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医生培训范例

心理医生培训

心理医生培训范文1

全科医生培训管理是医院教学管理中非常重要的部分,会直接影响到培训的效率和质量,在新形势下,医院应结合全科医生培训特点,在医院信息平台的基础上,建立适应全科医生培训需要的培训管理系统。本文就全科医生培训管理系统建立的必要性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全科医生培训管理系统的设计方案。

关键词

信息技术;培训管理;医院信息平台;全科医生

1前言

全科医生的专业素养会直接影响医生的工作效率和质量,全科医生的综合素养越高,才可以给居民带来质量越高的卫生服务,因此建立完善的全科医生培训管理系统,加强对全科医生的培训管理,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2全科医生培训管理系统建立的必要性

全科医生与专科医生有着较大的区别,全科医生主要是掌握保健、预防、康复以及医疗等诸多方面的医学知识,在基层为人民群众提供基本医疗服务的医生,而不是以治疗某一专科疾病为目的,全科医生是居民健康的“守门人”,在基层主要开展疾病预防、居民健康管理、常见疾病诊疗或转诊等工作,保障基层群众的身体健康[1]。虽然我国在全科医学教育方面加大了资金投入力度,但目前我国还面临着全科医生不足、全科医生学历低下以及医生队伍不稳定等情况,没有高素质的全科医生,就不可能有高质量的基层卫生服务[2],所以全科医生培训管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由于我国目前还没有统一的全科医生培训管理体系,因而基于信息平台的全科医生培训管理系统建立有其必要性。

3全科医生培训管理系统的设计

为了提高全科医生培训管理效率,采用微软服务器操作系统作为全科医生培训管理系统的开发平台,所使用系统为WindowsServer2008,并在开发设计的过程中融入Sybase数据库以及PowerBuilder开发工具,结合全科医生的特点,建立完善的培训管理系统[3]。

3.1培训管理

该模块是全科医生培训管理系统中比较重要的模块,主要包括全科医生和教师的互评、课程维护管理、成绩考核管理等方面。临床教师对全科医生的培训情况进行评估,并填写和上交评估表,同时全科医生也可以填写教师评估表,并上交教务办人员。全科医生可以通过该模块了解培训负责教师的基本信息以及评估表状态,同样教师也可以通过该模块动态查询全科医生的评估表状态以及全科医生基本信息。教师和全科医生的评估表递交之后,教务办管理人员需要对教师和全科医生的评价表进行汇总,并对汇总情况进行分析,了解每位教师和学院的具体情况。教务办管理人员通过“培训管理”这一模块,不仅可以了解评估表填写情况,还可以了解全科医生的科室轮转情况,从而更合理地安排全科医生的轮转科室、轮转时间以及指导教师等,给临床教师合理分配维护工作,使各项培训工作能够顺利开展,全科医生和教师能够随时通过该模块查询到课程安排,能及早做准备,能使培训效果更好。

3.2资源下载

在全科医生培训管理系统中,“资源下载”模块的主要内容就是各种课件资源和学习资源的上传和下载以及院内邮件功能,临床教师可以将一些优秀课件、专题讲座、培训资料以及典型病例分析等上传到FTP服务器,使全科医生能够通过该服务器随时下载学习资源。另外,通过该模块还可以将医院的医疗信息资源充分利用起来,提高医院各项工作的工作效率。比如医院可以将病人的各项基本信息和临床检查和诊治情况录入到系统中,然后使得医院工作人员可以通过输入病人的住院号就可以搜索到病人的电子病理以及临床检验结果等内容,能够方便全科医生培训。

3.3信息维护

全科医生培训管理系统与其他系统一样,需要进行必要的信息维护,信息维护主要包括用户权限管理、提供基础数据以及防止信息更改等方面,从而起到信息保护的作用。在该模块下,教务办管理人员可以根据教师和全科医生的具体情况,合理变动评估表的内容和评分标准,使其更符合实际需要。其次,教务办管理人员可以对全科医生的各项基础信息和工号分配等进行维护,对信息的更改进行必要控制,设置教师和全科医生的权限。

3.4身份验证

身份验证是保障全科医生培训管理系统信息安全的重要措施,所以教师和全科医生进入该系统时,需要进行身份验证,通过输入自己的工号和密码后才能登陆系统,获取相应的信息,根据教师和全科医生的工号对其身份进行识别,并给予不同的权限,例如全科医生只能看到对教师的评估表,浏览和下载网络教学资源,而教师只能看到全科医生的评估表,可以在该系统上传和删除教学资源,只有教务办管理人员才有权限控制该系统的所有模块。

4全科医生培训管理系统的实现

4.1丰富了全科医生的培训内容

与其他培训不同,全科医生培训具有培训对象起点高、培训周期短和培训知识需求多样化等特点,所以如果使用一般的培训方式对其进行培训,通常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在医院信息平台的基础上使用全科医生培训管理系统对全科医生展开培训,可以有效弥补传统培训管理模式的不足,接受培训的全科医生可以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随时随地接受培训,尤其是对于工作比较繁忙的全科医生,这种培训方式可以带来极大的便利。全科医生通过登录全科医生培训管理系统,可以获取到各种各样的教学内容,能够满足全科医生对教学信息的多样化需求。因此,教务办管理人员及时更新和上传学习资料,丰富全科医生的培训内容。

4.2促进了教师与全科医生之间的交流

全科医生培训管理系统中的院内邮件功能,能够加强教师和全科医生之间的沟通交流,提高培训的效率。临床教师通常都比较忙,除了开展专题讲课外,大部分时间都在临床工作,空闲时间非常少,所以可以用于解答全科医生疑虑的时间比较少,而通过该系统的院内邮件功能,能够给教师与全科医生之间建立交流的平台,教师能够在空闲时解答全科医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疑虑,从而提高全科医生的专业水平。

4.3充分发挥医院信息系统资源的优势

全科医生培训管理系统是在医院信息平台基础上建立的,该系统具有非常丰富的医院信息资源,通过该系统就可以查询到医院临床检查和治疗的各种信息,全科医生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下载和学习,通过对这些病例的分析和总结,不仅可以增强全科医生的理论知识,还可以增强全科医生的实践能力,从而提升全科医生的专业素养。

4.4全科医生培训管理的信息化和规范化

在全科医生的培训管理中使用全科医生培训管理系统,使全科医生的培训管理工作变得更为便捷,简化了工作流程,可以有效提高全科医生的培训效率,使全科医生培训管理向信息化和规范化转变。另外,教务办管理人员通过对全科医生培训管理系统中的全科医生培训情况以及教学与全科医生之间的评价情况进行汇总和分析,可以及时发现全科医生培训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改进,使医院的全科医生培训管理向精细化迈进,提高全科医生的专业素养和综合素养。

5结语

总而言之,在新形势下,医院应充分利用医院信息平台资源,建立和完善全科医生培训管理系统,简化工作流程,使全科医生培训管理更为信息化和规范化,提高全科医生培训的效率,为社会培养更多高素质的医务人员。

作者:迟文烁 单位:苏州科技城医院

参考文献

[1]线福华,路孝琴,吕兆丰.全科医生培养模式及其实施中相关问题的思考[J].中国全科医学,2012,8(23):2498-2501.

