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建筑论文范例

文化建筑论文

文化建筑论文范文1

1.1建筑企业文化的现状

首先,建筑企业施工现场具有离散型、跨区域性,这就导致工作人员较为分散,对企业文化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建筑企业文化必须做到兼收并蓄与博采众长,使企业文化建设充满生命力与活力,不断完善与推进企业文化的建设进程,加速建筑企业现代化发展进程。

其次,建筑施工条件较为艰苦,极有可用出现这样那样的突发问题,建筑企业在全面建设企业文化时,要坚持多样性、创新性与适应性原则,让企业文化具有普遍适用性,彻底解决各种施工问题,保障施工项目顺利完工。

第三,建筑工程种类繁多,每个工程项目都有其独特的施工要求、质量要求、设计要求,为了切实提高建筑企业的市场占有率,建筑企业要将树立品牌形象作为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大幅度提升建筑企业文化的高效性与针对性。

1.2建筑企业文化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建筑企业已经认识到全面构建企业文化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并付诸多方面实践切实推进了企业文化建设的进程,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当前我国建筑企业文化建设依然存在诸多现实问题需要我们去进一步分析与探讨。

1.2.1企业文化建设不深入。

就建筑企业文化建设的现状来看,大多数建筑对文化建设的内涵与实质理解不清,使企业文化建设长期停留在表层,将企业文化建设片面地理解为构建企业规章制度、举办文体活动、张贴标语与口号等等工作,忽视了企业文化建设的多元化与体系性,极大限制了建筑企业文化建设实际效果的发挥。

1.2.2企业文化创新性不足。

创新意识不足,缺乏特色已成为建筑企业文化建设的通病,这是因为企业管理层更加关注市场开拓、产品开发等等工作,并没有企业文化建设提供相应的支持,使得企业文化建设缺少必要的资金保障与政策支撑,不仅使得建筑企业文化建设长期滞后,同时建筑企业也并没有建立健全相应的考核制度与监督体制,难以激发工作人员积极创新文化建设形势与内容的积极性与热情,造成大量人力、物力资源的浪费。

1.2.3文化建设与企业的实际需求相背离。

企业价值观建设是企业文化建设的核心,只有企业全体职工具备团结一致、拼搏向上的信念与价值观,才能从根本上推进企业的全面发展与进步。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建筑企业文化建设时常忽略企业价值观建设与企业战略发展目标的一致性,使得企业文化建设与建筑企业的实际需求相背离,难以发挥企业文化在增强员工凝聚力与向心力方面的积极作用。

2建筑企业文化建设的应有目标

建筑企业文化作为组织文化的重要形式,是建筑企业在长期的实践与发展中逐渐形成的、较为稳定的文化观念、管理制度与价值观体系,它贯穿于建筑企业经营管理的始终,深深根植于全体职工的内心,督促工作人员自觉调整自己的工作状态、工作行为,时刻树立高度的责任意识与主人翁意识,共同参与到建筑企业建设与发展的实际工作中来。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建筑企业建设要在结合企业运营环境与发展实际,构建全体员工认同的价值观、文化宗旨、企业作风、管理理念、战略追求体系,使企业文化成为建筑企业上上下下团结奋斗的根本动力与重要准则,全面凸显建筑企业文化建设的实践价值与深远意义。

3建筑企业文化建设的对策

3.1以人为本是企业文化建设的主题

人是企业建设的主体与根本动力,如何充分调动职工的主观能动性已成为建筑企业文化建设的关键,特别是在知识经济时代,人力资本愈来愈成为推动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为此,建筑企业文化建设要实践与推行以人为本的基本原则,根据企业人才结构、人力资源管理状况、岗位需求制定完善、科学的人才管理体制,协调人才引进、人才教育与培养、人才开发与人才提升之间的关系,尊重员工的意见与建议,给予员工更多展示自己的机会与平台,并建立健全公正公平的人才激励机制与监督体系,启发职工的创新潜能与创新意识,实现建筑企业人力资源的可持续性发展。

3.2生产经营建设是企业文化建设的内容

提升企业生产经营实力,追求企业经济效益的最大化是建筑企业的根本目标,企业任何方针、措施、政策的制定与寻则都必须围绕着这一根本目标来进行。具体到文化建设来说,要进一步完善生产管理制度与管理方式,构建严谨、严格的管理体制,改革企业内部人事分配制度,及时转变生产经营方案,切实解决建筑企业发展难题,协调员工利益与企业利益的关系,让所有职工各尽其职,同心协力,保障建筑企业各项工作的正常运行,完成企业生产经营的既定目标。

3.3学习型企业是企业文化建设源动力

建筑市场变幻莫测,为准确把握市场发展动向与发展趋势,企业文化建设要更加注重学习环境的构建,提高职工不断学习与不断进步的意识,既减少建筑企业推行与建设企业文化的阻力,还能够为企业发展提供更为坚实与充沛的支持。首先,建筑企业要开辟学习室、学习网站,满足不同岗位职工的学习需求,充实职工知识储备,增强职工整体素质。其次,企业可尝试举办多种形式的技能竞赛活动,并将竞赛结果作为职工评比的重要依据,在建筑企业形成良性竞争氛围,实现企业与职工的共同进步。

3.4企业精神是企业文化建设的中心

企业精神的培养是企业文化建设的重中之重,是有效解决建筑企业与职工内部矛盾,统一建筑企业精神追求的重要手段,也是建设企业文化的最高追求。为建设更为卓越、优秀的企业文化,建筑企业要借助企业工会、党团组织力量,通过开展安全知识讲座、职业素质考核、搜集企业标语等等形式,宣扬企业精神,丰富职工生活;另一方面,还要定期举办座谈会、了解职工的思想变化、生活与工作困难,有针对性地开展职工思想政治教育与职业素质教育,全面提高职工的综合道德素养,增强职工克服困难的能力,使企业职工始终保持在最佳工作状态,让企业精神真正内化为职工的实践行为。

4结语

文化建筑论文范文2

1.1基地现状条件

四川郎酒集团古蔺厂区位于四川省古蔺县东南,川黔交界的二郎镇,与贵州茅台酒厂隔河相望。此处气候温和,空气湿润,山清水秀,环境清幽,是得天独厚的酿酒之地。厂区沿赤水河,背靠青山,位于落差近150m的山麓上。厂区建筑穿插错落,层层叠叠,是典型的山地工业厂区。扩建区域位于原厂区西侧山腰处,毗邻原厂区生产车间,用地面积约4.6万m2,拟建生产车间规模约1.5万m2,窖池约200个,年产能6×103~7×103t。

1.2现有建筑状况

厂区现有的生产车间多为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建造,大部分车间有40多年历史,均采用钢筋混凝土排架结构,门式钢屋架,钢筋混凝土屋面;少量辅助车间为砖混木桁架结构、青瓦屋面,年代超过半个世纪。因车间建造年代较早,对生产造成一定局限,如车间天窗狭小,室内通风排气较差,酒糟需长时间晾晒;室内光线昏暗,不利于生产作业等。这些问题的日益凸显,使车间产能已经不能满足市场迅猛增长的需求。

2工艺特点与创作指导思想

车间生产效率无法满足市场需求,车间建筑风格也无法传达郎酒历史源流;同时,基地起伏的地貌也对新厂区规划建设提出了挑战。因此,针对上述问题,在新建车间设计时,将指导思想确定为:“创作吻合生产工艺、传承历史文脉、适应当地环境的现代化工业建筑。”

2.1工艺生产特点

酱香白酒的香醇口感源于其独特的生产工艺,而生产车间也有特殊的工艺设计方法。酱香型郎酒的生产需历经粉粹投料、出甑摊晾、堆集发酵、入窖发酵、母糟翻拌、分层蒸酒等多道工序,如此七八轮后得到酱香原酒。这种特殊的酿酒工艺对车间设计提出了严格的技术要求,因此,生产车间必须满足功能组织得当、管线布设合理、空间尺度适宜、通风排气顺畅等要求。

