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价值论文范例

文化价值论文

文化价值论文范文1

历史文化村镇价值评价的方法

现有历史文化村镇价值评价方法评述随着2003年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申报的进行,在赵勇等人研究[4][5]的基础上制定的《指标体系》将评价指标体系分为“价值特色”和“保护措施”两大部分.历史文化村镇的核心价值是与历史文化村镇的自身特征密切相关的.对于历史文化村镇核心价值的提炼也应该建立在特征评价的基础之上.如上文所述,这些整体性的特征既包括了历史文化村镇的普遍相似性,更包括了历史文化村镇之间的特殊差异性.对其核心价值的评判,则往往需要更多考量历史文化要素保存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因此,历史文化村镇的价值评价体系应该包括特征评价和真实完整性评价两个方面.但从现行的《指标体系》来看,为了评价的方便,指标的简化,人为地将“特征评价”与“真实完整性评价”混在一起,造成评价的结果或者看不出该历史文化村镇的真正价值所在,或者看不出其真实完整性方面是否有问题.因此,将真实完整性评价指标从价值特色评价中分离出来,单独设立评价子系统,并与价值构成要素建立对应关系.这样,有关价值构成要素的指标权重将可以得到重新的分配,同时也可以对它们各自的与整体的保存情况进行系统评价[6].

历史文化村镇价值评价体系的建构一个评价体系的建立有四个关键环节:①评价因子的确定;②建立评价体系的层次结构;③制定评分标准;④评价体系的操作.本文着重对前三个环节进行说明.首先,遗产是否具有历史、文化、社会等价值,是一个评价的结果,而不是评价的对象.因此我们不能从“价值构成体系”出发去寻找证据,而应该通过对历史文化村镇的详细调查和分析研究以后,确定其“特征要素”(CharacterDefinedElements,CDE)作为评价因子.其次,对于目前大多数历史文化村镇的评价体系的建立,则多采用层次分析法.层次分析法又称AHP,是一种能有效地处理难以用完全定量方式来处理的那些复杂问题的方法,比较完整地体现了系统工程中系统分析和系统综合的观念,特别适用于兼有定性和定量因素的社会经济系统的分析评价.它把复杂问题分解为若干有效层次,根据对客观事物的判断就每一次的相对重要性给予定量表示,并利用数学方法确定出表达每一层的全部元素相对重要性次序的数值,通过对各层次的分析导出对整个问题的分析.根据上文所述,评价目的决定了评价体系需要具备横向比较和纵向比较的功能,而AHP显然是有利于建立这种比较结构的.第三,历史文化村镇的评分标准应该简便易行,权重的分配应该根据历史文化村镇的特征,符合逻辑性.

历史文化村镇价值构成要素———评价因子的确定

通过对法国[7]等案例的研究,我们可以看到研究者不仅仅关注大的自然背景以及聚落空间中的人工环境,还非常关注村镇中与农耕生活息息相关要素,因为这是构成乡土特色的原因,同时这三个部分的相互作用构成了乡土环境的整体.根据历史文化村镇的特点,我们可以确定其评价因子确定的原则,并且选定评价因子.符合中国特色原则中国的历史文化村镇自然、人工、人文三大方面相互作用,密不可分.历史文化村镇往往包含了显性物质构成要素和隐性的非物质构成要素两类,物质环境往往是非物质要素的空间表达,如中国的风水理念曾经是历史文化村镇在选址、规划、营建等方面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中国的聚落内部往往体现非常强烈的宗族关系等等.中国的历史文化村镇在相对稳定的社会背景下,往往发展成较大的规模.如很多历史文化村镇核心区的面积往往在10ha以上.因此,聚落内外部往往呈现出较为复杂的“体系”特征,如街巷、节点空间、公共建筑等在功能上、空间层次上都有分级、分类.尊重构成要素逻辑关系原则历史文化村镇的价值特色更多地体现在其整体性,因此需要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分别对物质文化遗产进行评价.评价的指标在再分解过程中需要尊重关系的逻辑性,避免现行的《指标体系》中指标与分解指标之间的“偏差”甚至“无关”的问题.

历史文化村镇价值评价的层次结构

历史文化村镇的特征评价和真实完整性评价历史文化村镇的价值评价体系包括两个方面:特征评价与真实完整性评价.前者是为了评价历史文化村镇的特征,后者则是说明目前的保存状况.历史上曾经辉煌的历史文化村镇如果现在的保存度很低,则其整体价值就不高.特征评价具有地域性、复杂性、模糊性的特点.如历史建筑的典型性、聚落环境的优美度等.因此,特征评价往往会采取主观评价、定性为主的方法.如世界遗产申报过程中对“突出普遍价值”的阐述,用非常精辟的文字说明该遗产地如何满足《保护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公约》中确定的标准,并通过比较分析说明其独特性与重要性.为了更加客观地说明特征评价的结果高低,在定性评价的基础上,可以进行一定的定量评价.但是在评价标准中应该是简单的、清晰的、非此即彼的,这样才有可能避免评价的模糊性.真实完整性评价主要是基于历史文化村镇原生价值的评价,因为原生价值是派生价值的基础和前提.真实完整性具有可量度性的特点,如原住居民的比例、历史建筑的年代与数量等.因此,适合采取定量比较的方法,通过包括面积类、数量类和百分比类等指标进行评价.历史文化村镇价值评价体系的层次结构目前的指标体系分为两种类型:单一指标体系与多指标体系.对于单一指标体系,进行分层处理,层级划分的多少有一定差异.第一层多为目标层,表征的是评价指标体系的评价目的.第二层到最后一层主要是由项目层、指标层、因子层等构成,表征的是具体的评价内容.根据前面的分析,以及对历史文化村镇的大量的调查,确定历史文化村镇的价值评价的层次结构.

历史文化村镇价值评价的评分标准

现行的《指标体系》采用了综合评分法来确定权重.这种方法简单明了:首先,对需要做出评价的对象选定评价的具体指标,参照有关标准,对各个评价标准标定出评价标准,并规定每个指标的最高分、最低分、等级标准,以及评分的具体处理方法;其次,根据评价标准和指标的具体数据对具体指标进行评分;最后将各个指标所得分值进行综合归纳、整理,得出总的评价分数,由此来判断该评价对象的状况.本文借鉴了现行的《指标体系》的因子权重确定方法,确定历史文化村镇的价值评价的指标体系.#p#分页标题#e#

文化价值论文范文2

青岛海晶化工是一家氯碱及石化深加工企业,“诚信正直、责任关怀、全面创新”是其核心价值准则。诚信正直是为人处事的基本原则,也是企业经营的基本法则;责任关怀是化工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本质要求,代表海晶自愿持续改善健康、安全和环境绩效的承诺;全面创新是企业持续发展的灵魂,是海晶内部活力和外部竞争力的动力源泉。海晶化工核心价值观12个字,简短精辟,意义深远,它明确指出了今后的发展方向和重点,同时也明确了“我们是谁,我们的信仰是什么”,成为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基本准绳。青岛海晶化工从1947年建厂至今,由投产之初月产仅为10多吨的烧碱小厂,成长为国家重点氯碱企业。2010年,海晶化工40万t/a聚氯乙烯搬迁项目,在青岛西海岸经济新区董家口奠基。项目引进英力士公司尖端氯乙烯/聚氯乙烯专利技术,总投资54亿元,分两期建设。目前,一期项目正在试车,不日将正式投产,一个“技术国际化、装备大型化、管理现代化、环境生态化”的企业指日可待。可以说,海晶化工持续快速前进的发展史,是一代又一代海晶人攻坚克难、不懈进取的奋斗史。同时塑造了海晶化工“诚信正直、责任关怀、全面创新”的企业核心价值观。近七十年积累的丰厚企业文化底蕴,是海晶的资源,也是海晶的优势。要充分利用报纸、网络、微信等媒体,加大新常态下思想政治工作宣传的力度,帮助职工了解海晶发展历程、搬迁目的、面临形势、发展方向。引导职工把思想行动统一到企业的发展、创新和改革上来,把工作当作自己的事业,与团队成员同心协力创造不平凡的业绩。要明确企业的核心价值观,诚信正直才能赢得尊重和信任,责任关怀才能安全有效,全面创新才能拥有未来。要大胆探索转型期特点,积极挖掘转型期新亮点,更好地塑造企业核心价值。

2青岛海晶化工为什么能够形成鲜明特色的企业文化及企业核心价值观

真正的企业核心价值观须是企业核心团队或领导本人发自内心的肺腑之言,是企业领导在经营过程中身体力行并坚守的理念。海晶企业文化是干部职工多年身体力行积累的,是实实在在、有目共睹的--在搬迁建设过程中,海晶始终围绕企业重点、难点工作,结合自身特点,形成了党政工团聚合力、破难点的良好工作运行机制。更值得称道的是,我们有一支干事创业、攻坚克难、勇于担当的领导班子。自2013年下半年,为推进现场建设进程,公司将每周六召开的党政联席会地点移至新厂区。党委委员身兼党政双职,党政联系会议制度既能保证决策准确,又能使会议决议得以不折不扣地贯彻执行,对于搬迁中重点、难点任务的有效推进、解决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将群众教育实践活动与企业实际有机结合,保证了领导班子强化深学、细照的自觉意识,并能在破解企业难题过程中去笃行、去立行立改。而班子成员饱满的工作热情及身置分流安置、资产处置第一线的务实作风,也是对职工最有利的示范和引领。公司领导、中层的现场值班以及与业主、施工方、监理方每周一次的现场会,保证了项目建设整体进度的有序推进。注重发挥党员骨干的模范带头作用。开展创先争优活动,表彰“十佳员工”“十佳女员工”及“优秀员工”等,在职工中起到较好的模范引领作用。伴随企业面临新的难点工作,企业不失时机出台“八不准”等多项廉洁自律规定、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并狠抓落实,有效推动了企业领导干部的作风建设。可以说,在推动企业发展的过程中,海晶紧密结合企业实际,形成了具有自身特点的企业文化,成为我们企业管理的基本准则,成了全体员工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也正是干部职工对企业文化有一个明确的认知,才能具体践行,并在执行中不断完善,持续提升,从而在企业中形成一股正气,打造出了充满正能量的海晶团队,使海晶企业核心价值观进一步彰显。

3青岛海晶企业文化建设还需在实践中持续完善,更好地塑造企业核心价值

文化价值论文范文3

1.红色文化是最具民族性的先进文化。

红色文化虽是在中国革命和建设过程中形成的,但它吸取了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成果,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成果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继承和发扬。红色文化正是植根于优秀民族文化,才获得巨大的发展动力,成为先进文化的典型。我们党所倡导的思想路线“实事求是”,源于《汉书》“修学好古,实事求是”,原意是指做学问要注重实际,切忌虚无。以为代表的共产党人将“实事求是”予以改造,使之富有新的内涵,成为我们党的思想路线;我们党的根本宗旨“为人民服务”,也是对古代“民惟邦本、本固邦宁”思想的继承和发扬,只不过这里的“民”不是泛指,而是特指“人民”;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所创造的“两弹一星”精神,更是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精神和敢于创新精神在新时代的生动体现。可见,红色文化既具有民族性,又具有先进性。

2.红色文化是最具科学性的先进文化。

红色文化的发展过程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过程是一致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必须坚持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红色文化的发展同样需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没有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红色文化便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同时,红色文化又成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一步发展的动力。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性决定了红色文化的科学性。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性已经被实践所证明,它坚持辩证法和唯物史观,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坚持人民群众是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坚持以人民群众的利益为根本利益等基本原理不会因时间的推移而过时,反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显得更加充满活力和生机。邓小平同志说:“马克思主义是打不倒的。打不倒,并不是因为大本子多,而是因为马克思主义的真理颠扑不破。”正是由于红色文化的产生和发展来自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才使得红色文化充分反映了人民群众的利益要求和时代特征,才使得红色文化更具科学性。

