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景观在乡村振兴中的运用探讨

园林景观在乡村振兴中的运用探讨

摘要: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很多乡村地区开始建设乡村园林景观,打造乡村旅游业,带动相关行业高速发展,不仅成为农业经济发展新亮点,而且促进了传统农村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以及乡村经济多元化发展。由此可见,园林景观在乡村振兴中有着重要意义。

关键词:园林景观;乡村振兴;应用

就目前乡村景观设计情况来看,还是存在不少问题,没有严格遵循以人为本、生态优先、资源保护的原则,导致乡村园林景观效果达不到预期目标。因此,在进行乡村园林景观设计时,需要将园林景观和乡村景观进行统筹规划,打造特色乡村,注重农村特性,强化农业体验,合理配置乡土植物,提高乡村园林景观的审美性和功能性,加快建设农业特色园区,打造流行网红景点景观,增强乡村旅游魅力,为乡村振兴提供助力。

1风景园林在乡村振兴中的设计思路

1.1整体规划需要结合地方特色,打造特色乡村

在进行乡村风景园林设计时,设计师可以借鉴国内外优秀的景观设计方式,但是不能一味地照搬,更应该提炼乡村本土特色景观的精华,有机结合整体规划与地方特色,打造独具特色的乡村景观。在一定程度上,乡村景观能够侧面反映出当地的文化,而乡村文化直接体现着人们的精神状态、生活实践和行为规范。为了增强乡村活力,需要保持乡村个性,有效融合乡村特色和历史文化,提高村民对乡村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加快乡村文化建设步伐,这样才能真正落实乡村振兴计划。每个地域都有自身独特的文化,乡村文化更是存在一定的差异,而这种独特的乡村文化也就赋予乡村独一无二的内涵和魅力。像古徽州地区以独特的徽州文化成为了炙手可热的旅游胜地,其中典型的代表就是宏村、西递。红砖古厝是闽南独有的特色民居,这种“红砖文化”是闽南人民的精神世界,得到了永久传承[1]。

1.2因地制宜,确保人和自然万物和谐共处

很多因素都会影响乡村景观的设计效果,在对乡村景观规划设计时,需要因地制宜,统筹协调各种自然要素,让各个自然要素能够相互配合、相互协调、相互辉映,这样才能营造人和自然和谐共生新生态。园林景观的作用不仅在于有效保护当地的自然资源和文化,还在于当地人民能够更好地传承、发扬文化。设计人员进行风景园林设计时,需要收集整理当地的地形地貌条件、水文地质条件、动植物资源以及当地的特色文化资料,充分了解乡村的发展特点、实际发展状况、未来发展潜力,在此基础上制定科学合理的规划设计方案,确保本地资源利用最大化,这样能够尽可能保留自然风貌,避免人工建设痕迹过重影响了自然美感,同时能够大大降低园林建设成本和后期维护成本,增加经济效益[2]。

1.3有机结合整体规划和资源保护,实现可持续发展

农村有很多自然资源,包含动物、植物、水田耕地、河流、森林、小山等。在进行风景园林规划设计时,在整体规划基础上需要注重保护农村资源,合理开发自然资源,提高自然资源利用率,有效节省自然资源。可使用可再生资源,例如风能、太阳能,这样不仅降低了自然资源的消耗量,还能有效保护生态环境、维持生态平衡、推动乡村振兴可持续发展。在乡村园林景观建设中,需要了解整个村庄的人口数量、占地规模、地形地貌,尽可能使用原有的自然资源,减少新建筑砌筑数量,使用传统的特色元素提高整个乡村的美感,避免给当地文化和生活带来太大的破坏。此外,如果乡村中存在古树、名贵木材、历史遗址等,一定要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不能人为破坏,导致其文化价值、科研价值丧失。在园林景观设计中,要增加绿色面积,完善农村配套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不断改善农村面貌,为乡村振兴健康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1.4开发挖掘旅游资源,推动旅游产业发展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乡村旅游越来越受人们青睐,促进了乡村旅游业的繁荣发展,为乡村全面振兴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站在专业角度,每个乡村都有与众不同的乡村风貌、风土人情、民间传统,这些都是极为丰富、多元化的旅游资源。在园林景观设计时,需要合理开发利用这些自然资源,大力发展乡村休闲旅游业,以旅游业带动其他行业的发展,提高乡村旅游边际效益,实现产业链延伸、融合发展,从而使乡村的整体经济实力得到显著提升,让农民生活蒸蒸日上。农村具有美丽的自然风光、浓厚的乡村气息、淳朴的风土人情、悠久的历史文化,这些东西是大城市相对欠缺的,足以吸引更多的城市游客来此旅游观光。在建设园林景观设计时,需要以烘托乡村文化内涵为核心,广泛宣传当地文化,凸显乡村文化底蕴和地域优势,提高当地旅游业的市场竞争力。在渲染当地文化的前提条件下,还需要持续优化设计园林景观,不断完善、加强创新,打造具有独特魅力的乡村文化。将园林景观应用在乡村振兴战略中,进一步推广传统的园林内涵、园林文化、园林技术,利用先进的园林概念、艺术审美对农村的文化底蕴和生态文明进行深入研究探索,让当地人民和外来游客深切体会到园林艺术之美,这样有利于更多人传承和发扬我国园林艺术传统[3]。

