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古典文化的特点范例6篇

西方古典文化的特点

西方古典文化的特点范文1

关键词:古典文学 研究方法 综述

古典文学是民族发展的历史,是民族精神的血脉,是民族文化的源泉;是志士仰天长啸的一首歌,是文人邀月共饮的一杯酒,是侠客仗剑扼腕的一腔血;是一幅画,是一个梦,是一份情。

古典文学的研究是一个割不断的历史过程。回顾19世纪中叶以来的古典文学研究,从《诗经》、《楚辞》直到唐诗、宋词、元曲等,都有引人注目的成果。然而,在这个政治思想发生巨大变革的时代,古典文学研究领域的革命没有像文学创作那样引人注目。首先这是由研究对象本身的特点决定的。和新文学创作相比,古典文学的研究显得有些沉寂,它面对的是过去的历史,而不是变革的当下和发展的未来。这使得从事该领域的学者多遵循前代的老路,仍做着考证、注疏的传统工作,同时仍在沿用传统的诗话、词话或评点等方式对文学典籍进行解释。概括来说,做19世纪中末叶的中国古典文学研究者,多数人属于旧式学者。他们从小接受的是传统文化的教育,有良好的学问功底,可以说是中国最后一批在封建文化教育下成长起来的学人,外来文化还没有对他们的学术产生影响,他们的古典文学研究还带着浓郁的传统文化色彩,尚未显现太多变革的气象,他们基本上属于那个时代的守旧派。

在漫长的中国历史上,20世纪是社会变化最大、发展速度最快、最曲折复杂,也最激动人心的世纪。中国古典文学的研究,在20世纪也发生了巨大变化。古典文学研究,在中国一直是显学,它传统深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也取得了新的与时代相适应的成就。回顾20世纪中国古典文学研究现代性的内涵,大致可以归为两方面,一是西方性,二是人民性。西方性是指古典文学研究者多运用西方的文学理论及文学研究方法来关照中国古典文学的研究对象,它在一定程度上开启了中国古典文学研究的现代性进程。这种思维模式和研究方法形成了古典文学研究传统,应该说,西方视角和方法构成了古典文学研究的思维模式和研究传统,对古典文学研究者产生了深刻影响;人民性是指“五四”以来,在鲁迅等人的倡导下,古典文学研究者从平民大众角度来研究中国古典文学,在一定程度上开创了中国古典文学研究的现代性风气。“人民性”作为古典文学研究领域内一个特有的概念与术语成为了一个历史性的阶段性的概念,构成古典文学研究现代性进程的重要内涵。到90年代后期,古典文学研究进入了多元化研究格局。此时,“创新”与“特质”成为主要方面,即尽力形成自己的研究个性,在评价标准上试图有新突破。“无用之用”的研究目的进入研究者思想,多元化格局由此大显。

进入21世纪已有八载,古典文学研究在多元化的格局中推进很快,一批中年学者成果坚实,年轻学者锐利四射。可以说,古典文学研究队伍的青黄不接与断层的现象已经不复存在。但在新世纪里,古典文学研究的态势问题仍然值得我们去思考。

纵观中国古典文学研究方法,大致可以归为三种,即宏观研究方法、微观研究方法和打通古今中外研究方法。

宏观研究方法更多注重思辨色彩,古典文学的宏观研究有三个出发点:一是研究我国民族文学特点以继承优秀传统;二是了解文学发展规律以促进当代文学的发展;三是研究民族文化特性以提高民族自信心。宏观研究是古典文学研究学科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提倡这种研究原因之一是古典文学研究领域中在宏观研究方面比较薄弱,需要加强;其二,宏观研究中理论比重较大,推进古典文学研究,开创新局面,需要对几十年来研究领域中一些重大理论观念问题作一番清理;其三是希望抓住带有全局性的课题,促进古典文学研究水平的总体提高。宏观研究对于打破旧的研究格局有很大帮助。首先,人们尝试用史学、哲学、心理学、美学等学科理论作为古典文学研究的理论武器;其次,在方法论上有重要意义。宏观研究在思考、探索的过程中,是将研究对象当作一个整体、一个体系来研究,更多考虑事物间的关系、事物内部与外部的联系等问题。

适合用宏观研究方法的人,首先要有灵气,思想比较活跃;其次,知识面要广,知识积累丰富而且牢固;再次是必须对某一事件有深入而且独到的思维;第四是要有独特的方法。宏观研究方法的优点在于,它能够启发人的思维,在研究过程中,新的思想与新的观点会层出不穷。缺点则主要表现在,主观的东西太多,缺乏有力的证据。用这种方法进行研究的学者,有李泽厚、刘再复、刘晓波等。

微观研究方法,又叫传统国学(中学、汉学、国粹)研究方法。这是一种比较稳定的研究方法,其中包括词章之学(如训诂学等)、考据之学(历史范畴)、义理之学(如古典哲学、宗教等)和经世之学(曾国藩提出)。这种研究方法的优点在于,研究者的功底相当扎实,资料丰富,得出的结论是肯定的。缺点主要体现在,微观研究的格局过于狭小,启发性也较小,固步自封。从事古典文学研究的学者,使用此种方法的,建国前有王国维等;建国后有傅玄宗、袁行霈等。乾嘉学派主要也是利用这种方法,注重从字词句章进行微观研究,从考据入手。

西方古典文化的特点范文2

关键词:古典主义;20世纪现代文学思潮;学衡派;梁实秋;欧文·白璧德

中图分类号:1206.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4608(2012)04-0141—07

1920、30年代,古典主义文艺思潮在中国的输入与传播,诚然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有着重要地位和深远影响。然而吊诡的是,被某种特定文化背景中主流文学思潮话语如“现实主义”、“浪漫主义”等主流文艺思潮所遮蔽的另一层真实面貌——“古典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历史际遇及其所折射出来的审美暗示,似乎还没有得到学界充分阐发而显得近于空白、遗漏。这使得“古典主义”在中国的输入、接受、传播与辐射曾由一度勃兴的历史际遇,继之迅速滑向低沉、寂寥、萎缩、消弥甚至弱化、衰微得无影无踪而不为人所知的现代命运。因此,择取并借重“古典主义”在中国传播之“历史际遇”及其对中国辐射之“审美暗示”这样一个论题视角进行深层的清理、审度与透视,就显得尤为必要。何况,古典主义在中国的植入、接纳、阐释及其对中国现代文学创作与转型之辐射态势,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应历史的需要。事实上,此一植根于历史深处的论题势所必然地触及到三个问题的祛魅化甄定与崭新解析。通过对此一命题的整体性探究与观照,能使人们获得更多昭然著明的启示性解读视角,以下将对这三大问题层面指向分而述之。

