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员工管理范例

内部员工管理

内部员工管理范文1

关键词:内部控制;公立医院;资产管理

一、公立医院资产管理概述

公立医院资产主要是涉及以下几类。(1)固定资产。固定资产是公立医院最为重要的资产,主要是指医院的单位价值在规定标准以上的物质形态资产,通常包括设备价值超过1000元、专业设备价值超过1500元,使用时间超过1年以上的非货币性质资产。对于部分单位价值不足标准,但使用时间较长的大批同类资产,也可将其视为固定资产,如办公通用设备、图书、专业医疗设备以及房屋建筑等。(2)无形资产。公立医院无形资产主要是指医院为了提供医疗服务或为达成管理目的而持有的无实物形态的非货币性长期资产,包括著作权、土地使用权、专利权等。这些无形资产本质上都是为医院经营以及管理所服务的。(3)流动资产。公立医院流动资产主要是指医院在一定时间周期内能够使用或随时变现的资产。医院流动资产具备了可变现性以及波动性特点,能够直接影响整个资产循环周期当中的医院经营活动效益。流动资产主要包括短期投资、货币资金、应收账款、预付货款等。公立医院通过对上述资产进行科学有效的管理,实现资产保值、增值,资产总量不断增加,提升资产综合使用效益,从而提升公立医院综合竞争力,让公立医院能够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二、公立医院资产管理内部控制的主要内容及作用分析

1.资产管理内部控制的主要内容

(1)创建内部环境。良好的内部环境是公立医院实现资产管理内部控制的重要基础。内部环境主要包括组织架构、发展战略、人力资源、医院文化以及社会责任等。内部环境在一定程度上支配了公立医院职工的内控意识,会对职工具体实施内控活动的态度以及责任感产生直接影响。(2)开展内控活动。在公立医院资产管理过程中内控活动是重要构成部分。从资产申请、购置、验收、入口,再到评估、报废以及处置等各个环节均需要进行控制,找到管理漏洞,归纳风险原因,进行深入调研,并拟定针对性的风控方案,确保公立医院资产的安全性。(3)加强信息沟通。公立医院资产管理内部控制期间,信息沟通是重要环节之一。有效的信息交流、沟通能够让管理者充分掌握医院内部实际资产动态情况,为相关决策以及具体内部控制活动提供可靠的信息支持,确保内部控制活动效能。(4)落实内部监督。通过开展内部监督,对资产管理内部控制具体实施情况进行全面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并改进问题,使公立医院能够保持相对稳定的运营状态。

2.资产管理内部控制的作用

公立医院资产管理内部控制是一个综合性的过程,其主要目的在于保证资产安全,进一步提升资产使用效能。在资产管理过程中融入内部控制,意味着能够对资产管理流程进行全面梳理,及时发现资产管理存在的缺陷,并健全资产管控措施。通过利用各部门分工明确而形成的联系、制约关系,逐渐形成标准化的资产管理程序,进而实现控制职能规范化、系统化。

三、现阶段公立医院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

(1)相关管理制度有待完善。部分公立医院在资产管理过程中未能形成规范化、标准化的制度流程。虽然制定了一些制度,但制度内容过于零散,碎片化现象较为普遍,未能充分串联起来,且制度执行力不够,导致公立医院资产管理内部控制效能不足。与此同时,在管理方法上依然遵循传统习惯,偏向于通过历史经验解决问题,管理手段较为单调,未能充分应用信息化手段,使得资产管理效率不高,容易出现账实不符、账账不符的情况,会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不必要的资源浪费。(2)管理权责不明。公立医院资产管理期间要做到权责到人,才能将具体任务落到实处,对相关人员行为做出有效约束。然而部分公立医院资产管理存在职责不明、权限交叉的情况。一旦出现问题或风险,各科室之间可能会出现相互推诿的情况,不愿主动承担责任,容易出现资产闲置甚至流失。虽然绝大部分公立医院都设置了资产账目,配置了专职资产管理人员,但也不排除部分人员属于兼职人员,专业素养水平不高,在部分环节工作上存在敷衍了事的情况。由于责任不明确,对事前控制以及事后处理均会产生一定阻碍,使得医院部分业务难以深入开展。(3)监督力度有待加强。一方面,部分公立医院在资产管理监督方面往往流于形式,并且受制于主管领导,审计工作缺乏独立性。即便开展审计工作,也多偏向于事后审计,未能做到全程监督审计,容易出现审计漏洞。另一方面,外部监管部门对公立医院巡查力度不够。一般情况下由巡视组完成巡查工作,主要是划分侧重点进行抽查,但并未开展系统性的驻场式调查,并不能达到外部监督要求,可能会造成问题积累,无法真正意义上消除风险,会对公立医院资产安全带来潜在性危机。

四、内部控制视角下做好公立医院资产管理的相关建议

1.完善相关制度建设

在内部控制视角下,要做好公立医院资产管理工作,必然离不开一套健全的制度体系作为支持。以公立医院设备(固定资产)管理为例,首先要建立资产管理制度,健全资产购入、使用、处置等环节的规章细则。要加强资产管理内部控制,明确公立医院院长对资产管理的职责,要建立集体决策机制。对于一些重要医疗设备购入处置项目决策,需通过联席会决定,由领导班子共同行使决策权。其次,要强化预算编审及财务审批机制建设。各部门及科室要结合实际业务情况填报医疗设备购置需求,交由主管院长进行审核。对相关预算编制审批后,由设备管理部完成审核汇总,再交付于财务部进行综合测算,最后交由医院预算委员会审核通过形成医院的预算方案。对于重大设备购置项目按医院规定审批程序报批之后,还需交由上级主管部门进行审批。预算执行审批方面,如设施维修、设备购置、项目施工等非业务活动要由业务科室先提出书面申请,科室负责人签字后,经归口管理部门审核,由业务主管院长以及归口管理科室主管院长批准同意后,方可实施。在资金支付审批方面,若金额数目较大(超过5000元),先由业务主管院长进行初步审批,报院长审批后,再由财务科室按财务制度办理相关报销手续。另外,要建立不相容职务分离机制,清晰明确各部门、各科室、各岗位职责,实现不相容岗位互相分离,相互制约,避免出现权责不清的情况,进一步提升内部控制效能。

