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中级论文范例

医学中级论文

医学中级论文范文1

一、发挥优势,加强创新中药在急危重症领域的应用

目前,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现代中药在继承传统中药的基础上,不断引入新工艺、新剂型和新辅料,创新和发展了传统中药,形成了能与化学药开展差异化竞争,在疑难杂症、急危重症方面具有独特优势的创新中药。例如以安宫牛黄丸拆方制成的中药静脉制剂清开灵、醒脑静已在各大医院乃至急救中心的急救车上广泛使用,用于急性脑卒中及高热昏迷的抢救;速效救心丸、复方丹参滴丸、麝香保心丸已成为冠心病心绞痛常用的速效制剂;在治疗急性热病,如对感染性高热、急性病毒性感染尤其是对流感等流行性疾病的预防和治疗上,清热解毒类中药有着独特的临床优势,清开灵、双黄连、抗病毒等制剂在抗击非典、禽流感的战役中,对疫情的控制和患者生命体征的恢复发挥了举世瞩目的作用,得到了世界卫生组织的高度认可。但目前中药在临床实践中用于急危重症的药物越来越少,原因主要在于医患人员固有的思维观念的影响使一些对急危重症有着确切疗效的优秀中药在推广使用时得不到重视,对中药治疗效果的不客观评价导致医患人员对中药治疗急危重症的不信任;中医药自身的特点和现有的水平制约了中药在急危重症治疗领域的推广和应用。解决这一问题,一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疗卫生部门应加强对中医急诊方面的研究,正确评价中医药在急危重症方面的作用;二是加强对急危重症治疗药物物质基础和作用机理的研究,开发符合现代临床医学标准、能被国际认可的现代创新中药。提升急危重症领域创新中药的研究水平和科技内涵;三是重点监测急危重症领域创新中药产品的疗效和安全性,确保人民的用药安全。

二、培育人才,提升中医急症人才业务素质

中医急症要发展,首先必须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具有敬业拼搏精神的人才队伍。要加强中医急症队伍进行培训,使中医急症队伍应具备深厚中医理论基础和中医临床诊治能力,掌握临床治疗方法。

医学中级论文范文2

关键词:言;象;意;古代文学;审美

言、象、意的概念范畴,不仅是哲学学科重点关注的对象,对中国古代文学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作为艺术性最为突出的一种形式,语言使用得是否恰如其分直接影响着作品的价值表达;而“象”在文学作品中一般呈现为艺术形象,它是读者体会文学内容、获得审美感受的直接途径;“意”可以说是作品的一种意蕴氛围,也是主观性的个人情感流淌,它对文学品格具有更高一层的领悟和追求,能够赋予作品更深的意蕴和非同一般的意义。关于言、象、意关系的辩论早在先秦时代就已出现,到魏晋时代,“言意之辨”的争论更为激烈。因而,分析言、象、意之间的关系有助于理解中国古代文学所蕴含的独特思想内涵。

一、言、象、意之间的关系与发展

(一)言、象、意的文学特点

言指语言,包括口头语言及书面文字表达。语言看似可以表达所有思想,囊括非常广泛的文学范围,但庄子却认为语言的表达不是无限的,它无法充分地表达我们的思想。嵇康认为言不尽意,语言只是一种符号和工具,只能从某种角度或者片面地表达事物的情态,也无法完全表达文字的意蕴和思想。在《周易•略例明象》中,王弼提出:“夫象者,出意者也;言者,明象者也。尽意莫若象,尽象莫若言。”物象,能够呈现思想。语言,能够塑造物象。表达想法思维没有比物象更好的,描摹阐述物象没有比语言更为详尽贴切的。王弼提出了“言”与“象”之间的联系,并认为二者缺一不可。象可以是感知的自然现象,如星象,象征性的符号,比如说八卦,还有占卜里面的造文,同样它也可以代表着所象征事物蕴含的特性和规律。象在后来慢慢完备发展,所以有了意象这个概念,物象有限,意象则无穷。严羽在《沧浪诗话》中提出:“唐人尚意兴而理在其中”,他指出唐代的诗歌所蕴含的哲思道理是通过意象流露出来的,我们以象来无限地接近言,意象作为言语的载体,来阐述文章的义理。象在诗歌语言表达中的地位可见一斑。意作为古代文论中一个重要的文学概念,在魏晋时代就已经出现了,比如说著名的魏晋玄学“言意之辨”。庄子说:“意之所随者不可以言传也。”庄子认为想法是无法完全用语言表达的。意为道,而道之玄理不可破,更无踪迹可寻,所以说意在一种层面上是难以捕捉的,它需要一种灵动的感知认识能力而无法去用语言言说。但是,庄子并没有完全否定言语的作用,他认为言意之间是有必然联系的,只不过需要借以“象”来承载。同样,意一般具有形而上的意味,它是一种以内之心去感外物之情的文学状态。意的极致运用是追求一种空寂超逸,不着形迹的格调和境界。诗的意趣,往往无法得到理性的阐释,它仰仗于感性的渗透,寻不到具体的踪迹,更留下了充满余味的想象空间。

