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安全工程范例

网络安全工程

网络安全工程范文1

践行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分析国内现有网络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与问题,结合目前网络工程职业需求,提出网络工程人才培养的应对办法,同时从开放的平台、创新的平台、设计网络工程专业信息安全实习体系路线图等方面分析出网络工程专业信息安全实习体系具体建设途径,从而提升学生的就业技能。

关键词:

网络工程;实习体系;应用型人才

1网络工程人才培养的现状

1.1计算机相关专业面临严重的生存危机

根据教育部最新公布的专业指导报告,计算机相关专业成为了就业形势最严峻的专业之一,而计算机相关专业的学生数量在全国高校学生总人数中排名第二,可以毫不客气的说,计算机相关专业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内,都要面对“专业人才”过剩的残酷的市场现状。作为高校,我们学院属于国家二类本科学校,教育部公布的本科院校层次中处于倒数第二档,没有相对优势。作为专业,计算机相关专业在最近几年内,迅速的从热门专业演变到就业老大难专业。在学院内部,我们的师资、实验室资源客观的说应该属于中下游专业,也不具备相对竞争优势。“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我们认识到面临的严峻形势,我们的专业想要生存,我们必须、也一定要走出一条有自己的特色专业建设道路。

1.2师资问题困扰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改革

网络工程是一门以应用为主学科,对基础理论研究的人才量大概只占人才总需求量的10%左右,大量的人才需求是应用技术型人才,这类人才的特点是必须“实践之中出真知”。但是因为提供的待遇缺乏足够的竞争力,高校的计算机教师大部分是“从学校中来,到学校中去的”硕士或者博士,长期进行理论研究,缺乏项目实践经验。自己都没有项目实践经验,自然不能把很多的很多项目经验带到课堂或者实习中来。这也是目前计算机教育体制的现状,也是学生就业难的原因之一。

1.3以工程项目为核心的实习体系是大势所趋

创建以网络工程实践项目为核心的实习教学体系,我们在实验室设置网络工程案例项目,提高学生的网络工程关键实践能力,实现校企“零距离”的对接,增强就业的竞争力,满足社会对未来人才的需求。

1.4网络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的特点

根据当今网络的应用发展和网络工程专业的特点,实习教学体系应有如下特点:

1.4.1实验平台具有复杂性

一个基本的网络实验至少要两台计算机才能构建一个最简单的网络环境,而网络环境太简单又会使实验在数量和质量上受到限制。为了取得较好的实践效果,每组实验需要多台计算机、路由器、交换机等网络硬件设备,各小组之间才可以构成更大的网络实验环境。

1.4.2实践教学具有独特性

网络实践教学中的路由器配置、防火墙配置等实验在正常的上机时间内是无法完成的。并且有些实验与实验之间是紧密联系的,例如先进行硬件防火墙的配置,然后进行协议的测试和内外网的访问,实验之间的联系密切,这给实践教学的实施提出了很大的难题。

1.4.3实习中知识跨度大、综合性强。

网络工程实习要结合局域网安全、网络协议分析、网络编程等多门课程来开设实验,是对网络工程的实施过程进行模拟仿真,具有很强的综合性。

2网络工程人才培养的应对办法

2.1网络工程专业毕业生应该掌握的知识和能力

2.1.1计算机网络、网络协议分析、网络与信息安全、网络操作系统及应用开发技术相关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方面的理论知识及应用能力。

2.1.2要求具备扎实的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具备扎实的服务器配置、网络与信息安全的实践技能。

2.1.3掌握网络攻击的技能,同时能够提出相应的防御措施,加固现有的网络环境。

践行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的目标,培养出高水平的网络工程人才,必须构建一套完善的、高质量的实习教学体系,包括网络基础实验、网络工程综合实验、认识实训、专业实习、生产实习和毕业设计等实践教学环节。使学生掌握网络的基本理论及网络工程的实用技术,理解网络协议体系、组网技术、服务器配置、网络与信息安全、网络性能评估、网络运维及管理、网络攻击与防御等工作。

2.2重组教学体系

根据社会对网络工程人才需求的变化,以及网络工程专业的现状和发展,确定实践教学内容,以实践教学内容定位理论教学内容,对整个教学体系的教学内容进行合理取舍。

2.2.1合并、压缩或调整原有课程中陈旧和重复的内容。

如压缩或调整网络原理中一些比较陈旧的知识,如令牌环网、令牌总线网、FDDI网络、CSMA/CD、X.25、帧中继等技术,从而加大实验学时,增加课程设计和实习环节。

2.2.2根据网络应用发展的具体情况和人才需求变化,对一些学科理论有重大发的基础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重组。

例如调整组网技术在整体教学中的比例,增加网络组建、安装、测试及其工程实施的知识单元比重,增加组网、网络应用、网络管理、网络编程、网络与信息安全等工程应用类的课程。

2.2.3适时地把一些反映当代计算机技术发展趋势的内容充实到课程教学中。

例如增加VPN、IPv6、P2P、网络爬虫、Web2.0、3G网络、物联网技术等内容。实习教学体系是以培养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培养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把网络工程实习教学作为一个体系纳入网络工程专业人才的培养方案之中,围绕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对不同的实习教学环节进行系统的完善,从纵、横两方面考虑,形成网络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结构,纵向摆脱实践教学对理论课程的依附,按照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从单一到综合,循序渐进地认识规律,整体设计其内容,相对独立地形成一个有梯度、有层次、有阶段性的实践教学体系;横向与理论课程相互支撑,有机结合。在各自波浪式前进的过程中不断出现结合点,以培养具有综合的思维能力和综合处理问题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2.3构建实践教学平台

实践教学平台的搭建是完成网络工程人才的关键。考虑我们学院的现状,我们打算采取如下措施:

2.3.1整合现有的实验室资源。

将现有的网络实验设备组分上架、连网,在不占用上课和实习任务的情况下,作为远程开放实验室使用,并设计详细的基础实验项目,让学生在课余时间能够充分利用;

2.3.2落实网络工程专业实习基地。

通过各种途径,落实网络工程专业实习基地。

2.3.3根据专业特点、挖掘目前全真模拟器的潜能。

我们目前的一些网络工程实验,在实验条件不具备的情况下,都是利用软件模拟器完成的。但是,使用的模拟器还属于比较陈旧的Router-Simulator之类,事实最近二年出现很多非常好用的全真模拟器:例如Dynamips,NE之类,可以直接加载真实的IOS,只要电脑的配置足够高,完全可以使用PC搭建出来一个中端的网络实验室。对于这些新的模拟器,我们要认真掌握,在实验和实习中充分加以利用。

2.3.4加强校企合作

校企合作是培养工程应用型人才,缩短教学与就业之间距离的一个重要渠道,我们应该通过各种途径,特别是在网络实验室的建设中,与多家网络厂商和企业强加交流与合作,一方面提高我们自己的师资水平,最好能够培养了一批双师型教师。同时使我们的实验室具有了培养国家计算机网络管理员、计算机网络工程师、Cisco网络工程师、华为3COM网络工程师等的专业培训和考核能力。这样,不但便于教师根据网络应用的变化及时更新和完善教学体系,也有利于学生就业竞争力的提高。

3实习体系具体建设途径

3.1开放的平台

在传统的实验模式下,学生必须在需要在专用的实验场地方可进行实验。而有限的实验场地往往难以满足学生对知识的无限渴望。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本虚拟实验平台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和服务器技术打造一个开放的实验平台,使得教师和学生可以在任何时间,通过教室、实验室、宿舍或其他地方的互联网接入点都能进行实验。

3.2创新的平台

传统的实验室一般都是根据教学大纲而设置实验项目,学生往往只能按照实验指导书所规定的操作规程来进行实验,而且在程序设计类课程中,学生往往无法对其所设计的算法进行验证。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本虚拟实验平台能够利用最新的构件和Web服务技术,使得学生能够按照自己的思路而不是拘泥于课本知识来进行实验,拓展其思维。

3.3可扩充的平台

信息技术日新月异,课程内容不断的更新,而传统的实验室如果要更新实验器材则需要完全更换设备才能满足要求,这样的成本往往都比较大。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本虚拟实验平台具有良好的可扩充性,充分利用构件和Web服务技术的优势,使得在使用过程中能够快速的增加新的虚拟设备而不用修改平台代码,而且用户亦可以根据自身需求自行在平台中添加相应虚拟设备。

3.4可在线指导的平台

网络工程实验是探索和实践所学知识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不懂或者不会操作的地方,也可能面临一个简单的错误而导致整个实验流程停滞不前,传统的实验模式下,这些问题需要求助于实验室指导老师,而指导老师往往由于所指导的学生太多可能无法及时的给予指导。而且在本虚拟实验平台中,学生可以在任何时间和任何地点进行实验,因此当遇到问题时往往可能旁边没有指导老师。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本虚拟实验平台提供了在线指导功能,学生在遇到问题时能向老师或其他同学请求指导,老师也可以通过平台给所有在线的学生讲解实验的流程。

3.5充足的网络工程项目资源储备

我院经过多年建设网络技术相关专业、储备数量众多的网络工程综合实践项目,大部分项目来源于网络工程一线,涵盖了目前金融、能源、高校、大中小型企业几乎所有的网络工程项目和系统集成项目。这些资源能够保证我的实习方案能够有充足的教学资源支撑。

