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金融风险防范探析

互联网金融风险防范探析

蚂蚁花呗是阿里巴巴旗下推出的互联网金融交易平台,是互联网信贷产品的代表,作为互联网金融消费的产物之一,其兼具了金融交易和互联网的共性,拥有广泛的市场。近年来,随着青少年对蚂蚁花呗的使用,越来越多的蚂蚁花呗负面使用案例开始频频曝出,对此应清楚地认识到互联网信贷产品的风险性和管控等问题,通过引导消费者正确使用互联网金融交易平台、树立正确消费观等,促进互联网金融行业的稳步发展。

1互联网金融及蚂蚁花呗的主要特性

1.1互联网金融的特征

结合互联网金融市场的变化来看,其特征主要表现如下:其一,互联网金融发展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随着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和完善,互联网金融呈现出一定的多元性,主要分为互联网信贷平台、互联网金融业务载体两部分。其中互联网信贷平台主要是指以互联网为载体,实现信贷业务的拓展,如P2P、蚂蚁花呗,而互联网金融业务载体则主要是指通过互联网信息技术实现保险业务、金融业务等的线上办理,例如互联网银行、互联网保险等。无论是互联网信贷平台还是互联网金融业务载体都保持了传统的金融主要机构,结合互联网信息技术进行业务的拓展,一方面以服务小微企业及个体户为主,提高了金融交易的效率,充分体现了便捷服务的宗旨;另一方面又可以根据客户的需求,实现针对性的金融服务,降低了人工成本,同时简化了手续和流程;其二,互联网金融市场为中小企业和个人等拓宽了融资的渠道。网络交易具有双面性,一方面其具备金融交易的特点,而另一方面又涵盖了网络交易的“虚拟”性,介于这双面性的特征,很多企业和个人开始借助互联网金融进行融资,通过给付交易用户相关投资回报,来实现点对点贷款、存款、投资等的金融业务。随着市场监管力度的不断增加,互联网金融市场上的不合理融资现象也在逐渐减少,例如蚂蚁花呗的使用者需要按照银行系统之间的协议和内容,相应地对接支付、实现交易及网络支付。

1.2蚂蚁花呗的主要特征

蚂蚁花呗作为互联网金融市场的主要产物,给众多消费者带来了较大的便利,结合其发展历程和平台运营模式来看,其特征主要有以下三点:其一,蚂蚁花呗市场用户量巨大。随着电商平台的逐渐完善,支付宝用户数量与日俱增,结合近几年的支付宝使用市场调查数据,我国的支付宝使用用户正在以成倍递增的数量增加,这其中“85后”的年轻人占据了整体用户数量的70%,俨然新型消费观念已成为当下年轻人消费的主要原因。其二,蚂蚁花呗的转入门槛较低且缺乏信用评级。很多用过蚂蚁花呗的用户都有过这样的体验,其准入门槛相对较低,只要你开通支付宝,并用支付宝在淘宝上进行购物付款,就可以获取相应的500元花呗额度。同时花呗的增长与用户的花呗支付情况有直接关系,只要你多多用花呗付款,就可以获取更多的花呗额度,而对于是否及时还款,则没有过多的影响。其三,蚂蚁花呗与淘宝有着一定的捆绑性和关联性。可以说淘宝是店铺,支付宝就是收银台,而蚂蚁花呗则是你的信用资金,即贷款。蚂蚁花呗与淘宝进行捆绑,一方面属于淘宝的变相融资,另一方面则属于刺激消费的一种手段,是金融市场的一种信贷方式。

2蚂蚁花呗的金融风险探析

2.1蚂蚁花呗内部金融风险探析

结合蚂蚁花呗的使用现状和规则来看,可将其内部金融风险总结为如下三点:其一,蚂蚁花呗用户信用等级评价制度不完善。蚂蚁花呗的信用等级评价与芝麻信用相对应,而芝麻信用的高低取决于用户的支付宝平台消费频次和还款的及时性与比例性,这是一种片面的信用等级评价制度,是激增花呗金融风险的主要原因;其二,门槛标准低。支付宝用户的注册准则相对较低,只需要满足实名制和支付宝的用户需求条例就可以,一般只需要用户满足支付宝消费的次数需求和使用时间需求,就可以获得最低500元的借款标准。而蚂蚁花呗在借贷中,缺乏对用户综合信用评价的考核,例如用户的信用卡使用情况、其他信贷情况等,因此可以说相对其他金融贷款机构,蚂蚁花呗的门槛标准还是较随意和低的;其三,恶意套现频频发生。随着支付宝用户市场的不断扩大,支付宝在蚂蚁花呗的付款范畴上进行了调整,由原来的淘宝购物单一付款使用,改为了扫码即付,这给很多套现的人提供了便利,也是其风险事件激增的主要原因。

2.2蚂蚁花呗外部金融风险探析

结合蚂蚁花呗的内部金融风险表现来看,其外部金融风险主要表现为以下三点:其一,用户群体的信用风险。结合相关调查显示,蚂蚁花呗60%以上的用户群体为年轻人,一方面是因为年轻人的消费观较与时俱进,喜欢线上购物;另一方面则是蚂蚁花呗金融风险与日激增的主要原因。年轻人因为消费观念较开放,加上资产力不足,因此很容易出现入不敷出的现象,从而还不上蚂蚁花呗,增加其外部风险;其二,国家及相关机关对其征信监管存在一定不足。随着互联网金融市场的不断拓展,国家开始强化对网络交易的征信监管,不断建设网络征信体系,而蚂蚁花呗作为征信体系的重要组成机构,仍存在一定的交易风险;其三,一个信息多账户的交易风险。蚂蚁花呗的注册条件是实名制,然后绑定淘宝、支付宝账号即可,于是很多人开始使用一个身份证信息、多个电话号码进行支付宝账号注册,套取花呗额度,这也是导致蚂蚁花呗金融风险的主要原因。