3.红色文化是最具大众性的先进文化。

红色文化与人民大众有着天然的联系,这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红色文化反映了人民大众的根本利益。红色文化主张反对帝国主义压迫,维护中华民族的尊严和独立,这充分体现了人民大众的心声。二是红色文化的产生和发展离不开人民群众的共同创造。人民群众是红色文化的创造主体,正是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不同阶段,面对不同的历史任务,克服不同的困难,红色文化才得以不断更新,这其中离不开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离不开亿万人民的共同努力。我们党的发展历程告诉我们,只有坚持来自人民、根植人民、服务人民的宗旨,我们党才能永远获得人民群众的支持,红色文化也才能获得发展的不竭动力。

4.红色文化是最具时代性的先进文化。

红色文化总是与时代的脉博同跳动,它是时代精神的真实写照。“任何一种文化模式或文化形态、文化内容,都存在于具体的时代之中,每一个时代都有自己的文化要求和文化特色。”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红色文化反映了国家独立、人民解放的时代特征,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红色文化反映了建设新中国,摆脱贫穷、追求幸福的时代特征。不同的时代,赋予了红色文化不同的时代内涵。红色文化与时代特征的紧密联系,使红色文化具有时代魅力,反映时代要求,引领时代进步,成为时代不可或缺的精神财富。

二、红色文化的时代价值

1.弘扬红色文化有利于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

我们党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成长起来的,可以说,我们党所走的道路就是一条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国情相结合的道路。无论是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还是社会主义建设道路,都是如此。无论现在、过去、将来,坚持马克思主义都是不能动摇的。马克思主义的科学道理,要被人民大众所接受,还需要通过合适的途径,红色文化的具体性、通俗性、生动性、丰富性,正是我们理解马克思主义的最好教材和有效载体。红色文化的发展,使马克思主义更加深入人心。弘扬红色文化及其精神,使我们更加感受党的领导的伟大,感受马克思主义的正确,更加坚定我们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

2.弘扬红色文化有利于人们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

理想信念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前进的精神动力。红色文化倡导的是崇高的革命理想和坚定的革命信念,具有积极向上的精神品质,这些精神品质可以极大地鼓舞人民群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而奋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是当代中国人民的共同理想追求,实现这一伟大理想,还需要人民群众的共同努力。当前,随着改革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生活和人们的价值取向愈来愈呈现多样化的倾向,大力弘扬红色文化,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可以把社会成员的思想引向正确的方向,为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提供精神动力。

3.弘扬红色文化有利于人们确立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

我们处在改革创新的时代,需要大力弘扬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民族精神是时代精神的沃土,是时代精神得以生发的源泉。红色文化蕴含丰富的民族精神,无论是革命战争年代的井岗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还是建设时期的大庆精神、焦裕禄精神,“两弹一星”精神,无不体现改革创新的品质,成为推动时代前进的重要精神动力。继承红色文化中的民族精神,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于时代精神,使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更加深入人心,为时代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4.弘扬红色文化有利于人们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红色文化中所蕴含的爱国主义情感、艰苦奋斗的精神、为人民服务的品质,是我们进行道德教育的鲜活教材,它与社会主义荣辱观在价值取向上是完全一致的。道德品质的形成是一个从感性到理性不断内化的过程,红色文化既为我们提供了诸多的感性认知,又引发我们深刻的理性思考。从感性认知来说,红色文化中积极的道德成分震撼着我们的心灵;从理性思考来说,红色文化融进我们的血脉,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判断和道德情操,使人们能够自觉地知荣弃耻、扬荣抑耻、践荣遏耻。

三、以红色文化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文化价值论文范文4

一、目前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现状   校园文化建设是通过改造一定的物质环境和精神气氛,来塑造人的精神、心灵、性格。目前一些高校往往过分追求功利目的,忽视了校园文化建设的精神育人功能,导致这一载体的育人效果不佳。   1.偏重物质文化。校园文化由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构成,其中,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核心和校园文化建设的目的,体现了一所学校校园文化的水平。因此,校园文化建设的主要着力点应放在精神文化建设上,其他方面的建设都应为精神文化建设服务。当前多数高校在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往往过多注重物质文化建设,而忽视精神文化的构建,这样的校园文化建设势必是空洞、低水平的,难以发挥其教育功能。   2.活动层次不高。目前,从总体上看,高校校园文化活动层次偏低,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校园文化活动以文体娱乐活动为主,如歌唱比赛、体育类比赛等,诸如讲座、辩论赛、学术研讨会等这类富有内涵和较高品位的活动相对较少;二是校园文化活动重“俗”轻“雅”,充斥整个校园的不是先进的高雅文化,而是诸如课桌文化、厕所文化、走廊文化等低俗文化;三是大学生社团数量多,但活动质量不高。3.网络利用率低。大学生是网络的主力军,网络已成为他们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高校可以有效利用网络平台迅速向大学生传递教育信息。但是目前,校园网络上出现了学生传播庸俗颓废的内容、肆意谩骂攻击他人现象,这说明高校并没有很好地借助网络平台来正确引导、教育大学生。   二、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充分发挥其载体功能   当前高校的校园文化建设,难以充分发挥其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载体功能。因此,必须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校园文化的各个方面,使其充分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本质特征和精神实质。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利用校园文化这种载体功能,在大学生中成功培育并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只有始终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一主题,才能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理念、价值取向,因此,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引领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第一,指引正确的发展方向。积极向上的文化可以促使大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情操、思想观点、意识理念,消极落后的文化则会使大学生受一些不健康思想的影响,形成错误意识,导致行为偏差。因此,校园文化建设必须向着良好的方向发展,对大学生起着正面的引导作用。党的“十八大”提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体现了国家层面、制度层面、公民道德层面的价值取向,代表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普遍愿望和根本利益,为多元化思潮下凝聚思想共识指明了方向,这对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发展也是一个很好的指引。第二,抵制不良文化的影响。当今世界是个开放社会,各国不仅在经济、政治上来往密切,在文化上也相互渗透、影响。西方的不良思想,如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趁机而入,受此影响,我国高校校园中曾一度出现了“追星热“”麻将热”“算命热”,并出现奉献失落、人性冷漠、物质至上等现象,这些不良思想会对那些涉世不深、缺乏分辨能力的师生产生负面影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确立,可以促使全体人民形成共同的价值追求。高校能够提高师生的思想认识水平,端正他们的心态,提高他们防御不良思想的能力。只有这样,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才能有效应对社会各类文化的影响,才不会偏离正确的发展轨道和目标。第三,端正学生价值取向。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育人对象主要是大学生,大学生的思想价值取向如何,直接决定校园文化建设的优劣成败。由于成长环境和受教育条件不同,每个人形成的价值观也不同,但他们的核心价值追求应是一致的。“十八大”从三个层面提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们整个中华民族的共同理想,它既继承了中华传统文化精华又汲取了人类文明优秀成果,既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共性又涵盖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个性,既坚守了国家社会的目标又张扬了人的主体性,既有深厚的传统底蕴又有鲜明的时代特征,理应成为大学生发展的核心价值追求。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引领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使之在多元化价值观中占据核心地位,有利于端正大学生的价值取向,提高他们分辨是非、善恶、美丑的能力,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2.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路径分析。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引领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就是把核心价值观三个层面倡导的基本要求融入校园文化建设的各个环节中,打造一个特色突出、品位高雅、形式多样、机制健全的校园文化。第一,注重精神文化的构建。校园文化有着育人功能,其目的是要为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良好的精神条件和环境氛围。因此,校园文化的建设必须注重精神构建,富有精神底蕴。首先,彰显特色大学精神。高校要想形成强大的生命力,并持续不断向前发展,就必须拥有一种作为校园文化灵魂和核心的大学精神。这种大学精神是高校在长期办学过程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体现高校自身的办学理念和价值追求,既是高校办学宗旨和人才培养目标的内驱力,又是全体师生为人、做事、治学的精神支柱。目前各种高校大学精神往往大同小异,缺乏自身的特色,无法获得师生的认可并起到积极的育人效果。因此,高校校园文化建设首先要抓好大学精神的重塑,要在继承和发展优秀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上,挖掘、提炼并弘扬现代大学精神,使其面向未来,彰显个性。同时,大学精神具体体现在校风、教风、学风、班风和学校人际关系上,因此,高校校园文化还要注重校风、教风、学风、班风和学校人际关系建设,形成求真务实、认真严谨、勤奋刻苦、和谐共处的风气。其次,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民族精神是指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精神,时代精神是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与时俱进、开拓进取、求真务实、奋勇争先的时代精神,它们都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尺度,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中华民族要想形成自立自强的高尚品格,推动中国梦的实现,就必须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并将二者融为一体。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要利用好各种资源,突出爱国主义教育,营造有利于创新人才发展的良好文化氛围。第二,利用多种教育渠道。校园文化建设可以积极利用有效资源,在原有形式的基础上开辟新渠道,形成教育合力,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遍布校园的每个角落。一是依托实物进行宣传。高校要积极利用教学楼的走廊、宣传栏、文化展板和校史展览馆、大学生公寓等文化建设实体,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宣传,大力弘扬人文精神。二是举办活动进行强化。通过举办大学生喜闻乐见的、反映和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本质和要求的高质量高水平社团活动,向大学生昭示什么是真善美、假丑恶,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潜移默化地沉淀于大学生的深层次心理结构中。三是利用网络进行渗透。高校可以通过网络开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关的网络课程,利用网上提供的相关电子书籍、电子杂志,建立网上图书馆,以及利用BBS、QQ群、E-Mail等网络工具来传播、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当然,在充分利用网络的同时,也要加强网络的监管工作,杜绝不良网络信息对大学生的侵蚀和影响。四是组建小组进行学习。高校要倡导和鼓励学生成立学习小组,开展主题讨论、主旨演讲、主题辩论等活动,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第三,建立完善的长效机制。利用校园文化这一载体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依靠制度才能长效推进。因此,高校需要认真组织,精心设计,制定一整套完善、科学的长效机制。在制定过程中,一要有系统,以文本表述突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旨、彰显学校特色内容的系统校园文化;二要有制度,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体现在各项规章制度中;三要有层次、有针对性地进行规范;四要奖惩分明,对表现好的教师、学生或其他员工要及时给予鼓励,表现不好的给予惩罚,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总之,高校校园文化要充分发挥其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载体功能,就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加强校园文化的建设,这既是时代赋予的使命,也是高校实现自身发展的需要。高校要充分利用好校园文化这一载体,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服务。   作者:曲金华 单位:吉林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文化价值论文范文5

我国古代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为人类文明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生态文化是文化的一个重要方面。我国古代生态文化,内容也极为丰富,对人类贡献也很大。因此,我们研究古代生态文化,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一、中国古代生态文化的主要内容

由于我国古代生态文化,内容广泛而又丰富,一时难以进行归纳,这里只是大体按时代顺序作些具体引述。据古代的传说: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为了治理生态环境,为人民谋安康,不惜抛弃家庭的幸福生活。《尚书•禹贡》中具体提出:“禹敷土,隋山刊水,奠高山大川。冀州:既载壶口,治梁及岐。既修太原,至于岳阳。覃怀底绩,至于衡漳。厥土唯白壤。”描述大禹治理河山,从山西、陕西到河南等地,治理并培育优美的生态环境,为古代生态文明作出的巨大贡献。

古诗《卿云歌》中写道:“卿云烂兮,?缦缦兮。日月光华,旦复旦兮。”描述古人在优美的生态环境中,享受和谐乐观的佳境。古诗《击壤歌》中写道:“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帝力于我何有哉!”中国古代是农业社会,这诗描述了古代农民在优美的自然环境中进行耕作,得到美的享受。《周易》中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周易•大传》)即是强调要保护优美的生态环境,发扬生态文明,才算是“君子”。

