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方文化价值的碰撞和交融分析

中西方文化价值的碰撞和交融分析

公共文化活动提供高雅艺术,让更多人能够受到美的熏陶、艺术的滋养。中国钢琴艺术在长期发展中,实现了与西方音乐的有机结合,也逐渐形成了具有时代性和民族性的特征,成为一种文化的力量,涤荡着大众的精神世界。本文则从文化的角度探讨中国钢琴的内涵与融合路径。罗曼·罗兰说:“音乐是比一切智慧、一切哲学更高的启示。”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对精神方面的追求越来越高,其中对文化艺术的需求也不断增加。钢琴艺术作为文化艺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对人的精神影响是显现的。钢琴艺术作为一种高雅的艺术也逐渐走下“神坛”,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无论是作为钢琴的旁听者,还是钢琴的演奏者,在钢琴长期的训练和作品的熏陶中使人情感丰富、情绪开朗,提高人的音乐鉴赏能力。

一、钢琴艺术概述

钢琴作为西方艺术的优秀成果,从欧洲传入中国已经经历了超过百年的历史,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文化传播价值。20世纪初期,随着西方文化不断传入中国,西式的教育方式与教育内容也传入我国,其中包括钢琴。钢琴艺术也作为艺术的一个类别开始在中国“生根发芽”,并且不断“茁壮成长”。追溯钢琴艺术在我国的发展可以发现,刚开始的时候,接触钢琴的人并不多,而且普遍表现为在新派学生中最为流行,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钢琴艺术也“飞入寻常百姓家”,成为大众文化艺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影响着现代人的生活。不仅如此,我们会发现当前钢琴艺术的发展也越来越多地融入东方特色和中国特色,构建了具有音乐价值的中国钢琴艺术音乐文化内涵。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的钢琴艺术融入了中国特色,实现了中国钢琴艺术与西方音乐文化之间的有机融合,进一步提高了我国钢琴艺术的文化价值感。同时钢琴艺术作为中西文化交流的一种形式,也大大提高了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从当前的钢琴艺术发展来看,钢琴不再是个别受众的“专利”,老百姓也可以通过各种活动欣赏到钢琴的艺术与表现,久而久之,钢琴已经成为一门综合性的音乐艺术。与此同时,钢琴艺术在中西方文化的不断交融、交流和合作下,已经从之前的纯粹演奏艺术演变发展为融欣赏和娱乐为一体的现代音乐艺术门类,不论是钢琴的演奏表演风格,还是钢琴艺术的表现形式,都发生了极大的变化,更加多元化。

二、我国钢琴艺术中所隐含的西方文化内涵

钢琴艺术的发扬受到两个方面的驱动,第一是钢琴作曲家的驱动,第二就是钢琴欣赏者的需求。在中国,钢琴艺术发展具有自己的特点,发展背景极为复杂,当然也常有西方人为探索更高的艺术水准而专门对中国钢琴艺术进行了解。例如,著名文化交流学者齐尔品被具有中国特色的中国钢琴艺术所吸引,便开始着手用西方钢琴演奏方法与中国民族特色相结合,从而创作出具有中国特色的钢琴艺术曲目。当然,中国也在积极探索与西方钢琴艺术的结合,尤其是当前中国钢琴艺术的教学,还是主要以西方的著名钢琴曲作为练习和教学的核心。可见,我国钢琴艺术的发展还是以西方乐曲为基础,在发展过程中隐含着西方文化的内涵特征,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这两种不同文化在钢琴艺术中的完美融合与发展。

三、我国钢琴艺术发展过程中的文化价值取向

(一)我国钢琴艺术的文化取向。我国钢琴艺术在百余年的发展过程中,打破了钢琴艺术发展的局限性,在结合我国时代特征和民族特征的基础上,实现了我国钢琴艺术与西方音乐与文化的交融发展。因此,我国钢琴艺术的文化取向,很大的一个特征就是在吸收和借鉴西方作曲技法的基础上,将中国传统音乐文化与西方音乐文化相结合,将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相结合,从而创造出更多具有东方特色的中国钢琴作品,能够让更多的国人欣赏到具有中国特色的钢琴艺术表现内容,让西方也能够更好地了解到中国传统文化之美,推动民族音乐文化的有效发展。不仅如此,越来越多的中国钢琴艺术家们,为呈现出具有中国特色的艺术表现形式和音乐风格,将钢琴与其他中国民族乐器进行有机结合,并且在演奏方式上互相借鉴手法和技巧,进而能够让中国钢琴艺术具有独有的中国特色文化,与西方钢琴艺术形成明显的差异,进一步促进我国钢琴艺术的民族特色发展,也能够通过艺术的表现形式将中国民族文化内涵和艺术意蕴发挥出来,增强文化的表现力,增强全民族的文化自信。从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多个场合谈到了中国传统文化,表达了对传统文化、传统思想价值体系的认同与尊崇。指出,“我们要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最根本的还有一个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和积极践行,并对其文化的生命力持有的坚定信心。钢琴艺术不仅是一种艺术表现形式,也是中国文化的一部分,所以,充分理解和发展钢琴艺术,实则也是增强全民族文化自信的重要渠道之一。例如黎英海编写的《民歌钢琴小曲五十首》,能够最大限度地实现我国钢琴艺术在发展过程中对民族文化的继承与弘扬。在高职院校的教学过程中,如果将这些元素融入中国文化特色的钢琴教学材料中,就能够更加促进艺术文化的传播。不仅如此,将这些艺术表现以雅俗共赏的形式进行演奏,也能够很大程度上引起观众尤其是中国观众的共鸣,更加能够达到该种艺术表现形式的熏陶作用。