3.6培养实际网络工程项目经验

学校的大部分教师从“从学校中来,到学校中去”不同,是“从企业到学校”,最早从事工作也正好是通信与网络工程,有多大中小众多网络工程项目经验,这些经历能够保证充分了解用人单位需要,了解真实网络工程项目的全过程,可以比较准确、全面把握网络工程实习体系建设。

3.7设计网络工程实习体系路线图

电脑组装与维修→常见系统软件安装与配置→网络综合布线→Windows系统管理→Windows系统管理→企业网站开发、管理与维护→网络工程综合实践→数据库管理→网络协议分析→网络信息安全→Linux系统→构建路由网络→构建交换网络→网络设备排错→系统集成。

综上所述,结合学校要进行教学管理改革的大形势,我们可以以信息安全实习教学为突破口,来加强学生实践能力,让学生真正的了解企业对人才的技术需求,这类技术上知识点的要求,了解真实的企业网络工程项目、网络与信息安全工程项目的流程,了解真实的企业网络安全工程案例,达到最终提高学生就业率和提高学生就业质量的目标。

作者:王小英 刘庆杰 潘志安 庞国莉 单位:防灾科技学院

参考文献

[1]白灵,王小英.黄猛.网络时代大学课程资源建设[J].中国成人教育,2014(4).

[2]白灵,王小英.新时期高校计算机课程教学途径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5(1).

网络安全工程范文2

[关键词]社会工程学;基础数据分析;网络信息安全;人

说到社会工程学,人们第一反应是hacker、信息窃取、非法手段获取等。笔者认为要对社会工程学做一个定义的话,社会工程学是通过一系列的手段,对社会中存在的人,利用各种思路进行分析的手段,通过手段应用、组合分析从而达到目的的过程。其具体可以用在于网络攻防中,可以用于商业谈判,甚至于可以大到国于国的谈判,具体定义不同,其展现的方式也不相同。网络信息安全中的社会工程学,是指利用人的粗心、轻信、疏忽、警惕性不高,来操纵其执行预期的动作或泄漏机密信息的一门艺术与学问,属于网络信息安全中的一个新的分支,其主要特点就是利用人的弱点进行攻击。在安全意识逐步增强的环境下,使用正面的渗透手段越来越难的情况下,更多的hacker助社会工程学实现攻击。如国内出现的密码“泄露门”,以及安全界比较著名的APT攻击,就是典型利用社会工程学而进行的攻击,这种攻击危害巨大,后果严重。文章从学习社会工程学的意义出发,详细研究社会工程学攻击的部分应用手段和方式,并在此基础上,对相应的防范措施进行研究和探讨,通过这些安全防范措施的实现,增强网络信息的安全意识。

1社会工程学之信息获取

不敏感信息,是指某些关键人物的资料:部门、职位、邮箱、手机号、座机分机号等;机构内部某些操作流程步骤,如报销流程、审批流程等;机构内部的组织关系,隶属关系、业务往来、职权划分、强势还是弱势等;机构内部常用的术语和行话。通过这些看似不敏感的非重要信息,最终组合成一套具有针对性的基础数据。所有目标的散布于网络中的信息,都是能被hacker获取到利用社会工程学重新进行组合,形成能够利用的基础数据。获取到基础数据后,通过技术手段进行组合分析,利用这些数据生成字典库、获取id信息,进行猜解,能够更有效的破译目标的密码等行为,实现最终目的。常见的信息获取手段可分为以下几种:利用特定程序获取信息。例如:社交软件—QQ展示资料,QQ空间展示,微信的朋友圈、微博等,通过分析目标日常的信息,从而间接的了解目标的兴趣、爱好、交友、关联关系、生日、性格特点等。通过搜索引擎进行数据获取。是指运用搜索引擎工具对目标的网站、论坛、邮箱、或招聘求职等信息对目标特征进行搜索分析。例如:目标曾经在某app或是某网站过求职信息、租赁信息等,这些信息都是极其容易泄露的。另外有些不合规的网站,缺乏合理的监管,从而造成用户信息泄露。更有部分违法者,于在用户不知情的情况下,将用户的信息进行售卖,成为地下黑产的产业链,好在近年来国家开始大力整治这些违法违规行为。通过词典暴库进行猜解。是指利用购买或是其他渠道的来的某些社工库数据、特征词典,从这些库中得到目标的有用信息,从而进行破解分析。社工攻击之信息刺探。其常用信息刺探流程:充分获得已知或易获取信息,顺藤摸瓜,扩展信息,侦探伪装(并非必须),信息重组利用。或是通过工具软件,伪装成目标感兴趣网站的或是链接、登陆对话框,利益诱导目标点击黑链等,通过如上操作获取到用户的一系列信息。环境渗透。对特定的环境进行渗透,是社会工程学为了获得所需的情报或敏感信息经常采用的手段之一。社会工程学攻击者通过观察目标对电子邮件的响应速度、重视程度以及可能提供的相关资料,比如一个人的姓名、生日、ID电话号码、管理员的IP地址、邮箱等,通过这些收集信息来判断目标的网络构架或系统密码的大致内容,从而获取情报。反向社会工程。让被攻击者求助于攻击者。反向社会工程学是指攻击者通过技术或者非技术的手段给网络或者计算机应用制造“问题”,使其公司员工深信,诱使工作人员或网络管理人员透露或者泄漏攻击者需要获取的信息。这种方法比较隐蔽,很难发现,危害特别大,不容易防范。通过发起破坏->发送广告->接受服务->安装后门等一系列手段,逐步的诱惑目标进入陷阱,最终成为被攻击的目标。多学科交叉技术。心理学技术:分析网管的心理以利用于获得信息;常见配置疏漏:明文密码本地存储、便于管理简化登陆;安全心理盲区:容易忽视本地和内网安全、对安全技术(比如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杀毒软件等)盲目信任、信任过度传递;组织行为学技术:分析目标组织的常见行为模式,为社会工程提供解决方案

2社会工程学的核心——“人”

前面讲到社会工程学的基础数据获取,那么这些基础数据是哪里来的?答案肯定是“人”,社会工程学研究的对象是“人”,而不是数据,数据只是作为达到目的一种构成条件,数据的来源是人。人作为操作使用者,属于计算机信息安全链中最薄弱的环节,人具有贪婪、自私、好奇、信任等心理弱点,所以,社会工程学是通过研究人的弱点而达到目的的学科。现实中,无论是企业信息化建设还是事业单位网络建设,所有基于网络安全防范设备的建设,其最终使用者是“人”!利用人的特征点,通过欺骗、分析、暴力猜解等手段实现入侵攻击。企业可能采取了很周全的技术安全控制措施,例如:身份鉴别系统、防火墙、入侵检测、加密系统等,但由于目标无意中通过电话或电子邮件泄露机密信息(如系统口令、IP地址),或被非法人员欺骗获取到的信息,就可能对目标单位的信息安全造成严重损害。因此在网络安全管理策略中,一定要把“人”的因素作为一个必要的安全管理策略,否则将会成为一个很大的安全裂缝。

3如何应对防范社会工程?

在心理上,预防指向性暗示,面对诱惑保持冷静,提高警惕性,增强安全防范意识。在技术上,制定易被利用环节可能性预案,以便及早识别攻击,分割关键工作,使风险在某一环节无法延续,借助第三方工具减少风险。从主观意识上重视。前面讲到社会工程学的核心是“人”,那么日常中,我们将人的因素作为一种安全防范策略,以规则策略驱动目标,迫使人民逐步形成一种安全意识,通过安全意识的建立,从主观上避免一些可以被利用的漏洞信息。保护个人信息资料不外泄。目前网络环境中,论坛、博客、新闻系统、电子邮件系统等多种应用中都包含了用户个人注册的信息,其中也包含了很多包括用户名账号密码、电话号码、通讯地址等私人敏感信息,尤其是目前网络环境中大量的社交网站,是用户无意识泄露敏感信息的最好地方,这些是黑客最喜欢的网络环境。因此,在网络上注册信息时,如果需要提供真实信息的,需要查看注册的网站是否提供了对个人隐私信息的保护功能,是否具有一定的安全防护措施,尽量不要使用真实的信息,提高注册过程中使用密码的复杂度,尽量不要使用与姓名、生日等相关的信息作为密码,以防止个人资料泄露或被黑客恶意暴力破解利用普及社会工程学知识。通过对社会工程学的学习,了解社会工程学的意义,hacker常用的攻击手段,尽可能的避免在日常生活、工作中,给对方留下可以攻击的漏洞信息。尽可能的不去碰触一些未知的链接、网站、网络诈骗电话。在现实中,由于监管不严、利益驱使,大量的网络诱骗链接充斥于我们的生活中,正确的区分链接是否合规,成为我们必备的一个知识点,近年来通过国家的大力整治,整体网络环境有所好转,但是任务依然艰巨,生活中大量的推广、诈骗、电信诈骗等随处可见,稍有不慎就被社会工程学渗透、诱骗,因此应避免尽可能不去点击、下载一些未知的链接、app等,对于陌生电话,号码较为怪异的组合直接拒接,通过不接触来避免被又诱导、欺骗等。为每个账户分别建立一个强大的密码。笔者曾尝试使用字典生成工具,生成一个不带有特征的8位的,包含大小写字母+阿拉伯数字+特殊符号的密码组合,最后生成后词典为几千TB,当使用此类方法进行暴力猜解,所占用时间、资源都是十分恐怖的,如果在获取社工信息组合失败后,对目标进行暴力破解时,一般入侵者会选择直接放弃。

4结语

为避免成为被攻击的对象,企业应加强内部管理,严格执行保密管理、敏感信息保护办法,建立安全访问等级,避免信息泄露。同时注意培养员工的自我保护意识,增强安全防范意识;在应用层面加强对用户身份识别、认证的能力;与第三方安全公司的合作,引入应用安全检测机制;对各分发渠道进行安全监测,并会同工信部门、公安部门采取必要措施,提高防范钓鱼攻击的能力。通过对社会工程学的学习,引起对社会工程学的重视,企业应增强网络信息安全的防范手段,个人应该做到上网过程中,平时生活中,尽可能的保护个人信息资料不外泄。

【参考文献】

[1]陈伟力.浅谈社会工程学的入侵与防范[J].科学之友,2011(18).