《周易》中还说:“夫‘大人’者,也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周易•乾文言》)强调保护生态环境,就可以享受生态文化之美,享受生态文明之乐,这种人就成为“大人”了。还提出:“《象》曰:山下山泉,蒙;君子以果行育德。”(《周易•蒙卦第四》)高山下流出清泉,象征着优美的生态环境,“君子”应该加强保护环境,培育美德。

《礼记•礼运》中说:“故圣人作,则必以天地为本,以阴阳为端,以四时为柄,以日星为纪,月以为量。”强调以天地为本原,使万物生长茂盛,体现大自然的文明昌盛。

《礼记•中庸》中说:“天地之道,博也,厚也,高也,明也,悠也,久也。”歌颂大自然真诚不二,生长万物,真是高大光明,使人们享受生态文化之美。还提出:“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小德川流,大德敦化,此天地之所以为大也。”在优美的生态环境中,万物生长发育,人们和谐安康,这就显示天地的伟大,体现生态文明的作用。《诗经》中描述中国古代生态文化的诗很多。例如“,周南•葛覃”中就写着“:葛之覃兮,施于中谷;维叶萋萋。黄鸟于飞;集于灌水,其鸣喈喈。”描述山绿水清、小鸟在灌木上鸣唱,共同享受生态文化之乐。

“周南•?木”中写道:“南有?木,葛?累之。乐只君子,福履缓之……”南山树木参天,优美的生态环境,使人们快乐安康。“魏风、伐檀”中写道:“坎坎伐檀兮,?之河之干兮。河水清且涟猗”。砍伐檀树放在河边,河水清清排细浪,在优美的生态环境中应该得到美的享受。“秦风、车邻”中写道:“阪有漆,隰有栗。既见君子,并坐鼓瑟。……阪有桑,隰有扬。既见君子,并坐鼓簧。”山坡长漆树、长桑树,见到君子,坐在一起鼓琴瑟、吹笙簧,在优美的生态环境中,大家一起搞音乐活动,都很快乐。“小雅、南山有台”中写道:“南山有桑,北山有杨。乐只君子,邦家之光。乐只君子,万寿无疆!”意思是南山长桑树,北山有白杨。在优美的生态环境中生活,就会很快乐,会“万寿无疆”。

“小雅、斯干”中写道:“秩秩斯干,幽幽南山。如竹苞矣,如松茂矣。兄及弟矣,式相好矣,无相犹矣”。在小溪长流的南山,绿竹、青松很茂盛。在这优美的生态环境里,兄弟在一起,大家都很欢乐。“小雅、裳裳者华”中写道:“裳裳者华,其叶?兮。我觏之子,我心写兮。我心写兮,是以有誉处兮。”在鲜花、绿叶缤纷的优美生存环境中,我心里真舒畅,真快乐啊!“小雅、车?”中写道:“陟彼高冈,析其柞薪。析其柞薪,其叶?兮。鲜我觏尔,我心写兮。”登上高山坡,欣赏优美的生态环境,还可砍伐枝叶繁多的柞木作柴烧,心里真快乐!“小雅、隰桑”中写道:“隰桑有阿,其叶有难。既见君子,其乐如何!……”洼地桑树美,树叶也丰富多彩,在这优美的生态环境中,见到心上人,怎么会不快乐呢?“唐风、扬之水”中写着:“扬之水,白石凿凿。

素衣朱?,从子于沃。既见君子,云何不乐。……”河水滚滚流,白石光溜溜。在这优美的生态环境中,见到“君子”,怎么不会快乐?曹操在《相和歌、平调曲》中写道:“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以高山流水、月明鸟飞的优美生态景象,歌颂周公的英俊美德。他在“步出夏门行”的诗中还写道:“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歌颂在山水优美、草木茂盛的生态环境中,进行文化活动,展示自己的雄伟抱负!孔子提出:“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乐,仁者寿”。(《论语•雍也》)喜欢山水之乐,享受生态文化之乐,就成为“知者”、“仁者”,快乐长寿。他还提出:“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中庸•天命》)强调“中”、“和”,达到了中和,天地就能各安其位,万物就生长发育,就能享受生态文化之美,享受生态文明之乐。

孟子提出:“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存其心养其心,所以事天也。”(《孟子•尽心章句上》)人掌握了自然规律,尊重大自然,就可以实现天人合一的良好美境。他还具体提出:“数罟不入?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是使养生丧死无憾也。”(《孟子•梁惠王章句上》)尽力保护生态环境,保护山林、?池,材木和鱼鳖就很多,大大有利于养生丧死。他还提出:“观水有术,必观其澜。日月有明,容光必照焉。”(《孟子•尽心章句上》)观水的方法,要看它无比壮阔的波涛。太阳和月亮光芒四射的时候,就能看到这种美景。强调享受生态文化之乐。老子提出:“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老子》第四十二章)强调阴阳相互作用,创造大自然的和谐协调。他还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第二十五章)强调人要尊重大自然,才能得到美的享受。#p#分页标题#e#

庄子强调天人合一:“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庄子•齐物论》)“圣人者,原天地之美而达万物之理”。(《庄子、知北游》)坚持保护生态环境,弘扬生态文明,“原天地之美”,这就成为“圣人”了。他还提出“天和”、“人和”:“夫明白于天地之德者,此之谓大宗,与天和者也;所以均调天下,与人和者也。与人和者,谓之人乐;与天和者,谓之天乐”(《庄子•天道》)。坚持保护大自然的美景,树立人的美德,这就是“大宗”。实现了“天和”,同时还实现了“人和”,这就能得“天乐”,一生就很快乐了。荀子提出:“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万物起。”(《荀子•礼论》)意思是在优美的生态环境中,万物就生长茂盛。唐儒王勃在《滕王阁序》中说:“层峦耸翠,上出重霄,飞阁流丹,下临无地。鹤泞凫渚,穹岛屿之萦回……虹销雨霁,彩彻云衢。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穷睇眄于中天,极娱游于暇日。”描述楼阁四周极其丰富优美的生态景象,体现高层次的生态文化。在这里娱游,能充分享受生态文化之美,享受生态文明之乐。唐代文人王维在《山居秋暝》诗中写道:“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柳宗元遍游永州,写下《永州八记》后人称之为“中国山水绿色文化的魂”。李白在《独坐敬亭山》诗中写道:“众鸟飞不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王维在《韦侍郎山居》诗中写道:“闲花满岩谷,瀑水映杉松。啼鸟忽临涧,归云时抱峰。”杜甫在《望岳》诗中写道:“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宋儒苏轼提出:“唯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迂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前赤壁赋》)强调优美的生态环境、崇高的生态文化对人的作用。宋儒张载提出:“天地之塞吾其体,天地之中吾其性,民吾同胞,物吾与也。”(张载《西铭》)强调天人合一,就实现和谐协调的佳境。他还提出:“四为”:“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强调为人要树立生态文化、精神文化的观念,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文明昌盛。我国古代还有很多文化名人、诗人对生态文化进行精辟的论述,我们在这里难以一一进行引述。总之,古代这些论述,对弘扬古代生态文化作用是很大的,是很值得敬佩的。正如宋儒范仲淹在“严先生词堂记”中所歌颂的:“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载《古文观止》)他敬佩汉代严子陵的高尚风格,还为他建了祠堂,为他作了歌词,我们现在虽无法为古人建祠堂、作歌词,但古代这些名人、诗人的精辟论述,是很值得学习和推崇的。我国古代还有很多文化景点,反映古代高层次的生态文化。如北京故宫的太和殿,就反映人与大自然的和谐协调。北京还有大观园、圆明园、颐和园等生态文化景点。

我国古代还培育了不少优秀的生态文化景点,如著名的“五岳”:山东的东岳泰山、陕西的西岳华山、湖南的南岳衡山、山西的北岳恒山、河南的中岳嵩山。“五岳”有各具特色的崇高的生态文化,一直引人入胜。还有很多名山名川,如山西的五台山、太行山、四川的峨眉山、浙江的普陀山、雁荡山,安徽的九华山、黄山、江西的庐山、广东的丹霞山、山东的崂山、安徽的天柱山、琅呀山、湖南的九嶷山、武陵源,等等。还有很多山水文化名城,如广西桂林、四川乐山、湖南岳阳、江苏苏州、浙江杭州西湖,等等,均反映自古以来的崇高的生态文化、生态文明。

二、我国古代很多名人对生态文化的歌颂

我国古代很多文化名人、诗人,在优美的生态环境中,享受生态文化之美,享受生态文明之乐,还作了不少的歌词、文章,进行歌颂。这里举例如下:在前面引述的孔子在《论语•雍也》中就写道:“知者乐水,仁者乐山”,强调“乐水”、“乐山”,在优美的山水环境中,享受生态文化之乐,才能成为“智者”、“仁者”。庄子说:“山林与,泉?与,使我欣欣然而乐与”。(《庄子•知北游》)优美的生态环境,使他很高兴,很快乐。晋代名人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写道:“……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类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信可乐也。”(摘自《古文观止、六朝唐文》)他们在优美的生态环境中集会,进行高雅的文化活动,享受生态文化之美,享受生态文明之乐,真是“信可乐也”。

晋代名人陶渊明在《归去来辞》中写道:“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在优美的生态环境中“乐琴书”、“赋诗”,经常搞精神文化活动,美化自己的一生!他在“饮酒”的诗中还写道:“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乐,欲辩已忘言。”在优美的生态环境中,去享受“真乐”,享受生态文化之乐。

唐代诗人李白称自己“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李白写了不少诗文,他观黄河,发出感慨:“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将进酒》)观庐山瀑布,又发出感慨:“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望庐山瀑布》)他到荆门,在诗中写道:“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渡荆门送别》)描述山水相映,波中月影的生态文明的美景。到终南山,在诗中又写道:“绿竹入幽径、青箩拂行衣。欢言所得憩,美酒聊共辉。长歌呤松风,曲尽河星稀。我醉君复乐,陶然共忘机。”(《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和友人在优美的生态环境中饮酒唱歌,享受生态文化之乐。#p#分页标题#e#

杜甫游泰山,在诗中写道:“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旅夜书怀》)描写长江波澜壮阔的生态文化美景。在《江南逢李龟年》的诗中写道:“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在“落花时节”又遇到好朋友,共赏“江南好风景”,共同享受生态文化之美。他在“绝句”一诗中写道:“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露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描述在山清水秀、鸟鸣雪霏的优美的生态环境中,诗人享受生态文明之乐。唐代诗人王维在《竹里馆》的诗中写道:“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描述诗人自己坐在具有优美的生态环境的家里搞精神文化活动,享受生态文明之乐。

宋儒朱熹在《春日》诗中写道:“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描述他在优美的春天里,出外游赏,在“万紫千红”的泗水滨,欣赏生态文化之美,享受生态文明之乐。宋儒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写道:“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耀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皆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描述在光辉灿烂的春天里,楼边极其优美的生态环境,人们登楼四望,就会“心旷神怡”,“其喜洋洋者矣”。宋代名人欧阳修在《丰乐亭记》中写道:“……乃日与滁人仰而望山,俯而听泉,掇幽芳而荫乔木,风霜冰雪,刻露清秀,四时之景,无不可爱。”他每天外出“望山”、“听泉”、“掇幽芳”,在优美的生态环境中,搞生态文化活动。春、夏、秋、冬四时的风景“无不可爱”,充分享受生态文化之美。他在《醉翁亭记》中还写道:“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强调“山水之乐”,也就是享受生态文化之乐。

