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类专业课程教学改革

汽车类专业课程教学改革

摘要:汽车技术的发展和进步促使汽车类专业课程教学必须不断地改革和创新,才能更好地做好汽车类专业相关课程教学,培养出全面的实用型人才,使其更好地参与到社会建设中。本文对当前汽车类专业课程教学现状进行了分析,对如何做好教学做一体化进行了探究,希望对新时代的汽车类专业教学有所帮助。

关键词:教学做一体化;汽车类专业;教学改革

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分工越来越明确、精细化,社会需求的人才要求越来越全面,因此培养综合型的全面人才成为教育教学的重要任务。但传统的教学模式不但限制了教学效果,还束缚了学生的思想和实际动手能力,已经难以满足当前人才培养目标的需求,因此教育教学必须做出改变。

一、汽车类专业课程教学现状

当前汽车技术在不断发展进步,但学校的汽车类专业课程教学却难以跟上汽车技术的变化:一是教材内容比较陈旧,不能及时更新,导致有一部分学习的理论知识已经不适用;二是教师的教学方法也没有及时做出改革和创新,教学缺乏新意,难以激发学生学习理论知识的激情,而理论教学中有关汽车设计涉及一些复杂的理论知识,物理基础、流体力学等占有一定的比例,但这些往往又是学生的弱项。教师如果不能将理论知识教育好,会影响后面的实践课程;三是有些学校汽车类专业课程教学偏重理论知识教学,实践课程安排不合理,致使很多学生对一些抽象的理论知识没有参考印证就难以理解,影响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二、教学做一体化教学的内涵及意义

教学做一体化教学,就是整理融合教学环节,将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进行教学作为整体考虑,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制订教学计划,构建职业能力培养目标,通过各个教学环节的落实保证最终教学目标的实现。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旨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实现了教学从“知识的传递”向“知识的处理和能力的转换”转变,教师从“单向传递者”向“教学引导者、合作者”转变,学生由“被动接受和模仿”向“主动求知、动手实践、探究创新”转变,教学手段由“黑板、口述”向“计算机、多媒体、现代信息技术”转变,教学地点由“固定教室”向“专业实训室、实习车间”转变,将理论知识融入到实践教学中,通过学做结合,使得学生的职业能力和素养在反复实践中不断提高,因此教学变得更加具有开放性和实用性,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对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在汽车类专业课程教学中亦是如此。

三、基于教学做一体化的汽车类专业课程教学改革探究

(一)明确教学目标,设计教学模式

学校应认清社会形势,明确汽车类专业的教学目标,并据此制订教学计划,实施教学方案,通过教师的一步步引导,落实教学,最终完成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汽车类专业课程的教学应依据教学标准,围绕汽车企业、汽车服务相关岗位的工作任务、社会汽车类人才要求,建立以任务为导向的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教学模式,采用情景式、探究式教学方法,在实践中学,在实际操作中验证理论知识。创设与教学内容相关的任务或典型案例,让学生进行思考、探究和实践,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创设情境模式落实教学

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创设情境,选取典型的案例让学生对离合器故障进行诊断分析,有哪些可能的故障原因,会出现什么故障现象,如何有效地排除这些故障等等,这些内容符合汽车生产、汽车服务工作内容,因此通过这样的教学能够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使其更好地适应岗位工作需要。教师还可以通过多媒体将新款汽车和之前的汽车图形进行拆解,让学生对比汽车造型、构件的不同之处进行分析,研究这些不同之处对汽车性能有什么影响,让学生对汽车基本知识性能有了更深的理解和认识,也能够帮助学生拓展思路进行创造性设计,对将来学生的工作实践大有帮助。

(三)校内外相结合

汽车类专业课程的教学应不局限于课堂和学校,应重视校内外相结合才能更好地实现理论和实践结合,学与做结合。在校内,教师主要传授学生基础的理论知识和一些简单的实践操作,重视的是学生扎实的基本功。而在校外,教师应组织学生到汽车企业或汽车服务行业进行实习,通过实习让学生更好地了解汽车原理和构造,在实践中印证所学的理论知识,使得学生对理论知识理解更深刻,综合素质更全面。因此,校外的实习、实践比较偏重学生综合技能的培养,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所学知识并灵活运用到实际操作中,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将来能够更好地适应岗位需求。

四、结语

新时代的汽车类专业课程教学更加重视学生理论和实践能力的结合,社会需要全面的综合型汽车类专业人才,因此教师应合理利用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以后踏入社会打好基础。

参考文献:

[1]孙培峰.基于教学做一体化的汽车类专业课程教学改革[J].教育教学论坛,2012(21).

[2]李银英.汽车电器类课程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改革与探究[J].电子制作,2013(5).

作者:曾艳 单位:深圳市龙岗职业技术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