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职业道德范例

行业职业道德

行业职业道德范文1

关键词:营销;行为;职业道德

一、引言

我国目前正处于经济高速发展的阶段,经济的全球化步伐正在迈进,各行各业的竞争也逐渐变得激烈,所以在此环境当中,无论何种企业以及个人,都需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这样才能够在竞争激烈的大环境下,站稳脚跟,获得长期且稳定的经济发展。除此之外,对于企业各类营销观点,在如今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从最开始的生产营销到现在的情感营销。在战术以及战略方面,企业也进行了多种尝试。相关企业在实际的营销竞争当中,本质其实是和市场以及其他企业进行竞争。但是在实际工作中,绝大多数企业过度重视企业的营销以及战略方式,对于营销行为的职业道德却很少关注。在物质较为发达的今天,人们对于职业道德的看法比以前更加重要,所以对于企业以及工作人员来说,需要提高自身的道德水平,从而促进自身以及企业的良性发展。

二、企业营销行为的职业道德

当下,我国商业环境当中,对于企业以及营销人员的信誉普遍较低,尤其是营销人员人口流动性较大,所以个人的营销信誉并不被看好,在这个背景下,企业就需要面临和承担很多的风险。在此基础上,尤其是一些快消类行业,企业必须依托当地的经销商以及零售商进行商品销售,但是,在此基础上,企业也会面临更大的风险。所以在具体的营销工作当中企业稍不留意就会造成血本无归的后果。而对于具体的营销内容来说,很多企业为了提升中间商以及经销商的积极程度,总是通过低价高利润的噱头对其进行吸引,这极大程度会为其他的不法经销商提供生存的环境。如果此类问题得不到解决,则很有可能造成其他中间商的积极性大幅度降低。长此以往,也会造成企业的营销和销售人员的工作积极性降低,直接导致市场环境受到影响。对于营销工作中中间环节的问题,也各种各样。其中就包括中间商赚差价、营销人员吃回扣等。营销人员在实际工作中,一般会利用自身在工作中的便利,向其他人员以及中间商获取报酬。这些问题的背后,直接导致了消费者的利益受到侵占。所以在此环境下,很多营销人员甚至企业会背负上受贿的骂名,进而使得工作受到限制。从上述相关问题当中我们可以明确看出,企业营销人员内的职业道德问题,对于企业自身的影响力是巨大的。由于绝大多数营销人员深处工作第一线,对于市场环境的发展以及发展方向有着极为敏锐的洞察力,所以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营销人员的作用仍是巨大的。因此,对于企业来说,加强营销人员自身的职业道德,督促其遵守企业的各项规章制度,所以让其树立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十分必要的。

三、营销行为职业道德的产生原因

(一)营销行为职业道德问题

随着我国市场营销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从事营销等方面工作的人群也逐渐增多,营销行为的影响也愈加重要。对此,一些问题也就突显出来。

1.市场环境调查问题

在正常的营销过程中,如果营销人员通过不合法的手段,盗取一些商业机密,从而会对公司造成更大的影响。

2.定价问题

如今有很多营销人员,对内对外呈现两个面孔,比如在企业内部谎报、哄抬价格,在企业外部通过不法手段,获取回扣以及不正当利益等。

3.后续服务问题

营销人员的工作内容不仅仅是进行销售,更重要的是对后续服务进行保证。

(二)营销行为职业道德问题产生原因

1.社会原因

在企业进行营销活动的过程中,由于政府监管不到位,从而会让企业以及个人占得先机;在此基础上,企业内部关于营销职业道德问题没有较好的约束,从而让部分营销人员有可乘之机。

2.个人原因

对于个人原因来说,是营销人员主观仪式上产生的,比如营销人员态度不端正,为了自身的利益投机取巧,获得不正当的经济利益。

四、提升企业营销行为的职业道德

(一)完善企业规范,加强舆论监督

对于企业来说,需要改进和完善企业内部的各类规章制度和法律法规,极大程度约束营销人员的职业行为。对于违反相关制度的营销人员,需要加大惩戒力度。在此基础上,需要通过公众舆论对企业以及营销人员进行监督,进而提升整个企业的职业道德。

(二)建立职业道德机制,提高企业营销水准

企业相关管理人员需要针对自身企业的产品,制定更加有效的营销方式和职业道德管控机制,做到奖罚分明,这样才能够极大程度提高企业在市场当中的营销与道德水平,进而提升营销人员的职业道德。

(三)加强受众自我保护,树立正确消费观念

对于企业来说,可以对相关受众进行教育,对于消费者来说,也应该自觉抵制消费当中的不良诱惑,并且树立正确的消费观,进而提升自我保护能力。如果消费者在实际消费过程中,受到利益上的损害,也需要通过合理合法的手段进行权益的维护。

五、结语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市场营销的作用也越来越大,并且当今时代属于“销售”时代,所有工种无非是将产品“做出来”以及将产品“卖出去”两种。对于企业以及营销人员的营销行为职业道德,在实际的营销活动当中也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对于企业来说,也可以通过加强营销行为职业道德的建设,极大程度上促进企业在市场当中的发展与作用。而如今随着市场经济不断发展,营销人员的素质水平也在以肉眼能看到的情况下逐渐提高。对于市场环境来说,也在日益改善,但是市场环境的多变,也造成了营销行为的职业道德问题没有完全消除。所以这就需要企业发挥自身的能力与作用,进而有利于自身企业良好品牌的建立。

参考文献:

[1]陈双全,谭伟峰.营销腐败[M].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18(17):75-76.

[2]李涵.职业道德修养[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5):603-604.

[3]刘云.浅谈企业营销行为道德的构建[J].商业现代化,2013(16):162-163.

行业职业道德范文2

【关键词】会计;职业道德教育;重要性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大力发展,我国大学生的教育水平也在逐渐提高,但当代的大学生还存在一些问题,例如信念不牢固,价值取向较为偏离,缺少诚信以及社会责任感等。因此,针对会计专业的部分学生,需从职业道德教育出发,使其认识到自身的责任和使命,以此来大力培养会计专业的学生诚实守信,为以后的从业道路奠定良好的道德基础。通过对会计专业的学生进行宣导会计职业道德的重要性,来为我国的会计岗位提供更多的全能型人才。

一、会计专业职业道德教育重要性分析

(一)职业道德教育

常言之“干一行爱一行”,职业道德在各行各业都具有很重要的意义。会计职业在企业中占据十分重要的位置,掌管企业的资金周转,因此,会计职业道德相比于其他岗位更显得重要。职业道德是人们在从事的岗位中所需要遵从的基本性的道德信念,它包括职业品格和纪律以及职业的专业素养,在人们的日常工作生活中,扮演了人们行为守门人的角色。会计岗位的职业道德是对相关人员的从业基本要求,在一定程度上,遵循会计职业道德的人员也是对工作负责任的表现。由于会计在企业内的重要位置,掌管企业的盈亏信息以及资金流转情况,因此,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素养是是十分重要的,是对企业的重要信息一层隐性的保护膜。

