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毕业论文范例

摄影毕业论文

摄影毕业论文范文1

在经过两轮毕业设计实施以后,商务英语专业针对毕业设计教学的整个过程在2013届毕业生当中展开了调研。调研分成两部分进行:一是对毕业生发放调查问卷,了解他们对新实施的毕业设计的看法和体会;另一方面,对少数毕业生和指导老师进行座谈,了解毕业设计实施的总体情况和实施过程中遇到的具体问题。毕业设计调查问卷共发放了120份,收回有效问卷共100份。通过数据处理和分析,我们得出了针对选题、毕业设计写作过程、毕业设计指导过程等存在问题的反馈信息。针对毕业设计写作前的选题和培训工作,85%的学生认为在毕业设计环节之初,商务英语专业举办的“毕业设计写作指导”对于毕业设计写作的开展是有帮助的。针对毕业设计的选题,33%的学生对毕业设计选题表示满意,65%的学生表示基本满意,还有2%的学生表示不满意。针对新实施的毕业设计形式,32%的学生表示满意,62%的学生表示基本满意,仍有6%的学生表示不满意。针对毕业设计教学的指导管理过程,大多数学生表示与指导老师是通过电子邮件和QQ等聊天工具进行沟通的,还借助见面和打电话等方式。绝大部分学生认为指导老师积极主动参与到毕业设计的指导工作中来,仍存在少数学生认为指导老师工作不到位,关心不够。学生认为在撰写毕业设计过程中存在的较突出的问题,排在前5为的分别是:外文翻译水平不高、理论深度不够、时间投入不够、实践应用性不强、主观重视不够。总体而言,学生对于新实施的毕业设计是肯定的,但是在完成毕业设计过程中还是碰到了一些困难。从座谈会交流内容来看,师生普遍反应的一个问题是,毕业设计选题工作先于学生顶岗实习工作,选题内容与真正岗位工作内容不能够挂钩,所以导致毕业设计内容空泛不实际。其次,部分学生反映毕业设计写作是与毕业顶岗实习同时进行的,实习开始之后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毕业设计中去,对于毕业设计重视不够,这也是毕业设计质量不能提高的一个主要原因。再次,部分指导老师反映,由于改革后的毕业设计不再局限于考查学生的英文水平,而是更加注重毕业设计内容与实际顶岗工作内容的结合和应用,由于指导老师自身实践经验的缺乏,指导起来非常吃力,有时候觉得力不从心。

二、商务英语专业毕业设计存在问题分析

经过仔细分析问卷调查数据和座谈资料,我们发现当前商务英语专业毕业设计工作存在问题可以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1.毕业设计选题工作不够细致,学生选题存在盲目性。

每届毕业设计的选题都是经过指导老师出题,教研室汇集讨论,然后发放给学生进行选题。选题前由教研室主任召集毕业班班长和学习委员进行讲授选题的注意事项,然后让他们负责本班的毕业设计选题工作。由于个别班级班长或学习委员信息传达不到位,学生对待选题工作不够认真谨慎,从而影响了整个毕业设计工作的质量。另一方面,进行毕业设计改革以后,在选题的时候,原则上要求学生选取的选题方向与第六学期顶岗实习岗位实习内容相挂钩,体现毕业设计的职业性和实践性。但是,由于选题的时候,许多学生没有确定实习单位,他们大多还不清楚接下来的实习内容,所以选题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学生往往想当然的选择自己认为简单的选题,等顶岗实习以后才发现与工作内容毫无相关。到了那时,不是要求换选题就是根据自己的假设没有根据地进行毕业设计,导致毕业设计内容流于空泛,质量不高。

2.毕业设计写作整个过程,师生互动不佳。

从学生角度来讲,部分学生顶岗实习以后,认为只要找到工作,就能顺利毕业了,对于毕业设计就不够重视。学生做毕业设计不积极,瞎编乱抄。对于指导老师的建议,采取不理睬态度,敷衍了事,没有认真按照指导老师的意见进行修改。这就导致了指导老师的工作难以展开。从指导老师角度来讲,随着招生人数的增加,指导老师所带学生数量增加,或者出现所指导学生的选题不属于自己擅长的研究领域,指导老师不能很好地指导学生。同时,也存在少数指导老师不够负责任,在毕业设计工作上存在放羊现象,让学生自己在那里闭门造车,不加以指导,以至出现学生瞎编乱造,甚至是这边抄抄那边抄抄地凑出一篇毕业设计的情况。有些指导老师在指导学生时不够及时,出现学生催促老师的现象,极大地影响了学生进行毕业设计的积极性。

3.毕业设计主要环节的质量关没有把好。

首先,是开题报告环节。开题报告往往由学生指导老师把关。有些指导老师在学生开题报告的时候,没有把学生毕业设计的思路给引导好,导致学生后面的设计难以展开,影响了初稿的质量。其次,是毕业设计定稿环节。一些指导老师没有严格要求学生,学生定稿质量参差不齐。一些定稿文本的格式都乱七八糟,更别说内容了。再次,是毕业设计答辩环节。部分指导老师出于仁慈心理,毕业答辩从简并且提一些很简单的问题,让学生轻轻松松就过关。在思想意识上,给学生留下毕业设计很容易过,不需要认真对待的想法。

4.毕业设计教学没有激励政策,让许多学生觉得毕业设计做好做差无关紧要。

学生大多抱着只要能过就好的心态,不花时间认真对待毕业设计,势必导致毕业设计的质量不高。

三、提高商务英语专业毕业设计质量的对策

1.选题工作细致化。

一方面,让毕业班班主任亲自布置选题任务,仔细向学生强调毕业设计的重要性。同时,引导学生进行选题。让学生仔细考虑可能去实习的工作岗位,在选题时加以考虑。同时,在选题之前先分配好指导老师,让学生可以与指导老师商量进行选题。这样,可以避免选题的盲目性。另一方面,初次选题以后,在开题报告期间,允许学生在规定时间内提出选题更改申请。选题更改由学生提出,专业酌情考虑,如果觉得学生提出的理由合理,那么就允许学生更改。这样,可以让部分发现毕业设计与顶岗实习工作内容完全不相关的学生在选题以后,可以有一个更改选题的机会。而设置选题更改申请,可以防范有些学生随意更换选题,保证毕业设计工作的有序展开。

2.毕业设计形式多样化。

首先,由于传统的英文毕业论文不能够体现商务英语专业学生毕业环节工作的实践性和职业性,所以毕业论文改为与顶岗实习工作内容相结合的毕业设计。但是,目前在校生存在部分学生要考取全日制专升本,将来他们希望进入本科院校进一步深造,允许这些学生仍旧采用英文毕业论文。还有部分学生是在完成高职学业的同时,参加本科课程函授学习的,本科的毕业论文也是要求用英文进行的,那么也允许这些学生自由选择是采用英文毕业论文或者中文毕业设计。其次,中文毕业设计的形式也可以多样,不仅仅局限于一个学生一个选题的情况,允许学生团队式毕业设计形式存在。团队式毕业设计是指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学生来完成一个毕业设计。采用团队式毕业设计形式需要进行申请,由专业教研室来决定是否通过学生的申请。团队式毕业设计形式原则上要求学生在完成毕业设计时既有分工又有合作,而且毕业设计项目最好来自于企业的真实工作任务。团队式毕业设计每个团队的人数要控制在2~4人。

3.通过在线毕业综合实践平台加强毕业设计工作的管理。

毕业综合实践平台全程跟踪学生的毕业顶岗实习和毕业设计工作,要求学生和指导老师通过平台相互联系,完成相应的学习和指导工作。专业可以通过加强对平台的管理,掌握学生毕业设计工作完成的进度。每周都检查一次,了解指导老师与学生的互动情况。在关键时间结点,比如开题报告完成时间或初稿提交时间,检查学生按时完成任务的情况。对于没有按时完成任务的学生,及时告知指导老师,要求了解情况,并及时跟进毕业设计工作。

4.采取一些激励办法,来提高学生完成毕业设计的积极性,让他们主观上重视毕业设计。

例如,可以举办毕业设计比赛,以赛促进毕业设计质量的提高。毕业设计比赛采用自动参与和指导老师推荐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给予获奖学生一定的奖励。同时,参加毕业设计比赛的同学可以以比赛代替最终的毕业答辩。在比赛奖励和以赛代答辩的双重激励下,一些学生会从思想上重视毕业设计,从而提高毕业设计的质量。

四、结语

摄影毕业论文范文2

关键词:卓越工程师培养;工程测量;人才培养模式

0引言

2019年2月22日,国务院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下称“职教20条”,文章指出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是两种不同的教育类型,具有同等重要地位,多年来,职业教育的发展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撑。在2025中国制造背景下,为推动我国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必须建设一支高素质的高技能队伍,培养更多的“大国工匠”。大力倡导职业教育是实现我国现代化进程必不可缺的一部分,在职业教育发展的大背景下,我校针对工程测量技术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展开以下几点分析:

