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与教育范例

数字与教育

数字与教育范文1

当我们论及通识教育时我们的意思是大学教育不应该太专门了”。中山大学副校长、哲学系教授梁庆寅认为通识教育、博雅教育、生命教育、全人教育,包括我们说的素质教育,尽管内涵有区别,理解上也不太一样,但目标应该一致,就是不想培养知识面很狭窄的人,而应该是多面的、交叉的。我国学者李曼丽女士在综合通识教育的各种表述后,从性质、目的和内容三个角度对通识教育的概念内涵做了初步的建构:就性质而言,通识教育是高等教育的组成部分,是所有大学生都应该接受的非专业性教育;就其目的而言,通识教育旨在培养积极参与社会生活的、有社会责任感的、全面发展的社会的人和国家的公民;就其内容而言,通识教育是一种广泛的、非专业性的、非功利性的基本知识、技能和态度的教育。综上所述,通识教育不是一种教育模式,而是一种教育理念,其目的在于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健全的个人和自由社会中健全人格的公民,它的实质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它注重人才素质的培养,除了培养专业特长外,还要培养人的社会能力、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使学生的道德修养、业务知识、工作技能和社会适应能力有机结合,综合素质得到全面发展。

二、我国通识教育现状

回顾通识教育在我国的发展历程,早在20世纪初众多学者就提出了通识教育理念,如北京大学蔡元培校长提倡“沟通文理”;清华大学梅贻琦校长更明确提出“通识为本,专识为末”的办学理念以及“诸育并进”的教学内容观。然而,迫于中国国情及特殊国际环境,我国高等教育复制前苏联模式,所进行的是典型的“专才教育”。由于对专业教育的过分追求,专业教育在我国高等教育中占据主导地位,而道德教育、生活教育等不同程度地受到了忽视。随着社会发展,创新不足、人文素养缺失、社会能力不足等专业教育的弊端也逐渐显现出来。从20世纪9O年代初开始,我国开始实施素质教育,一些高等院校也逐渐把通识教育理念渗透到大学的人才培养模式中,经过十几年的发展,部分高等院校的通识教育已取得一定的进步,如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武汉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部分高职院校也逐渐开展了通识教育。这些高校把加强学生的文化素质教育放在首位,同时注重能力的培养,拓展学生的专业面,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但是,与通识教育目标相比,大部分院校只是对原来专业教育式培养目标的一种修补,没有全面反映出通识教育的思想,强调政治素质,从适应工作需要的角度来拓宽专业课程,忽略了对学生合理的知识结构的培养。缺少基础通识能力的培养,比如语言表达能力、人际交往能力、文学艺术修养及职业素养等一些基本能力的培养都很少,与健全的通识教育的目标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同时,未考虑学生个体差异,实施相对统一、制度化的通识教育方式;未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积极开展自我学习,自我提升。

三、数字图书馆在实施通识教育中的优势

1.丰富的数字化资源是实施通识教育的文献信息保障通识教育的目的是提升学生综合素质,而数字图书馆正提供了提升综合素质所需的各类资源“养分”。随着计算机技术、数字化技术、存储技术等技术的不断发展,数字化资源总量呈几何级数增长,其构成呈现多样化特征。从横向看,几乎涵盖了所有的学科专业;从纵向看,囊括了各种水平、各种深度的读物;从资源类型看,包含图书、期刊、报纸、专利文献、视听资源、资讯等各种不同类型的资源。由于通识教育的教育对象个体差异,其信息需求也多种多样,数字图书馆多层次、多角度的数字化资源,适合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学生求知需求,丰富的数字化资源为实施通识教育提供了强有力的文献信息保障。

2.突破了时间、空间的限制数字图书馆开发时间为24小时,用户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可以网络访问,突破了时间、空间的限制。特别是当前上网方式、设备的发展,通过手机、平板电脑通过无线接入,数字图书馆的利用更加便利。学习、研究时遇有信息需求,即时搜索、利用数字化资源满足需求,节约了时间成本,提高了学习效率。

3.拓展了通识教育的教育形式笔者通过梳理近几年国内有关通识教育的文章发现,现在国内大学通识教育注重通识教育课程的设计与优化,其他辅以讲座、课外阅读引导、社会实践等通识教育方式,部分学校设立了网上通识教育讲堂,使用音像教学方式等。尚未发现有学校充分发挥数字图书馆的优势,以数字图书馆为教育平台,开展多渠道、多形式的通识教育,实行被动式通识教育与主动式通识教育有机结合,引导学生积极开展自我学习,自我提升。数字图书馆探索开发通识教育功能,可以有效拓展通识教育形式。

四、数字图书馆实施通识教育的途径

1.创建通识教育数字化资源平台,引导用户开展自我教育

数字图书馆收藏有丰富的各种类型数字化资源,如何获取通识教育资源,笔者认为可以探索创建通识教育资源目录,建立资源导航系统,应用搜索技术建立资源检索平台。对数字化通识教育资源进行科学合理的分类、标引,并给与推荐热度。用户在使用该平台时可通过目录系统、导航系统、条件筛选或者直接搜索来获取相关资源。资源目录或者导航系统通过推荐热度评分“隐性引导”用户阅读资源的种类、类型。资源检索平台的功能,可直接通过关键词、分类、条件筛选等途径来帮助用户获取相关资源,或者在检索过程中发现兴趣点,进一步指向相关资源。同时,可考虑添加书评功能,引导其他用户使用资源或开展互动交流。资源平台功能,既“隐形指导”了用户利用资源,又给予了用户充分的自由选择权,书评、互动交流等功能从用户层面对其进行了相互影响,有利于用户开展自我通识教育。

2.通识教育资源数据库的创建

“十五”期间CALIS高校特色数据库项目建设对高校图书馆特色数据库的建设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全国掀起了建设特色数据库浪潮。笔者通过检索数据库建设方面论文发现,特色数据库建设技术比较成熟。通识教育专家学者依托数字图书馆资源,选择一定数量的通识教育资源,成熟技术加上科学挑选的资源,组织人力建设通识教育资源数据库,在数字图书馆上帮助用户高效率获取通识教育资源。

3.开设网络课堂

目前,很多高校设计了通识教育课程,一般分为公共课程和选修课程,限于时间、安排等因素学生一般只修满学分,仅能学习必修课程和兴趣更高的课程。数字图书馆完全可以建设网络课堂,存储学校通识教育课程录像资料、其他高校课程视听资料或者购买人文社科类的视听资料供用户利用,还可以开展网络授课、网络作业、bbs等方式进行通识教育。网络课堂依托丰富的通识教育资源,开展灵活多变的交流互动方式,有利于用户在不同时间段合理安排学习内容,充分汲取各类知识,完善知识结构。

4.基于PUSH技术的信息服务

PUSH技术,指的是数字图书馆通过一定的协议,从服务器上的信息源或信息制作商那里获取信息,再通过固定的频道向用户信息的技术。它是根据用户对信息的需求,有针对性和目的性,将用户所需信息主动送达用户。通识教育中,数字图书馆根据用户的需求,将相关的通识教育资源主动推送给用户,用户获取资源更加简单、便利,且针对性强,满意度高。

5.虚拟参考咨询

用户在利用数字图书馆各种通识教育资源或应用系统时必然会遇到各种问题,他们希望能够通过网络的方式得到解答与指导。基于网络的数字参考咨询系统使用户这种需求得以满足,主要有异步、实时和合作化3种数字参考咨询类型。异步参考咨询服务是指用户的咨询与专家的解答在时间响应上是非即时的,主要包括E-mail、WebForm、BBS、留言板、FAQ等方式。实时参考咨询服务,又称为同步参考咨询服务。它是一种在虚拟环境中用户直接“面对”专家的在线式服务。主要通过网络聊天(Chat)、视频会议(VideoConference)、网络白板(WhiteBoard)、网络呼叫中心(WebCallCenter)等形式来实现用户与咨询专家的适时交流。合作化数字参考咨询,是指咨询服务的主体是由许多成员机构一起组成的一个分布式的虚拟DRS网络,以解决单一图书馆或信息机构因种种原因而不能解决的咨询问题。虚拟参考咨询系统,使用户在利用数字图书馆通识教育资源时可通过多种方式得到专家的指导,为更好的学习提供帮助。

