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专业思政教学创新探究

护理专业思政教学创新探究

摘要:随着高职院校单独招生形式的转变、各学校办学规模扩大,高职类护理专业学生数量日渐增多,就业的压力日渐增大,面对如此形势,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也面临着全新的挑战。因此,在课程思政中重点突出就业引导,培养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认识,加强心理素质教育,正确引导学生就业。发挥课程思政的战地作用、堡垒作用,使学生能够树立正确就业观念,端正就业态度,找到符合自身发展特色的工作。本文将以如何在高职护理专业学课程思政教学活动中突出就业教作为切入点,探究如何在课程思政教学活动中突出就业教育,引导学生充分优质就业。

关键词:护理;课程思政;就业教育

近年来,我国的高的等教育进行转型发展,高职教育已转变为大众教育。再加之高校扩招政策的出台,以至高职护理专业毕业学生人数逐年增多,但社会可提供就业岗位有限,且对于人才素质和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故使得学生的就业压力越来越大。分析内在原因,主要是因为学生就业的思想、观念、心理仍存在一定的问题,以及高校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不够到位,使得学生无法适应新的就业形势。2016年,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要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课程思政的提出,目的就是为了实现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同向同行,实现协同育人[1]。因此,在课程思政中重点突出就业引导,提高大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加强心理素质教育,正确引导学生认识专业发展前景。发挥课程思政的战地作用、堡垒作用,使学生能够树立正确就业观念,端正就业态度,找到符合自身发展特色的工作。

一、高职护理专业学生在就业中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诚信及敬业精神。目前,部分学生求职选择过程中,出现简历掺假、任意毁约等现象。这一现象是由于大学生的功利心较强,想在众多求职者中脱颖而出造成的。与此同时,还有一些毕业生择业中存在“骑驴找马”的现象,随意签约一个单位,寻找到更理想的工作单位后,不顾就业协议或工作合同要求内容立即毁约、跳槽。这种现象严重损害用人单位利益,同时也扰乱了就业市场的大环境,更是透支也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就业信任。

(二)心理脆弱,抵抗挫折能力差。在严峻的就业形式下,有些学生缺乏自信,不敢大胆推销自己去竞争优秀的岗位;有些则过于自负,就业期望值过高,就业理想与现实脱节,无法应聘到合适的岗位;上述问题导致学生就业过程中错失许多机会,无法顺利就业。此外,更有部分同学由于不善于处理工作中的人际交往、医患沟通等问题,致使自身工作压力巨大,心理负担较重。以上种种给他们的就业心理带来消极影响,导致其状态不佳、受挫能力降低、心理脆弱等[1]。

(三)就业意识淡薄,缺乏整体的就业规划。随着国家单招政策及扩招政策的开放,高职层次学生上学变得越来越容易,导致部分进入高职院校的学生只是单纯地遵从父母家长的意思选择某个学校或者某个专业,自己对专业本身根本没有任何的认识、甚至一点都不喜欢自己所选择的专业,因此,对于就业,有些人一毕业直接选择改行,不在从事本专业,“反正我也不喜欢,毕业了换个工作,不干本专业了”,有些人对于自身不做任何思考与规划,投简历、找工作都是随大流,“无所谓”“走一步看一步吧,别人干啥,我干啥”有些则一味依靠家人,等着家人利用人脉关系帮她解决就业问题,“不着急,看看我们家里人怎么办吧”。

(四)缺乏奉献和吃苦耐劳精神。在市场经济利益驱动下,多数学生的奉献意识较弱,在择业时,会以自身利益做大化为考虑角度,把工作地域及经济待遇等作为择业的首要标准,看不上小单位,不愿意从事基层和一线工作,忽略了个人兴趣和发展、社会需求等其他方面的因素。对于基层工作、体力劳动等,学生存在着“找不到好的再去”等想法。除此之外,还有部分同学不愿离开父母、不愿跳出舒适圈,即便省外有非常好的就业机会也不愿意出省就业,缺乏奉献、吃苦耐劳精神[1]。

二、课程思政中突出就业引导的必要性

(一)推动就业工作全程化。课程思政就是将思想政治教育与各类课程固有的知识、技能传授有机结合,实现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的有机结合,促进学生的自由全面发展。使思想政治教育融入教育教学的各个要素之中,就像盐溶于水,无形无色却又无处不在[2]。学生在校三年期间,大一时老师可以在课程中突出引导学生的专业意识,使学生对自己所学的专业体系、就业方向及发展前景有清晰的认识。大二时老师在课程中结合课程特点,分析就业形势,引导学生树立正确就业意识;大三时,老师可以安排多样化的实习基地及就业宣讲活动,这样能够将正确的价值观、就业观无声地渗透到学生的每一堂课中,使得就业教育能够从大一入学开始到大三毕业,一直贯穿始终,真正实现就业指导教育的全程化。

(二)加深就业工作全员化。学生入校后的每一门课程、每一位老师都能认真落实课程思政,在课程思政中重点突出就业教育,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互联网时代、分析大健康观指导下的新就业形式,使学生在校期间能对自身素质、就业形势,对自身的特点有自己的认识,树立正确就业观念,毕业时能够真正地做到优质就业,整个在校期间,各科老师参与其中,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引导就业,真正的实现就业全员化参与。