1构建卓越计划背景下工程测量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

2014年,国家地理信息产业发展规划指出,测绘现有相关企业2万余家,从事测绘地理信息从业人才超过40万人,且产业服务总量逐年在增长,2014-2020年这一阶段,提出我国测绘地理信息的目标要求:测绘领域科技创新能力显著增强,核心关键技术研发应用取得重大突破,且拥有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自主知名品牌。测绘行业作为我国基础建设的排头兵,对国家基础建设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培养更多合格测绘类人才仍然是推动国家基础建设发展的第一要务。在教育部提出卓越工程师背景下,为了使培养出来的学生能够适应当前社会,学生具有较强的竞争力,能够较快适应各种信息化测绘技术,解决测绘生产中的实际问题,我校教研室积极探索符合职业教育下工程测量技术人才培养模式。学校可以根据自身的特色,在国家标准的基础上,我校教研室在制定人才培养标准是将企业培养目标与教学目标有机结合起来,通过专业教师下到企业一线,调研目前该行业人才需求情况,同时将企业的行业专家邀请到校共同探讨人才培养标准。通过学校与企业紧密配合,以行业需要为导向,以工程测量技术为主线,共同制定学生培养的目标,将实践课程与工程项目紧密结合,提高学生职业素养、工程素养和实践动手能力,考虑到测绘行业需要团队配合,还需提高学生的团队意识精神。

2深化校企合作,构建协同人才培养模式

2.1人才培养定位及方向

根据职业教育工程测量技术专业培养要求,我们要培养动手能力强,专业知识扎实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我们通过教师的下企业锻炼及与企业专业的交流沟通,结合目前测绘行业岗位特点,将施工企业从事测绘项目经理岗位或技术负责人作为我们职教工程测量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定位,培养既要有理论、技术水平,也要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较强的管理能力的技术人才。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岗位为依据,深入融合高职办学特色,按照“专业与企业对接、项目教学与项目生产对接、1+X证书”的理念,从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实践教学、企业培养等方面,制定“素质基础、能力核心、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方向。

2.2深化校企合作,探索校企人才培养模式

充分发挥学校与企业各自优势,积极探索校企深度合作等行之有效的办学模式,切实提升为区域、为行业、为企业服务的能力。目前我校与6家企业签订合作协议,建立人才培养合作关系,通过校企资源共享实现人才共同培养,针对企业急需的人才,有计划地为企业培养相关人才,做到校企共赢。

2.2.1建立校企联合培养机制。与江西世恒信息产业有限公司签订联合培养协议,通过建立校企联合培养机制,实现校企共同参与工程实践教学过程。在实施过程中,我们要求企业专家与我校教研室共同参与制订实践教学计划,企业师傅可以在校作为实践课程指导老师参与学生培养,同时安排专职教师下企业带领学生参加企业项目生产过程,通过这种实践教学活动,促进校企共同培养学生。2.2.2促进校企联合培养。学校教师与企业师傅实行互聘制度,充分利用学校实训基地,不仅对在校生进行实践能力培养,同时可以安排企业员工进行进修,聘请具有行业内较高水平、工程实践经验丰富的行业一线专家来校讲学。在人才培养实施过程中,加强校企双方的联系,实现学校与企业真正意义上的深度协作办学。企业从中获得了所需人才,减少了人才培养的成本和周期,学校教师也可以在生产中提高自己专业技术能力,做到双方互赢。2.2.3实行校企“两阶段三过程”培养。首先将学生培养分为校内学习和企业学习两个培养阶段。校内学习期间,学生主要是对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的理论学习,根据实践课程需求,安排企业师傅与校内教师共同指导学生实践教学课程。在第二阶段,学生在企业学习主要分为三个过程,过程一:安排学生认知实习,主要安排在第一学期和暑假,让学生对自己专业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和职业要求;过程二:安排学生跟岗实践,根据教学安排,一个师傅对接三个学生,在企业师傅的指导下,学生完成相关技能培训,提高学生的操作技能;过程三:安排学生顶岗实践,企业根据不同项目的需求,安排学生参与工程项目生产全过程,以准员工的身份进行项目全过程的训练,出现疑问,及时安排技术人员进行答疑,通过这种全过程的工程实践,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并积累实际工作经验;最后,学生的毕业论文(设计)全部来自企业的工程项目相关材料,根据在工程项目中所学撰写毕业论文(设计),毕业论文由学校教师和企业师傅共同审核,着重提高学生解决工程实践问题的能力及文字功底能力。

3深化课程改革,创新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

3.1重构课程体系,创新教学内容

积极探索工测专业课程改革,构建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依据工程测量技术专业特点,将课程分为理论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实践应用三大类,每一大类又分别对应于三大模块,围绕“三阶段三方向”模块设计框架,强化学生基本素养、职业素养和职业技能的培养,根据职业教育培养规律,重新构建课程体系。第一阶段开设基础课程,如《大学语文》、《高等数学》、《计算机基础》等课程,在基础课程的基础上,适当增设多门选修课,如《文学鉴赏》、《音乐欣赏》、《数学建模》和《大学生心理健康》,提升职业院校学生综合素养。第二阶段开设专业基础课,《工程识图制图》、《工程测量学》、《GNSS定位技术》、《无人机摄影测量》等专业技能技术型课程进行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改革。同时注重更新专业教学内容中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将行业无人机应用技术、倾斜摄影测量等先进前沿知识技能植入到专业课程体系中。第三阶段由企业师傅根据以往工程项目总结资料结合相关专业课程体系开发实践课程。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数字测图虚拟仿真软件、无人机模拟仿真软件、GNSS静态解算软件等的职业实训环境;同时充分利用学习通上的精品课程及网络课程等教学资源,大大提高教学效果。同时,为帮助学生能够合理规划大学三年,提升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专门开设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和《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课程,解答学生在校期间学业困惑,较好规划大学三年学习计划。同时通过各种公开讲座传播大学生创新创业理念,指导大学生创业,鼓励和帮助更多的大学生创业。

4加强实践教学,提升职业岗位能力

4.1实践教学课程体系修订

为突出职业院校对人才培养的要求,把实践课程教学作为专业教学的核心环节,学校专业教师与企业专家共同讨论,对实践教学课程进行了修订。目前我测绘教研室工测专业实践课程做出调整,加大实践课程学时数,占总课程学时的50%左右,同时通过对行业职业岗位能力结构进行分析,将实践教学内容与课程设计模块结合,将实践课程更加细致地分为职业基础能力、职业岗位能力与职业拓展能力三大实践教学课程体系,提升学生实践动手能力。

4.2建立双导师制,探索培养应用型人才

本专业企业冠名班的学生,在学生入学以后,由学校该专业教师(兼职辅导员)与企业专职班主任共同参与班级日常管理工作,兼职辅导员可以在课余时间解答学生专业方面知识的困惑及加强对专业认识,对今后就业有了初步认识,企业专职班主任通过组织班级活动,将企业文化融入班级文化建设中去。在大学第二年,企业安排增加了2名专业能力强、教学经验丰富的工程师来校兼职上课,承担学生的实训课程教学,对学生在专业课应用的困惑一一解答。为了加强学生对专业的深刻认识,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还安排了四周跟岗实习,由企业师傅带学生开展具体工程项目实践。第三年,由教研室主任和企业总工共同商定学生毕业实习安排、师傅选定和毕业(论文)设计的具体要求,学生参加企业顶岗实习,由企业师傅根据工程项目特点,选定适宜的题目交由学生,由学校指导老师与企业师傅共同指导其完成毕业论文(设计)。“双导师”制度能够让学生在实践工程中应用理论知识,使学生对专业知识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同时提高了学生动手动脑能力。

5结束语

工程测量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处在不断探索与实践中,根据行业发展及人才需要,需动态调整人才培养模式。本文通过不断探索,制定适合我系工程测量技术的人才培养方案。实践证明,学生在这种模式下培养,技能得到很好的锻炼,有利于学生在工作岗位很快上手,同时学生在参加各类竞赛中,动手能力明显有较大幅度提高,对学生今后就业有很大帮助,能适应工作岗位,服务企业,回报社会。

参考文献:

[1]杨日容.基于专业工作室的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及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17,(37):170-172.

[2]杨春娣.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环境专业创新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研究[J].科技资讯,2013,(30):182-183.

摄影毕业论文范文3

关键词:人才培养;教学实践;测绘工程

引言

学院测绘工程专业依托测绘科学与技术、地理学、海洋科学等较强学科,建设特色鲜明而有影响力的特色专业,致力于培养“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广应用”的复合型测绘工程人才。本专业贴近国家发展战略、区域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紧密切合学校办学定位,“海洋强国”“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沿海开发战略”等国家重大战略举措为测绘工程专业发展带来了新机遇;测绘与地理信息技术发展以及城乡一体化统筹推进为测绘工程拓展了新空间;以大数据、云计算、虚拟现实、人工智能、5G等为代表的新一轮科技革命为测绘工程应用创造了新场景[1]。

一、教学实践

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测绘工程专业建设的需要和课程特点,充分考虑学生的主体性,注重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学习积极性,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注重教学方式的灵活多样。

