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管理范例

医院管理

医院管理范文1

关键词:管理文化;医院文化;现代医院

随着医疗服务水平的完善与精进,现代医院管理不仅仅局限于看病救人层面,更注重于医院的文化建设。医院文化因其良好的管理理论价值,得到了管理者的一致青睐,只有营造优秀的医院管理文化,才能确保医院管理过程的高效有效。

一、医院文化与医院管理文化

1.医院文化。医院文化泛指医院主体和客体的精神、物质财富总和,其中涵盖医院软文化和硬文化两个层次。医院硬文化主要包括医院效益、医疗技术水平、医院环境、医院建筑以及医疗设备等,医院软文化主要包括医院特有的观念、意识以及思想等形态。医院硬文化是医院发展的基础,而软文化则对硬文化有反作用,二者相互制约,相互转化。这种文化的核心价值是需要靠医院全体共同努力而来的,有了共同的价值观,则可以制定各种准则和制度,规范每个人的行为。2.医院管理文化。医院管理文化主要是指管理手段、管理者类型、管理体制、管理模式以及管理理论的文化,并且涉及管理哲学和管理要素研究领域。就医院文化要素而言,还囊括医院形象文化,即医院特定环境、标志、标语等载体表现的内容;医院制度行为文化,即医院行为规范和规章制度等要求,除此之外,还能进一步引导医务人员的良好行为;医院精神文化,即医院价值观与精神,具备统筹全局的价值,更是现代医院与其他医院之间文化追求差异的体现,是全体医院职工的共同信仰,更是医院的灵魂所在。医院价值观需要结合医院管理文化在各个部门中贯彻落实,由此可见医院管理文化的意义非凡。

二、医院管理文化对现代医院管理的作用

1.导向作用。医院管理文化的形成与发展,必须迎合所有医院职工的价值观、人生观及世界观的共同点,使职工能在思想和行为上达成共识,明确现代医院发展过程中需要倡导的方向,知晓自身的价值,共同致力建设预期中的现代医院,合理解决存在的各类医患矛盾,调和医院和社会之间的利益关系,尊重社会属性和医学服务中存在的商品属性等。所以,医院管理文化对现代医院管理而言,具有较高的导向作用。2.凝聚作用。医院文化建设,首先需要解决职工的共识问题,此过程需要进行大量的交流、沟通,为了提高沟通交流的有效性,要求配置合理的沟通机制和渠道,注重沟通的方法和技巧,并且营造互信、民主、公正、诚恳的氛围与环境。着重处理好员工之间的关系,培训集体感情,形成同舟共济、志同道合的员工集体,自发的致力实现医院共同目标和理想进而不断努力。因此,医院管理文化对现代医院管理而言,具有较高的凝聚作用。3.约束作用。任何群体文化的形成,均会不可避免的排除负面文化的影响,并且约束其行为的蔓延与发展。现代医院管理文化的构建,也需要引导员工树立良好的判断是非的标准,构建规范行为、弘扬美德的运行机制,认同当前社会主流的道德标准和文化理念,爱岗敬业,诚信待人,规避不良行为和陋习。因此,医院管理文化对现代医院管理而言,具有较高的约束作用。4.激励作用。如果想确保群体文化的健康与积极性,需要群体的三观方面达成共识,只有这样,才能启迪职工心智,提高自我觉悟,激发工作主观能动性,促进医院健康文化的形成,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才能更好地创新医院文化之路,并且对全体员工均有着独特的激励作用。5.辐射作用。医院文化并不是孤立的,而是和社会文化紧密结合,并且受社会文化的影响和作用,更为容易接纳社会文化的主流文化标准。与此同时,医院管理文化通过对服务水平能力、自身形象能力、经营理念方式以及员工观念意识等方面的不同表达,直接影响群众和社会文化氛围的倾向。一个优秀的医院管理文化,有益于社会环境的健康发展。因此,所谓社会文化的一种,医院管理文化不仅仅是自身文明的表现,更是社会文明的表达窗口,具有一定的辐射作用。

三、提升医院管理文化的策略

1.提高医院管理文化建设的认识。医院管理文化作为新兴的现代社会管理理念,始终坚持“以病人为中心”的办院宗旨,不断提高医疗服务水平和质量,确保医院的长远发展,具有较高的现实意义和时间价值。医院的骨干力量、共产党员、管理人员以及领导者,均要成为新时代的医院文化先驱者,并且从医院管理的角度出发,不断规范自我行为,科学定位医院发展方向,确定工作和人才培养原则。从科室到全院的微观管理角度出发,以思想意识引导医院管理的顺利可行,并且在医院管理中全程贯彻医院管理文化的理念,践行具有自身特色的医院文化,丰富自我基本精神。只有完整的体现医院管理文化,才能更好地将医院文化融入与医院发展的“血肉”中,才能更好地促进现代医院的高效管理,并为现代医院管理体制注入新的活力。2.坚持以人为本。坚持以人为本,不仅仅在医院管理中得到一致认可,更是我国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重要体现,因此,现代医院更应当矢志不渝的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以人为本,离不开一个人字,所有的发展目标也都要紧紧围绕着人来进行。第一,现代医院应当切实体现“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宗旨,在服务行为、服务技术、服务态度、服务环境、服务程序以及服务内容等方面,让病人体会到回家般的关怀与体贴。第二,坚持“医院员工是医院主体”管理理念。医院的健康发展离不开员工的共同努力,只有合理的挖掘员工的潜在价值,提高员工凝聚力,才能确保现代医院发展的生机与活力。第三,作为医院的管理者,需要引导员工树立一个科学的职业信仰,构建心理契约,彼此之间相互信任,爱戴自己的员工,从而让员工积极的回报、奉献于医疗事业发展。以人为本理念能更好地散发出人性的光辉,体现生命的价值,医院文化也是如此,只有将思想政治工作和行政管理相结合,将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相结合,利用医院管理文化手段,才能彻底摆脱传统教条般的束缚和制约,真正意义上的实现“集体是一家”,并且加快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目标。3.创新医院文化管理机制。现代医院应当不断进行管理创新,培养具有高素质的医院管理队伍,构建完善的创新机制,当然,这也意味着医院文化管理方向也需要兼具创新转化,从机构设置逐渐向文化建设方向转变,实现文化管理机制的创新。与此同时,现代医院文化管理创新要积极创设良好环境,构建管理者竞岗制,引入创新型人才,并将营销理念贯彻到文化建设中来,更好地促进现代医院管理,确保现代医院的快速、稳定、可持续发展,提高社会竞争力。4.营造良好的医院氛围。医院管理文化建设与患者密不可分,目前存在的各种医患纠纷均暴露了医院管理的问题所在,为此,现代医院管理文化也需要将诚信纳入其中。患者将自己的健康交付给医生是对医生的信任,医院更应为患者的健康着想,规范医生的行为规范,塑造良好的医生形象,形成良好的医患关系。另外,正是由于良好的医院诚信氛围,才能更好地树立医院形象,维护社会医疗地位,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总之,医院管理是一项系统、复杂的组织工作,而医院管理文化则在此基础上,更好地围绕“人”的主体进行,以提高群体价值观和行为规范为着手点,塑造良好的现代医院社会形象,提高现代医院管理效率,促进现代医院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杨世平,何跃民.浅谈医院文化建设在现代医院管理中的作用[J].健康必读,2011(8).

[2]周阳.现代医院管理中对人本理念及其实施的认识[J].价值工程,2013(4).

[3]刘方林,周广德.医院管理文化在现代医院管理中的作用[J].中国保健营养,2016(10).

[4]农圣,廖满媚,黄贤昌.刍议文化管理在医院管理中的应用[J].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11(3).

[5]王长青.浅谈医院文化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J].管理观察,2012(34).