(二)职业道德教育的重要性分析

从事会计事业的人员对于会计职业道德的遵守既是对自己负责任的表现,也是对所服务的企业负责任,拥有职业道德的工作人员进入到社会中,对企业以及其他企业都会产生一定影响。从这些方面看,会计的职业道德对社会的各行各业都会产生一定影响,对于经济社会的发展也会产生一定的作用,在社会经济中也占有一席之地。纵观新世纪以来,由于会计的个人职业道德素养低下,造成的企业进入审计阶段,而产生恶劣影响,这样的例子并不占少数,一部分的会计从业人员对自身的岗位职责并不明晰,个人的职业素养不高,造成十分严重的后果。现如今,很多的会计事务所为了自身的利益进行虚假报账、利润造假,导致事情一发不可收拾。因此,会计人员对于职业道德的遵守十分重要,只有会计人员对于自身所应遵守的职业道德有一定的深刻认识,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在日常工作时,时刻遵守自己的职业准则,不符合职业准则的事坚决杜绝,才能避免类似美国安然事件的情况发生。

二、会计专业职业道德的局限性

(一)社会的影响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大力发展,其中的副作用对于会计职业的影响很大。很多的会计从业人员在市场经济背景下,迫于社会的压力,只能被动工作,在这一过程中,很多会计会逐渐抛弃职业道德理念,价值观逐渐发生转变,对于自己、社会的责任感消失殆尽,利用自身职务的便利对企业的信息进行窃取,更严重的会计人员,会挪用公款,逐渐与法律背驰。在工作时,会计与领导是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因此,很多会计人员会因为领导的施压逐渐丧失自己的职业信念。会计岗位的重要性需要会计人员自身严于律己,但市场经济社会背景下,社会对于会计人员的施压也不容小觑。

(二)从业人员自身素养不高

在会计人员在学校学习专业知识时,学艺不精,导致进入社会后,在会计岗位的工作并不得心应手,同时,对于岗位业务也并不用心去领悟,加之对于法律意识过于淡薄,对会计的职业规范等掌握的程度并不够。因此,自身更容易被物欲横流的社会攻陷,抛弃自身的职业道德理念。

(三)监督力度不够

会计行业的重要性,对于其管理需要加大力度,因此,加强监督管理机制十分重要。现阶段我国现行的监督体制需进行一定程度的完善,以和会计行业的发展相匹配。我国的外部监督体制各个监督模块互不相通,并且各自的监督功能有重合的部分,在监督上的效果并不是很好。内部的监督机制与会计的相关制度还有不一致的部分,在实践中容易造成各说各理的现象,对于监督的效果也不能达到预期。

三、会计专业职业道德教育开展的措施

(一)加强重视程度

会计行业职业道德建设需从学校阶段打好基础。因此,学校对于会计专业的职业道德教育需寄予极大的重视,将提高会计专业的学生职业道德教育作为重点开展的工作。会计专业的学生将是日后会计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的职业道德素养对于整个会计行业风气的形成有十分重大的影响。基于这一点考虑,学校要对此引起重视,将职业道德教育逐渐渗透在学生们的日常学习生活中,在对课程种类的设置上,将职业道德教育放在与专业知识同等的地位,以此来加强学生对职业道德教育的重视程度。与此同时,将对学生的重点考核项目中加入职业道德教育,作为学生的重点考核科目之一,并且将考核成绩汇入到学生的成绩档案中,以实现对学生的诚信监督。

(二)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学生对于会计职业道德素养的不关心,对于法律的意识淡薄,与学生在校学习效果不佳有很大的关系。因此,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授课时,教学方法需要进行一定的创新,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教师在制定教学计划时,可以积极使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改变以往枯燥乏味的教学方式。通过打造趣味性的课堂来提高学生的上课积极性,对于法律和职业道德教育有一定程度的掌握。在进行课堂授课时,教师可以通过学生感兴趣的方式进行授课,大部分的学生对于案例的讲述都十分感兴趣,教师可以通过案例讲述法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既可以保证学生掌握一定的知识,也可以起到一些警醒作用。

(三)营造良好的氛围

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理念,既需要学校的积极支持,也需要学生自身对理念的领悟,缺一不可。会计的职业道德理念是从事会计事业的基本要求,因此,学生需要对其有着十分清晰的认识,并且对职业道德的重要性有一定的了解,在日后的从业过程中也要时刻坚守。学校在对学生的信念塑造过程中,可以举办一些活动,将职业道德理念渗透到学生的日常活动和生活中,帮助学生营造良好的氛围,以促进学生的逐步发展,树立职业道德理念。

四、总结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会计人员在从业过程中对职业道德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职业道德理念的树立十分重要。现阶段,我国的在校大学生通过学校传授的知识对会计的专业知识有了一定的掌握,但对于职业道德理念的认识还尤显不足,因此,学校对于学生这方面的培养还需加大力度,由各个环节进行配合,给学生搭建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这种环境中,对职业道德理念有更加清晰的认识。以此,来为我国的会计行业输送更多的德行兼备的专业型人才,改变会计行业的不良风气,促进我国企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萧广安.论会计专业职业道德教育重要性[J].当代会计,2019,000(003).

[2]齐晓宁.浅谈高校会计职业道德教育[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2,015(001).

[3]唐晓玲.浅谈我国高校财会专业会计职业道德教育[J].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010(023).

[4]汪付荣.浅析加强会计专业大学生会计职业道德教育[J].山东青年,2017,000(012).

[5]贾秀妍.浅析会计教学中会计职业道德教育[J].都市家教月刊,2014.

[6]相天啸,何婵,王忠秀,李瑾萱,吴思佳.职业生涯指导下高校会计专业学生职业道德教育[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9(01).

[7]朱洁晖.探讨高校会计专业的职业道德教育[J].现代经济信息,2018(03).