(一)理论联系实际,教学方法灵活多样。从测绘工程专业特点出发,在教学过程中重视教学方法与手段的运用。一方面规范和统一教学要求,强调课程讲授需有教学大纲、教材、参考书、教案、讲稿、课件、思考题和相应的教学手段;教学由课前预习、课堂讲授、课后自学、作业练习、考试考查等环节组成;课堂讲授要按复习引入、讲授、小结、布置作业和预习内容程序进行。另一方面,理论联系实际,采取灵活的教学方法。根据课程特点和内容属性,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尝试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的教学方法,在课堂讲授的同时,采取实习实验、专题讲座、模拟实践、自学辅导等不同的教学方式。主要措施如下:一是坚持将教学方法改革纳入课堂教学质量考核体系,通过督导组听课、学院领导及系教师观摩课堂教学等方式,督促教师积极革新教学手段,通过期中教学检查以及学生座谈会和教师座谈会等方式检验教学效果。二是提倡和鼓励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采用多种方式方法开展教学活动,如采用讲授讲解、课堂提问、讨论、学生自学、老师课后辅导、模拟实践、分组比赛、案例教学和翻转课堂等多种形式,着力改变传统的单一讲授的授课方式。并结合大学更加注重课外学习的特点,针对测绘工程专业的实际情况,本专业各科教师在每学期开学初布置参考书目,布置要访问的网站,要求学生看书、多访问网站,对课堂教学做好准备、补充和延伸。三是理论联系实际,探索多种教学方法。测绘工程专业具有很强的应用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理论联系实际,在教学实践中探索多种教学方法。如教师在教学中采用研究性学习法,提出一些探究性的问题,或布置有探究性的作业题,引导学生探究思考。在课堂教学中,很多专业课程采用理论和实验相融合的教学法,如地理信息系统、工程制图、摄影测量学、工程测量、海洋测量、数字地形测量学、遥感原理与应用等课程。运用实验中的案例激发学生兴趣,促进学生理论能力和应用技能的培养。在课堂教学中也要求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如在数字地形测量学中选择现实隧道控制测量案例、在海洋测绘学中引入沿海滩涂水下地形测量案例等作为课程学习的分析对象,引导和鼓励学生将测绘学的方法和技能综合应用到实际工作和生活中。这些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活动,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提升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对教师的课堂教学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同时,鼓励学生参加各种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比赛,如全国高等学校大学生测绘科技论文大赛、全国高等学校大学生测绘技能大赛,通过模拟实践进行学习,有效地提高了教学质量。此外,通过引导学生参与测绘相关的企事业单位项目,锻炼了学生的实践技能,提高了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二)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提高专业课程教学效果。课程上通过电化教学、多媒体课件等增强教学过程的直观性和可视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够更为形象地理解和领悟教学内容,本专业课程教学多媒体使用比例达到100%。同时,鼓励全体专业教师积极投身于教学方法改革,如《大地测量学基础》《遥感概论》《海洋测量实验》等课程使用了MOOC、微课、翻转课堂、SPOC网络教学平台[2—3],并取得了较好效果,多名教师获江苏省高校微课竞赛三等奖。此外,积极推广网络信息技术为教学服务,推广QQ、微信、博客、云班课、雨课堂、微弹幕等社交媒介平台教学互动,随时提问、随时答疑,增加师生实时互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三)教师积极开展教学研究,取得一定的成效。四年来,本专业教师主持8项校级教改课题,公开发表9篇教改论文,开展了10余项横向课题;获得校级教学成果一等奖;获得校级优秀教学质量奖3项;获得第五届全国高等学校GIS青年教师讲课竞赛三等奖1项,获得江苏省高校微课竞赛三等奖1项,获得校青年教师教学比赛二等奖2项。测绘工程专业实施一专业一竞赛活动,积极指导学生参加各类专业竞赛、各类社团活动及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制定了详细的大学生竞赛技能训练课表并积极实施,强化专业技能训练与竞赛。测绘工程专业两个创业计划团队在第三届江苏省高校测绘地理信息创新创业大赛中分获特等奖和一等奖,获得第八届全国大学生GIS应用技能大赛优胜奖,获得2017年江苏省普通高校本科优秀毕业论文三等奖,两名指导教师获得2019年第十六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江苏赛区三等奖。同时,本专业教师除参与本科生教学外,还积极承担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指导工作,指导学生参加各类专业竞赛、社团活动及暑期社会实践活动。近四年来专任教师及教师团队指导学生参加各级各类专业竞赛活动,获得省级竞赛特等奖1项,一等奖1项,三等奖2项,获得校级竞赛各层次奖项多项。四年来本专业教师还指导学生在“创青春”江苏省大学生创业大赛、盐城市创新创业大赛等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专业教师指导的其他专业学生的毕业论文在省级评比中获奖,在校级评比中多次获优秀论文和优秀团队论文一等奖,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也有了很大提高。

(四)实践教学的改革与创新。大力推进以实践应用为导向的测绘工程综合实训中心的建设,基本实现了实验训练“设计体系化、资源共享化、资料真实化、环境场景化、管理规范化”的“五化”要求。建立以“双赢”“共振”为特征的校外实验基地,将市场、行业的积极要素与学校的人才、学科等优势条件结合起来,实现校企之间在专业建设、实验室建设、实验教材建设等方面的“双赢”与“共振”。构建以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并重、渗透与互补为特点的“四个平台、五类课程”的职业能力培养体系,即基础训练平台、课程训练平台、综合训练平台和创新(创业)平台等四个平台,始终把理论教学与实践应用结合起来,开展技能训练课程化改革,使技能训练规范化、常态化。本专业重点抓好实习计划的制订、实习指导、管理和实结等环节。其中具体要求包括实习前要精心准备计划、联系落实实习单位及实习动员;实习指导工作包括怎样开展实习活动和成绩评定等;学生实习管理包括制定详细的实习方案、实习纪律和实习任务等;实结包括学生小结、小组意见、实习单位意见和评优工作。在实习实践环节中,保证学生的实习质量与效果,实施“双导师制”,校内专业教师与校外实习指导教师两结合共同对学生的实习过程进行全面指导。在实习成绩评定中贯彻过程性、全方位的评价方针,既强调实习过程,也注重实习成效,将实习企业对实习生的评价纳入到实习成绩的评定中,将实习实践过程视为整个教学活动中的重要环节。

二、专业教学质量监控情况

(一)具有完善的教学质量监控制度。1.教学检查制度。定期进行教学检查,一是学期初教学秩序检查。确保学期初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二是期中教学质量检查。在二级学院自查的基础上,学校组织检查组通过听取汇报、听课、检查教学文件和教学档案、召开师生座谈会、进行问卷调查以及二级学院之间互查互评等形式进行检查和评估。期中教学质量检查结束时召开教学督导反馈会,将督导员和信息员的检查情况分类汇总,反馈至相关部门、二级学院进行整改。三是期末教学质量检查。学期结束,召开由分管教学副院长参加的学期结束工作会议、教学督导反馈会。期末考试期间,安排中层干部和教学督导组成员对教师监考情况、学生考风考纪以及考试环境等进行巡视,针对发现的问题及时提出改进措施。学生考试成绩在提交教务系统之前,各二级学院对考试课程试卷的批阅质量安排人员开展专项检查。2.听课制度。为加强教学运行管理和教学质量监控,成立了专门的教学督导小组,在每学期负责对青年教师、拟评职称教师进行听课。为进一步加强二级学院的教学督导工作,各学院成立院级教学督导组,通过深入课堂、调研分析,督导组成员每学期听10节课,及时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意见,并督促加以改进。《盐城师范学院教学督导工作规定》对听课领导干部主体、听课范围、听课次数、听课方式、听课管理以及听课信息反馈与处理等问题都做出了明确规定,以保证课堂教学效果。3.激励与奖惩机制。学校对在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和教育教学研究与改革方面做出贡献的集体和个人实行奖励资助。如设立教学成果奖、教学质量奖、教学管理工作先进集体和个人、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优秀教案和优秀实习指导教师等奖项。同时,学校出台了《盐城师范学院教学事故认定和处理办法》,及时处置教学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凡被认定为教学事故的,一律进入个人业务档案,并在年度考核、评优、职务职称晋升、聘任中实行“一票否决”,并扣发相应的岗位津贴。4.实施教学评价制度。教师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每学期进行一次,由学生网上评教、本学院同行教师互测、领导及督导专家测评三者构成,其中学生评教占70%、同行测评占10%、领导及督导专家测评占20%。考核结果作为教师年度考核、聘任、职称晋升以及奖惩的重要依据。5.毕业论文管理制度。为进一步加强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的过程管理,使毕业论文(设计)管理工作规范化、制度化,切实提高毕业论文(设计)的质量,做好江苏省高等学校优秀论文的培育工作,学校在每年秋季学期都会针对下一年即将毕业学生的毕业论文工作做专门的通知,围绕选题、开题、教师指导、中期检查、论文定稿、评阅、答辩等环节制定具体的工作计划和实施方案,指导论文撰写。春季学期结束之前针对即将毕业学生的毕业论文工作,围绕选题、开题、教师指导、中期检查、论文定稿、评阅、答辩等环节,制定了具体的工作计划和实施方案,并委托督导组成员对即将进行的毕业论文工作各环节实施检查与评估,及时进行交流沟通,提出改进建议。