1.5尊重当地特色文化和艺术,体现乡村文化内涵

农民是乡村建设的主体,设计师需要站在农民的立场考虑问题,了解农民的生活方式和利益诉求,确保园林景观建设满足农民生存、生活的需求,这样才能提高农民建设的积极性。要尊重当地的特色文化和艺术,保留乡村的魂和形,对其进行合理设计,确保乡村特色文化、艺术与风景园林相得益彰,不仅能充分展现乡村风貌优势,而且也能让外来游客看到浓郁的乡村特色文化。同时,在园林景观中,要单独留置出公共文化空间,通过自然魅力展现区域文化特征,更好地激发村民对家园的热爱,提高村民的认同感和自豪感,传承和发扬当地特色文化和艺术。

2乡村园林景观建设中的问题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新农村建设步伐不断加快,国家也高度重视乡村景观保护与建设,加大了对乡村景观建设的投资力度,给予了一定的政策优惠。但是部分地区在使用专项资金建设乡村园林景观时,仍旧存在不少问题,从而导致乡村园林景观建设效果达不到原本预想的设计标准。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没有良好保存和保护乡村风貌,导致现代化乡村景观设计与传统自然景观无法有效融合,不利于传统自然景观的传承和发展。在乡村园林景观设计中,很多设计师直接把城市园林景观的手法和方式应用到农村中,一味地大拆大建原有自然景观,导致乡村景观失去了原有魅力和独有特色。这种千篇一律的景观设计无法吸引游客,容易造成游客审美疲劳,同时增加了乡村园林景观的建设成本,乡村园林项目运营后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并不突出,投入和产出严重失衡的情况下也让农民对园林景观建设失去信心。此外,这种园林景观营造方式也打破了原本生态环境的平衡性,动植物失去了原有固定的栖息场所,生物物种多样性遭到严重破坏[4]。第二,乡村园林景观设计缺乏科学性和合理性,没有整体统一规划,存在用地破碎性、不连续性问题,导致乡村自然景观被严重破坏,无法呈现出良好的自然效果。我国乡村景观还处于建设初期,并没有摸索出完善的规划体系和统一的标准规范。在实际操作中,设计人员没有遵循因地制宜、以人为本、生态优先原则,导致乡村园林景观建设质量无法达到专业水准。特别是在设计阶段,设计人员没有实地考察当地的地形地貌、水文条件,没有深入分析当地的传统文化和风土人情,直接复制其他项目,完全不加以修改,导致乡村建设与景观设计缺乏有机联系,无法凸显出地方优势特色。我国本身的地形地貌复杂多样,农村地区也不例外,再加上每个地区的人口数量、产业状况、经济发展等都有很大差异性,直接复制其他地区园林景观建设的成功经验,必将会因为原有的差异性带来适得其反的效果。第三,在园林景观规划建设中,没有考虑到当地文化风貌和生态环境的平衡性,没有对园林景观与乡村文化间的内在联系进行有效分析,导致在园林景观建设中没有采取有效保护措施,工程建设破坏了原有文化遗迹、古树名树以及其他特色建筑物。更有甚者,在建设期间采取了不适合农村发展的相关措施,导致乡村园林景观项目失去原有的价值和功能。

3园林景观在乡村振兴中的应用策略

3.1统筹规划园林景观和乡村景观

在规划园林景观时,可以采取半开放式的设计形式,统筹规划园林景观和乡村景观,确保乡村景观与风景景区的有机融合,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例如,河南云台山景区采取的是半开放式景区,景区中并没有剔除原有的居住居民,而是将农户、农庄规划在其中,体现了“山下湖畔有人家”的优美意境,不仅维持了原生态,还给游客带来别样的感受。同时当地居民开办农家乐,为来往游客提供吃饭、休息、住宿的地方,举办亲子互动、户外运动、儿童游乐等多主题的旅游项目,不断增加游客在景区的体验度,让游客领略河南特色的饮食文化,在吃喝玩乐中享受整个游览过程。这对于当地居民来说,不仅为其提供了众多就业机会、提高了农民收入,而且避免了搬迁,让居民有更多的归属感和幸福感[5]。

