寝室文化论文范例

寝室文化论文

寝室文化论文范文1

1.1隐蔽性

这一特点集中反映在矛盾爆发前,都带有一定程度的隐蔽性,不易被人察觉和发现。根据犯罪心理学的观点,当一个嫌疑犯在实施犯罪之前,所有的犯罪活动都是秘密进行的,具有不可知性。有专家认为,作为一个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在实施犯罪的过程中更加可怕。高校近年来出现寝室同学被杀的极端事情,证明了这一事实。

1.2相融、协和性

寝室中的成员来自于不同的地区、不同的家庭、不同的文化背景,因而各自流露出来的文化传统不尽相同。学校将不同生活习惯、兴趣爱好和性格等不同的同学安置在一起,必然使得不同的文化背景在这里发生碰撞、交融。平时的谈心、思想交流、问题探讨等,形成了因学习专业联系在一起较长期稳定的室友关系,使得一些看得见、摸得着的寝室矛盾在交流中得到化解与缓和,这充分体现了寝室文化从情感、思想到行为的互动、相融与协和。

1.3多样性与复杂性

寝室文化矛盾的多样性,主要取决于寝室成员内部文化价值的多样性,以及寝室内部环境的复杂性。“价值冲突的多样性特点,反映了社会转型期间人们价值生活的丰富性、多样性和变化性,反映了社会开放程度的提高,社会成员选择自由度的增大,是开放的社会由无序走向有序的转变过程在人们价值观上的表征。”事物的复杂性特点集中体现矛盾的复杂性,表现为有大小与主次之分,寝室矛盾集中反映了寝室成员之间关系的复杂性。

2寝室矛盾的文化因素

近年来,连续出现的高校同室操戈案,不禁引起高校管理者的认真审视和思考,笔者从这些现象出发,发现其背后存在着下列文化背景因素。

2.1家庭教育“忍”文化的因素

中国是文明古国,封建儒家思想一千多年历史的影响在当今社会仍然存在。现在很多的家长在教育自己的孩子时,经常告诉他们遇到突发事情要“忍得一时之气,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等,殊不知长期的“忍”让孩子的心理产生了严重扭曲,长期挤压的结果只会令问题越来越严重,变得一促即发、不可控制。孩子长期接受“忍”文化的熏陶,不利于孩子身心健康发展,更不利于问题的发现。所以,让问题暴露在阳光下,有利于我们看清问题,并做好教育和预防。

2.2多元文化的价值冲突因素

当代中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时期,这是中国社会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由封闭性社会向开放性社会的转变过程,是一个包括着结构、机制、利益和观念等的转换、调整和嬗变过程。它能引起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的深刻变化,以及思维方式、思想意识、价值观念等的深刻变革。随着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和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中国进入一个多元文化社会,不同国度、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之间文化的交流与碰撞在这里发生。文化多元化在为社会发展带来良好机遇的同时,很大程度上引发了多元文化、多元价值文化之间的矛盾冲突。“社会愈是多样化,价值愈是多元化,价值冲突愈是普遍化,就越需要加强价值引导和调控,就越需要对价值冲突进行有效整合与统摄协调。”因此,高校寝室内部表现为多个文化因素的存在,现实生活中不时上演着不同价值文化之间的碰撞与融合、分化与重组,这种多元文化与多元价值观的差异是寝室矛盾始终存在的主要因素。

2.3道德文化的底线因素

人们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感表现为对本民族文化的热爱与价值操守,是对道德底线的坚守和自强,它是随着社会生产方式不断发展而发展的,是不容任何人侵犯与亵渎的。实践证明,高校寝室矛盾在多数情况下表现为寝室文化与价值观念的矛盾,当矛盾触及和侵犯到任何一方文化利益的底线时,冲突就会爆发。尤其是涉及人格、尊严和利益等问题时,矛盾更是不能缓和,冲突不可避免。因此,守住道德文化的底线,就是要守住我们的人生价值操守。

2.4寝室心理文化缺失因素

目前,针对高校普遍出现的大学生心理问题,各高校普遍加强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但从现实和收集的资料来看,许多高校在开设心理课堂与咨询的同时,忽视了寝室这块心理文化阵地的建设。上海师范大学心理咨询与发展中心调查发现,学生咨询的问题中有三分之一与寝室关系、同学关系有关。因此,寝室心理文化的缺失必然造成心理问题的发生与激化。

3构建应对寝室文化矛盾冲突的机制

海恩法则告诉我们,任何安全问题都是可以预防的。因此,有效防止或减少寝室矛盾的发生,构建寝室文化的长效机制显得尤为重要。

3.1构建文化矛盾的交流疏导机制

当今世界,虽然文化之间的交往已经大大加强,但有些民族之间存在的文化不相容而造成的文化冲突仍然存在。各个民族都有自己的历史和文化,拥有自己的民族内涵和精神,包含文化特色、文化自尊、文化认同等。这种文化差异的存在,形成了一定文化矛盾,有矛盾必然就会有冲突。“同室操戈”是高校寝室文化矛盾冲突的集中表现。因此,高校的管理者必须在寝室内部建立缓和与化解文化矛盾冲突的疏导机制。应定期举办由学校牵头,学生、家长、辅导员和教师共同参与的宿舍主题活动,如相处之道、文明与理想、我的恋爱观等,在有效地协调和解决好学生之间问题的同时,给矛盾双方一定的心理缓解与暗示作用,这种积极的心理暗示作用可以延缓和减少矛盾的进一步发生。这种圆桌会议虽然是因时而生,但它营造的有效沟通、良好的平台,遵循学生教育与管理的规律。因此,它理应成为所有高校管理者提高科学管理水平从“应然走向必然”的一种具体实践。

3.2构建从价值冲突到共享的机制

随着经济发展的全球化,西方各种文化思潮和价值观念随之渗入中国,各种文化在中国这片土地上进行着激烈的碰撞。这种碰撞同样发生在大学校园内,并悄然改变着“90后”一些大学生的价值观念,诱导和引发了一些文化与价值冲突。因此,在文化多样化和价值多元化的校园,高校必须建立一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与主流相符合的价值文化。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的建设,渗透学校教风、学风和校风的建设,构建共享机制,一是在两极分化中强化中介作用,减少对立,在新的社会分工中相互调解与“补氧”,缩小差距;二是实现文化多样化和价值多元化,“承认文化多样化、价值观多元化既是一种客观存在,也有其现实可行性,它本身是对传统政治道德一体化的超越,实现文化、价值之间的流动;三是在全面合作中发展,求同存异,价值的获得只能在互动关系中实现。”因此,高校需要在寝室内部广泛建立以学生“自治”为主,能得到大多数同学认同、信赖的学生调解委员会之类的组织,帮助大学生作出正确的价值观选择与判断,实现价值共享,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3.3构建寝室矛盾的快速反应与干预机制

矛盾的特殊性原则告诉我们在处理矛盾时,必须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并快速地建立反应与干预机制。寝室矛盾的冲突主要表现为大学生人际关系交往的冲突,在矛盾未形成之前,学校通过预测、评估大学生人际关系交往的过程制定快速反应机制,引导和构建良好的寝室人际关系,做到早发现、早研究、早处理,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当矛盾被发现或起冲突时,需要快速反应,第一时间出现在学生的视野范围,进行及时的干预与维护,避免事态的进一步扩大,进一步维护学校的稳定。

3.4构建寝室文化心理机制

一般来说,寝室是学生学习和生活的重要场所,也是高校开展教育与活动的重要阵地。构建寝室心理文化机制,就是要将心理文化深入到寝室文化建设的每一项活动中,通过群体间的互认互动,获得社会角色的经验,提高社会适应能力,消除不良的情绪、态度和习惯,养成良好的心理素质。因此,构建寝室文化心理机制,首先要建立寝室心理文化,积极开展心理文化主题活动,将心理文化晒在“阳光下”,并积极促成寝室所有成员达成共识,在阳光下开展温暖、合作与共建项目,从而丰富寝室心理文化的内容;其次,寝室内增设心理咨询室,直接将心理咨询工作从幕后拉到台前,将寝室变为开展前沿工作的主要阵地,直接接触到心理问题的个体;最后,定期在寝室开展心理筛查和走访工作,并形成一种定期抽查的制度,从筛查中发现问题,减少问题的发生。