行业职业道德范文3

关键词:职业道德教育;园林;教学改革

面对现代科技发展的新时期,新知识和新技术的更新越来越快,对人才的要求已经从知识型转向素质型,培养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特别是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观念和品行的专业人才是目前大学教育的重要发展方向。为了适应这一转变,应该在高等教育中加强大学生职业道德的培养,即职业道德教育。职业道德教育是指对从事一定职业的人进行的,履行其专业职责时应遵循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的教育。职业道德教育一般包括树立职业理想,明确职业责任,履行职业规范,遵守职业纪律,提高职业技能等方面的教育[1]。

1园林专业职业道德培养的必要性

中国快速的城市化进程,使中国环境建设面临严峻的挑战,环境和生态问题正得到广泛而深入的关注,园林作为与环境建设密切相关的学科专业,更要进一步开拓和不断发展。绿色城市设计、绿色建筑、绿色环境、生态保护、可持续发展等观念必须深入园林设计师的内心,保护生态环境、维持生态平衡、合理利用资源等亟待解决的问题,都要求园林专业的从业人员必须具有非常高的职业道德素养。大学教育不仅仅是一个传播知识的过程,除了提高学生专业技能外,更重要的是结合各专业课程建设,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从现实情况来看,这正是园林学科教育的薄弱环节,在社会急剧转型的大环境下,园林设计师面临着严重的职业道德缺失[2]。而园林作为一门服务政府和社会的特殊行业,承担着提升城市人居环境质量的重任,园林设计师的职业实践涉及到对公共资源的配置和对私人利益的干预,涉及到公共利益和私人利益之间的权衡,涉及到不同公共利益之间和不同私人利益之间的权衡,这就更需要具有良好职业道德修养和专业素质的园林设计师。

2园林专业职业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

2.1注重培养学生专业技能

园林专业是综合性很强的专业,园林设计师是经过专业的系统学习和培养,掌握一定科学技能的专业人员。一个人精通专业知识与技能是他是否具有职业道德的前提。因此,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专业精神,是大学教育的首要责任。只有具备了这样的专业精神和态度,学生才能在未来的工作中做到不受外界各种利益的诱惑,仅凭借专业知识和技能做设计。有了科学的态度和精神,在规划设计与建设管理中才能坚持“客观,严谨,中立”的立场。根据严格的科学依据和技术理论方法,解决生态问题、环境问题;用科学的方法使人信服,向权力讲授真理,用科学的力量引导人们的思维方式,用科学的方法来论证事物的真伪,最终达到坚持原则、崇尚理性、科学行事的目的[3]。

2.2注重培养学生以人为本的职业理念

以人为本的核心思想是平等,拥有平等思想的人会在行为上尊重人、关心人、希望对人、对社会有所帮助、有所贡献,并且会因为人之平等而具有让所有人都享有美好生活的愿望,这也成为整个社会和谐的基础。如果我们能让我们的学生能够真正理解并建立起深厚的人本情怀,那么他们将自然地意识到,园林规划设计是影响很多人利益的行为,设计的每一步都需谨慎行事,科学严谨。同时,设计项目无论大小,其服务对象都是公众,都应当真诚的关注,绝对不可敷衍了事。并且这种关注覆盖可能影响的所有人,尤其是其中的弱势人群。拥有以人为本的平等思想,我们的设计师才会真诚地对那些因受利益影响而产生的冲突进行平衡,且在平衡中优先考虑公众的基本需求问题,而不是唯领导的意见是从,勇于承担职业设计师应该承担的责任,在工作中面对政府的要求、企业的利润和公众的利益之间做出正确的决择。

2.3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热情

爱岗敬业是一种职业情感,是人们对所从事职业的喜爱态度和内在感受,如果每一个人都是在强烈职业感情的支持下参加工作,发自内心的热爱工作,那么他会全身心的投入到工作中,从而使工作过程更具有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达到意想不到的良好效果。

2.4加强学生职业道德规范教育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大学生优良品质形成的基础和保证,也是社会对园林专业从业人员的基本要求,是园林专业职业道德的核心和灵魂。由于诚信缺失导致园林工程质量下降是现今园林行业存在的重要问题:植物种植成活率低,种植效果不理想,园林施工造成安全隐患等等。因此,在学校教育中诚信教育应该引起教师的足够重视,以身作则,言传身教,是学生在校时形成以诚信为本的职业道德,为今后从事园林设计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4]。

3园林专业职业道德教育与专业课有机结合的主要方法

3.1园林专业教师言传身教

专业教师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良好的学术造诣,在专业课程讲授中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特别是专业教师对园林学科领域严谨的科学态度会对学生产生良好的导向效应。因此,在园林专业课程教学中,园林教师应该以身作则,严格要求自己,要以自己所承担的课程为中心,拓展知识半径,加强学习,不断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和业务能力,从而通过课上专业教学与课下交流互动去影响和教育学生。专业教师应该认真对待职业生涯中的每一节课,以敬业的精神、渊博的知识、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与学生进行学术方面的交流,使学生在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感受到师生之间和谐融洽的气氛,体会到从事一种职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这种行为本身就是对学生进行的职业道德教育。园林专业教师在教学中更应该帮助学生树立对学科未来发展美好前景的信心,结合设计实例宣讲园林专业领域优秀设计人才的个人经历,坚定学生热爱园林事业、愿为园林设计事业奉献的信念。

3.2结合专业课程特点合理制定职业道德教育内容

在园林专业教学中课程分为三个层次:学科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在学科基础课程教学中,主要培养学生的专业热情,引导学生形成强烈的专业意识,让遵纪守法、爱岗敬业、恪守职业道德形成一种行为习惯;在专业基础课程教学中,让学生了解专业的培养目标、专业的优势地位和未来发展方向,引导学生把职业发展的美好前景与学生的个人理想和个人前途教育结合起来,激发学生对园林专业的兴趣,逐步培养学生的敬业意识;使学生从内心产生从事园林专业的自豪感;在专业课教学中,应重视学生专业素养和行为素质的培养,从专业思想、职业责任、职业规范等各方面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熏陶,激发学生的成就感和使命感;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专业教学与职业道德教育有机结合的教学框架体系。

3.3与教学实践紧密结合,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观

书本的知识毕竟较为抽象,有些学生难以做到理论联系实际,最有效的办法是在学生的毕业实习过程中,通过与园林工作的接触,强调道德修养的原则和规范,用现实的事例来教育学生、引导学生。这时要结合就业指导课程,联系专业实际,及时总结他们在参与专业实践活动和在实习单位中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不足,引导学生树立正确健康的择业观和就业观,提升作为未来职业园林人的素质和修养,为即将到来的社会角色的转化打下坚实基础[5]。

4专业课程与职业道德教育结合实例——中国园林史

中国园林史是园林专业的主干课程,内容主要是中国园林发展历史的总体脉络及特征,熟悉各历史阶段园林理论和实践方面的成就、代表作品的艺术风格、形式、创作手法及产生原因等;纵观整个中国园林发展史,其中蕴含了丰富的职业道德教育内容。在讲授主要教学内容的同时,突出每个知识点涵盖的职业道德教育内容,将其与专业内容相结合,既容易让学生接受,又可以实现良好的教学效果如图1。

5结语

园林专业的职业道德教育应该以正确的人生价值教育为主线,围绕着职业热情、诚实守信、服务公众、奉献社会以及塑造优秀道德品质、培养专业技术能力、通力协作精神等为重点教育内容,对学生进行职业理念、职业热情和职业道德原则与规范的教育,明确职业道德的一般原则与规范,形成解决自身内在的、与他人与环境之间的道德冲突的思维方式,在未来园林设计师的职业生涯中,能按照职业道德规范正确行使职业权利,履行职业义务,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不断提高自身的职业道德素养,并在就业以后能够更好地指导自己的职业道德行为。

参考文献:

[1]陈珂,张智,何丹,等.大学德育教育创新:专业教育与德育教育的融合——以林业经济管理学教学为例[J].高等农业教育,2012(12):25-28.