一、多元文化背景下的学衡派思想张力与古典主义文艺思潮的植入

显然,学者于任何历史语境下所作出的诉诸于笔端的学术理论问题的睿智判断与灼见发问,似乎恰恰都不可避免地承载、传达、灌注甚至昭示着持论者的某种特别明显的理性认知倾向和言论立场的思想痕迹。同理,任何时代的知识分子因自身的价值取向所择取的话语立场及批评标准,同样或隐或显地在彰与蔽、扬与弃、褒与贬、崇与抑之间作出自身立场及意识倾向的评析。若用现代眼光去重新审视多元新思潮影响下的学衡派在20世纪现代文学史上的意义,自然有很多隐而不显或尚未明言的重大理论焦点问题需要回到历史原点框架中,作出推陈出新的双向阐释与清明可现的盲点探询。在特定历史背景中回眸、思考与探究学衡派文学观念倾向的文化语境之思想张力与古典文艺思潮的输入,无疑是20世纪现代中国文学研究的一个极为重要的视角。俞兆平则以一种超出习惯判断的高瞻眼量,对现代中国文学史上之古典主义文艺思潮开启了一种新角度的解读及解剖肌理的评估检点。他颇为精辟地尖锐指出:“从1922年至1934年左右,由学衡派和新月派汇成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股不可忽视的古典主义文学思潮。……以学衡派、新月派为代表的中国古典主义文学思潮对其持警觉、反思的态度,批判、抗衡现代性负面效应,坚持人文精神的立场,在一定范围内具有审美现代性的意义,也在一定程度上维系了中国现代文学发展中的均衡。”这段言前人所未言、发前人所未发的无可辩驳的文字,显然前所未有且无比清晰地标举着学衡派思想主张倾向对于中国传统文艺向现代中国文学的转型与发展,有着不可忽视“警觉”、“反思”、“批判”与“抗衡”的历史新启示意义。

学衡派自身理论体系所彰显现代性与传统性的审美视界之融合,不仅是现代知识分子于觉醒期的自觉省思、呐喊及其时代精神背景的现实呼应的反映,同时也是新时期文学的历史使命与知识分子个人文化精神、价值取向之追寻转型的旁射。它对现代中国文学的建构或多或少地提供了有益的参照。此一点恰恰被当下所忽略。在这一点上,梅光迪在《人文主义与现代中国》中做了丰富而独到的知性阐发:“人们可以在任何一本《学衡》的首页读到这群中国人的精神主旨的宣言。……(1)阐释中国文化的精神;系统组织中国文化的素材;(2)介绍并吸收西方哲学和文学的优秀作品和思想;(3)以合理、明智、批判的态度讨论当今中国生活中的各种问题和思潮及教育现状;(4)创造一种现代中国文风以表达新的思想和情感,同时又保持中文的传统用法和它固有的风采。整个纲领听起来温和而不激进,无可厚非。可是在如今的中国,温和已不再是美德,只会被视为太过于胆小,或者是墨守成规、极端保守的表现。”从梅光迪对学衡派思想主张之多重内涵所作出的这些考镜源流的正面描述、梳通与评析话语中,则可透视与侧重揭秘出学衡派思想主张被误读为一种庸俗、落后的保守主义杂烩,这就不可避免地遭受到学术界的严加批判且予彻底淡漠、鄙薄与抛弃。这只能视为对学衡派的一种主观化的粗疏、浅薄甚至是偏执性、滞后性、变异性及局限性的误读。遗憾的是,当下尤为缺乏对此一文学现象放置于其社会背景中加以思考并作出深层历史维度路向的新锐性质疑、分析与追问。

重要的是,对于学衡派思想主张之独特理论内涵与外来古典主义文学思潮输入中国所经历的兴衰起伏之历史全貌的复杂性问题,还多有深入考察的潜在空间。毕竟,古典主义文艺思潮在中国引介、认同、传播、接受、扎根并对中国现代文艺创作实践、发展路向产生一定启引效应的过程,都难免受到20世纪早期中国特定语境及社会背景意识形态的深刻影响。这一点并没有得到当下应有的重视与具体探讨。有学者极富阐释潜力地概述:“《学衡》是发表文史哲的学术译著和旧体诗的综合性刊物。在哲学方面,他们崇拜孔子和亚里士多德;在文学方面,他们鼓吹白璧德的新人文主义。维护文言文和旧体诗,反对白话文和新文学,从而形成了一种颇为独特的文学思潮。……‘学衡’派要求复兴孔子、亚里士多德等中外古代思想家的思想,同时又特别宣扬以白璧德为代表的美国新人文主义,反对新文化运动,反对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问题的症结在于,学衡派的思想立场碍于当时某些学者颇不以为然的偏颇理解,而未能引起学界系统而广泛的多维视角的印证。周冰心指出:“首先论者缺乏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的广阔视野,只是把古典主义看成是西方特定的产物,对古典主义的理解过于机械,而未能认识其普遍意义,也未能认识到古典主义在不同国家是有其不同的民族特色的,中国也不例外。其次是认为在五四时期这样一个激烈的反传统的时代,所有重要的作家都是学外国的,回归传统、崇尚古典几乎是不可能的。”显然,面对“五四”新文学时期各种新思潮冲击下,学衡派对古典传统文化的认可、持守及对极端、戏谑浪漫主义风潮的警醒、颠覆、抵制,却往往得不到学界更为根本的理解,反而招致缺乏高瞻气度的某些知识分子的冷嘲热讽之贬损甚至鄙薄诋毁的忽视困局。换言之,这也是后来白璧德新人文主义学者输入中国后,渐趋滑向遮掩、凝寂、疏忽、消退甚至扑朔迷离而不被多数人展开最为深刻的自觉解读、体认、整合与选择的缘起背景。