(二)建立系统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学校为了保证教学过程有常态化监控机制,学校出台了《盐城师范学院教学质量监控体系运行管理规定》,并据此定期对各主要教学环节质量实施有效监控与评价,保障毕业要求达成。为高效落实质量保障体系,本院建立“多环节运行机制”,其运行方式:一是信息收集与反馈。通过网上评教、课程考核、专业满意度调查以及第三方评价等方式定期进行评教、评管、评学并及时反馈。突出对学生课堂学习、实习实践教学等培养环节及结果的评价,专业教学质量报告。二是分析决策。根据质量标准对本专业建设中人才培养方案、专业建设、师资队伍、设备经费等关键环节进行审定,对办学过程中出现的重大问题及时分析,提出改进措施。三是质量改进。在教学指导委员会的领导下,由学院院长、分管教学副院长、专业负责人、骨干教师共同参与对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材建设、课堂教学、教育实习、社会实践等环节进行分析研究,提出改进措施,确保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四是资源保障。主要是涉及人才培养和教学质量的教务处、评估处、人事处、财务处、国资处、后勤集团等相关职能部门,根据分析决策环节提出的改进方案相互协作,为教学质量改进提供师资保障、经费保障和设施保障。五是跟踪监督。对教学质量改进过程、改进效果跟踪监督,对监控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时调整和改进,保证教学质量改进落到实处。开展一系列专业教学质量评价教学质量活动,具有系统的评价规程。一是教学督导听课制度,教学督导会通过推门听课方法,对全校绝大部分教师进行评价并给出量化评价结果。二是教师职称晋升的教学评价制度,所有教师在职称晋升的前一年必须接受学校的课堂教学质量考核,其中晋升正高级职称的教师必须达到优秀等级。三是青年教师会讲竞赛制度、微课竞赛制度等。学校每年举行一次青年教师教学技能比赛和微课比赛,确保了青年教师的教学质量。四是学生网上评教制度。学校实行常态化的网上评教、评学活动,网上评教、评学有明确的实施方案,评教、评学结果由教务处汇总后反馈给各二级学院。近年来,通过完善的教学质量体系建设和严格的制度措施,确保了本专业教学质量水平的提高。

三、结束语

测绘工程专业在人才培养过程中非常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积极引导学生参与科技创新活动,组织学生参加各种技能竞赛活动。经过努力,测绘工程专业的教育教学改革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教学质量不断提升,办学成效显著,并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和社会声誉,为专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测绘工程专业通过引进高层次人才与整合现有的师资力量相结合,打造了一支精干有力的师资队伍;通过加强科研和实验教学平台建设,在地理科学省级实验教学中心设立测绘工程实验室,不断完善办学的软硬件条件;立足区域特色,面向市场需求,积极与政府相关部门和企事业单位开展广泛合作,增强办学的有效性和针对性,专业建设得到了长足发展。目前该专业在教学、科研、人才培养等方面已粗具规模,并以测绘科学与技术、地理学、海洋科学等作为学科支撑,使得本专业学生在全国大学生GIS应用技能大赛、江苏省测绘地理信息大赛取得了优异成绩。注重多学科协同发展,围绕“一带一路”交汇点建设、“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中国黄(渤)海候鸟栖息地世界自然遗产地”进行海岸带测量测绘是学院测绘工程专业特色。

参考文献:

[1]文林,杨英,唐建军.试论师范专业认证背景下的“固体物理学”课程教学改革[J].教育教学论坛,2020,17(4):184—185.

[2]夏秀芳,孔保华,崔立雪.基于“MOOC+SPOC”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探讨[J].林区教学,2020(4):14—17.

摄影毕业论文范文4

文化产业管理是一门理论和应用相结合的交叉学科,需要很强的应用能力。因此只了解外在文化生态的相关环节,依靠单一的校内培养,是无法胜任的。在与企业的交流中,企业的困惑之一就是学生上手慢,沟通与应急能力差,实践能力明显不足。目前企业需求与高校的人才培养出现了明显的偏差。高校吸收中外优秀管理经验,构建适合文化产业发展规律的校企协同培养的实习基地,是一项创新又具有重要意义的工作。

二、高校文管专业实习基地建设现状分析

(一)作用有限

现有实习基地模式是高校与基地签订合同,学生在大四实习期间可以优先选择实习基地,但僧多粥少,多数实习基地不能容纳较多的学生参与实习,致使诸多基地成为有名无实的空头基地。学生找不到适合自己专业的实习基地,自行寻找的公司常常与专业完全不对口,甚至根本没有真正参与工作,只是挂名实习。加上文化产业涵盖范围较大,就业口径较宽,学生兴趣点不同,有限的实习基地无法满足学生需求。

(二)投入不足,管理落后

除了校内教学,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与管理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与财力,尤其在校外实习基地进行人才培养活动时,高校要花费建设、管理及其他费用,成本太高,经费出现严重不足。加上一般高校院系没有专人负责与共建单位的沟通联系,对实习基地的概况、能承担的实习项目、规模容量、基本设施等资料档案掌握不全;教务处缺乏对全校实习基地建设的总体规划、协调、检查和评估,也是高校实习基地建设及校企协同培养模式的主要障碍。

(三)基地自身支持力度不大

由于工作任务繁重,竞争压力大,管理人员不足,不少企业不愿意接纳实习学生,尤其是一些中小企业,即使碍于人情接纳实习生,也不会让实习生真正进入工作状态。有些企业是项目制运作,学生可能在项目组工作较好,但由于学校课程的原因突然离开,企业损失会更大。因此作为基地的企业对校企合作办学的模式兴趣不大,有些实习基地甚至变成了观光、游览基地。

(四)实习内容陈旧,教学模式单一

在实践教学方面,实习教学内容与企事业工作内容脱节的情况常常存在。高校实践教学计划安排刚性,没有体现专业特色及共建单位工作的特殊性。长期以来,知识本位的价值观在我国高校占据主导地位,强调以课堂理论教学为主,而把实习教学视为其附属与补充,所占课时与学业分较少;校内实践教学指导教师多数是从学校到学校,本身实践动手能力不强,加上学校的烦杂琐事,无法带学生到实习基地完成实习任务;实习基地的指导教师则由于精力、报酬、教学经验有限,也不乐意协助学校指导学生。总之,现有实习基地的建设与管理存在诸多空白区域,如何加强实习基地建设,强化基地管理,使学生真正落实实习工作,已成为高校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三、高校文管专业实习基地建设发展新思路

(一)借鉴国外做法

在欧美许多大学,专业实践或实习都有正规的教学计划,有较高学分。美国有的工科院校规定,大学生在大学4年学习期间要花15个月的时间在工厂、企业学习。许多大学开展与企业合作教育模式,如安提亚克学院就是将学生的学习与社会实践定期转换,每个学生都必须按照规定的“学习—实践—学习”的方式完成学业,要求每个毕业生都应当具有在多部门、多领域工作的实际经验,实践学分占相当大的比重。在欧洲,为弥补传统学校教育的不足,文化企业也参与办学。早在1999年,法国著名的疯影动画公司就将长期耕耘动画的热情扩大至整合教学体系及维护精致艺术创作两项主轴上,成立了欧洲炮提叶动画电影学校,但学校的性质依然是财务独立的大学,并非是简单的疯影人才训练班。著名导演、摄影师、电影配乐家、电影发行人员、文学教授、剧作家与演员,都曾推开学校大门,与学员们分享创作经验。英国阿德曼动画公司与英格兰西部大学合作展开培训计划。校企合作的模式将合作教育功能从单一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拓展到促进学生综合素质提升的领域,显示了广阔的前景。

(二)确立校企协同培养的机制

1.确立实践第一的思想。

国家教育部的改革方向已经明确:普通高等院校将有600多所转向职业教育,转型的大学本科院校占高校总数的50%。这意味着,普通高校传统的课堂为主的教育模式已经严重不能满足业界的需求,即使是不强制转型,高校也要将实践教学的理念放在第一位。在这一指导思想下,实习基地的创新建设将逐步提上高校的教改日程。

2.设计一套严密的协同培养方案,这也许是目前高校遇到的最大困惑。

目前学校面临统一管理的问题,由于实习基地的工作项目与内容不一,因此在实践时间上,学校可以放权给每个院系。学生参与的实践项目都可以算做实践学分,不一定是泛泛而谈的统一书面报告。当实习基地有项目需求时,及时派遣学生参与,当作个人的实践、实习或创新学分,学生参与项目的热情也较高。比如湖南商学院文管系与湖南艺术玩家签约实习基地,当艺术玩家要举办大型艺术展览活动时,学生会参与到布展、策展、接待的活动中去。遗憾的是,虽然在实践活动中得到较好的锻炼,因为不算学分,导致有些学生的参与热情受到打击。还有实习时间的安排也要合理。现行的体系是学生大四第二学期开始实习,一般是八周,八周以后,学校强制学生返校参加毕业论文答辩等事宜。对学生而言,进退两难,一方面是逐渐上手的工作,一方面是不得不面对的毕业论文。逼不得已,许多学生放弃了已经可以签约就业的公司,待完成毕业论文之后再重新寻找工作单位。这种情况为众多企业所诟病,也是校企之间持续性的矛盾所在。如何改变这种状况,急需学校修改培养计划与方案,提前毕业答辩,延长实习时间,或修改本科毕业论文形式,将实习单位的项目成果作为最终的评判标准,由老师亲自去单位调查。

3.实习基地的选择与就业的挂钩问题。

如何真正发挥实习基地的就业导向,需要高校领导与教师经常与实习基地沟通,为学生搭建真正有用的平台而不是使基地流于形式。这一点湖南商学院的文管专业做的较好。该校文管专业自2009年初办以来,已有两届毕业生,由于是小班教学,课堂操作比较灵活,教师经常带学生到各个相关企业参观学习,与企业领导交流,给学生牵线搭桥。许多企业虽然没有正式签约实习基地,但对学生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甚至有企业自愿为优秀学生提供奖学金,获奖学金的同学日后可优先在企业工作,这也是校企协作的一个方面。目前该系已取得湖南艺术玩家艺术品公司、湖南省国际商品拍卖有限公司、湖南臻纪文化传播公司、湖南省博物馆、湖南书画研究院画廊、美庐美术馆、长沙市湖湘文化艺术品大市场等艺术市场相关机构的大力支持,已正式签约五所实习基地。这些单位在项目运作或招兵买马之际,也会优先考虑该校教师推荐的学生;毕业生进入这些单位工作之后,表现抢眼,也为下一届的毕业生提供了更好的就业平台。在文管师生的共同努力之下,校企协同的合作模式进入实质阶段。

