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工作实施面临的机遇

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工作实施面临的机遇

摘要:1+X试点工作是我国职业教育改革的一项重大举措,自2019年施工工作启动以来,不少职业院校在1+x证书试点工作中面临了或多或少的问题,文章以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为例,针对建筑工程技术专业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面临的几个问题,提出了提高思想政治修养、校企合作、完善考核标准、产教融合等解决办法。

关键词:1+x证书试点;建筑工程技术;课证融通;校企合作

1前言

2019年教育部等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在院校实施“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试点方案》,启动了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是对同年颁布的职教二十条中1+X证书制度试点的具体化[1]。方案从国家层面确立了1+X证书制度工作的总体目标、基本原则和试点内容,并对试点范围、工作进度、保障机制和相关参与主体的职责进行了整体部署[9]。其中建筑工程技术率先确定了参与首批试点的有关职业技能等级证书。1+X证书能改善学生学业能力与职业技能能力脱节,学历证书与职业技能证书无交点的问题,成为推动高等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助推器。那么作为试点单位的职业院校有必要对1+X试点工作仔细研究、科学设计,寻求一条最合适的职教改革之路。

21+X证书制度面临的问题

2.1x证书种类繁多,选择困难

自2019年开始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启动以后,短短不到两年时间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已经陆续公布了四批职业教育培训评价组织和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名单,总计483类1+X证书,并且教育部规定允许非本专业的学生报考,那么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X证书,让证书发挥最大的作用,成为在校学生的一道很难的选择题。X证书的考取,在精不在多,X证书制度发展时间短,速度快,以至于在试点初期学生在选择证书方面往往呈现迷茫,不知所措的状态。或者选择了不合适自己的X证书,最后并没有达到帮助就业的目的。

2.2考核标准不统一,企业认可度不高

X证书的考核组织为第三方社会职业教育培训评价组织机构,评价组织内部评价系统不同,难易度也不同,考核标准未统一,证书信度难以保证[4],也终将导致1+X证书的含金量有所差异,对于企业如何去分辨各种证书的含金量,将成为企业方选择用人的一个难点,也是1+X证书制度发展的一个绊脚石。

2.3学校技能训练配套不足,证书与岗位胜任力脱节

由于资金不足、专业老师不够、学校场地有限等原因,很多数学校技能训练场地很小无法容纳学生的技能培训,甚至很多学校没有场地,因此只能选择在考试之前临场磨刀,短期集训,以求达到1+X证书的通过率,这种做法的结果是,考证通过率很高,而学生采用强记短时记忆所获得的知识在很快的时间里就会忘记,这实际上与我们1+X证书制度的初衷是背道而驰的,我们职业教育要培养的是毕业即有岗位胜任力的毕业生,而非有一堆证书却无法上岗的虚假人才。

2.4课证不通,考证与专业学习分离

1+X证书的含义: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在技能证书中,又可以划分为多种不同的等级。主要包括三种,第一是针对某个岗位的技能证书(如八大员中的安全员质检员等),第二是针对某个岗位群的技能证书(如装配式建筑构件制作与安装技能证书),第三是建筑行业各个岗位都需要的,针对某项技能的证书(如识图证书、建筑信息模型BIM证书),每种证书都有它的技能作用,但是X与1并不是完全独立的,X的学习需要1的理论基础,也就是说我们要把考证的内容融入到课堂中,高职院校1+X证书现阶段面临的一大问题就是课证分离,课堂学习内容和考证内容无交集,所谓的考前集训只是为了考证而设置,无疑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时间成本。真正要把证书中的技能转化为自己内在的知识,不是一蹴而就的,更需要的是潜移默化的学习。

3高职院校X证书实施的几点意见

针对x证书试点以来面临的种种问题,笔者提出了几点解决方案。

3.1提高教师的思想政治修养培养

一线教师与时俱进的职业教学理念是职业教育发展的思想基础,并且当代的高职院校专业教师应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思想政治修养,这样的教师才能教出三观正的学生,这是一切教育的根本,因此在日常教育教学中融入思政元素、工匠精神,是1+x证书试点实施的思想基础。