心理医生培训范文2

 

为了促进学生艺术创新能力的发展,艺术高校必须深入分析当前创新教育中存在的问题,紧扣学生艺术创新能力生成的三大因素——动力因素、智力因素、知能因素,围绕教学改革的四大核心——制度、课程、教师、课堂,从教育生态的整体结构出发进行大胆的改革创新,为学生独立思考、自由探索、勇于创新营造良好的环境与平台。   一、积极推行制度创新,营造良好的人文关怀环境   制度创新的主要目的就是建立有利于创新人才培养与成长的制度机制。营造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发展的体现人文关怀的文化环境。艺术高校需对学生学习管理有关规定特别是学籍管理条例进行修订,破除传统专业培养制度对学生个性发展的束缚,将学生学习的自由性、自主性体现在制度的各个方面。   1.实行弹性学制   本科教育的基本学制为四年,但学习年限可以设为3—8年,学生可根据自己的情况选定在校学习时间。同时,实行结业证换发制度,学生如果在规定的年限内未达到毕业要求,只取得结业证,结业后可回校重修、补考,符合条件者,换发毕业证并授予学位。这样的弹性学制,可以给学生创造宽松的学习环境,让学生的自主、自由学习不再是一种奢望。   2.加大学生的专业选择权   首先是在录取阶段充分尊重学生的专业学习志趣。   学校应改变以往划定一个录取分数线,线上考生调剂录取到各专业方向的做法,按专业(有的按专业方向)划定专业考试录取分数线及文化高考录取分数线,以学生填报的第一志愿专业方向录取,以此降低学生刚入校就盼望转专业的现象发生。其次是扩大转专业(方向)范围。   学生经过将近一年的艺术专业学习、对所学专业有了较深认识之后,对专业选择更为理智、也更体现其艺术学习的兴趣。因此,学校应将第二学期末定为学生转专业(方向)的办理时间,面向全校受理转专业方向的申请,不再对专业转入转出人数进行限定,最大限度满足学生的学习意愿。此外,还应简化学生转专业方向的审批程序,学生在同一个专业范围内转方向的,由各教学单位根据教学资源及学生的意愿确定,报学校教务处进行学籍备案即可。   3.实行免昕制度   对一些能力强、潜力大的学生,课堂上教师提供的教学服务往往不能很好满足其学习要求,容易出现“身在曹营心在汉”的现象。此时严格要求学生到课堂听课,势必造成教与学的资源浪费。为此,拓展课程学习方式,将课堂教学与学生自学有机结合,在“两课”外的其余课程推行免听制度,由任课教师审定学生的免听资格,将有效提高教学效率,为学生的学习与创作提供更多的自主时间,促进学生艺术创新能力的培养。   二、提高教师教学能力,激活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作为实施创新教育的主战场,其质量高低直接影响着学生艺术创新能力的培养成效。为此,艺术高校必须改变只注重教师专业能力水平的评价与提升,而忽视教学能力、教研能力提高的弊端,树立新型教学观,采取有效措施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提高课堂教学艺术性,激活课堂。   1.树立新型的教学观与学习观   有效的教学主要以学生的学习为核心,以学生发展为指导,关心教学对学生的思想、态度、情感、思维、能力等方面产生影响,关注怎么教才能有助于学生学习这一关键问题。教学中,突出学生的学习主体性、自觉性,教师始终关注学生所处的学习情景、认识学生的差异性,不断对教学做出评估以改进学习效果。为了更好转变教师的教学理念,学校通过采取有效措施,比如:召开“创新人才培养与教学改革”主题研讨会,开展“课程改革建设年”等主题建设活动,围绕着“为谁而教”“为何而教”“学生怎么学”‘我怎么教”等问题,组织教师研究教学,在全校形成一个反思教学、学习教育教学新理念新方法的热潮,建设一个成熟的学习型学校,提高教师从事创新教育的自觉性。   2.激活课堂教学   首先,采取适宜的教学组织形式,严格控制班级授课人数。在办学规模适度扩大的当下,艺术高校还必须回归学科的本真,采取个别教学、小组教学、小班教学等体现艺术教育规律的教学组织形式。严格控制班级授课人数,音乐类专业主课采取一对一个别教学,美术类专业控制在15人左右,设计类专业控制在25人左右,专业理论课控制在45人左右,公共人文类课程一般为60人左右。其次,创新教学方式方法。教师应积极采用参与式、探究式教学,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与学生特点,探索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方式方法,建立一种开放课堂教学模式,唤醒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学生求知欲和好奇心,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力、丰富的想象力和灵活的艺术创新思维能力,促进学生探究性学习的主动性。实践证明,工作室制的教学方式、社会项目进课堂的实战教学方法、目标导向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写生与创作融合互动的教学方法、头脑风暴式的参与讨论教学法、问题式案例教学法等方式方法,对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培养学生的艺术创新实践能力具有良好的效果。   3.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   首先是实施教师课堂教学能力与专业能力提升工程。鼓励教师根据自身专业特长和兴趣爱好,积极参加学校专业能力展示活动、各级各类专业比赛以及科研创作活动,激励教师岗位创新、岗位成才,全面提升教师专业能力。促进教师可持续发展。其次是形成有助于教师成长的激励机制。通过专家评教、学生评教、学生选教制度的实施,促进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的成长.将教学成果、教学改革项目、教改论文等列入教师的职务晋升、考核评优、硕士生导师遴选条件,激励教师重视教学能力的提升,鼓励教师投身教学、研究教学,自觉掌握教育规律。三是强化教学团队的建设。实行新进教师与外聘教师导师制,发挥优秀教师的传帮带作用,通过开展精品课程课堂教学示范观摩活动,把课程建设与提高教师教学水平有机结合,有效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与卓越大学教师的培养。#p#分页标题#e#   三、优化课程体系,促进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   构建课程体系,关键要处理好课程与学科发展、社会需求、学生发展的关系,关注学生综合素养和能力的形成与提高,关注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与自身潜能的发展。   1.突出课程体系的先进性、适切性   根据社会发展需求以及办学经验,学校每年都应对专业的培养方案进行修订,以保证课程体系的先进性、前沿性。在课程设置环节,充分吸纳学生的意见,课程设置专家善于换位思考,同时将高年级学生及走向工作岗位2—5年的毕业生列入课程设置咨询队伍。在课程结构上,将学科课程、实践性课程、科研创作课程紧密结合,提高课程的综合化,保证创新能力素质结构与课程设置高度融合,以促进学生艺术理论素养、艺术创作水平、艺术创作能力技艺、综合实践能力的提升。   2.增加选修课的比例,建立开放性课程   为增强课程体系的创新性与开放性,必须提高专业任选课的学分比例,增加专业任选课的开课数量,避免整齐划一的课程方案,让学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按照自己的兴趣和需要选择学习。扩大公共任选课的学科知识领域,鼓励学生跨专业选修课程。要求音乐舞蹈类学生至少选修l门美术类课程、美术设计类学生至少选修l门音乐类课程,促进学科专业交叉渗透,完善学生的智能结构。   3.设立多层次的教学目标体系   分层教学,就是允许同一专业的学生在同一门课程上达到不同的目标,教师通过准确把握同一层面学生的认知规律和特点。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学生实现自主设计、自主发展提供可能。   音乐、绘画、雕塑等专业课教学,具有实施分层教学的良好基础和现实需求。比如t在油画、版画、水彩、雕塑等专业(方向)采取工作室制,根据每个工作室的不同艺术风格,设定不同教学目标以及不同的课程计划,充分尊重学生的艺术个性,发挥学生的艺术潜能,赋予学生更高的学习自主权,为学生艺术创新能力的科学发展创设一个良好环境.