四、结语

摄影毕业论文范文5

博物馆和文物保护现已成为一门新兴的应用型学科,但是在甘肃地区,这门学科的实验教学正处于起步阶段。本文以西北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文物保护与修复”实验室为研究对象,结合四川大学考古实验室实地调研情况,从实验室教学建设方面、实验室管理方面提出初步构想,以促进实验室建设。

关键词:

“文物保护与修复”实验室;实验教学;管理模式

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国家对博物馆的关注不断提升,物质投入逐年增加,但博物馆的专业人才缺乏,为了解决这一需求,2008年,西北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增设了博物馆学专业,2012年增设了文物保护学专业。经过4年的建设,已经建成了“文物保护与修复”实验室,对于实验课课程的设置与教学还处于摸索阶段,还需借鉴其它大学同类实验室的成功经验,提出适合自身实验室建设及实验教学的思路。

一“文物保护与修复”实验室实验教学的调研

四川大学在实验室建设方面走在了前面,有着十分丰富的资源和经验,值得借鉴和学习。为此,2012年7月赴四川大学及周边地区就博物馆和文物保护专业实验教学进行了深入调研。四川大学考古实验教学最早成立于1970年。其前身为考古技术实验室,被列入211和四川大学“523实验室工程”二期建设项目。下设考古技术、博物馆学、文物保护、微痕分析、动物考古、成分分析、体质人类学等7个实验室。另有中心专业图书资料室、文物标本室各1个。多年来,该中心在教学、科研、管理等方面,尤其是在金沙遗址考古、三峡考古、西藏考古等具有重大学术影响,其采用的多种现代科学技术手段进行考古实验教学,开展多学科综合研究,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形成了教学体系与教学内容特色鲜明,在中国西南乃至整个南方地区都有重要影响和示范作用的考古实验教学中心。博物馆学实验室:2006年,四川大学考古教学实验中心正式依托四川大学博物馆成立博物馆学实验室,开设“博物馆藏品管理”、“博物馆陈列设计”、“博物馆观众研究”等3门试验课。文物保护实验室:成立于1989年,分为“有机质文物保护实验室”和“无机质文物保护实验室”两部分,现配备有金相显微镜、大气品质测量仪、恒温恒湿箱、电脑测控耐折度仪、台式放大镜、电脑三目体视显微镜、电导率仪、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仪、高分辨率X射线衍射仪等分析、检测实验仪器等多种实验设备,既可保证文物保护专业本科生、研究生基础实验教学需要,亦能支持专业师生在文物保护材料、保护技术、保护理论等方面开展研究实践。动物考古实验室:2005年,川大考古实验教学中心与生命科学学院合作组建了动物考古实验室,依托于拥有60万件动植物标本的四川大学自然博物馆和考古专业多年发掘积累的动物标本及考古教学中心购买的大量动物标本,面向全校本科生和研究生开设《动物考古学》课程和动物骨骼种属鉴定、年代测定、动物食性测试、脂肪酸测试、动物古DNA分析等实验。

二对西北民族大学文物保护与修复实验室课程设置的思考

根据对川大考古实验室的调研情况,初步有以下构想:

(一)博物馆实验课程的设置

西北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博物馆专业的实验课,目前仅有摄影、文物保护、绘图方面的课程,从实验器材上看,我院与川大的差距并不大,结合我院的实际情况,可开设一些具有多元化的实验课,将教学与博物馆、文物保护的工作紧密结合起来,重点培养学生多元化的研究和实践视角,联系相关学科的最新理论,通过试验培养博物馆学的知识体系、强化实践操作能力。[1]

1.“博物馆藏品管理”实验课实验包括:

藏品清洁与消毒处理、藏品传拓、藏品装具制作、藏品编目与建档、藏品信息数据库建设、古代文献书画作品保护、民族与民俗文物保护。“博物馆陈列设计”实验课。实验包括:室内视觉环境计测试验、室内空间环境计测试验、室内物理环境计测试验、展陈工程制图、3D建模试验。

2.“博物馆观众研究”实验课。实验包括:

观众生理计测试验、观众心理计测试验、SPSS统计分析软件应用。

(二)博物馆学、文物保护学专业实习课程增加

我院的这两门学科的实习课程太少,只有毕业实习一项,鉴于这两门学科都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可以在课程设置中增加实习课程的比例,如可增加“田野调查实习”、“博物馆实习”等课程。[2]

三对西北民族大学“文物保护与修复”实验室开放管理模式的思考

(一)管理现状

从2008年“文物保护与修复”实验室成立至今已经有4年的时间,还处于摸索阶段,实验室管理在开放时间、开放内容、实验设备管理及实验室财产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这些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开放实验内容单一

开放实验的内容单一,大多数实验室配合课程设置,依赖于课堂教学的理论,缺乏一定的创新性。操作性和验证性的实验占大多数,按照指导教师设计好的模式步骤进行,限制了学生的创新能力的提高。

2.开放实验难度缺乏梯度

开放实验难度缺乏梯度,这与内容单一是相互关联的,正因为大多数实验是验证性,配合理论教学内容的,所以适用于大一、大二的学生。对于已经掌握了一定的专业知识和实验操作技能的大三、大四的学生,这些实验难度显得简单,此阶段这些学生更需要的是设计型、综合型的实验项目。对于学院其他专业的学生,实验室开放项目就要更加注重学科知识的互补,实验难度应有所降低,才能适应没有专业知识背景的学生。

3.开放时间固定

实验室的开放时间固定,大多数学生上实验课时,课内时间有限,仅能够完成基本的实验内容,熟悉仪器的时间少,实验效果差。对于一些外聘教师的授课,也存在授课时间短,往往在一周内集中授课,可能与正常的课程有冲突。

4.开放实验室设备维护困难

开放实验室设备维护困难,开放时间的不确定性,实验员的缺乏,使开放期间设备的维护较为困难,实验设备没有得到及时的维护和修理,不仅影响到设备的使用,更给实验课程带来不便。

5.开放实验室财产容易丢失

目前开放实验室的易耗品的管理缺乏规划,小的实验材料没有准确的登记,容易丢失,缺乏有效的实验器材电子管理系统。

6.实验员、指导教师工作量

一些开放性实验是在业余时间开放,实验员及指导教师的工作量增加,这就存在加班费问题。

(二)实验室进一步开放的功能定位

1.提供课前预习时间

大多数实验课时间安排紧凑,同一组同学数量又多,在有限的课内时间里,仅能够完成实验内容,对仪器熟悉时间少,对实验内容理解的也不够深刻,往往实验做完了,并不理解通过了哪些实验方法解决了哪些问题,为什么选择这样的方法,为什么选择这样的仪器,一旦在实验过程中出现了问题也在短时间内很难找到原因和解决方法。学生缺乏对实验的理解、对仪器操作的时间。

2.提供课内实验没做完补充时间

由于近几年的扩招,实验室仪器的数量不能够满足学生都能操作的条件,特别是一些精密仪器,这就需要学生在课余时间将实验内容完成;还有一些学生由于实验设备故障或动手能力太差等原因没有完成实验内容,这些问题也需要实验室的开放来解决。

3.为外聘老师指导学生实验提供条件

文物保护分析是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对于各种材质文物的分析、修复、保护,需要有长期从事这方面的研究人员演示及讲解,而这些人员往往在博物馆、考古所等单位工作,就需要合理安排时间,集中时间对学生进行短期的培训和指导。

4.为学生自选实验项目提供条件

实验项目可分为必做实验和选做实验,必做实验由教师统一安排时间,而选作实验可由学生自主选择项目和时间,可由实验内容安排固定的指导教师,对于实验操作进行指导。

5.为学年论文和毕业论文设计提供条件

以往的学年论文和毕业论文设计都是综述性质,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动手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开放实验室可以为学年论文和毕业论文设计提供时间、设备和场地,使理论联系实际。

6.为大学生创新项目提供条件

为鼓励大学生开展科技创新活动,学校积极鼓励学生申报科技创新项目,由学校提供1000-10000元的资助,我院学生更是积极参与,实验室开放为这些课题的完成提供更好的选择方向,也为这些课题的完成提供良好的条件。

7.为实行导师制提供条件

我院实行导师制已经近4年时间,导师制是指一组学生在一个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学习的制度,由导师对学生的思想品德、专业学习、综合素质和个性发展进行个别指导,开放实验室为这一制度在我院的开展提供一个新的平台,使学生能够参与到导师的研究项目中,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提高学生的毕业论文质量。

综上所述,在对四川大学考古学实验中心调研的基础上,结合本院实验室建设的情况,从增设实验课程(实习)课程、实验室开放的管理提出了设想,实验室建设是一项需要长期努力的工作,随着工作的推进还会出现一些新情况、新问题,需要不断研究完善。