五、结语

数字与教育范文2

一、产业之变与教育之困

数字时代的广告产业变革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互联网广告占中国广告市场的整体规模超过一半,基于互联网新媒体的数字营销传播成为主流;二是在互联网广告市场中,移动互联网广告占互联网广告市场的比重超过70%,基于移动互联网的营销传播成为数字营销传播的重点;三是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物联网、5G、AR/VR等新技术在广告产业的广泛应用,带来广告生存形态、传播形态和产业形态的深刻变革,数据、技术、流量和创意等成为广告产业的核心资源要素。在广告产业面临重大变革的背景下,作为面向广告产业培养和输送广告专业人才的高等院校广告学专业,必须要顺应广告产业发展的新趋势,及时改革人才培养体系,对接业界需求,培养兼具理论素养和实践能力的广告专业人才。人才培养质量是广告学专业声誉评价的核心和关键,高校广告专业毕业生是否具备快速适应行业新变化的能力,直接决定广告学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数字时代的广告产业变革对广告教育提出了全方位的挑战。一是在培养方案上,广告专业培养方案如何适应数字时代广告人才需求的新变化,调整培养目标和培养体系,成为广告教育改革的重点。二是在课程体系上,是采取增量改革还是存量改革?是在现有课程体系的基础上增加数字营销传播类课程,还是在原有课程基础上增加数字营销传播的教学内容?是各个高校广告专业面临的共同挑战。三是在师资队伍上,广告学专业教师亟需提升数字营销传播的知识和技能,在现有师资队伍中补充数字营销传播相关教学的师资。四是在教材建设上,现有教材面临老化的问题,现有教材修订中如何整合新媒体广告的相关知识内容,数字营销传播教材的体系如何建构?都是现实课题。五是在实践教学上,如何将课堂实践、项目实践、竞赛实践、实习实践等结合,全面提升学生实践能力,也是广告学专业面临的现实问题。

二、学科定位与培养目标

数字时代,广告的内涵和外延也在发生变化,广告与市场营销的边界模糊化,广告专业的学生需要学市场营销,市场营销专业的学生也要学广告,广告学科和市场营销学科的边界何在?这是广告学科和专业必须厘清的问题。事实上,广告学和市场营销学科边界的模糊化,是数字时代的一种必然趋势,广告专业的学生必须要懂市场营销学知识,市场营销专业的学生也需要懂广告学知识。但广告学与市场营销学专业在学科归属和人才培养目标上存在差异。广告学属于传播学、营销学和艺术学等的交叉学科,按照教育部的学科划分,广告学属于传播学下的三级学科,国内绝大多数广告学专业设立在新闻传播院系,从广告学科建设和专业人才培养的角度来看,广告学专业学生必须要掌握新闻传播学的专业知识,同时由于广告具有营销属性,笔者认为,在数字时代,广告学专业的培养目标应该是打造“全媒体商业信息营销传播专业人才”,这是广告学科和专业特点决定的,也是广告学专业学生在人才市场中的核心能力和竞争优势。一是“全媒体”。广告学专业学生必须对包括传统媒体、新媒体门户网站、搜索引擎、虚拟社区、网络游戏、微博、微信、短视频、网络视频、网络电视、网络杂志等有全面的知识掌握,而且能够熟练地利用新媒体开展创意传播活动。这就需要广告专业在培养方案中增加相应的课程,以及在教师的课程教学中增加相应的新媒体用户洞察、策划创意、设计制作、整合营销等方面的知识内容。二是“商业信息”。广告本质上是一个商业信息传播活动,目前在互联网媒体上出现的短视频广告、直播营销等,都应该属于广告学专业教学的范畴,必须在专业教学中体现,针对广告业的快速变化,广告学专业可以设计一些前沿专题课程,采取课程组授课的形式,甚至还可以根据课程教学方案的总体设计,邀请业界在某一领域的专家进行专题讲授,以此丰富学生在新媒体广告方面的知识。三是“营销传播”。广告学专业培养的是“营销传播专业人才”,这是广告学专业的特点和特色。

三、教育理念和创新方向

数字时代,广告学专业教育需要厚基础、增技术、强专业、重实践。一是厚基础。广告学专业学生必须要兼具理论素养与实践技能,重视人文素养与艺术素养教育,因而在教学中需要加大平台课的比重,一方面是人文社科素质类课程,另一方面是新闻传播学大类课程。通过平台课程教学,可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二是增技术。数字技术和智能技术对于广告行业的影响尤为重大,适应数字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要求,广告学专业的课程体系中需要增加相应的技术类课程,如计算广告、智能营销传播、大数据挖掘与用户洞察等课程。可以通过引入业界项目,联合开发建设课程,也可以整合校内外资源,建设相关技术类课程。三是强专业。广告学专业课程包括广告本体类课程、艺术设计类课程、媒介类课程、品牌营销类课程等。需要进一步优化课程设置,整合传统类广告课程,强化现有课程内容的知识更新。如艺术设计类课程,增加数字图文、视频制作与编辑、数字音频制作与编辑等;媒介类课程,增加新媒体概论、新媒体运营等;广告本体类课程,在现有调查、策划、创意、媒介等的基础上,实现课程内容的知识更新,重点加强对新媒体广告相关知识的讲授;品牌营销类课程,需要结合数字营销传播新发展不断更新知识内容,如短视频营销、直播营销等,增加活动营销、数字整合营销等实效营销类课程。四是重实践。广告学专业是一个应用性非常强的专业,必须重视理论与实践教学的结合。国内的实践教学模式主要有六种,即课堂实践教学、竞赛实践教学、专业实习实践教学、工作坊实践教学、夏令营实践教学、战略合作实践教学等。需要强化课堂实践,鼓励竞赛实践,拓展实习基地,引入业界实践等方式,不断深化实践教学的效果。

四、广告教育的武大经验

数字与教育范文3

关键词:信息技术;课堂设计;社会热点;实践课堂

一、前言

现代信息科技发展迅速,大量的数据资料和微课设计逐渐转入教学领域。放眼世界,一些国家已经将信息技术纳入了教学实践,希望借此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同时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本篇文章基于市场营销专业,分析了当前国内大学教学的普遍难点,探寻在数字应用新形势下,如何提高教学质量并在实践培训中迎接新挑战。

二、教学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

(一)师资力量不足

通过对影响市场营销专业教学质量因素的分析和整理发现,市场营销教师自身专业技能的缺乏是影响高职教育质量的主要原因之一。现代化数字技术的飞速发展恰巧与教师实践经验的不足形成鲜明反差。营销专业教育对教师的需求越来越高,而目前很多传统型教师还不能很好适应移动互联网教育的发展。现在的大学教育对象通常为90后、95后和00后,他们从出生便进入了数字时代,被称为“数字原住民”,但是大部分的老师却都是“前数字时代居民”,他们是从模拟时代过来的,于是教师与学生本身就存在着数字代沟。因此,在数字化时代,如何利用现有资源推进教师信息化培训及技能提升,从而使其能有效地将网络理念与课堂内容充分结合,缩短与学生之间的数字间隙,提高课堂的实用性,达到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的是亟需解决的问题。

(二)教学实践的缺乏

据调查,目前我国大学市场营销专业的教学方法无非为情景教学和案例分析两种主要依靠传统讲授的形式。大多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能通过极其有限的教学条件将学生分为小组再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大企业进行详细案例讲解从而展开教学活动。尽管也有基于模拟软件等电脑技术的实训课堂,但也无法避免有教师对软件实操及信息技术知识的缺乏的软肋。因此,传统教学方法并不能形成系统的学习模式,课堂上的知识水平和实践之间的差距更加不利于学生更深入地了解市场营销知识。

(三)有限的实践也没充分发挥积极作用

目前,我国各所高校都已经搭建了校企合作的实践平台,用于更好地培养社会所需要的应用型人才。但由于容易忽视学生本身的专业需求,于是企业提供的职位与学生专业不符的现象屡见不鲜,如此一来不仅无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实践积极性,同时也没能促进有效的市场营销专业活动的有序开展。由此可见,学校和企业之间的合作并未收到预期的成效。

