境外证券投资范例

境外证券投资

境外证券投资范文1

[关键词]人民币证券投资;资本市场;资本项目可兑换;沪港通

证券市场交易产品具有标准化程度高、变现快、资金流动频繁等特点,比其他市场具有更大的波动性,更易受到跨境资金冲击。因此,推动证券投资项下可兑换,必须采取更加谨慎的做法。目前,监管部门已经推出境外合格机构投资者(QFII)、人民币境外合格机构投资者(RQFII)、境内合格机构投资者(QDII)、沪港通和基金互认等渠道,不断推动证券投资可兑换,并取得了较好效果,逐步实现了资本市场的双向开放。

1当前资本市场双向开放的措施

1.1境外合格机构投资者(QFII)。2002年,我国开始引入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制度,向境外投资者开放了一条进入中国证券市场的渠道。QFII的主要管理措施包括:一是准入资格的管理。由证监会按照机构投资者的规模、信用等情况核定机构投资者名单。二是投资范围管理。投资范围为证券投资,主要为股票投资且应当遵守中国证监会规定的持股比例限制和国家其他有关规定。三是账户管理。QFII可以在托管人处为自有资金或客户资金分别开立一个外汇账户,并开立相对应的人民币专用存款账户。外汇局对账户收支范围进行了详细的登记。

1.2人民币境外合格机构投资者(RQFII)。2011年12月,我国推出了人民币境外合格机构投资者(RQFII)制度,该制度基本参照境外合格机构投资者管理措施,但也具有自身特点。一是募集的投资资金是人民币而不是外汇;二是RQFII机构比QFII机构范围有所扩大,除了境外机构,境内基金管理公司、商业银行、保险公司和证券公司的中国香港子公司、注册地及主要经营地在中国香港地区的金融机构将可以参与试点;三是投资的范围由交易所市场的人民币金融工具扩展到银行间债券市场,允许机构根据市场情况自主决定产品类型,范围涵盖股票、债券、权证、股指期货等。

1.3境内合格机构投资者(QDII)。2007年,我国开始实施境内合格机构投资者境外证券投资制度,推动证券市场双向开放。该制度的管理措施主要包括:一是准入资格管理。证监会根据机构的财务稳健、资信良好、资产管理规模进行业务准入管理。二是投资范围管理。QDII的投资范围较广,银行存款、可转让存单、短期政府债券、中长期政府债券、公司债券、普通股、优先股、公募基金、金融衍生品。三是汇兑管理。合格投资者可通过托管人以外汇或人民币形式汇出境外投资资金。合格投资者境外投资本金及收益,可以外汇或人民币形式汇回。

1.4沪港通。2014年4月10日,证监会正式批复沪港股市开展互联互通机制试点,使内地和中国香港投资者可以通过当地证券公司或经纪商买卖规定范围内的对方交易所上市的股票。沪港通的主要管理措施包括:一是监管合作。沪港通遵循两地市场现行的交易结算法律法规。中国证监会、中国香港证监会采取有效行动,打击各类跨境违法违规行为,维护沪港通正常运行秩序,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二是投资范围。沪股通的股票范围是上海证券交易所上证180指数、上证380指数的成分股及A+H股公司股票、恒生综合大型股指数等蓝筹股票。三是计价币种。投资者通过沪港通买卖股票,应当以人民币与证券公司或经纪商进行交收。四是额度管理。对人民币跨境投资额度实行总量管理,并设置每日额度。沪股通总额度为3000亿元,每日额度为130亿元;港股通总额度为2500亿元,每日额度为105亿元。五是风险隔离。中国证券登记结算公司及中国香港中央结算公司,应当按照两地市场结算风险相对隔离、互不传递的原则,互不参加对方市场互保性质的风险基金安排。

1.5基金互认。《香港互认基金管理暂行规定》(证监会公告〔2015〕12号)指出,所谓基金互认是指依照中国香港法律在香港设立、运作和公开销售,并经中国证监会批准在内地公开销售的单位信托、互惠基金或者其他形式的集体投资计划。一是准入管理。中国证监会对中国香港互认基金的注册申请进行审查。二是额度管理。基金互认的初始投资额度为资金进出各3000亿元,结算币种为人民币。三是法律适用。基金的发起、销售、信息披露等按照中国香港的相关法律进行,业务管理主要依据属地管理原则,但是基金在境内销售应当遵守内地公募基金销售的法律法规及本规定。四是基金管理人限定为在中国香港注册及经营,持有香港资产管理牌照,未将投资管理职能转授予其他国家或者地区的机构。

2相关启示

2.1本外币两个维度推动资本项下可兑换。优先搭建本币资本项目可兑换的通道,制度创新和交易范围更为广阔。沪港通、基金互认的流入、流出币种均为人民币,RQFII的流入币种为人民币,流出币种可以为人民币也可以是外汇,建立了跨境人民币回流境内资本市场的新渠道。RQFII的交易范围除了上市的股票、证券外,还包括股指期货、权证等金融衍生品。沪港通向个人投资者直接开放。基金互认允许在中国香港注册的基金在国内向普通投资者销售,投资标的比沪港通更加丰富。

2.2对特定市场开放与面向全球开放相结合。QFII、RQFII、QDII都是由证监会审定的机构购买证券,市场直接参与主体数量有限,可以通过总额控制、锁定期限、单个股票持股比例控制来防范和化解境外机构投资者跨境资金流动风险和对交易市场的冲击,即使进行全球化投资,也可以实现有效管理。沪港通、基金互认的境内参与主体主要是高净值个人,境内普通投资者直接参与境外交易的经验非常少,为了保护投资人利益,将投资目的地选择在文化、语言、监管合作较多的香港,有利于防范风险,保护投资者利益。

2.3设置多种交易限制防范风险。一是以额度管理防范跨境资金冲击风险。基金互认采用总量控制的方式,由基金公司根据自身业务发展需要,在总量范围内申请额度,在实现总量控制的同时,效率较个案审批高。沪港通采用设立每日净额和总净额度的方式,对资金额度进行轧差计算。二是以交易标的限制防范投资风险。先期将投资标的限制在风险较低的领域。选择的股票盈利能力较强,具有较高的投资价值,可以降低投资者的风险。三是设置严格的资格准入。QFII、RQFII、QDII以及基金互认都设定了资格准入标准,由证监会对参与机构进行严格限制。同时,将参与机构限定在与证监会有监管合作或签订监管备忘录的国家,有利于对这些机构的监管合作。四是逐步增加新的交易品种。如QFII的交易品种最初限定在场内证券交易,并且以股票交易为主,此后逐步允许QFII参与股指期货交易和进入银行间市场,参与银行间债券的交易。

3政策建议

3.1分项推进证券投资项下可兑换。一是逐步放宽已开放项目的管理程度。适当降低合格机构投资者进入境内资本市场的“门槛”。逐步放宽投资范围,将境内的股票、债券的二级市场交易,基金、股指期货、商品期货的场内交易等逐步放开。逐步将股票、基金等境外投资目的地由中国香港向其他欧美、日本、新加坡等监管完善且签订监管备忘录的成熟市场扩展。二是逐步推动部分项目的开放。以中国香港为主要合作伙伴,推动商品期货等其他成熟的证券投资项下开放,优先股利以人民币的形式汇出。

3.2建立完善部门间协调配合机制。证券投资项下可兑换涉及证监会、人民银行、外汇局等部门,交叉监管较多,存在监管空白的可能性也较大,且证券投资项下资金流向变动频繁,必须加强部门间的协调。人民银行、外汇局应加强相关工作的协调配合,共同推进人民币、外币资本项目可兑换的进程。建立覆盖所有金融监管机构的危机应对机制,共同应对可能发生的突发性冲击。

3.3完善跨境资本流动监测体系。一是构建涵盖本外币的跨境资金监测体制。将包括沪港通、基金互认等内容的所有人民币跨境资金流动数据纳入跨境资金监测与分析系统,并预留未来能开通的其他证券投资项下跨境人民币资金流动数据采集功能。设置专门分析单元,分析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二是构建证券投资项下跨境资金流动风险预警机制。要吸取其他国家在资本项下可兑换过程中受到资本冲击的教训,建立完善的跨境资金流动风险预警系统,及时发现证券投资项下跨境资金流动的苗头问题,并据此采取相应的措施,防止危机进一步恶化。预警体系的建立包括确定风险对象、确定阈值、确定风险预警的指标体系、确定风险的种类和程度以及预测危机发生的时间期限。

3.4加强投资者风险意识宣传和保护。证券投资项下可兑换涉及个人投资者内容较多,必须加强投资者风险意识宣传工作,充分向投资者揭示投资风险,使投资者形成风险自担的意识。同时应建立健全内部风险控制制度,采取有效措施防范和控制风险,保障投资者的合法权益。不断完善我国监管部门与境外监管机构的合作,共同打击欺诈投资者的行为,共同维护投资者利益。

参考文献:

[1]何迎新.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研究[J].区域金融研究,2012(5).