心理医生培训范文3

1.1定期对重性精神病患者进行上门随访

根据《浙江省社区精神病患者分级管理要求》,对精神病患者分4级进行随访管理,即(1)1级:随访1次/15d;(2)2级:随访1次/月;(3)3级:1次/2月;(4)4级:1次/6月。随访的主要内容为关注患者病情变化、督促患者服药、加强患者看护、及时发现肇事肇祸苗头并进行报告处理等,并做好记录。

1.2为精神病患者提供用药指导

社区精防人员通过上门随访或电话随访的形式了解患者服药情况,由患者信赖的家庭成员负责患者用药,遵照医瞩及时监督患者按量服药,如果患者病情出现加重或出现明显的副反应,与专科医生进行联系,并根据专科医生的建议调整患者的服药剂量。

1.3为部份患者提供心理咨询

每一位社区精防人员都进行了一定时间的心理培训,当患者出现情绪低落、焦虑等心理问题时,精防人员主动为其进行心理疏导,当患者心理问题比较严重时,与精神病专科医院心理医生或心理咨询工作室的人员进行联系,征得患者与家属同意后转介给专业的心理医生进行心理咨询。

1.4指导患者进行社区康复训练

精防人员利用上门随访的机会,对患者的康复进行指导,重点是进行作业疗法、社交技能训练等。根据当地的特色,让精神病患者或他的家人安排穿羽毛球拍的工作,鼓励他们外出与人进行交往,体会人际交往的乐趣。

2结果

98例患者中,有76例生活基本能自理或重新工作,只有6例患者因家庭出现应急事件或没有规范服药而病情加重再次住院治疗,无肇事肇祸事故发生。

3讨论

3.1规范的管理与指导,有利于患者的维持治疗

由于本市是“686”项目(中央补助地方卫生经费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项目)的试点地区,由市精神病防治办公室负责全市重性精神疾病的管理与指导工作,各社区卫生服务站精防人员具体进行管理,及时掌握患者的病情与服药情况,大大提高了患者服药的依从性,同时也对患者用药的调整提供了更大的便捷性,不用每次都要到专科医院就诊而调整,对患者的维持治疗提供了保障,减少了患者的复发率,从而也降低了患者的肇事、肇祸率。

3.2心理咨询能帮助解除患者的心理痛苦

重性精神病患者存在很多心理方面的问题,有些发病时存在心理方面的诱因;有些精神病患者存在一些人格缺陷,比如抑郁症患者多愁善感,躁狂症患者情绪很容易冲动;有些发病后受到家庭与社会的不公正对待而产生心理问题,这些心理问题如果单纯依赖药物治疗,要么效果不好,要么病情容易复发,要么患者的心理痛苦难以解除。我们在强调患者服药治疗的同时,为部份患者进行心理疏导,特别是对一些问题严重的患者转介给专业的心理医生治疗,取得了不错的治疗效果。

3.3康复训练有利于患者恢复社会功能,早日回归社会

心理医生培训范文4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健康;心理健康教育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和时代的需要,大学逐年扩招,现在的在校大学生人数已经十分庞大。而大学生刚刚从紧张拘束的高考中解放,许多人还没能转变好自己的身份,也没能处理好从按要求做事听话就好转变到自己做主,为自己的未来做大事的模式中去。在此前学习是最重要的事情,其他事情则有家长和老师来为他们完成,同时社会对于未成年人和学生的宽容度都比较高,因此大学生的心智往往不是特别成熟。而大学生渴望自由却不能正确支配自己的自由和明白自己要做的事情。因此,学校有必要开展大学生的心理教育,帮助他们完成从不成熟走向成熟,从迷茫到找到人生的路,在此期间合适的课程和正确的引导十分重要,本文将从几个部分讨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1]

一、大学生的心理现状

我国经过几次教育改革后,针对社会需求,大学不断扩招,在校的大学生已经到了一个十分庞大的数量,因此正确认识他们的心理状况是一件十分重要的事情。在校大学生有很多是迷茫的,他们刚刚从课业中解放出来,高中的繁重课程将他们的个性压抑,因此当他们接触到自由时往往迷茫又敏感,好奇又不知所措。在现在这个信息化社会,大学生对于社会有了一定的了解又只是一知半解,他们没有生活阅历也没有完全明晰自己的欲望,因此他们可能会追求刺激,也可能浪费青春,追求叛逆。但是大学生也不只是这样充满着负面因素,他们充满朝气,有活力,对外界的求知欲旺盛,因此要正确引导他们找到自己的目标。但是他们的很多声音不被听到,在个性被张扬的现在,依然有很多家长不理解他们,从而造成矛盾,大学生们难以寻求帮助,因此我们学校要做好他们的后盾,让他们能愿意信任。[2]在校大学生有一个显著特征是他们以自我为中心。这是因为现在独生子女数量较多,因此在家中比较受宠,以孩子的感受为主要发展导向,因此他们已经习惯了作为家庭的中心,成为人群中会被重视的部分。因此他们敏感又追求关注度和表现欲。但也因为长时间的学习,难以接触更多的人,生活环境较为简单,做事情冲动易受情绪感染,对于挫折的接受能力较为单一。也正是因此,引导他们面对不一样的价值判断和选择,做情绪的主人,掌握自己的心理状况是一件刻不容缓的事情。[3]

