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迹汇报材料范例

事迹汇报材料

事迹汇报材料范文1

[关键词]综合商务英语;课程思政;立德树人;实施路径

一、引言

2016年12月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总书记强调,高校“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1]2020年5月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指出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举措,是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任务,要将课程思政融入课堂教学建设全过程。[2]这说明,高校各学科专业下每一门课程都应发挥思政作用。“综合商务英语”是商务英语专业核心课程,开设时间长,课时占比多,需要在课程思政建设方面进行积极探索,充分挖掘思政元素,发挥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价值引领的作用,服务立德树人,培根启智,使思政融入课程并落地。教师需要发挥主导作用,践行“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研究对“综合商务英语”课程思政建设开展实践研究。

二、对“综合商务英语”课程思政的理解

《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指出,专业课程是课程思政建设的基本载体。要深入梳理专业课教学内容,挖掘课程思政元素,有机融入课程教学,达到润物无声的育人效果。[2]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要求“完善立德树人体制机制”,反复强调“坚持立德树人”“坚持把立德树人成效作为根本标准”“坚持以德为先”和“完善德育评价”。[3]“立德树人”“德育育人”处于突出地位,这为高校课程思政内涵进行了精准定位。课堂是人才培养的主阵地,课程是人才培养的核心要素,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具体化、操作化和目标化[4]。具体到应用技术大学商务英语专业“综合商务英语”课程建设层面,首先在教学内容方面,应当根据授课单元主题,深入挖掘思政元素,有机融入思政内容,一方面传授商务知识,训练语言技能,增强学生语言综合运用及跨文化交际能力,使学生能够在特定商务情境下进行交际,解决实际问题,具备一定的商务素养。另一方面,积极传递正能量,引导学生了解、关心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情况与现状,培养学生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爱人民、爱集体的家国情怀;同时学生应了解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坚定四个自信,塑造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次,在运用教学方法和组织教学活动方面,教师起主导作用、发挥学生主体的能动性,组织教学要素,重点培养学生的协调沟通、团队合作、自我管理、自主学习能力,以适应社会发展及其个人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服务于应用型人才培养。同时,培养学生积极思考、勇于突破自我、进行探究、认真负责的良好品质品格,为未来从事相关工作在思想意识、态度行为方面打下基础。在课程评价方面,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教师评价和学生互评相结合,培养学生诚信敬业的态度,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负责,认真做人、做事的责任心。

三、“综合商务英语”课程思政实践的设计及实施

(一)研究的问题

研究主要围绕两大问题展开。一是结合单元主题,深入挖掘思政元素,进行课堂教学,实现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价值引领的有机融合,唤醒学生家国意识、引导学生关注我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实际情况,激发学生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坚定四个自信。二是设计教学模式,形成课前、课中、课后的有机联动,通过活动形成学生对课程教学人人参与、进行自我管理、自主学习,并激发学生不断在学习的过程中积极探索、不畏艰难。

(二)研究基本情况

综合商务英语所选教材为《体验商务英语综合教程(第三版)》1—5册,每册12个单元,课程开设历时6个学期。在学生基本情况方面,应用技术型大学的商务英语专业学生在招生时并不设置高考英语分数线门槛,学生英语水平参差不齐。针对商务英语专业大三学生做过的一项调查显示,有65%左右的学生表示,相较于课前课后的自主学习,更喜欢课上集中学习。在年龄上,学生基本全员是“00后”。

(三)课程思政建设的实施路径

1.教学内容的完善

课程思政不是在课堂上去讲思政内容,而应是基于思辨能力,在原有教学内容的基础上,深入挖掘、有机融入思政元素,以达到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效果。要实现综合商务英语课程商务知识传授、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培养、立德树人三位一体的课程目标,需要对现有教学内容进行梳理,潜心挖掘其中可能蕴含的思政元素,或者根据单元主题,有机增补思政内容,为上述三位一体目标的实现打下良好的基础。具体来说,通过对各单元主题和主要教学内容的研读,规划、梳理、增补出与各单元主题相关的隐性思政融入素材。笔者主讲第5、6学期课程,正常授课内容经筛选后为第4册书7—12单元、第5册书2—9单元,两学期共14个单元,每学期讲授7个单元。各单元聚焦主题相关的学生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的培养,讲授主题相关商务知识。根据单元主题,有机融入隐性思政内容。融入内容主要来源于《谈治国理政》(一、二、三卷)。主题为管理风格(ManagementStyle)的单元,隐性融入内容为我国依照依法治国新理念进行国家治理及与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民法典的施行。主题为团队建设(TeamBuilding)的单元,隐性融入内容为刘永坦院士团队事迹。主题为融资上市(RaisingFinance)的单元,隐性融入内容为主席关于“一带一路”相关论述中,我国承诺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提供良好的融资环境和渠道的内容。主题为客户服务(CustomerService)的单元,隐性融入内容为2020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快递小哥汪勇的事迹。主题为危机管理(CrisisManagement)的单元,隐性融入内容为我国伟大抗疫精神、总书记在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上的讲话。主题为并购和重组(MergersandAcquisition)的单元,隐性融入内容为主席关于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演讲中关于文化包容的重要论述。主题为培养(Training)和就业趋势(EmploymentTrends)的单元,经过整合,隐性融入内容为我国鼓励创新创业疫情防控期间政府积极帮助中小企业复工复产以及工匠精神的相关材料。主题为能源(Energy)的单元,隐性融入内容为主席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等新发展理念的重要论述。主题为营销(Marketing)的单元,隐性融入内容为主席关于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的有关论述。主题为企业伦理(Ethics)的单元,隐性融入内容为海尔公司诚信经营的故事。主题为财经(Finance)的单元,隐性融入内容为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中央政府挽救中国香港地区经济、主席在二十国集团领导人杭州峰会上的开幕辞中关于维护国际金融稳定的论述。主题为咨询(Consultants)的单元,隐性融入内容为成语“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典故及其英译分析。主题为战略(Strategy)的单元,隐性融入内容为报告中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有关论述。以上思政点的融入,既秉承“治国理政进课堂”的教育要求,又辐射单元主题,润物无声激发学生家国情怀,坚定四个自信,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目的。

2.教学过程的设计

课程授课线上、线下相结合,设计课前、课中、课后三个环节。各单元基于主题的听说读写每部分任务活动开始之前,设置好线上学习资源,学生课前先行学习,并完成相应的自测活动,同时记录自学阶段无法解决的问题。线下课中环节,分成三个组成部分。一是课前5分钟,学生以小组形式用英语向班级同学介绍“每日一词”,主要是关于我国政治、经济、社会各领域,或具有中国特色的提法、说法的英文译法,及关于这些词或词组的背景等基础知识。选词范围主要来自学习强国App,中国日报双语新闻微信公众号等官方主流媒体。学生须在课前请示老师,听取老师意见,然后根据所要展示的内容制作PPT,课前5分钟内进行宣讲。这一活动一方面引导学生关心关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热点问题,帮助学生为讲好中国故事、传递好中国声音做好词汇及基础知识方面的储备;另一方面培养学生小组协作、思辨、用英语进行公众演讲的能力,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自信。这一环节的双重作用,本身就是一种课程思政的体现。二是课上教师对课前学习进行归纳梳理、释疑解惑。各单元关键词汇运用任务中的所有汉译英句子,遵循“主流媒体进课堂”的指导原则,均选自新华网、中新网、中国日报英文版网站、CGTN网站等主流媒体的官方报道,内容皆为积极正面反映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步、我国在国际上做出的贡献等相关报道。之后重点对单元文章进行结构及写作方法分析,引领学生明确作者写作意图。在此基础上学习照应主题的隐性思政融入材料,以更深刻地理解主题,了解我国在相关方面的基本情况、典型性事件等,为后续学生查阅相关案例并进行汇报做好准备。同时,布置学生课后需要以小组形式完成的任务,结合单元主题和隐性思政内容,带到课上做展示汇报。三是对之前布置的汇报任务“展演”,进行小组间互评和教师点评。课后线上完成体裁写作任务和单元反思总结,教师后续给出反馈意见。