2.明确资产管理岗位职责

公立医院内部需要设置资产归口管理处,实现归口管理,分级负责,责任到人。归口管理处结合国家政策指导,完成归口管理,进一步增强院内资产管理效能。归口管理涵盖范围包括药品、医用耗材、低值易耗品、无形资产以及固定资产等。公立医院结合院内宏观发展目标以及实际运营状况,针对不同类型资产,设置对应的资产管理处室,如财务处室负责完成财务核算、月末对账以及盘点等工作;采购办及仓管部主要负责资产采购、验收、出入库管理等工作。医院内部还可建立院级别、科室级别以及使用者级别三级管理制度,明确资产使用人、保管人,做到层层担责,不留遗漏。另外,公立医院要明确业务流程。在整个业务流程当中,要始终坚持不相容岗位相分离原则,防止出现审核人与申请人是同一人、采购人与验收人是同一人的情况等。在此基础上,要严格建立责任考核奖罚制度,确认各处室具体目标职责,督促其将资产管理工作落实到位。

3.加强资产管理监管工作

首先,公立医院内部要配置专门的内审工作人员,并定期开展内审人员专业能力培训,不断提升其审计水平,增强其岗位胜任力。如此一来,能够对资产管理做出有效监督评价,及时发现资产管理漏洞并修正。其次,内审与财务要适当分离。基于国家相关规定,对内部审计管理制度进行完善,实现内审与财务分离,由院长直接负责管理审计科。再者,要加强内部审计执行力。对于审计过程中存在的资产管理问题或重要事项,要求并指导相关科室制定修正方案。审计科对责任科室具体修正方案进行持续跟踪,将内部审计监督作用充分发挥出来,进一步强化风险控制。另外,要公立医院要配合外部监督,不断提升信息透明度,确保院内资产健康运作,为社会群众提供可靠的服务,将公益属性充分发挥出来。公立医院资产管理涉及面较广,项目繁多且复杂。将内部控制理念融入公立医院资产管理当中能够促使相关工作规范化实施。通过完善相关制度建设、明确资产管理岗位职责,并加强资产管理监管工作,最大限度消除资产流失风险,实现资产保值增值,从而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尹玉仙.内部控制视角下的公立医院资产管理模式研究.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20(02).

2.黄芳.内部控制视角下的公立医院资产管理模式研究.财会学习,2019(35).

3.杨燕萍.内部控制视角下医院资产管理信息化建设优化策略研究.中国总会计师,2019(11).

内部员工管理范文2

伴随着新医改提出之后,我国公立医院发展备受关注与重视,其中最为主要的便是公立医院财务管理工作。在公立医院的发展中,其内部控制占据了重要的地位,且对公立医院的可持续发展产生推动作用。在本篇文章中作者从风险管理角度出发与分析,探究公立医院内部控制的现状。

关键词:

风险管理;公立医院;内部控制;现状

从基本属性分析,内部控制是经济组织管理活动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在近几年的发展进程中,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得到了创新变革,医院发展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创新局面,办公格局呈现出多样化与多元化,这种发展情况下公立医院发展会面临非常大的挑战。所以在新形势下积极强化公立医院风险意识,根据实际的发展情况制定切实有效的内部控制体系则成为了现阶段最为主要的任务与内容。

一、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的概念

(一)风险与风险管理

所谓的风险主要是指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各种不确定危机,风险管理的目标则是在其发展的基础上将各类风险因素加以识别,并针对性的给予相关的管理,保证完成既定目标。其中风险管理程序包括四种,分别是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应对、风险监察。

(二)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

所谓的内部控制是针对组织目标所实施的各类程序以及政策,能够对各种风险因素进行预防。从整体角度发展而言,内部控制具有特殊性,能够保证资产的安全,还会提高会计信息的整体质量,能够在相关规章制度的基础上制定有效的控制方法。可以说内部控制属于风险管理策略。

二、新医改背景下医院风险管理所面临的挑战

在新医改背景下我国公立医院风险管理中可能会面临的风险包括以下几点:第一是财务风险:从全局出发分析可以清楚了解到我国医院具有特殊性,往往会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与制约,这种情况下则会导致医院财务收益以及预期收益之间会产生偏离,从而会导致资金受损现象的发生。另外在医院的发展进程中,如果医院因为投资失败而导致收益无法得到提高,那么则会给医院的发展带来经济上的制约。第二是操作风险:主要表现在各类医护人员、医疗设备等影响因素失误所引发的各类医患纠纷。比如部分医院会招聘临时性医护人员,或相关的医疗操作技术部规范等,医院管理信息系统不健全等,这一系列的因素均会对医院的发展带来风险。第三是信用支付,主要表现在交易对方账款未及时支付。假如患者不支付医疗费用,那么则会产生医疗费用风险,现阶段因为受到相关因素的影响,住院病人逾期缴费的现象层出不穷,严重阻碍了医院的经济发展。

三、基于风险管理下公立医院内部控制的研究现状

众所周知,医院属于非营利性组织单位,其内部控制关系到医院的可持续发展与进步。因长期受到计划经济的发展,公立医院从领导者到普通员工,均缺乏内部控制意识以及思维,且没有根据实际的发展情况制定切实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体系。据了解,我国公立医院内部控制所存在的问题标记哦多,且覆盖了内部控制的大多方面,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便是公立医院内部控制环境欠缺,执行力度比较薄弱等。其中从内部控制环境角度分析,可以清楚了解到现阶段大多数公立医院不具备完善的内部控制理念,且内部控制结构设置不合理,相关内部控制人员综合素养比较低。从内部控制执行方面分析,医院内部控制制度存在问题,缺乏执行力,缺乏监督与管理机制,尤其是没有制定重大项目追踪制度。如此一来,均会在潜移默化中制约医院内部控制的有序发展。探其发展原因,我国公立医院内部控制之所以会产生这种发展趋势,主要的原因包括三点:第一公立医院没有根据实际的发展情况制定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第二公立医院的控制环境比较薄弱;第三是公立医院未根据实际发展制定有效的监督管理机制。

