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改革探究

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改革探究

摘要:当今社会新媒体时代的迅猛发展,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专业教育教学的重点也随之发生了改变。为了符合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培养复合型人才的前提下,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教学改革已经成为必然需求。本文基于新媒体时代背景下高职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专业教学现状为出发点,以人才培养为目标,阐述高职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改革的必要性,探索在新媒体时代背景下,适用于高职院校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改革的新途径。

关键词:新媒体;数字媒体艺术设计;教学改革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专业在各行各业都得到了全方位的推广与应用,呈现出日渐壮大的发展趋势。在国务院的《“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和重要配套文件中,将数字创意产业纳入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中,数字创意产业成为与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制造、绿色低碳产业并列的五大新支柱之一。这意味着对数字创意产业提供了重要的方向性政策,为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专业的发展也提供了新的机遇与挑战。同时,作为培养技术型人才的高职院校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数字媒体艺术作为新兴专业,又是多学科交叉性专业,贯穿着人类的生活、文化、传统、科技等社会要素,高职院校就要反复不断地以培养技术型人才优化人才培养方案,细化并完善教学体系,构建综合型评价标准,以提高学生的实践水平和创造性能力。因此,高职院校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改革工作,就成了必然要求。其中,如何使高职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专业实践性更高也是重点关注的话题之一。

一、高职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专业教学现状

高职院校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专业作为新兴的产业,无疑对数字创意产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但就现阶段高职院校本专业教学而言,部分实践性课程依然采用以往的传统教学法进行授课,存在课堂教学与职业能力培养脱节问题。

(一)学生基础与跨学科的课程性质之间的矛盾。众所周知,数字媒体艺术设计课程是艺术与技术相结合的跨学科的专业课程。本专业所学软件居多、内容具有难度、学生水平参差不齐,在基础软件掌握后要求学生综合性的运用所学软件进行设计,更加注重设计思维、创新思维进行设计作品或解决方案。然而学习该专业的学生大多为艺术专业学生,学生在高中时文化理论基础掌握得不够牢固,也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运用到数学和英语时就会产生抗拒的心理,导致对学习软件没有兴趣,更没有信心。同时,在学习过程中缺少自我管理的意识,课下更没有学习的主动性,尤其是对一些难度较大的学习任务不能够坚持完成等特点。

(二)教师的专业实践能力滞后与当今时代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当前我国处于新媒体的时展下,其中离不开新技术、新方法的支撑。在数字媒体艺术设计课程设置和教育教学中提倡通过不同专业学生共同合作完成真实的企业项目和任务进行综合性的项目化教学,运用形成协同合作的机制,在教学过程中注重以学生为中心,教师根据学生反映出来的问题将教学内容、环节等依据数据的变化进行重新整合,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和内容,逐步引导学生在项目过程中进行自主设计、自主分析、学生间的互动讲评,最终完成教学目标。因此,在专业理论基础上还要求任课教师具有丰富的适应当前社会背景下的专业实践能力。然而,通过大量的调研分析,目前大部分的专业教师缺乏在企业专业岗位的实际参与项目的实践经验。因此,在课堂上只能依附以前的教材内容,无法根据自身经历项目的经验对学生进行指导,更好地完成项目实践;教学内容往往脱离社会生活实际,与时代脱轨,没有更新教学材料,教师与学生产生代沟,无法形成共鸣,学生学习没有兴趣,产生教师在知识传授时困难,学生想要学但没有能够激发学生兴趣的知识点,最终形成了恶性循环的课堂教学,教学效果无法达到要求。

(三)教学资源与新媒体时代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数字媒体艺术设计课程专业教师常常面临课程教学资源准备的巨大压力,因其更新速度快,其中必学软件在更新速度上更是难以想象的,只有不断地进行更新换代,才能保证课堂教学资源的有效性,从而与新媒体时代同步发展。另一方面,由于高职院校资金和实力等限制,一些学校无法实时更新换代教学设备,也间接导致部分毕业生在就业前期仍然需要进行相关岗前培训,不利于学生的发展。

二、高职院校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目前,高职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培养满足社会需求,实践能力强,具有高素质的技术型应用人才,从而为社会输送优秀的新鲜“血液”。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专业作为特殊学科,体现在其作品的呈现方式为数字化的,在面向数字媒体相关的产业需求下,针对如:网页设计师、界面设计、交互设计师、虚拟现实、数字拍摄、数字视频编辑等相关的岗位技能需求,在高职院校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专业主要培养界面、影视、媒体等行业岗位,从事数字媒体创意设计、数字化制作等工作,能够将基本技术与艺术设计专业技能结合应用,同时,在设计时能够做到“有创意、通技术、强应用”,具有较高文化水平和艺术修养的复合型人才。目前,在高职院校的发展中可以看到一些教育方式上出现了不符合当前社会需求的偏差,例如:在教育上只看中知识本身,而弱化了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因此,在新媒体时代下高职院校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专业应采取全方位的教育教学改革进而为社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三、高职院校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改革策略