3基于互联网金融时代背景弱化蚂蚁花呗风险的相关建议及措施

3.1提高蚂蚁花呗的准入门槛及标准

结合蚂蚁花呗的注册准则和使用条例来看,在当前的条例基础上还应提高蚂蚁花呗的准入门槛及标准,具体可从以下两点进行:其一,加强网络实名认证体系建设。蚂蚁花呗在注册中除了要按照现有的要求进行实名认证之外,还应递交相应的资产力证明和信贷评价证明,对于有不良信贷记录的人员要拒绝为其开通蚂蚁花呗使用权限,从根源上做好用户的信用等级评价调查,严防不良信贷人员进行违法或恶意套现等。同时,蚂蚁花呗认证系统及后台应及时对注册人员进行身份信息的审核,例如视频认证、信息认证等,避免不法人员盗用他人信息注册或进行其他不法活动等,造成严重错误;其二,蚂蚁花呗要加强与其他银行或金融机构之间的沟通和协作,对客户提供的信贷证明真伪等进行审核和查实,对恶意造假的用户执行终身不允许注册的制度。例如蚂蚁花呗的用户审核端口应与其他银行进行沟通和互动,对于用户提供的信贷及资产证明等进行审核,对不同的客户结合其信贷能力授信不同额度等,做好金融风险的把控和管理,降低其风险,提高其信贷意识。

3.2做好信贷风险的宣传和防控工作

做好信贷风险的宣传工作是提高用户信贷意识、降低蚂蚁花呗风险的主要举措,对此可从以下三点进行:其一,建立风险控制数据平台。建立风险控制数据平台主要是指利用大数据搭建内部风险控制平台,密切关注用户的消费情况、额度使用情况、还款情况等,并根据大数据进行用户群体区分,做好用户群体的针对性风险防控措施,例如针对信贷条件好的用户进行适当提额,而针对信贷条件差的进行适当降额等;其二,对用户资源进行引流。结合大数据平台对用户的分类和整理情况,系统要密切跟踪用户各方面的消费情况,对用户资源进行引流,引导用户要珍惜自己的信贷额度和信用等级,要学会理性消费和合理使用花呗,通过引流和引导等,科学规范线上交易平台行为,并为蚂蚁花呗确定更为精准的消费群体,扩大市场占有率;其三,做好信贷风险和信用等级评价的宣传工作。蚂蚁花呗应充分利用好业务板块界面,进行信贷风险和信用等级评价的宣传,一方面提高用户的信贷危机意识,引导用户合理进行消费、及时还款、合法使用花呗;另一方面警示用户还款日、信用等级级别等,降低蚂蚁花呗的金融风险。

3.3强化蚂蚁花呗的内外部监督管理体系

蚂蚁花呗应结合现阶段的互联网金融风险和现状,总结自身的监管不足之处,成立相应的监管部门,从内外部监督管理角度切入,强化内外部监督管理体系。首先,蚂蚁花呗应实时对企业内部的资金流动情况进行监督,掌握企业内部资金的信贷情况和收支情况,做好资金的预算和使用管理,以防出现资金风险,例如通过监测企业内部的资金流动情况,对资金异常情况进行跟踪,通过介入调查等,及时掌握资金的异象。其次,加强对蚂蚁花呗平台的制度建设,结合相应的法规,完善制度,优化条例,例如以《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为准则,进一步建立健全蚂蚁花呗平台的法律法规,要求用户在蚂蚁花呗注册时签署《电子合同法》等,对自己的借贷行为活动负责,保护双方的合法权益。最后,应加强蚂蚁花呗平台经营信息披露,提升其平台的风险识别和规避能力,例如通过蚂蚁花呗平台自查等,建立相应的预防、处理和补偿机制来控制蚂蚁花呗风险事件的发生,并寻求政府监督合作,通过政府监督引导等,结合政府的宏观调控政策,对蚂蚁花呗平台政策内容进行合理调整,构建符合新时代背景的蚂蚁花呗金融平台。通过蚂蚁花呗平台的内部监管和外部的政府介入监督、引导,可以推动新时代下蚂蚁花呗平台的新发展,从细节上提升服务质量,降低风险,从而推动互联网金融市场的稳定运行。

4结语

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互联网金融应运而生,其不仅保留了金融交易的基本特性,同时也充分体现了网络交易的双面性。随着互联网金融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如何提升其金融风险防范意识,做好金融风险的把控是现阶段各金融监管部门的主要探究方向。蚂蚁花呗作为互联网金融的重要产物,在现阶段的运营中仍存在一定的风险,对此可以通过提高蚂蚁花呗的准入门槛及标准、做好信贷风险的宣传和防控工作、强化蚂蚁花呗的内外部监督管理体系等举措降低蚂蚁花呗的金融风险。

参考文献:

[1]任可.大学生网络借款平台业务风险防控分析———以蚂蚁花呗为例[J].财富时代,2019(7):226,228.

[2]陈晴,黄曾裕.浅谈互联网金融风险防范与监管———以蚂蚁花呗为例[J].现代经济信息,2019(11).

[3]王倩.互联网消费金融发展现状及风险分析———以蚂蚁花呗为例[J].新商务周刊,2018(12):124-125.

[4]沈建国,沈佳坤.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小额信贷的影响———以蚂蚁花呗为例[J].新商务周刊,2019(4):121.

作者:叶梓楚 单位:杭州电子科技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