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传统文化对青年教育的途径

优秀传统文化对青年教育的途径

【摘要】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基石和力量。如今我国进入经济腾飞的关键期,攻坚期,更要把继承发扬中华文化作为重要的一环。青年作为社会发展的潜力部分,青年的文化素质对社会未来的发展方向,发展程度有着直接影响。对青年教育问题十分重视,多次在会议讲话中提到如何加强青年教育以及青年教育的重要性,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6-2025年)》中青年教育就是其中一个重要部分。

【关键词】优秀传统文化;青年教育;途径;影响

传统文化既有精华也有糟粕,我们在进行社会发展时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不断继承和发展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中华文化对于全面提升人民群众文化素养、维护国家文化安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青年这一群体要牢记自己的使命,努力学习敢为人先,做社会主义发展的推动者。优秀传统文化对青年教育的途径包括营造良好社会文化氛围、在大学普遍开设传统文化必修选修课程、提高任课教师的传统文化素养、完善社会实践教育四方面。优秀传统文化对青年教育的影响包括个人、家庭、社会三方面。

1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

传统文化是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并保留在现实生活中的、具有相对稳定性的文化。从含义中我们可以看出来,作为传统文化,是经历了长期的继承,并且仍然保留在我们现实生活中的文化,也就是说,传统文化在我们的今天,依旧存在。这也就说明,没有文化的继承也就没有文化的积累,更不会有我们今天的文化。优秀传统文化是经过长期社会发展留下来的宝贵精神财富,是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精神指引。我国是具有五千年历史的泱泱大国,拥有唯一没有中断的历史文化,是中华民族万众一心,矢志不渝的精神力量,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层、更持久的力量。中华文化独一无二的理念、智慧、气度、神韵,增添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内心深处的自信和自豪。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灿烂辉煌。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文化沃土,是当代中国发展的突出优势,对延续和发展中华文明、促进人类文明进步,发挥着重要作用。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大战略任务,对于传承中华文脉、全面提升人民群众文化素养、维护国家文化安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1)核心思想理念。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在修齐治平、尊时守位、知常达变、开物成务、建功立业过程中培育和形成的基本思想理念,如革故鼎新、与时俱进的思想,脚踏实地、实事求是的思想,惠民利民、安民富民的思想,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等,可以为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有益启迪,可以为治国理政提供有益借鉴。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要大力弘扬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等核心思想理念。2)中华传统美德。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道德理念和规范,如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意识,精忠报国、振兴中华的爱国情怀,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社会风尚,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的荣辱观念,体现着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国人的行为方式。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要大力弘扬自强不息、敬业乐群、扶危济困、见义勇为、孝老爱亲等中华传统美德。3)中华人文精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多样、珍贵的精神财富,如求同存异、和而不同的处世方法,文以载道、以文化人的教化思想,形神兼备、情景交融的美学追求,俭约自守、中和泰和的生活理念等,是中国人民思想观念、风俗习惯、生活方式、情感样式的集中表达,滋养了独特丰富的文学艺术、科学技术、人文学术,至今仍然具有深刻影响。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要大力弘扬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鼓励人们向上向善的思想文化内容。

2优秀传统文化对青年教育的途径

优秀传统文化对青年教育的途径包括营造良好社会文化氛围、在大学普遍开设传统文化必修选修课程、提高任课教师的传统文化素养、完善社会实践教育四方面。

2.1营造良好社会文化氛围

优秀传统文化对青年教育的途径首先要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在全社会树立学习优秀传统文化的热潮,把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这一理念深入到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这就需要政府和人民共同努力。目前,多媒体发展迅速,大众传媒是对人民群众道德规范,社会导向一个重要的宣传阵地。要切实加强宣传工作,引领社会风气,转变群众思想。大众传播的主体就是青年人群,青年人群也是最为活跃的大众传播的参与者。把现代媒体手段和传统文化的发扬结合起来,广电总局下发通知,树立良好岗位典型,清除不良广播电视内容。例如近些年中央电视台播出的一些优秀电视节目,中国好家风、经典咏流传、中国诗词大会、中国好歌曲等一系列制作精良,传播正能量优秀传统文化的电视节目,在全社会掀起了解优秀传统文化,学习优秀传统文化的热潮。这些电视节目激起了青年群体对传统文化的热情,而且通过各种传播手段,不断扩大影响,最终向成了全社会的一种风潮。