2.2传承历史文化

生产车间除技术层面要求外,对一个近百年历史的中华老字号企业而言,更重要的是历史积淀的延续与企业文化的展示,这是企业在市场的核心竞争力,也是核心价值所在。对于厂区所处的环境而言,除了独特的酱酒文化,常年融汇其中的人文风情和历史文化,成为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多种文化的融合,造就了独特的郎酒文化。当地的历史文化与现代化生产车间的互融,成为设计时着重推敲的问题。

3总平面设计

扩建厂区地势险峻,可建用地甚为宝贵,合理的建筑布局、精简的交通连接,能争取更多空间,获得更大产量,为企业获取更高效益。结合场地自身特点与周边环境特征,主要从以下两方面进行权衡。

3.1适应基地高差,平衡场地土方

场地南高北低,落差为35~42m,平均坡度为10°~12°,东西高差在9~24m,平均坡度为4.5°~6.1°。中部有南北走向沟谷,南侧为填埋场,风向多为东西走向,据场地状况综合考量,在坡度较缓的东部并列布置东西走向的车间,顺等高线前后跌落。车间纵向单元依据高差灵活增减,以取得较强适应性;其他区域依据地形分散布置,纵向长度灵活控制,提高土地利用率。单跨车间适应地形较强,但间距的退让会大大减少土地利用率;而双平跨车间对基地填挖较大,容易引发山体滑坡等次生灾害,且挡墙支护等防护措施,会投入巨额资金,造成浪费。因此,依据场地高差与坡度,并考虑间距及交通等因素,设置高低跨车间适应地形,取得车间数量与地形高差之间的平衡。

3.2加强道路联系,保证车流畅通

场地南侧是厂区的交通干道,由西至东沿山势向下,西北侧有厂区原始道路与场地邻接。因此,需依靠这两条道路解决地块内部交通。由车间排列方式与地形因素,东部设计成环型车道,串接每层每跨车间,保证高低跨车间能双面进车,也为消防提供了双面扑救场地。为保持车流畅通与运输便捷,车道回环处多有接口,在不同标高与东侧干道直接联系,确保车流大时道路畅通。环型车道还能有效地缓解坡度对厂区生产运输造成的压力,除了在车间入口处留出平坦路段便于车辆进出外,其他路段坡度均控制在7%以内,以化解场地内部落差。

3.3剖面适应环境,功能因地制宜

以总平面布局为基础,为与基地环境相适应,依据场地坡度、车间跨度、车道宽度及放坡尺寸等参数,计算出高低跨车间室内地坪差为4.0m,最大限度平衡场地挖填量,依此高差在山墙面设置配套房间,供值班管理之用,一举两得。另一方面,高低跨有助于将蒸酿中产生的大量饱含乙醇的高温蒸汽及时排出,减少金属物件的腐蚀:低跨车间产生的蒸汽经天窗或侧窗就近排放室外,高跨车间的蒸汽则经高跨天窗迅速排放,自身形成上升气流,具有良好的疏导作用。由此能使车间保持良好的工作环境,不必机械排汽,减少了运行费用,经济节能。

4建筑设计

在进行建筑设计时,针对生产车间的功能排布、外部造型、工艺技术、材质色彩等方面内容进行了细致考虑。

4.1灵活高效的功能排布

车间内主要由窖池、泥池、甑罐、晾堂及附属区域组成。其中,窖池区是生产车间的主体,也是影响产量的直接因素,窖池的大小与布置必须与车间内其他功能及柱网相协调,车间纵向采用6m柱网,结合发酵酿造工艺,考虑窖泥池及甑罐等空间,将窖池宽设定为2.8m。车间横向跨度采用15m,考虑车道与晾堂宽度,窖池长度控制为5.3m。如此设置能保证同面积空间中的产能最大化。泥池尺度以容量而定。按照郎酒酱香白酒的酿造工艺需求,各时期的投粮、入窖、封窖、翻拌、堆晾、蒸馏、出酒等工艺对车间内流线有较高要求,且车辆需要进入车间进行装卸,因此,车间内空间布置必须要精简便捷,并满足行车要求。设置窖池纵向一字排布,留出侧向晾堂供车辆通行,晾堂靠近侧窗也便于酒糟晾晒、母糟翻拌、堆集发酵等工序,这样线性的设置可使纵向行车在晾堂与窖池之间就近作业。甑罐集中放置于车间中部,邻接出入口,便于蒸制、灌注及原酒的运送,同时车间中部天窗最为高大,通风效果最佳,能使甑罐区的蒸汽快速排出,避免在内部空间聚集,减少墙面侵蚀,净化工作环境。泥池区使用频率低,一般作封窖之用,故置于车间端头,位于车间山墙处。

4.2传承历史的外部造型

从19世纪20年代至今,老厂区内的建筑,一部分是20世纪90年代及近期所建建筑,其建筑造型简单,内部为混凝土桁架结构,反映了工业建筑结构的时代特征;另一部分是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修建的房屋,均为砖混结构,虽年代较久,但青砖砌筑、清水墙面、檐口叠涩及窗台线脚等特征,展现了近代建筑素雅平淡的风格,烙下了深刻的时代印记。这些建筑造型记载了企业发展的历史,具有代表意义。在酿酒车间设计时,车间外部造型承袭了早期建筑风格,运用设计语汇描摹历史印记;建筑内部结构采用门式排架结构,以取得宽阔空间。为满足生产需要,车间一般有固定的结构模式,受生产工艺及结构设备等条件限制,其内部空间的灵活性不及其他建筑,而对于外部空间而言,不受结构影响而有更大的创作余地。因此,对于生产车间的设计主要立足于建筑屋顶造型和建筑表皮设计。表皮作为附着在结构外表的围护结构,是建筑性格的直观表现。车间外表面采用纵横方式划分:护壁立柱为纵,水平勒线为横。护壁立柱处垂直墙面做双墙垛,顶部砌筑叠涩造型,与早期车间取得一致,墙垛间设置排水管道,造型时兼顾使用。水平窗与高窗嵌入水平勒线之间,并结合窗台、窗套突出立面形体。屋顶采用传统双坡屋顶,为化解车间超长体量、打破平直的屋顶轮廓,采用中高侧低、分层跌落的形式,以求变化。山墙及屋顶错跌处砌筑封火山墙,取得与周边建筑协调。

4.3自导通风与给排水设计

车间采用自导式排气措施。酿酒中蒸酿过程产生的大量蒸汽需快速地排出车间,若采用机械通风方式,气体量大难以满足需求,且常年运行,易耗损不节能。车间内的蒸汽主要由甑罐蒸酿及晾堂酒渣产生。蒸酿中产生的气体浓度大、温度高、较为集中;晾堂酒渣产生的气体浓度、温度不及甑罐区,但堆放量大、区域广,产生的蒸汽量也不容忽视。因此车间采用自然排气方式,通过平开窗、高侧窗及屋顶天窗形成空气环流,自导排气。新车间增大高侧窗及天窗数量与尺度,使排气更便捷顺畅;改变高侧窗开启方式为中悬式,使排气通畅。车间并用重力式与压力式排水系统。车间长度在72~120m,屋顶面积较大为2200~3600m2。车间屋顶外墙天沟处,采用重力流雨水系统,雨水散排至室外散水沟。车间屋顶内侧天沟处,采用压力流雨水系统,雨水排至室外雨水检查井。外墙落水管结合建筑立面设计,隐藏于护壁柱墙跺内,装点了立面。内天沟落水横管平行中轴布置,在两侧山墙处经落水管排出。

4.4材料选择和色彩搭配

材料的选择除有钢材与灰砖外,还采用青石、木材等相互搭配。车间外墙采用“十字式”与“顺丁式”相结合的灰色粉煤灰砖砌筑,分别运用在墙面与墙裙两处,砖墙用色以沉稳的青灰为底,线脚处采用白色抹灰勾边,以增强线条装饰感。屋面采用深灰色压型钢板,取得与原有建筑色彩的协调。屋顶檐口雨水槽喷涂浅灰色防锈漆,形成通长的水平线条。封火山墙墙头、侧墙、线脚等处采用白色抹灰勾勒,强化建筑体感。门窗采用木质窗框,在木材本色上稍加防腐清漆,使其呈现出较为自然的色彩。窗户采用传统花格图案,以求与当地原有建筑融合。墙基勒脚采用当地青石砌筑,形成沉稳质感。建筑色彩使用青灰为基色,更接近当地原有砖混建筑色彩。粉煤灰砖在烧制过程中的深浅差异,能在建筑立面形成不大的反差,使墙面更富有肌理变化。白色抹灰的线脚勾线、压顶与封边,使建筑体量更为挺拔,层次更为丰富。木材除了可增添色彩外,也在人体尺度下营造出亲和感。