[2]王宇.改革的逻辑顺序———智利的汇率市场化和资本项目可兑换研究[J].南方金融,2013(6).

[3]李晓庆,汤克明.金砖国家资本项目可兑换的比较分析及经验启示[J].金融发展研究,2013(1).

境外证券投资范文2

 

一、证券期货市场税收管理的现状   (一)证券交易印花税   证券交易印花税,是从普通印花税中发展而来的,属于行为税类,根据一笔股票交易成交金额对买卖双方同时计征,A股基本税率为0.1%且单向征收,基金和债券不征收印花税。根据我国税法规定,对证券市场上买卖、继承、赠与所确立的股权转让依据,按确立时实际市场价格计算的金额征收印花税。印花税构成政府财政收入来源的一部分,但由于它增加了投资者的成本,使其更为重要的角色是政府调控证券市场的工具。在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历史中,印花税税率随着股市行情的低迷和高涨而几经调整。我国最早在1990年7月对深圳二级市场的股票交易双方各征收0.3%的印花税,政策执行不到半年的时间,将税率上调至0.6%,以平抑暴涨的股价。1991年10月鉴于股市持续低迷,深圳市又将印花税税率下调至0.3%。在随后的时间里,印花税多次调整,引发了著名的5.30大跌、4.24行情和9.18大救市事件。   (二)企业所得税   证券投资收益包括资本利得和股息红利(或利息)两部分,根据目前我国《企业所得税法》、《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法》对证券投资收益的税务规定,对于国内企业,利息收入(购买各种债券等有价证券的利息、外单位欠款给付的利息以及其他利息收入)和股息收入(对外投资入股分得的股利、红利收入)按25%比例缴纳企业所得税;购入国债的利息收入,不计入应纳税所得额。对于外商投资企业,股票转让净收益需并入应税所得。纳税人来源于境外所得在境外实际缴纳的税款低于扣除限额的,可以从应税额中按实扣除;超过扣除限额的,其超过部分不得在本年度应纳税额中扣除,也不得列为费用支出,但可用以后年度纳税额扣除的余额补扣,补扣期限最长不得超过5年。境外所得税税款扣除限额的计算公式为:境内、境外所得按税法计算的应纳税总额*来源于某外国的所得额/境内、境外所得总额。   (三)个人所得税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下发的《关于证券市场个人投资者证券交易结算资金利息所得有关个人所得税政策的通知》规定,自2008年10月9日起对证券市场个人投资者取得的证券交易结算资金利息所得,暂免征收个人所得税。但对个人在投资股票过程中从股份公司获得的投资收益,包括股利和红利,按照股份公司派发的股票面额计缴个人所得税。另外,对股民个人因证券公司招揽大户股民在本公司开户交易,从取得的交易手续费中支付部分金额给大户股民而取得的回扣收入或交易手续费返还收入,应按税法规定的比例缴纳个人所得税。   (四)营业税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营业税暂行条例》第五条第四项规定,证券市场营业税是对各金融机构(主要是证券公司和各类证券交易机构)在金融市场上从事的外汇、有价证券、期货等金融商品买卖业务,以卖出价减去买入价后的余额为营业额,按5%的比例计征企业营业税,货物期货不缴纳营业税。   (五)上市公司企业所得税优惠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第三十六条的规定,经国务院批准,关于鼓励证券投资基金发展的优惠政策如下:第一,对证券投资基金从证券市场取得的收入,包括买卖股票、债券的价差收入,股权的股息、红利收入、债券的利息收入以及其他收入,暂不征收企业所得税;第二,对证券投资者从证券投资基金分配中取得的收入,暂不征收企业所得税;第三,对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人运用基金买卖股票、债券的价差收入,暂不征收企业所得税。   二、证券期货市场税收筹划基本思路   (一)企业所得税的筹划   1、经纪人佣金。证券经纪人,即证券公司以外的自然人,与证券公司营业部签订委托合同,为公司招揽客户、开展客户服务等活动,并按客户交易额的一定比例收取佣金作为劳务报酬。这部分报酬构成证券行业所特有的业务支出——经纪人佣金支出。《关于企业手续费及佣金扣除政策的通知》(财税[2009]29号)做出了明确的说明:与具有合法经营资格中介服务机构或个人(不含交易双方及雇员、人和代表人等)所签订服务协议或合同确认的收入金额的5%作为税前可抵扣的限额,超过此限额部分不予抵扣。从纳税筹划的角度出发,如果能够将经纪人佣金这部分费用转变为公司的职工薪金支出,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此类费用的税前扣除比例。可行的操作方法可以考虑改变签订劳务合同的方式:将业绩出色的那部分证券经纪人发展成为公司的正式员工。   2、转移定价。新企业所得税法中增添了关于“特别纳税调整”的规定:企业与关联方之间的业务往来,税务机关应对不符合独立交易原则而减少企业企业或者关联方应纳税收入或者劳务所得额按照合理的办法进行调整。关于此处类容,建议证券期货类公司应关注如下方面:第一,常规性反避税条款。该条款赋予税务机关对公司不具有商业目的的关联交易安排作出纳税调整的权利。为了避免税务机关对交易价格作出不必要的调整以降低财务风险,证券公司应秉持独立交易原则,与关联方发生业务往来时,严格按照市场价格收取费用,并妥善保存相关交易的证明资料。[1]同时,《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特别纳税调整实施办法(试行)的通知>》规定,企业于年度内发生的关联购销金额在2亿元人民币以上且其他关联交易金额(关联融通资金按利息收付金额计算)在4000万元人民币以上应按税务机关的要求提供相应的关联交易同期转移定价文档。因此,公司应编制完整的关联交易业务往来报告,在进行年度纳税申报时一并上交税务机关。第二,防范资本弱化的条款。所谓的资本弱化就是指企业通过加大债券型融资而降低权益性融资在总融资中所占比例,来增加税前扣除金额,以降低企业税负的一种行为。税法规定一般企业的关联方债资比为2:1,金融企业为5:1,超过此比例的那一部分借款将不能在税前扣除。但《特别纳税调整实施办法》中提出了新的标准,规定尽管企业的债资比超过了规定的比例,但只要能够提供相应的资料以证明其交易的公平性,那么向关联方支付的利息是可以在税前进行抵扣的。这一点提醒证券期货公司只要能研究透彻转移定价的相关规定,并能提供同期资料,就可以对税务进行筹划,减小税务风险。#p#分页标题#e#   3、针对上市公司融资者的税收筹划。母公司与旗下的子公司进行资产置换,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达到节税的目的。国家税务总局批准,在合并纳税时,利用我国企业所得税两档照顾性税率,将盈利性好的上市公司与亏损的非上市公司进行资产置换,就可以用亏损子公司的不良资产来冲抵上市公司的应税所得额,达到税收减免的好处。   (二)营业税的筹划   对于证券期货公司的融资租赁业务,证券公司可以将融资租赁业务转换为投资业务,投资收益变的看起来不那么固定,从而避免缴纳营业税。但这种税收筹划要注意的是:税法规定投资性收益无须缴纳营业税,但是如果投资性收益一旦被确认为是固定性收益,税务机关就会将此项投资业务当做经营性租赁业务处理,按“服务业——租赁业”税目来征收营业税。此外,证券公司可以通过在名义上延长融资期限,从而减少每个纳税期限的应税营业额,从而得到延期纳税的好处。对于金融商品转让、证券经纪业务和其他业务,可以通过其他途径来补偿较少卖出价格或者手续费收入的收益,达到减少营业税额的目的,其中,补偿的方式有:以其他名义直接从对方取得资金补偿;在对方直接或者间接列支或者报销相关费用等。另外,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颁布了修订后的《营业税暂行条例》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外的单位或者个人在境内提供应税劳务、转让无形资产或者销售不动产,在境内未设有经营机构的,以其在境内人为扣缴义务人;在境内没有人的,以受让方或者购买方为扣缴义务人。从2009年1月1日起执行。实施细则对此做出了说明:只要提供或者接受条例规定劳务的单位或者个人在境内,即便劳务发生在境外,也应负担缴纳营业税的义务。这点对跨国证券业务的开展影响较大,证券期货公司应对境外机构与国内公司合作所带来的营业税扣缴义务问题予以关注。   (三)个人税收的筹划   证券期货行业中,个人投资者涉及到的税种主要包括资本利得和印花税两个方面。在我国现存的税收制度下,对个人在股票转让过程中的资本利得暂不征税。股票转让过程中的资本利得指的是投资者由于买卖股票的价差所产生的资本性收入。但投资股票所得的股息、红利要缴纳所得税。因此,投资者在进行税收筹划时,可以考虑将股息、红利收入转变为资本利得来减少税收。具体方法为:将每年于股票分红派息后购入的除权股票,待股票增值后,于转年派息分红前的较高价位出售。[2]这样就成功地实现了股息红利向资本利得的转变,避免所得税的产生。证券交易印花税方面,仅对股票交易征收,而国库券、企业债券、金融债券、期货等交易不征收印花税这为税收筹划提供了可行空间。投资者可以赋予股票、企业债券、国库券以不同的投资权重来建立投资组合,从而达到税收筹划的目的。   三、总结   证券期货市场作为我国资本市场的核心部分,其市场行情波动起伏较大,证券期货公司的经营业绩也随之波动,经营风险较大,因此,对证券期货公司来说,在现有的税法体系下,结合相关规定和自身经营特点,进行科学合理的纳税筹划,以降低经营风险,进而降低证券期货公司的财务风险,这一举动是非常必要并且意义重大的。