2.2在大学普遍开设传统文化必修选修课程

青年群体有相当一部分是学生,学校作为学习生活的主要场所,也是对青年进行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阵地。大学是对优秀人才培养的摇篮,对青年的价值观人生观培养,人生道路的选择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青年这一群体较易形成群体效应,从众心理,所以在大学进行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很有必要。在大学里如何进行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值得思考的问题,最直接有效的方式就是在大学普遍开设传统文化必修选修课程。开设传统文化必修课程针对的是文学专业,历史专业等文科专业,开设传统文化选秀课程针对的是理科专业的学生,让不同专业的学生都能享受传统文化的课程,提升对传统文化的了解,自觉地从内心认同和发展传统文化。开展的课程可以是传统家风,传统诗词,传统礼仪等。

2.3提高任课教师的传统文化素养

在大学里如何进行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最直接有效的方式就是在大学普遍开设传统文化必修选修课程。但是课程的开设要求任课教师的具有较高传统文化素养,这就也同时促进教师的传统文化素养,共同进步。教师的文化素质是一个国家人才发展的重要基石,教师的文化素质直接决定的学生的文化素质。任课教师也可以在专业课堂上潜移默化的进行传统文化教育,不非得通过大课讲授。在大学这个充满激情有相对封闭的环境里,进行青年教育的作用十分有效,而且大学生这一群里也是青年群体的主力。提高任课教师的传统文化素养这一途径从根本上加强了对青年传统文化教育的水平。优秀传统文化也具有教育功能,两者相辅相成,促进整个社会的传统文化教育风气,让普通大众也参与到学习发扬优秀传统文化的队伍中来。

2.4完善社会实践教育

青少年广泛开展教育和群众性科技创新活动,在青年中广泛开展科普教育和群众性科技创新活动,引导广大青年讲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广泛开展大中专学生“三下乡”、志愿服务等社会实践活动,鼓励青年参与社会公共服务和社会公益事业。推进青年信用体系建设,逐步应用到青年入学、就业、创业等领域,引导青年践行诚信理念。推进青年学分制体系,逐步将其应用于招生、就业、创业等领域,引导青年践行诚信观念。

3优秀传统文化对青年教育的影响

优秀传统文化对青年教育的影响包括促进个人终身学习、强化家庭教育的作用、形成社会良好风尚三方面。本文从这三个角度对优秀传统文化对青年教育的影响进行浅析。

3.1促进个人终身学习

对青年进行传统文化教育,不是手段而是目的,希望通过传统文化的学习,促使青年形成终身学习的好习惯。青年养成终身学习的好习惯不仅对自身更是对国家发展有帮助,社会的发展是需要青年的进步的,是需要青年创新的,希望青年能从传统文化中学习到促进现代社会发展的方式,学习到提升社会道德水平的手段。国家也可以建立个人学习账号,对借书、购买图书、参加研讨会等行为进行个人绑定,对不断学习,不断进取的青年人予以表彰和奖励,从此激励更多的年轻人终身学习。

3.2强化家庭教育的作用

强化家庭教育的基础作用,青年群体的传统文化教育离不开家庭环境的熏陶,拥有良好家风家德德家庭其子女在潜移默化中受到传统文化的培养,会比其他人更容易接受传统文化教育也能更好的理解传统文化。不能把传统文化教育只当作纸上谈兵,要切身的运用到青年今后的生活工作中。不能上课表现优秀,但在实际做人中不按照所学习的方法实践,这样的教育的是失败的,是毫无意义的。要在家庭中全面宣传普及家庭教育科学理念、知识和方法,实现家庭教育对优秀传统文化、爱国主义、社会责任、生活技能、勤俭美德、自律能力的基础性培养。

3.3形成社会良好风尚

对青年进行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最长远的影响就是形成社会良好风尚。鼓励青年参与社会公益性组织,进行公益性活动,把所思所学趋势落实到生活实际中去,这才是教育的最终目标,也是最优目标。社会良好风尚德形成反过来也有利于形成青年学习的氛围,这样社会才会不断向前发展,既能推陈出新不断创新,又能保留国家历史文化,两者相得益彰。

4结语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基石和力量。如今我国进入经济腾飞的关键期,攻坚期,更要把继承发扬中华文化作为重要的一环。青年作为社会发展的潜力部分,青年的文化素质对社会未来的发展方向,发展程度有着直接影响。对青年教育问题十分重视,多次在会议讲话中提到如何加强青年教育以及青年教育的重要性,加强青年教育不仅需要国家政府的大力支持,更是需要每一位青年身体力行,不断学习。作为青年的一员,要时刻牢记使命,不忘初心,在自己工作生活的领域发光发热。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Z],2016-2025.

[2]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Z].2006-09.

[3]张岱年.文化与哲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8.118-119.

[4]冯友兰.论中国传统文化[M].上海:三联书店,1987.56-57.

[5]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作者:赵思蒙 单位:河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