由以上的梳理可以看到,某些学者对学衡派思想主张进行了一些偏误性、拘泥性甚至硬性肢解式的遽然解读,以致其理论学说隐现着的深刻思想张力曾一度遮蔽而不被多数人知晓,这与其学说总体上不被重视的情形有关。在这个意义上,李怡颇具某些独到见解地指出:“20世纪90年代以‘后现代’的输入和传扬为契机,中国忽然‘发现’了保守主义的价值。一方面,在中国后现代主义的攻击之下,从近代到‘五四’一直到20世纪80年代的由启蒙所开辟的‘现代性’追求似乎已经千疮百孔、衰势毕现;另一方面,中国后现代主义的对于现代历史的质疑及其文化民族主义立场又鼓励我们‘重新’发掘了自近代以来的中国保守主义思潮,从国粹派、学衡派到新儒家,我们仿佛真可以理直气壮地将这些曾经灰头土脸的文化流派归结到‘世界意义的保守主义趋向’中去了,在‘世界’图景的光彩里,我们所有‘保守’都扬了眉吐了气,它们不仅不意味着‘封建’、‘落后’,而且还代表着中国乃至世界意义的睿智与远识。……中国保守主义命运的这一戏剧性的变化和‘后现代’的‘反现代性’一起,催促着我们从一个新的角度,亦即在一个更大的世界的范围内来思考和研究它们的相关问题。”事实上,学衡派毕竟代表了现代留洋知识分子,其思想学说尽管不可避免地存在某些历史局限性,但总体上也是具有启示性而不可全废的。学衡派对古典传统文化独特价值的深细阐释,一方面意味着对中国古典文化审美理想高度认可的内在视角,另一方面则呈示、凸显着中西文化交汇对自身文化的嬗递、演化现象有着不容忽视的影响。当然,学衡派的思想主张反而突显、标举着一代学者给予中国文学如何由“传统”向“现代”转型的较大关注及重重的历史困境迹象。实际上,这也为中国现代文学的建构提供了有意味的提示性、警醒性启发意涵与借鉴意义。

二、对“浪漫”时风的反拨:梁实秋对白璧德新人文主义理论话语的承传

具体而言,学衡派在较早之前就对白璧德人文主义思想学说作出的空间视野之译介、比照、接轨与宣扬。关于这一点,梁实秋对学衡派文化观念之精神价值及古今兼收并蓄的审美情结之现代意义也给予了明确的认同,同时也对学衡派在现代文学建构中的重要建树及历史贡献给予了纵深的肯定及准确的定位。对此,他从文学现象之宏观角度上饶有兴味地作出谙熟性的阐述:“‘学衡派’不仅从白璧德那里接过了人文主义这面旗帜,而且还努力在中国传统文化之中寻找‘人文主义’的精神。一时间,‘人文主义’成了‘学衡’诸人频繁使用的一个词汇。”诚然,梁实秋这段历史性总结则从现代文学建构深处为切入点,解读出学衡派思想主张的不同层面特征及其内蕴视角独特之文化内蕴的贡献,并暗示着学衡派之文化审视被极端扭曲化、阻隔化解读的原因及其深层内涵,为现代中国文学建构提供了一条富于启发性的思路,尤其是古典主义在中国的传播的历史端倪。然而,学衡派文人一度在新文化建设热潮中以传统“文言文”的形式译介、标举白璧德思想,使新人文古典主义学说自然而然地蒙上了“守旧”、“复古”的色彩而始终未能引起学界正面的大力弘扬、关注,导致当时勃兴白话文的现代文坛学者对其学说之历史面目产生一种至偏的误读、遮蔽的鲜明轨迹,由此可见一斑。有学者从一个更为宽泛的视野上点评了学衡派推崇白璧德具有现代性特质的理论学说的根本缘由:“学衡派所表达的许多学术观点确实同白璧德这位学术导师的观点有深刻的思想联系,前者接受了白氏的耳提面命。白璧德理论自称新人文主义为实证的人文主义,其实证性建基于白氏对人类文明传统的同情性评估。白氏并不主张复古,但他认为必须从传统中求取立身行事之道方可建构新人文主义的内省的思想文化体系。”从某意义上说,以上这些文字都证明了以吴宓、梅光迪为代表的学衡派及以梁实秋为代表的新月派与欧文·白璧德的思想主张及审美理想的精神诉求极为投合,甚至颇具学缘。这自然利于彼此文学理论观念上的趋同、呼应、沟通与秉承,从而为白璧德学说在中国接受、传播、阐释与重构提供了深层关联的历史契机及社会语境。确认此一点,对理解白璧德思想学说中国化的可能性进程因素具有极为重要的学术独特意义。

最值得关注的是,作为新月派代表人物,梁实秋不仅是古典传统文化的守望者、审视者、承袭者与批判者,而且更是古典传统文化与现代人文精神的省思者、会通者、兼容者与践行者。有学者于《新古典主义与浪漫主义的论战》一文中尤为首肯地申述“与学衡派不同的是,新月派在对浪漫主义的批判过程中比较注重自身理论的建构。因而,新古典主义理论对现代文学思潮的介入也开始迈向成熟。”也有学者更是一针见血地揭示:“综合考察新月派的全部文学活动求其一贯处,我们认为,新月派不惟不是浪漫主义,恰恰相反,反叛浪漫的古典主义才是其标志,而且是新月派之所以成文学之‘派’的凝聚点和黏合剂。”毋庸置疑,梁实秋由“浪漫”向“古典”的倾重,一方面是站在一个更高的角度,补正纠谬极端浪漫亦步亦趋的病态之现实需要;另一方面则在于标新古典传统文化在现代中国文学建构中的不可忽视的历史地位。有一点应该注意,白璧德思想学说能够在中国接受、传播并产生一定的影响力,梁实秋发挥的作用是极为关键且不可或缺的。梁实秋是一位具有深厚审美情趣及坚韧文化底蕴的文艺批评家,1924年在美国留学时,对未曾谋面的欧文白璧德及理论学说之先锋思想蕴涵颇为好奇。他在其著述文字中曾作了尤为熟谙的追忆与自述:“我初步的反应是震骇。我开始自觉浅陋,我开始认识学问思想的领域之博大精深。继而我渐渐领悟他的思想体系,我逐渐明白其人文思想在现代的重要性。”随之,梁实秋的思想则从极端之“浪漫主义”转到了多少“近于古典主义的立场”。若深入领会梁实秋这段如实自述的文字则自可发现:白璧德思想得到了梁实秋最为着力而深刻的回应、体悟、融通与秉承。然而,梁实秋并没有对白璧德理论学说给予过分拔高、彰显之意。