[2]孟伟.浅谈社会工程学的可操作性与攻击特性[J].科教导刊:电子版,2019(8).

网络安全工程范文3

关键词:电子信息;网络安全;防护措施

1引言

1.1电子信息工程

电子信息工程是一门应用计算机等现代化技术进行电子信息控制和信息处理的学科。电子信息工程是依托现代电子技术,整合信息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利用计算机和集成电路的技术优势处理和控制各类电子信息的先进技术。电子信息工程初期发展主要是设计、开发和集成各类电子设备以及信息系统,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电子工程技术的发展已经成为一种兼顾图像和声音的电子信号传输、基于互联网技术的数据传输以及信息数据的传输等技术的综合性工程,不断向智能化、集成化、移动化方向发展。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主要研究电子信息工程系统集成、电子信息工程产品开发等方面基本知识和技能,进行电子产品的设计、开发、调试、维护、管理等,例如:手机数字信号的处理,淘宝等应用的信息大数据系统集成,运用C语言等进行电子编程等。

1.2系统漏洞危害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电子信息工程的应用领域不断扩展,对人们的生活产生重大影响。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与产业融合发展,与各行各业的创新活动日益紧密结合,而且不断从网络空间向实体空间扩展,驱动新业态层出不穷、传统业态升级换代。互联网应用类型不断增加以及应用形式不断变化,层出不穷的安全威胁时刻发生在我们身边。应用软件或操作系统软件在逻辑设计上都会存在缺陷或错误,这些非常容易被不法者利用。他们通过网络植入木马、病毒等方式来攻击或控制整个终端,窃取终端中的重要资料和信息,甚至破坏整个系统。在不同种类的软、硬件设备,同种设备的不同版本之间,由不同设备构成的不同系统之间,以及同种系统在不同的设置条件下,都会存在各自不同的安全漏洞问题。因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旧的系统漏洞会不断消失,新的系统漏洞会不断出现。系统漏洞问题也会长期存在。当前,传统网络边界越来越模糊,新型网络攻击层出不穷,网络安全威胁干扰和破坏着我们社会的正常生产生活,甚至威胁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网络安全问题还对民生造成严重影响,网络金融诈骗、隐私泄露等事件频频发生,对民众危害巨大。电子信息网络安全问题给计算机软件开发和硬件技术以及数据安全保护方面带来了巨大挑战。要加强电子信息技术安全防护,提升基础网络防护能力,提高网络安全防范的全面性。要增强安全防护意识,加强网络安全保护,做好防护措施,促进电子信息产业更好更快发展。

2网络安全防护措施

随着电子信息工程技术的发展,落实安全防护措施迫在眉睫。目前,网络安全隐患有传统防御绕过、高级威胁技术的使用、攻击工具化等。要以安全可视和协同防御为核心,建立一套安全防护体系,对信息流进行协议剥离、落地还原、内容过滤、病毒查杀处理,并结合访问控制、入侵防御、安全审计等安全防护机制,有效阻挡黑客入侵、恶意代码和病毒渗透,防止内部机密信息的泄露,实现网间安全隔离和数据摆渡。打造一套智能化、精准化、具备协同联动防御能力及人工专家应急的大数据安全分析平台和统一运营中心,让安全可感知、易运营。

2.1落实安全防护措施

首先,要做好物理防护。应选择在具有防震、防风和防雨等能力的建筑内,做好防火、防电、防雷击。对机房划分区域进行管理,区域和区域之间设置隔离防火措施。建议设置机房防盗报警系统或设置有专人值守的视频监控系统,并配备备用电力,满足设备在断电情况下的正常运行要求。同时,采用高科技的手段,使实体屏障被破坏的可能性变小,增大延迟的时间,也使实体屏障本身增加探测和反应的功能。其次,要做好网络安全通信防护。就各相关单位的终端而言,加一层防火墙是十分必要的,这样可以有效保护信息数据,提高电子信息工程的安全性。用一个专用的通信协议,有效地隔断内外网间的直接联系,借助安全策略对数据流进行有效控制,可以防范恶意攻击和重要信息泄漏,有效地保障网络在隔离的同时进行相关的数据交互。网络终端在访问网络前,被强制要求到防火墙进行身份认证来完成对其的“合法性”检查。除此之外,防火墙还集成了强大的安全准入控制功能,针对身份认证通过后的网络终端操作系统环境进行系统服务,软件、文件、进程、注册表等细粒度的检测与控制来实现对其的“合规性”检查。通过对网络终端“合法性”与“合规性”的双重审核后,防火墙将根据其身份认证信息进行智能过滤,实现用户身份的安全防护策略部署与可视化监控。同时,通过日常管理中发现、过滤并阻止各种已知、未知的攻击、病毒、木马、蠕虫、后门、逻辑炸弹等恶意代码,有效保护内部网络系统的安全性,防止内部信息的泄漏。

2.2安全设计网络架构

按照方便管理和控制的原则,对网络划分不同的安全区域。在安全域划分基础上可方便地进行网络访问控制、网络资源(带宽、处理能力)管控等安全控制,并对不同安全域边界的保护策略进行针对性设计。当前,不同单位可能会涉及各个网络,进一步细化网络资源,保证电子信息工程技术正常使用。如果单位网络中有自建系统,可以单独建立一个小型局域网,跟单位其他网络环境进行隔离。如果单位出现移动、联通、电信多条网络以及电子政务内外网等情况,可以使用多个交换机,将各个网络隔离开来,对不同的网络进行配置,并接入相应的防火墙。当存在多个分支网络需要互联,建议配置智能交换机,集成应用控制、身份认证、安全防护等多个维度于一体,一条策略即可完成多个功能模块配置,可以根据不同的管控需求,为不同的用户定制不同的管理策略,灵活方便,维护简单,可实现互联网行为管控产品的业务快速部署。

2.3及时更新系统策略

针对网络安全风险,应该在技术和管理两个层面上进行可靠的安全防范设计,形成一套适合本单位的安全保障体系,实现严密、多渠道的安全控制,确保网络安全可靠。当网络和电子信息系统的业务目标和需求或技术和管理环境发生变化时,需要再次重新对网络进行风险评估,使得系统的安全策略适应自身和环境的变化。要跟踪网络和业务系统的变化情况,调整安全保护措施。由于网络和信息系统的应用类型、业务类型应用范围等条件的变化及其他原因导致安全需求发生变化时,安全保护等级需要变更的,应当根据等级保护的管理规范和技术标准的要求,重新调整信息系统安全保护等级,及时完善安全保障措施。选择符合国家有关规定的安全服务和安全产品提供商比如天融信防火墙,明确供应链各方需履行的网络安全相关义务。按照符合国家相关规定的专业测评机构要求完成项目范围内各个系统的安全整改,并达到测评标准。当网络和信息系统发送重大变更或级别发生变化时需要重新进行等级测评。

2.4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

严格依照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履行法定责任,实行从主要负责人到每个岗位、每个员工的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建立自我约束、持续改进的安全生产内生机制。主要负责人亲自检查安全生产工作,组织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掌握重大安全风险“底数”和隐患整改情况,严格落实隐患整改责任人、整改资金、整改措施。严格落实“一岗双责”要求,履行安全生产领导责任。要开展网络安全专项检查,及时对杀毒软件进行更新,确保其正常运行。及时查杀计算机病毒,确保操作系统和软件使用安全。坚决杜绝内外网混用情况,要对终端机开启安全防护措施。网络安全主管领导、网络安全管理科室、网络安全工作人员严格履行岗位责任,做好人员管理、设备管理、运行维护等日常安全管理制度建立和落实情况,做好网络安全组织和管理工作。