[2]祁素萍,王兆骞,陈相强.中美园林专业教育现状的研究与比较[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267-269.

[3]邱琪.建筑专业学生职业道德教育探索[J].福建建材,2009(05):23-26.

[4]申世广.培养风景园林师的职业道德意识——对风景园林学科专业教育的思考[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7):51-53.

行业职业道德范文4

关键词:团支部+;幼儿教育;教师

职业道德建设幼师的职业道德建设是现代教育发展的重点之一,正所谓“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幼师的一言一行直接影响受教者的整体发展。由于缺乏有效的管理模式和教育手段,幼师的师德教育难以获得本质性发展。将“团支部+”模式引入幼儿教师职业道德建设,不仅能提高幼师的职业素养,帮助幼师形成新的教育观和职业观,还能使幼师的整体水平得到发展。

一、幼儿教师职业道德发展现状

(一)教师职业认同不足

职业认同是职业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职业认同感不仅能提升主体的工作积极性,激发主体的工作热情,还能使主体的职业发展更清晰,有效发挥主体的自我效能。在当前幼儿教育环境中,大多数教师职业认同不足、倦怠,导致幼儿教育工作难以有效开展和科学实施。部分教师缺乏敬业、奉献的精神,在日常教育活动中会产生不良的心理情绪,无法以平常心、宽容心对待幼儿,给幼儿造成不良的心理影响。

(二)师德培养手段单一

大多数幼儿园缺乏有效的培养手段,阻碍幼儿教师职业道德的培养和发展,幼儿教师难以纠正自身的不良行为,影响幼儿身心发展。部分幼儿园依然沿用“老套路”“旧方法”,只简单观看视频和指导,没有从实际出发了解幼师的内在需求和职业规划,从而造成幼师与职业脱节的不良现象。

(三)管理模式较为松散

叶澜教授在《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一书中将教师分为三个层次:生存型、享受型和发展型。这三个层次的教师主体需要采取不同的管理方法优化和提升职业道德,从而促使各个层次的教师都能获得个性化的道德培养和职业规划。然而当前大多数管理者并没有从幼师主体入手针对性地运用培养策略,导致部分幼师缺乏职业责任感,对实际工作缺乏深入了解,存在厌烦、不理解工作等问题。(四)自我定位认知不清自我定位是主体认知的重要环节,也是职业发展、专业成长的基础因素。然而在实际职业道德建设中,部分幼儿教师在教育工作中缺乏专业指导,与家长交流缺乏主动性,难以充分发挥幼儿教师的职业作用和教育优势,还会产生不自信等心理问题。这些都会影响幼师自身的专业发展,导致幼师在工作情绪、处理方式等方面产生负面影响。

二、加强幼儿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重要性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作为幼儿启蒙发展的“引路人”,幼儿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对幼儿主体健康成长有重要意义。幼儿正处于认知成长的关键时期,幼师正确指导和悉心培育才能使幼儿这棵树苗茁壮成长,加强幼儿教师职业道德建设会对幼儿的外在和内在发展产生深远影响。第一,有助于提高幼师的整体素质。幼儿教师整体素质的提升可以促使幼师更主动地投入幼儿教育工作,为幼儿的基础培养指明正确道路。师德是教师职业发展的重要品质,师德的有效渗透可以帮助幼儿在积极、热情的成长氛围中获得学习与发展的正能量,推动幼儿思想品德、认知的全面成长。第二,有助于强化幼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幼师保持良好的事业心态和职业操守,才能为幼儿健康成长出谋划策、贡献力量。职业道德分为广义和狭义:广义的职业道德是从业人员在职业活动中应遵循的行为准则,而狭义的职业道德则是职业特征、关系及活动的纲领性规范。强化幼师的职业道德培养可以促使幼师在职业行为和教育活动方面保持条理性、科学性及规范性,切实发挥教书育人、答疑解惑的职业作用。第三,有助于净化教育行业风气,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有序发展。环境是影响个体行为发展的外部因素,部分幼师在职业认知和行为品德方面缺乏正确的价值导向和业务标准,导致幼师在执行和落实教育政策时“打折扣”,造成不良的社会影响。加强培养幼儿教师的职业道德可以帮助幼师在职业标准和政策执行上有目标、有尺度、有意识地采取行动,避免发生错误,保证教育行业风清气正。第四,有助于落实立德树人的发展目标。立德树人是我国教育发展的根本任务,也是推进改革的迫切需求。幼师作为幼儿成长的“领航员”,其自身的职业道德对幼儿思想品德成长影响深远。增强幼儿教师职业道德培养可以确保幼儿获得良好的发展环境和正确的方法引导,让他们在幼师言行举止的影响下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生活意识,对进一步落实立德树人的发展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三、“团支部+”模式的概念及作用

“团支部+”模式是指在团支部委员会的基础上,为学校基层团支部工作提供一个项目载体,充分发挥基层团委书记、支部团干、团员教师在基层团支部工作建设中的引导和组织作用,实现三类群体协同育人。团支部作为共青团工作和活动的基本单位,具有广泛性、直接性及联系性的发展特点,将“团支部+”模式运用于职业道德建设工作中,对幼师职业发展能起到积极作用。第一,有助于提升幼儿教师职业道德品质的认识与修养,保证其职业道德良性发展。职业道德是职业活动有效开展的重要标准,也是规范行为、提高质量的重要内因。通过“团支部+”模式的有效实施,以学校团支部为工作中心,层层渗透、环环引导,帮助幼儿教师正确理解和科学把握职业道德的内在本质,进而推动幼儿教师职业道德高质量发展。第二,有助于提高幼师的参与积极性,使职业道德培养活动与幼师主体形成有效联动,提高幼师的职业素养。相较于其他管理模式,“团支部+”模式架构稳定、协作高效、引导效果强,可以有效带动幼儿教师的学习积极性,保证教育活动的整体性和组织性。“团支部+”模式从幼儿教师的实际工作入手,通过理论+实践的方法,使幼儿教师在工作中接受教育、在学习中完善理论、在活动中提升水平,对幼师的职业道德发展产生积极影响。第三,有助于引导幼师关注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优化和提升幼师的职业认同感、幸福感和自豪感。“团支部+”模式立足现代教育大环境,从问题出发、从细节入手,正确引导教师关注幼儿教育的发展方向和培育手段,充分发挥团支部战斗堡垒的作用,提高幼师的职业信念,优化幼师的教育方法,使幼儿教师真正做到有理想、有目标、有智慧,保证幼儿全面发展。