三、教学改善策略及建议

(一)正确认识实践的重要性

常用的经典案例教学和其他教学资源的应用与现实中瞬息万变的市场营销环境还是存在着巨大的差别,因此教师不仅应该意识到该问题的存在,并且还要正视具有真实性质的实践教学在探索教育改革中的重要意义。与此同时,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创新性网络平台已经投入使用。对学生而言他们拥有了更多学习方式的选择,而教师端更是可以利用数字化技术加深和拓广学生的知识面,并且鼓励学生积极创新从而达到提高实践教学质量的目的。

(二)定期进行教育成果评审

为进一步提高市场营销专业的教学质量,学校方面可以加大社会资源的投入,保证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实践基础,让书本知识更好的活学活用才是根本目的。教师则应该主动学习先进的数字化教学模式,并将其运用到教学中。例如,组织学生进行一些短期培训来学习短视频的制作及运营、微博和微博平台的在线营销等。利用学生感兴趣的内容激发学习积极性的同时,也让学生将专业知识同信息技术实操结合,实现真正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当然除了做到因材施教之外,教师更应该定期跟踪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效。传统的检验方式为作业氏、提问氏和温习氏,而现在通过互联网,评定学习效果好坏的方式也早已丰富多样。例如,给学生进行分组后给每个小组一个案例,然后让他们通过分析后形成汇报总结PPT进行演讲;或者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让学生选定一个人物角色后通过录像、视频会议等多种形式将企业运作流程、市场问题实践甚至跨文化交流等环节模仿演绎出来,最后教师进行总结和评价并提出改进建议。除此之外,通过借助云课堂、学习通等课程平台推进营销专业课程改革进程,线上线下的结合模式不仅跨越了时间空间的局限,更加丰富了教学资源,为教学方式的优化提供了更多的可能。

(三)提升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进行课程内容的创新改革

学生缺乏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是高校教育普遍存在的问题,如何调动学生的课堂及实践积极性也长期困扰着推动课程改革的实践者们。在数字化营销的大背景下,要让市场营销专业的学生对学习“保鲜”,应该将专业特色和教学对象有机结合起来,运用网课、微课和云平台将课程内容进行优化,颠覆守旧的教学活动设计,重新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从而获得较好的学习效果。

(四)创新课程设计

为了让学生对学习保持兴奋和新鲜感,课程设计和创新必不可少。一般来说,当某种单一活动不能被长期重复使用时,应将其他新的活动进行交叉融合,设计出新的课程活动。同时课堂的安排也应该进行整体布局,将不同阶段的课程内容与学生当下的学习状态、学习进度和学习效果相结合。例如,教师通过网络建立模块化资源数据包,学生即可通过教学平台自主学习老师上传的课件、教学视频等资料。不仅如此,还可以建立在线讨论板块,教师可以对应的讨论话题或者调查问卷,学生即可参与头脑风暴、投票或问卷反馈。

(五)将身边的人和事融入课堂内

教师可以通过与学生的互相交谈,了解他们的学习和生活,收集有关学校生活、潮流文化等信息,挖掘贴切的生活素材并找到与课堂教学合适的切入点,利用学生身边的人和事优化课程活动的内容设计,让学生学会自主地表达自己的想法,激活课堂参与度。由此可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认真制定课堂设置,加入学生所关心的话题进去,再结合信息技术的支持通过在线互动的形式进行讨论或者分组,使学生认识到课堂知识是与自身生活紧密挂钩的,而且学到的知识可以帮助他们在生活中去解决遇到的实际问题,由此可以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热情。特别是针对市场营销专业的学生,现实市场环境变化快、影响因素多且复杂,通过分析研究学生身边相对来说更加熟悉、接触更多的地方性小企业将会比典型大企业案例更加有代表性,再融合学生兼职期间容易遇到的一些问题,这些能够给予他们启发的课堂灌输不会再让学生觉得可听可不听,而是绝对的“物超所值”。

(六)不为蹭热搜,但能巧用社会热点

本身选择市场营销专业的学生相对来说性格活泼外向,有思想有性格,对于时下热点都能积极地发表自己的看法。因此,教师可以合理利用当前的社会热点,打造创新型思政课堂,将社会中积极的、典型的正能量价值观衔接到课堂教学中,让学生们进行讨论或者分享更多案例,同时娴熟地使用一些社交热词,营造更接地气的学习氛围,学生则更愿意主动参与进实践课堂,从而达到提升教学质量和学生职业素养的最终目的。

四、结论

综上所述,从大环境来说,在市场营销教学中引入数字信息技术,不仅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而且能够改善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真正参与实践,达到实践与课堂相结合的目的。因此加大数字技术在课堂上的运用,以进一步提高营销教学质量必将是大势所趋。从师资来说,网络科技的运用只是辅助作用,教师可以运用数字平台辅助教学实践,而课堂活动设计才是关键所在,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既要采用灵活的活动类型,也要善用社会热点引发学生情感上的共鸣,进而提升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吴婧婧.数字时代高校融合式课程建设的改革方法与策略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20(22):248-249.

[2]黄煜镔,钟轶峰.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中教师的重要性探讨[J].大学教育,2021(04):29-31.

[3]杨武军,王超,冯楠.高职市场营销专业“课堂生态”教学模式研究——在线生态课堂教学模式的课程研究与实践[J].发明与创新(职业教育),2020(10):69-70.

[4]刘侃宁.市场营销专业在线开放课程制作及完善探讨[A].四川劳动保障杂志出版有限公司.劳动保障研究会议论文集(六)[C].四川劳动保障杂志出版有限公司,2020:3.

数字与教育范文4

北美高校图书馆采取的数字学术教育的形式主要为:开设课程、开展工作坊、提供在线培训教程与指南、开展融入数字学术活动的教育。

(1)开设课程

在调查的对象中,有7所北美高校图书馆开设了数字学术教育课程。这些课程由提供数字学术支持的不同部门负责,课程的类别与数字学术支持部门服务定位有关。例如,俄勒冈大学图书馆和埃默里大学图书馆分别由数字学术中心负责开设了名称涉及数字学术的课程,而普渡大学图书馆和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图书馆由GIS服务部门负责开设的课程与GIS相关。从数字学术教育课程的内容来看,课程主要涉及数字人文、数字学术等综合性的课程,以及数据管理、各种分析方法、GIS和映像等专门性的课程,其中以具体的分析方法、数字人文介绍、数据管理等类别的课程为多数。数字学术教育课程面向的对象以研究生为主,这反映了研究生是数字学术教育需求的主要群体。

(2)开展工作坊

在24所开展了工作坊的北美高校图书馆中,笔者选择10所工作坊信息较详细的高校图书馆,将其开展工作坊的基本情况列于表2。由表2可知,北美高校图书馆开展的工作坊内容更加丰富、具体,尤其是以软件使用方面的工作坊为多数。由图书馆的数学学术中心或数字学术服务人员负责组织的工作坊,内容包括数字学术介绍、数字人文介绍等基本的知识介绍,以及数字素养、数据管理、版权、软件使用等多方面的内容;由专门开展某种类型服务的中心开展的工作坊的内容则与中心的主要服务有关。例如,地图和地理空间中心开展的工作坊的内容则涉及地理信息系统、地图等方面。从北美高校图书馆开展工作坊的内容我们也可以认为,数字学术活动需要必要的软件、工具进行数据创建与分析,数字学术活动涉及版权问题。同时,数字学术涉及的方面也较广泛,数字项目管理、数据管理、数据分析与处理、构建数据集等是数字学术的重要方面。

(3)提供在线培训教程与指南

有7所北美高校图书馆提供在线培训教程与指南,既有高校图书馆本馆制作的在线教程与指南,也有引入的外部机构的在线教程与指南。例如,俄勒冈大学图书馆为了满足想到数字学术中心体验数字工具的用户的学习需要,制作了“快速成功”系列在线教程;圣地亚哥大学图书馆数字媒体实验室则是提供了Tinker-cad公司的3D教程、来自lynda公司的在线教程等。北美高校图书馆提供的在线培训教程与指南,极大地方便了用户学习。不但能让用户对数字学术工具有所了解,也能便于用户使用图书馆的软件资源,还能通过引入外部机构的教程增加图书馆的学习资源。

