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技术范例

实用新型技术

实用新型技术范文1

1新形势下的计算机技术

计算机应用技术是基于互联网和信息技术为核心的一种全新高新技术,其自身优势较多,计算能力突出,已经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做出巨大贡献。而程序设计、计算机维护、计算机管理,都少不了计算机智能化设备的支持。当下较为常见的计算机包含嵌入式计算机网络计算机、超级计算机工程控制计算机等,而在时代前沿,光子计算机和生物计算机的应用还有待推广。实际应用中要求相应操作人员能够掌握计算机应用技术的核心技术,同时自身有扎实的计算机理论基础和相应的使用经验,可以对信息进行分析、处理、归纳,还可以利用计算机软件系统完成一些复杂信息的处理工作。要求对应操作人员能灵活应变,根据行业不同单位不同,针对其诉求,对信息优化整合,以网络渠道传播信息,满足实际需求,发挥计算机应用技术的最大化价值。

2计算机应用技术的发展状况

计算机应用技术以及自身的优势受到大众追捧,各行各业都引进了相应的计算机技术。但是相较于西方发达国家,我国对计算机应用技术的研究领域还处于冰山一角,我国对该技术的研究时间较晚,虽投入大量精力,但整体发展仍和西方发达国家存在一定差距。此外,计算机应用技术的发展还受到我国东西部地区经济差异影响,在东部地区普及率高,而在西部地区普及率较低。由于人们对计算机应用技术的使用需求,计算机硬件设备发展速度迅猛,但现阶段一些半导体的研发已经进入瓶颈,要打破瓶颈,需尝试不同方向的努力,以不同途径优化计算机应用技术,满足市场需求。在计算机应用技术人才方面,我国整体展现出来的状况是缺乏高专业水平的应用型人才,这就导致我国计算机应用技术全面发展创新受到制约,所以大部分人员可采用计算机搜索相关资讯,完成简单操作,但这仅限于满足日常生活行业发展需要,专业化的人员完成安全维护工作,故障处理工作等专业化工作,要求其按照行业发展单位需求完成监督管理,还要能够针对客户的要求,开发有创意的软件、开发功能性较强的硬件,为客户提供优质化的服务。

3新形势下计算机应用技术如何实现创新

3.1进一步强化专业人员综合素质

时代在不断发展,我国计算机应用技术也会不断发展,但其发展必须依靠有专业能力且综合素质较强的优秀团队,以此为计算机应用技术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力量。基于此,需不断强化专业人员综合素质,满足技术发展要求。相应的,研发机构可针对机构现有人员的综合素质,为人员安排具有针对性和侧重点的培训,将国外发达国家的先进计算机应用技术引进研究机构中,引导科研人员对其攻破学习,并结合我国社会的发展状况,创新为适应我国经济发展规律的全新技术。此外,要对计算机领域出现的相关技术和信息给予重视,将国际前沿的研发理念及技术引入到实际的研究创新中,跟上国际上相关技术的发展步伐。此外,在人员聘用上,要求研究机构优先对高学历专业对口的技术人员优先录取,在人员聘用上开出较高的薪资待遇,以吸引综合素质较高的专业技术人员加入研究团队,实现技术创新,提供更多可能。研发公司可以和一些研发机构建立合作关系,聘请计算机专业人员到公司开展教学讲座,通过交流和协商的方式,进一步提高公司员工综合素质。必要情况下,可以针对研发各个阶段的要求,吸收一些国外研发工作人员,壮大公司实力也打破计算机技术创新瓶颈。

3.2强化应用技术创新

计算机应用技术已经对我们正常的工作和生活造成巨大的影响,且这个影响还在不断加深,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使得人们对计算机业务技术的要求逐渐严格。在此背景下,对应工作人员需全面了解计算机应用技术,将应用技术和互联网+结合,开展新型计算机应用技术创新。在相关技术研发中,可以利用综合效率强,但实际成本较低的技术为基础,如半导体技术、封装技术、装配技术等,对现有的领域进行革新,在将其应用到计算机应用技术创新中。也可以将时代前沿快至人口的一些技术和计算机应用技术结合,如人工智能、人机交互、超级计算、嵌入式技术等,以此充分提高计算机性能,为用户提供良好的操作体验。此外,可以将先进的物联网技术,云计算,云储存技术应用到,实际的操作管理工作中去,构建新时期网络生态化的管理系统。例如在工业方面,可以以智能化的系统实现对整体生产过程的监督和管理,一些智能化的设备还可以代替人工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减少不合格产品造成的成本浪费。再比如,在手机研发中,可针对不同受众的使用需求,开发智能机型,对APP进行优化,实现智能服务、精准服务、个性化服务。在医疗领域则可以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对一些医疗影像数据实现极速分析,设备对人体扫描之后迅速得出结果,为生判断和制定治疗方案,提供科学依据。一些计算机应用技术的创新研发,甚至会对未来工作轨迹造成重大影响,例如语音识别技术可强化人工智能虚拟助理研发,大大提高人们生活质量。比如以语音识别技术应用,在医疗领域可构建全新电子病历,配备对应的网站,使患者可以足不出户的和医生进行面对面交流,了解医嘱、也了解对应的检查结果。现阶段研发人员还需对以往的计算机应用技术有足够的经验,了解市场变化和社会需求,分析不同区域,不同行业的不同需求,从而研发出有针对性或应用性较全面的软件。同时,计算机系统的脆弱性及安全风险也是不能忽略的,技术研发需考虑到信息篡改,信息泄露可能对使用者造成的巨大损失,从而针对非法使用资源,网络资源错误等作出调整,设计好计算机系统的安全防护。例如可以将先进的人脸认证技术和声音认证技术引入到信息管理系统当中,只有对应使用者按照要求验证之后才能查阅信息。针对一些企业的核心研发技术,其对计算机系统的安全等级要求较高,可以在该类系统中加入信息数据加密技术,构成复杂且完善的整体,只有获得授权,且通过验证才能够解读相关信息。即使如此,也要注重防火墙技术的研发,不断引进入侵检测,做好病毒预防,不断更新防火墙。

3.3强化人才培养

在全新时展背景影响下,计算机的操作和软件逐渐向多元化和智能化方向进一步加深发展,相应的信息产业对其操作人员的专业化水平要求越来越高,社会用人单位的要求标准门槛也提高了,工作人员的计算机操作水平,互联网思维需达到一定程度,才能更好地生存。而同时计算机应用技术的发展,也需要源源不断的专业化人才。故需进一步强化人才培养。高职院校是国家技术性人才输送的重要场所之一,通过高职院校的教育,可以教给学生更多更专业的操作技术,从而直接满足社会各行各业的发展需求。当下众多高职院校已认识到自身的责任和义务,其积极开展计算机应用技术教学,完善教学体系,将更多的教育资源放在计算机技术的实践方面,强化校企合作,积极建设实践基地,开展实践教学。在此基础上,高职院校还应对计算机技术教学体系进行创新,进一步开展学校和校外计算机企业的合作交流,注重树立学生的互联网思维,不断拓宽学生的认知,让学生能够运用自身掌握的技术进行创新。此外,相应企业单位也要重视强化人才培养,主动和高职院校进行合作,开展人才定向培养班,派遣专业的技术人员担当实训教师,为学生提供切实且专业的计算机应用教学。计算机应用技术创新正处于发展关键阶段,其发展展现出多元化的特征,企业要吸纳更多具有新思维的专业人才,多多培养,致力于提高自身软件技术开发实力。