宋儒苏轼游赤壁,看到“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的情况,在“前赤壁赋”中写道:“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在优美的生态环境中进行游乐,快乐得飘飘欲仙,享受生态文明的乐趣。他游览西湖,在诗中写道:“水光激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饮湖上初晴后雨》)我国古代还有不少名人对生态文化进行精彩的论述,这里限于篇幅,难以一一引述。上面的引述说明:有了优美的生态环境,人们就可以经常享受到生态文化环境下的美好生活;如果生态环境恶化,人们就无法进行享受和发展文化生活,甚至生命安全都难以保证。这也说明,保护并培育优美的生态环境、弘扬生态文明的重要意义。

三、中国古代生态文化对当代的作用

我国古代的生态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它对当代作用也很大,难以全面论述。下面,只是简略从四个方面进行说明。

一是对人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的作用。我国古代很多名人、名著,早就强调以人为本。如《尚书•泰誓》中就提出:“人为万物之灵”。《书经》中提出:“民为邦本,本固邦宁”。(《古文尚书•五子之歌》)《管子•霸言》中强调:“夫霸王之所始也,以人为本。”直接提出以人为本的观点。古代这些论述还很多。这些都说明:必须不断促进人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要实现上述要求,必须保护和创造优美的生态环境,使人们在良好的生态环境里生产生活,享受生态文化之美,享受生态文明之乐(如我们上一节引述的情况),弘扬中华民族古代优秀的生态文化。我国当前,更应发扬古代生态文化,培育优美的生态环境,使人民享受生态文化的美好生活,促进人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从根本上提高人的素质,体现以人为本。正如马克思早就指出的:“人以一种全面的方式,也就是说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占有自己的全面的本质”②。这正有利于实现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强调的:“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使人民在良好的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

二是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作用。发展生态消费,满足人的生态需要,就必须有满足生态需要的产品和服务,这就必须发展生态产业。生态产业一般是“三低”产业,(低投入、低排放、低污染产业),排除“三高”产业(高投入、高排放、高污染产业),这就大大有利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我国当前,正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时期。必须以古代生态文化为导向、为指针(内容如前面所引),加速发展生态产业,发展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发展有利于提高生态消费质量的产品和服务,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促进生态文化的不断提升。这就有利于实现生产、生活、生态“三生共赢”,使社会、经济、环境“三合一”。实现上述崇高目标,正体现了马克思早就指出的:“……是人同自然界的完成了的本质的统一,是自然界的真正复活,是人实现了的自然主义和自然界实现了的人道主义”③。这正有利于实现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强调的:“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发展现代产业体系。”“必须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落实到每个单位、每个家庭”。这正是我们当前一项极其重要的任务。

三是对扩大消费领域的作用。发展生态消费,发展生态产业、产品和服务,就大大有利于扩大消费领域。如发展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乡村、生态城镇等等。还可发展生态旅游、红色旅游,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实际情况也是如此。我国古代开创了不少生态文化产业、产品,弘扬优秀的生态文化。如北京故宫、北京颐和园、敦煌莫高窟、苏州园林,等等,都是以历史文化特色而闻名于世。河南洛阳龙门石窟,就是著名的雕刻艺术宝库;甘肃麦积山石窟,泥塑艺术,名闻中外,黄州赤壁的对联,就是“铜琶铁板,大江东去;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正反映中国古代的生态文化。云南丽江古城,因其独特的历史文化、民族民俗风情,199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至于自古以来闻名世界的五岳(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中岳嵩山、北岳恒山),体现高层次的生态文化,为人类文明作出重要的贡献,这就不用说了。正如古人所说的:“五岳寻仙不辞远”,登上五岳,看到体现崇高文明的仙境,可见它的作用之大了。我们还应该发展有地方特色、民族特色的文化产业、产品和文化景点,使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产品和景点优势。多年来,我国有些地区在这方面已卓有成效。例如,海南岛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集热带海岛自然风光、民族风情、地热温泉、文化古迹、珍稀动植物于一岛,有大量的、珍贵的自然资源和文化资源。近年来已进行多方面的开发,卓有成效。又例如,云南的西双版纳,有热带雨林奇观,有很多珍稀的动植物,有人说:“它是迷人的生态世界”,有人说:“它是我国最著名的热带生物宝库”。1982年西双版纳被列为首批重点风景名胜区,近年来也在大力进行开发,成为生态旅游的热点景区。像上面的情况,在其他地区还有很多。我们就是要保护并发展有特色的生态文化资源,扩大生态文化消费领域。#p#分页标题#e#

四是对弘扬生态文明的作用。我国古代丰富多彩的生态文化的理论和实际情况,对当代弘扬生态文明作用很大,对人们树立消费观念、坚持生态文化行为,作用很大。正如同志在《沁园春》诗中所写的:“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人们在优美的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得到优美的享受,就大大有利于促进生态文明,促进消费和谐、社会和谐,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确实,生态文化是“真、善、美”的统一,是高层次的文化,它还能影响、带动物质文化、精神文化,促进三大文化协调发展。因此,我们必须着力弘扬自古以来的生态文化,促进社会文明和社会全面进步,这是我们一项极其重要的任务。早在1997年,我在日本参加“东亚社会经济与后工业社会”国际学术会议的发言中,就着重提出:“赫尔曼•卡恩把人均GNP超过4000美元的国家称之为‘后工业社会’,我们认为,还应该加上一条:人民免于环境污染、生态需要得到较好的满足,出现高层次的生态文化,才谈得上进入‘后工业社会’。”“我们研究后工业社会,也应该研究后工业社会的生态问题,研究生态需要得到满足的问题……促进生态文化的发展,促进生态文明新世纪的来临,这是我们一项长期的任务”④。确实,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享受和发展的基础。在工业社会,环境污染、生态平衡遭受破坏的情况还很严重。不解决生态环境问题,怎么能进入“后工业社会”呢?这些问题还可进一步讨论。

我国在1994年3月,国务院公布了《中国21世纪议程》,强调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规划了可持续发展的总体目标,制定了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步骤。这大大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有利于弘扬生态文明。这里还有个问题需要强调:要培育优美的生态环境,弘扬生态文明,必须弘扬古代的法治精神,把以德治国与以法治国结合起来。我国古代就很强调法治。如古代很早就有“伐崇令”,规定:“毋坏屋,毋填井,毋伐木,毋动六畜。如有不如令者:死,毋赦”。规定很严格,真是“峻法严刑”了。《尚书•洪范》就意味着大法:《礼记•月令》就规定每人每月可以做的事和不能做的事。秦朝就有《秦律》。《秦律•田律》中就明文禁止乱伐树、乱挖草、污染水坝,等等。战国时期商鞅变法,在《商君书》中就提出一系列的法律和法规,以后各代也有相关的法律法规,可见古代就很重视法治了。强调法治,大大有利于保护并治理生态环境,发扬生态文化。

四、我国当前如何弘扬古代生态文化

这方面需要做的工作很多,我们在下面简略地提出几点意见,以供讨论。

第一,要保护培育优美的生态环境。任何人、任何时候都生活在自己活动的生态环境之中。每个人所处的生态环境,影响甚至决定他生活中一切活动,不仅影响他的享受和发展,甚至影响他的生存。十多年前,我在一篇短文中就提出:“人们的消费需要,不仅包括物质需要和精神文化需要,还应包括生态需要……生态需要,不仅是最基本、最重要的生存需要,也是很重要的享受需要和发展需要。优美的生态环境,不仅能陶冶人的情操,而且能发展人的思维、智力、体力,大大有利于人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还应该把满足生态需要,提到生态文化、生态文明的高度来认识”⑤。因此,必须保护并培育良好的生态环境,满足人们的生态需要,促进人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坚持以人为本。要实现上述要求,就必须大力培育优美的生态环境,大搞绿化,大搞植树造林,提高森林覆盖率;种花种草,营造秀美山川和家居环境,使人们乐于“藏、修、息、游”,使人们享受大自然的丰厚赐予。

还要发展生态城市、生态社区、生态村镇,使人们享受生态文明的高质量的幸福生活。要真正认识和深切体会保护并培育优美的生态环境的重大作用,必须认真落实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所强调的:“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必须把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落实到每个单位、每个家庭。”这是我们当前一项极其重要的任务。

第二,要大力发展生态产业(绿色产业,下同)。发展生态消费,必须有多种多样的生态产品,必须加速发展生态产业,建立生产基地,建立生态化产业体系。这就要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来发展生态产业,并建立清洁生产的完整体系,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使产品的发展过程符合生态产品的生态环境标准。产品的发展,要向专业化、系列化的方向发展,大搞科技创新,开发新产品,增加花色品种,提高产品质量。认真落实“三绿工程”:开辟绿色通道,培育绿色市场,培育以绿色消费为主要内容,对绿色产品的生产、流通实现全程质量控制。这里要强调的是:发展生态产业,必须加速发展生态农业。农业是衣食之源,生存之本。生态农业,包括绿色农业食品和绿色食品原料、生态林业、草业、花卉业、生态渔业、观光农业、生态畜牧业等。生态农业发展了,就为全国发展生态产业打下牢固的基础。十多年前,我在一篇短文中曾提出:“建立生态化产业体系……要开发无废、少废、节能、节水的新技术,提高资源、能源利用率;开发核能、太阳能、地热能、海洋能的综合利用。这就要发展高科技,用高科技培育生态产业,建立‘清洁生产’的完整体系,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还强调:“要把生态消费提到文明、提到生态文化、生态文明的高度来认识。保护、培育生态环境,实现生态消费,实现人与自然的共同繁荣,反映了高层次的生态文化,反映了新的生态文明”⑥。正如马克思早就指出的:“社会是人同自然界的完成了的本质的统一,是自然界的真正的复活,是人的实现了的自然主义和自然界实现了的人道主义”⑦。实现了天人合一的佳境,对人的全面发展、社会经济的发展,作用就很大了。我国当前,发展生态产业,就要加速发展低碳经济、低碳产业。发展以低消耗、低污染、以节能减排为特征的经济,发展清洁能源(如太阳能、风能、核能、潮汐能等),大搞清洁生产。还要建立绿色营销体系,搞好绿色产品的联销经营,严格防止伪劣假冒的“绿色产品”,并落实IS01400质量责任认证,并严格进行检测,加强对绿色产品质量的监管。实际情况也是如此。近年来,我国有些省、市,有些地区大搞循环经济,大搞资源综合利用,形成“低投入、低消耗、低污染、高效益”的经济增长方式。过去,人们都强调“三R”:Reduce(节约资源);Reuse(废弃物再制造、再利用);Recycle(使资源再利用,形成循环经济体系)。前几年,又有人提出“5R”理论,增加两“R”:一是Rethink(再思考),提出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不仅研究资本循环,还要研究自然资源循环;二是Repair(再修复),不断修复人类活动破坏的生态系统,建立修复生态系统的新发展观⑧。这就是要大搞循环经济,促进生态平衡,培育优美的生态环境,这是很可取的。#p#分页标题#e#

第三,要加速扩大生态消费领域。生态消费领域非常广大,我们现在还有不少领域可以开发,弘扬中华古代优秀的生态文化。如发展花卉产业以及一些新兴的闲暇产业;在大城市近郊农村,有条件的还可搞“农家乐”,搞农业生态园、农艺园、民俗村等。特别要在城乡各地,发展公共文化设施,有条件的地区,还可发展公共文化景点。正如党中央十六届六中全会的“决定”中早就指出的:“广泛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提高社区文化,村镇文化、企业文化、校园文化等建设水平……积极搭建公益性文化活动平台。”这里有个问题还要强调:发展生态文化,必须大力反对破坏生态文化景点的不法行为。例如,有的搞旅游开发,却破坏自然景观,甚至破坏了文物古迹,破坏文化景观,污染了生态环境。有的修索道、修宾馆、建商场,不惜砍树毁林,破坏了有名的文化遗产。这些情况,必须大加反对,大施禁绝。应该说,人们要求有良好的消费环境,是人的一项基本权利。20多年前,我在一篇短文中曾提出:在消费者应有的权利中,应该包括“要求保护有益于健康的环境的权利”,“环境的好坏,不仅影响当代人的健康,而且会影响子孙后代的健康”,“我们应该尽量减少环境污染,保护生态平衡……作为维护消费者权益的一项内容”⑨。1992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的《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第一条原则就提出:“人类处于普受关注的可持续发展的中心,他们应享有以与自然和谐的方式过健康而富有生产成果的生活的权利。”这些问题,还可进一步探讨。

