寝室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研究

寝室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研究

摘要

建构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核心内容的大学生寝室文化是高校义不容辞的责任。要科学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引大学生寝室文化的建构与发展;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强化大学生寝室文化的融入与创新;深入研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大学生寝室文化的品质与育人功能。以期使学生的寝室生活环境更加和谐、充溢理想信念、激扬时代精神。

关键词

寝室文化;核心价值观;融入与创新;育人功能

大学生寝室文化作为高校中不可或缺的文化形态具有特有的力量,对大学生群体的价值观产生深远影响。正确对待寝室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建构寝室文化,是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研究课题之一。寝室文化是性格各异的大学生之间在寝室这个载体中相互冲突和适应中反映、传播出的各种文化现象,彰显了学生的自主和自觉。其在对高校整体文化发展和大学生价值观建设等方面产生积极作用的同时,在一定层面上也会产生消极影响。一些不稳定、不靠谱的价值态度和低俗的文化品位,一些嘲讽、戏虐和虚假的信息,一些批判、围攻式的语言暴力和单纯的情绪发泄,以寝室“夜谈会”等形式传播开来,在思想内容和行为方式上构成了对主流意识形态和文化价值的消解力量。一个人不切实际的意见和标准,往往会使得周围人丧失自己的判断,误导大学生对主流思想的理解,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构成大的冲击。客观地说,在寝室文化建设过程中,之所以出现一些有悖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的内容,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其在建设和管理的某些环节上存在着“不解”和“宽容”的情况,不但没有正确、翔实的传递正确价值观,反而扰乱了大学生的认知和信仰,造成消极影响。基于寝室文化客观上存在的多样功能和多重价值观,我们既不能因其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就漠视其消极影响的一面,也不能因为其“可能”存在一些消极影响而限制其发展。放纵而不加以引导和堵死而不探究发展都是不可取的。建设好大学生的寝室文化,关键在于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其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使之真正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培育当代大学生的理想信念做出积极贡献。在高校后勤社会化和社会信息化的进程中,寝室文化建设工作要尽快掌握学生的个性特征,适应高校改革和现代科技的发展,主动转换工作思路,及时更新工作方法,在寝室这片“热土”上做到守土有方法、有担当。

一、科学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引大学生寝室文化的构建与发展

毫无疑问,构建和发展大学生寝室文化必须立足于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与当前我国高等教育规律和特点相一致、相协调,以使寝室文化具有价值标准和发展方向。大学生寝室文化建构与发展的价值标准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其评判标准。随着大学生寝室生活社会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同学们面对校园这个“小社会”的结构关系和既得利益的深刻变化,价值取向呈现多元化和复杂化。这就迫切地需要寝室文化在传承与发展过程中科学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思考面临的各种新情况、新问题,使寝室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对接、相结合。大学生寝室文化的建构与发展必须站在维护和发展当代中国主流价值观的高度、站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深度、站在适应“90后”大学生个性发展和思想教育管理的角度,正确处理意识形态与制度性要求、文化传承与学生认同的关系。充分体现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内涵、本质特征和时代要求,反映当代大学生寝室生活的新方式和青春活力;充分吸收借鉴古今的优秀传统文化,迸发时代精神,反映青年学子的共同愿望、价值追求和根本利益。大学生寝室文化建构与发展的方向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用辩证法加以明确。当代大学生在文化多元、价值多元、信息高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成长,寝室文化建设只有坚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才能够有助于提升大学生的理想信念、道德品质以及行为素养等。既要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的严肃性和权威性,又要增强寝室文化宣传教育的通俗性和共识性;既要坚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规范性和约束性,又要掌握其对寝室文化引领的“处方”性和技巧性;既要强调寝室文化的开放性和包容性,又要坚决维持社会伦理道德价值底线的不可触动性;既要尊重多样化的寝室文化,又要有力抵制充斥在其中的腐朽、曲解的文化形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国家、社会和个人三个层面阐述了价值目标、取向和准则,我们要强化寝室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引领,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掌控寝室文化建构与发展的方向和内容,形成符合核心价值观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手段,深入到生活在寝室中的每一名同学。通过创建核心价值观与寝室文化的双向“同构”机制,把大学的精神特质和文化传统渗透到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和梦想追求当中,丰富大学生寝室生活。

