,比如浙江师范大学和浙江大学,学生直接登陆到网络服务器下载相关的实验预习即可。预习形式虽然不同但实践结果表明做好预习才能确保实验的效果。相比于传统的显得过于呆板预习方式,通过网络下载预习结合了现代计算机和网络技术,是不是确实更加有效率,值得我们探讨。

3.实验过程程序和要求

进行实验是大学实验课的中心环节。实验操作规范、独立完成是我们的目标也是实验的考核指标。经过一系列的变革我校实验室以逐渐更新了实验项目及提高了实验条件以适应社会的需要和利于的人才培养。目前我校大学物理实验室能保证每位学生单独操作一台仪器并对要求学生实验按如下程序进行:一是进入实验室后按编组找到对应的实验仪器。二是实验预习报告放在实验桌上,待老师抽查并认真熟悉、检查测量仪器、装置是否完好,记下主要测量仪器的型号和主要参数包括测量范围和精度,填写实验仪器使用登记本。三是根据仪器使用说明,正确安装和调试仪器,按实验步骤进行实验,记录数据,如有疑问可以及时向教师提出。四是实验完毕后要及时整理数据,如有问题,应该重测和补测。原始数据必须记录到实验报告上,老师签字后方可离开实验室。教师在原始数据上签字和以上其他程序要求一方面确保了学生抄袭篡改实验数据另一方面创造了良好的实验氛围。因为通过这样的方式进行实验可以让学生明白要获得合理的数据必须通过自己正确的操作才有的。目前有许多高校采取网上报告的形式,他们的实验数据由系统集中采集。这个方式可以通过系统自动处理并显示结果。实验操作还是由学生独立完成,仍然强调的是学生的动手创新能力和科学实验素养的培养。电脑化只是便于教师批阅实验报告,提高了批阅的效率和准确度推进了实验教学的信息化管理。基于层次不同老师的教学也是不同的,对于基础层老师要进行讲解和做简单的演示;而提高层的同学们有了一定的实验基础,教师作出简要的说明后重在学生自己实验。设计层只需要实验教师给出几个可选择的实验而没有具体资料,学生自行选择实验内容,实验时间也不作严格规定,可以在两周的时间完成实验室工作。实验重在培养学生的科学实验能力,强调提高学生的自主能动性及利于学生的创新能力发展。

4.实验报告的撰写和形式

这是对实验全过程的总结和深入理解的一个环节,应独立完成,严禁抄袭实验报告及修改原始数据。我校要求实验结束后一周必须上交详细的实验报告。一般实验报告采用统一册子,报告包括要点有六项:实验数据记录;合理的表格设计;实验数据填写完整;有完整的实验数据计算过程,有单位(包括作图等);实验结果科学、正确的表达;有实验结果的讨论与误差分析,提高层要有定量的误差分析。其中实验结果讨论与误差分析要求结合观察到的现象进行结果分析,分析尽可能具体,定量或半定量,切忌空谈。内容可包括影响误差因素讨论,系统误差修正,结果的可靠性讨论和同公认值比较分析等等。我国各大高校的大学物理实验报告应时代的要求经过多方面的探索,不再是单一标准单一的形式,而是呈现多元化的特点。针对不同对象和阶段,报告形式和内容有所不同。比如我校基础层和提高层报告要求基本相识以报告形式提交,只是提高层要求做定量误差分析。设计层实验要求学生以科技小论文的形式报告实验结果,也可以以PPT形式展示成果。这种多元报告形式也与目前我国许多高校一致,具体的要求可能有所差异但在报告方面的改革趋势一致。

5.考核方式和标准

语言文学概论范文3

1.课程安排分立。

几乎所有高校的物理实验课程安排都是按着力学、热学、光学、电磁学和近代物理实验等顺序进行。这种安排秉承循序渐进的原则,突出了各部分内容之间的连贯性,却忽视了他们之间的相互融合与联系,学生往往会觉得只是做了一些相互没有关系的实验,缺乏对实验课程体系的整体感知,不能有效的建立起科学的物理思想。

2.验证实验过多。

课程内容大多以验证性实验为主,这些实验规定了实验内容、实验仪器和实验方法,甚至连实验结论都限制死了。学生在实验中只能被动接受,并容易养成“对数据”的坏习惯,不能有效培养其正确的实验态度和科学的实验精神。

3.教学手段形而上。

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应用大多停留在播放PPT课件的形式上,学生不能做有效的记录,缺乏深入思考,只是被动接受,更别谈主动探索,大大抑制了学生的实验热情,降低了实验积极性。

4.教学课时不足。

迫于课时压力,课堂教学中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严重不足,教师代替学生进行思考,完全变成了“填鸭式”教学。同时,学生也只关心在规定时间内能否完成实验,测量结果是否正确,只重视“量”,而忽视“质”,完全失去了实验本身的意义,容易养成学生的思维惰性。

二、应采取的方法

为了有效提高学生科学研究和实验动手能力,对现有的物理实验内容进行重新整合,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进行改革,重新修订教学计划,合理安排课时和教学进度,完善学习成绩考核体系,使学生能在有限的课时内圆满完成实验。采取如下方法:

(一)编写特点鲜明的实验教材

充分调研国内各高校物理实验开展现状和教材使用情况,结合本校实际和专业特点,改进实验内容,编写实验讲义,同时要考虑各专业后续课程的开设,迎合学生发展的需要,满足分层次教学的要求。

1.突出物理思想和实验思路。

例如在“十一线电位差计测电动势”的实验中,要从可变电源和滑线变阻器的关系上,说明设计“电位补偿法”的本质属性,并可依据该基本原理和思想实现多种电路的电与非电量的测量。

2.迎合不同层次教学的需求。

增加实验教材中“趣味实验”的内容,激发学生探索学习的兴趣;同时增加“基础性预备实验”内容,让物理水平相对较低、动手能力相对较弱的同学能及时补缺,不致对课程失去学习的动力;着重编写“基础性必做实验”内容,以满足绝大多数同学学习的需要;对“综合性实验”,“设计性实验”只提出相应的实验要求,提供一定的实验仪器范围,和简单的实验提示或参考方法等,给学生充分发挥创造力的空间,培养学生的科学实验创新意识。

3.公式推导可做取舍。

教材中如涉及到已在大学物理课程中学习过的实验理论依据或公式的推导,一般不作安排或少安排篇幅,只作为结论直接引用。但是,如果是测量公式中的假设或近似等条件等要给予分析,以使学生充分理解实验过程。

4.仪器介绍详略得当。

对教材中涉及通用类或相似性的实验仪器,在绪论或相关特定章节作共性介绍;对非通用或某领域专用仪器作特别详细介绍,例如,对调节步骤较多、难度较大的“分光计”实验则安排一定篇幅的介绍和分。

(二)建立分层次实验教学模式

分层次教学是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实践因材施教的必然举措。实验教学内容的安排应该打破传统、加强融合、有效整合,把大学物理实验内容分成几个不同的层次,各层次的实验要求不同。结合物理实验的特点,主要分为以下四个层次:

1.趣味性实验:

该层次内容多为高中物理知识的延伸,以趣味性为主,如“鱼洗”和“静电感应”等实验。这类实验不需要记录实验数据,通过学生的自我摸索,激发学生对实验的兴趣和对知识的渴求。

2.基础性实验:

该层次内容主要让学生学习基本的测量,熟悉基本仪器的使用,掌握数据记录和处理方法,正确分析实验结果,为进行下一层次的实验打下坚实的基础。

3.综合性实验:

在上一层次的基础上,着重要求学生加强对物理原理的深入理解,注重培养学生建立科学的物理思想和科学画面,提高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

4.设计性实验:

该层次为物理实验课程的最高层次,学生根据实验要求,自行设计实验方案,选取所需的实验仪器。通过查阅资料、设计方案、动手实践并解决实验中出现的问题,从而有效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达到较好的实验效果。根据专业特点,大学物理实验教学可分为A、B两个层次进行。A层次是较高层次,适用于通信工程、电子信息等专业,宜多开设综合性,设计性试验内容;B层次是较低层次,适用大部分理工科专业,宜多开设基础性试验内容。两个层次的实验学时是相同的,实验个数可以不同,把学生可获得的学分做相应调整,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