从根本上说,梁实秋从“浪漫”到“古典”的倾重和改变,恰恰可以说是时代大趋势使然。这对梁实秋后来的文学批评审美尺度也产生了富有成效的启示性助力。白春超曾从传播角度提及:“新月派用来反对感伤主义、浪漫主义、重审西方现代主义的理论支撑就是以理性为核心的古典主义精神,这种强调健康、和谐、正统、合乎常规的文学观,由梁实秋进行了系统的论述,而成为新月同人的一致追求。……新月派对古典主义审美理想的追求,确与他们的中国传统文化‘情结’密切相关。”梁实秋对泛滥一时的“浪漫”之反叛、悖离与驳斥,从某种意义上说是20世纪中国知识分子传统文化心态及审美精神的外射,也是对中西文化图景进行对镜比照后对“古典”传统文化重新发现、肯定的现代选择与启示。针对白璧德之“新人文主义”一术语,不少学者都作出了新的解读。李怡在《新人文主义视野中的吴宓与梁实秋》中曾言简意赅地强调:“所谓‘新’人文主义就是一种保守性质的古典主义的‘理性’。”此外,殷国明也曾切中肯綮地指出:“在美国,20世纪初期出现的‘新人文主义’(New Humanism),是持续的西方传统古典意识和文化保守主义思潮的产物。……新人文主义在某种程度上就是欧洲古典主义的延伸,它对于美国在20世纪初风起云涌的现代文艺思潮及其反叛倾向,表现出了极大的不安和反感。他们害怕美国在这场从传统到现代的文化变革中,失去传统的价值标准,丢掉文化的根本。……白璧德是这方面的代表人物。”显然,殷国明这段富有启发性的精见卓识,正是从具体的历史背景与思想根源的文化特质上对白璧德“新人文主义”作出了具体而细致的探考、疏证、考察并提出了极为贴切的新解。若从20世纪中国早期文化新思潮传播的史料辨正角度看,白璧德所倡导的新人文主义学说,显然与中国传统文化审美理想有着深刻内在契合性之历史渊源。揭示此点的同时,对1920、30年代现代知识分子“借镜西方”与“持守正统”的文学现象之前后因缘略作历程的回顾及深入的探讨,就显得尤为必要。

三、借镜西方与持守正统:古典主义与中国传统审美方式的昭显

从中西文化特质之审美理想的新视角层面来审视,东西方传统文化思想蕴含可以说呈现、透视出诸多令人称绝的相契、吻合的精神诉求与具有通约性、可比性的价值取向。尤为深刻的是,面对多元新思潮冲击下的“五四”新文化的历史性境遇,学衡派、新月派知识分子始终以一种“持衡”的高瞻气度和强韧历史观,对中西文化观之孰优孰劣展开预言式的新解读与透视,特别是在“借镜西方”与“持守正统”两大问题方面。记得吴宓较早就对中西文化之交融互渗作了系统的思考,他曾颇具公允稳健地作出涵摄性的缕析:“西洋真正之文化,与吾国之国粹,实多相互发明想到裨益之处,甚可兼蓄并收,相得益彰,诚能保国粹而又倡明欧化,融会贯通,则学艺文章必多奇异彩……儒家的人文主义是中国文化的精华,也是谋求东西文化融合,建立世界性新文化的基础。”从吴宓这段的确令人耳目一新的话语中的文化溯源之透视,则可见出中西传统文化之审美理念有着内在的深度关联与鲜明独到的相契印迹——“古典主义”审美理想。这也是古典主义文艺思潮得以在1920、30年代新时期的独特历史文化语境中输入中国,并在中国传播、接受、影响的历史背景和思想土壤。

若追根溯源则可发现,学衡派、新月派知识分子有意师承白璧德之新人文主义学说并引领人们洞悉到一味地“弃正统”而“扬外来”的种种隐患,诚然有匡救时弊的现实需要。“宓所资感发及奋斗之力量,实来自西方。质言之,宓爱读《柏拉图语录》及《新约圣经》,宓看明(一)希腊哲学(二)基督教,为西洋文化之二大源泉,及西洋一切理想事业之原动力,而宓亲受教于白璧德师及穆尔先生。亦可云,宓曾间接承继西洋之道统,而吸收其中心精神。宓持此所得之区区以归,故更能了解中国文化之优点与孔子之崇高中正。宓秉此以行,更参以西人之注重效率之办事方法,以及浪漫文学、惟美艺术,遂有为《学衡》、为《文学副刊》。”这则材料无不充溢着吴宓对白璧德思想锋芒给予的一种心悦诚服认同与较为清晰的肯定,同时也从某种意义上披露、凸现了白璧德理论学说对其浸染、影响颇深。实际上,针对历代文坛上各种思潮的此起彼伏的文学现象,梁实秋曾至为有益地评析与总结:“以西洋文学而论,古典主义,浪漫主义,写实主义,也并非是‘继而代兴’的那么简单。所谓主义云云,从来不能概括的指定某一时期某一作家某一作品而无例外。古典,浪漫,写实,都差不多有同样长短的历史,并不是像一位父亲一位儿子一位孙子那样的‘继而代兴’的。”从某种意义上说,学衡派对学界文坛过于推崇浪漫主义的隐患给予了合乎历史事实的揭示,这对20世纪早期的现代中国文学构建提供了开创性意义的有益思路和极高的学术价值。

值得关注的是,若从中国古典传统审美方式昭显的理想境界看,中国传统文化之古典精神自然散发着一股古代文明特有的中庸、贵和、谐适的气息。如:“君子同而不和,小人和而不同”、“克己复礼为仁”(《论语》);“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和实生物,同则不继”(《国语》);“中者,天下之所终始也;而和者,天地之所生成也”、“天地之美恶,在两和之中”、“举天地之道而美于和”(《春秋繁露》);“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乐者,天地之和也;礼者,天地之序也。和,故百物皆化;序,故群物皆别”(《礼记》);“以和邦国,以统百官,以谐万民”(《周礼》);“夫明白于天地之德者,此之谓大本大宗,与天和者也;所以均周天下,与人和者也。与人和者,谓之人乐;与天和者,谓之天乐”(《庄子》);“声出于和,和出于适,和、适,先王定乐由此而生”(《吕氏春秋》);“今若国之与国之相攻,家之与家之相篡,人之与人之相贼,君臣不惠忠,父子不慈孝,兄弟不和调,此则天下之害也”(《墨子》);“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朱熹《论语集注》)等等。梁实秋在其著述中也多次强调:“中庸者,即避免极端,以求事物之宜。”从以上较为典型的引文看来,中国古典传统文化无不体现出的是一种“不走极端”、“不过分”、“适宜或恰到好处”的思想精髓。