三、课程思政突出就业引导的创新路径

(一)教师方面。1.提升思政修养。在学院层面,院校应当加大对专业课教师的就业教育培训力度,使其树立“以德为先、育人为本、医技为主、全面发展”的教学理念,深刻认识从专业课程承担者到课程育人实施者的角色转变,充分发挥护理教师的育人功能。课程思政这一全新的育人理念对护理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而高职院校应要加护理专业强师资队伍建设。学院应通过授课、讲座、报告等形式学习国家关于高职护理专业学生就业创业的各项方针政策定,分析目前高职护理专业就业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引导学生规避问题;期邀请各行业、各岗位优秀毕业生回校进行就业分享,丰富各课程老师对于大健康产业健康管理、医疗医药、康复智能、养老养生等多个维度各个岗位的了解,以便能给予学生正确的就业引导。在个人层面,各位老师应积极学习护理专业相关的就业知识及我国目前大健康产业发展的最新资讯;充分利用学习强国等多个移动媒体,了解国家医疗卫生、教育、大健康等多方面的最新发展动向,扩充自身就业知识的积累,提高自身课程思政的教育水平。2.挖掘思政元素。古人言:“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为了能更好的指导学生优质就业。护理专业教师不仅要加强专业知识储备,更要提升自身就业知识的储备。挖掘思政元素是课程思政有效进行的重要因素。大健康产业的发展以基础护理学为例,基础护理学的临终病人护理项目,教师可以从临终护理延伸至老年人的护理,帮助学生分析目前大健康产业中养老产业的发展前景,引导学生前往养老院或医养结合的方向性老年医院就职,甚至可以引导学生专门从事临终护理工作。所以,高职护理专业学生的多门课程中都在不同程度、不同角度蕴含着丰富的关于就业观念教育、就业信息传递、就业能力培养的相关思政元素,因此,专业课教师要具备慧眼识珠的能力,对其进行挖掘。提高就业效果的关键是把握课程中的就业方面思想政治要素。

(二)课程设计方面。1.板块化。在课程设计时,可以将学生经常遇到的就业问题划分为不同的板块,在不同的课程中突出不同问题板块的就业教育。举例如下:学生就业时会出现缺乏诚信及敬业精神的问题,则在护理伦理与法律法规等基础课程中突出诚信及敬业精神板块的教育引导,例如《护理伦理与法律法规》中的护理伦理与法律法规基本理论一节,在讲卫生法律关系与卫生法律责任时可以延伸至法律的严肃性和每个公民都有遵守法律的义务,告知学生与用人单位签订的劳动合同具有法律效力,如果我们需要解约可以按照合同要求来完成解约手续,不能出现只要领到当月工资,马上就毁约,玩“消失”,这样的行为属于违法行为,而且作为中国公民我们应该时刻牢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努力做到爱国、敬业、诚信、友善。针对学生心理脆弱,抵抗挫折能力差的就业问题,在护理心理学基础等课程中突出心理调适教育及抵抗挫折的能力,例如《护理心理学基础》中护士心理健康与维护一节,在讲述护士的职业压力时可以延伸至遇到挫折时如何进行自我的心理调适、自己不能解决问题时,如何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告诫学生遇到挫折不能直接放弃、不能封闭自己,积极寻找帮助,努力提升抗挫能力。2.系统化。在板块化进行教学设计的基础上将高职护理专业课程进行整体规划,从学生进校一年级的课程开始,每个课程对应不同就业板块的教育内容,将整体的就业教育无声地渗入到每一节课中。通过每个板块的设置,使学生从大一进校到大三毕业,按照先树立就业观念,再进行职业规划、最后进行多途径选择就业岗位的顺序,将整个就业教育进行系统化设计。

(三)实践教学方面。基本上,所有高职院校护理专业高校都会有社会实践及企业见习活动,在此之前,学校安排的见习课程都是前往本省各三甲医院进行见习。今后学校可在社会实践和企业见习基地方面,增设大型连锁型月子会所,专业型医养结合养老医院,智慧型社区卫生院等多种见习及社会实践基地。通过多方向的社会实践及企业见习,能够让学生充分认识到自己就业的优势及自身兴趣方向,才能更好地规划自己的就业方向和职业目标,也可以了解到不同行业的发展前景[2],真正的实现多元化就业。

四、结语

课程思政的本质是立德树人,在大力推行在课程思政的今天,高职院校全应方位、多层次地进行优化调整,围绕就业技能指导,就业意识培养、科学调整课程思政侧重点,充分发挥课程思政优势,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真正解决高职护理专业学生的就业难题,促进学生未来的全面发展,成为新时期符合社会需求的高素质、高技能复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王学俭,石岩.新时代课程思政的内涵、特点、难点及应对策略[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v.41;No.165,52-60.

[2]潘海燕.思政教育在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中的运用[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9,No.386,186-187.

作者:秋月 巨鲜婷 单位:咸阳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