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稿范例

新闻稿

新闻稿范文1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高速增长和高等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高校作为社会高级教育机构,在高校合并、学生管理、收费改革、自主招生、大学生就业等社会普遍关注的话题上频频处于风口浪尖。面对突发事件和公众关注,部分高校不敢、不愿、不善于面对媒体,习惯封堵消息,导致在舆论上陷于被动,对学校的声誉和发展造成了严重危害。针对这一现象和问题,高校危机的新闻处置摆在了越来越突出的位置。

一、高校危机、危机传播的内涵

高校危机是指由于高校自身的原因,或者高校外部社会环境中某些事情的突然发生,对高校声誉及其相关产品、服务声誉产生不良影响,导致高校在公众心目中的形象受到严重破坏的现象。它主要强调的是三个方面的危机事件:(1)与师生生命和身体安全直接相关的事件;(2)扰乱学校运转秩序、使学校工作无法正常开展的事件;(3)对师生和学校形象与声誉有负面影响的事件。高校危机具有突发性、不可预知性、危害性、敏感性和新闻性等特点。危机传播是危机管理的核心问题,有效的传播是实现“化危为机”的根本手段。高校危机传播就是指在危机的潜伏期、突发期、持续期、恢复期不同阶段,在高校与校内外公众、校园媒体、大众传媒之间进行的信息交换和沟通行为。高校危机事件中的传播包括了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和网络传播等多种形式。危机新闻处置就是由高校新闻宣传部门或新闻发言人通过新闻等形式,主动与媒体沟通,对危机事件做出解释、说明的一种信息传播活动。通过正确、及时的新闻处置,可以保障校内外真实信息的畅通,实现对高校内外危机传播的有效管理,从而有效地预防和化解危机。

二、危机新闻处置存在的误区

1.危机传播意识淡漠

长期以来,我国高校都是处于相对封闭、平和的校园环境中,高校师生一直是家和社会保护的群体。加之高等院校是“国家”的,所以大凡有什么事情发生基本是由政府部门负责全方位地解决,学校自己没有形成一套对付危机事件的有规范性、可操作性、预防为先并行之有效的机制。而对可能出现的危机,如,校园内“隐蔽性”的危机更是缺乏防范意识,没有形成危机事件预防、出事后补救的全方位危机传播策略。一贯沿用的应试教育模式又忽视了对学生灾难教育、危机教育和安全教育,缺乏危机实战演练,使广大教职员工、在校生一旦面临突如其来的疫情、被盗、火灾、中毒、伤害等事件时,极易受伤害,并表现出一片集体无意识状态,出现学校、教育部门难以控制的局面,影响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2.危机新闻处置不当

高校出现危机事件后,学校往往采取传统的“堵”和“捂”的办法,也就是“新闻——旧闻——无闻”策略。如此做法,往往使事件妖魔化,甚至是谣言满天飞,造成学校工作很被动,直至使学校的公众形象受损。首先是担心事件一旦公开,会造成群体恐慌,影响校园稳定。其次是“家丑不外扬”思想作祟,担心外界知晓情况后影响高校形象与招生。三是认为没有必要向公众解释或者让公众知道。四是担心面对媒体难以说清或害怕说错。于是奉行“沉默是金”的信条,在突发事件发生后,关起门来装聋作哑,听而不闻,视而不见,不理不睬。而事实证明,在突发事件中回避真相、封锁消息,其结果往往是适得其反的。因为没有主动掌握话语权,助长了谣言,加剧了恐慌。

三、危机新闻处置的策略和方法

英国著名的公关学者布莱克教授提出,危机处理必须遵循以下原则:立即做出反应;向新闻界提出全部和准确的情况;尽最大可能安抚受伤害者和他们的家属。英国危机公关专家针对此提出了著名的三t原则:tellyourowntale,tellitall,tellitfast。危机发生后,高校应立即启动新闻处置预案,开展新闻和媒体应对等工作,在危机发生的第一时间,宣传部门要到达现场了解情况,明确在什么情况下新闻,与媒体沟通的目标和内容是什么,确定新闻的组织、审批负责人、人和形式,保证哪些主流媒体参加会等等。

一是先入为主,控制信息。即在危机出现后的第一时间做出快速反应。时效性是新闻的第一要素,危机发生后,在宣传工作应对上,时间往往是争取胜利的决定性因素。在媒体介入之前,高校内部往往很容易陷入信息混乱状态,对外很有可能发出混乱无序甚至相互矛盾的声音,这样会使人觉得高校内部管理混乱,容易引发内部矛盾。如果这个时候保持沉默,或者发表一些模模糊糊的“声明”,或者千方百计推诿责任,都是不可取的。莫衷一是也可能引发人们的猜疑与不信任,导致一些媒体进行不准确的报道,从而引发新的危机。首先要第一时间到达事发现场,进行充分调研,了解实情,掌握第一手资料;其次要控制现场秩序,摸清采访报道的媒体和记者情况,规范采访活动,提出相关采访报道的要求;再次要保持信息进出渠道的双向畅通,尽快设立新闻中心,告诉记者获取权威信息的方法和途径。

二是初步表态,防止谣言。“当真理还在穿鞋的时候,谣言已走到千里之外”。现代社会,信息传播手段日新月异,传播速度更是以分秒计算。媒体为了满足社会公众要求,也为了满足自身生存竞争的需要,对突发危机事件的反应通常是:迅速报道—跟进炒作—各种猜测—深度分析—多种结论。因此,为了防止错误、虚假信息的出现和蔓延,危机事件发生后,高校宣传部门要在第一时间做原则表态,告诉媒体现在事态进展情况,比如“事件正在调查中、尚无可靠结论”等表态,本身就是一条重要新闻,这样才能抢占舆论高点,先发制人。

三是统一口径,组织通稿。要积极关注和研判舆情,统一信息的口径。由高校党委新闻发言人或对外宣传负责人统一管理对外信息工作,掌握话语权,以引导舆论走向,避免出现谣言。要及时确定对媒体的宣传应对方式,加强记者的接待服务,与媒体进行沟通,及时、准确、客观、全面地进行信息。建立应急舆论引导平台,及时更新互联网内容,做到网上网下内外联动,事前事后攻守呼应,入情入理疏堵结合。

四、建立新闻发言人制度

1.我国的新闻发言人制度

新闻发言人是指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任命或指定的新闻人员。其职责就是就某一重大文件或时局问题,定期或不定期地约见记者或举行新闻会(记者招待会等),向新闻界发表有关信息和意见,有关新闻或阐述本部门的立场观点,并代表有关方面回答记者提出的问题。我国从1983年开始在国家各部委设立新闻发言人,随着改革开放在社会政治生活诸多层面的日渐深入,地方政府和其他权力机关的新闻发言人制度也逐步建立和完善起来。2006年10月25日,教育部举行新闻会,要求全国的各级各类学校都要建立新闻发言人制度,设立新闻发言人。2010年4月,教育部下发关于施行《高等学校信息公开办法》的通知,明确要求“进一步健全高校新闻和新闻发言人制度,增强高校信息公开的主动性、权威性。”#p#分页标题#e#

2.建立日常新闻制度

完善对外宣传工作制度。对外宣传工作制度是宣传工作的一个长效机制,对外宣传是常态下宣传工作的一个方面。对外宣传也是高校宣传应急机制的一个基础性工作,与媒体之间的良好关系需要在平时的对外宣传工作中建立。平时没有沟通,没有信息交流,缺乏工作感情作为基础,一旦出现突发事件,高校的公信力一时之间就很难建立起来,舆论导向则会趋于对高校不利。通过对外宣传工作,明确对外宣传管理部门和负责人,形成对外宣传信息网络,沟通对外宣传的媒体信息交流渠道,在危机事件发生时,就可以第一时间取得主流媒体的舆论支持。组建校内外舆情信息网络。要通过良好校园文化氛围的营造,尽可能减少危机事件发生几率。同时,对内建立职能部门、基层党组织、辅导员、学生干部等多层次多辐射面的舆情信息网络,及时掌握广大师生的思想动态。对外加强与各级政府职能部门和各级主流媒体及兄弟高校的沟通与联系,及时了解外界的舆情信息,组建校内校外两个舆情信息网络。

新闻稿范文2

关键词:广播电视台;播音主持;情感表达;存在的问题;优化策略

为了不断提升广播电视台节目的质量,应当重视提升播音主持的水平,注重对播音主持情感表达能力的提升。作为广播电视台的播音主持应当将自身的感情表达出来,带动观众的情绪变化,从而提升节目的质量,让节目中处处充满亮点,可以足够地吸引观众的注意力,提高收视效果。

一、提升广播电视台播音主持情感表达能力概述

随着我国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各种娱乐软件、视频软件如微博、抖音等,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人们的精神世界,但是这也对广播电视台播音节目构成了一种挑战。在这种情况下,对播音主持人自身的情感表达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要求更加严格,运用多元化节目形式,提升节目效果,以此吸引更多的观众。广播电视台播音主持人作为节目的重要载体,在主持过程中应当针对大部分观众进行主持,兼顾每个年龄阶段、每个层次的观众都能从中有所收获和体会,在主持的过程中,主持人应当通过自身对节目或栏目的定位以及对全局的把控能力,将每个主持话题进行连贯的衔接,调动自身的情感,争取做到与观众产生情感上的共鸣,以此调动受众的情绪,提高节目的收视率。