若从历史生成的角度探视,西方古典传统文化所强调的美感文化形态理论渊源,更多地标举、透视着一种特别意义的“谐和”、“秩序”、“节制”、“适宜”、“均衡”、“静穆”之美。在西方,最早对美进行哲学思考的毕达哥拉斯学派认为:“美在和谐”、“和谐起于差异的对立”;赫拉克利特则强调:“对立造就和谐”、“疾病使健康成为快乐,坏事使好事成为愉快,饥使饱成为愉快,疲劳使安息成为愉快”;亚里士多德认为:“美的主要形式是秩序、匀称与明确”,“悲剧是对于一个严肃、完整、有一定长度的行动的摹仿”。此外,温克尔曼认为:“希腊杰作有一种普遍和主要的特点,这便是高贵的单纯和静穆的伟大。正如海水表面波涛汹涌,但深处总是静止一样,希腊艺术家所塑造的形象,在一切剧烈情感中都表现出一种伟大和平静的心灵。”海德格尔对“古典”一词则这样理解:“古典的风格本质上体现着这种安宁、简化、缩略、集中——最高的强力感集中在古典类型中。”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则认为“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多米尼克·塞克里坦则认为:“构成古典主义理论基础的一部分是模仿的理论,一部分是对于理性的极度信仰。”朱立元对西方古典传统审美理想也曾总结:“希腊人的‘理性一知识’精神就成了古典的内涵。”也有学者这样由浅入深地概述:“和谐为美的艺术追求在客观上要求理性的参与。……古典主义者都是普遍人性论者,……作家对一切人和事物的描写,都必须符合这种恒常的义理规则,符合理性的东西一定是和谐的,如果没有理性的判断,就无法驾驭作品、达成他所一直追求的那种古希腊式的中庸与和谐。”另外,张林杰鞭辟人里地宣示:“在文学观上,它(古典主义)反对浪漫主义,认为浪漫主义放纵情感与想象,以个性取代伦理原则的普遍性,背离了和谐、均衡的美学原则,它要以理性精神为基础,重建古典审美理想。”可以肯定的是,古典主义文艺思潮在中国传播的文化特征所折射出来的宏大意识形态之审美暗示与美学精神,一方面包孕着特定时代意识中独立审美价值之独特意义,另一方面则在相当程度上体现出西方古典主义文艺思潮与中国古典传统文化有着具体历史场景之中的深度内在契合。

西方古典文化的特点范文3

关键词:音乐教学;古典音乐;教学方法

西方古典音乐欣赏在音乐教学中非常重要,通过学习和欣赏西方古典音乐,能够使学生受到古典音乐的熏陶,塑造学生高尚的情操和健全的人格,培养学生对古典音乐的兴趣。

一、按照西方音乐发展史的顺序来开展教学

教师要把握西方音乐的发展史,从而掌握教学的时间轴,以此为顺序来开展教学。在西方古典音乐欣赏中可以遵循这样的顺序、首先,欣赏巴洛克音乐,然后欣赏维也纳古典时期音乐,进而欣赏浪漫主义时期的音乐,最后,欣赏西方的现代音乐。教师要先为学生搭建一个西方古典音乐史的发展大纲,使学生能够掌握西方古典音乐史的历史现状和逻辑规律,从而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每个时期不同的音乐特点。

二、在音乐欣赏中加入其他学科的内容

音乐并不是一种孤立的艺术,音乐与历史、文学、表演艺术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因此,在进行西方古典音乐欣赏时教师还要将多门学科综合起来,为音乐欣赏服务,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音乐欣赏水平。

一个时期的音乐往往反映了那个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学和社会风尚,例如,巴赫音乐带有浓郁的宗教色彩,而键盘乐器正是当时技术发展的一个体现。例如,在欣赏贝多芬的《英雄交响曲》之前,教师就要为学生介绍贝多芬创作这首交响曲的时代背景,以及贝多芬的生平事迹,从而使人感受到乐曲中那跳动的时代脉搏,获得更深层次的音乐欣赏体验。

三、因材施教,尊重学生的个性化特点

由于西方古典音乐有一定的欣赏难度,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水平参差不齐,刚开始时学生甚至难以理解西方古典音乐之美,例如,难以区别肖邦和李斯特的钢琴曲,也听不懂贝多芬的交响乐。如果教师强行向学生灌输艺术心得,只会让学生对西方古典音乐敬而远之。此时教师可以循序渐进,先从一些抒情类的小夜曲开始,降低欣赏的难度,培养学生对西方古典音乐的兴趣。对于一些学有余力的学生,教师也应该为其提供有难度的曲目,满足学生欣赏和学习的需要。

西方古典音乐欣赏是音乐教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音乐教师在进行西方古典音乐欣赏教学时必须掌握一定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用音乐来感染人、净化人。

西方古典文化的特点范文4

论文摘要:本文阐述了中国古典舞与中国传统美学之间的参照关系,提出中国传统美学理念,尤其是中国传统乐论时中国古典舞艺术发展的影响,比较中西舞蹈理念的不同,研究中国古典舞艺术的民族性和科学性,阐明中国古典舞的艺术特色。

中国古典舞强调身韵的重要性,脱胎于中国传统戏曲,吸收民间舞蹈特色,逐步走向成熟,并不断丰富,体现了开放性和多元化的趋势。中国古典舞的创作理念和中国传统美学观念密不可分。多角度探寻中国古典舞艺术的发展方向和思路,是中国古典舞发展的新要求。

说舞蹈,必然要头蕊音乐和艺术。古代中国,荀子的“美善于乐”提出之前,关于艺术的教育作用存在着正反两个方面的意见,持肯定态度的有孔子,据传他喜爱音乐,有“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之说。孔子还比较完整地总结了艺术的积极作用,即:“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论语·子路》)。

持否定态度的有老子、墨子和庄子。在他们看来,艺术具有一种使人堕落的力量,简直是有害无益,如老子说:“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败猎,令人心发狂。”墨子则明确提出“非乐”主张,他认为嗜爱声乐伎乐,不仅浪费人力物力,而且还消磨人的志气,使统治者怠于政,人民怠于耕。

荀子在总结艺术作用的时候,也看到这个领域存在着两重对立的艺术:“以礼仪为文”的“文学”和“不顾礼仪”的“奸说”或“奸音”;“中声之所止”的“正声”和使民流侵鄙贱的“淫声”“邪音”。他说:“故礼乐废而邪音起者,危削侮辱之本也。故先王贵礼乐而贱邪音。”荀子认为人们乐邪音的结果是:“乐姚冶而险,则民流倡侵鄙贱矣,流倡则乱,鄙贱则争,乱争则兵弱城犯,敌国危之。”(《荀子·乐论》)基于此,他把教的内容放在第一位,要求“乐”要与美善结合起来,用相应的“礼乐”来达到强国安邦的目的。