(二)言、象、意的关系

《吕氏春秋》认为语言是表意的工具,意义可以通过语言这一形式传达,支持语言基本可以表达意义的观点,反对语言和意义相互分离。在言意关系的争论上,“言以尽意”是《吕氏春秋》的主要倾向和重要观点。孔子提出“圣人立象以尽意”,圣人立卦象来表达他的思想,揭示事物的内部规律。语言和文字固然不能完全表达圣人的意思,但是我们可以借助图案,也就是“象”。象作为言语的载体,作为言、意沟通的媒介,比文字更为生动形象,它呈现出的是事物具体的情态,从而传达我们的思维。“言之不足,则辅之以象”,思想离不开“象”,言语也离不开“象”,“象”是沟通“言”和“意”的桥梁和轨道。若不能入象,则不能悟其妙,现其意。当我们连接了“象”和“意”的关系,那我们获得的最终的审美感受和审美目的则是最深层面的“意”,而过程中帮助我们理解“意”的“言”和“象”则逐渐会被忘却,这就是庄子所说的“得意而忘言”以及王弼所说的“得意而忘象”。这种文学创作不再拘泥于形式,而是把握了文学艺术的形式和境界,让文学从表象走入本质,使客观的文学形象和主观的文学感受达到一种动态的平衡。言的意义一般是比较确定的,但是我们对意的含义一般有多重的理解,所以言意之间的关系是存在变量的。自古以来对言、象、意关系的辩论也甚多,但总的来说,言、象、意是不可分割,紧密相连的,言以生象,象中含意,寻言可以察象,寻象可以知意,而意又蕴藏其中,三者融为一体,浑然为境。

二、言、象、意在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的体现

(一)庄子语言艺术的魅力

语言的魅力,在庄子的散文中可谓表现得淋漓尽致,语词之瑰丽潇洒,气魄之壮美雄奇。文字极美,恣肆以适己,意境宏大,不限于六合。庄子善于用言语来说理,但却不是用枯燥生硬的文字。他的语言上天入地,洒脱无滞,无论是从节奏上还是韵律上来说,都呈现清新超脱之风范,给人以至灵至空的格调。庄子在《在宥》中写到:“至道之精,窈窈冥冥;至道之极,昏昏默默”。庄子认为道是无形无迹,超言绝象,这也正是“意”的一种表现。庄子之寄言出意倾向,使得他的文章挥写自如,洋洋洒洒似游于天外。庄子善用想象、比喻、夸张等修辞,笔下之枯骨、鸟兽、花草、日月皆能言语。以《逍遥游》为例,从题目分析,逍遥仿佛是一种静态的神思,游是一种动态的形式。静要逍遥,不是死寂,即便是枯木顽石,也有时间在其之上流淌而过;动要游,是要有所进入、有所依循,无拘无束而得自在。庄子的笔墨之下,虚虚实实,真真假假。开篇一鱼一鸟,云水相融,天地相交,这是庄子所营造的意境。“象”之真,“意”之切,让人甚感灵动,不觉呆板。化天地之气抒发内心之意,文章似浑然天成,无法捉摸,用理性思考固然意味深长,用感性去体会也极其畅快。

(二)诗歌之“意”

就我国古典诗歌而言,诗人所写的景色,所吟咏的客观之物,就是我们所说的“象”;而借景所抒发的情感,歌咏自然物所迸发的志气,就是我们所说的“意”。可以说在诗歌之中,“象”与“意”的结合,就是主观与客观相互融合的表现。所谓言,就是表达的工具,口述出来的叫做语言,书写出来的叫做文字。诗词作品有具体的情感,并不是抽象的哲学理论,它的每一种情感的寄托都可以找到与之匹配的物象,言以传意固然为妙,若能言之有巧物,便更能为文章润色添彩。宋代的文人诗人崇尚意,比如梅尧臣所写“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他认为真正的意存在于言语之外,而无法完全用语言表露。比如谢灵运的诗歌“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诗中的象丰富而生动,而言不尽的意则通过象的呈现表达得淋漓尽致,回味则韵味无穷,千古不尽。同样,把象和意融合的极为绝妙的诗人李白,他的诗歌中运用了大量的自然意象来描画自然山水或者表达思想感情。在《送友人》中,“青山”对“白水”,“浮云”对“落日”,意象之间工丽的对偶,不仅使诗歌的语言朗朗上口,而且使其意蕴延绵悠长,全诗境界清明高远。用山水意象烘托出缱绻的情谊,未见“送别”二字,其笔端却渗透了深深的惜别之情。“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浪漫主义手法所营造的意境别有一番韵味,却始于文字而飘乎其外。在李白的诗歌中,“意”的立足早已不是传达作者思想情感的唯一方式了,它同样代表着一种精神境界,一种狂傲不羁,飘逸若仙的思想情操。

三、言、象、意的诗意解构之美学特点

(一)主观与客观的统一

中国传统美学一般赋予“意象”的形式为“情景交融”。情景交融,达到意与景的完美契合,用心境去领导、统帅物境。比如说,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全词没有运用一个“凄凉伤感”之词,而是由多个名词性景物构成,这些意象的选择正是作者写作的独到之处,“藤”对“枯”、“树”对“老”、“马”对“瘦”,单看这些意象便给人以萧瑟之感,作者在此之上将其融合,将“凄冷”的意象叠加,便晕染出了西风漫道的荒凉之感和漂泊天涯的羁旅愁思。诗人作为审美客体,他具有感观性、主观性。客体是实实在在存在的,但“象中之象”是远远不能构成意境的,单个意象的拼凑只是客观事物的堆砌,审美客体必须要被赋予审美主体的精神痕迹,才能够真正达到言、象、意的完美统一。言、象、意正体现了人的内心与自然外物之间的微妙联系,是情思与景物之间的统一与融合。受中国古代文化建构的影响,作家深知文艺与生活的世界相辅相成的真谛,因此由“实”入“虚”,无穷之间就没了界限,文字之外的空白就成了“意”随意挥洒的想象之域,也是中国文学艺术追寻的最高审美取向。