二、广播电视台播音主持情感表达中存在的问题

(一)广播电视台播音主持人情感表达能力有待提高。在广播电视台播音主持过程中,主持人在传递信息时,讲话技巧非常重要。主持人对整个节目的情绪把握可以直接影响观众的情感,适当地调动观众的情绪可以提升节目的效果。但是在实际情况中,部分主持人对情绪把握不到位,过分地煽情,导致节目的效果华而不实;相反部分主持人在节目主持过程中过于平静,没有将情感适当地传递给观众,导致节目的整个过程中没有亮点,没有情绪的起伏,影响节目的收视率。

(二)广播电视台播音主持人主持用语不规范。广播电视台播音主持人作为信息与大众之间的传递的媒介,因此播音主持人的主持用语十分重要。但是在实际的主持过程中,部分主持人的普通话水平和语言表达能力欠缺,使用的语言不规范,出现用词不当或用词错误的现象,这样不仅会降低节目的收视率,还会影响节目在观众心目中的定位。

(三)广播电视台播音主持人的文化素质仍需提升。在广播电视播音主持过程中,会存在一些突发状况,但是部分播音主持人的文化素质较低,面对突发事件不能冷静恰当地应对和处理,导致在谈话过程中出现错误,影响节目的质量。在主持节目中,如果遇到一些涉及专业学科的知识,部分主持人由于专业素质较低,只能进行强行解释,不能将专业学科知识与节目主题之间进行衔接,导致节目的质量下降,受众流失。

三、广播电视台播音主持情感表达优化处理策略

(一)对情感控制技巧进行有效运用,以便于准确进行表达。汉语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语言,其博大精深的精神内涵不仅仅体现在有记载的文字上,而且还在语言的表达上有所表现。汉语的表达针对于不同的感情可以用情感控制技巧来进行体现,所以主持人在广播电视台进行主持活动的过程中,需要其对情感控制技巧进行掌握,从而可以更好地找到不同感情之间的规律,来进行不同感情之间的切换和表达,以更好地满足广播电视台播音主持情感表达的需求。例如主持人可以借助于语境来体现情感控制技巧,再通过发声音调来对播音主持稿件的整体表达效果进行有效的提升,这样才能够更好地满足广播电视台播音主持的情感表达优化要求。首先主持人可以根据稿件对播音感情基调进行确定,在进行兴奋、喜悦的氛围营造的过程中,主持人应该提升自身语气的饱满程度,将主持稿中的文字按照其应有的断句方式进行呈现;从另一个方面来讲,如果主持人在进行较为悲伤氛围的播音时,就要将自身的语气变得低沉,有针对性地根据环境、氛围来将自身的语气调整得更加匹配,通过更加合理的语气控制,就可以更好地对情感进行表达,对情感的表达效果进行有效提升,充分吸引观众注意力。

(二)把握好播音主持的断句,更好地对情感进行抒发。播音断句的变化作为播音主持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一种较为常见的主持元素。在传统的意义上看,主持人对于断句的掌握较为重要。断句不但是正常叙述的呈现,还是播音主持情感的推动手段。在某些句子中,断句不同将会导致句子的意义发生变化,这也对播音主持人所要传达的意思产生一定影响,同时也会影响听众接受新闻稿信息。例如,主持人在播音主持时,可以使用停连和重音等不同的语言断句对感情进行表达,以便于更好地对情感的强弱进行抒发。在新闻稿播报当中,主持人应该通过更好地运用表达技巧来尽可能地对重点消息进行强调,通过断句的变化来对表达的重点进行区分,提升播音主持的实际效果。比如在进行较为悲伤的事件播报时,主持人的表达播音速度就应该较为平缓,而如果在进行喜庆事件的播报时,播报的播音速度就可以稍显快速,这就需要主持人对播音速度的变化情况进行合理的掌握,从而进行不同播报的改变。需要值得注意的是所有的广播主持节目的发展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如果想要使节目的情感表达有着较强的顺序性,那么主持人通过断句来对情感进行表达的能力就必不可少,同时还可以通过断句来对播音的效果进行提升,而且主持人在进行新闻类事件的报道时可以有选择地进行停顿,从而对表达内容进行更好的诠释,也可以使表达的情感更加真实。

(三)增强语言感染力,根据稿件和节目定位确定节目主持风格。播音主持人的首要任务就是按照不同节目的类型来确定自己的主持风格,并以此方式来促进节目的表达效果提升,所以也可以称节目的主持人为节目的提炼者或是信息的传递者,而且一个好的节目主持人还可以成为广大观众朋友们的一个特殊的文化符号。因此主持人应根据稿件和节目定位确定自己的主持风格,从而很好地进行表达效果的播报。例如,主持人可以利用有一定引导性的话语来对节目进行准确表达,让播报的主要内容变得更具有专业性,将自身情感与播报内容进行融合,促进自己的主持风格能够更好地融入稿件和节目定位中,从而更好地表达新闻内容,传达新闻主旨。同时主持人在进行表达时还可以将自身的个性化语言进行运用,这样还可以对节目的辨识度进行有效提升。主持人在进行节目主持时,要对观众的感受进行考虑,增强自身与观众的互动性,使主持节目的感染力进行提升。主持人对自身的风格进行建设时要抓住针对自身的特点和所主持节目的特点来对自身的形象进行塑造,从而更好地把自身主持的节目氛围营造好,能够最大限度地对观众的需求进行满足,最大化地增强情感的表达能力。

(四)提升主持人情感表达能力。在提升广播电视台播音主持情感表达处理方面,也应该选择专业素养较强的人员担任广播电视台播音主持人,这样才能够完善播音主持情感表达。管理人员也应该从观众角度出发,重新审视广播电视台播音主持情感表达,从观众角度能够更好地发现广播电视台播音主持表达中出现的问题。管理人员也应该及时搜集观众意见,并将这些意见进行择优筛选,反馈给播音主持人员,让他们用这些意见来丰富自己,从而不断提升他们的情感表达能力。例如,在节目录制前,主持人应该对新闻稿进行二次核对,防止新闻稿出现问题。新闻稿是广播电视台播音主持人进行播音主持的基础,如果新闻稿件出现问题,那么将导致节目事故的出现。在提升主持人情感表达能力方面,播音主持人员也应该加强自己的基本功练习,注重日常培养自己的情感表达能力。播音主持人员也应该通过经典、优秀播音案例来提升自己对情感表达能力的掌握程度,并将先进的理论经验融入自己的播音当中,从而不断提升自己的情感表达能力,更好地表达新闻稿件中的情感倾向和主旨,更好地满足听众需求。综上所述,媒体行业竞争越来越激烈,广播电视台播音主持节目想要长远发展,需要严格提升主持人的情感表达能力,提高主持人的文化素养,不断提升主持人的专业水平和能力,从而提高广播电视台节目的质量,处理好节目中的情感表达,满足观众的需求。

参考文献:

[1]宋菲菲.广播电视台播音主持情感表达处理对策分析[J].西部广播电视,2020,(13):166-167.

[2]吴震,陈新宇.广播电视台播音主持情感表达处理措施[J].传播力研究,2019,(14):137.

新闻稿范文3

关键词:融媒体时代;电视新闻记者;能力

在互联网科技的迅猛覆盖下,微信、微博、抖音等新媒体出现在了世人眼前并以极快的速度抢占媒介市场,社会上,一度出现新媒体将取代传统媒体、传统媒体将从市场上消失等言论。在全新的媒介发展环境中,为了更好地寻求新的发展方向,电视等传统媒体纷纷走上媒介融合之路,寻求新的发展方向。全新的媒介发展环境中电视新闻记者面对着诸多的挑战,同时新的发展环境对电视新闻记者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电视新闻记者面临的挑战

在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中我们迎来了新媒体的全盛时代。在这个时代里,微信、微博、抖音等应用的普及和应用,改变了传统媒介环境中形成的受众接受信息的方式和新闻传播方式,从而使得电视新闻记者在新的环境中显得无所适从同时也让新闻记者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1.1受众的身份发生变化。过去,受众只有通过电视、报纸等渠道才能获取到所需的信息。但是随着微信、微博、抖音等平台的功能的完善以及普及,受众不仅可以通过这些平台获取到所需的信息,也可以通过平台成为信息的者。在这些新生事物的发展进程中,受众的身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真正迎来了人人都是信息的者、人人都是信息的接收者、人人都是记者的时代。在这样一种环境中,我们的信息接收渠道得到拓展、信息内容得到丰富的同时虚假新闻的问题比比皆是,从而降低了新闻行业的公信力。因此,怎样得到受众的信任、怎样构建行业信任成为了电视新闻记者需要考虑的问题。

1.2电视新闻记者维持固有的思维方式。在媒介融合时代,电视媒介只有不断地去融合,进行升级改造,才能在这个时代立足。媒介融合这一概念始于20世纪80年代的美国,对于媒介融合的概念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观念。简单来说媒介融合就是将不同类型的媒介多功能、一体化发展,视音图文结合,让它们结合的过程中呈现出新的效果。微信公众平台自2011年面世以来,以它的操作简便、功能丰富等优点在短时间内得到普及应用。许多电视媒介也看准了平台的多功能性,纷纷选择微信公众平台踏出媒介融合的第一步。但是并不是所有在平台上的信息都能够获得受众的青睐。记者们只有充分发挥平台的功能,通过内容、形式上的亮点才可以让受众主动去接受信息、阅读信息。然而当前的情况是许多电视新闻记者仍旧以固有的电视新闻思维模式采制新闻,导致采制回来的新闻在微信公众平台上毫无竞争力。

2电视新闻记者应具备的能力

信息传播渠道不断拓展,平台不断增加,新的媒介发展环境下,电视新闻记者坚守好舆论宣传阵地的前提是主动适应变化发展,提升能力素质,学本事,长本领,让自己更加贴合发展要求、适应发展变化,赋予源源不断的动能应对纷至沓来的挑战。

