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校园网络文化与核心价值观教育

大学生校园网络文化与核心价值观教育

一、网络文化与高校校园网络文化内涵剖析

(一)网络文化

关于网络文化的概念,学术界并没有统一的界定,可谓众说纷纭。匡文波认为,“网络文化是指以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融合为物质基础,以发送和接收信息为核心的一种崭新文化。”张革华认为,“网络文化是指以网络技术广泛应用为主要标志的信息文化,可以分为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三个要素。物质文化是指以计算机、网络、虚拟现实等构成的网络环境,精神文化主要包括网络内容及其影响下的人们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等,其范围较为广泛,制度文化包括与网络有关的各种规章制度、组织方式等。”杨鹏则认为,“网络文化是一种新型媒介文化,是人们以计算机网络为媒介所进行的特殊方式的传播活动及其产物。”以上三位学者由于是从不同的视角给网络文化下定义,自然就会存在一定的差异。笔者以为,网络文化是伴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而产生的一种新兴文化,网络文化首先应是一种技术性的理性文化。然而,任何一种文化都是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产生的,文化本身具有社会性的一面,网络文化作为一种文化现象亦不例外。由此可以推断,所谓网络文化,就是以计算机技术和网络信息技术为依托,基于发送和接收信息所衍生出来的一种新兴文化。

(二)高校校园网络文化

伴随着互联网络的普及和推广应用,网络迅速走进高校校园,高校校园网络文化也因此产生并得以迅速发展。那么,什么是高校校园网络文化?2007年12月10日教育部副部长李卫红在高校校园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工作研讨会上的讲话中指出:“高校校园网络文化是高等学校在教育教学、培养人才的过程中,基于计算机与通信技术这种物质基础创造的一切财富和精神的总和,是高校教育者和被教育者在通过网络进行工作、学习、交流、娱乐等活动中,形成的一种以进行思想传播、文化传承、道德教育、娱乐审美为主要内容的精神文化活动。”高校校园网络文化的迅速发展,给当下大学生包括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同时,也给他们的学习、生活和人生价值观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和负面影响。

二、校园网络文化对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影响

(一)积极影响

1.有利于开阔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的文化知识视野

民族地区高校绝大多数大学生从小生长在相对封闭的环境里,家庭普遍比较困难,学习上除了学校发的课本外,几乎不可能再获得其它的学习资料和课外读物;从外界获取信息的途径也极为有限。视野窄小,知识广度和深度不够成为了民族地区高校绝大多数大学生普遍具有的特点。校园网络文化的开放性、海量性和低成本性,极大地满足了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追求知识的愿望。在网络世界里,他们可以自由翱翔于不同的知识海洋,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摄取不同的知识营养,获取各种有用的信息。所以,校园网络文化的迅速发展对于开阔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的文化知识视野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2.有利于提高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和现代生存能力

交往是现代社会人类获取知识、提高现代生存能力以及满足精神生活需要的重要手段。民族地区高校绝大多数大学生由于先天不足,物质、文化知识等各方面条件基础比较差,从小形成了胆小、自卑、怕事的个性特征。在学校日常生活和学习中,他们往往羞于或不愿意与陌生人交谈,人际交往能力比较差,现代生存能力不强。而网络的虚拟性,上网双方都看不到对方的容貌、身高和着装,不了解对方的真实身份,也不清楚对方的性别和年龄,因而摆脱了对权威的恐惧,可以自由平等地与对方交流,能够大胆地表述自己的思想和观点。这对于帮助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和现代生活能力是大有裨益的。

(二)消极影响

1.导致民族地区部分高校大学生价值观发生偏移

计算机网络发端于美国,“美国掌控着互联网的13个根服务器,并且可以对国际域名的流量、解析等进行严密监控,并可以随时中断。‘互联网名称与数字地址分配机构’(InternetCorporationforAssignedNamesAndNumber,简称ICANN),负责全球互联网根服务器、域名体系和IP地址等的管理,但美国商务部却拥有最终否决权。”正因为美国在网络技术上占有绝对的优势,所以,美国一直凭借在网络技术上的优势,控制网络文化的话语权;利用网络大肆散播他们的思想、文化、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宣扬美国国家的政治意识形态,妄想通过网络巩固美国在全球的霸主地位。当下大学生是与网络一起成长的一代,他们对网络有一种天然的特殊情结,网络成为了他们精神生活需要的重要载体。随着校园网络文化的发展,长期生活在封闭状态的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也享受到了网络带给他们的便利。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尚未完全成熟,极易受到外界各种杂音的左右和影响;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由于人际交往圈子小,社会经验非常缺乏,相对于发达地区大学生来说,他们的是非判断能力、政治敏锐性和鉴别能力明显比较低;长期接触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控制话语权的网络,更容易被网络里宣扬的各种思想、文化和价值观所影响和左右;少部分大学生价值观发生了严重的偏移,认为“唯美国先进、唯西方最好”,从内心里向往美国、追随西方;这极大地降低了他们对本民族和中华民族文化的认同,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这种现象如果任其自由发展下去会非常危险的,应引起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