(三)形成实验开放教学体系

实验开放教学体系包括实行实验室开放制度和科研平台开放模式两部分。实验室开放是实验仪器时间与空间的开放,学生可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对实验时间、实验内容进行主动的选择,不再受制于课时的限制。只要学生勇于探索、积极创新,就给学生创造相应的实验条件,实验内容不只限于课本和教材。实验室开放的目的是为学生创造主动学习的环境,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探索”,增加学生使用实验仪器的时间,提高学生参与实验的兴趣,同时也提高了实验仪器的使用率。当然,实行实验室开放教学绝不是放任学生,而是需要特定的老师认真组织、全程参与引导,建立健全实验室开放的各项规章制度,对实验室仪器和学生实验进行严格管理。实验开放教学还包括科研平台开放模式,通过该平台的开放,建立科学研究开放教学体系。每个有科研项目和科研条件的老师,可以申请成为本科生的科研导师,吸纳优秀学生进入研究团队。在科研导师的指导下,学生结合物理实验的相关内容,进行一定数量的科研探索。在此基础上,借助各级各类学科创新竞赛平台,学生可以申请学校及省部级创新项目。

(四)整合现代化教学手段

1.建立大学物理实验课程的教学网站。

首先,网站可进行实验教学通知的及时,让学生能在第一时间获知实验室的相关教学动态;其次,实现网络优质教学资源的共享,把课程教案、习题解答、实验指导、教学课件和授课录像等进行网络,学生可免费访问,使其能进行有效的独立自主学习;最后,可增加教师在线及时互动系统,学生可在规定的时间内进行在线提问,网络值班教师应在第一时间对学生提出的问题给予解答,高效便捷。

2.建立大学物理实验仿真实验室。

通过计算机软件,动态模拟实验仪器及操作。学生可通过电脑进行虚拟的实验操作,测量数据的实时显示,为学生调整实验方法做出参考。同时,学生也可根据测量结果进行有效分析,实现更加灵活的操作和更加逼真的实验体验。

3.引进实验课程选课系统。

开课前在教学网站公布本学期可选的实验内容,实验的开设时间和所能容纳的学生人数等信息,实验学生可根据自己的专业、兴趣和个人时间安排,选出适合自己的必做实验和选做实验,做到因材施教,因人施教,个性充分发展。

(五)完善科学的考核评价体系

语言文学概论范文4

本文所谓地方本科高校,是指一般布局于区域中心城市,以服务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为宗旨,以培养应用型专门人才为目标的高等院校。这类学校大多是近年来由高等师范专科学校升格或与其它院校合并而成的普通本科院校。在升本或与其它院校合并以前,这类学校大多以培养中小学教师为宗旨,因而,在课程设置上偏重于教育理论、师范素质与技能培养类课程。升本或与其它院校合并以后,这类学校一部分升格为师范学院,而大部分转型为综合性本科院校。近年来,这类院校中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的毕业流向呈现出新的趋势,作为人才培养顶层设计与人才成长载体的课程体系也应顺时而变,以适应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新需要、人才市场的新要求。

一、地方本科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毕业流向的新趋势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特别是由于我国人口出生率的下降以及高校的扩招,地方本科高校中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的就业趋向,已经由过去的以教育领域为主衍变为多元化趋势。以下是笔者对我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学生最近三年毕业流向的个案统计:从表1可以看出,各类学校、党政机关、新闻传媒、其它事业单位、厂矿企业已经成为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学生普遍的就业领域,其中,主要就业领域也已经由过去的教育领域扩展为教育和厂矿企业两个领域,直接进入党政机关以及其它事业单位的比例也在升高。我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的这种就业趋势,也同样体现在其它地方本科高校中。以下是笔者对吉首大学、湖南科技学院、湘南学院、邵阳学院4所地方本科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学生最近三年毕业流向的综合统计:从表1可以看出,教育行业、党政机关、新闻传媒、文化出版、厂矿企业已经成为4所省内地方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普遍的就业场域,各级各类学校教师、国家公务员、新闻记者、出版编辑、企业管理、公司文员、广告宣传、市场营销、旅游导游以及自主创业已经成为该专业毕业学生普遍的职业选择。

总体趋向与我校大体相同。国内其它地方性普通高校的情形也应该大同小异。这说明,就业流向的多元化已经成为地方本科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就业流向的基本趋势。随着汉语言文学专业招生人数的进一步扩大、我国人口出生率的进一步下降以及国家对中小学教师需求的减少,地方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就业流向的多元化趋势必将继续增强。因此,传统的淡化就业指向的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体系的综合型设计,已经不能适应该专业学生就业流向的多元化趋势及其职业素养与技能要求。因此,探索并建构新的与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多元化就业趋势及其职业素养要求相适应的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体系,改革传统的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已经成为时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摆在地方普通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办学者面前的紧迫课题。二、地方本科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主要方向笔者认为,要建构新的与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多元化就业趋势及其职业素养要求相适应的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体系,主要应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一)设置若干个与人才市场需求对接度高的专业方向

要提高地方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体系对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人才市场需求的适应能力,首先要做的是在建构课程体系时,设置两至三个专业方向。由于汉语言文学专业是一个应用面十分广泛的专业,可以析分衍生出来的专业方向很多,诸如语文教育、对外汉语教学(国际汉语教育)、文秘(包括涉外文秘、中英文秘、商务文秘)、新闻传播、编辑出版、比较文学、戏剧影视文学、影视文化、文化创意、文化产业管理等都是可供选择的专业方向设计。根据地方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及其人才市场需求,我们认为,以下几个方案不失为带有普适性的专业方向组合方案:

方案一设置为语文教育、对外汉语教学与文秘三个方向。本方案适用于没有开办国际汉语教育和文秘教育专业的院系。语文教育方向主要是培养中学、中等专业学校语文教师。其方向课程模块可设置《教育学》、《心理学》、《中学语文教学论》、《中学语文教材研究》、《中学语文教学技能训练》、《现代教育技术》、《教师口语》等课程,目的在于使学生习得有关教育理论,了解中学语文教材教法,掌握语文教学的基本技能,以便为将来从事中等学校语文教育打下坚实基础。对外汉语教学方向主要是培养国内或国外对外汉语教师,兼为国家政府机构中的涉外职能部门、各专业外贸机构、合资及外资企业、传播媒体等培养所需人才。其方向课程模块宜设置《对外汉语教学概论》、《中国文化通论》(《中国文化概论》)、《西方文化与礼仪》、《中西方文化比较》、《国外汉学研究》、《英语听力与会话》、《英语写作与翻译》、《英汉语言比较》等课程,目的在于使学生习得对外汉语教学的基础理论,了解英汉语言以及中西文化的基本差异,提升英语听、说、写、译能力,掌握对外汉语教学的基本技能,以便为将来从事国际汉语教育和其他涉外事务奠定良好的基础。文秘方向主要是为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培养文员、秘书以及管理人才。其方向课程模块可设置《秘书学概论》、《秘书实务》、《文书写作与处理》、《档案管理学》、《管理学原理》、《公共关系学》、《办公自动化》、《多媒体技术》等课程,目的在于让学生习得有关秘书及管理理论,了解文秘工作的性质和任务,掌握文秘工作的基本技能。

方案二设置为语文教育、文秘、新闻传播三个方向。本方案适用于没有开办文秘和新闻学专业的院系。这一方案与方案一的区别只是用新闻传播方向替换其对外汉语教学方向。新闻传播方向主要是为报刊杂志、电视电台以及网站等各类媒体培养新闻策划、采写、编辑、节目制作以及经营管理人才。其方向课程模块可设置《新闻学概论》、《传播学概论》、《中外新闻史》、《新闻伦理与法规》、《媒体经营与管理》、《新媒体》、《新闻策划》、《新闻采访与写作》、《新闻编辑学》、《摄影与摄像》、《电视节目制作》等课程,目的在于使学生习得有关新闻学、传播学理论,了解中外新闻发展历程、现状以及新闻伦理与法规,掌握新闻策划、采写、编辑、节目制作以及媒体经营管理的基本技能。

方案三设置为语文教育、文秘、文化创意三个方向。本方案适用于没有开办文秘专业的院系。这一方案与方案一、方案二的区别就是以文化创意方向替换方案一、方案二中的对外汉语教学、新闻传播方向。文化创意方向主要是为文化创意产业培养文化创意策划、开发、文化市场营销和经营管理人才。由于文化创意产业在我国还处在预热阶段,教育界对这一产业所需人才的规格与培养还处在初步探索时期,建议该方向课程模块暂时设置《文化产业概论》、《文化经济学》、《文化创意学》(或《文化创意思维与方法》)、《世界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史》、《文化创意经典案例选讲》、《文化市场营销学》、《非物质文化遗产理论》、《艺术品投资与经营》、《大众传播概论》、《电脑图文设计》等课程,目的在于使学生习得有关文化创意的基本理论,了解全球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概况,掌握文化创意策划、开发、文化市场营销以及文化市场经营管理的基本技能。#p#分页标题#e#

