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传统文化作用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传统文化作用

【摘要】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们党和国家的重要思想,其产生离不开具有两千多年历史的优秀传统文化,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思想的结晶,大力弘扬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增强大学生对中华文明的认识,树立正确的爱国主义精神,不断加强改革创新的力度,积极引导当代大学生形成正确积极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关键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大学生;中华传统文化

社会意识形态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得到充分的体现,如果离开其正确的引导,社会发展就会迷失方向,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则需要建立在继承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基础上,从而使深厚传统文化得到不断地升华。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他们的核心价值观和理想信念直接关系到国家未来的发展方向,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难点。

1.中华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辩证统一

1.1中华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源泉

“三个倡导”方针在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被强烈提出,该方针被提出的其主要目的是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设。“三个倡导”从不同层面规范了我们国家、社会和公民的核心价值追求。[1]加强大学生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对正确引导大学生养正确的人生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作用。中华文明五千年的发展史,积淀优秀的传统文化至今还在很多方面影响着一代一代中国人,传统文化中的许多核心元素具有普世性。比如,讲信修睦,强调人与人间的友善;天人合一,强调人与自然与天地和谐;以天下为己任,强调个人的社会责任感,强调“仁者爱人”“与人为善”,“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等等这些价值理念历久弥新,始终流淌在中华民族的血脉里,融入每个中国人的精神基因中,渗入人们的潜在意识形态中,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精神紧密相连,一脉相承。

1.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发扬继承

由本质上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个倡导”的基本内容是是中国共产党人历经90多年来的历史实践中对中华传统文化精髓的凝练,并根据当今全面深化改革的时代条件,对中华传统文化传承与升华的成果,体现了我们党与时俱进的创新性与创造性精神。它是当代共产党人根据时代的发展变化,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的成果。”[2],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各项基本方针,坚持无线基本思想为指导思想,加持把握中华传统文化内核,与社会发展同步,对传统文化始终持续的研究和挖掘,使得中华传统文化精髓继续传承,激发中华传统文化新的生机与活力。

2.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对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重要意义

2.1中华传统文化是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主要内容

国家的深厚文化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积淀、传承下来的,它贯穿于人的价值观、风俗道德等各个方面。中华传统文化中自强不息,精忠报国,仁爱孝悌,以人为本,诚实守信等众多优秀理念贯穿于整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之中。高等教育不断推动社会向前发展,同时高等教育培养一代又一代具有高素质的专业人才,从而为中国发展做出巨大的贡献,大力促进中国发展成为现代化国家,最终实现我们伟大民族的文化复兴,因此,在进行高等教育的过程中应该始终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并使其发挥积极有效的推动作用。那么,培养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要按照核心价值观倡导的国家、社会、个人价值理念,使学生认知中华文化的独特创造、精神内核,了解中华文化的发展渊源、历史走向,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理论自信,引导他们树立和坚持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培养其形成爱国爱家,守礼修身、诚实守信、廉洁自爱、知耻向义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完成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立。

2.2中华传统文化为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教育方法

在中国教育理念中具有很多优良的中华传统文化,可以有效地帮助大学生养成正确的核心价值观。“为人师表、言传身教”这种基本的教学理念就要求教育者注意自己的言行,以身作则,身正为范;“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这种引导式教育法就需要教师倾注更多的情感来积极地引导学生,并与学生保持良好的沟通关系;“有的放矢、因人而异”的因材施教法,这种教学方法要求教师对学生的基本状况进行详细的了解,并根据学生的特点开展与之相适应的教学;“知行合一,行之为上”的实践教学法,要把道德认识用于实践,采用理论结合实践的教学方法;“当前,我们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与具体的教学方法相结合,在政治课堂中大力宣传中华传统美德教育,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努力做到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并采用以上所阐述的相关教育方法,帮助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提高大学生个人素养,陶冶其高尚情操,塑造理想其人格,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大学生健康成长。”[3]