4结束语

实用新型技术范文2

关键词:新形势;计算机应用技术;创新;研究

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计算机技术不仅给人们的生活、工作、研究带来很大的方便,而且计算机应用技术可以促进社会进步,解决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困难问题,促进经济的发展。但是,计算机应用技术创新跟不上社会发展的步伐,所以计算机服务存在缺陷。在此现象下,有必要深化计算机应用技术,充分了解计算机应用技术总体发展趋势。根据行业要求进行创新和改进,满足人们工作、研究和生活,为社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1计算机技术

计算机技术发展反映在网络范围的扩大和各个领域的渗透上。从家用电器到飞机和火箭,计算机技术无处不在。计算机教师主要按照相关的程序流程运行,可以有效地集成和处理不同的数据,不仅可以执行逻辑计算,还可以执行数字计算。根据相关分析,计算机系统拥有硬件和软件系统,在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都起着重要的作用,其中包括教育、化学、石油勘探与发展、桥梁设计等领域。随着时间的推移,计算机技术的影响将进一步加深,其性能正在向集成和专业化发展[1]。网络分布式系统逐渐取代了单机工作模式,促进了人们的生活。随着经济的发展,计算机技术可以在人工设置的程序中快速处理大量数据,组织用户所需的信息,提高工作效率。随着用户数量的增加,技术在不断改进,应用水平正在逐步提高,计算机技术的相关企业的规模不断扩大,并且形成了计算机技术产业。中国计算机用户规模不断扩大。在新形势下,计算机技术不断发展,计算机信息将变得更加智能化。人们面对互联网上海量的信息,如何获取有用的信息成为新的时期计算机应用技术最重要的问题。另外,计算机技术的出现和应用,极大地促进了中国的工业劳动生产率,不仅降低了工业产品的整体生产成本,而且确保了产品生产的质量。在劳动力成本增加的背景下,从事工业生产的企业变革生产流程,积极引入计算机技术,是企业发展的当务之急。

2计算机应用技术的现状

计算机应用技术的研发迅速发展,得益于国家政策的支持。在中国战略产业的发展中,计算机应用技术是发展的重要部分。同时,也是现代化的主要形式。特别是近年来,计算机应用技术的创新明显加快。计算机应用技术主要是在计算机软件工程的帮助下,为人们提供良好的服务。当今是信息化时代,计算机应用技术渗透到日常生活、社会生产中,从超市到办公室工作,随处可见。现代生活中如果没有计算机,就会给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带来很多不便。计算机应用技术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人们的工作速度和效率得到了较大提高。例如:在广播和娱乐等中应用计算机技术,人们通过计算机学习全球化知识,提高人们的生活文化质量。再如:计算机应用技术对我国国防科技提供了重要的支持,国防科技在没有计算机技术支持的情况下也会存在问题,国防科技受到计算机技术的远程控制,与信息技术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但是,网络一旦受到攻击,也会出现经济、科学技术信息泄露的现象。此外,技术发展需要大量的专业人才,很多高校开设了特定的专业,但由于过于注重理论,实践运用能力差,进入社会后难以满足职位需求,产生资源浪费。目前,我国计算机应用技术采用世界发达国家的研究成果和经验,自身的创新能力弱。主要原因是中国非常缺乏科技人才,虽然高校也提供相关专业的课程,但受过培养的人才不仅缺乏系统的理论知识,而且实践能力非常差。我国人才培养中现有的问题,是由于大学生不仅没有创新和想法,还只专注于考试。另外,大多数高校提供计算机应用技术方面的课程,但从实际情况来看,存在专业课程设置不明确、单一教学内容等多种现象。其结果是,学生进入社会后,很难应用在计算机领域学到的知识,因此只能在一些不成熟的企业找到工作。加强计算机技术应用的创新和发展,并提高我国计算机科学技术人才的水平,是非常有必要的。

3新形势下计算机应用技术创新策略

3.1培养专业人员综合素质

在计算机应用技术的发展过程中,为了提高电子应用的发展水平,必须关注人才培养,建立人才培养系统。计算机人才是电子计算机应用技术发展的重要战略资源,计算机人员的质量也对计算机应用技术的发展有决定性的影响。就中国计算机人员目前的状况而言,人才缺失的情况非常严重。这主要是由于计算机应用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的更换、更新时间逐年减少,对计算机引言技术人员的工作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在此背景下,计算机人员必须具备较强的专业技能创新能力。基于此,相关研究机构必须结合计算机人员的综合质量进行培训,以满足基本技术要求。专业研究机构加强计算机领域相关技术和信息的关注,引进和有效研究外国先进计算机技术,跟上国际技术发展的步伐,以实现创新技术的目标。同时,为了吸引更多的专业人士,优先考虑招聘专家,通过专家培养人员的综合素质[2]。

3.2加强计算机应用技术的创新力度

加强计算机应用技术的创新力度,可以将计算机应用技术与互联网模式相结合,引入先进技术,进行创新改革,根据不同领域的要求进行各种技术的研究提高计算机的整体质量,包括超级计算机、人工智能、无线传感器网络操作系统等,为用户带来更好的体验。相关人员可以部署大数据技术,使用智能管理系统动态监督管理整个生产过程,也可以使用智能设备通过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通过各个领域的发展构建良好的网络环境。在计算机应用技术研究领域,新的智能模型也可以根据不同的使用要求进行发展。优化软件功能,为人们提供智能服务,增强用户体验。此外,计算机应用技术研究者应全面了解计算机应用技术,积累丰富的经验,综合考虑经济和产业发展对新技术的要求,遵循计算机应用技术的安全水平和基本设计原则,进行不断创新。同时,除了传统PC操作系统的进步,智能操作系统不断改进,嵌入式和Linux系统在发展中广泛使用,不再受单一系统的控制,但呈现出可以创新状况[3]。由此,软件技术得到了迅速发展。在新形势,通过学习计算机尖端技术的研究发展,可以调动所有可用资源,为技术发展提供可靠的支持,满足社会的各种需求。

3.3高校计算机应用技术的创新实践

大学是培养计算机人才的主要场所。随着教育制度改革的深入,可以关注应用技术的重要性,开设特定的课程,与相关企业签订合作协定,组织学生进行练习。加强校企合作,不仅能提高学生知识积累,还能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另外,为了实现校企合作,为我国计算机技术领域提供更优秀的人才,需要进一步改进和优化校企合作的教学模式,完善地发挥各自优势。通过校企合作,建立科学的课程结构和以实践为主的教学模式,学生可以更好地进行学习。目前,学校需要积极配合企业完成校内工厂建设,共同研究合作,构建相应的培训基地做出贡献。综合改进应用思维,更深入地理解创新,不断丰富自身以满足社会的要求。另外,校企合作是促进应用人才培训的有效途径,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联系实际计算机应用技术,学生从学校进入企业后可以在短时间内适应企业的计算机应用系统,促进自身发展[4]。学校教材、教师等资源需要调整,这是保证计算机学习质量的重要保障。在授予学生基本理论知识时,要积极拓展所学知识,将内容渗透到信息应用和网络管理中,推动学生的综合发展,学习更综合的知识。目前,高校教师可以提升举办理论知识和实践培训课程,培养专业人才。在课程教学模式、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下积极进行计算机应用技术的改革与创新。在学校开展实践性教学活动,提高学生互联网思维,丰富学生计算机知识,促进计算机技术在学生过程中的创新和应用,提高大学生的学习质量和效率。在教学模式中,采用案例教学方式、项目教学方法、咨询教学法、情境教学法。教师可以向专家学习,综合评价学生的实用能力、综合应用能力、团队合作能力、专业能力,促进学生持续发展。最后,教师加强网络安全教学[5]。在计算机应用中,许多网络安全问题是由学生对网络安全意识的缺失引起的。为了加强网络安全,首先,要提高学生的防范意识,使其具备网络安全的基本认识,了解网络安全所包含的方面,以及破坏网络安全的行为。使用计算机时,必须注意是否开放权限。如果轻易授权,则可能会导致信息泄露。其次,对于计算机病毒,需要有一定程度了解,加强防火墙的设置,尽量不要点击陌生网站,否则可能会导致网络安全问题。