四、“团支部+”模式下幼儿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具体方法

(一)明确发展目标

“团支部+”模式与幼儿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活动相融合,明确发展目标是关键。随着教育改革深入发展,教育环境和职业道德建设也在发生变化。如何从根本上改变、提升幼儿教师的职业素养和专业能力?首先,抓准旧问题。团支部应发挥积极的导向作用,深入基层、了解实情,与幼儿教师谈话、交心,掌握现阶段幼儿教师的职业困境和发展难点,再整体归纳成体系化的指导办法。其次,解决新问题。教育环境的变化导致职业道德问题不断增加,团支部应以动态的眼光看待师德建设中的新问题、新情况,保证师德建设的有效性。最后,树立新观念。根据师德建设中的新旧问题,结合幼师的发展特点和职业特性,帮助幼师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及价值观,培养幼师形成新的教育观念,保证幼师主体的自我修养和全面发展。

(二)突出实施重点

“千里之堤毁于蚁穴”。在师德建设中,团支部要有条不紊地开展教育工作,突出实施重点,管控好幼师的教育行为,严格落实细节管理机制,使幼师形成良好的行为素养和职业习惯,从而为幼儿的健康成长树立模范榜样;团支部还要加强队伍的纪律性和责任感,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处处做好带头表率作用,这不仅能提升幼师的职业形象,感染幼儿的内在心理,还能使教师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实现行知合一的主体效果,更易于培养幼儿的认知和素养。其一,教师的语言。语言是教师与幼儿沟通的重要工具,规范、文明、间接的语言可以使幼儿清楚地了解活动内容及学习方法,帮助幼儿形成正确的认识习惯。其二,教师的风貌。展现精神风貌是师德培养的重点之一,良好的精神风貌更易于引导、消除幼儿的紧张心理。

(三)把握团队要求

师德建设是长期坚持、不断改进的教育工作,团支部应积极发挥“领头羊”的作用,把握师德建设的团队要求和发展目标,使幼儿教师的职业道德培养更加多样、多元,实现师德教育的培养意义。其一,抓牢重点。幼儿教师的师德建设是重要的教育活动,师德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幼儿的健康发展。团支部应树立高标准、严要求的工作作风,着力提升幼儿教师的师德水平,保证幼儿教师的整体发展。其二,创新形式。幼儿教师的师德建设不单单是教育培养活动,应该充分融合现阶段学校的实际情况和发展计划,将师德教育与学校发展挂钩,从而形成新思路、新方法,为下一步教育改革提供新途径。其三,注重实效。有的放矢是幼儿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发展的目标,深入了解并细化组织目标,把握各级教师的发展需求和方向,有计划、有组织、有目的地采取行动、落实到位,充分发挥团支部的教育作用,实现教育工作高质量发展。

(四)发挥组织优势

团支部作为共青团工作和活动的基本单位,与广大团员青年有广泛、直接的联系。幼儿教师师德建设应充分发挥团支部的组织优势,将基层团委书记、支部团干、团员教师有效团结在一起,积极引导、深入落实,围绕政治学习、专业理论开展幼师职业道德建设,实现“基层团委+团干部+团员教师”三个维度教师职业道德协同发展。其一,加强政治学习。大多数幼师对政治学习与职业道德缺乏正确的认知联系,未能深入了解两者之间的内在关系。从哲学角度出发,学习政治知识可以帮助幼师更全面地认识问题,辩证地分析、处理问题,更加高效地解决问题。加强幼师的政治学习可以有效升华其职业素养和政治观念。其二,学习专业理论。实践是理论的基础,理论对实践具有积极的指导作用。加强幼师专业理论的学习,可以让他们在实践探索中丰富理论、深化素养,增强专业能力。同时,还应进一步健全师德建设的培养、运行、考评及监督奖惩机制,使师德建设工作落到实处、起到实效。

(五)建立长效机制

爱岗敬业对幼师的职业发展和教育状态起着决定作用。团支部应根据实际情况建立长效发展机制,关注和解决幼师的工资收入、福利待遇等实际问题,提高幼师的职业认同感,使其形成独特的职业魅力;结合幼师发展为其创设和谐、宽松的工作环境,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和评价机制,使幼师的工作责任感不断提升,激发幼师的职业行动力和发展力;除了做好物质和环境保障外,还应考虑幼师的心理需求,引入团支部谈心机制,定期组织团员教师进行思想汇报和交心活动,掌握他们的思想动态,了解其心理需求,从而帮助他们形成健康的自我认同心理机制,发挥自我效能。师德作为幼师发展的根本,是幼儿健康成长的重要保障。在运用“团支部+”模式时应形成统一协调、成长成才、激励发展、动态监控及信息反馈等机制,使幼师保持积极、主动的发展状态,进一步保证师德建设工作扎实推进和有效落实。

(六)加强职业规划

行业职业道德范文5

中职学校培养学生的最主要方向便是促进就业,他们在就业时面临的直接考核除了专业能力外,还有一个重要部分,那就是职业道德素质情况。因此在中职形象设计科的教学中势必应该进行职业道德教育,而当前的时代飞速发展,使得一些传统的职业道德教育方法已经不能满足社会和学生的需要,因此在在形象设计科教学工作中应该从职业角度提出针对性强、实效性强的职业道德教育举措。

关键词:

中职形象设计;职业道德教育;有效性

中职学生和大学生一样是我国庞大生产体系中的重要后备人才,他们的职业道德状况高低决定行业服务的质量高低。但是在实际生活中,中职形象设计科的学生受到社会意识的影响和家庭品质教育的制约,出现很多不利于其职业发展的思想和行为。这就使得学校必须在形象设计教学中采取必要的、有针对性和实际效果的职业道德教育。同时由于新课改在全面推行学生为主的课程观,使得形象设计教学时的职业道德教育需要和学生需求紧密结合,教师的人格、学术魅力在这一过程中会起很大积极作用,是促进师生能良好交流和沟通的必要条件。职业道德教育最好的开端则是使学生体会他人的关系和爱护,感受到忠诚、责任、团结协作等精神在自己的学习和未来事业上的重要性。为了能在中职形象设计教学中更好地进行职业道德教育促进学生职业道德水平的优化提升,需要教师从这几个方面进行。

一、从了解学生开始,逐步进行职业道德教育

教师和学生的交流需要课堂这样一个平台,这个平台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建立的,因此在这个平台上教师能通过自己的人格和学术魅力引导学生积极和自己交流心里的想法和需求,及时掌握学生心理状态,这样才能分析出学生的职业道德水平实际情况及在接下来的职业道德教育中找准方向,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例如有的学生向老师反映学习形象设计没有什么方向,还需要长时间坐在教室学习,不仅没有找到钱,而且不能自由活动,还不如去社会上的理发店学习。这种思想是受到社会因素影响而使得自己学习态度转变的典型,若没有针对性地进行职业道德教育,那么学生在未来的发展中就可能走向歧路。而相反地针对学生实际情况进职业道德教育,告诉学生理发店学到的是手艺,其发展的潜力是有限的,而在学校接受到的知识是系统性的,将来通过实践活动,能在自己的见识和能力上有质的飞跃,强调知识基础是决定技艺高度的,扎实的基本功可以让自己未来的职业道路更平坦。在交流中找到职业道德教育的机会,才能使得学生在学校学习中有效提升自己的职业道德水平。