2.1电视新闻记者要树立新闻立台理念。无论时代怎么改变,我们的传播方式怎么改变,电视新闻记者的工作理念不会变,那就是牢固树立新闻立台理念。只有牢固树立新闻立台理念,才能保证方向不跑偏。因此电视新闻记者要牢固树立新闻立台理念,坚持新闻的真实性和时效性,不断提升自身的能力,提炼好新闻线索的重点和亮点,将新闻线索以言简义明的方式传达给每一位受众,担负起宣传先进思想文化、引导舆论方向、通达社情民意等重任,让电视新闻内容充实饱满。1)坚守新闻的真实性。新闻的生命力来自真实客观的报道,坚持新闻真实是媒体的首要职责,是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的底线。受众的信任,是媒体得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条件。许多受众每天坚持看电视就是坚信电视作为权威的新闻平台,会对最真实的新闻事实进行报道。如果人们发现电视播放虚假新闻,就会失去对电视媒体的信任,从而远离它。电视一旦没有了受众将失去存在的必要性,最终会受到社会的淘汰。因此无论是在传统媒介时代还是在融媒体时代,电视新闻记者作为信息的传播者,在采访过程中,要主动去沟通,进行了解,详细掌握采访现场的相关情况,不到现场不发稿,不到一线不下结论,带着问题意识去采访,全面怀疑,多方求证,切忌先入为主。要将单一信息来源与多重信息来源相互印证,辅以必要的逻辑分析,大胆怀疑,小心求证,确保新闻报道中的时间、地点、事情的始末等新闻要素都经得起受众的拷问。要缜密表述,人在现场,心在现场,将采访到的事实真相客观全面表述出来,将最真实的新闻内容呈献给受众,保证媒体的公信力。2)坚持新闻时效性。陆定一在《我们对于新闻学基本的观点》一文中提到: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新闻之所以被称之为新闻除了它的真实性还在于它的时效性。我所了解的每一个新闻记者白天奔走于各种新闻线索,对新闻线索抽丝剥茧提取最有价值的内容,晚上回到家后对内容进行加工,形成一篇受众可以看得懂、了解清楚始末的文搞后向及时地进行报道。在这样的高强度下进行作业,许多记者会处于疲劳的状态,从而推迟交稿时间,这样就会耽误新闻的播发时间,使新闻事件失去时效性,从而没有了新闻价值。因此,电视新闻记者要勇于克服困难,严格恪守职业道德,坚持新闻的时效性,对新闻事件零时差、零距离地进行报道。提高新闻的时效性,要提前做好充足准备,采访前要了解新闻背景,沟通采访对象,协调审稿渠道,对接平台,保证畅通的发稿流程。采访过程,要迅速抓准新闻点,结合事前对新闻背景的掌握,最短时间形成高质量稿件,做到既准又快。要树立融媒体意识,坚持移动优先,先小屏后大屏,第一时间动态消息,随后跟进深入报道,提升整体宣传效果。3)坚持内容的优质性。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相比,在形式上具有很大的劣势。新媒体可以灵活地运用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元素,将形式多样的新闻报道推送给受众,传统媒体只能依靠丰富的新闻内容和精编的电视画面赢得受众的关注。从地市一级电视台来看,不同程度存在以下问题:新闻节目质量、时效不符合宣传需要,时政新闻不时触碰八项规定要求;电视栏目形式陈旧,大体量、超长度不适应观众收看习惯,特点不突出,融合传播力差;栏目之间同质化程度高,传播效果弱化等等。一些记者工作作风不严谨,不扎实,写出的新闻稿件浅尝辄止,叙述不深入,缺乏新闻点;一些记者观点没有与时俱进,不思考,不创新。在新闻报道中,常常爱套用一些固有模式,譬如,题目往往是“某某会议(活动)召开(举办)”、“某某活动拉开帷幕”,导语中“近日”“为了”成为开篇第一句话,结尾一般是“做新贡献”“迈上新台阶”等陈旧说词;会议报道,常常是“领导指出”“领导强调”“领导要求”等硬言硬语,受众收看后接受度不强。因此电视新闻记者要在日常的新闻采访中要树立寻找新闻的敏感意识和问题意识,开拓思维,扩展新闻覆盖面,加强新闻的贴近性,对新闻节目准确定位,分析研判受众心理,明白受众目光集聚点、了解他们的语言接受习惯,加大贴近现实、贴近生活,广大受众喜闻乐见的动态、鲜活民生类新闻比重,从基层取材,捕捉鲜活故事,在基层这片肥沃的土地上写出吸引人、打动人、接地气的优秀新闻作品。

2.2电视新闻记者应该具备创新精神。新媒体的快速发展,也对传统媒体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电视新闻记者在确保新闻内容的新颖的同时还要发挥自身的创新精神对其进行积极的创作,将电视新闻以更好的方式呈现给观众。对于地市一级电视台来说,或多或少存在:新闻报道缺乏有效的策划,深度报道、创新报道少。新闻报道缺乏亮点的挖掘和提炼,对社会问题、焦点事件缺少预见性把握;视角狭窄,大题材多而讲不透,民生“小文章”少而说不准。有些报道话语体系呆板,新闻稿是文件的翻版,宣传材料的翻版、产品说明的翻版,数字一长串,不注重解读,影响了新闻报道整体水平和质量。今天,电视新闻记者做好新闻宣传工作,创新成为宣传效果的重要评判标准。有些报道形式过去看似“激进”,现在却成为常态;有些报道要求过去有效,现在效果打了折扣;有些宣传理念过去“放之四海皆准”,现在则需要突破。“一篇通稿打天下”没有了市场,口号式、机械式的宣传没有了受众;内容枯燥单调、传播方式单一的宣传上去了传播力。“不日新者必日退”,抓好理念创新、报道内容创新、形式方法工作创新,新闻宣传工作才能成为舆论的先导,把握社会脉搏、反映时代精神、贴近现实生活。时代要求电视记者要赶上宣传任务的发展方向,立足传统媒体内容权威的特点特色,以“采编播发”流程创新为突破,实现融媒体运作,新媒体互补。一要抓住融合发展的机遇,发挥好电视新闻在新闻采编、信息资源等内容生产上的优势,把原创新闻、权威内容、深度报道向新媒体延伸,重点挖掘本土化、原创性、可视化的新闻产品,发挥主流媒体的主渠道作用。二要优化业务流程,创新内容生产机制,严格执行节目三审制、重要稿件送审制,建立台长、总编辑牵头的新闻采编播综合指挥调度体系,统筹各部门间采编资源,按照融合发展要求加快推进新闻、栏目及新媒体内容制播流程再造,实现节目创意、技术制作、内容生产全流程一体化,提升工作效率、提高工作质量。三要彰显媒体特色,充分发挥电视声音图像的直观显示的优势,遵循新媒体传播的特点,在传统业务基础上开发多种业务形态的内容资源,增强新闻信息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为用户提供个性化的产品和服务。因此电视新闻记者要树立融媒体思维,学习全媒体技能,在日常生活中要勤于思考,善于学习,掌握先进的传播理念,观摩优秀的专业作品,分析爆款的新媒体产品,从中拓展知识,培育理念,锻炼思维,构筑专属于自己的理论体系后对电视新闻的内容、表达方式及形式进行有效探索,将精品新闻报道呈现到电视上,更好地服务于电视观众。

2.3电视新闻记者应该具备过硬的专业能力。科技的发展,新媒体时代的来临,使得媒介环境发生巨大的改变。这也对电视新闻记者的专业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过硬的专业能力也是电视新闻记者不被时代淘汰的重要法宝。实际工作中,一些记者组织策划能力滞后,对于当前宣传工作缺乏整体谋划,新情况不掌握,新特点不了解,新形势不研究,对如何开展新闻宣传心中无数,思路如麻。在宣传内容上,还不能与中心工作以及民生热点完美结合起来,对发生在身边的好新闻不敏感,没有做到及时发现和宣传。对待重大新闻事件策划不足,没有将新闻事件进行深入挖掘,策划在延续性和支撑力上软弱无力。在2016年2月召开的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指出,好的新闻报道,要靠好的作风文风来完成,靠好的脚力、眼力、脑力、笔力得来。因此电视新闻记者要不断练就脚力,从办公室走出去,走到新闻现场、百姓身边、深入基层一线取材,对新闻线索深度挖掘,做好对新闻事实的报道。一个好的新闻报道形成的过程中都会伴随着新闻记者的观察活动。新闻记者通过自己的双眼来观察、发现、辨别新闻事实。因此,在采访过程中新闻记者要对新闻事实盯得住看得清,要透过现象看到事物的本质。要持续增强自身的脑力,学会思考、善于思考,勤于思考,要带着问题去思考,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断优化电视新闻的内容,做好精品新闻报道。电视新闻记者还需要练好自己的笔力。练好笔力是电视行业对新闻记者提出的最基本的要求。新闻记者笔力的过硬与否直接关系到新闻稿件的质量。因此新闻记者要用心做好采访的前期准备工作,每一次下笔都要带着责任,用好笔杆子的力量,写好身边的每一个故事,作风平实、文风清新、语言鲜活,报道有吸引力,新闻有感染力。要提升新闻策划能力。首先要抓好“大事”策划,对中心工作和重大活动的报道基调、内容、方式进行提前研判,注重报道的系列可持续,增强报道的权威性、影响力。其次是抓好日常选题的新闻策划,做到“选得准、做得好、讲得新”。通过重要选题随时上报、日常选题集中上报相结合的方式,及时发现重要新闻线索,建立精品选题储备库,宣传报道时努力做到融媒体协同联动,优势互补,多角度、多侧面地提炼、挖掘新闻价值。还要抓好焦点问题新闻策划。把好“关”和“度”,主动引导社会舆论话题,疏导公众情绪。要切实改文风推动精品生产。在采集环节,以受众意识谋篇布局,切入贴近,深入带动,围绕主题去采访、去提问、去设置新闻点展示方式;在写作环节,善于打破惯例,突破模式,以新引人,用心共鸣,从内容构架和话语方式上打动用严密的逻辑、细腻的叙述、缜密的表达感染人;在编辑环节,对新闻稿件进行内容加工和价值延伸,优化新闻内容结构、产品形式、表述方式,最大化新闻价值。要丰富宣传形式,善于运用先进的传播方式和手段,推动电视和新媒体整合优化,提高新闻宣传效果。

3结束语

融媒体时代是一个充满挑战的时代同时也是一个充满机遇的时代。在这个时代里,电视新闻记者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同时在时代的驱使下,他们不断夯实自身的业务能力,突破自我、提升自我,找到自己的平衡点,最终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谭天,支庭荣.新媒体茶座3-融合之路[M].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2015.