4总结

寝室文化论文范文2

寝室是当代高职大学生日常生活和学习的主要场所,营造良好的寝室文化对于大学生来说十分重要。有人认为:大学生寝室文化是一种以寝室成员为主体,以大学生寝室为空间,以寝室成员的课余活动为主要内容,以校园文化为主要特征的相对稳定的群体文化。也有人认为:所谓大学生寝室文化是指在高校寝室这一特定的空间环境下,以大学生为主体,通过共同学习、娱乐、休息生活等活动,逐渐在学识智能、审美情趣、生活习惯、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念等方面彼此融合而形成的一种相对稳定的群体文化。两个定义从不同侧面揭示了大学生寝室文化的内涵,但后者更接近寝室文化的本质。结合高职院校的特征,笔者认为:高职院校学生的寝室文化是在高职院校寝室这一特定的环境下,以高职学生为主体,通过共同参与的寝室活动,逐渐在学识智能、审美情趣、生活习惯、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念等方面彼此融合而形成的一种相对稳定的群体文化。

二、高职院校学生寝室文化建设的必要性

(一)高职院校寝室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高等职业教育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应用型人才。由于高职教育的特点,整体来说,相对本科院校而言,校园文化建设显得较弱。寝室作为学生日常生活学习的重要场所之一,是学生生活和学习的重要阵地。寝室文化作为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校园文化建设对寝室文化建设具有一定的指向性。因此,寝室文化建设也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校园文化的影响,寝室文化建设水平也直接受制于校园文化建设水准。反之,良好的寝室文化则有利于校园文化建设的顺利进行,对校园文化建设起到促进作用。

(二)寝室文化建设是高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和学习生活环境的重要保证

对高职大学生来说,三年的学习,大部分是在寝室度过的,因此,充分利用寝室这一阵地开展好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显得极为重要。寝室文化建设将极大地促进高职院校思政工作进寝室。此外,大学生在校近三分之二的时间都是在寝室度过的,寝室环境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学生的生活和学习状态,积极健康向上的寝室文化有助于形成良好的寝室环境,有利于培育优秀人才。因此,营造出安全、健康、文明、和谐的寝室文化也是学生积极学习,成长成才的重要保证。

(三)高职院校寝室文化建设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现代教育坚持以人为本,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注重全面提高大学生在政治理论素养、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科技素质、业务素质和身体、心理等素质,使大学生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以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从高职学生的特点来看,尽管文化基础相对较差,但思想活跃,动手能力强,技能操作熟练,兴趣爱好广泛,不少学生在文艺、体育等方面特长突出,是各种文体活动的主力军。而寝室是学生集体生活的重要场所,寝室成员之间的思想、特长和爱好,往往相互产生一定影响,并在无形之动带动其他同学参与其中,从而有助于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良好的寝室文化有利于高职学生的全面发展,有利于高职学生保持健康向上的精神状态,有利于高职学生彼此受到正面的影响,为学生提供成长和发展的“正能量”。

三、高职院校学生寝室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寝室是大学生的“第二课堂”,鉴于其重要性,很多高职学校都倡导学生寝室文化建设。但总体来说,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寝室环境的育人功能不强

寝室是学生学习生活的第二环境,寝室文化建设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学生良好学习与生活习惯的养成。因此很多学校也将寝室文化建设作为班级建设、考核与管理的重要内容。但很多学校的寝室文化建设不如人意。笔者所走访的高职院校,寝室硬件条件较好,但寝室文化建设却不如人意。特别是有些男生寝室吸烟情况严重,学生学习生活习惯不好。不管家庭条件好坏,几乎人人都有笔记本或台式电脑。但遗憾的是很多学生都把电脑当成了游戏机和影碟机,其中网络游戏已严重转移了学生们的注意力,占据了他们绝大部分课余时间,甚至在寝室熄灯后仍有人熬夜打游戏,影响了第二天的学习。如何避免学生沉溺于网络游戏,已成为很多高职院校学生教育和管理面临的一大难题。

(二)寝室文化建设缺乏特色

什么是特色?特色就是人无我有,人有我精,这也往往是不同学校间的主要差别之一。就目前国内高职院校来说,在学生寝室文化建设和管理方面都有具体的标准,如地面卫生、寝室被子的叠放、个人用品的摆放等,都有一套严格的考核指标。但这种标准往往千篇一律,缺乏特色,像工厂的生产车间一样,虽然使我们看到了标准化的一面,但特色却不明显,长期生活在其中难免会让学生觉得枯燥和乏味。大学生是一个充分激情、个性和创造力的群体,寝室文化特色的缺失将直接影响学生个性和创造性的发展,甚至会导致学生厌学或丧失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三)学生干部和学生党员等先进分子在寝室中的先锋模范作用不明显

在寝室管理和文化建设方面,很多班主任老师都将班干部和党员中的先进分子利用起来,希望他们起到榜样和带头作用,以此促进寝室文化建设。在但调查发现,大多数学生认为他们的表现一般,看不出与普通学生存在哪些差别,有些干部还不如一般同学,甚至起到负面作用。此外,对寝室长职责不够重视使寝室长在寝室文化创建活动中的作用不明显,没有起到应有作用。可见,在寝室文化建设上,必须充分发挥学生干部、党团员队伍和寝室长的作用,提高其能力素质,利用学生进行自主管理,促进寝室文化健康发展。

四、高职院校寝室文化建设的对策

(一)加强学生的思想教育,引导建设健康的寝室文化

良好健康的寝室文化,能够充分体现时代风貌,体现科学性、趣味性、审美性和人文性,不仅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而且还能培养其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在寝室文化建设方面,转变学生的思想观念是最重要和最有效的途径之一。加强寝室文化建设的关键在于使学生认识到寝室文化建设的重要性,认识到良好、健康的寝室环境对自己成长的作用。只有这样,学生才有积极性和主动性,将他律的行为变为自觉的行为。在思想教育方面,除了依靠班主任老师、学生干部和学生党员之外,也不应忽略宿舍管理老师的作用。宿舍管理老师是大学生公寓管理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有丰富的寝室建设和管理经验。宿舍管理老师以大学生寝室为基地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想学生之所想,急学生之所急,将看到的现象和学生群体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反映给有关部门。这样,院校可以掌握学生思想动态,掌握学生的第一手资料,切实做到全面关心学生的成长成才。当把思想政治工作做到大学生心里,学生们就会产生亲切感,从而增强教育实效,达到教育目的。

(二)充分挖掘寝室文化建设的内涵,突现特色

当前,部分高职院校在学生寝室文化建设中,盲目追求寝室文化的形式,却忽略了对寝室文化内涵的挖掘,往往把寝室文化建设与丰富学生文化生活、课余生活混为一谈。寝室文化是学生寝室在学校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和培育起来的、具有自身院校特色的人文精神、育人理念。由于缺乏对寝室文化内涵的理解,导致大多数高职院校的寝室文化建设只是停留在举办几场活动、提出几句口号等形式上。因此,在寝室文化建设上,首先要根据各院校的具体情况,挖掘学生寝室文化建设的内涵,体现自身专业特色。唯有体现自己特色,寝室文化建设才能被学生、教师和社会大众认同和接受。作为高职院校的学生寝室文化建设,一方面,应充分体现高职院校的办学理念,确立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特色;另一方面,各院校应根据自身历史条件、所处社会环境、专业特色等,确立不同于其他高职院校的学生寝室文化。既要有共性又要有个性,既要继承优秀传统又要勇于创新,这样才能真正建设起具有特色的高职院校学生寝室文化。