境外证券投资范文3

关键词:国际证券投资;资本账户开放;汇率波动

在过去的20年里,资本可以自由地跨越中国边界(图1)。由于资本进入金融市场可以带来更多的潜在利益,中国逐步放开国际证券投资(FPI)的限制。一方面,大量外国资本流入可以提高国内金融市场投资的效率,同时提高金融市场的流动性,从而降低了投资者的融资成本;另一方面,增加对外国资产的投资可以拓宽国内居民的投资渠道,使其获得更广泛的投资机会,同时分散风险,使投资组合多样化。在吸取了其他发展中国家迅速向外国投资者开放资本账户的经验后,中国政府在推进资本账户开放的过程中,始终采取渐进和控制的策略。例如,在东南亚金融危机之前,许多新兴市场经济体依靠外国投资者提供的以美元计价的短期资金,存在经常账户赤字、固定汇率和低外汇储备等问题,叠加公司治理和监管框架不足等因素的影响,导致一些东南亚经济体出现了严重的金融危机,随后外国投资者迅速撤回融资,进一步加剧了东南亚经济体金融体系的脆弱性。在中国资本账户开放的早期阶段,中国将直接拥有部分或全部股份的外国资本列为优先考虑的事项,称为外国直接投资(FDI)(图1和图2)。这是因为外国直接投资比投资股票和债券等金融市场证券更稳定,外国直接投资往往是长期投资(投资期限大于1年),不易发生资本流动突然逆转,而跨境证券投资往往趋向于短期逐利,并且由于外国投资者可以轻易地将投资出售并回流本国(IMF2016),更容易在压力下迅速逆转,从而使得证券市场价格和汇率的波动性加剧。截至2019年底,虽然国际证券投资的流入流出规模始终小于外国直接投资,但是净流入额占GDP的比重却与其持平。作为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一部分,自2007年以来,政府已经放宽了对银行相关资本流动的限制(Hatzvietal.,2015;Mc-Cowage,2018)。事实证明,这些资本流动是不稳定的。从2014年底起,市场状况发生了明显变化,宽松的货币政策和人民币贬值预期引发了(主要通过国内银行系统)大量资本流出中国。为了减少通过国内银行渠道流出的大量资本,中国政府实施了新的资本管制,并更加严格地执行现有管制,并且试图以此缓解人民币汇率波动。与此同时,中国政府继续鼓励外国资本进入国内市场。自此,中国政府的重点开始转向通过放宽对在岸股票市场和债券市场外国资本投资的限制,即所谓的国际证券投资,从而推动资本账户的自由化。这促使一些全球股票和债券指数提供商宣布将中国证券纳入其指数,并增加在其指数中的权重。例如,中国国债继纳入彭博巴克莱全球综合指数、摩根大通旗舰指数后,又将被纳入富时罗素全球政府债券指数;明晟(MSCI)、富时罗素、标普道琼斯三大国际指数公司先后将A股纳入其全球指数体系,并相继提高纳入因子。这无疑将吸引了更多增量配置资金,推动了流入中国的外国资本总额的增加,并可能在今后一段时期继续支持外资流入。与此同时,当局允许人民币汇率在合理水平上双向波动,以反映市场及经济基本情况。本文接下来的内容侧重于跨境证券投资自由化,有两部分:第一,本文描述了中国资本账户自由化随时间的进展,特别是外资进入中国在岸股票市场和债券市场的情况。第二,本文讨论了政府如何管理跨境证券投资流动的自由化,同时努力促进以市场为基础的定价,在确定人民币汇率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一、中国国际证券投资的逐步自由化

中国的资本市场在过去10年中迅速增长。目前,中国在岸股票市场和债务证券市场按价值计算是世界第二和第三大市场,每个市场约占全球市场的10%。投资中国证券可以使投资者分散投资风险,这是因为中国证券与其他全球金融市场资产的相关性相对较低,并且中国政府债券的实际收益率高于发达国家和一些发展中国家。因此,中国在岸资本市场吸引了全球投资者的注意,但目前国际投资者对中国资本市场的总敞口远小于中国在全球经济中的比重,只有4%的在岸股票和2%的在岸债务证券属于外国投资者,远低于外国投资者持有的其他发达国家股票和债券比重(IMF2019)。中国政府推出了一系列投资制度,如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制度(QFII)、人民币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制度(RQFII)投资、银行间债券市场(CIBM)、沪港通、债券通,以吸引外国投资者进入中国在岸股票市场和债券市场(表1)。在资本项目尚未完全开放的情况下,这些制度旨在平衡外资流入带来的好处与流动过快引致的风险。随着时间的推移,政府逐渐放松了对于这些制度的限制,如2020年9月全面取消QFII和RQFII投资额度限制,有助于稳步推进资本市场的双向开放,更好地满足境内和境外投资者多元化资金配置的需求,实现中国在岸资产相继被纳入全球基准指数。中国加入基准指数是中国开放资本市场和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必要条件。中国开放资本市场的第一步是2002年正式引入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制度(QFII),该制度允许境外机构投资者可以在一定的额度内,将外汇换成人民币进行境内投资。2011年资本账户开放的步伐进一步加快,当局引入了人民币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制度(RQFII),允许机构投资者使用离岸人民币(中国大陆以外账户中持有的人民币)进入中国资本市场。通过RQFII促进离岸人民币市场的使用有助于进一步推进离岸人民币市场发展。这些制度为中国金融市场提供了严格监管的,准入全面的投资和批准程序、遣返投资本金的锁定期和有限的配额(目前的总配额仅为中国在岸股票市场和债务市场规模的1%左右)。为了补充合格投资者制度,外国中央银行、主权财富基金和选定的机构投资者被当局优先进入中国银行间债券市场(CIBMDirect)。但是由于QFII、RQFII制度存在一定的限制和审核流程复杂等问题,外国机构投资者的参与度并不高。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政府逐步放宽了资本开放的限制,并引入了新的制度,即沪港通和债券通,从而增强了外资流入中国的吸引力(表1)。沪港通和债券通是将内地和香港之间的金融基础设施连接起来的双向计划,允许使用国际贸易平台和香港的离岸结算结算交易。此外二者均没有规定总配额,审批程序相对简化。

二、在岸资产被纳入全球指数

过去,由于担心资本流动限制将使投资者难以密切跟踪指数,指数供应商不愿在其基准指数中为中国证券分配相对较大的权重。然而,随着近年来外国投资者进入国内市场多项限制的取消和放宽,沪港通和债券通的建立,以及投资者可以通过在岸创新衍生品工具对冲风险,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指数供应商的担忧。持续的资本账户自由化将有助于进一步增加国际证券投资的净流入规模。2018年初,指数提供商MSCI明晟宣布,将增加中国股票在其基准指数中的权重由5%提高至20%,预计投资组合流入将大幅度增加,因此当局决定大幅提高了外资进入“沪港通”的每日投资额度。将每天配额增加至1000亿元人民币的净购买,约占中国在岸股票市值的0.2%。考虑到指数供应商只是逐步将中国证券纳入其指数,这给了投资者调整投资组合分配的时间,因此每日配额并不会成为购买在岸股票和债券的限制。尽管中国资产在全球基准指数中的权重,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增加,但是仍然低于中国在全球经济中的权重。一方面,在固定收益市场上,中国公司债券和地方政府债券相对来说仍然缺乏流动性,且中国国内证券使用的信用评级体系与国际评级不一致。另一方面,外国投资者自由交易证券的需求仍然受到阻碍,这是因为有60%的在岸市场是不可交易的(Gatley,2019),并且中国政府对个人股票的外国持股施加了30%的限制。简单的计算表明,在岸股票市场、债券市场被纳入指数可以带来大量的证券投资组合流入。例如,据估计,未来几年国际证券投资总流入额将达到近4000亿美元,约占中国GDP的3%(图4)。对于债券来说,这种额外的流动会使外国投资者持有的一般政府债务证券的份额增加25%,高于日本和韩国等亚洲发达国家(大约15%)。对于股票来说,额外的资本流动仅占在岸股票市场资本总额的1%左右,这将使外国投资者的份额达到5%左右,远低于外国投资者持有的其他发达国家股票(Halperin&Windsor,2018)。(a)彭博巴克莱全球综合指数(b)富时罗素世界政府债券指数(c)摩根大通全球新兴市场政府债券指数(d)MSCI新兴市场指数(e)富时罗素全球股票指数数据来源:彭博社、富时、摩根大通、路透社