医院管理范文2

随着现代医疗卫生服务的新常态,现代医院正逐步向精准化、质量化、信息化、数字化的方向发展,医院管理也面临着新的挑战,随着现代管理理论向医院管理的有机渗透和融合,现代医院管理理论也在不断创新和发展。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是公立医院改革的需要,也是新形势下医疗改革的需要,对于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通过对目前医院管理制度存在问题的现状分析,提出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的基本思路和途径。

关键词:

现代医院;管理;制度

医院作为提供健康卫生服务的主体,是保护人民群众健康的基本保障。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建立覆盖城乡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和现代医院管理制度。2016年,在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指出,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国小康。要着力推进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建设,努力在分级诊疗制度、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全民医保制度、药品供应保障制度、综合监督制度5项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建设上取得突破。因此,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是国家实施长远目标的要求,对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1现代医院管理制度的含义

现代医院管理制度是指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维护公益性原则,着眼全民共享目标,在新型的公共治理框架下形成的政府、所有者代表与医院之间责任和权利关系的一系列制度安排;是建立在医院功能结构科学合理的基础上,能够有效改进医院管理,提高医院运行效率,保障医院公益性质的符合行业发展规律的一系列医院制度的总和;目的是实现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事分开、管理科学,既包括外部层面科学筹划政府治理制度,也包括内部层面系统构建医院的法人治理结构和运行管理制度等。

2医院管理制度建设存在的问题

2.1相关法律缺位

在医院管理过程中,尽管有一些卫生相关的法律法规如《执业医师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等作为法律依据,但是上述法律法规只针对于医疗机构某一方面的行为,我国尚没有一部专门的医院管理相关的法律。由于法律法规不健全,公立医院性质模糊,定位不明确,从根本上导致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的“上位法”缺失,导致在实际操作中“无法可依、无章可循”。

2.2医院监管缺位

新医改实施以来,公立医院改革一直强调管办分开,但实际上,政府作为公立医院所有者,对行业监管和运行监管所有职能采取“一手抓”,政府权力集中,没有真正做到管办分开。从监管效果来看政府主要对医院进行日常的行业监管,但缺乏以财务与经济运行为重点的运行监管[1]。

2.3配套政策不到位

国家虽然鼓励多元化办医和社会资本进入医疗市场,但由于政策不明晰以及相关的配套政策不到位,公立医院仍然占有主导地位。我国公立医院与民营医院虽然机构数量基本相当,但公立医院拥有80%以上的医疗资源,提供85%以上的卫生服务量,在整个医疗市场中,民营医院和社会资本进入医疗市场发展缓慢。

2.4医院相关利益方制度不完善

主要体现在一是在药品供应保障体系方面。我国公立医院多数推行以省为单位的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制度,普遍存在流程不规范,招标设计不合理、公立医院药品供应保障体系寻租等问题,导致招标价格高、供给可靠性低、药品质量得不到保证;二是在医保制度方面,主要表现为医保付费改革滞后,医保机构缺乏专业人才。医保机构与医疗机构之间的谈判机制需要完善,医保付费支付设计不当导致医疗机构行为扭曲[2]。

2.5法人治理结构不健全

公立医院法人治理结构是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医院法人治理机制是国家治理能力的具体体现[3]。目前我国部分已实施法人治理的医院,内部权力制衡体系大多形同虚设,还不能完全真正发挥决策和监督作用。政府的职能还没有完全转型,对公立医院实行大包大揽和直接干预,导致医院没有成为真正独立的法人主体,没有自主经营权。医院对于自身运营中所涉及的人、财、物等没有实际的管理权,使医院在日常运行和管理中存在效率低下等诸多问题[3]。

2.6人事制度改革缓慢

医院作为事业单位,现有人事编制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医院发展[4]。一方面,事业单位编制内的员工把编制当做“铁饭碗”,工作有惰性;而一些医院非编制的员工与其工资待遇有差距,没有完全实行同工同酬,不利于调动工作积极性;另一方面,编制制度束缚了人才的流动,不能适应市场化需求。近年来,我国事业单位也开始改革,推行取消编制,但进展缓慢,大部分地区和公立医院还未落实到位。医院内部的岗位设置、人员晋升等制度相对落后,医院招人与用人机制不灵活。《执业医师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的相对滞后、部分不适应时代需求的条款修订迟缓,也影响了医院人事制度改革,继而影响了医疗行业人才队伍的建设。

2.7薪酬制度不合理

我国公立医院薪酬制度设计不合理,无法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医疗服务价格的制定不能体现医务人员的劳动价值。医疗服务定价过低,医务人员的收入大部分来源于药品加成[5]。医院内实行的行政化管理,大多实行按职称、按级别管理的工资制度,绩效工资占比较小,不利于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另一方面,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与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不够完善,绩效考核中绩效工资的发放与医务人员工作量与业务收入挂钩,导致医务人员过分追求病人就诊量,病人满意度不高,开大处方行为仍然难以杜绝。

3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的思路和途径

3.1完善以政府为核心的外部管理制度

3.1.1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逐步完善我国现代医院管理制度相关“上位法”。建议借鉴国外的一些先进经验,尽快出台《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法》以及《医院章程制定暂行办法》等具有法律效力的文件,将各方面政策文件上升到法律层面,使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建设中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3.1.2加快转变政府职能

通过政府治理推动医院管理体制的完善领导、管理和保障是政府治理的大核心。医院管理体制的终极目标是实现权责统一。国家卫生计生委是委属(管)医院的出资人,应履行出资人职能,参与各委属(管)医院的管理决策;地方各级地方政府应成立公立医院管理委员会,对医院管委会进行部分授权,代表地方政府作为地方医院出资人履行职责;地方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层面,应设立医院管理中心,职能与医院管理委员会对应,作为其日常办事机构[6]。

3.1.3实施管办分开,明确各方监管职能

要推进公立医院行业监管和运行监管分开。在组织机构上讲,就是要设立专门机构(如管理局、管委会、医管中心等)代表政府履行部分职责。因此,建议卫生行政部门主要负责对医院的行业监管,医院管理中心等专门机构主要负责对医院的运行监管。加强以公立医院财务安全与经济运行为重点的运行监管,实施全成本核算、总会计师、第三方会计审计监督等制度,强化审计监督,促进国有资产的保值增效。

3.1.4明晰医院产权,建立多元化办医格局

随着公私合营(PPP)模式在医疗市场的应用,公立医院产权制度改革也逐步推进,随之而来的是医院内部治理结构的进一步。未来,公立医院可以探索产权制度变更,做到“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7]。通过引入社会资本,对医院进行融资,建立公私合营的股份制公立医院。促进医院产权制度改革,推动多种产权形式共存的多元化办医格局的形成。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制定行业管理政策,为公立医院和其他产权形式的医疗机构创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3.1.5积极推动“三医联动”机制

强化国家医保、医保相关制度的保障作用,促进三医联动,从加强三医联动的角度做好医改顶层设计,加强“医疗、医保、医药”有效衔接,相互制约。医保作为患者医疗费用支付方,要发挥好主动权,加强医保对医疗服务行为的引导与监管,推进多种支付方式改革。鼓励医院、医保与医药企业三者间进行谈判与合作,引导合理用药和适宜治疗,控制医疗费用过快上涨,提高医保基金使用效率,进而逐步提高保障绩效。

3.2完善以法人治理为核心的医院内部管理制度

3.2.1完善医院法人治理制度

落实医院法人治理应建立治理结构和完善治理机制。建立四层的法人治理结构,即股东会、理事会、监事会和医院管理层法人治理结构,分别代表医院权力机构、决策机构、监督机构和执行机构,四者相互独立、相互监督,相互联系,相互制衡。使公立医院具有独立经营的能力,成为真正的独立法人并进行高效率的运作,最终提高医疗机构的服务效率[7]。

3.2.2改革医院人事制度

深化医疗改革的内容之一就是人事制度改革。一是逐步推进公立医院编制改革,创新公立医院编制管理方式,探索编制备案制,弱化编制集中管理,强化编制分级和动态管理,最终逐步取消编制;二是完善岗位设置,变编制身份管理为岗位管理,推行医院全员聘用合同制,通过公开自主招聘、考核上岗等规范医院人事管理,不断加强医院人才队伍的建设。

3.2.3探索科学合理的医院薪酬制度

建立科学的绩效考核薪酬制度和体系。要以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为宗旨,以完成社会公益目标任务为前提,以工作岗位、风险度、工作量和强度等因素科学合理地确定薪酬等级,建立适应行业特点的、科学合理的薪酬制度。一是建立稳定的薪酬投入保障制度,逐渐提高院薪酬水平,充分体现医务人员劳动价值;二是改进医务人员工资结构,打破按职称、按级别管理的工资制度,改为岗位工资制度;三是以公益性为导向,完善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制度和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参考文献

[1]蔚晗,吴雨静,王丽丹,等.我国公立医院改革研究综述[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14,34(1):28-29.

[2]吴登丰.公立医院药品供应模式研究[D].武汉:武汉理工大学,2011.

[3]闵锐,汪琼,张霄艳,等.我国现代医院管理制度的保障机制究[J].中国医院管理,2014,34(10):10-12.

[4]王元元,丁宏.安徽省城市公立医院人事制度改革路径的探讨与分析[J].包头医学院学报,2015(3):122-123.

[5]方鹏骞,罗桢妮.湖北省县级公立医院取消药品加成政策制定的思考[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13,29(6):408-411.

[6]逯君.国有企业产权制度创新探索[D].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2006.

