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理论论文范例

生态理论论文

生态理论论文范文1

1.1信息生态的内涵

信息生态学是信息科学与生态学交叉融合形成的一门交叉性学科,构成其理论的基础是生态学与信息科学理论基础的总和。由于信息科学的范围过于宽泛,信息生态这一理论的提出为其提供了一个理论框架。生态学系统的研究对象为多种生态要素在复杂的动态时空中发生极其复杂关联的生态系统。信息生态问题是人们在信息时代面临的一个重要且跨越多学科领域的复杂问题,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并积极投身信息生态的研究中,其研究内容涵盖信息生态系统、信息生态环境、信息生态平衡、信息生态危机、和谐信息社会等多主题,呈现出多级分层和不断演化的形态。目前学者们对信息生态学的研究包括对它的学科范围进行研究,以及对其中的关键要素的研究,例如:信息生态圈、信息生态链、信息生态位、信息生态系统以及信息生态因子、信息生态系统的演化规律等。信息生态系统是信息生态学的主要研究对象。信息生态具有多样性的特点,每个信息因子处于不同的信息位上,信息生态系统的复杂性为每一信息因子的存在提供了可能。信息生态具有协同演化的特性,同样在信息生态中新思想、新技术、新专业的涌现或者是信息人自身态度的变化也将影响信息生态的演化。

1.2信息生态系统要素

信息生态系统是信息自身与生命体及其周围环境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有机整体。狭义的信息生态研究发轫于本世纪中叶,当时它不包括人和社会环境的内容,仅局限于生物信息的产生、传递和接受等内容,如今广义的信息生态研究应包括人和社会环境的内容【1】。信息生态系统的要素特征决定其复杂性、多样性、系统性以及演化性的基本特征,且这些特征具有普适规律,所以本文将信息生态系统作为一个大的环境来分析其背景下的企业生态系统的结构特征及管理规律。

1.3企业生态系统

企业生态系统就是借用自然生态系统的概念,来解释企业组织内部及企业组织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企业组织不是孤立存在的,企业与生活在他周围的其他相关企业和组织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与其外部环境通过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构成了一个相互影响、相互依赖、共同发展的统一体。企业不仅受到自然环境的限制,更重要的是受到变化越来越剧烈的社会环境的影响。企业本身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它不断地与其生态环境发生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企业生态环境的复杂性使得企业与其环境的相互作用异常复杂;此外,企业生态系统中自然资源与社会资源的转化过程离不开人类的活动,企业生态系统受“人类活动”的影响相当显著,比如科学技术的进步、政策的变化、体制的改革等等都会使企业生态环境发生极大的变化【2】。对于企业外部来说,物质环境、经济环境、社会环境,是影响企业生存以及发展的重要信息因素。企业生态环境是指围绕生命主体、占据一定空间、构成生命主体存在的条件的各种物质实体和社会因素。除了物质、经济以及社会环境之外,企业的竞争对手也是影响企业发展的重要的外部环境因素,这也是企业在制定和确定自身核心竞争力和制定企业战略重要的参考因素【2】。企业生态系统是以企业为核心的,特别是拥有核心能力的主导企业,从其构成成员的紧密性和重要性的不同,可以将其划分为三个层次:核心生态系统、扩展生态系统、完整生态系统。核心生态系统主要包含主导企业及其供应商、分销商、顾客等要素:扩展生态系统是在核心生态系统包含这些要素的基础上加上供应商的供应商以及顾客的顾客要素;涵义最为全面的是完整的生态系统,他还包括政府组织、风险承担者、竞争机构以及外部宏观环境要素等等。对于企业内部环境来说,高度集成化的信息生态系统根据职能划分为驱动力(信息生产者),工作流为主线(信息传递者)将信息反馈到企业内部各部门或者企业外部的供应商(信息消费者),进一步进行信息处理工作,在企业内部每天处理业务的同时,会有大量的信息在企业信息管理系统中产生,形成大量的信息流在各部门或层级之间流转,从而推进工作流的进行,信息的产生、传递、消费都无时无刻不在发生。以目前较为发达的SAP系统为例,其中包含了生产计划(PP)、物料管理(MM)、销售管理(SD)、财务会计(FI)、管理会计(CO)、财产管理(AM),以上6个模块为企业运营的核心模块,另外还包含了:质量管理(QM)、项目管理(PM)、人事管理(HR)、信息管理(IS)、工作流(WF)、项目系统管理(PS)。SAP系统是高度集成化的企业管理软件和信息生态系统,支持多接口可与多种系统集成,内部有开放的代码编写环境,开发人员可以进入软件的底层,直接利用系统提供的计算机语言或者自定义表结构来满足不同的业务需求。由于企业内部的生态系统中的各个模块的紧密联系以及相互作用,形成了一个集采购、库存、生产、销售以及财务相互作用为一体的负责的企业生态系统,因此也决定了SAP系统的高度集成化,每一个业务模块从采购到库存以及生产相关的环节都在业务流程上有着相互影响和制约。在受到内因与外因的共同作用时,企业有可能在竞争的环境中经历共生发展、协同发展以及蜕变或者企业种群变动的变化。

2企业生态系统中的复杂网络

2.1企业生态系统的复杂性

企业生态系统是一个典型的复杂系统,它由种类繁多、数目庞大的企业以及复杂的企业生态环境相互作用而构成,更重要的是这一系统还包括最复杂的系统——人,由于人类的理性以及非理性更增加了企业生态系统的复杂性。经过总结学者们的研究成果,得出企业生态系统的复杂性主要表现为。

(1)演化性。

即系统由简单到复杂的进化特性,它是所有复杂系统得以产生和存在的根本原因。企业生态系统作为典型的复杂系统更表现出典型的演化特性。具有现代意义的企业诞生也就是最近200年的事。当时,企业的数目还不多,企业之间你死我活的生存竞争几乎没有,企业的雇员被当作会说话的机器只是简单地完成固定的工作,企业生态系统刚开始形成,整个系统相对来说是简单的。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各种类型的企业不断出现,企业雇员的素质不断提高,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企业生态系统也逐渐由简单变得复杂起来。演化特性造成了企业生态系统的动态复杂性。

(2)理性与非理性。

虽然企业是企业生态系统研究中的基本单位,但是企业及其生态环境都少不了人类的参与,企业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特性上必然要打上人类理性及非理性的烙印。一方面,在竞争性的企业生态系统之中,博奕者的理性(智慧、策略等)产生局部最优与全局最优的矛盾;另一方面,由于人类的情感、偏好、意志等非理性的存在使得企业生态系统的复杂性大大增加。

(3)自组织、自催化性。

企业生态系统的发展有明显的自组织及自催化现象,即企业生态系统由于系统内部的相互作用而不断进化。比如,企业之间的竞争所导致的企业之间以及企业与环境之间的协同进化。

(4)层次性与多样性。

企业生态系统是由大量的处于不同层次的组分相互作用构成的,首先企业本身就是一个复杂系统,它下面有不同的战略单元或部门,部门下面有各种不同的团队,而构成团队的又是世界上最复杂的系统——人。从宏观审视,企业之间可以建立企业联盟、企业的上下游可以构成企业生态链,相同性质的企业可以构成行业群落、同一地域的所有企业构成企业群落、企业群落与环境相互作用又构成区域企业生态系统,各个区域企业生态系统相互作用才构成完整的企业生态系统。企业生态系统中不同层次、不同组分之间的相互作用造成了企业生态系统的结构复杂性。

2.2信息生态系统中企业生态系统的复杂网络

企业生态系统中每一个信息子处在不同的生态位上,如果生态位重叠的部分较大则构成竞争关系,如果重叠的部分较小且依存程度较大的为共生关系,处于不同生态位上的信息子也有可能既是协同发展的关系也是共生关系。如果不同信息子之间的交叉程度较大则会形成较为复杂的网络,形成拓扑关系(一个节点有多条边)。在企业外部生态系统中,企业不仅受到自然环境的限制,更重要的是要受到变化越来越剧烈的社会环境的影响;企业对其环境的影响也比生物体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大得多。企业本身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它不断地与其他生态环境发生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企业生态环境的复杂性使得企业与其环境的相互作用异常复杂;此外,企业生态系统中自然资源与社会资源的转化过程离不开人类的活动,企业生态系统受“人类活动”的影响也相当的显著,例如科学技术的进步、政策的变化、体制的改革等等都会使企业生态环境发生极大的变化。在企业内部生态系统中,销售订单会直接指导生产计划,生产计划产生之后就会对物流需求计划提出要求从而引发采购行为,在采购收货的时候库存管理会被触发,同时收货的时候会产生发票校验以便财务对账使用。这一系列的业务活动产生于供应链上,且每一个活动可以作为一个信息子来看待,它们的关系是共生关系也是协同发展的关系,每一个信息子之间的信息链的断裂都会影响整个流程的正常进行。而当这些信息流在供应链上流转的同时,质量管理、项目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也同时在进行,这些信息子之间没有必然的共生关系但是却协同作用于整个供应链中。质量管理贯穿整个生产、物流、销售、服务等各个环节,帮助企业整合支离破碎的业务流程,其质量管理模块支持企业的质量管理需求;项目系统管理可提前拟定出计划,指导生产、备料以及采购优化流程管理,并且项目系统管理贯穿于整个计划实施的过程中,有监督管理的作用;人事管理,包括人力资源总体规划、员工招聘、员工培训、员工职业发展规划、考勤管理、薪资福利、员工绩效和员工关系等。