3.4企业计算机应用技术的创新实践

随着时代的持续发展,为了提高计算机技术网络安全管理的质量,必须加强网络监控、信息安全、应急响应、信息安全调查等建设。企业、科研机构和高校要积极学习计算机应用技术的管理经验,创新计算机的应用技术,并且加强计算机安全管理体系的研发,进行稳定的开发。各企业在开发方向和工作模式上有自己的特性,因此在计算机应用技术的开发上也有自己的特性。相关企业还需要仔细调查和理解自身的开发状况,吸引具有创新思维能力和技术实践能力的人才。企业内部有特定的工作流程,可以通过不同部门之间的合作来确保有效的应用[6]。面对发展的缺点,计算机应用技术的创新是为了弥补企业的缺点。在实际工作中,可以有效处理复杂的内部信息,让计算机操作人员做出合理的决策,减少操作错误。计算机应用技术能够适应企业的发展,只有使用得当,才能带来巨大的效益。还要加快计算机软件工程在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为此必须建立计算机软件工程的保障机制。计算机应用技术在现代化工业进展中已经运用很长时间,但由于在这方面没有制定相关的政策,计算机应用技术的发展比较缓慢。因此,为了快速响应科学研究的进展,使计算机应用技术得到迅速发展,政府需要给予一定的支持,企业需要加强计算机软件工程的研究,提供改善计算机技术环境,加强人才的利用,健全计算机软件工程的保障机制。

4结语

实用新型技术范文3

1.考勤及假期管理

网络可提供实时数据,方便人事工作者了解当下全院职工的出勤情况、休假的剩余天数等;考勤科室通过系统也可以清楚地了解科室职工目前享有的年假天数,科室可在系统规定的年假天数内审批职工的请假要求或建议职工在适当的时机进行清假。

2.统计

医院作为事业单位、医疗单位、教学单位,需要为上级统计部门、人事部门、卫生部门、学校、医院领导及院内各科室提供各种不同的统计报表及数据,运用人事管理信息系统可自动取数,生成各式统计报表,让人事工作者从繁重的数据统计手工操作中解脱出来,同时也避免因统计操作者的统计方法或数据处理方式有误而使统计数据产生偏差。系统的快捷便利性,也能为上级部门立即提供需要的各种数据,效率大大提高。系统还可根据需要从不同维度对医院人员情况进行统计分析,为医院领导提供各种直观真实的统计数据,翔实准确地反映医院各部门的人力资源、人员成本支出等情况,以供医院管理者进行决策。

3.招聘

传统的招聘是通过在单位公布栏张贴招聘启事、参加人才招聘会或通过学校毕业生就业中心公布招聘信息等形式进行,这些方式存在影响力有限、地域及时间受到限制、经费高等缺点。随着网络高科技术的发展,通过在网站上公布招聘信息,利用电子邮箱或简历库收集应聘人员资料,极大地扩展了求职者来源,节省了招聘经费。利用电子招聘系统,还可快速地对应聘者进行筛选分类,导出系统上符合要求的应聘人员信息,从而节省招聘工作人员的时间,提高了招聘速度,减少了工作人员在汇总应聘者信息时的人为信息输入错误。

4.劳动合同管理

《新劳动合同法》出台之后,对企业的管理水平、管理态度提出很高的要求,如果不及时和职工签订劳动合同或是漏签,将使企业蒙受经济损失甚至是惹上官司。人事管理信息系统的劳动合同管理预警提示功能,就能很好地避免这种风险,它令人事工作人员变被动为主动,同时增强了职工的满意度。利用系统丰富的信息查询功能,还能完整了解职工在单位期间的考勤、绩效考核、职称晋升等情况,在考虑职工试用期满是否继续留用及合同期满是否续签时作为重要参考。

5.薪酬

工资是职工最为重视的事情之一,不容一丝错误,但靠人工调整工资的方式容易造成错漏,而信息系统的智能自动计算功能可以很好地对职工薪酬进行管理。通过汇总系统中的职工考勤、岗位变动、职称晋升、绩效考核等信息,利用原先设定的公式进行自动套算,使到工资管理及时无差错,避免了人工查找、计算造成的错漏。

6.绩效考核

绩效考核的工作量巨大,并产生大量纸质资料,人事部门要花费大量时间进行汇总,对科室评判结果的核查也存在麻烦,系统能很好地解决考核过程中耗时耗力及资料保存问题。各层管理者可通过授权,在系统上按设定的评判指标给考核对象打分。人事部门通过系统进行数据统计汇总,并可随时方便查阅科室的历史考核资料及结果。职工也可通过自助平台查询到个人的考核结果,从中得到绩效反馈,了解自己的优势与不足。

7.业务流程信息化

人事部门的很多业务之间存在协同关联,如新职工报到→签订劳动合同→搜集个人信息资料→起薪→购买社保,这些业务时效性、关联性都很强,如不能及时办理或发生错漏,照成的后果是要用更多的精力去补救甚至给单位及个人照成重大损失。单位对劳动纪律等虽然有建立规章制度,但这些制度落实的过程中,容易因用人科室管理者、人事部门工作人员、职工个人的疏忽或对相关规章制度的不了解,造成制度得不到贯彻,产生用工风险及违规事件。信息系统的投入,消除了手工作业分散、隔离、盲目等现象,实现了各管理功能的关联,保证了信息共享,促使流程规范化,从而使各项人力资源管理职能在实际运用中得到衔接。

8.员工个人的自助服务

职工个人可以通过系统查询个人的基本信息、薪酬明细及变动原因、劳动合同签订情况、绩效考核情况、考勤休假情况等,并可在系统上查阅各种人事政策及医院规章制度。人事部门亦可通过系统向职工中的目的人群以电子邮件或手机短信的形式信息、布置工作。信息沟通途径的畅通,使职工无须动辄就到人事部门询问制度、考勤、薪酬变动等问题,即方便了职工,也减轻了人事部门的工作负担。员工的自助服务有助于建立一个透明、标准的人事管理模式,有助于人事部门做好职工的服务工作,有助于提升员工对人事部门、对医院的满意度。

二、实施人事工作信息化的应对措施

1.加强管理者对于人事管理信息化重要性及必要性的认知,确保资金的投入

信息化必然需要大量资金的投入,很多医院领导已经认识到数字化医院的重要性,并花大量资金用于医院计算机网络的改造完善、实施门诊信息系统、检验信息系统、电子病历系统等项目,这些业务信息化的举措大大地改善了工作质量、提高了工作效率,产生了良好的效益。但是对于人事管理信息化,由于医院人事部门仍扮演着传统上事业单位中处理日常行政管理事务的角色,单纯运用简单的电脑办公软件来开展工作似乎也是尚能应付需要,医院管理者不一定认识到花大力气、投入巨大成本去将原有的人事业务信息化的必要性。只有当管理者认识到人事管理信息化对于合理高效开发和管理“人”这一医院最重要资源的作用,对于优化医院管理的作用,对于增强医院核心竞争力的作用,并愿意投入资金、投入技术力量去建设人力资源信息系统,才能真正地推动医院的人事工作信息化。