[7]方鹏骞,张霄艳,谢俏丽,等.中国特色现代医院管理制度的基本框架与发展路径[J].中国医院管理,2014,34(10):4-7.

医院管理范文3

关键词:医院人事档案管理;人力资源;利用;管理

医院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属于医院日常管理的基础工作,其工作的重要性影响到医院的人才管理水平,可为人才晋升、人才引进与培养等提供重要凭证。本文主要将医院人事档案在人力资源与相关管理中的价值综述如下:

1医院人事档案管理的重要性

关于岗位调整。当前公立医院多以事业单位编制为基础实施岗位分配,针对公立医院不同岗位如何实施高效的人员分配,更好地发挥专业素质人才在各自岗位中的作用,是医院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事业单位区别于一般企业单位,在人员岗位变动方面有着十分严格的制度标准,人事档案资料则能为岗位调整提供一手资料,发挥十分重要的参考作用。在医院日常运营过程中,部分人员在入职后需要对职位进行调度,此时人事档案信息则是最重要的参考信息,其可对职工的年龄、工作年限、专业技术职称、学历等基本情况进行真实呈现,从而为岗位调整提供信息。绩效考核的调整。人事档案往往作为重要参考,为科学合理地确定薪资水平提供依据。以往研究提示,人力对工作单位的初步意向多由薪资决定,且薪资水平与工作年限、职称晋升等呈正相关,此现象更为明显地体现在医院、学校等事业单位中。故以职工人事档案资料作为依据,结合职工学历、职称、工作年限等对职工薪酬进行科学合理的分配,于福利津贴发放等事务具有公平公正,有据可循的效果。另外对于医务工作者而言,在完成既定医疗任务同时,还需要进行相关教学、科研等工作,以上均应作为医院职工绩效考核的依据,并与职工个人薪酬密切相关。人事档案则可为职工薪资与绩效调整提供依据,做到有据可循,从而更有效地提高员工主观能动性,激励医院职工的岗位竞争意识,在实际工作中不断提高自身业务水平。促进新型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形成。随着大数据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信息技术与通信技术在生活中广泛应用,其中医院亦不断推进信息化建设,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信息化技术亦得到长足进步。相对于传统人工化的人事档案管理,信息化技术中的数据库数据能快速准确地记录、存储、调取医院职工的个人信息,并对医院职工的工作状况、人事信息变动等做到随时记录,从而为医院管理层进行人才管理提供依据。以专门的信息化人事档案为基础,加强对医院职工的综合能力进行标注,从而更好地为医院管理者在人才培养、人才引进等管理中进行科学决策提供帮助。故可认为构建先进的医院人事档案系统对医院长远和谐发展提供重要支持,且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发展,医院人事档案信息的开发亦将进一步深化,重要性将进一步提升。

2医院人事档案管理的现状

普遍存在认识不足。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改善,人民对医疗健康的意识亦不断增强。医院管理工作的重点由以往确保人民健康逐渐发展为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但对医院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有所疏忽。由于领导层对医院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有待提高,下属部门在落实医院人事档案管理相关政策时其执行力相应也不强,导致下属部门员工对于医院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欠缺,思想不统一,凝聚力不强,工作效率低下等。缺乏创新性。医院管理工作的重点由以往确保人民健康逐渐发展为提高医疗服务质量,而未重视医院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多数医疗单位仍沿袭以往传统人工管理模式,对医改提出的关于医院人事档案制度更新未能积极落实,亦未有效结合医院自身发展情况制定合理的人事档案管理制度,导致人事档案管理上的固定化、枯燥化、单一化,相关人员工作积极性低,工作效率低下等问题。管理水平低下。目前从事医院人事档案管理的人员多非“科班”出身,缺乏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系统化理念与专业知识。存在底子薄,业务能力差等缺陷。而临时学习人事档案管理知识耗时长、过程吃力,无法在短时间内达到有效提升医院人事档案管理效率的目的。另外部分人员在实际工作中浮于表面,以应对领导及上级检查为目的,将其作为工作重点对待,从而忽略了医院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本质。

3如何提高医院人事档案的管理效率

医院管理范文4

【关键词】现代医院管理制度;研究型医院;财务管理;探索

2009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已了《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明确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是医改供方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再次强调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推进“健康中国”建设,以期提升患者“获得感”。2016年1月,财政部、国家卫生计生委、国家中医药局《关于加强公立医院财务和预算管理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指出:“财务管理是公立医院经济工作的核心”,并提出“以加强财务管理为抓手,深化公立医院体制机制改革,解决群众看病就医问题”的总体要求。可见,医院财务管理已是改革核心中的核心。

1研究型医院及其财务管理的特性

研究型医院是指以新的医学知识和新的医疗技术的产生与传播为使命,坚持临床与科研并举,在自主创新中不断催生高层次人才和高水平成果,推动临床诊疗水平持续提高,为医疗卫生事业和人类健康作出重要贡献的一流医院[1]。研究型医院具有8个特征[2]:根本目的是提高临床诊治水平、主旨要义是质量内涵建设、核心动力是持续自主创新、基本方法是临床与科研有机融合、基本管理服务形态是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支撑、关键是造就临床和科研水平兼优的研究型人才、基础是建设持续引领本领域技术进度的研究型学科、目标任务是为医疗卫生事业和人类社会做贡献。研究型医院在发展动力、发展特征、诊疗重点、效益主体、科研地位、人才类型、组织结构、研究方式、创新模式[3]等方面明显区别于非研究型医院,更加侧重于内涵建设、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为此,研究型医院财务管理在遵循《医院财务制度》《医院会计制度》等卫生财会制度的基础上,更应注重经费投入、创新引导和转化评价角度的管理,以保障与促进研究型医院特质的体现;同时,在自身专业领域上,也应积极顺应当前宏观经济与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进程需要,进行创新性探索。

2研究型医院财务保障管理探索

宏观经济的“新常态”要求及时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也要求医院从简约型向技术型方向转变、从追求数量发展向质量提升转变、从粗放型管理向精细化运营转变。2014年,中央提出“要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让创新成为驱动发展的新引擎”的要求,医院唯有及时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走研究型医院管理的创新发展之路,才能实现质的提升。

2.1加大投入,注重规范

2.1.1增加总量。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十八大以来,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我国研发投入明显加大,2015年全国研发经费投入总量为1.4万亿元,比2012年增长38.1%,年均增长11.4%,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研发经费投入国家,研究型医院财务也需要主动调整支出结构,逐步加大对医院研究型经费的总量投入,强有力的支撑研究型医院的原始创新能力提升,进一步丰富其科研产出成果、激发其创新活力。2.1.2加强规范。在增加研究经费总量投入的同时,尤其需要注重研究经费使用结构的合理规范,特别是科研经费的规范管理要求日益提高。2014年,国务院《关于改进加强中央财政科研项目和资金管理的若干意见》(国发[2014]11号)和《关于深化中央财政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管理改革方案的通知》(国发[2014]64号),提出一系列重大改革举措,以促使项目资金管理工作更加符合创新规律和要求,两个文件的出台,将对研究型医院的科研资源配置和创新效率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研究型医院财务部门应积极把握最新政策规定,及时对照国家、省级及当地相关制度要求,进一步梳理与规范医院科研经费的管理。其中尤应注意:①经费预算执行率。经费预算编制必须具备较强的可预见性与可行性,使用必须严格遵照预算安排,预算完成率必须严格符合标准要求;经费预算遵循编制、审批、执行、调整、考核和评价等流程要求。②经费条块结构要求。科研经费的10项直接费用中,设备费、劳务费、专家咨询费之间不允许调整;差旅费、会议费、合作协作研究与交流费允许在总额范围内互相调剂;测试化验加工费、材料费、燃料动力费、出版/文献/信息传播/知识产权事务费经医院内部审批同意后允许作适当调整。