第四,要逐步建立生态消费模式。要弘扬自古以来优秀的生态文化,我们当前在实际生活过程中,必须建立优越的生态消费模式,在各个方面加强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和生态文化的建设,使我们的消费生活体现并弘扬生态文化。除了在家居生活过程中体现生态消费模式外,在其他方面也是如此。例如,在外出旅游时,就要多搞生态旅游、文化旅游、红色旅游。我国有五千年的丰富的历史文化,又有56个各具特色的少数民族,有很多名山大川和历史文化遗迹,发展这些旅游大有可为。

实际情况也是如此,例如,江西井冈山2010年接待游客453.61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33.2亿元;2011年1至9月,接待游客534.4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35.60亿元。井冈山充分发挥“红色吸引人,绿色留住人,情景感染人”的旅游资源优势⑩。很多人在参加各地红色旅游过程中,感到很受教育,有的说:“增强了对革命前辈的崇敬”,有的说:“以后还要多参加这类旅游,提高自己的道德和文化素质。”这就说明,发展生态旅游、文化旅游、红色旅游,为发扬中华民族优秀的生态文化、红色文化作出重要的贡献。这里还要强调的是:要建立生态消费模式,必须加强生态环境的教育,以利于提高人的素质、特别是生态消费、生态文化方面的素质。正如马克思早就指出的:一个人“要多方面享受,他就必须有享受能力,因此他必须是具有高度文明的人”???。生态环境教育发展了,人的生态文化素质提高了,享受能力提高了,就大大有利于成为“具有高度文明的人”。实际情况也是如此。近二三十年来,世界各国都在加强生态环境教育。1992年6月,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的《21世纪议程》中就有一章专讲环境教育问题。提出:“从小学学龄到成年人都接受环境与发展的教育”,“鼓励大学设立对环境有影响的跨学科课程”,“推广与当地环境与发展问题有关的成年教育计划”,很多国家已把生态环境的教育纳入正规教育之中,纳入各级学校的教学计划之中。我国近年来,在党中央的大政方针的引领下,消费教育也在逐步发展,认真落实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所强调的:“建设生态文明……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建设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

加强消费教育,特别是“建设生态文明”的教育,是我们当前一项极其重要的任务。我们应该把生态环境教育纳入素质教育之中,逐步建立完整的生态教育体系。教学内容不仅包括价值观、生态伦理、生态环境知识,还应该包括市场知识、消费知识以及保护生态环境的法律知识等。对小学生、中学生就要开展这些方面的教育,普及环保知识;对大学生有关专业,还可开展生态环境方面的课程,还要把生态环境教育与义务教育、成人教育紧密结合起来,逐步普及生态环境教育,以利于弘扬自古以来的生态文明。对生产经营者特别要加强保护生态环境、大搞绿色营销、保护消费权益的教育。综上可见,生态文化发展了,人们的高层次的生态需要得到了满足,就体现了马克思早就提出的人的“复归”:“因而是通过人并且为了人而对人的本质的真正占有;因此,它是人向自身、向社会的(即人的)复归……它是人和自然界之间、人和人之间的矛盾的真正解决”???。这就说明:弘扬我国古代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生态文化,对人的发展、社会经济22的发展、社会文明和社会全面进步,作用很大。我国当前,正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正在加速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弘扬古代崇高的生态文化,保护并培育优美的生态环境,促进生态文明,促进三大文化相互辉映,促进消费和谐、社会和谐,正是我们着力追求的。对我们预期的良辰美景,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也是必然会实现的。

五、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生态文化,并使其走向世界

我国自古以来的优秀的生态文化,不仅要使其辉映中华大地,还应使其走向世界,扩大中华民族文化在国外的影响。要认真落实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强调的:“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加强对外文化交流……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还要落实党中央十七届六中全会的“决定”中所具体指出的:“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开展多渠道多形式多层次对外文化交流……增强中华文化在世界上的感召力和影响力”。要充分利用我国丰富多彩的生态文化资源,使优秀的中华民族生态文化,普照世界各地。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要着眼于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提高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中国民族创造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中华民族也一定能够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创造出中华文化新的辉煌”。我们坚信,这些崇高目标,是可以不断实现的。实际情况也是如此。我国对外文化交流,近年来不断增长。2011年11月13日,同志在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第十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1991年至2010年,中国进出口总额从1337亿美元增长至29740亿元,年均增长17.6%……中国将坚定不移坚持进出口并重”???。出口大大增长了,其中必然有大量的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其中当然有大量的生态文化)走向世界,这将大大有利于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生态文化。#p#分页标题#e#

文化价值论文范文6

20世纪60年代后,西方电影研究从传统理论进入现论阶段,不再注重电影自身特性分析,转而把电影放置在人类文化背景上去考察。随之,越来越多原先从事人文、社会科学,尤其是文学专业的学者进入电影研究领域,他们给电影研究带来方法转向,精神分析、女性主义、后殖民主义等理论一定程度取代了关于电影作品及其历史语境的分析,跨学科、多层次、多角度开始呈现于电影研究中。这种现象同样彰显在西方的中国电影研究中,晚近以降海外学者喜欢运用意识形态、身份认同等文化理论阅读中国电影,而传统的电影艺术/电影美学研究则较为冷落。据海外学者张英进介绍,近年来西方学界的中国电影研究方法主要有历史研究、产业研究、类型研究、心理分析批评、文化研究等几类,虽然他也提到了美学批评,然而随即补充说,西方的美学批评“更多的时候则跟意识形态问题或主题问题联系在一起”,而且无论是哪一类研究,西方的中国电影研究“是朝多学科开放的”[1](P38-49)。张英进进而指出,“西方电影研究当前的主流是意识形态批评与性别、身份(identity)政治等非电影本体的课题,而不再是美学(艺术审美)”[2](P145)。多学科给电影研究带来广阔视野和活跃思维,但同时似乎和电影本体越走越远,因而有人不免产生困惑:如此是否会造成电影本体的失落?电影美学何在?

一、电影本体论何为?

本体论(ontology)的哲学涵义是指关于存在及其本质的学说,它所揭示的是世界存在的基础、原体。本体论是人类思维透过事物表层由此及彼、由表及里达到对世界深层的本质认识,它体现了人类认识世界不囿于感知表象而上升为形而上玄想的一种努力,是对事物认知的积极探索。哲学史上出现过不同的本体论,如巴门尼德的存在本体论、柏拉图的理念本体论、笛卡尔的实体本体论、康德的物自体本体论、黑格尔的绝对精神本体论,这些本体论反映了不同历史阶段人类对世界本原不尽相同的认识。世界的本体是唯一的,但对世界本体的认识即本体论却并不唯一,各种本体论反映了人们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对世界始基的理解。

从字面意义而言,电影本体是指电影的最初本原,电影本体论就是对电影本质的形而上研究,但迄今为止关于“电影是什么”,也就是电影本体问题同哲学本体论一样,依然众说纷纭。不论是蒙太奇本体论还是影像本体论,它们反映的并不是电影的本质,而是电影的剪辑与电影的摄像。国内“电影本体论”一词最初是由巴赞的《摄影影像本体论》一文而广为人知,但巴赞在这篇文章中谈论的是“摄影影像的本体论”而并非电影的本体论,也就是说,“巴赞之所以在‘本体论’前面加上‘摄影影像’,是为了表示他的本体论主要是关于(电影)‘摄影影像’的,而不是关于(电影)其它方面的”[3]。退一步讲,即使把摄影影像看成是电影本体,我们也可见它逻辑思维的错误。本体是构成世界最基础的原体,它不会因时间、空间而改变它的本性,如果物质的本体发生了变化那也不成为原物质了。如果把摄影影像看成是电影的本体,那么当今电影中数字技术在影像上的应用已和传统电影以摄影为主的影像相去甚远,电影已不再是巴赞等人所说的物质现实的复原,不是现实反映现实,但电影仍然是电影,并没有因数字科技的介入而改变电影本性。电影发展本身就是科技发展,从默片到有声、从黑白到彩色、从摄像到电脑合成,摄影影像只是电影的一个组成部分,并非是必不可少的部分。

事实上,“本体”一词搬用于中国未必恰当。李泽厚就认为,本体论探究的是一切实在万物的最终本质或“最终实在”(TheBeingofbeings),“而在中国‘不即不离’,即现象与本体既不等同又不分离的传统中从根本上便很难提出这个‘最终实在’的‘本体问题’”[4](P19)。从这个意义上说,主张电影本体论毫无必要,而且现在所谓的一些电影本体论如蒙太奇论、摄影影像本体论(胶片和其影像呈现)都不是在哲学层面研究电影的“最终实在”,即使像叶•魏茨曼、德勒兹等的理论被视为电影哲学,他们也并不是对电影的哲学研究,而是把电影作为哲学研究的一个对象,“德勒兹的思考起点和终点都是哲学而非电影,他所谈到的是电影对哲学的意义”[5]。

德勒兹自己也表示他不会愚蠢到去建立什么“电影哲学”。因此把形而下的摄影影像看成电影本体就荒谬可笑,如果真要强调所谓的“电影本体”,不如改成“电影本性”更为恰当。我们通常所认为的那些构成电影组成部分的镜头、构图、光线、色彩、美工、声音等声像元素可以看作是电影的本性。电影是一个较复杂的社会物质存在,除了艺术属性之外它还是工业品,是集合了社会人力、财力、物力生产出来的商品,这势必涉及到作为商品在生产消费过程所必须经历的产品创意、生产、包装、销售以及最终消费等环节。同时电影又不同于一般的商品,它还是文化产品,具有精神和意识形态等社会文化属性,罗伯特•考克尔就说,“电影对我们具有情感和精神作用,……要求我们作出情感的回应,并且用道德法则去思考这个世界,……它们甚至对我们在世界上应该如何为人处世的各种问题提出合乎伦理的解决办法”[6](P143)。把电影研究局囿于电影艺术本性研究无疑是电影研究的固步自封,缩小了电影作为一门综合性艺术的特性。这好比哲学上的本体论一样,本体论本身就存在不少弊病。本体论既然是解释世界,寻根溯源,那么“就要周严圆满自圆其说,毫无漏洞。于是历史上形形色色的本体论最终都演化成浩大的封闭体系,窒息了哲学的生机和活力”[7](P93)。提倡电影本体论同样也会压抑电影研究的活力,使电影研究局限于电影本体而失去对电影其它方面的观照。除了电影艺术之外,电影研究理应关注作为商品和文化的那部分属性。电影产业研究、电影文化研究、电影技术研究、电影观众研究应该和电影作为艺术的美学研究一起成为电影研究中的组成部分。