(三)充分发挥学生干部和党团组织等先进分子在寝室文化建设中的带头作用

学生干部和学生党团组织等先进分子是实现学生自我管理的骨干力量,也应是学生寝室文化建设的重要力量。由于学生干部及先进分子自身素质较好,积极性较高,在寝室文化建设中能起到较好的带头作用。在寝室文化建设中,要充分发挥两者的先锋作用,使他们对寝室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有较高的认识,并在此基础上,自觉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和创造力。在寝室文化建设的过程中,虽然学生干部和先进分子工作热情足,但经验缺乏。因此,还需要引导他们注意不脱离学生的实际情况、不脱离宿舍的具体情况,以大多数学生的共识为前提,通过思想教育和宣传工作把寝室文化观念渗透到广大学生的思想意识中,让学生了解和认同,尊重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力。要引领广大同学倡导和树立正确的寝室文化理念,达到以寝室文化规范行为,以寝室文化塑造人格,以寝室文化锤炼精神,以寝室文化营造氛围,以寝室文化凝聚力量的目的。

五、结语

寝室文化论文范文3

1.1学生家庭条件、环境的影响

家庭的条件和环境渗透于每个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家庭经济收入的高和低影响学生之间的互相交往,条件好的和条件差的,就会形成小团体,分帮分派。家庭环境的不同也会导致同一寝室之间的不合和矛盾的产生。大城市学生受寝室人际环境影响的程度高,其次是来自小城镇的、来自农村的学生较少受到寝室人际关系的影响。

1.2学院学生寝室人员分配的影响

同一寝室不同专业或不同年级的分配,使学生之间存在矛盾。大一学生对寝室成员不熟,与人交往时产生距离感,大二大三学生之间非常熟悉,人际关系复杂,矛盾也随之增加。不同的专业在同一寝室,寝室成员之间上课、作息时间都不同,大家学习专业知识时无法互相沟通,导致同一寝室成员不团结、不交流,各自生活,从而加强了矛盾的产生。

1.3学院学生寝室内物品配备的影响

目前我院学生寝室住校生有近7000多人,寝室多为8人间,10人间,少数还有4人间,12人间。寝室人员较多,房间空间有限,上下床摆放后,寝室内一般只配备2张桌子,3、4个椅子,很简陋,有的寝室学生在寝室内活动的空间几乎都没有,有的房间特别小,只够转身。因为空间小,学生自己的物品无处摆放,导致生活用品四处乱放。寝室房间小,以至于配备的柜利用的空间太小,学生的衣物无处摆放,到处乱扔现象严重。学生热水提供不方便,违章电器频繁使用,学生寝室内没有电话和网线,乱拉现象太多等等。

2当前大学生寝室文化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2.1学生沉迷于网络游戏,学习兴趣不高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进入大学之后,特别是90后的学生几乎每人手里都有1台电脑,美其名是用于学习工具,实际90%以上的孩子都用来打网络游戏。有的学生甚至是沉迷于网络游戏,不分昼夜,黑白颠倒,更甚者不去上课或上课睡觉,迟到的现象很多,就更别提学习专业知识,有的寝室全体成员集体玩1个游戏,学习兴趣就更淡了,学生无心学习,有的甚至产生厌学心理,使得寝室环境不良风气高涨,低级趣味蔓延。

2.2寝室内卫生较差

90后的大学生独生子女多,从小娇生惯养,没有良好的生活习惯。在很多寝室,学生的衣服、袜子、鞋、书本等物品,随处摆放,乱扔乱挂,垃圾随地都有,地不扫、不擦,被褥不叠,有的被褥1年不洗1次,寝室内空气污浊,气味熏天,让人无法进入,大一新生入学时卫生现象较好,随着年纪的增长,寝室内卫生情况和个人习惯就会越来越差,很多学生认为寝室是自己自由活动的地方,因此在寝室卫生和个人生活习惯上就无所顾忌,导致寝室内脏、乱、差。

2.3学生对个人贵重物品管理松懈

寝室内成员缺乏安全意识。被偷、被盗的现象时有发生,大多数是由于学生安全意识太差而造成的,银行卡密码管理不严密,钥匙乱放,门不锁,寝室内网线乱接乱挂,都为寝室安全留下了很大的隐患。寝室内很多学生吸烟,喝酒,使用违章电器,如加热棒,热得快等,有的寝室甚至有打扑克,麻将等现象,这些都是文明寝室的“天敌”。

2.4寝室成员之间交流沟通较少

寝室成员都是来自不同的城镇,农村。大家的生活习惯各有不同,家庭环境、经济条件不同,同一寝室不同成员相互交往沟通不多,部分学生分帮派,城镇的一组,家庭条件好的一伙,这种现象时有发生。寝室是除了上课学习之外学生之间互相交流,互相沟通最多的的地方,1个寝室的成员大多数都是来自不同的地方学生受家庭环境,经济条件和区域的影响,都有着不同的生活习惯,因此,他们在互相交往时就会出现分歧,高傲的学生不会很好的处理这些事,就会导致与学生间关系不融洽,互相不理不睬,时间长了就会形成孤僻、自私的个性,成为大家眼中的“怪人”,还有的学生只限与寝室成员交往,不和班,系其他同学来往,从而导致大学生交往面窄,缺乏和其他学生沟通与交往,不利于自身的身心健康全面发展。

3加强大学生寝室文化建设的对策

3.1建全寝室管理制度,加强寝室管理队伍的建设

寝室文化建设一定要有一套完善、建全的管理规章制度,保障每个大学生都有良好的,有序的生活学习环境,让他们从点滴做起,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把寝室建设成一个“清,新,洁,美”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应该把《寝室管理规章制度》、《值日生制度》等列入学生的综合素质考评里,载入档案中,作为学生评奖助学金的一个重要依据,从而规范了大学生的行为,对寝室文化建设起到了激励和督促的作用。寝室文化建设中必须要加强对管理队伍的建设。现在学生寝室管理,都归后勤部门,后勤管理员应充满工作热情,态度和蔼,注重在管理中教育学生,在工作中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和服务水平。增强大学生对他们的信任度,同时,辅导员应时长下寝室,多与大学生沟通,督促他们养成良好的个人行为习惯,有助于大学生寝室文化的建设。加强学生干部队伍的综合素质建设,加强学生会每天查寝的力度,协助辅导员、后勤管理人员共同服务于学生。

3.2加大寝室内设施的投入,改善寝室环境

目前,学院寝室内人员多,寝室内物品配备不齐,在调查中,有60%以上的学生希望住到4~6人间,26%的学生希望住到6~8人间。关于“你希望自己的宿舍清,新,洁,美吗?”这一问题的回答,30%的学生希望马上改善,67%的学生希望改善,3%的学生认为还可以,不用改善。可见,我们的大学生迫切的希望加强寝室内的物质文化建设,扩大寝室空间,这就要求我们加大寝室内设施的投入,从而改善寝室内环境,给学生们创建一个干净,清洁,温馨舒适的家。

3.3开展寝室文化建设

寝室文化论文范文4

1.1公寓寝室的管理难度大为增加

公寓式管理,就是响应一些大学生的号召,管理稍微宽松一些,尊重学生的自由,给学生提供更多的私人空间,让学生在寝室内有住旅社的感觉,这就增加了管理部门的工作难度。一方面,高校想加强对寝室的管理,保证不出现任何事故,尤其是防盗、防火、防水之类的重大事情,另一方面学生不愿意管理人员过多的步入他们的生活空间,又盼着提供更为热情、周到的服务,比如网络、热水、洗衣等等,这种两难选择考验着管理部门的工作智慧。

1.2大学生情况比较复杂

入住在公寓寝室的大学生,一般都是来不同的家庭、不同的地域,生活习惯、文化背景都不尽相同,不同院系、不同专业、不同班级的学生都住在公寓宿舍内,不可避免出现混合寝室的情况,入住在这里的学生,不仅仅是本、专科生,还有高知识群体如硕士生、博士生,甚至是博士后群体,这种文化层次的差异也使得他们对公寓管理方式的要求也不完全一样,这种复杂情况也加大了管理难度。