以上三个方案均设置了语文教育和文秘方向,这不仅是因为我国地方高校大多是由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发展而来,拥有比较悠久的师范教育办学历史和丰富的师范教育经验,因为教育部已经多年没有批准开办本科层次的高等文秘专业而导致本科教育中文秘教育专业的长期缺位(教育部近年批准开办的文秘专业基本上是专科层次),更为重要的是,这两个专业方向覆盖了近年来地方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就业的主要场域,而且可以预见,在未来相当长的经济社会发展中,教育行业、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对语文教育和文秘人才的需求将依然十分旺盛。虽然国内不少院校专门开办有新闻学、国际汉语教育专业,而在我们所提供的方案一、二中,仍然设置了对外汉语教学和新闻传播方向,这一方面是为了满足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学习新闻传播学、对外汉语教学的兴趣,另一方面是因为汉语言文学专业新闻传播、对外汉语教学方向毕业的学生,由于其“基础厚、口径宽、复合型”的优势,因而在相关就业市场上仍然占据一定的份额。我们在方案三中设置了文化创意方向,则是为了顺应国内外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形势。近年来,西方发达国家文化创意产业迅猛发展,其在推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日益凸显,我国政府也已经将文化创意作为产业列在国民经济的发展规划中。《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就明确提出了国家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主要任务,全国各大城市也都推出了支持和推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最近,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又专门研究了文化体制改革问题,做出了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重大决定。而要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需要培养造就一支“德才兼备、锐意创新、结构合理、规模宏大的文化人才队伍”,特别是要“加强基层文化人才队伍建设”。[1](P6)因此,在汉语言文学专业中开辟出一个文化创意方向,不仅正当其时,而且也是国家文化发展战略的需要。

(二)建构一套与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人才市场要求对接的开放式动态型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体系

要提高地方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体系对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人才市场需求的适应能力,还应建构一套与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人才市场要求对接的开放式动态型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体系,以“形成更新教学内容的机制”。[2](P10)这主要包括两个层面的内容:

一是专业方向设置上的适应性与动态型。所谓专业方向设置上的适应性,就是所设置的专业方向必须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才市场的需要。所谓专业方向设置上的动态型,就是所设置的专业方向必须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产业结构调整和人才市场需求的变化而适时调整。如在我国大学生就业迈入市场化初期的21世纪最初几年,随着我国各行各业的迅速发展,地方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学生的就业流向呈现出初步的多元化趋势,但主要就业去向还是教育领域,于是,我们就将汉语言文学专业设置为师范教育与非师范教育两个方向。2005年以后,随着我国高校扩招的提速以及企业的发展与需求,地方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学生的主要就业领域已经由过去的教育领域扩展为教育与企事业两大领域,因此,我们就将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专业方向适时调整为语文教育与文秘教育两个方向。近年来,随着文化创意产业在全球的蓬勃兴起以及我们党和各级政府对这一新兴产业的高度重视,我们又及时将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专业方向调整为语文教育、文秘和文化创意三个方向。这都是顺应时势,因时制宜的举动。也即保持专业方向设置上的动态型。

二是课程体系建构上的开放式与动态型。这里所谓课程体系设置上的开放式,是指为了拓宽专业口径,增强就业的辐射能力,因而在专业方向课程设置上,要能够兼容、整合一些其他专业领域所属的课程,例如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体系就要能够兼容、整合诸如秘书学、管理学、新闻学、广告学、经济学等专业领域中的相关课程。如前述文秘方向课程的设置中,就包含了《管理学原理》等管理学专业领域的课程。因为我们培养的文秘方向的人才,不仅要能够胜任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的文秘工作,还应是一些懂管理并具备升任领导职位潜能的人才。

再如前述文化创意方向课程设置中,则包含了《文化经济学》、《文化市场营销学》、《大众传播概论》等经济学、传播学专业领域的课程。因为我们培养的文化创意人才,既要能够从事文化创意的策划、文化创意产品的开发,还应掌握文化创意产业经营、文化市场营销以及文化市场管理的基本技能。这里所谓课程体系设置上的动态型,是指在课程体系的构建中,除了决定专业性质的专业主干课程外,其他课程都将根据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人才市场需求以及学生选择意愿适时调整、优胜劣汰。只有建构一套与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人才市场要求对接的开放式动态型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体系,才能使使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在人才规格上更加符合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才市场的需要,真正实现教育为人的发展服务、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功能。

(三)不断优化课程结构

要保持专业课程体系的开放式、动态型,实现人才培养与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人才市场要求的无缝对接,必须紧跟时展,不断优化课程结构。当前优化课程结构的基本原则主要是:

第一,优化学科平台课程。学科平台课程全称学科专业知识平台课程,又称学科专业基础平台课程,是为专业学习搭建知识和素养平台的课程,这个平台搭建得越宽厚、越坚实,就越有助于对专业课程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消化,越有助于专业素养和专业能力的养成,特别是研究创新能力的形成。根据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学习以及学生知识能力结构的要求,我们认为,《中国文化概论》(或《中国文化通论》)、《现代科学技术概论》、《形式逻辑》、《美学》等课程,应该是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体系中最基本的平台课程,对于汉语言文学专业学习最具有平台支撑作用。学科平台课程为必修课程,课时宜占总学时的5%左右。

第二,稳固专业基础课程。国内高校普遍开设的《语言学概论》、《现代汉语》、《古代汉语》、《文学概论》、《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写作学基础》等专业基础课程,是决定汉语言文学专业性质的基本课程,是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学生从事各种专业工作所必备的基础知识理论体系,也是形成该专业学生专业能力的基础课程。因此,在设计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体系时,应坚持专业基础课程基础地位不动摇的原则。专业基础课为必修课程,课时宜占总学时的30%左右。#p#分页标题#e#

第三,压缩专业任选课程。专业任选课程是从专业基础课程中延伸、深化出来的课程,具有较强的理论性。根据地方性本科高校培养应用型专门人才的规格定位,应该适度压缩该课程模块的比重,重点保留一些对于夯实学生专业基础、完善学生专业知识能力结构、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具有重要意义的课程以及特色课程。对于专业基础深化课程,每门专业基础课程所属领域限开一门为宜。如中国古代文学领域只开设《红楼梦研究》,中国现当代文学领域只开设《鲁迅研究》,外国文学领域只开设《西方现代派文学研究》,文学概论领域只开设《文艺心理学》,古代汉语领域只开设《文字训诂学》或《音韵与方言》。对于专业基础延伸课程,可以考虑开设《应用语言学概论》、《汉语史》、《文献学》、《中国古代文学批评史》、《西方文论》、《比较文学》、《戏剧影视文学概论》、《民间文学》、《儿童文学》等课程。此外,还可适当开设一些有关地方文化、学校历史与传统等方面的特色课程。学生选修专业任选课程所占学分宜占总学分的10%左右。

语言文学概论范文5

关键词:茶文化;汉语言文学;教育;融会

目前我国高校里的汉语言文学教育发展迅速,不仅在本科,连专科职业学校也开设了相应的课程以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与涵养。除此之外,我国的汉语言文学的受众也并不全是这一专业的学生,也有很多选修课程开设了汉语言文学。茶文化自身的丰富素材和强大的感染力能营造一种舒适的学习氛围,陶冶学生的情操。因此,通过文学的衍生性可以将汉语言文学教育和茶文化有机结合起来,令传统茶文化融入到汉语言文学教学,发挥独特的优势。

1基础概念的理解

1.1茶文化的概念理解

茶文化在中国是由于饮茶活动而形成的一种文化现象,它拥有着丰富的理论和文化内涵,能够提升我们的精神层面。传统的茶文化是中国宝贵的财富和资产,它是我国整个传统文化体系的基础和关键,具有丰富的价值内涵,体现了我国传承久远的文明礼仪和精神物质元素,茶艺术、茶诗词、茶画等等都是茶文化在中国文化现象中的体现。茶文化包含的内容十分广泛,还与中国宗教在一定程度上有所联系,是人们精神层面的一种寄托和抒发。同时,中国人在日常交往中也常饮用茶,茶已经成了交际的一种重要中介。传统茶文化是各种与茶有关的文化活动的一个综合体现。就目前而言,茶文化已经成为了一门独立的人文学科,它主张我们在生活中能具有像茶一样的品质,不争不抢,保持一种淡然的生活态度,营造和谐的氛围,做到和别人主动沟通思想,在品茶的过程中反思明己,达到和自然共鸣的目的。茶文化是中国传统的一种文化思想和理念,能够提高学生的自我要求,同时,能让学生在生活中做到脚踏实地,追求切合实际的东西。茶文化在整个文化体系中占据着重要位置,以茶和茶艺等为载体,包含了各种多样化元素,融入了相对应的价值观和文化理念,是整个传统文化机制成熟发展的重要体现和标志。因此,若想要对茶文化进行合理而有效的运用,就要根据整个茶文化理念实施思路,应用茶文化理念,从根本上提升和展示茶文化的价值,实现茶文化遗产的最佳效果,为当前学生发展与成长提供重要帮助。