(一)实现高职院校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专业课程的分层、分类教学,强调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的新突破。在教学中,应用多媒体教学模式,基于学生的文化基础、学习习惯等复杂多样的差异性,高职院校必须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重构课程标准,分层分类进行教学,注重个体差异,创新课程体系,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同时,应不断鼓励以增加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基础上注重学生的思想道德的培养。利用与时代接轨的现代化手段让复杂的知识结构更容易被学生所接受,学习兴趣高等特点自主开发高职院校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专业课程移动资源APP,实现教学方法上的实质性突破。首先,利用移动APP的方便快捷、时效性强、传播广泛的等特点突破传统上信息传播的时空性。其次,利用移动APP的双向高效的交互性,由传统的单向灌输转变为新时代的双向或多向交流,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互动性得以充分体现,改变传统单一的教学模式。最后,教师通过移动APP能够更迅速、更准确地将把知识点和技能点指导信息传输给学生,学生也可以把自己已掌握和未解的问题反馈给教师,让教师在第一时间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以便更好地进行教学重难点的设计,提高课堂学习效率,让每位学生能接收到更适合的知识技能,从而为行业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

(二)实现高职院校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专业教师综合素质的提升。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师要从以往的“填鸭式”教学模式进行全方位的改革。在以往教学中,教师注重知识的灌输和实践操作的能力,往往却忽略了对学生的德育教育的培养。在新时代、新媒体背景下要求专业教师应主动提升自身人文素质和思政教学理念,通过与时俱进、丰富的行业经验和独特的视角,将思想政治教育更好地融合到专业教学中,做到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使学生无形中改变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基于行业标准对自己进行职业规划,力争做到在注重对学生专业技能培养的同时更注重教书育人的核心理念,确保学生在掌握最新技能和知识的基础上培养具有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符合社会需求的高素质强技能人才。

(三)实现高职院校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专业在新媒。体时代下创新实践技能教育与思政教育相结合的飞越数字媒体创作人员需要多学科的知识储备,具有良好的人文素质和社会责任,对于社会上的热点问题应具有敏锐力和洞察力。这样才能够创作出具有内涵、又富有影响力的作品。但高职学生大多文化基础薄弱,与行业要求形成较大的差距,这种差距需要通过德育教育进行弥补。高职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专业可以结合本专业的特色和优势,定期举办优秀作品展,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精神内涵;定期带领学生到所在的地区进行写生,熟悉本土历史、文化、传统、建筑,培养学生的文化修养。引导学生积极参加数字媒体专业技能比赛,用作品生动讲述弘扬社会主义正能量。充分利用学院微博、公众号等新媒体平台,鼓励学生创作优秀的动画短片、微视频、动画角色设计等作品,激发学生的积极能动性。

(四)实现高职院校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专业网络。资源的共享和教学经验的分享在当今信息时代下,网络资源的意义在于更快捷、方便地使各项资源和经验得到共享。作为新兴产业的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专业就更加要具有敏锐性,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多媒体技术、虚拟现实技术等手段将与时俱进的知识点、典型案例、实践操作剖析等进行资源共享,实现合作共赢的效果。同时,教师通过自主开发的移动APP,打破不同专业之间的界限,以相似或相近专业的学生提供开放的学习平台,为高职学生提供接触更多不同学科知识的机会,扩大知识面和获得教学资源的范围,完善知识结构,实现教育资源的整合,探索出符合新媒体时代要求结合学生自身特点的新型教学模式,有效推动教育教学的改革发展进程。

四、结语

在新媒体时代下的当今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也是飞速增长。当前,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专业教育教学内容滞后于新媒体时代下的应用技术,普遍存在“偏技轻艺”等问题,缺少与企业之间的合作,弱化了人才培养的质量。针对诸多问题,高职院校应采取一系列措施例如:制定以生为本分层、分类的教学模式,在注重专业知识传授的基础上,着重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和爱岗敬业等思想政治教育,实现技术与艺术的协同教育,开展双向交流的人才培养模式,持续引入学科最具前沿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资源,以提升学生综合素养和实操能力为目标,进行全方位教学改革,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更加专业化的数字媒体新人才。

参考文献:

[1]冯逆水.高职院校教学改革的必要性及其时间探讨[D].科教论坛,2019.

[2]李松大.思政观指导下思政教育资源整合研究[J].才智,2019(27):199.

作者:田甜 单位:黑龙江建筑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