3.教学方法的使用

根据每个授课环节实际内容安排,主要采取翻转教学、小组讨论、案例分析、课堂汇报、集中理论学习等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启发式、鼓励式教学方法。聚焦语言基本知识的课前学习任务、课上释疑解惑环节,主要采取翻转教学、小组讨论、头脑风暴法。课中授课环节主要采取课堂汇报、小组讨论教学。其中涉及重要文献学习的,则采用集中式理论学习,以教师讲授为主。涉及具体案例、事件的,则采用案例分析法,并结合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进行思辨。课后的线上语言输出任务,教师给出反馈指导。总的来说,通过课程任务的设计和不同教学方法的综合使用,可以帮助学生互相碰撞思想火花,形成合力。力争做到课堂活动人人参与,培养学生团队合作、自我管理、自主学习、积极探索、不畏艰难、勇于追求的精神品质,以满足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个人可持续发展的能力要求。

4.教学评价的实施

课程思政应融入教学的全过程,包括教学评价也应体现出思政元素。形成性评价理念,强调学生学习的过程,在过程中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学会用外语讲好中国故事。[5]本课程在这方面的探索,主要体现在三方面。第一是设计实施了课堂活动的学生互评环节。通过生生互评,一来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个视角,去了解他人任务完成情况,互相学习,对比不足之处,完善自身。二来通过互评活动,引导学生对他人成果给出客观公正的评分,这有助于培养学生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负责,认真做人、做事的责任心,有助于培养学生踏实、敬业、友善等核心价值观,为未来从事相关工作做好一定的思想意识、态度行为方面的准备。第二是《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强调,要把立德树人成效作为根本标准,以及强化德育评价、体育评价、美育评价、劳动教育评价等[6]。作为德育评价的一种探索,本课程尝试性在过程性评价中,设置了一项占比10%的诚信分。这一项主要是看学生完成各项任务是否按时、有无抄袭等,会在诚信分上有不同的体现。这对于培养学生守诚信具有积极作用。第三是学生在每节课前5分钟的“每日一词”环节的表现,纳入过程性评价。学生“捕捉”到的“热词”,如能围绕与家乡的联系、与大学生学习生活实际情况相联系、结合自身实际谈怎么做等相结合,则会得到较高评价。这在一定程度上培养了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坚定四个自信。

四、“综合商务英语”课程思政教育效果与反思

(一)课程思政育人成效

经过两个学期的教学实践,本课程的课程思政教学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主要体现在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热情高、参与度高,思政内容激发了学生爱国之情,唤醒了家国意识、紧迫感和使命感,能够身体力行去思考实际问题,并体现在行动上。例如,第5册书第2单元Training和第5单元EmploymentTrends,围绕培训与就业,主要介绍了德国学徒制和不同的就业形式等相关内容。学习后,根据单元主题隐性融入的思政内容为我国倡导的工匠精神的内涵、我国近年来支持鼓励大众创新创业的相关内容,鼓励多种就业形式的相关材料。之后布置学生完成小组汇报,结合当下实际,谈学习主题内容后的收获和看法。学生们展现出了较好的自我学习和思考能力。有的小组从工匠精神出发,思考应当如何从自身做起,努力提高自己的技能和本领,为未来服务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还有的小组从我国未来高质量发展职业教育的导向出发,思考自己未来的职业道路,要从眼前做起,踏实走好每一步。再例如,一组学生所宣讲的“每日一词”为“杂交水稻之父”(theFatherofHybridRice)。学生不仅介绍了该词组英文译法,并用英文介绍了袁隆平院士的生平和卓越贡献与成就,还找来了影片《袁隆平》的结尾部分,袁老用英语接受外国记者采访,解释“禾下乘凉梦”的片段。致敬伟大人物的同时,也激励学生们努力学好英语,讲述好中国故事,传递好中国声音。之后,该组学生展示一组照片,是自己身体力行,在食堂就餐时采取光盘行动。此外,学生互评环节的评错率降低,不认真、不客观给分现象明显减少。学生们从最开始的完成任务、走形式、草率处理,到认真对待、仔细阅读、权衡比较,拿不准的地方与同学讨论或请教老师,在对他人负责、认真做人做事的态度上有了很大转变。综合以上各例,可以看出,隐性融入思政内容的综合商务英语课堂教学,为专业知识赋予了价值能量,潜移默化中为商务知识的学习指明了方向,起到价值引领作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家国情怀和勇于担当的使命感、紧迫感。同时本课程在帮助学生厚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身体力行积极实践方面也起到了作用,这些都体现出课程思政育人取得了一定效果。

(二)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效果的反思

事迹汇报材料范文2

关键词:高职院校;医卫专业;课程思政

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1]医卫专业是一个特殊专业,其服务对象是人,最终目标是提高整个人类的健康水平。如何针对其专业特点,深挖专业课程育人资源,充分利用专业课程的隐性思政教育资源,涵盖并渗透在课程建设、课堂教学的不同环节中,“同耕”责任田[2],形成具有医卫特色的课程育人模式是每一个医卫教育工作者应认真研究和探索的问题[3]。基础护理技术是护理专业的专业核心课,是内科护理、外科护理、儿科护理、妇产科护理等专科课程的基础,是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和“1+X”老年照护/母婴照护/幼儿照护等证书考证的必备知识与技能,在临床护理工作岗位中每天都要用到[4]。本文拟以我校护理专业基础护理技术为例,对高职院校医卫专业课程的课程思政进行探索与实践。

1课程思政建设总体设计

1.1明确课程思政建设方向

结合我校“为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培养高素质医卫类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办学定位及护理专业百年历史的文化传承和优质护理人才培养要求,确定课程思政建设方向。通过讲好南丁格尔和我国南丁格尔奖获得者的典型事迹、我校护理专业优秀毕业生的优秀事例、我校护理专业的历史传承,将“人道、博爱、奉献”的护理专业精神和“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医者职业精神贯穿于课程思政建设的始终。

1.2确立课程思政建设目标

依据课程思政建设方向,结合本课程对应岗位的要求,确定课程思政建设目标为:培养具有“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职业责任、“敬佑生命、严守制度”的职业态度、“热爱护理、尊重患者”的职业情感、“吃苦耐劳、甘于奉献”的职业精神、“精益求精、刻苦钻研”的工匠精神的护理人[5]。

1.3优化课程思政内容供给

依据课程思政目标,分析教学内容特点,梳理出“热爱劳动、无私奉献、责任担当”等思政元素。为发挥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师生一起深度挖掘护理专业创始人南丁格尔和我国86位南丁格尔奖获得者的典型事迹、我校优秀护理毕业生的优秀事例、学校护理专业历史传承以及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护士的典型事迹等隐含的思政素材,为课程思政的实施提供丰富的教学载体。

1.4实施“三融”课程思政育人

为实现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紧密融合,遵循“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理念,采用“一主线、三阶段、七环节”的教学模式,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三融”课程思政育人模式,将思政元素有机融入教学内容、教学环节、教学资源。

2课程思政教学实践

围绕课程思政目标,思考有哪些思政元素、如何融入这些元素这两个问题,对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环节和教学资源进行了设计,构建了“三融”思政育人模式,将思政融入课程教学全过程。