1.3公寓内缺乏富有相关经验的工作人员

公寓式管理,就要求高校后勤部门承担更多责任,后勤人手本来就相对不足,加之管理这么多公寓寝室,他们更是不堪重负,迫不得已,后勤部门在社会上招聘一些人员来从事公寓管理工作。相对于从事学生管理工作的校内职工,招聘来的人员缺乏相关工作经验的人员,这也加重了公寓寝室管理的难度。

2高校公寓内加强寝室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在各个高校,加强学生宿舍管理本来就是一件棘手的事情,需要花费相当大的人力和物力。高校公寓寝室复杂的现实情况,注定了在这种环境中加强寝室文化建设尤为重要。

2.1优秀寝室文化是学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大学生最主要的任务还是学习,由于学校教室数量不足、图书馆自习室也总是人满为患,一些大学生选择在自己的寝室里上自习。若想在宿舍里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必须有一个或数个热爱学习、成绩优异的学生起带头作用,用这名排头兵的示范作用来带动和影响寝室的其他成员,从而充分调动起寝室成员的学习热情,在寝室中形成良好的学习风气,宿舍成员人人都热爱学习,实质上就是营造了优秀的学风,对大学生来说受益匪浅。

2.2优秀的寝室文化有助于提高大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

寝室是大学生离不开的活动场合,在公寓寝室内,由于大学生距离学校稍微远一些,他们更多的时间会花费在自己的寝室内。相对于其他公共场合,大学生在自己的宿舍里可以对各种事件自由发表言论,保持各自的立场,他们也可以对各种事件进行自由辩论,畅所欲言,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和见解。这种不受制约的现状是辩证的,有利有弊,只有形成优秀的寝室文化,才能有助于大学生们明辨是非的能力,对一些事件保持清醒的头脑和正确的,增强他们明辨真伪与善恶的洞察力,从而不断提高思想政治素质。

2.3加强寝室文化建设有助于塑造和谐的寝室人际关系

在公寓寝室内,寝室中的每个成员,来自不同的家庭、不同的地域,各自有着不同的性格和生活习惯,因此在日程生活中难免会会出现各种小的摩擦。因此,公寓寝室必须重视塑造和谐、开放、包容的寝室文化,鼓励寝室内各位成员相互理解、相互宽容,相互帮助、相互团结,增强寝室成员的归属感,减少寝室成员之间的不和谐因素,形成健康和谐的寝室人际关系。

3公寓寝室文化的建设策略

高校公寓的建设和发展是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中的一个产物,公寓寝室的组织方式、运行程序、和管理策略等,都需要在社会实践中进一步探索,因此,公寓寝室的管理部门应主动与其他相关部门携手合作,采取切合大学生实际情况的管理措施,推动公寓寝室文化建设迈向新的台阶。

3.1增加经费投入,完善寝室硬件设施

由于公寓寝室对设施要求相对比较高,学生对公寓寝室的硬件设备的期望值也不低,这就加大了高校后勤部门的经济压力。一些高校由于经济实力的制约,对公寓寝室硬件设施的建设投入力度不够,使得学生对公寓寝室怨言较大,难以形成对公寓寝室的认同感。

3.2完善寝室管理制度,重视管理队伍建设

公寓宿舍的寝室文化建设,必须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制度是对公寓村寝室实施有效管理的内在依据,是规范和约束大学生在寝室内言行举止的重要途径。除制度建设之外,后勤部门还应加强大学生公寓寝室管理队伍建设,在公寓寝室管理队伍中内,高素质、富有工作经验的工作队伍必不可缺建设,他们可以落实各项管理制度,打造为大学生的生活和学习创造良好的环境。

3.3加强与高校相关部门的沟通与协作

后勤部门对学生寝室的管理,需要加强与高校相关部门的沟通与协作。在大学生眼里,学校和老师、尤其是辅导员是他们最信任的组织和力量,他们面对紧急情况时,内心最渴望的还是第一时间能联系上自己的辅导员,由于公寓寝室率属于后勤部门远离学校,导致了学生联系自己的辅导员和相关老师存在很大困难。因此,后勤部门可以专门腾出一些宿舍,让学生辅导员居住,辅导员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具体执行者,既可以方便学生与辅导员沟通与联系,也可以使辅导员及时、准确地了解学生的动向,有利于维护公寓寝室的稳定工作。只要各个寝室都能时时保持稳定,寝室文化建设就不是一句空话。

4结语

寝室文化论文范文5

1.1大学生寝室文化的概念

寝室是大学生生活中最重要的活动场所,也是大学生日常管理系统中最为基层的组织单位。所谓寝室文化,就是蕴藏于这一特定场所与特定形式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心态文化,是寝室空间中由大学生个体与群体及其所属物品和环境所构成的物质与精神存在方式的总和。简言之,寝室文化就是大学生在寝室中的活法。

1.2大学生寝室文化的外延

如果把大学生寝室文化进行扩大化研究,这种文化的外延就可分为寝室物态文化、寝室制度文化、寝室行为文化和寝室心态文化。大学生的寝室物态文化主要是通过家具、服装、洗浴用品、书刊文具、室内装饰等反映出来的。大学生寝室制度文化是由寝室管理制度、寝室文明条例、寝室卫生公约等组成的制度文化。大学生寝室行为文化,就是大学生在寝室中各种内在心理活动在外在的表现的总和。寝室心态文化是由一个共同生活在同一空间的群体,其不同的主体因素经过长期磨合交融而形成的文化。

2大学生健康人格的培养

大学也是青年学子身心健康发展的时期,大学生健康人格的培养,与他们接受的高等教育质量、校园环境、寝室文化状况息息相关。

2.1人格的概念

心理学家认为,人格是一种可以离开人的肉体,离开人所处的物质生活条件,而独立存在于人类的精神文化维度里的自我意识和自我控制能力,具有感觉,情感,意志等机能的主体,是一种区别于他人的独特而稳定的思维方式和行为风格。人格是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和比较稳定的心里特征的总和。

2.2大学时光与人格塑造

从人格的概念可以看出,人格一旦形成,很难再进行改变,人格也基本上决定了一个人的性格、心理、情感等个人要素,也决定了一个人以后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大学是青年学子人格塑造的关键时期,一旦在校园里塑造了健康人格,他们以后步入社会走向工作岗位就会受益终身,相反,在大学里人格因素没能塑造健康人格的毕业生,他们步入社会后慢慢就会走向社会的对立面。青年学生刚刚步入成年,处于世界观、人身观、价值观慢慢形成的关键时期,加之他们第一次远离家庭,离开了父母的言传身教,自身人格的塑造除老师的教导外,还受校园环境、身边同学、和寝室文化的影响。

2.3寝室文化与大学生人格塑造

寝室文化对大学生人格塑造会产生重要影响。优秀寝室文化熏陶出来的学生,往往身心都很健康,相反,充满矛盾、生活不协调的寝室文化,一般都会给生活在这间宿舍的学生带来不利影响,甚至会造成心理阴影。

3构建优秀寝室文化与大学生健康人格塑造

根据相关研究,个体健康人格的塑造与形成,离不开适合自己成长、积极高尚的环境,因此,相关管理阶层应重视构建优秀寝室文化,最终帮助大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与塑造。

3.1构建相互包容的寝室文化

大学生的人格成长离不开环境与他人的影响,寝室是他们生活中最为重要的环境因素,室友则是学习和生活中最为密切的他人。大学生来自五湖四海、四面八方,不同的地域所带来不同生活习惯,他们在一个寝室生活和学习时,难免会出现摩擦、会产生一些小矛盾。解决这种小矛盾,除了相关管理部门的调节之外,大学生自己也应学会相互包容、相互理解,最终实现与室友和谐相处。

3.2加强制度建设,弘扬优秀制度文化

无以规矩不成方圆,制度是弘扬健康文化的内在保证,在高校内,建设优秀寝室文化,首先得建立健全各项规章管理制度,在学生寝室内弘扬优秀制度文化,因此大学生寝室应该建立一套完善的且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这样才能保证大学生寝室良好的生活学习环境建设、高尚道德情操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建立规范完善的寝室制度能够有效约束和规范大学生的行为,逐渐消除不文明、不道德的言行举止。在具体管理措施上,相关管理人员应严格督促大学生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对大学生在寝室的表现进行量化评比,把奖惩结合的激励手段运用与日常管理之中,促使大学生自觉遵守各种制度,用制度文化熏陶他们的日常生活和学习活动,最终促使他们健康人格的形成。