2.选择合适的人力资源信息系统

有些单位选择自习开发系统,有些则选择购买专业开发商开发的产品,不论哪种形式,人事部门对于整体系统的规划应该有一个明确目标,对于系统的实施范围、运用层面及预期效果有明确设定。管理软件对于安全性与稳定性的要求很高,系统运用中维护及升级优化问题也是不可忽视的问题。所以选择适合自身发展的人事管理系统,选择有实力、可信赖的系统供应商,对信息化的实施效果起着关键性作用。

3.加强人事工作人员对于信息技术的掌握

有了一个好系统,还需要好的系统管理者,才能将系统的优势发挥淋漓。新形势下,医院应重视培养懂业务、懂管理,同时熟悉信息技术的复合型人才,提升人事管理工作人员对于信息的敏感性及能力。系统数据维护者必须有高度的责任心,及时、准确地对数据进行维护,才能维持系统的可信度及可运用性,避免数据错误引起系统混乱甚至造成重大错误。人事系统管理者应根据人事政策的变化、在工作中遇到的新问题新情况,对信息化建设提出自己的见解及建议,使系统能不断完善优化,给人事工作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持。

4.增强信息的共享性

人事部门负责职工个人信息的采集,工作中经常会遇到相关科室要求人事部门提供人员名单、人员信息及统计数据等,如能实现信息的共享性,各相关科室不需重复采集录入职工的个人信息,有助不同科室间职工信息的统一性、准确性,也避免重复劳动及减少工作量。信息的共享也有利于将不同科室间的数据进行整合分析,例如人事系统与财务系统的对接共享,就能便捷地对医院各部门的人力配置与人员成本支出、病区效益等情况做出统计分析,为合理地制定薪酬方案、进行人力配置提供科学的数据参考。

5.处理好信息技术与传统业务的结合问题

信息化建设不是单纯地购买计算机硬软件,不是上马系统就万事大吉了。信息化只是一种技术、一种手段,必须同时对原有运作流程和管理方式进行梳理变革才能发挥出应有的功效。在实施信息化的过程中,通过对制度进行流程化,对流程进行重组优化,使办事流程规范清晰,同时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力量的辅助来整合业务流程,使业务的发展得以上升到一个新的平台,达到科学、高效、规范管理的目的。信息化管理也并不意味着传统手工作业的消失,资料的审核、把关、输入系统等等程序仍需、而且必须由人事工作人员手工进行,如此才能保障系统数据的可靠性。

三、实施人事工作信息化所产生的影响及展望

实用新型技术范文4

1.1射频识别

射频识别(RFID)是一种利用无线通信进行目标身份识别的技术。典型RFID系统通常由标签、解读器和天线3部分构成。标签进入磁场后,接收解读器发出的射频信号,凭借感应电流所获得的能量发送存储在芯片中的信息(无源标签或被动标签),或者主动发送某一频率的信号(有源标签或主动标签);解读器读取信息并解码后,送至中央信息系统进行有关数据处理。RFID在施工管理中主要被应用到建材、工人和施工机械管理3方面:①建材管理方面可用来辅助物流和供应链管理、库存管理、建材质检以及废料管理;②工人管理方面可用作进出场控制及出勤考评、安全预警等;③施工机械管理方面RFID技术可以跟踪施工机械及工具、记录施工操作及机械维护等。

Jaselskis等最先探讨了RFID在施工管理中的4个潜在应用(工程设计、建材管理、设备维护、现场监控),并在2个施工项目中使用RFID管理钢管、吊管架等预制建材的进场过程。与人工计数的建材管理方式相比,使用RFID明显节省了时间。Su&Liu建议结合RFID与GPS2种技术,实时报告施工机械的编号和位置,并提出了将上述信息转化为分析施工操作的模型,进行实时的施工效率分析。WangLC利用RFID与移动设备、通信网络构建了一个建材质量检查与管理系统,进行混凝土质量检验。试验表明该系统可以提高建材质检的工作效率、降低运行成本、增强客户满意度。Costin等在一幢高层建筑的翻新工程中,将RFID安装在升降机上,在数月的施工周期中,详细记录了工人、设备和建材的流动,切实评估了RFID技术在施工管理中的性能表现。

1.2超宽带通信

超宽带通信(UWB)是一种利用绝对带宽>1.5GHz或分数带宽>25%的超宽带信号进行多目标定位的技术。典型的UWB系统主要包含数据处理计算机、集线器、接收器和射频标签。当有3个及以上接收器获取射频标签信号时,可定位射频标签的精确二维坐标;而4个及以上的接收器就可提供精确的三维坐标。相比于传统的窄带通信系统,UWB技术有如下优点:不易受其他通信系统干扰、不易受多径效应干扰、高数据采样率、高精度定位、超低能耗、实时跟踪多个目标、可同时在室内和室外应用、相比其他高频通信系统具有更大的室内覆盖范围。UWB因其多目标实时精确定位能力,被广泛地应用到施工现场的工人、机械、建材定位中,以开展施工安全监控、施工操作分析等工作。施工过程中,常发生工人不慎进入危险区域而造成的人身伤害。Giretti等利用UWB跟踪佩戴有射频标签的工人,并根据施工场地的先验知识划定虚拟危险区域,一旦UWB系统报告工人逼近或进入危险区域,就会触发工人随身携带的报警器。3组场地试验验证了这套系统的有效性。除工人外,大型施工机械的操作也是施工安全监控中的重点。Hwang&Liu以T形塔式起重机为研究对象,在2台塔式起重机上分别安装UWB射频标签,通过实时定位,计算2台塔式起重机动态距离,评估其发生碰撞的概率,从而达到安全预警的目的。

Teizer的研究小组在基于UWB的施工管理方面开展了较为深入的工作。文利用UWB跟踪工人以及建材,分析其运动轨迹,指出了UWB在施工安全和施工效率评估方面的应用潜力;并开展了室内和室外2组试验,对于钢结构安装过程中的工人和钢材进行了跟踪。对于UWB生成的工人运动轨迹展开了更为深入的分析,以工人出现在工地各处的概率,生成了占据网格。在此网格基础上,利用路径规划算法,给出了工人运动的最佳轨迹;同时以规避机械与工人相撞为原则,给出了施工机械的最佳行驶轨迹。该研究将传感器在施工管理中的应用提升到了施工行为理解的层面,在施工场地规划与物流规划方面有积极意义。把UWB和一种体态传感器(physiologicalstatusmonitoring,PSM)同时应用在工人身上。UWB提供工人的位置信息,根据施工场地的先验知识,可以粗略判断工人所处的工作区域和任务性质,实时位置信息同时反映工人当前运动状态(运动或静止)。PSM佩戴在工人胸部,给出当前体态(弯腰或直立)。综合工人的空间位置、运动状态、当前体态,该研究给出了一种利用自动工作采样(worksampling)实时判断施工效率的方法。

1.3GPS

GPS是较早被应用到施工管理中的技术。相比前2种技术,其最大的优点是无需其他配套设备。Oloufa等利用差分GPS跟踪施工机械,根据其实时位置,提出一种防碰撞方法,以增强施工安全。Hildreth等利用GPS代替人工工时分析,通过GPS记录施工机械的位置和速度信息,在数据精简的基础上,对各工序耗时进行自动分析,并在土石方工程中实地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Prahananaga&Teizer同样利用GPS进行施工机械的操作分析,他们提出了GPS数据的误差分析和处理方法。在场地试验中,对挖掘机和推土机的GPS信号进行了分析,自动识别两种机械的周期性往复运动,分析了施工机械之间的交互式作业。GPS可以方便地定位单一目标,但在多目标同时定位时,不具备辨别目标身份的能力。因此有研究者尝试将GPS与RFID相结合,以达到多目标定位的目的。Ergen等利用GPS和RFID来跟踪预制件供应过程。Grau等采用了同样的方法来自动跟踪工件在施工现场的流转,并与人工计件的方法相比,验证了其效率优势。