(4)开展融入数字学术活动的教育

笔者通过文献调查发现,有的北美高校图书馆开展了融入数字项目研究、数字学术成果保存等活动的数字学术教育。例如,拉斐特学院图书馆实施了为期2年的本科生参与数字学术项目的实习,使学生在建立数字学术项目过程中,学习数字学术相关的工具与知识。中田纳西大学图书馆对该校荣誉学院的教工进行教育,培训教工们如何登陆软件、提交项目、通知提交的作者,在培训中演示如何进行操作、如何查找错误,使该校荣誉学院的教工能够顺利的向机构知识库提交数字成果。北美高校图书馆通过开展融入数字学术活动的教育,近距离与用户接触,深入了解用户的需求,更加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活动。

2数字学术教育典型案例

2.1埃默里大学图书馆的数字学术教育课程

(1)案例介绍

埃默里大学图书馆开设了《数字学术与媒体研究》系列的证书课程。该课程面向完成该校研究生院的博士课程的学生,以及埃默里大学的员工和图书馆员。参与学习者需要完成4门课程的学习,其中,《数字学术和媒体研究》专题课程为必修课,并需要通过数字学术方面的实习,另外2门课程需要从给定的课程列表中选择,选择的课程需要以数字媒体和学术为特色。《数字学术和媒体研究》专题课程包括什么是数字学术、什么是数字人文等基本问题,提供数字技术对于研究影响的广泛介绍,特别是对于人文学科影响的介绍。实习需要围绕数字学术项目,可以在埃默里校内或校外的数字学术相关机构实习。学习者完成4门课程后,还需要完成最后的研究论文或数字项目。按要求完成全部内容后,将会获得由埃默里大学研究生院授予的证书。

(2)案例分析

埃默里大学图书馆开设的证书课程的课程设计极具典型性。该证书课程以“数字学术与媒体研究”为核心,不但设置了与数字学术、数字媒体相关的必修课、选修课,还安排了数字项目实习课程,并要求完成研究论文或数字项目。这体现了埃默里大学图书馆的数字学术教育教学程序规范,课程的教学内容重点突出,教学内容丰富的特点;也体现了既注重教授理论知识,又重视培养学习者的实践操作能力。此外,由研究生学院为通过学习要求的学习者授予证书,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激发学习者的学习积极性。学习者通过学习数字学术证书课程,可以对数字学术与数字人文、数字媒体等方面的基础知识有全面的了解,还可以将学习到的理论知识运用到数字项目研究,从而了解数字学术工具,了解数字学术项目研究的方法与流程,为进一步开展数字学术研究积累经验。

2.2拉斐特学院图书馆融入数字学术项目的教育

(1)案例介绍

拉斐特学院的图书馆员分别于2015年、2016年设计了为期6周的暑期实习项目———数字人文暑期学术项目(DigitalHumanitiesSummerScholarship,简称DH-SS),DHSS是以图书馆为中心的本科生参与数字学术的模式。实习期间,本科生可以设计和创建原创数字研究项目;学生自己选择研究问题、工具和方法以及最终的项目;图书馆员通过开展贯穿数字学术项目研究过程的数字学术教育活动,为学生提供在研究中互相学习的机会。比如,图书馆通过开展工作坊的方式,聚焦学生的研究问题,分析研究问题是否可行,然后集思广益如何去进行研究;图书馆员带领学生讨论如何评估和引用工具、图像、媒体、文章、书籍和参考资料;图书馆员与学生们讨论文献合理使用、原创作者和版权等方面的问题等。在DHSS项目中,当学生们学习了不同的人文主义者在阅读材料中使用的词汇后,他们的首要任务之一是找到可能在现场或方法上与他们的工作联系起来的数字人文项目,并对它们进行解压和分析;然后,学生之间互相展示工具、方法,讨论其对项目论证及最终目标所起的作用。接下来的几周时间里,学生们通过识别这些项目所使用的软件,以及为同学们进行工具演示来掌握有关工具、方法等方面的知识。拉斐特学院图书馆的这种数字学术教育取得了良好的效果。2016年的实习项目结束后,所有的学生都表示他们比之前更了解如何研究;5名学生继续在巴克内尔数字学术会议上展示他们的成果和DHSS模式。学生们建立了一个数字人文俱乐部,继续探索自己的研究,并将这些想法传播到更广阔的校园。

(2)案例分析

拉斐特学院图书馆开展的融入数字学术研究项目的数字学术教育的典型性体现在,这是一种面向用户实际需求的、贯穿用户整个数字项目研究过程的嵌入式教育,是一种多赢的数字学术教育模式。首先,图书馆通过实施实习项目,将数字学术教育融入学生的实习项目中,不但可以教授数字工具,还可以根据实习过程涉及到的具体环节开展不同形式、不同内容的数字学术教育,这就实现了将信息素养概念化为与数字学术相关的内容,创新了信息素养教育模式,并可以提高学生的数字学术素养。同时,创造了图书馆与用户深入交流、沟通的机会。其次,学生通过建立原创项目,能够切身体验数字学术项目研究过程,不但可以练习传统的研究方法,还可以探索数字学术,从而了解如何开展研究;并且学生之间通过交流,加深了自身对数字学术的认识,从而使学生在实习过程中掌握数字学术相关的知识。再次,拉斐特学院图书馆的这种数字学术教育,可以激发学生不断研究的兴趣,进而开展持续性的研究工作;参与实习项目的学生积累了研究经验,还可以协助图书馆员开展数字学术相关的工作坊,指导同伴开展数字学术研究;从而起到在全校范围宣传推广数字学术的作用,可以带动整个校园数字学术研究的氛围。

数字与教育范文5

数字艺术作品涵盖了绝大多数的数字产品,其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包括数字音乐、电脑动画、影视广告、数字视频、网络游戏、虚拟现实和网络艺术等。数字艺术市场不仅包含以上所有的数字创意产业产品,还包含其衍生产品,如以动画形象为主题的儿童玩具、儿童文具、儿童服装以及儿童音像图书等。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和我国互联网络的普及应用,数字艺术逐渐发展成了产业。该产业不仅有国家政策支持,还有各产业基地作为支撑,具有非常广阔的市场前景。下面以国产动画为例进行分析。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规定从2006年9月l日开始,全国各级电视台所有频道在每天17点到20点之间均不得播出境外动画片和介绍境外动画片的信息节目或展示境外动画片的栏目,必须播出国产动画片或国产动画栏目。

我国建立了大量数字艺术产业基地(如杭州国家动画产业基地、长沙国家动漫游戏产业振兴基地、国家网络游戏动漫产业发展基地等),共同构建中国完整的数字艺术产业链,形成一遍繁荣的市场前景。可见,就我国市场需求而言,国产动漫商机无限。然而,根据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规定进行预算,每年需播出国产动画节目约28万分钟,而国内实际动画制作能力才2万多分钟左右,每年国产动画的市场缺口达25万分钟之多。可见,以国产动画为代表的数字艺术人才极度匮乏,已经成为制约我国数字艺术产业健康快速发展的瓶颈。综上所述,我国数字艺术市场前景极其广阔,对数字艺术人才的需求十分旺盛。我国数字艺术人才紧缺,急需相关院校培养大量人才以满足市场需要。

二、数字艺术人才内涵及培养现状分析

优秀的数字艺术人才应该对数字艺术的特征和本质有较好的理解与把握,除了具有基本的艺术创作能力外,还应该掌握数字化艺术特有的表现手法及相应的计算机应用技术,拥有良好的项目管理和策划能力、设计与沟通能力以及团队合作的精神。近几年我国数字艺术人才培养的速度和力度都在不断加强。1999年,全国只有2所高等院校开设动画专业。到了2006年,经过约7年的发展壮大,全国设置动画类专业的高校就超过200所。可见数字艺术教育的办学规模大幅增加,发展非常迅速。然而数字艺术的办学规模虽然大幅扩大,但人才培养方向等重要问题仍然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直接的后果是相应的基础理论研究、专业课程设置不尽合理,缺乏对应用课程体系的研究,教学内容跟不上应用的发展,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教育目的不明确