二、大学生心理问题原因

(一)环境的转变

我国重视教育,九年义务教育普及,当一个学生成为大学生时,已经有了十二年的上学经历。这种经历让他们形成了学习是最重要的事情,也是他们最能掌控的事情。因此当他们进入大学后面对不一样的价值判断,不只是学习要好,还要有自己的价值判断,不一样的兴趣爱好等,都让他们不知所措,这种迷茫加剧了他们行为的茫然,也让他们自我怀疑,出现情绪和心理问题。

(二)和父母关系的转变

当他们面临高考时,家中的一切为高考让路,甚至社会都会为高考生让路,因此在这种环境下,他们的情感需求也为之让路,高考成为他们最重要、最不能失败的事情。他们的情感需求得不到满足,他们的娱乐欲望被压抑,但此时仍有高考这一个目标作为锚点,紧绷着他们的神经,可是高考结束后,锚点消失了,他们在寻找新的目标时有的父母无法满足孩子和理解孩子的欲望,而传统的家庭对于爱的表达总是羞于启齿,所以双方代沟与矛盾在不断变大。大学生向学校求助时学校也总会和家长反映,而家长或是觉得难以理解或是忽视问题,这样对解决矛盾于事无补,反而会引发大学生对于学校和家长的不信任,因此心理问题与情感问题难以解决,造成更麻烦的问题。

三、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忽视爱在教育中的作用

我们在孩子的成长教育中,总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按部就班地培养孩子的学习技能,但是总是忽视了爱的教育。感知爱是一件需要教导的事情,正如“读诗歌的孩子不会去砸窗户”一样,心中充满爱,拥有强大内心的孩子更能在成长过程中把握自己。而父母总是认为物质才是最重要的,忽视了对孩子的陪伴,其实孩子需要的精神力量能够更好地帮助他走过成长道路上的挫折。当他们忽视了爱的陪伴时孩子对于感情不能够正确感知,他们敏感、易怒又叛逆,希望家长能够注意到他们,但当他们频繁受挫时,他们会转而求其次,寻找替代品。但普通的刺激难以吸引他们,因此选择虚浮的感官刺激是最直接也是最快速满足他们内心的方式,他们会在感官刺激中迷失自己,从而精神更空虚,难以追求向上的动力。因此,家庭的陪伴是一个人走向健全最重要的东西,一个人如果在成长期内充满了爱,心智健全,则未来可以从童年中汲取前进的力量。[4]

(二)社会的价值取向

在现代社会,对一个人的价值判断太过单一,成果的判断标准是事业有成,而不是做一个自己想做的快乐的人。对标到孩子身上就是学习好最重要,因此他们难以逃脱这种价值取向,当成绩才是最重要的,而自我的欲望被放置在后时,内心得不到满足会产生和自我的矛盾,时间长了会产生自我怀疑,从而自我厌弃。当他们想要向专业的心理专家寻求帮助时,因为我们的心理医生数量仍然远远不够,我们的心理治疗体系仍不完善,他们难以得到足够的帮助。我们在心理观念上的进步仍然十分有限,很多人对于心理治疗仍然是认为有了精神病才会看心理医生,或者是心理医生都是骗钱的。这种观念下很多家长不愿意孩子向专业的机构寻求帮助,反而觉得是孩子太过敏感、多疑,难以理解。

(三)心理机构的能力不足

心理医生是一个比较新兴的职业,从业人数较少,同时培养周期长,培养难度大,因此很多合格的心理医生数量不足以满足广大心理咨询者的需求,他们的心理咨询价格高昂是许多大学生支付不起的。而在高校中,心理咨询师的数量更是不足以满足学生的需求,他们还有很多没有经历过足够的培训,专业程度不够高。因此,很多大学生知道心理健康已经到了不容忽视的阶段,但仍然没有足够求助的地方。学校中的心理老师很多能力不足以担任安抚学生、治愈学生的责任,他们还会用不恰当的方式破坏学生的信任,加大心理问题。有一些学生的心理状况是需要和家长保密的,因为家长难以正视该心理问题是他们心理问题的主要成因。但是学校依旧不理会应该遵守的保密协议,选择一种不恰当的方式告知家长,而通常情况下此类家长不能够妥善处理和孩子的关系,他们解决问题的方法通常是辱骂、羞辱等更让学生难以接受的方式。因此,学生在心理健康的教育中不仅是针对学生的,还是针对家长和学校的。[5]

四、大学生心理问题的解决方法

大学生健康教育是需要多方努力的。一个人的心理健康取决于方方面面,因此在解决时也需要多方努力才能解决这个问题。

(一)家长的努力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也是最重要的一位老师,还是陪伴孩子最长时间的老师。家长的言传身教是最厉害的教导方式,家长和孩子爱的羁绊是最重要的、最牢固的感情羁绊。因此,家长要正视好自己的位置,明白自己该做到的事情和该给孩子的支持,他们是孩子最后也是最坚固的堡垒,是孩子和外界接触的屏障,因此家长需要学习心理健康知识,方便他们防微杜渐,当孩子出现心理问题时及时帮助孩子找到答案,不陷入迷茫和憎恨等负面情绪。做孩子的知心朋友,而不是用家长的威严去控制、去命令孩子。

(二)社会的努力

在现在的社会中,我们追求物质,追求效率的最大化,因此我们的价值判断走向单一,对人的评价走向两极化,用事业的成功与否和财富的多少来衡量一个人是不是值得称颂的人。因此很多人在追逐利益的时候忘记了自我,成为利益的奴隶。还有很多人对于心灵的力量保持怀疑,唯物至上。他们不认为人的心灵也是需要滋养和治疗的。在这种风气的影响下我们对于心理医生的求助会变得尤为艰难。当大众变得温和包容后,我们对于自身的把握和人与人之间的相处会更加和谐,当大学生向外求助时能够得到真正的帮助而不是嘲讽。

(三)学校的努力

学校是学生除了家以外待得最久的地方。大学生普遍住校,学校就是他们的第二个家,因此学校有责任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负责任。学校要做到能够被学生信任,当学生求助时及时给予帮助,当学生的隐私需要保密时得到保密。同时学校应该加大心理咨询室的建设,让更多学生能够享受到应有的治疗。同时针对负责心理咨询的老师,要做到严格把关,避免进一步伤害学生的心理健康。

(四)学生自己的努力

一个人不光是有外在环境,还有内在环境。当一个人自身强大时,外物很难将他击垮。因此,学生自己要懂得强大自身的心理。不光是勇于向外寻求帮助,自己也要努力正视自己,审视自己,经常“三省吾身”认识自己、了解自己、和自己相处,向内寻求精神力量。[6]