5结语

文化建筑论文范文3

由于工程项目施工环境艰苦,很多都地处偏僻,建筑施工企业的文化又以能克服困难,在艰苦的环境中发挥团队作用,作为建设的基本内涵。随着时代的发展,建筑业成为了国家经济发展的支撑产业和富民产业。建筑施工企业作为建筑业的主体,承担着建设国家的重要使命,因此,建筑施工企业的文化的作用有显得极其重要。有四方面具体作用:一是激励全体员工努力的方向;二是企业蓬勃向上的内在动力;三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根本依据;最后是企业价值观和先进人物得到正面弘扬的载体。

二、建筑施工企业文化建设的主体

一般认为,建筑施工企业文化建设的主体是提升职工的综合素质,并赋予强烈的创新意识。目前,工程建设日趋复杂化与规模化,建筑业“四新”技术日新月异,因此,建筑施工企业必须拥有一支高素质的人才团队。以前,那种持有建筑施工企业管理粗放和技术简单的偏见,一直阻碍企业与时俱进。建筑施工企业必须搭建科学合理人才结构,首先是要建立具有现代经营管理理念的管理队伍和较高文化素质的技术工人队伍。

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时代,企业间竞争,已经演化成为文化之间的竞争,而矛盾的焦点则是人才之间的竞争。在接下来的发展中,建筑施工企业要结合文化建设,做好人才引进与培训,促进人才之间的交流,积极为人才创造发展的空间,不断促进人才的创新意识。也就是说,要建立人才培养为主体的企业文化,就必须不断学习和培训,提高人员素质。建筑施工企业要把每一位职工培养成为敢于创新、勇于超越的人。只有,每一位职工都成为敢于创新、勇于超越的人,他们所在的企业才能够出类拔萃、创新发展。我们知道,每一位职工都有各自的需要和实现自我价值的愿望,企业应该通过优秀的企业文化把每一位职工凝结在一起,让每一位职工自觉的认同企业的文化,继而认同企业。促使每位职工自觉地参加培训和学习,不断提升自己主动的为企业奉献与投入,而不是被动地接受每天的工作安排。

随着国家“一路一带”和新型城镇化建设进入攻坚时期,建筑业面临的竞争,将更加激烈。但是,建筑施工企业关键人才匮乏,严重制约这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在大型工程承包中,先进企业的项目管理人素质较高,管理水平和技术能力日臻成熟。许多建筑施工企业的关键岗位人员,由于知识结构狭窄,只懂得一门或二门的专业知识,造成会管理的不懂技术,会技术的不懂管理,往往一件事,需几个人的合作才能完成,增加了处理工作的时间成本。例如:陕西建工第七建设集团,在与和记黄埔的建设合作上,看到了香港大型企业管理上的先进和个人业务综合素质的高水平,认识到了自身与大型上市企业的差距。该企业在加强人才培训的同时,引进一批有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充实管理岗位。在招聘人才的同时,施行重要岗位干部上岗竞聘制度,从而进一步拓宽决策层的用人视野,让真正优秀的人才能够脱颖而出,为企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三、培植优秀的企业文化的意义

优秀的企业文化对企业的发展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促进作用,对建筑施工企业而言,优秀的文化更加重要。优秀的企业文化是存在在企业每一位职工之间的粘合剂,能把管理层、作业层等各个层次的人都团结在完成项目施工目标的旗帜下,并使个人命运和企业的命运紧密相连,个人与集体产生深刻的认同感,使每位成员强烈感受到自己是集体中不可缺少的一员,自身与集体休戚相关、荣辱与共,自身的价值也能够得到最大限度的体现。进而,更能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踏实地为企业的持续健康稳定发展而努力工作。

例如陕西建工第七建设集团,该集团结合发展形势的不断变化,制定了新版的宣传片和宣传画册,同时通过借助各类媒体,大力宣传集团改革发展取得的成就和先进人物事迹,近三年,在各类纸质、网络媒体上发表稿件近500篇,有效提高了集团的知名度及美誉度。集团公司积极做好内部信息的交流,创建了内部刊物,并作为内部经验交流的一种媒介,每月1期,较好地推动了企业文化的交流与传承。在做好宣传同时,利用特殊的节假日,如:三八、五四、国庆节等,有针对性地开展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加强职工凝聚力和向心力。凭借着优秀的企业文化,目前该集团已从“十一五”时单一结构的施工企业发展成为规模上百亿的大型企业集团。

四、总结

文化建筑论文范文4

对定远营兴建的研究分析,清代定远营建设之前,该地区称为“葡萄泉”,曾为清政府的军马场,称“御马圈”。1726年清代川陕总督岳钟琪奏请营建定远营,1730年竣工并刻碑,定远营的建筑历史在碑文中得到佐证。碑文中提及定远营所在的贺兰山地区是“朔方之保障,沙漠之咽喉”,“且形势扼瀚海往来之捷路,控兰塞七十二处之隘口”等原因,“奏旨特设一营,名曰定远”。该地区是清朝北方的屏障,通往西北沙漠的咽喉要塞,邻近宁夏地区,遥望新疆哈密、巴里坤。在军事、交通上的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岳钟琪在该地区请旨设军营。同时,清初蒙古各部落占据着漠南、漠北、漠西地区,康熙三十五年漠南、漠北蒙古均已加入清政府,而漠西蒙古只有和硕特部落加入,其余部落有的与清朝对立,有的虽并入但还有“放抗之心”,定远营的营建起到了对蒙古部落的有效控制,也促进了清朝边疆的稳定。

2定远营社会文化背景

1731年清政府将其赐给为维护西北边疆稳定而做出卓越贡献的和硕特蒙古王爷,入住这里的第一位王爷是二代扎萨克王阿宝。清政府在蒙族地区实行盟旗制度,册封蒙古贵族,这是清政府维护边疆稳定的一项重要政治策略。定远营内的绝对领导者扎萨克蒙古王爷是政治、宗教、军事三位一体的绝对领导者。“扎萨克”是清政府赐予的爵位,蒙古语为“治理”。定远营地区的蒙古族主要是和硕特蒙古族,其八代九王(加上民国末代王爷达礼扎雅为九代人)中七代人与满清皇族联姻。和硕特部落世代与满清皇族联姻,这是清政府恩威并施的抚绥政策。清统治者为阿拉善王在京城之中建有府邸——阿拉善王府,蒙古王爷和福晋会频繁的往来于北京和阿拉善之间,带来了京城地区先进的文化与营造技术,甚至直接带来京城的建筑工匠,民国时期定远营有“塞外小北平”的美誉。邓小平同志曾说过:“20年代,我从苏联回国,经过蒙古国,到过定远营,那可是个好地方,一座了不起的城市。”这座了不起的城市有哪些建筑特色?