3企业生态系统复杂网络的系统动力学模型分析

3.1系统动力学相关理论及模型概述

系统动力学是一门分析研究信息反馈系统的学科,也是一门认识系统问题和解决系统问题的交叉综合学科。从系统方法论来说:系统动力学是结构的方法、功能的方法和历史的方法的统一。它基于系统论,吸收了控制论、信息论的精髓,是一门综合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横向学科。构成系统动力学模型的基本元素包含“流”与“元素”。“流”分为“实体流”和“信息流”;“元素”包括“状态变量”,“速率”和“辅助变量”。系统动力学建模有3个重要组件:因果关系图、流图和方程式。因果反馈图描述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是系统动力学的重要工具;流图帮助研究者用符号表达模型的复杂概念;系统动力学模型的结构主要由微分方程式所组成,每一个连接状态变量和速率的方程式即是一个微分方程式。系统动力学中以有限差分方程式来表示,再依时间步骤对各方程式求解,呈现出系统在各时间点的状态变化。

3.2企业生态系统的动力学模型分析

下文将利用系统动力学的因果关系模型图来分析企业生态系统的外部环境信息因子对其运行机制的影响,以及企业生态系统的内部各个核心模块中的信息因子的作用关系。反应了企业生态系统的外部环境对企业的影响,科技、市场需求以及政府和科学技术的支持都对企业生态系统的运行机制有着积极正面的影响。反应了企业生态系统内部信息因子的作用关系,形成了以生产和销售拉动需求的正负反馈因果关系图,每个箭头都有信息因子流入,被箭头指向越多的信息节点说明在企业生态系统内部的能级越高,它的变化会带来联动的影响。无论在企业生态系统的内部还是外部,各信息因子间都有相互作用的关系,一部分是制约一部分是促进,从而形成了竞争和互利共生的关系。在每一个因果关系图中信息流都顺着箭头的方向进行流转,为了保证信息能顺利且准确的传递到下游,必须控制好每对信息因子之间的信息链有无断裂或者不对称的现象。而且可以根据关系图直观的看出哪些因子是处于信息生态链的上游,哪些信息因子处于信息生态链的下游。在做出正确的分类和判断以及影响分析之后,管理决策者可以划分其管理的优先级,并合理地安排人力物力于此因子上发生作用。并且在容易发生信息生态链断裂的区域重点监控防御以便适当降低管理风险。

4结语

生态理论论文范文2

1.1煤矿概况

该矿是由原先的3个煤矿及扩大区原地整合而成,3个煤矿均于2009年之前关闭。煤矿位于陕西省府谷县新民镇西,面积约9km2,开采33、44和52煤,单水平斜井开拓,长壁综采一次采全高采煤法。地面工程包括工业场地(在原先一个煤矿的工业场地基础上改扩建而成)、排矸场(新建)及炸药库(新建),场外道路包括工业场地进场道路及炸药库进场道路。目前井下、地面工程已基本完成,正在进行设备安装。

1.2方案范围

根据煤矿已批复的环境影响报告,煤矿生态调查范围为煤矿边界外扩200m,面积约12km2。评估区包括场地区、排矸场区、道路区、地面塌陷区及5年地面塌陷区,面积约5km2。

2生态环境调查

2.1矿区生态环境现状调查

本区地处我国西北内陆,属于中温带干旱、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年蒸发量相当于降水量的4倍。区内地表水系属黄河水系,均为季节性河流。调查区地势西高东低,相对高差约252m。地貌类型为河谷阶地和黄土梁峁沟壑,以黄土梁峁沟壑为主。土地利用现状类型为耕地、林地、草地、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城镇村及工矿用地和其他土地共6个类型,其中草地面积最大,约占调查区面积的60%。植被类型为典型的草原植被,代表群系为铁杆蒿群系。植被覆盖度以低和极低覆盖度植被为主。土壤类型以栗钙土为主,存在极强烈水力侵蚀。根据现场调查,调查区发现由采煤引起的大型地面塌陷1处,由原先的3个煤矿于2003至2009年开采33煤上分层形成,由于均采用房柱式炮采,现场调查部分区域已产生塌陷坑及裂缝,而局部还未塌稳,所以该塌陷现状稳定性较差,威胁耕地0.9030km2、林地0.2361km2、草地2.1020km2及裸地0.0075km2。

2.2生态环境破坏与影响调查

2.2.1场地区

工业场地占地11.45hm2,为采矿用地,目前正在建设,经过现场调查,除生活福利区有少部分已完成了绿化外,大部分区域还存在未绿化区域。整合前2个煤矿的工业场地还未进行闭坑治理,对生态环境将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2.2.2道路区

煤矿新建道路为工业场地进场道路及炸药库进场道路(后统称“道路区”),总占地1.10hm2。经现场调查,两条道路均已绿化完毕,对生态环境影响较小。整合前煤矿的进场道路均是在乡村道路上扩建的,目前已作为村民生产生活使用。

2.2.3排矸场区

占地0.27hm2,经现场调查,目前还未堆积矸石,对生态环境影响较小。整合前煤矿产生的矸石均被周围砖厂拉走综合利用。

3生态环境影响预测

3.1开采区影响预测

经过预测,煤矿5年期将会对部分乡村道路造成损坏,从而影响车辆及行人的正常通行。此外5年开采产生的地面塌陷还将影响0.4km2的原有地面塌陷,造成土地资源的破坏。根据土地利用现状图、地面塌陷不同区域的变形程度,对煤矿5年区内受影响的土地类型、面积及影响程度进行预测。

3.2场地区及道路区影响预测

场地区及道路区均为采矿用地,预测5年期无新增占地,两者对生态环境影响较小。整合前2个煤矿的工业场地对周围生态环境也将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

3.3排矸场区影响预测

预测5年期每年约有1.35×104t矸石堆放,将对周围生态环境产生一定影响。

4治理措施及工作量

4.1地面塌陷区

治理范围包括了原地面塌陷区及5年地面塌陷区。

4.1.1裂缝充填

采取周边以及裂缝上坡方向就地取土的方式人工充填,经计算,裂缝填充面积11.31hm2。

4.1.2耕地恢复治理工程

主要为土地平整。即对起伏不平不便耕种的塌陷地,通过就地平整法进行挖补平整,保证标高基本一致,有利于耕种和植物的生长。经计算,需要平整土地30.30hm2。

4.1.3林地恢复治理工程

由于此区域的特殊性,林地及园地复垦主要采取的是对受损的树木,及时扶正树体,保证正常生长。经计算,需平整土地0.12hm2,抚育林木约149株。

4.1.4草地及裸地恢复治理工程

对填充后的土地进行人工平整;土地整理后,选择优良草种播种,进行草地改良;严禁放牧,尤其在复垦恢复阶段。需要平整土地1.12hm2,需要紫花苜蓿草籽33.35kg。

4.1.5乡村道路治理

由于5年区内道路都为土路,仅进行裂缝充填。

4.2场地区

4.2.1新建工业场地

计划在生产区及生活福利区种植侧柏、油松两种乔木以及紫穗槐灌木和草籽,植树面积2.83hm2,需要苗木(含紫穗槐)3208株,种草面积3.83hm2,需要草籽114.91kg。

4.2.2整合前原有工业场地的治理

整合前两个煤矿的工业场地占地面积分别为3.21及2.79hm2。共需场地平整6.00hm2,草籽选用紫花苜蓿,共需草籽180.0kg。

4.3排矸场区

对5年新增矸石进行治理,需0.15hm2顶面进行压实并平整,覆土0.3m后种草绿化,共计绿化0.15hm2,需覆土750m3,种草面积0.15hm2,草籽选用紫花苜蓿,共需草籽4.5kg。

5结论

生态理论论文范文3

城镇生态环境多元主体治理模式是政策工具选择的前提。城镇生态环境是城镇人口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空间,根据生态环境的整体结构、功能特点和基本属性等,可将城镇生态环境分为三大类:一是水域生态环境,主要包括河流、护坡、水库等;二是地域生态环境,主要包括政府机关、商贸、住宅、工业企业、开发区、绿化、公路、铁路、机场、古迹旅游等建设用地;三是空域生态环境,即一氧化碳、二氧化碳、雾霾和空气粉尘等。城镇生态环境大部分都属于公共产品的范畴。对城镇生态环境治理存在多种模式,具体来说,主要有以下几种:

1.1政府垄断的单一模式

政府在城镇生态环境治理中既是资金的提供者,也是城镇生态环境主要的执行者和维护者。政府的治理方式主要有管制、强制执法和严格征税等,而这容易造成社会矛盾和冲突的发生。这种单一模式存在着内在的缺陷。首先是资金的短缺。城镇生态环境治理需要充足的资金,这关系到治理的效率和效果。在政府垄断的情况下,城镇生态环境治理的资金只能依靠政府来提供。近些年来,政府通过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加大了对城镇生态环境治理的投入,但这只是杯水车薪,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资金短缺的状况。由于政府在城镇生态环境治理方面的失灵,不仅会导致政府寻租,还会导致城镇生态环境陷入“治理—破坏—再治理—再破坏”的恶性循环,使过度治理和治理不足并存。在政府垄断城镇生态环境治理的情况下,由于缺乏竞争机制,容易使政府陷入官僚制困境,从而不可避免地产生城镇生态环境治理的低效率,甚至是无效率。此外,政府垄断还会导致城镇生态环境治理的边际效用递减,影响治理效果。

1.2政府与企业结合的二维模式

在城镇生态环境治理方面与企业进行合作治理,既可以克服政府失灵,又可以弥补市场自身的缺陷,这是实现城镇生态环境有效治理的重要途径之一。在城镇生态环境的治理过程中,政府以实现公共利益最大化为根本目的,而企业则是以追求营利为最终目标,出售产品和服务获取最大利润。在政府与企业的二维治理模式中,政府是公共利益的代表者,为了公共治理发挥最大效用,会允许或授权企业参与到生态环境的治理中来,因为企业既拥有政府无法比拟的雄厚的技术基础和专业设备,又能够实现城镇生态环境的源头治理,而政府只需要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进行监管。在这二维治理模式中,政府最主要的任务是提供相应的政策工具为企业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提高企业的积极参与性,从而实现政府和企业的合作双赢。