五、小结

心理医生培训范文5

[关键词]临床护理;情绪管理;教学

临床老师是帮助护生把书本知识和临床工作融会贯通的重要桥梁,通过老师的承接作用,学生能够胜任临床工作;学生是帮助老师完善自我,提升素养,检验教学质量的标准。教师和学生在教学中均需要良好的情绪来完成。我们要对自己的心理情况有详细了解,并及时用有效的方法缓解自己的不良情绪,从而取得最佳的护理教学目标[1]。

1岗前培训与心理建设

1.1职业道德教育

在进入临床工作之前先要做好护生的心理引导和心理建设,使护生具有负责人的工作态度,提升学生的护理操作水平,使护生能够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护生要具备做一名合格护士的基本条件、义务和要求,在工作中要有耐心、爱心、责任性、同情心等,还要有不怕脏、不怕累、不怕吃苦的奉献精神。使学生在心理上把服务理念作为首要条件。

1.2入科介绍,规范礼仪

护生在进入病房实习前,带教老师应对其进行有关科室规章制度、工作制度,职业道德等方面的培训。带教老师要根据本科室的特点,向护生说明本科疾病的护理重点及注意事项。

1.3掌握护理技术操作规范,贯穿整个临床实践

护生进入临床第一天带教老师要将专科护理操作和基础护理操作演示一遍给护生看,并对护生做好要求:在以后的临床工作中每项操作都要严格按照相关规范与要求执行。在实习结束前对护生实施护理操作考试,确保了实习质量。护生进入临床前除了相关专业知识的讲授最重要的就是教学双方都需要做好心理建设,及时察觉情绪的变化,对不良情绪进行修正和调整。

2带教老师综合能力的培养和情绪管理

2.1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和业务水平

严格选拔带教老师,要选择业务水平、理论技能、个人素质、职业道德等均较高的护士做带教老师。情绪作为一种心理状态人人都有,但作为教学的主动方,老师有义务对自己的情绪进行有效管理,这也是老师自身素养的体现,从而保证教学的质量。

2.2带教老师护理及医学知识的强化

要全面了解与掌握专业新知识、新技术,同时加强对心理学、社会人文科学知识等的学习,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结构,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带教老师的自身业务素养直接关系到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因此教师应具备多方面的能力,如组织能力、口头表达能力、沟通能力、协调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自我情绪调控能力等[2]。

2.3培养自身的责任感与道德品质

护师不仅有导师的专职,而且还有着自身的职责,由此,他们要具备较高的敬业精神和责任心。带教老师的工作不仅仅是向护生传授知识,还要培养护生的道德素质,老师要为学生做好榜样。教师的情绪管理不仅是对自身的管理,更是影响学生受教程度的重要因素。好的老师更应该掌控情绪,应用情绪的自我激励能力引导或推动自己去达到预定的教学目的,也就是一种自我指导能力。

3临床教学多样化

3.1制定详细的教学计划

护理部依据护生和教学的实际情况制定实习内容和时间,制定护生的实习计划,护士长负责观察学生的学习情况,检查教学质量,促进教学质量的不断提升。

3.2理论与临床实践结合,提高带教质量

护生在正式进入实习期之后,带教老师要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例如在进行某项护理操作的时候,必须要让护生明确正规操作的步骤,并加强护生的无菌操作意识。在进行新的操作的时候,第一次操作应先让护生熟悉操作程序,操作重点及注意事项,教师应边操作边讲解。

3.3带教过程中教师要善于总结

主要总结的方面为:①对护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②对自身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③对更好的教育方式进行总结;④对于存在的问题要及时进行解决。带教老师要意识到护生的情况存在差异性,因此要因材施教、因势利导,对于优秀学生要严格要求,对暂时落后的学生要多加鼓励,对于教学中产生的不良情绪及时疏导,学生不仅学到了知识更为重要的是让学生增强自我管理的意识。

3.4应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法对护生实施逐步教育

老师要应用“放手不放眼”的教学方法去教学;带教老师均是工作经验丰富的护理人员,在教学中老师要将自己的工作经验传授给护生,用启发式教学法增强护生的责任感,培养护生的综合素质与能力等。让学生将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及时反馈,发现负面情绪问题及时帮助解决,教会其自我疏导的方法,做好临床护患沟通。

3.5“教”与“学”双评制度

通常情况下老师对护生的评价工作都在最后进行,也就是护生在完成在本科实习之后在护生出科的时候进行评价,给每个护生发1张本科制定的护理带教质量评价与意见表,在老师评价护生的同时我们也征求护生的意见,对于有价值的建议我们在经过商议后予以采纳。对那些受学生欢迎,教学效果突出的老师予以奖励,以不断提高带教老师的工作积极性,不断提升教学质量。

4不良情绪的自我管理

情绪管理指的是利用心理学的方法有意识地对情绪进行调适、缓解与激发,以达到情绪稳定、积极的目的。临床教学中教师和学生可通过以下方法进行情绪管理:心理暗示法、注意力转移法、适度宣泄法、自我安慰法等等。在上述调控方式不良的情况下,还可以通过向心理医生进行咨询、倾诉,在心理医生的指导、帮助下,克服不良情绪。不论是在临床工作还是在临床教学中,都是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交往,沟通的前提条件是有要具备较好的心理状态,只要拥有较好的心理状态,才能确保传达信息的无误性。自我情绪有效管理是护生必须具备的技能,只有先管理好自己的情绪,才能以积极的态度完成好工作。良好的情绪会促进良好的工作态度的建立,才能在患者面前展示出专业性,从而取得患者的信任与爱戴,也才能不断提升护理服务质量,达到最佳的护理效果。

参考文献

[1]张静.高校教师情绪管理能力提升策略研究[J].知识经济,2017,19(10):158-159.