三、国际证券投资自由化对人民币的影响

进一步向国际投资者开放中国金融市场将对人民币带来重大影响。外国投资者增加对中国的证券投资组合的购买,将导致外汇市场增加对人民币的需求,从而给人民币汇率带来上行压力,而中国居民增加购买外国证券投资将使汇率朝着另一个方向变化。在任何一点上对汇率价值的净效应将取决于这些总流量中哪一个更大,毫无疑问,两者都将增加人民币的交易量,从而增加人民币的波动性。随着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不断深化和离岸资金流的显著增加,资本账户开放度进一步提高,因此有必要增强人民币汇率的弹性。如果不允许人民币汇率根据市场需求的自由调整,那么政府可能需要干预外汇市场,来应对资本流动相关的汇率贬值(或升值)压力。中国政府允许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区间内上下浮动。每天早上,有关部门会根据前一个工作日的现货收盘和隔夜市场走势设定每日固定利率,并允许人民币在固定利率附近的固定区间内交易(Halperin&Windsor,2018)。继续使用每日固定汇率有利于当局对汇率保持一定程度的控制。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交易幅度已从±0.3%扩大到±2.0。这使得人民币波动幅度略有增加,这是因为汇率对市场发展的反应越来越迅速。这种灵活性的增加也使外汇干预的频率和规模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减少。然而,相对于发达经济体的货币自由浮动,人民币的波动程度较低,与其他新兴经济体在资本账户自由化后的货币相比也是如此。目前,资本流动大幅增加促进中国资本账户自由化的同时,也会导致人民币汇率波动的进一步加剧。将重点转向国际证券投资和汇率波动,加剧需要进一步发展中国衍生市场,以便投资者能够更好地管理汇率风险。由于汇率的大幅波动在中国并不常见,这可能也是造成我国外汇衍生品市场发展缓慢的原因(Garner,2017)。如果国际证券投资外流继续增加,人民币将变得更加坚定,这也将导致中国参与全球金融市场的性质发生变化。更多的海外常驻投资组合,再加上中国央行持有外汇储备的需求减少,可能会看到中国私营部门在全球金融市场中的作用变得更加重要。这反过来可能导致中国投资者的全球资产配置发生变化,因为私营部门可能持有相对于官方部门多样化的投资组合,而官方部门主要投资于发达经济体的政府债券。中国日益融入全球金融体系,也可能导致中国的金融状况对全球金融状况产生更大的影响,反之亦然。

四、结论

境外证券投资范文4

 

改革开放以来,经过20多年的发展,我国证券市场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截至2011年10月底,我国证券市场投资者开户有效账户约1.4亿户,境内上市公司2300家,股票总市值24万多亿元,交易品种日趋丰富,融资额屡创新高,一个发展健康、秩序良好、运行安全的证券市场轮廓初步显现。但是,母庸讳言,由于历史和条件的限制,再加上特殊的国情,因而我国证券市场尚存在着诸多不足和缺陷,需要我们认真分析,并在实践中不断改革和完善。   一、当前我国证券市场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国证券市场存在的问题,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缺乏对国际、国内证券市场系统性、前瞻性和战略性的研究论证   随着时代的演进和经济发展方式的变化,世界经济迈入了一个新阶段:规模空前庞大,联系日益紧密,整个世界变成了一个有机体。几大发达经济体和新兴经济体成为当今世界的主角。时代的发展将证券市场重要性推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并赋予其新的内涵。作为经济的晴雨表,我国业内不仅对国际经济及证券市场的研究严重滞后,对国内经济和证券市场的研究也不够系统和深入,更鲜见上升到国家层面的前瞻性、战略性研究和规划。   (二)证券市场固有的投资功能被淡化、扭曲   根据一般的经济学常识,收益性是股票的基本特征之一,也是投资者投资行为的原始动因。证券投资者之所以投资某公司,是基于投资项目所带来的良好的预期收益,能够获得分红,这是证券投资的根本,也是证券市场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其次才是通过市场涨落赚取股票差价。但在我国,证券投资的这一基本职能被忽视,散户投资者大多热衷于频繁地追涨杀跌,搏取股票差价;机构投资者比较理性,追求较为稳定的投资回报,但上市公司整体分红派息率偏低,市场呈现出重筹资、轻回报,重短炒、轻长投的现象。   (三)券商经营普遍存在“靠天吃饭”思维,没能有效地培育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券商规模不断扩大,市场竞争力明显提高。特别是经过前几年的行业综合治理,我国券商的合规经营能力和风险防范控制能力得到了进一步提升,综合实力大为提高。据统计,截至2011年6月底,全国109家券商总资产达1.67万亿元,净资产5808.96亿元,分别是2000年底券商总资产5753亿元的2.9倍、净资产765亿元的7.6倍。但是,券商一直以来靠行情吃饭的局面没有根本改观,喜大求全,外延式发展。有的公司不去花大力气系统地研究、了解和把握市场运行规律,并提出行之有效的应对策略,而是无视市场竞争空前激烈、环境异常复杂的特性,任人唯亲,随机漫步,一旦行情低迷就靠资本金度日。大众型、同质化经营使得国内券商挤在一条船上,缺乏危机意识和自主创新的必要动力,更无法奢望其在某一业务或领域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进而发展成为有影响力的全球性跨国公司。   (四)行业人才管理瓶颈凸现,高端领军人才奇缺   证券行业是一个高收益、高智商、高风险的行业。因此,人才对整个行业的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目前,我国证券从业人员规模已达15万多人,其中不乏高学历、高职称、高素质人才。但行业对证券人才的选拔、考核、评级等缺乏相对统一的标准和科学合理的指导,对中高级管理人才的聘用尚未实现逐步升级的资格考核制度,对拥有战略眼光和丰富实践经验的行业领军人才的建档培养也明显滞后。   二、证券市场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我国证券市场目前处于新兴加转轨时期,因而对于存在的问题需要深入剖析,认真反思,找出症结。   (一)证券市场起步晚、基础弱,赶超心理导致忽视理论研究   受惠于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和中央的高度重视与支持,我国证券市场用较短的时间完成了国外半世纪乃至上百年所走过的路程。然而,由于起步晚,底子薄,加之开始时的一些偏见,我们对证券市场基础理论和基本原理的研究不深、了解不透,出现了理论跟着实践走,给实际工作做注释的现象,没有体现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在证券市场实践发展到进入千家万户、引导社会企业资源配置和影响国家战略决策的今天,我们也没看到国家层面的诸如资本市场研究院等单位的出现,即使全身心投入证券市场研究的国内一流经济学家也是少之又少,在国际上更是缺乏话语权和主导权,这与我们国家的综合国力和地位不匹配。而行业内特别是各券商研究部门,在行业竞争压力和急功近利心态下基本上各自为战,很难创造一个相对宽松的环境进行系统性的研究,并就前沿性、战略性的重大课题展开业内交流与探讨,提出科学的方案,使行业通过自身的能力有效规避风险,发展壮大。   (二)以投资为主导的外延式经济增长方式决定了证券市场的功能就是筹资、再筹资   长期以来,我国经济一直是以外延扩张为主的粗放型增长方式,依靠源源不断的外部投资,扩大经济规模,推动经济增长。在这种背景下,证券市场的筹资功能被成倍放大,而其资本定价和资源配置功能则相形见绌。在“圈钱下”,与筹资功能伴生的投资功能几乎被完全忽视。由此造成一些中小投资者亏损累累,通过证券市场投资获取额外收益、增加财富积累的希望落空。由于发生在我国经济高速增长时期,进而被质疑为我国证券市场不能反映国民经济。其实市场缺乏投资回报是我国经济发展特殊阶段所决定的。历史上,我国曾遭外族入侵,并被帝国主义列强瓜分,建国后一时积弱难返。要想重新崛起,必须经过大规模的投资来完成原始积累和工业化进程。强国在前,富民在后。因此,市场投资低回报时期应是暂时的,也可以理解为证券投资者无形中为国家建设做出的巨大贡献。随着国家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未来我国证券市场在度过难关后必将迎来一个高投入、高回报时期。   (三)专业化、市场化进展缓慢造成券商缺乏核心竞争力,事业型人才的不足使行业发展后劲堪忧#p#分页标题#e#   证券行业的竞争最根本的是专业能力的比拼。拥有出色业务能力、能够经得起实践检验、为公司创造显著效益的专门人才是券商的宝贵财富,也是行业发展的希冀。如果一家券商能够拥有多条业务线的专家人才,那么这家券商将会脱颖而出,无往而不胜。但前提是,得有慧眼识才的“伯乐”。不然,鱼目混珠,优劣不分,更有甚者颠倒黑白,打击报复。证券行业当前缺的就是“专业化”。同时,也缺少通过市场化将专业人才推向职业经理人的平台。证券行业本是一个非常特殊的行业,高度竞争、高度专业、高度风险(收益),需打起十二分的精神来经营,但现实中我国券商却充满了浓厚的官僚色彩,唯才是举、任人唯贤、干事业的势头明显不足,这对本行业无疑是莫大的讽刺,也是券商动辄陷于经营困境乃至破产的根由。在2007年以前十多年的发展中,每遇一轮大的中期调整行情,总是冲在前面的券商率先卧倒,行业发展不成熟是一方面原因,更重要的是战略预判和应对能力不足、战略决策能力不足,实际上是对国际、国内宏观经济与证券市场运行规律二者互动关系的无把握,而当时市场还是处于牛市中。2008年金融危机中我国券商侥幸躲过主要得益于证监会卓有成效的行业综合治理。所以,为行业发展计,专业人才的认定、培养、使用、管理不容忽视。   三、完善我国证券市场的建议   综合上述分析,借鉴发达国家成熟市场的成功经验,笔者认为,我国证券市场可从以下几方面加以完善:   (一)加强证券市场基础研究和实用性研究,注重战略研究   在证券市场渗透到各阶层、各领域的今天,我们应当站在全球的角度去研究证券市场与世界经济及相互间的关系,分析、预测行业发展的方向和趋势,并为国家大政方针的制定提供参考;选拔、锻练、培养一批真正熟知国际资本市场的杰出专业人才,为我国日趋庞大的投资资金的境外运作提供可靠保障,也为防范境外投机资金对国内市场的冲击做好储备;利用证券市场晴雨表作用,有效引导资源配置,为实体经济提供策略建议和指导。为此,建议国家设立专门的资本市场研究院,省级视情况可设立相应的研究分院。同时,发挥高校、研究机构学术优势,开展理论研究探讨与交流,证监会和证券业协会则就行业一些重大现实问题组织专项攻关和研究论证。通过大力夯实基础和改革创新,将我国证券业推进到一个全新的高度。   (二)加快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步伐,切实增强证券市场投资吸引力   在国民经济步入平缓增长期后,国家应采取果断措施,尽快将投资拉动为主的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为提升效益、注重消费和民生的内涵式增长方式,以使投资者通过证券投资能够首先获取最基本的股息回报。为此,必须彻底摈弃证券市场为融资而融资的拙劣做法,从道德的高度恢复国人对市场的信心;推进养老金等长线资金入市,维护市场稳定。在上市公司质量没有根本提高、市场整体分红派息率低下的情况下,建议暂缓征收股票交易印花税。此外,随着市场规模的扩大和监管措施的完善,应尽快推出股票卖空交易机制,提高市场效率。伴随着人民币跨境交易的推广,我国还应尽快放开国内投资者境外投资的步伐,逐步实现证券投资的国际化。   (三)加快证券业对外开放步伐,引进海外先进的经营理念和机制,实现券商的优化重整和人才的合理配置   我国证券市场的硬件已达到了国际水准,但软件之一———联系上市公司和投资者的券商却从未经历真正的洗礼,尤其是尚未完全走向国际市场与海外证券巨头面对面展开竞争。为此,必须加快证券业开放步伐,大胆引进海外独资券商,真正在实践中使国内券商锤炼强体,创新业务,同时发现人才、锻炼人才,增强自身核心竞争力,并为今后走向欧美开拓海外业务打下基础。在人才管理方面,建议借鉴美国经验,对不同职务和水平的从业人员,实行严格的逐步升级的从业人员资格考核制度。职务越高,考核内容越广越难,以杜绝外行领导内行现象。同时,出台规范人才评比标准与流动秩序的指导性意见,并在全行业范围内公开选拔证券行业领军人才,以实现人才的合理配置。