(二)含蓄美与超越美的结合

中国的传统文艺作品,其内蕴都传达了一个相同的美学倾向:尚意,体现了中国古代整体的审美风格:含蓄之美。我国古典文学艺术把含蓄之美作为较高的境界追求,文学作品所追寻的是一种“韵外之致”。而这种表现方式正呈现了意境的特征,它是避免文学作品表达生硬、直白浅陋的艺术手段,所以“意境”是一种朦胧无限的超越之美。文学意境的审美特征有“虚境”“实境”之分,“实境”是意境中真实存在的景、形、境,“虚境”是由实境诱发和开拓出来的审美想象空间,比如李煜的《虞美人》:“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实象与虚象对应描写,给人以物是人非之感。作者把“愁绪”化作奔流的春水,把内心的情赋予外物的景,情感表达既贴切又不直白,含蓄而不空洞,在有限的情景交融中达到了无穷无限的韵味,给读者开拓了更为丰富的审美想象空间。通过有形和无形的相互交融,把艺术作品的韵味延至无限。这里所说的超越美具有两层意思,一是内部的超越,即“意”对“言”的超越,这里的超越是形而上对形而下的一种超越。“意”在“言”中,却比“言”有更重大的意义;而“意”在“言”外,它又有随意发挥的可能性。所以说,“意”在一定程度上完善了“言”,并且赋予了“言”更深层次的意义和无限发挥的潜能。二是外部的超越,当言、象、意三者在作品中融合到了极致,文学表达也就没有了规定和束缚,文字对文本的限制也因为“象”和“意”的存在而不复存在,那么它对文学作品自身也是一种超越。无论是在结构还是文本意义上,都跨越了传统的维度,主体的艺术意识和创造性都有了进步和发展。言、象、意所形成的三维框架中,“言语”所构成的第一空间,“象”所构成的客观物质形成的第二空间,意蕴延长所留有的余味形成的第三空间,共同形成了文学空间的张力性和无限性,从而揭示由“言、象、意”所构成的境界结构关系,并透过文本层次关系去发现言、象、意的审美价值,追寻语言艺术的美学意义。

参考文献

[1]傅惠生.《周易•小象》语篇分析[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05(3):43-50.

[2]张家梅.言意之辨与魏晋美学话语生成[M].长沙:岳麓书社,2007.

[3]郭明浩,张金梅.论中国古代文论中的言不尽意[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3):74-77.

[4]阮元.《十三经注疏》[M].北京:中华书局,2008.

医学中级论文范文3

1.1一般资料

根据中华医学会胰腺外科组制定的“重症急性胰腺炎诊治方案”的临床诊断标准判定,本次研究的15例SAP患者均符合该诊断标准。其中男性患者占9例,女性患者占6例,患者年龄段为24~63岁,平均年龄为(33.52±2.69)岁,其中胆源性患者占6例,酒精性患者为4例,高脂饮食患者占3例及原因不明的患者占2例。

1.2临床症状

15例SAP患者具有:腹痛、恶心、呕吐、同时伴有血尿淀粉酶增高等临床症状,CT检查显示胰腺增大、腹腔积液、回声增强、胰周渗出。15例SAP中,10例脏器功能衰竭,以肾脏、呼吸功能衰竭常见,1个脏器2例,2个脏器2例,3个脏器1例。

1.3治疗方法

该次选中的患者中选择使用非手术治疗的有7例,其主要治疗手段为:为能够及早发现心、肺、肾等器官是否产生功能障碍,对心、肺、肾等器官的功能进行密切的检测;对患者采用禁食、胃肠减压、管喂及灌肠的方法以达到利胆导泻的作用;为抑酸抑、制胰液的分泌,也可选择药物进行治疗,如质子泵抑制剂(奥美拉唑或泮托拉唑)及生长抑素(奥曲肽);同时对患者水、电解质失衡进行纠正;积极扩容抗休克;并给予抗感染和营养支持。选用手术治疗的有8例,其主要治疗手段为:对胰腺及胰周的坏死组织进行清除;对患者进行置管引流,主要含:胆囊、胃及空肠造瘘;对患者腹腔进行灌洗;对患者进行胰腺包膜进行切开术等。

2结果

非手术组相较手术组住院时间短,手术组死亡例数(37.50%)高于非手术组(28.50%),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

医学中级论文范文4

在数千年的发生发展过程中中医急诊逐渐形成了自己独具特色的理论体系和鲜明的时代特点,在博大精深的传统医学诊疗体系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从中医学体系发生发展的整个过程来看,中医学重视急症、危重症的治疗,历代名医都不是四平八稳的“慢郎中”,而是治疗急危重症的高手,诸多中医学理论的突破大都是以急症治疗作为突破口,与中医急诊治疗水平的进步密切相关。中医治疗急症历史悠久,经验丰富,对于危重病的治疗有着巨大的潜力,但从近代以至新中国建立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中医急诊存在制剂少、人才匮乏、临床诊疗规范不完善等不足,其特色与优势得不到应有的发挥;随着近现代西医学的渗透与突飞猛进的发展,中医急诊的阵地正在逐渐缩小,中医急诊建设成为各中医医院的薄弱环节。面对自身种种不足与发展瓶颈,面对现代医学的强势冲击,中医急诊能否突显其特色和专长,及时有效地治疗急症,面临着重大考验与挑战。