2.2考核激励,分配引导

2.2.1保护前期培养的主动意愿。对于外出进修与学习的,予以确保一定水平的薪酬,或实行带薪进修或奖励性进修,消除进修人员的后顾之忧,激发研究人员学习国内外前沿技能的主动性。鼓励非泛指的高薪进修,即对一般进修给予基本补贴,学成后如能在规定期限内应用于实践并产生成效或能较快开展前沿技术、方法,则予以补足高额薪金,通过这种方式既能解决后顾之忧、也能促其学以致用,并推动新技能的快速转化。2.2.2扩大研究过程的协作范畴。研究型医院立足于临床,通过科研成果的应用又反哺临床,财务部门应大胆打破原固有的诊疗组或专业科室的划分樊笼,通过科学测算与合理核算,核定内部结算价,采用灵活多样的分配调整机制推进跨专业合作、推进研究单元与临床单元的强强联合、实现病种资源的全院最大化共享。例如实行病例的协作提供,对研究项目缺少实验案例的,可以经院职能部门核实后向全院乃至兄弟医院有偿征集,实现研究协作范围的极大扩展。2.2.3用足成果奖励的激励作用。首先,增加研究经费的投入总量,重点体现于对成果奖励的额度方面;其次,采用灵活多变而又不失相对公平的政策制度,通过物质与精神相结合的方式,进一步激发研究人员的创作激情;然后,尝试实行分段切片式奖励,将成果奖励金部分分解到研究过程中,阶段性地推进研究进程,确保研究进程与最终研究成果如期保质完成。2.2.4缓解创新风险的各种压力。多措施、过程化监控与降低创新研究失败带来的风险,尤其是在临床试验阶段,对因实施科学研究、开展新技术、新方法带来的医疗风险由医院全额或部分承担,最大限度地推动理论成果的实际应用;完善首席科研专家的薪酬分配方案,促使其切实肩负起教学及科研、学科建设及人才培养的任务,积极发挥其在研究单元与临床单元之间的桥梁纽带作用。2.2.5允许研究与临床单元互换。将理论研究人员与专业业务人员进行相对明确的单元划分,研究单元预发部分薪酬,视成果等级予以甚至高于余额的奖励;允许建立退出机制,对自认研究结果无望的,经评估允许在中途转为临床单元,但不再补发余下部分薪酬;允许建立介入机制,对自认有信心中期介入的,经评估允许其在中途接管,之前研究单元被截留部分薪酬在获得成果后一并作为奖励发放给新研究组。

2.3注重实效,促进转化

通过科学设计与全面核算医疗科研成果投入产出率,考核比较研究项目的转化成效,考核结果直接与研究者的薪酬或奖励金挂钩。其投入包括研制成本、期间费用和成果奖励;产出主要是研究成果应用后,在一段时期内产生的经济效益,等于该项研究成果推广应用所带来的收入减去在应用过程中所发生的支出。其中:研究成果投入产出率=期间经济效益/研究成果投入成本之和。

3研究型医院财务专业研究探索

医院财务管理作为研究型医院管理的一个组成部分,同样需要勇攀学术高峰,反哺财务管理实践,发挥管理出效益的作用。尤其是在公立医院改革多项内容均与财务管理密切相关的当前,研究型医院的财务部门唯有把握当下时态、创新管理思路,通过“提质增效”,改变原有粗放型财务管理模式,实现卫生经济的转型升级,才能切实提高公立医院改革成效[5]。

3.1确保一个步调

围绕医改目标,突出研究型医院的特点与要求,从财务的角度积极探索创新与应用,改革财务流程、创新结算机制、革新组织架构、探索管理机制,顺应现代医院管理体制改革,对研究型医院财务专业领域进行积极的探索,充分体现研究型医院的技术全面性。

3.2借助两个工具

借助“互联网+”和管理会计[6]这两个先进的工具与方法。3.2.1借助“互联网+”平台“互联网+财务”将促进研究型医院的财务管理由静态转为动态,实现研究型医院内外各部门的协同管理,能够实现区域内卫生经济数据的共享。利用区域内“互联网+”平台,可以探索提供在线预约挂号、诊间结算、床边结账等便捷的结算服务,缩短患者等候时间;利用区域内“互联网+”平台,还可以在此基础上充分运用大数据工具,科学分析患者流量分布,据此合理配置财务人力资源,从而科学提升财务服务质量,推动医改整体成效的体现。3.2.2运用管理会计工具对于研究型医院来说,科学的运用管理会计工具与方法,能够使有限的医疗卫生资源实现社会和经济效益的较大化;通过杠杆职能的发挥,结合研究型医院自身战略目标,解析过去、控制现在、筹划未来,提升研究型医院的管理效益。引进战略管理会计、阿米巴经营管理模式、相对价值表法(RBRVS)、关键绩效指标(KPI)、平衡计分卡法(BSC)、作业成本法等方法与工具,从研究型医院的司库管理、成本核算、精细管理、决策提升、绩效评价等几个重点方向突破,创新财务管理方式,真正体现财务管理出效益、出大效益。

3.3通过三个途径

通过“强体魄”、“修内功”“提效能”三个途径[7],创新运营管理模式[8]、争取生存发展能力、完善组织架构体系、实现内部精细管理、加强内部控制管理,以体现公益性为出发点提升服务效率、以最大限度提供医疗服务为目标,提升服务效率。当前的主要创新方向有:①引入社会资本合作办医模式(PPP),缓解卫生计生行业卫生资源相对不足,引进竞争机制以发挥“鲶鱼效应”,同时引入企业先进的经营管理理念,提高研究型医院的效率与效益;②建立并完善总会计师制度,积极发挥其经济分析与整体把握功能,合理调度与配置研究型医院整体资源,提升研究型医院资产整体利用效能;③积极处理好医改与政府会计改革之间的关系,吃透财会准则制度改革的总体方向精神,重点在政府会计领域,尤其是全面预算管理、政府部门财务报告编制、管理会计在研究型医院改革中的引进、研究型医院内部控制管理等财务前沿内容进行积极的探索。④进一步加强研究型医院内部控制监管的探索,以《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为准绳,促使做到“不盲为”、“不敢为”、“不能为”、“不愿为”的四不为。总之,在现代医院管理制度下,研究型医院的财务管理唯有走持续自主创新的道路,促进理论研究与临床实践的紧密结合,促进自身专业理论与实践应用的紧密结合,才能进一步提升研究型医院的管理成效。

参考文献

[1]秦银河,文德功,郭旭恒.创建研究型医院———“301”医院管理与实践[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

[2]秦银河.研究型医院管理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4.

[3]王发强.研究型医院发展历史与展望[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16,32(1):7-11.

[4]张薇.医院现行绩效管理的补充措施[J].现代医院,2015,15(04):137-140.

[5]王延军,李维开,刁天喜.研究型医院在医改大格局中的使命与任务[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16,32(1):12-15.

[6]余绪缨.管理会计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7]李乐波,马新丽,高彦兵.新常态下公立医院财务管理思路探新[J].现代医院,2016,16(03):317-319.

医院管理范文5

随着我们国家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经济发展也取得了相当的成果,在这样的背景下,社会发展对医疗和医院也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在医院的管理工作中一个核心的工作就是医务科的工作,医务科是整个医院开展医务和管理工作的重要枢纽,本文主要就是针对医院管理中医务科的作用展开的详细的分析和讨论,希望通过本文的讨论医院管理的效率能够得到有效的提升。

关键词:

医院管理;医务科;作用;管理效率

提升医务科在整个医院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是我们国家医疗事业发展的关键,同时也是医院提升自身管理效率的关键,结合我们国家当下的现状可以看出很多医院的各项管理工作都存在着诸多不足,还有很多需要完善的地方,医务科主要负责医院的各种资源的调配和使用,在整个医院的管理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医务科的智能和作用,对医院管理的相关问题展开讨论和研究。

一、医务科的作用和职责

1.医疗相关法律法规的执行者。

为了切实保证医患的安全和合法权益,提升我们国家的整体医疗质量,国家和政府出台了大量的医疗相关政策和法律制度,有权威的调查结果显示我们国家相关的医疗法律共有一百三十多部,这些法律制度不仅包括对医院的医务科的人员工作过程,工作状态甚至是对他们的分工以及各个部门的上岗资格等都进行了明确的规定,医务科作为医院的中枢部门对这些制度的执行和落实情况有严格的权利,因此医务科最主要的作用就是医疗相关的法律法规的执行者,这也是医院运行和管理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点,它对于保障医疗安全,提升医院的管理效率和整体水平、形象等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和价值。

2.医院医疗质量的控制者。

作为医院,医疗质量是最根本的同时也是最重要的一项事物,医院所有的管理和运行工作的开展都是围绕着提升医疗质量,为患者服务开展的,而医务科最主要的作用之一就是确保医疗质量,从医院的管理和工作性质上看,医院的医疗质量可以分为三种类型的质量,一个就是结构质量,第二就是环节质量,最后就是终末适量,结构质量主要是指医院的结构的完整性,这就是指医院要严格按照规定设置其部门和结构,保证其完整性就是保障医疗质量最基本同时也是最根本的东西;环节质量主要是指医院在开展医疗的过程中需要在最大程度上保证其医疗的质量,环节质量主要与医生的水平相关,但是医务科的作用也非常强大,最后就是终末质量,这主要是指医院的服务工作,医院的治疗工作结束之后最重要的就是终末工作,工作人员的服务质量对于医院的整体水平也有非常重要的影响,这些都需要医务科的工作人员的协调和帮助。总的来说医务科就是医院医疗质量的控制和保证者。