四、公立医院内部控制的发展策略研究

在国家所颁布的《医疗机构财务会计内部控制规定》相关文件中清楚表明了预算控制、收入控制的重要意义,并且还对医疗机构财务会计程序控制提出了相关的要求,且在《医院财务报表审计指引》文件中,也将公立医院内部控制的重要性进行阐述,并指明公立医院只有从当前的发展趋势分析,才能提高内部控制的发展效率与质量。在风险管理基础上,如果公立医院仍旧采取传统的内部控制方案则无法真正提高内部控制的发展与进步,在当前的发展模式下,传统内部控制体系已经与时代脱轨,尤其在近几年新医改的不断深入发展下,市场之间的竞争演变的越来越重要,在风险管理基础上积极做好内部控制体系成为了当前最为主要的内容。首先,公立医院需要积极提高内部控制理念,从决策者到各个科室的普通员工,都需要树立正确的内部控制意识,要从本质出发,提高内控观念;其次,公立医院需要根据实际的发展情况制定切实有效的内部控制管理制度,提高内部控制执行力,加强监督与管理工作,值得注意的一点是还需要针对重大项目给予追踪以及责任追究管理;最后,公立医院在当前的发展趋势下需要从财务人员角度出发,不断提高财务人员的基本素质,可以通过培训与教育的方式,不断提高财务人员的综合素。只有在这种发展趋势下,才能真正推动我国公立医院的可持续发展与进步。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当前的发展趋势下,我国公立医院内部控制工作备受关注,尤其是在风险管理基础上,公立医院内部控制工作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甚至有非常多的理论是处于空白状态的,这种情况下则需要根据医院的实际发展情况,从最基本的内容出发,积极做好各项工作,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

作者:严华英 单位:江西省萍乡市第二人民医院

参考文献:

[1]戴力辉,洪学智,刘丹,周春尧,邓盼,张丽丽.基于风险管理的公立医院内部控制现状分析[J].现代医院管理,2012,01:8-10

[2]夏莽,黄炜.我国公立医院内部控制建设现状分析——基于公立医院内控体系框架研究的发展历程[J].中国医院,2014,02:76-78

[3]徐超,洪学智,邓盼,李平,李祎迪,戴力辉.基于内部控制框架的公立医院财务风险分析[J].医学与社会,2014,02:1-4

内部员工管理范文3

关键词:风险管理;内部审计;公立医院

近些年来,伴随着审计工作的持续开展,参与相关作业的人员除了领导阶层以外,另有专业的会计师,进而由此完成审计工作的外部化进展。医院为了促进整体治理、提升效益,就需要持续引领医院内部审计水平进步,同时注重风险及管理效益,保证其作为内部审计转变的首要发展目标。

一、风险管理下医院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

公立医院现阶段内部审计存在一些管理风险,具体表现在下面几点:

(一)医院内部审计环境涣散,管理人员的认识深度不够

当下,大部分医院的负责人基本上都是在医疗方面有所建树的专家型人才,单一的习惯行政指挥,缺乏管理制度的创新以及科学化的管理模式。而大部分都认为内部审计问题是属于会计、审计部门和领导层才接触到的作业,和业务科室人员的联系不大。医院在实施院内的会计部门设定时,全套制度依照外单位如法炮制,这样使得内部审计就是走走过场。

(二)内部审计活动各个环节脆弱,执行控制力度不足

内部审计发挥作用需要整个医院整体配合、医院使用的所有药物、耗材约占总业务开销的百分之六十左右,器械设备的开销更是占用了医院最大部分的专用资金,针对物资采购方面,要着重重视医院内部招标的药物、耗材与设备。在大多数时候基本都是由各科室直接与供应商或供应的厂家进行沟通,缺少内部统一的控制。

(三)监督管理机制不够健全

大多数的医院内部监督管理没有健全的体系,缺乏统一的指标及体系,让监督部门的评价没有适当的凭据,只能是走走过场、做做样子,结果可想而知,特别是对于领导层面的限制和监管严重缺乏,各个部门之间的相互制约几乎没有。由此可见,没有有效的监督机制,无论再怎么严谨的内部审计体系也难发挥职能作用。

二、内审下大型公立医院医院财务内部审计的创新对策

为带动公立医院内部财务审计工作的合理化展开,相关人员在操作过程中要完成公立医院内部财务审计的创新,具体的创新措施,内容如下;

(一)将审计时间的节点前移

在以往的审计工作中,医院内部财务管理部门多数是事后将财务信息进行审计,因此导致无法有效切实的进行财务的审计监督,减少了财务审计效果。因此,医院内部的高层管理人员迫切需要创新财务的审计方式,只有提前审计时间节点,才会实现对于财务信息有效及时的了解以及立行立改。

(二)有效评估财务内部的风险

一般来说,医院内部的财务审计是为了其内部审计目标的实现奠定基础的。高层管理人员在进行医院内控制工作时,要对针医院的制度、措施和流程等各项因素进行系统分析,并且一定要凸显出医院内部经济风险防范的关键性。所以,管理审计的人员需要运用风险评估办法,对财务审计管理过程中会出现的项目预算、收支状况等过程实行风险评价,目的是带动医院资产,维护其安全性和完整性的整体提升,避免差错以及舞弊等问题出现。

(三)注重财务信息的预警机制

医院内部管理人员就必须要依赖信息技术来对各类资金资源实行检测评估,促进医院财务信息揭示机制的完善。此类机制的创建能够在最大程度上来实现预警体制的建立,并帮助高层管理人员针对药品采购、管理信息等进行实时监督,进而掌握药品的存储量、价格状况等,来达成财务报表的及时更新,为医院后期的管理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总之,医院内部财务审计信息预警系统的建立,能够指引做此项工作的职员细化医院内部财务指标。