作者:于永平 单位:西北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参考文献

摄影毕业论文范文6

关键词:产出导向;应用型高校;市场营销专业;实践课程体系

一、引言

目前多数国内高校的主要教学模式是以教材为依据,以教师为主导,以面授为主要形式,强调通过记忆掌握知识。学生的学习目标不够明确,主要由教师为其确定学习进度和要求,而学习要求也是以教材和教学大纲为基础由教师提出,学习过程缺乏主动性、方向性和参与性,教学效果往往由期末试卷的得分来评价,人才培养质量与社会用人需求存在明显的脱节。产出导向(OBE),是英文outcome-basededucation的缩写,即“以成果为导向的教育”。该教育理念强调“学习成果评价标准教学实施持续改进”的闭环。学习成果的描述是学生在未来就业岗位上的真实需求,不是教学大纲的条目。它的评价标准是学生获得了什么知识和技能,是否与实际的社会需求相匹配,而不是教育者的投入,也不是教师的教学过程本身。这一理念近年来引起了国际高等教育的广泛关注,许多国家和地区运用这一模式开展教育改革和课程建设,涌现出大量的学术成果。国内对OBE理念的应用在新工科背景下的专业建设及专业认证方面成果较多,在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方面应用尚有不足。

二、市场营销专业基于产出导向进行实践教学课程体系构建的必要性

(一)国家层面。产出导向的教育理念已经广泛应用于中国的高等教育。随着教育教学模式的深度改革,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式已经不能适用于当前的人才培养要求。产出导向的教育模式对于高校人才培养具备极为重要的价值和意义,需要以适应社会需要和以培养核心应用能力为目标制定人才培养计划。

(二)社会层面。随着新商业形态的变化,市场营销人才的社会需求发生了较大的改变。通过对10余家合作单位的调研发现,在智能互联、移动互联、大数据和云平台技术应用、新媒体融媒体流媒体时代,社会出现了消费者洞察总监、互联网运营经理等新的营销岗位。应用型高校营销人才培养要积极应对新环境带来的新要求,在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实验条件等方面对接并满足新业态发展的需求,例如开设大数据应用、新媒体营销、互联网运营管理等课程,培养学生的互联网营销思维及能力,注重培育复合型市场营销人才。

(三)高校层面。本校在推行OBE教学模式改革时遇到了一些新问题。如实践教学课程的设置不足以支撑毕业要求;实践课程比重不够,且课程逻辑性有待梳理;实践教学内容不够深入,教学方式创新不足,对培养学生实践能力起到的作用有待提高;实训课课程目标单一,考核标准不明确,不利于教师实训教学过程的控制,不利于学生以目标为中心进行学习和自我管理等。通过调研多所同类高校,发现部分高校依托各级各类质量工程项目,优化了实践教学课程设置,更新了市场营销专业实训室,但大多数高校的实践教学创新不足。

三、产出导向的营销专业实践课程体系构建过程及实施

(一)确定市场营销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产出目标。通过调研反馈,毕业生期望在大学期间开设以下相关课程或培训,以提高实际应用能力:新媒体运营;数字媒体智能营销;专项项目拓展、项目投标及项目实施过程整体设计;关于商务谈判或者营销推广实际场景的话语话术的培训;客户关系管理;数据分析,ps,vi,PPT制作与演讲;办公技能和分析软件如表格串联公式编辑、PS、视频拍摄编辑、用各种软件制表制图等;就业方向指导、考证相关的培训等。根据“国家标准、社会需求、同行借鉴、本校实际”的思路,通过深入研究国家高等教育标准中对工商管理类专业的相关规定,结合对雇主单位、高校同行和专业学生调研结果,满足国家要求和人才需求,确定了本校市场营销专业实践教学产出总目标:“三能一素”。“三能”是指“市场洞察与用户行为分析能力、全渠道运营与营销管理能力、新媒体营销策划与执行能力”,“一素”是指综合素质,包括职业素养和学习能力等。

(二)构建市场营销专业实践课程体系。围绕“三能一素”的产出总目标,重构市场营销专业实践课程体系。1.市场洞察与用户行为分析能力。以市场营销学为出发点,以消费者行为学为中心、通过理论课———市场营销调研,实践课———营销调研实训、经济信息资源检索与应用等课程培养学生的信息搜集与分析应用、消费者洞察能力。2.全渠道运营与管理能力。以营销渠道管理为中心,通过理论课———零售管理、电子商务、推销理论与实务、物流管理、国际贸易、商务礼仪、服务营销,实践课———营销渠道管理实训、零售管理实训、电子商务上机、跨境电商实训、企业营销管理调查、ERP沙盘模拟实训、推销实训、现代企业与服务业虚拟仿真综合实训、商务礼仪实训等课程培养学生的渠道设计运营和管理、营销团队管理能力、客户关系管理能力。3.新媒体策划与执行能力。以新媒体概论为出发点,通过理论课—互联网运营管理、互联网产品策划、互联网运营经典案例、整合营销传播、网络营销、品牌管理,实践课———营销策划课程设计、网络营销课程设计、企业形象设计、广告设计、新媒体艺术摄影实训等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和网络媒体技术应用能力、营销思辨能力和创新能力、形象设计与传播能力。4.综合素质。通过实施导师制,开展管理经典著作阅读、经济信息资源检索与应用、专业认知实习、市营专业学年论文、市营专业毕业论文、市营专业毕业实习等实践环节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和自主学习的能力。通过梳理课程逻辑关系,分析学生不同年级学习规律和特点,形成了目标明确、体系合理、逻辑清晰的实践课程体系:二年级重点培养“市场洞察与用户行为分析能力”,三年级重点培养“全渠道运营与管理能力”,四年级重点培养“新媒体策划与执行能力”,“综合素质”贯穿始终。如图1所示。

(三)OBE导向的实践课程教学改革。以学习成果为导向,各实践课程组根据毕业要求的分指标点,结合不同课程的教学特点,由课程负责人确定每门实训课的课程目标,撰写OBE教学大纲,优化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根据毕业要求和课程目标,实施教学改革。主要改革成效有:1.市场营销调研实训课程。根据“营销复杂问题解决能力”、“沟通表达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的毕业要求设置了3个课程目标:分析、发现现实营销管理问题,利用营销调研的方法与技术开展营销调研,进行数据分析,提高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通过撰写调研报告、制作PPT并进行汇报交流,提高学生的书面与口头语言的表达能力;通过分工合作,开展问卷调查,提高学生的团队管理能力。实施课堂教学与学科竞赛结合,对接“湖北省营销策划挑战赛”和“正大杯营销策划大赛”的调研主题展开实训。2.商务礼仪实训课程。根据“国际视野”的毕业要求增加了课程目标:了解国际商务交往规范,理解中西方文化及中国亚文化的差异,分析在国际商务活动中的社交问题,提高国际交往能力。围绕人际交往、团队合作和国际视野三个课程目标。改革了课程考核形式,取消了以实训报告为最终期末成绩的单一考核标准,而注重实训过程中的阶段性业务考核,以学生技能培养目标的达成为主要目的,以检查学生对各技能的掌握程度,根据三种业务技能计入平时成绩1,平时成绩2和平时成绩3。期末考核包括业务考核1、业务考核2、业务考核3个环节。3.专业认知实习课程。根据“营销职业素养”的毕业要求调整了课程目标:弘扬优秀商业文化,培养营销职业道德,加强学生对企业营销管理等知识的感性认识,形成对商业文化及企业营销管理的基本认知。根据课程目标增加了实习内容:参观张之洞与武汉博物馆,了解并学习优秀商业文化,了解近现代中国工商业、武汉工商业发展的情况;邀请业界人士来校开展讲座,主要讲解本企业营销管理、生产经营、企业管理制度等内容。4.管理经典著作阅读、营销管理调查、学年论文、毕业论文和毕业实习等课程。围绕“自我管理和终身学习”的毕业要求,此类课程设置了相关课程目标:督促学生合理安排学习时间,具备自我学习能力,形成一定的研究思维和研究方法,培养其创新精神和创造意识;具备终身学习能力,能够不断学习和适应社会进步发展。为了实现“职业素养”和“自我管理和终身学习”的毕业要求,结合这几门课程的特点,实行本科生导师培养制等。

四、课程体系实施效果

自2017级本科生开始,实施了OBE导向的课程体系,主要成效体现在:

(一)市场营销专业实践教学的产出目标更明确。市场营销专业实践教学的产出目标更明确,更符合新时期新商业环境下,社会对市场营销人才应用能力的新要求。

(二)课程逻辑更清晰,课程与培养目标的支撑关系明确。实践教学课程比重明显增加,实践教学内容更新,课程之间的逻辑关系重新梳理,形成了目标明确、体系合理、逻辑清晰的实践课程群。

(三)实践教学平台长效稳定。构建了一个以食品制造型企业为主体,覆盖采购、生产、零售、电商、仓储、展销等环节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群,为实践教学提供了更好的平台。

(四)教学效果提高。教师通过课程达成度分析,提出持续改进意见,并在下一轮进行教学改进。从学生的评教信息可以看出,经过不断改进,学生对实训教学更为认可,认为实训教师指导认真,教学方法较好,实训教学意义较大。绝大多数实训课程得分为90分以上,且院内评教得分排名均在前20,全校排名在前50。

(五)学科竞赛成绩显著。课程体系的改革实现了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的紧密融合。如营销策划课程设计课程调整至第6学期,与每年春季举行的的省级营销策划大赛对接,开展真场景实训。市场调研实训、推销实训、零售管理实训》课程将课内教学与学科竞赛结合,对接各类学科竞赛展开实训。学生的营销实践实战能力得到了明显的提高,近两年学生参与各类学科竞赛积极性高,学科竞赛成绩显著,如表2所示。

五、结语

应用型高校的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应紧跟互联网新媒体时代社会人才需求的变化,以产出为导向来确定培养目标可以使方向更明确,思路更清晰,是教学改革的新思路。以此为基础进行人才培养计划的制定,课程体系的改革和教学手段方法的改进经检验可以为教学质量的提升起到较大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张瑞林.成果导向的商务礼仪实训教学模式改革探索———以武昌首义学院为例.高教学刊,2019,(8).