1.3政府、企业和社会联合治理的多元模式

在多元的联合治理模式中,政府、企业和社会组织共同参与到城镇生态环境的治理中来,三者之间形成了相互补充、相互支持、相互监督的关系。政府在城镇生态环境治理的过程中处于主导地位,可以出台相关政策和完善法律法规,吸引企业参与到生态环境治理中来。而社会组织作为政府的“减压阀”和“稳定器”,与政府相比,社会组织更具专业性和灵活性,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对城镇生态环境更为敏感和关注,能创造出比政府更低的公共治理成本和带来更高的效率。与企业相比,社会组织更具有志愿性和公益性。鉴于目前我国社会组织发展规模较小,力量薄弱,政府可以通过购买等形式给予社会组织鼓励和扶持,发挥其在城镇生态环境治理中应有的作用。此外,社会组织是由具有不同利益动机的群体组成的,不能作为统一的整体从社会的全局考虑问题,这就需要政府给予引导和规范管理,使其从社会整体利益出发。在这三种模式中,多元治理模式可以对城镇生态环境进行全覆盖,实现城镇生态环境的全方位治理。政府政策工具的选择是多元治理模式有效运转的重要前提,因此,政府要从多元治理模式出发设计政策工具。

2城镇生态环境治理政策工具选择的种类

对城镇生态环境治理的政策工具应该进行分类,以方便政府确定选择的范围。国内外学者对政策工具分类有着不同的分类方式。在这里,我们将借鉴华中科技大学徐顽强教授提出的公共政策工具的类型所作的分类,将政策工具划分为七大类,并按照政府介入程度由高到低进行排序,即管制、直接供给、市场性政策工具、财政性政策工具、社区治理、志愿者组织、个人与家庭。下面,按照不同的政策工具在城镇生态环境治理中的重要程度,对主要的政策工具分别进行描述:

2.1政治性工具

政治性工具就是政府在政治权威和公权力的前提下,运用法律、法规等约束和规范公民、社会组织等相关主体的行为,促进社会管理目标的实现。政治性工具主要包括管制和直接供给。管制首先是确定一个政策目标,然后对政策目标群体某些特定的进行强行要求和禁止。其中管制的内容有经济管制和社会管制,经济管制主要是对自然资源产品价格、市场供求、资源稀缺程度、生态环境损害成本、修复效益,以及对一些高污染企业的进入和退出行为进行管制。企业参与城镇生态环境治理,对政府来说,经济管制是不可或缺的政策工具;而社会管制在保护生态环境方面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例如对一些污染企业进行取缔。直接提供就是在公共预算的前提下,由政府直接提供产品和服务,在政策工具中属于消费性支出政策。城镇建设用地和绿化用地等更多地要靠政府直接提供。政府直接提供的社会性需求领域较为广泛且处于政府内部运作,必须掌握重要的信息和资源,允许内部化交易,是一种成本较低的政策工具。但由于政府是参与生态环境活动的唯一主体,可能导致治理成本过高,而且,还存在着在治理过程中由于政府部门职能交叉使工作人员执行困难。更为重要的是,在现行财政体系和转移支付不足的情况下,根本不能对城镇生态环境进行高效治理。

2.2经济性工具

经济性工具就是在市场规律正常运转的前提下,利用工商管理技巧和经济刺激措施来指导和规范社会目标群体行为,实现社会政策目标的手段。政府运用经济性工具,既给予企业充分的自主权,又能不同程度介入其决策的形成过程。经济性工具主要有市场性政策工具和财政性政策工具这两种,其中市场化政策工具的内容包括市场自由化、市场促进化和市场活泼化。市场自由化主要是允许更多的参与者(企业、社会组织)进入到城镇生态环境治理中来,解除市场管制。市场促进化主要是创造市场化的产品,政府可以发放污染许可证,允许企业排放一定量的污染物,但要其付费。市场活泼化主要是通过契约外包,与营利或者非营利性组织签订契约,来提供垃圾清理、街道清洁、道路绿化等公共服务。总之,市场机制的政策工具的最终目的是实现社会资源的最优配置,提高社会治理效率,促进城镇健康发展。在财政性政策工具方面,政府可以通过征费、课税等方式,对企业污染造成的负外部性成本行为(如空气污染)征收税费,约束企业行为,从而达到政府治理目的。

2.3社会性工具

社会性工具建立在自愿基础上,很少或几乎没有政府的介入,以实现社会资源优化配置、分配社会福利为目标。其主要包括社区治理、志愿者组织、个人与家庭。城镇社区内的垃圾处理、绿化等,可以由社区居民自行规划,政府可在此基础上给予相应的补贴。志愿者组织又被称为“社会中介组织”或“民间组织”,可以弥补政府和市场在城镇生态环境治理方面的失灵。城镇大部分生态环境的治理,志愿者组织都可以参加,如街道清洁、植树种花、生态文明宣传、垃圾回收、环保巡逻纠察等。志愿者组织参与城镇生态环境治理有利于减低政府公共治理成本,但这必须以志愿者组织的发育状况为前提。总之,随着公民社会的崛起和第三部门的发育,社会性工具的使用将会得到不断的加强。

3城镇生态环境治理政策工具选择的的依据

在消费特点上对城镇生态环境进行分类是政策工具选择的依据。从消费特点上对城镇生态环境进行分类,可以分为纯公共产品的生态环境、俱乐部产品性质或公共资源性质的生态环境。

3.1纯公共产品性质生态环境的政策工具选择

纯公共产品性质的生态环境在消费过程中,具有消费的非竞争性和受益的非排他性,较为典型的是空气、环境保护、免费公园、公共座椅、公共厕所等。俱乐部产品性质或公共资源性质的生态环境,大部分的生态环境都属于这一类,如公共草坪、矿产资源、公共牧场、公共池塘、公共河流、公共渔场等等。对于这类性质的公共产品,政府应该选择政治性政策工具来进行治理。

3.2俱乐部产品或公共资源性质生态环境的政策工具选择

生态理论论文范文4

一、生态移民的缘起

在当代,随着世界人口的快速增加,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变以及社会转型进程的加快,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也遭到严重的破坏,在一些地区甚至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这反过来对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造成灾难性的影响。因此,以美国生物学家卡逊的《寂静的春天》为代表,人类开始了对环境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工业生产及人类对自然界的过分开发与索取固然使社会物质财富得到极大的改善,但因此带来的环境污染和生态变迁也使整个人类社会不仅付出了诸如失去碧空蓝天、青山绿水、花香鸟语的良好生态环境,而且也带来洪涝灾害加剧、全球气候变暖、极端天气的频繁出现、沙漠化的扩大、沙尘暴的不断增多等沉重代价。日益严重的生存现实迫使人类在反思自己历史的同时,也在重新评估人类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的互动关系。总之,生态环境的恶化无疑已经成为人类在当代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而通过生态移民则是很好解决这一问题的路径。

二、生态移民新区社会管理创新面临的困境

1.社会管理创新理念缺乏

根据课题组的调研,在生态移民新区,有些地方政府仍然没有认识到社会管理之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因而重经济建设和经济增长、轻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的思想仍然十分突出。特别是一些领导干部仍然只是重视发展经济,以招商引资,追求GDP增长为主要工作目标和任务,对社会建设重视程度不够,对社会建设研究不足,对社会建设投入不够,积极主动推动社会建设力度不够。这样一来势必会影响生态移民新区和谐社区及和谐民族关系的构建,同时也影响当地扶贫工作及经济社会各项事业的顺利发展。

2.社会管理创新手段单一

生态移民新区社会管理工作是一项系统工作,需要包括政府、社会组织、市场乃至个人的共同参与,全面推进。但目前社会管理的主体仍然是政府,由于政府的能力及精力有限,政府不能也不可能做到对所有社会事务的大包大揽,从而实现政府治理的最佳效果。这就需要作为发挥社会的自治功能、中介优势与社会减压阀的作用的社会组织的积极参与,但目前生态移民地区社会组织数量偏少、而且规模小,尤其是承担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的社会组织更少,远远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因此,社会管理手段的单一无疑会对生态移民新区的社会管理创新工作带来诸多负面影响,社会管理创新效果可想而知。

3.社会管理创新投入不足

与发达国家和地区减少经济性支出比重不断提高社会性公共服务的普遍做法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由于生态移民新区地方政府的主要精力与财力都投入到经济建设中去,对社会建设投入严重不足,从而导致当地政府履行社会管理的职能薄弱,进而严重影响了当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推进与实现。具体而言:一是教育公平问题引人关注;表现在农村义务教育欠债严重,城乡学校教学质量差别较大、部分农村儿童失学现象严重;二是卫生公平性引人关注;表现在农村医疗资源缺乏,社会医疗保障不健全,农民大病重病看不起;三是公共文化问题引人关注;表现在公共文化设施不健全,公共文化活动缺乏,公共文化经费偏少。

4.社会心理建设比较滞后

从社会管理创新的深度要求来看,生态移民新区社会心理建设还存在着诸多不适应。一是一些因社会心理问题引发的群体性事件往往容易与宗教、民族、甚至政治问题联系起来,这就使得在民族地区社会管理的形势较为敏感、复杂与棘手。二是社会各界对社会心理建设工作不够重视。在整个社会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大环境下,很少有人关心农村弱势群体的生产生活、喜怒哀乐。其家庭矛盾、社交障碍、个人挫折全靠自己消化。三是社会心理建设缺乏相应的规则。由于贫富差距不断加大,弱势群体对社会利益格局调整的心理预期不抱多大希望而导致社会心理失衡时,势必对国家政策与政府部门产生不满情绪。如果不加以有效的疏导,任其蔓延,必然给社会安定造成极大的危害。