2.1教学内容“融”思政

为充分梳理教学内容中蕴含的思政元素,教学团队中思政教师全程跟班听了一轮专任教师基础护理技术课程讲课,并与团队教师、临床兼职教师共同围绕课程思政目标,依据完成岗位任务所应具备的素质要求,分析教学内容特点,共梳理出二十余条思政元素,为更好地引领课程思政的建设,将其凝练为“5个三”,即三个热爱:热爱祖国、热爱护理、热爱劳动;三种精神:无私奉献、团结协作、尊重生命;三种品质:人文关怀、严谨细致、责任担当;三个严守:严守制度、严守慎独、严守秘密;三种意识:服务意识、法律意识、安全意识。教学团队组织学生共同挖掘思政素材,重点挖掘南丁格尔和南丁格尔奖获得者的典型事迹、我校优秀护理毕业生的优秀事例、我校护理专业的历史传承以及抗击疫情中优秀护士的典型事迹等素材,再将其融入每个教学内容中,实现思政元素与课程内容的有机融合。例如:针对“给药原则”这个内容,融入了湘潭籍南丁格尔奖获得者黎秀芳将军的典型事迹,她在护理工作中,为了减少护理差错事故的发生,自己充当患者住在病房亲自体验,创设了给药原则中非常重要的“三查八对”制度,通过黎秀芳将军故事的分享,学生深刻领会到“三查八对”的重要性。当进一步了解到黎将军的故事后,将军的爱国、敬业、担当、创新、严谨、细致等精神就已深深印入学生的脑海[6]。

2.2教学环节“融”思政

为实现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紧密融合,采用“一主线(以学生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三阶段(课前、课中、课后)、七环节(引出任务—呈现任务—分析任务—完成任务—展示成果—评价总结—巩固拓展)”的教学模式,全程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将思政教育有机融入教学实施的每一环节。

2.2.1课前“找”思政

课前将每个班级的学生组成若干个学习小组,与教师一起通过信息化手段、查阅图书资料等方式,共同收集并整理课程思政素材,通过对素材的收集、整理与阅读,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

2.2.2课中“悟”思政

因学生参与了课程思政素材的挖掘,理论课中讲到融入了思政元素的教学内容时,教师会邀请学生来分享思政案例,让学生讲思政。例如:在学习“住院环境”这个内容时,为让学生认知良好的住院环境对患者康复的重要性,请学生分享了南丁格尔在克里米亚战地医院救护伤员的故事,南丁格尔克服各种困难改善伤员的住院环境,在不到半年的时间内将伤员的死亡率从50%降至2.2%。故事的分享不仅让学生明白了住院环境的重要性,也让学生感受到了南丁格尔不辞辛苦、不怕困难,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的专业精神。同时,专业教师、临床兼职教师在讲授与授课内容相关的护理前辈名人故事、临床亲身感受的过程中,会让学生分享感悟,在开展讨论的过程中,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感受和体会。通过理论课中学生和教师共同讲思政,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有机融合。

2.2.3练中“践”思政

在实训教学过程中,团队教师通过创设临床真实工作情境,采用临床情境模拟、角色扮演等方式引导学生进行训练,在训练中践行思政。如练习“隔离技术”这项技能时,设置了新冠肺炎患者病例和隔离病房,先请曾驰援黄冈医院的兼职教师亲自示范进入隔离病区前和离开隔离病区后的隔离防护技术,要求学生严格按照技术规范进行练习,学生在练习过程中只要有任何一个环节、任何一个技术细节不规范,指导教师立即要求其停止操作并重新开始练习,直到全部动作符合要求为止。通过训练过程中的严格要求,学生不仅熟练掌握了操作技能,也感悟了严谨与规范,对曾参与抗疫的医护人员心生敬佩,实现价值塑造和能力培养紧密融合[7]。

2.2.4考中“评”思政

为检验课程思政目标达成情况,在课程考核过程中,建立课程目标考核体系,将职业责任、职业态度、职业精神、职业情感等目标的考核融入每一个考核项目的考核评分标准中,以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知识考核、单项技能考核和综合技能考核。例如:在进行药物过敏试验技术考核中,请SP(标准化病人)参与考核,所有情境均参照临床真实情境设计(设计患者因害怕疼痛要求不做皮试、护士给药过程中患者提出质疑、注射中患者大喊疼痛、埋怨护士、皮试后患者不愿意按规定留观等情境),以此考核学生课程思政目标达成情况。

2.2.5课后“强”思政

为进一步强化课程思政效果,每个项目的教学完成后,都会布置学生完成拓展任务,让学生在拓展活动中巩固专业知识、体验专业情境、强化专业思想、提升专业情操。例如在完成了“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的学习后,安排学生自制“如何洗手,如何戴口罩”的视频,到社区向居民进行防疫指导;在完成了“生命体征测量”的学习后,带领学生去社区为居民测量血压等。通过诸多的拓展活动,让学生懂得了什么是“责任担当”,什么是“人生价值”。

2.3教学资源“融”思政

2.3.1精品在线开放课程“融”思政

依托学银在线课程平台,教学团队将本课程建成湖南省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其中融入了大量的思政素材,建成课程思政资源库,包括我国86位南丁格尔奖获得者的典型事迹材料、56个临床护理经典案例、20位我校优秀毕业生抗疫典型事迹和56位优秀毕业生优秀事例,还有自主编创演绎我校护理专业发展历史的系列情境舞台剧《传承》《生命的提灯》等,供学生自主学习。

2.3.2校本教材“融”思政

课程团队共同编写了具有课程思政特色的《基础护理技术》教材,在每个项目中都融入了具有我校护理专业特色的思政素材,如:在“标本采集”中融入了南丁格尔奖获得者———美丽天使王新华的事迹,通过学习先进人物的事迹,对培养学生职业道德和情操有重要意义。学生可通过扫描二维码进行自主学习。2.3.3微信公众号“融”思政教学团队与学生一起开设了《聆听诗的声音》微信公众号,收集整理了优秀学姐、学长的优秀事例以及我校毕业生抗击疫情的典型事迹等素材,设置了《“疫”往情深》《学姐说实习》《学姐/学长的故事》《身边的故事》等栏目,既为本课程思政教学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载体,也对学生职业成长与发展提供了帮助。

2.3.4教学环境“融”思政

教学环境建设中重视专业文化建设,在护理实训中心制作了湘潭籍南丁格尔奖获得者黎秀芳将军生平事迹展、我校优秀毕业生抗疫典型事迹展、我国南丁格尔获奖者事迹介绍等宣传专刊,悬挂体现医护职业精神的标语、护理工作制度、护士行为规范等宣传标牌,实现浸入式思政教育。

3课程评价与成效

3.1评价方式

构建了学生、教师、标准化病人(SP)和临床护理专家共同参与的课程考核评价体系,全面地检测学生课程思政目标达成情况。(1)学生:主要在小组汇报、小组PK赛、技能考核中借助评分标准中课程思政目标考核指标进行自评和互评。(2)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观察学生的学习纪律、学习态度、着装仪表、小组合作、课后整理、遵守制度流程、爱护教学模型等,再结合终末理论考核和综合技能考核,综合评价学生的责任意识、制度意识、安全意识、时间观念、爱伤观念、劳动观念、协作精神、奉献精神等思政素质的情况。(3)SP:在技能考核中,SP站在患者角度,依据自身感受综合评价学生的职业态度、职业道德及职业精神等。(4)临床护理专家:在每个模块学习结束后的跟岗学习中,针对学生对患者提供健康照护过程中的职业态度、职业品德及职业作风进行综合评价。

3.2成效

3.2.1课程思政育人才

通过本课程和其他课程的教学,培养了大批具有责任意识和担当精神的优秀毕业生,如疫情期间学生担任志愿者,利用课程学习的专业知识积极投入“战疫”中,为抗击疫情的胜利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3.2.2同频共振促教学