心理医生培训范文6

一、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现状

1.认知不足,教育目标单一化。我国高职院校历来重视专业科目的学习,而对其他公共科目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心理健康教育是近些年来兴起的新兴事物,心理问题的形成可能来自于学生过往几年甚至十几年的长期影响,心理健康的建设远非一日两日的短期工程,从学生接触心理学理论,到心态的重新调整,往往需要经历三五年的时间,有着非常严重的滞后性。心理健康的教育成果,在学生在校期间并不会产生明显的效果,因而对专业学习和就业并不会产生明显的帮助,在高职院校的评价体系中,指标所占份额极小,因此,心理健康教育往往被高职院校的领导所忽视。但实际上,却忽略了心理健康教育是一个系统而复杂的学科,如果运用得好,能极大程度地激发学生潜能,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在这样错误的观念下,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定位就失之千里了。

2.资金短缺,发展缺乏有效投入。在现代经济社会中,任何一项事情的推进和开展,无不需要资金先行。比如,在心理健康教育中,最基础的设施设备投入就是心理咨询室的建设。但是,由于心理健康教育并未受到应有的重视,在整个院校的财政款项分配中,心理咨询所能分到的款项极为有限,这就导致了心理咨询室建设的简单化。比如,直接将废弃的教师办公室挪来做心理咨询室,室内布置沿用以往的教师办公桌,学生一走进去,立刻产生被请到教务处谈话的感觉,心理上立刻产生防备感,心理咨询的工作就极为难开展。因此,名义上,每个高职院校都配备了心理咨询室,但因为咨询效果不佳,愿意走进心理咨询室的学生不多。

3.人员配备不足。虽然高职院校开始注重心理健康教育人员的配备,心理健康教育网络初步形成,成员包括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中心人员、各系分管学生工作的领导以及各级辅导员,试图建立“校、院、班”的心理健康教育网络,这些都为高职心理健康教育发展建立了初步的基本结构。但从其人员配备中能清晰看到,还存在意识不足的问题。很多高职院校的心理咨询老师是由《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任课教师兼任,而没有进行专门的设置。在心理咨询领域,咨询者和被咨询者之间不能建立额外的关系,因为在咨询中涉及学生的个人隐私,大部分学生都希望找一个陌生人进行倾吐,如果本身有师生关系,心扉更难以打开,很多内心的想法,因为顾忌到这个熟人的身份而无法倾吐。甚至,有部分学生好不容易鼓足勇气走入心理咨询室,却发现是自己的任课老师而不了了之。

4.师资力量薄弱。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专业性非常强的工作,对于从事这一项工作的人员具有很高的专业要求。就目前心理咨询的市场化培训中,一个心理咨询师从入行到优秀的培训费用大概要20万左右,但很多高职院校在心理咨询老师的培训经费投入非常不足,因而往往是教师自费在外学习,投入得多了,等自己优秀的一天也就离开单位,在市场经济中去实现自我的价值了,由此导致有限的心理健康教育师资流失严重。

二、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方法和策略

1.更新意识,建立健康的心理教育理念。对于心理健康问题,许多教育者、家长和学生都存在一些认识上的盲区。在中国,身体有不适去看医生是很正常的,心理有不适去看医生,却会被周围的人耻笑和看不起,被嘲笑为“精神病”,甚至有好事者发动身边的人和这个所谓的病人相隔离。在这样的文化氛围下,即使学生已经觉得相当痛苦,想去寻找途径解决问题,都会害怕由此引发的后果而予以刻意隐瞒或回避。而对于抱有这类观点的教育者而言,一旦了解到学生存在某些轻微的心理问题,也会如临大敌,时时刻刻去关注学生的状态,害怕学生心理调适不好,而造成大祸。因此,常常给学生过分的关注,让学生心理压力无限放大,这在一定程度上,反而加重了学生心理问题的程度。良好氛围的建立,首先取决于观念的更新。事实上,心理健康教育远远不止于此。在经济发达国家,心理健康教育是人人必备的良药。成功人士的标配之一,就是私人心理医生。私人心理医生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帮助当事者进行压力管理、负面情绪管理、建立高效的人际管理、激发当事者的潜能、重建自信心管理。在全民意识的建立上,目前还远远不足。而意识管理,一定是从上至下的。要进行意识更新,一定是从高职院校的管理层开始,一层层往下普及,而并非只针对心理健康教育的一线教师进行普及。

2.资金投入,加强硬件设备的建设。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独特性和复杂性对工作场所要求往往较高。在资金上,要进行有效合理的分配。在心理咨询室的建设上,选址应该安静,不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干扰,可以进行适当的隔音处理,进出心理咨询室的门要单独进出,不可与其他办公室混用;在室内装饰上,选用温馨的色调,配置柔软飘逸的窗帘、布艺的沙发,避免使用太多钢质、木质家具,太过强硬的质地容易引发咨询者的紧张感,而偏柔软、布艺的材质能让咨询学生变得更放松,但整体上不宜夸张,以免咨询学生受到额外的干扰;在心理咨询工具上,可以购买沙盘工具,能帮助咨询学生更有效直观地看到人际关系中的困扰。总之,需要花费资金建立起环境舒适、功能齐全的心理健康咨询室。因此,在图书馆的建设上,要为学生提供各类心理学书籍,而大学生最突出的心理问题,就是人际关系的处理和冲突、自卑到自信的心态转化,可以在此方面购入大量的书籍和视频资料,帮助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的自我教育。另外,其设备的先进还体现在心理量表及其分析工具的引进和使用上。这些测量工具的更新和使用,对学生的心理状况的测量和分析影响极大,必须保证其及时更新,确保对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准确把握。

心理医生培训范文7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对策

近几年,随着经济、社会等各个层面的巨大发展变化,高等教育不断改革,各大高校扩大招生人数,人数增多了,学生素质良莠不齐,矛盾也就增加了。因为心理问题,打架、自杀、抑郁等事件已多次发生在大学校园。当前我国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势在必行,这既是时代的需求,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需要。

1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分析

心理健康是大学的基础课程。新生入学的第一个学期都会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这门课程,目的是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观,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避免大学生因心理上的障碍而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许多高校都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作为一门必修课,通常在第一学期开设,平均一周一节课。授课教师包括心理学专业教师、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师、辅导员等,往往非专业的教师占比更多。一些学校没有订购教材,还有些学校选购专业的心理学教材。多数学校会开展心理健康主题班会、辩论赛、专题讲座等。师范类、医学类、心理学专业的学生大多重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但其他专业的学生大多不够重视。

2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

2.1高校的重视程度不够

少数高校只注重大学生的专业教育,而忽略了他们的心理教育。由于课时有限,一些教师在给学生授课时,只能简要的讲解,或者仅对自己认为重要的专题或案例进行剖析。大学生不能系统性的学习心理健康的相关知识,对心理健康教育只是片面的了解,没有深入学习。有的高校只在师范类、医学类等相关专业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这门课程,并没有考虑绝大多数学生的心理状况。有的高校不订购心理健康教育的教材,学生只能在上课时听教师讲授,无法通过课本进一步深入地学习。

