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脑卒护理管理方法

急性脑卒护理管理方法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0年6月~2014年8月收治的452例急性脑卒中患者进行研究,患者经头颅CT或MRI检查均符合《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修订的诊断标准》中相关标准。将2010年6月~2012年1月收治的193例脑卒中患者作为对照组,2012年2月~2014年8月收治的259例脑卒中患者作为实验组,再将各组中合并吞咽障碍的患者作为亚组进行比较。452例患者中男272例,女180例,年龄32~81岁,平均年龄(67.41±12.84)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研究方法

对照组根据患者吞咽、意识状况给予护理措施,清醒患者给予常规饮食护理,昏迷患者给予鼻胃管留置进行注食。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误吸预防护理,具体如下。

1.2.1筛查吞咽障碍

由中风专科专家对护理人员进行培训,内容涵盖吞咽障碍的临床症状、吞糊试验、吞水试验、误吸处理和脉冲氧饱和度监测等。根据筛查结果确定如何选择食物及摄入途径,气管切开、气管插管和意识不清的重症患者行胃管留置注食。

1.2.2摄食护理

1.2.2.1留置胃管进食

依从性差的患者留置胃管进食:鼻胃管深度55~60cm,硅胶鼻胃管管径12号,进食前给予吸痰、翻身等护理措施,并监测患者胃残余量,超过100ml时推迟2h给予半量食物进食,通常采用喂养泵输注。在患者身体允许时,进食30min后抬高床头30°,并给予口腔护理。吞咽困难患者应标注“防误吸”,并纳入交班内容。密切观察患者吞咽状况,发现有加重时应重新评估患者吞咽障碍程度,并制定相应进食计划。对经口进食者发生吞咽障碍症状时立即改为鼻胃管进食,而对鼻胃管进食患者吞咽障碍好转时应缓慢改变进食状态,不应立即由流食换为干饭。

1.2.2.2经口摄食

依从性好的患者经口摄食:①食物状态。根据患者吞咽障碍程度进行选择,从轻度到重度依次为流质加食物增稠剂、糊餐、半流质、软食和干饭。②进食体位。患者取健侧半卧位或舒适坐位,患者身体允许时可将床头升高30°,头前屈10°左右,从健侧口腔进食,缓慢微量。餐后指导患者清洁口腔。护理过程中记录各组患者吞咽障碍检出率和院内吸入性肺炎发生情况。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实施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实施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吞咽障碍发生情况对比

对照组吞咽障碍检出率为24.87%,低于实验组的35.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经胃管进食和经口进食吸入性肺炎发生率对比

经口进食和经胃管进食实验组吸入性肺炎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有研究指出,我国脑卒中患者中吞咽障碍发生率超过30%。在本次研究中,实验组吞咽障碍检出率为35.91%,对照组仅为24.87%,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表明给予吞咽障碍筛查后检出率得到了提高。本次研究中实验组采取了吞糊试验、吞水试验、误吸处理和脉冲氧饱和度监测等一系列筛查措施,均为筛查吞咽障碍准确率较高的筛查手段。同时,以上筛查手段的综合运用也大大提高了检出率。而对照组仅通过询问患者、观察临床症状等手段进行筛查,较难准确筛查出吞咽障碍患者。同时,由于护理人员间个体问诊素质的差异,容易发生漏诊,与吞糊试验、吞水试验、误吸处理和脉冲氧饱和度监测等科学手段相比差距较大。因此对脑卒中患者应给予吞糊试验、吞水试验、误吸处理和脉冲氧饱和度监测等筛查措施,以提高检出率。此外,本次研究中对对照组患者仅给予常规护理措施,而实验组给予摄食护理干预,通过对摄入手段、食物状态、进食体位、口腔清洁等过程进行干预,较好的改善了误吸发生状况。经口进食和经胃管进食实验组肺炎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表明摄食护理干预措施对减少误吸和吸入性肺炎的发生有着积极作用,这也与凌慧芬等的研究结果较为一致。

4结语

综上所述,对急性脑卒中患者常规进行吞咽障碍筛查,并给予摄食护理,对预防误吸和吸入性肺炎有积极意义。

作者:高琼珠 杨晓佳 单位:广东省佛山市三水区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