通过课程思政的实施,本课程学生理论、技能成绩明显提高,在日益重视人文素养、以本课程技能为主要内容的省级、部级护理技能大赛中,学生频频获奖。

3.2.3三全育人成果丰

事迹汇报材料范文3

第一条为认真贯彻落实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论述,按照全国、全省、全市决策部署和县委、县政府工作要求,大力推进全县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以下简称“三年行动”)各项工作,根据《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成立县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工作推进组的通知》要求,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三年行动”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由县安委会统一组织领导,专门成立“三年行动”工作推进组,负责指导、协调、推进“三年行动”重大工作。工作推进组下设办公室,承担综合协调、督导检查、投诉处理、统计考核、宣传报道等具体工作。

第三条各乡(镇)政府、有关部门要按照要求,成立相应的领导机构和工作专班,协调推动本辖区、本行业领域专项整治工作。

第二章工作职责

第四条工作推进组职责

(一)研究部署、指导协调和督促检查“三年行动”,提出全县“三年行动”的重大政策和措施。

(二)定期研究解决“三年行动”工作中的重大问题。

(三)督促检查乡(镇)人民政府和县直有关部门落实重点工作,制定工作考核和党政领导干部绩效考核细则。

(四)协调深化安全生产源头治理、系统治理和综合治理,以最严格要求落实责任,完善和落实重在“从根本上消除事故隐患”的责任链条、制度成果、管理办法、重点工程和工作机制。

(五)承办县委、县政府和市安委会及其办公室交办的其他事项。

第五条工作推进组办公室职责

(一)及时传达工作推进组决策部署和领导批示指示,督促各乡(镇)、各有关部门抓紧落实。

(二)拟订“三年行动”工作推进组工作规则和相关制度机制,报工作推进组审定后组织实施。

(三)负责“三年行动”有关重要会议、重要活动的组织协调工作,承担会议会务工作。

(四)联系各乡(镇)、各专项整治牵头单位,调度、汇总、分析“三年行动”进展情况,并及时进行通报、汇报。

(五)组织起草“三年行动”各阶段、年度综合材料和重要文稿。

(六)负责组织全县性督查、检查、督办、考核。

(七)协调“三年行动”新闻宣传、媒体曝光、信访核查处置等。

(八)完成工作推进组交办的其他事项。

第六条工作推进组办公室设在县应急管理局,由县安委会办公室主任、县应急管理局局长兼任办公室主任,县交管大队、县工信局、县住建局、县交通运输局、县农业农村局、县生态环境局、县应急管理局、县文广新旅局、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县城管局、县消防救援大队、高新区管委会负责同志为成员(附件1);各专题、专项整治工作牵头单位确定一名推进组办公室联络员;联络员由各牵头单位相关股室负责同志担任(附件2)。

第七条各专项整治牵头单位要主动履职、敢抓敢管,按照制定的实施方案,明确职责任务分工,科学安排工作重点,强化督查推进落实。各责任单位要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立足职责定位、积极协调配合,努力形成各尽其责、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第八条工作推进组办公室要切实发挥职能作用,加强与各专项整治牵头单位的沟通联系,及时调度了解各专项整治进展情况,协调解决工作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确保各专项整治任务按照时序进度要求推进到位。

第三章运行制度

第九条工作例会制度

(一)每季度至少召开一次工作推进组会议,工作推进组组长、副组长和全体成员参加,听取工作汇报,分析存在的问题,研商重大问题解决方案。如有急需商讨的事项,可临时召集会议研究。

(二)原则上每月召开工作推进组办公室会议,由工作推进组办公室成员或联络员参加,调度工作进度、重大情况,研究疑难问题解决方案。如有急需商讨的事项,可临时召集会议研究。

第十条工作专班制度

(一)工作推进组办公室设立综合协调、调查统计、宣传报道等3个小组专班(附件3),由县应急管理局相关股室负责人任组长,承担推进专项整治的具体工作,小组相关人员选优配强,相对集中办公。

(二)“三年行动”各牵头单位应当参照工作推进组办公室模式,组成工作专班,调度、汇总、分析、宣传推进本行业领域“三年行动”。

第十一条联络员制度

(一)工作推进组办公室联络员由各牵头单位相关股室负责同志担任,具体负责本单位专项整治日常工作和协调联系。

(二)各乡(镇)政府和“三年行动”各参与单位应当明确一名联络员,必要时,工作推进组办公室可直接对接落实工作事项。

第十二条分析通报制度

(一)坚持“定期调度、每月分析、每季通报、阶段小结、年度总结”的工作模式,认真分析形势,定期作出研判,增强工作的预见性、针对性,确保“三年行动”“稳、准、狠、快”。

(二)将“三年行动”开展情况呈报县委、县政府领导同志,抄送乡(镇)党委、政府和县直有关部门主要负责同志。

第十三条媒体曝光制度

(一)各乡(镇)、各有关部门、各责任单位要推介典型事迹,曝光负面案例,原则上各乡(镇)每半年报请集中曝光不少于2批次重大隐患问题、推介1个先进典型,县直各牵头单位至少在县主流媒体各推介1个先进典型报道、曝光1个负面案例。

(二)对整治推进不力,进展缓慢的乡(镇)或企业以及问题隐患反复发生、长期得不到根治的,由县直各牵头单位主动联系媒体或推介给工作推进组办公室专班,揭露“顽疾”,曝光违法单位和个人,形成震慑作用。

第十四条挂牌督办制度

(一)各乡(镇)对“三年行动”中发现的隐患和问题,要实施挂牌督办,及时跟踪督促,确保整改到位。

(二)县直各牵头单位对重大隐患和突出问题,实施挂牌督办、挂图督战,督促各乡(镇)、各有关部门和企业制定整改治理方案,紧盯不放、一抓到底。

第十五条举报奖励制度

(一)各乡(镇)、各有关部门要加大安全生产举报投诉电话12350(已合并至12345市民服务热线)的宣传力度,对市民热线服务平台转办的安全生产举报事项必须分类登记、建档和管理。

(二)充分发挥社会各界力量,加强“三年行动”社会监督;鼓励企业员工、家属检举重大风险隐患和企业违法行为。

(三)按照规定要求,及时向举报人兑现奖励。

第十六条督查考核制度

(一)认真执行中央和省、市、县关于安全生产督查考核的规定,根据“三年行动”工作进展情况,派出督查组,对各乡(镇)、县直部门开展督导检查。督查组织工作由县安委会办公室或者工作推进组办公室具体负责。

(二)督查组由县安委会成员单位科级干部、工作人员和有关安全生产专家或专业技术人员组成。

(三)重点督促各级党委、政府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论述,全面落实企业主体责任,狠抓重点行业领域安全整治,确保全县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

(四)将“三年行动”纳入全县应急管理综合考核重要内容,考核结果与有关地方党政领导干部履职评定挂钩。

第十七条信息报送制度

(一)各乡(镇)、县直各牵头部门要指定专人负责信息报送,认真按照《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实施方案》的时间节点、工作任务及时向推进组办公室报送进展情况。

(二)信息报送做到及时、准确、简练,有措施、有事例、有数据,决不能报送虚假信息。

第十八条约谈问责制度

(一)对“三年行动”进展缓慢、问题较多的乡(镇)和部门视情况进行约谈。

事迹汇报材料范文4

品德课直接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学生的思想品德的内化过程与其他各科文化知识的学习相比,更加的复杂多变,耗时也更为长久。这就要求教师课前要对教材有一个认真的钻研,积极备课,并让学生参与到课前的准备工作中来,为品德课堂的开展谱下理想的前奏。