2.2学生认识不够

心理健康并没有得到大学生充分的重视。刚进入大学校园,很多学生把心理健康课程当成记忆背诵的文化课,只是想通过这门课获取学分,并没有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心理状况,更不会调整自己的心理状态和影响他人的行为。另外也有些大学生在上课时,发呆、睡觉、玩手机。还有些大学生认为,心理健康教育是针对那些有严重心理问题的人开设的。其实,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有一些心理上的困扰和苦恼,能否自身克服心理上的问题也因人而异。如若这些问题日积月累无法获得解决,就容易形成心理上的障碍,造成心理疾病。甚至有些学生单方面认为,找心理医生咨询就像病人找医生看病,双方是“医患”关系。其实即使是心理医生也很难做到心理上百分之百的健康,这就跟医生也会生病是一个道理。心理医生并不是传统上的医生,他们只是充当一个引导者、协助者和支持者的角色,帮助他人消除心理上的困扰,协助咨询对象独立地解决心理上的问题。

2.3教学形式化

为了使开设课程的数量、各类型课程的比例符合有关部门的要求,很多高校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趋于形式主义,“干货”较少,没有创新,没有结合国情、校情和学情,忽略了心理健康教育的本土化,很难解决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有些家长和教师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较为片面和单一,始终把学习成绩看在第一位,没有过多在意学生的心理健康和综合素质发展,这无疑在无形中给孩子施加了一种压力。在有些高校中,开展一些有关心理健康的班会或讲座也仅仅是为了完成任务,草草了事,没有将心理健康教育落到实处。

2.4教师的专业水平不够

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与专业教师的教学和指导息息相关。许多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授课教师的专业水平却不达标,授课的大多是学校里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师或辅导员,而他们本身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识有限,在授课时只能照本宣科,理论性较强,但实际效果却不尽如人意,不能够针对大学生的实际心理现状进行剖析。教师的专业水平不高,会使得课堂教学以灌输为主,主要侧重心理健康知识的讲解和传播,缺少互动和交流,不能够实际解决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对大学生而言,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并没有得到良好的改善。

2.5教材选择不符合实际

一些高校选择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材专业程度太高,甚至直接订购心理学专业教材,非专业学生不易理解掌握,缺乏一定的心理学基础知识的大学生学习起来会遇到较大障碍。另一个极端是不订购教材,学生只能在课堂上听教师讲解,记笔记。教材是学生获取理论知识的最直接、最简单的途径,选择难易适中的心计学教材,可以增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意识,通过理论知识来加强对自我心理的认知,解决自身多方面的心理问题。

2.6缺少心理测试和心理辅导

现如今,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互联网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必需品。但互联网没有充分普及到心理健康教育中。及时对大学生进行网络上的心理测评是很有必要的,通过学生心理测评的结果可以进一步发现学生的心理状况。若结果显示学生的心理健康存在问题,立即安排专业的心理咨询师进行心理辅导,尽力消除学生心中的困扰和障碍。有些高校忽略了这一点,没有定时进行心理普查和心理咨询,不能及时发现解决学生的心理上的问题。

3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措施

3.1提升教师的专业化水平

当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大多数由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师兼任,缺乏专业的心理健康教育的知识。为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高校应当引进或培养一批专业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对大学生进行全方位的心理健康教育。高校应定期组织这些教师参加心理健康的培训,不断提高他们的思想境界、教育水平和专业知识储备。高校还可以组织心理健康教育教师X相互听课,定期考核,让教师互相学习和借鉴,指出彼此存在的不足之处,共同进步,多方面提高他们的能力水平。教师的教学方法在某些方面也需要改善,可以将灌输知识式的教学与形成性的教学有机结合,开展心理健康的专题教学和案例教学,增强学生参与,突出学生主体性,使心理健康教育与大学生个人、社会实际衔接起来,使理论层面的知识教育和实践能力的教育都能满足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要求。

3.2转变观念,采取多种教学方式

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之间存在差异,但在本质上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两者可以相互渗透。一方面,心理健康教育可以渗透到思想政治教育,让学生学会如何调节自身情绪,处理好人际关系。另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也可以渗透到心理健康教育,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必要的时候可以将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全校范围内开展讲座或综合知识比赛等活动,通过活动加深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教师授课的形式可以多样化,长时间采用传统的灌输方式会使学生感到厌倦无味,从而会影响大学生的学习效率。教师可以给学生播放一些有关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电影,在愉悦身心的同时,还能转化学生的思想。还可以举办有关心理健康的辩论赛,让学生自行去查找资料并学习相关知识,在辩论的过程中开阔大学生的思维,最终达到心理健康教育深入人心的目的。

3.3与家庭一起做好心理健康的教育工作

大学生进入大学之后,在一定的程度上脱离了父母的管束,家长没有很好的与孩子进行沟通和交流,不能及时的知晓孩子的心理状况。有些孩子从小受到父母无微不至的爱护,产生了依赖性。他们进入大学之后开始独立生活,缺少父母的陪伴,很大程度上会感到不适应,可能会产生一些心理上的障碍。因此,高校的辅导员、班主任应经常与学生的家长沟通,加强学校与家庭之间的联系,双方共同努力,为学生构建一个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预防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

3.4建立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平台

在网络日益发达的时代,高校可以充分利用网络发挥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建立心理健康的网络教育平台,在网络教育平台上传播心理健康知识。同时,在平台上可以开展心理健康慕课教学,拓宽心理健康教育的空间。慕课教学要合理分配课时,一个课时10-20分钟,使学生在网络空间中也能接受心理健康教育。平台上可以配备有心理测试,且心理测试的题目需及时改进更新,不能一成不变,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心理健康状况,摒弃不符合本校学生的实际指标。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可以通过测试的成绩实时监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若发现问题应及时找到学生进行沟通。可以在网络教育平台上添加网络咨询服务,利用网络保护学生隐私,使学生能够大胆的向心理咨询师倾诉自己的心理障碍,进一步弥补传统心理健康教育的不足。

4结束语

总体而言,根据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种种现状和问题,要制定出一系列的对策来解决。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是繁重复杂的,参与的对象不仅仅限于学生,还有学校、教师和教育管理者等各个层面。提升高校整体的心理健康教育的水平,适当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树立正确的心理健康教育的观念是非常重要的。同时,利用发达的网络建立心理健康教育平台,尤其是开放慕课系统帮助学生主动学习心理健康教育的知识。给学生提供一个自我调节的空间和渠道,解决他们心理上的问题,最终达到全方位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我国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将进一步发展,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将渗透在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中,成为教育的内在要求。同时,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将成为每一个学生自身成长的内在需求,成为每一名优秀毕业生必备的职业能力。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的模式将从补救性为主转变为发展性为主,将被动转变为主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对象也不再单一,将从学生转变为学生、教师、教育管理者以及学校环境,从而营造一个健康良好的氛围。

参考文献

[1]丛大利.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长江丛刊,2018,(27):219.

[2]刘苗苗.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和对策[J].西部素质教育,2018,4(09):77.

