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群众文化工作组织开展途径

农村群众文化工作组织开展途径

摘要: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和群众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农村群众文化工作取得了可喜的进步。不过,农村群众文化工作的社会效益始终不受重视。在农村群众文化工作中,实现农村群众文化工作与社会效益的最佳结合,也成为农村群众文化组织单位和部门关注的重点。文章从农村群众文化工作的意义入手,指出了提高农村群众文化工作的社会效益的组织开展途径。

关键词:农村;群众文化工作;组织途径;社会效益

0前言

农村群众文化工作是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群众文化工作的深入开展,有效缓解了农村基层群众日趋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与农村文化发展不同步之间的矛盾,也为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动力。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处理好群众文化工作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也显得尤为重要。

1农村群众文化工作的社会效益及意义

农村群众文化活动指农民群众自发组织的以满足自身精神生活为目的的文化形式。农村群众文化工作的重点是面向全体农民群众,将他们组织起来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社会性文化活动。农村群众文化不仅可以丰富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使他们接触到先进的文化成果,提高他们的文化修养和素质,还能让他们感受到生活的乐趣,以更加积极、饱满的热情投身到生产劳动中去。此外,许多群众文化活动,如山东潍坊的风筝节、青海花儿民歌赛等,都带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和传统色彩,可以起到推动精神文明建设、弘扬民族传统文化的作用。长期以来,党和政府都非常关注群众文化工作,党和政府还在长期的农村群众文化工作中形成了独具中国特色的文化指导思想和方针。早在建国时期,群众文化工作的公益性就已确定,政府的群文方针原则是: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力求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统一。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发展和完善,群众文化工作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结合得也越来越紧密。从文化管理体制入手,促进群众文化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已成为群众文化工作努力的新方向。不过结合当前状况来看,在群众文化的公益性不断削减的情况下,政府的群众文化工作经费投入有所下降,加上基础设施简陋、人才不足,所以我国群众文化市场尚未发展成熟,群众文化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也长期处于失衡状态。如何借助舆论引导、经济调剂等手法扶持群众文化发展,使群众文化走上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和谐发展之路,也成为文化部门关注的重要话题。

2提高农村群众文化工作的社会效益的途径

2.1加大投入力度,完善文化设施

农村群众文化活动具有自发性、管理标准不一等特点,群众文化活动需要在设施完善、资金充足的基础上进行,农村群众文化工作开展离不开各级政府的关注、引导和帮助。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府在群众文化建设上的投入不断加大,但是,随着人口增多,人均公共文化资源却越来越少。目前,受资金、政策和管理体制影响,许多农村地区的群众文化设施都非常落后,农村群众文化工作整体水平较低。在“文化兴国”战略指引下,各地要持续加大社会文化、群众文化工作力度,尤其是要加大农村群众文化建设投入,并就地方群众文化工作进行科学部署,积极推广文化品牌和文化建设经验,使更多的群众感受到党对群众文化工作的支持和群众文化的魅力。以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高新区为例,近年来,在“文化立市”战略指引下,南宁市高新区投资兴建了多个乡镇综合文化站和村级公共服务中心,充分利用文化广场、农家书屋、道德讲堂等文化阵地搭建了多个群众文化平台,并借助媒体积极引导广大群众参与到文化活动中来,从而丰富了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提高了群众的道德素质和文明程度。