3定远营古城布局概述

3.1定远营周边自然环境

几百年来定远营的山脉水系并未发生根本变化,定远营的山脉是贺兰山余脉,城内将近一半的面积都是山体,地势北高南低、东高西低。城北最高处的喇嘛庙山,占据了城内制高点,可观察城内外情形,同时也供王爷及官员祭祀用。东部高低起伏的山体为防御营造创造了先决条件,军事防御体系的营建与山脉走势密切相关,东城垣结构体系建在山脉之上,东北角伸出一段墙体修建角楼。城北深约6m左右山沟为北部的防御提供天然屏障,定远营周边山体共修建有6座营盘驻扎军队,战争时期提供有效的军事支援。定远营的水系均发源自贺兰山,城南有三道河沟,城北山沟内也有河流,河沟处形成的涝坝可以有效灌溉农田。定远营民间一直流传着关于山脉水系的风水说,定远营处在城南南梁山与城北后营盘山之间的盆地,俗语“二龙戏珠”。同样,城南三道河沟与南城门伸出的南大街形成汉字“王”,定远营城垣结构体系与城内喇嘛庙山构成“白”,上白下王为“皇”,当然这些也只是民间流传的说法。

3.2城市格局

定远营的营建主要为了军事防御,城市受当时制度要求规模较小,城垣体系范围内为18ha。建造者将长远发展放在了城南的三道河地区向南延伸,这也是今天巴彦浩特镇的城市发展轨迹。这一时期城内主要建筑有参将衙署、军营、城隍庙、三世佛殿等。1731年和硕特蒙古王爷入住并对此开始了长达200多年的统治,自此开始进行了如火如荼的城市建筑,参将衙署成为阿拉善王府,三世佛殿由汉传佛教性质转变为藏传佛教,日后成为阿拉善地区八大寺庙之一。至全国解放前定远营拥有了行政、军事、宗教、居住、园林等多种建筑类型。阿拉善王府建筑群位于城市东南,包含了西路、中路、东路、新官邸区和花园,占据了城内近一半的面积。值得一提的是古城拥有儒教、佛教、道教丰富种类的宗教建筑,王爷家庙延福寺位于城市中央的重要位置,是城内最大建筑群,这与清朝在蒙古族地区对藏传佛教的大力提倡密切相关。城内城隍庙是除延福寺外最大庙宇,孔庙、关帝庙一南一北遥相呼应,坐北朝南的定远营魁星庙位于东北角,此外在王府内建有马王庙、娘娘庙,南门翁城内有南天门守护神赵公明的财神庙,建在山体之上的东侧城台之上有山神庙。剩余西北的大面积空地供王爷近亲、官员居住的居住建筑,民国时才开始有商业大亨入住。

4多元建筑文化影响下的定远营古城

4.1中原传统文化的体现

在华夏文明的土壤之上营建的古代城市一定受到中原汉族文化的影响,定远营建成之初便由汉族将领川陕总督岳钟琪请旨兴建,督理由侍郎通智担任。王爷会直接从京城之中请来工匠修建定远营,因满蒙联姻的缘故,王爷、福晋及其子女有大量时间在京城居住,促进了定远营对汉地京城文化的吸收。定远营所在阿拉善地区从汉代开始就有汉族人活动,受自然地理条件的苛刻限制,该地区不利于农业发展,很长的一段时期没有大规模的人口迁入。直至清代乾隆、嘉庆时期因清朝的边疆政策,甘肃、绥远、山西、河北、宁夏等地汉族人迁入阿拉善所在的蒙古族地区谋求生计,虽人数并不多,但汉族人对定远营建筑文化的形成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中原传统建筑文化在定远营的营建中体现在很多方面,城市营建遵循堪舆理论。定远营内有三教同奉的文化特点,这是中华传统文化对宗教包容性体现。藏传佛教寺院延福寺前身为汉传佛教寺院,明代便兴建了三世佛殿,蒙古王爷入住后,因与藏传佛教的渊源、清政府的大力推崇改为藏传佛教性质,整体布局以中轴线贯穿的,符合汉式寺院的对称布局方式。结合起伏的山势定远营城内、外兴建有多处花园,城内的王府花园、城外的东、西花园都有对中原地区园林跌山造景文化精髓的模仿,这些园林的营建在阿拉善地区是从无到有的重要历史阶段。城内民居区的街巷布局规整,至今保留有清代、民国时期的街巷肌理,民居区布置牌坊,是主要民居组群的入口处,同时也布置在城隍庙前,作为其前导空间,匾额写有“神明电照”四个汉字。六代王爷之后的丧葬习俗采用了满汉结合方式,改用棺椁和土葬,葬于阿拉善王陵之中。

4.2和硕特蒙古文化的体现

1686年定远营附近地方划定为和硕特部落牧地,1731年王爷入住定远营,和硕特蒙古部落开始了由游牧转向定居的生活。直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的218年间,蒙古族深深影响着古城建筑文化。城内的和硕特蒙古族大部分是王爷近支,和硕特部为卫拉特蒙古四部之一,先祖为成吉思汗之弟哈布图哈萨尔,为黄金家族。和硕特王府墙体四周为白色,因此有“沙漠白宫”的美誉,这与蒙古族文化中对代表圣洁的白色推崇有关。定远营兴建初期,并没有足够的固定式建筑供给居住,蒙古族传统的民居——蒙古包会融入到当地居住建筑中。蒙古族人以西北为最为尊贵的方位,在此方位会供奉祖先牌位、古代神灵,王府家庙——延福寺庙位于王府西北,中路的先祖祠同样位于二进院院落西北侧。在延福寺庙以北的喇嘛庙山上每年正月十五日之前都会举行特有的宗教活动,将阿拉善和硕特旗的腾格里战神或者苏勒德腾格里挂在旗杆上,进行祭祀。与中原汉人不同的是北方民族以西为尊,西侧建筑地位高于东侧;以武为大,武官地位高于文官,体现在王府中路行政建筑的布局中则是武官于西侧办公,文官于东侧办公。和硕特蒙古人居住的四合院正房招待贵客、寺庙喇嘛诵经、举办婚礼等活动场所用,西厢房为一家之主住所,东厢房供老人、孩子起居。院落布局及单体建筑构件高度效仿北京四合院,院落由正房、厢房、院门及院墙组成。但与北京四合院相比有很多不同之处:宅门位于中轴线上直对正房,与蒙古人热情开放心态有关,当地比较有特色的是马鞍形门楼,因该地区风沙强,昼夜温差大,无倒座。

4.3满清皇族文化的体现

和硕特王府中路行政建筑的前身为1730年竣工的参将衙署,《大清会典》工部有记载:“各省文武官皆设衙署,其制:治事之所为大堂、二堂,外为大门、仪门,大门之外为辕门;宴息之所为内室、为群室,吏攒办事之所为科房,大者规制具备,官小者以次而减,佐贰官复视正印为减”,“按察使司及府、厅、州、县署,署侧皆设库狱;教官署皆依放明伦堂;各府及直隶州皆设考棚;武官之大者,于衙署之外,别设教场演武厅”。中路核心建筑为大堂——迎恩堂,面阔五间,有抱厦并月台。衙署建筑具体规制在《钦定大清律例》卷十七“礼律仪制”中规定:“房舍并不得施用重拱重檐,楼房不在重檐之限”,“三品至五品,厅房五间七架,许用兽吻,梁栋斗拱檐确青碧绘饰,正门三间三架,门用黑油,兽面摆锡环”。参将为正三品武官,定远营衙署正门面阔三间,厅房——迎恩堂面阔五间,这些符合《钦定大清律例》的规制。1731年清政府将定远营赐给和硕特蒙古王爷,参将衙署沿用为和硕特王府中路建筑,并没有改变其建筑规制。此后修建的东路、西路辅路建筑遵循清代法典对王府的规制。《大清会典》中将蒙古各部落的封爵制度按八个级别划分,级别高低顺序为:亲王、郡王、贝勒、贝子、镇国公、辅国公、台吉、塔布囊。对每个级别都做了详实的规定,《大清会典事例•工部》:“禁令:顺治初年定,王府营建悉遵定制。如基址高或多盖房屋者,皆治罪。”《大清会典》对郡王府规定:“正门五间,启门二”,“正殿也五间”,“翼楼皆五间”,“后殿五间”,“后寝五间”,“后楼五间”,“殿不设屏座”。和硕特王府正门沿用参将衙署时期的三间,而没有改建为五间,而新修建的东路寝殿二进院正房、三进院正房为五间。清政府也为和硕特蒙古王爷在京城建有阿拉善王府,供蒙古王爷和福晋居住。