首先表现在教育的短期目的和长期目的不明确。数字艺术教育的一个短期目标应该是让学生在毕业的时候找到工作,而长期目标则是将学生培养成复合型应用人才或大艺术家。如果不能很好地区分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之间的关系,数字艺术的教育就落不到实处。如果不能确保培养的学生在毕业的时候找到工作,那么他们将来成为复合型应用人才或大艺术家的可能性就微乎其微,如果仅以毕业后找到工作为目标,那么培养的学生当中能成为大艺术家的可能也会少之又少。

2.教学内容不明确

数字艺术作为一种新置的热门专业,许多院校对数字艺术的教育定位不明确,仅盲目地在已有计算机专业和传统美术的教学内容上做加法。如在计算机美术专业的教学内容上将计算机和艺术类等课程进行生硬地拼贴和叠加,导致学生课程学习的内容是割裂的,无法对所学内容进行融会贯通。这种简单化处理说明一些学院数字艺术的教学仅仅是为了满足数字艺术对人才的急需而盲目招生的做法,还没有深刻把握当前数字艺术设计的内涵。

3.片面夸大软件的作用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各种绘画软件日新月异,且呈现出人性化、智能化和简单化的特点。数字艺术逐渐忽略了传统艺术理论及艺术规律,变成了一种依赖计算机技术与绘图工具的创作模式。在这种趋势的影响下,一些院校把软件操作技法当做专门的课程来设置,片面强调软件的作用。这种课程设置方法至少在专业教学体系上是不合适的。只有认真研究传统艺术理论,广泛汲取中外经典艺术的养料,将传统艺术实践经验与当代数字技术进行有机结合才能使创作发挥到极致,得到好的数字艺术作品。

4.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脱节

数字艺术和传统艺术一样,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产物。然而一些学校在数字艺术的教学过程中过于重视相关理论和技术的培养,而忽略了与社会实际的结合。一些学校数字艺术教学的社会实践只是组织学生到相关的企业公司进行考察参观,仅此而已。这种忽略社会实践的教育模式导致很多学生长期处在封闭的环境中进行学习,所学到的知识结构在进入社会后往往不能很快适应企业的人才需求。

5.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培养有待提高

在传统的艺术教学当中,一般以个体的学习和创作展开,因此一些院校在数字艺术的教学中还是沿袭这一教学模式。这种教育模式与数字艺术的教育不相适应。数字艺术作品的创作往往涉及到多个专业的知识,通常需要一个创作团队共同合作完成,因此必须培养学生在创作中交叉、组合的能力,让学生在团队合作中学习,在学习中进行团队合作等。

三、数字艺术教育改革初探

针对以上分析数字艺术教学当中存在的不足开展相应的教育改革探讨,为解决数字艺术人才短缺和市场需求极大的矛盾有着重要的意义。数字艺术教育改革大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的构建主义学习理论和构建主义学习环境,并在此基础上实现艺术教育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的有机结合。强调以学生为中心,首先要在教学设计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最大程度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力性;其次,要求教师转变为学生主动构建意义的帮助者和促进者,而不是以往的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最后,还要求学生成为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知识的灌输对象或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以学生为中心的构建主义学习理论和构建主义学习环境可以最大程度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作力,完美实现艺术教育的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的有机结合。以实践牵引教学,建设崭新的数字艺术课程体系。在数字艺术课程体系的建立中,首先要进行广泛的社会调查研究,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不同学校可以有不同的课程定位、不同的培养方案。

教师还应该深入生产实践的第一线,以得到第一手的工作经验选择课程教学内容,以岗位要求为相应课程的考核内容,实现教学和岗位的连接。只有这样,才能改变数字艺术课程仅为计算机和传统艺术简单相加的教育局面,建设崭新的数字艺术课程体系。在艺术和技术上“两手都要硬”,不能忽视任何一方面。首先要注重数字技术的研究,只有数字艺术的设计人员具有专业的程序开发能力,有关图形设计的质量才能得到保证。其次,在注重技术的基础上,更加注重数字作品的艺术性和内涵。要清醒地认识到计算机设计图是设计师的图形语言是用图像这种直观的形式表达设计师的意图和理念,它只是一种表现手段,离不开设计师的思维。加强数字艺术和现实生活的联系,建立数字艺术创作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的理念。加强学校和各数字艺术产业基地的联系和合作,让学生的创作能力在实践中得到提升。大力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在数字艺术教育中可以设置由团队合作进行某件数字艺术作品创作的实践课题。如一个动漫作品的创作可以让学生分工合作,分别参与到创意的构思和剧本创作、人物和环境设定以及美术风格设计、人物建模和造型动作、音乐音响和人物配音以及后期制作等等当中,整个创作过程需要团队成员交叉完成。这些实践课题的完成可以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团体合作能力。

四、结束语

数字与教育范文6

[关键词]湘商(洪商)文化;社区教育品牌;数字化传播

一、引言

“十四五”规划中明确提出:“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1]指明了我国要加大文化事业发展,建设文化强国的方针。2016年,教育部等九部门《关于进一步推进社区教育发展的意见》,要求“充分发挥社区教育在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社会治理体系建设、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形成科学文明的生活消费方式、服务人的全面发展等方面的作用。”[2]社区教育品牌是社区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成果,在建设学习型大国和文化强国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湘商(洪商)文化作为优秀传统文化,与社区教育融合,创建本土化教育品牌,是对社区教育的一种创新实践。在“互联网+”背景下,探索利用数字化手段培育社区教育品牌、传播湘商(洪商)文化与社区教育优秀文化成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湘商(洪商)文化社区教育品牌的内涵

(一)湘商(洪商)文化内涵

湘商文化倡导“敢为人先、心忧天下、经世致用”,这也是流淌在湘籍商人身上不可磨灭的文化基因。湘商文化是湘籍商人在长期经商过程中不断积累、总结的商业文化标准化体系,包括财富积累、商业组织、经营艺术等诸多要素,蕴含了“责任”和“创新”的核心价值。[3]湘商义利兼容,心怀国之大者,敢为人先[4]。洪商更是湘商的典型代表,秉持以义制利、开放包容、诚信为本的作风。洪江地区自古就是湘西重要的繁华商埠和驿站,无数商家到洪江两岸创业,创造了洪江的繁荣。经济的繁荣促使文化的发展,催生了独特的洪商文化。古代,洪商广置族田和义产,赞助社区各种建设,建渡修桥,修葺屋舍。国家危难之际,洪商更是心怀天下,创办医院为贫民治病,创办学堂教人读书,践行着“道以惠民、德行天下”的君子情怀和责任意识。这些行为和优秀文化传统无论今时往日都值得弘扬和提倡。

(二)社区教育品牌内涵

社区教育品牌顾名思义是以社区为主要场所,以社区内的全体居民为对象,遵循社区教育理念和发展规律,为社区居民提供教育服务的品牌活动,尤其要能满足社区内居民的生活服务需要和休闲娱乐需要。[5]与一般的社区教育活动相比,社区教育品牌更具实用性、服务性、社会性、引领性与创新性,是社区教育中的精品和精华,展现了社区教育的优秀文化成果。社区教育的课程案例、学习资源、体验基地、网络资源等都是社区教育品牌的重要体现。[6]当前,社区教育品牌建设不断升级,各社区根据当地特色将原有的教育课程体系化,升级为可持续的、系统化的、具有借鉴作用的课程品牌。各级政府部门、社区学校、企业等各种社会力量不断整合,利用社区教育品牌,面向居民提供终身学习服务,唤醒全社会终身学习意识。同时,随着信息化发展,社区教育品牌的推广力度不断加大,利用“互联网+”、微课堂、直播课、学分银行等多样化手段提升社区居民参与社区教育的积极性。社区教育品牌的传播更大程度地使社区教育品牌的价值得以发挥,对构建学习型社会、促进精神文明建设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三、湘商(洪商)文化社区教育品牌的培育