1.4视觉传感器

众多技术中,利用视觉传感器采集照片和视频是较早被引入施工管理的信息化方法。早在20世纪90年代,美国的学者就对施工现场的照片和视频进行收集和管理,用于施工过程控制,并且呼吁有关人员对照片和视频的应用给予重视。日本在工程项目管理中对照片的应用已经贯穿施工阶段的始终,并制定了专门的规程和规范。近年来,我国也开始强调照片和视频在施工项目管理中的应用。然而,现阶段的施工照片和视频仅仅被作为档案留存,供管理人员偶尔查阅、分析,其蕴含的丰富信息并没有被充分挖掘。与其他传感器的不同之处在于,视觉传感器所包含的信息无法直接输出,或者需要依靠人工分析,或者需要依靠计算机算法进行处理。机器视觉技术通过视觉传感器收集数据,利用计算机分析图像或视频数据,模拟生物视觉对环境进行感知和理解。由于数据采集方便、成本低廉、所获取信息丰富,近年来在施工管理中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

机器视觉在施工管理中的应用主要包含两个层面。第1层面类似其他传感器的功能,跟踪定位施工过程的参与者(包含工人、建材、施工机械等)。Zou&Kim利用彩色图像分割提取并跟踪挖掘机,并根据其位置变化判断挖掘机是处于工作还是闲置状态。Teizer&Vela利用视频摄像机跟踪建筑工人,评估了4种典型的视频跟踪算法在工人跟踪中的性能表现。算法涵盖均值平移法、贝叶斯分割法、动态轮廓法和图分割法,试验表明前两种算法的跟踪效果较好。在后续的研究中,该小组又提出了一种基于核主成分分析的多个工人跟踪算法。Brilakis等提出利用双目视觉来进行施工现场运动目标的三维跟踪,分别开展了对工人、施工机械等目标的跟踪试验。考虑到视频跟踪算法常需要手动初始化被跟踪目标,Memarzadeh等提出利用机器学习算法自动检测识别工人及机械,自动进行目标跟踪的算法。机器视觉应用的第2层面是施工行为分析理解层面。

这个层面可以建立在第1层面的基础上,对跟踪结果进一步深入分析,形成对施工管理有直接意义的信息;也可以完全脱离第1层面,直接进行视频分析。Peddi等通过对视频中的工人进行区域跟踪、轮廓提取、姿态识别,将工人的生产效率自动划分为不同等级。HanS等利用核主成分分析对高维的运动信号降维,从而识别工人的不安全行为。但该方法需要在工人身体各关节部位安装运动传感器,在实际施工应用中并不适用。施工行为理解并不局限于工人,也包含施工机械。GongJ等提取视频中的特征语义词汇(Bag-of-Video-Feature-Words),通过贝叶斯网络学习工人和机械的各种典型施工动作,以达到施工行为自动分类识别的目的。YangJ等通过视频跟踪塔式起重机吊臂,分析其混凝土浇筑行为。Heydarian等则利用视频自动识别挖掘机的掘土行为,并将其与施工机械的温室气体排放模型相关联,从而评估施工对于环境的影响。

2施工产出自动评估

施工产出自动评估,即对建筑实体进行远程传感,采集其二维或三维的信息,并与原有施工设计和进度规划进行比对,以达到自动评估施工进度、控制工程质量、维护并管理建筑实体等目的。在这一领域主要应用2种传感器:视觉传感器和激光扫描仪。

2.1视觉传感器

视觉传感器在建筑实体评估中应用历史较长。早期研究主要是利用图像提供的二维信息,比较图像中的建筑实体在历经施工周期推移所发生的外观变化,从而分析工程进度。Abeid&Arditi设计了一个施工进度控制系统,通过回放每天的施工日志图像,手工标记工程进度。Trucco&Kada通过计算两幅图像间的Hausdorff距离来判断其相似度,由此定位不同图像间的相似标志性物体。在后续研究中,该小组提出了以设计三维模型为先验知识,检测施工日志图像中的变化,并判断其是否对应实际的施工进程;后又提出将工程进度自动划分为工作包的模型,并在此基础上,利用图像的变化检测来自动分析施工进程。近年来,机器视觉三维重建算法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基于视觉传感器的建筑实体评估基本都趋向于利用多幅图像或者视频重构所修建的(as-built)建筑实体三维模型,并将其与所设计的(as-planned)三维CAD模型或者BIM(buildinginformationmodel)模型进行比较,以达到施工进度、施工质量自动评估的目的。

Golparvar-Fard等利用日常工程管理中所拍摄的图像,通过立体视觉重建施工现场的稀疏三维点云,并将所生成的三维模型叠加在所设计的三维模型之上,形成一种增强现实的模型,从而方便管理人员直观地评价工程进度。在后续的研究中,该研究小组又引入支持向量机算法实现了简单的施工进度自动评估;还将上述系统应用到公路健康监测中,在三维重建的基础上,利用图像分割进一步将三维模型划分成多个语义目标。Kim等进行施工现场的图像三维重建,利用张量投票法精炼三维点阵,最后通过支持向量机检测三维模型中的水泥构件。Klein等则对于图像三维重建法的精确度进行了深入分析,对一幢建筑物的内部和外部分别进行了三维建模,并将图像量测数据与激光扫描数据进行了比较。

2.2激光扫描仪

激光扫描仪通过向被测量物体主动发射激光波束并测量回波来获取三维距离信息,从而生成密集的三维点云(pointcloud),以达到对物体三维建模的目的。Turkan等利用激光扫描仪生成施工现场的三维数据,将目标识别技术与工程进度信息相结合,提出了一种以工程目标为导向的四维工程进度跟踪系统。Hajian&Brandow利用激光扫描仪扫描钢结构安装过程中的钢筋和锚栓,并与施工计划比较,达到监控施工质量的目的。Lee等提出了一种基于轮廓的算法,在管道安装施工中,利用激光扫描来自动生成所铺设管道的模型。激光扫描仪虽然可以精确获取密集的三维点云,但由于价格昂贵、体积笨重、需专业人员操作等缺点,制约了其在施工管理中的广泛应用。相较之,视觉传感器价格低廉、操作简便,而且可以提供更加丰富的信息。

一些研究者提出融合激光扫描仪和视觉传感器两者优势的思路。在未来建筑界,BIM将逐步替代CAD模型成为主流标准。对于基于传统CAD模型建成的建筑物,如何生成BIM,以方便建筑物生命周期的管理和维护,已成为行业中的难点问题。Brilakis等提出了利用激光扫描仪生成三维点云,并利用视觉传感器进行目标识别,以生成包含目标语义信息的BIM。TangPB等[39]对利用激光扫描仪自动生成BIM的相关技术进行了深入详细的介绍。整个建模过程被分为几何建模、物体识别、物体间相互关系建模3个阶段,其中几何建模又被细化为面、体以及复杂结构建模,物体识别则有基于分类的、基于上下文语义的、基于先验知识等方法。