3.2产教融合,打造X证书的精品教师团队

教师是X证书教学的执行者,教师专业教学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成果,X证书的推广最主要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实操动手能力,而对于教师,在注重职业技能培养的同时,也需要注重技术学科知识体系的建立。因此高职院校对于教师团队的培养需要有针对性,与一线企业形成校企合作建立双师培训基地,将对应的教师送到企业中去,利用寒暑假或者课余时间,完成一线职业技能的培养,同时也可吸收优秀的企业导师到学校来授课,形成双向轮岗制,真正做到与一线学科技术无缝对接,培养一批适应X证书发展的师资队伍。以本校为例,我们与远大住工,北京谷雨时代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湖南省西城建设有限公司等一线龙头企业签订校企合作协议,每年输送教师去企业一线培训。对于企业来说对产教融合的需求通常也有三个方面:一是企业竞争力的增强需要参与产教融合;二是企业高素质人才的补充需要参与产教融合;三是企业产品的转型升级需要参与产教融合[9][13]。因此产教融合对于学校,对于企业都是互利互惠的,企业导师和学校导师可以帮助学生进行个性化的培养,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帮助其从证书的选择、培训、答疑、到后期去企业实习工作等一系列的流程,制定个性化的职业规划。

3.3完善考核标准,加强企业认可度

X证书的评价组织繁多,每个组织的内部评价系统不通,如何做到X证书能真正证有所用,这需要三个方面的努力。①评价组织方面,评价组织的内部评价体系应根据适应行业一线的需求进行修整和改进,能广泛运用于实践的就是最合适的,评价组织也需要吸收和学习最先进的知识和理念,不断改进,才能让X证书始终充满活力。从评价结果来看,必须从质和量两个方面综合判断被评价者的本质特性[2],在考核方式上有学者提出“X”应采取上机考试和现场操作考核并举、定量评定与定性评定结合的评价方式[3]。②企业方面,企业方面应摒弃对职业教育的偏见,对相应X证书进行研究,与评价组织一起合作研发,形成企业—评价机构—学校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学生X证书的社会认可度和工作上的利用率。③学校方面,学校应积极参与到考核标准的制定中去,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给评价组织最真实的一线数据,以便他们对评价体系进行实时调整,始终符合行业发展也符合学生的个性发展。

3.4完善学校技能教学配套设施

职业院校作为证书实施的主体,一方面应考虑学校的基础建设、实训条件等能否满足证书培训的需求,另一方面应该从满足国家教育教学规划要求的框架着手,将证书制度试点与专业建设、教材开发、培养方案的制定紧密地联系起来,如此一来,势必有很多学校暂时无法达到完善的技能教学配套,如何解决技能教学配套短缺的问题呢,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解决:①政府加大投资,对于社会急缺的技能人才的培养,政府应对相应高校增加投资,而学校也要将资金用到实处,比如建立X证书的实训基地,也可以更好地推广X证书;②加强校企合作规模,通过与企业签订的校企合作关系,利用企业的资源,将学生输送到企业一线去,在一线的学习中掌握技能,进而达到X证书技能培训的目的,同时可以建立企业对口班,为对口企业直接输送人才;③建立校校合作机制,充分利用学校的龙头资源,学校与学校之间可以资源共享,将本校的学生送到他校去实训培训,达到资源最大化利用,校校互赢的目的,同时学校与学校之间的老师通过交流学习,随时探讨更利于学生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3.5课证融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如何处理好教学与培训的关系。“1”和“X”不是并行关系,书证衔接、课证融通才是1+X证书制度的精髓所在[11]。①将X证书的考试大纲作为人才培养方案编制的依据。将证书的考核内容融入到人才培养方案中是最根本有效的方式,需达到三个一致:岗位群与人才培养目标一致;课程体系与工作领域一致;教学内容与工作任务一致。最后将考证通过率作为第三方评价机制,可以评测出改进后的人培方案的使用效果。②将X证书考核内容融入课程体系。X证书的考试要保证通过率而又不能只看通过率,通过率只是检验学习的效果,让学生真正地掌握技能才是最终目的,所以只有将证书考核的内容融入到日常教学中,技能的培训与理论知识有机的结合起来,通过理论课堂——实训课堂的相互渗透,让学生真正深刻掌握X证书的考试技能,同时也可以减少学生和老师的课后教学和学习负担,并且能达到较好的效果。③三方合力为课证融通保驾护航。涉及课证融通除了学习的主体学生,还有X证书研发端、行业端和教研端三方,通过研发组织的技术支持和工艺指导,通过行业端的信息反馈和岗位指导,为教研端提供了大量的学科信息和技术手段,教研端通过对专业方向的设置,课程的开发,教材的编制,教学资源的策划、教学设计以及校内实训方案的选择,将课证有机融合,最后作用到学习的主体学生身上,这样由三方努力制定的一系列教学内容和过程,对学生的专业技能学习无疑有巨大的帮助。

4结语

综上所述,建筑工程技术专业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实施面临的挑战很大,问题较突出,但是机遇也是巨大的。我们需要从提高教师的思想政治修养、打造校企合作基地、完善x证书技能考核标准、完善学校技能教学配套设施、课证融通等方面努力,为1+X证书的实施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帮助学生更好的就业,为职业教育的发展添砖加瓦。

作者:刘琳 单位:长沙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