(四)提高资产的使用率

医院内部在其运行审计作业时多数存在着资产类别繁多的情况,这就需要执行此项工作的人员对医院的资产实行科学有效的经管。不单如此,审计工作人员还需科学的开展产业完整性评估作业,确保医院本身资产损失降到最低点,使医院资产达到合理化的利用,保证医院资源的最高效利用,达到资产保值增效的目的。

三、结束语

本文重点分析了公立医院内部审计作业的重要性,并且就内部审计方法创新做出了分析。作者认为,伴随着有关措施的实施到位以及观念的转变,公立医院的内部审计工作一定会获得长远的发展。

参考文献:

内部员工管理范文4

【关键词】公立医院管理;信息化;内部控制

一、概述

(一)内部控制的基本概念及定义

内部控制是将组织结构,工作和权限流程,人员和管理信息综合作用的管理过程,旨在帮助组织实现特定的目标。内部控制是一种指导,监测和衡量组织资源的手段,有可以进一步分为两种互补形式,会计控制和行政控制。会计控制被视为控制资产和确保财务记录准确性的保障措施,而行政控制是旨在提高运营效率和遵守政策和程序的保障措施。内部控制还包括五个不可缺少的要素,即控制环境,风险评估,信息和通信,控制活动和监督。

(二)信息化与内部控制

当代社会是信息爆炸的社会,对数据的需求不断增长,以支持创造,增长和报告价值的内部和外部决策。对绩效数据的准确性,及时性和相关性的信心对于有效优化组织活动和可靠地与资本市场进行沟通至关重要,其他非财务类信息也时刻与组织的发展息息相关。因此,公立医院的信息化是医院建立内部控制体系的基础。

二、信息化管理在公立医院内部控制体系建设中的作用

(一)信息管理是内部控制体系建立的基础

信息的搜集与管理是一个过程[1],通过该过程,公立医院的各部门可以适当的时间收到正确的信息。信息的沟通可以分为正式和非正式渠道的信息流,正式通道包括向下或自上而下,向上或向下向上以及水平或横向形式。为了实现其预期目的的信息,必须以真实,有用和及时的方式识别,捕获,处理和传送信息。此外,所传达的信息必须可靠,准确,完整,具体,易懂,针对合适的人并与目标用户相关。自下而上的信息沟通渠道是从公立医院的下属到管理层的反馈的载体,涉及口头和非口头交流。其中,口头方法包括管理者与下属的协商,面对面讨论和谈判[2],而非口头方法包括公立医院的书面报告和建议箱等形式。公立医院管理层和下属之间的这种互动对于激励下属在其民主性质下实现预期的组织绩效至关重要。相比之下,自上而下的渠道在一种非个人化的特征中,导致信息流模糊,容易出现明确的信息传递失败,下属违背管理层的意图的漏洞。然而,自下而上的渠道补充了自上而下的信息沟通渠道,二者共同作用,使公立医院的管理层能够达到理想的组织效率。通过这种双向形式的信息沟通与管理体系,公立医院可以实现理想的组织绩效。因此可以说,信息沟通与管理是公立医院内部控制体系建立的基础。

(二)完善的信息管理体系有助于加强内部控制效率

信息的交互与管理涵盖公立医院内部控制系统以及控制过程的各个方面,支持以形式和时间框架识别,捕获和交换信息,使公立医院的员工能够履行其职责。一个完善的信息系统提供包含运营,财务和合规相关信息的报告,这些信息可以保证公立医院的平稳运行和有效控制。因此,信息和沟通对于实现内部控制至关重要;有关组织的计划,控制环境,风险,控制活动和绩效的信息必须在整个组织内传播,必须以有用的形式和框架来识别,捕获,处理和传达来自内部和外部来源的可靠信息和相关信息。因此,完善的信息管理体系有助于加强公立医院内部控制管理的效率。

三、加强公立医院内部控制信息化基础的措施

(一)加强人员培训,做好计算机化财务管理

科学技术作为当今社会发展的第一生产力,在各行各业都在发挥着更加重要的作用,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设备还可以进一步提高医院财务管理,内部控制水平。电子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让它在计算机化会计中有了重大的应用。使用计算机化的财务系统可以使复杂而复杂的会计工作顺利进行。过去,财务人员通常会面临更多的统计数据,这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财务经理的压力,也可能因大数据本身而导致错误,从而增加了损失的可能性。而计算机技术在财务管理中的应用可以减少工作量并减少不必要的错误。使用新技术还可以使数据更清晰,并优化工作效率。但同时应该指出的是,计算机的运行离不开人的操作,而因为人的操作失误也会造成信息的不准确,甚至给公立医院带来损失。因此,需要对相关财务人员进行信息管理的培训,保证财务人员可以对数据平台进行熟练的操作,更好地熟悉该软件,以提高自我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二)保证信息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信息化的应用同时带来了一个明显的弊病[3]:信息的安全性与可靠性需要保证。因此,在公立医院的控制和决策过程中,信息化管理关键是生成正确可靠的财务信息。这一方面可以通过管理会计理论来实现,将生成有关过去医院的运作和现状的信息为未来的运作提供指导。另一方面,应当规定控制公立医院处置和使用资金和财产方面的行为,并将公立医院目前的财务状况以及运营情况即使上报有关政府部门。检查交易文档和报告的完整性,交易文件必须完整才能证实交易。运营和财务报告是监控绩效,后续计划和决策的工具,因此必须在公立医院的来源部门和管理层检查这些报告。在将这些报告提交给监督部门之前,必须由医院有关办公室的管理层对这些报告的准确性进行认证。财务和非财务数据的综合处理。在信息化的数据处理过程中,在注意对财务数据与非财务数据加以区分的同时,也要对财务数据与非财务数据进行一定的整合。医院每个部门的信息化平台中,运作程序要求定期核对会计和现金单位的现金记录,并与医院现金账户有关的存款银行记录应与会计和现金单位的记录进行对账,从而确保信息平台中信息的准确性。

参考文献

[1]周卫华.信息化环境下内部控制实施流程优化研究[J].财务与会计,2014(11):56-58.