5.社区人才队伍建设滞后

从实际情况看,生态移民新区的社区人才队伍建设普遍严重滞后,主要承担社会福利、社会救助、社会慈善、残障康复、优抚保障、社区建设、司法矫正、教育卫生等工作,困难救助、矛盾调处、权益维护、心理疏导、行为矫治等社会管理和社会服务工作的社会工作者寥寥无几。即便有,也大多年龄偏大、知识层次老化、素质不高、甚至没有受过严格科学的专业培训。这样就很难适应新时期社会工作的需要。另外,社会工作这一新型职业至少在欠发达地区尚未得到广泛了解和认可,其培养、评价、使用、激励等机制也存在一定程度的缺失现象。

三、生态移民新区社会管理创新的路径选择

社会管理创新是实现脱贫致富的重要前提与保障,也是移民新区实现可持续发展、建设和谐富裕美丽新家园的关键之所在。“十二五”时期是生态移民新区建设的关键时期,各级政府既要聚精会神抓生产、一心一意搞建设。同时也要创新社会管理工作,加大社会建设的力度。

1.积极转变政府职能,明确政府社会管理创新的责任和使命

回顾改革开放30多年的历史,总体来说,这一时期是普惠制时期,每个人都受益不浅,但是某些阶层比其他阶层受益更多。尤其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零和游戏”的色彩愈加明显,在一部分人迅速暴富的同时,另一些人则成为相对意义上的贫困者。中国基尼系数接近0.5,贫富分配差距为建国以来之最,而且城乡、地区、行业间的差距相互交叠、相互影响,社会不公现象明显加剧,与此同时,人们也深受就业、住房、医疗、养老、子女教育等方面问题的困扰。一种躁动不安的情绪在社会上悄然蔓延。因此,为了实现政治的稳定、民族的团结、社会的和谐,生态移民地区各级政府就必须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将社会管理创新工作放置在一个重中之重的位置上。社会管理创新是一项宏大而系统的工程,其目的是通过利益的调整与分配来实现国家长治久安与民众的和谐安康。社会管理创新除了要谋划好顶层制度设计以外,更主要的是积极做到基层社会管理的全方位创新与实践。这就要求各级政府要在市场经济向纵深发展的新情况下,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克服政府职能中的越位、错位及缺位的现象,科学厘定政府职能。政府在发挥宏观经济调控作用的同时,应更加注重履行社会管理职能。因此,要通过深化行政体制改革,积极转变政府职能,从而使政府的职能转向以保障和改善民生、维持社会稳定为主要内容的社会管理创新上来。以此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弥补“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不足,继而实现生态移地区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2.逐步完善网格化社会管理模式,构建城乡社会管理创新联动机制

网格化管理是近年来由国外引入国内城市管理领域中的一个全新概念,是根据属地管理现状以及方便管理基本原则,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核心,将城市社区进行详细分类、编码及定位,并标注在统一的数字地图上,将社区划分为若干网格状单元,通过社区“块”的协调和部门“条”的管理相结合,对城市辖区实施分层、分级的全区域管理,以及时发现、快速处理,并有效解决城市管理中存在问题的一种城市管理模式。网格化管理可以理解为人类在现代社会为解决城市中复杂性问题而发明的一种有用的知识体系与应用系统,通过信息技术实现对各种资源的优化整合,从而构建一种宏大的有机管理系统。该模式注重并强调信息技术在管理中的充分运用,同时也折射出一种全新的管理思维的采纳。与传统管理思维与管理方式相比,网格化管理通过制度、行政和技术等多种手段的充分结合,对城市运行与管理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能及时发现与快速处理。网格化管理这种以现代信息技术为平台,以实施精细化管理为特征的全新城市管理模式大大提升了城市管理的深度与广度。随着社会转型速度的加快,生态移民新区各种社会管理问题也日渐凸显,而常规的管理方法和手段显然已经不能适应生态移民新区社会管理创新的新形势。这就需要进一步创新社会管理模式,做到在充分结合各地实际情况的前提下,综合利用计算机、互联网、地理信息系统和无线通讯等现代信息技术,推行网格化社会管理模式。要进一步拓展社会网格化管理的内容与领域,充分发挥社会网格化管理的作用,不断增强社会管理的效益,丰富社会网格化管理的内涵。

3.加大新老社区整合的力度,增强民众社区认同感

随着生态移民工程的有序推进,大量新社区不断出现与重组,在这种复杂的社区运动过程中,由于新社区成员之间往往普遍存在着民族差异、文化差异、行为差异、职业差异以及素质差异,社区成员之间的关系不再具有“天然性”和可持续性,存在新的社区成员的“重新开始交往过程”。因此,在新的同一社区,社区成员之间不论是在在文化与行为上都需要各方的相互适应、相互学习和相互妥协,如果各群体之间不能形成这样的关系,社区冲突就极易产生。因此,要加大社区的整合力度,增强社区成员社区认同感。一是社区组织的整合。要通过建立社区自治组织(村委会及居委会)并使其发挥积极作用。社区自治委员会的成员结构必须反映出社区成员的结构,将来自不同地区、民族的代表或领袖人物按比例纳入到村委会或居委会中,加大不同群体间的交流与合作力度,充分反映与体现各方代表的利益诉求,在社区重大发展事务决策中能达成一个各方利益都能得到体现、各方意见都能被采纳的共识性方案,以体现社区管理上的公平与公正,从而从根本上做到抑制社区冲突。二是社区文化整合。文化的差异是产生社区冲突的主要根源之一。在生态移民地区的社区往往存在不同程度的多元文化特征,也呈现出不同地区文化差异特征,由于不同民族都有不同的传统文化,不同地域的生活方式,因而对环境适应性也明显不同。当在这些方面存在着明显差异的人们组成一个新的社区时,社区文化冲突就会产生,其具体形态是多种多样的,有不同民族接触中形成的民族矛盾,有日常交往行为差异导致的人际冲突,有生活方式不同导致的相互间的否定性评价,也有不同的行为习惯导致的日常生活中的疏离等等。因此,要大力加强社区的社会文化建设,使之成为开放性、适应性和反思性的新型社区。以此促进不同群体成员的接触,促进相互之间的文化了解,将不同群体文化的合理因素融入到社区管理制度中去。

4.培育和发展社会组织,探索建立多中心治理结构

加强和改善社会管理的过程,也是政府与社会互动的过程。因此要大力培育社会组织,积极探索建立多元化的社会治理机制。因此,我国现有的政府职能应该进行有序转移,让社会组织更加充分的发挥其社会治理的职能和作用,让社会组织承担一部分社会治理职能和社会责任,从而实现管理者与社会的“共同治理”。这就要进一步培育非政府组织。一是加强内部管理。要通过建章立制来有效提升内部管理水平,真正理顺行业协会的管理体制,实现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我发展,坚决防止像因郭美美事件使百年老店的中国红十字会的形象及公信力大打折扣,进而影响整个中国非政府组织的健康发展的不良事件的重现。二是强化对社会组织的监督管理。公共选择学派代表人物唐斯曾经说过,与政府组织一样,社会组织也有其自利性特征。在我国社会组织也存在有偿服务的事实,因此,要规范社会组织收费标准并定期不定期向社会公开,同时要推进社会组织信用体系建设,建立由政府指导、部门协同、社会参与的第三方评估机制,对社会组织的诚信度进行全面、客观、公正的评估。三是大力发展志愿服务事业。要通过完善招募动员机制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培育志愿文化,鼓励机关、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和广大干部群众积极参加社会志愿组织。要进一步拓展志愿服务领域。加快推进社区志愿服务的发展,探索建立社区工作者和志愿者联动机制,形成“社区工作者引领志愿者拓宽服务,志愿者协助社区工作者加强社区管理、改善社区服务”的新的发展模式。

5.强化社会心理疏导,优化个体心理素质

要在社会转型进程中实现社会稳定,就必须加强社会心理建设,创新社会心理疏导机制,使社会成员对社会生活心理具有安适感。政府应该组织职能部门和社会团体、志愿者积极投身心理疏导工作机制建设。在农村和街道,必须有专人从事家庭、社会的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如村委负责人、老党员、老干部、老教师等有威信、有能力、有热忱的优秀村民等。政府的公安、司法、民政、卫生等部门要全力配合“小巷总理”的工作,从法律政策上给他们提供支持。政府应建立一个专业的心理治疗师组织,及时向公众提供心理治疗和疏导。另一方面,要优化个体心理素质,提高社会成员的心理适应能力。德国学者齐美尔在其社会形式理论中认为,人类具有在日常生活世界中“交谊的冲动”,通过这种游戏形式,人们通过与他人联谊,从而消解孤独,愉悦心情。这对我们社会管理改革很有启发:应积极鼓励社会上人与人之间以及社团组织的各类聚会、娱乐、读书、体育及休闲等活动,鼓励各类社会组织之间在信息、资源等方面的共享,鼓励在文学、艺术、审美、伦理等领域的讨论与交流,鼓励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联谊、结社等。如果民间交谊活动逐步增加了,则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必然也会大大增强,身心愉悦、健康快乐,从而会有效降低对金钱和商品的依赖程度。