3发展趋势展望

虽然基于信息技术的施工管理已有丰富的研究成果,但作为一个新兴的研究领域,仍存在许多问题亟待解决。从具体技术角度来看,RFID和UWB都是基于无线通信的,在实际应用中,信号接收器的排布将直接影响到系统定位及身份识别的有效范围和准确性。而且无线通信要求保持信号发射器与接收器之间的空间通达性,即Line-of-sight,而施工环境是动态变化的,之前较为空旷的空间可能在后续施工中被墙体或其他工件遮挡,这为RFID和UWB技术在施工管理中的长期、持续应用带来挑战。因此研究RFID和UWB在实际应用中的系统合理设置以及动态施工环境对系统准确性的影响等问题,是未来需关注的问题之一。虽然视觉传感器因成本低、信息量丰富而应用更为广泛,但相较之其他传感器技术,其后期的信息处理算法复杂度非常高。一些关键算法,例如视频跟踪、目标识别、视频理解、三维重建等都存在计算量大、实时应用困难的问题。过分强调视觉传感器的优势,而忽略其计算荷载是不可取的。研究多种传感器结合,发挥各自优势,将是未来的必然趋势。

从具体应用角度来看,在施工投入实时监控方面,信息技术尚不能完全取代人工,如何构建一种交互式平台,使得人工管理与自动化管理可以相互结合,将是未来发展的方向。随着智能手机的不断普及,利用智能手机应用软件来实现这种交互式平台的构建,将不失为一种选择。在施工产出自动评估方面,目前多数研究所生成的三维建筑实体模型,还仅限于三维点云的层面,没有将三维模型上升到建筑语义对象的层面,这对于全面认知建筑实体、评估进度,仍然是不充分的。因此未来的趋势必然是面向建筑语义对象的三维重建。另外,基于传感器技术的施工质量自动评估目前还较少有人涉及,未来的研究可更多的探讨。

实用新型技术范文5

现在可以用简单方便快捷的E-mail互致问候、甚至装上摄像头开个网络会议!现在兴起QQ即时聊天,微信等新的技术应用软件,这一切都应该归功于通信工程技术的迅猛发展。市场销售的电脑、手机绝大部分都安装有视频功能,远在千里之外的异国他乡人们,可通过视频近距离的沟通交流,世界的距离随着通信技术的进步,变得越来越近。

如果让科学家们选出近十年来发展速度最快的技术,恐怕也是非通信技术莫属。简单说,过去一个大的集团公司开大会,全国各地的人们需要提前通过航空、火车、汽车提前来到开会地点,费时、费力、花费大量的费用,会议很短,而现在一些会议可以通过视频会议的方式,既简单,又快捷方便的将会议精神传达到相关人员。

2通信工程技术在导航监控领域的应用

随着GPS系统的升级,卫星通信技术的发展,清晰可见的地球卫星图片展现在世人面前,还可以看到逼真的立体画面,让人全方位地可了解世界各地的风貌,高山、河流、城市景观。这些都是通信工程技术应用的结果。随着我国的北斗导航卫星逐步应用,对中国的各行业的迅猛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持,一些GPS、数据接收设备不到位的地区,可通过北斗导航卫星终端设备予以接受,覆盖全国,为抗震减灾,国民经济方面提供有力的技术保障。

3在国家安全方面提供保障

国家在国土监控方面通过卫星技术实施监测周边形势的动态;各地公安系统通过城市监控探头录像实施监测城市道路交通、治安形势,随时随地地解决出现的问题,减少各种形式的犯罪案件,保证了国家和人民的安全。

4在应用经济领域越来越广泛,前景广阔

面对日新月异的世界,通信工程专业将会迎来其发展的广阔天地。给中国信息产业的发展带来更大的发展空间。通过通信工程专业优秀人才刻苦攻关,在未来若干年,通信工程在国民经济中的应用越来越普遍,越实用,越快捷。国际大城市人口越多,车辆越多,环境污染越严重,给通信工程技术赋予更艰巨的任务和美好前景,将来会有更多时间在家工作,通过视频、互联网完成更多工作,减少汽车拥堵、环境污染。

5总结

实用新型技术范文6

服务和管理两个方向则是网络信息的安全管理主要所涉及的内容,所以把管理内容合理精确地分类就会对系统的设计产生极大的反响。通过了更深层次的研究和思考,便可以把这些管理内容分类为以下几种:

(1)首先是信息的IP地址地域名称和自制的系统号,这两个部分统称为信息运行的基础阶段。

(2)服务器信息则是能够提供网络信息服务的服务器的相关信息。所以他包括服务器相关的配置和服务器的信息服务及访问状况,可以确保负载的平衡,保留信息服务的完整性和实用性。

(3)用户信息是能够使信息可以安全的被访问并且控制的重要环节,而用户信息则是信息的姓名和身份表示还有部门职位等一些用户的基本信息。

(4)网络信息资源则是通过信息服务所提供的信息资源,信息的、信息的过滤及导航等都是其包含在内的部分。

2网络安全管理的重要性

构成大量客户档案最后构成网络信息都需要一些载体,而金融、电信、财税等一些元素就是其中的载体。因此在网络信息管理方面,相关部门会加强巩固政治,有一些大型企业在对网络和信息化的建设当中也谨慎小心的思考这些问题,因为信息系统和网络系统的安全隐患将成为他们工作的重中之重。所以那些载体的数据一旦丢失或者是损坏的话,则会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窃密和反窃密是全方面存在网络中的。个人和集团之间的行为只是一小部分,而大部分都代表着国家的行为。那么这样局势紧张的情况之下,网络信息技术必须要对信息系统服务和传输媒介的各个部分都要做好严格的管理和控制,要把握好信息核心部分的软件操作,避免网络信息中受到损失危害。要做好全面的防范和巩固工作,并且,要想整个系统的安全级别提高的话,安全防护等操作必须要对信息系统做好全面的完整的评估。

3网络安全面临的威胁

网络在一般情况下都会受到两个方面的威胁:一是由于网络系统自身就比较脆弱;二是操作者没有意识到网络信息安全的重要程度,对其总是敷衍了事,把精力都投入到了管理上,做了一些管理,片面的想使网络的安全性得到提升,不仅浪费了人力、物力及财力,最后的收获却并不理想。

3.1系统漏洞

网络系统一般都是制定的协议,是为了在操作设计的过程中能够简单方便的使用,那么比如传输协议,这样一些协议的保护防范措施就相对不周全,通常都是因为黑客病毒在利用这些疏漏空隙对网络系统做出大规模的破坏,所以网络操作系统和应用程序才会出现这样的漏洞。

3.2黑客攻击

黑客总是在运用网络工具,更深层次的寻找着挖掘着一些漏洞的存在,找准机会进行攻击,令系统安全受到威胁,其主要为以下几种方式:

3.2.1最开始是制造一些没有价值的网络数据,使系统资源被大面积的占用,让网络拥挤堵塞,这样一来目标主机和网络就丧失了回应的能力,另外一种是黑客起先进入到一部分防卫性能很差的系统内部,进行破坏,然后再利用这些控制着系统对目标系统进行更大的攻击,是一种分部方式,其威力破坏性非常大,是不可小视的。

3.1.2用户的姓名口令等属于网络中的一些表面上看似简单的身份兼备,它在日常生活中时时刻刻被运用。而黑客就在网络中冒充用户身份利用一些黑客程序分析在登录用户登陆用户名来获得口令,这种手段对网络带来了很大的破坏,黑客盗取了系统用户的口令之后,所对系统造成的危害是严重及不可复原的。

3.1.3黑客也会通过网络系统持续给邮件发送病毒,达到入侵网络的目的。其攻击力十分强大,并且传播速度很快受影响的范围也很广,有的恶意性的病毒更能使系统瘫痪,使数据受到严重的不完整和丢失,网络的安全将会遭到很严重的影响。

3.1.4在网络系统管理过程中,相关操作人员十分疏忽大意,没有做好保密方面工作,同时也缺少计算机安全管理制度,轻易地让外界的闲杂人员进入信息机房的机密地点,这样就使信息有关联的数据丢失和被篡改了,包括信息磁盘和光盘也会缺失。