2.WOTS分析

2.1优势

中医做为本土医学,历经了千百年的历史积淀和文化沉积,不仅有着传奇的色彩,更有神奇的疗效,中医医学也因此得到世界医学领域的认可。在中医急诊学科内,中医因其治疗方案保守,不伤及患者的肌体和发肤,并保全急诊病人的生理器官和腑内器脏,并因此赢得患者的认可。同时,中医疗效也广受世人认知,中医学无论在旧发病种和新生病种的治愈上均有神奇的疗效,对各种疾病的成功治疗病例为中医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特别在新生的变异疾病上,中医均能通过病理、药理进行搭配调理,成功走出了一条医学自主创新的新路。这也是中医急诊医学在发展进程中的优势所在。

2.2劣势

中医学虽然做为中华文化的一朵奇葩,有其独到之处,但世界上没有遗世孤立的高贵存在,如果不扬长避短,不中西结合,中医学仍然很难走出困境,并最终失去与西方医学相竞争的竞争力。中医、西医虽然是两种截然不同的医学,但两者又相互关联,目的都是治病救人。因此,必须将两者融会贯通,取长补短,才会真正形成一种新的医学优势。中医有不可取代的方法,但西医也有药到病除的疗效,两者各有所长,各有所短,本就是前人研创的为疾病服务的科学。将两者进行结合,也是患者的共同期盼。患者的心理中固然有综合疗法要优于单纯疗法的普遍心理。中医急诊医学要发展,必须引入西方医学理念,用独创的疗法走出一条中西医结合的发展新路。

2.3机遇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召开的全国卫生工作会议上,国家政府曾明确指出要“中西医并重,发展中医药”,并表明中医学发展已经引起了国家政府的关注,并已将中医学摆上了一个十分重要的地位,并且从战略发展的高度建立起了中医学的发展地位。另外,在全国中医急症工作“九五”计划中曾明确指出,中医急症工作开展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中医事业的全面振兴,要求各级卫生、中医药主管部门以及各级各类中医医疗机构的领导,要从中医事业的全局出发,高度重视中医急症工作,要为开展中医急诊工作创造条件,予以政策倾斜,加大急症专项经费的投入和管理。良好的政策扶持成为了中医科学的发展导向,为全面开展中医急诊工作提供了政策保障,这也为中医急诊科学的完善、创新和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2.4威胁

中医急诊医学能否发扬光大,关键在于对急危重症是否有较好的临床疗效,疗效是中医急诊医学的生命,提高中医急诊的临床疗效,也是增强中医医院综合服务功能的关键,是建设现代化综合性中医院的重要环节。应当反思,中医急诊医学有几千年的历史,西方医学进入中国后只有百余年的历史,但却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并很快得到了人们的普遍承认,中医却被认为只能治慢性病,不能治急性病,这不能不说是一种悲哀。究其原因,中药制剂落后,起效较为缓慢可能是一个重要因素。对于急症来说,不能迅速产生疗效、控制病情,就有可能延误疾病,并可能使患者或其家属对治疗失去信心,对医生失去信任。因此,要想提高中医急诊的疗效,首先应改良中药制剂,寻找和研究高效、速效的中药制剂和给药途径,使之适合急诊的需要。另外,西医高等院校的林立,中医高等院校的萎靡又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中医人才的培养没有形成多学科、系统化的模式,较西医学的人才培养相比有力不能及之感,中医人才的匮乏正是中医急诊医学不能得到健康发展的关键,中医人才的不济也对中医急诊医学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威胁。

3.对策与建议

3.1对中医理论进行继承与创新,尽快走上现代化发展道路

中医理论是古代医学的结晶,并在各个年代不断的继承、创新与发展,才得以在现代社会应用。如果没有完整、系统的继承中医药理论,就不会对疾病有正确的认识,也就不会得到理想的疗效。继承是前提,发展是根本,只有扎实的学好内、难、伤寒、本草、温病等古书,使之密切结合临床,察色按脉,先别阴阳,识得标本,才能提高中医临床疗效,中医学术才能发展。急危重症具有起病急骤、变化迅速、证候复杂、病势危笃等特点,而中医学在数千年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独具特色的急症处理特点。因此,现代中医要重视古代急诊经验的继承,以提高临床疗效为核心,挖掘、整理、总结中医、中西医结合急诊急救临床诊疗方法,继承名老中医专家急诊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同时有机地结合现代医学的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制定中医药在诊治急症方面的特色与优势的诊疗规范,指导临床实践,从而改变“西医不新、中医不深”的现状,提高中医急诊对急危重症的救治能力与水平,使中医急诊在全面继承的基础上,走上现代化发展的道路。