6.加强社会管理理论创新研究,为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

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在研究中发现,一个社会中的政治经济制度的建立与变革都是由这个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社会思想诱发和统治的。社会科学知识的进步也能有效地降低社会制度变迁的成本。因为,社会科学知识的发展一方面为制度设计者提供了一个人事社会制度现状与制度需求的认知的框架,减少其在制度设计过程中花费在信息搜集方面的成本;另一方面,社会科学理论的发展还能够为新制度的实施提供一套切实可行的实施与监督的框架,以指导制度的推行,减少其在制度实施的过程中因制度扭曲而带来的社会成本。如同革命、变革一样,政府社会管理创新也会碰到理论和实践关系的问题。社会管理创新需要理论支持,正如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文森特•奥斯特洛姆所言:“要了解一个体制如何运作,在体制中修正或者变革如何影响其绩效,一种适当的理论是必要的”。就社会管理的创新而言,无论是顶层制度设计,还是基层实践创新,都离不开系统、科学的理论指导。客观的分析,目前社会管理理论总体上还滞后于实践的发展,研究领域及成果仅限于一般性经验提升和规律总结,缺乏前瞻性、高端性、创新性的理论研究成果。有鉴于此,社会管理创新研究只有从现实和历史、国内和国外两个维度出发,多学科、多视角的深入研究,才能取得理论上的重大突破,才能指导社会管理创新实践深入推进。

作者:魏向前 单位:宁夏行政学院

第二篇

1宁夏生态移民安置区社会管理面临的问题

1.1人口管理与计划生育问题

1.1.1户籍管理混乱。具体表现为迁出县提供户籍资料不全,超生人员未入户、一户多人无法安置、户籍信息与迁移人员实际信息不符、重户等问题,导致部分移民户籍迁转尚未办理,影响土地分配、社保关系转移接续;户籍信息迁转周期较长,导致移民农村合作医疗、扶贫帮困救助、就学援助等问题一时无法解决;劳务移民户籍核转周期过长(政策规定劳务移民搬迁安置5年后迁转户籍),导致搬迁后不能及时享受当地的社保、医保等优惠政策及办理证照、贷款等方面的困难。

1.1.2传统生育观念与生育政策变化的矛盾。宁夏生态移民主要来自山区八县(原州区、西吉县、隆德县、彭阳县、泾源县、海原县、同心县和盐池县),迁入区则主要在川区。由于宁夏川区和山区执行不同的计生政策,移民从山区迁入川区后,按照移民政策,要执行川区计生政策。由于生育观念仍然比较落后,使得许多移民,尤其是少数民族和纯女户移民很难适应,政策外生育时有发生。人户分离现象也加大了计生服务与管理的难度。

1.2自发移民管理问题

自发移民是没有纳入政府有组织移民计划之中的自愿移民。根据笔者走访调查,宁夏自发移民人数接近移民总数的40%,在有些移民安置区,自发移民的数量甚至超过了政策性移民。在隶属关系上,自发移民既不属于迁出区行政管理范围,也不属于迁入区行政管辖范围,属于无人管、无法管的“无政府状态”。

1.2.1政治民主“边缘化”。以银川市西夏区的西马银移民安置区为例,由于没有当地户口,自发移民无法参加地方基层民主选举,政治民主生活处于边缘化地位。

1.2.2引发了许多新的社会矛盾和问题。如他们承包土地、宅基地等权属也没有等到当地认同,耕地和宅基地都没有保障。已形成的自发移民区因缺乏整体规划,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农业生产方式属于粗放松散型,导致人户分离、有房无地、房屋私自买卖、乱搭乱建等情况十分严重,给计划生育、社会治安等方面带来诸多负面影响。

1.2.3无组织化现象。因自发移民无当地户籍,因此难以享受与当地群众同等的惠民政策(灌溉、供电、社保、子女上学、就医、宗教场所、农业直补、良种补贴等),同时也拒不履行应尽的义务,拒不接受当地政府的管理,逐渐呈现随心而为、无组织、无政府现象。

1.3基层组织社会管理弱化,移民自我管理能力弱

宁夏生态移民实行的是“整村集体搬迁,多村集中安置”的方式,在移民安置区,来自不同地区、不同村庄的移民集中居住在一起,导致管理上干部责任不明确,干劲不足,再加上“公众参与”缺乏,管理体制亟待完善。一是部分移民安置区管理迁出乡镇和迁入乡镇责任不明,遇到困难推诿扯皮,管理制度很不完善。二是基层干部有松劲畏难情绪,部分村干部对目前存在的问题发现很少,讲困难的多,说具体事情的多,说措施办法的少,讲长远发展的少。三是缺乏“公众参与”。目前由于移民利益诉求表达机制的不畅通,平等对话协调机制的不完善,无法调动移民群众参与社会管理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导致村民难以对安置区公共事务进行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移民自我管理主要表现在移民参与村民自治及参加社会组织方面。据中国社会科学院《生态移民与发展转型———宁夏移民与扶贫研究》课题组调查发现,宁夏生态移民的迁移人群中,有40%的人参加过村民代表大会,但其中有18.8%的人只是偶尔参加,上有流程的人根本没参加过村民代表大会。另外,参加村级经济合作组织的移民比例仅为5.3%。

1.4宗教与民族管理问题

随着生态移民工程的开展,传统社区出现了分化与重新整合,居住模式由聚居逐渐走向杂居,随着迁入区的民族构成比例的改变,原有的宗教教派格局被打乱,出现了不同教派的村民混杂居住的状况,这既为增进安置区各民族交流与合作提供了历史舞台,也使得各民族在社会历史角色的扮演中出现了自我冲突及与其他民族的摩擦。由此,在国家相关政策、移民安置区文化氛围的变迁以及经济发展等因素的影响下,安置区内的宗教教派之间的关系必将出现由平静到冲突再到平静的一个动态过程。一是回族内部因教派(门宦)之间在宗教仪式等上的细微差别导致的回族内部的文化认同体现出一定的差异,也因缺乏管理和协调出现很多内部矛盾纠纷。如位于银川市兴庆区月牙湖乡的滨河家园移民村的移民都是来自彭阳的回民,他们分属两个不同的教派,其中200多户回民信奉哲合忍耶派,有108户回民信奉依和瓦。在移民村的规划中,这里只能建设一座清真寺,提倡不同教派的回民合坊礼拜。但这一政策在回民中激起了较为强烈的抵触情绪。另外清真寺的选址也较靠近汉民的居住地,这引起了回民的不满。清真寺迟迟没能动工修建。二是回族与汉族因生活习俗和民族风情差异而产生的矛盾和纠纷。在调研访谈中发现由于回族在宗教习惯方面严格恪守伊斯兰教教规,饮食上有特殊的禁忌,保持着鲜明的民族特点,少数汉族对回族既有不甚了解、心存胆怯,亦有排斥和歧视。三是宗教场所管理混乱。有些移民安置区没有一个良好宽松的宗教、民族活动环境,清真寺的建设用地以及回汉民族墓地的安排等没有规划到位,存在很大隐患。另外,在一些移民区的清真寺内部管理中,由于尚未组建民主管理组织,未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特别是在教职人员聘任、财务管理等方面存在较大漏洞,也容易产生矛盾。

1.5移民的文化适应与社会融入问题

宁夏生态移民安置区除少数是原建制村整体搬迁外,大多是移民新村。移民来自不同村庄甚至不同乡镇,民族不同,生活习惯不同,相互之间有一个融合的过程。一是移民搬迁至安置区后,生态条件、语言、服饰、饮食、居住、婚丧礼仪、生产(生活)观念、生育观念、教育观念等方面都开始发生变迁,从而出现一系列的不适应现象。二是移民区的社会治安和精神文明问题比较突出。由于移民的文化素质相对比较偏低,法律意识淡薄,再加上移民的文化生活较为单调,、偷盗、打架斗殴等事件常有发生。三是迁入地居民对移民的社会排斥、歧视、误解现象。四是劳务移民的自我排斥。据笔者调查发现,五成以上的劳务移民认为自身在现居地的社会地位比在原居住地低,处在社会的中下层或下层。

1.6社会管理人员紧缺问题

建设大村庄是宁夏生态移民工程的突出特征,由此,社会管理人员紧缺就成为当前宁夏生态移民安置区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据中国社会科学院《生态移民与发展转型———宁夏移民与扶贫研究》课题组调查,在2011~2012年宁夏全区130个生态移民安置区中,1000户以上的村庄19个,其人口占移民总人口的52.94%;300~1000户的中等村庄30个,其人口占移民总人口的26.27%;100~300户的村庄57个,其人口占移民总人口的18.32%;100户以下的小村庄24个,人口仅占移民总人口的2.47%。适度集中居住,虽有利于布局基础设施和公共事业,但因生态移民规划中对社区管理和公共事业的从业人员的来源等未做具体规定,原迁出地的中小学教师、医务人员和警察等社会管理人员均未纳入随迁计划,人员编制也未做相应调整,随着大规模的移民搬迁,造成迁入地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人员紧缺。

1.7新老移民政策不一问题

自1983年至今,宁夏移民实现了由单纯的扶贫移民即“吊庄”移民向扶贫与生态修复并重即生态移民的转变。不同时期、不同类型的移民其政策不尽相同。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国家与地方政府对移民工程的投入力度逐步加大,给予移民的优惠条件越来越多,老移民和新移民享受的政策反差较大。老移民,尤其是“吊庄”移民阶段,移民政策主要支持农业生产设施建设,社会事业建设滞后,政府每户补贴400元自建住房,移民初期各项公共服务设施配套简陋,能源设备更要自筹购买。新移民,主要是生态移民搬迁时,政府在移民住房补助方面给予了更多的支持,公共服务方面,政府为移民配备太阳能热水器、太阳灶等,为300户以上的移民安置区建设医疗、计生、文化、科技、劳务服务室等村级活动场所。移民新村于旧村在生产社会环境上的巨大差距,导致老移民产生“相对剥夺感”,引发老移民的不满,影响了移民安置区的社会稳定。