1、鼓励学生自主收集材料

让学生参与课前准备,不但可以减轻教师工作的负担,还可以在教学中体现学生的主体性,优化教学模式,使小学品德教学模式逐步完善。鼓励学生自主收集材料,也是一种知识积累的有效方法,同时还能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例如:教四年级《从一滴水说起》这一课,让学生课前去收集地球水资源的分布情况,我国水资源在世界的排名情况,去了解我们长江中下游的淡水资源在全国的排名情况,去走访环保局了解当地水资源浪费及污染情况,去拍摄社区街道及郊外水资源污染浪费情况等等,这样一个课前的收集本课资料的过程,使学生真正产生心灵的共鸣,水资源缺乏,节水迫在眉睫,节水从我做起。我举这样一个例子,就是说课前收集资料更是让学生了解这个社会,课堂才能更水到渠成地达到预期的理想效果。

2、课前准备要有差异性

每个学生都是一个完全不同的个体,他们的家庭背景不同、性格特点不同、兴趣爱好不同,这都要求教师在安排课前准备时,要有针对性,区别对待。力争在课前准备中,可以发挥出每个学生的优势,促进品德教学课前准备的有效性。例如:教学《家乡哺育了我》之前,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差异性,对学生提出不同的课前准备要求:喜欢地理的学生,教师可以要求学生从地图上找出家乡的位置、家乡所在省份、相邻的省市等;对旅游感兴趣的学生,教师可以要求他们总结并简单介绍家乡的名胜古迹、重要景观;对于农村的学生,教师可以让他们根据自己农村生活的经历,介绍家乡的土特产及其特点。

3、课前准备合理安排

在课前准备中,教师可以辅助学生合理安排,根据学生差异性,对学生的具体任务目标做出安排,比如:安排乐于交往的学生做资料收集员;书写工整的学生做记录员;表达能力强的学生做汇报员等。这种明确的分工,学生各展所长,在愉快的心情和高度的自信中完成任务,可以提高课前准备的有效性。

二、品德课的课后作业布置

课后的作业布置,是课堂更好的延伸,是课堂学习效果最直观的反应。鉴于品德课的特殊性,在品德课的课后作业安排上,教师要更多的注重让“品德”与“社会”真正的融合,让学生真正成为活动的主角,让学生的品德活动真正落到实处。

1、课后作业布置要分层设计

学生的个体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因此在课后作业的布置上,需要分层设计。针对优生,在作业的布置上,应该以难度较大,思考性强的作业为主,刺激学生的求知欲;对中等学生,应该以一般的课后练习为主,使其懂得课堂知识的运用;针对差生,应该以简单的知识巩固为主,使其对课堂知识进行再次复习,加深印象。例如:学习《我与外界的联系》内容后,在安排课后作业时,对差生,教师可以要求其了解内容相关的概念和基本的联系方式;中等生可以让他们通过各种途径了解当地已有的联系方式并举例说明;优生则可以让他们试着指出当地联系方式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法。

2、课后作业布置要注重实践

学而不用,懂而不为,就相当于没有学。思想品德课更是如此,学生只知道品德知识,而不懂得在生活中运用,那么就和不学没有区别。因此,教师在品德课的课后作业布置要注重实践,让学生通过对具体事物的发现、感知、实践和体验来领悟其中的道理,教学生的道德知识转化为道德行为,真正有效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例如:在《向先辈致敬》一课的课后作业布置上,教师可以为学生安排实践型作业,组织学生参观历史博物馆,收集并讲述先烈们的革命事迹,用实际行动向先辈致敬。让学生明白不但要懂得道德品质知识,更要将道德知识落到实处,转变为自己的道德行为。

3、课后作业布置要倡导合作学习

教育学生与人友好相处,合作共事,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和合作意识,是小学思想品德课程的目标之一。要想完成这一教学目标。仅靠学习、记忆课本上的相关知识是不够的,它必须要通过真正的合作,比如设计一些只有合作共事才能完成任务的作业才能实现。用事实说话,让学生在现实中的具体实践过程中,充分体会到与人友好相处、合作共事的重要性。例如:在上《家里来了客》课后,教师可以要求学生组成学习小组,每个人都要讲述自己家中是如何接待客人。其后可以要求同小组的学生,利用课外时间,互相走访,既到同学家中做客,体验做客之道,又请同学到家中做客,体会待客之道。这样的小组合作学习,不但可以有效完成教学任务,更能在学习中培养学生间的友谊。

事迹汇报材料范文5

关键词:“七个有力”;标准化;党支部

一、组织生活会安排课表化,突出政治功能,实现党员教育扎实有力

为深入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落实规范化,支部主题党日规范严格化,实现对支部党员教育取得实效。学院党委着重做好以下工作:一是组织生活会安排课表化。每学期初支部将“”、支委会会议、党员主题活动日等进行课表化呈现。二是鼓励大家拿起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武器,持对同志、对党高度负责的精神,敢于展开批评、敢于提出批评、敢于解剖自己。坚持“团结—批评—团结”的方针,从团结的愿望出发,开展负责的批评,达到增进团结的目的。三是创新党课新形式。实施“互动式党课”,鼓励普通党员上台讲,实现“一人讲”向“大家讲”的转变,提供“菜单”,根据党员关注的热点焦点,制作“个性化”选题。采取PPT课件,穿插讨论,答疑等互动形式,说政策、讲故事、讲案例、寓教于理,寓教于乐。通过严格制度,创新形式,实现党员教育扎实有效。

二、党员发展规范化,突出严进有质量,实现管理党员有力

坚持党员发展标准,严格党员发展程序,端正学生入党动机。坚持成熟一个,发展一个,确保新党员质量。第一,认真制定党支部发展党员工作计划,严格检查执行情况。第二,选取支部优秀党员,与专业各个班级对接,实现指导与监督作用。第三,加强入党积极分子管理,建立入党积极分子档案,(包括:入党申请书、思想汇报、考察材料);建立入党积极分子定期向党组织思想汇报的制度。第四,重视发展对象的确定和考察。对发展对象进行短期集中培训,培训时间不少于三天。第五,组织开好接收预备党员的支部党员大会,做好会议记录。第六,加强对预备党员的教育。支部定期给预备党员上党课,给预备党员分配适当的任务和工作,使他们体验党内生活,接受党内生活锻炼。预备党员预备期满时,进行全面考察,由党支部书记主持召开支部党员大会,讨论预备党员转正工作。

三、严守党员纪律意识,实现监督党员有力

落实谈心谈话制度,广泛开展谈心活动,了解本支部党员的思想情况。党员与党员之间、党员与群众之间开展谈心,征求意见,找出问题和不足,每年谈心谈话不少于一次。支部严肃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认真查摆,解决问题。党支部每学期向上级党组织报告一次支部工作,每年向支部党员大会报告工作情况,党员每年向党支部汇报一次学习、思想和工作情况。党支部每年开展一次民主评议党员。

四、党团班建设一体化,发挥党建引领学风舍风常态化,实现组织师生有力

学生党支部积极参与班级、年级、学生组织管理工作,引领优良班风学风校风建设。采取党团支部联合模式,组织开展由党员指导,党支部+团支部成员共同参加的团日活动。将支部党员按比例分配到各个专业各个班级,认真讨论拟定活动主题、设计活动方案,积极配合活动的开展。同时,在所分配的小组中,选择一名优秀党员与班级对接,负责所分配班级发展党员事宜,切实深入有力的做到指导与监督作用,为支部吸收优秀力量打下坚实可靠的基础;将支部党员分组,按期深入学生宿舍进行查宿,对优秀宿舍进行表扬,对不合格仍需要继续改进的宿舍提出通告批评,加以改进。