3.2提高临床技术水平,积极开展多种治疗手段

中医急诊科学的发展,需要的是临床技术水平和对疾病的治愈效果。目前,任意一个中医院也不敢承诺急症患者的治愈率,并且在危重病人入诊时往往不敢接诊。因此,中医院要生存发展,就必须适应市场,提高临床技术水平,扩大服务范围,满足病员需求。“立足疗效,突出特色”是中医急诊医学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根本,中医急诊医学能否发扬光大,关键在于对急危重症是否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在中医急诊接诊时,中医生要准确判断病情,并通过多种治疗手段来提高疗效。积极推广应用针灸、按摩、点穴等特色中医药急诊急救诊疗技术,以此来提高疗效,在急诊临床上所采取的治疗手段即要体现特色,又要确保效果,以收到纱手回春之效。

3.3走中西医结合的新路,提高中医急诊学的知名度

中医并不排斥大手术,早在三国时期,名医华佗即要对奸相曹操实施脑科手术,对蜀国大将关羽刮骨毒,并有换血、换脏器等医疗手术。中医治疗虽然多以采取保守疗法为主,但必要时就应动用创口疗法,并且针对病情运用大量的分析对比实例,来确定治疗方案,用最佳的效果来满足患者的需求。同时,在急诊方面,西医具有一定的优势,因此,就必须处理好中医特色和技术现代化的关系。在中医急诊时,要以先稳定病情为主,要破除中西医的医疗界限,用西医手段去除,再用中医方法调理,真正让患者满意。通过技术现代化的运用,让中医急诊占领应有的市场份额,缩短与西医急诊的技术差距,改变“急诊是中医弱项”的社会观念。中西医结合,扬长避短,对急危重症患者进行更为积极有效合理的治疗,促进疾病治愈,是提高医院临床医疗水平,完善和发展中医急诊医学的必经之路。

3.4拓展中医急诊渠道,完善中医急诊服务功能

中医急诊应具备急危重症的现场抢救和运送途中的救护能力,在加强医院急诊急救综合能力的基础上,增强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和市场竞争力。整合资源,按照一级学科形式,利用医院优势科室和优势病种,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促进中医、中西医结合急诊学术水平的提高和临床技术的发展,并建立急诊调度指挥系统,加强急诊急救专业知识与技能培训,全面提高中医院专业技术人员的中医、中西医结合急诊急救能力。

医学中级论文范文5

血液肿瘤生物治疗简单来说就是针对肿瘤细胞的生物学特征而进行的治疗,与传统肿瘤治疗所采用的化疗、放疗有本质的区别。传统的化疗、放疗在血液肿瘤的治疗中,无法完全杀死血液肿瘤细胞,导致血液恶性疾病复发率高,同时,化疗、放疗时,无法对正常细胞和肿瘤细胞进行区别对待,导致杀死肿瘤细胞的同时,也损伤了患者的正常细胞。

2生物治疗的分类

按照治疗原理的不同,一般情况下,我们将血液肿瘤的生物治疗分为两大类:一类是间接抗肿瘤方法,即杀伤或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主要通过细胞因子、细菌、疫苗、药物或基因导入等方法,来激活人体自身的免疫系统的效应细胞和它所分泌的细胞因子的方法来完成;另一类直接抗肿瘤方法,主要是直接干扰肿瘤细胞的生长、转化或转移。当前临床治疗中,主要采用的生物治疗方法有以下几种:

2.1细胞因子

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特别是基因工程技术在医学领域得到大规模运用后,大量的生物制剂在临床治疗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其中,细胞因子是当前临床应用最为广泛、治疗效果最好的一类。当前,在血液肿瘤治疗中常用的细胞因子主要有干扰素(IFN)、白介素(IL)、集落刺激因子三种。

2.1.1干扰素(IFN)

干扰素(IFN)主要分为三大类:IFN-α、IFN-β、IFN-γ,在血液肿瘤的治疗中,干扰素(IFN)的主要作用包括:直接抗病毒作用;增强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复合物(MHC)和肿瘤相关抗原(TAA)表达;增强自然杀伤(NK)细胞的细胞毒作用;增强抗体依赖性细胞的细胞毒(ADCC)作用;直接发挥抗细胞增生作用和抗血管生成作用。

2.1.2白介素(IL)

白介素(IL)简单来说就是一种可以调节细胞反应的可溶性蛋白或糖蛋白,它主要产生至:B细胞、T细胞、骨髓基质细胞和单核细胞。

2.1.3造血生长因子(HGF)

造血生长因子(HGF)是对一类细胞因子的统称,这类细胞因子的特点就在于它们对造血细胞的生长、分化、成熟、增殖等都有着一定的调节作用,对成熟的造血细胞也有着功能激活的作用。临床上,这类细胞应用较多的主要有: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粒细胞集落生长刺激因子(G-CSF)和促红细胞生成素(EPO)等。

2.1.4肿瘤坏死因子(TNF)

肿瘤坏死因子(TNF)主要分为两种,即由巨噬细胞分泌的TNF-α和由淋巴细胞分泌的TNF-β。目前,TNF-α在临床上的运用较为广泛,它不但对肿瘤细胞本身具有细胞毒性,还能摧毁实体瘤周围的血管上皮组织,最重要的是它可以通过形成血栓,来阻止血液对肿瘤细胞的营养供应,最终导致肿瘤的出血性坏死、消退或消失。

2.2过继性免疫细胞治疗

过继性免疫细胞治疗的治疗原理是通过给血液肿瘤患者输入或注射抗肿瘤免疫效应细胞来直接杀伤肿瘤细胞,或是通过其激活患者机体的免疫反应来杀伤肿瘤细胞,以此来达到治疗血液肿瘤的目的。