2加强移民安置区社会管理的对策建议

2.1合理规划移民安置区,减少和避免因资源有限性引发的社会矛盾

“人口迁移引发的冲突主要源于资源的有限性。当移民的迁入威胁到了当地人的利益时,由经济冲突、文化冲突为形式的各种冲突将在所难免。”首先,移民安置区的定位、规划与建设是一个多目标、多因素、多功能的综合体,是对一个地区带有长远性和全局性的谋划。在布局过程中考虑的因素应是多元化的,应当与区域社会经济建设、资源开发、水土保持、环境保护等有机结合,要充分听取移民群众的意见,做好移民搬迁规划的可行性研究,避免因移民的大量迁入引发新的资源、生态及其他矛盾。其次,加强土地执法管理,完善土地流转服务。建议由迁入县区国土资源部门对移民(包括自发移民)开发并种植的土地进行丈量,核实准确面积,明确土地性质和权属。在加强对乱占、乱开发、私自倒卖土地及违法违规乱建房屋等的整治清理的基础上,逐步建立土地流转管理服务体系。再次,促进移民安置区水资源的高效利用。通过逐步实施灌区节水改造、新建水源延伸工程、调整种植结构、发展高效节水农业和集雨补灌农业等,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实现水资源优化配置。最后,宁夏山川少数民族历史传统、风俗习惯、生产与生活方式不完全相同,各自有自己独特的文化与传统。特别是宗教这一复杂的文化现象,既渗透到民族传统文化的诸多方面,又具有维系社会稳定、民族内聚、传播与发展民族文化的重要功能,对社区重构、关系整合和发展生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在生态移民安置区规划与搬迁、重建时,必须对少数民族的文化、风俗、宗教信仰予以充分考虑。必要的宗教设施建设应予满足,民族传统和习惯应予保留。

2.2加强人口基础管理,健全和完善移民安置区人口管理体制

一是加强以“人口服务”为宗旨的移民人口基础管理。所谓人口基础管理,包括人口登记、人口统计、人口规划、人口监测及人口基础信息管理等。在移民安置区,应构建以人口现居住地为主的管理方式,推动建立以公民身份证号码为标识的人口基础档案,整合人口出生、婚姻、流动迁移、死亡和选举等登记管理职责,形成简约、有效、统一、动态的人口登记制度。着力于移民迁出地和迁入地的信息跟踪,有效衔接移民迁出地和迁入地的相关公共服务。通过人口基础信息的采集、整理、校核、存储和共享,有利于解决移民(尤其是自发移民)户口管理混乱、人数不清、迁移手续繁杂等问题,有利于形成人口信息服务能力,并进一步构建基于人口基础档案的人口信息服务机制。二是强化人口专项管理职能,如治安管理、选民登记、兵役管理、民族管理、特殊人群管理等。三是完善人口公共服务职能,如教育、就业、社会保障、社会救助、卫生、计划生育等。

2.3培育多元管理主体,强化移民自治能力

一是明确移民安置区各级政府职能定位,逐步加强公共服务的职能和责任。要高度重视对移民安置区基层干部的培训教育,建立移民村基层干部定期培训机制。积极培育社区治理多元主体,依靠社会组织的自治方式,提升移民在社会管理中的参与及作用的发挥,促进安置区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社会管理新格局的形成。二是健全、完善基层自治组织,强化基层民主自治。推进村委会、社会组织、企业和移民参与安置区社会管理和服务,培养移民群众的公民意识、参与意识、合作精神。三是逐步提高移民自我管理能力。

2.4加强移民安置区宗教事务管理工作,构建和谐民族关系

一是始终坚持以先进文化引领移民安置区宗教事务管理。自觉树立“文明和谐论”的意识,始终坚持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不动摇、不走样,以“保护合法、制止非法、抵御渗透、打击犯罪”为宗旨,依法加强和创新安置区宗教事务管理。二是加强宗教活动场所管理。严格按照《宗教事务条例》规定,对宗教活动场所建设严格把关,规范宗教活动场所新建、扩建和翻建的审批程序;建立健全移民安置区宗教活动场所民主管理、财务管理、宗教职业人员管理、治安、消防、卫生防疫等制度,并对场所执行情况进行检查。三是严厉打击各种非法宗教渗透活动。

2.5加强移民安置区公共事业建设,建立和完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

一是政府要加大投入力度,搞好移民安置区经济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基础设施的后续建设,强化对移民农业生产技术和劳动技能的培训,帮助移民提高自我发展的能力。二是建立和完善生态移民社会保障机制。“移民的社会保障不仅包括温饱问题,还包括医保、社保、低保、子女就学等待遇问题。”三是加大教育投入力度,加强移民安置区教育体系建设,改善教学条件,配齐教职人员,落实好“两免一补”政策,尽快解决移民子女上学的问题。四是加快基层卫生医疗机构建设步伐,完善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切实解决移民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2.6加强文化建设,增进移民文化认同和社会融合

生态理论论文范文5

1.1法律不健全。

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许多管理内容还不完善,特别是有些行业还没有法律约束,在标准与法规上缺憾较多,法规不是走在发展前面,而是发现问题后进行补救的一种措施,形成了无法可守的弊端。这种法律上的不健全,就导致了非法分子钻空子的机会,企业发财了,社会和人民健康受到了损害,有些企业没有安装环保设备,大量排放有毒物质,居民对该类破坏行为产生了极度不满的情绪,但又无处申告,这种经济与生活发展不平衡的状态,严重影响了社会整体发展和进步,长此以往将陷入恶性循环。社会呼唤法律法规,相关标准制度的出台已经成为人们完善法制观念,健全法制社会的根本。

1.2工作不到位。

可以说石化企业是形成三废的主要产业,社会发展离不开石化产业,只能通过合理途径解决石化高污染问题,进一步加强生态和经济效益双赢的方向。我国许多监督管理部门人员素质不高,检查范围不宽,经常会出现,执法人员前脚走,企业后脚就犯规,无视监督管理部门整改见议。从社会层面看,对生态经营管理理念贯彻落实还不够彻底,没能深入人心,人浮于事的现象还存在,特别是宣传没能到位,更不深入。不同的企业、不同的人对生态的理解也不同,存在许多偏颇。另外,一些监督管理部门自身就欠缺有效规范的生态管理经验,更没有形成管理经营体系,对工作制度不能及时修改和完善,也检查了,也处罚了,但就是对企业生态建设工作效果不明显。

1.3资金不足无法改造。

对废物开发再次利用是需要大量资金的,投入较多、不见效果。其实排污对于企业来说很简单,安装一套过滤装置就完全可以实现空气净化标准。难的是怎么能将废物变为可以利用的宝物,石化产业是一个大的系统,各个生产环节如果治理得当,则完全可以变废为宝,石化企业环保改造其实比其他企业更为明显。我国石化企业有大有小,大的就那么几家,竞争对手不多,在节能改造上还是有一定技术实力的。主要就是小的企业,他们资金不足,竞争能力弱,只能靠其他方式来实现赢利目的,再一个政府把有限的资金都投放于大的生产型企业,对小企业扶持有限,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小企业如果再投入节能改进,是很难担负起这笔支出的,特别是一个节能改造需要大量投入,对本身就不怎么赢利的小企业来说,无疑雪上加霜,对生产就没有资金了,进而形成现在的耗资高、产出低的不良群体现象。2008年奥运前期,我国出台了塑料购物袋限制条例,但效果并不明显,反倒形成企业塑料袋收费和人们不理解的情况。环保事业只有公众团结一心才可以齐头并进,如果社会中每一个人都能将环保事业看做与个人利益相关的问题,都使用环保绿色产品,那么社会全面实现环保的目标并不难。

2有效应对策略

2.1树立生态经济管理理念,提升环保意识

在新的社会形态中,石化企业应采用生态经济方式科学发展,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在保证经济效益前提下,考虑到社会效益,给社会和人们一个无污染、低毒害的生存空间。石化企业要从根本上进行管理,从战略层面给企业重新定位,严格审定产品销售渠道、净化生产能力、健全市场渠道,从各个方面把握产品质量,给人们一个良好的生存环境。管理人员环保生态理念的提升,也是带动企业和社会进步的根本保证,企业可以联合相关部门不定期举办环保活动、环保知识竞赛、开展生态经济问答等丰富活动,对企业内部进行全员环保意识教育,树立员工责任感、使命感,增强环保信心和能力,为创建文明、和谐、环保的现代城市环境共同努力。

2.2扩充经费投入,实现清洁生产

石化企业加强新技术手段应用,通过使用良好的设备系统,把石化企业高污染、能耗高的环节进行环保处理,各个环节实施节能降耗目标。特别是在生产中对有毒物质要有效控制,堵塞各种管理上的漏洞,积极采用降低污染的环保清洁手段。政府可以出台一系列扶持项目的政策,对节能好的企业进行一定资金政策上的支持,从侧面给予肯定,帮助企业从高污染企业走出来,把社会环境的破坏减少到最低限值。