摄影毕业论文范文7

[关键词]高校艺术设计类专业;摄影实验室;摄影艺术

随着社会经济文化水平的发展和提高,人们对生活环境和使用产品的审美需求也不断攀升。为了适应这一发展趋势,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对美好生活的需求,各高校二十几年来开设了大量艺术设计类专业,为社会提供了大量艺术设计、室内艺术设计、视觉传播设计与制作、产品艺术设计、广告设计与制作、环境艺术设计、公共艺术设计、服装与服饰设计等专业人才。而为这些专业提供基础实验教学辅助的摄影实验室也应运而生,伴随着艺术设计类专业的成长而不断发展。

一、艺术设计类专业摄影实验室基本状况

开设艺术设计类专业的高校一般会根据专业设置情况建设摄影实验室。建设的目的通常为承担本校开设的艺术设计类专业的摄影基础实验教学。同时,为加强非艺术类专业学生美育和通识教育,摄影实验室经常承担非专业学生摄影知识公选课的实验教学。此外,为科研创新实验教学如慕课等提供摄影摄像服务。以江南大学纺织服装学院摄影实验室承担的任务为例,一是为纺织服装学院服装设计、服装工程开设有关摄影的基础课程;二是承担其他专业毕业设计、毕业论文的摄影任务;三是为研究生、教师、研究室及产业界的科研、生产需求提供摄影条件。高校摄影实验室因专业设置的不同,在场地建设、设备配置方面有所不同。实验场地面积从一百到几百平方米不等,设备的配置和投入经费多少也根据专业不同而有所侧重。如苏州科技大学传媒实验教学中心摄影实验室使用面积为100平方米,有仪器设备15种72台(件)。江南大学纺织服装学院服装摄影实验室建筑面积约150平方米,仪器设备35件,总价值40多万元。武汉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摄影实验室面积250平方米,设有传统冲放暗房、数字图像工作室、摄影棚,拥有40台传统相机、20台套传统放大系统,70台尼康数码单反相机、30台套后期图像处理输出系统,完整的摄影棚摄影设施。桂林理工大学艺术学院摄影实验室面积200平方米,设有理论教学评片室、摄影棚、录音棚,拥有数码单反相机、VR全景摄像机、数字化摄像机、摄影无人机等先进设备,总价值100多万元。开设的实验课程主要有摄影基础、商业摄影、服装摄影、新闻摄影、广告摄影、网络摄影、建筑摄影、微电影制作、摄影与摄像、摄影技术与艺术等。开出的基本实验项目如下:照相机(传统照相机和数码照相机)的基本使用,摄影感光材料的应用,摄影测光与曝光应用实验、摄影景深技术应用实验、数码照相机使用实验、摄影用光实验、摄影构图实验、摄影技法实验,包括风光摄影、人像摄影、花卉摄影、夜景摄影、运动摄影、微距摄影等。摄影实验室由实验教学指导教师和实验技术人员(大多为兼任)管理,有1~4人,大多具有较规范的安全管理制度、设备管理制度。

二、艺术设计专业摄影实验室建设和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建设经费投入高,设备更新换代快

建立一个专业的摄影摄像实验室,在场地和设备方面需要大量的投入。如场地方面,因为摄影摇臂的高度,对建筑的层高有较高的要求。摄影实验室如果开设服务于动画、影视等方面的课程(摄影摄像对声音的要求高),那么场地的选择、室内装修的隔音等也需要较高费用。摄影摄像及后期制作设备购置费用较高,如满足教学实验要求的基本款的单反相机套机费用8000元左右,其他如专业的镜头、影棚闪光灯、摄影机等都价格不菲。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数码摄影摄像设备更新换代极快。为了使学生在校期间所学能够跟上社会的发展,促进学生就业,高校摄影实验室不得不每年购置新型摄影摄像产品,以满足教学所需。而大多数院校由于经费、场地的不足,在摄影实验室的建设方面远远跟不上教学的需求,这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实操效果。

(二)维护管理费用高,设备损坏老化快

摄影摄像设备属于精密仪器设备,配件多、镜头等部件易损坏,需要购买者精心保管,爱护使用。对于个人购买者而言,由于设备为一人所用,对设备的特点了解和使用力度也单一,因此能够保持设备较好的状态。但作为摄影实验室的设备,经多人使用,且大多为初学使用设备的学生,部件的重复使用率高、力度不统一,非常容易造成设备老化、损坏。而损坏设备的维修费用也较高,如桂林理工大学艺术学院摄影实验室每个学期都会出现设备问题,需要较大的维修支出。如果学院的维修经费不足,就会出现设备不能及时修理的情况。

(三)摄影技术发展快,实验队伍要更新

随着科技的发展,摄影技术和知识也不断地发展变化。除了不断深化的艺术探索,新设备、新技术也在不断涌现。而高校对实验管理队伍建设的相对轻视,使实验教学管理人员技术更新、知识更新的欲望不强、步子不大。比如近两年出现的无人机摄影、摄像技术,就需要先前会玩单反的摄影教师去学习使用无人机操作技术。此外,大多数摄影实验室都要承担相关专业的实验课程,这就需要摄影实验教师不断学习相关专业知识,使摄影实验课程与专业课程实现有效对接。

三、艺术设计专业摄影实验室建设发展的方向

(一)开发和使用摄影虚拟仿真系统

如前所述,由于摄影实验室对场地、设备要求较高,投入经费较大,个别学校的摄影实验室存在教学器材陈旧、维修经费少的问题。这严重影响了摄影教学效果,造成学生知识技能单一、陈旧,无法适应社会职业技能需求。“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在无法满足“器”的情况下,高校应另辟捷径,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利用当今最先进的VR技术,大力宣传推广摄影虚拟仿真系统。使用摄影虚拟仿真系统进行教学,首先要在虚拟场景中,让学生观察了解相机模型,掌握相机主要部件和功能,仿真调节焦距学会对焦、仿真调节测光学会测光,学会快门使用、光圈调节,仿真进行各类题材摄影训练。通过摄影虚拟仿真系统,学生无需借助相机实物就可以先行掌握相关摄影器材保养、拍摄技术和知识。其次,如有实物设备,即使数量不多,也可分组配发实物相机等设备,让学生在实验中再真实重复虚拟学习的技术环节,加深记忆和熟练程度。虚拟仿真系统在摄影实验教学中的应用,解决了实验室无法购买昂贵的摄影器材但又需要安排相关摄影课程的难题,避免或者极大降低了设备在教学实验过程中人为造成的损伤磕碰等问题,还可以节省大量购置和维修费用。

(二)大力加强实验教师队伍建设

摄影实验室要建设发展得更好、更专业,除了硬件要投入、方式要更新,实验教师队伍的建设也是关键所在。由于摄影艺术技术含量高、知识更新快,为了使学生的知识和技术能够满足社会实际需求,学校应该注意:必须定期组织安排实验教师参加各类新设备、新知识的培训,提高实验教师知识的全面性和先进性;必须加大聘请摄影专业的、具有丰富经验的专业人士来校讲座力度,从社会专业人员那里获得大量摄影作品和实操经验分享。此外,高校摄影实验室还应积极开展与社会摄影团体之间的交流合作,开展摄影教学经验交流,鼓励摄影实验教师积极参加各类赛事,提高摄影教学与科研水平。通过上述交流也可以让实验教师和学生感受社会最新摄影资讯和摄影技术,使专业理论知识和社会最新实操经验能结合起来。这样既能提高实验教师教学水平,又能促进学生成长,让他们尽快适应社会需求。同时,在学有余力的情况下,实验教师要结合在摄影实验室开设的专业课程,学习和了解相关专业知识。只有这样,才能在实验教学环节有重点地帮助学生提高专业水平。如摄影实验室开设的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摄影课程,实验教师应学习了解服装与服饰设计的基本理论知识,了解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学生未来的职业要求,从而有重点地教学服装服饰拍摄方法、拍摄重点,突出服饰而不是突出人物。总之,知识的不断更新和不断复合是摄影实验教师队伍成长的方向。

参考文献:

[1]DonaldAlexanderSheff.美国纽约摄影学院摄影教材[M].北京:中国摄影出版社,2009.

[2]傅卫.浅谈摄影实验室建设及发展思路[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30):9.

[3]梁勇进.浅析高校摄影实验室的建设与发展[J].周末文汇学术导刊,2006(2).