过继性免疫细胞治疗的主要实施步骤包括:首先,提取患者的外周血;其次,从提取的外周血中分离出肿瘤杀伤细胞,并对其进行培育,使其在量上得以扩充;最后将扩充后的肿瘤杀伤细胞输入或注射进患者体内,使其可以直接杀伤肿瘤细胞,或是通过其激活患者机体的免疫反应来杀伤肿瘤细胞。治疗肿瘤采用的过继性免疫细胞主要有:淋巴因子激活的杀伤细胞(LAK)、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IL)、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和树突状细胞(DC)。

2.3单克隆抗体

部分单克隆抗体在血液肿瘤的治疗中起着杀伤肿瘤细胞的能力。此外,单克隆抗体最大的特点不在于杀死肿瘤细胞,很多单克隆抗体都不具备直接杀死肿瘤细胞的特点,这一部分单克隆抗体在治疗肿瘤时,主要是通过交联方式,携带一种细胞杀伤介质,这种介质定点抓哟用与肿瘤点,这就让单克隆抗体在抗肿瘤效果增加的同时,也减小了对正常细胞的损害。肿瘤治疗中运用的单克隆抗体主要包括:利妥昔单抗、曲妥珠单抗、吉妥单抗、阿仑单抗、西妥昔单抗、贝伐单抗、依决洛单抗。

2.4诱导分化治疗

诱导分化治疗在我国最早的应用,是上世纪80年代,上海瑞金医院采用的全反式维甲酸(ATRA)治疗急性早幼粒白血病(APL)。目前,我国已经在治疗APL成功的基础上,将诱导分化治疗研究的范围扩大到了,浆细胞肿瘤、恶性淋巴瘤、成人T细胞白血病、CML及其他髓细胞白血病等血液肿瘤。当前肿瘤治疗中运用的诱导分化剂主要包括:外源性分化和内源性分化两种。

2.5基因治疗

基因治疗目前还处在研究阶段,还存在许多局限和不可预知,无法在临床中得到广泛的运用。基因治疗的原理是:将人相应的正常基因与温和病毒DNA重组,构成杂合重组DNA,利用病毒感染作用,将基因导入人体细胞,并整合至人染色体中,取代突变基因,补充缺失基因或关闭异常基因,从根本上治疗恶性肿瘤。当前基因治疗主要的方法包括:基因置换、基因修复、基因增补、基因失活、免疫调节等。

医学中级论文范文6

教学目标的确定一定要根据学生的实际,遵循差异化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包括集体目标和具有层次的个人目标。集体目标是课程标准要求达到的基本目标,全体学生都应当达到。个人目标是在集体目标的基础上,根据学生个体的原有知识基础、兴趣、能力等确定,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目标,提高目标的达成率。

2.教学内容的确定

从小学信息技术教材编写看,很多操作实践、较为简单的理论探究都遵循差异化的原则,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学习内容的选择上,可以根据教师的引导有选择的学习。这要求教师在进行差异的教学时必须基于同教材、同进度的前提下采取差异要求来确定教学内容,根据教学内容的量、范围、深度、实践操作等多方面进行有目的性的开展学习活动。当然,教学内容的调整要适度,以学生发展为核心,既要适应不同学生的要求,又要考虑到差距适度,确保能在同一课堂中有效组织。教学内容的设计形式有两种,一种主干上有一些分支,一种是不同层次的学生在主干的不同位置停留。这必须针对不同类型的学生设计不同的教学内容,比如A类的学生可将富有探究性的、思维量较大的内容设计进去,促使在知识的横向纵向上有所拓展;对于B类的学生重在调动非智力因素,引导他们积极参与探究活动,有效指导,有意识将他们向A类生转化;对于C类生重点在学习方法、学习习惯上的指导,以基础性知识、巩固技能为主。

3.课内外作业的设计

课内外作业的设计要遵循“差异教学”要求,分层次进行设置。课堂内以基础性、操作的作业为主,同时让学生有自主选择的权利,对于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可以给他们提供自主探索机会,设计探索性和开放性的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提高作业的质量;对于一般性同学,以巩固性的练习为主,在做好基础性练习后,体现探究性的作业设计,激发他们的兴趣。在作业设计的“量”上,应符合不同学生的差异需求。可设计必做题、选做题、机动题,使学生的练习和作业具有弹性,实现统一要求和因材施教的有机结合;同时要保证作业的“质”,一般可按问题难易程度和涉及问题的多少分为基本题、变式题、综合题,以适应不同层次的学生练习。

4.灵活运用多样化的课堂教学形式

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与其他学科相比较,有其特殊性,课堂教学应突出学生的实践性原则。在课堂教学方式的选择上,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灵活运用各种课堂教学形式,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促进全体学生的发展。

(1)小组合作探究

小组合作探究是教师经常用的教学形式之一,通过小组合作能够取长补短,发现自身不足。在实施小组合作时,首先需要合理分组,可以同质小组或异质小组,同质小组是将同类或知识水平大致相当的学生编排在一组,并为他们确定合适的小组合作学习主题,围绕主题开展研究。异质小组是将不同类别和层次的学生混合搭配,分配在同一小组,共同收集资料,发表见解,得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在异质小组中,基础好的、学习兴趣浓厚的学生必将带动和感染其他同学,在帮助其他同学的同时使自己的知识达到融会贯通。