新闻稿范文4

首先,陕西广播电视台目前采用按频率、频道配置资源与以节目体裁为标准和以专业分工为依据配置资源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整合。按频率、频道配置资源可以使节目专业化,形成专业化的生产格局。以节目体裁为标准和以专业分工为依据配置资源,也被称为中心制。这种资源配置可以根据节目体裁设置新闻中心、制作中心、节目中心等,并可以根据各种资源的专业分工不同,由各中心统一调配,达到提高陕西广播电视台内部的专业生产和管理水平的目的,从而进一步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其次,广播、电视采编队伍两栖报道,突出广播现场连线优势。陕西广播电视台成立后,组建新闻中心,采用一个平台、一体化运行的模式,实现广播、电视在新闻采编上的资源共享,防止了资源浪费的现象。另外,广播具有传播迅速快、便于应急、移动性强、制作成本低等独特的优势,这些都是电视不能取代广播的。目前,陕西广播电视台的新闻记者们在采访时遇重大事件或者突发事件,需要将第一手消息在第一时间内播发出去,通常采用广播现场连线的方式。广播现场连线不受栏目、时间的影响,新闻记者只需要一部普通的手机就可以在事件发生的第一时间,将现场接进直播间,通过电波将现场呈现给收音机前的广大听众。而如果采用电视连线,则需要配备3G设备或者电视转播车,技术复杂、成本消耗高,况且在播出上还会受到栏目、时间的限制,并不能在时效性和成本消耗上取胜于广播。因此,突出广播现场连线的优势在新闻记者采访时极其重要。

最后,广播电视播音员、主持人相互融合。陕西广播电视台自成立以来,为打造知名播音员、主持人,实现人才资源的优势组合,广播播音员、主持人与电视播音员、主持人通过换岗,互相融合,让其成为采编资源整合的突破点。这样,可以使广播电视播音员、主持人全面了解广播和电视各自的特点,并能灵活主动地运用它去从事广播节目和电视节目的创作,成为既懂广播又懂电视的复合型人才。

二、陕西广播电视台采编资源整合的未来趋势

如何充分发挥自身资源优势,使之超过原有电台、电视台的优势,并成为具有较强竞争力的新媒介,是每一位陕西广电人共同思考的问题。

第一,实现“中心制”的资源整合模式。笔者在上文中提到过,陕西广播电视台目前采用按频率、频道配置资源与以节目体裁为标准和以专业分工为依据配置资源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整合。这种模式具有它的优越性,但同时具有不足。按频率、频道配置资源在实际操作中很难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频率、频道专业化,这样就会导致所有频道、频率什么样的节目都要播,什么类型的节目都要生产,形成内部竞争的格局,以达到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的目的。那么,在生产制作过程中,必然会出现资源的重复使用和浪费。如果可以完全采用以节目体裁为标准和以专业分工为依据配置资源的方式(“中心制”),可以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可以实现专业生产和管理水平的提高。这种方式可使广电实体内部的各种资源由专业分工不同的各中心统一调配,频道作为编播载体由宣传管理中心统一管理。[3]从而,可以实施科学的内部考核制度,把市场竞争的压力分配到各中心,以提高内部员工的创作活力和工作热情。

第二,要充分发挥广播优势,实现广播、电视共同发展。两台合并后,实现一组记者采访,广播、电视两个窗口播出的模式。在这种现实情况下,如何处理好一稿两用的问题成为重中之重。这就要求每一名新闻工作人员都必须了解广播、电视新闻写作的特点以及两者之间的共同点和不同点。广播新闻稿件主要以听为主,电视新闻稿件则主要是听与看的结合。这就决定了广播新闻稿件在语言的描述上要更精细于电视,要用语言的艺术呈现给听众画面感。而电视新闻稿件则需要用简练的语言辅助补充画面,其文字内容不应与画面重复。但在目前的实际操作过程中,一些记者先制作完电视新闻稿件后,将该篇稿件不加修改的移植到广播中去,完全不考虑广播、电视新闻稿件的不同特点。这样做的结果,不仅影响了广播新闻稿件的质量,也削弱了广播新闻的时效性。因此,在实际工作中,应该充分遵循广播的特点和传播规律,新闻稿件写两版,并同步制作稿件。另外,广播具有很强的伴随性,许多受众由于工作忙碌等原因,没有时间去读报纸、看电视,而广播刚好弥补了这一缺陷,可以随时提供给受众信息,而受众也只需要一部价格低廉的收音机便可以达到获取信息的目的。而电视的播出设备、接收工具技术复杂、成本较高,与广播相比,在节约采编资源方面不占优势。所以,应该充分发挥广播的资源优势,实现广播电视共同发展、壮大。

第三,实现广播播音员、主持人与电视播音员、主持人相互融合,需建立长效机制。目前,陕西广播电视台的部分广播播音员、主持人与电视播音员主持人已经打破广播与电视的界限主持节目,但整体上,两者还是分开管理。在今后的逐步融合中,可以考虑建立统一的人才库,收录、共享播音员、主持人的基本信息,比如:年龄、学历、工作经历、特长以及音频、视频资料等。当某一档节目需要主持人时,可以在人才库中进行选择,打破广播和电视的界限。其次,也可以确立广播播音员、主持人与电视播音员、主持人定期相互交换工作岗位的制度。让相同类型节目中的广播人和电视人在相互交流学习中,进一步了解不同媒介的特点,增强自己对节目的认识,相互取长补短,提高工作水平。另外,还可以为知名广播播音员、主持人量身打造电视节目,为知名电视播音员、主持人量身打造广播节目。这样可以使两者更好地融合,合理利用多种媒介资源,打造有影响的媒体人物,扩大他们的知名度。

三、结语

新闻稿范文5

 

江西省地矿局物化擦未队以‘•十六大四中全会精神”为动力,以“两加强、三突出”为特点,不断加强党员干部的党风廉政教育,增强感染力和说服力,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一是加强党风廉政教育宜传力度,营造清政廉洁的社会氛围。这个大队党委为加强党风廉政教育宣传力度,营造清政廉洁的社会氛围,坚持做到及时宣传表彰党员干部中的廉政先进个人。   副队长李幼华为党的事业尽职尽责、为群众利益鞠躬尽瘁的良好品格,得到了大家的公认。该队党委及时进行宣传表彰,事迹材料写成新闻稿以后,分别在《风范》、(江西地质矿产》发表,于2004年2月12日被省直机关工委授予“省直机关工委勤政廉政先进典型”荣誉称号,局纪委号召全局党员向他学习。   该队纪委书记廉洁从政反腐倡廉的《铁骨爱心刘启灿》的新闻稿,在《风范》等报刊杂志发表以后,被评为江西省纪委、监察厅的年度“好新闻奖”。与此同时,他们还在大小会议上播放廉政教育电视录像,每季度在宣传栏里刊登廉洁从政典型事例,并为每个党支部发送党风廉政建设学习材料。为进一步做好勤政廉政工作,该队专门订阅13份2005年《廉政瞪望》发到各党支部。   二是加强廉政制度建设,努力塑造‘.廉荣腐耻”的环境氛围。这个大队党委先后制订了,《物化探大队廉政建设工作细则》和廉政谈话、公务接待用餐标准等六项制度,坚持做到:凡是重要会议,党政领导都要讲廉政;凡是队上重大举措,队上都要请有关职能部门参与检查监督。同时建立“对话平台”,以人为本,“高唱廉政、警钟长鸣”。   在此基础上,这个大队党委还注重抓好廉政建设“三突出”:   1、突出抓好重点人员教育—各级党员领导干部上。   一方面对于新上任的中层领导干部和群众反映有问题的领导干部,能及时做好工作。另一方面坚持干部任前谈话以及领导干部诫勉谈话制度,建立和健全廉政档案和年终领导干部述职述廉等工作制度。并结合地勘单位高度流动分散的特点,认真把好党内监督关,紧贴党员干部思想实际,重点开展干部权力观教育、干部自律教育和党风党纪教育。   2、突出抓好源头萌芽教育。   对干部任职提升,由纪委或组织部门进行廉政谈话,队上重大事项出台,由党委直接研究讨论,重大节日、重要事情,由纪委下发文件,明确纪律要求。为此,大队和分队都设有队务公开宣传栏,较好地减少职工群众误会,增强了办事透明度。   3、突出监督检查。   党委、纪委定期不定期下基层检查党风党纪,听取职工群众对党员干部的反映,认真把好检查关。今年,纪委、监察部门对九江、赣州、弋阳等野外基地部分经济费用进行清理检查公示,得到了大家的好评。