2.引起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缺失和道德行为失范

网络的自由性、平等性和娱乐性,对当下年轻大学生具有巨大的吸引力和诱惑力。对于长期生活在单调封闭世界里的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来说,网络更是魅力无穷。因此,少数个别大学生成为了网虫,整天穿梭游荡在虚拟世界中而不能自拔。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往往会深受民族传统文化的熏陶和濡染。在现实生活中,绝大多数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基于传统道德规范和传统文明礼仪的约束,一般都表现得循规蹈矩,行为文明谦让。然而,在网络世界里,传统道德规范的约束力根本无法显示它原本的威力,加之当前网络道德规范和法律法规建设明显滞后,由于缺乏有效监督和严格的管理,整天浸泡在网上诈骗、网络暴力、网络色情、网上盗窃等各种违法犯罪行为频发不断、屡禁不止环境里,个别自我控制力差的少数大学生自然就会渐渐地忘记了自我,迷失了方向,他们变得肆无忌惮、无所不为,真正沦为了一个没有道义感和社会责任感的人。那么,在校园网络文化迅速发展的今天,如何才能消解不健康的网络文化给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带来的消极影响,提高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实效性?

三、校园网络文化视域下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路径选择

(一)构建和谐的具有民族特色的校园网络文化

民族地区是民族传统文化和红色文化产生的摇篮。民族传统文化是民族地区人民智慧的结晶,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激励民族地区人民开拓进取,奋发图强的精神灵魂。红色文化则是“继承和发展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民族精神、‘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中华民族‘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的高尚气节和富有理想、甘于奉献、勇于牺牲的民族品格,是爱国主义精神在社会变革实践中的集中体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红色文化的精神内涵与十八大提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在本质上是一致的,是相互统一的。在当今网络文化鱼龙混杂、各种文化价值观相互激荡的新形势下,民族地区高校要想消除不健康的网络文化给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带来的消极负面影响,就必须构建和谐的具有民族特色的校园网络文化,即,充分挖掘本地区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和红色文化资源,利用本地区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和红色文化整合校园网络文化元素,使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和红色文化成为引领民族地区高校校园网络文化元素的主流文化。让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和红色文化占领网络主阵地,唯有这样,才能提高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进而自觉积极地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推动本民族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贡献力量。

(二)充分发挥校园网络文化的传播和育人功能

构建和谐的校园网络文化就在于要发挥它的传播和育人功能,而校园网络文化的传播和育人功能能否得到充分发挥,在很大程度取决于网络建设的质量和规模的大小,以及管理队伍的素质和水平。因为没有完善的网络硬件设备和先进的教育软件,以及一支过硬的管理队伍,一切都只能是纸上谈兵,毫无实际意义;因此,充分发挥校园网络文化的传播和育人功能,提高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实效性,民族地区高校就必须:

1.加强网络硬件建设

网络硬件建设是发挥校园网络文化传播和育人功能的物质基础。然而,由于资金等主客观因素的影响,民族地区高校的网络硬件建设相对于全国重点高校和中东部沿海地区普通高校普遍比较落后。以广西民族师范学院为例,目前,学校网络虽已广泛应用于行政办公大楼、信息楼、教室、图书馆、多功能教室,但直至目前止,所有的学生公寓楼仍然无法与校园网对应联接。这不仅使学生无法在第一时间了解到学校所的各种有效信息,而且也使学校难以及时、全面掌握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这对于构建和谐的校园网络文化是极为不利的。可见,加快校园网络硬件建设对于民族地区高校来说,任重而道远。

2.加快红色网络软件开发和红色网站建设

完善的网络硬件建设只是传播校园网络文化的物质前提条件之一。在当下网络文化主要由英语文化(西方文化)主宰独霸的情况下,民族地区高校欲要真正发挥校园网络文化的传播和育人功能,提高大学生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提高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实效性;当务之急就是加快开发集思想性、知识性、教育性、娱乐性于一体的红色教育软件,加强建设具有本地区特色的红色网站。让红色文化和本地区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占领校园网络主阵地,掌握网络文化的主动权。只有这样,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才能真正见成效。

3.加强专业队伍建设

当下网络文化鱼龙混杂,而且网络文化主要由网络运营商运作管理。运营商作为商人,赚钱营利是他们唯一的目的。文化一旦被贴上商品的标签,就会受到商品价值规律的支配。商品价值的一般规律就是哪里有营利,就往哪里去。一些网络运营商为了赚取更多的利润,他们不可能开发制作网络文化精品,往往只会顺应当下大学生追求享受娱乐的消费性需要,粗制滥造一些娱乐性强、文化品位低俗的网络软件。个别黑心运营商甚至为了实现利益的最大化,一味迎合当下大学生喜欢新鲜、刺激的心理需求,开发制作兜售低级庸俗的网络游戏软件和色情软件,腐蚀毒害年轻的一代。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往往比较单纯,抗诱惑能力相对较差,更容易被这些低俗、肮脏的网络文化所毒害。在网络道德规范和法律法规不健全,网络缺乏严格监督管理的情况下,网络文化的驳杂性以及网络运作的商业化,必然会给当下大学生包括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带来了价值观混乱和精神文化的迷失。高校包括民族地区高校要进一步提高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实效性,就必须加强队伍建设,只有组建一支思想政治素质过硬、既熟悉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规律,又掌握网络技术、熟悉网络语言和规律的专兼职结合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管理队伍;才能根据形势发展的需要,根据大学生的思想动态,及时纠正大学生不正确的网上言论,规范大学生的网上思想行为,做好做牢网上的正确舆论引导。也只有这样,才能尽量减少低俗、不健康的网络文化对青年大学生造成的负面影响,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使他们身心得以健康发展。

作者:李金 单位:广西民族师范学院思政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