[2]许卫明.信息化管理条件下加强医院财务内部控制的思考[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6,19(1):26-27.

内部员工管理范文5

一、公立医院内审档案的特点

(一)领域的专属性

不同的审计主体会产生不同的审计档案,如政府主导的审计档案、社会第三方审计档案以及机构内部审计档案等。公立医院内审档案则是在医院内部审计活动中形成的,产生于医院各个内部机构。因此,与其他审计档案性质不同的是,医院内审档案产生的领域专属于医院内部审计活动。

(二)形成的周期性

医院内审档案的形成多是在医院大型设备招投标、医院外包服务采购等特定活动结束之后,开展内审过程中形成的审计档案。不同于其他审计活动的随机性,由于受资金流影响等,需要开展内审的医院特定活动常常集中于一段时间里。因此,公立医院内审档案形成具有一定的周期性。

(三)内容的特定性

审计档案包括常规审计档案和专项审计档案。企业审计档案多是常规审计档案,而公立医院的审计档案既有常规审计档案,也包括专项审计档案。内审档案的内容构成具有特定性,如医院工程决算内审档案、项目招投标内审档案等。

(四)组卷的规则性

一份医院内部审计档案的组卷内容主要包括结论性文件、证明性文件、立项性文件和备查性文件。这些文件材料有其自身的规则要求,通常要按照先正件后附件、先定稿后修改稿、先批复件后请示件、先批示件后报告件、先重要件后次要件、先汇总文件后基础文件的规则,进行组卷和整理。

二、公立医院内审档案的意义

(一)规避审计风险

医院内审工作的目的是组织医院内部人员就相关工作中是否存在违反财经纪律或财经制度的情况进行提前审查和查证。因此,做好内审档案的收集、整理可以将其作为后期审计复核或被查的重要依据,证明审计工作是严格依规依法开展,支持审计结论,保护审计人员。

(二)提升审计效率

医院内审档案中的经济责任审计、基建预决算项目审计、招投标项目审计等,具有较强的连续性。审计人员在审计时可通过查阅、调取内审档案,节约审计时间,减少审计工作量。此外,医院内审档案组卷和归档的过程也是对医院项目进行复查的过程,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进行补救,提高审计工作效率。

(三)提高审计水平

通过内审档案整理和利用,及时总结内审成功经验和做法,为后期其他项目内审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有效提升医院内审工作的科学化、专业化水平。

三、规范公立医院内审档案管理

(一)做好内审立档准备

首先,要制订内审档案工作规划。医院领导和相关管理部门要加强内审档案的管理,把内审档案作为医院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制订内审档案管理工作规划,安排专人负责内审档案工作。其次,完善内审档案工作制度。制订完善的内审档案管理工作制度,如包括归档范围、保管期限、归档程序、归档要求在内的归档制度;健全内审档案工作奖惩机制,明确内审档案工作人员职责,确保内审档案应档尽档。最后,提高内审人员的档案意识。不论是内审档案工作人员,还是具体从事内审工作的人员,都要有明确的档案意识,确保内审资料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做好内审档案的保密工作。

(二)抓好内审归档工作

归档是内审档案工作的核心和关键。公立医院内审档案的归档会直接影响到后期内审档案的利用和整理。首先,明确归档范围。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医药卫生档案管理暂行办法》等,医院内审档案的归档范围包括设备采购、劳务采购、招投标文件、年度审计计划、审计方案、审计通知书以及包括票据、账页、账簿等在内的审计凭证。其次,明确归档时间。内审档案是在医院相关活动结束后移交,一般定于活动结束后次年六月前归档,但也可以根据需要随时做好内审文档归档。最后,明确归档要求。每一次的内审档案应分盒保存,切忌将两个或多个内审活动资料保存在一起。即便一次内审中开展多项审计活动,也应按项目分开保存。

(三)强化内审档案利用

内审档案的应用是展现内审档案工作效果的具体体现,通过内审档案的利用,发挥其服务于医院日常建设和管理的功能。(1)加强内审档案软硬件建设。医院档案管理部门应在档案室中设立专门的阅览室,添置必要的计算机、扫描仪、复印机等,以供用户方便、快捷地阅卷和复印,发挥内审档案的现实服务价值。编制完善的检索工具,便于后期利用内审档案时能够及时准确地查询。(2)完善内审档案利用制度。医院内审档案中涉及许多基建、商业合同等保密信息,除审计机关、司法行政机关等,一般不得外借给其他机构或组织,如确需借阅必须征得医院档案管理部门的同意,严格做好内审档案的保密和安全工作。(3)扩大内审档案的利用范围。内审档案作为医院内审工作的具体体现,拓展内审档案利用范围,既能为医院建设、管理提供内审信息和沟通渠道,也能为内审人员提高内审工作质量提供参考。医院内部或审计部门也可适度扩大医院内审档案的借阅、利用范围,满足医院财务、组织以及纪检部门的查阅需要。此外,丰富内审档案的利用形式,通过整理内审档案,归纳优秀内审成果,做好内审档案编研,推动内审工作科学化、规范化发展,深化内审理论研究。

参考文献:

[1]康云凤.浅议医院内部审计档案资源的开发利用[J].经济师,2014(3):143-144.

[2]薛喆.对医院内部审计档案规范化建设的思考[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08(6):41-43.

[3]冯兢.基于档案信息化过程中若干问题的理性思考[J].档案时空,2013(2):14-16.

[4]顾晨,昂慧,赵辞瑶.对医院内部审计档案管理的思考[J].经济研究导刊,2012(17):198-199.