4计算机信息管理技术在网络安全中应用措施

要想做好安全技术保障的措施工作,信息系统首先就需要运用先进的网络安全技术,因为绝大多数的用户毫不注意网络口令的小心使用,相关调查,大多数人的用户口令用字典攻击法进行测验在很短时间都能被测试到。所以在网络安全的操作测试中,对安全防护很差的网络系统,对用户口令的保密要十分重视的管理,这样才能完善的分析网络信息安全隐患,并且根据调查结果研究实行有效地安全措施去实行防范。

4.1物理安全管理

计算机的网络系统物理安全管理保护措施有以下几种方法来完成。一是利用对电源和信号线装置滤波器的方法来对传导发射进行保护,从而使传输的阻抗和导线接触减少。二是经过了对辐射防护的方法也将各种电磁做出了对比和评估,另外也可以对暖气管金属门和下水管阻断。

4.2访问控制

控制一些可以登陆到服务器上的用户,同时跟踪网络资源,控制着准许用户入网时间和他们入网的位置,同时进行记录。还有围绕网络非法操作提出一套安全保护的措施,这样对网络的权限进行监测。

4.3目录安全控制

控制用户对文件和设备的访问权限需要被网络准许。而用户在目录一级制定的权限下对所有的目录、文件都是可以用的。写权限、删除权限和修改权限都归类于目录和文件访问权限。这几种权限可以使服务器更安全无害。

4.4属性鉴别技术

为了使权限安全的层面上更进一步的安全。安全属性则是网络资源需要标注的属性,用户也可以对网络资源做出统计,使得用户对网络资源的访问能力表达准确。

4.5计算机信息技术网络安全管理

的相关制度的建立与完善为了让网络在一个安全的环境下稳定运行,建立起相应的制度规范十分必要。成立一支专业的安全管理小组来建立日常计算机信息技术网络安全系统和完善日常员工的上网制度。另外,黑客,病毒入侵也需要得到相当的重视,所以建立起一套健全的防病毒体系是必不可少的,通过安装有效的杀毒软件,及时更新,及时的扫描来确保系统安全流畅的运行。与此同时通过电脑的更新换代,硬件配置的更新,及时淘汰过时的电脑来确保不会由于电脑硬件故障而带来的重大事故的发生。应对突如其来的消防问题,全面的安装防火设备以及在机房重地安装防火警报器,来控制和大大降低由安全隐患带来的损失。最后,强化计算机的应用管理,采用“全行统一管理,分部门保管使用”的方法,设置开机密码与网络密码,并授权予一个指定的计算机负责人。

5总结

实用新型技术范文7

1.高效性信息化技术

对于医院而言,每天都有成千上万的复杂数据需要处理,有庞大的信息需要进行分析,随着资金流动速度的加快,其财务管理能否有效进行,已成为医院的重点关注对象。人的力量毕竟的有限的,他无法在短时间精确无误的对所有数据进行精细化分析,因此,这个时候就需要引进信息化的技术,从而提高预算制定的效率,降低财务的错误率,从而保证医院财务管理体系的高效运行。

2.专业性信息化技术

医院是一个专业性很强的组织,无论是对于机器设备的质量要求,还是对于医护人员的技术要求都是十分谨慎严密的,因为这关乎着人们的身体健康和安全,对于病患乃至全社会的有序发展而言都是至关重要的。这样一来,就对医院的各项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上至做手术、下至身体检查都需要充分遵循科学化和合理化的原则,尊重他人的人身安全。从这个层面上来说,医院需要加强细节管理,合理进行运用工作,就必须提高财务管理的效率和质量。信息化技术对于医院财务管理而言是必不可少的,它一方面能够为医院制定出专业化的预算体系,另一方面可以对医院的资产流动进行管理,也可以全面发挥其效用确保审计工作的开展。

3.全面性信息化技术

医院的每一个部门、每一个科室都必须对资金进行控制,确保其有效流动,这是保障医院全面运行的根本。运用信息化技术对医院财务管理进行控制,不但可以从细节处进行完善,而且可以上升到整体层面,全面的控制医院医疗系统甚至各个部门的资金流转和运营,结合各个科室的特点进行有效控制,以实现良好的经营环境。

二、信息化技术在医院财务管理中的应用

1.降低运营成本,制定合理预算

运用信息化技术对医院财务管理进行有效控制,可以有效的降低医院的运营成本。一方面,通过信息技术对药品药物、医疗设备、办公等费用进行分析和合理安排来减少资源的浪费,确保其较高的利用率;一方面通过全面化的管理,对医院整体乃至各个科室的信息进行数字化处理,然后通过智能方式进行精密的分析,确保资金分配的合理性。同时,信息技术也可以对每个部门的相关细则进行控制,通过把这些具体数据输入电脑程序来提高预算的可行性,进行全面化管理和监督。

2.理清资金流向,促进科学发展

对于医院而言,资本的输出和输入必须得到有效的控制,才能确保整个体系的正常运营,无论是小到药品,还是大到医疗设备,对其进行管理和控制都是十分必要的。通过信息化技术,可以将每一项收入、每一项支持都记录在案,通过图表的形式清晰直观的展现出来,以理清资金流出流入的每一个细节,从而实现成本的控制。另一方面,信息化技术的引入,也为医院的科学发展提供了可能性。财务数据的透明化、成本策略的合理化、专业导向的规范化都使得医院全面发展成为可能。财务管理必须要清楚明了,资金流向必须要合理科学,组织运营必须要有序规范,信息化技术的全面推进,对于实现医院财务管理体系的有效应用是至关重要的。

3.记录运营细节,解决遗留问题

财务管理不仅可以帮助医院制定合理的预算,还可以在医院运营的过程中给予细节化的管理,同时,也可以在事后进行全面处理和问题分析——这是财务管理的“事前管理”、“过程管理”、“事后管理”的三个重要因素。因此,从事后管理的角度来看,引进信息化技术,可以对医院在运营过程中已经产生的问题和过失进行高速分析,对相关的复杂数据进行处理,对每一种信息进行整合,从而为下一轮的财务管理提供经验,对先行财务管理方式的不合理之处进行改善。

三、结束语

实用新型技术范文8

关键词:新形势;物理电子;应用技术;创新发展

在新工科发展背景下,各工科科目之间的关联性更加紧密,现如今,基于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应用,物理电子技术以及其他方面的技术之间也形成了更为密切的关联,特别是在智能控制技术、物联网技术、5G技术等的应用发展下,物理电子应用技术必须配合好各类新型技术的应用,打好学科基础,提高相关工程的质量,特别是提高生产效率,促进能源转化,减少能源消耗,增进社会生产效益,推动社会不断进步和发展。

1物理电子应用技术概述

1.1物理电子技术

物理电子技术是指一门将物理学、电子学的学科内容融合在一起的新型技术,像物理学中对于光波波长、磁场、光的传播、光子技术等方面的研究内容,以及电子学中高速通信、电子工程等方面的研究内容的发展,物理电子技术在21世纪已经成为科技发展最为重要的基础学科之一,其所运用的专业知识主要表现在光电子学、量子电子学、光电信息转换、超导电子等领域,可见,物理电子技术本身就是一门基于现代社会、产业发展需求而形成的应用型较强的技术,其形成了多学科的交叉、融合发展,也促使新的技术发展,满足了社会对此类技术的迫切需要[1]。