二、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强化大学生寝室文化的融入与创新

当前大学生寝室文化的建设,正在着力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加快创新、建设符合时代要求的校园生活文化,努力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文化传承之中。大学生寝室文化传承与创新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正根植于其中生根、开花、结果。寝室文化作为社会意识形态的一种存在形式,是大学生精神风貌、纪律素质、价值取向、政治素养的最集中体现,在大学生中具有广泛的认可度和强大的感召力,深刻地影响他们的思想行为,其核心是通过文化传承,使学生群体在学习过程中自觉形成价值规范和思想观念,对学生个人习惯的塑造发挥潜移默化的积极作用。指出:“要利用各种时机和场合,形成有利于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活情景和社会氛围,使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像空气一样无所不在、无时不有。”高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注重寝室文化在大学生群体中如空气一样无所不在、无时不有的影响和作用,引导大学生的寝室文化生活向着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工作中,不能简单的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移入寝室文化领域,而要与文化传统和大学生寝室实际相结合,既继承和发扬优秀的寝室文化,又批判和摒弃腐朽的寝室文化:一方面根据当下寝室文化的需要从历史传承中吸取一切有价值的优秀内容;另一方面根据现代市场经济下大学生民主管理等价值观念的新要求对传统文化进行革故鼎新。在融合过程中,要敢于对旧的、不合时宜的文化实行创造性转换和创新性发展,形成新的寝室文化,努力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渗透到寝室文化建设之中。构建当代大学生寝室文化要求对思想、制度、行为等传统文化进行创新,在“返本开新”的过程中把核心价值观融入宣传教育当中。在融入与创新中,不可忽视出现的思想引导不到位、活动时效性差等问题。一些人机械简单化地认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价值观不能够完全引领经济发展全球化、信息交流网络化、文化交流自由化背景下的寝室文化,强调与传统决裂、用肤浅的现象质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甚至主张用西方观点来解决当今中国大学寝室文化建设问题。当代大学生寝室文化是对传统文化的延续、在价值追求新的起点上开创新的传统,试图将传统文化割裂开来去创造独立的、背离核心价值观内涵的寝室文化是不可能成功的。寝室文化作为一种存在,良莠共存,在其创新的过程中,必须建立在优秀传统文化的根基上,努力形成与历史传承、时代特点、学生需求相互联系的大众认同和精神追求。寝室文化建设要根植于学生思想意识的深处,不仅着眼大处,更应注重微观的“落细落小落实”,落实到每一名寝室成员,以小见大,以点带面,达到实效;要紧贴新媒体时代的“微博微信微视”平台,加强正向引导,统筹兼顾“线上”互联网等虚拟媒介的推广和“线下”真实存在的行为,要积极探索建立线上线下一体化工作机制,发挥好两种模式的优势特点,形成线上线下工作合力,增强大众的认知和知晓程度;要打造“贴民心接地气正能量”的通俗元素,以软性渗透和平等对话代替直接灌输和居高临下,固化形式,内化于心,形成价值认知和行为准则。

三、深入研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大学生寝室文化的品质与育人功能

寝室文化建设必须防止一种倾向,即只聚焦于外在的传播形态,而忽略其内在的价值品质,从而导致信息模糊、形神颠倒。就如同一枚硬币的两面,内在意向和外在指向的两面相互相融、不可分割,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并统一于实践,通过具体的行动体现出来。提升寝室文化品质,不能搞形象工程,“求吆喝”“求名声”或求快速显现的政绩,而不注重其影响度和延续性,否则寝室文化建设项目将无论怎样具有“新意”也会很快的“夭折”。“形象工程”的思维渗透弥漫已非一朝一夕,因此而形成良莠不齐的文化泛滥、低水平重复,不仅造成巨大的经济浪费,也让同学们产生强烈的反感。可以肯定地说,寝室文化的“形象工程”虚有光鲜亮丽的外表,是豆腐渣工程,其危害不容小觑。近年来,随着高校后勤社会化的不断深入,寝室文化中的“经济元素”越来越多,在建设上,仅凭“权力人”的个人喜好或商业性目的,生硬地加入一些浅层次的文化符号,少了韵味,多了噱头,大学生寝室文化更易沦为“商机文化”。作为大学生特有的寝室文化,内在的、无形的精神内容依附于外在的、有形的表现符号,它犹如滴入清水中的一滴墨,随着同学们的日常生活渗透到其思想深处。因此,寝室文化切不可“娱乐观众”,失去其内在的人文情怀和价值品质。寝室文化不只是表象符号,更应是其内在精神的传承。要充分了解传统和现有文化的内涵与实质,掌握文化的规律,准确把握发展的正确方向。只有这样,才能形成独具魅力的寝室文化。人的存在与发展既要受到文化的“化”,也要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育”。寝室文化是大学生在校园中思想创造和价值传播的排头兵,理应实现育人功能,帮助大学生塑造积极向上的价值观,促使学生成为具备家国情怀、仁义道德和社会观念的有为青年。良好的寝室文化有利于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践行和检验。要充分认识到寝室文化对大学生成长的影响,提高大学生寝室文化的育人功能,在深刻领会和研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前提下,科学把握文化传播和价值教育的相统一、相协调,辩证处理好文化基础、时代精神与当代大学生特点的关系;要准确理解和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本质要求,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寝室文化的育人功能之中,贯穿寝室文化活动开展的全过程;要充分利用这一载体,潜移默化、润物无声地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引导青年学生。哲学大师、教育家涂又光在上世纪90年代提出了著名的“泡菜理论”即泡菜的味道取决于泡菜汤,校园环境好比泡菜汤,它影响和决定了“浸泡”其中的学生的精神风貌和行为风格。而寝室文化正是能够如“泡菜”一样,日久“酱染”每一层“菜叶”,具有陶冶人、启示人、激励人、塑造人的巨大作用。大学生毕业之后要走入社会的各行各业之中,有相当一部分人还会成为骨干人才,他们在大学寝室生活的“酱染味道”将直接作用于国家建设之中,因此,寝室文化的“泡菜理论”不容小视,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大学的寝室文化精神,使核心价值观成为文化“化人”的有机组成部分,让每个人都在这样一个共同的价值目标的前提下思考人生的意义和价值,以“育人”为使命,帮助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真正遵循受教育者的认知特点和规律,真正敲打在学生的心田,使其更好地成长发展。

四、结语

建构以为核心内容的大学生寝室文化是高校义不容辞的责任。寝室文化要“高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旋律,使大学的寝室生活充满和谐氛围、充溢理想信念、彰显时代精神。

作者:梁玉玺 单位:沈阳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王海彪,孙晶.以“立德树人”为核心的高校宿舍文化建设探析[J].吉林化工学院学报,2014(8).

[2].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N].人民日报,2014-2-26.

[3]郗戈,张梧.弘扬核心价值观要实现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N].光明日报,2015-2-26(16).

[4]曹国永.高校必须积极主动抓好意识形态工作[J].中国高等教育,2015(10).

[5]甘霖.切实发挥寝室文化的育人功效[J].中国高等教育,20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