既然古人对“乐”的评价的有“正声”和“邪音”之分,就不难理解在《红楼梦》中,宝黛共读《西厢》时,林黛玉虽然觉得是好书,但也称之为“淫词艳曲”,认为其不登大雅之堂。儒家认为文艺最主要的社会效果就是“厚人伦,美教化”,所谓人伦、教化,实际上都指宗法社会中群体关系的协调而论。《礼记乐记》论乐云:“乐者为同,同则相亲。”意为音乐表现了人们共同的感情,而通过情感的沟通,人与人之间就会更加亲和。中国传统文论比任何国家的文论都强调文艺与伦理、道德的联系,强调美和善的联系,这正是我们民族重视人的群体性这一传统精神所决定的。儒家也认同人与自然的合一,认为文艺能增加人对自然的亲近感。《乐记》也说:“大乐与天地同和。”如《尚书·尧典》论乐:“八音克谐,无相夺伦,神人以和。”道家则非常强调精神个体通过对天地自然的自觉静观,在感受上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此所谓“万物与我为一”“与天地精神相往来”。而这实际上是一种主客体相互融合的审美感受。

《诗经·毛诗序》中对艺术理念“发乎情,止乎礼义”的要求和“温柔敦厚”的美学宗旨阻碍了中国古典舞艺术中迷狂和奔放的气质,而形成了中国古典舞特有的“表意”的含蓄美。中国台湾高楼、李维二人合著的《中西舞蹈比较研究》中指出,东方舞蹈的文化特征有三:其一,东方舞蹈是“坐的文化”,它对“手舞”的关注重于“足蹈”;其二,东方舞蹈是“静的文化”,它对“心动”的关注重于“形动”;其三,东方舞蹈是“和的文化”,它对“和谐”的关注重于“冲突”。

中国古典舞也具有东方舞蹈的特点,从形态直观到文化特征上都是农耕文明与伦理本位文化境遇的产物一一儒家思想是这种文化思想的一个集中体现。中国文化“和谐”的理想境界,“中庸”的心理结构,“仁礼”结构的社会秩序,“至善”的人生主题和行为范式,以及“体用不二”的“实用理性”思维模式均为伦理型文化的特征,这样的文化特征影响了中国古典舞的气韵和风格。

由于其文化特征,中国古典舞和西方舞蹈动作原理也有很多的不同:一、外射和内敛。西方文化的精神主外,一切思想知识与表现均以外在的事物为追求对象,动作多是离心的,星射的,中国古典舞动作的特质则相反,是向心的、集中性的,两腿为本能的弯曲,多交叉或盘坐,两臂挥拂旋转形成曲线来包缠身躯,这种内向的表现正符合中华文化的表现精神—即以仁道为中心,一切思想意识与表现均以人生为中心,多作内省的功夫;二、示形与示意。西方的古典舞蹈基本上是以示形为主,所有的舞蹈动作和姿势基本上不含任何意义,主要表现动作的形式与技巧,动作的意义是由舞蹈的不同需要、由舞者所赋予的。中国古典舞虽然也有示形的地方,但以示意为主,舞蹈动作均由其表现意义,任何意义的表达也有其专属的舞蹈动作,动作的本身为示意所形成,是将有意义的动作美化为舞蹈动作;三.、形澎动方和形方动圆。西方古典舞技巧的姿势要求以弧线为主,身体的线条均表现在圆弧上,而姿势、四肤的移动均以兔度与直线进升,又表现在.方正上‘路线为直线、转向为角),在动的形是圆的感觉,在形的动上又是方的原理。中国古典舞在姿势表现是直线和兔的方正,在姿势移动和双臂动作上又多按照弧线,在动的形是方的感觉,在形的动上又是圆的路线;四、中心的一高一低。西方古典芭蕾的重心提高,使动作感觉自由灵巧并表现动作的特质,尤其使女性的平衡表现,因脚尖的直立更有天平的平衡感觉。中撼古典舞动作重心降低,有表现平衡的特质;五、超现实豹动作和生活中的动玲。西方古典芭蕾的动作是超现实的动作,在现实社会中无论古今都没有这样的动作发生,完全脱离了人生的生活范围,在一个独特的表现领域中建立了自己的艺术表现形式。中国古典舞蹈则完全不同,其动作完全产生在生活中,都是人生生活经验中的动作,也是人的生活中自然发展而产生的动作—文舞来自礼仪,武舞来自战斗,民间舞来自劳动等等。

中国古典舞以戏曲舞蹈的风格、韵律、技巧特形成初步的练体.系,加入民族特性。中国古典舞身体基本形态除“直立”以外,概括来说还有“拧”和“倾”;由“拧”和“倾”而生发出射雁、探海、斜探海、揣燕等基本舞姿。就总体而言,中国古典舞基本练所体现的民族特性有四个方面:一是舞者身体的专业能力调柔韧性和腰部的训练,尤其对肩、腰、腿、髓的柔韧性要求很高;二是在中国古典舞的运动节奏.上表现为弹性节奏和点线结合的特点,在动作的内在节奏上抑扬顿挫、对比跌宕、柔相济、吞吐自如;三是在基本训练中贯穿这身法韵律,贯穿着提、沉、冲、靠等动律元素,贯穿着呼吸要求和节奏特点,贯穿着手、眼、身、法、步的要求;四是中国古典舞的技术、技巧也体现了民族特性,比如以拧倾形态舞姿为特色的旋转,比如得天独厚的民族技巧—“翻身”,还比如与武劝技巧相结合的弹跳。

在关注民族特性的同时,中国古典舞的基本训练还十分强调科学系统性,柔韧能力、身韵能力、技术能力是培养中国古典舞舞者的关键。中国古典舞特殊的能力训练主要有五个方面:一是关节柔韧的幅度,二是舞姿身法的回旋与环旋,三是跳跃中的爆发力,四是旋转中的三种不l7舞姿的重心(平旋类的宣立重心,拧倾类的螺旋重心和俯旋、仰旋类的平衡重心),五是翻身中的水平线(腰为轴而臂为辐)在上述能力训练中,柔韧(软开度)的训练占有较大的比重并具有极其重矍的的作用—柔韧训练为身法舞姿准备条件,“身韵”则赋予柔韧训练以灵魂和特色。柔韧训练和身韵训练共同构成中国古典舞练的基础。身练又强调五个方面:1.身韵的舞蹈性。所谓舞蹈性是指最大限度地发挥舞蹈艺术的特性,不为戏曲原有动作所拘泥,不为其程式所约束。2.身韵的有效性,是指.其训练的有效,而提炼元素、发展元素和运用元素是解决有效性的办法,做到动作“少而精”;3。身韵的实用性,指身韵中每一个动作的练习都是为了整体而不是孤立的动作,身韵本身不是粼的而是要融化在申国古典舞的一切舞姿和技术技巧中,表现在节奏处理、点线处理、起始连接、动势渲染各个方面;4.身韵的表现性。指动作要有性格化的处理,气质.上要有感染力。5,身韵的时代性。指身韵的训练可以继续派生、演变和发展,有助于体.现当代人的风貌,还可从形、神、劲、律等方面来剖析身韵的意义。