4.4藏传佛教文化的体现

定远营与藏传佛教渊源颇深,1642年(明崇祯十四年)和硕特部落首领固实汗驻藏并扶持藏传佛教,1686年,和罗理借达赖喇嘛之言上书请赐牧地。和硕特部第二代王爷阿宝曾经奉其父和罗理之命,护送达赖喇嘛回西藏并统兵驻守西藏四年,将青海的甘珠尔经和宗喀巴佛像带回。阿宝入住定远营后将定远营内一座汉传佛教属寺三世佛殿改为藏传佛教寺庙并大力加以倡导——即延福寺。六世达赖仓央嘉措1716年至1746年间在阿拉善地区传教三十年,期间曾到过定远营延福寺,这些交流活动大大促进了蒙藏的文化融合。清政府出于政治的需要在蒙古地区对藏传佛教的大力扶植和利用,对藏族佛教文化的传播起到重要推动作用。乾隆认为“兴黄教,即所以安众蒙古,所系非小,故不可不保护之”。民国时期阿拉善的藏传佛教寺庙已达40座,形成了以八大寺庙(包括延福寺)为主的阿拉善地区藏传佛教寺庙体系,定远营东郊的雅尔庙也是藏传佛教性质。阿拉善地区的各大寺庙广为流行“查玛”活动,是藏传佛教驱魔辟邪的一种宗教活动,反映了信徒祈求吉祥的愿望,意为凶煞的舞蹈,融合舞蹈、音乐、诗歌、美术的宗教艺术形式,具浓厚的艺术色彩,通过视觉感官传授佛教思想。延福寺山门前是举行“查玛”庆典活动(跳布踏)的广场。延福寺举行的吊唁和出殡仪式非常隆重,各大寺院的喇嘛都会来此念佛诵经。现存藏传佛教延福寺保留相对完好,建筑布局中将汉式寺院的主体建筑大雄宝殿改为藏式风格的大经堂,这样的布局手法常见于蒙族信仰藏传佛教地区(图16)。大经堂的平面更多体现藏式建筑特色,“回”字形的布置,提供了求佛转经的通道,是藏传佛教重要体现,同时底层至顶层的平面形式有较大变化。建筑造型为汉藏混合式,屋顶将传统的歇山顶与藏式平顶相结合,在细部处理上也体现藏式建筑特点。

4.5回族文化的体现

清乾隆年间最早一批的回族人来到定远营地区,是当时第三代王爷罗布藏多尔济随征新疆带回的哈萨克降卒,俗成“缠回”,归化后随旗人风俗,回教信仰不变。其余大部分回族人为周边宁夏地区来此从事商业活动回族人,逐渐定居于此。定远营的回族人主要集中在城南三道河沟地区。定远营还有一部分信仰伊斯兰教的蒙古人被称为“蒙古回回”或“缠头回回”,信仰伊斯兰教的蒙古族的源流有三种说法:其一,据说元末明初西北地区蒙古族就有信仰伊斯兰教的,从新疆迁徙到阿拉善地区宗教信仰不变;其二,第二代王爷阿宝康熙年从青海迁徙到西套时,带回了青海西宁的“蒙古回回”百余人;其三,第三代王罗卜藏多尔济征战新疆而带回了哈萨克族的降卒,他们与蒙古民族相处和睦,后加入蒙古部落成为蒙古人,但伊斯兰信仰不变。民国时期,最初的礼拜堂是在三道河商业区的万盛店中两个房间中。后建了伊斯兰教建筑两处,第一处是1929年在商号万盛店院内由回民集资修建“下寺”也称“老寺”,位于三道桥以南。1941年因伊斯兰教信仰的人口规模不断壮大和教派的区别,便在南梁顶东沿建设了第二处伊斯兰教建筑,称“上寺”或“新寺”。除了人口的流动因素外,行政上也曾两次隶属于宁夏:1376年明朝始置宁夏卫,控制范围包括定远营所在地区;1928年-1954年属宁夏省。相似的地理气候,也容易使两个地区的建筑形制相互借鉴,宁夏地区的建筑文化逐渐融入当地,主要体现在单体建筑形制上,定远营内的建筑大多厚墙、平顶、土坯材质、屋内布置有火炕,在民居中表现尤为明显,这些都是宁夏地区建筑的典型特点。

4.6西方文化的体现

1864年(同治三年)罗马教皇非法指定清朝的蒙古族地区为“圣母圣心会”教会的宗教传播范围,属天主教,这使得阿拉善地区天主教的势力迅速增大。1907年(光绪三十三年),基督教牧师马衣山来到定远营传道。1926年瑞典人基督教牧师浦博爱及妻子李美玉来到定远营传教。1938年-1944年,定远营信仰基督教民众已有百余人。有记录可查的定远营的基督教建筑为牧师浦博爱及妻子李美玉1926年(民国15年)建造的福音堂。在民国时期“洋居风尚”盛行的大环境之下,蒙古王爷和福晋往来于北平与定远营之间带入了西方建筑文化。西方建筑文化因传入时间较短,城内西方文化影响下的建筑风格主要体现在王府群落中改建、新建的建筑单体中。东路一进院的东西厢房的檐柱民国时期改建为欧式风格,柱子伸出屋面之上,柱头有装饰,材质为石材。1931年二进院的大殿正立面改建为以“延年益寿”为主题的欧式风格,立面三段式,青灰色砖石砌筑五个连续的半圆形拱券门,檐柱高出屋面,柱身有排水设施,拱券之上的山花纹样各不相同,有仙鹤、植物、仙鹿、宝瓶、莲花,立面写有“益寿延年”四个汉字。1943年末代王爷达理札雅兴建的新府邸建筑群落,现仅存的寝殿是一座集居住和办公功能为一体的建筑,无论是平面布局还是立面造型均具有浓厚的西方建筑文化色彩,这座寝宫仿照了京城中阿拉善王府中的一座二层建筑,因主客观原因只建了一层。材质为青灰色砖石,平面“凹”字形,突出部分为八角形,平面左右基本对称,中间南北向走廊贯穿,房间沿走廊东西两侧布置,四个直通室外出入口,主入口位于中轴线上,立面三段式,突出八角形部分为平屋面,设有排水构件,主体屋顶为悬山顶,中西合璧建筑风格。

5结语

文化建筑论文范文5

关键词:民间艺术;图腾;猪文化

在我国传统民间艺术中,有着丰富多彩的装饰着猪形象的生活用品,如给孩子做的猪头鞋、猪头帽,脚踩元宝的猪形存钱罐,春节时糊在窗格上的小猪剪纸,贴在大门上的肥猪拱门年画,这些猪形象无一例外都整体丰腴圆融、色彩丰富艳丽、造型憨厚可爱。在现今社会人们的观念中,猪是懒惰、蠢笨、肮脏、不思进取的代名词,为什么在有着丰富历史传统和广大民众基础的民间艺术中却被塑造得如此多姿多彩、可亲可爱呢?