2.5全面落实安全管理

加大安全培训,对各类人员进行安全意识教育和岗位技能培训,并告知相关的安全责任和惩戒措施。针对不同岗位制定不同的培训计划,对安全基础知识、岗位操作规程等进行培训,并定期对不同岗位的人员进行技能考核。加大沟通交流,加强各类管理人员、组织内部机构和网络安全管理部门之间的合作与沟通;加强与网络安全职能部门、各类供应商、业界专家及安全组织的合作与沟通。定期进行常规安全检查,检查内容包括系统日常运行、系统漏洞和数据备份等情况。定期进行全面安全检查,检查内容包括现有安全技术措施的有效性、安全配置与安全策略的一致性、安全管理制度的执行情况等。应制定安全检查表格实施安全检查,汇总安全检查数据,形成安全检查报告,并对安全检查结果进行通报。同时,做好业务信息系统数据备份、应急处理及容灾备份工作,对存储在各个数据库系统中的业务数据、应用数据、监控数据、策略配置数据等进行备份。

3结束语

网络安全工程范文4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工程;安全问题;解决对策

近年来,我国信息技术高速发展,计算机网络在社会的各行各业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人们可以通过操作计算机网络系统完成对多种信息的及时、高效的传递,足不出户地完成各项工作。但计算机网络为人们带来的这种便捷是建立在网络工程安全上的,若用户未对计算机网络工程中的安全风险加以重视,很有可能为网络侵犯提供可乘之机,威胁计算机信息安全。因此,本文对计算机网络工程的安全问题与解决对策展开探讨。

1计算机网络工程安全概述

目前,计算机网络已经在我国社会的各个领域中得到了普及,对于计算机网络工程安全,其具体含义较为丰富,例如,就企业经营者而言,其眼中的计算机网络工程安全防护系统应当能够满足保护其各类业务信息不被窃取的需要;而就个人用户而言,其眼中的计算机网络工程安全防护系统则更侧重于保障用户自身隐私、数据的安全性。但总体而言,计算机网络工程的安全是对计算机信息系统开展各项业务的安全性、稳定性与计算机网络信息的完整性、有效性与机密性的有力保障[1]。就计算机网络在现阶段的情况而言,计算机数据逐渐呈现出明显的集中化趋势,网络环境也逐渐呈现出明显的复杂化趋势,这都为计算机网络工程的信息安全带来了不少的风险隐患。特别是在许多计算机网络工程的建设初期,工程师只是对网络的适应性、实用性展开了综合考虑,未对网络的安全性加以更深层次的考量,这就有可能导致计算机网络工程在后期使用中,因设计、配置、应用时存在的不合理因素而产生信息安全问题。因此,对于计算机网络工程的建设不仅应当保证其能够对各种信息数据实施及时、全面的记录、存储,还应当提供充足的网络保护服务,从硬件、软件等多种数据信息传输介质入手,从技术上保证计算机网络工程的安全。

2计算机网络工程中存在的安全问题

2.1计算机操作系统与资源共享中存在的问题

操作系统属于计算机的关键部位,对计算机整体的稳定、安全运行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力,因此可以说计算机网络安全与操作系统的运行状态息息相关,若计算机操作系统运行出现问题,就会为计算机网络带来重大的安全隐患。在目前的计算机中,微软公司的Windows操作系统被应用得十分广泛,但这一系统的正版价格昂贵,很多企业与个人用户都是采用盗版的Windows作为计算机的操作系统,而这些盗版的操作系统通常都不具有健全的安全配置,这就有可能导致一些网络安全隐患的发生,操作系统在运行过程中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如系统账户管理出现问题、端口设置出现问题等,为计算机系统整体的安全、稳定运行带来不利影响[2]。计算机资源共享具有一定的双面性,在为计算机使用者带来源源不断的资源、提供充足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安全隐患,严重影响到计算机网络运行的安全性。就资源共享本身的概念而言,其主要是指通过开放形式,获取多种数据信息与资源的一种过程,由此可见,开放性是其最为突出的特点,这就为木马、病毒等互联网安全杀手提供了可乘之机。在计算机信息资源共享的情况下,计算机使用者的隐私设置较低,恶意入侵者能够通过非法手段轻易地入侵与破坏用户的计算机系统,尤其是入侵、破坏计算机的服务器,为计算机网络带来重大的安全隐患。另外,由于资源共享还会体现在计算机的硬件、软件、终端等方面,恶意入侵者甚至还能够从终端入手,通过非法手段破坏计算机的硬件与软件,导致计算机使用者无法运用计算机正常地完成各项信息数据的传输,为计算机使用者带来损失。

2.2借助TCP/IP网络协议进行破坏

网络协议的协调运行对计算机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而言具有不可或缺的影响作用。目前,就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来看,TCP/IP协议的应用十分普及。但在设计计算机网络系统的过程中,设计者往往未对计算机网络的开放性、互联性、安全性进行全面、综合、深入的考虑,尤其容易忽视计算机网络的安全性,将其设置为可信的网络环境,导致协议本身安全性不足,为计算机网络带来安全隐患,为恶意入侵者提供可乘之机[2]。恶意入侵者可以借助计算机的服务器窃取各种重要的网络资源,甚至恶意篡改计算机使用者的各项信息数据,导致计算机使用者无法准确完成对各项信息数据的传播,如截取连接、盗用IP地址等。

2.3计算机病毒问题

计算机病毒问题,是计算机网络重要的安全隐患。计算机病毒与现实中的生物病毒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即附着在计算机文件中,通过自我复制将病毒传染给计算机中的其他文件,这种病毒传播具有一定的隐秘性,计算机使用者往往无法及时发现。计算机使用者可能会在收到不明来源的邮件、浏览一些网页时,让计算机受到病毒的感染。病毒在进入计算机后,会在自我复制的基础上将病毒传染给用户的其他文件,导致计算机网络受到严重破坏,若计算机使用者未应用杀毒软件完成对病毒的及时、有效的清理,就有可能造成计算机网络系统瘫痪。目前,随着病毒编程者计算机技术水平的不断升高,计算机病毒尚处在不断更新、升级当中,这就为杀毒软件的更新优化以及计算机网络工程的安全都带来了严峻的挑战。

2.4云计算相关的安全问题用户

在应用不同的云计算服务模型或部署云计算服务模型时也会面临一定的安全问题,主要可分为云供应商的安全问题与用户的安全问题两个方面,但总体而言,并非全部的问题都集中在云供应商或用户单一方面身上,云供应商在这一过程中的主要责任为保证云计算网络基础架构的稳定与安全,而用户则应设置具有一定可靠性的身份验证密码来保证自身数据以及云应用程序的安全。用户在应用公共云端保存数据或登录应用程序时,应当做好在对应云服务器上的信息托管,但在目前人为矛盾、商业竞争日益突出的背景下,用户的信息安全面临的威胁更为严重,从技术安全的角度上说,多用户云环境容易引发严重的计算机网络安全问题,不同用户之间往往处于相互隔离的状态,不会相互影响,但在云时代日益发展的背景下,这些用户还是有可能会有意或者无意地“串门”,造成信息泄露。对于这一部分,目前全部的数据维护工作都由第三方平台负责,例如云加密、数字证书加密等,用户可依据自身数据的重要性,择合适的加密方式,维护互联网数据传输的安全。

3对计算机网络工程安全问题的解决对策

3.1构建完备的计算机网络安全防御体系

针对目前计算机网络工程中存在的安全问题,应进一步构建完备的计算机网络安全防御体系。具体如下:(1)设置完备的防火墙,阻止黑客访问完备的防火墙系统能够成为计算机网络工程安全的有力保障。防火墙一般是指由硬件与软件设备共同组成,从内部、外部的网络在公共网络界面上构成的一种保护屏障[3],是一种典型的网络访问控制设备,能够在Internet、Intranet之间构筑安全网关,实现对计算机内部网的有力保护,避免黑客入侵、访问计算机内部网络,维护计算机网络的安全。(2)加强入侵检测系统入侵检测系统也是计算机网络安全防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计算机使用者可借助入侵检测系统,及时识别不希望出现的活动,对计算机的各项活动实施一定限制,保证计算机网络的运行安全。计算机使用者还可采用混合入侵检测的方式,建立网络、主机基础上的入侵检测系统,让计算机网络安全主动防御体系更加立体化,实现对计算机网络的有力保护。(3)加强安全扫描在设置了完备的防火墙系统、入侵检测系统后,计算机使用者还应当定期完成对计算机的安全扫描,加强对计算机系统运行中存在的漏洞、安全问题的筛查,第一时间排除各类安全隐患,修复漏洞,保障计算机网络安全。(4)优化运用加密技术加密技术也是计算机网络安全防御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其操作系统安全级别为C1、C2,能够对计算机使用者实施精准识别,对其注册进行有效的控制,进而维护计算机网络的安全。加密技术所用的大型数据库管理系统为WindowsNT、Unix,能够实现对计算机系统中的各类敏感数据的有效加密,保证计算机漏洞不会被黑客与病毒利用,保证数据库不会遭到非法入侵者的破坏,保证信息数据传输的准确率,进而保障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安全性与稳定性。