五、培育先进典型,讲好科大故事,实现宣传师生有力

寻找支部优秀党员,发挥模范带头作用。支部组织开展“书记+党员”讲党课系列活动,涉及学习生活、志愿服务、科技创新等方面,为支部营造起良好的学习氛围;寻找支部优秀党员分别就保研、考研、就业三方面,开分享交流会,为支部成员答疑解惑,传授经验;寻找支部优秀党员之“学习能手”,寻找支部优秀党员之“志愿先锋”,寻找支部优秀党员之“科创先锋”。注重挖掘身边典型,深入树立具有较大影响力,可学习的典型经验、典型人物、典型事迹、充分利用网上网下宣传平台,通过座谈交流、线下采访、线上微信推送等形式,广泛宣传典型,充分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形成党员做先进,争当先进浓厚氛围的党支部。

六、传播正能量,发挥支部思想引领和价值观塑造功能,实现凝聚师生有力

“书香留校园,爱心支部传”——爱心赠书活动,大四即将毕业的支部成员整理书籍,支部相应成员做好对接,由支委会分发给需要的同学。建立“制药读书角”,广泛搜集与制药专业相关杂志,书籍供学生借阅学习,为更多的同学搭起学习的桥梁。

七、设岗定责,聚焦学校内涵发展,确保支部党员服务师生有力

事迹汇报材料范文6

本文基于互联网的党建工作综述,清晰学院党建工作瓶颈,即支部党员离散于五国八校,工作面临时空障碍,思考应用微信平台,构建“红色机翼”,分析“红色机翼”在技术层面、效率提升、理论传播和拓展学生联系等方面的必要性,创新实践了“微信+党建工作”的“红色机翼”,为提升大学生党员教育管理的科学化水平,为高校如何利用微信等平台开展党建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

微信;党建工作;红色机翼;创新实践

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及互联网所拥有的庞大受众及高效的信息交互功能,基于互联网的党建工作已开展了很多,如基于党建内容的“红色网站”、党建博客、“手机党报”等[1],基于互联网工具的如QQ党建、微信党建等[2-4]。学院在开展党建过程中,由于学院飞行技术专业学业安排的特殊性,支部党员分散在五个国家八个学校,无论是日常组织生活的开展、还是“”的进行,都面临着要克服空间、时差所带来的各类工作问题,因此如何结合互联网工具和创新工作内容进行党建工作的创新实践,成为学院党建工作的一大课题。本文旨在通过大学生喜闻乐见的互联网平台———微信进行研究,以期解决学院党建工作所面临的难点,同时提高党建工作资源的利用率,为兄弟高校党建工作提供有益借鉴。

一、学院党建工作瓶颈及思路

(一)学院党建工作难点

航空运输学院、飞行学院学生第四党支部是一个特殊的基层党支部,支部党员由3名教师和15名飞行技术专业学生党员组成,由于飞行技术专业培养体制是“3+1”模式,即3年国内学习,1年国外飞行技术实践课程,学业安排的特殊性,形成了支部党员和学生分散在五个国家八个学校,这为支部开展各项工作造成了较多困难,无论是日常组织生活的开展、还是“”的进行,都面临着要克服空间、时间所带来的各类工作问题。其次,大学生党教实践活动形式往往以短信、会议等为载体开展,而“”往往又主要以会议的形式开展,内容上又大多自由发言为主,有效引导相对缺乏,学生间、党员及非党员、党员之间缺乏交互性,交流面相对窄。再则,学院专门构建党建网站,但通过调查发现大多数学生对党建网站关心程度不足,只有学院辅导员和部分老师关心学院党建网,调研显示:大多数学生认为党建网站往往以公示性内容为主,学校各网站平台间有内容重复性,形式单调且缺乏趣味性,与此同时,学院专业教育相对紧张,没有太多时间和精力去关心此类网站。

(二)党建工作创新实践思考

为了解决党建工作所面临实际困难、迎接这种挑战,立足“以人为本、务实高效、创新发展”的理念,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不断规范和加强境内外党建工作。充分考虑境外党建工作的特殊性,利用信息化手段,把握原则要求,创新工作方法,简化工作流程,保质保量的开展好支部“”、党员发展等组织工作,使党员的“理论学习规范化、行为表现优异化,党员作用辐射化”,探索基于微信技术,构建学院“红色机翼”平台,充分利用平台的优势克服时间、地域的差异,开展指尖上的党建工作来切实提高工作的有效性。希望借助微信平台,学生共同学习,分享党员学习资料,海外党员向支部汇报自己的思想动态,国内积极分子向海外党员学长汇报自己的进步成长,丰富的内容、良好的形式展现,高度互动性,充分应用互联网工具———微信,丰富互联网党建内容,争取使“微信+党建工作”的“红色机翼”成为学生们的精神家园。

二、“红色机翼”模式必要性分析

(一)技术层面及效率提升的必然性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第3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5],截至2016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达7.10亿,互联网普及率过半达51.7%,中国手机网民规模达6.56亿,较2015年底增加3656万人,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人群占比由2015年底的90.1%提升至92.5%,移动互联网应用向用户各类生活需求深入渗透,促进手机上网使用率增长,手机上网主导地位强化。2015年腾讯业绩报告显示[6]:微信覆盖90%以上的智能手机,并称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日常使用工具。年龄方面,微信用户平均年龄只有26岁,97.7%的用户在50岁以下,86.2%的用户在18-36岁之间,45.4%的用户在18-25之间。微信作为近年来兴起的众多互联网新媒体中的一种,具有其他新媒体所没有的受众和传播范围,为优化大学生党建工作创造了新的机遇,依托互联网,依托微信开展党建工作成为必然。其次,微信技术作为互联网技术的一种,能实现与党的组织结构和工作流程的高度融合,将促进学院党建工作的扁平化,形成多向互动的工作模式,促进学院组织功能的优化与实现,将党务工作从“线下”转为“线上”,线上与线下结合,信息流与工作流互动,有效提高工作效率。

(二)理论传播及拓展联系的必要性

先进的思想理论必然要占领网络主阵地,防止学生受到虚假信息、网络恶俗,甚至是反动宣传的影响,导致冲击我党的主流宣传导向,因此,构建“微信+党建工作”新模式是思想理论传播的必然要求。而微信具有信息快速传播的功能,微信内容可以以视频、文字、图片等形式展示,使得分散在五个国家八个学校的支部党员及其他学生能够及时获悉新的思想理论,这是当前学院开展党建工作的必然选择。结合学院实际,学生分布在国外不同地方学习,微信可以搭起党、学校、学院和学生间新的沟通渠道,学生可以通过语音、视频交流等手段与学院、学校联系,充分表达意愿、表达诉求。微信这种媒体手段已为90后大多数学生所接受,能进一步有效促进学生与学院、学校、党之间的距离,拓展了学校、学院与学生之间的联系,充分发挥了“密切联系群众、依靠群众、服务群众”的我党优良传统。

三、“红色机翼”的创新实践

(一)新媒体结网络,唱响党的声音

学院结合实际把基于微信的“红色机翼”平台具体细化为“红色机翼学习平台”和“红色机翼党员发展平台”。在学习平台上重点通过支部的学习、分享、活动展示等内容来开展组织生活、党小组会议、党员大会等。从“文化自信”到“切实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从“三严三实”到“党员入党誓词的变迁”、从“台湾问题”到“南海问题”,从“从严治党的四自能力”到“党的纪律处分的种类”……各类丰富多彩学习内容,小小的学习平台给了全体党员和积极分子大大的视野。在党员发展平台中,采取由原来的“发展对象以文字形式自我介绍、海外党员在平台上进行文字反馈”的形式改成录制小视频来做自我介绍,通过平台发送给海外党员学长,学长也通过录制视频将对发展对象的意见返回支部,便于支部在支部大会上更直观地反馈意见,使得发展过程更加清晰和透明,也便于工作材料的记录和积累,以确保发展党员工作的公正、公平、公开。采用视频自我介绍的形式也使得发展对象的形象生动立体了起来,海外党员录制对于这些学弟们的评议视频、给出了自己中肯的意见建议,这样的党员发展大会让大家耳目一新,新模式、新进步,共同努力前行。