而电影作为艺术的研究并非单一学科研究,从一开始它就和跨学科挂钩,是通过与其它学科的融合逐渐丰富其理论的。像经典电影理论时期的雨果•明斯特堡的电影与心理学的关系研究、爱因汉姆的电影视知觉与心理学、美术理论的联系,巴赞的长镜头理论与存在主义、精神分析的关联等等,都借助于电影学之外的学科来研究电影,具有明显的跨学科特性;这和电影的综合性也分不开。即使是电影艺术的美学研究,它也不是胶柱鼓瑟,电影的美学研究是在吸收其它理论中丰赡、发展自己。如现代主义时期电影美学对存在主义、语言学、结构主义、意识流、叙事学等理论的消化吸收,后工业时代电影美学与后现代文化、消费文化、大众文化的融合,正是在这不断的迭变中电影美学激发出自身的生命力,回应了电影作品本身的发展演绎。因此电影的美学研究不可避免受到时代和文化发展的影响,在全球化时代“必然会涉及跨文化理解和跨文化的审美评价”,它除了一般美学的哲学属性之外,还具有“社会属性、人文属性,同时也有其工业化的和技术的属性,这是电影美学不同于诸如小说美学、诗歌美学、书法美学、绘画美学、舞蹈美学的复杂性的一面”[8]。从这里可以看出,即使是电影本性的艺术审美,它也采用跨学科的方法,而在当下学科分类越分越细而研究却越来越深入的背景下,跨学科研究更显必要。不仅是电影,而且文学、历史、哲学等都在自觉或不自觉地以跨学科的方法进行相关研究,申丹就对目前的后现代叙事学这样总结说:“注重叙事学的跨学科研究,越来越多的叙事理论家有意识地从其他流派吸取有益的理论概念、批评视角的分析模式,以求扩展研究范畴,克服自身的局限性。”[9](P2)可见跨学科、跨界研究是目前学术界普遍运用的方法。在电影研究中,曾经呼吁要镌刻电影精神、强调电影本体论的贾磊磊近期也指出:“电影理论研究在方法论上也真正进入了一个多元化的历史时代,人们……开始在一个更为广泛的文化空间里寻找自己的方法论取向,本文提出的跨界研究,正是在这种历史向度上做出的一种现实努力。”[10]在电影的跨界、跨学科研究中,电影文化研究无疑是当下主流学术前沿,虽然它不时遭到电影本体论以及大卫•鲍德威尔的“后理论”的挑战。#p#分页标题#e#

二、电影文化研究vs后理论

文化研究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以理查德•霍加特、雷蒙德•威廉斯、斯图亚特•霍尔、理查德•约翰逊、保罗•威利斯为首的英国“伯明翰学派”,他们拓宽了“文化”的传统界定,使文化研究从原先简单对文化的研究拓展到对不同社会形态中的文化现象研究,同时他们又综合了经济学、传播学、社会学、人类学、哲学等各种人文学科理论,关注社会政治体制与意识形态对文化的影响,同时也关注文化对人们日常行为的引导作用。1980年代之后,一些欧美理论家纷纷从文化研究中吸取营养,把文化研究作为一种重要的观念和方法引进到文学、电影批评中,文化研究一时在西方蔚然大观,意识形态、后殖民、民族、性别、阶级、权力、现代性、后现代等等都成为电影文化的研究议题。相比于电影的艺术/美学研究,文化研究显示出以下几个特点。第一,从艺术审美转变到意识形态。

传统的电影艺术研究注重影片画面的构图、造型、镜头、意象、隐喻以及电影的叙事策略,在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下对电影作品的形式进行探索。电影的美学研究并非不重视影片内容,但只限于阐释作品的思想意义。电影的文化研究也注意影片的影像,但它关注画面表达的文化现象(如城乡差别、阶级对立、性别差异)以及文化现象背后创作者的意识形态和影片的寓言意义,是不局限于政治层面的意识形态分析,如种族、身份、权力等社会文化意义的生成。第二,从中心/主流到边缘/多元。经典电影理论的美学研究注重主流影片,具有知识分子的精英意识,强调纯电影/艺术电影的美学探讨。文化研究则把视野拓展到娱乐、商业等大众电影,同时也触及边缘电影如少数民族电影、独立电影,注意这些电影与主流电影的差异、协商、斗争,主张电影研究的多元性。第三,电影美学虽然也吸收其它学科理论,但最终仍是回归到影片本身的艺术分析。电影文化研究是广泛运用各种现论(如后殖民主义理论、女性主义理念、镜像理论、文化霸权理论等)对影片的跨学科研究,它不仅把影片作为现代社会科学理论的研究对象,同时还强调电影是在什么样的社会语境下生成,它代表谁的立场与观点在说话,对观众产生怎么样的意识影响,也就是说它从对电影作品本身的研究扩展到把影片作为一种文化现象的研究。

电影文化研究虽然给予电影研究广阔的视野与灵活的手段,但它只是熟练运用女性主义、第三世界、民族主义、后殖民主义等理论而没有形成自己的独立研究工具。在某种意义上人们认为它充其量只是把电影作为验证现论的一个实验场域。再加上电影文化研究发展到后来经院化、理论化倾向严重,电影文化研究遭到了人们诟病,特别是鲍德威尔的“后理论”说更是对它彻底持以否定批判。鲍德威尔把电影的主体—位置理论和文化主义统称为“宏大理论”,前者主要指以作者论、结构主义、后结构主义、符号学、阿尔都塞的马克思主义、拉康的精神分析为主的电影理论,它们通过电影技术、叙事结构、阐释过程以及特殊类型的表达建构了主体,正如意识形态和社会形式对主体位置的界定那样,“电影被认为是一个符号系统,通过约定俗成的符码来进行文本世界的表达。电影作为一种符号系统,人们认为它能够把观众结合成为一个分裂的主体,从而展开了一个意识与无意识相互作用的过程”[11](P5)。文化主义鲍德威尔认为由法兰克福学派、后现代主义以及影响最大的文化研究三个流派组成。文化主义和主体—位置理论虽然相对立,但他认为两者对电影的研讨都“被纳入一些追求对社会、历史、语言和心理加以描述或解释的性质宽泛的条条框框之内”[12](P4),是将理论建立在一种更宽泛的对社会、思想和意义的阐释上,而不是电影研究上,从而显示了宏大理论的衰败。针对此状,他提出大理论衰微后的“后理论”建设———“第三种更温和的思潮”,也就是“中间层面”的电影研究。他所谓的中间层面的电影研究,就是不管是对电影制作者、文类和民族电影进行经验主义的研究,还是对电影史学的研究,都“是由问题而非理论所驱动,因而学者们可以用传统方式把不同的探索领域融为一体”[13](P40)。此外,中间层面还包括洛埃尔•卡罗尔的“碎片式的理论”,即并非从主体性、意识形态或总体文化的意义上建立理论,而是根据特定的现象建构理论———以及电影叙事学。鲍德威尔之所以反对大理论转而认为电影研究中学者个人经验介入的必要性,强调传统电影理论的重要性,正在于对大理论过于成熟的不满。大理论影响深远使电影研究“不是找出问题、提出困惑,或认真对待一部富有魅力的电影,而常常是引证电影以证明某种理论的地位并将其作为中心任务来完成”[14](P26),电影成了大理论演绎理论正确的工具对象。卡罗尔由此更激进地提出,大理论已日落西山,宏大理论必定死亡。鲍德威尔对宏大理论的置疑的确击中了大理论的软肋,宏大理论演变到后来逐渐成了学者们的理论玄想,成了知识分子象牙塔里的自我指涉及智力炫耀,与电影作为社会实践和社会物质存在严重脱节。像结构主义用重叠压缩的归纳法分析独具个性的艺术作品,只抽取元素提炼共性致使作品的独特性消失,“难以对其作出美学上价值判断”[15](P6),而麦茨的符号学理论以冷漠的符号操练解剖鲜活生动的电影文本,以技术主义的组合段论取代人文思考,对电影创作未有任何启迪,同样也有学者对此怀疑反对①。然而中间层面理论真的能代替宏大理论,宏大理论真的趋向死亡了吗?

我们知道,鲍德威尔的中间层面理论是建立在实证研究基础上的理论,显示了美国学者以实用为目的的学术传统。它强调研究者个人经验对电影的认知,而不是对大理论的依赖,因而他津津乐道对电影中演员“眨眼”的关注,对电影中某些特定现象的碎片式发现,这是一种以个人经验为基础的认知理论。电影研究如果只是停留在经验主义之上,而没有对认知经验的概括与提炼,那就与学术研究精神背道而驰。尽管不同学者的研究经验各不相同,他们可以对电影问题的发现开出因人而异的碎片式具体、确实的药方,但研究本身就应是把浅层的认知上升到抽象的理论层面,使之具有普遍性和共性,大理论的主体位置并不能成为反对大理论的理由。更何况“后理论”也是一种理论,如果“后理论”成为主体位置,是不是到时还要再倡导“后后理论”呢?其次,中间层面的研究离不开宏大理论。“宏大理论所拓展的领地正是中间研究所关注的区域,宏大理论所实现的成果也是中间研究所寻求的资源,它已然是中间层面研究和理论碎片路径难以摆脱的背景和无法舍弃的参照。”[16]按鲍德威尔所指,中间层面研究的主要领域是对男、女同性恋、女权主义、少数民族和后殖民主义研究,这些不正是电影文化研究着重关注的领域吗?中间层面理论不正需要从宏大理论中寻找外援吗?“后理论”与大理论之争只不过是学术话语权力与学术机制之争,宏大理论固然有不少缺陷,但到目前为止还看不出有“理论死亡”的征象。事实上在更私密的对话中,鲍德威尔本人也不得不承认:“诸如文化理论、女权主义、意识形态分析和Queer等理论的研究还会持续较长的一段时间,我不认为它们会走向消亡。就连后殖民主义理论和一些其他的理论也会继续好几年。”[17](P354)尽管以文化研究为主的宏大理论并不会消亡,但我们不得不回答的一个问题是电影文化研究到底有何作用?#p#分页标题#e#

三、电影文化研究何为?

正如孙绍谊指出,宏大理论提升了电影学科的理论厚度和学界地位,但另一方面却造成了电影研究和电影创作的断裂,“文化研究逐渐转型为整合了诸多有时相互抵牾的理论派别的庞杂体系,以其为指导原则衍生的很多充满睿智、但却不免晦涩的观念被运用到电影文本和电影现象的讨论和分析时,更拉大了电影研究与电影创作之间业已疏离的关系”[18]。文化研究成了知识分子自娱自乐、自说自话的智力游戏,这一方面反映了现代主义时期知识分子主张的“知识就是启蒙”进入后现代社会之后风光不再,它已从培根时代的“知识就是力量”沦落到为学术而学术的境地。在福柯眼中它甚至被看成是权力角逐的结果,知识的神圣性已被解构颠覆;但另一方面它又和文化研究误入歧途分不开。伯明翰的文化研究最初源于二战后对英国工人阶级与青少年文化的考察,是建立于马克思理论的“左派”研究,本身具有很强的涉世精神与现实意义。只是经过70年代之后的宏大理论洗礼,电影文化研究才和电影创作拉大了距离。

中国电影的批评研究也经历了相似命运。20世纪80年代初期关于电影语言的现代化、长镜头、电影与文学性、纪实美学等争论对电影创作具有直接指导作用,在电影理论指引下这时期拍出了《沙鸥》、《邻居》等优秀作品。从80年代后期始,电影研究进入文化批评阶段,虽然此时出现了不少出色的对经典电影文化解读之作,如对《农奴》、《红旗谱》、《人鬼情》的意识形态、女性主义的分析,对谢晋电影的文化模式评价,但总体而言电影研究和电影创作交叉不大;尤其是90年代之后,电影文化研究成了学术圈内自我封闭、自我循环的埃舍尔楼梯,成为研究者们晋升职称、争取课题经费的敲门砖,很少给电影创作以实际影响。反过来电影创作对电影研究成果几乎不闻不问,张艺谋、冯小刚对学术界的电影批评不屑一顾已是近乎公开的秘密。没有从电影本身研究批评电影,只是大而无当地对电影进行文化研究使不少有识之士忧心忡忡。余纪就对当下以解构为目的电影文化研究深表不满,并用庖丁解牛的故事表达了他的忧虑:如果人人都去当庖丁而不当饲养员,那么何来牛可供庖丁一解[19](P70-71)?如此看来,电影文化研究岌岌可危,文化研究陷入困境应引起我们反思。当我们在引进西方的理论与方法之时,有没有对它们是否适用中国具体国情进行思考?西方理论引入中国如何本土化?电影文化研究到底有何作用?事实上如前所说,起源于英国的伯明翰文化研究本身就有比较强的干预现实的意识,尔后兴盛于美国的关于电影的身份认同、种族、民族性、性别政治等文化研究议题同样也是“针对美国的现实生活而来,力求解答人们生活随时遇到的大问题”。美国是一个多民族、多元文化国家,存在着种族间矛盾;同时在同一个社会群体内由于移民也带来身份认同问题,这些问题时常困挠着美国人的日常生活,文化研究“解决的学术问题正是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可以说,文化研究是根植于西方土壤中的有现实意义的、有针对性的话语”[20]。