新闻稿范文6

关键词:新闻播音;播说结合;人工智能;电视新闻

新闻播音,是指播音员主持人对广播电视稿件以及深度报道稿件进行有声语言的再创作。电视新闻播音,就是以电视作为媒介载体而进行的新闻播音,是可视觉化的“新闻”。以往的电视新闻播音员都是经过业务能力培训后持证上岗的真人主播,但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媒体行业也在飞速发展,以大数据、机器学习、人工智能为技术先导的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潮流势不可挡地汹涌而来。尤其是“AI合成主播”的出现与发展,对传统新闻播报方式产生巨大冲击。面对AI合成主播出现的新形势,时代对传统电视新闻播音员的业务水平也有了新的要求。以往根据稿件“看字出声”的“机械派”功能型主持人失去其职业优势,从业者的新闻播音样态开始从“播新闻”转变为“播说结合”。毫无疑问,练就“播说结合”的亲切语态是提升播音员主持人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方法。然而,对于“说新闻”的具体内涵,学界尚缺乏系统的深入分析。如何将“播”与“说”更好地结合,亦缺乏讨论。所以,本文立足播音学基本理论,结合案例进行分析,以探讨人工智能背景下电视新闻应如何“播说结合”。

一、从“播”新闻到“说”新闻

(一)时代背景

1949年建国以来,我国电视新闻节目的播报方式与时俱进。在早期的新闻节目中,播音员往往身着深色西装、表情严肃、坐姿端正,讲究字正腔圆地“宣讲式”播报,即使是口播也会运用较多的书面用语。这种新闻的播报方式在我国播音主持领域一般被称为“播新闻”。传统“播新闻”模式的主要特点是严肃性和威严性,但随着时代的变迁和新媒体新闻节目的发展,主持人的话语样态日渐轻松和随和化。近些年,一种新的新闻播报模式开始运用于各大卫视的电视新闻节目中,我们称之为“说新闻”。

(二)“说新闻”的内涵

所谓“说新闻”,就是讲究在播音技巧上缩小语境差异,减轻观众与主持人的身份差异感。与传统“播新闻”的播报样态相比,“说新闻”的播音方式语气更亲切,给人以交流双方是平等的、距离很近的独特感受。当今许多新闻节目的改进和成功都验证了:在新闻播报时加入“说新闻”的方式,会使新闻播音更平易近人、趣味性增强,信息传达的有效度也就随之增加,提高栏目整体收看率。

(三)案例分析

纵观国内“说新闻”模式的诞生与发展历程,主持人鲁豫堪称“说新闻”模式的探路者。在凤凰卫视担任主播期间,鲁豫主持的《凤凰早班车》节目里最早尝试了将“播”与“说”的形式结合在镜头前,创新地调整了新闻传递的状态。鲁豫的新闻播报风格非常成功地融合了“播说结合”的讲述技巧:她不是激情四射的宣传式播报风格,也不是严肃机械的古板语态,而是运用亲和力的播报方式,让受众感觉到她不是在播送新闻,而是对着邻里亲朋正在谈心。这种亲切自然的新闻播音风格令人耳目一新,也让当时的《凤凰早班车》深受广大观众喜爱。

二、新闻播音“播说结合”的优势与意义

“说新闻”的方式更具有人情味,能够营造出主持人自然地与受众沟通的良好氛围,这也是目前人工智能技术合成的AI主播所无法做到的。“播新闻”的态度和标准,则保证了新闻节目的准确性与主持人语意的清晰表达。在专题类新闻节目、调查类新闻节目、民生新闻节目中,由于内容定位的不同,就更加适合“说新闻”的口语表达方式。“播说结合”的语言样态,可以彰显播音员主持人的个性,通过亲切自然的表达,完成与观众更深层次的情感共鸣交流,从而增加主持人的魅力和节目的可观性。众所周知,新闻播音是一个再创作的过程,即使是同一篇新闻稿件,每个新闻主持人对于稿件的理解都会不同,采用的播音方式和重音划分也就因人而异;即使是同一位主持人,对不同类型的新闻稿件进行再创作时也不会采用同一种手法。但总体而言,目前我国新闻播报的样态无外乎以上讨论的两种———字正腔圆地“播新闻”,或者侃侃而谈地“说新闻”。前者虽字正腔圆,但由于过于正式的播报语气,往往会让观众们产生距离感,影响信息传递的效果;后者侃侃而谈,娓娓道来的语气相对更自然亲切,但对于某些严肃题材并不适宜。所以,只有将“播说结合”,才能让有稿新闻播音真正“锦上添花”。

三、推进“播”与“说”更好结合的方法和策略

(一)合理使用口头语言

当主持人的播音技巧符合观众的听觉习惯时,新闻信息就自然会更易被观众接受。因此,新闻播音中主持人应尽量采用便于观众理解的口语,将心比心,避免出现“至此”“假使”“倘若”这样书面化较强、不符合听觉习惯的词语。同时,多用单句和短句,少用关联词和复句,避免播音语言“晦涩难懂”给听众造成收听压力。但同时我们也要注意,作为一种大众化传播媒介,电视新闻具有很强的教育功能。身为新闻的“代言人”,新闻播音员的语言规范程度也代表了新闻节目的品质。因此,播音员在新闻播音时的口语化再创作也要适度,将书面语有机转化为口语的同时也要注重语言的规范化,通过专业技能的学习,保证播音时语音标准无误、归音吐字清晰自然,同时避免出现错别字、方言、病句等问题,力求将最规范、最标准、最自然的新闻语言展示给广大观众朋友。

(二)提前备稿,状态积极

良好的播音状态是提升播音整体效果的精神支撑,只有在麦克风前保持积极的播讲状态,有声语言的创作才会更富有感情,进而带给观众一对一“说新闻”的沟通感和重视感。那么,如何才能达到“说新闻”的良好状态呢?仔细备稿是基础。对稿件内容的理解越充分,播音过程中出现失误的可能性就越小;相反如果对稿件不熟悉、准备不充分,播音员主持人就会降低自信心,容易出现断句不当、语速不均等问题。因此,当播音员主持人接到新闻稿件后,一定要对稿件进行细致分析,划分出稿件的逻辑层次和内容主旨,这样有利于把握播音的主基调,做到有稿播音“胸有成竹”,把新闻真正地“说”好、“说”清楚。

(三)仪态端庄,表情自然

新闻播音员在屏幕前的表情是电视新闻视觉语言的一部分,也是目前市面上的AI合成主播很难完全模拟真人播音员主持人的重要部分。面对镜头,新闻播音员体态挺拔、保持微笑,并高度集中注意力。播音时眼里要有观众,有“说新闻”的交流感和倾诉欲,增强观众的信任感。主持人对新闻的理解一定要真实,表情自然真诚,而不能主观臆断地“表演式”播读。此外,在主持人的化妆问题上,节目组也要深思熟虑。端庄美丽、亲切大方的主播往往更有“观众缘”,符合大众审美。作为新闻主播,适当的淡妆可以修缮肤色,增加面部的层次感,提升精神面貌;但如果是过于艳丽的妆容将不仅会分散观众的注意力,也与新闻播音的庄重感不符,甚至还会使观众产生心理反感,影响节目的收视率和“说新闻”的预期效果。

(四)有机调整播音节奏

新闻播音节奏的缓急、语音的轻重格式,既是新闻播音员独特风格的一部分,也是影响新闻节目收视率的重要因素。有关调查显示,新闻播音时主持人采用每分钟280字左右的语速最容易让观众接受吸收。但不管是“播”还是“说”,新闻播音主持中所谓的“语速”只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具体的语速节奏把握要根据新闻内容、情感基调、节目定位等方面综合考虑。对于信息量较大、综合性较强、观众理解难度稍大的新闻选题,播音的语速就应适当地放缓,给观众一定的理解时间。另一方面,节奏的适度变化也是新闻播音的重要环节,由于稿件内容的差异性,新闻播音的语速安排也会跟着内容的不同有张有弛。倘若不重视播讲节奏的变化,在重点语句、重点段落、重点层次上没有强调,就会使新闻从头到尾都保持同一个节奏风格,观众就会感到枯燥乏味,甚至听不懂新闻的内容,这与我们以“说新闻”的亲切自然语态赢得观众喜爱的初衷是相背离的。

(五)准确把握重音基调

想要把一篇新闻“说”好,在备稿的过程中,新闻播音主持人就要依靠对稿件的理解和以往经验提前找准重音,这也是目前人工智能合成的AI主播最为薄弱的地方。人是感情动物,而人工智能是没有温度的,它们虽然可以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的智能,替代人类的部分工作,但终究还需要有人在其中添加上属于人类的标记。语言重音就是专属于人类的标记之一。强调好重音,能够在电视播音时起到提纲挈领的引导作用,使观众产生明确的观看目的,从而把新闻“说”清楚、“播”明白。具体来看,重音的表达并不是单纯依靠放大音量、提高音强就可以,而是要处理好重音和非重音之间的虚实、轻重、抑扬、长短。重音的选择要在理顺全文、透彻理解的前提下慎重决定,既要“准”还要“精”。