3.医院各项对内和对外事务的处理者。

医院除了医疗工作之外还有很多的对内和对外的交往事务,医务科的工作有很重要的一部分就是医院各项对内和对外事务的处理者,医务科有责任对医院的整体工作做出科学、合理的规划和控制,包括每天、每个季度甚至是每年的工作计划和工作安排,这也是医院医务科主要的工作之一。其中医院的医务科负责的医院对外工作主要就是医院差错事故的处理者,对于任何一家医院来说在保证患者安全和医疗质量的同时尽量避免一些不必要的医疗事故是根本目标,但是偶尔也会出现一些医疗事故,医务科的主要作用也包括对这些关系的处理、这些问题的解决等,医务科的主要对外工作是指医院的各项对外事宜,包括抢险救灾,急救事件的处理等等。

二、我们国家当下医院医务科工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1.医院医务科职责不明确的问题。

在实际的医疗工作中很多医务科工作者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并没有了解自己的工作职责和工作内容,导致在工作中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而且医院的其他部门由于认识不明确也会把一些不属于医务科的工作安排给医务科的工作人员,这样混乱的认识就在不知不觉中影响了医务科的工作人员的工作安排以及自身工作内容的识别,这给正常的医务科工作的开展带来了非常严重的影响,对于这个问题个人认为最好的解决措施就是必须要明确医务科的工作人员的工作内容,这就需要医院在管理工作中必须要将管理的各项工作做到极致,确保所有的管理制度能够得到最好的落实,这也是提升医院管理效率的关键,其次就是必须要明确医务科的工作内容,最好是明确到每个人的工作内容和智能,这对于提升医院的管理制度、提升医务科的工作效率都有非常重要的帮助。

2.医院医务科的管理机制不够完善。

医院的医务科的工作存在问题最重要的就是医院医务科的各项管理制度存在问题,制度是确保医院各项工作开展的关键,但是纵观我们国家现在的医院医务科的管理制度可以看出很多医院都比彼此效仿,医疗制度存在严重的不足和缺陷,关于这个问题个人的看法就是医院在制定医务科管理制度时必须要根据自己医院的条件和实际情况进行设定,在不违背国家医疗方面的相关法律的同时,保证医院最高的运行效率,一些共性的管理制度可以相互效仿,但是关于一些明确的职责和制度规定,需要结合医院的实际情况,这也是医院提升管理效率和医疗质量的关键。

3.医院医务科的工作人员的责任感和整体素质有待改善。

我们国家人口众多,对医疗设备和医疗条件有需求而不能得到满足的人还有很多,这种需求一方面促进了我们国家医疗团体的庞大,另外一方面也使得一些不符合标准和要求的人员进入医疗机构中,对我们国家医院医务科的工作人员的整体水平和能力造成了一定的影响,而且先下还有很多的医务科工作人员责任感不够强大,这些都是医院提升管理质量和医疗改革的关键,同时也是我们国家医疗事业发展的关键,解决这个问题一方面需要医院等医疗机构提升对入职的工作人员的严格程度,这是从根本上解决人员水平和责任感不强的最佳措施,另外一方面就是医院有必要加强对现有的医务科工作人员的培训和管理,进而增强其工作能力和责任感。总之提升我们国家的医务科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能力和责任感也是医院提升管理效率的根本。

4.医院医务科的工作人员的待遇问题。

医院医务科工作人员的工作状态有很大一部分与待遇有关系,从我们国家当下的实际情况可以看出,大多数医院的医务科工作人员的待遇问题都存在问题,医务科在整个医院的运行和管理中心占据着重要地位,但是医务科的工作人员的待遇却基本上是最差的,这也是医务科工作人员的工作状态和工作效率地下的主要原因。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医院的管理者正确对待医务科这个工作,以及医务科的工作人员,按照正常的标准对待这些工作人员,这才是提升医院医务科工作人员工作效率和医院管理效率的关键。

三、结语

通过本文的分析和研究可以很明显地看出,医务科在医院的管理工作中确实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而结合我们国家当下的医疗现状可以看出,医务科在实际的医院管理中并没有将自己的智能发挥到极致,在工作中还存在很多的问题,但是相信在我们国家和政府的大力支持和投入下,在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努力下,我们国家的医院管理效率和医务科的工作效率都能够得到提升,我们国家的医疗现状和医疗质量、医疗环境等都将会有所提升,因为更好的医疗环境不仅是社会的需求更是国家的需求。

作者:张莉敏 单位:徐州医学院附属第三医院医务处

参考文献:

[1]王素卿,韩铁丽.医院管理中医务科的作用探析[J].中外健康文摘,2013,(39):84-85.

医院管理范文6

关键词:医院信息管理;应用价值;问题;策略

0引言

医院是为病人提供医疗服务的专业机构,随着服务的病人日益增多,疾病类型也多繁杂,对于医院的工作要求也越来越高。不仅需要拥有较高的医疗水平,还需要有良好的工作秩序和更加优质的医疗服务等。因此,在医院的管理工作中引入信息系统管理,对医院各部门的综合管理以及医疗活动各阶段的数据采集、存储、提取、应用等处理都有很大的帮助[1]。但是医院信息管理工作还未做到全面建设,其中还存在着一些不规范的问题,需要在工作中善于发现不足、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分析讨论,提出有效的改进策略,以促进医院的持续发展。对此,本文以目前医院信息管理的应用和存在的问题展开研究,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改进策略,下面对详细的探讨内容进行阐述。

1信息管理在医院管理中的应用

1.1档案信息化管理

医院的病历档案管理工作在医疗过程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首先,信息化管理档案,可以保障档案信息的安全性、完整性和有效利用率。通过信息系统管理,可以对档案信息进行更加便捷有序的整理记录、分类管理、实时更新以及查询借阅等,不仅提高了整体的工作效率,也实现了医院资源的综合利用。同时,医生可以跟踪掌握患者的病情治疗进度,以便于开展下一步治疗工作和对相应医护人员的工作进行细致安排,对患者的整体治疗提供最大的保障[2]。

1.2临床检验的数据分析

在医院的信息化管理工作中,临床检验的信息平台可以实现多种数据快速、有效的分析,并自动输出相应的分析报告,可以导入信息数据库或自动打印[3]。医生登录进入信息系统平台便可进行调阅,能够在第一时间获取患者的检验结果,大大减少了患者等待检验报告的时间,为其临床诊疗工作带来了很多便利。

1.3药房药品的信息化管理

在医院的药品管理工作中,需要考虑药品信息的查询整理、库存堆放管理以及分发管理等问题。引入信息系统管理,首先可以对每一种药品的信息进行入库登记,以便于查询分类;其次,对药品相关售出记录、库存记录等信息进行系统的管理,一方面可以掌握药品的使用信息以便于随时补充库存;另一方面也可以提高医院的工作效率,为患者提供优质的取药服务。同时,在计算机信息系统的管理下,可以反映医生的总体开药情况,便于查询患者的用药情况并进行相应的严格控制,为患者的用药安全提供了保障。

2医院信息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医院信息管理制度不完善

目前,由于医院各方面的信息管理还处于稳定基础的阶段,引入时间并不长,所以信息管理制度仍存在不规范的地方,比如对各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对接联系等没有一个统一完善的管理制度,导致医院各级部门之间工作任务的沟通协调出现拖沓、杂乱等问题;还有对存档资料的信息管理没有进行针对性的监管核查工作,使档案资料信息等出现纰漏时没能及时更正,对管理对象的需求造成很大的影响。

2.2信息系统管理的工作人员能力有所欠缺

由于医院工作人员参差不齐,年龄层次、职业素养等大有不同,导致出现对医院信息管理的意识薄弱、重视程度不够以及对信息管理经验尚且不足的情况。另外,很多年龄稍大的职工对相关信息系统的操作不熟练、自学能力有所欠缺,同时也缺乏专业化信息管理的人才,导致医院信息化管理的工作得不到有力的保障。

2.3目前的医院信息管理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因为医院信息化管理涉及面广,从门诊缴费、资料管理到各个科室的工作管理、药品的发放等,都运用信息系统管理的话可以提高医院的整体效益。但是,考虑到信息设备的建设需要大量的经济成本,并且对信息系统的开发要求严格、需要维持使用信息系统的稳定性,所以目前很多医院无法全面地应用信息管理,只是大体满足了目前的需求,对医院的长远发展没有定向的有效规划[4]。