猪,在古文中称作豕,《尔雅•释兽》有“彘,猪也。其子曰豚,一岁曰豵”的说法。可见,彘、豚、豵、豕都是猪的意思,区别在于成长的不同阶段。在悠远的原始陶器中,以猪作为造型和纹饰的就有大量发现,如出土于甘肃秦安县王家阴洼的猪面纹彩陶壶(图1),腹部绘有一圈猪面纹,憨态质朴。出土于浙江余姚县河姆渡遗址的黑陶猪纹钵(图2),两侧各阴刻一猪纹,身上刻有花纹,脊背上鬃毛直立,猪的头部前伸低垂,双目圆睁。出土于辽宁红山文化遗址的玉猪龙,双耳直立,两眼圆睁,吻部凸出且鼻间有横纹,具有明显的猪头特征。商代青铜器同样也有以猪为造型的尊形器出土,如出土于湖南湘潭的豕尊(图3),头部细长、嘴巴向上拱起,露出尖利的牙齿,塑造了一头凶猛的野猪形象。同一时期,还有出土于上海炼艺铜厂的豕卣、出土于湖南汨罗的豕磬以及出土于山西的西周猪尊(图4),等等。这些都说明,在早期人类社会生活中猪有着重要的地位和影响。猪的形象在在文人墨客的笔下较少见,多存在于有着广泛群众基础的民间社会生活中。每逢新年,农家小院自然红红火火、张灯结彩,映亮了窗花里憨厚的小猪、大门上憨态可掬的肥猪拱门,洋溢着喜庆气息。厨房里热气腾腾的面花礼馍之中,也少不了肥嘟嘟的猪形象。屋子的墙上必定悬挂着背驮元宝、张大嘴巴的肥猪,意寓招财进宝、财源广进的美好希望。此时在北方、尤其是陕西农家,小孩必定会脚穿猪形鞋,头戴猪形帽,吆三喝四、成群结队地放着炮仗。到了晚上,玩累了的孩子抱着满身绘花、憨厚稚拙的泥塑猪形玩具,头枕绣着花朵的猪形布枕酣然入梦。正如原始人以虎、熊等动物的面孔装饰自己一样,用猪装扮的习俗同样因为猪有着超越自然的能力,与虎头帽、虎面具、虎玩具一样有着相似的驱邪功能。民间美术的主体是普罗大众在生产力极不发达的社会背景下,深信万物有灵而产生自然崇拜的艺术形式,既不同于精工细作、装饰华美的宫廷艺术,也不同于畅神抒情、含蓄蕴藉的文人士大夫的艺术,最大的特点就在于其鲜明的功利色彩,体现着强烈的目的性,是以具体对自然的要求为导向的。原始时期,人们对极端的自然现象如惊雷闪电引起的山火、狂风暴雨引起的山洪、生老病死引起的的离别等现象无法理解,企图用某种仪式去控制自然,使自然服从人的意志,这种仪式就是巫术。当巫术无法达到目的的时候,便转而对自然产生敬畏,对那些具有超越人的特别能力的动物产生图腾崇拜。比如勇猛无比但又威胁人类安全的老虎,作为重要食物但又难以征服的野牛、野猪,具备强大生育繁衍能力又能够在水里自由游动的鱼、水陆两栖的蛙等等。图腾是以图像符号为手段的原始崇拜,因此被认为是人类最早的艺术活动。这些图像符号包含了人类长久以来对自然的认识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一直延续至今,成为民间美术最核心的内容。

猪是勇猛的象征。在东北民间有句俗语叫一猪二熊三老虎,意思就是山林中最危险的动物是野猪,第二是熊,老虎第三。原始时期,动物是人类最主要的食物来源,但工具很落后,今天猎人拿着枪去打猎,原始社会则拿着石头、木棍与动物较量,捕猎成本很高,动物对于人类来说是既爱又恨。《淮南子•本经训》就有“封豨修蛇皆为民害”的记载,封豨就是野猪。因为青面獠牙、勇武剽悍,由畏惧而产生敬畏,希望借助它的力量避邪镇妖,抵挡自然灾难保护自己,野猪就有了超自然、超人性的神格功能,成为人们战胜邪恶、驱疫祛祟的精神图腾。《庄子•大宗师》列举古今得道之神,其中就有一个与猪有关的狶韦氏,列在伏羲、维斗、日月等之前生天生地,是名副其实的创世猪神。“豨韦氏得之,以挈天地。伏羲氏得之,以袭气母。”[1]汉代也有治水猪神张渤,他在治水时变化为一头大黑猪,用长长的大嘴巴拱掘泥土、引水疏流。《山海经》中有许多以猪为形象的山神存在。如《山海经•北山经》:“凡北次三经之首,……其十四神状皆彘身而载玉……其十四神状皆彘身而八足蛇尾。”[2]98《山海经•中山经》:“凡苦山之首,……其十六神者,皆豕身人面。”[2]161“凡荆山之首,……其神状彘身人首。”在今天四川北部地区乡村,路边的神龛里仍然能够看到被当地人认为能够消除猪瘟的“猪神土地”。俗语说人如其名,人的名字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家族对他的希望,既然野猪是具有神力的,自然受到人们的普遍崇拜。二十五史中,以野猪命名的人物就层出不穷。《晋书•石勒载记》中就有“堂阳人陈猪妻一产三男”的陈猪,因为妻子产下三胞胎男孩而得到政府奖励;也有赫赫有名的燕云十八骑的“孔豚”,豚泛指小野猪。《陈书》记载有被高祖斩于建康的傅野猪,“己未,斩刘归义、徐嗣彦、傅野猪于建康市”[3]。《旧唐书•安禄山传》记载:“立庆绪于户外,庄持刀领竖李猪儿同入禄山帐内,猪儿以大刀斫其腹。”李猪儿操刀入室,刺死了安禄山。《金史》中有“元帅完颜猪儿”。当然,最有名的应该是汉武帝刘彻,刘彻原名刘彘,彘就是野猪,据《汉武故事》记载:“景帝亦梦高祖谓己曰:‘王美人得子,可名为彘。’及生男,因名焉”[4]。彘是汉高祖托梦给景帝的。除人名以外,也有以猪为军队命名的。《汉书•王莽传下》记载:“匈奴寇边甚。莽乃大募天下丁男及死罪囚、吏民奴,名曰猪突豨勇,以为锐卒。”[5]王莽将敢打敢拼、不怕死的勇士和死囚及奴隶作为精锐部队,取名“猪突豨勇”,希望他们像野猪一样勇猛、所向无敌。《南史•王琳传》记载:“琳将张平宅乘一舰,每将战胜,舰则有声如‘野猪’,故琳战舰以千数,以‘野猪’为名。”[6]无独有偶,日本语里,“猪”有“乡村狮子”的含义,猪突猛进(ちょとつもうしん),意思就是不顾一切地往前冲。猪是灵异之兽。从目前所掌握的考古资料来看,原始社会的人们在器皿上雕刻或涂绘的纹饰图案,有某种特殊的意义,或崇拜、或图腾、或神灵。不管在河姆渡遗址、仰韶文化遗址抑或马家窑文化遗址,都有猪纹或猪形塑品的出现,这本身便说明猪在原始先民思想意识中有着不寻常的地位,是作为某种吉祥之物或灵性的化身而受到崇拜的。《山海经》里面记载了大量具有灵异征兆神力的猪形动物,如《山海经•东山经》:“有兽焉,其状如豚而有牙,其名曰当康,其鸣自叫,见则天下大穰。”[2]118当康是兆丰穰的瑞兽,样子像小猪,有大牙齿,这个叫当康的动物一叫,天下就会大丰收。《山海经•中山经》:“又西二百里,曰昆吾之山,其上多赤铜。有兽焉,其状如彘而有角,其音如号,名曰蠪蚳,食之不眯。”[2]130这种叫蠪蚳的动物像猪,头上长角,叫起来像人哭,吃了它就不会做噩梦。《山海经•中山经》:“又东三百五十里,曰凡山,其木多楢、檀、杻,其草多香。有兽焉,其状如彘,黄身、白头、白尾,名曰闻獜,见则天下大风。”[2]198这种叫闻的动物形状像猪,身子是黄色的,脑袋和尾巴是白色的,它一出现就必定有大风。《山海经•东山经》:“有兽焉,其状如豚而有珠,名曰狪狪,其鸣自叫。”[2]104名字叫狪狪的动物外形与一般的猪相似但体内却有珠子。《山海经•东山经》:“有兽焉,其状如夸父而彘毛,其音如呼,见则天下大水。”[2]103形状像猿猴却长着一身猪毛的动物,发出的声音如同人呼叫,一出现天下就会发生水灾。《山海经•东山经》:“有兽焉,其状如彘而人面,黄身而赤尾,其名曰合窳,其音如婴儿。是兽也,食人,亦食虫、蛇,见则天下大水。”[2]119身形像猪,长着人的面孔,全身是黄色的,尾巴是红色的合窳,一旦出现天下就会发生大水灾。也有一种说法,认为猪与龙相通,是雷神的象征。在辽宁牛河梁遗址女神庙出土了一件玉器,整体弯曲呈C形,双眼突起,鼻端齐平有鼻孔,背部近头处都有一小孔,与传说中龙的造型相似,被称为C形大玉龙,又因为头部像野猪,有的学者称其为玉猪龙。根据《辽宁牛河梁红山文化“女神庙”与积石冢发掘简报》“墓中随葬三件玉器,一玉箍形器横置于头骨下,二猪龙形玉饰并排倒置于胸骨上,背靠背,吻部向外”的描述[7],冯时先生认为墓主“应为巫长一类的人物”,而墓主“胸前摆放的两件猪形礼玉便是巫长交通天地的道具”[8]。除玉猪龙外,女神庙还出土了泥塑猪形龙,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陆思贤认为,泥塑猪形龙是雷泽中的雷神形象。[9]《山海经•海内东经》有“雷泽中有雷神,龙身而人头,鼓其腹”[2]252的记载,《山海经•大荒东经》有“东海中有流波山,其上有兽,……苍身而无角,一足,出入水则必有风雨,其光如日月,其声如雷,其名曰夔”[2]265的记载。“鼓其腹”“其声如雷”都说明雷神与鼓是一体的。不管是C形大玉龙,还是泥塑猪形龙,都具有猪一样的大长肚子,“鼓其腹”,目的是用来擂鼓打雷。龙是中国古代文化中最受尊崇的神灵,龙崇拜起源于原始社会的农业生产,雨水决定着农业生产的丰歉,而下雨往往伴随着雷电,龙作为雷电云雨之神,在不同的文化区域以不同的组合形式出现在社会生活中,既不是对某一种图腾的神化,也不是对多种图腾形象的融合,而是以多种动物特征综合表现的图腾神灵。红山文化的猪形龙,头部像野猪但没有角,身体像蟒蛇但没有鳞片,背部有鬃鬣飘扬外卷,与中原地区原始文化的龙神形象和商周时期的玉龙造型有所不同,应该是具有东北原始区域文化的某种特性。这也说明在原始宗教信仰中对猪的崇拜早已形成。猪是财富的象征。虽然凶猛、强悍,相对于老虎、熊却易于捕捉驯化,而且肉质肥美、易于储存。随着生存方式和生活方式的改变,野猪的神力对于人们来说不再重要,经过驯化的肥美家猪成为生活的保障和财富的象征。从新石器时期主要遗址出土的“六畜”遗存统计数据看,不论是绝对数或百分率,都以猪为最高。[10]猪已经是“六畜”中经济地位最重要的一畜,成为家庭密不可分的组成部分。“家”字,甲骨文写作“”,由一个尖顶房屋和一头“豕”构成,“豕”就是猪,可以理解为有家必有猪,有住的,有吃的,才能安身立命,才能成为真正的“家”。民间俗语“教子不离书,种田不离猪”“耕田不养猪,等于秀才不读书”,既包含农耕文化下猪在生活中的重要地位,也涵盖了人们的思想情感寄托,带有质朴的原始思维痕迹。清代张英等人的《渊鉴类函》中有一句古老的民谣:“猪入门,百福臻。”[11]《墨子•非攻上》记:“至攘人犬豕鸡豚者,其不义又甚入人园圃窃桃李,是何故也?以亏人愈多。”[12]犬豕鸡豚比桃李价值更高一些,所以偷盗猪狗鸡家畜损人更大,不仁更突出,罪过也更深重。《史记•货殖列传》记载:“泽中千足彘……此其人皆与千户侯等。”[13]542“羊彘千双……此亦比千乘之家,其大率也。”[13]542《礼记•曲礼》说:“问庶人之富,数畜以对。”[14]可见,猪的多少显示着财富的多寡。在民间美术中,猪形象的出现往往伴随着聚宝盆、蝙蝠等福瑞符号,年画中的“肥猪拱门”的“拱”字,不管是寓意还是形象,更是表达了福财堆聚、向上的美好愿望,深入民心。