内部员工管理范文6

关键词:公立医院;内部控制;监督机制;信息;优势

0引言

公立医院,是提供公共服务的公益组织,其公益性决定了医院管理的特殊性。随着国家对各种医疗机构发展的政策支持加大及患者对医疗服务需求的提升,私立医院对公立医院的冲击越来越明显。在此形势下,公立医院内部控制管理所存在的问题便显得越发突出,并严重制约医院与时俱进的发展。因此,公立医院急需加强和完善内部控制管理,提高管理水平,才能不断增强竞争实力。

1公立医院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分析

1.1医院管理层对内部控制的重要性不够重视

现公立医院管理层,多是由临床医护骨干转岗担任,管理层对临床医护工作的关注度相对更高,其对行政、后勤等工作的低关注度导致对内部控制的建设缺乏关注,致使医院整体对内部控制构建缺乏行动力,进而使得内部控制制度构建进程缓慢。往往只有发生问题时,医院管理层上下才采取措施被动地解决问题,而不是在问题出现前,根据内控制度防范风险。这将不利于公立医院管理制度的完善和可持续发展。

1.2多数公立医院缺乏完整的内部控制制度

国家近几年制定并多项规定、制度,推动落实各单位内控制度的建设工作。然而,在医院内部控制制度建立过程中,由于公立医院的特殊性,虽可参照其他企事业单位成功案例,但无法适应医院发展需求,而社会上公立医院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工作相对滞后,导致公立医院内部控制制度制定工作缺乏参考,对于构建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也难以及时解决,使得内控构建工作一直处于被动推进状态,完整的内控制度难以面世。

1.3内部控制制度推行困难

为响应上级主管部门要求,现很多公立医院已依规制定了内部控制管理手册,然而实践发现,管理手册在全院推行中遇到了诸多阻力。医院不只前勤科室对内部控制工作缺乏了解,甚至行政及后勤科室也普遍认为内部控制只是财务部门的工作,致使财务部门在内控制度构建中得不到配合,在管理手册推广实施中得不到广泛支持。结果制度虽已形成,却难以发挥内部控制在公立医院规范化发展中的推动作用。

1.4医院对内部控制的监督与评价机制薄弱

医院属于会计业务及经济业务较单一的事业单位,其会计业务处理相对企业简单。作为医院内部审计及内部控制监督重要部门的审计科,其审计业务类型相对不够丰富,其价值不能得到直观体现。因此,在医院的发展中对审计科往往缺乏足够重视,多数医院中审计人员数量少,资源配置简单,使医院内部没有形成系统的审计体系,医院各项业务的审计效果及内部控制监督力度大打折扣。在其墨守成规的业务处理过程中,审计部门缺乏审计经验,作为内部控制主要监督执行科室,对医院管理与运行风险的防范能力较薄弱,难以及时发现业务运行及管理方面的漏洞,对徇私舞弊的行为也无法做到及时发现与制止。监督机制的薄弱也成为内部控制制度难以发挥其防范风险作用的重要因素。

2可行措施分析

2.1正确认识内部控制的重要性,提高医院各科室的执行力

医院管理层作为医院的领导者,他们的管理理念及管理方案往往决定整个医院的发展走向及兴衰成败。推动内部控制制度建设,需要使医院管理层意识到,贯彻实施内部控制制度,可保证医院资产的安全性和使用有效性,提高医院行政管理水平和业务运行效率,保证医院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医院管理层应定期组织各科室成员,积极学习内控制度手册,使各科室工作人员意识到,内控不只是财务科的工作,而是需要全院协作配合的一项工作。各科室应结合内控制度与本科室实际工作情况,定期向内控工作小组反映内控制度实施过程中与本科室工作存在的矛盾与完善建议,以促进内控制度的进一步完善,更好地体现出内控制度的防范风险作用。

2.2建立一套合理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

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是保障医院权利机构规范行使权力、业务部门科学高效运转的有效政策依据。公立医院可聘请专业机构,结合医院各科室运行情况,制定适合本医院发展的内部控制制度。制定完整的内部控制组织结构,确立内控领导小组、内控建设工作小组、内控监督评价小组、内控风险评估小组。明确各个工作小组职责,加强对内部控制关键岗位工作人员的执业要求。从预算管理、收支管理、采购管理、资产管理、工程管理、合同管理等方面进一步完善本医院制度,构建合理的业务层面内部控制体系。参考各科工作,规范医院内部各项业务流程,落实各流程人员责任和强化业务操作规范,保证医院经济活动合法合规运行,保证财务收集信息真实完整,提高医院医疗服务效率和满意度。

2.3强化内部审计工作,提高内部监督和评价机制的执行力度

有效合理的内部控制监督与评价机制,需及时发现医院内部控制存在的不足,并对此提出改进建议,保证制度的改良,以便持续地完善医院内部控制体系,使内控在医院内部管理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审计科作为医院内部审计部门,应具备其人员独立性和监督权威性。内控工作由审计科具体实施单位内部控制监督评价工作,及时对内部控制实施情况进行监督与评价,并向领导小组反馈整改意见。其一,从医院整体基础设置进行监督,监督单位经济活动的不相容岗位是否分离,监督经济活动执行是否符合医院制度规定,监督关键岗位工作人员是否具备执业资格等;其二,从医院经济业务方面进行监督,重点监督财务预算业务、会计收支业务、设备及药品采购业务、各类资产管理、基建管理、全院合同管理的有效执行情况,监督各类经济业务是否按照医院及国家政策有效执行。内部监督与评价需建立完善的程序。首先应制定监督检查工作方案,由审计科按需定期与不定期实施监督检查;再根据审计结果,对内部控制构建的合法性、系统性、全面性、适应性及效果进行评价;最后及时向管理层提交内部控制评价报告,以便医院管理层及内部控制建设小组及时制定整改措施。

2.4建立健全内控风险评估机制

内部控制风险评估工作,应组织内控风险评估小组专项负责。风险评估小组应每年至少对医院经济活动进行一次评估,定期组织各科室工作人员梳理业务流程,根据各科室反馈意见及时发现流程漏洞,结合内控监督小组发现的问题,风险评估小组应对经济活动中存在的风险进行事先系统评估,找出风险管理漏洞,制定风险防控及解决方案,并形成书面报告提交内控领导小组,根据领导小组决策,进一步制定完善内控制度方案。