2.2创新群众文化活动形式,激发群众的参与热情

群众是群众文化的主体,也是群众文化活动的创造者和受益者。农民群众的参与热情和创作力量会直接影响到社会主义文化成果,而群众文化活动形式则会直接影响群众的文化参与热情。艺术馆、文化馆等全民所有制性质的文化事业单位是群众文化工作的领头羊,也是建设农村文化阵地的生力军。在农村群众文化工作中,基层文化馆要结合地方群众的文艺爱好和特点、地方文化传统,挖掘、整合地方现有的文化资源,组织开展各种群众喜闻乐见的群众文化活动,打造、推出地方群众文化品牌活动,通过赋予群众文化新的思想和形式,激发群众的参与热情。以有着“山水城市中工业最强,工业城市中山水最美”之称的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为例,该市有着优质的山水和文化资源,民间则有着悠久的斗马、赏石、书法、绘画等文化传统。立足于地方文化资源,通过文化创意赋予传统文化以新的内涵,是柳州文化产业的新亮点。如柳州市每两年就会举办一届农民文化艺术节,为全市农民群众提供一个集中展示交流的平台。围绕农民文化艺术节,柳州村、镇、县的文艺队会开展各种培训、展演、比赛活动,乡土文艺人才的参与热情和表演欲望空前高涨,广场舞、歌唱、书法、绘画、摄影等文化活动在柳州乡村表现的异常活跃。除此之外,柳州国际奇石节,融水苗族芦笙斗马节的推出,也在地方文化消费、文化建设中起到了积极作用。

2.3提高文化档次,让民众共享先进文化成果

随着经济发展和民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广大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也不断提高。虽然近年来许多地方不断加大文化设施建设投入,多方筹资兴建了群众文化广场,农村文化遍地开花,但是不可否认的是,由于缺少高度关注和持续性的引导,我国群众文化活动的整体水平和档次较低。在农村文化遍地开花而群众文化热情日益高涨的情况下,地方文化部门既要坚持群众文化的公益性,还要关注其艺术性和思想性,然后将专家指导与群众参与结合起来,高要求、高标准、高质量地实施群众文化精品工程,组织文艺骨干深入社区、农村开展文艺辅导活动,进行群众文化创作。与此同时,深入基层,坚持不懈地开展“先进文化进农村”“曲艺艺术送农民”文化活动,推出一批群众文化精品,提高群众文化的档次和品位,为群众提供一道道精美的文化大餐,使群众共享先进的文化成果。以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为例,桂林市的“百姓大舞台”“漓江之声”“周末大家乐”等,都是桂林市面向基层百姓、创新推出的公益性的群众文化服务品牌。桂林百姓大舞台经常深入农村开展各种演出活动,演绎百姓精彩生活,同时它也为民间艺人、文化传承者提供了展示自己的舞台,也为各级劳模、农村致富能手上台当“明星”提供了机会。百姓大舞台以接地气的演出,成功引领了地方百姓文化生活风尚。

2.4加强文化队伍建设,提高文化服务质量

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繁荣,群众文化良性发展,必须激发群众文化的创造力。这也要求基层文化部门借助市场化运作方法,推动文化管理机制和文化内容形式创新,同时从文化队伍建设入手,培育一批基层文化活动工作者,加强思想文化宣传系统干部队伍建设,并以思想政治教育为突破口,开展建设学习型党组织、创先争优、解放思想大讨论、优化发展环境等主题教育活动,以增强文化队伍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确切来说,基层文化单位要施行人才公平竞争机制和竞争上岗制度,推动文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增强文化宣传干部的实践能力。然后,要求文化队伍进行农村文化人才摸底和普查,并根据农村文化发展现状,加大文化系统人才的培养和交流力度,培育和发展业余文艺团体和群众文化人才,将农村业余文化队伍组织起来,开展广场舞、书法、美术、音乐、摄影、旱船、器乐培训和比赛活动,培养一批农民文艺骨干,并明确农村文化专业技术水平等级评定标准,给予民俗文化传人、文化家庭、文化人才以荣誉鼓励,为农村文化活动开展打好基础。

3结语

农村群众文化是民族精神的体现,是建设美丽乡村的精神保障。因此,基层文化单位要勇担教育民众、服务社会的重任,同时坚持农村群众文化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原则,采取有效措施推动农村群众文化工作发展,以促进社会文化繁荣、发展和进步。

参考文献:

[1]谢国红.农村群众文化工作的组织开展对策及其社会效益[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5,24(8):173.

[2]彭启文.做好当前新农村基层群众文化工作的思考与建议[J].大众文艺,2016,61(9):20-21.

[3]李冰.基于新形势下如何开展群众文化工作探析[J].赤子,2016,16(17):50-51.

作者:庄文国 单位:福建省南靖县书洋镇文化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