1.2汉语言文学的概念理解

汉语言文学是一门培养专门人才的学科,这些人才要能够掌握汉语言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具有汉语言文学的基本技能。他们可以从事各方面与汉语言文学有关的工作。它的课程主要有《语言学概论》,现、古代汉语,《文字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国文化概论》等。

2汉语言文学教育的特点分析

汉语言文学具有丰富的历史内涵,学习这门学科能够了解和学习到一定的历史,它旨在培养学生的语言素质,陶冶学生的历史和思想情操。汉语言文学教学的特点之一就是在教学中还会掺杂着人类的文化关怀,教师在教学中不仅仅只是单纯的知识传授,还要联系历史,立足现在,让学生了解课文的魅力。在汉语言文学教学过程中,要根据我国的教学需要,参照和吸收他国优良文化来发展和提高自己。同时,我们要注意不能脱离历史来进行汉语言的教学,而是既保持传统,又紧跟时代的步伐,与时俱进。另外,学习汉语言文学应该具备较强的文学作品处理能力,能随着社会的即时变化和发展,迅速做出调整[1]。教师应不断地进行前瞻性的探索和改变,在实践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让学生远离恶俗习惯,发挥自身专业所长,服务社会,促使学生追求更高雅的生活和学习。现在的汉语言教学还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和不足,这些问题可能是课程设置与汉语言文学本身的冲突所导致的,也可能是由于汉语言文学教育给很多人一种无用的错觉,导致这门学科报考人数不多,专业的选择度在大众比较低,同时也由于这门学科主要研究的是理论知识,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不是太多。如果这些问题不能得到有效解决,将会影响整个汉语言教学机制,从而导致严重的后果。因此,若想要促进汉语言文学的进一步发展和提升,就要解决现有的问题,跨过障碍。

3茶文化与汉语言文学教育两者结合的具体思路

3.1基于茶文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茶文化在汉语言文学中具有深刻的反映,融入传统茶文化可以丰富教学的内容,激发学生有意识地进行中文演讲,训练文学写作能力和阅读水平。同时,传统的茶文化主张“冷静,思考,优雅”,如果希望学生从参与茶文化中获得自己所需要的能力,我们可以通过喝茶、茶叶鉴赏等环节,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倾听彼此的思想,挖掘出茶文化背后所隐含的内涵,促进学生自身思想的升华。在汉语言文学教学中,要求教师把茶文化与教学结合,让学生感受到作者的情感,从而达到更深刻地把握文章的目标。同时,茶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它为很多中国艺术者创作作品提供了灵感。在学习中,学生可以自己去感悟理解其深刻含义,也可以通过老师的启发等方式来引起兴趣,帮助激发自主学习兴趣。

3.2利用相关的茶文化作品丰富教学内容

茶文化是被我国公众所熟悉的一种文化,通过相关的茶文化艺术品,如茶壶,茶对联等可以丰富教学内容,让我们更进一步了解茶文化。我们可以利用学生好奇心的共性,向学生展示茶文化的丰富内涵,让学生有冲动去学汉语言文化。课堂上可以结合汉语言文学的相关知识,让学生辨别学会什么是美,有一双能发现美的眼睛,同时还能受到汉语言文学的熏陶。教师完全可以以茶文化为媒介,创造一个充满中国味的有趣课堂,感染每个学生。在汉语言文学教学中,用相关的茶文化作品丰富教学内容,例如很多唐宋有名的茶文化诗歌,都可以被充分利用。教育者可以依托有关汉语言文学专业素质教育的茶文化作品,通过深入挖掘茶文化内涵,了解中国语言文学史的发展,增强汉语言文学教学的力度,挖掘美的表达方式,激发学生艺术感知,从而逐渐发展自己的审美观念。在汉语言文学教学活动中,要选取各种素材和资料,这些都要与茶文化有关,这样才可以推动汉语言文学的进一步发展。同时,汉语言的学习也离不开学生的自我努力和自己对于汉语的深刻理解和独到见解,并要时刻注意理解并传承汉语言文化。因此,在教学中,需要利用与茶文化相关的习俗传统,让学生感受到中国博大精深的语言魅力,了解到传统文化的重要作用。

3.3将茶文化元素应用于汉语言文学的教育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茶文化是一种很常见的文化现象[2]。教师可以通过将日常茶文化元素融入到汉语言文学教学中,从而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茶文化,也更加有兴趣去学习汉语言。在发展中,我们需要不断地创新方式,认识到关键的合适文化元素,让中国汉语言文学教学突破现有桎梏,实现新突破和新发展。

3.4开展多种形式的传统茶文化体验和交流活动

具有中国特色文化元素的茶文化在中国受到广大人群的喜爱。教师在汉语言文学的教学过程中,需要形成独特的教学氛围,来激发学生对中国汉语言文学的兴趣,帮助学生获得见解,其中,室外的教学资源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3]。为此,我们可以利用学校里的各种社团来宣传茶文化,开展“茶文化与汉语言的羁绊”等专题活动,还可以举办相应的专题讲座,通过茶文化在学生之间传播汉语言文学。

4结语

在中国整体教学体系中,汉语言文学的教育是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环节,所涉及的教学内容,是广泛而复杂的。茶文化具有很强的感染性,能提升学生学习汉语言文学的兴趣,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可以通过查看多种有关典籍和阅读材料来进行汉语言文学的自我学习。教师要选择合适的教育方法,站在学生的角度想问题,了解他们感兴趣的内容。从传统茶文化体系中,寻找到合适的元素内容融入到汉语言文学中,实现教学的创新突破。

参考文献

[1]姜磊.开放教育模式下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改革分析[J].语文建设,2012(03X):55-56.

[2]顾路路.多元文化背景下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改革探析[J].新西部(理论版),2016(1):127-127.

语言文学概论范文6

一晚清“京师大学堂”的“文学科”,以及复旦公学的“国文部”可以视为我国大学“中文系”的前身。真正现代意义的中文专业应当是1910年3月21日京师大学堂分设“中国文门”本科教育。因此,我国大学中文专业设置已经有一百零二年的历史了。目前我国高等教育中的中文系大致上可以分为三类:在上世纪三十年代前后建立起来的中文系往往属于所在大学的“强势”学科,特别是1952年虽经全国院系调整而未撤销的中文系均具有很强的办学底蕴。这些中文系主要集中在老牌的综合性大学和老牌的师范大学。1977年恢复高考后,这些大学的中文系经历了一段顺畅发展时期。第二类大致上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建立,到目前已经有三十多年的办学历史,具有比较好的办学基础,办学特色也在逐渐显现。第三类大致上建成于上世纪末和本世纪初,为了满足高等教育的大众化需要,原先非综合性大学的理、工、农、医、财经、政法类院校在原来大学语文教研室或写作教研室基础上建立起中文系。相对于前两类中文系,这类中文系的办学特色大多尚在探索中,与所在大学其他院系相比,实力明显不足。

进入新世纪以后,中国社会的快速发展让中国高等教育成为吃力的跟跑者。高等教育体系中那些后办的中文系在这次跟跑中颇觉吃力,普遍存在落伍的焦虑;同时,那些老牌中文系也面临着毕业生如何适应社会信息传播方式的变革问题。面对新世纪中国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变化,中文系如何调整自己的办学策略,适应社会需求,为中国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呢?中国大学中文系的应对方式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更加强调专业基础,向专门化、高端化发展。一种是走学科交叉与融合之路,提高本科生的应变能力。

二北京大学中文系走的是一条强化专业化的“精英”教学之路。中文系下设中国文学、汉语语言学、古典文献学、应用语言学(中文信处理)四个专业。他们的教学理念,据北大招生网宣称:在本科层次坚持“精英教育”、“优才优育”的教育理念,为培养学术型、研究型、文化创新型中文人才打基础。以向上一教育层次输送中文及其他门类研究生为主业,同时兼顾向社会输送高素质汉语言文学和文化实用人才。北大的这个表述体现了在大众化高等教育时代坚持精英教育之路的办学理念,着重于学术研究能力的培养。北大中文系按照精英教育层次设定本科培养目标是有道理的。

首先北大有丰厚的中文底蕴,教学力量排在全国第一位。到2007年中文系有教师105人,其中教授就有47人,大多是国家中文方面著名学者,因此在学术研究上具有强大的优势。