3.2以乡土植物为主,合理配置植物

外来植物的入侵性比较强,乡村当地几乎没有与之对抗的天敌,这种情况下外来植物就会占据本土植物的生存空间,吸取更多营养物质,导致当地生态环境缺乏稳定性。因此,在园林景观建设中,需要将外来植物的引进和种植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坚持以乡土植物为主,合理配置植物,不仅能保障本土生态环境的稳定发展,还能突出地方风土人情,有效统一环境美化和生态保护。在选择乡土植物时,要考虑到植物的季相变化特点,实现一年四季皆有景的园林景观效果。在配置植物上,需要考虑到植物的生长特征和生长习性,合理配置园林植物,不仅要注重景观的审美性,还需要注重景观的实际功能。选择常绿树种,与落叶树种合理搭配,这样才能合理应用两者的优势,凸显不同的自然景观。观赏性植物分为3种,分别是观花植物、观叶植物、观果植物,园林景观中多选择一些名花、吉祥植物、新奇植物来吸引游客眼球,让游客流连忘返。观果植物最好选择具有观赏价值和经济价值的植物,这种植物生命力强、养护简单,可增加农民收入,推动当地原生态植物产业的发展。

3.3注重农村特性,强化农业体验

目前,土生土长的城市居民很少接触到传统农业,缺乏农村生活经验,无法充分了解农村的生活方式、生活习惯、乡村文化,对乡村的记忆还停留在书本层次,只能通过书本了解乡村生活和文化。甚至部分在农村长大、长期在城市工作的人,对农村生活没有太多的记忆,更加不能说深刻了解传统的乡村文化。此种情况下,为了推动乡村振兴可持续发展,就需要将农村特性融入到园林景观中,增加农业体验,这样城市居民能够了解乡村生活、乡村文化、乡村发展,唤起城市居民内心深处的记忆,提高乡村魅力。

3.4加快建设农业特色园区,提高乡村经济

从风景园林的角度上考虑,园林景观具有较高的观赏性和艺术性,园林中的植物群落会随着季节的变化产生不同的景观效果,这些植物群落特点鲜明,富有地方特色,能吸引众多的游客观赏游玩,给当地带来不菲的旅游收入,还能打造别具一格的乡村园林,增强当地风景园林的竞争优势。在乡村振兴发展中,当地政府部门可以借助于风景园林的经济性优势,从中挑选出资质良好、综合实力强的本地农业企业、个体农户,为这些农户和企业提供政策扶持、技术支持以及资金支持,加大农业特色园区建设力度,在农村培育出农业优势品牌,注重培育地方特色浓厚的主导花卉和苗木品种,满足当地市场或者外地市场的花卉需求,使得乡村当地特色农业的核心竞争力大大增强。此外,这些有特色的花卉苗木不仅能够对外输出,提高农民的经济收入,促进当地经济快速增长,还能将其应用在农业采摘园区和乡村农庄饭庄中,将花卉产业与旅游产业进行有效融合,让当地旅游业发展起来,为当地农民提供大量的工作岗位,解决农民就业问题,这也是推动乡村振兴发展的重要举措[6]。

3.5打造流行网红景点景观,增强乡村旅游魅力

目前,乡村旅游产业的发展步伐较快,整体体系比较完善,持续开发了各种旅游项目,随处可见农田项目、特色民宿的身影,给游客带来了全新的旅游体验。典型代表有江南水乡的水稻田,水稻几乎遍布整个江南农村,给人们展示了从容优雅、生机勃勃的园林景色,并带来巨大的视觉冲击。红河哈尼梯田,当地农民利用独特的地理气候条件创造出了壮美的农耕文明景观,吸引了世界各地的游客。由此可见,在乡村振兴中,需要打造乡村网红景点景观,以当地的自然景观为依托,在此基础上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再借助当地水体、居民村落等进行深化改造,建设出有特色、有文化、有底蕴的乡村网红景点景观,增强乡村旅游魅力,发展乡村特色旅游,推动乡村振兴战略。需要注意的是,在打造乡村网红景点景观时,不能脱离乡村当地的风土人情和民俗文化,需要保留文化底蕴打造景观,这样不仅能够勾起一代人的回忆,而且能够积聚人流量,打造农村美誉度,同时能够赋予农村园林景观独特的生命力,为其衍生价值[7-10]。

4结束语

在园林景观规划设计中需要有机融合乡村自然景观,这样不仅能够有效保护原始乡村景观,还能挖掘乡村景观的魅力,打造具有乡村特色的园林景观,建设出生态宜居的乡村环境,提高乡村生活质量,推动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

作者:刘大金 单位:当涂县大青山李白文化旅游区管理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