[3]屈正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D].长沙:湖南农业大学,2006.

[4]严丽文.新时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18,32(04):84-86.

[5]李雯.构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理论探讨[J].中国农村教育,2018,(18):19-20.

心理医生培训范文8

关键词:医务科;职责;管理

医院医疗、行政等方面的管理在医院的运行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医务科人员,身系这一重要职责,更需要了解医务科在医院管理中的作用,更好地帮助医生适应除了对患者负责的角色外,还应适应医生作为医院的组成必不可少的行政职责,协调各个部门共同为医院取得进一步的发展[1]。

1医务科主要职责

(1)制订各医疗规范制度并监督临床执行情况;(2)解决医患纠纷,改善患者就医体验;(3)根据上级下发的文件解读主旨,执行文件精神,公布新的政策与信息;(4)改善医疗服务,解决患者实际问题;(5)完成支援贫困地区及大型活动的派出与管理等。这些职责在医疗管理中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医务科是医院运行顺利的核心动力,也是医生与医院联系的纽带。以医务、护理为核心的管理模式是我国公立医院管理的主要管理模式[2]。

2国外医学管理模式

美国医院是以董事会为核心的企业管理模式,由董事会决定院长人选,下设多个副院长及助理,统筹各项事物,一般事项都先通过各个执行委员会通过再向上级报批审核,最终确定是否同意该项意见,见图1。新加坡是由董事会委派的行政总监全权负责,下设管理医疗和后勤的委员会,提高了医院的服务效率,专科医师只占医生的40%,见图2。英国国家医疗服务体系(NHS),是一项辐射全社会的重要举措,院长负责制,下设医务、护理、总务和其他部门共同完成医院管理职责。日本以终身雇佣制为基础,院长副院长下设诊疗部长、事务部长、护理部长、药剂部长等,事务部长一般从卫生行政部门选派或医院选调,见图4。

3医务科的重要性

从国外先进管理经验看,再精简的医疗模式都离不开医务统筹规划。在我国医务部门属于业务管理科室,在医疗管理过程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3]。(1)监督医疗规范的执行效果,确保医生依法执业。(2)解决医患沟通问题,化解医疗纠纷,做医生与患者之间的润滑剂,为医院减少损失。(3)了解患者心声,改善就医体验。例如:医务科目前为癌症患者提供办理麻卡业务。癌症晚期患者疼痛剧烈,需要使用麻药止痛,患者疼痛行动不便,体力不支等情况,不可能每次来医院开药,为方便患者,可由家属带齐相关证明、医生的诊断及医学报告等来医务科办理麻卡病历,而后将麻卡病历交给专管门诊科室管理,期间不收取患者任何费用。相关手续办完后,家属只需携带家属及患者身份证、户口本,挂专管的门诊号,就可凭相关证件开药、取药。免去每次由患者亲自拿药的麻烦。当然,在医疗过程中免不了由于理解偏差或诊疗过程中语言误会所产生的矛盾,这时更需要医务科从中调停解释,把专业术语转化为白话便于患者理解,在一些政策上也需要给予解释,避免患者误解。原因分析:就麻卡办理中存在的问题,不同患者可能理解不一,甚至与政策相悖,比如不是所有疼痛疾病都可以办理麻卡,癌痛等重度疼痛才可以办理;关于能不能多开几天药的问题也经常有患者咨询,麻卡中止痛药物多属于国家管制的麻醉、精神类药物,国家严格管控,只能根据病情开具相应天数的麻醉药。解决方法:以上的问题就需要医务科在办理麻卡之前与患者交代清楚,防止患者理解偏差出现的误解,另外我们还对咨询办理麻卡的患者都提供一张《麻卡办理须知》,包括何种诊断可以办理麻卡、需要携带的材料、办理时间、取药证件等,方便患者随时查看,减少了由于材料不齐造成患者反复奔赴各科室之间造成的损失,减少了患者因此产生的急躁心理,改善了就医体验。另外由于办理麻卡的患者大部分为癌症晚期癌痛患者,心情难免急躁或抑郁,我们更应该付出更多的耐心与爱心,关怀这些群体,对患者和家属耐心解释,细致周到,让他们体验到一丝温情。对于医生的管理除了制度约束外更应该加强先进医疗理论与管理经验的教育培训,医生不仅有治疗患者的职责也在科室中有一定的行政职能,对于医生常接触到的问题更应该定期培训,做到人人知晓,人人执行[4]。医务科每年在新职工入院教育时对新职工做培训,使之了解全院整体结构,熟悉各项管理制度,把握医患关系的准则,实现医疗核心价值。每年医务科对医生进行各项培训,其中包括大量用血培训,是医生在给予患者输血前报批审核与用血规范的培训。为总住院医师提供阅片、心脏彩超、影像等相关知识的培训和参与专家会诊的讨论机会,全院医师的三基三严培训等。医生培训在医务科工作中也属于比较重要的一项内容,现在的培训制度并不完善,在今后的探索中还要继续加强这方面的探索,可以为医师进行分级分层培训,有针对性地提高各级医师的不同能力。具体内容包括(1)新入职医师:新入职职工统一培训;依法执业纠纷处理,医疗质量与核心制度培训;急救理论与实践能力培训;输血知识培训;岗位练兵技术比武培训。(2)住院医师培训: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3)总住院医师培训。(4)用血科室输血知识培训。(5)岗位练兵技术比武培训。(6)主治医师晋升副主任医师:主治医师下社区培训;岗位练兵技术比武培训。(7)副主任医师晋升主任医师培训:出国进修;行政科室轮转培训;岗位练兵技术比武培训。(8)科主任培训:医疗质量管理培训。经过系统的各级医师培训,积极落实相关医疗工作,加强理论与专业知识能力,让临床医生了解政策规范,不仅专业知识过硬而且对法律法规运用得当,对医疗纠纷、医疗风险防范等更好地把握,取得良好效果[5]。医务科在医院管理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各种形式加强临床专业技能的培训与规范的执行,化解医患矛盾,提高患者就医体验,服务于医生与患者,做医患之间的润滑剂与凝结剂[6],团结一致,更好地为医院、患者提供服务。

参考文献

[1]侯彦东,姚利玲.医院管理中医务科的作用分析[J].大家健康旬刊,2017,11(5):286-287.

[2]刘摩西.医务科在医院医疗质量管理中的作用[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7(3):134-136.

[3]赵翠翠.浅谈专利管理在医院科研管理工作中的重要性[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7(13):2025-2027.

[4]叶青.医院中医务处的职责[J].中国现代医生,2016,54(22):141-144.

[5]李蓓蓓.浅析医务科在医院管理中的作用[J].世界中医药,2016(b3):1393-13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