3.2加强对计算机病毒的防范,及时修复漏洞

目前,在计算机网络技术不断更迭的背景下,计算机网络安全问题也呈现出一定的复杂化趋势,特别是计算机病毒有明显的复杂化趋势,能够伪装成难以识别的文件、网址,诱导计算机使用者点击、浏览,进而传播病毒至计算机中其他文件。对日渐复杂化的计算机病毒,杀毒软件的查杀难度也较大。因此,为实现对计算机病毒的有力防范,计算机使用者应当从自身入手,提升病毒防范意识,定期升级杀毒软件,尽量不去浏览各类可疑的网页、邮件,从源头上降低计算机病毒入侵的可能性。目前,就我国而言,较为成熟的计算机防病毒软件有KV300、KILL等,用户可应用防毒卡实现对计算机的动态监测,及时发现计算机病毒。此外,在监测到计算机网络系统存在漏洞时,计算机使用者应当第一时间修复漏洞,在日常的使用中也应当运用杀毒软件做好对计算机系统的扫描,力求第一时间发现漏洞并修复,全方位、多层次地阻止病毒与黑客的入侵,维护计算机网络的安全。

3.3利用访问控制系统,做好对数据的存储备份

在处理计算机网络中存在的各类安全问题时,计算机使用者可借助访问控制系统,即借助认证系统、访问控制网关形式,实现对计算机网络各方面信息资源的有效限制。具体而言,计算机使用者在应用计算机网络中的各项信息资源时,必须经过身份认证,这就能够保证计算机使用者使用的资源的准确性与有效性。计算机使用者应当采用行之有效的方法,解决计算机网络中存在的各项问题,做好对计算机网络使用流量的细致规划,并依据实际情况不断加以优化调整,保证计算机网络资源能够得到更充分的利用[4]。此外,还可以对具有ACL功能的连接点实施调节,借助IP地址限制用户,利用管理员口令完成定期的修改,避免计算机网络系统在运行中遭受各种威胁。同时,计算机使用者也应当做好对计算机数据的存储与备份,在计算机系统因遭受攻击而崩溃时,使用者也可及时、有效地恢复各项信息数据,提升对各种数据信息的利用率。

3.4虚拟化安全

相比传统服务器,云计算虚拟服务器最大的差异在于其网络架构。传统的网络架构会为很多安全问题带来可乘之机,例如黑客有可能侵入虚拟机管理程序中,避开安全防护系统,进行不法操作。对此,用户可采用以下方式,提升虚拟服务器的安全性能:首先,加强对数据的备份工作,例如运用增量、差量或完整的备份方式备份数据,同时为避免出现虚拟机溢出的情况还应当在应用层与数据层之间增设防火墙,隔离虚拟机,进而营造脱机保存的虚拟化环境;其次,针对云计算虚拟服务器网络架构发生变化这一情况,用户可结合常见病毒的性质、入侵途径,在虚拟机上装设相关的防毒、杀毒软件,以此预防病毒入侵,同时,用户也可选用带有TPM的虚拟服务器,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上述安全问题;再次,为避免出现服务器过载崩溃的情况,用户应及时监视、研究服务器硬件的利用率与容量,此时应用容错软件能够达到不错的效果,这是因为容错软件能够检验数据的有效性,确保通过通信接口、人机接口输入的数据,在格式与长度上能够符合网络系统的要求,在发生安全事故或者网络故障时,应用系统依然能够正常运行;最后,可对每一台虚拟服务器之间进行逻辑隔离,采用不同IP地址网段、VLAN的方式,隔离虚拟服务器,对于服务器之间的通信可以运用VPN连接至网络,这需要用户在安装服务器在每一台服务器中分配独立的硬盘分区[5]。

4结语

网络安全工程范文5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工程;安全威胁;对策

0引言

现如今,计算机网络工程已经渗透到人们生活、工作、生产的各个角落,并发挥着极大的作用。但是,计算机网络工程涉及到多种不同的因素,构成情况十分复杂。在其运行过程中,极易出现一定的安全问题[1]。

1计算机网络工程中的安全威胁

整个计算机网络工程中,涉及到的安全威胁主要包括硬件威胁和软件威胁两大部分。其中,硬件威胁主要指的是计算机网络工程的运行过程中,各种设备以及网络服务器等可能会发生一定的故障,无法正常工作,进而影响到整个计算机网络工程的安全水平[2]。除此之外,还存在大量的软件威胁。从软件角度来看,在整个计算机网络工程中,需要使用大量不同的软件和系统、数据库等等。如果出现软件兼容性问题和计算机操作系统漏洞等情况,都可能会导致计算机网络工程出现一定的安全问题[3]。而且,计算机网络工程具有很强的开放性,任何人都能够随时实现网络传输和网络共享,但由此也导致计算机网络工程相对脆弱,极易遭到攻击,例如计算机本身的系统漏洞、病毒感染、黑客攻击等等。

2计算机网络工程中的安全对策

通过上文的分析我们可以了解到,在计算机网络工程中,存在大量的安全威胁,风险因素有很多。为了避免各种安全问题的出现,还需要积极的进行必要的应对和防护。首先,强化硬件管理,做好对各种物理威胁的预防和控制。对于不同单位或者企业等而言,应在日常工作中强化对计算机网络工程中相关硬件设备的管理。在日常使用过程中,注意由专业人员负责定期检查各种设备和网线等的情况,以确保整个工程硬件设施的完整性,保证不同设备可正常使用[4]。其次,积极主动的防范各种网络威胁,强化软件安全防护管理。合理设置防火墙,避免网络黑客攻击。利用入侵检测,准确识别不希望出现的活动,进行合理化的限制,确保计算机网络运行安全。并注意加强病毒防范,积极修复漏洞[5]。另外,注意定期备份计算机数据等,确保计算机网络处于安全、稳定运行中,更好地发挥计算机网络的作用[6]。

3计算机网络工程中的安全威胁与预防对策案例分析——以APT攻击为例

为了更好的研究计算机网络工程中的安全威胁与预防对策,我们结合一定的案例进行分析。在计算机网络工程中,经常会出现一定的攻击问题,威胁到整个网络工程的安全性。现如今,计算机网络工程已经渗透到我们工作、生活、学习的方方面面,随之而来的便是网络攻击无所不在、无时不在,网络攻击的危害巨大,严重影响到数据信息的安全性。针对这一情况,还需要积极的进行预防和应对。在本文的研究中,即以高级持续性威胁(AdvancedPersistentThreat,APT)攻击为例,分析相应的识别和预防对策。

3.1APT攻击概述

APT攻击指的是一定的组织或者机构针对特定的对象所展开的网络攻击活动,相应的攻击活动处于长时间的持续状态,并体现出很强的针对性和隐蔽性,危害极大。在攻击目的方面,此类攻击多侧重于破坏国家背景下的基础设施、窃取攻击目标的机密信息、开展一定的网络间谍活动、破坏重要信息系统,以及地缘政治攻击,而不以直接获取经济利益为主要目的。具体来看,APT攻击主要包括以下一些特点:首先,APT攻击的攻击力很强,应用传统的计算机网络工程防护方案无法予以有效的应对。其次,APT攻击以实现对某一目标的长时间、频繁多次的攻击。另外,APT攻击还具有很强的学习能力,可以对目标系统的防护手段予以学习,实现自身攻击能力的不断提升[7]。近年来,在全世界范围内,APT攻击已经成为备受人们关注的重要问题。APT组织的攻击目标与攻击领域也开始不断扩大,逐渐向多个不同的领域进行渗透。相关统计结果现实,受攻击的重灾区主要集中在:政府、军队、科研机构、关键基础设施和大型商业机构,除此之外如民生、物联网、供应链、“一带一路”等领域也能够发现APT攻击的影子。2019-2020年APT攻击领域分布情况如图1所示:图片中数据来源:2020年全球高级持续性威胁(APT)研究报告与传统的网络攻击相比较,APT攻击具有一定的特殊之处,并体现在针对性强、经过长时间的策划,攻击目标十分明确,隐匿性强以及可持续攻击系统等方面。传统网络攻击与APT攻击的相关情况比较如表1所示:面对着APT攻击,往往被攻击对象被监控和窃取数据多时而不自知。现如今,全世界范围内,人们已经越来清楚的认识到APT攻击的巨大危害,并积极的探索相关的预防措施。有效识别APT攻击,并积极的进行应对和阻断已经成为备受各界关注的重要课题[8]。这一过程中,就可以构建一定的识别模型,对APT攻击予以准确、快速的识别,并及时予以应对。

3.2PT目标识别模型构建

在此次研究中,我们选择基于关联规则进行隐蔽APT目标识别模型构建。其中,关联规则可以对数据库中各不同领域间的关联进行科学分析,是一种数据挖掘领域中的重要技术。将关联规则技术应用于APT攻击相关数据关联分析过程之中,可以参照一定数据项集的支持度和置信度,得出关联规则的可靠程度。按照不同可靠程度强关联规则,可以获得具体的隐蔽目标识别模型。在描述关联规则的表现形式时,可以将其描述为若干个项集。利用关联规则对APT目标识别模型进行构建的时候,采用的步骤如下所示:(1)寻找频繁项集,即≥minsup的所有数据项集;(2)根据minconf,采用频繁项集来获得强关联规则。这一过程中,从所有频繁项集中选取频繁项,用a来表示。之后,在a中随机选取非空子集,并以b来表示。分析二者之间的关系,如果符合下述情况:

3.3APT攻击隐蔽目标的识别

借助关联规则技术,对APT目标识别模型进行构建之后,可以进一步识别APT攻击下的网络安全威胁隐蔽目标。为获得理想的识别效果,准确,快速地识别出APT攻击目标,在本文的研究中,构建了APT攻击隐蔽目标识别的总体框架。设计识别流程,根据关联规则提取APT目标档案数据,将不同的网络安全记录关联起来。在此基础上,计算获得APT攻击的可信度,并应用绝对相容度对APT攻击可信度进行更新,最终实现对网络安全威胁隐蔽目标的准确识别。APT攻击隐蔽目标识别总体框架图如图2所示。其中,各种网络设备用F2进行表示,各种网络设备日志用F3进行表示,所使用的操作系统用F1进行表示。通过建立隐蔽目标识别模型。并计算APT攻击的可信度,可以完成对网络安全威胁隐蔽目标的有效识别,具体方式可以用以下公式进行表示:其中,上文中所提出的关联规则以R进行表示。i、j分别代表不同的网络设备,其对APT攻击u的相容度以d进行表示。

3.4APT攻击隐蔽目标识别的实验验证

为了对APT攻击隐蔽目标识别效果进行验证,在此次研究中,借助一定仿真实验来进行分析。在实验过程中,应用的软件为MATLAB软件。应用这一软件建立仿真平台,应用该软件对APT攻击下的网络实验环境进行模拟。在仿真模拟实验中,一共设置了4台用户终端主机。4台用户终端主机均通过互联网对Web服务器进行访问,APT攻击端能够针对特定目标对主机实施持续性的攻击,进而导致一定网络安全威胁的出现。立足上述实验环境条件,在实验中按照用户习惯对目标主机进行攻击。实验中,将每台主机的隐蔽目标源设置为20个,并设定其分布在100m×100m的空间范围之中。通过测试发现,4组APT攻击下的网络安全隐蔽目标识别实验中,本次研究所提出的隐蔽目标识别模式获得了较高的准确率。具体结果如表2所示。通过对表格中的数据结果进行分析可以发现,此次研究中所提出的识别方法可以准确地完成对APT攻击的识别,扩展复杂隐蔽目标识别能力。另外,为分析目标识别的效率,在研究中在测试识别准确率的基础上,还对目标识别耗时情况进行了测试。实践应用中,在对各种网络安全威胁隐蔽目标进行识别的时候,较高的识别效率可以帮助人们更好的对各种安全威胁进行应对和控制[9]。因此,相应的识别耗时问题,也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识别耗时越短,APT攻击隐蔽目标识别的效率便越高。APT攻击隐蔽目标识别耗时情况测试结果如图3所示。通过分析图中的结果可以发现,所提方法的隐蔽目标识别耗时整体较短,说明所提方法可以高效地完成对面向APT攻击的网络安全威胁隐蔽目标识别。

3.5APT攻击隐蔽目标识别与应对

立足上文的分析研究,本次研究所提出的APT攻击隐蔽目标识别方法具有较高的隐蔽目标识别准确率,且在对隐蔽目标进行识别耗时较短,可以准确高效地完成对面向APT攻击的网络安全威胁隐蔽目标识别。在完成对APT攻击准确、快速的识别之后,可以及时的实施必要的应对。在应对过程中,可进行科学的安全域划分,强化信息安全管理,并构建立体化、多层次的防护体系[10]。

4总结

网络安全工程范文6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安全问题;优化策略

引言

21世纪是一个科学技术发展突飞猛进的时期,在这个时期的发展当中我国信息化技术水平得到了非常大的提升,并且在人们的生产生活当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目前计算机网络工程技术人员还是发现了其中的安全问题,影响人们在实践操作当中的安全性及隐秘性。所以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解决计算机网络工程中的安全问题,抵御其中的网络侵犯问题,为计算机系统的高速运行提供有效保障。

一、计算机网络工程常见安全问题

1.1计算机网络故障

计算机网络故障的产生对于计算机网络工程系统的运行来说会产生较大的阻碍,其主要是会给系统的运行造成安全威胁,难以发挥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价值。当计算机网络系统产生故障时,电脑当中储存的账号密码和工作资料等信息都会遭到泄漏,引起内部信息丢失问题。计算机用户在上网的过程中如果遇到网络故障就会为不法分子创造机会,导致其趁机窃取计算机内的资料信息。计算机网络故障的产生还可能与代码的运行方式相关,当代码存在问题时,计算机网络系统就会产生漏洞,从而产生网络安全问题。

1.2网络数据问题

网络数据问题的产生在计算机网络工程中比较常见,主要是由于计算机网络需要具备的基础功能就是数据存储,计算机用户在浏览网页或者登陆账号时一般都会储存其账户信息,部分计算机还可以自动储存信息。当计算机网络遭受黑客或者病毒的攻击时,网络当中存储的账户信息就很容易被盗取,从而泄漏个人隐私。因此,其中的网络数据问题要求相关人员加大关注力度,以强有力的专业形式解决其中的问题。

1.3资源共享漏洞

资源共享是计算机网络的一个优势,其相对于传统的沟通交流形式来说具有较强的资源共享能力,可以让人们共享信息资源,让更多用户了解相关信息,从而提高信息的传输效率。但是在现有的计算机网络工程当中,还是存在一定的资源共享漏洞,导致计算机系统的安全性得不到保障。虽然资源共享能够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便利,但是产生漏洞时还是会埋下较大的安全隐患。用户在分析和掌握计算机信息内容可以形成开放的资源共享形式,通过多种渠道获得数据信息。但是部分不法分子会通过植入病毒的方式获得用户的数据信息,导致用户在读取信息的过程中造成数据丢失现象,甚至还会破坏计算机的操作系统,影响数据信息的正常传输。

1.4病毒入侵问题

计算机病毒入侵问题的产生是计算机网络工程中非常严重的问题,其与生物病毒类似具有较强的传播性,只是作用对象是计算机或者内部的文件档案,因此要找到适当的方法解决病毒入侵问题。计算机病毒具有较强的隐蔽性,其一般会寄生在文件当中,虽然很多用户会频繁利用计算机软件,但是还是难以发现计算机病毒。在用户浏览数据信息时,病毒就会被启动,其可以复制传染给其他数据使得计算机网络遭到破坏,引发系统瘫痪。

二、计算机网络工程安全问题优化策略

2.1完善网络安全管理体系

在优化计算机网络工程安全问题时,首先需要完善网络安全管理体系,规范计算机用户的行为操作,使其能够得到良好的控制。当计算机用户连入计算机网络系统当中之后就需要验证用户的身份信息,还要对其行为操作进行监控。一旦用户在访问计算机时产生呢很高违规操作就需要直接禁止其使用计算机网络,从而提高网络安全管理体系的约束效用。部分用户在访问网络资源时会设置密码,因此部分有权限规定的网络资源只能够让拥有访问权限的用户使用,不能让其他用户获取相关的信息资源。这种方式可以在较大程度上提高计算机网络数据的安全性,还能够在较大程度上强化系统的运行效用。图1为网络安全体系架构示意图,相关人员在完善网络安全管理体系时,就可以按照这种形式优化管理体系的表现形式,使其可以在计算机网络工程安全管理当中产生实质性作用。

2.2优化安全防护技术

安全防护技术在计算机网络工程中的应用可以从根本上减少安全问题的产生,提高安全防护实效性。在优化安全防护技术时,相关人员可以对木马病毒和黑客攻击形式进行分析,利用安全防护技术降低其对计算机网络系统造成的安全影响。在利用安全防护技术时,可以采取安装杀毒软件和防火墙的方式提高计算机网络的安全性,利用杀毒软件查杀计算机中的病毒,避免其衍生更多问题。技术人员还可以利用检测技术监控和防御计算机网络的入侵行为,一旦发现不法分子入侵计算机网络就需要及时拦截及警告,确保系统的安全性。在产生这些问题时还能够将其交由专业的工作人员处理,通过加密技术的应用确保信息传输的安全性。

2.3强化数据加密工作

数据加密技术的实施可以在较大程度上减小信息在传输过程中遭到泄漏的可能性,因此能够作为一种有效的计算机网络工程安全防护技术体现自身的价值。在利用数据加密技术时,需要通过一些密钥或者算法将其中的信息转化为隐秘性数据,让需要利用该数据信息的用户掌握密钥形式,从而获取权限对加密之后的信息进行分析。另外,还能够利用信息解密方式提高数据加密效果,在读取信息的过程中可以通过解密信息的方式提高信息传输过程中的安全性。需要注意的是,在强化数据加密工作时,相关人员要掌握信息的加密方式,并且对可以利用该信息的用户身份进行核实,一旦发现用户在利用信息时存在违规操作就需要封禁用户账号,

2.4做好文件备份工作

做好文件备份工作能够防止计算机网络系统在遭受黑客或者病毒的攻击时产生文件遗漏问题。用户在使用计算机网络系统的过程中,可以从多个方面对数据和文件进行备份,甚至还可以做好计算机系统的整体备份工作,在黑客或者病毒入侵导致文件受损之后就能够对数据进行恢复、利用。部分计算机用户可能会由于自己的不当操作导致系统文件被删除,在需要利用文件资料时就会受到影响。所以,做好文件备份工作对于应对计算机系统安全问题有较大的作用,用户在日常使用计算机软件系统时就需要注重这个方面的工作,为其合理利用计算机数据资料提供科学保障。

