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人居模式下未来居住空间建筑设计

新型人居模式下未来居住空间建筑设计

摘 要:随着我国当前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在不断的提升,人们对于居住生活空间提出了诸多新的要求,因此在当前时代下为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浙江省提出了建设“未来社区”的命题;在未来的生活空间里,以人为本,居民与社区自然融合,自然与空间和谐共生,宜居宜业宜游。打造具有归属感、舒适感和未来感的居住空间,将是一种新型人居模式,将是居住建筑设计的研究方向,是实际工作中相关设计人员需要加强了解和认识的,也使得居住空间的现代化能够得到有效提升。探索未来居住空间建筑设计,将是建成以人为核心现代化城市基本功能单元和人民幸福美好家园的根本。

关键词:新型人居模式;未来居住空间;建筑设计

在新型人居模式下未来居住空间建筑设计研究时,需要相关设计人员树立新型人居模式的设计理念,突出与时俱进的特征,并且还要对以往居住空间进行不断的调整以及优化,既要突出归宿感、舒适性的特征,还需要注重人文性、未来性的特征,对居住空间要素进行不断的整合以及优化,从而最大程度的满足人们对于未来居住建筑的需求以及要求,从人和人的关系、人和场景的关系、人和社区的关系等三个维度诠释未来居住空间。

1新型人居模式概述

未来居住空间是以人为核心“美好家园”的有效载体,是面向2035、2050年代的生活方式的体现。浙江省提出的“未来社区”的概念,正是这种未来生活方式的具体描绘。它是人们面向美好生活、面向现代化、面向未来的所盼所想所需。未来社区整体系统构架有九大场景,它包括邻里场景、教育场景、健康场景、创业场景、建筑场景、交通场景、服务场景,这些场景构成了新型人居模式,对未来的居住空间构架提出了新的设想,对建筑设计提出了新的要求。为了彰显新型人居模式,在实际工作的过程中,需要明确未来居住空间建筑设计的要点以及主要的工作思路,从而为后续的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在实际设计时需要秉承着以人为本设计理念,构建居民与社区、建筑与环境的相互交融关系,为人们打造低碳、舒适、智能的居住空间。

2新型人居模式下未来居住空间设计原则

2.1居民与社区自然融合

在进行居住空间建筑设计的过程中,需要考虑居民与社区的自然融合,以人民为中心,将居住需求作为重中之重。通过重新探索居民和社区的关系,用不断迭代的新技术和创意的空间设计解决居住社区面临的问题。通过建设智慧的建筑、提供贴心的服务、构建和谐的氛围,融入当地文化,让居民的生活变得更加便捷、更具有认同感。

2.2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在进行居住空间建筑设计时,需要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聚焦绿色、节能场景设置。通过运用设计主动式和被动式技术手段,充分利用自然资源、自然通风、自然采光,同时考虑建筑的周边环境和植被,建筑的朝向和体型,环境的气候变化等,打造健康可持续性的居住空间,有效落实生态化,实现人与自然的高度和谐共生。

3新型人居模式下未来居住空间设计的策略

3.1街区规划分析

在新型人居模式下进行未来居住空间设计需要进行科学性的规划以及研究,为后续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在设计工作中需要综合性的考虑居住空间特征以及城市发展的结构,以多朝向住宅、围合式街区、开放型社区设计为重点,探索未来居民生活方式和空间营造的创新方案。将居住空间和城市道路关系统一考虑,采用“小街区、密路网”的空间范式,打破传统的坐北朝南向建筑行列式布局结构,把气候导向、场地日照分析、绿色景观渗透等自然元素融入整体规划设计,建筑按照风向呈一定比例的角度布置,最大化利用太阳光和季风,将居住内空间与外在环境完美融合,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通过分析人们的活动路径,并且充分考虑阳光和通风,构筑15分钟、10分钟、5分钟生活便利圈,形成“街区开放、组团封闭”的特征。对于“小街区、密路网”的开放街区,可以采取设置单向车道、十字路口青砖铺道等措施来降低车速,打造慢生活居住空间氛围。还可以沿街设置公共座椅、漫步行道等交往空间和公共空间,在交往空间划分儿童活动区域和老年活动区域等连接街区开放空间。在公共空间布局时,面对的是街区居民,可以融入相关的基础设施,满足人们在休闲和放松方面的需求,在视觉和生理上取得良好的设计效果[3],从而打造“活力宜居、多元包容”的居住空间单元。