而优秀的中国古典舞舞者具备三个特点:一是动作有内涵,有感觉,内涵和内在感觉是起支配作.用的。二是其动作是由身法带动的,而身法是由腰部动律牵动的。三是其运动不是在单一的脉动节奏中进行,而是由多变化的节奏来完成的,它包含着轻重、强弱、长短,顿挫、附点、切分、延伸等节奏处理和力度对比,从外表和内体现形神具备、身心并用的要求。

西方古典文化的特点范文5

关键词:中国古典园林;继承;创新;融合

1 古为今用,古今结合

中国古典园林是现代园林的设计灵感来源,是现代造园的理论基础,是传统文化的载体,它并不是对古典园林的简单再现,而是将传统文化和现代园林相结合。现代的园林设计师应该考虑地域、当地居民生活方式等,以及对现实状况进行研究和考察。只有那样才能创造出具有传统和现代相结合的园林设计,如杭州花圃,它就是运用古典园林中的传统雕花,做喷泉的盖,即使没有喷泉也不会呈现单调,游园人一看便知那是中国的园林。这是一个古典园林要素在现代园林中的运用,也是它受欢迎的主要因素。

2 中西结合

中国古典园林与当代人性化景观园林的融合。西方园林的过于人工雕琢且营地铺装占有很大面积,而中国古典园林崇尚“自然”,从老庄崇尚自然到以表现自然美为主旨的山水诗、山水画和山水园林的出现和发展,都贯穿了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哲学观念。这个观念深刻影响了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的创作,强调“法天贵真”、“天趣自然”,反对违背自然的人工雕凿。这一点中国古典园林可以给予很好的修正和完善。可以把中国古典园林中师法自然,多以植物造景为主运用到现代的大广场式的西方园林中去,应该切实地把人性需求落到实处,真正形成使人可停、可赏、可游、可憩的自然舒适环境。西方园林不仅要在设计中运用中国古典园林的自然手法,在实际工程的场地改造中也应注意因地制宜。

西方园林过于追求形式美,抛弃了实用功能和延承历史文脉的本质要素,苍白而无生命力,中国古典园林追求的是性外之意,一种意境美。面对当今社会的生活节奏和竞争压力,西方园林可以借鉴中国古典园林的优点,如在造园手法上的运用,中国古典园林利用隔景、障景、借景等形式来表现那种“目标”很深远的意境美,这一点在西方古典园林中是达不到的。

中国古典园林为西方的园林景观艺术提供了新的设计思路,当今有很多设计师将中国古典园林的基本要素运用到了国外的现代设计中。

3 中国古典园林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运用

中国古典园林根据上述自身的特点,它具有很大的发展潜能,包括它在国际的认知度上,超越了中国的任何一门艺术的,其次就是在现中国的规划设计行业之间相对脱节,浪费了很多资源,中国古典园林的引入将会为规划设计注入新的血液,再次就是建筑和规划设计行业面临职业尽头的危机,利用中国古典园林的精髓对其进行改造为中国古典园林的扩展提供了契机。

3.1 整体出发,合理准确运用

对现代设计来说,设计的环境和条件各不相同,针对不同的情形做到合理的运用。首先应该保证功能合理,功能不受影响是一个重要的条件,不过也不能一味去追求功能而脱离环境的需要和人身心的满足。如消防通道与人行小道,它们的用途是不一样的,依据功能的不同,采用不同的手法,消防通道应该是便捷的,而人行小道应该是“曲径通幽”的。其次,在现代设计中为了追求建筑本身的功能,而忽视了建筑与环境的关系,造成建筑与环境的脱节。中国古典园林的“意境美”将为现代建筑设计注入新的设计理念。

3.2 体现时代感

建筑是一个时代的象征,新的建筑特征必须反映与之相适应的建筑理念,建筑技术和建筑材料也是一种真实的反映,而不是把古典园林中的建筑进行复制和模仿,因而在研究古典园林之外还必须研究如何用新的手法、新的建筑材料和新的建筑技术重现这种建筑感悟和体验,把来自人内心深处的感慨,借助古典园林的立意用现代方法演绎出来。

4 结论

中国古典园林是现代设计的灵感来源。当然中国古典园林也面临着问题,要适应现代潮流的发展,要求它进行自我完善,包括两方面的完善。一种是自身的完善,包括满足当今人的需求因素,主要体现在建筑设计、园林规划、园林景观等,吸取古典园林的精华和文化在进行自我的创新,如新材料、新技术等的运用;另一种完善则是在继承传统的同时也要吸取西方的优点,包括大型广场的建造,将中国古典园林和西方现代园林相融合。这种完善也会为西方园林的发展注入新的血液。中国古典园林的封闭性已经不再是潮流,它已经不能再满足现代城市快速发展的需要了,要求中国古典园林借鉴西方的特点再进行创新和完善,那样才能把中国古典园林真正推向世界,与全球化战略融为一体。“古为今用”、“古今结合”、“中西结合”,来促使中国古典园林在现代设计中得到更好的运用和发展。

参考文献

西方古典文化的特点范文6

关键词:内容与形式;风格;与特点

自改革开放以来,国外的先进技术、文化理念、价值观和消费方式、都涌进了我们生活,都不知不觉地影响着我们生活,使我们从政治、经济、金融、贸易、文化、艺术等方面逐渐融合世界潮流之中。工作节奏加快,生活品味提高,饮食习惯变化,以及人们之间交流、沟通的需要,西餐厅、咖啡厅、茶坊、酒吧就象雨后春 一样遍及全国各座城市,而且经久不衰。但是,西餐厅、咖啡厅、酒吧必竞是国外引的进餐饮项目,在装修上应该保留欧式风格特点。

欧式风格,顾名思义指的是来自于欧罗巴洲的风格。主要有法式风格,意大利风格,西班牙风格,英式风格,地中海风格,北欧风格等几大流派。所谓风格,是一种长久以来随着文化的潮流形成的一种持续不断,内容统一,有强烈的独特性的文化潮流。