二、把握形象设计专业特点的职业道德教育更有成效

形象设计的就业方向是以服务为主的服务业,它的这个特点决定了在未来学生就业时需要掌握和服务相关的知识与技能,同时要有与之匹配的服务素质,如举止礼貌、态度温和等。因此在形象设计教学过程中开展职业道德教育需要从基本的对人待物开始,同时要求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保持对人的礼貌,言行的文明。当学生能理解自己从事行业的特殊情况后,经学校的职业道德教育,就能使得自己及时纠正不足和缺陷,从而提升自己的服务意识,也就是提升自己的职业道德水平。教师还可以开展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在创设的活动中感受到服务意识的重要性,知道恶劣态度和不文明行为对自己的职业工作的不利影响。

三、具体的职业道德要求才能有效

在中职形象设计中用传统说教进行职业道德教育是行不通的,而应该用学生感兴趣的方式提出具体要求,用职业理想激励学生在行动中保持积极的思维导向,在个人责任意识方面,不仅要体现形象设计学习的认真负责,而且要做到内对自己的行为负责,防止出现在工作中推卸责任等现象。在技能方面,要保持高度精神,尽自己的最大努力掌握知识与技术等,以便在将来的工作中把这些知识和技巧融会贯通。在纪律方面,需要逐渐教育学生从他律到自律,不能依靠他人监督,而应该自我约束。

四、职业道德教育用灌输、养成和示范教育相结合的有效形式

在形象设计教学中职业道德教育不能随想而为,而是应该注重一些方法,首先需要用灌输的方式让学生全面了解职业道德教育与自己的职业发展的关系和重要性,使得学生明确自己为什么需要职业道德教育,其次是从上述的行为习惯、理想、责任等方面进行养成教育,使得学生养成严于律己、努力向上、认真负责的行为习惯。同时要让学生观看榜样人物的故事,可以用讲故事的办法,也可用视频进行,让学生在这一过程中了解未来职场考核人员看重的道德品质是哪些,未来自己的职业道德怎么样在实践活动中让用人单位看重,从而获得重用。

总之,在中职形象设计教学中对于职业道德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需要采取很多措施,上述措施只是万分之一,具体的适用性和有效性在不同的学校和学生方面的效果还有待观察,但是学生职业道德品质的提高是教师职业道德教育教学工作必须关注的内容,而且从学生出发才是解决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困境的最有效策略。只有在职业道德教育中关注学生需求,兼顾未来职场的用人趋势及形象设计专业的特点,才能真正实现有效的职业道德教育。

作者:刘巍巍 单位:辽宁省锦州市现代服务学校

参考文献:

行业职业道德范文6

导师深入到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了解甚至熟悉自己的学生,当学生出现状况的时候,导师作出应对,找出对策,这种帮助应该是及时、有效的,这不仅逐渐增强了教师的责任感,而且学生将身心受益,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培养身心健康的全面复合型人才。远程教育颠覆了传统的教学观,改革了传统教学模式,它不受空间的限制,是一场真正的教育革命。导师制是高等教育上的一种改革和探索,更是开放教育行政管理本科教育改革的新思路。导师制作为一种教学管理制度,能够营造一种开放、生动和受教育者真正参与学习设计的教育环境,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学习,使每一个学生的禀赋得到最为充分的发挥。另外导师制也是改善师生关系的有效途径,能有效弥补管理上的缺陷。

二、导师制的运行机制

(一)行政管理专业的导师制活动

自2011年秋季开始,为了深化行政管理专业教学改革,山西电大基础教学部决定以导师制为抓手,以省直开放学院为试点,以开放学院行政管理专业本科学生为对象,实行导师制。导师制由学业导师、学外导师、学友导师组成四个教学小组,对学生进行教学指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全面提升教学能力和服务水平。导师制自实施以来,先后开展了多次活动,诸如入学教育活动、学习指导活动、学习交流研讨以及素质教育考察参观等活动。在活动中,学业导师就开放教育的基本理念、学习准备、学习方法等问题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并就中央电大在线平台、山西电大在线平台的使用及开放教育学习指南课程网络考核等问题对学生进行了技术培训。对行政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专业培养目标、学位申请要求、教育部统考课程、基于网络的课程考核改革等问题进行了系统的讲解。学业导师和学外导师还对学生进行了个别辅导。并重点就入学以来学生的思想状况、学习情况等问题进行了认真的交流,及时帮助学生解决了思想上、学习上的疑惑与困难,以及入学初期面临的各种学习难题。为了帮助学生在期末取得优异成绩,课程的学业导师还在网上专程开辟了课程期末复习专栏,增强了学生的学习信心,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行政管理专业通过建立导师制,努力将开放教育的学生引导到“个别化”、“自主化”的学习模式上来,真正把导师制活动落到实处。

(二)导师制的运行机制

实行导师和学生双向选择。导学员体制出现了不少问题,导学员负责学生工作却不代课,很多学生却仅有一位导学员,工作做不到位,也不可能去教导每个学生做人、做学问,从而导致高校导学员工作难以开展。代课教师作为导师走进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要跟学生实行双向选择,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知识储备、理想追求确定适当的导师,同时也有利于导师根据科研需求充分发挥资源优势,选择自己看中且能担任自己主持的科研课题的学生,更有利于在培养过程中师生双方的磨合。

以制度确保教师的主导作用,在大学新生教育和管理工作中实行导师制,使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健康发展。导师与学生一确立指导与被指导关系就应该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端正学习态度,适时对学生进行个性化指导。同时,学生应该主动参与到导师制工作当中,向导师提出合理建议,推动导师制的发展,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成为最大的受益者。由此可见,导师和学生是在互动中协调有序进步的。学习小组活动与个性化学习指导相结合。个性化学习与学习小组活动相结合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是高校中普遍的学习组织形式。考虑到学生的情感因素,应采取自由组合与教师调剂相结合,教师是导师制活动的主要策划者,指定学习方案和学习目标,再选出一位学习成绩好,责任感强的学生当组长来分配工作,每一位小组成员通力配合,将个人目标与小组成果和教学计划三者有机统一,小组之间也相互竞争,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形成学生个人的良好自主学习能力。因而,以导师制为平台,将对学生的个性化教育同小组学习教育相结合是推进导师制更稳、更快发展的有效途径,与导师制相辅相成,达到理想的教学目的。