境外证券投资范文5

一、我国宏观经济的发展趋势

自改革开放来看,中国经济一直呈现快速增长的态势。虽然国内外的经济环境日趋复杂,但中国经济增长速度并没有受其制约,仍在险境中求发展。我国未来宏观经济的发展主要有以下几大趋势:

(一)金融体系趋于成熟

近年开,我国的金融体质发生了惊人的变化。一方面,外国金融机构和合作伙伴相继被引入,小股东的权益保护机制也得到加强,中国的金融机构也开始向海外扩张。另一方面,更加重要的是,我国的监管部门采用的监管手段和措施越来越与国际接轨,人为对金融市场的干预越来越科学。例如在控制房地产信贷时,中国政府已经开始认同金融机构在自有资金方面的比例标准或者最高负债指标。更多的金融机构能够进入更广阔的实体领域开展业务。

(二)增速放缓下的经济转型

宏观经济增速放缓已经成为共识,2010年以来的季度GDP增幅呈下降趋势,从2010年第一季度的11.9%,下降到2012年第四季度的7.9%,2013年第一季度也仅为7.7%。此轮经济增速放缓,政府并没有出台刺激计划。而是坚持经济结构的调整,从重规模到重质量和效益,更加重视民生和社会公平。

(三)“十二五”明确政策导向

我国开始进行由中等收入国家水平到发达国家水平的转变。“十二五”规划为未来发展道路指明了方向:到2015年,服务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例要由目前的43%提高到47%;城镇化率要由目前的47%提高到51%;科研投入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例要由1.8%提高到2.2%;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降低16%,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降低17%。新的五年规划嵌入了至少五个相互关联的重要转换环节:由于劳动成本上涨,全球经济市场份额已达到足以限制进一步扩张的程度,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长势头放缓不知何时是尽头,因而中国经济增长模式或供应链条结构会有所调整;从投资、出口到国内消费等方面重新实现需求平衡;接纳快速城市化的人口,确保实行的激励措施能最大限度实现社会变化的有序进行;建立必要的机构以实现包容和机会平等;在维护全球稳定,保持经济增长及可持续发展,包括应对全球气候变暖等方面承担国际责任。

二、我国宏观经济发展对证券投资的影响

宏观经济的发展一方面将促进证券市场本身的发展,同时也带来了众多新的投资机遇。下文将从证券市场发展趋势以及证券投资机遇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证券市场的发展趋势

1.市场规模将加速扩大,层次更加多样符合产业发展趋势的优秀中小企业将有更多的机会上市,从而补充证券市场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中小企业在我国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证券化是未来经济转型中关键一环。另外,市场中的投资机构,产品种类和渠道种类都会更加丰富,从而满足普通投资者的投资理财需求。

2.机构投资者的作用加强国外金融市场的发展历程表明,机构投资者最终会成为市场的主导力量。而我国近年来的发展也开始验证这一点。QFII、券商、保险公司、基金等大规模进入证券市场,逐渐成为市场行情变化的主导。随着金融领域对外开放的加深,投资者将有机会选择境外的投资机构进行投资,同时也能投资海外的机会。

3.证券产品种类更加丰富随着市场参与主体的多元化、投资领域的开拓,各类机构投资者根据自身特点,打造丰富的证券产品族,以满足各类投资者的各色投资需求。客户方面将更加注重理财和保值。在产业方面,农业、服务业和新兴产业都期待更多的金融创新。4.服务实体经济作用凸显国内外经济增速放缓,政府不再进行刺激和扶持,实体经济更加需要金融市场的支持。尤其对于中小企业而言,新兴的融资平台和渠道,将为企业的转型和创新提供助力。证券投资等金融服务将与人民生活、工作和发展产生更加紧密联系。