文化建筑论文范文6

建筑类型学的手法绝不是简单地回归历史。在今天新的实际环境中,我们使用新的材料、新的技术、新的思想方法在新的文脉中尝试将这些特殊的历史成果片段重组。在新的环境下,运用传统的关系将之组织或是采用新的关系将之重新拼贴。这些尝试均以“激起人们对往昔生活和建筑片段的回忆而获成功”。实质上,很多建筑大师都经常采用这种手法。如贝聿铭,他在国内的作品,从早期的香山饭店到近期的苏州博物馆,显而易见,无不是采用类型学的手法,还包括日本滋贺县的美秀美术馆等等。若说有什么不同,那只是抽象简化的程度不同而已。建筑类型学的手法虽然很大程度上倾向于“形”的传承,但在将“形与形之间关系”类型化时,它已涉及了“神”的传承。因而,它不能只被看作是物质层面上的手法,毕竟,它还物化了“神”中“形”的部分。

一、意匠的传承

建筑类型学的手法更倾向于“形”的继承,而意匠的传承,更多追求的是“神”似,是一种哲学上的、精神的、态度的传承。要做到这一点,必须对自己本土的传统建筑融会贯通,再将所得到的新的、提炼过的、更深入的、高一层次的认知应用到自己作品中去。在此方面,国内建筑师一直在努力,但从最终的作品而言,同样面对此问题的日本建筑师走得更远。在这里,以“缘侧”为例进行说明。所谓的“缘侧”就是日本传统建筑的檐下空间。当然,防雨、防潮必然是建筑重点考虑的功能,但这仅仅是其檐下空间较阔的因素之一。从空间的角度讲,“缘侧”属于半明半暗、半内半外的空间,“缘侧”的存在使得日本传统建筑的室内外空间的关系独具特色,空间流动感强,如行云流水,与室外环境联系畅然。显而易见,无论是中国的“檐廊”,还是日本的“缘侧”,都属于灰空间,即过渡空间。不同的是,我们的传统建筑从院落过渡到室内显得更加柔和,体现一种过渡渐变的过程,而日本传统建筑的“缘侧”空间更有“静”的特质,虽然有踏石等过渡,但从空间感受上仍有较强的异域感。从功能的角度讲,日本的传统建筑以“缘侧”这种简单的办法解决过渡和连接等复杂问题。此外,其还承担会客,接待等日常生活活动。从形态的角度讲,日本建筑平面多为不对称布局,所对应的檐下空间自然也不对称。而且即使在一个建筑单体上,檐下空间也以局部设置为多。从审美的角度讲,日本传统建筑的审美崇尚“阴翳”与“幽玄”,而“缘侧”出檐深远,即使在白天,檐下阴影在立面效果上仍占具很大成分。这些效果正是在黑暗和光明的边界上赋予物质形体以及精神。从宗教角度讲,日本在佛教传入时还处于古坟文化时期,所以佛教必然产生具有主导和控制性的影响。所谓的“余情”“幽玄”“寂”“陀”等审美形态无不是受到禅理的影响。具体到建筑就是营造空灵、闲寂的静谧空间,而这种空间要求的是黯淡平和,而非一个泛光的世界。这也是“缘侧”在室内外过渡中营造的氛围。从文化的角度讲,缘侧的灰色气质影印着日本文化的灰色基调,这种“灰”的属性在很多艺术中以相同的意匠营造。例如,缘侧似于世阿弥所创的“能”剧当中的一个重要概念——“静隙”,同时,它也似于中日水墨绘画中的“余白”。由“缘侧”所影射到的相关文化内涵有很多,但大多是具有非理性因素的灰色域文化概念。

总而言之,“缘侧”是一个具有“静”的特质的过渡空间。在这里,光作为运动的载体之一,在非泛光的空间状态下,让人体味运动的间歇,感受变化瞬间的定格,认知物体的真实存在。它正是让人的精神从有限的小空间延展至无限大宇宙的精神导体。所以,在日本现代建筑中,我们还能找到一些独特的空间,这些空间并非功能需要,而是建筑师给使用者冥想,发掘内心世界,体验精神快感的“安静”空间,它们可能是长长的坡道,也可能是凹入墙体的小室或某个被隔离的场所。这正是“缘侧”精神内涵的部分延展。虽然它们没有以原形嵌入现代设计中,但通过领会其“静、寂、幽”的精神,部分或完整地表达了原有的精神构架。在形式的继承上,如中廊下型住宅,继承并改善了“缘侧”的形式,将共用的“缘侧”分配于各个房间,很好地适应了现代生活。在精神的继承上,如黑川纪章的“无”和“中间领域”两个设计概念。在艺兰斋美术馆的入口设计中,长长的顶板让人有一种既室内又室外的错觉,也许他正是追求这种感觉上的模糊性,这也正是“缘侧”空间的“中间属性”的继承。其实,实现一种传统精神的继承可以通过多种不同的形式。如安藤的住吉长屋,虽然在70年代住宅同周边环境关系趋于封闭的背景下,形式上看来是拒绝外部环境,并不像“缘侧”一样温柔地接受外部空间,但它却具有“缘侧”精神的空间——由墙和两侧的屋室围合成的内庭,上空被二层的过桥打破,自然光将过桥的阴影静静影射在地面和墙壁上,朝暮变换,四季轮回均可体味。空间材质与形式的极端简约,让主人可以在进行家庭活动的同时也注重内心情感,感受超脱和静寂的心理需求而非形式本身——这也正是“缘侧”精神的表达。也许,我们继承了感觉或者精神,我们就真正继承了传统。正是这些感性的人们将这块用以享受精神的方寸之地留了下来。相比之下,我们对于将自身精神以抽象方式传达还较为陌生。