2.3实现绿色消费,提升商品流通安全环保

石化产业链较长衍生产品较多。我国每年生产的塑料袋高达160万吨,制作出一吨塑料要耗费三吨石油,每年生产塑料的石油要用掉480万吨。塑料袋是不分解的白色污染主体,成分为不可降解的聚乙烯,我国出台了有偿应用塑料袋的相关规定,也是限制使用塑料袋的一种方法。只有从根本上源头上解决问题,才能把绿色消费意识植入人们头脑中,销售方以及生产主体应承担宣传管理责任,增强消费者绿色环保意识,尽量的做到资源节约,有效处置消费剩余物质。甲醛、汽油、硫酸等也是石化产品,销售方在经营阶段中应确保平衡统筹,实现资源的合理优化,合理的组织营销,加强经营管理指标力度,科学进行消费管控,行使社会责任。运输、采购要用可靠的设备容器和专业用具。对经常应用的阀门部件和易形成老化变形的各类密封原件,要明确检定维修、更新应用的具体时间的周期,严格按照规章执行,在运输中,要让运输人员知道运输物质的属性,精通预防泄露或散失的技术策略,提升环境保护以及安全工作意识。对那些不重要但能普及知识的产品,要把相关信息准确传递给消费者,倡导合理消费。对销售以及运输阶段中形成的废料,要创建专项处理废料的工作机构,进行有效的处置。

3结语

生态理论论文范文6

在生态学看来,生物界的生命有机体要想生存都离不开所处的生态环境,而且不管是生物有机体还是非生物有机体相互之间也是存在着物质和能量的交换、有着千丝万缕的竞合关系的。类似的,高校的发展也会受到地理环境、地域经济、科学技术环境、国家及地方政府的政策等外部因素的影响,也会受到学校的管理水平和制度、文化和学术氛围等内部因素的影响,而这些因素的汇聚也可以看成是一个高校生态系统,每一个因素就可以看成是整个系统中的一个构成因子或者是高校生态系统的子系统,占据着自己固有的生态位,学科建设就可以看成是整个高校生态系统的一个子系统。这样同一个地区作为不同生态系统的每个不同的高校肯定会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竞争和合作,而同一个高校生态系统中的不同的学科子系统之间自然也会出现对资源竞争的局面。而且,高等学校这个生态系统中也和生态系统一样会有投入产出,其投入的是各项资源,产出的是各项学术成果,而产出的成果取决于其竞争占有相关资源的能力。综上可知,可以根据生态位理论将高校学科系统分为“态”和“势”两个属性,其中“态”指的是每个学科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及其当前的状态;“势”指的是每个学科对环境的适应性及其可持续发展能力,也就是说,由于资源的有限性和稀缺性,不同学科获取资源的能力也不同,所以为促进学科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学科之间的竞争是客观存在的,同时,为实现整个高校学科系统的健康发展,更需要学科之间的协作共生、协同进化。可见在理论上将生态位理论引入学科建设评价是可行的。

2高校学科生态位评价模型的构建

运用生态位理论评价高校学科建设情况,应主要进行两方面的评测:一是高校学科生态位的态与势的测定,二是高校学科建设的综合评价。本文在借鉴生态位理论与测度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构建高校学科生态位评价模型的构想。

2.1学科生态位态势模型

学科生态位态势模型是整个学科生态位评价模型的基础和前提,包含生态位宽度和重叠度两方面。学科生态位宽度表明的是某一学科在整个学科体系中竞争力的强弱,学科生态位重叠度表明的是学科多样性的大小。

2.1.1学科生态位宽度。

生态位宽度是从一个生态因子轴的角度研究的,学科生态位表明的是某一学科在整个学科体系中占据的生存和梯度位置,会存在生存、发展和竞争三种状态。学科要生存就要有占有一定的资源和功能要素,要发展就要协调好内部构成要素关系,增加其竞争优势,积极进行管理创新,提升其综合竞争力。通过分析生态位的态势理论可知,学科生存力是一种“态”属性,学科竞争力则是一种“势”属性。要想提升学科的发展力,管理者必须提升其生存力和竞争力。

2.1.2学科生态位重叠度。

学科生态位重叠是学科在各个维度上的相似程度的度量,体现的是学科之间的相似性和利益冲突的频率。

2.2高校学科建设的综合评价

高校学科建设综合评价的具体评价过程应该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2.2.1建立高校学科建设评价因子集。

以已经建立好的评价指标体系和具体内容为基础,即可整理得到各层次指标的因子集合。

2.2.2归一化处理。

归一化处理的目的在于消除指标量纲,并实现指标变化范围的统一化。

2.2.3确定指标权重。

为了使评价指标体系能够可行和有效,需要采取科学合理的方法确定指标的权重,综合比较各种赋值方法,结合本文所构建的评价模型,特别是学科建设评价指标绝大多数都属于难于直接准确计量的特性,最好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级指标的权重。

3结语

生态理论论文范文7

1.风水景观文化底蕴丰厚

我国古人认为,风水理论就是自然之道,自然之道也就是自然环境的运动和变化规律,采取顺应自然、符合自然之道的居住与生活方式,就会获得人生的和谐美满与平安快乐。中国是礼仪之邦,一向讲究“和”,凡事追求吉利,生活期盼持久祥和,所以,无论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还是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都是以“和”为贵,追求和谐美满。而风水理论就是通过对自然环境的认识理解并人为地加以控制、迎合、引导、利用,从而有助于改善人居环境质量,保证居住者的身心健康及后世的昌盛。这是人类世代不懈追求的生存目的,也是人类生存文化的根基。因此可以说,风水景观实际上不仅具有朴素的生态思想,也是一种附带了人类环境意识和活动形态的文化景观。文化背景是景观环境形成与变化的重要因素,尤其表现在人文景观环境上。景观环境的形成与其所处文化背景是相互影响、相辅相成的,文化塑造景观,景观又反映着文化。中国的景观文化,尤其是中国传统的风水景观文化,积淀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形成了独特的人文景观特色。风水理论既是中国传统景观文化的表达,也是中国特色景观的最基本的要素及文化渊源,具有着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层意蕴。

2.中国传统建筑与景观环境中风水布局的生态思想

在我国诸多传统建筑与景观环境的设计中,人与环境常被看作一个有机的整体,人、建筑和环境是和谐共生、荣辱与共的,个人的兴盛与衰亡与其所处环境的风水布局密切相关,这实际上体现了一种朴素的生态思想。安徽歙县宏村的景观规划和人工水系,是建筑史上一大奇观。宏村水系由两处水源形成,即地表水与地下水。不仅在理论上遵循了中国古代的风水法则,在实际的运用中也显现了非常科学的一面。村内的月沼和村外南湖形成了“阴阳”二水,这两个水系互为补充,相互调节,使宏村的供水系统保持在稳定的状态,既可以有效地控制洪涝灾害,又可以保证水质洁净。这种别出心裁的科学的村落水系设计,不仅为村民解决了生活用水和消防用水,而且调节了气温,为居民生产、生活提供了方便,创造了一种“浣汲未防溪路远,家家门前有清泉”的良好环境。而世代居住宏村的汪氏家族,历代人丁兴旺,才人辈出,与这良好人居环境的影响是密不可分的。

二、风水思想具有现代景观生态学的内涵

中国传统的园林景观设计讲究“天人合一”的思想,而这一思想恰恰包含了现代景观生态学的内涵和设计原理。现代景观生态学思想强调要以自然为本,与自然和谐共生,以有利于人类自身的生存和发展。而风水景观格局,讲究选择合适的自然环境,与自然环境融为一体,共生共荣,实际上是对景观生态学理论的具体体现。风水理论的理想景观是“藏风纳气”,意即寻找生命之气,存续生存能量。这种有生气的居住环境应该是:避风向阳,山清水秀,流水潺潺,草木欣欣,莺歌燕舞,鸟语花香,生机盎然之地。这种风水景观也可以通过利用人工造景,规划设计出水景方位、水势大小、水流方向,同时有机规划和利用居住区道路分布和走向,以达到风水学中的理想山水区位环境,使人在其中可以产生各种有益的物理、生理、心理效应,思维清晰敏捷,身心愉悦健康,创造力也格外活跃。风水理论认为,住宅室外环境的规划与设计是以自然生态系统为摹本来构建的、人为形成的生态环境与生态系统。将自然因子运用到人为环境之中,适应自然环境,改造自然环境,达到“天人合一”的目的。居住区景观是一个整体概念,包括住宅建筑、环境、道路、交通、给排水系统,是一整套的环境与场地的设计,和建筑的概念不同,和园林的概念也不能混淆。因此,运用传统的风水理论进行居住区景观设计,将传统景观文化与现代景观设计有机结合,就可以营造出自然、宜人、生态的居住区景观环境,以期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三、风水理论所蕴含的生态设计思维

风水理论的本质是协调人与所处环境的关系,即人与自然关系的学说。对于人居环境的建设,风水理论认为,最根本的原则就是要顺应天道,以自然系统为本,构建人工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系统。随着工业文明的到来与发展,人们对全新的技术手段目不暇接的同时,困扰人们的环境污染问题也接踵而至。近百年来,科技的进步似乎让人类上天入地无所不能,但人类的生存环境却日益恶化,工业与技术革命的恶果触目惊心,这一切使西方思想文化的基本观念被深刻反思,西方原有的机械自然观正逐渐向有机自然观过渡。而东方的文化理念,尤其是中国的文化世界观中的自然生态思想和景观文化理念,被重新认识和诠释,明确了人与自然不是对立的,而是和谐相处、协调发展的关系。从欧美的“都市美化运动”到奥斯曼的“巴黎改建”,再到霍华德在《明日的城市》中所提出的“田园城市”,都表达了人类与自然一起和谐发展的渴望。人们将目光转向秉承“有机自然观”的东方,探索中国风水文化的潜在价值。中西方设计者将风水文化及其核心思想融入自己的创作之中,试验性的尝试取得了极大的成功。在美国的景观建筑师中,赖特是最早提出“有机建筑”这一思想的,他设计的“流水别墅”是表达“有机建筑”思想的重要代表作。“有机建筑”源于老子的道家哲学。“道法自然”是这一思想的核心内容。赖特的“有机建筑”思想最主要的特点就是内外结合,内部与外部为一个统一的整体,内部即是外部,外部即是内部。简单来说,就是有机建筑本身自然地存在于环境之中。流水别墅如同从地底自然生长出来,浑然天成。建筑、空间和环境相辅相成,依照自然的启示行事即是“道”,注重各要素的联系,并不是一味地模仿自然,万物皆有本源。在材料的选择上,因地制宜,选用当地的材料,且所选材料的使用忠于其原本属性。这也体现了设计师对自然和生命的理解与尊重。赖特认为:“建筑和其他自然要素一样是平等而有生命的,建筑是不能与一定的生存环境割裂而单独存在的。”这也表现出赖特对于道家“有机”与“和谐”思想的认知与追随。风水理论是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学问。若能从科学的角度去评析,以现代科学的方法提取其合理成分,摒弃其糟粕,这一古老的文化理论将会重新焕发青春,对当代景观规划设计学科的发展也将助力非凡。