文化价值论文范文7

生态安全是人幸福生存的生命线,当代人在单向度追寻财富与发展中,遭遇到的是生态环境破坏、生镜丧失和心灵生态失序的艰难发展困境,这种“发展困境与生存安全”的时代境遇,充分彰显着当代人已经不可能把金钱财富以外的东西放在心上,人的高层次生存安全性被迫建立在流沙之上。人类生活的生态危机成为直接制约人类一切高层次自我实现的瓶颈,呼唤生态治理就成为社会最具公共性价值的文化理想,因为当代人已经在物的增殖和人的贬值中深刻地体验到人之生态生存的艰难性“,生态人”的价值信念成为一个形而上学的符号。人的现实生存状态就像巴赫的奏鸣曲:没着没落,漂浮如云,备受蹂躏,昏暗无光,尽管每个人一听这首奏鸣曲都马上觉得大受启发,其核心部分却是奥妙莫测的。生态危机是工业文明时展目标和人文哲学形态的价值性异化体验方式,呈现了一种线性发展观和世界观,人已经忘记了自己与大自然密切相关、共生共荣的互生关系。理性确定性之世界观主导的发展进步模式的普遍性展演,让人类成为世界的孤独存在者,人的自由自觉的“一切生产方式,都仅仅以取得劳动的最近的、最直接的效益为目的。那些只是在晚些时候才显现出来的,通过逐渐的重复和积累才产生效应的较远的效果,则完全被忽视了”。重视经济效益的价值观彻底性地遮蔽了生态效益的可持续性发展价值观,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变得如此的严峻,日益恶化的生态危机同人类精神心灵痼疾同步性出现,导致社会出现新的整体性状况:一边是现代性进步文化价值的真切体验,另一边是生态危机价值性的恶性体验。自然生态危机、社会生态危机、精神心灵生态危机、文化生态危机构成了人之生存安全性的公共性危机。

人之生存安全性的公共性危机的不断发展与变化让普通民众真实地体验到了一种社会公共性价值危机的现实存在,而生态危机则是社会公共危机的一个客观方面的显性呈现。近一二年,“雾霾”现象创下很多新的历史记录,居生活领域十大流行语之列,全国主要城市居然都有被雾霾严重笼罩的日子。民众真切地体验到了生态性生存的危机,人之生态性存在成为人的一种价值实践奢望,因为人类正陷入一场深重的生态危机之中。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资源锐减,具体表现为森林滥耗、水土流失、土地沙化和土地占用、能源短缺、水资源紧张、粮食匮乏、物种消亡……。二是环境污染,具体表现为臭氧层空洞、温室效应、酸雨、酸雾、飘尘、有害气体和光化学烟雾、河流污染、海洋污染、土壤污染、食物污染、放射性污染、噪声污染。三是人口激增,四是社会危机,具体表现为,重大公共安全事件多发、刑事犯罪、道德堕落、精神空虚等。这些显性的环境生态危机和隐性的心灵生态危机在社会场域中的并场出现,证明了人之单向度的占有人格的根本性缺陷,这种缺陷将把人类安全性生存引向一个生态危机价值体验的逻辑结构之中。在此种结构之中“,控制自然”的观念导致了生态危机,也在危机的价值体验中成为化解危机的合理观念之一,这种逻辑的背反成为常见的观念出场逻辑,因为任何观念都难以全面地深刻洞见现实生态危机本身,在莱易斯看来,控制自然的观念不仅造成对自然的控制,是生态危机的真正根源,更可怕的是它也带来了对人的控制。它把全部自然(包括人的自然)作为满足人的不可满足的欲望的材料来加以理解和占用,直接造成了“生产无限地扩张”,也导致“评价它的成果对于人的价值的一切合理标准却遭到了破坏”。生态危机在物质需要而发展生产和人之消费逻辑中成就了自身的多重特质,一是现代性社会以科学理性、发展进步建立自己的社会价值观时,追求数量消费为根本目的的生活方式就成为其衡量幸福与否的尺度,“消费满足”的幸福价值观一直占据着工业文明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二是生态危机空间向心灵空间的挪移,导致生态危机更具有文化公共性危机的特质。这种认知逻辑的转换直接引出的是一个心灵生态的危机现象,心灵生态的危机让人的心灵空间呈现出一种无序化的存在结构。三是生态危机存在总是在人的心灵或心智逻辑运演中呈现出特有的行为序列,这种行为序列建构了心灵的异化集合逻辑。

二、生存的环境生态与生存的心灵生态:生态治理的生存安全性逻辑的交互维度

生态治理的生存安全性逻辑,是自身对社会存在的发展观和价值观的深层领悟与转向的结果。卡普拉认为:“新范式可以被称为一种整体论世界观,它强调整体而非部分。深层生态运动却已看到,生态平衡要求我们对人在地球生态系统中的角色的认识,来一个深刻的变化。简言之,它将要求一种新的哲学和宗教基础。”新的哲学的出场的基础就是要在现实理论的实践中运用治理思维,寻求多元共生之文化存在的优化证成逻辑。“治理”一词是20世纪90年代流行起来的,和“全球化”一样富有弹性,可以被不同立场、不同语境接受。“治理”是在全球化和现代性背景下不断进入人们的视野中的,全球化的进程的加快和现代性所导致的复杂场景,传统的统治已经根本不能适应多元文化主体的国家和社会的根本性诉求。“治理”是作为一种前景光明的现代化运动所出现的新的公共性观念形态,成为经济、政治、社会管理、国际关系等领域一个聚焦性理念和话语。治理理念的出场正是对现代性所造就的权力世界的全新性、多样性、多中心性、不确定性和模糊性的一种积极的回应,治理在哲学上本质是一种差异共在基础之上的文化公共性视域中的多元、共生逻辑的理性选择与优化证成。“治理并非是由某一个人提出的理念,也不是某个专门学科的理念,而是一种集体产物,或多或少带有协商和混杂的特征。治理的最初(或再次)出现也是多极的(或多领域的),这一点和它的研究对象———决策过程———是一样的”,治理产生的多极性正是对复杂化和复杂性一种自我适应和集体决策逻辑的优化关系的选择。

治理在加速了复合现代性中之前参考物的衰亡过程中,也作为新的参考物确立起来。生存的环境生态与生存的心灵生态是生态治理的生存安全性逻辑的交互存在的不同纬度。人之生存的环境生态与心灵生态是共生、共存、共进的意义结构,从某种意义上说,破坏自然环境就是破坏我们自己的身体和心灵,因为“人类不仅是自然界的主体,更是构成自然界整体的客体,所以必须在顺应自然的基础上利用自然,建立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相互理解”。马克思说:“自然界……是人的无机的身体。人靠自然界生活。这就是说,自然界是人为了不致死亡而必须与之处于持续不断地交互作用过程的、人的身体。”所以生态世界观认为,人、生命和自然界的内在价值与外在价值的统一,是主客统一的一个方面,它具有不可分割的性质。这种人、生命和自然的统一必然要求人自身把握自己的生存生态,进而实现安全性生存,人之自身的生存生态的合理性就是正确处理人的生存的环境生态和心灵生态之间的多重互动关系,此种旨趣需要在二元或多元的生存生态中确定和选择优化的实现路径,寻找治理的共生逻辑和优化培育的增长点。生态治理维度的生存的环境生态和心

灵生态的多重共生逻辑的优化生成包括以下几层意蕴:首先,是指对生态治理的人之生存安全性逻辑的本源性澄明和回归。所谓生态治理的本源性,不是因果关系的简单排序,也不是多元结构序列的平列,而是指人生态生存自明性、基础性的选择。在人的多元存在与生存样态中,生态治理始终处于文化公共性的优先位置,彰显的是人之生存安全性逻辑所具有的基础意义。把生态危机性存在的样态纳入生存安全性危机的治理范式之中,回应环境生态对人的现实性存在的客体性作用,进而体现出对生态治理的载体性的实践把握。其次,超越简单的生存的环境生态和心灵生态的二重性,在多重映射共生逻辑中回归和澄明生态治理的生态安全性。现实中人的沉沦状态直接性的表现就是人之环境生态的变异,对这种外在性的超越就是确定人之心灵生态的正当性和正义结构,进而限制外在性的无限膨胀和扩展。证成着人之生存安全性存在的境界绽露,以及对一种人之生态存在的内在确定性的认同性回归,正如海德格尔所说:“此在在生存论上就是它在其能在中尚不是的东西。只因为此之在通过领会及其筹划性质获得它的建构,只因为此之在就是它所成为或所不成为的东西,所以它才能够领会地对它自己说:‘成为你所是的’”最后,生态治理是对人之生存安全性逻辑的整体性培育,以整体性对抗环境生态和心灵生态的单向度寻求。环境生态是一种以客体的姿态去认知生态,并寻求治理生态的理性表达,这种方式把生态还原为客体原则支配下的实践方式。心灵生态是从精神空间的维度,非实体化地把生态作为一种心灵化的理念来探讨,进而,从心灵优化或心灵生态化的视域达到人之生存安全性或人的幸福价值的体验。这两种向度都在一定意义上分裂和瓦解了人的全部生态存在的本真面貌,把人的生存安全建筑在单向视位的导视图景之中,让人难以还原一种整体性的生态存在。生态治理就是要超越人之生态危机的存在状况,彰显本源性和整体性基础上的人之生存安全性,唤醒对生存安全性的本体境界之“生态人”的文化理想的价值尊重。在人的安全性生存意义上成为人,是生态治理的一般性、本质性诉求。落实到当代中国话语和中国道路的实践叙事中就意味着,把“美丽中国”作为一种文化公共性的价值理想和实践路径,在中国梦的制度性和精神性逻辑中培育出来。唤醒和呼吁广大民众去获得和保存不同生态存在的生存安全性境遇,澄明和解蔽当下中国生态危机的严峻性,消除一切对生存的环境生态和心灵生态分化治理的逻辑结构,切实地彰显和照亮没有个体存在的生态维度。祈向对生存安全性的本体境界之“生态人”的文化理想的价值尊重,是基于中国现实和理论二重语境所获得的智识。这种智识让处于生态焦虑状况中的中国民众有了理性的认知,马克思说:“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华,……它是文明的活的灵魂”,只有切近时代精神的智识才能把握时代,才能在时代中培育文化之活的灵魂。