3医院信息管理的改进策略

3.1整合医院的实际问题,制定完善的信息管理制度

制定完善的信息管理制度,从实际需求出发确定统一的管理秩序,使所有职工能够高效、高质量地开展工作,在当前医院的信息管理建设中十分重要。需要在实际的信息管理工作中,根据医院的发展需求和各科室的工作内容,制定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首先,要求所有职工严格遵循制度条例以开展规范完整的工作,并加强对信息管理的重视程度。其次,整合各项医疗活动的实际开展流程等信息,建立好信息管理与各个环节的逻辑关联性,形成良好的协调配合制度[5]。最后,对信息管理工作进行必要的检查监管工作,及时指出存在纰漏的地方,并进行相关有效的改进工作。做好信息系统的身份识别等安全管理,避免出现信息泄露和外部侵入的情况。

3.2培养专业的信息管理人员

医院的信息管理需要熟练地运用和处理相关信息系统,以便于保证工作质量和效率。所以要培养专业的信息管理人员,同时加强所有工作人员的专业技能、信息管理知识以及工作态度等。对此,应当根据实际需求来制定相关的培养计划,然后定期给予相关技能的培训。同时监督管理相关职工的工作效率与质量,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工作,以确保工作人员对信息管理保持积极的工作状态,为医院的信息管理建设予以支持。

3.3强化医院信息管理系统的覆盖面和稳定性

目前,信息管理对于医院管理来说,提供了很多便利,也在其中占据着一定的地位,所以需要结合信息管理的具体应用与重要性,争取得到领导对医院信息管理的重视与大力支持,尽量让医院适当地增加信息管理的资金投入。为实现信息管理系统的开发更新和各部门信息的有效衔接,选择专业性较好、权威性较高的软件开发公司,以保障医院信息管理覆盖范围更广泛、更具持久性与稳定性,从而使信息管理在医院管理中发挥更大的作用[6]。

4结束语

近年来,信息管理建设在医院的发展中已逐步成为不可或缺的对象,因为医院的大小工作繁杂,在信息技术的帮助下可以大大减少人力,并提高工作效率,进而为病患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7]。包括档案信息的记录存档、审查借阅,医务人员的工作交接,临床检验数据的分析,以及药房药品的管理发放等。对医院医疗事业的健康发展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8]。但是在当前的信息管理工作中,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需要在实际工作的开展中,从问题出发,有针对性地进行改进,加快推动医院的良性发展,实现医疗资源的有效利用,为病患带来更加优质的医疗服务,以增进医患关系,为医院的长远发展奠定了基础[9]。因此,本研究针对医院信息管理在医院管理中的应用以及实际工作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为促进医院的良好发展提出了相关改进策略,希望对医院信息管理工作的全面开展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郝良军.医院信息系统在医院管理中的应用价值研究[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8,18(7):177-178.

[2]徐小平,邓东宁,柯冬阁,等.根源分析法在我国医院管理中的研究与应用现状[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17,33(8):623.

[3]何英剑,李晓婷,李金锋,等.大数据时代信息化管理平台在医院专科建设中的价值[J].中国医院管理,2017,37(3):64-65.

[4]方敬,耿业亮.信息化管理在医院药事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卫生产业,2017,14(9):48-49.

[5]翟曦,周莲茹,焦雄飞.医院信息化的大数据应用进展[J].中国医学装备,2018,15(7):152-155.

[6]李雯.大数据时代医学数据管理研究[J].中国卫生产业,2017,14(23):48-50.

[7]陈立富,张寓景,李婷,等.深化医院信息管理系统应用的思考[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17,14(2):112-114.

[8]张媛.无线网络技术在医院信息管理系统中的应用[J].医疗卫生装备,2012,33(1):33-34.

医院管理范文7

医院管理伦理不同于以医学科学工作中的道德现象作为研究对象的医学伦理,是以医院管理中的道德现象作为研究对象,从理论上揭示道德和论证管理及解释道德现象,研究医院管理与伦理完美结合以适应医院管理需要的科学。医院管理伦理的内涵是探讨如何将伦理学应用于医院管理的各项实际工作中,以满足医院管理的需要。实际工作中,往往存在这样的误区,即用医院管理道德或医院管理艺术混淆了医院管理伦理。医院管理伦理的任务是协调医院内部与外部的利益关系,即医院与医院员工之间、患者和医务工作者之间、医院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之间的关系。医院管理伦理强调的是从制度层面约束医院制度、政策的制订、修改和完善,并升华到管理伦理学层次。医院管理道德受社会舆论、传统习俗、组织的监督评价等影响,具有外环境的强制性,更多的是强调医院、医务工作者的个人约束行为,而医院管理艺术更多的是强调医院管理技术层面。医院管理伦理要求医院管理者与被管理者自觉地调整不规范的行为,具有约束性。医院管理伦理结合了医院管理道德和医院管理艺术对于医院、医务工作者的要求,使道德规范或管理艺术融入医院各项方针、政策的制订中,使之内化为每位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的行为,让医院管理者与被管理者自觉地规范服务行为,按照医院管理伦理的要求对医院各项工作进行有序管理,使之更加符合社会规范及人文要求。

2加强医院管理伦理建设的重要意义

加强医院管理伦理建设、规范医院管理伦理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医院管理与医院管理伦理联系紧密。医院管理是为保证医院各项工作得以顺利完成,依照各项工作的客观条件和规律,对医院内各相关要素进行计划、组织、指挥和协调的过程。具有思想的人是实现管理目标的决定性因素,无论技术如何发达,都无法取代人的地位,技术越发达,人越重要。医院管理伦理是以医院管理者为核心对象,涉及医院内各相关要素,重点研究管理过程中各相关要素之间的道德关系,特别是研究与医院有关的人际道德关系。医院管理伦理在实施过程中可以引申出有关医院管理伦理的原则、规范、范畴等要求。现代医院是各种伦理关系交汇的场所,现代医院管理非常复杂、涉及面广。目前医院管理既要以患者为中心、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最大限度地满足患者对健康权的合理需要,又要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医疗公平、公正、合理以及社会效益优先的原则。医院管理伦理是医院管理领域中社会关系的直观反映,是医院管理者在医院管理中概括和提炼出的行为准则,是在特定社会经济条件下医院管理的客观要求和主观认识的高度统一。医院管理中必备的规定、规范、规章,通过习惯、传统等方式固定下来,经过总结、概括、升华到医院管理伦理上,成为医院管理人员调整医院内部道德关系的准则。现代医院和医院管理者只有正视医院管理与医院管理伦理的关系,才能明确医院管理工作的出发点和医院管理伦理遵循的伦理原则;医院管理者只有遵循符合现代医院自身特征的伦理管理,才有可能切实推动现代医院的可持续发展。医院管理伦理对于现代医院开展有序、高效的管理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1)医院管理伦理是医院各项管理的基础:坚持以患者为中心、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最大限度满足患者对健康权的合理需要,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医疗公平、公正、合理以及社会效益优先的原则是保证现代医院一切工作向正确方向发展的根本。(2)医院管理伦理是医院沿着正确方向发展的保证:医院管理伦理认为现代医院各项改革和发展均应立足于充分调动医院医务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医疗卫生服务质量,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在制定改革政策、开发卫生资源、颁布医院发展战略和实施步骤、调整经济政策和经济利益、增减医疗卫生服务项目之前,首先应作出伦理学判断,即该项措施是否违背医院管理伦理的要求。(3)医院管理伦理提高医院管理效率:医院管理伦理涉及医院管理伦理的原则、规范,为医院管理人员确立行为准则,使医院管理人员约束自己的管理行为,促使医院管理者通过自身的品格修养和高效的管理,充分调动医务工作者的主观能动性,使医务工作者自觉地完成工作任务、提高管理效率。(4)医院管理伦理为医院营造和谐的发展环境:现代医院的发展需要与社会的发展相适应,医院管理伦理也需要和社会伦理相适应。医院管理伦理与社会伦理一致,有利于医院塑造良好的社会形象,赢得广大患者的信赖,提高社会地位,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医院管理者遵循医院管理伦理的基本原则,公平对待职工,尊重职工的各项权利,可以增强员工对医院的信任感、责任感、归属感,调动工作积极性,形成互利、互助、和睦共处的亲密关系。