(六)主动提升服务意识

随着媒体技术的迅速发展,AI合成主播们开始进入人们的视野,新闻节目的市场竞争也日益激烈。面对众多挑战,新闻节目主持人要树立服务意识,要知道受众是节目的观看者、新闻作品的参与者、传播效果的反馈者,他们对节目的评价将直接影响节目的收视率和未来发展。新闻主持人想培养好播音的对象感,就要提高自己的服务意识,体现人文关怀。新闻节目主持人要“以人为本”,多了解真实民生,体悟人民心中的所想所感,平时广泛积累,在播报中才会对事件有更多的认知与思考,才能更好地把握对象感、理解受众的感受,真正做到“说”新闻要求中的“以情动人”。毫无疑问,播音员主持人的首要功能当属准确无误地播报新闻。但如果只是站在这个部分理解,就会忽略更深层的问题———难道主播仅仅是一个“人肉喇叭”吗?答案是否定的,除了作为新闻的“传声筒”,主播更是一个人,是人类就会有情感、有共鸣、有触动。当主播播到哪里发生灾害了,会情不自禁地流下眼泪;看到社会上发生的不公平公正的事件,主播会愤怒评论……这些真人主播所拥有的感情表达和共情能力是AI合成主播们难以做到的。

四、新闻“播说结合”的注意事项

在“播新闻”的语言样态中,新闻主持人是媒体的代言人,讲究端庄严谨、字正腔圆、大声播报。其播报技巧和发音都严格按照科班教学的培训,其播报间隔短、语速适中清晰、意义表达透彻,发音效果更具有美感和力量性。而在“说新闻”的播报样态中,发声技巧则有更大的灵巧性和亲切感。“说新闻”的播报风格让播音员主持人在对稿件的处理上拥有了更多自主权,主持人可以运用情感语气调节的诸多技巧来进行播报风格的创新探索。对于“说”和“播”这两种新闻播报风格,我们应当有机融合、因时选择,不能偏激。在何种情况运用何种方式进行新闻播报,要根据实际出发。在以时政新闻为主题的栏目中,如央视的《新闻联播》,其节目的内容往往恢弘端庄,包括政治要闻、重大事件、国家法律颁布等,此类节目就应该以“播”为主,兼顾播说结合,这样的播音风格才能表达出央视媒体的权威性,更好地统一受众的信息,符合我国的国情。而在此之外,一些当地社会新闻、专题类新闻、新闻调查、综合性新闻,尤其是民生类综合新闻节目里,就适合以“说新闻”的播报方式为主,“播说结合”突出新闻主持人的人文关怀,通过亲切的语流达到与观众深层次的情感沟通,语言中也可以适当体现当地特色,拉近与大众的心理距离。

五、结语

电视新闻播音是一门精湛的语言艺术,其技巧也必然要在反复的实践中不断进行琢磨和发展。电视新闻节目的“说新闻”与“播新闻”两种语言样态的和谐共存,正是我国电视新闻节目不断改革突破的体现。在新闻播音领域“播说结合”,既加强了新闻节目的服务性、尊重受众意识,也保证了新闻的准确性和严肃性。但值得注意的是,假如只是为了“说新闻”而“说”,仅在言语表面上强调亲民的感觉而忽略了新闻内容本身,这就是本末倒置了。其实,新闻节目播音主持究竟是“播”还是“说”,都只是播报方式上的选择。新闻节目最重要的内核依旧是准确、高效地传递给受众更多有价值的信息,无论是何种播报方式都是为新闻内容服务的。社会文化的多彩面、新闻节目的丰富面,都需要不同的语言方式进行诠释。“说”和“播”都是新闻播音员的基本专业技能,两种语体之间自然交叉、渗透,才能达到完美的结合。纵观全局,在当前的众多新闻节目中,具有人文情怀、能够“播说结合”且语言风格亲切的智慧型主持人受到观众的广泛喜爱。未来,即使人工智能技术在媒体行业进一步普及推广,有思想有深度的“播说结合型”电视新闻主持人依然会被观众们认可,被AI合成主播替代的几率较低,职业发展受影响小。着眼未来,我们可以发挥AI合成主播在计算力、记忆力、学习力、持久工作力等方面的强大优势,与人类在这些方面的短板互补,将AI合成主播们塑造为传统播音员主持人的得力助手;而拥有情感和思想创造力的人类播音员主持人,会有更充足的时间和精力去创造更有人文情怀、具有人类灵韵和格局、能够激发人类想象和向往的有声语言作品,以“播说结合”的亲切语态,为受众带来美与智慧的双重享受,提高人们的文化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张颂.中国播音学[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出版,2003.

2.吴莉.浅谈新闻的播与说[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0.

3.费兴海,郑惠钦.电视出镜记者在新闻报道中如何“到位”[J].新闻实践,2012(06):58.

新闻稿范文7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要发挥科学技术引领社会进步、促进经济发展的作用,科学传播必不可少。科学传播不仅仅是向公众传递科学进展,也是以科学精神武装公众和与社会其他资源互动从而实现技术转移的过程,同时,它也是公众要求科学界为自己提供公共服务的民主过程[1]。《中国科协科普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到2008年,全国科普人才总量已达176万人。但我国科普人才的发展现状仍不能满足科普事业发展和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的需求,与国家人才强国战略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主要表现在专职科普人才数量不足、水平不高,兼职科普人才队伍不稳定、作用没有充分发挥,面向基层的科普人才短缺,科普创作与设计、科普研究与开发、科普传媒、科普产业经营、科普活动策划与组织等方面的高水平科普人才匮乏,科普人才选拔、培养、使用的体制和机制不够完善。这些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科普事业发展的瓶颈。为此,《中国科协科普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到2020年,要培养和造就一支规模适度、结构优化、素质优良的科普人才队伍,科普人才总量至少比2010年翻一番[2]。要做好科学传播工作、增加科普人才总量,科技工作者的传播能力建设必不可少。而要提高科技工作者的传播能力,既要通过在职培训和机构培训来改善其对具体问题的解决方案,也要对将来会走上科研岗位的广大在校本科生、研究生进行传播素质的培养。

1发达国家科学传播素质培养现状

发达国家的科学机构长期以来非常关注这方面的工作。麻省理工学院(MIT)比较媒体研究中心主任JamesParadis教授在其经典著作《MIT科学与工程传播指南》中指出:“传播对任何专业必不可少。在科学与应用科学中,写作本身就有助于知识的形成,并让同行及更广泛的大众能获得它。”[3]纵观20世纪90年代以后国际上出现的多部科学传播的专著,都把科学传播作为一个科学研究的内在过程,将论文写作所代表的科学界内部交流与为大众写作所代表的科普交流有机地结合起来,而科技工作者的科学传播素质,是将两者结合起来的关键。

西方大多数发达国家都很重视科学界与公众及媒体的交流与沟通。从机制上,促成这种沟通的,主要是3类部门,一是科学界的公共信息部门(与我国科研机构的宣传部门功能并不完全相同);二是广大科技期刊;三则是包括美国科学促进会开设的EurekAlert!及各国科学媒体(媒介)中心(ScienceMediaCentre)在内的中介服务机构。西方科技界公共信息部门和公共信息官员(PublicInformationOfficer,PIO)的作用,不仅仅是向公众宣传本机构所取得的科研成绩,同时也是一个沟通公众需求与科学家信息甚至是选题立项之间桥梁的部门。在西方,几乎所有的科研机构都有专职的公共信息部门和公共信息官。他们不仅会把本单位重要的科技进展制作成新闻稿向媒体,还会经常参加各种公众活动,了解媒体与公众的信息需求,是否可以通过本科研机构的研究力量得到满足。而且,他们还会与刊发科学家论文的重要学术期刊联系,探讨如何将本院所的科研论文制作成新闻。在发达国家,科技期刊与大众媒体都建立了比较固定的信息和信息反馈渠道。诸如《科学》杂志、《自然》出版集团和爱思唯尔出版集团,都会向记者们旗下期刊发表的重要论文新闻稿、摘要及其全文。这些新闻稿,主要由的科学家所在的科研团队撰写,多数时候科学家团队是应期刊要求撰写此新闻稿的,也有时候由发表该论文的期刊委托记者撰写。而且,一些大的出版集团或专业出版社还会对有固定联系的科研团队进行科学新闻写作方面的培训[4]。

通过大量的科学传播实践工作,西方国家的科学界在传播能力的培养上得到了很好的提高。但反观我国国内的情况,由于文理分科以及理工科本科以上教育长期忽视文化素质培养,导致理工科学生乃至科研工作者缺乏传播写作能力。科技出版专家、科学网博主何学峰表示:“中国的大学里就是缺少了这样的基本素质训练,所以大学生、研究生和博士生毕业时,除了少数优秀的自学能力强,老师水平高要求严的学生外,大多数学生的中文表达水平在高中毕业时的水平上还要打上个七八折。”[5]与此相对应的,则是我国文科大学生科学素质的缺乏。大学新闻系和其他培养传播人才的专业很少对本科生进行科学素质的培养。两种情况综合在一起,导致我国科学传播的人才相对缺乏,科技工作者参与科学传播的情况很不理想。

2欧美知名高校传播素质培养情况简介

在欧美发达国家,由于社会和体制对科学传播提出了更大的要求,因此高校和科研院所都比较重视培养未来科技工作者在传播方面的素质。其中,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对此尤其重视。MIT创建于1861年,其立校之本就是教育和开发最新的科学技术。在麻省理工历任校领导心中,科学传播的位置都很重要。该校现任校长SusanHockfield博士讲道:“对于我们很清楚的是,只有把知识想作一种公众福利泽被四方,并以此指导自己的行动,我们才能与众不同。”也正因为如此,MIT高度重视该校学生的写作训练,科学写作尤其是重中之重。