二、对比手法的传承

文化建筑论文范文7

1.1城市规划设计

城市规划是对城市的总体布局、空间设置、土地利用等进行综合性的规划与设计。城市规划设计时建立在城市发展的基础上的,在设计时要注重经济性和可持续性的要求,促进城市的总体发展。城市的设计必须以一种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的眼光去看待,同时更要接受和延续城市现有的历史景观,在规划过程中通过历史建筑的保护利用以及城市的改造升级,促进城市的发展。

1.2建筑设计

建筑设计是对建筑物进行合理的设计与规划,从建筑的外观、结构以及功能等各方面出发,保证建筑的经济性、美观性以及实用性和生态性。建筑的设计必须满足建筑自身特点的需求,同时符合当地的基本环境与人文状况,更需要与城市的发展相协调,从布局、色彩以及功能上与城市规划完美对接。

2城市规划设计与建筑设计的关系

2.1城市规划设计指导建筑设计

建筑是整个城市的基本组成单元,对于城市的任何规划包括道路、交通、园林绿化以及建筑等,都会对建筑的设计带来一定的影响。城市的规划从土地资源的利用,空间布局的高效等方面作出了规定,这些都为建筑的设计提出了一定的指导。建筑并不是独立存在的个体,其必须与外界环境进行联系,而这一联系都是城市规划所构建出来的大环境。因此在进行建筑设计时,必须考虑到城市规划的需求,以城市规划设计作为指导,从而最大限度地保证建筑与城市的共同发展。这样不仅能够在全局上实现各个因素之间的调和,也能够对整个城市的功能布局和各项设施建设分配问题上实现最大化的协调。

2.2建筑设计服从城市规划设计

建筑是城市的基本组成部分,一定程度上而言建筑甚至在城市中占到了主要的地位,它是人们工作和生活的基本场所。因此城市规划设计中对于建筑也会作出相应的规划,而建筑在进行设计时必须服从城市的规划设计。一般情况下,一个城市最近几年的人文景观和自然环境发展都会包含在城市规划的发展计划当中,因此建筑设计人员必须搜集充足的资料,了解城市规划中对于建筑与环境的要求。建筑的色彩选择尽量保证与城市规划环境的相协调,建筑的标高应满足城市规划的要求,建筑的功能选择应服从城市规划的规定等。建筑物可以通过自己的独特造型在城市建筑中脱颖而出,但是也应当注重自身在城市规划设计中地位,科学合理的进行设计,这样才能最大化的保证城市建筑的良性发展。

3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的协调发展策略

3.1合理进行城市规划设计

在进行城市规划设计时,必须统筹兼顾到城市、建筑、环境以及人员需求之间的关系,在城市规划设计中不但要注重城市的功能分区,交通流线,而且还要注重建筑物的体量、尺度、比例、色彩、造型、材料、空间等。在进行规划时切不可仅考虑到短期的需求,应用一种长期的可持续发展的眼光看待城市的规划设计,如人口的增长与移动,对于建筑功能需求的改变以及对于生态环境的需求等。一个合理科学的城市规划设计,能够更好地为建筑设计提供指导,为建筑的设计发展指明方向。

3.2科学的建筑设计

建筑在进行设计时,应综合考虑到城市规划的需求。其中较为重要的是对城市发展的规划,如城市规划中对道路交通、城市环境以及建筑发展作出了长期的规定,则在建筑设计时必须考虑到这些长远的需求,从而保证建筑与城市之间的协调发展。避免仅仅依据设计人员的单方面思路来对建筑进行设计,导致运营阶段出现建筑无法与周围变化的环境相互协调适应的情况发生。此外,建筑设计必须遵从城市规划设计中的硬性规定,如建筑的色彩、标高和布局等。通过城市规划设计为建筑营造一个合理的规定和环境,通过建筑规划对城市规划的相应,促进二者的共同发展。

3.3建立建筑设计方案评审制度

文化建筑论文范文8

咸阳城市绿化这几年围绕“生态咸阳、人文咸阳、宜居咸阳、和谐咸阳”的奋斗目标,坚持“大生态、大园林、大绿化”的工作要求,积极实施了“三万”工程(万亩绿林、万亩水面、万亩花卉),先后建设了咸阳湖景观带、沣河生态绿林、千亩绿林、西渭苑绿地等一大批城市绿地,城市绿化建设有了快速发展,但在园林建筑设计及建设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

1.1数量少

从整体上看,目前咸阳城市园林绿地内以植物造景为主,园林绿地缺乏文化内涵,缺乏景观特色,成为一片“纯”绿化。但这种“纯”绿化的绿地在使用和景观功能上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无游憩性场所,无服务性建筑,缺乏园林建筑小品,缺乏办公管理设施,人们只能成为这些绿地的匆匆过客,无法感受园林的魅力和体会园林的意境。例如西渭苑绿地,面积6.7hm2,园内除道路和小面积的铺砖广场外,只有2座公厕、1处自来水管理用房,园林建筑和园林小品匮乏,绿地景观单调,周围的居民只能沿着园路散散步或占着园路跳集体舞,整个绿地并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

1.2没特色

因为在城市园林绿化建设时,只注重了植物景观的打造,认为绿化工程建设只是简单的栽树、种草,即使设置一些园林建筑,在设计时也没有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景观失去特色性,或者说园林中所要营造的意境并没有很好通过这些载体表现出来,使园林景观缺乏自己的地域特色、文化特色,再加上缺乏一些细节上的处理,空间尺度比例无当,场所感不强,设计缺乏对人的心理、行为的研究,使园林建筑样式单一,形式雷同。

1.3缺管理

园林建筑建成投入使用后,随着时间的推移,会自然发生风化、老化现象和一些人为破坏情况,如果后期维护工作跟不上,就会产生建筑破旧不堪,小品残缺不全的现象,成为不能看的景观,不能用的设施。例如建筑上的涂鸦,小品上的残缺,设施上的不全,使园林建筑达不到预期的景观和功能需要。

2几点建议

根据目前咸阳园林建筑及小品存在的问题,我认为在今后的工作中要做好以下工作。

2.1加强规划

首先在绿化设计时,从整体的景观需求出发,在满足一定的功能需要前提下,遵循适用、坚固、经济、美观的原则,从立意、选址、布局、借景、尺度与比例、色彩与质感入手,强调景观效果,充分地利用和改造环境条件,做到“景到随机”、“因境而成”,确定恰当的设置位置,合适的建筑类型,合理的建筑密度,精确的空间尺度,做到因地制宜,宜亭则亭,宜榭则榭,不多建,不少建,使园林建筑能够融入环境,体现历史、文化内涵,创造艺术意境。

2.2加强建设

高水平的设计只有在高水平的施工情况下,才能达到设计的目的。园林建筑不同于其它建筑,往往其中蕴含深厚历史文化,对其做法是有严格要求的,特别是一些仿古建筑的修缮工程,施工工艺都有一定的流程,现场复杂多变的情况,这就需要施工者有丰富的经验。同时,园林施工是园林的第二次设计,在施工的过程中根据实际施工情况,对施工图纸进行适当调整,这些因素都对施工者的素质、水平都有一些特殊要求,只有高水平的队伍才能建设高标准的工程。

2.3加强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