3.3美化宿舍环境,建设高雅的寝室物态文化

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大学生只有动手美化寝室环境、经常打扫卫生、保持宿舍干净整洁,才能在寝室内保持心情愉快,乱糟糟的环境走不出阳光、开朗的青年人。因此,每个寝室都应重视美化环境、建设高雅的寝室物态文化。除进行正常的日常打扫、保持整洁之外,大学生还可以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去营造更加优美温馨的寝室环境,比如可以养些花草,净化寝室空气的同时还能给寝室增添一抹鲜活的色彩;动手制作精美的窗帘、设计寝室标志,充分体现出不同寝室的特点等。优越、高雅的寝室物态文化对青年学子健康的人格的塑造和形成有重要作用。

4结语

寝室文化论文范文6

1.1地域性

据调查,高校大学生的心理问题、恋爱问题、人际关系交往、就业问题等成为“90”后大学生的主要焦虑和困扰。如何进行人际关系交往成为进入大学后的一门必修课。为了促进人际关系交流,许多高校在新生进校时,将来自不同省份和地区的学生安排在一个寝室,有时甚至故意打破专业和院系的格局,以增强学生之间的交流,改善大学生的人际关系。

1.2隐蔽性

这一特点集中反映在矛盾爆发前,都带有一定程度的隐蔽性,不易被人察觉和发现。根据犯罪心理学的观点,当一个嫌疑犯在实施犯罪之前,所有的犯罪活动都是秘密进行的,具有不可知性。有专家认为,作为一个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在实施犯罪的过程中更加可怕。高校近年来出现寝室同学被杀的极端事情,证明了这一事实。

1.3相融、协和性

寝室中的成员来自于不同的地区、不同的家庭、不同的文化背景,因而各自流露出来的文化传统不尽相同。学校将不同生活习惯、兴趣爱好和性格等不同的同学安置在一起,必然使得不同的文化背景在这里发生碰撞、交融。平时的谈心、思想交流、问题探讨等,形成了因学习专业联系在一起较长期稳定的室友关系,使得一些看得见、摸得着的寝室矛盾在交流中得到化解与缓和,这充分体现了寝室文化从情感、思想到行为的互动、相融与协和。

1.4多样性与复杂性

寝室文化矛盾的多样性,主要取决于寝室成员内部文化价值的多样性,以及寝室内部环境的复杂性。“价值冲突的多样性特点,反映了社会转型期间人们价值生活的丰富性、多样性和变化性,反映了社会开放程度的提高,社会成员选择自由度的增大,是开放的社会由无序走向有序的转变过程在人们价值观上的表征。”事物的复杂性特点集中体现矛盾的复杂性,表现为有大小与主次之分,寝室矛盾集中反映了寝室成员之间关系的复杂性。

2寝室矛盾的文化因素

近年来,连续出现的高校同室操戈案,不禁引起高校管理者的认真审视和思考,笔者从这些现象出发,发现其背后存在着下列文化背景因素。

2.1家庭教育“忍”文化的因素

中国是文明古国,封建儒家思想一千多年历史的影响在当今社会仍然存在。现在很多的家长在教育自己的孩子时,经常告诉他们遇到突发事情要“忍得一时之气,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等,殊不知长期的“忍”让孩子的心理产生了严重扭曲,长期挤压的结果只会令问题越来越严重,变得一促即发、不可控制。孩子长期接受“忍”文化的熏陶,不利于孩子身心健康发展,更不利于问题的发现。所以,让问题暴露在阳光下,有利于我们看清问题,并做好教育和预防。

2.2多元文化的价值冲突因素

当代中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时期,这是中国社会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由封闭性社会向开放性社会的转变过程,是一个包括着结构、机制、利益和观念等的转换、调整和嬗变过程。它能引起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的深刻变化,以及思维方式、思想意识、价值观念等的深刻变革。随着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和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中国进入一个多元文化社会,不同国度、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之间文化的交流与碰撞在这里发生。文化多元化在为社会发展带来良好机遇的同时,很大程度上引发了多元文化、多元价值文化之间的矛盾冲突。“社会愈是多样化,价值愈是多元化,价值冲突愈是普遍化,就越需要加强价值引导和调控,就越需要对价值冲突进行有效整合与统摄协调。”因此,高校寝室内部表现为多个文化因素的存在,现实生活中不时上演着不同价值文化之间的碰撞与融合、分化与重组,这种多元文化与多元价值观的差异是寝室矛盾始终存在的主要因素。

2.3道德文化的底线因素

人们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感表现为对本民族文化的热爱与价值操守,是对道德底线的坚守和自强,它是随着社会生产方式不断发展而发展的,是不容任何人侵犯与亵渎的。实践证明,高校寝室矛盾在多数情况下表现为寝室文化与价值观念的矛盾,当矛盾触及和侵犯到任何一方文化利益的底线时,冲突就会爆发。尤其是涉及人格、尊严和利益等问题时,矛盾更是不能缓和,冲突不可避免。因此,守住道德文化的底线,就是要守住我们的人生价值操守。

2.4寝室心理文化缺失因素

目前,针对高校普遍出现的大学生心理问题,各高校普遍加强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但从现实和收集的资料来看,许多高校在开设心理课堂与咨询的同时,忽视了寝室这块心理文化阵地的建设。上海师范大学心理咨询与发展中心调查发现,学生咨询的问题中有三分之一与寝室关系、同学关系有关。因此,寝室心理文化的缺失必然造成心理问题的发生与激化。

3构建应对寝室文化矛盾冲突的机制

海恩法则告诉我们,任何安全问题都是可以预防的。因此,有效防止或减少寝室矛盾的发生,构建寝室文化的长效机制显得尤为重要。

3.1构建文化矛盾的交流疏导机制

当今世界,虽然文化之间的交往已经大大加强,但有些民族之间存在的文化不相容而造成的文化冲突仍然存在。各个民族都有自己的历史和文化,拥有自己的民族内涵和精神,包含文化特色、文化自尊、文化认同等。这种文化差异的存在,形成了一定文化矛盾,有矛盾必然就会有冲突。“同室操戈”是高校寝室文化矛盾冲突的集中表现。因此,高校的管理者必须在寝室内部建立缓和与化解文化矛盾冲突的疏导机制。应定期举办由学校牵头,学生、家长、辅导员和教师共同参与的宿舍主题活动,如相处之道、文明与理想、我的恋爱观等,在有效地协调和解决好学生之间问题的同时,给矛盾双方一定的心理缓解与暗示作用,这种积极的心理暗示作用可以延缓和减少矛盾的进一步发生。这种圆桌会议虽然是因时而生,但它营造的有效沟通、良好的平台,遵循学生教育与管理的规律。因此,它理应成为所有高校管理者提高科学管理水平从“应然走向必然”的一种具体实践。

3.2构建从价值冲突到共享的机制

随着经济发展的全球化,西方各种文化思潮和价值观念随之渗入中国,各种文化在中国这片土地上进行着激烈的碰撞。这种碰撞同样发生在大学校园内,并悄然改变着“90后”一些大学生的价值观念,诱导和引发了一些文化与价值冲突。因此,在文化多样化和价值多元化的校园,高校必须建立一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与主流相符合的价值文化。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的建设,渗透学校教风、学风和校风的建设,构建共享机制,一是在两极分化中强化中介作用,减少对立,在新的社会分工中相互调解与“补氧”,缩小差距;二是实现文化多样化和价值多元化,“承认文化多样化、价值观多元化既是一种客观存在,也有其现实可行性,它本身是对传统政治道德一体化的超越,实现文化、价值之间的流动;三是在全面合作中发展,求同存异,价值的获得只能在互动关系中实现。”因此,高校需要在寝室内部广泛建立以学生“自治”为主,能得到大多数同学认同、信赖的学生调解委员会之类的组织,帮助大学生作出正确的价值观选择与判断,实现价值共享,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3.3构建寝室矛盾的快速反应与干预机制