欧式风格就是欧洲各国文化传统所表达的强烈的文化内涵。欧式风格最早来源于埃及艺术,埃及的历史起源被定位于公元前2850年左右。埃及的末代王朝君主克雷澳帕特拉(著名的埃及艳后)于公元前30年抵御罗马的入侵。之后,埃及文明和欧洲文 明开始合源。

其后,希腊艺术,罗马艺术,拜占庭艺术,罗曼艺术,哥特艺术,构从文艺复兴时期开始,巴洛克艺术,洛可可风格,路易十六风格,亚当风格,督政府风格,帝国风格,王朝复辟时期风格,路易菲利普风格,第二帝国风格构成了欧洲主要艺术风格。这个时期是欧式风格形成的主要时期。其中最为著名的莫过于巴洛克和洛可可风格了。

后来,新艺术风格(ACT DECO)和装饰派艺术风格成了新世界的主流。欧式的总是以白色为主,主题鲜明。靓丽鲜艳是其主要风格。

欧式风格泛指欧洲特有的风格。一般用在建筑及室内行业。欧式风格是传统风格之一,是指就是具有欧洲传统艺术文化特色的风格。根据不同的时期常被分为:古典风格(古罗马风格,古希腊风格),中世风格,文艺复兴风格,巴洛克风格,新古典主义风格,洛可可风格等。

1 风格与特征:西式餐厅泛指以品尝国外(主要是欧洲和北美)的饮食,体会异国餐饮情调为目的的餐厅

根据追求的风格不同,我国的西式餐厅主要有以法国、意大利风格为代表的欧式餐厅,但更多的餐厅却不必十分明确到底代表了哪个国家的风格。特别在中小城市中,西餐厅都根椐当地饮食习惯改为中西餐厅、茶餐厅。所以,设计师在设计过程中必须了解当地饮食习惯、消费习惯、及业主对市场认知。

西式餐厅与中式餐厅最大的区别是以国家、民族的文化背景造成的餐饮方式的不同。欧美的餐饮方式强调就餐时的私密性,一般团体就餐的习惯很少。因此,就餐单元常以2人、4人、6人、8人为主,餐桌为矩形,长方形为主。

然而,对于台位的分布、大小、多少、将是这个设计最致命的。在当今各种成本都在上涨现实中,业主对店内的容纳量是非常关切的……就餐时间—同时进餐人数将关系到每天的营业收入,也关系这个设计的成败!仼何再好看、再奢华的风格必须服从于商业行为,必须找到两者的结合点。

西餐厅在欧美既是餐饮的场所,更是社交、休闲的空间。因此,淡雅的色彩、柔和的光线、洁白的桌布、华贵的线脚、精致的餐具加上安宁的氛围、高雅的举止等等共同构成了西式餐厅的特色。

2 平面布局与空间特色西式餐厅的平面布局常采用较为规整的方式

这样设计也符合欧式风格对称、谐调、台位分布安排。注重对称的空间美感。如果只是对古典风格照猫画虎,必然会破坏其档次,蒙上暴发户般的俗不可耐。欧洲古典室内风格之所以历久不衰,首先是由于它讲求合理、对称的比例。较为典型的欧式元素为实木线、装饰柱、壁炉和镜面等,地面一般铺大理石,墙面贴花纹墙纸装饰。室内布局多采用对称的手法,以白、黄、金三色系为主。

在造型设计方面墙面镶以柚木木板或皮革,再在上面涂上金漆或绘制优美图案;天花都会以装饰性石膏工艺装饰或饰以珠光宝气的讽寓油画。配以精致的雕刻,整体营造出一种华丽、高贵、温馨的感觉。

3 酒吧柜台、收银吧台是西式餐厅的主要景点之一,也是每个西餐厅必备的设施,更是西方人生活方式的体现

除此之外,一台造型优美的三脚钢琴也是西式餐厅平面布置中需要考虑的因素。在较为小型的西式餐厅中,钢琴经常被设置于角落,这样可以不至占据太多的有效面积;而在较大的西式餐厅中,钢琴则可以成为整个餐厅的视觉中心,为了加强这种中心感,经常采用抬高地面的方式,或带灯光、有的甚至再于顶部加上限定空间的构架。钢琴不仅可以丰富空间的视觉效果,它的优雅琴声更是西餐厅所必不可少的。

由于西式餐厅一般选择层高比较大,因而也经常采用大型绿化作为空间的装饰与点缀,有的甚至像一把把大伞罩在几个餐桌之上,很好地起到了空间限定的作用。由于冷餐是西餐中的主要组成部分,因此,冷餐台也成了西式餐厅中需要着重考虑的因素,原则上设于较为居中的地方,便于餐厅的各个部分取食方便。

当然也有不设冷餐台的西式餐厅,而靠服务人员送餐。西式餐厅在就餐时特别强调就餐单元的私密性,这一点在平面布局时应得到充分地体现。

创造私密性的方法一般有以下几种:(1)抬高、降低地面,这种方式创造的私密程度较弱,但可以比较容易感受到所限定的区域范围,也可增强趣味性。(2)利用沙发座的靠背形成比较明显的就餐单元,这种U形布置的沙发座,常与靠背座椅相结合,是西餐厅特有的座位主要布置方式。(3)利用刻花玻璃和绿化槽造型形成隔断,这种方式所围合的私密性程度要视玻璃的磨砂程度和高度来决定。(4)利用光线的明暗程度来创造就餐环境的私密性。有时,为了营造某种特殊的氛围,餐桌上点缀的烛光可以创造出强烈的向心力,从而产生私密性。

同时,设计者也可根据市场来决定隔断是全隔还是半隔(一般来说中小城市的私密性、隐蔽性可加强些)。

4 风格造型与装饰细部 西式餐厅的风格造型来源于欧洲的文化和生活方式,但最直接的是来源于欧式古典建筑

虽然欧式古典建筑在不同的时期和不同的地区风格造型各不相同,但西式餐厅并不需要完全复制一个古典建筑的室内,因此我们在设计申可以将所有的欧式古典建筑的风格造型以及装饰细部进行筛选,选出有用的部分直接应用于餐厅的装饰设计;也可以将欧式古典建筑的元素和构成进行简化和提练,应用于餐厅的装饰。在配饰上,金黄色和棕色的配饰衬托出古典家具的高贵与优雅,赋予古典美感的窗帘和地毯、造型古朴的吊灯使整个空间看起来赋予韵律感且大方典雅,柔和的浅色花艺为整个空间带来了柔美的气质,给人以开放、宽容的非凡气度,让人丝毫不显局促壁炉作为餐厅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