(二)证券投资的新机遇

中国经济增长决定了不同产业的发展,也间接影响证券投资方向。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其增长方式与影响机制也将不断改变,而相关证券投资机会也会发生一定转变。证券投资者需审视我国经济增长走势,把握市场机遇,洞察投资导向,不断发展自己。未来的投资机遇可概括为以下几个领域:能源领域。目前该领域还处于初创期,整个产业链中的投资空间较大。新能源行业覆盖广泛,包括煤电一体、风电、核电、新能源汽车等。因此,对于该行业的一些能够降低成本的工艺、适合我国国情的模式,或极具特色且能够广泛商用的民用产品,都是具有投资的机会点。民生领域。新农村建设将带来三方面的投资机遇:农产品及农业生产资料生产企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相关企业及服务于农村消费的企业、技术或产品。从更长远看,城镇化带来的城镇消费潜能的爆发,将为众多面向县及以下区域的企业带来机遇。科技领域。通信与互联网领域是科技方面投资的热点,尤其是移动互联网带来的传统产业的变革,以及新兴的产业带来的新产品和服务,极具投资潜力。其中移动终端应用将带来众多投资机会。

境外证券投资范文6

 

引言   《证券投资学》是以证券投资活动为研究对象,着重考察和说明证券的交易机制、证券的定价模式、证券的基本面分析方法和技术分析方法的一门社会学科,是金融学科最重要的专业基础课,也是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经济学专业、财务管理等经管类专业的学科基础课程。作为一门应用理论学科,其内容既包括证券投资的环境、现代证券投资理论、证券投资分析以及证券投资策略等理论知识,也包括相对应的实践教学内容。如何在有限的课时把证券投资学庞大的体系和许多经验化的内容通俗化,让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这不仅需要教师对证券投资学有透彻的把握,而且更需要对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和创新。因此,对于这样一门兼具较强理论及实践性的金融经济专业核心课程,其教学模式完善是十分值得研究和探讨的。   一、《证券投资学》课程教学的特点   (一)理论性较强   《证券投资学》课程从理论上阐述了证券投资的风险与收益,从宏观上揭示了证券市场的发展对国民经济的影响以及财政、货币政策对证券市场的影响,其教学内容包括证券投资工具和证券市场、证券投资基本分析、证券投资技术分析、投资组合管理和市场监管等五大方面,涉及法学、经济学、管理学及理学等多学科内容。因此,该课程先行的知识储备要求高,理论高度抽象,增加了教与学的难度。另一方面,该课程基础知识部分概念多,其中的专有名词更多,教师在讲授时既要遵循习惯称谓和用法,又要将学生不熟悉的专业概念解释清楚,在之后的实践部分要不断重复基础知识部分的概念,帮助学生理解运用,这也给教师的教学增加了难度。   (二)实践性较强   《证券投资学》课程是一门和现实经济生活密切联系的一门学科,所涉及的证券投资组合、基本证券商品交易、金融衍生商品交易分析、上市公司条件、证券投资风险衡量与分析、证券投资的基本分析和技术分析等内容都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同时,我国证券市场的繁荣增加了学生对于本课程的期望。在这种情况下,尽管我们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也增加一定的实验操作课时,现行教学手段不能更大程度地展现课程的魅力,需要引入模拟实训。在引入模拟实训后,引导学生克服浮躁心理显得尤其重要。部分学生在一开始接触这门课程的时候,表现出较强的兴趣,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特别是当自己的投资出现亏损而无法在短期内扭转这种局面时,他们对课程的兴趣也会随之而减弱。   二、现行《证券投资学》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脱离实际   目前高校从事《证券投资学》课程教学的老师大多擅长并习惯于知识性的介绍和理论性的概括,教学与证券投资实际脱节。《证券投资学》既是一门理论性很强的专业课,也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课,如著名的K线理论、扇形理论、缺口理论、波浪理论等,对实际的证券投资分析具有相当重要的指导意义。另一方面,由于课程理论性较强,涉及的理论较多,如果纯粹讲授理论显得晦涩难懂且枯燥,不容易激起学生兴趣,也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吸收。因此,对于这些证券投资理论的教学,只有在教学中注意理论联系实际才能收到好的效果。   (二)教材内容相对陈旧   目前我国教材内容相对陈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教材内容跟不上证券投资的实际。随着加入WTO后我国资本市场开放步伐的加快,这两年的证券市场中出现了许多新事物,如国有股减持、股指期货的推出、B股向国内投资者开放、合格的境外机构投资者(QFII)制度等,而现在高校的证券投资教材体现不出这些新内容,不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现有课本中的部分内容已经与实际情况不符,却没有得到及时的更新,这无疑会对学生造成误导。第二,证券投资学这门学科的发展也较快,新的理论知识不断涌现出来,现有教材没能体现出新内容。   (三)教学实践环节有待改进   目前,我国《证券投资学》课程教学中实践环节有待改进,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   第一,实践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尚存在欠缺。当前高校从事证券投资学教学的教师大多更擅长并习惯于“填鸭式”的课堂讲授,较少应用模拟实时炒股、沙盘推演等方法,未能充分利用行情交易软件模拟证券交易所的行情,让学生在实验室中通过模拟交易系统来熟悉操作要领。   第二,实践教学内容选取不当。技术分析仍然是现在证券投资实践性教学的主流。然而,从实践层面上来看,无论在西方还是在我国,技术分析的有效性都没有得到充分的验证。   第三,实践教学的师资队伍不强。目前真正懂得证券投资或有过证券投资交易经验的教师太少。师资的缺乏导致很多高校的证券投资学教学目前仍然停留在课堂讲授上,实验操作、模拟交易、案例教学和实践性教学等方面的教学严重不足。   三、完善《证券投资学》课程教学的建议   (一)参与式教学与案例教学相结合   证券投资本身实践性比较强,如果全部按照教材照本宣科,则不容易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因此,应在实际教学使用参与式教学和案例教学,将现实问题贯穿于课堂教学之中,以增加学生学习兴趣和对知识的理解吸收。教师应在课堂中穿插对于市场动态、关注社会经济新闻热点的探讨。探讨事件发生的背景、原因,引导学生思考透过这件事情给我们带来哪些思索,今后我们应该做哪些方面的改进。通过这种授课方法的持续运用,特别能调动学生上课的积极性,课堂气氛特别活跃,学生也养成了独立思考问题的习惯。教师在讲述某一理论时,可以通过案例教学法,利用近期涉及该理论的现实问题为学生讲解。教师将书本理论与现实结合起来讲解的方式,实际上有利于将深奥的理论变成学生可以直接理解的现实,降低了学生理解知识的难度。学生既可以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激发他们对现实问题的思考,又可以提高他们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p#分页标题#e#   (二)不断完善教学内容和教材内容   在实际教学中应注意结合国外教材体系和证券市场实际情况,为学生教学添加新内容,以弥补现行教材内容的不足。如西方证券投资理论是证券投资学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在西方发达国家得到了广泛应用,已被证实为金融学体系中的核心部分。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十分重视对投资学理论的教学,较早地将其引入课堂。此外,为了弥补现有教材的不足,还应加强对教材的修订工作。首先要删除教材中已经过时的理论内容,转而介绍一些最新的理论和知识,让学生能够掌握本课程发展前沿的内容。其次,在教材中应加强最新的、与所讲内容相关的案例介绍,以辅助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三)加强教学中的实践环节   为了加强教学中的实践环节,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去采取措施:第一,加强师资队伍的实践培训。实践性教学需要有一批具有一定实践经验的师资队伍。高素质的专业师资队伍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有力保证。担任实践性教学的教师,不仅要具有深厚的专业知识,还要有丰富的证券投资实践经验。学校应支持教师定期到社会上的相关对口工作单位进修培训,了解证券业的最新进展,以便将最新、最先进的知识教给学生,使教师与学生都能够做到与时俱进,也可提高教学的社会适应性。第二,加强实验课及模拟教学的分量。为了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学校应购买证券模拟交易软件,让学生通过一人一机的证券投资模拟操作,给学生创造一个仿真的操作环境,让学生熟悉证券投资的整个流程,增强学生的实际操盘能力,并达到把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目的,从而使知识的传授更加具有应用性。为了激发学生积极性,提高学习兴趣,也为了学生能够学以致用,在证券投资学课程讲到一定阶段时,每学期应安排学生进行模拟炒股比赛。

境外证券投资范文7

1.开放进度。

(1)外资参股境内期货公司股权。在证监会配合CEPA协议而于2005年港澳参股通知后,已有银河期货、中信期货、中山期货三家公司分别获准借道香港引入荷兰银行、东方汇理金融、摩根大通等战略投资者,持股比例均不超过49%。