矛盾的特殊性原则告诉我们在处理矛盾时,必须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并快速地建立反应与干预机制。寝室矛盾的冲突主要表现为大学生人际关系交往的冲突,在矛盾未形成之前,学校通过预测、评估大学生人际关系交往的过程制定快速反应机制,引导和构建良好的寝室人际关系,做到早发现、早研究、早处理,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当矛盾被发现或起冲突时,需要快速反应,第一时间出现在学生的视野范围,进行及时的干预与维护,避免事态的进一步扩大,进一步维护学校的稳定。

3.4构建寝室文化心理机制

一般来说,寝室是学生学习和生活的重要场所,也是高校开展教育与活动的重要阵地。构建寝室心理文化机制,就是要将心理文化深入到寝室文化建设的每一项活动中,通过群体间的互认互动,获得社会角色的经验,提高社会适应能力,消除不良的情绪、态度和习惯,养成良好的心理素质。因此,构建寝室文化心理机制,首先要建立寝室心理文化,积极开展心理文化主题活动,将心理文化晒在“阳光下”,并积极促成寝室所有成员达成共识,在阳光下开展温暖、合作与共建项目,从而丰富寝室心理文化的内容;其次,寝室内增设心理咨询室,直接将心理咨询工作从幕后拉到台前,将寝室变为开展前沿工作的主要阵地,直接接触到心理问题的个体;最后,定期在寝室开展心理筛查和走访工作,并形成一种定期抽查的制度,从筛查中发现问题,减少问题的发生。

4结语

寝室文化论文范文7

1.寝室时间利用率低

每天在寝室里6小时以下学生占5.28%,6小时~8小时学生占22.64%,8小时~10小时学生占43.40%,10小时以上学生占28.68%。累计有72.08%的学生每天在寝室时间超过8小时,寝室已成为学生课余休息、生活、学习、娱乐的最重要场所。但是学生在寝室除睡觉外,做得最多的事情是:上网、聊天、看电影,占43.58%,玩电脑游戏,占36.23%,两项累计占79.81%。另外,看小说杂志的学生占10.75%,做其它事情的学生占9.43%。

2.寝室人际关系存在不和谐现象

当问及“寝室成员关系如何”时,27.36%的学生选择“非常好,有很强的整体意识”,65.66%的学生选择“较好,有自己的圈子”,6.23%的学生选择“冷淡,自己管自己”,0.75%的学生选择“很差,常发生不和”。可见,不少寝室人际关系不够和谐,虽然寝室里只有几个人,但还有小圈子,甚至较为冷淡或有矛盾。寝室交流情况的调查也说明了这一点,有较多的交流占54.53%,一直有很多话要交流占33.77%,偶尔有交流占9.62%,极少有交流占2.08%。

3.部分高职学生生活习惯较差

从早晨起床时间看,72.26%的学生早晨7点以前起床,14.91%的学生7点至8点起床,9.25%的学生8点至9点起床,3.58%的学生9:00以后起床。从晚上关灯睡觉时间看,22点以前占17.55%,22点至23点占50.19%,23点至24点占27.92%,24点以后占4.34%。这说明不少学生的作息时间没有规律,这必然影响学习效率,而且对其身体健康不利,对于熄灯晚睡觉迟的学生要加强教育管理。从寝室卫生打扫看,每天大家一起打扫占20.75%,每人每天轮流打扫占50.19%,不定期,脏了就扫占16.79%,有老师来检查的话就打扫占12.26%。说明部分学生卫生习惯较差,卫生意识不强。

4.部分高职学生基础文明较差

如有的学生在寝室里乱扔垃圾,10.38%的学生经常乱扔,16.42%的学生偶尔乱扔;有的学生在寝室里抽烟,1.13%的学生抽烟严重,27.55%的学生偶尔抽烟;有的学生在寝室里使用大功率电器,2.08%的学生经常使用,9.62%的学生偶尔会使用。抽烟和使用大功率电器易引起火灾,这是所有高校严格禁止的,但少数学生置他人和自己生命财产安全于不顾,不仅基础文明较差而且安全意识和纪律观念淡薄。值得一提的是,调查中发现,抽烟的不仅有男生,还有女生。

5.高职学生寝室文化格调较为低俗

学生在寝室内谈论最多的是异性、情感类话题,占31.13%;其次是游戏娱乐类话题,占20.75%;学校举办的各项活动,占17.17%;时尚、明星和八卦类话题及时政新闻类话题分别占14.15%和13.02%;其它话题占3.77%。这一方面说明学生在寝室里身心放松,展示了较为真实的自己,另一方面也说明高职学生寝室文化层次不高。寝室攀比现象也较为严重,39.62%的学生有攀比心理和攀比行为。学生电脑使用情况是:QQ聊天占26.42%,看电视、电影占22.64%,打游戏占22.26%,学习占15.66%,看小说占13.02%。这些情况都说明高职学生寝室文化格调趋于低俗。

6.学生参与寝室文化活动的积极性不高

对于学校举办的寝室文化活动(文明宿舍评比、公寓文化节等),认为“完全没必要,浪费时间”的占5.85%,“没什么太大的意义”占21.51%,“还过得去,可以看情况参加”的占50.00%,“很有意义,积极参与”占22.64%。可见,寝室文化活动参与意识普遍不强。这就要求学校学生工作部门、公寓管理人员在组织寝室文化活动时要丰富活动形式,增强活动吸引力,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精神,让学生成为寝室文化活动的主体,以此来调动学生参与寝室文化活动的积极性。

二、高职学生寝室文化建设原则

当前从总体上讲,高职学生寝室文化较为健康积极,但也存在许多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必然对加强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高高职人才培养质量产生不利影响。解决高职学生寝室文化建设中的问题,需做到“六个统一”。

1.物质与精神相统一

通常认为,高职学生寝室文化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和行为文化四个方面,但说到底,高职学生寝室文化建设首先要保证物质和精神相统一。各高职院校要继续加大投入,对于老的公寓楼要进行改造升级,寝室内部基础设施和生活学习设备要配置到位,过于陈旧的家具要及时更新,对公寓楼周围环境要进行绿化和美化。新建的公寓楼可参照家庭式公寓标准进行设计建造,电视、空调、热水器等安装到位。在加强物质文化建设的同时,更要加强精神文化建设,充分发挥寝室文化的引领、激励功能,提升寝室文化品位,实现寝室文化育人功能最大化,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2.个性与共性相统一

当今的高职学生成长于经济市场化和信息网络化的时代背景下,再加上他们来自不同地区和家庭,他们的价值取向多元,个性鲜明,兴趣爱好各异。调查显示,对寝室内人际关系影响最大的因素排前三位的是:个人性格差异、生活习惯不同、兴趣爱好不同,分别占35.47%、19.81%和17.74%。在这种情况下,学校要加强引导,既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又要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观念和团队精神,让学生学会主动沟通,相互理解,彼此包容,相互适应。只有实现个性和共性的有机统一,相辅相成,才能建立融洽和谐的寝室文化氛围,为和谐校园建设做出积极贡献。

3.局部与整体相统一

首先,单个寝室文化氛围要与整个公寓区文化氛围相协调,要服从整个公寓区的统一管理和要求,模范遵守公寓管理、寝室检查、水电使用等方面的制度。寝室布置要积极融入整个公寓区的规划,积极参加公寓管理部门组织的各项活动,将公寓文化建设目标变为自觉的追求。其次,寝室文化建设要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统一,要自觉体现学校文化的理念和核心追求,体现校风、学风,将校园精神和学校人才培养目标融入寝室文化的构建当中。只有实现局部和整体相统一,才能建成和谐高雅、积极向上的寝室文化。