3当前医院管理面临的挑战

目前医院管理面临诸多问题和挑战,体现在投入不足、人民对健康的需要日益增加,包括管理者的既有观念不能适应伦理思想发展需要、管理制度与人文关怀理念的不协调、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难以协调,也包括医院管理伦理缺失造成的医患矛盾。医院管理伦理是一项有别于医院管理道德、医院管理艺术的科学,有独特的属性、目标和内涵。长期以来,由于知识结构的局限,医院管理者往往忽视了医院管理伦理相关知识的学习和更新,更不可能自觉的将医院管理伦理的理念应用于医院管理的具体实践中,忽略了医院管理伦理对于加强医院管理的积极意义。长期以来,由于行政岗位的划分和行政级别的制约,医院管理者往往存在一定的认识误区,即单纯的将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置于对立面,忽略了两者之间紧密的相互关系。医院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除了有行政岗位和行政级别的不同之外,更多的是要如何配合,将医院各项规章制度共同落实好,以便更好的提供医疗服务。在医院管理的具体实践过程中,管理制度与人文关怀理念的不协调源于医院管理者未能正确处理与被管理者之间的关系,即认为管理者和被管理者之间仅仅是从属关系。管理者只有将被管理者置于合作者的地位,认为医院员工是实现医院有序管理的最重要因素,才能真正使管理制度与人文关怀理念协调统一起来。在现有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在政府对于医疗卫生事业投入相对不足的大背景下,医院除了承担社会对医疗卫生服务的需求之外,必须通过一定的收益来满足医院长期发展的需要,必须正确处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之间的关系,两者不能偏废。在医院管理道德要求的层面之外,医院管理者必须在医院管理伦理的约束下协调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关系。忽略了经济效益,医院不能正常运行,长期发展受限,长远来说不利于实现社会效益;忽略了社会效益,医院立足社会的基础发生动摇,长远来说同样不利于实现经济效益。在现有的医疗卫生体制和监管体系中,医院做为市场经济中的独特个体,有自发追求经济效益的倾向。因此,必须用医院管理伦理约束医院管理过程中过分追求经济效益的不良倾向,在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之间寻求平衡,以实现医院规范、有序、可持续的发展。目前我国医患矛盾频发,原因是复杂的,其中现行医学教育中人文教育的缺失是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医务工作者一方面缺乏人文精神,对工作缺乏责任心、对患者缺乏同情心,另一方面忽略患者的情感和心理需要,将患者置于被动接受治疗的位置,容易引发医患矛盾。医院管理伦理要求患者有自主选择医疗方案、建立平等医患关系的权利。医院管理伦理要求医务工作者尊重患者实现个人自主医疗的权利,将从根本上保证医患关系的正常发展和医疗工作的顺利开展。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和我国医疗卫生行业改革的深入,社会关系日益复杂,医院管理面临诸多挑战。面对日益纷繁复杂的局面,医院管理者必须更新伦理观念,直面挑战,自觉的以先进伦理道德为指导,解决现代医院管理中的新问题,适应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先进的医院管理伦理理念和方法可以为医院管理变革做出充分准备,论证改革的合理性、科学性,从思想理论上阐明改革的重要意义。笔者在实践过程中,自觉去除传统医学模式的束缚,摈弃医学伦理思想只有生命神圣论、美德论和义务论的旧观念,提倡生命价值论、生命质量论、公益论,以实际行动践行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适应新时期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和发展的需要。

4“以人为本”的理念是践行医院管理伦理的核心

我国现代医学人文教育基础十分薄弱,表现为缺乏医务工作者和患者、医务工作者与医院管理者之间有效沟通。部分管理者在倡导“以患者为中心”的同时,并未真正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并未将医务工作者作为医院管理过程中最重要的要素。在日常管理过程中,医院管理者缺乏个性化管理及对被管理者心理过程的及时把握和分析,容易形成因事议事、治标难治本的管理局面,不利于医院管理的顺利进行。笔者在实践过程中,不仅重视经济、技术管理,更重视从伦理角度强化规章制度约束与情感投入、人文关怀与心理激励,弥补过去普遍存在的医院管理和医疗服务两方面情感体验的缺乏。医疗卫生服务不同于一般商业服务,必须坚持以患者为中心、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最大限度满足患者对健康权的合理需要,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医疗公平、公正、合理以及社会效益优先的基本原则,因此现代医院的宗旨应该是首先满足社会效益。然而,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公立医院是独立的经营个体,在政府投入不能完全满足医院发展的情况下,医院承担筹集资金的职能,因而不可避免地具有趋利性和盈利性的弊端。医院要发展,既不能只顾经济利益而不顾社会效益,也不能只求社会效益而放弃经济利益。经济利益为医院的发展提供物质基础,社会效益为医院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医院如果一味追求经济利益的最大化,就会加重患者的负担,造成社会公众的不满,将会因丧失社会效益而陷入经济困境。笔者在实践过程中,将社会效益摆在医院管理的中心地位,兼顾经济效益,最大限度满足患者对健康权的合理需要。由于现行医学教育中人文教育的缺失,以及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过程中缺乏医学伦理学和医学心理学知识,医务工作者一方面缺乏人文精神,对工作缺乏责任心、对患者缺乏同情心,另一方面忽略患者的情感和心理需要,将患者置于被动接受治疗的位置,容易引发医患矛盾。医院管理伦理要求患者有自主选择医疗方案、建立平等医患关系的权利,医务工作者有尊重患者实现个人自主医疗的义务。不能正确处理这些关系,会引起患者及其家属的焦虑、不满,也容易造成医务工作者的工作压力和紧张心理,影响医患关系的正常发展和医疗工作的顺利开展,进而对医院管理工作带来困难。笔者在实践过程中,重视医务工作者毕业后人文修养和伦理学知识的教育,自觉用医院管理伦理指导医院各项制度、流程的制定,最大限度避免因医院管理伦理缺失造成的医患矛盾。

5医院管理伦理实践过程中的体会

在医院管理伦理实践过程中,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培养和提升医院管理者伦理素养、充分发挥医院伦理委员会的作用是提高医院管理水平的重要方法。坚持将医院管理伦理的基本理论运用于医院管理的实践,才能充分调动医务工作者的积极性、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协调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促进医院可持续发展。在医院管理伦理的实践过程中,笔者意识到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不仅仅是对患者的尊重,也是对医务工作者的尊重。医务工作者虽然是被管理者,但更为重要的角色是医院管理的主要参与者和医疗服务的提供者,在医院管理中处于中心地位。只有真正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充分调动员工—医院管理过程中非常重要的要素的积极性,才能让医务工作者积极投入到医疗卫生改革的实践中,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要求医院管理者进行个性化管理,自觉抛弃因事议事、治标难治本的模式,及时掌握和分析被管理者心理过程;不仅重视经济、技术管理,更重视从伦理角度强化规章制度约束与情感投入、人文关怀与心理激励,弥补过去普遍存在的医院管理和医疗服务两方面情感体验的缺乏。笔者在医院管理的实践中,自觉的运用医院管理伦理的基本理论,发挥医院工会和职工代表大会在医院管理中作用,设计医务工作者参与医院管理的有效制度,完善医务工作者参与医院管理的流程。只有充分践行“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才利于医院管理的顺利进行。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我国医疗卫生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在医院管理伦理的实践过程中,笔者意识到培养和提升医院管理者伦理素养的重要性越来越高。医院管理者需要不断更新管理理念,不断提高自身的人文素质,做到管理与人文关怀并重,自觉将医院管理与伦理有机结合,同时不断学习医院管理知识和医学伦理理论,加强自身修养和伦理实践,保证医院预期管理目标的实现。笔者在在医院管理的实践中,定期组织医院管理者参加伦理学集中学习,不断更新医院管理伦理的知识,了解医院管理伦理的进展,与兄弟医院交流医院管理伦理实施过程中的问题和经验,管理伦理渗透于医院各项工作的全过程。必须用制度体现管理伦理原则,让管理伦理原则来指导医院管理制度的制定和实施,实现依法行医和以德治院相统一、道德自律与他律的互补。

6总结

医院管理范文8

[关键词]“互联网+”模式;医院;管理会计

互联网时代医院要想整合各类资源、增强发展活力,必须针对财务管理模式进行不断地优化和更新,这样才能在“互联网+”模式下,充分实现效益的增长,在医院财务管理过程中有效应用管理会计,从价值角度针对经济活动进行管理,以此为医院财务管理进一步指明方向,在管理会计的促进之下,为医院经营发展创造出更多的价值。

1主要内涵

管理会计是现代会计体系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它和财务会计都是会计系统中两个至关重要的领域。具体而言,财务会计更着重关注对外的情况,进行记账、算账、报账以及对外报告等相关情况,是一种事后报告型的会计;而管理会计是针对单位的内部管理进行有效服务的一种十分关键的管理活动,对于管理会计各类工作中的相关信息进行分析和处理,有针对性地利用管理会计等相关工具和方法,使其进一步融入医院的各项决策规划和控制评价的全过程中,针对有用的信息进行加工,以此从根本上有效实现医院的具体战略目标和决策规划。由此可以充分看出,它是一种比较典型的有着价值创造功能型的会计类型。