其次,北京大学录取的本科生质量优异,每一个年级都有数名省市级高考的文科“状元”,这个优势,没有第二个学校可以与之争美。再次,北京大学中文系是中国大学中文系的“老大”,百年办学历史形成崇高的声誉,社会认可度极高,这是其他学校难以比肩的。从实际效果看,北大中文系的这个办学理念符合社会对她的期待,北大本科生就业尚未成为“问题”,北大宣称:90%以上的本科毕业生都可获得免试推荐本校(包括本系和外系)以及清华、复旦、南京大学等名校研究生的资格,出国深造也是重要选择之一,众多同学去了哈佛、加州大学、普林斯顿、康奈尔、芝加哥等世界著名大学,他们的知识功底和刻苦精神在欧美等地的世界名校中享有良好声誉,许多国外大学都乐于接受北大中文系学生。愿意就业的学生就业情况良好,近年就业率在100%到98%之间,高于全校平均水平,甚至超过一些应用型热门专业。

但是北大中文系的这一种做法不可复制。尤其是非综合类大学中文系,由于办学时间短,师资力量不雄厚,尚未形成深厚的学术传统,不具备走北大模式的条件。然而我们有理由怀疑北大中文系有意低调处理了他们对中文系办学思路的调整。北大中文系并没有躺在传统优势上吃老本,他们兴办的第四个专业叫应用语言学(中文信息处理),这个专业于2003年开始招生,文理科兼收,与信息科学技术学院联合培养,该专业的培养目标是:中文系应用语言学(中文信息处理)专业本科学生应比较系统地掌握汉语言文字学的基础知识,比较系统地掌握与计算机中文信息处理相关的自然科学基础知识,具有较高的写作能力和外语水平,具有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和从事高新科学研究和实践的能力,成为具备较高的人文科学素养和自然科学素养、在文理交叉方面全面发展的复合型人才。显然,该专业的培养目标与前面三个专业的相差很大。

我们可以从该专业的课程设置的专业选修课中更清楚地看出来:专业选修课程设置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属于语言学课程,包括汉语方言学、汉语音韵学、理论语言学、汉语发展史、文字学、现代汉语词汇专题、现代汉语虚词研究、现代汉语语法研究、语音学等39门课程,这一类课程依托的是汉语语言学专业优势,显示出北大中文系在汉语基础研究上的强大实力。第二类有逻辑导论、数理逻辑导论、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离散数学、几何与代数引论、微积分等六门课程,强调基础数学知识,目的是为计算机信息处理打基础。第三类有数据结构、数据库概论、计算语言学导论、自然语言处理基础、机器翻译导论、计算机辅助语言研究、汉字数字化研究、VB编程与古籍整理、计算机操作系统等14门课程,属于技术类课程。

从以上培养目标与课程设置看,该专业方向有两个特点:第一是突出应用性;第二是强调学科交叉,其课程跨文学、理学和工学三大门类。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北大中文系设置这个专业,就是为了适应语言文学数字化要求,是应对目前正在爆发的全球信息数字化挑战的一个战略选择。我们由此判断,北大中文系已经走在全国中文系改革的前沿。与前面三个专业的实践相比,北大中文系应用语言学本科专业的做法具有示范意义。社会对于汉字数字化处理的应用型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需求层次也不相同,需求行业从数字出版到政府机构分布广泛,将来的多媒体阅读将替代现有的纸质载体阅读。

三其他重点大学中文专业也做了有益的探索。例如复旦大学早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就在中文系之下开设了秘书学和文化事业管理两个专科专业,但一直没有在本科层次开设这个专业。复旦大学中文系本科只有两个专业:中国文学与汉语语言学,将应用语言学专业开设在研究生硕士和博士教育层次。非综合类大学中文系的改革与创新,中央财经大学的做法值得关注。中央财经大学设有中文系,招收本科生,专业方向为财经文秘,培养目标为:本专业方向培养具有汉语言文学理论素养,适应经济领域及传播媒介业发展的需要,能在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媒体特别是财经类行业、中外企业从事文秘、管理、公共关系等工作的德才兼备的高素质复合型专门人才。专业课程分公共基础类、专业类和财经类三个类别。专业类主要有语言学概论、应用写作学、文学概论、中国文学史、秘书学、文书档案学、新闻采访与写作、大众传媒概论、应用语言学、公关写作;公共基础类主要有公共关系学、行政管理学、公关策划、社交礼仪、社会调查、广告学、中国当代文化发展战略与政策;财经类课程主要有西方经济学、财政学、货币银行学、会计学、统计学、管理学原理、经济法概论。中央财经大学中文系走的是一条与经济、管理类学科相融合之路,以汉语言文学主干课程为主,适当插入经济学、管理学的部分课程。类似于中央财经大学做法的还有西南财经大学通识教育学院的汉语言文学专业、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的汉语言文学专业、浙江财经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等。与经济管理类院校相似,一些以理、工、农科为主的院校中文系也在积极探索汉语言文学与所在学校优势学科相结合之路。如安徽农业大学的汉语言文学与园林学结合,华东政法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与法学、商学的融合、西安外国语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与对外汉语教学的融合等。这些大学中文系基本上是依托本校优势学科,创具有特色化的汉语言文学专业。这些尝试是值得肯定的,效果也值得期待。但是到目前为止我们已经看到,这种专业融合或者专业交叉式做法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多学科融合不是相关课程放到一起就能起化学反应。从表面上看,融合也有融合的深浅问题;从最终结果看,通才不通、特色不特依然是普遍现象。主要原因有:一些学校在注重专业融合的同时弱化了汉语言文学主干课程的教学和研究。同时,中文系的教学人员和管理人员对于期待融合的学科了解甚少,监管难以到位;而优势学科对于辅助中文系创特色不一定有积极性,因而教学与管理效果自然不好。#p#分页标题#e#

四中文系本科教学的变革要求主要来自于科技发展带来信息传播手段的变革。中文系本科培养目标是为社会提供优秀的语言文字工作者,一百年前,语言文字的传播手段主要是笔墨纸张与口说,今天除了口说之外,更多依靠的是多媒体,同时,多学科融合让写作和文字处理越来越远离笔墨书写,因而中文系本科教学必须进行课程调整和改革。在阅读形式上,已经从纸质载体文献一统天下局面变为多种物质载体文献并存的态势。从发展趋势看,纸质文献载体必然逐渐退出,数字多媒体载体必将成为主流。文献阅读的变化必然带来书写的变化。目前书写工具已经完成从笔墨到电脑键盘的转变;现在仅仅会敲键盘已经难以适应当代书写要求:必须会使用多种软件,会制作博客、开通“微博”,挑选“模块”,插入各种“效果”:声音的、图像的……一句话,你的作品必须首先吸引住眼球,然后才会被点击。点击率高低成为作品影响力的唯一标识;不然,即使你的作品文字内容优秀,写作技巧高超,均会被淹没在海量的信息中而默默无闻。

语言文学概论范文7

高等师范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不仅关系着高师汉语言文学专业教育质量的普遍提高,而且在很大程度上担负着复兴中国汉语文化的伟大使命。虽然高师在办学条件、师资力量尤其教育理念方面存在一些问题,但由于这些高师承担着比重点大学更加突出的培养基础教育师资的任务,所以高师课程体系的改革必须充分体现学生就业制度的变化,科学研究和学科专业发展的趋势,以及人类全面和谐发展的需要,而且还承担着全球化时代抵制文化殖民主义,实现中国汉语言文化伟大复兴的特殊历史使命。所以加强高师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体系就显得更加重要。

一、公共课课程体系改革:教育目标的专业教育向和谐教育转型

教育的终极目标从来不是培养某一专业领域的专家,而是培养具有独立思考能力和和谐人格的人。爱因斯坦指出:“学校应该永远以此为目标:学生离开学校时是一个和谐的人,而不是一个专家。”[1]37马克思将人全面占有自己的思维、情感、意志、知觉、情绪,看成人类成为和谐的完美的圆满的人的基本特征,但是由于在私有制条件下,人类活动只是为了获取维持生活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甚至私有财产,而这种导致私有财产的劳动常常存在强迫性,甚至是以摧残人类的肉体和精神为代价的异化劳动,而异化劳动不但不能使人类获得解放,反而使其愈加严重地受到物质利益的压迫,日益成为片面发展的单面人或者单向度的人,甚至成为占有私有财产的机器和商品消费的奴隶。虽然人的解放问题已经成为人类的奋斗目标,但是由于种种原因,马克思关于人的解放的设想不仅没有实现,反而长期以来受到人们的误读甚至曲解。首先,在马克思看来,存在私有财产的时代,人类是不可能真正获得自由解放的,所以许多社会主义革命在理论上只是完成了人类解放的初步工作,并没有实现人的真正解放,至多是获得了初步解放;其次,人的自由和解放并不仅仅体现在德智体等方面的全面发展层面,德智体等方面的全面发展仅仅是人类全面占有自己本质的基本条件,而不是人类真正全面占有自己的本质,成为具有和谐人格的完美的人的标志。所以教育的德智体全面发展仅仅是有限的全面发展,而不是马克思所说的全面占有自己的本质,因而只能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教育目标,而不是教育的终极目标。但是许多人将其理解为教育的终极目标,这其实是对马克思主义的误读和曲解。因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仍然是十分有限的全面发展的,马克思所谓全面发展是指人类全面占有自己的本质,乃至成为“具有人的本质的这种全部丰富性的人”,也就是“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占有自己的全面的本质的人”,也就是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思维等个体的一切器官获得全面发展的人。[2]19而德智体等方面的全面发展,仅仅是人类全面占有自己本质的基本条件,并不是人类真正全面占有自己的本质,成为具有和谐人格的人的标志。