(一)湘商(洪商)文化社区教育品牌的培育方式

1.打造湘商(洪商)文化教育品牌

将传统文化与社区教育相融合的方式已经屡见不鲜。如岳阳社区大学在张谷英镇建立社区大学,打造了“孝悌文化”社区教育品牌,将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孝悌”精神传播到整个社会;上海徐汇社区以“学林春秋”为主题打造传统文化品牌;杭州西湖社区以西湖风光打造自然文化品牌。[7]湘商(洪商)文化同样作为优秀传统文化,与社区教育品牌结合,能更有利于打造地方文化特色,体现地方文化价值。利用湘商(洪商)优秀文化中“达则兼济天下”等精神,组织社区居民学习传播“责任、奉献”意识,打造“责任文化”“奉献文化”社区教育品牌。利用红色文化基地、保存完好的历史建筑、特色街道等开设红色旅游社区教育路线。利用社区教育品牌效应进一步将湘商(洪商)文化具象化、视觉化,打造集教育、文化、旅游于一体的文化教育品牌。

2.打造湘商(洪商)社区商业品牌

湘商(洪商)文化本身是以商业文化为源头,“商道文化”是湘商(洪商)文化中的灵魂。[8]利用“商道文化”进一步开拓社区内居民兼容并蓄、海纳百川的思想,将商业的兼容性与文化的多元性相结合,推出“商业+文化”理念,创新文化宣传机制,借助区域内企业、外来投资客商、在外湘籍商人,通过多种途径对外宣传湘商(洪商)社区商业品牌。此外,在社区商业品牌教育中树立诚信理念和契约精神,引入湘商(洪商)诚信经营的案例,如洪商以“斧记”作为信物印在自己的商品上,公开销售;洪商中“八大油号”老板每月约定付款日期,很少发生赖账、多收等情况。在社区教育品牌培育过程中树立“诚信文化”有助于现代商人树立诚信为本的经营法则,树立良好口碑,更有利于湘商(洪商)走向全国,扩大贸易范围,推广社区商业品牌。

(二)湘商(洪商)文化社区教育品牌的培育价值

1.有助于建立文化自信

湘商(洪商)文化作为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是在长期历史沉淀中创造出来的宝贵精神财富,代表着湘商(洪商)独特的文化特性,引领其不断发展。现代社区教育立足于社区实际,服务社区居民,对于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建设文化强国具有重要作用。将湘商(洪商)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社区教育相结合,能极大丰富社区教育的内容,通过汲取两方文化教育中的优秀基因,对于传承和发扬优秀传统文化,树立文化自信,加快社区教育品牌转型升级,创新社区教育方式有着重要意义。[9]

2.激发社区居民参与社区教育的积极性

近年来,随着终身教育体系的不断完善,不同年龄阶段的人民群众对自身文化生活的要求愈发多元化与个性化,社区教育区别于学历教育,更契合不同地域人们的精神文化需要。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湘商(洪商)文化融入社区教育课程体系,一方面能利用其文化中的精华提升社区居民的文化素养,加强社区居民对优秀文化的认同感,激发社区居民参与社区教育、提升自我修养的积极性;另一方面还能促进社区和谐稳定发展,加强社区居民凝聚力,优化社区治理效果,提升社区整体形象。尤其在大数据与信息化的推动下,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理念、传统习俗等加以创新和传播,从而提高社区居民的整体素质,为构建和谐社会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10]

四、互联网视域下湘商(洪商)文化社区教育品牌数字化传播路径

(一)数字化网络平台搭建

随着互联网和新媒体技术手段的革新升级,人们已不再拘泥于传统的品牌宣传方式,而是利用数字化平台进行更便捷方便的数字化传播,这也给湘商(洪商)文化社区教育品牌的发展和传播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11]毋庸置疑,搭建数字化网络平台是当前传播湘商(洪商)文化社区教育品牌的可行之策。如利用各级政府部门官方平台进行宣传,各门户网站之间相互连接,推广优秀的湘商(洪商)传统文化;设立官方网站和数字化博物馆,将相关历史文化资料和数据加以保护和整理;各社区大学可联系市州开放大学、老年大学等,利用已有的线上学习平台微课、直播课,设立社区学习品牌专栏、社区居民大讲堂等;设立湘商(洪商)文化社区教育品牌相关微信公众号、抖音号、小红书号等进行宣传,在数字化平台上相关微视频、活动照片、宣传文案等,搭建湘商(洪商)文化与外界的沟通桥梁,更好地宣扬湘商(洪商)社区教育品牌的成果。

(二)品牌产品数字化开发

湘商(洪商)社区教育品牌的传播离不开固有的文化。时至今日,怀化市洪江区还保留着明清以来相对完整的会馆、钱庄、寺庙、民居、报馆等,有如湘商(洪商)文化的巨型博物馆。如何将现存的实体文化建筑和文献资料转变成为数字化产品,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可利用数字虚拟复原技术,结合VR技术、数字三维图形原理、4D动画效果、多功能交互传感技术等,打造一个立体可视的虚拟湘商(洪商)文化园,通过数字化方式获得视觉、听觉甚至触觉、味觉的多方位体验,营造身临其境的历史穿越感。其次,可充分结合已有历史文化资源,利用社区会展、文化博览活动、大型地方歌舞剧等多种传播渠道,借助媒体网络,传播湘商(洪商)正能量,展现文化魅力。还可设立湘商(洪商)文化APP或淘宝、京东商铺,售卖相关文创,并在社区教育中开设相关品牌经营、市场营销、产品推广类课程,鼓励社区居民以湘商(洪商)文化为主题生产文创商品进行售卖,发展“商业+文化”品牌模式。同时,将历史留存文献资料转化为电子图书、报刊等,设立湘商(洪商)文化品牌线上图书馆,扩大文化影响力。将湘商(洪商)文化中的经典案例、事迹、人物、传奇等改编成影视剧作品、歌曲,打造影视人物IP。利用优秀传统文化编写教材,设置社区教育课程,完善升级现有课程资源,生产出内容丰富的全媒体资源课程,全方位多层次展现湘商(洪商)社区教育品牌的魅力。

(三)品牌线上线下交互式体验

在数字化浪潮下,文化的传播往往被赋予新的载体,传统的社区教育品牌亟需突破和创新。2022年首部“湘商”题材的电视剧《一代洪商》在央视八套播出,通过电视剧的播放收获了一大批“剧粉”,而这些“剧粉”又能转化为湘商(洪商)文化的关注者和认同者。通过电视剧在平台的播放,数以万计的观众对洪江、对怀化、对湘西、对湖南、对湘商(洪商)文化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也为洪江区文旅产业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趁着电视剧热播的这阵东风,应加快脚步构建湘商(洪商)文化体验基地。怀化市洪江区围绕洪商文化打造了洪江古商城,立志于将其打造成为传承洪商文化、传播美丽中国的“洪江古商城·国风文化名城”。此外,可围绕“商道文化”主旋律,构建以古韵洪江、山水洪江、创意洪江为主题的全域旅游特色产品体系;可与各地区社区大学或开放大学合作,运用数字化科技打造数字化湘商(洪商)文化体验馆;还可与洪江政府、洪江电视台联合举办各式各样的湘商(洪商)文化进社区活动,进一步推广湘商(洪商)文化社区教育品牌,推动洪江区文化、教育、旅游各产业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1]新华社.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EB/OL].

[2]教育部等九部门.关于进一步推进社区教育发展的意见[EB/OL].

[3]从这里读懂湘商[EB/OL].

[4]禹明华,刘智群.基于湘商文化传承的地方文化品牌打造———以湘商文化传承为标准[J].中国标准化,2022(8):98-100.

[5]陈可.社区教育本土特色与品牌建设研究————以常州市为例[J].广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9(1):35-38.

[6]张慧敏.教育现代化视域下社区教育品牌发展路径探析[J].西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20(3):32-36.

[7]蔡慧敏,陈方.岳阳社区大学本土特色社区教育品牌构建路径[J].岳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3):44-47.

[8]陈金全.解读洪商精神[EB/OL].

[9]吴志红.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领湘商文化传承和发展———访全国政协委员,湖南省政协副主席、省工商联主席张健[N].人民政协报,2021-11-12.