在新的2011—2012学年的秋季学期,MIT共开设了39门写作课,其中大约有11门与科学写作直接相关的课程(如表1所示),其他课程则大部分为比较通用的散文写作,也包括文学领域的小说写作、诗歌写作、莎士比亚诗歌研究。值得一提的是,还有一类课程名为跨学科写作,主要着眼于能培养学生文理兼顾的能力。这11门科学写作类课程,大部分是开给本科生的,由于MIT的理工科学生占压倒多数,自然也就是以理科生选修为主。在科学写作项目负责的11门科学类写作课程中,一半是比较基础和广泛的科学写作,虽是很基础的内容,这些课程也都根据教师各自的专长进行了细分,并且都在课程上加上了新媒体字样(sciencewritingandnewmedia),表明这些课程不会忽略新媒体的作用。例如,一门写作课的课程要求上写着重点进行医药领域的写作,另一门课则重在阐释科学写作与大众沟通的关系,还有一门写作课将技术的传播纳入了视野。除了科学写作课外,MIT还开有科学新闻课,也同样是面向理工科本科生开设。在强调写作方面,科学新闻与科学写作课程并无不同,但科学新闻课程结合作为普利策新闻奖得主的教师的经验,更多容纳了新闻操作方面的一些因素。除了这些入门课程外,MIT还为感兴趣的本科生及研究生开设了科学应用文写作(es-saywriting,分成本科生和研究生课程,春季学期开设)、科幻小说写作、科学创意写作(科幻小说写作的后续课程,春季开设)、脚本写作,并为计划专门从事科学写作的研究生开设了高级科学写作研修班,后者是每周3个上午的高强度小班训练。迄今为止,90%的高级科学写作研修班的学生都在从事科学写作的工作,其工作既包括科学记者,也有实验室的信息传播人员,还有自由撰稿记者或科学作家。#p#分页标题#e#

而高级科学写作研修班的研究生,都是来自科学写作硕士专业。他们本科如果来自MIT的,大部分选修过各种科学写作类课程。除了这门延续一年的课程,以及科学应用文写作和更小的、与硕士论文相结合的独立研究科学写作类课程外,科学写作专业硕士生可以在哈佛和MIT两校数以千计的课程中自由选修与科学(含科技政策和科技史)相关的课程。在这两所世界最优秀,又有非常强的互补性的大学的结合下,学生可以获得一揽子的科学专业知识学习的机会。以能源领域为例,在哈佛肯尼迪学院选修能源政策,在MIT则可以选修各种能源技术概论,同时可以在哈佛商学院选修能源市场管理,而在MIT的斯隆商学院选择能源技术管理课程。除了由相当于系的科学写作项目开设的科学写作类课程外,麻省理工学院的政治学系、历史系(侧重于科技史)和科技与社会项目也开设了不少提高学生科学传播与理解科学的社会理论的课程

,包括科学传播导论、达尔文与进化论、科学史上的伦理与政治、科学与政治和政策等课程,每门课同时要求学生进行大量的写作训练,也可以用来提高该校学生的写作能力。对于麻省理工学院的科学写作类课程,选课人主要凭兴趣选课,不少研究生也会选本科生课程,虽然这没法记学分。笔者旁听了多门科学写作类课程,发现选课人都超过了最大人数限制,不得不协商退课。而从教学的角度而言,每门课的教师可以各有风格,但共同的风格就是讲得少、讨论多,每门课都会布置大量先是阅读、以后是写作训练的作业,然后课上大家一起来讨论。不同的教师往往根据自己的兴趣和专业特点来布置阅读任务,有新闻从业经历的教师倾向于要求学生阅读媒体作品,而从事科普写作的教师则往往要求阅读卡尔萨根等大师对科学进行总体论述的综述文章。值得一提的是,MIT的科学写作项目十几名教师,只有一个拥有博士学位,还是多年前转行写作之前的物理学博士,其他人都是业界资深的科学写作专家,包括多位获得过普利策新闻奖的记者和普利策图书奖的科普作家。

在考评时,该项目从不要求大家都来写论文,每个人都要用自己领域中取得的成绩,由其同行撰写推荐和点评材料,这些成绩可能包括一本书、一部影视作品,或者是其他领域的研究,也可能是系列的媒体专栏作品。近年来,麻省理工学院更加强调实践的价值。为了更多更好地吸引社会上的优秀人才进入该校任教,MIT设立了实践教授(ProfessorofPractice)这一职位,该职位不需要进行学术考评,只需要在业界成绩优秀,并具有很好的教学能力即可。哈佛大学也早已设立了这一职位。它方便了哈佛与MIT在传播、社会管理和政府管理等各个专业吸引了大批优秀的人才。除了麻省理工学院外,其他欧美知名高校也很重视这方面的情况,包括哥伦比亚大学(哥伦比亚大学科学新闻专业介绍如表2所示)、康乃尔大学、纽约大学、加州理工学院、加州大学多个分校、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都开设有科学写作、科学新闻或科学传播课程。这些高校教授科学写作或科学新闻专业的教师主要来自科学新闻与科学写作的实践领域,通常不要求博士学位,也没有强制性的科研要求。实际上,由于科研机构的科研岗位有限,所以很多本来选择理工科的学生,在读完博士后转向了科学写作或科学传播工作,他们能顺利开展工作,与各高校开展这方面的素质教育是分不开的。

3欧美高校传播素质培养对我们的启示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欧美高校尤其是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在科学传播素质方面开展的工作,对我们在我国高校开展科学传播素质培训工作有很强的借鉴作用。由于国内多所高校,包括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在建设和发展过程中,都受到了麻省理工学院很大的影响,因此相对而言,国内的部分领先高校也比较容易接受麻省理工的实践经验。据了解,国内部分高校,如中科院研究生院、湖南大学和深圳大学,都开设了面向全校学生的科技新闻类课程,普遍受到了学生的广泛欢迎,选修数量大大超过了预期。这说明,学生对此的需求是很明显的。但由于我国文理分科体制,导致了高校中教授新闻和写作(新闻系或中文系)教师科学素质不高,很难承担起为学生开设科学传播或科学写作类课程的需求。

新闻稿范文8

在信息爆炸的当今社会,人们每天通过大众传媒与人际交往渠道获得丰富的新闻信息,然而信息泛滥下却经常遗漏最重要的内容,于是突破报纸常规发展模式的文摘类报刊,以其大信息量、宽覆盖面历来深受读者欢迎。同普通报纸相比较,文摘类报纸的稿件摘编自其它媒体而并非由本报记者采写。2008年,“大型文摘日报”的构想被《新华每日电讯》总编辑解国记提出并解释:“‘大型’是为了区别于其他文摘日报,‘第一家’是因为我国此前还没有这种形制(对开8版)和出版周期(日刊)的文摘报。”自此,以《新华每日电讯》为典型,保持报纸时效性不变的大型新闻类文摘日报开始了探索之路。新闻类文摘报在集纳其它媒体精华的同时,跟随每日新闻确定主题,这一点明显不同于日常读到的文摘类报纸。

一、中外文摘报的历史及发展现状

1.中外文摘报的历史

“文摘”一词原引于拉丁文abstractus,原义为“抽取”。世界文摘类刊物最早出现于十八世纪,如1703年德国的莱比锡的《文摘月报》、1747年英国伦敦的《国际知识与趣味杂志》,1772年法国巴黎的《法国及外国杂志文摘》等。最初的文摘类刊物重点是对文学著作的评介,而真正意义上的新闻类文摘刊物起源于19世纪。第一批国外新闻类文摘报刊为ReviewofReviews,由英国人W.T.Staed和georgeNewnes创办,是1890-1893年先后在英国伦敦、美国纽约和澳大利亚建立起来的一组杂志的名称。西方国家涌现出多家文摘性质的报刊后不久,我国第一份文摘类刊物《集成报》在上海创办,是近代第一次国人办报高潮的产物。而其创办日期1897年5月6日(清光绪二十三年四月初五),恰逢维新变法运动的高潮,受外来因素的诱导作用颇为明显。创办一年后停刊的《集成报》,虽符合新闻性并以“报”冠名,但作为旬刊,并不算严格意义上的报纸,然而从广义上来讲,这份连史纸石印、每期约30页、内容“以采录中外各报为主”的刊物,因凝集了创办者的远见卓识,成为中国新闻类文摘报刊的源头,并使期刊出版物的总体结构变得多样化。之后在20世纪初期,具有明显西方新闻类文摘报特征的《经世文潮》、《东方杂志》、《萃新报》接连创办,文摘报刊初创期之后的小高潮一度形成。自文摘类报刊首度出现的一百余年后,经过改革开放政策对经济的有效刺激和民众思想的开化,文摘报刊如雨后春笋般在我国流行。“报刊发行量的分配体制发生了变化,我国出现了自费订阅报刊的市场。它为文摘类报刊提供了生产的前提,也是改革开放时期报刊总体生产格局的新产物。”

2.中外文摘报刊的发展现状

说起文摘,现今国内外文摘类报刊种类丰富。美国久负盛名的《读者文摘》不能不被提及,这份创刊历史达八十七年之久、在全球拥有重要影响力的老牌文摘类杂志却于2009年8月提出破产申请保护,引发文摘报刊业的“大地震”。放眼国内,甘肃兰州创办的文摘期刊《读者》以其精品选稿被誉为“中国人的心灵读本”,然而却是刊物性质。在我国数量庞大的文摘类报纸中,《文摘报》这类较有代表性、出版历史较长、在国内影响颇大的报纸,因自身文学性质的局限,使其仍不符合本文对研究对象新闻性报纸的特征要求。参考《中国剪报》社社长王荣泰对文摘类报纸的分类:为国际时政类、分门别类的文摘报、综合性文摘报。以报纸形态及新闻性要求考量国内外文摘报刊,国外不乏阿根廷《文摘报》这样的报纸,而国内较为成功的新闻类文摘报纸有上海《报刊文摘》、常州《中国剪报》等。但是尽管如此,受到出版时间的限制,它们在信息传递速度上总要比普通新闻类日报慢一拍,不强的时效性成此类文摘报的“先天不足”。由此纵观全国,既能满足新闻时效性,又符合文摘特征的大型日报仅《新华每日电讯》与《参考消息》两家。