2必要性

2.1会计行业持续稳定发展的大势所趋。与其他的财务会计进行对比可以看出,管理会计更着重关注内部的经营和管理,结合实际情况采取更科学合理的方式针对相关内容进行预测,规划决策和控制,这样能够使单位的经济效益得到充分的提升,体现出更大的实用性、指导性和价值性,其应用优势越来越得到行业的公认和引用,充分满足会计行业的发展需求和发展形势。在“互联网+”的模式下,医院方面要使自身的发展质量得到显著提升,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就需要充分应用管理会计的模式,使自身为国家和社会做出更多贡献。

2.2是医院深化改革的客观需求在新医改政策的引导和推动之下,要充分实现药品的零加成,使分级诊疗有效推进,确保医保支付深入改革,医生要实现多点执业,在人事制度方面也要不断地深化改革等,一系列相关措施的有效推进,需要医院方面进一步转变理念,建立全新的经济管理组织体系,通过这种方法,更有效地适应时展趋势和医疗市场的改变。利用管理会计工具,针对核心信息进行切实有效的收集、加工、分析和有效提供,这样能够确保医院方面各项改革措施得到有效落实,完成相对应的改革目标。因此,在“互联网+”模式下,医院财务管理过程中采用管理会计体系是医院深化改革的客观需求和必然选择。

2.3医院内部管理的内在需要在“互联网+”模式下,新医改进一步推进,医院的发展也需要从粗放式管理模式进一步向着精细化模式转变,这转变需要确保医院内部管理过程中有效应用管理会计工具,这样能够进一步引导和帮助医院着重做好内部管理控制工作,使其能够充分实现转型升级,取得更加快速的发展。所以,在医院的财务管理过程中,有效应用管理会计模式是医院内部管理的内在需求。

3应用现状

3.1针对管理会计的理论和实践缺乏应有的认识深度。在医院的财务管理过程中,并没有着重关注管理会计相关理论和实践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因为重视程度不足,导致其定位比较模糊,往往把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混为一谈。在实践的过程中,财务部门的具体工作是会计核算工作,并没有承担管理会计的角色,管理层也没有充分利用更先进科学的管理会计理念有效看待问题。医院大多数是事业单位,缺乏应有的执行力,其创新意识不足,针对管理工具缺乏应有的敏感性,没有采取科学合理的管理方法,在操作过程中往往更重视业务,忽视管理,在实践的过程中,在医院各项财务管理过程中往往只是关注资产和收支的精准性,并没有充分体现其增值性和效益性,对于资产的利用效率和效益的重要性缺乏应有的认知和实践。

3.2针对管理会计的实际应用程度比较低。大多数医院财务管理的各项环节仍是事后核算统计型比较多,管理会计并没有得到全面系统的应用,往往只是事后利用会计数据针对某些做法进行一定程度的分析和披露,在财务处理和财务报告表上有一定的体现,针对管理会计的应用而言,并没有充分融入全过程中,其应用的程度比较浅。在“互联网+”的模式下,管理会计的实际应用并未创造更多的价值,其专业化的应用程度比较低。

3.3未有效构建专业化的管理会计团队,缺乏专业人才。大多数的医院财务管理人员是会计专业和财务管理专业毕业人员,缺乏应有的管理会计理论和实践技能,具备跨学科和多专业背景的管理会计人才更是十分欠缺,由此导致管理会计的应用程度比较低,无法切实有效地推进管理会计各项工作,而这对于管理会计的应用成效造成严重影响。而管理会计中常用的一些工具,如CVP(本量利分析)、TBM(全面预算管理)等,在实际操作中有很强的专业性,对从业人员的职业技能有极高的要求。在没有高素质、复合型会计人才的背景下,医院管理会计工作也未能高质量地开展。

3.4在“互联网+”模式下,医院管理会计信息化建设比较滞后。从医院的管理会计视角来看,很多信息化建设工作并没有真正意义上有序推进,其开展的深度仍然比较低下,并没有全面深入。当前,有很多医院针对管理会计信息系统的研发和实践等相关业务正在进一步的摸索中,并没有发挥应有的效益。在研发和应用的过程中,其研发周期较长,使用成本更高,因此医院要从管理会计的视角,确保财务信息化建设能够在智能化、自动化水平方面得到有效提升。

4应用分析

4.1针对医院财务管理理念进行有效转变。在实践的过程中,要把管理会计基本指引等相关准则作为指导,医院的决策层和领导层要着重关注财务管理理念的转变,充分发挥示范作用,针对管理会计在现代医院管理过程中所呈现出的重要作用,要有充分的认识,并利用管理会计的全新工具和方法,进一步融入医院的各项规划决策和实践活动中来,有针对性地通过利用、收集、分析和提供相关信息的方式,为医院的各项业务开展提供切实有效的支撑,并且充分融合管理会计和医疗业务,进一步提升其融合的深度和广度,由此使医疗业务得到创新式的发展,从根本上确保医院能够在体现其公益性的同时,在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方面有更显著的提升。

4.2结合实际情况,建立健全管理会计的综合评价体系。要在实践的过程中充分利用管理会计的方法和工具,使其充分融入医院的控制评价等各类活动中,进一步有效明确合理收入创造模式以及成本控制重点等,建立健全管理会计的综合评价体系,使管理会计能够在各个层级和全过程中得到切实有效的应用。与此同时,医院方面要结合自身的发展情况,针对自身的价值创造模式进行有效把握,对于收入结构进行有针对性的调整,进一步拓展高科技医疗服务范围,并且充分引进专业化的人才,构建区域优势学科。同时,进一步加强新业务的开拓和新项目的引进,使医疗专业技术水平得到显著提升,充分体现出区域优势学科的创造价值,使医院能够实现收入的合理增长,发挥资产效益,使资产的利用效率得到全面提升。通过有效构建与医院发展相适应的科学系统,而且具有可操作性的成本控制评估体系,对于医院的各项经营状况作出更精准、更有效的综合评价。

4.3进一步加大专业化人才队伍的建设和培养力度。在“互联网+”模式下,医院的管理会计应用要充分体现出科技化和信息化的优势,针对这样的情况,就需要配备更加专业化的人才,从财务人员、会计管理人员等相关方面优选出管理技能优势明显,并且具备医学背景的医务人员,并对其进行管理会计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的系统化培训,从而有效构建一支具有多学科背景,有着高素质和管理技能卓著的管理会计队伍。所有的团队成员应该把管理会计工作当作对医院价值有效增加的工作,在实践的过程中针对各项策略进行有效落实,从而充分确保医院的核心竞争力得到显著提升,使医院的各项管理工作得到显著改善。随着医院的进一步发展,要针对管理会计组织机构进行不断地优化和完善,以此确保管理会计具体工作能够有序推进。

4.4进一步有效促进管理会计信息化建设。“互联网+”模式下推行管理会计信息化是一种必然趋势,为此医院的财会部门,要以医院现有的财务信息化和业务信息化建设为基础,进一步有效整合现有的资源,使其充分融入管理会计功能。采取现代化的管理理念和流程,创建出一支对医院整体运行管理进行有效支持的更高效团队,充分实现信息共享的信息化管理平台,以此使财务管理效率得到全面提升,为医院战略管理、预算管理、成本管理等相关工作实现更大的效益奠定信息基础。

5应用展望

“互联网+”模式下,医院管理会计在运行过程中还要进一步优化完善,把互联网平台作为基础,利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全新的信息技术,跨界融合各个行业,以医院价值最大化为目标,使其有更广阔的应用场景,使创新力有重大突破,构建连接各个部门与各项事务的新趋势。

6结论

在“互联网+”模式的推进之下,医院的财务管理工作也要与时俱进,充分实现创新和完善,充分认识到管理会计的内涵和重要作用,在实践的过程中,针对各项实施策略进行不断地创新,有效执行,创新管理理念和方法,结合医院自身的实际情况,找到适合自身的管理会计工具和方法,使其职能作用得到充分的发挥,从而充分确保医院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潘?.管理会计在医院财务管理中的应用探讨[J].会计师,2014(12):48-49.

[2]刘梅.管理会计在医院财务管理中的应用探讨[J].企业研究,2014(6):52-53.

[3]高媛.浅析管理会计在医院财务管理中的应用[J].统计与管理,2017(1):139-140.

[4]韩嘉,黄娟,陈梦男,等.公立医院管理会计的发展与建议[J].医院管理论坛,2017(12):69-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