摄影毕业论文范文8

【关键词】谭盾;英雄;研究现状

一、叙事风格及影片情节

《英雄》采用整体叙事结构,用“戏中戏”的表现方式来呈现整个故事。“战国后期,战火纷扰、群雄并起。先后盛极一时的七雄中,唯有秦国雄霸一方。秦王为一统天下,发动了对赵国等诸侯六国的讨伐战争。秦王的野心激起了各诸侯国侠士的强烈不满,纷纷伺机刺杀秦王。赵国刺客长空、情侣刺客残剑、飞雪三人最为秦王忌惮。秦王下令凡能缉拿刺客长空者,可近秦王20步;击杀残剑、飞雪者,可近秦王10步,封官加帛。3年前,情侣刺客残剑、飞雪双双闯入秦宫,刺杀秦王,但在最后时刻,残剑放弃了亲手血刃秦王的机会;残剑此举,飞雪甚为不解。从此,两人生怨。3年后,秦国侠士无名,实为赵国人,为报“国仇家恨”,也加入到刺秦行列。他潜入秦国,花了10年的功夫,练就了一身最为上乘的功夫“十步一杀”,即在10步之内,可击杀任何目标。无名前来与长空、残剑和飞雪商议刺秦事宜。同门师兄长空为能让无名接近秦王,在漏顶棋馆,佯败在无名剑下。无名求助残剑、飞雪,遭到残剑的断然拒绝。残剑的态度更引来了飞雪的不满。残剑力劝无名放弃刺秦,这使无名大为不解。在无名赴秦的路上,残剑以两字相赠无名:天下。并解释说,这是他多年悟出来的道理,秦王不可杀。积怨已深的飞雪再也不能理解残剑的劝阻行为。残剑为证明对飞雪的感情以及对社稷苍生的期待,幽怨地死在飞雪的剑下。飞雪深为愧疚,最后双双戕身戈壁大漠。秦王召见无名。无名讲述刺杀三刺客的经过,取得了十步于秦王的最高规格。无名抓住机会,飞身刺向秦王。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无名最终放弃了。无名以社稷苍生为由,要求秦王一统七国,结束经年战争和历史恩怨。最终无名死于秦兵矢如飞蝗的箭雨之中。整个故事以无名上殿刺杀秦王的过程展开,通过无名与秦王的对话展开无名与长空、残剑、飞雪的故事,故事结束,无名刺秦。可以看出故事的主线是无名刺秦,故事的副线有2条,分别是无名击杀长空,及无名击杀残剑、飞雪。”[1]

二、研究现状及文献综述

在知网搜索关键词“谭盾英雄”,现已搜集到的相关文献有18篇,其中硕士论文4篇。从总体上看,这些研究电影音乐《英雄》的文章,具有一定的代表性,通过对内容的梳理,本综述将这些文章大致分为五类:研究音乐发展技术手段的文章有2篇,探讨电影音乐创作特色的文章有7篇,分析武侠电影本体的文章有2篇,探析配器技法的文章有5篇,新闻报道的文章有2篇。

(一)研究音乐发展技术手段

四川师范大学夏娇的硕士毕业论文《谭盾电影音乐“影•音”结构关系研究》[1]第三章“电影《英雄》叙事及原创音乐分析”从情节、音乐发展技术手段、配乐曲目三个方面来分析,电影《英雄》核心主题材料由一个开放性乐段构成,由该乐段材料衍生出另外两个主要主题和三个次要主题。文章从电影《英雄》原声带16首曲目的结构作了深入的分析。樊未锋《浅谈谭盾作品<ForTheWorld>所蕴涵的“道”》[2]一文从电影主题曲《ForTheWorld》引出,论述伴随着电影情节的发展,主题旋律随之各种变化,引发对中国传统文化“道”的思考。

(二)探讨电影音乐创作特色

朱丹丹《谭盾武侠电影音乐的创作特色及意义》[3]一文从武侠电影音乐的创作特色来介绍,作品中对东西方元素的运用,如运用民族乐器、民族调式、民族文化、西洋乐器、西洋调式,将东西方音乐文化交融,在音乐国度实现中西方文化的“天下大同”。西北师范大学浦江辉的硕士毕业论文《中国西部电影音乐对地域文化的彰显与当代回应》[4]第一章“音乐对西部电影地域景观的构建”第四节“武侠题材意象”中提到《英雄》在中国西部的大漠上拍摄,但并未涉及到音乐的研究。夏伟涛《谭盾电影音乐创作的“中国风”审美意蕴研究》[5]一文从民族传统配器和东西方音乐元素的运用方面论述电影音乐创作中的审美意蕴。周静《谭盾电影音乐中的民族意蕴——以〈卧虎藏龙〉〈英雄〉〈夜宴〉为例》[6]一文从电影《英雄》的配乐中对创新使用民族音乐语言进行了详实的描述。湖南工业大学王怡的硕士论文《谭盾“武侠三部曲”电影音乐研究》[7]第三、第四、第五章对谭盾“武侠三部曲”电影音乐的中西音乐元素交融的艺术特色,电影音乐营造意境氛围、淡化暴力色彩、塑造人物形象、突出民族特点、强化视觉效果的艺术功能,及电影音乐的当代价值七个方面进行论述。程辉《谈当代影视音乐的特点与发展趋势——从谭盾电影音乐谈起》[8]一文从当代影视音乐的特点、谭盾电影音乐的特点、当代影视音乐的发展趋势三个部分论述。李钰鹏《谭盾电影音乐的艺术》[9]一文通过谭盾一贯的音乐创作来全面剖析其电影音乐的风格与特点,探究其音乐创作中所包含的民族情节的根源,揭示其作为国际性音乐大师在电影音乐创作领域中所具有的包容性、创造性以及在电影原声音乐发展上的新思路,强调出谭盾电影音乐的创作对中国电影音乐发展所具有的启示性的意义。

(三)分析武侠电影本体

任珺(王莹)《从“归隐”到任用自在的“顿悟”》[10]第二章第二节“《英雄》原声音乐”主要从张艺谋导演对武侠电影文化内涵的解构来论述。文中提到:《英雄》是一部武侠电影,而导演“张艺谋将‘狭义精神’放在次要位置,将对人物的思考及对社会的影射置于首位。这种本末倒置的‘进步’,将‘武侠片’的内核弱化,让它向‘史诗大片’‘文艺大片’‘伦理大片’倾斜。”[10]张子骏《浅谈中国电影音乐中的民族符号》[11]第三章第六节“《英雄》——秦腔、大漠之风”提到《英雄》中音乐具备浓厚的雄性特征和尚武节奏,得益于使用日本的鼓童。作曲家创造性的将男声、鼓声与琴声糅合在一起,表现出军队的力量、戈壁滩的苍凉,其气势磅礴、雄浑深厚的张力令人震撼。第五章第二节提及谭盾“武侠三部曲”电影音乐的成功对中国武侠电影音乐的三点启发,一是要扎根于优秀传统文化,二是将民族音乐注入电影音乐,三是要具有开放包容的国际眼光。

(四)探析配器技法

曾维《从容游走于“民族化”与“国际化”之间——谭盾电影音乐现代性论析》[12]一文主要从谭盾电影音乐的现代性,电影音乐的民族化特征,电影音乐的国际化特性三个方面来分析。配器上,用二胡的丝弦代替小提琴的琴弦,再用古琴的装弦调弦法装调,还原出中国古琴——“秦弦”。王欣《传播中的电影音乐——音乐解读〈英雄〉》[13]一文将《英雄》由序曲开始的16个音乐片段作了分析。而且提及音乐的配器,如浩荡的秦军于尧鼓齐鸣中策马奔驰,借鉴秦腔的高音特征使音乐听来有远古大漠的苍凉感觉。赫达《浅谈谭盾电影音乐的审美艺术——以〈卧虎藏龙〉〈英雄〉〈夜宴〉为例》[14]一文描述民族音乐与现代音乐的融合,如配器中民族乐器击铙、鼓与西洋乐器小提琴的结合,完美呈现出飘渺幽怨的音色特征。詹薇《论谭盾的音乐创作在电影中的应用及其特殊价值》[15]一文在第二部分第二点论述《英雄》的创作元素,其中提及音乐中使用两把小提琴,一把是帕尔曼的小提琴,一把是特制的,用中国民族乐器二胡上的丝弦代替的小提琴琴弦。日本鼓童运用中国手法击鼓,并运用“轮指”法进行演奏,使鼓声呈现出全新的听觉形式。熊志音《〈卧虎藏龙〉诸片中的民族器乐赏析》[16]一文从中国传统器乐与西洋乐器结合产生的音响效果来论述这部电影音乐的成功,这种技法极大地为民族器乐拓展了展现空间。

(五)新闻报道

“校园歌声”发表的《谭盾:电影缘&音乐情》[17]一文谈到谭盾创作电影音乐的灵感来源于他母亲的饮食习惯,作为生活在纽约的湖南人,即便吃巧克力都要蘸着辣椒酱。在音乐创作上也模仿了这种将各种元素糅合在一起的做法。《英雄》的音乐粗犷、沧桑、浪漫,满怀北方大地的情怀,其中帕尔曼的阴阳小提琴、日本的鼓童、蒙古的呼麦、交响乐团的铜管、湖北的编钟、京剧韵板、老生花脸的吼叫都为音乐增添了精彩的一笔。陈湘阳《谭盾来深摆音乐盛宴》[18]一文提及:音乐会上首次同场演奏《永恒的水协奏曲》、《卧虎藏龙协奏曲》、《英雄》。演出圆满成功,并获得观众的高度评价。谭盾受采访时曾说:“如果说《卧虎藏龙》是我的女儿,它带有南方音乐的柔情似水,细腻、委婉,线条简单;那《英雄》则是我的儿子,表现的是北方音乐的大气磅礴,音乐粗犷、沧桑、多层次”。虽然这些研究《英雄》的论文都有一定的意义和价值,但其研究的角度并不广泛,研究的内容并不均衡。文献中几乎没有从综合艺术角度和音乐结构角度来分析《英雄》的文章。电影音乐是电影综合艺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音画艺术,眼睛和耳朵两个器官在第一时间接收信息。从开始到结束,音乐充实着剧情不断发展,甚至在电影出现某种色调时,音乐能起到增强的作用。在突出影片的抒情性、戏剧性和气氛方面起着特殊作用。笔者将从作品的音乐曲式结构方面继续分析电影音乐《英雄》,也希望能得到更多理论家的关注和研究。

三、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