(2)境内期货公司在港设立分支机构。依据CEPA第三阶段协议的有关内容,自2006年1月1日起,符合条件的内地期货公司可到香港设立分支机构。2006年3月起,证监会先后批准南华期货、格林期货、永安期货、广发期货、中国国际期货、金瑞期货等六家期货公司在港设立分支机构。

(3)基于股指期货的QFII方案。2007年,针对即将推出的股指期货,监管层召集证券QFII机构就其参与股指期货进行了交流,并初步确定了参与的资金额度不超过全部资金的10%。这一期货QFII方案更多的还是倾向于给予证券QFII保值工具。而商品期货的QFII制度经过几次调研尚未有实质性成果。

2.与证券市场开放进度的比较。到2007年底,我国共有7家中外合资证券公司、28家中外合资基金公司,其中19家的外资股权已达40%以上,有4家外资证券机构驻华代表处成为上海、深圳证券交易所特别会员,有39家和19家境外证券机构分别在上海、深圳证券交易所直接从事B股业务。2002年12月实施允许经批准的境外机构投资者投资境内证券市场的QFⅡ制度,其中49家获得总计99.95亿美元的投资额度,有13家银行(包括5家外资银行)获准开展QFⅡ托管业务。2006年5月我国实施允许经批准的境内机构投资于境外证券市场的QDⅡ制度。到2007年底,有15家证券投资基金管理公司和5家证券公司获此资格,总额度达245亿美元。在WTO中我国对证券服务业开放的承诺主要是三方面:B股交易方式和席位方面;允许建立合资的证券公司;允许建立合资的基金管理公司。到2007年底,这些承诺已全部履行。相比于证券市场的开放进度,期货市场的对外开放在广度和深度上都具有明显差距。

3.期货市场加快对外开放的迫切性及可行性。

(1)迫切性。现实表明,期货市场的对外开放进程已较为落后。但期货市场相对于证券等资本市场却需要更高的开放度。首先,期货市场是信息、资金高度流动的市场,具有天然的国际化特征。只有开放的期货市场才能吸引国际投资者的参与,才能取得国际定价权,才能有助于国际金融中心的构建。其次,国内投资者有参与国际期货市场的客观需求。相对于国际期货市场可二十四小时进行交易且放假休市时间较短的特点,国内期货市场在价格的连续性上存在较为明显的劣势。这种劣势妨碍了期货市场经济功能的正常发挥,造成了境内投资者参与国际期货市场进行双边操作的客观需求。最后,境内期货公司需要国际先进经验提升自身水平。相对于证券、基金等金融企业,境内期货公司在资本实力、管理水平和人员素质方面存在着客观差距,这就更需要引进国际先进经验来提升自身水平,缩小现实差距。

(2)可行性。迫切需要加快开放的期货市场同时也具备了相应的条件。首先,市场有深度。境内期货市场的交易规模近年来呈现出爆炸性增长,各主要品种的交易量在国际市场都引人瞩目,市场已具备接受境外投资者的深度。其次,监管有力度。近年来,随着期货市场法规体系的修订和基础性监管制度的完善,市场整体规范度越来越高。监管层对于市场整体风险的监控和处置水平在不断提升,应对开放中新问题的能力逐渐加强。最后,开放有限度。作为资本市场的一部分,期货市场对外开放不可能脱离我国资本市场总体的开放战略。加快开放进度的需要是局部的,从全局来看期货市场的开放仍应是有节奏有计划的。

二、新兴期货市场对外开放的经验分析

1.部分新兴市场的对外开放情况。

(1)台湾期货市场。1992年至台湾期货交易所设立,台湾地区所谓的期货市场仅仅是投资者进行境外期货交易的市场,可以说是一个天生的对外开放市场。1998年台湾期货交易所正式经营并推出本土期货合约以后,在投资者准入方面,台湾期货市场从初期仅允许境外投资者基于避险目的从事境内期货交易,到目前放开境外投资者从事非避险目的境内期货交易,但仍有持仓限制。由于市场的开放性,目前三分之一的台湾期货商具有外资背景。

(2)印度期货市场。1995年印度正式推出了境外机构投资者(FII)制度。FII在印度证券交易董事会(SEBI)注册登记后,能够参与金融衍生品市场的交易。目前,印度商品期货市场也已经对境外投资者开放。遵守印度法律的外国投资者都可以成为交易所的会员。通过适度开放交易所股权,印度公司制交易所也引进了外资战略投资者。在对境外服务商的开放上,通过允许与本土期货公司合作,境外期货商大量进入印度期货市场。

(3)韩国期货市场。从1995年加入亚太经合组织后,韩国逐步开始金融市场对外开放。1998年7月,韩国宣布衍生品交易对境外投资者开放。根据韩国交易所数据,境外投资者在期货市场的份额持续增长,已成为韩国期货市场的重要投资力量。对外开放后,韩国期货市场投机交易比重逐渐降低,风险管理功能更加突出,市场进入到一个全新的更加成熟的发展阶段。

(4)巴西期货市场。巴西期货市场对外开放的大背景是巴西在金融领域采取的自由化举措。2000年1月,巴西中央银行批准巴西期货交易所可以向境外投资者开放,但持有的金融资产必须托管或存放在指定机构。符合条件的外资期货服务商允许在巴西开展业务,并申请成为交易所的会员。目前,巴西期货交易所和圣保罗证券交易所都有几十家外资会员,这些外资会员大多可以提供经纪服务,很多外资会员还可以提供结算服务。此外,巴西还为期货市场的开放提供了税收优惠、便捷结算等多方面优惠和服务。

2.对我国期货市场对外开放的启示。

(1)积极推进,合理规划。新兴市场对外开放的成功经验表明,监管层对于期货市场的开放必须持有积极的态度,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对外开放的有序高效开展。同时,期货市场的开放应该做好规划,把握节奏,在结合自身实际情况的基础上渐进式推进,只有这样才能充分体现开放的成效。

(2)法制配套,服务跟进。新兴市场对外开放的一个普遍特点是监管层都以“先立法,后开放”为指导原则,针对开放都事前进行了建章立制。在开放过程中逐步完善QFII制度、国际监管协作制度等配套制度。法制的完善规范了市场的开放,有效防范了开放带来的风险。此外,当地监管层对于市场开放的优惠措施和高效服务也推动了市场的健康发展。

(3)以我为主,发挥优势。成功的新兴期货市场在对外开放中都建立了本土市场的国际比较优势,在国际主要期货品种上具有了一定的话语权,同时更重要的是形成了自身市场的核心产品,对国际投资者形成了较强的吸引力。因此,期货市场对外开放要以建立比较优势,提升本土市场国际地位为重要着力点。

三、我国期货市场对外开放的战略选择及应对举措

1.对外开放的战略目标及原则。综合来看,我国期货市场对外开放的目标应是:以提高期货市场效率为核心,以境内期货市场到区域性国际期货市场,进而到全球性期货市场为发展路径,以发展壮大本土期货市场,充分发挥期货市场服务于国民经济的市场功能为根本目标,坚持“积极稳妥,循序渐进”的原则,力争做到期货市场的国际化与期货市场的本土化和规范化的有机统一。

2.对外开放的进程规划及应对举措。

(1)第一阶段:按国际惯例,规范和发展我国期货市场,完善商品期货品种,上市金融期货品种,推动期货交易所国际合作,扶植大型期货公司,开始逐步放开境外期货业务。①大力推进《期货法》立法的全面准备工作,为期货市场规范运行和发展提供法律依据和保证。同时,借鉴国际市场经验,制定期货市场对外开放具体配套制度,重点考虑金融期货市场推出初期的QFII制度。②继续完善商品期货品种体系,上市钢材、稻谷、PVC等品种,为境内投资者应对商品价格大幅波动冲击提供有效途径和手段,继续扩大国内商品期货市场规模,为未来市场参与国际竞争打下基础。同时,推出股指期货,为国债、外汇等金融期货品种上市做好准备。③交易所应顺应全球化发展潮流,加快国际合作的步伐,探索与国内外交易所进行多层次合作的可能性,提高交易所的国际地位,为金融市场的开放和金融期货的推出作好准备。④在完善期货交易所会员制基础上,对个别期货交易所进行股份制改造试点,促进体制与制度创新,为引进国际战略投资者做好制度准备。⑤在优化期货公司股东结构,允许金融机构参股的基础上,实行分类监管,扶植发展大型期货公司,进行创新业务试点。同时,在现有三家合资期货公司的基础上,放宽外资参股期货公司的范围和比例限制。⑥在目前已设立六家香港分支机构的基础上,设置准入条件,选择规范化的、具有专业能力和有实力的期货公司从事境外期货业务,为中国期货市场的国际化积累经验,培育专业人才。