2.5运用网络信息化系统加强内部控制

当下,网络信息化发展日趋完善,医院应充分利用网络优势,推进内部控制信息化建设。内部控制信息化工作,应由网络信息科主要负责,全院各科室积极配合完成。将内控制度、内控工作流程、内控方案等重要要素同步设计到信息系统中,实现医疗信息系统、财务信息系统、网络办公信息系统、内部控制信息系统的信息共享,以便各科室及时获取医疗业务及经济业务信息,实现内控信息传递的及时性,保证全院职工第一时间了解内部控制的动态,并开放职工对内控制度完善的建议通道,从而实现内部控制体系的直观性及全面性。

3结语

综上所述,在各类医疗机构遍地开花的形势下,公立医院在保持自身的医疗业务实力的同时,还应建立风险意识。构建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才能使得风险防范措施有据可依。而且内部控制制度构建过程并非一蹴而就,这项工作需要全院积极配合制定,实施过程中也需要定期及不定期进行制度的完善,使其越来越适应公立医院发展的需求。最终实现公立医院在严峻的发展形势下,继续保持优势,取得更大成就。

参考文献

[1]张庆龙,王洁.公立医院内部控制建设操作指南[M].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18.

[2]黎春燕.浅谈公立医院内部控制建设[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9(16):36-37.

[3]谢艳.公立医院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优化策略探讨[J].中外企业家,2018(27):45-46.

内部员工管理范文7

关键词:新医改政策;公立医院;内部控制管理;研究分析

一、新医改背景下公立医院内部控制的作用

(一)财务制度完善

公立医院对医院内部的规章管理制度进行优化完善,能够帮助公立医院更加高效的开展财务管理,确保医院内部的工作开展更加积极有序的运行。完善的管理规章制度能够有效保证医院内部的财务信息更加有效和准确,为公立医院做出相应的管理决策提高一定的数据支撑,确保管理决策更加高效。

(二)增加经济效益

公立医院通过建立健全相应的内部控制制度,能够为公立医院的管理层提供相应的管理依据,帮助管理层及时发现在财务管理中出现的问题。起到规范管理的作用。当然,通过开展完善的内部控制工作,能够有效对公立医院运行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解决和协调,有效规避医院的经济损失,提高公立医院的管理效益和经济效益。

二、新医改基础下公立医院内部控制存在的不足

(一)内部控制重视程不够

公立医院的部分管理人员往往对内部控制重视不足,并不了解医院的内部控制情况,导致公立医院的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和控制质量难以提高,也会导致医院其他方面的工作开展效率不高。医院的部分科室工作人员并未重视内部控制工作开展,导致医院内部的控制质量和措施执行效果不高,导致医院的财务管理和运作效率不高,可能还会对医院的资产管理造成一定的浪费,最终影响到公立医院的稳定发展,降低公立医院的影响力。

(二)固定资产管理不严

公立医院的固定资产管理属于内部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很多情况下,公立医院往往存在固定资产重采购轻管理的现象,再加上公立医院的固定资产数量较大,在其管理过程中,可能存在一定的管理分散,造车管理不严,对固定资产及相关设备的效能和质量造成不良影响,造成国有资产流失,对企业的经营发展和自身的效益产生不良影响。

(三)医院内控制度不完善

新医改形势越来越完善,部分医院往往能够根据新医改的整体局势,不断规范和健全自身的内部控制制度,做好医院的管理工作,但是可能部分规章制度和相应的管理细致并未完全符合公立医院的经营情况和发展条件,存在制度措施不健全和脱离实际等问题,对公立医院的运行管理产生不良影响。

三、新医改背景下公立医院内部控制的对策

(一)加强对内部控制重视程度

公立医院在日常的运行和管理过程中,医院的领导层和医院职工应该要充分认识到内部控制对医院运行管理的重要性,尤其要不断优化完善相应的管理制度,不断提高和发挥出内部控制的作用和效果。

(二)提高医院固定资产管理

开展公立医院内部控制,应该要不断加强公立医院资产管理,对医院的资产购置审批流程进行完善,尤其要杜绝出现随意性购置和盲目性购置的情况,综合全面的把握公立医院的运行情况,有效促进公立医院稳定发展。同时要借助信息化技术,实现对固定资产的智能化管理,有效提高固定资产管理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不断增强固定资产使用效率,维护国有资产效益,有效提高公立医院的经济效益,也能够促进公立医院得到健康有序发展。

(三)规范内部控制制度

开展公立医院内部控制,应该不断优化完善相应的内部控制制度,以此来更好的促进内部控制更加标准化和规范化。当然,结合具体的内部控制制度,应该要明确各个科室和部门的职责,实施责任制,不断增强内部控制工作的质量和效果,同时要不断完善内部控制的控制措施,确保公立医院的经济效益有所提高,公立医院的日常运行和管理质量得到更加有效的提升。

四、结束语

总体来说,公立医院的内部控制管理能够有效完善财务制度、减少风险发生、增加经济效益、推动医院进步,所以公立医院应该重视内部控制管理工作。针对公立医院内部控制也存在内部控制重视程不够和固定资产管理不严以及医院内控制度不完善等问题,应该积极加强对内部控制重视程度、提高医院固定资产管理、规范内部控制制度,不断提高内控控制管理质量和效果。

参考文献:

内部员工管理范文8

关键词:内部审计;创新;财务管理;意义研究

医院内部的财务管理工作影响着整个医院的正常运营,具体包括药品器材的采购、费用的缴纳、工作人员薪水核算与发放等。做好各部门财务信息的收集与处理工作,对医院的每笔财务收支进行审核和计算,有助于医院在面对复杂的经济环境下,有效避开经济陷阱,稳定良性地发展。这既是医院自身谋求发展的需求,也是国家推进医疗体制改革的要求。