网络学习指导与传统指导相结合。网络指导模式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指导模式相比,它是一种可协调性模式,不同于传统模式中的导师,应该关注网络学习中各个成员的需求,引导与帮助他们通过网络途径学习。显然,这种网络学习模式比较先进,根据导师与学生双方的兴趣、意愿与需求,进行指导、沟通。由于模式的灵活性、开放性、自由性,其活动组织难度很大,也不容易控制其发展进度。若组织不力,很容易造成一盘散沙的局面,起不到预期的作用;在效果方面,传统指导模式是一对一,针对性强,能在较短的时间里体现效果,而网络指导模式则由于其指导的开放性难以在短时期里有直接效果,而是需要慢慢使学生熟悉、接纳这种模式后,才能逐步体现它的效果。因传统指导模式有时间性,也就是在教学期限内的教育,往往在毕业后这种指导关系自然结束,只有极少数的关系会延续。而网络指导模式因多种交流联络软件的发展,使得关系大多数可以自然延续,这种关系容易在良性互动中延续下去。从而使学生长期受益,甚至在今后,导师也会因此转换角色受教受益。

三、实行导师制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一)导师制实行中存在的问题

导师资源不足。随着高校招生制度的变革,院校自主招生逐渐扩大,每年新生人数有增无减,大学教育已从精英教育转向大众教育,但是师资队伍与入学新生形成明显差距,师资队伍显然不足。导师不仅要在教学上出类拔萃,而且在学术领域也要有所建树,还要有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显然,符合要求的教师在数量和质量上均不足,这样就自然形成一个导师带多名学生,也就使学校导师制有其名而无其实。我校也存在这样的问题,行政管理专业目前教师资源不均,另外,高校教师的教学任务、行政和科研任务一样不少,本来就师生比例失衡,造成困境更加窘迫。导师责任心不强。大多学校不重视大学生本科生导师制,因为从来都是研究生教育实行导师制,大学里一般都是导学员制,而作为教师本身也不重视本科生导师工作,看不清教书与育人的关系。一些教师认为,作为教师只要负责授业,学生的实际掌握能力与个人素质有关,学的好坏无关自己的事,把教书和育人从思想上割裂开来。即使在指定了学生后,学生见导师次数也很少,甚至从未谋面,更谈不上履行导师职责,这样的导师制如同虚设。我校行政管理专业有多数学生对导师制知之甚少,被动地接受导师制,同样导师也不负责任,没有切实贯彻好导师制,这样对学生的学习成果和今后的择业都极为不利。

(二)完善导师制的主要措施

开展导师一帮一教学活动,优化师资配比。我们给年轻教师配备指导教师,指导教师能给予年轻教师专业的帮助和指导,这种指导关系有利于双方,指导教师愿意奉献自己的时间和精力,有利于整个导师制的良性发展,使年轻教师可以尽快适应教学,提高教学能力,当然也有利于整个专业教学质量的提高。指导教师越是无私,教学指导越有效果。然后逐级导学,由资历深厚的导师根据专业背景指导年轻教师,再有年轻教师根据师生双向选择的办法选择学生。这样的阶层关系,有利于提高导学效率,合理配置师资。本科生导师的工作难度不大,但要付出时间、精力来辅导、关心学生。本科生的导师一定要对学生进行切实的专业指导,导学有画龙点睛之效,这就要求导师本人要有坚实的综合性社会知识和优良的教学能力。熟悉本专业的培养目标,将教学环节节节相扣,上下贯通。

进一步合理化导师制运行模式。要使导师制更加有序有效的运行,要继续开展并且深化实行资深导师和年轻教师有机结合的模式,也就是将我们行政管理专业现行的“一帮一”的教学活动深入的贯彻执行。从制度上要确保人性化的选择导师,现在的学生多为独生子女,娇生惯养,消极怠工,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因此我们要为大学生尽可能按照不同阶段来确立不同导师,根据需要进行调整,缩短学生的适应期,先由导学员为学生提供学业指导,详细介绍学校基本情况,提供方方面面的帮助,让学生适应大学生活,对未来充满憧憬。当学生进入高年级,时机成熟后,根据学生的专业方向和意愿,再帮助学生选择适合的导师,较快的提高学习和科研能力。这样可以增加学生对老师的信任,使本科生导师制事半功倍,以合理的师资获取最大的收益。

加强师生互动。几乎所有的学生都希望导师“学习和生活都要关心”,几乎所有的学生都希望与导师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成为良师益友。但事实上导师和学生间的互动不够,导师制名不副实。学校、老师和学生三方通力配合才能使导师制有序发展,其中任何一方的不配合,就会导致导师制流于形式,导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更是导师制的核心内容,才能使导师制落到实处。我校开放教育行政管理专业实行导师制以来,为学生解决了不少实际的问题,导师的持续关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导师的沟通也帮助学生消除了一些学习疑难,无形中学生的学习能力就得到了提升。导师还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融入到社会实践当中,学生从中受益后,就化被动为主动,,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风气,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学以致用,导师制名副其实地有序运行。2012年5月6日上午,基础部组织行管专业全体导师和开放学院11秋、12春行管专业50余名本科学生赴山西博物院参观学习,学习感受厚重的山西历史文化。此次参观学习活动,作为导师制深化教学改革的一次重要活动,得到了全体导师制成员的广泛赞誉,大家普遍认为,此次活动不仅是一次历史文化赏析的饕餮大餐,也是导师制开展素质教育的积极探索。通过参观学习,激发了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增强了学生报效祖国的责任感与使命感。

行业职业道德范文7

1.1管理制度不够完善

负责对我国铁路企业工作进行内部审计的人员隶属于企业管理人员,导致有关审计人员的奖惩制度不健全、不完善,从而影响审计部门工作人员工作的积极性与责任感,降低各种审计与核对工作的制约力和要求,进而降低执行力。另外,监督机制的不完善使铁路企业内部出现组织混乱、权责不清的现象,管理制度、组织结构与企业执行力不匹配,上下级工作出现矛盾与冲突。一旦产生问题总是相互埋怨、推脱责任,这将直接降低企业的执行力。

1.2领导决策能力不足

科学合理的决策是企业执行力的保证,能有效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促进铁路企业的稳定发展。但铁路部门的一些领导者缺乏管理与实践经验,凭自己的经验与常识进行决策,缺乏与下级的沟通讨论,导致决策结果不尽如人意,但下级又完全服从于上级领导的指挥,在工作中一旦出现问题,领导就会对下级进行批评与职责,而不进行反思。这种情况的长期产生,将会间接导致执行力不到位。因此决策的科学性与严谨性在铁路企业的发展中是很重要的。

1.3员工工作积极性低

受历史管理经验的影响,铁路企业的管理呈现出极为被动的状态,员工被动接受命令,没有独立的思考与计划,惰性蔓延。另外,员工为使领导满意,不考察工作实际,仅按照领导的喜好工作,使整体工作方向产生偏颇。