实现由专业教育向和谐教育的转型,高师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体系改革必须调整现有繁杂、臃肿、僵化、刻板、低效的公共课体系。全面发展的教育应该是和谐教育,而不是愈来愈专业化、学科化的专业教育,但是在长期以来高师教育之中,专业教育却愈来愈受到强化。有些高师仍然坚守专业教育的观念,甚至将任何压缩专业课程,增加公共课程的课程体系改革看成是舍本逐末;虽然也有些高师开始仿效重点高师的做法,增加一些公共课程,但是限于师资尤其认识的局限,没有从根本上认识到这类公共课程在和谐教育方面的独特优势,明显存在随意、凌乱、缺乏系统设计和规划的缺憾,甚至导致了一些不必要的教育损失,虽然实现了淡化专业,削弱专业的效果,却并没有真正实现由专业教育向和谐教育转型的更加神圣的教育使命。一些高师虽然积极创造条件,开设了一定关乎人文素质、科学素质培养的公共必修课和公共选修课,但是并不具有跨学科、超学科的性质,常常是专业选修课的变种和移位,不仅没有突破狭隘的专业学科疆域和界限,反而加强了学科堡垒;有些则只是诸如果树栽培、围棋技巧之类更专门的知识和技能,并不能够真正起到拓宽专业知识视野、打破专业学科疆域,全面提高学生科学素质、人文素质乃至综合素质,乃至培养和谐人格的目的。

公共课的设计和建设,既要高屋建瓴,充分展示学科研究的进展和前沿问题,又要体现一定的学科交叉性、互涉性、兼容性,同时还要具有一定的普适性、趣味性、创造性,力求以深入浅出、生动活泼的教学风格培养学生的学科专业兴趣,促进学生人格的和谐发展,尤其要选拔真正有丰富教育经验和学术造诣的资深教授开设。公共课设计应该以具有学科专业的前沿性、集成性、方法性,甚至跨学科专业和超学科专业性的课程作为公共必修课,有利于帮助学生建立科学、合理、完整的知识结构,促进学生人格和谐发展的课程作为公共选修课。不能将专业学科性质十分明显,不能有效促进学生素质全面提高和人格和谐发展的专题研究课程作为公共课。公共课的核心任务是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和人文素质,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和人格的和谐发展。为此,素质类公共课可以包括自然科学素质类、社会科学素质类、人文科学素质类三类,其中每一类涉及学科概论、学科方法论、学科名著导读三个系列。无论学科概论系列,学科方法论系列,还是名著导读系列都不可偏废。如果偏重学科概论系列,忽视名著导读系列,就可能导致诸多先入为主的既成观念和认识,这些观念和认识如果是以不庸置疑的所谓科学原理、法则和规律的姿态出现于学生的头脑之中,就可能严重束缚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怀疑、创新的精神;反之,如果仅仅重视名著导读,也可能使学生只见树木不见森林,难以形成完整的学科专业观念;而且学科方法论系列,涉及学科研究的基本方法,更不可忽视。

甚至可以开设诸如大学人文精神导论、人文科学导论、国学经典导论之类的课程。这些素质类课程可以集中在第一、二学年设置,也可以循序渐进,分散设置在四个学年之中。另外,高师公共课课程体系的建设,不可避免地涉及教育学、心理学之类的课程,有些甚至为了突出所谓教师教育的特点,而将本来综合的课程细化为诸如新课标解读、案例教学法、考试命题与作业批改、多媒体课件制作之类的专门课程,所有这些内容实际上在语文教学论课程都均有涉猎。至于开设诸如教育哲学、课程设计与评价、有效教学、班级管理、中学学科课程标准与教材研究、中学学科教学设计、中学生认知与学习等概论类课程,实际上并不比开设诸如中外教育理论名著选读、语文教育名著选读、教育研究方法、中小学语文名师名课之类综合性课程能更为直观便捷、切实有效地达到和谐教育的目标。#p#分页标题#e#

二、专业必修课课程体系改革:教育重心的知识教育向思维方法教育的转型

高等学校中文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2000年确定文学概论、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古代汉语、现代汉语、语言学概论等7门课程为汉语言文学专业主干课。其中语言学类课程主要阐发抽象的语言规律,缺乏感性语言经验的积累和语言学名著的原典精读,尤其语言学概论和现代汉语,常常忽视了最为基本的语感培养,而堕落成为烦琐、枯燥的抽象概念和知识体系,文学类课程则重文学史论,轻文本鉴赏,同样也缺乏文学名著和文学理论名著的原典精读。至于文学史论,基本上是以历史顺序为线索,穿插一定作家及其文本的介绍,常常以先入为主的方式注入学生一定结论,使学生受到先入之见的顽固影响,严重丧失了独立感受和鉴赏文学文本的实践机会和权力,使本来充满审美趣味和审美快感的专业必修课教学沦为简单、枯燥、乏味的概念乃至理性知识填充活动;而且许多教材有意追求所谓逻辑结构和理论体系,使本来错综复杂、莫衷一是,极具探索和创造空间的诸多问题在旁征博引的知识联系,以及这种联系所建构的四平八稳、貌似科学严密的逻辑结构和理论体系之中被严重隐藏,乃至使学生在思维和感受日益钝化的被动接受之中很大程度丧失了创造的信心和活力,以及探究性学习的实践机会和条件。有些高师将采用国家规划的权威教材,按部就班地执行所谓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作为必修课建设的重点,甚至在中小学教育已经明显意识到教学大纲的缺陷而改革为宏观指导性课程标准的情况下,仍然作茧自缚地自己制定所谓教学大纲。且不说对权威教材的顶礼膜拜本身潜伏着忽视学生阅读原典,以及独立思考和实践能力培养的缺陷,而对所谓教学大纲的迷信甚至是以束缚和扼杀教师与学生的创造性为代价的,甚至在很大程度上剥夺了学生从阅读和创造的实践中直接获取知识的条件和探究问题的机会。这就不是一个简单的教育失误,甚至可以说是教育的退化堕落和犯罪。爱因斯坦明确指出:“被放在首要位置的永远应该是独立思考和判断的总体能力的培养,而不是获取特定的知识。”[1]37实际上学生阅读任何一部语言学和文学名著原典所能获得的教益都会远远超过任何一部拙劣教材。为此可以开设中外文学作品选讲之类的原典阅读课程,因为阅读原典可以使学生直接地感受语言学家和文学家独特的创新精神和研究方法,而且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形成超越知识学的生命智慧。而这是任何教育都无法企及的最理想境界。事实上对平庸甚至拙劣教材的迷信只能制造机械记忆的机器,培养简单应付考试的能力,并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与此类似,诸如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之类的课程,理所当然应该是文学作品原典选讲至少占三分之二课时,文学史讲述最多占三分之一课程,在当下许多学生只是满足于文学史教材的死记硬背,而较为普遍地忽视文学作品原典的情况下,更应该加强原典阅读的课时与比例。但许多教师只是满足于四平八稳的文学史教材的知识讲解,而并不关注原典赏析。这一方面暴露了原典赏析本身存在的难度,同时也很大程度上束缚乃至扼杀了学生的独立感受能力乃至创新能力。