(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建功立业做表率

学院坚持传承和发展的理念,把优秀的党员事迹和成长过程、党员同志学习生活中的优秀成绩和感人事迹以组织生活、党课的方式进行网络宣传和互动,既丰富了学习的内容,也起到了传承党的优良传统,发挥党员先进性的作用。通过“红色机翼”两年多的建设,学院党建工作在各个方面克服了很多困难,解决了最大的难题,党建工作也日趋规范。那些曾救过落水儿童的、献过五次血的支部党员、登上过国外报纸的、助养藏区儿童的等支部党员和积极分子们,都是在这个平台上获得了成长的党员,2016年航空运输学院、飞行学院党总支学生第四党支部因工作表现突出,获得了上海市教育卫生工作党委系统先进基层党组织和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先进基层党组织。“红色机翼”平台传递一种力量,一种整个支部、学校、党和国家站在学生身后的力量,“红色机翼”上的每一次学习和讨论,让学生们越来越有底气,他们不忘初心、积极向前,将在未来的工作和建设中牢记使命、建功立业。

四、结语

微信作为近年来兴起的众多互联网新媒体中的一种,具有其他新媒体所没有的受众和传播范围,为优化大学生党建工作创造了契机,“微信+党建工作”是探索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形势和新载体,巩固建设校园网络舆论阵地,牢牢把握高校宣传思想政治工作的主导权,是联系学生渠道拓展的需要,是党务工作工作效率提高的需要,“微信+党建工作”所衍生产物———“红色机翼”克服了时空障碍,把离散于五国八校学子们再次凝聚,在“红色机翼学习平台”和“红色机翼党员发展平台”上,唱响党的声音,让他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建功立业做表率。学院应用微信平台,构建“红色机翼”,是一次党建工作的创新实践,能有效提升大学生党员教育管理的科学化水平,为高校如何利用微信等平台开展党建工作提供了参考依据。

作者:李程 赵梦影 单位: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参考文献]

[1]程振凯.浅谈新媒体环境下的高校学生党建工作[J].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科版,2010,26(5):153-154,182.

[2]姚劲松.新媒体中人际传播的回归与超越———以即时通讯工具QQ为例[J].当代传播,2006(6):53-55.

[3]朱丹宁.大学生党建运用微信公众平台开展工作的分析[J].东方企业文化,2015(23):310.

[4]周阳霖.基于微信平台的大学生思政教育中党建工作创新研究[J].知识经济,2015(24):149.

[5]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R].北京: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16.

[6]腾讯.腾讯2015微信用户数据报告[EB/OL].

[7]王孝琴.新媒体在大学生党建教育工作中的作用研究[J].学理论,2014(4):154-156.

事迹汇报材料范文7

在医院,档案专业的人员极少,一般只有几人,而且基本都分布在医院办公室、图书馆、病案室等部门,个人档案基本上都由人事科的工作人员进行管理。这些人员在人力资源管理中是行家,在档案管理中也倾向于只重视工作需要的档案资料。科室的负责人往往事务繁多,本人的档案都不重视,更不用说本部门工作人员的档案问题,档案工作根本不会进入他们重视的工作事项。科室秘书负责协助科室主任处理一些锁碎的事务,他们做事认真负责,执行力强,是个人档案管理工作应该争取的人力资源。上述这些人员都是非档案专业的人员,如果能够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则医院个人档案管理工作将会呈现质的飞跃。诚然,对这些非档案专业人员除了加强档案管理方面的培训以外,必要的经济补助也是有必要的。因为档案管理工作必然是给他们增加了工作量,他们即使不做或者不认真做都不会影响其岗位绩效的考核。附加的工作量给予附加的经济补助是科学而且是公平的激励。建议医院人事部门为个人档案管理每年申请一笔管理经费用于这些非档案专业人员的激励。

二、让专技档案成为人事档案的重要补充

人事档案不仅是由政府人事部门进行管理,而且对入档的材料规格、真实性、装订等都有一整套严格的规定,并不是所有的材料都能够进入人事档案。相比之下,专技档案就要简单得多,它主要为了方便本单位的人力资源管理而建立,只要是个人的资料,经档案管理人员审核其真实性后,复印件也可作为档案保存。其次,随着医院的发展,非编制的工作人员越来越多,他们的许多资料本应该归入人事档案,但都因为不具备入档要求而没有进入人事档案,比如岗位聘任、工资增长等医院可以自行决定,不会经过主管部门和人事部门的审批。没法进入人事档案,我们完全可以把这些宝贵的资料归入专技档案保存。因此让专技档案成为人事档案的重要补充也是对非编制人员个人档案管理负责任的表现。由此我们建议扩充专技档案的内容,一是未能入档人事档案而被退回的材料,如入党思想汇报、重复的材料、自我总结、复印的材料等等,这些档案不要随意销毁,归入专技档案。二是人事档案中经常会用到的资料,如奖惩文件、工龄更改、职称认定、年度考核等资料都应该复印一份归入专技档案。三是一些常用的证件,如身份证、毕业证、结婚证、生育证等等复印一份归档备查。四是将医德医风档案、廉政档案也一并归入专技档案便于管理和查询。五是日常工作的资料,比如优秀的病历、会诊记录、查房记录、好人好事、患者表扬信、发表的论文、获得的荣誉证书、服务及处理结果、新闻报道等等也要复印一份入档。扩充后的专技档案有效地成为人事档案的补充,让个人档案更加全面、立体。

三、新时期的档案观

1.信息化

医院的发展,规模越来越大,个人档案越来越多,而且个人档案的内容也越来越复杂,用人力来管理已经不能适应信息社会的发展。用信息化的手段,特别是物联网的技术,在档案的查询、归档、分类等管理工作能够大幅度地提高效率,特别是统计、汇总等工作带来的便利,能够给人事部门提供医院个人档案信息的全面把控。然而,信息化建设需要大量的人力、财力、物力的投入,好管理软件价格昂贵,便宜的软件又会遇到升级、更换、功能不全等问题;信息化建设的初期需要大量的基础性工作,比如纸制资料的扫描、基础信息的录入都需要大量的时间和人力;物联网的设备购买、管理和维护都需要强大的财力物力支持。因此当前在信息化的投入产出比还不是非常明显的时候,多数医院不会在个人档案管理中实施信息化,但信息化管理绝对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发展方向。

2.多样化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个人档案不再只是传统的纸制资料,图片、音频、视频等资料都可以进一步丰富员工的个人档案。比如高难度手术的操作视频、学术活动讲学的视频、领导会议讲话的视频、与领导或学术专家合影、参加会诊的讲话、学术答辩的视频……个人档案多样化,使个人档案更加具有时代感和立体感,使个人的历史更加生动、具体。

3.充分利用档案资源开创档案管理工作新局面

我们当前利用个人档案仅仅是因为工作的需要,这样的利用确实效益低下。不仅如此,个人档案管理完全没有收益,还要花费大量的维护成本,这也是许多医院不愿投入资金改善档案环境、增加档案人员、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原因。个人档案拥有非常丰富的资源,只要我们利用好这些资源,就能够转化为财富,使医院人事科成为解决就业,由管理部门向经营部门转变。首先,我们可以开放档案,员工可以像在图书馆那样查阅自己的档案,了解自己的历史,提高他们的档案意识。其次,我们可以帮助员工进行职业生涯的规划和指导,帮助他们分析历史,把握现在,谋划未来。再者,我们挑选出优秀的人物事迹编撰成为医院优秀故事集,既丰富了医院文化,又给员工精神上满足,增强医院凝聚力,促进医院精神文明的发展。还可以帮助员工将历史汇编成册,供他们收藏、回忆。特别是领导升迁,我们可以将他们的发言、领导活动、职位变化等历史资料分类、分时间汇编成册,还可以附上大量的图片、视频资料光盘,那将是一分非常珍贵的礼物。以上的利用都可以为人事科带来经营的收益,一旦我们利用个人档案能够帮助领导进行医院管理,又能够让员工得到实惠,还可以有自己的经营收益,何愁没有资金的投入,档案管理的人员的待遇也可以稳步提高,一举多嬴。