(2)伙伴教学

伙伴教学是将一批学习基础比较好,综合能力比较强并有一定探究潜能的学生进行一对一分组,做基础薄弱学生的“伙伴教师”。当他们遇到不懂的问题时,可以首先请教伙伴老师,通过同伴之间的教与学激发学生的内部学习动机,促进全体学生学业成绩的提高,同时培养学生相互学习、相互帮助的意识,形成互助合作的精神。

(3)个别指导

个别指导针对于学习基础薄弱,学习态度不够端正的学生,需要教师个别化指教,在强化基础学习的同时,还应该端正他们的学习态度,激发学习的积极性。个别化教学体现在不同的教学策略上,在教学目标、课堂教学、辅导训练、提供的资源和环境等方面都要有一定的针对性,有时还需要教师帮助其查找原因,寻找适合的学习方法,逐步形成自学能力,达到学习目标。对学有余力的学生,教师应注意课外拓展练习的指导,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得每个学生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

5.进行科学合理的差异评价,并及时反馈

通过科学合理的差异化评价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更好的投入到信息技术探究活动中去。首先,教师要针对教学过程每位学生的表现情况及时点评,并作为平时定性评价记录下来。其次,要针对每个学生的潜能进行富有激励性的差异评价,使评价成为激发不同层次学生学好信息技术的催化剂。

6结语

医学中级论文范文7

孔子曰:“温故而知新”。在导入新的语言知识和技能前,先复习旧的知识,以旧带新自然过渡就是通过对旧知识的回顾、复习导入新课。生就能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知识并使之系统连贯。教师在备课时应努力挖掘新旧知识的相互联系,找准新旧知识的联结点,通过有针对性的复习为学习新知识做好铺垫。通过巧妙设疑,引发学生的求知欲,创造传授新知识的契机。

二、简笔画导入法

利用简笔画导入新课,直观、形象,有助于培培养学生观察力、注意力、想象力、还能起到活跃课堂气氛的作用。

三、创设情景导入法

情景导入是指利用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情景,把认知活动与其发生的实际生活情景有机结合起来。情景导入法是英语教学中最常用、最重要的一种导入新课方法。在导入阶段,教师要想法创设一个饶有趣味、与学生生活有密切联系的比较真实的活动情景,使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总之,运用好情境导入法必须与教材中的实际情况相符合,这就要求教师在分析教材及学生心理的基础上,设计出一个饶有趣味、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生活场景,,使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挂图导入法

课文挂图的作用是增加直观性,使学生能形象深入地理解课文内容。如在讲时,笔者就把书上有祖孙三代共八个人和图进行分解,使其变为只有两代人的小家庭,先让学生仔细观察一分钟,然后根据观察到的内容就每幅图介绍人物,最后教师再与学生就八个人一起归纳叙述。

五、竞赛导入法

采用竞赛导入法,既可创造和谐的课堂气氛,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增强其集体荣誉感。例如笔者在教学时,就采用竞赛导入法。竞赛适用于课文内容与学生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文章。教师可设计一些问题,在学生阅读课文之前让他们以小组竞赛的形式在自己题板上写出自己的想法,然后看哪个小组完成得最迅速,且合理的观点最多,形成一种竞赛的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应用竞赛法导入方法时,教师应发挥主观能动性,设立奖品给予优胜小组。实践证明,以竞赛法导入新课,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还可以训练学生的反应能力,并能提高课堂效率。

六、游戏导入法

游戏导入法就是在呈现新知识前组织生动有趣的游戏,通过游戏,学生参与导入新课,在充满趣味的教学情景中学习,为教师的新课教学做好铺垫。这种导入法可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其玩中有学,乐中有得。这也是笔者最为推崇的导入法之一,做游戏能活跃课堂气氛,深受学生的欢迎。轻松、自由的气氛能消除学生的紧张感,让学生在玩中学到知识,并由被动接受知识转化为主动探索知识。

七、猜测导入法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是学习的起点,有疑才有问、有思、有究,才有所得。利用问题,产生疑惑,激发思维,是教师常用的导入方法。教师导入新课时,激发学生有疑,或向学生质疑,能迅速、有效地活跃学生思维,使之以良好的状态进入课堂。可以说在英语教学中,疑、激疑、探究的方式导入。每篇课文都可以用设在导入阶段用猜测导入新语言内容,不仅使学生处于积极、主动状态,而且使语言输入直接进入加工阶段。

八、实物导入法

直观教学是一种自然的教学法,它既简单又形象,往往能一下子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起他们的学习兴趣。初中学生大都对英语有一种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上课精力较集中,又喜欢模仿,直观能力较强,教师应抓住他们这一特点,常采用实物导入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利用实物进行导入教学,形象直观,能调节课堂气氛,加深对所学内容的印象。