(二)我国钢琴艺术的文化特征。每一门艺术都有着自己的特点与特征,钢琴艺术也不例外。本文认为我国钢琴艺术的第一个文化特征就是民族性。中国有56个民族,各个民族具有丰富的文化与习俗。可见,中华民族文化不仅博大精深,而且极具民族性,文化内涵丰富。在钢琴艺术的发展过程中,艺术家们不断尝试加入新的民族特色,以此来丰富钢琴艺术表现形式与内容。例如贺绿汀的《牧童短笛》钢琴曲中,就吸收和借鉴了欧洲对比复调等手段,不仅如此,还融合了我国民族音乐文化特色,将民间的笛子特色用钢琴呈现出来,实现了民族特色与钢琴艺术特色的完美结果,也实现了让更多的人能够了解和感悟我国钢琴艺术发展的文化特点和民族特征。钢琴艺术的文化特征之二就是时代性。不同时期有不同的钢琴文化特点,我国钢琴艺术在发展的过程中也逐渐具有时代性的特点与特征。在我国钢琴艺术发展的早期,主要还是通过借鉴和模仿的形式进行学习,所以原创性产品或者具有民族特色的钢琴艺术作品并不多见,甚至少之又少。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钢琴艺术表现逐渐与时代融合,尤其是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的钢琴艺术也步入了快速发展和积极创作的繁荣时期,在与其他国家的钢琴艺术家日益频繁的沟通与交流中,我国的钢琴艺术逐渐呈现出民族性,如《第一新疆舞曲》《快乐节日》等钢琴艺术作品,都是极具时代文化特征的钢琴作品,为促进我国钢琴艺术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四、构建中西文化价值共同体下的钢琴艺术路径研究

中国钢琴艺术的发展过程,其实也是促进东方和西方文化的碰撞与交融,通过西方文化与东方文化的结合,能够最大限度地激发并创造出具有时代特征和民族特征的“中国特色”钢琴艺术。

(一)夯实钢琴艺术理论基础,加深对音乐作品的理性认知。理论是基础,是基石。随着现代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音乐文化产业也在消费主义的影响下有了“变质”的苗头。一些钢琴曲目显得过于功利化,无法达到钢琴艺术的熏陶效果与作用,而且一些钢琴艺术表演或曲目也有商业化演奏和创作的发展趋向。这个显然是不利于我国钢琴艺术的发展的。为了改善这一现状,夯实理论基础就是提高钢琴艺术和作品的本质要求。只有理论扎实了,才能更好地表现钢琴艺术作品,也才能不断提高钢琴艺术作品的鉴赏能力,从而为推动钢琴艺术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积累作品,提高钢琴艺术的感性认知能力。感性认知是钢琴艺术作品的重要组成部分,钢琴艺术需要不断去学习与积累,所以多看、多演奏作品,可以增强钢琴艺术表现的感性认识,并且通过结合不同作品产生的历史背景、作品风格、作品类型等,更加有助于把握钢琴艺术作品的本质与内涵,钢琴艺术表演者也才能够更好地通过音符将艺术作品中的文化内涵进行传播。所以,钢琴艺术家通过长年累月的对钢琴作品的练习与演奏,能够有效增强其感性认知能力。

(三)加强文化艺术培养,实现中西文化价值的融合。钢琴艺术虽然已经越来越大众化,但是还是需要足够的文化艺术修养才能更好演奏或欣赏。加强与西方音乐艺术的交流与合作,并且结合我国音乐的特色才能够更好实现中西文化在钢琴艺术中的融合。在巩固钢琴艺术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将多元化的演奏方式等融入钢琴艺术作品中,更多体现其时代性与民族性,实现中西文化的有机融合。

(四)与传统艺术的“写意”结合,实现钢琴艺术创新性发展。我国传统艺术的文化内涵和审美价值,在于与传统艺术“写意”特色相结合方面。在钢琴艺术的创作过程中,我们必须要将中国传统与艺术表现形式实现统一,那么就要遵循“写意”这个美学原则。例如《阳关三叠》,该钢琴曲目是由同名曲目改编而成,在这个作品中也遵循“写意”原则,从而能够实现钢琴艺术的创新性发展。

五、结语

中华文化有着独特的民族精髓和内涵,我国钢琴艺术在发展的过程中,一方面需要不断吸收和接纳西方钢琴艺术中具有的文化价值与内涵,另一方面还需要结合我国民族特色和时代特征去实现中西文化的交融与沟通,这样才能够更好实现中国钢琴艺术文化内涵与意蕴的全面提升与提高。

参考文献:

[1]刘娜:《中国钢琴艺术创作民族化浅论》,《人民音乐》2007年第5期,第25-27页。

[2]居其宏:《钢琴历史在这里浓缩——意大利“瑞乔内古钢琴艺术展演”侧记》,《人民音乐》2006年第5期,第68-69页。

[3]刘婧:《对钢琴艺术中技术与艺术关系的思考》,《音乐生活》2019年第4期,第78-81页。

作者:辛? 单位:信阳职业技术学院学前与艺术教育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