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突发危机下医院财务管理研究

重大突发危机下医院财务管理研究

[摘要]目的:探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的医院财务管理体系建设。方法:建立重大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下的医院财务管理机制,在收支管理、物资管理、财务信息化建设等方面制定相应的措施与方法。结果:在兼顾风险与效率平衡的前提下,建立医院应急财务管理体系,以便医院财务管理工作有效应对重大突发危机事件。结论:有必要构建与财务实践工作相结合的应急财务管理体系,为医院运营管理和持续发展提供有效支撑与保障。

[关键词]重大突发性事件;危机管理;财务实践

医院危机管理是医院运营管理重要组成部分[1],要采取相应措施,全面推动危机管理机制建设,提高医院应对危机的能力。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以危机管理视角进行有效财务管理,帮助管理者做好医院经营管理与战略决策,降低危机事件对医院效益与财务运营的不良影响。

1重大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下的医院财务管理机制

1.1应急财务管理机制的设立。在重大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下,医院管理较以往相比存在特殊性与不确定性。一方面,全力救治病员是医院的首要目标,在这种“不计成本、不计代价”的特殊环境下,原有的考核指标体系不再有用,甚至失效;另一方面,医院的各项经济业务管理也会有相应的较大变化,作为财务管理者,在面对危机下,如何兼顾效率、风险和合规性的平衡,为医院整体经济运行提供保障,建立应急财务管理机制就显得尤为重要。医院成立应急财务管理工作组,成员包括财务科、总务设备科、信息科、办公室、人事科等预算归口管理部门,财务科作为牵头部门,负责应急预算科目设置、预算编制及执行控制、应急审批制度及流程制定、应急患者费用管理、物价管理、会计核算、成本核算等,根据应急管理的要求,组织各归口管理部门,前瞻性排摸医院现有资源,将一线需求有效转化为应急预算,积极争取应急资金、物资和政策支持,发挥应急资源保障作用。财务应急管理制度作为院内应急体系的重要部分,应科学嵌入整体应急管理系统,如制定应急机制下的物资采购管理办法,确定应急机制下的人员经费发放要求、预算管理制度等。

1.2借力经济管理年活动,有效应对危机。2020年6月29日国家卫健委《关于开展“公立医疗机构经济管理年”活动的通知》,提出医院可单独设置运营管理部门,探索通过建立医院运营管理中心,健全完善医院应急危机管理机制,做到未雨绸缪,有备无患。以本次疫情数据为基础,可着手制定应急财务管理方案细则,对医院在疫情期的整体经营应对能力、医疗人员的转岗能力、各项岗位人员配备、应急物资储备、人员工资福利发放标准、应急情况下的工作量化绩效考核指标的确立等可进行评价,通过复盘分析,形成一套完整可操作的医院经营应急管理机制。

2重大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下的医院收入管理

2.1捐赠项目的收入定价管理。捐赠项目管理,包括捐赠合同签订、捐赠资产配置方案、捐赠项目执行情况及相应附件资料的归集、捐赠项目事项公开等。捐赠项目的收入定价也是财务管理中的核心,按照《卫生计生单位接受公益事业捐赠管理办法》要求,面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院应当考虑设立专门的捐赠管理部门,按紧急性和实效性原则,尽量简化捐赠管理流程,快速高效接受社会捐赠。医院财务部门对货币性捐赠收入与非货币捐赠财产收入,应按照“真实、准确、及时、完整”的要求确认,建立捐赠资产明细账,对于社会捐赠的非货币财产,例如防护物资,因无相关凭据且未经资产评估或定价评估困难的,可结合市场上同类或类似资产的市场价格进行有效定价确认。对于因种类繁多,不同厂商、规格型号之间价格差异较大的情况,医院在防控重点阶段难以抽调人力进行价值评估时,可以先对实物明细进行公示,待公共卫生危机事件结束或有所缓解时,再按重要性原则评估价值,并尽快完成受赠财产使用情况的评价。

2.2财政拨款收入分类管理。该类资金项目主要是在重大公共卫生危机事件下,上级部门为解决公立医院资金难题,专门拨付的款项,金额也较有限。一般都有相关的上级红头文件,要求专项专用、单独核算,同时也明确了使用范围和标准。财务部门可在预算与核算系统设置专项辅助账项,针对性地设置多个大类专项账,实现项目收支的专门核算,在大类专项账下统一管理,统一核算。对使用范围较广的资金,如可同时用于人员慰问、设备及材料购置、病人救治费用的财政拨款,可设置一个大的预算项目和核算专项进行统一管理,同时建立备查簿,以便于此类专项资金的统筹使用,同时能符合后续外部监督审计的要求。

3重大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下的医院支出管理

3.1加强预算管理。重大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下,医院原有的全面预算管理相应指标有可能失真,如仍沿用原有考核指标,不利于单位内部医疗服务资源的合理分配,不利于保持对医疗服务成本的控制水平。有必要充分考虑院感防控的实际情况,对医院全面预算管理相应指标进行重新修订编制,以达到应急机制管理下的专项预算管理的要求。预算管理是应急财务管控的重要抓手,针对不同来源的收入,医院可进行不同的预算管理形式。如重大突发事件期间的捐赠、财政拨款等资金,均需用于重大突发事件的相关支出,在这种情况下,医院一般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收入专项统筹使用,支出根据预算安排在重大突发事件专项下设置设备、人员经费、耗材等类别。同时需要对支出按经济性质或事项进行归口管理,保证资金用在刀刃上。在保证基本项目“有预算不超支,无预算不开支”的前提下,对于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支出需求,在预算科目的设置上,可改变日常预算归口管理方法,由专门的应急管理办公室统筹资源,归口审批,重大事项院长办公会当日决策,当日审批,实现当日结算支付,提高资金执行效率。同时,应考虑设置医院应急专项支出基金,可按医院每月医疗收入计提相应比例,设置该项支出基金使用条件与规则,保证在出现重大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时,“家有存粮,心安定”,有利于特殊期间内稳定医院人心,提振医务人员积极性。