4.管理与服务相统一

学生寝室是高校学生工作的重要阵地,学生公寓管理是学生工作的难点和热点。高职院校在寝室管理上往往投入了较多的人力和物力,制定了较为严格的管理制度,但效果却不是十分理想。究其原因,一方面,“90后”大学生许多是独生子女,他们的个性突出,民主意识和权利意识很强,不愿意接受一刀切式的管理,有时还会产生抵触情绪。另一方面,高职学生因缺乏自信,没有目标而变得放任散漫。再加上后勤社会化的推进,现在住校生每年都要缴纳1000多元的住宿费,学生已成为消费者,他们希望得到更多更好的服务,享受到作为消费者的权利。因此,高职院校在寝室文化创建中要突出服务育人的功能,在做好服务的基础上,提倡人性化的管理,这样效果会更好。

5.高教与职教相统一

高职教育具有高教和职教双重属性,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高职教育更强调职业的针对性和职业技能的培养,具有强烈的职业性特征。高职寝室文化作为校园文化的一部分,承载着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重要育人使命。在寝室文化建设中既要具有较高的文化品位,体现高等教育的层次要求,又要遵循职业教育的内在规律和一般要求,强调应用性和职业特色。

6.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相统一

高职教育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遵循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高职教育的特点和内在规律,要求高职校园文化建设必须融入企业文化的元素,实现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深度融合。在寝室文化建设中也要围绕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相统一的原则,在寝室布置、寝室管理制度、寝室文化活动等方面都要植入企业文化的元素和印迹,让学生在寝室生活和学习中了解和逐步适应企业文化的要求,为将来的就业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高职学生寝室文化建设路径

随着学分制的加快推进和高等教育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学生公寓已成为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高职院校应牢固树立以生为本的理念,把让学生满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作为学校工作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不断创新学生公寓管理和寝室文化建设,充分发挥寝室文化育人功能。

1.高度重视寝室文化建设

当前,许多高职院校已从注重规模扩张转为加强内涵建设,重视教育教学改革,积极探索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然而,多数高职院校还没有充分认识到寝室文化建设在学生素质教育和人才培养中的重要性,只是将寝室定位为学生休息和生活的场所,在公寓管理中重视卫生检查和安全稳定工作,没有对寝室文化进行系统的规划,更没有得力的建设措施,没有将寝室文化建设上升到育人的高度。其实,小宿舍却是大窗口、大舞台。学生寝室是展示学生精神状态、品德修养和基础文明的窗口,是学校管理和服务水平的窗口。寝室也是学生工作者和全体教师开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舞台。寝室氛围在潜移默化中塑造着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影响着学生的思想,改变着学生的行为,构建健康向上、和谐高雅的寝室文化是高职院校一项重要的办学使命。

2.加强学生寝室硬件建设

首先,对老化的电线进行及时更换,安装智能控电系统,保障用电安全,在寝室里配置书桌和床铺一体化木质家具,安装空调和热水器,改善学生学习和休息条件。其次,学生公寓区配套设施也要跟上,在公寓区成立学生活动室和学生干部工作站,学生活动室里配备必要的娱乐实施,方便学生集会和休闲。在物管值班室配备电吹风、微波炉等生活设施,在公寓楼内安装开水器和洗衣机,为学生提供生活上的便利。再次,要加大公寓绿化和美化的力度,在公寓楼周围栽种树木花草。最后,在公寓楼大厅安装电子显示屏,在墙壁上安装宣传橱窗,增强公寓区宣传教育功能。通过不断改善硬件设施,提高学生寝室服务育人水平。

3.健全规章制度

科学规范的规章制度本身就是寝室文化的一部分,而且可以有力推动健康高雅寝室文化的形成。通过制定文明寝室评比办法、学生公寓管理规定、学生公寓安全管理规定、学生公寓报修规定、学生公寓物业管理考核办法、学生公寓管理员岗位职责、学生公寓保洁员岗位职责、学生公寓楼管理委员会章程和大学生公寓文明公约等系统配套的制度,为公寓管理的规范化提供制度保障。同时,将寝室卫生守纪情况和学生在寝室内的各种表现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各项评奖评优,充分发挥制度育人的功能。

4.组建系统的管理队伍

一是成立专职公寓辅导员队伍。公寓辅导员入住学生公寓,及时了解学生中存在的各种问题,进行教育和疏导。二是建立班主任进宿舍制度。要明确班主任进学生宿舍的次数要求。三是物管人员主动联系班级。分学期选出若干名业务精、素质高的物管人员联系班级,通过联系班级,物管人员可以改进工作,提高服务质量。四是成立学生楼委会。通过公开招聘,择优录取,建立学生自律组织,充分发挥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作用。五是加强寝室长队伍建设,选派优秀学生担任寝室长,加大对寝室长的培训力度,将寝室长纳入班级学生干部队伍统一管理。通过组建专门的管理队伍,为强化寝室管理和文化建设提供组织保障。

5.积极开展寝室文化活动

寝室文化论文范文8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和灵魂,深刻理解“以人为本”的内涵是坚持科学发展观指导地位的前提。“以人为本”是一种价值理念和价值指向,要提倡和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而不是“以物为本”的发展;要提倡和坚持以绝大多数人为本的发展,而不是以少数人为本的发展;要充分肯定人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主体作用与主体地位,强调尊重人、解放人、依靠人和为了人,在分析和解决一切问题时,既要坚持历史的尺度,也要坚持人的尺度。“以人为本”虽然源自中国古代民本思想和西方哲学思想中的人本主义,但又与中国古代民本思想和西方人本主义相区别,是对中国古代民本思想和西方人本主义的超越,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科学的发展观和历史观。从历史上看,人本主义有三种形态:14-16世纪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哲学和文学运动;19世纪德国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哲学;现代西方哲学中的人本主义思潮。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以人为本”的哲学,但并不属于人本主义的哲学范围。马克思视野中的人是具体的、现实的人,他反对黑格尔的抽象理性,反对费尔巴哈的抽象的人。“我们首先应当确定一切人类生存的第一个前提,也就是一切历史的第一个前提,这个前提就是: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吃喝住穿以及其他一些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在高职学生寝室文化建设中贯彻“以人为本”,就是要牢固树立“以学生为本”的工作理念,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既要管理育人,更要服务育人。一是要提高公寓管理人员的工作境界和工作质量,将服务学生成人成才贯彻于具体工作中。学生寝室文化建设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寝室文化可以净化学生的灵魂,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提升学生的素养,拓展学生的素质,健全学生的人格。二是要坚持贴近学生。高职学生和普通高校本科生相比具有不同的特点,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如何针对高职学生这样一个群体有效开展寝室文化建设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需要加强针对性的调研。只有在客观准确调研的基础上才可能制定出高效可行的寝室文化建设和寝室管理方案。三是要拓展学生的素质。要加强高职学生寝室基础文明教育,提高学生的文明素养。基础文明是现代人生存发展的底线,针对高职学生实际,加强基础文明教育已成为高职院校学生工作的一项紧迫任务。要精心设计学生寝室文化活动方案,丰富活动内容,提升学生寝室文化活动的层次和品位,形成学生寝室文化品牌。

二、加强高职学生寝室文化建设的意义

学生寝室是高校学生工作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寝室文化反映学生的精神状态、道德修养和行为习惯,是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和学生综合素质的窗口。加强高职学生寝室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培养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

受高考录取方式的制约,高职院校处于高考录取的最后批次,高职学生录取分数普遍较低。再加上高职招生形式多样,除了高考统招,还有自主单独招生、中职对口单独招生、中职毕业生注册入学等方式,高职学生层次多样,不仅学生学习基础普遍薄弱,而且不少学生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较差,不少学生基础文明现状堪忧,这给高职学生工作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很大的难度。寝室作为学生集中生活的场所,不同于教室、图书馆等公共区域,学生在寝室里受到约束较少,往往比较放松,各种不良行为表现在寝室里得到集中呈现。加强学生寝室管理,塑造卫生整洁、健康文明、积极进取的寝室文化,有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提升学生的基础文明素养。