四、风水设计符合我国城市居民的文化心理特点

近年来随着大量的城市改造的进行,设计师们对风水理论也进行了一些拓展性的研究,将风水理论运用到居住区的选址及布局中。虽然现代建筑以高楼大厦居多,少有山谷围绕、河流穿越,但也可以不失章法,将传统的风水理论运用其中,达到景观宜人、居住舒适的目的。在现代的居住区景观环境规划与设计中,具有风水格局特点的景观环境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这是因为,风水景观既体现了中国传统的人居景观哲学,又符合人对景观环境的审美要求,符合中国人的文化心理行为特点。现代居住区景观规划设计中,常引入风水理论以实现“依山傍水”的格局。例如,可将高大的建筑安置在小区的北部,以阻挡强劲的寒风;水景可人工引入,形成明堂;居住建筑常以绿地所环绕,以阻挡来自于街道及以外地区的烟尘与喧嚣。通风和采光是人们对居住建筑最基本的需求,亦是风水理论中极其重要的部分。居住区内的建筑可以平行布局或自然错落来实现通风和采光的需求。小区内道路的设计应曲径通幽、弯曲有情,以达到藏风纳气的效果。植物的配置方面多选择乡土树种并与外来植物相结合,可使之生长繁茂景色宜人。传承“风水”文化,继续发掘、研究风水理论,为其注入新的活力,会创造出更加舒适、健康的人居环境。风水理论中所说的风水景观格局和形态,从本质上讲是人们追求安全需要的心理反应。随着社会的发展,设计的人性化以及对人们心理需求的满足等观念,越来越受到景观设计者的重视,他们开始研究人们的居住喜好、行为心理以及环境的影响,并尽量通过设计来实现人与景观环境的和谐互动。由此可见,认真发掘中国的风水文化景观内涵,深入理解其景观文化思想,会为现代景观设计注入新的生气。

五、结语

生态理论论文范文8

很多发展中国家在发展过程中,由于沿用传统的发展策略和发展模式,消耗了大量的资源,并在环境方面付出了惨痛的代价。依靠粗放经营,单纯追求经济增长,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推进了城市化、工业化进程,并在一段时期内带来了繁荣,但是也出现了一系列严重问题,如人口膨胀、能源紧张、粮食短缺、生态环境破坏等。面对日渐脆弱的生态环境,很多发展中国家进退两难,已走入未来发展的关键时期。改革现有的发展模式,寻求新的发展战略已成为解决这一发展难题的唯一出路。城市作为人类重要的聚居地,承受着沉重的人口压力,在整个社会发展过程中具有极为重要的战略地位。城市在经历了以自然为本向以人为本的发展转变之后,再次向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发展方向进化。面对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间两难境地,走生态化、可持续化发展道路,大力倡导生态城市建设已经成为历史发展的必然。生态城市建设是未来城市发展的重要阶段,也是人类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崭新思路。

二、循环经济理论应用于生态城市建设的必要性

循环经济理论应用于生态城市建设的必要性主要表现在如下几点:

(一)自然资源的稀缺性

随着各项科学技术地不断创新,人们极大拓展了自然资源的利用深度和广度,并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整个社会的发展。但是,自然资源并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正是由于自然资源的有限性、稀缺性,使得在生态城市发展过程中不得不正视资源使用的持续性。循环经济正是在“3R”原则下,为资源使用效率的提高提供了可能。另外,它还在一定层次上促进了社会产业结构的重组和优化,提升了环境质量以及人们的生活质量。

(二)生态城市建设的高效性

生态城市建设过程中不仅注重经济发展的数量和速度,更注重发展过程中体现的经济质量。因此,生态城市建设是一种高效的经济增长模式。生态城市不再将发展的速度单纯作为经济发展的唯一指标,而是将经济发展的重心偏向于经济增长的质量,以及城市各要素间是否科学、合理,以期从全局出发,切实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水平。循环经济追求资源的循环利用,立足于人与生态环境的和谐相处,改变了传统低水平生产方式,恰好适应了生态城市建设的发展要求。

(三)循环经济理论实践的转化要求

为保证循环经济理论更好地在生态城市发展中发挥巨大作用,应对该理论实施提出如下实施要求:

(1)提升不可再生资源的利用率。

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人们对资源需求量日益增加,如果不加以改善,生态环境将更加恶化,由于对环境问题认识不足,经济发展过程中生态环境出现了严重问题。因此,必须在发展过程中,转变传统经济发展思路,引入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尽可能地用可再生资源代替不可再生资源,走可持续化发展路线,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2)确立和完善绿色消费制度。

绿色消费作为一种时尚、健康的消费方式,直接反映了循环经济发展思路对人们思维方式的影响程度。绿色消费与传统消费方式相比,有较大的区别。传统消费忽视了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单纯地建立以人的需求为中心,满目追求超前消费、奢侈性消费等消费意识,无视消费行为对自然生态环境的影响;而绿色消费则是在现有资源合理利用的基础上,降低人类消费行为对环境的破坏,是一种可持续性的消费模式。循环经济的有效实施,不仅需要企业、大众的积极参与,而且还需要政府的正向引导,倡导绿色消费,建立完善的绿色采购制度,在整个社会形成绿色消费的消费模式。

(3)转变GDP核算体系。

传统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将国内生产总值(GDP)作为核心的评价指标,以此反映出整个国家的综合国力。但是在传统经济模式下,人们仅单纯地获取自然资源发展经济,而忽略了经济发展过程中给自然生态环境带来的负面效应。国内生产总值(GDP)并没有将这种负面效应计入国民经济体系当中,是一种不可持续的统计方式。基于循环经济理论的增长模式摒弃了传统高消耗、低利用、高排放的经济增长方式,因此,在综合评价国民经济时,应该引入可反映生态经济发展情况的指标,以此客观地评价循环经济理论下生态城市建设的效果。

三、基于循环经济理论的生态城市建设途径

(一)发展生态农业、工业、旅游业以及环保产业

(1)大力推行生态农业。

积极引导生态畜牧业、生态种植业,合理使用农药、化肥,降低白色污染程度,构建良性的大农业生态环境,促进生态农业的良性循环。

(2)积极发展生态工业。

工业发展应该坚持低环境破坏、低资源消耗,减少重复性建设。对于某些有污染的工业企业,应立足于产业结构发展方向,采取关闭、停业、并购等一系列措施。新上马的工业项目,特别是化工项目,应进行严格的环境评估,并实行集中布点,使其处于远离城区的下风位置,以减少工业企业污染物向城市的排放量。

(3)发展生态旅游业。

发展生态旅游业最基本的条件是维护本地自然生态环境。生态旅游业使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形成良性的互动机制,有效地解决了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高污染、高消耗、低利用的现状。

(4)推进环保产业发展。

政府应该从宏观层面推进环保产业发展,并合理立法,制定完善的财政税收政策,引导及提高社会各部分环境保护的综合能力。对于个人,政策应增加个人污染的处罚力度,强化个人污染的约束性;对企业而言,政策可从企业税收、水电、价格等方面给予优惠,正向强化企业环保产业的投入力度。另外,还需提高城市建设者的环保意识,加大城市基础设施投入,增强城市污水处理能力以及处理深度。

(二)从法律和道德层面强化形成绿色消费观念

绿色消费不但涵盖生产过程,而且与人们生活消费过程有紧密联系。绿色消费观念的形成,需要从两个方面着手:第一,从法律层面建立有关法令、法规,以强制规范人们的行为;第二,加大社会舆论宣传力度,使人们从道德上意识环境资源对生态城市建设的重要性,从而自觉规范自身行为。绿色消费观念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应该建立长远的消费激励机制,保证生态城市建设顺利开展。

(三)大力推行住宅生态化

现阶段,房地产消费已成为人们的主要消费之一。随着生态城市建设的不断推进,生态住宅概念顺应而生。生态住宅鼓励资源节约利用,倡导建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居住环境,着眼于城市居住环境的统一、协调以及人性,最终达到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间的协调与统一。因此,大力推行住宅生态化,不仅顺应了生态城市建设发展的方向,而且对循环经济理论在生态城市建设的开展也具有突出意义。

(四)补充及完善绿色循环经济核算体系

循环经济生态城市建设过程中必然产生费用及效益,这也是许多企业不得不考虑的问题。为了适应循环经济生态城市未来发展方向,应对传统的会计核算体系予以补充,加入企业绿色资产、环境成本、社会成本、绿色利润等核算项,以详细反映绿色循环经济核算体系各重大层面问题。在循环经济核算体系未来发展中,应重点突出绿色会计的核算资料,充分披露绿色会计信息。

四、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