3.2支出审批制度。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城市间交通不便、物资供应不畅,医院相关发票、合同等的取得往往存在一定的困难,不能按过往方式要求执行,医院应考虑疫情的特殊性,本着“授权管理、高效审批、当日结算、实时分析”的原则,制定合乎疫情实际情况的支出报销审批要求,明确职责,取消不必要的操作环节。在与供应商协商签订合同时,有必要增设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的发货周期以及定价标准等有针对性的条款,兼顾合规性和可操作性。此外,建立建全医院线上审批流程对应急管理也非常重要,在后疫情时期,医院应加快线上财务办公软件的建设实施进程,缩短支出审批时间,满足紧急付款的审批时效。线上支出审批信息化管理也有利于医院财务管理者对医院支出现金流的即时测算预估,保证医院经营管理更加顺畅、快捷。

3.3严格控制资金支出。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医院应在严格控制支出的基础上,保障防疫期间的必需基本支出,包括人员薪酬、药品材料、急救设备、防护物资等,强化资金支出现金流管理。财务部门可采取以下措施:(1)迅速召开院内领导经营管理办公会,立即暂停与防疫不相关的基础建设、建筑修缮及设备采购等大额支出;(2)对于非急需的消耗性支出要立即压缩或推迟;(3)结合疫情与医院实际,调整非一线员工的薪酬方案,将有限的资源向一线重点医务人员倾斜,严格控制非一线员工的工资福利成本;(4)制作医院现金流测算模型与建设支出信息化系统,将资金现金流测算周期由过去的每月报表测算与手工测算提升至15天一个测算周期,全力保证院内资金正常周转。

4重大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下的医院物资管理

4.1制定专项物资管理制度,有效缓解供需矛盾。疫情突发初期,一方面防控物资储备不足,另一方面也存在过度防护的现象,防护物资紧张成为普遍现象。医院迅速建立了物资统一调配及领取使用登记到人的制度,根据不同岗位不同级别的防护需求,按量发放物资。要发挥院感管理部门在区分防护用品级别及适用范围等方面的指导作用,比如对不同类型口罩能达到何种防护级别并适用于哪种需求等问题进行专业解答,让医护人员放心使用,合理使用,缓解供需矛盾。

4.2考虑精益化与应急管理双结合方式进行医院物资管理。疫情发生后,业务收入下滑,收不抵支,要避免库存过量,同时也要保障正常供应,医院后勤物资管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2]。实施精益可视化管理能够使医院物资管理流程便捷化,简明化、智能化,建立库房及重点科室的物资动态化管理系统、增加防疫物资虚拟库类别,增添条形码监测系统,库房安装探头,动态监测相应物资的消耗量,尤其是防疫物资成本。在正常经营阶段,医院精益化管理可改善流程环节,加速医院运营管理效率。材料、物资、设备等库存量过高浪费空间和成本,医院的资金流动受到限制,且物资、药品等存货还有过期的可能。但库存量过低也可能会对患者带来不可估量的影响。例如因缺少高效药而用其他药物代替,可能影响治疗效果。除此之外,库存量过低也会导致医院额外的行动、成本和催货行为的浪费。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强调精益化有可能导致公立医院偏离公益医治的路线。应将满足患者的应急需求放在首位,按不可代替程度和市场供应水平,制定紧缺药品、物资、重要药品物资目录,以现有医院体系所允许的应急库存量满足危机应急需求,也即以精益化与应急管理双结合方式进行医院物资管理。

5重大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下的医院财务信息化建设

5.1建立全天候。HRP移动办公财务管理系统应急财务管理的重要原则就是高效,面对疫情,医院管理的网络顺畅和信息化水平成为核心支撑。应急预算审核、支出审批以及各类财务信息的传送,数据分析,都离不开信息系统的支持。根据医院“平战结合”的管理思路,医院财务管理作为应急管理体系下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必要加快建设全天候医院HRP移动办公财务管理系统,通过财务信息化建设,全面实现医院财务核算、资产、物流、成本核算、预算、人事、科研等模块的全天候医院移动办公全流程管理,有效实现医院管理线上办公、线上报销、线上审批、云端存储分析,减少不必要接触,缩短审批等待时间,提升财务服务效率。

5.2推进电子发票落地。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传统的纸质医疗票据管理模式容易导致病人排队等待,增加院内病人相互接触时间,导致院内交叉感染风险上升[3]。采取医疗收费电子发票方式,属于非接触式的服务,可有效降低院内病人聚集感染风险,大幅节约排队交费时间,推进医疗电子发票在院内的实施,体现了医院经营保障能力与水平,在节省纸质发票成本并满足日常经营需求的同时,提高了院内诊疗服务效率。

[参考文献]

[1]袁琳,刘斐霞,殷荣,等.危机管理视角下肺炎定点医院疫情防控实践与思考[J].现代医院,2020,20(8):1097-99.

[2]杨志贤,杨琴.构建公立医院精益财务管理体系的探讨[J].中国卫生经济,2014,33(3):90-91.

[3]李琨,刘学锋.电子发票在医院财务精细化核算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总会计师,2018,39(11):155.

作者:洪巍 卢亚娟 单位:南通市中西医结合医院 南通市口腔医院财务科 徐州医科大学院长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