3.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途径选择

3.1充分发挥教师教学的主渠道功能

充分发挥教学教师的主渠道功能,高校教师应该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和教学观念,以中华传统文化作为切入点,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开展谈古论今教育,增加教学的趣味性和有效性,通过对核心价值观内涵的理解,提高大学生对“三个倡导”的认同度。引导学生价值观导向,教师队伍建设至关重要,教师的一言一行,能够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教师要通过践行优秀中华传统文化,为学生提供良好的价值观和文化观导向。教师应该具备深厚的文化素养,正确的价值观,以及高尚的人格品质等,并且在教学和社会活动中积极做好表率工作,通过自身的实际行动来引导学生对传统文化精髓产生正确的认识,要“贯彻与人文本的教育理念,增强思想教育的实效性,多思考学生到底需要什么,怎么让思想教育真正触动学生的内心而不是单纯地灌输宽泛的大道理,转而以引导者的方式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进而准确把握和帮助学生建立积极向上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3.2营造高校校园传统文化氛围,渲染熏陶

众所周知,高校校园对学生学习和生活有着重要的影响,在学生成长的过程中起到教育引导的作用,而目前很多高校已经将传统文化教育纳入到校园建设中,通过各种途径来营造传统文化氛围。”学校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来积极引导学生养成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且使学生的实践活动与之相结合。高校可以通过组织学生参经典诵读、道德论坛、文化讲堂、竞赛展览、汇演等系列活动;结合书院办学模式开展经典诵读等学习中华中华传统文化的活动;在五四青年节、七一建党节等重要的节庆日举办纪念活动;利用端午节、中秋节等大型民俗节庆活动传播文化理念,挖掘节庆日蕴藏的丰富教育资源;将中华传统文化作为一门选修的课程添加到教学大纲中,并且在学期末对其进行考核,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大力支持思政课教师的科研项目,鼓励其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等相关课题进行研究,并且在经费上给予相应的支持;不断增加与传统文化相关的教学资料,定期在校园里开办校园文化活动,让大学生深刻体会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起到春风化雨,润物细无声的引领作用。

3.3突出社会实践活动教育的重要功能

社会实践是提升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和文化创新意识的重要途径,也是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方式。不断组织各种各样的社会实践活动,让更多学生对事物产生新的认识,并且最终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达到理论指导实践,实践反过来验证理论知识的目的。而高校在进行教育的过程中应该将中华传统文化深入到每一个学生心目中,那么高校就需要通过恰当的方式来正确引导学生,努力开展一些与大学生学习、生活相关的社会实践活动,比如组织学生到农村参与社会劳动,到养老院、孤儿院献爱心;开展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社团等活动,通过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切身体验来了解社会,从而增强他们的爱国意识,并且使他们的社会责任感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真正达到学思结合,知行合一。

3.4掌握网络舆论引导的主动权,丰富培育形式

在全强化日益强化的今天,大学生接触外部信息的途径多种多样,信息源广泛复杂,尤其网络已经变成人们在社会上获取各种信息的重要手段,必须对网络信息具有正确的判断力才能够形成正确的价值评判标准。而思想上的积极引导可以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判断能力,使他们养成独立思考的能力,并且进一步使他们具有解决问题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在以后得到稳定的发展。关于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学校应该做到与时俱进,因此如何正确引导学生使用各种网络资源,达到正面引导的效果,帮助当代大学生建立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下最重要的任务之一。具体来看,就是大力开展校园网络文化的建设和管理,推广用网络手段,把学生集体集聚到网上,经常及时更新宣传片及相关中国传统文化教育课程视频,使学生在集图文、声像、动漫于一体的专栏中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另外,利用当下流行的通信软件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比如利用微博,QQ等通讯方式,开发学生喜闻乐见的中华传统文化网络产品,进一步利用这些资源动员党团组织,学生社团开展文明上网活动,引导学生在网络上提倡讲究道德,遵纪守法的社会责任。

作者:康瀚月 董海涛 单位:营口理工学院

【参考文献】

[1]居云飞.兴国之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中华传统文化[M].北京:2014,(11).

[2]程林辉.弘扬中华中华传统文化与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J].哲学研究,2014,(5).

[3]杨汉民.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须结合中华传统文化[J].海潮,201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