三、结束语

网络安全工程范文7

关键词:网络工程安全;网络工程;策略;措施

网络工程安全对于计算机来说,是不容忽视的问题。做好安全防护工作更是重中之重。现在的互联网已经深入到人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对于人们的学习、生活、工作甚至是国家的安全具有重要的影响。所以,计算机网络工程安全问题不可轻视、不得怠慢。

1计算机网络工程安全的问题

安全防护做得再好,也避免不了所有的网络安全问题,更何况,现在的网络安全问题依然是漏洞百出,亟待引起人们的重视。目前常见的网络工程安全问题主要有如下几方面。

1.1病毒攻击问题

网络病毒是所有网络工程安全问题中破坏力和攻击力最大的一种,位居网络安全大隐患首位。计算机病毒破坏力极大,甚至影响计算机系统的正常运行。构建系统时,就需要建立一整套预防系统,来防范病毒的入侵。计算机病毒形式多样,纷繁复杂,又可以自我复制,攻击形式相对隐蔽,可以隐藏在非法网站链接中,看似是一个非常普通的网页,一旦点击激活,就会造成网络安全问题,难以保障数据信息不泄露,甚至导致系统宕机,为用户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

1.2黑客入侵问题

黑客入侵是网络工程安全问题中的第二大隐患。网络的开放性和共享性为我们带来巨大优势,同时带来很多安全隐患。随着移动端的迅猛发展,用户可以从多元化的终端去获得有价值的数据信息,数据交互频繁,网络数据传输也成指数倍增长,网络安全也日益引起人们重视。黑客入侵系统,对个人、企业甚至国家的重要信息进行窃取、篡改、破坏,影响网络安全,造成安全隐患,给计算机环境带来不和谐的因素,严重者为社会带来恐慌,让民众遭受重创。

1.3系统安全漏洞问题

计算机安全漏洞问题严重影响了网络用户的信息安全。计算机与网络是和谐统一、相辅相成的两大组成部分。计算机依靠网络来进行拓展和延伸,互联网也需要计算机来提供载体并运维。因此,计算机操作系统是网络工程安全的前提,计算机的系统漏洞会带来网络工程的安全隐患,一旦系统出现哪怕极为微小的漏洞,也会产生一系列的连锁效应,对网络工程安全造成不可估量的影响,甚至可能导致网络工程与计算机系统全部瘫痪,难以恢复正常的工作。电脑系统存在个别安全漏洞,并不影响普通用户的使用,不会有大的差异和感受,却为非法入侵者提供了可乘之机,黑客们完全可以利用这些微小的漏洞,篡改用户资料,对用户电脑进行攻击,对系统造成破坏,使电脑无法正常运行,引发严重的网络安全问题。

1.4系统网络故障问题

系统网络故障大多数情况下是因为系统自身问题或者工作人员操作不当而造成的,属于网络工程安全的常见问题。系统网络故障带来的危害如下所述。(1)系统网络故障会导致存储在电脑内部的信息资料被丢失,给数据安全带来未知隐患。(2)系统网络故障会为非法黑客制造可乘之机,导致用户数据被窃取或泄漏。(3)系统网络故障会导致系统产生安全漏洞,因此引发网络安全问题。

1.5计算机硬件故障问题

计算机网络的安全性主要受两大方面的威胁:一是自然环境带来的安全隐患,包括环境因素和非可抗力因素。环境因素指计算机所处环境的温度湿度等会影响计算机性能,降低计算机硬件寿命的因素;非可抗力因素主要指不可避免的自然灾害,比如地震、洪灾等,都会对计算机的硬件设施造成损害。二是人为因素造成的安全隐患,人的一些毁坏性行为也会对计算机的硬件设施造成损害。

1.6网络安全监管体系问题

除了以上分析的几种原因以外,网络安全管理自身也有一定的问题。首先,尚未形成一套完善的网络监管体系,为非法入侵者提供了可乘之机。其次,网络管理人员本身的操作水平有限,对于即将发生的安全问题缺乏预警机制,缺乏前瞻性的管控观和预防观,对于已经发生的突发状况也缺乏应急机制。

2加强计算机网络工程安全的措施

目前,加强计算机网络工程安全的措施主要有防火墙技术、防病毒技术、漏洞扫描技术、数据加密技术等。这些措施可以保护网络工程的安全,使计算机网络系统免受网络安全问题的潜在威胁。

2.1提高网络工程技术人员专业素养

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要想提高网络工程的安全性,计算机网络工程技术员也必须不断地加强自身工作素养,不断地更新计算机专业技术,增强防范意识,做好防范工作,促进自身不断成长,才能在提升网络工程安全的事业中发光发热。

2.2增强计算机网络病毒防范系统

(1)安装防火墙用户在使用计算机时,防火墙是一种最基本的防护系统,对于计算机工程安全问题起到重要作用。用户可以根据自身需求,来定制最适合的安全等级,降低受威胁的概率和频次,防火墙能够建立系统的第一道安全防护,对网络工程安全隐患进行一套系统的整体的防御,抵挡外来攻击,保护计算机网络工程的安全。在保护网络工程安全的过程中,为了更加高效地利用防火墙来防范外来入侵,还应该配备双网关。这是由于病毒存活性相当高,单一防火墙没办法完全杀灭,此外,在利用防火墙进行数据处理时,会严重影响计算机的信息传递效率,双网关的加入,可以提升数据的处理效率,最大限度保护数据安全。

(2)安装杀毒软件安装一款杀毒软件对于网络工程的安全是非常有必要的。随着计算机在中国家庭的普及,很多用户在安装系统时,由于缺乏最基本常识,不安装杀毒软件,导致系统特别容易遭受病毒攻击,影响正常操作,甚至导致个人数据的泄露。杀毒软件是专门研发的查杀电脑病毒的软件,随着科技的进步,一些主流杀毒软件受到了人们的青睐。安装杀软是第一步,还要养成良好的杀毒软件使用习惯,定期更新病毒库,定期进行扫描和查杀。当发现病毒时,杀毒软件会进行主动提示,并加以拦截、清除或者隔离,提升网络工程的安全。

(3)对数据进行加密处理数据加密技术可对数据进行加密,给黑客的非法盗取信息的行为增加了难度,对计算机数据安全增加了一道防火墙,是保护网络工程安全的一种最基本的主动性防御措施。(4)优化升级漏洞扫描技术计算机系统及网络在运行的过程中会都会产生部分的安全漏洞,漏洞扫描技术可以为计算机网络安全员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持,这就要求技术人员在实际的漏洞检测中,要定期地对漏洞扫描技术进行升级优化,及时对系统展开全面漏洞检查,发现目前系统运行中的安全漏洞并对其进行修复,减少被非法分子入侵的概率。此外,工作人员还需判断黑客入侵的可能路径、找到异常情况、提升网络工程的整体性能。

2.3加强教育宣传,提升用户网络安全意识与安全技能

我国网民基数庞大,加强网络安全宣传教育势在必行。首先要对大众进行网络使用安全意识的科普,让其了解安全防护知识,从而避免被不法分子钻空子,造成信息和财产的损失;再者,要对网民进行网络操作的安全技能培训,帮助公众科学合理地利用网络资源。网络安全宣传教育是一项长期举措,需要多方发力,共同治理,中小学生和中老年人是网络安全教育宣传的重心,义务教育也将成为一个重要而特殊的渠道,给网络的成长净化提供时间。此外,要让公众注重掌握基本的网络运行安全常识,加强计算机软件与硬件的安全防护技能。让用户可以熟悉地进行软件的安装及运行等操作,要加强软件审查标识,让用户养成下载安全资源的习惯。硬件也要定时地检测维修、用心爱护,养成良好使用习惯,保障设备的正常高效运行。

2.4完善监管系统与提高管理水平

(1)加强网络工程安全防护,完善监管体系完善网络工程监管安全体系,保障计算机网络安全。各行各业都需要有完善的监管系统,网络这个大染缸更需要一套完整的监管体系,只有完善的监管体系,才能够做出正确的舆论引导,构建清明健康的网络环境,让网民有法可依。政府可以出台相应的法律,约束网络行为,规范管理,双管齐下,利用法律手段和道德约束进行双重监管,助力网络监管完善高效。在计算机的安全防护中,仅仅靠技术防范难以确保网络的安全。需要有制度的配套监管,才能增加用户文明使用网络的自觉性。加强监管可以提高计算机网络的安全性,首先,对网络使用者进行监管,若使用者出现异常行为,要及时管控,待其行为恢复安全后方可解除管控,其次,相关部门要立法保护,针对网络安全问题制定相应的法律,对于危害计算机网络安全情节严重的违法分子进行严惩,肃清网络环境,减少犯罪行为的发生。