虽然高师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培养目标是未来的中学语文教师,虽然新课标将培养中学生的应用能力、审美能力和探究能力作为中学语文教学的目标,但由于许多高师对新课标的置若罔闻,常常并不重视文学作品选讲,而且一些教师甚至存在着轻视诸如文学概论、美学原理之类课程的现象,以为诸如此类的课程只是讲述一些空洞的理论,似乎没有任何实用价值。其实理论的力量是无穷的。在任何时候,满足于琐碎知识细节,而忽视了学科精神的教育都必然有害无益,充其量只能以琐碎而僵死的知识填充学生的头脑,致使其成为知识的杂货铺,并不能够成为运用一定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人。其实从大学到中学乃至小学普遍存在的用庸俗社会学阐释课文,只是满足于所谓思想性、艺术性分析模式,这恰恰是理论贫乏,而不是理论过剩所导致的必然结果。如果师生除了知道社会历史批评,还知道诸如审美批评、生态批评乃至形式主义批评、结构主义批评、接受美学批评、精神分析学批评、神话原型批评、文艺阐释学批评、现象学批评之类的方法,就不可能使语文课程教学显得那么单调乏味了。也许真正导致语文教学失败的根本原因就是理论的贫乏和方法的单调。还有一些教师也许认为,未来从事中小学语文教学只需将现有知识原封不动传授给学生,自然无需开设诸如人文科学方法论、文艺学美学方法论等能够真正最大限度提高学生应用能力、审美能力和探究能力的课程。其实没有一定方法论指导的课程教学,只能导致学生的平庸化、浅表化、模式化。正是由于许多学生没有系统接受理论课程和方法论课程,所以一走向中小学语文讲台,除了照本宣科讲授教学参考书的内容,似乎没有其他任何特长。正是由于中小学教师没有相应理论基础乃至方法论基础件,对课文缺乏独特研究方法和独立感受能力,必然导致考入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没有独特审美感受乃至审美修养。这就是导致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普遍缺乏独立感受能力,致使汉语言文学专业教育质量整体下降的根本原因。

三、专业选修课课程体系改革:教育模式的接受教育向创新教育的转型

如果说专业主干课和专业必修课承担着引导学生建构扎实、合理和全面的知识结构和培养专业实践素质的使命,那么专业选修课则更加集中地担负着进一步培养学生科学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促进学生个性自由、均衡和合理发展的使命。但是一些高师汉语言文学专业选修课与按部就班的专业主干课和专业必修课相比存在更加严重的问题:一是专业选修课必须很好地考虑学生专业知识结构的合理建构和尊重学生专业特长的自由和均衡发展,应该具有与学生个性和特长自由和均衡发展相适应的序列性、系列性和系统性,但是大多数地方性高师在选修课的开设上,仅仅考虑了教师的专业兴趣、研究方向,甚至经济利益,但是对学生个性的自由、均衡和合理发展缺乏充分考虑和人文关怀,很大程度上存在因人设课、随意设课,甚至重复设课、交叉设课的现象。二是专业选修课既然涉及学生专业兴趣和个性特长的自由、均衡和合理发展,必须根据具体选修课的学科性质、任务,以及本身所具有的前沿性、尖端性和创新性,确定一定数量的必选课和任选课,必须充分尊重学生的选择,体现选修课的特征和优势,不能把所有选修课变成必选课甚至必修课,但是由于涉及科任教师的既得利益,担心可能造成的教师之间因为恶性竞争而导致的不必要的磨擦和矛盾,或者选修课本身数量不足等原因,许多地方性高师总是不能发挥本来相对有限的选修课优势。不仅不利于学生个性的自由、均衡和合理的发展,而且加重了学生的学习负担,还由于缺乏必要的竞争机制,最终严重制约着选修课质量的的整体提高。三是选修课应该具有非常鲜明的前沿性、尖端性和创造性,常常以教师大胆求异、严谨求证的治学精神和创新意识,为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和科学研究提供的良好的榜样示范,但是由于地方性高师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许多选修课仅仅是专业主干课和专业必修课的简单重复和细化,并不具有新颖的思想观点、研究方法和理论视域,许多选修课教师也仅仅是知识仓库的机械搬运工或者知识贩卖所的伙计,这不仅不利于学生科学研究和创新意识的培养,反而由于简单重复和照搬照抄的恶劣影响,导致了学生学术规范意识的淡化和严重缺失。这是一些高师选修课体系建设最为薄弱的环节甚至致命弱点,同时也是这类院校选修课体系改革的重点和难点。即使有个别教师具有某种优势,能够由于大胆求异和锐意创新,创立了具有一定前沿性、尖端性和创新性的优势学科,但是由于陈腐、僵化的思想观念经常占据这些高师的统治地位,常常并不受到人们的理解和重视,甚至遭到排挤和压抑。#p#分页标题#e#

虽然有些高师以各种激励措施倡导教师开设新型的选修课,但是这种新型选修课仅限于高师内部以前没有开设过的选修课,对于真正具有前沿性、尖端性和原创性的新型课程仍然缺乏更大力度的鼓励和支持措施。高师专业选修课课程体系改革,必须制订切实可行的实施计划,本着有利于学生个性和特长自由、均衡发展、创造潜力合理开发的原则,积极鼓励教师开设具有真正原创性、前沿性和尖端性的选修课,编著或者使用具有前沿性、尖端性和创新性的选修课教材和专著,真正实现汉语言文学专业选修课课程体系由接受教育向创新教育的转型,并且严格考虑选修课课程体系的全面、协调和科学建构。这是高师选修课课程体系改革的关键环节。高师专业选修课建设可设语言学研究类、文学研究类、跨学科与文化研究类系列专业选修课。甚至可以在某些类别中设立专业方向课程,如文学研究类可开设汉语言文字学、文艺学方向、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比较文学和世界文学等方向课程。这样可以形成如汉语言文字学方向之文字学、训诂学、音韵学、方言学,文艺学方向之马克思与现代美学、中国古代文论、西方文论、文艺学专题,中国古代文学方向之中国古代诗歌史论、中国古代散文史论、中国古代小说史论、中国古代戏曲史论,中国现当代文学方向之中国现当代诗歌研究、中国现当代散文研究、中国现当代小说研究、中国现当代戏曲研究,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方向之比较文学、当代外国文学专题、欧美作家作品专题、亚非作家作品专题之类专业方向系列选修课体系,使得每一方向特别限定4门课程。这些系列选修课常常是专业主干课的专题化、深入化和细致化,是专业主干课的必要延伸,同时也是以独特的思想观点、研究角度和方法进行知识创新的必要方式。为了切实促进学生个性的自由、均衡和合理发展,必须制订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专业兴趣和专业方向选择相应选修课时,必须以某一专业方向的系列选修课为主,并建议学生原则上必须选择一定的其它系列相关选修课作为补充。如建议选择语言学方向的学生必须选修中国古代文学和中国现当代文学系列选修课;选择文艺学方向的学生,必须选修一定中国文学和外国文学系列选修课;选择中国古代文学方向的学生,必须选修一定文艺学和语言学系列选修课;选择中国现当代文学方向的学生,必须选修一定文艺学和古代文学系列选修课;选择外国文学方向的学生必须选修文艺学和中国古代文学系列选修课。而且提倡每一专业方向的学生最好至少选修一门跨学科与文化研究类系列选修课。这些专业选修课,可与专业必修课相协调,分散在第三、四学年度完成,也可集中安排在第四学年度,而将专业必修课集中安排在第二、三学年度。

语言文学概论范文8

课程建设主要涵盖课程内容建设、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建设、课程评价体系建设等内容。本文就以襄樊学院为例从三个方面谈谈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地方本科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改造中课程建设的基本思路。

一、优化课程内容

在阐述课程建设步骤之前,作为行文的基础,有必要将襄樊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于2010年进行改造后的课程设置予以简要介绍。我们的课程设置充分贯彻了学校“211”人才培养模式“加强基础,精练专业,突出能力,提升素质”的内涵精神,分为“通识教育课程”、“学科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和“专业方向课程”等四类。通识教育课程分为必修和选修两类,必修类包括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2+1,说明:该课程共54学时,每周3课时,“2”表示讲授学时数,“1”表示实践学时数;下类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2+1)、中国近代史纲要、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系概论(3+3)、形式与政策、大学英语、大学体育等,选修类由各种综合素质拓展课组成;学科基础课程有文学概论、语言学概论、美学概论、文学文本解读(2+1)、基础写作(1+1)、形式逻辑、中国传统文化、哲学通论等课程;专业核心课程由现代汉语、古代汉语、应用语言学、中国古代文学(2+1;3+1;3+1;2+1)、中国现代文学(3+1)、中国当代文学(2+1)、外国文学(2+1;2+1)、民间文学(1+1)、中国古典文献学、中国古代文论、西方文论、比较文学、应用写作(2+1)、文学批评与理论实践(1+1)等多门课程组成;专业方向上,凝炼出教师教育和现代文秘两个方向,分设专业必修与选修两类相关课程。合理的课程设置为课程建设提供了良好的基础,课程建设的首要任务就是课程内容的厘定。为保证课程内容的优质与精粹,我们在课程建设过程中严格遵循了三个基本原则:

1.强化基础与提高能力并重原则

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强调的是将知识转变成能力,对于教学型院校的汉语言文学专业来说,学生的专业核心能力主要体现在“读”、“思”、“说”、“写”、“做”等五个方面,这些能力的培养是建立在综合素质全面提高的基础之上,换言之,汉语言文学专业对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不是一个单刀直入的过程,它需要有一定的积累和历练,因此,对于本专业来说,在设计教学内容、确定教学重、难点时,既要注重基础理论知识的选择,又要兼顾提高学生能力的实践内容的设置,着力于学生专业核心能力的根本提高。比如,中国古代文学是汉语言文学专业一门古老的课程,内容庞杂。在授课周期和课时总数方面,该课程一直稳居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的榜首。考察各高校关于该课程的教学大纲,并无多大差异,都是以史为纲,要求条分缕析地讲解各时段的文学特征及代表作家作品,课程安排主要循着社会背景勾勒、作者生平简介、作品内容概括和艺术特色归纳等路线。而与中国古代文学配套的系列古代文体鉴赏类选修课程的内容往往并不涉及鉴赏方法的讲解,多是将某种文体的历史如数道来。这种内容设计,固然有益从纵横两个层面强化学生对文学史的把握和理解,但是,几个学期下来,学生仍不知如何阅读、鉴赏古典作品,更无庸说从事相关的文体写作。鉴此,我们在新的人才培养方案中,将中国古代文学课程的周课时按学期分别设定为2+1,3+1,3+1,2+1,即文学知识讲授和学生阅读作品相结合,精讲文学基础知识,传授学生阅读古典作品的方法,强化学生的阅读乃至写作训练,从而为提升学生对文学的领悟力和鉴赏力打下坚实的基础。另外,对于我们这类地方性的本科院校来说,在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中,“为地方经济服务”也是我们设计人才培养方案时不可忽略的因素,这是我们专业发展的根本出路,因为我们要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下求生存、谋发展。落实到课程建设上,我们要结合本地的社会需求,在致力提高学生专业核心能力的同时还需适时增加内容以培养本专业学生的其他相关能力,以适应本地发展的需求。

2.遵循统筹兼顾原则

对每门课,除了要根据课程性质和学时要求来设计教学内容、确定教学重、难点、强化核心内容之外,还要注意理顺课程群内部各课程之间的逻辑关系,避免内容的交叉重复。还是以《中国古代文学》为例。作为专业基础课程,共安排了四个学期,每学期分别是54、72、72、54学时(其中各包括18学时的作品阅读课),课时少,内容多,我们只能圈定各个时期的重要文学现象进行讲授;另外,我们还要兼顾专业方向选修课程中的《唐诗鉴赏》、《宋词鉴赏》等相关课程,《中国古代文学》中讲过的内容,《唐诗鉴赏》、《宋词鉴赏》便不要再重复,可以尝试从方法入手,教会学生鉴赏各类古典诗词,使他们能够多角度、多层次地了解古代文学,并领悟到古代文学内在的精神气韵。与此同时,还要兼顾理论课程与相关实践课程在内容上的衔接,实现从知识传授、认知能力到实践能力的有效转化,形成基础、素养和能力培训相互依托的课程系列,使学生的素质和能力得到最大限度的提高。例如秘书学方向的《秘书学概论》和《秘书实务》两门课程,前者为理论课,后者是与之匹配的实践课,任课教师需要考虑的是概论中该讲什么理论,能否转化为实践以及如何转化等问题。

3.遵循及时更新原则

任课教师要善于吸纳融汇新知识、新信息,尤其注意把体现多学科间的交叉知识反映到教学内容中来,保持教学内容的时代感,增强课程内容与社会的适应性。比如,现在全国大部分学术期刊都已加入《中国期刊网》,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将相关的最新学术动态有选择地介绍给学生。这就既传授了课本知识又开阔了学生的视野,还能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二、探索课程教学的新途径

教学途径,即教学方法,是指解决问题的思路、程序和步骤。教必有法,教必得法。确定了教学内容,紧随其后的步骤便是用适当的教学方法把教学内容传授给学生。在很多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以往的教学中,教师主体的知识传授型教学模式占主导地位,比如基础写作课的课堂上,老师激扬文字,口若悬河,大讲文学创作理论,而学生只是埋头苦做笔记。课后问及学生的收获,学生苦思良久,也只能零星说出课堂上听来的似懂非懂的写作学概念。若要学生即兴创作一篇文学作品,大多则咬笔苦思,望天兴叹。其他文学类课程亦然,只重知识的传授而忽略了能力的培养。探索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教学的新途径,亦即以提高学生的“读”、“思”、“说”、“写”、“做”等专业核心能力为根本,尝试体验式、研讨式、启发式等教学方法,实现教师主体的知识传授型教学模式向学生主体的能力培养型的转向。在课程建设中,我们正大力探索和不断完善以下三种先进的、也是被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p#分页标题#e#

1.启发式教学

教师主体的知识传授型教学模式,重视的是阐述他人的研究成果,说到底,就是迫使学生“用别人的眼睛去看,用别人的脑筋去使自己变聪明”,“结果是大多数人都没有知识”(捷克教育家J.A.夸美纽斯)。相较于此,启发式教学关注的是老师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开启学生思维、培养学生思考能力和动手能力的过程,亦即孔子所说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启发式教学是一种具有方法论意义的教学思想和原则,如何使用启发式教学并无定法,可以是提问法,可以是一般引导法,总之,只要有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带动学生思考的方法,就是好方法。无论是理论课,还是实践课,我们都尝试着启发式教学法,改变了传统课堂上“以讲为主,以讲居先”的僵化格局,改变了过去只给出结论的灌输式的简单化思维,注重学生自学能力和积极探索精神的培养,注重学生运用知识能力的提高,从而达到教学的最优化。

2.研讨式教学

该方法是以解决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方式,师生共同查找资料,讨论、探索,提出解决问题办法的方式,使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这就要求教师讲授中应带有研讨性,善于设计有思考价值的问题,学生带着问题钻研教材,收集资料,理解老师所提出的问题,发表不同见解,最后老师再根据讨论的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准确地引导学生解决问题。同时,老师也可以将提问权交给学生,老师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先初步辅导,提示解决方法,由学生自行探讨问题,最终师生共同探讨、解决问题。在此,我们强调的是教师必须适时参与,以保证研讨式教学有广度又有深度。比如文学概论课程中的诸多概念,仅凭老师一人在讲台上费心费力地讲解往往很难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近两个学期,我们尝试着用研讨式教学法。比如,“全知视角”和“限知视角”,我们先让学生阅读两篇采用不同视角结撰而成的小说,再收集关于两种视角的学术论文,并以小组为单位在课外讨论,总结,课堂上再发言,组与组展开争论,老师适当加以引导,课堂气氛活跃,学生们在争论中对两种视角有了更为深入的认识。

3.体验式教学

体验式教学方法是指“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规律,通过创造实际的或重复经历的情境和机会,呈现或再现、还原教学内容,使学生在亲历的过程中理解并建构知识、发展能力、产生情感、生成意义的教学观和教学形式。”体验式教学着眼于学生的感知和想像能力,在体验式教学中,学生是主体,教师只是学生体验活动的引导者、合作者。体验式教学是一种富有文学性的教学方式,我们在文学课乃至一些实践课(如秘书实务)中经常会使用该方法,特别是诗词教学中,佐以相关背景音乐和画面,学生在似乎被还原的情境中很容易就体味到了诗词的情感和意境。

三、构建动态、合理的课程评价体系

课程评价是指按照一定的价值标准,通过系统地收集有关的信息,对学生的发展变化以及构成其变化的诸种因素满足社会与个体发展需要的程度作出判断,并为被评价者的自我完善和有关部门的科学决策提供重要依据。因此,课程评价是一项综合性的考评活动,而不是单纯地对授课老师或学生某一方面的情况进行考察。评价内容的恰当与否,将影响课堂教学的整体设计;评价方法多样与否,将影响学生的全面发展。所以,建立一套科学的课程评价体系,对于课程的持续健康发展尤为关键。我们正在和即将建构的课程评价机制,具体体现为以下三个维度:

1.评价主体多元化我们认为,作为一项综合性的考评活动,课程评价涵盖了老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所以不能仅是依靠各级教学督导员的评语便对一门课程作出终极评判,我们应建立由教师、学生、各级督导员以及教学管理人员等共同参与的评价机制:各级督导员随机听课给予打分评价,师师互评,学生参评,教管人员辅评,从而实现评价主体由单一性向多元化的根本性转变,确保课程评价的合理性和公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