(二)塑造学生的阳光心态

高职学生因为在中学阶段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导致学习成绩不理想,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这些学生往往被贴上失败者的标签,因此高职学生普遍缺乏自信心。通过开展寝室文体活动,激发学生的潜能和创新精神,让学生在各种文体活动中展示自己的特长和才华,享受成功的快乐和喜悦,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的自信心。同时,在寝室文化建设中,将心理健康咨询阵地前移,在公寓区设立心理咨询室,方便学生咨询,利用“3.20心理健康教育周”和“5.25心理健康教育月”广泛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在活动中塑造学生的阳光心态。

(三)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

人际交往对高职学生学习、生活、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寝室是高职学生交往的重要场所,良好的寝室文化有利于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然而,如今不少高职学生由于受到家庭环境、学校教育和社会环境的影响,缺乏人际交往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往往会因为一些生活上的琐事导致宿舍人际关系不和谐,宿舍的整体凝聚力不强,影响了公寓管理工作的正常开展。通过开展寝室辩论赛、寝室演讲比赛和寝室卧谈会等活动,加强寝室成员之间的交流,营造积极沟通的文化氛围,可以消除寝室成员之间的误会,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促进寝室成员间的相互理解,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

(四)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

大学阶段是一个人逐步调整、完善乃至形成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关键时期。此时,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可塑性和波动性极强,引导不当容易产生冲突和失范,甚至迷失方向。加强寝室文化建设,一方面通过对网吧、酒吧、舞厅等经营场所强化管理,整治学生公寓区周围环境;另一方面充分利用公寓内部宣传橱窗、报栏、展板等设施,加强正面宣传的力度,营造积极上进的育人环境,对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积极的导向作用。寝室文化氛围在潜移默化中塑造着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影响着学生的思想,改变着学生的行为。

三、“以人为本”理念下高职学生寝室文化的建设路径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也是现代教育的核心理念。高职院校在教育教学中就是要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遵循高等职业教育的规律,把让学生满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作为学校工作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不断创新学生公寓管理和寝室文化建设,充分发挥寝室文化的育人功能。

(一)高度重视寝室文化建设

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当前,许多高职院校已从注重规模扩张转为加强内涵建设,围绕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目标,重视教育教学改革,加大实训条件建设力度,积极探索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然而,多数高职院校还没有充分认识到寝室文化建设在学生素质教育和人才培养中的重要性,只是将寝室定位为学生休息和生活的场所,没有对寝室文化进行系统的规划,更没有得力的建设措施。高职院校应转变观念,改善硬件设施,高度重视寝室文化建设。有条件的高职院校在寝室里可安装空调和热水器,改善学生学习和休息条件;安装智能控电系统,对老化的电线进行及时更换,杜绝火灾等意外事故;在公寓区成立学生活动室和学生干部工作站,方便学生集会和休闲;在物管值班室配备电吹风、镜子和微波炉等生活设施,在公寓楼内安装即热式开水器和投币式洗衣机,为学生提供生活上的便利;公寓楼大厅安装电子显示屏,在大厅墙壁上安装宣传橱窗,增强公寓区宣传教育功能;在公寓楼周围栽种树木花草,不断美化公寓周边环境。

(二)倡导柔性管理

制度文化是学生寝室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寝室文化形成的有力保障。然而,“以人为本”理念下寝室制度从制定到执行都要体现学生的意志,满足学生的需求,得到学生的支持与赞同,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倡导柔性管理的思想。与刚性管理不同,柔性管理是一种以人为中心的人性化管理,是在研究人的心理和行为规律的基础上,采用非强制的方式,在被管理者心目中产生一种潜在说服力,从而把组织意志转变为个人自觉行动的一种管理方式。一方面,高职院校在制定文明寝室评比办法、学生公寓管理规定、学生公寓安全管理规定、学生公寓报修规定、公寓学生自我管理委员会章程和大学生寝室文明公约等系统配套的制度时,要广泛征求学生意见,保证所制定的制度贴近学生实际,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另一方面,要加大对公寓辅导员和管理人员的业务培训,不断提高公寓辅导员和管理人员的素质,公寓辅导员和管理人员要转变观念,牢固树立管理就是服务的思想,在亲情服务中感化学生,通过自身的文明行为给学生树立榜样,努力营造服务育人的浓厚氛围。

(三)规范寝室网络行为

当前,高职院校的学生寝室里都安装了网络接口,为学生在寝室里上网提供了便利。笔者曾对某高职院校进行问卷调查发现,71.89%的学生拥有电脑。使用电脑上网的学生中:聊QQ占26.42%,看电视、电影占22.64%,打游戏占22.26%,看小说占13.02%,学习占15.66%。可见绝大多数学生在寝室里上网不是学习,而是游戏和娱乐。有些学生甚至沉迷于网络,荒废了学业。因此,高职院校的学生工作人员要加强寝室网络规范化管理,一方面对学生加强教育,让学生明白沉迷网络的危害,积极引导学生正确使用网络;另一方面主动占领网络阵地,建立公寓网站和公寓QQ群,为学生提供学习指导和思想引领服务,让寝室真正成为学生的第二课堂。

(四)加强学生自治

一是推进党团组织进公寓,在学生公寓成立党支部和团支部,充分发挥学生党员和学生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二是成立公寓学生自我管理委员会,通过公开招聘,择优录取,建立学生自律组织,充分发挥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作用。三是加强寝室长队伍建设,选派优秀学生担任寝室长,加大对寝室长的培训力度,将寝室长纳入班级学生干部队伍统一管理。四是成立公寓文明监督岗,从住宿学生中选出工作认真、作风正派的学生担任公寓文明监督员,对公寓区的不文明现象进行监督。通过组建学生自我管理队伍,调动学生参与寝室管理和文化建设的积极性,加强学生自治。

(五)丰富寝室文化活动形式

当今的高职学生多才多艺,充满青春活力,喜欢展示自我,多开展一些学生喜闻乐见的寝室文化活动,有利于激发学生参与寝室文化建设的积极性,增强学生的归属感。一是扎实开展“文明寝室”创建活动。对当日检查不达标的寝室,及时通报相关院(系)督促学生及时整改,根据检查成绩,评出“月文明寝室”、“月达标寝室”和“月不达标寝室”,获得“月文明寝室”的颁发流动红旗以示鼓励。根据月评比情况,评出“学期文明寝室”。对获得“学期文明寝室”称号的寝室要进行大力的表彰,充分发挥榜样示范作用。二是举办寝室文化节。寝室文化节期间可举办特色寝室评比、室长论坛、寝室标志设计、“变废为宝”创意大赛、以寝室为单位的体育比赛、优秀寝室征文大赛等系列活动,丰富活动形式,提高活动吸引力,增强学生寝室文化育人功能,不断提升高职学生寝室文化品位。

(六)与专业技能学习相结合

高职教育与普通高校教育在教学过程设计上的一个显著区别就是,高职教育重视实践教学,实习实训课时占很大比重,突出学生专业技能的学习和训练;而普通高校教育重视理论教学,理论讲授课时占很大比重,突出学生专业知识体系的健全和完善。高职教育很多专业学生在课后都要进行专业技能的自我练习和提高,学生寝室就成了他们课余专业技能练习和比拼的主要场所。高职院校在寝室管理过程中,要适应各专业技能训练的要求,分专业集中居住,分专业调整作息时间,利用节假日积极开展寝室专业技能竞赛活动。但在高职学生寝室文化建设与专业技能学习相结合的过程中,要加强引导和管理,有效避免不同专业学生之间的相互影响和干扰。笔者所在的学校就曾多次发生过不同专业学生在寝室里因专业技能训练而产生纠纷的事件,如烹饪专业的学生需要在寝室里练习刀工,晚上休息较迟,发出的声响较大,住在下层或隔壁宿舍不同专业的学生受到干扰较大,因协调不成而发生口角甚至打群架事件,造成不良后果。因此,高职学生寝室文化建设过程中,既要充分考虑与专业技能学习的有效结合,为学生技能学习提供时间和空间上的便利,又要合理分配居住区域并加强教育引导,避免寝室间的不和谐。

(七)引入企业文化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