(2)加强网络工程安全防护,提高管理水平不论是普通用户,还是网络管理者,要想最大限度地发挥网络资源价值,加强网络工程安全防护,都需要对网络技术加以熟悉运用,不断提高自身的网络技术水平和专业素养,提高安全管理水平,那么如何建立一个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呢?①提高管理技能对于用户来说,可参加各种网络培训,增强安全管理技巧和能力。②提高管理意识要有维护网络安全的意识,定期进行漏洞排查和系统维护,尽量将系统保持在最佳状态,避免黑客入侵。③控制访问权限严格控制用户的访问权限,在接入网络的时候需要身份核实,对使用者的一举一动进行监控,一旦违规立即禁止使用;同时,在计算机的使用过程中,对用户进行访问权限的分级,不具备权限的用户无法进行相关操作或获取相应资源,这样才能最大程度上提高数据安全性。④数据及时备份对于重要的网络数据一定要及时做好备份。建立一个信息管理数据库,防止文件的缺失或被盗,保证系统正常运行。

3结语

网络安全工程范文8

关键词:电子信息;网络安全;防护措施

1引言

1.1电子信息工程

电子信息工程是一门应用计算机等现代化技术进行电子信息控制和信息处理的学科。电子信息工程是依托现代电子技术,整合信息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利用计算机和集成电路的技术优势处理和控制各类电子信息的先进技术。电子信息工程初期发展主要是设计、开发和集成各类电子设备以及信息系统,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电子工程技术的发展已经成为一种兼顾图像和声音的电子信号传输、基于互联网技术的数据传输以及信息数据的传输等技术的综合性工程,不断向智能化、集成化、移动化方向发展。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主要研究电子信息工程系统集成、电子信息工程产品开发等方面基本知识和技能,进行电子产品的设计、开发、调试、维护、管理等,例如:手机数字信号的处理,淘宝等应用的信息大数据系统集成,运用C语言等进行电子编程等。

1.2系统漏洞危害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电子信息工程的应用领域不断扩展,对人们的生活产生重大影响。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与产业融合发展,与各行各业的创新活动日益紧密结合,而且不断从网络空间向实体空间扩展,驱动新业态层出不穷、传统业态升级换代。互联网应用类型不断增加以及应用形式不断变化,层出不穷的安全威胁时刻发生在我们身边。应用软件或操作系统软件在逻辑设计上都会存在缺陷或错误,这些非常容易被不法者利用。他们通过网络植入木马、病毒等方式来攻击或控制整个终端,窃取终端中的重要资料和信息,甚至破坏整个系统。在不同种类的软、硬件设备,同种设备的不同版本之间,由不同设备构成的不同系统之间,以及同种系统在不同的设置条件下,都会存在各自不同的安全漏洞问题。因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旧的系统漏洞会不断消失,新的系统漏洞会不断出现。系统漏洞问题也会长期存在。当前,传统网络边界越来越模糊,新型网络攻击层出不穷,网络安全威胁干扰和破坏着我们社会的正常生产生活,甚至威胁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网络安全问题还对民生造成严重影响,网络金融诈骗、隐私泄露等事件频频发生,对民众危害巨大。电子信息网络安全问题给计算机软件开发和硬件技术以及数据安全保护方面带来了巨大挑战。要加强电子信息技术安全防护,提升基础网络防护能力,提高网络安全防范的全面性。要增强安全防护意识,加强网络安全保护,做好防护措施,促进电子信息产业更好更快发展。

2网络安全防护措施

随着电子信息工程技术的发展,落实安全防护措施迫在眉睫。目前,网络安全隐患有传统防御绕过、高级威胁技术的使用、攻击工具化等。要以安全可视和协同防御为核心,建立一套安全防护体系,对信息流进行协议剥离、落地还原、内容过滤、病毒查杀处理,并结合访问控制、入侵防御、安全审计等安全防护机制,有效阻挡黑客入侵、恶意代码和病毒渗透,防止内部机密信息的泄露,实现网间安全隔离和数据摆渡。打造一套智能化、精准化、具备协同联动防御能力及人工专家应急的大数据安全分析平台和统一运营中心,让安全可感知、易运营。

2.1落实安全防护措施

首先,要做好物理防护。应选择在具有防震、防风和防雨等能力的建筑内,做好防火、防电、防雷击。对机房划分区域进行管理,区域和区域之间设置隔离防火措施。建议设置机房防盗报警系统或设置有专人值守的视频监控系统,并配备备用电力,满足设备在断电情况下的正常运行要求。同时,采用高科技的手段,使实体屏障被破坏的可能性变小,增大延迟的时间,也使实体屏障本身增加探测和反应的功能。其次,要做好网络安全通信防护。就各相关单位的终端而言,加一层防火墙是十分必要的,这样可以有效保护信息数据,提高电子信息工程的安全性。用一个专用的通信协议,有效地隔断内外网间的直接联系,借助安全策略对数据流进行有效控制,可以防范恶意攻击和重要信息泄漏,有效地保障网络在隔离的同时进行相关的数据交互。网络终端在访问网络前,被强制要求到防火墙进行身份认证来完成对其的“合法性”检查。除此之外,防火墙还集成了强大的安全准入控制功能,针对身份认证通过后的网络终端操作系统环境进行系统服务、软件、文件、进程、注册表等细粒度的检测与控制来实现对其的“合规性”检查。通过对网络终端“合法性”与“合规性”的双重审核后,防火墙将根据其身份认证信息进行智能过滤,实现用户身份的安全防护策略部署与可视化监控。同时,通过日常管理中发现、过滤并阻止各种已知、未知的攻击、病毒、木马、蠕虫、后门、逻辑炸弹等恶意代码,有效保护内部网络系统的安全性,防止内部信息的泄漏。

2.2安全设计网络架构

按照方便管理和控制的原则,对网络划分不同的安全区域。在安全域划分基础上可方便地进行网络访问控制、网络资源(带宽、处理能力)管控等安全控制,并对不同安全域边界的保护策略进行针对性设计。当前,不同单位可能会涉及各个网络,进一步细化网络资源,保证电子信息工程技术正常使用。如果单位网络中有自建系统,可以单独建立一个小型局域网,跟单位其他网络环境进行隔离。如果单位出现移动、联通、电信多条网络以及电子政务内外网等情况,可以使用多个交换机,将各个网络隔离开来,对不同的网络进行配置,并接入相应的防火墙。当存在多个分支网络需要互联,建议配置智能交换机,集成应用控制、身份认证、安全防护等多个维度于一体,一条策略即可完成多个功能模块配置,可以根据不同的管控需求,为不同的用户定制不同的管理策略,灵活方便,维护简单,可实现互联网行为管控产品的业务快速部署。

2.3及时更新系统策略

针对网络安全风险,应该在技术和管理两个层面上进行可靠的安全防范设计,形成一套适合本单位的安全保障体系,实现严密、多渠道的安全控制,确保网络安全可靠。当网络和电子信息系统的业务目标和需求或技术和管理环境发生变化时,需要再次重新对网络进行风险评估,使得系统的安全策略适应自身和环境的变化。要跟踪网络和业务系统的变化情况,调整安全保护措施。由于网络和信息系统的应用类型、业务类型应用范围等条件的变化及其他原因导致安全需求发生变化时,安全保护等级需要变更的,应当根据等级保护的管理规范和技术标准的要求,重新调整信息系统安全保护等级,及时完善安全保障措施。选择符合国家有关规定的安全服务和安全产品提供商比如天融信防火墙,明确供应链各方需履行的网络安全相关义务。按照符合国家相关规定的专业测评机构要求完成项目范围内各个系统的安全整改,并达到测评标准。当网络和信息系统发送重大变更或级别发生变化时需要重新进行等级测评。

2.4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

严格依照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履行法定责任,实行从主要负责人到每个岗位、每个员工的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建立自我约束、持续改进的安全生产内生机制。主要负责人亲自检查安全生产工作,组织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掌握重大安全风险“底数”和隐患整改情况,严格落实隐患整改责任人、整改资金、整改措施。严格落实“一岗双责”要求,履行安全生产领导责任。要开展网络安全专项检查,及时对杀毒软件进行更新,确保其正常运行。及时查杀计算机病毒,确保操作系统和软件使用安全。坚决杜绝内外网混用情况,要对终端机开启安全防护措施。网络安全主管领导、网络安全管理科室、网络安全工作人员严格履行岗位责任,做好人员管理、设备管理、运行维护等日常安全管理制度建立和落实情况,做好网络安全组织和管理工作。

2.5全面落实安全管理

加大安全培训,对各类人员进行安全意识教育和岗位技能培训,并告知相关的安全责任和惩戒措施。针对不同岗位制定不同的培训计划,对安全基础知识、岗位操作规程等进行培训,并定期对不同岗位的人员进行技能考核。加大沟通交流,加强各类管理人员、组织内部机构和网络安全管理部门之间的合作与沟通;加强与网络安全职能部门、各类供应商、业界专家及安全组织的合作与沟通。定期进行常规安全检查,检查内容包括系统日常运行、系统漏洞和数据备份等情况。定期进行全面安全检查,检查内容包括现有安全技术措施的有效性、安全配置与安全策略的一致性、安全管理制度的执行情况等。应制定安全检查表格实施安全检查,汇总安全检查数据,形成安全检查报告,并对安全检查结果进行通报。同时,做好业务信息系统数据备份、应急处理及容灾备份工作,对存储在各个数据库系统中的业务数据、应用数据、监控数据、策略配置数据等进行备份。

3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