[10]于仰飞,宋晓梅.“互联网+”背景下社区教育中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价值、实践及路径研究[J].继续教育研究,2021(12):15-19.

数字与教育范文7

[关键词]交互式数字教材;教材建设;职业教育

当今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智能手机、PAD等个人数字终端得到广泛普及,数字化学习、阅读、交流变得越来越普遍,如何开发建设面向现代数字化教育环境的交互式数字教材受到普遍关注。与具有稳定、封闭和静态等特性的传统纸质教材不同,交互式数字教材是一个同时面向课内和课外的泛在学习系统,它集成了移动学习、富媒体和云服务等领域的前沿技术,能依据学习者情景化、动态化、形象化的自主学习需求,有效整合内容资源、物理设施、软件工具、网络服务、社会环境等多个层面和维度的因素,将学习内容进行富媒体编排设计和交互设计,并面向多用户终端进行设计呈现,从而为学生提供丰富、可扩展、移动、交互、沉浸式的学习体验[1]。数字教材自20世纪70年代产生以来,其形态与功能特征随着技术环境发展而不断变化。早期的静态型数字教材,仅在出版形式、载体、教材形态上与纸质教材相异,对教学资源的拓展非常有限。随后出现的多媒体数字教材,主要以音频、视频、动画等多媒体资源来构成教材内容。而现阶段发展的交互式数字教材,不仅呈现强大的富媒体表现能力,而且支持开放、便捷的人机互动、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能创设更真实复杂的数字化学习情境,从而促进学生更主动有效地学习[2]。职业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和素养,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在职业教育中使用交互式数字教材,其富媒体特性将更形象地阐释基础理论知识、更直观地呈现操作技能,其开放交互特性将更有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习效果。

一、交互式教学教材开发原则

根据梅瑞尔提出的首要教学原理和波纹环状教学开发模式,交互式数字教材的开发建设中需要遵循下列几个原则。1.教材内容应以面向完整任务为中心,由有利于促进教学目标达成的序列任务环环相扣组成,教材内容中应提供完成相关任务的样例示范。同时在综合考虑阅读终端和阅读软件的基础上,教材内容应具有动态可扩展性,以满足师生个性化教与学的需求。2.重视学生原有知识框架对新知识的建构意义,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和信息加工过程,教材中应合理运用图片、音频、视频、动画、3D等富媒体资源来创设丰富的学习情境,联通课程内容与生活实际,帮助学生增加经验基础、减少认知负荷、促进知识迁移,从而实现有意义学习。3.教材设计以“学习者为中心”而不是“以设计者为中心”,合理运用人机、人人等多种交互功能为学生提供展示、交流、反思和辨析知识技能的机会,注重学习分享体验,提供外部激励,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交互式数字教材开发建设的前期分析

这阶段主要包括内容分析和学习者分析。内容分析的主要任务是明确课程特点、核心知识模块及各知识模块间的关系,明确课程能力结构和学习目标。学习者分析则是对学习者的先前经验、认知能力、学习风格、兴趣动机和使用情境等展开分析。这些都将为后续进行交互式数字教材的知识图和学习路径的设计、功能和媒体呈现的用户体验设计提供基础。高职“网络创业实践”课程内容广泛,研究对象复杂,与商品学、管理学、广告学、营销学、谈判学、心理学等诸多学科交叉综合,具有较强的交叉性、综合性和实践性特点。课程以实际具体的网络店铺运营为核心知识模块,由市场定位、产品规划、网络店铺建设管理、网络营销推广、客户服务与物流管理等系列知识模块按网络店铺运营的实际工作流程有序组成。课程主要学习对象是高职电子商务专业学生,学习者在学习本课程前,已具备基本的市场调研能力、商品图片拍摄与处理能力、网络推广与活动策划能力、网络客户服务与管理能力等,能熟练运用互联网进行信息检索、自主学习与社会交往。首要教学原理认为学习的最终目标是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学习,既有知识的获得,又有能力的提高和情感的升华。“网络创业实践”的课程目标定位为学生通过学习,掌握网络店铺运营的基本理论与技能,具备“互联网+”创新创业意识,具有初步的“互联网+”创新创业能力。基于上述分析,“网络创业实践”交互式数字教材的开发建设将采用任务导向的内容组织模式,用实际网店运营案例串联各系列知识模块的学习。在媒体资源的选择上,将兼顾课程内容特点、学习者特点和个性化需求,通过各媒体资源间的全方位融合,来营造出真实的生活情境,注重学习者体验,在真实有趣的学习环境中使学习者获得知识,增长技能,升华情感。

三、交互式数字教材的知识图与学习路径设计

当今交互式数字教材的开发建设犹如一部电影“大片”制作,需要课程负责人、企业专家、媒体制作、技术开发等众多人员分工协作,知识图与学习路径的设计通过类似工程制图的形式,来展示课程核心知识和教材内容的组织方式,为不同角色的参与者把握与探讨课程内容、教材设计思路提供基础。知识图就是一种可视化的以保证知识完备性的知识分析工具,在课程目标和内容分析的基础上,依据一定规则对课程内容作结构化表征,以明确关键知识、知识层次及其与课程目标的关联程度。学习路径设计则是在知识图基础上,遵循学习者认知规律,为不同特征学习者设计的一系列可能的个性化学习线索的图示化表征[3],它为学习者提供多种方式切入课程内容,有利于真正促进知识建构和提升用户体验。知识图与学习路径设计对保证课程目标、教材内容与学习方式的一致性具有重要作用。在“网络创业实践”交互式数字教材的知识图设计中,根据梅瑞尔在首要教学原理中提出的“当学习者介入解决实际问题时,才能够促进学习”的思想,首先确定基于真实情境的完整商业实战项目。鉴于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宁波中小企业电子商务服务基地近年来发展迅速,与本地多家企业在淘系(包括淘宝和天猫)网店运营中合作紧密,本教材就以基地近年来校企合作最为成功的吉吉女鞋淘宝企业店运营为核心完整任务,按照网店运营实际作业过程,把教材内容进行知识重构,设计了市场调研、商品拍摄与图片处理、网店开设与商品管理、网店装修、促销推广、物流配送、客户服务、运营数据分析等八个序列任务。在借鉴北京师范大学黄荣怀教授所提出的课程知识图绘制规则[3]基础上,以网店装修中的“PC旺铺装修”子任务为例,对完成本任务的关键知识技能,既“自主装修设计”及其所包含的店招设计、海报设计、宝贝推荐和详情页设计等知识技能点进行结构化表征,具体如图1所示。高职学生通常动手实践能力强于理论学习能力,形象思维能力强于抽象思维能力,为了帮助高职学生掌握完整的网店运营过程,我们将相关知识与技能“锚定”在吉吉女鞋淘宝企业店运营的具体情境中,但不只是进行静态的知识结构表征,还要建立灵活动态的“激活—展示—应用—整合”的活动图式。具体来讲,为便于高职学生根据自身学习需求选择合适的知识技能点并完成学习,在交互式数字教材设计中,将网店运营各序列任务的学习路径确定为:学习导入、案例示范、新知学习、任务实践、知识点小结、知识拓展、练习与测验。在案例示范部分,教材主要以吉吉女鞋淘宝企业店的运营贯穿始终,有店铺相关简介、各运营阶段的问题陈述及具体解决方案的策划与执行。而在任务实践部分,教材将提供多个其他企业网店运营案例与存在问题,需要学习者自主寻求问题解决方案。同时针对不同学习基础和学习风格的学习者,教材设计了多条学习路径供自由灵活选择,如可以按照已有设计逐次展开系统学习,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需求有选择性地进入相应模块进行学习。