同为新华通讯社下属机构的《新华每日电讯》和《参考消息》在新闻类大型文摘日报的定性上有其相似性:然而二者又有明显差异:《参考消息》以内参形式创办于1931年,在特定时代背景下旨在为苏区领导同志提供国际新闻参考,而解放后的1958年在提议下,《参考消息》被改为一份公开发行的报纸。《新华每日电讯》主要以新华社、以境内媒体(个别外媒)为选编稿源,是我们对自己的宣传报道,以及我们如何报道世界。在本课题中,笔者基于2011年全年,对《新华每日电讯》与《参考消息》进行分析,比较出以下不同点:通过对2011年两家报纸的分析不难发现,一个站在国内媒体视角、一个站在国外媒体视角,这是《新华每日电讯》与《参考消息》最本质的区别。经历过“新华大文摘”的改版尝试后,《新华每日电讯》在国内外率先提出创办大型文摘日报。在其创刊即将满二十年,改版满十年之际回顾《电讯》的发展轨迹,思考现实困境及阻碍,不难把握未来新闻类大型文摘日报的发展方向。

二、以《新华每日电讯》为例谈中国大型文摘日报的开创及发展

1.《新华每日电讯》的创刊及改版

1993年,为解决新华通讯社通稿的落地问题,《新华每日电讯》创刊。创办之初,考虑到通稿并不直接面向受众、没有特定读者指向的特殊性,该报并未确立明晰的市场定位,想要实现公开发行极为困难。新世纪初,来自新华社各线路的日发稿量大增,《电讯》难以实现全覆盖,而且随着互联网在国内的出现与迅速普及,新华网问世,通稿自然而然“落”到信息传递更为快捷的新华网。面对残酷现实带来的生死问题,顶着重重压力,《新华每日电讯》于2002年开始了改版探索并慢慢寻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路线,逐步摆脱饱受诟病的“新华体”。2005年,考虑到这样的现实: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传播新媒介带来了海量新闻,然而读者时间和经历的有限性,决定了在面对冗杂信息时他们的信息接收能力极为有限。总编辑解国记在《电讯》的发展创办过程中感悟到“新华大文摘”的轮廓性概念,并在2008年接受记者采访时又提出了较为清晰的“主流时政大报的形制,大型文摘日报的操持”定位。2010年《新华每日电讯》发行量破百万,达105万份,其“大型”不容怀疑,考虑到《电讯》不同于普通文摘报的及时新闻特性,选择此报作为研究对象。具备文摘报纸占有丰富成品资源的优势,改版后的《电讯》却依然不符合一般日报的核心特征,无法由编辑部直接策划指挥记者进行原创报道,也正因如此对编辑人员要求极高:既要有新闻敏感度、政治洞察力,还需有强烈的大局意识和超强的文字驾驭能力,从而在选稿、改稿、组版等过程中实现新闻信息的扩大再生产,即传统意义上的“二次加工”,之后再进行更大范围的传播。#p#分页标题#e#

2.《新华每日电讯》的版面介绍

自创办以来,《新华每日电讯》始终坚持“办薄报”的思想,并于2009年基本实现相对固定版面安排模式:除每年两会党代会、重要周年及喜庆报道等特殊时期外,平日周一至周四每日对开8版,周五16版,周六周日每日4版。除周一至周五每天1个评论版、周五后8块版两个周刊(草地周刊、新华视界)以外,其余版面绝大多数选登新华社新闻,少部分选登其它媒体报道。具体版面内容分布如下为:1版:选稿主要考虑新闻性、重要性、可读性、评价性,多重要通稿新闻。2版:“国内新闻”,值得一提的是在所有版面中该版新闻最密集,编删力度最大,新闻条数最多。3版:“评论•声音”,作为《电讯》为数不多的原创版面之一,报社评论员与读者来稿比例大约为2:8。4版:“每日焦点”,定位于焦点新闻的舆论监督,围绕热点和受众关注点从各大媒体选择稿件。5版:“世界报道”,选用新华社通告与国际专稿线路的国际新闻。6版:“经济•民生”,7版、8版:机动版,根据当日的发稿情况和广告占版来确定版面内容。不论是从创刊、改版还是基本固定的版面设置,《新华每日电讯》的发展之路折射出中国新闻类大型文摘日报的探索发展。

三、从《新华每日电讯》的办报特点分析我国新闻类大型文摘日报的发展

1.发展前景

(1)文摘类日报也可以具备高时效性,做读者合格的“新闻秘书”。众所周知,文摘类报纸并非每天出版,其文摘性质决定所登稿件在新闻数量与时效性方面无法同综合性日报一争高下。新华通讯社作为国家通讯社、世界性通讯社,拥有强大的采编力量、丰富的信息来源渠道和极高的社会地位,尤其在时政报道方面,新华社的优势更加突出。《新华每日电讯》由新华社创办,占有丰富的成品稿源,具有难以匹敌的资源优势,它每日出版,以其及时新闻弥补了时效性弱的短板,彻底实现一报在手,尽览天下事。面对新闻信息泛滥的现实情况,在假新闻层出不穷的当今社会,既有效又准确地从浩如烟海的新闻中筛选出最有价值新闻是读者的期望。然而市场上既有的文摘类版面小、周期长,即使有这样的职能也无法满足读读者对一张能替他们删选、整理新闻信息报纸的需要。《电讯》秉持“为读者当新闻秘书,替读者选新闻精品”的办报理念,打的就是日报里无文摘,文摘里无日报的空档,做读者合格的新闻秘书。

(2)出色的“二度创作”。新闻记者撰写的新闻稿件在见报之前必经两个过程:纠正事实性差错、纠正知识性差错、纠正文字性差错、纠正政策性差错、对稿件进行补偏救弊的“保护性梳理”和压缩以凝聚主题、改写以凸现精华、进行扬长求精的“提高性梳理”。这对报刊编辑的专业素质提出了明确要求,编辑在通过专业视角的选稿后,重新拟定标题及修改删减,赋予新闻新的活力。能够可喜地看到,在新闻体裁变化上,《电讯》编辑在提供事实信息的基础上对标题进行改写,进行引导性表达进一步加强通稿处理、扩大稿源,没有新闻价值的通稿坚决舍弃,即使必须要用也重手砍删精编。极具风格的标题是《电讯》的特色之一,被编辑改头换面的通稿实现由传统口号式、歌颂式向口语化、故事化、细节化的改变。简单直白是进步,而如何把直白的内容说的吸引人同样也是进步。以2012年3月9日第7版一篇报道的标题为例,从《珠三角PM2.5监测数据成国内首个按新标准公布监测数据的城市群》到最后的《珠三角“亮”PM2.5数据》,一个“亮”字,将原本枯燥无味的标题生动化,极具吸引力。

(3)注重文摘类报刊的原创性。“文摘”往往让人误以为广“摘”即可,无需原创,然而新闻事件的突发性决定很多时候无“源”可摘的情况,这个时候在创办文摘日报理念的指导下《电讯》正式成立评论和副刊两个以原创为主的部门。目前,“评论•声音”已初步形成了“理性、建设性、兼顾权威性和草根表达”的风格,集结了大批特约评论作者,其品牌栏目“及时评论”、“一周谈”等在社会有较大影响。这样的尝试明显区别于文摘周报、周二、周三文摘等的日报文摘类报纸,摆脱了文摘报不可避免地出现同质化现象,同时强化了对读者的吸引力,为《电讯》的发展留下了足够大的空间。《草地周刊》以自组、自采原创稿件为主,板式自由灵活、追求个性,不同于普通报纸副刊的丰富文化生活、提高报纸文化品位作用,除此之外,《草地周刊》还生产原创的深度调查。

(4)不断改版过程中敢于创新。值得一提的是,在版面处理问题上,《电讯》将报头从左上角移到版面上方的正中央,这样的头版板式明显区别于《人民日报》等大型党报;多次使用“通版”(现有的新闻学教材这样解释:把报纸统一面上两个相对的版打通而形成的版)报道重大事件,这一做法甚至已经成为该报的“杀手锏”;头版新闻的处理更加自由,无需对版;在稿件选择上告别枯燥的“通稿”模式,腾出大量版面刊登读者真正感兴趣的新闻,对不可避免的领导同志一般公告性、礼节性活动报道仅做成标题新闻。

(5)通讯社与报纸的完美结合。传播学者陈力丹曾表示:“报刊数量达到一定程度后,必然会出现专门向报刊提供新闻稿的通讯社。而报刊数量达到一定程度后,则必然会出现从众多报刊中摘录某一专题、某一层次信息的报刊。二者分别是为了满足报刊、读者更方便、经济地获取自己需要或感兴趣的信息。而驱动通讯社出现、文摘报刊诞生的经济体制则是市场经济。”当《新华每日电讯》的以大型文摘日报的身份出现,实现新华通讯社与新闻性文摘类报刊的完美结合,其发展潜力不可估量。

2.发展困境

《新华每日电讯》作为国内首家提出创办“大型文摘日报”的报社,在改版之路上的经验与教训值得国内同类文摘报的学习,然而,如果将这种模式推广全国或其它文摘报却异常艰难,理由如下:

第一,不是所有文摘报刊都能够拥有《电讯》占有新华社的丰富成品稿源优势,真正实现新闻类文摘报纸的时效性难度极大,真正探索属于自己的特色才是新闻类文摘报纸的工作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