1.4缺少优秀的执行文化

优秀的企业文化对提高企业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完善铁路企业的工作管理有重要作用。形成企业执行力的有效途径之一就是形成优秀的执行文化。执行文化是企业核心价值观的体现,如果没有优秀的执行文化来凝聚员工,就很容易导致员工工作涣散、执行能力低下的现象发生,降低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2有效提高铁路企业管理中执行力的措施

2.1健全完善管理制度

健全完善管理制度将对铁路企业的执行力形成重要保障,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制度也要根据现实情况做出相应的调整,以保证工作开展的合理性与有效性。健全完善管理制度,能有效保证工作流程合理划分、权责清晰。要细化工作流程与标准,确定责任人,保证问题产生时有专人负责解决。完善考核奖惩制度,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与责任感,提高其专业素质。完善监督制度。监督制度不只是对下级员工工作的监督,也要对上级领导的工作与决策进行监督与考核,保证决策的科学性与可行性,提高铁路企业的管理水平,确保执行力的实现。

2.2提高员工的积极性

提高员工的积极性与责任感是提高执行力的关键。要全面分析员工的能力与素质,将人员安排到适合自身发展的岗位,保证人尽其才。形成良好的竞争机制,关键岗位择优录取,选择高素质的专业人才到企业内部任职,并为之提供广阔的晋升空间。定期对工作人员进行培训,提高他们的专业技能素质,提高工作执行力。

2.3制定科学管理目标

铁路企业管理者要从全局出发,规划整个铁路企业的工作,制定阶段性的目标,使企业的发展与社会发展、市场竞争等要求相适应。制定目标时要与下级员工共同探讨,广泛听取员工的意见与建议,并深入基层进行调查实践,制定与目标相符的战略规划。在战略投入实施过程中,及时评估与反馈战略目标,一旦出现与现实目标要求不相匹配的情况,要及时调整,确保铁路企业工作的有序性与有效性。

2.4形成优秀的执行文化

优秀的企业文化有利于增强企业员工的凝聚力。铁路企业是否具有较高的执行力,关键在于能否形成优秀的执行文化。首先,要发挥领导的引导作用。企业领导要认真负责、亲自参与实践,以鼓励基层员工积极热情地投入到工作中,增强工作认同感和责任感;其次,要形成良好的团队精神。在团队合作中,成员间的相互鼓励与促进,将为员工的日常工作提供动力,同时也有利于形成良好的工作氛围,增进员工间的感情;最后,企业员工还要有毅力、能坚持。铁路工作具有重复性的特征,但其意义重大,对铁路的安全有着重要影响,因此,一定要形成坚持不懈的企业文化氛围。

3结语

行业职业道德范文8

坚持以人为本,围绕企业职工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从正反两方面形成了以“八荣八耻”为内容的职业道德荣辱观。职业道德荣辱观的主要内容有:以珍爱生命为荣,以危害安全为耻;以自主管理为荣,以等靠依赖为耻;以一专多能为荣,以一无所长为耻;以精细规范为荣,以粗放马虎为耻;以节约降耗为荣,以低效浪费为耻;以诚信文明为荣,以假滑愚蛮为耻;以互助友爱为荣,以拆台内耗为耻;以勤劳奉献为荣,以懒惰自私为耻。

提出珍爱生命,凸显出企业以人为本,关注安全、关爱生命的科学发展观,体现了“企业一切为了职工”的企业宗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煤矿很多事故都是行为不规范、生命安全意识淡薄造成的,改变这一现状就是要依靠规范职工行为,建立道德荣辱观体系,提高职工生命的意识来保证。因此,加强职工职业道德教育就是要让职工认识到,安全是自身的根本利益,我们要敬畏并珍惜生命,如果在工作过程中违章蛮干,就是对自己不负责,更是对家人和企业不负责,是一种不道德行为。

针对煤矿职工长期以来思想、作业习惯而造成等靠依赖的惰性和惯性,以及少数职工工作缺乏热情和激情的现象,企业提出了职工的自主管理。实现自我管理,就是要调动职工内在积极性,增强职工的奉献意识和责任意识,坚决消除等靠依赖的思想,不能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自己做好自己的事情,自己干好自己的工作,增强职工的自觉性、主动性和自律性。提出一专多能就是要解决部分职工文化素质偏低,学知识、学技术风气不浓的问题。

这是实现班队自主管理,职工自我管理的需要,让职工清楚,靠本事吃饭,凭贡献拿钱,而文盲、没文化、没知识、没技能是耻辱的。因此,企业要培养一专多能的职工队伍,提升职工自我学习的积极性。实行精细规范管理,克服粗放马虎是企业现代管理的现实需要,也是推行企业自主管理的必然要求。要求企业的各项管理工作都要力求做到简洁、直观、规范和有效,杜绝简单化、不注重实效的形式主义。

树立节约降耗为荣的职业道德荣辱观,也是要求每位煤矿职工都要从自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每一件小事做起,养成节约降耗的良好习惯。“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是体现煤矿企业职工诚信文明最淳朴的品质,提出诚信文明这一点就是要发扬优良传统,倡导文明,继续提升煤矿职工的形象。而提出、倡导和树立互助友爱为荣,以拆台内耗为耻的煤矿职工职业道德荣辱观,也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现实意义。树立勤劳奉献的职业道德教育观,就是教育企业职工热爱企业,立足岗位,干好本职工作。践行职工职业道德荣辱观,应从以下方面和途径加强职业道德教育职工职业道德教育是一种他律走向自觉的过程,必须通过丰富多彩的教育形式和潜移默化,把职业道德荣辱观要求逐步灌输到企业职工的意识当中,内化在心,固化在行,化作大家自觉的行动。

加强矿情、形势教育。通过各种媒体和直线宣传的形式,不断进行安全生产形势和任务教育,用企业的改革发展和人们享受到的成果,教育职工珍惜来之不易的发展局面,做到知荣明耻。特别是要用职工身边涌现出的先进人物的事迹加强职工职业道德教育,用先进人物的道德情操和敬业精神影响和感召广大职工。

根据职工职业道德状况和教育内容,不断探讨教育形式和教育方法。把职工职业道德建设与安全生产相结合,联系安全生产实际,通过事故案例、亲情帮教和学习培训等形式,教育职工珍爱生命,注重安全,搞好自保、互保、联保,做到自主管安全技能和职业道德培训。

开展职工职业道德教育,通过企业文化、企业精神的学习教育,形成共同的理想和信念。充分发挥宣传思想工作“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凝聚人、引导人、鼓舞人”的作用,用职工喜闻乐见的形式,举办各种活动,宣传企业理念、企业精神、职工职业道德规范,陶冶职工情操,张扬职工才华与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