一、医院进行内部审计的作用

医院在国家推行医疗体制改革的背景下将面临更大的竞争,需要对现有的医疗服务系统进行分析和创新,以谋求医院在未来继续高质量稳步地发展。这便对医院内部审计工作提出了新要求,需要其自觉地参与到涉及医院经济方面的活动中,发挥其在风险导向管理、医院内部经济监管等活动中的作用。站在经济学的角度,对医院各部门进行逐一评估,如对其管理的有效性、运行面临的风险等作出专业审计评价和提出相应的整改意见,为医院的经营决策管理提供审计依据,使医院经济内部状态处于平衡和稳定,从而达到提高医院整体经济效益、健全约束机制的目的。

二、医院进行内部审计工作的发展态势

(一)内部审计意识较差,权威性不强

医院内部审计意识较差和权威性不强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财务管理人员的审计意识较差,虽设有审计部门,但在职能上属于三级行政部门,归属财务管理,与其他职能部门平级,无法渗透到医院涉及的全部经济活动中,其发挥的审计作用经停留在督促和强调方面,缺乏权威性;一是医院审计体系存在缺陷,医院负责人既是内部审计执行监督的人员也被监督的对象,相互冲突,使内部审计的权威性受到质疑。

(二)审计信息化建设需加强

据调查,在公立医院中使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处理内部审计工作的占比为13.3%。这一数据意味着,我国大部分公立医院的审计工作仍旧采取传统的模式开展,如随机抽样等,导致审计结果较为片面。在运用信息化技术进行审计工作的医院中,还存在由于人员的操作方法不当,导致的审计数据失真甚至丢失,为医院经济管理增添较大难题等问题。以上情况都间接反映了我国医院审计信息化建设有待加强。

(三)审计人员能力不足

审计环节由于在医院财务管理中并不受重视,因此从事审计工作的人员一般很少为科班出身,大多是由与财务管理相关专业的人员充当。这些人员在开展工作时,存在对审计流程不够了解,对医院内部存在的风险因素分析不够到位等问题。因此,也就无法为医院决策、发展提供专业的审计评估报告和整改意见,无法使审计工作渗透到医院各项经济活动中。遇到具体审计问题时,也就无法对其妥善处理和解决。

(四)审计制度有待进一步构建

内部审计目前已经由纯粹的财务审计过渡到专业性更强的管理审计乃至风险导向等方面。然而,现阶段很少有医院意识到审计转型的趋势,内部的审计工作内容仍为单纯简易的财务收支及一些收费价格复查工作,偏向于事后审计,而未对事前和事中审计予以重视。加之很少有医院的财务管理会专门制定与审计工作相关的制度,导致出现审计方面的问题时,无法找到有效的依据与之相对照,员工只能靠自己的经验来进行处理,具有较大的主观性。因此,也就无法将其控制防范风险、协调内部管理等作用发挥出来。

三、医院进行内部审计的优化策略

(一)使内部审计独立

从内部审计的自身要求和重要性出发,加强宣传,提高医院财务管理人员对审计工作的重视程度,增强风险意识,明确审计工作的基本流程和作用,将其监督职能发挥到实处。具体办法是①将内部审计工作从财务管理部门中独立出来,成立专门的内部审计部门,根据其特点制定相关工作制度,以确保提高审计工作的执行力和权威性。②在审计工作中引入现代信息技术,加强员工计算机的操作水平,从技术层面使审计工作全面渗透到医院经济活动的各方面。

(二)提升审计人员素质

医院的审计工作需要专业的人员进行操作,因此在人才的选拔上要严控人员的素质,具体措施为:①在审计岗位的招聘上,要专业素养和职业素养两手抓,除了重视技能与专业能力外,还要重视个人对职业的责任感和道德感;②对审计岗位在职人员来说,医院需要注重后续的培训工作,使其将理论知识转化为指导实践的能力更上一层;以国内外先进的审计案例和前沿研究成果为培训的主要内容,在提高他们对审计重视程度的基础上,使案例的经验和成果与医院具体审计实际相结合,提高医院审计工作的水平和效率。

(三)完善审计制度

完善医院的审计制度,一方面需要专业的人员针对审计部门的特点和国家相应的法律法规制定相应的审计制度,对其工作流程、日常行为标准一一进行明确;一方面审计工作的开展既要重视监督也要提升审计服务,增加事前和事中审计步骤。此外,还需要在审计部门内部设置奖惩责任机制,将责任落实到个人,将绩效与日常工作挂钩,充分调动审计人员对工作的积极性,增强责任意识。

(四)使审计内容丰富

审计部门的职能不仅限于对单纯简易的财务收支及一些收费价格复查工作,还包括对未知风险和医院经济效益的预测、提高资金的利用率等工作。在对资金进行筹备时,还兼有分析其筹集渠道的正规性、安全性等。另外还包括对成本进行核算等内容。丰富审计人员的工作内容,明确其职责所在,才能使审计工作高效有质量地进行。

四、结束语

医院财务管理工作是其资金健康运转,整个医疗系统能够稳定运行的关键。在医院的财务管理工作中,审计工作作为较为关键一环,需要引起管理人员的重视。可通过外部审计环境的营造与内部人员素质的提高两方面入手,有助于切实提高医院内部审计工作的质量,从而促使财务管理工作更为有序有据地开展。

参考文献

[1]李阳春.探讨加强医院内部审计对促进医院财务管理的意义[J].财经界,2019(10):240.

[2]王宇.浅谈加强医院内部审计对于促进医院财务管理的意义[J].当代会计,2019(05):82-83.

[3]崔泽民.浅谈加强医院内部审计对于促进医院财务管理的意义[J].商讯,2019(08):160.

[4]秦印兴.论财务和审计结合促进经济管理——以公立医院为例[J].中国市场,2018(23):133-134.

[5]张扬.医院财务管理的内涵现状与对策对促进内部审计的意义[J].现代营销(下旬刊),2017(03):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