3.2户型及组合设计

在新型人居模式下进行居住空间户型设计时,通过户型全生命周期的大胆探索,充分考虑随着家庭成员结构的改变,户型随之产生改变的刚性需求,结合后疫情时期,创新户型的平疫转换功能,建设让居民真正有归属感、舒适感和未来感的居住空间。将居住户型分为单生居住、二孩之家、三代同堂,随之打造具有单生公寓、大小户型组合的居住建筑空间。尤其在整个社会里越来越多人独自居住的背景下,小户型公寓楼将是未来的住房趋势。设计师要在开发前期设计好公寓内部细节丰富的生活动线,通过隐形的手法规划人与人之间的交集路线,利用公共空间设施促成独居者的社交,使之成为社区化的生活常态。在新型人居模式下进行居住空间组合设计时,要建立立体的、纵向的空间联系。比如以底层架空的方式打造紧凑、高密度、高建筑社区为人们提供更多的绿色生态空间。通过底层架空形成整体的的停车空间,促使居住空间人车分离,同时底层空间可用作防洪防汛时期的弹性调节水空间。在户型组合设计时可以进行双层花园和室内花园,形成梯田式的户外花园和高层建筑垂直绿化空间,在建筑立体上有效融合,结合景观阳台使建筑有独特性,实现立体多层次绿色生态空间与环境融合。在进行居住空间组合设计时,还可以考虑加强建筑间的横向交通联系,利用电梯厅、楼梯间、连廊等交通空间打造适合居民交流的各类平台场景,居住空间有着各类不同生活的人群,他们的需求也相应不同,这些需求应该配以不同的场景来满足,不同的场景应由不同的空间来承载;同时,不同的场景与空间也会影响到人们的生活行为方式。

3.3绿色生态低碳设计

在未来的生活空间里,以人为本,居民与社区自然融合,自然与空间和谐共生,为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需要建设绿色生态低能耗的居住空间,它将更节能、更舒适、更好空气品质和更高质量保证,这些都可以通过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来实现。它可以是被动式技术策略和主动式技术策略。我们可以通过保证建筑的整体气密性、采用节能门窗、采用外保温材料、强调自然采光、加强厨卫通风、无热桥设计和新风热回收等被动式策略来实现低能耗,也可以通过主动式技术策略更进一步提高生活品质,比如分项计量与智能监控、太阳能光伏、绿色照明、室内空气质量监控与调节、空气源热泵热水系统、屋顶绿化、可调节遮阳、风光互补路灯、海绵城市、节水设备、光导照明……等等,从而达到技术运用实现绿色低碳节能的目标。

3.4隔声降噪防护设计

我国是人口居住密度较高的国家,尤其是在大中城市,人们对于居住空间的隔声降噪需求越来越高,隔声降噪已成为评价居住空间环境质量的关键指标之一。良好的隔声降噪效果可为人们营造舒适的生活环境。居住空间室内主要噪声源来自楼板撞击声、分户墙撞击声、电梯运行、楼内的配套设备机房、卫生间竖向排水立管、分户墙上的孔洞等。室外噪声源来自交通运输噪声、建筑施工噪声、建筑设备机电运行噪声、社会生活噪声等。相对于室外噪声源,室内噪声具有长期、持续、不可控的特性,更应该要注意隔声降噪及防护。在进行隔声降噪防护时,需要进行科学而精准性的设计,需结合周边的环境和居住空间室内外特点,比如针对电梯运行的噪声,可以避免卧室紧邻电梯井道,或设计隔声夹层,以规避电梯的噪声影响;如卫生间竖向排水立管要避免贴近卧室设置,以防卧室在夜间受到排水噪声干扰。楼板的撞击声防治需要人们注意行为举止,尽量避免噪声产生,同时也可以采用增加隔声吊顶和铺装吸声材料地面如地毯或架空木地面等措施来改善。同时利用先进的声学测量系统,明确各个噪声的优劣点,实施针对性的局部降噪措施[4]。在实际设计时采用双降噪的系统,对整个居住空间声音环境进行不断的优化以及调整。另外在设计时可以融入我国先进的科学技术水平以及新型的材料来提高整个居住空间的隔声降噪效果,相关设计人员加强对新材料的有效利用以及研究,从而使得实际降噪效率能够得到有效提高,通过整体性降噪和局部降噪隔声相互融合的模式来达到良好的设计效果。

结语

围绕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一核心,在新型人居模式下打造相适应的居住空间,是每个设计师工作方向。本文以新型人居模式下的未来居住空间为研究目标、通过对浙江省“未来社区”的解读,探析具有归属感、舒适感和未来感的居住空间的建设,具体表现为“小街区、密路网”的空间范式,户型全生命周期的模式,建立立体的、纵横向的空间联系、低碳生态的环境打造以及隔声降噪防护等方面,以其对我们未来居住空间的设计有所启示。

参考文献

[1]叶文中.新建住宅小区供电设计分析[J].低碳世界,2018(11):73-74.

[2]杨辉.探讨住宅小区绿化设计施工优化策略[J].居舍,2017(28):94-95.

[3]赵小杨.浅谈小区规划设计中后小康人居模式的体现[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8(4):44-45.

[4]孙慧.对住宅小区建筑节能设计的探讨[J].科技信息,2017(24):365-366.

作者:李俊 李卫 单位:浙江建设职业技术学院 怀化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岳阳设计分院