1.2物理电子技术的应用方面

近年来,物理电子技术的研究方向越来越丰富,应用领域越来越广,对一些新的学科领域形成更多的关注和应用,比如在电力、能源、制造业、信息传输控制领域的具体应用。首先,在电力行业中的应用中,物理电子技术可以解决能力耗费率过高的问题。在社会发展过程中,电力消耗已经呈现出浪费、分配不均的问题,物理电子技术的应用是降低电力生产能源消耗、提高电能应用效率的重要技术之一,促使电力节能发展是当前的一大研究课题。其次,在再生能源的应用中,物理电子技术在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潮汐能发电、生物能发电中都扮演着重要角色,这些发电设备、网络都离不开物理电子技术支撑着的高功率逆变器,将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并控制电力传输。再次,在制造业中,物理电子技术也架起了计算机信息技术、控制技术与工业生产技术的桥梁,很多生产设备得以实现自动化控制都是在物理电子技术的支持下,弱电能够控制强电,电能可以转换为动能,有力促进了自动化、智能化生产线的建设,极大地提高了工业生产效率[2]。最后,在信息传输控制领域中,光电信息转换、系统信息控制等技术可以解决很多区域范围内的信息传输问题。

2新形势下提升物理电子应用技术的必要性

在新的社会发展形势下,新工科发展理念的支持下,工科、工业的相关知识、技术和学科在不断地融合,以发挥出更为强大的社会效益,解决更复杂的社会问题,在此社会背景下提升电子应用技术具有较强的必要性。

2.1促进新兴科技发展的基础

物理电子技术本身就是比较新的一门综合性学科,其在发展过程中展现出了较为强大的技术融合潜力,科学家们不断开展对物理电子技术的研究,并尽可能地拓展物理学、电子学技术的细化融合应用。比如:光电信息的显示、高速光纤通信技术等,这些新兴的物理电子技术也在推动着其他科技的发展,尤其是在互联网信息环境下,推动着网络信息技术、全球信息互联的发展。促进新兴科技发展方面的基础作用,使提升物理电子应用技术展现出了较强的必要性[3]。

2.2促进物理电子技术效益发挥

当前,物理电子应用技术已经成为国家工业、科技经济发展的基础战略技术,在全球激烈竞争下,提升工业基础技术是提高国家技术竞争力的关键一步,很多国家都将物理电子技术的研究和发展放在重要的战略地位,以支撑国家工业的发展。我国物理电子技术的研究起点较晚,虽然已经能够迎头赶上西方国家,但是待开发的研究领域、待提升的具体应用技术还比较多,还未达到研究的尖端,物理电子技术的应用效益还没有完全发挥出来,因此,有必要进一步加强物理电子技术的研究和应用。

2.3提高人们生产生活效率水平

物理电子技术作为基础学科,其实际上是应用于关系人们生产生活的各行各业之中的,人们平时所用的电能、所接收到的信息,都离不开物理电子技术在背后的支持。物理电子技术的细分和细化研究,可以更为广泛地应用于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解决人们生产生活中所遇到的问题,以及随着社会发展所形成的新的需求,从而提高人们的生产生活效率和水平[4]。

3新形势下提升物理电子应用技术存在的问题

3.1物理电子技术专业人才培养不足

当前,我国物理电子技术学科在高校中一直算不上是热门学科,很多学生在选择专业时不了解物理电子技术专业,特别是相比IT技术、医学、生物学、化学等理工科来看,选择物理电子技术专业的学生并不多,这也影响了高校学科的设置以及招生规模,有的学校只能依靠调剂来排满该专业的招生名额,很多学生即便进入了物理电子专业,也对这一专业的重要性认识不强,学习起来不认真,物理电子专业技术人才培养始终处于并不充足的状态。

3.2物理电子技术应用范围有待拓展

新时期,物理电子技术的应用范围还有待拓展。结合当下来看,物理电子技术已经有了较为广泛的应用,但是很多新兴行业、科技对物理电子技术的应用还是停留在传统层次上,缺乏必要的创新性应用,对物理电子技术的深度探索存在不足,导致一些新兴行业中短缺物理电子技术方面的人才。有些行业中应用物理电子技术可以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只是较少有物理电子技术专业人才可以进入相关领域,并在该领域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从而推动社会各行各业的发展[5]。

3.3物理电子技术应用基础设施较弱

当前,物理电子技术的应用发展还是需要相应基础设施的支持,特别是通过建设和完善研究性的基础设施来促进物理电子技术能够实现突破式的发展,以尽快赶上发达国家的研究水平。很多时候,一些细微的物理电子技术的发展差异在社会发展中带来的影响是巨大的,比如:在电力节能方面,物理电子技术的深度应用和突破式发展可以促使电力节能提升一个大的层次,并形成全国范围内的广泛应用,其所带来的能源节约效益是十分巨大的。

3.4物理电子技术创新发展速度较慢

我国物理电子技术的创新应用发展速度较慢,跟不上时代的发展要求。现如今,各行各业都处于积极创新的状态,只有通过创新发展才能够不断提高效率、创造更多的社会效益。相比其他很多科技来看,物理电子应用技术的创新发展速度较慢,相应的科研人员力量并不充足,大多物理电子技术人才都处于社会生产一线,或者是处于应用性的岗位上,缺乏技术创新的环境和条件。

4新形势下提升物理电子应用技术的有效策略

4.1落实政策扶持,大力培育应用人才

我国物理电子应用技术方面的人才短缺,这与物理电子行业的教师有不少是从其他专业跨学科而来的有一定关系,这些教师对物理电子技术及行业的实际应用和未来发展前景不了解,对学生的学习指导也存在方向性的问题。所以,就当前来看,物理电子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面还存在较大不足,社会人才输出跟不上行业发展要求,必须要从政策制定和落实角度出发,促使高校加大物理电子人才培养力度。比如:为开办物理电子专业学科以及学科竞争力较强的一些高校提供科研和人才培养基金,鼓励高校申请基金,并引进高水平的师资力量,推进高校物理电子学科发展,为培育更高层次、专业能力更强的人才提供支持。

4.2更新思想观念,拓展技术应用范围

物理电子行业应更新思想观念,拓展技术应用范围,特别是要从传统的技术应用范畴中跨越出来,形成新的技术应用理念,才能够在一些新兴的行业领域、技术领域中实现物理电子技术的拓展应用[6]。比如:在开展介质信息传输的过程中,物理电子技术也可以应用于该方面,加大力度研究5G技术、互联网信息技术、光纤传输技术等,增强物理电子技术的应用性,拓展技术应用范围,拓宽到更多的行业、工业领域中,提高物理电子技术的应用效率。在拓展物理电子技术应用范围时,可以融入综合评估的理念,从而选择好技术拓展应用的范畴,避免做一些无用功,浪费人力、物力资源。

4.3加大建设投入,完善相关基础设施

在物理电子行业的发展中,有必要加大科研基础的建设投入,为物理电子行业的发展提供必要的支持,从而推进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一些发达国家之所以能够推进物理电子行业的快速发展,其根本原因还是在于基础设施建设的完备,我国处于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很多新技术都是第一时间应用于生产中,技术的迭代时间短,体现了我国科研创新的优势,但是相应的基础设施不完善,一些技术很难得到有效的更新,特别是一些需要在实验室环境中反复验证、反复研究的技术,因此,物理电子技术研究方面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完善十分关键,是技术创新的基础。

4.4鼓励科研创新,促进科技创新发展

物理电子技术的应用性较强,很多物理电子技术的创新思路都是从应用实践中得出的,从科研的角度来看,学科交叉研究十分必要,结合具体实际应用来开展科研创新也十分必要。现如今,针对物理电子技术创新研究方面的资金投入存在不足,相关部门、行业单位都应重视这一问题,可以通过行业协会来集中优势资源,促进物理电子技术的科研创新及发展,并将科研成果进行共享,促使我国物理电子技术应用效率的提升、行业生产效率的发展。

5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