四、总结

事迹汇报材料范文8

关键词:商务英语口译;课程思政;教学模式构建

1引言

2017年2月27日,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明确指出要把思想价值引领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和各环节。在《意见》的指导下,我们将课程思政融入“商务英语口译”教学当中,通过教学促进学生专业和技能发展,同时帮助学生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2课程思政教学内容构建

“商务英语口译”是商务英语专业学生的专业核心课程,目标是提高学生商务情境下的英语口译能力,同时也具备良好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商务英语口译”分为两个学期授课,第四学期“商务英语口译(一)”(42课时,14个教学周)与第五学期“商务英语口译(二)”(40课时,10个教学周)。结合本课程教学组织以口译训练为主的特点,通过梳理和归纳收集的英语音频、视频素材的主题,我们将思政内容整合为“爱我中国”“弘扬文化”“塑造品格”“坚定信念”[1]四个模块,有机融入“商务英语口译”课程教学全过程。

3思政内容的教学组织

3.1爱我中国

教育部近日的《教育系统关于学习宣传贯彻落实〈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的工作方案》要求要在教育系统,扎实开展深入、持久、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着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将爱国主义教育的英语口译教学素材有机融入“商务英语口译”课程教学,在潜移默化中使学生加深对国家事和物的了解,从而达到隐国主义教育的目的[1]。比如,疫情结束之后,让学生分组讨论、搜集、制作世界卫生组织对党中央疫情防控的决策部署高度评价的相关视频、音频材料,让学生课前听译准备,课堂现场口译,再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讨论,让学生深刻感受到中国速度和中国制度的优势,深深地为自己的国家而感到自豪。同时,课后拓展任务让学生选取全国上下齐心协力抗击疫情中的先进事迹和感人故事,分组进行课堂口头汇报,让学生深受鼓舞,深切领悟肩负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的责任与担当。

3.2弘扬文化

通过弘扬文化模块思政内容的有机融入,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和宣传意识。在选择中国传统文化教学素材时,我们可以先从学生熟悉的内容开始。比如,关于饮食文化,教师可以设置课前小组任务,以小组为单位收集相关素材,推介一种特色菜肴,课堂进行分组展示,然后教师再进行补充拓展,组织学生进行饮食文化相关的口译练习,体会中国博大精深的饮食文化。或者,教师可以让学生课前查阅中国十大名茶的相关资料,学生分组在课堂进行口头描述。随后教师播放“茶文化”英文视频资源,让学生完成相关听译练习,有机融入茶文化基本知识。

3.3塑造品格

大学的学习环境相对宽松,大部分学生存在自律性不强的问题,因此教师在口译教学中可以融入一些有精神品格教育意义的英语音频、视频等教学资源,其中TED演讲视频中就有非常多的相关素材[1]。教师通过充分挖掘思政元素,帮助学生在语言和口译技能学习的同时塑造优秀的行为品格。例如,课前教师在平台推送TED演讲视频———《自律的人生才自由》,让学生在线学习并撰写观后感;课堂教师选取视频片段组织学生完成口译练习之后,引导学生讨论导致晚起、拖延的原因有哪些?根据视频建议,我们可以采取哪些解决办法?随后自然过渡到课后拓展任务,制定英语学习计划和学期目标,组成学习小组,互相督促学习。

3.4坚定信念

教师在培养学生知识和技能的同时,还要注重引导他们坚定理想信念[2],把学生培养为心怀梦想并为之努力奋斗的有志青年。TED演讲视频《成功的关键是毅力》中演讲者通过实证调查研究发现一个人是否会成功很大程度取决于毅力,并解释毅力是对长远目标的激情和坚持,并强调必须靠多年持续的努力奋斗使自己的梦想成真。课前教师推送演讲视频给学生在线学习,学生分小组撰写主题演讲稿,并在课堂进行汇报演讲。演讲后教师组织学生对部分视频片段进行复述和口译练习,随后组织学生讨论“是否同意演讲者的观点”,鼓励学生相互分享自己的梦想,适时鼓励学生坚毅地追求自己的理想。课后拓展。教师推送一些成功案例,引导学生从自身情况出发,通过SWOT分析树立不同人生阶段的人生目标,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3]。

4基于翻转课堂教学的教学策略

由于商务英语口译已经建设了在线课程资源,我们采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常规的课堂口译训练前后均布置学生分组进行小组活动。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课前在线学习、情景模拟,课中反复操练、课堂展示及课后巩固和拓展等学习活动来完成学习目标。

4.1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法

该课程的教学本着以“学生主体、情景导入、任务驱动”的理念进行,综合运用任务型教学法、情境教学法、视听教学法、交际教学法提高教学效果。具体实施如下:(1)任务驱动教学法。教师创设情境任务导入学习任务,学生带着任务开展以解决问题、完成任务为主的自主探索和互动协作的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2)情境教学法。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生动具体的情境,学生在特定情境下角色扮演,巩固英语语言知识,提高口译能力。(3)视听法。教师准备商务英语情境口译材料,通过视听结合的方法,组织学生反复进行听、复述和口译练习,提高了学生听、说、译的能力。(4)交际法。教师创设情景,学生以小组活动的形式,在特定情景中通过大量言语交际活动培养运用语言交际的能力。

4.2开展第二课堂活动

设计丰富多样的英语第二课堂活动,拓宽课程思政的维度,把思政教育有机融入学生的校园生活。(1)联合学校宣传部门与二级学院,开展“穿越千年文化之旅”英语文化周活动。(2)依托学生英语协会和社团,组织如“讲好中国故事”主题英语演讲比赛,故事可以传唱千古,精神可以流芳百世。这类活动能让学生在了解中国风雨历史的同时体会到“中国精神”的力量。(3)依托互联网丰富的信息化英语教学资源,开展“名人名篇”英语朗诵比赛、”时事热点”英语口译比赛,“中国梦”英语配音比赛等,将语言学习和应用与思政教育紧密结合,做到同向同行。

5考核评价

思政内容有机融入课程教学的全过程,考核评价时除了知识和技能点的考核外,素养考核应该要有效融入以下几点:(1)学生是否能合理规划自己的时间,按时、按质、按量完成各项学习任务,较好地达成学期开始设立的学习目标;(2)学生在英文汇报展示时是否较好地体现了爱国主义精神、民族自信和文化自信;(3)学生是否积极主动参与课堂活动、课前课后的小组活动,能大胆用英语表达自己的想法;(4)学生是否参加至少1项第二课堂活动并表现出较好的活动组织能力、沟通协调能力、团队合作精神等。这样,课程的考核评价才能更为全面地评价学生的学习和成长。

6结语

通过本校“商务英语口译”课程思政的教学实施,我们观察发现,大部分学生在完成各专题口译实践任务时,展现了较强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道路自信和文化自信。学生们认为这四个专题的口译素材内容拓展了他们语言学习的深度和广度,激发了爱国主义情怀和民族自豪感,坚定了他们作为新时代大学生的使命和担当。只要教师通过合理挖掘思政知识点、搜集整理相关教学素材、进行科学的教学设计,将思政教育有机融入课程教学,就能做到思政教育润物细无声。

参考文献

[1]何芳,都宁.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城市型、应用型大学英语教学的有效路径探析[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2018.

[2]孔永红,靖雅君.开放教育英语课程思政建设构想[J].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