(2)第二阶段:跟踪世界期货发展的新趋势,建立中国期货的相对优势,并有限度地开放国内期货市场。①做深做精我国在资源或产销量上具有优势的大宗商品品种,使大豆、玉米、小麦、棉花、白糖等农产品和铜、铝等有色金属品种成为我国期货市场上的主力品种,并在同类品种的国际市场定价中具有较大的影响力。在此基础上,使上海、大连、郑州成为国际期货市场上有充分价格影响力的期货交易所,使我国成为亚洲商品期货交易中心,成为国际商品期货市场定价链条上的重要环节。②在推出股票指数期货、期权的基础上,继续推出国债期货及期权。随着我国A股对世界证券市场影响的加强,在全球期货市场中建立中国A股的期货定价中心,建立我国期货市场的核心产品和国际比较优势。③参照我国资本市场对外开放进程安排,有步骤地向境外投资者开放境内期货市场。选择管理水平高,运作规范的个别期货交易所作为试点,率先开放部分期货市场,发展海外会员和投资者,为期货市场国际化培育市场主体。允许试点交易所吸收一部分符合要求的境外期货公司作为特别会员,为境外投资客户参与境内期货交易提供服务,当条件成熟时也可批准若干外国基金和机构投资者进入我国期货市场。④选择部分大品种对国外期货投资者开放。国内部分活跃的期货品种如铜、铝、大豆、玉米、棉花等,在国内具有广泛的现货市场基础,价格与国际市场紧密联系,运作规范而且市场容量大,可优先作为试点开放的期货品种。⑤在金融期货市场中引入QFII制度的基础上,考虑商品期货的QFII制度。制度运行的初期对于QFII的参与都应限制于避险目的,在市场运行平稳后,可以逐步放开参与的资金规模限制和交易目的限制。

(3)第三阶段:当国内期货市场规模相对较大,运行规范,管理成熟后,应逐步实现国内期货交易所及上市品种全方位对外开放,使我国期货市场成为国际期货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在其中发挥举足轻重的影响。①人民币正在成为国际市场上的主要货币之一,当人民币实现可自由兑换时,应及时在国内推出外汇期货交易。②在制定期货和期权投资、收益出入境管理办法基础上,进一步拓宽外国投资者参加我国期货交易的渠道,实现国内国外期货市场交易联网,使我国期货市场真正融入世界期货交易体系。③建立以银行股份为主体,资信好的大型期货经纪公司和证券公司为会员的全国期货市场统一结算中心,在全国建立起完善、健全的结算体系,提高我国整体市场的抗风险能力,增强我国期货市场在国际上的竞争力。④使上海成为世界上著名工业品和金融期货交易中心、大连和郑州成为世界上著名的农产品期货交易中心。在此基础上形成的“中国价格”对国际市场产生重大影响力,使中国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期货交易中心。

四、我国期货市场对外开放的难点分析及政策建议

1.法规政策体系。目前,《期货法》出台还有待时日。有关国内市场准入问题、境外期货交易问题、国内外投资者保护问题都还没有具体法规明确规定,导致期货市场的对外开放无从起步。本着先立规矩再谈开放的原则,建议尽快出台《期货法》,并积极配套完善相关政策法规,从而促进我国期货市场的发展。

2.外汇管制。人民币不能完全自由兑换是制约期货市场国际化的重要因素。外汇管制放松需要较长的时间,在现行外汇管理体制下实行期货市场国际化的解决办法为:(1)对于境内投资者参与境外期货交易,允许经批准的可以境外交易的国内期货公司对投资者的资金进行结售汇,其中人民币兑换外汇在目前我国外汇储备比较充足的背景下可以稍有放松,但外汇兑换成人民币则必须确保兑换部分来自于期货交易本金或盈利而非其他来源资金;(2)对于境外投资者参与境内期货交易,可以参考证券QFII制度的额度管理,对于入境的资金明确额度,出境的资金则要确保来自于期货交易本金或盈利而非其他来源资金。

3.进出口政策。境外企业参与中国的期货交易,也会发生实物交割业务,牵涉到进出口环节。为了方便商品交割,充分利用国内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建议对涉及期货商品的外贸政策适当调整,降低商品进出口关税,减少或取消进出口配额限制,充分发挥市场调节的作用。

境外证券投资范文8

要实现信托制度的以上优势,需要重点解决好下面几个问题:第一,明确界定各个主体的职责。个人账户基金管理委员会作为受托人,在信托关系中处于核心地位,其必须从维护参保人利益的角度出发来管理和处分基金财产。账户管理人主要负责个人账户的建立、记录、日常维护与更新,托管人的基本职责是安全保管基金财产,投资管理人则要提供专业化的投资服务。在信托模式中,各主体权责分明,相互配合,以保障养老基金的正常运营;第二,设计严格的市场准入制度。考虑到管理机构责任重大,建议规范金融公司的选拔标准,即商业银行、基金公司、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必须在注册资本、净资产、专职从业人员数量、营业设施等方面达到一定条件,才能允许其提供相关服务;第三,完善监督机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作为主要监管者,全面监督个人账户基金的收支和运营;同时加强该部门与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等金融监管部门的合作和信息沟通,共同督促受托人、账户管理人、托管人、投资管理人在法律框架下运作养老基金,并对出现不当行为的管理主体依法进行处罚和制裁。

二、优化投资策略

1.坚持多元化投资策略

按照现有政策要求,我国个人帐户基金的投资工具主要是银行存款和国债,这种保守的投资策略已经造成了极大的贬值风险。事实上,从国内外养老基金的投资实践来看,多元化策略是应对投资风险的常用手段。对OECD国家而言,养老基金的传统投资工具包括股票、债券、现金、存款等,其中股票和债券是最主要的资产种类。以2009年数据为例,在9个成员国的养老基金资产组合中,股票和债券 的投资比例之和超过了80%,分别是:波兰(96.7%),墨西哥(95.4%),智利(93.8%),挪威(89.7%),丹麦(88.4%),以色列(85.2%),捷克(84.7%),匈牙利(82.2%),奥地利(81.7%)。除了上述投资渠道外,近年来另类资产投资逐步受到关注,具体包括对冲基金、私募股权、房地产、基础设施、大宗商品、衍生产品等。例如,在瑞士、葡萄牙、芬兰、加拿大和澳大利亚,房地产投资在养老基金组合中的比例相对较大,达到5-10%。在我国,企业年金基金和全国社会保障基金也都实施了多元化的投资策略。与企业年金相比,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的投资范围更广,不仅可以在境内投资,也能进行境外投资。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的境内投资渠道包括银行存款、债券、信托投资、资产证券化产品、股票、证券投资基金、股权投资和股权投资基金等;境外投资对象涉及银行存款、银行票据、大额可转让存单等货币市场产品,债券,股票,证券投资基金,以及用于风险管理的掉期、远期等衍生金融工具。在2000年-2012年,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的年均投资收益率高达8.29%,可见多元化的资产配置能够有效分散投资风险,对实现基金保值增值有着重要意义。因此,我国可以考虑适当拓宽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基金的投资渠道。除了银行存款和国债外,建议将信用等级较高的金融债、企业债以及证券投资基金、股票等纳入投资范围,待时机成熟后再探索养老基金投向基础设施等实体经济的可操作性。此外,鉴于与OECD国家相比,我国的投资环境有待完善,为保证基金安全,应采取严格限量监管模式,限制各类投资工具的比例,诸如股票等高风险产品的比例目前不宜过高。

2.引入生命周期投资策略

生命周期策略是近期国际养老金投资关注的一个热点,该策略强调最优投资组合中高风险资产的比例应随着参保人年龄的增加而降低。2008年金融危机的影响表明,在不同年龄的劳动者中,临近退休的参保人遭受的损失最为惨重。因为这些参保人的个人账户积累额往往较高,当风险来临时损失自然较大;同时由于年龄较高,他们没有足够的时间来等待资产价值的恢复。为了应对这一问题,在英国、美国、匈牙利、波兰等国,生命周期投资策略得到推广,政府和养老金计划管理者鼓励参保人在临近退休时,将养老金资产更多地转移到低风险投资领域。我国在个人账户基金投资中也可尝试引入生命周期策略,其不仅能满足参保人的不同风险偏好,而且将帮助参保人特别是老年人控制投资风险。建议养老基金管理机构按年龄将参保人细化为不同群体,为其配置差异化的投资组合。与年轻人相比,老年人更加厌恶风险,其投资组合应更趋于保守。

三、建立投资担保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