四、交互式数字教材的功能与呈现形式设计

交互式数字教材要能通过丰富的资源集结、高效的互动真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习效果,除了需要注重内容设计和组织之外,还应重视用户的体验设计,即学习者对数字教材使用方式和设计意图的感知和回应,它将直接影响学习者能否快速有效地激活迁移已有知识或经验,来建构新的知识或操作技能。为实现高质量的数字教材用户体验,需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移情设计原则,通过模仿学习者本能,用最自然的方式创建学习环境,满足实现任务的各种需求[4]。在“网络创业实践”交互式数字教材的功能与呈现形式设计中,我们重点突出以下设计细节。1.利用富媒体辅助知识理解、案例演示。“网络创业实践”交互式数字教材充分使用了图片、音频、视频、动画、3D等富媒体资源来生动表现吉吉女鞋淘宝企业店在各阶段运营中的特点和要求,并对如何作运营规划与实施进行案例演示。与以往纸质静态教材相比,富媒体的表现形式更加直观清晰,更能调动学习者思维,从而吸引学习者更深入了解教材中的知识点和技能点。2.注释、书签、笔记、高亮、链接等功能与学习重难点的融合。“网络创业实践”交互式数字教材支持注释、书签、笔记、高亮等移动学习功能,并结合教材内容重难点做出应用学习辅助的明确提示,引导学生根据个性需求合理使用。同时,教材还提供便捷的链接扩展功能,对于诸如客单价、DSR、转化率等网店运营专有名词、术语,或事件、人物、地理信息等加以标注,并可链接扩展至百科、在线词典或其他相关网站,以满足学生“把书从薄读到厚,再从厚读到薄”的需求。3.方便快捷地边学边练边测与及时反馈。“网络创业实践”交互式数字教材通过提供游戏化、情景化、难易程度自主选择的交互练习和测试,以增强学习者的参与感和学习体验感。同时,对教材中诸如选择、判断、连线、填空和匹配等题型都实现及时反馈功能,即给出评判,分析出错之处所涉及的知识技能点,提供参考答案,并针对此类问题系统自动推送2~4个相关测试题,以巩固所学知识技能,并能举一反三。4.同异步人机、人人交互。多样化交互是现阶段数字教材的鲜明特色,合适的交互功能设计能够丰富教材的资源和学习活动,有效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引导学习者积极投入学习活动。例如,在“网络创业实践”数字教材每一个序列任务中,学习者能够随时将学习笔记分享到网络社区,或围绕某个学习主题展开同步或异步讨论。在具体设计中,我们需要关注合理的交互设计呈现频率、针对的教材内容重难点及合适的表现形式。5.学习行为统计分析。在“网络创业实践”交互式数字教材中,我们设计了记忆学习痕迹,支持断点续学功能;阅读、笔记、练习、测试等教材学习行为数据的记录、查阅、统计与分析功能。在具体教学应用中,与云班课平台实现数据互传,教师可以随时查阅学生的教材学习进度和内容,进行学习跟踪、提醒与指导。

五、交互式数字教材在高职教学中的应用

交互式数字教材因其富媒体性、交互性、开放性、共享性、动态性等特征在高职教学中的应用,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习效率的提高。在我校电子商务专业大三年级“网络创业实践”课程教学中,我们将“网络创业实践”交互式数字教材与云班课配合使用开展翻转课堂式教学。首先在课前准备阶段,教师在云班课里上传“网络创业实践”云教材,确定教材自学内容和资源,设置预习过关任务。例如,将教材中“网店开设与商品管理”序列任务中的“商品”设为自学内容,并确定教材链接指向的淘宝大学“宝贝上架”视频为拓展自学资源,要求每位同学通过这一环节的学习,都能将所售商品进行正确,若有什么问题,可通过教材内置讨论区进行咨询交流。接着在教材自学阶段,学生在规定时间内通过自学内容,参与在线答疑、讨论来完成教师设置的预习过关任务;而教师通过对学生在交互式数字教材中的学习行为记录、学生预习过关任务完成情况和在线讨论情况等方面的分析,了解学生教材资源自学效果及存在的问题,并对学生展开个性化学习评价和形成性考核,同时为下一轮课程的教学设计和数字教材的改进升级积累资源。最后在课堂内化阶段,通过课堂内讨论、探究或实践操作,来解决上一阶段学生课程学习存在的主要问题;问题解决完成后,教师设置较前阶段预习过关任务更具复杂性的典型任务,学生可以自主探究或小组协作等形式展开学习,教师通过在旁观察或与学生交流讨论的形式对学生进行个别教学、小组指导或集体讲解,直至最后任务完成,学生实现知识(技能)的建构和内化。基于交互式数字教材的翻转课堂式教学,有利于将学生由原来的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不但拓展了学生的知识视野和发展空间,同时增强了学生的信息素养、批判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职业教育开展交互式数字教材研究是加快职业教育信息化进程的重要举措,是信息时代教育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为实现数字化学习环境下学习方式变革和教学资源开发提供了新思路。未来,为了更好地促进交互式数字教材对教与学方式的变革,尚有许多问题有待于展开进一步研究,如关于交互式数字教材的开发标准体系、用户体验设计、支持服务系统设计、教学应用模式及对学生认知发展影响等方面的研究。

参考文献

[1]黄荣怀,杨俊锋,胡永斌.从数字学习环境到智慧学习环境:学习环境的变革与趋势[J].开放教育研究,2012(2):75-84.

[2]张桐,杨孝堂,杜若.远程教育全媒体数字教材发展与创新[J].中国电化教育,2017(3):138-142.

[3]黄荣怀,张晓英,等.面向信息化学习方式的电子教材设计与开发[J].开放教育研究,2012(6):27-33.

数字与教育范文8

数字艺术以它独特的魅力给人们带来全新的艺术感受,越来越多的艺术家以数字媒体作为艺术创作工具。我国的数字艺术起步较晚,虽然在观念、技术等方面与先进国家的数字艺术还有一定的差距,但数字艺术产业已逐渐成为我国IT业和娱乐业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社会急需大量的数字艺术人才,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成为很多高校新增的专业,就业潜力巨大。从数字艺术教育的现状抓起真正做到“以人为本”,摸索一套符合国际化现代数字艺术教育的培养模式和用人机制,完善数字艺术教育体制。

二、数字艺术教育的教学实践经验

数字艺术教学,必须创新思维模式,从教法上作为突破口,使得数字化技术应用作为教学的主要内容,用艺术的思维方式指导学生实际技术为主要目的。建立起完善的绩效考核体系。

1.创新艺术思维方式

数字艺术要遵循数字技术实现的规律,创作顺应信息时代气息的作品。在教学中,传统与现代、中式与西式要融会贯通于数字信息的时代背景下,创造出个性鲜明的数字艺术作品,尤其注重对中国文化的传承,增强我国的文化软实力,发展我国的综合国力。

2.理论够用,实践主导

在具体教学实践中,本着理论够用,注重技能的方法来主导教学。如电脑美术专业来说,素描、色彩、三大构成是艺术专业的基础课程,专业课的软件教学毋庸置疑,立体构成教学也可以采用数字三维软件制作立体构成作品的形式开展教学,只不过在制作的过程中运用形式美的规律来塑造空间的立体形态,用三维软件来具体实现。

3.数字艺术教育要紧密联系生活

艺术源于生活,但高于生活。包豪斯的著名导师康定斯基在其教学中力主学生对于生的观察,使得至今对现代艺术教育也具有很深远的影响。学生的数字艺术作品应该要反映生活,在数字艺术教学中,鼓励学生贴近生活,观察生活,如观察植物形态、动物的形态和习性、社会生活中的人等,在头脑中获取生活感悟,为艺术创作的积累素材。

三、数字艺术教育的重点是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

数字艺术教育不是培养的技术工人,也不是培养艺术家,数字艺术是技术和艺术结合的载体,要求师生熟知数字媒体行业的内在关联、数字技术发展态势,拓宽视野,加强校企合作,培养创新能力。

1.培养市场需要的数字艺术人才以市场为导向培养创新思维的数字媒体人才,应从数字媒体设计艺术学科的专业优势出发,结合当前市场发展态势,提出学科的发展思路:一方面要利用其专业优势和特色,发展从言传身教的传统培养方式向培养天赋、独创性和个性风格等的转变,另一方面也要继承旧体制的优良传统,组合画家、设计师及学校和企业合作计划。实施“校企合作”,建立产、学、研相结合的全新教学模式,在实践中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使学生掌握数字媒体制作技术,学会把握市场需求,为将来个人发展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