医学中级论文范文8

此次教学实验的对象是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贸易经济专业2013级学生,学生共计51人。学生具备如下特点:一是英语水平较好。通过英语专业八级考试的学生14名,通过英语专业四级考试的学生14名,通过大学英语六级考试的学生8名,通过大学英语四级考试的学生14名,这四类学生总计50名,占总学生数的98%,其中通过大学英语六级考试以上的学生比重达到了70.6%。二是已经学习过微观经济学,且正在学习宏观经济学,具备一定的经济学基础。而且经济学基础比较扎实,比如微观经济学期末总评成绩在80分以上的同学共26人,达到51%。根据本文第一部分提到的案例法应用设计原则,教师的案例课堂组织模式如下:案例教学的模式主要是由学生针对教师提出的题目来分组查找资料,形成案例报告。具体说来,案例教学分如下几个步骤进行:一是教师说明;二是学生分组;三是学生汇报及教师点评。案例汇报选题的原则有三个:一是与课程讲授的理论知识相关;二是当前国际贸易领域比较关注的问题;三是教师对相关内容比较熟悉,能够提供较有价值的点评。根据这三个原则,教师选择的四个案例题目分别为:①重商主义与国际贸易谈判;②要素禀赋理论与中国国际贸易结构;③外部规模经济理论与中国的产业园区;④发展中国家的贸易保护与中国国有企业改革过程中的“下岗”问题。在交代案例题目中,教师明确指出每则案例所对应的理论知识点,并对如何查找并引用文献进行了一定的指导。同时要求学生发挥团队合作精神,要求小组中所有同学都参与,对小组汇报做出贡献。

二、问卷调查及教学效果分析

在已经完成三次案例汇报之后,教师向学生发放了调查问卷,此次调查的目的有两个:一是调查学生对案例汇报的态度及感受;二是对案例汇报如何影响双语教学效果进行实证分析。调查问卷的对象是所有参与听课的在册学生,共51人。运用问卷星进行问卷的设计与发放,所有题目为必答题,问卷发出51份,回收51份,有效问卷数51份,回收率和有效率均达到100%。

1.学生对案例教学法的态度与感受。

首先,绝大部分同学都认为案例教学法对提高其学习效果有所帮助,13.73%的同学认为“帮助很大”,72.55%的同学认为“有所帮助”,两者相加总比重为86.28%;而回答“不知道”和“帮助很小”的同学比重只有7.84%和5.88%。与尚未做过案例汇报的同学相比,已经做过案例分析的同学更倾向于认为“有帮助”。仔细分析发现,在已经做过案例汇报的共计39名同学当中,认为“帮助很大”和“有所帮助”的分别为6名和30名,两项加起来占总体比重为92.3%,而在尚未参加案例汇报的同学中,这一比重为66.7%。可见,有过案例汇报体验的同学更能够体会到这种方法对教学效果的促进作用。在被问到“案例教学法为什么对国际贸易课程的学习起到了帮助作用”时,回答从被选率最高到最低的是“增加了我的主动学习投入”(72.73%),“案例中对理论知识的应用,加深了我对理论知识的理解”(65.91%),“督促了我对课堂内容的预习或复习”(50%),“增强了我的学习兴趣”(31.82%)和“增加了我与同学及老师的互动机会”(29.55%)(见第3题)。在认为案例教学法对教学效果不明显当中,认为“案例题目与课内知识相关度不强”以及“学生兴趣不足,积极性不高”的均占57.14%;认为“团队合作意愿和效果不明显,大家基本各做各”的占42.86%,另外认为“题目太难”、“占用太多时间和精力”以及“教师和学生互动太少”的分别占42.86%,28.57%,14.29%。可见,虽然回答这两项的学生数量很小,但是仍然可看出案例教学法实施过程中,在选题及互动性方面仍存在不少问题。

2.案例教学法对于知识转移效果的影响评估。

为了评估案例教学法对知识转移效果的评估,调查问卷中针对已经做过的三个案例汇报题目分别出了3道专业知识选择题(共计9道),让所有同学对所有问题都加以回答。将同学们分为四组:小组1为参与案例1的同学;小组2为参与案例2的同学;小组3为参与案例3的同学;小组4是到目前为止仍未参与案例的同学。接着分别统计各小组对所有问题回答的正确率,然后观察每个题目的答题情况。我们的假说是“小组N的同学在回答与案例N相关的问题时,正确率高于其他小组”。并用实际数据来验证这一假说。统计结果如下:小组1在回答与案例1相关的3个问题时,平均的正确率为76.9%;而其他三组在回答案例1相关问题时,平均正确率分别为56.7%,43.75%和69.4%。而且在这三个问题当中,除了问题7,小组1的同学的回答正确率低于小组2和小组4之外,其他两个问题的正确率均高于其他所有小组。所以总体上来说,“小组1在回答案例1相关问题的正确率高于其他小组”是成立的。小组2在回答案例2的相关问题时,平均的正确率为53.3%,而其他三组在回答案例2相关问题时,平均正确率为56.41%,54.2%和72.22%。而且除了问题10,小组2的正确率高于其他所有小组外,另外两道题的正确率均低于其他小组。因此“小组2回答案例2相关问题的正确率高于其他组”的说法不成立。小组3在回答案例问题3的相关问题时,平均的正确率为68.4%,而其他三组在回答案例3相关问题时,平均正确率分别为64.1%,66.7%和52.7%,所以小组3在回答案例3相关问题时,平均正确率高于其他小组。综上所述,我们看到在三个组别中,“小组N在回答与案例N相关的问题时,正确率较高”的假说的验证情况分别是“成立”、“不成立”和“成立”,虽然有两组同学的结果都是“成立”,但是由于样本量较小,因此仍不能明确地认为案例教学法对知识转移效果的帮助和促进作用得到了证实。

三、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