三、生态治理逻辑的人文价值本质:从环境生态到心灵生态的公共性转换

人之生存的高阶形态就是对精神生活领域心灵生态的生命价值与伦理形态的优化,从环境生态到心灵生态的公共性转换,核心性地澄明了人的精神世界价值本质,是从人的生存境遇的外在性向生存境遇的内在性转接的必然之途。生态治理自始至终都面临着科技和人文的治理维度的分化与融合,生态文明的建设本质上就是要从科技生态治理向人文的精神生态治理转换,此种公共性的转换能从环境生态到心灵生态实现一个内在性的认知回路。生态危机的治理是根源于理论和现实双重忧思的反思性活动,这种反思就是在人的生存境遇的历史性中实现的。从环境生态到心灵生态的公共性转换之所以成为生态治理的人文价值本质,有以下几个层次:一是“人直接地是自然存在物”,作为自然的存在物,人就诞生于自然界之中,也生活于自然界之中。实践活动的推进,人和自然界的关系日益密切和复杂,使自然界成为人生存与发展的基础,人每时每刻都在同自然界进行着信息、能量、物质的交换。环境生态直接影响着人的生存和发展,建构着人之生存安全性的时代境遇。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是生态治理的核心价值观,即马克思所说的“人的实现了的自然主义和自然界的实现了的人道主义”二者的共生合一。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个比较高的阶段的文明形态,其核心就是承认自然界的价值,承认自然界的道德地位,确认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与共生共荣、互利互惠,环境生态作为生态治理的起点正是合理地确定了生态文明的物质基础和存在载体。二是心灵生态秩序的培育是生态治理的精神性本质。

心灵生态从人文价值生命的本质处关注环境生态的治理,唤醒了人对自己和心灵存在的环境的特殊性珍视,生态治理最根本的还是要从环境生态向心灵生态构建的公共性转换,着力培育心灵生态秩序,建立生态化的生活方式,进而生成新的代表新生态秩序的文化价值。可以说,在自然生态的根源处和心灵生态的失序处,找寻化解环境生态危机的实践方案是真正能够治本的治理之道。心灵生态治理之历史性彰显和认识世界的新方式的发展是一个智力的活力的显著体现,只有在心灵生态的自治与共治之中才能展现时代的精神价值之维,心灵生态治理的逻辑有其自治性,此种自治性是一个在人的精神生活层面和文化价值中重要的概念,自治不等于任意性,而是心灵生态有某种约定和选择的公共性逻辑,心灵生态的治理在一定意义上说是对心灵失序、心灵污染的任意性的限制。对于心灵生态的治理和实现人类的生态优化一样,没有心灵生态的治理人就不会有心灵的优化了吗?显然不是,但是,正是心灵生态治理的确立才使得心灵生活秩序有了新的形态,或曰重塑了心灵生活和谐的新形态。就像互联网时代一样,没有互联网人也能交流,有了互联网,人就是在一个全新的维度中交流,和起初的交流维度有了性质的区分。人类各种实践活动都要有治理的维度。治理在新的层面规定了心灵生态的质态。但是心灵生态在现实性的层面需要外部的存在目的,就是说有社会现实性的一面即环境生态的对照。这里所彰显的心灵生态的自治主要还不是与既定秩序的紧张关系,而是指一种内在的、独立不依的精神立场,一种基于环境生态基础之上的人文向度的批判和自我批判的形成,不断地对现实的环境生态的优化作出敏锐反映。同时心灵生态的自治也是一种自我超越和生长的可能性,没有这种心灵生态治理的立场和能力,就没有现实维度的环境生态的可能性。因为市场在现代人的心灵秩序中具有巨大的力量,人们看重价格表不是为了经济问题,而是在追求某种价值,精神和心灵无政府状态的文化价值秩序就在这个过程中确立起来,所以生态治理的文化价值逻辑的本质就是从环境生态到心灵生态的公共性转换。此种转换意味着对生态治理不仅要从环境生态入手,同时要更加注重唤醒人的心灵生态,通过治理的逻辑确立心灵生态的优雅秩序。存在的生活世界不仅创造性地处于历史的建构之中,同时也处于精神生活的心灵生态秩序创造性的建筑之中,生态治理维度中的心灵生态的培育就是对环境生态的构型和心灵秩序的再构型,进而推动社会存在在积极意义上确立一种生态生存的文化逻辑。此种文化逻辑的“这种态度就是更富有弹性和更折中的批判理论,重新将历史的构建与社会空间的生产紧密结合在一起,也将历史的创造与人文地理的构筑和构型结合在一起。

文化价值论文范文8

(一)高校校园网络文化的内涵

高校校园网络文化是由高校校园文化和校园网络文化构成的。高校校园文化是一种独特的文化形态,是高等学校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逐渐形成的由校风、教风、学风等因素所构成的独特文化氛围和校园精神,具体表现在师生共同的价值观念、行为方式、思维习惯、道德准则等方面。校园文化代表着一所高校的文化软实力,对高校建设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体现了学校的办学理念和未来发展走向。高校校园文化的内涵是复杂而多样的,根据具体内容的不同,可分为校园物质文化、校园精神文化、校园制度文化、校园行为文化四种基本形态。校园网络文化是指在高校校园这个地域范围内,以互联网为依托,电子计算机作为主要的承载物,以数字化呈现方式为基本的技术手段,以在高校工作、就读的师生群体为主体,以虚拟的网络空间为信息流通和展示平台而建立的不分空间、时间、年级而进行的信息传播和流通的文化。

(二)高校校园网络文化的特点

1.它具有高度自由、开放的社会性。

网络犹如一个虚拟的社会,有丰富的信息资源和迅捷、即时的特点,呈现出突破时间、空间、民族、文化的特点,任何人、任何时间都可以在网络上进行信息的传播与交流。而这种不设边界的网络社会,方便了师生凭借这个平台了解外部社会,学习和借鉴各种优秀人类文明成果,也有利于不同民族、种族文化的交流与传播。

2.它具有丰富、持续的主体创造性。

工程院校网络文化的主要参与者为接受过或正在接受高等教育的教师和学生,他们具有良好的科学文化素质、教育背景和思想道德修养,容易接受新鲜事物,学习新理论,掌握新技术,对于网络中所传播的最新科学技术,具有天然的吸收、运用、创新和推广能力。他们的创造性发展,能够引领网络新风气,纯洁网络文化环境,促进网络文化的健康、持续发展。

3.它具有明确、集约的多功能性。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以及与校园生活的不断融合,高校网络文化已经集教育教学、信息传播、人际交往、管理服务等多功能于一体。作为传统校园文化的新形态,高校网络文化正在逐渐发展成为传播校园主流文化的新阵地、推动素质教育的重要平台以及师生互相沟通的桥梁。

二、工程院校校园网络文化建设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工程类院校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积淀了极具工学特色的校园文化,反映在网络文化方面,则表现为求真务实、科学严谨的表达和行为方式。这种踏实、稳定、理性的特征对于保持校园文化的稳定和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但是,这种极具工具、理性的网络文化,也存在一些不能与时展与社会变革同步更新、提升的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工程院校校园网络文化充满了工具理性色彩。

学习研究和从事工程类专业工作的人,大多具有较强的理性思维,做事情从理性出发,注重实效,不掺杂过多的感情色彩,不拖泥带水,做好规划,选择一个最简便、易行的办法直奔主题,且不过多考虑该方法的表现形式是否完美无缺,只要能够达成目标即可。在这样直接、理性思维的指导下,他们的行为方式反映到网络上,便呈现出简单、实用的特征,这样的网络建设直观、醒目,却缺乏逻辑性和系统性,即只考虑到工具理性,却忽略了文化渗透和价值理性。通过浏览各工程类院校的校园网站,便可以发现这一特点:网站建设风格简约、实用,理性有余而文化色彩不浓。

2.工程院校校园网络文化缺乏热点和公众文化情怀。

大多数工程院校校园的师生,都具有沉稳、理性、务实的性格特征,再加上科研和学业的压力,他们更多地把精力倾注在专业知识的钻研和学习上,对于虚无缥缈的网络文化持消极态度,反映在文化层面就是机械、呆板。具体表现在:工程院校的网络缺乏青年人“百家争鸣”的思辨氛围,能够引起大家共鸣和激烈讨论的热点话题较少,学生的人文情怀兴奋点不高等情况。即使是在网络上发言,他们传播的内容、交流的信息也都是以工科知识为主,在校园论坛上所讨论的主题、跟帖也都趋向实用性。这样,就形成了工程院校的网络文化人文底蕴薄弱,略显沉闷、滞后的整体文化氛围。

3.工程院校校园网络文化充斥了大量的现代文化,缺乏深厚的传统历史文化底蕴。

中国的传统文化,是在几千年历史的发展和社会变革中逐渐演变、形成的中华民族共同的思想观念和知识体系。在这个文化体系中,充满了如今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所倡导的“文明、和谐、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内容先后相继、保持一致的文化因子。它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都落脚于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上,并以追求高尚的人格风范和理想的人生境界作为终极目标。而现在高校的网络文化中,充斥了许多引自西方的所谓“时尚”的价值观念、理论信息和文化现象等,有时甚至会误导青年人的价值取向与人生理想判断。因此,加强中国传统文化对校园网络文化建设的力度,是必不可少且迫在眉睫的。然而,我国目前大部分的高等院校,尤其是工程类院校往往会忽略这一点,更多地把校园网络文化建设的重点放在以西方文化为核心的现代文化建设上。

三、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入校园网络文化建设的必要性

在信息飞速发展的现代社会,网络是新理念、新知识、新技术传播的最佳平台,而高校的师生是接受这些新内容的主体人群。因此,网络已经成为他们学习、生活、工作密不可分的伙伴,校园网络文化对他们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和教育功能,这时,以培养人才为己任的高校校园网络文化建设便显得尤为重要。而工程类院校师生的工具理性的满溢与价值理性的缺乏,影响着校园网络文化,校园网络文化又反过来塑造了创造网络文化的主体人群,从而形成恶性循环,使校园网络文化建设处在停滞不前的状态,这时,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校园网络文化便显得尤为重要。近一个时期,各高校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保证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始终向着健康、积极的方向前进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三个倡导”为基本范畴,构建了独具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提出,为我国各项事业树立了明确行为规范和共同的价值标准。另外,在《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中,提出要“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和“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网上传播阵地”。国民教育全过程,必然包括高等教育。网上传播阵地,当然包括校园网络文化,即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中,加强学校的网络建设,重视校园人文环境培育,建设体现社会主义特点、时代特征、学校特色的校园文化。在这里,将高校的网络纳入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的校园文化建设中。从这些论述可以看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被置于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中心和领导地位。

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校园网络文化建设的引领作用

1.在网络政治文化层面,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主题思想指导工程院校校园网络文化建设。

政治文化是指在特定的历史时期,社会成员在政治理论的学习、政治实践的参与中逐渐形成的、具有地域和民族特色的,能够影响人们政治取向、政治行为的、相对稳定和牢固的政治心理。而网络政治文化,则是政治文化的亚形态,是人们在网络政治活动中逐渐形成的对现实政治体系的态度、情感和评价的总和。马克思主义揭示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立的基本依据。因此,要坚持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体系的成果纳入校园网络文化建设的范畴,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思想指导校园网络文化建设,抢占和巩固网络阵地。在进行校园网络文化建设时,要通过网络进行信念教育,使师生深入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增强理论自信和思想认同;在网络上加强时事形势宣传与教育,引导师生了解国际国内时政,准确把握当前国情,从而对我国在深化改革和社会主义建设中出现的问题加深理解,并把个人的成长与国家、民族的命运结合起来。总体来说,是要达到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师生的力量,共同把高校建设成社会主义事业合格接班人的培养基地。

2.在网络制度和行为文化层面,要以完善的网络规章制度约束高校校园网络文化建设。

制度是人们通过行动实践而建立的约束日常活动的行为规范,而制度文化则体现在文化的规则和秩序层面。同样的,网络制度文化,则是为规范网络健康、有序发展,净化网络环境而制定的相关制度和规范体系在文化领域的体现。行为文化是指人们在生活和工作中所形成的具有促进文化发展、人类进步的经验和各种创造性活动。同样,网络行为文化,则将范围局限在网络活动中人们所实践的各种促进网络和社会发展创造行为的总和。在高校网络文化建设中,要完善网络文化制度建设,约束广大师生的网络行为,在校园网络环境中宣传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思想,提倡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弘扬正气,扬善惩恶,促进校园网络文化良好风气的形成。

3.在网络精神文化层面,要以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引领高校校园网络文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